第一篇: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时检测
第八课 课时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下列与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牵牛要牵牛鼻子
2、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是()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后者
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4、对于变化与发展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展一定是变化
②变化一定是发展
③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④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温家宝总理强调,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从理念到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迈出的重要一步。各级政府和所有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不断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体现了()
①发展是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③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④新事物和旧事物共生共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6.自《义务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出现了教育发展不均衡等新问题。这体现的哲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C.事物的发展道路充满着曲折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7、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拓展从源头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之所以要注重预防,是因为()
A、世界是普遍联系的B、错误的思想决定错误的行为 C、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会引起质变
D、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8、“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这一论述所体现的哲理是()
①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十七大将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公共财政要分享。针对普遍关注的一系列民生热点问题,都将在十七大出台的“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下,从制度的构架上得到根本的解决。据此回答9—10题:
9、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出台“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这一做法符合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②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新事物与旧事物是毫无联系的 ④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长期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面对被公众称之为“新三座大山”的高房价、上学难和看病贵这三大难题和其他社会问题,现一届中央领导上任伊识,就在“一片大好”的形势中清醒地意识到社会发展系统失衡所造成的危险性和严峻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方向偏离和系统失衡的一个重大修正。这说明()A只有正确的意识才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B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
C一切事物的前途都有光明的 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11.“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中包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
B.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一般要经历艰难曲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社会主义建设才能取得成功
在电脑尚未全面普及、部分家庭上网还有一定困难的情况下,网吧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和较快的接入速度、灵活便捷的上网方式,为网民上网查资料、学习科学知识、做出经营决策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管理没跟上,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回答12~13题。
12、上述材料主要表明()
A.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C.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D.新事物一般都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
13、对待上述现象我们的正确态度应该是()
A.对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足要承认和接受
B.只要有负面影响的东西必须彻底消灭
C.要热情地支持新事物并积极创造条件克服其不足
D.坚决取缔网吧,以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 14.下面的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在整体中要重视部分的作用
②注意分清先进与落后
③要注意事物的量变
④要防止事物的质变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与联系之间的关系是()
A.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
B.由于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才构成联系
C.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原因是发展
D.联系是发展的结果和表现
16.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速度加快,沙尘暴次数增多,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为因素所造成,其中,滥垦、滥牧、滥伐、滥挖、滥用水资源等“五滥”,使得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气候反常,灾害频繁,这种教训告诉我们()
①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②人类的活动必定给自然造成灾难 ③事物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17.下列名言名句符合量变与质变关系原理的是()
①千里之堤,演于蚁穴 ②牵牛要牵牛鼻子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③④⑤
18.某厂在原有生产规模基础上,对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结果扭亏为盈。这一事例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而引起了质变 D量变要保持适度,才能达到质的飞跃
19.“对国家的绿化事业,只有坚持不懈,一年一年地干,一辈一辈地干,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山清水秀的美丽环境。”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量变是事物在数量上和程度上的渐变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变
③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的发生
④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0.下列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②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 ③④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1、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1)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体现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积极做 好量的积累,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5分)
(2)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5分)
(3)材料中“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体现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分)总结:
发展的观点(原理及方法论)
22、.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分)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代人的发展会影响和制约后代人的发展。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为后代人提供持续发展的基础。(6分)
23.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遇了“非典”和地震、洪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在严峻的挑战和困难面前,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万众一心,奋力拼搏,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成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
(1)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我国经受住来自各个领域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遇了“非典”和地震、洪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都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4分)
