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2 17:5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写写帮推荐)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1)发展的普遍性(2)运动的基本形式(3)事物发展的道路 理解:(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2)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3)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分析:(1)联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运动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发展的几种形式(2)结合现实问题,分析说明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能力目标

(1)运用基本观点、基本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比较辨别易错易混点的能力(3)综合分析实际问题,运用演绎、归纳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4)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体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正确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前进性、曲折性,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

(2)促进新事物成长壮大(3)深刻理解‚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二、【重点、难点】:

1、发展的实质;

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3、准确地理解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三、【整体感知】: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明确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总特征,把握发展的实质.了解发展的普遍性,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四、【方法点津】:

(1)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知识点,要从三个层次分析,即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全面把握发展。

(2)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结合历史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具体事例,分析说明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五、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1)发展的普遍性表现:

①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引起的,正是由于物质世界的,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的过程。(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

。这是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和

出发来理解的。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为什么前途是光明的?

(2)为什么道路是曲折的?

(3)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

。方法论:

。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②量变是指的变更,是一种、的变化。③质变是指的飞跃,是一种、的变化。(2)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A.辩证关系原理: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质变是量变的。②。

。B.方法论: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C.形而上学在这问题上的两种表现:一是

。二是

。【合作探究】

1、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给我们什么启示?

2、请同学判断画面上哪种观点代表发展?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浪子回头金不换 D、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E、树欲静而风不止

3、课堂探究P64:(1)结合上述两种说法,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远大发展前途?

4、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

答案:(1)‚马克思的足迹‛表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会实现事物质的飞跃,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马克思经历40年的潜心刻苦研究,搜集、分析大量材料,才写出名著《资本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3)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变成效国之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必须向马克思学习,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各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抵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坏思想、坏行为,做到防微杜渐

◆课堂练习: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下列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①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③人类生产工具的演进过程 ④青藏高原的海陆变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把哲学这门古老的学问变成了科学,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这句话表明 A.科学就是哲学 B.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C.旧哲学的观点是荒谬的 D.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着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凡是企求永远不变的的理论,反而或迟或早会‚寿终正寝‛。这就告诉我们

①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积极创造客观条件,使之和变化发展的认识相符合 ③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识才能符合实际并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只要敢干冲破现象条件的制约,人的认识就会有生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8.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回答这些悲观论调时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古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悲观论者从哲学上看

A.忽视了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B.看到了新事物的发展趋势

C.不懂得事物的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没有看到质变是量变的积累

9.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总是行一步,停一停,不会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全速前进。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发展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有一个过程 10.下列符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③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1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哲理有 ①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子 ②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轻重、大小是无条件地相互转化的 D.量变和质变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14.‚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强调我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注意区分量变与质变两种状态 15.(双项选择)下列说法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是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发展具有普遍性 D.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双项选择)下列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正确的是 A.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质变是指事物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17.(双项选择)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运动的观点

18、(12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我国的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科学务实,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太空的执着。

结合材料,分析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18、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的航天工业从‚两弹一星‛到‚神州七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是一个发展过程。(3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做到按规律办事。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科学务实,实现了飞天梦想。(3分)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的航天工业走过的道路也是不平坦的,航天人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3分)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国的航天工业经历了从‚两弹一星‛到‚神州七号‛的跨越发展。(3分)(弱若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二篇:第八课_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课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自主学习】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1)发展的普遍性表现:

①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 引起的,正是由于物质世界的,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 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的过程。(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这是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 和 出发来理解的。

【随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请同学判断以下哪些谚语代表发展观点?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浪子回头金不换 D、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E、树欲静而风不止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下列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①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③人类生产工具的演进过程 ④青藏高原的海陆变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把哲学这门古老的学问变成了科学,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这句话表明 A.科学就是哲学 B.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C.旧哲学的观点是荒谬的 D.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着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凡是企求永远不变的的理论,反而或迟或早会‚寿终正寝‛。这就告诉我们

①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积极创造客观条件,使之和变化发展的认识相符合 ③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识才能符合实际并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只要敢干冲破现象条件的制约,人的认识就会有生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

【分析题】

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自主学习】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为什么前途是光明的?

(2)为什么道路是曲折的?

② ③

(3)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方法论:。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和 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②量变是指的变更,是一种、的变化。

③质变是指的飞跃,是一种、的变化。

(2)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A.辩证关系原理: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质变是量变的。②。③。B.方法论: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形而上学在这问题上的两种表现:一是

。二是。

【随堂练习】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回答这些悲观论调时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古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悲观论者从哲学上看

A.忽视了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B.看到了新事物的发展趋势

C.不懂得事物的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没有看到质变是量变的积累

3.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总是行一步,停一停,不会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全速前进。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发展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有一个过程 4.下列符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③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6.‚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哲理有 ①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子 ②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轻重、大小是无条件地相互转化的 D.量变和质变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8.‚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强调我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注意区分量变与质变两种状态 9.(双项选择)下列说法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是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发展具有普遍性 D.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双项选择)下列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正确的是 A.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质变是指事物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11.(双项选择)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运动的观点 【分析题】

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答案:(1)‚马克思的足迹‛表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会实现事物质的飞跃,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马克思经历40年的潜心刻苦研究,搜集、分析大量材料,才写出名著《资本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3)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变成效国之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必须向马克思学习,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各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抵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坏思想、坏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18、(12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我国的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科学务实,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太空的执着。

结合材料,分析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18、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的航天工业从‚两弹一星‛到‚神州七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是一个发展过程。(3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做到按规律办事。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科学务实,实现了飞天梦想。(3分)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的航天工业走过的道路也是不平坦的,航天人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3分)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国的航天工业经历了从‚两弹一星‛到‚神州七号‛的跨越发展。(3分)(弱若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三篇: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导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 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把握发展的实质。

学习重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学习难点:发展的实质。

(二)课前自主学习: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到、由 到 的运动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 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 和 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纵观历的进程,人类经历了、、、,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 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 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是 和。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005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2005年测得的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 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这次公布的珠峰新高指的是珠峰最高岩石点的高度。与1975年我国公布的珠峰高度8848.13米相比,珠穆朗玛峰降低了3.7米。

另外,国家测绘局于当天还首次公布了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这也是我国首次获取到的精确的雪深高度。

珠穆朗玛峰身高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一、课堂探究:

情境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距今2亿年前~4000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海水从北向南逐步退却,同时又受到印度大陆板块向北推移的巨大力量的挤压而逐步升高,才逐渐演化为高原地带。今天,青藏高原整体上仍然处在隆升过程中。长江最初是由东向西,一泻千里,流入古地中海。随着西高东低走势逐步形成、青藏高原的出现,才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滚滚东流的巨川——长江。

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样哲学道理?

情境 2:多媒体图片展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说明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探究:上述图片及其文字说明了什么?

情境 3: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千米,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探究:九大行星变为八大行星,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总结: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总之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精当点评

辨析: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有发展。变就是发展。

总结: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以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是一种变化,但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补充)发展、运动、变化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①总体上指向性相同:三者都属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同一序列的概念和范畴,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

②引起的原因相同:由于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表达的科学观点相同:唯物辨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发展观。(2)区别:

①定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主要反映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的观点相对立;变化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生成的过程。③范围和深刻程度不同: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不能说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则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三、课堂训练 基础题:(1—12)

1.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变化就是发展

2.在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世界顶级天文学家通过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为“矮行星”。冥王星被降级后,大阳系最大的行星海王星也正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这表明 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②旧的理论观点是荒谬的 ③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B.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性质的变化

D.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 5.事物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A.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变化是发展,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C.变化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D.变化既有前进的也有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6.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上私家车的时候,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却重获西方人的青睐。因为自行车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注重鼓励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优先为原则的政策和规划。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7.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 ④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谈起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加拿大DPA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韦恩•麦克金农用了一连串的“越来越”。这一连串的“越来越”反映了

①认识的发展 ②实践的发展 ③自然界的进化 ④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我国富有生机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进行创新,是因为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整个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10.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并称其为“发展”。这种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11.“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因为 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 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1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提高题: 13、2009年是中科院建院60周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我们在许多重要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有影响的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不断创新?

答案:

选择题:1—5 CCDBD

6—10 CCBDC 11—12 CA

13、答案:(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提倡创新精神,大力扶持新生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2)当今世界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品更新加快,如果只靠引进,将逐渐拉大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提倡创新精神,才能给我国的各项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

第四篇: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选择题

1.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2.有人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并称之为“发展”。该观点()。

A.正确,因为它肯定了先进信息技术在人们命运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B.正确,因为它正确理解了发展的实质 C.正确,它肯定了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内在联系 D.错误,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3.北京大学研究成果显示,PM2.5的增长跟医院急诊相关疾病的病人的人数成正相关,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每增加10个微克立方米的PM2.5,急诊量大概增长0.5%到1%。《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就曾提到,如果空气中PM2.5的浓度长期高于10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PM2.5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事物的联系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 ②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③量变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鲁迅在《集外集·说鈤》说:“最人涅伏,吐故纳新,败果既落,新葩欲吐。”任何组织、任何事业,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长生不已,保持旺盛的活力。这表明()。A.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B.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没有什么区别

C.吐故纳新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新事物与旧事物相统一的过程 5.爷爷赶集肩上挑,爸爸赶集轻松跑(拖拉机),儿子赶集点鼠标。三代人赶集方式的变化表明()。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B.新事物是旧事物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6.“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梦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前途漫漫任我闯,幸亏还有你在身旁。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今天,忍了好久终于把梦实现,那些不变的风霜早就无所谓,累也不说累。”刘德华演唱的励志歌曲《今天》中的歌词,给我们的哲学感悟有()。①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②信念是实现理想的决定力量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④量的积累必然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7.看新闻、刷微博、收发邮件,甚至上网购物„„智能手机的出现不仅突破了人们对手机的认识,更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公众的生活方式。在带来更多方便和惊喜的同时,随着人们对其依赖程度加深,智能手机正在悄悄“接管”甚至“绑架”一些人的生活,让这些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此事提醒我们()。