(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在严峻的挑战和困难面前,我们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4分)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还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我们坚信,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光明的。(2分)
24、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但“100人创业,90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 摇晃晃地走过去。”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佩服,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是毫无意义的。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谈谈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
(1)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对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2)要结合创业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水平。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第八课课时检测答案
选择题: 1—5:CDDCB
6—10:CCCAD
11—15:CDCCA
16—20:CCCDA
21、(1)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体现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5分)
(2)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5分)
(3)材料中“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体现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5分)
22、(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经济社会发展同资源、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6分)
(2)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当代人的发展会影响和制约后代人的发展。只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能为后代人提供持续发展的基础。(6分)
23、(1)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我国经受住来自各个领域的严峻挑战和考验,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遭遇了“非典”和地震、洪涝、干旱等多种自然灾害,都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4分)
(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在严峻的挑战和困难面前,我们万众一心,奋力拼搏,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4分)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还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我们坚信,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是光明的。(2分)
24、(1)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对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2)要结合创业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水平。
(3)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如果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第二篇: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选择题
1.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有人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并称之为“发展”。该观点()。
A.正确,因为它肯定了先进信息技术在人们命运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B.正确,因为它正确理解了发展的实质 C.正确,它肯定了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D.错误,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3.北京大学研究成果显示,PM2.5的增长跟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每增加10个微克立方米的PM2.5,急诊量大概增长0.5%到1%。《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曾提到,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PM2.5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联系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③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鲁迅在《集外集·说鈤》说:“最人涅伏,吐故纳新,败果既落,新葩欲吐。”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长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这表明()。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没有什么区别
C.吐故纳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相统一的过程 5.爷爷赶集肩上挑,爸爸赶集轻松跑(拖拉机),儿子赶集点鼠标。三代人赶集方式的变化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6.“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刘德华演唱的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看新闻、刷微博、收发邮件,甚至上网购物„„智能手机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公众的生活方式。在带来更多方便和惊喜的同时,随着人们对其依赖程度加深,智能手机正在悄悄“接管”甚至“绑架”一些人的生活,让这些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此事提醒我们()。
A.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做好量变的准备,积极促成质变 C.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 D.不可忽视事物的负面效应
8.对中学生来讲,培养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需要“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习惯抓起”,这是因为()。A.物质决定意识,精神境界高低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好坏 B.联系是普遍的,高尚品德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日积月累方能养成高尚品格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经历艰难困苦难成大器
9.下列与“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B.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C.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D.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10.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 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很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C.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11.“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句人生警句是从“腐败”二字拆解为“广(病)人、寸、肉(肌体、灵魂)、贝、文”六个偏旁部首后重新组合起来的。下列古语与这句人生警句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B.泾溪石险未覆舟,平流无石却沉沦(《泾溪》)C.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史记》)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12.在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的居民中,注册志愿者超过1万人,平均每5位居民中就有1名志愿者。他们用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用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小善”,积累起社会与时代的“厚德”。这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A.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B.促进量变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要热情支持和悉心推动新事物成长 D.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幸福社区
13.奥斯特里茨战役(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这次战役中,拿破仑引诱敌人进攻其坚强的防御阵地而放弃中央高地,然后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把敌人的两翼隔开。事先,他曾详细地侦察过地形,知道敌方的兵力部署,并精确地预测了他们的计划。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他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仍能保持适当的预备队以左右战局并实施追击。从辩证法角度看,拿破仑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他()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做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做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坚持了辩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16、有专家指出:人为空气污染(工业排放和尾气排放等)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对此,需要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同时呼吁市民树立环保观念,减少私车出行,倡导每人少开一天车,大家共同努力,共建绿色家园。以上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有()①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各方协同减排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创绿色家园
③重视量的积累,践行环保要从点滴做起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抓住关键环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下列选项中与“250定律”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8、牛奶里面虽然含有钙,但同时也含有蛋白,摄取过量后会使身体呈现酸性,人体会主动分泌碱性物质来中和酸。由于钙是碱性物质的主要来源,这样反而会将骨头本身的钙抽走,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大量饮用牛奶可能不仅不能增强骨质,还可能适得其反。这就告诉我们,当人们希望保持事物平衡和静止的状态时,就应该()A.更多地积累正能量
B.积极促成质变
C.限制量的积累
D.限制消极因素的积累
19、“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社会犹如列车,需要正能量的驱动才能安全前行。而正能量的创造与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这一现象体现了()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C.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20、以教授知识技巧、提供专业训练和模拟为主要内容的严肃游戏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严肃游戏借鉴了传统游戏的部分娱乐元素,将枯燥耗时的学习过程融入娱乐之中,既能让人全身心投入,又能引人反思、寓教于乐。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其不以娱乐为目的,因此很难准确把握严肃实用性与娱乐休闲性的最佳结合点。严肃游戏被多数人认同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远大的前途
②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③在严肃游戏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好量的积累,创造条件,把握机遇,促进严肃游戏产业的飞跃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要做好应对发展道路上的困难的心理准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其发展轨道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2.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但“100人创业,90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佩服,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是毫无意义的。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
(1)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
(2)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谈谈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
2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共同努力的伟大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终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道路。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中国梦”,我们的梦想,值得每个人为之追逐。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的奋斗历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2)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参考答案
1—5 DDBAD 6—10 CDCDC 11—15 AABAC 16 ACCAD
21、解析 题的知识指向是“唯物辩证法”,考生首先要回顾唯物辩证法有哪些主要观点,“第二曲线”的开辟与发展体现了哪些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这些观点是如何体现的。在企业发展的高峰期,就预测到企业的危机,这体现了坚持发展的观点;积极开辟“第二曲线”体现了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体现了促进质变;从图中的“第二曲线”发展轨迹来看,“第二曲线”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经历了曲折,这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②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辟“第二曲线”。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1)问要运用“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来分析,第(2)问具有开放性,允许学生更灵活地探究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1)①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也存在社会实践经验少、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③同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因素。
(2)①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对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②要结合创业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水平。③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
23、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知识。第(1)问,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所包括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材料中党推进“中国梦”的奋斗历程,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即可概括出答案。第(2)问,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在这里不能泛泛而谈,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艰辛探索中正逐步变为现实,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搞好局部,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力量,放飞个人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使个人的梦想在与国家、民族梦想的统一中得以实现。
第三篇: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运用: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对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和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事心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时,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
(3)深刻理解只有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教学重难点】
重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难点:准确的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课堂设计】
情境导入:播放视频短片《对话——大学生村官》,向学生简介大学生村官。
1995年,江苏省率先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2008年以来,福建省先后选聘了两批1100多名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学生“村官”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引导、组织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里展示自己的才干,彰显青春的风采,赢得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第一目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情境探究:聚焦大学生村官
探究主题一:大学生当村官有哪些优势?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探究要求:时间为3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为大学生村官设身处地的思考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村民的不信任、老村官的不配合、家长的不支持、自身经验不足等
教师提升:
1、实际工作能力不强。缺实用技术知识。很多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和农村工作并无关联,面对村民的需求往往力不从心。
2、缺乏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比较单纯,社会工作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事务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较缺乏。久而久之,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会不信任。
3、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较为复杂,工作都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再因聘用期间的中受挫时,就感觉怀才不遇,甚至消极对待,激情容易消磨。
4、家长不支持。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留在城市里的好部门工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农村去。等等。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充满信心,促其成长。但是新事物要经历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旧事物会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要一个过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目:做好量的积累 促成质的飞跃
情境升华:聚焦大学生村官的发展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连江县安凯乡镇安村大学生村官林智远
探究主题:(林智远简介)结合材料说明林智远是如何完成从对村务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到得到村民认可的村官的转变。
探究要求:时间为5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抽取林智远的发展简历,指出哪些材料体现量变?哪些材料体现质变? 教师提升: 先介绍量变与质变的含义,林智远刚进入农村,做的都是小事情,但是却必不可少,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注重量的积累。林智远在得到村民认可后,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总结: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是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教师展示:本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情境回归:说说你身边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事例
小组展示:结合学习、生活、社会、家庭等举例。
老师提升:我们要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既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机遇,促进质变,不能空谈理想,要脚踏实地,将二者结合起来。
【课堂总结】本节介绍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板书设计】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课后作业】练习册50-52页
1-11题 【课后反思】在知识点的生成上要加强
第四篇: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单项选择题。
(一)发展的定义
1.(2013·福建卷)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漫画的意思是说满树的叶子时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剩下一片叶子,人们才知道珍惜,体现了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哲理,①④和漫画哲理相近。②③体现了“事物是发展”的观点。
2.(2013·安徽卷)下列名言能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B.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王夫之)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D.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元稹)
【解析】D。A体现了“对立统一相互关系”的哲理;B体现了“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相互关系;C体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微物莫全轻”告诫人们切莫轻
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体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3.(2012·浙江卷)从畏惧自然到征服自然,进而认识到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千百年来人对自然态度的变化告诉我们()
①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 ②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个逐步展开的过程 ③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先对立后统一 ④人类终究无法把握无限的自然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A。人对自然千百年来态度的变化说明人对自然的认识在曲折中逐步深化,①符合题意;人与自然接触得越深入,矛盾越明显,②符合题意;③错,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对立统一的,不是先对立后统一。④说法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自然的认识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4.(2012·福建卷)图
1、图2蕴涵的哲理有()
①图1表明把握规律有利于预见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 ②图2表明事物量变过程实质上就是质变的过程
③图
1、图2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④图
1、图2表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因具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C。①正确,②说法不对,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③与题意无关。④说法正确。
5.(2012·江苏卷)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 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解析】C。A项错误,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B、D两项与题意无关。
6.(2011·江苏卷)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②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D。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体现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①②与题意无关。
7.(2011·四川卷)水磨镇的涅槃重生,离不开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东省佛山市的对口援建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当地干部群众的自强奋进。这反映了()
A.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B。中央的正确领导,佛山市的对口援建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是水磨镇重生的外部条件,属于外因;而当地干部群众的自强奋进是水磨镇重生的关键,属于内因。答案选B项。A、C、D三项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8.“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解析】B。题目诗句说明了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A项说法错误,C、D两项和题目无关。正确答案是B项。
9.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解析】B。
(二)量变与质变
10.(2013·江苏卷)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外部矛盾有时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解析】A。智齿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体现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B与题无关,C说法错误,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D说法错误,内部矛盾有时候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11.(2010·浙江卷)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C。世界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故①入选;②说法绝对化;事物的变化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过程,故③入选;④说法绝对化。
12.(2010·天津卷)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6年雨水到来时,它钻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长到30米高。这种现象反映了()
A.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B.只要发生量变,就有质的飞跃 C.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事物要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解析】A。毛竹5年里看不见生长,但在地下生长,它钻出地面后的快速增长,反映的是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B项说法错误。C、D两项与题目无关。
13.(2009·海南卷)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地球日”“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是因为()
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有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演变过程 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③环境的改变是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④环境的改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D。环境的恶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故①的说法正确;环境的人为恶化是可逆的,因此我们才要保护环境,故②的说法错误;题目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去征服自然,③的说法错误。④的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项。
14.(2009·重庆卷)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A。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体现了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③错误,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错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并不一定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例如改革。
15.(2009·山东卷)2009年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150周年。下列与《物种起源》中“物种变异、逐步进化”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C.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解析】C。注意本题设问“不一致”。“物种变异、逐步进化”,物种要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要重视量的积累,才有物种变异;逐步进化也体现了在相对的静止中包含着绝对的运动;“物种变异、逐步进化”既是对“积极因素的肯定”,也有对“腐朽、过时”的否定。
16.(2009·北京卷)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pH值有关,如图所示()
A.pH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B.pH值在6.8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 C.pH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D.pH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
【解析】A。根据图表的内容,实际上它将人的健康分为几种性质不同的状态,分别是
健康、非健康、死亡三种,然后pH值在这些状态之间的变化都是量变,因为事物的性质没有变。而从健康到非健康,从非健康到死亡这些变化才是事物的质变,所以据此我们判断上述说明只有A项是正确的。
17.(2009·全国卷Ⅱ)中国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作题为《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指出:“我之所以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就是因为世界在变,中国也在变。”这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巨大发展的肯定,其中包含的深刻哲理是()
①认识对象在变化发展,不能囿于静止的观点而无视其变化 ②认识对象的改变,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 ③看问题观点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④看问题观点的不同,会导致对客观事物判断的差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②观点错误。认识对象的改变,并不一定必然引起人们认识的改变。③错误,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象的改变,是认识结论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18.(2009·全国卷Ⅱ)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C。①错误。由材料可以看出,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材料没有体现无形的量变。
19.(2008·海南卷)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解析】A。
20.“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解析】B。
21.在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解析】B。
(三)前进性与曲折性
22.“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 【解析】B。
23.(2008·江苏卷)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解析】B。B.①③
C.①④
D.②③
二、主观题。
24.(2013·江苏卷)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IT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2)有人认为,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又掌握着制造业核心技术,“高不成,低不就”所导致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困境难以摆脱。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答案】(1)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
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
③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2)①我国当前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但中西部地区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传统制造业可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所以“低不就”的说法具有片面性。
②中国制造业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一定的竞争实力,我国通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
③因此,认为制造业“高不成”的理由不充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一)发展的定义、实质
1.(2013·惠州一模)下列诗句中,所体现的哲理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B.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C.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解析】B。A、C、D三项都体现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项的意思是“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只因为人已经站在山的最高峰”,体现的是因果联系。
2.(2011·佛山模拟)我国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一观点说明()
A.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
B.客观事物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 C.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D。B项说法错误,客观事物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2011·广州模拟)“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话在哲学上启示我们()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成为依据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 【解析】A。
4.“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与本句话反映的哲理相同的诗句是()A.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C.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解析】C。“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蕴含着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项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5.下列成语与“饮鸩止渴”体现的哲理最接近的是()A.围魏救赵
C.擒贼擒王
【解析】D。
(二)量变与质变
6.(2014·海珠区测试)下图漫画《等车》蕴含的哲理是()
B.舍车保帅 D.杀鸡取卵
A.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B.矛盾时时皆有事事可见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解析】C。漫画强调了要坚持量的积累。
7.(2011·广州二模)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如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但直到21岁才写出堪称伟大的作品,这时他已经写了10年,超过1万小时。下列选项与“一万小时定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解析】D。“一万小时定律”蕴含要重视量的积累。D项吻合。
8.(2013·广州二模)下列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蕴涵的哲理不一致的诗句是()
A.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颠覆人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解析】A。材料中的哲理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A体现了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BCD都体现了要重视量的积累。
9.(2012·深圳一模)“道虽迩(注:迩音ěr,意:近),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选自《荀子·修身》)这句话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要充分而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④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A。题干强调要“行”,要“为”,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行动和实践,也强调了要重视量的积累。③与题意无关。④错,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和意识是可以分割的。
10.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解析】D。“千里长堤,溃于蚁穴”蕴含着“质变起源于量变”。D项与题意符合。1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共同蕴含的哲理是()
A.质变是事物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D.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解析】B。
12.下列成语与“揠苗助长”表达的哲学寓意不一致的是()A.立竿见影
C.急于求成
B.欲速不达 D.望梅止渴
【解析】D。“揠苗助长”没有重视“量”的积累过程,是错误的观点。D项不一致,望梅止渴体现了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3.(2011·深圳模拟)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 D.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解析】B。
14.“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下列名言中与这副对联蕴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解析】C。
15.下列哪些变化是量变引起质变()①水滴石穿
②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③将凉水加热为温水
④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⑤银行存款增加 A.①③⑤ 【解析】B。
16.(2013·汕头期末统测)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A.百丈竿头,更进一步
B.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D.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解析】C。漫画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引起质变。A体现的是要不失时机的促进质变;B体现的是矛盾的特殊性;D体现的是要抓主要矛盾,不能主次不分。
17.(2012·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下列与“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B.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C.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D.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需多
【解析】A。材料强调的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说明要重视量的积累,A
项符合;B项强调的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项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项强调关键部分的重要作用。
18.如图漫画“从森林到墓场的变化过程”说明()
①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的变化,会引起质变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③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C。人类的过分砍伐树木,使树木不断减少,最终损害人类自己。体现了③④。①②和材料无关。
(三)前进性与曲折性
19.(2013·惠州三调)下列诗句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包含相同哲理的是()①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③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④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C。“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①③符合。②体现了事物是不断发展的,④体现了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看法也不同。
20.下列语句中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只会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远不会留下深深的脚印 B.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C.海浪为劈风斩浪的航船饯行,为随波逐流的轻舟送葬
D.山路陡峭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
【解析】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和D项体现的哲理一样。
21.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这句话强调了()
A.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解析】C。
22.(2011·珠海模拟)“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A。题目的意思很明显地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所以,我们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所以选择①②。③④与题目无关。
2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代辛弃疾的这句词体现的哲理是()A.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解析】A。“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趋势。C项和题目无关。24.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
反映出的哲理是()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解析】B。
25.事物被人们所接受都要经历一个过程,这表明()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③新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④旧事物必然要走向灭亡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B。题目强调事物的接受需要“过程”,表明事物的发展道路是曲折的,也表明事物的成长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①④和题目无关。
26.(2011·惠州模拟)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A.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又要坚持对外开放 B.既要充满信心,又要经得起挫折和困难的考验 C.既要勇于创新,又要善于继承前人的宝贵精神 D.既要坚持一个中心,又要坚持两个基本点 【解析】B。
27.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有()
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A.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C。题目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只有①③符合。
28.“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解析】D。
二、主观题。
29.(2012·深圳二模)
材料 “嫦娥一号”卫星奔月飞行可以简单概述如下:“嫦娥一号”卫星由静止状态加速到一定程度,开始绕地球飞行;经过加速变轨,进入奔月轨道;当飞临月球时,必须制动(即减速)进入绕月球运行的轨道,通过减速,被月球捕获,成为月球卫星。
结合材料,阐述事物发展的状态及其辩证关系。
【答案】(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
(2)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嫦娥一号”由静止状态加速到一定程度绕地球飞行,直至成为月球卫星,是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过程。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嫦娥一号”由绕地球飞行经过加速变轨进入奔月轨道,这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0.创立于1998年11月的腾讯公司,曾经举步维艰。马化腾带领他的团队四处寻求出路。“高交会”及时为企业发展解困,为“小企鹅”插上腾飞的翅膀。同时,公司紧盯市场,通过革新技术,让QQ登陆手机等无线即时通讯设备,拓展QQ的生存空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公司市值达517.5亿美元,在2011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位居榜首。腾讯公司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形成了政府、企业、消费者多赢的局面。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分析腾讯公司是如何进行创新发展的。
【答案】(1)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同时勇于走曲折的道路。腾讯公司在举步维艰的困境中积极寻找出路,为“小企鹅”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所以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腾讯公司从创立到抓住“高交会”的机遇,促进自身成长壮大,在中国互联网上市公司中市值排名第一,实现了质的飞跃。
31.运用所学《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高中物理、化学等课程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大胆精彩的猜想、精确控制的实验、正确有效的定律。然而,科学探索充满了失败、挫折和不测。如,诺贝尔为发明安全炸药,多次身受重伤;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先后发生爆炸和解体,多名宇航员殉难;中学数学教师欧姆发现的电阻定律长期得不到德国权威部门的承认;修道院教士孟德尔的遗传定律被一些权威抵制达34年之久。正是人类的孜孜以求,终使科技成果层出不穷。
结合材料,分析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是如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
【答案】(1)事物的发展是永恒的和普遍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的前进与上升。人类探索科学的历程就是科学发展和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
(2)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人类科学探索不可能一帆风顺,科学蒙难是科学发展曲折性的表现。
(3)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的过程。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充满了失败、挫折和不测,但由于人类的孜孜以求,科技成果层出不穷,就体现了这一点。
32.(2012·广州二模)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阐释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
【答案】(1)事物联系是普遍的。中外文化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关系,我们既要“引进来”,吸收世界文化的先进成果,又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
(2)事物是永恒发展的。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针,是为了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第五篇: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基本原理: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2>要明确事物处于怎样的阶段和地位。<3>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p63--64(1)原理内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2)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上的曲折。
3、量变和质变相互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1>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a.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注意:以量变、质变认识的五个误区
误区1:量变即事物的变化,质变即事物的发展
误区2:量变是事物在数量和程度上的逐渐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量变与事物性质无关
误区3:质变就是由事物数量上的增减才引起的。
误区4: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误区5: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是截然分开的。
二、练习
1.“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制胜者,谓之神。”这段话表明的哲理是
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联系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 ②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 ③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④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3.许多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都把gdp最大化增长作为唯一目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和矛盾。在发展观问题上的历史教训主要是„()a.没有把握好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 b.没有抓住主要矛盾
4.(经典题)温家宝指出:经济发展慢了不行,那样就业压力就会更大,财政收人会减少,许多应该办的事业就会缺乏资金;经济发展过快不行,那样经济运行紧张,难以为继。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温家宝总理的上述分析体现了()①看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5、x藏的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x藏发展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折点。从哲学上讲,这个“转折点”就是 ①量变 ②质变 ③内因 ④发展
6、x藏的和平解放,开辟了x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这表明了事物发展的
7、x藏50多年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国家对x藏大力扶持、全国人民对x藏无私援助的结果,更是x藏各族人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的结果。这表明 a.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b.奉献精神是x藏发生巨变的决定力量 d.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8、x藏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x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a.有量变的发生,必有质变的结果
b.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从量变开始
9、航空界有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 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法则”启示我们 a.规律是客观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规律 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0.“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亚洲,亚洲的繁荣也需要中国”.这是因为 a.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b.构成事物的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①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②规律的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③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④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2.近年来,受地方利益的驱使,一些地方内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地区间恶性竞争频发、产业结构规划布局趋同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区域的整合进程,直接损害了各地方主体的利益,这一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是
a.处理问题必须重视各个局部 b.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坚持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
14.“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5.“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这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二、不定项选择题
a.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人们创造的
2.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法律本身也需要适时进行修改。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是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d.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发展之中
3.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学说,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自它创立以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新情况和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发展。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a.在一定条件下,人的认识也是运动的主体 b.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d.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实践活动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时代在前进,世界在变化,实践在发展。因此,党必须与时俱进,党的指导思想也必须与时俱进。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6.对党员干部发现问题要早打招呼,不要等到小错酿成大错再去处理;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立足于教育和挽救;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依纪依法坚决查处,绝不手软。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矛盾具有普遍性,不能回避矛盾
d.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积累
7.中日关系主流是好的,各个领域交流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也应看到,两国间最近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一看法
a.坚持了量变质变的原则 b.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8.在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任务艰巨而繁重,破解这道难题必须根据新情况、新特点,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这一认识体现的辩证法道理有
a.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9.中国解决贫困问题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实现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胜利。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走向共同富裕,全党和全国上下必须锲而不舍地长期奋斗。这体现了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改造世界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三.主观题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5分)答:(1)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三大经济圈具体情况的分析。(2)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大经济圈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3)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长三角内部产业一体化,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能力强。京津冀三大优势互补。
(4)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大珠三角”的一体化发展将助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