A.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做好量变的准备,积极促成质变 C.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开始 D.不可忽视事物的负面效应

8.对中学生来讲,培养完美的人格,升华高尚的人品,需要“生活从叠被抓起,品德从孝心抓起,文明从说话抓起,学习从习惯抓起”,这是因为()。A.物质决定意识,精神境界高低取决于物质条件的好坏 B.联系是普遍的,高尚品德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日积月累方能养成高尚品格 D.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不经历艰难困苦难成大器

9.下列与“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A.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B.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C.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D.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10.数学中常常能折射出人生智慧。有人将“1.01365=37.8”和“1.02365=1 377.4”这两个等式解读为:只比你努力一点的人,其实已经甩你很远。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B.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须要抓住时机才能促成质变 C.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变的发生,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D.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内

11.“一文钱的不义之财就可以让人的肌体与灵魂一寸一寸地产生病变,直至腐败”。这句人生警句是从“腐败”二字拆解为“广(病)人、寸、肉(肌体、灵魂)、贝、文”六个偏旁部首后重新组合起来的。下列古语与这句人生警句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周易》)B.泾溪石险未覆舟,平流无石却沉沦(《泾溪》)C.其为政也,善因祸而得福,转败而为功(《史记》)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12.在北京市西城区天桥街道的居民中,注册志愿者超过1万人,平均每5位居民中就有1名志愿者。他们用日复一日的不懈坚持,用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小善”,积累起社会与时代的“厚德”。这蕴涵的辩证法道理是()。

A.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 B.促进量变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要热情支持和悉心推动新事物成长 D.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幸福社区

13.奥斯特里茨战役(又称“三皇之战”)是世界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这次战役中,拿破仑引诱敌人进攻其坚强的防御阵地而放弃中央高地,然后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把敌人的两翼隔开。事先,他曾详细地侦察过地形,知道敌方的兵力部署,并精确地预测了他们的计划。难能可贵的是,尽管他在数量上处于劣势,但他仍能保持适当的预备队以左右战局并实施追击。从辩证法角度看,拿破仑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他()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做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掌握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③做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坚持了辩证否定观,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行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俄罗斯文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16、有专家指出:人为空气污染(工业排放和尾气排放等)是雾霾天气的重要成因,对此,需要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采取综合治理手段,实现多项污染物协同减排;同时呼吁市民树立环保观念,减少私车出行,倡导每人少开一天车,大家共同努力,共建绿色家园。以上材料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有()①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各方协同减排

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共创绿色家园

③重视量的积累,践行环保要从点滴做起

④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抓住关键环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美国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你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下列选项中与“250定律”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①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②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③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18、牛奶里面虽然含有钙,但同时也含有蛋白,摄取过量后会使身体呈现酸性,人体会主动分泌碱性物质来中和酸。由于钙是碱性物质的主要来源,这样反而会将骨头本身的钙抽走,导致骨质疏松。因此大量饮用牛奶可能不仅不能增强骨质,还可能适得其反。这就告诉我们,当人们希望保持事物平衡和静止的状态时,就应该()A.更多地积累正能量

B.积极促成质变

C.限制量的积累

D.限制消极因素的积累

19、“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社会犹如列车,需要正能量的驱动才能安全前行。而正能量的创造与积聚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微贡献”。这一现象体现了()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B.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C.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20、以教授知识技巧、提供专业训练和模拟为主要内容的严肃游戏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严肃游戏借鉴了传统游戏的部分娱乐元素,将枯燥耗时的学习过程融入娱乐之中,既能让人全身心投入,又能引人反思、寓教于乐。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由于其不以娱乐为目的,因此很难准确把握严肃实用性与娱乐休闲性的最佳结合点。严肃游戏被多数人认同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远大的前途

②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由不完善到较完善的过程,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③在严肃游戏的发展过程中,要做好量的积累,创造条件,把握机遇,促进严肃游戏产业的飞跃 ④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要做好应对发展道路上的困难的心理准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一般地说,企业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起始期”、“成长期”到“成熟期”、“衰败期”的生命周期,其发展轨道被称为“第一曲线”。为了实现持续发展,避免衰败,企业需要在高峰到来之前,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条道路发展的轨迹被称为“第二曲线”。

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谈谈“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22.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个人创业成为一些大学生的选择。但“100人创业,90人死掉,只有少数人可以摇摇晃晃地走过去。”这是大学生创业的真实写照。正是由于成功率不高,大学生创业广受争议。其实,能选择自主创业,其进取精神就令人佩服,即使失败,这段经历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创业时,要有足够的“抗击打”能力,要做好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准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更应该抓住时机,提高自己,适应环境。不要无所事事,不要抱怨,等待和迷茫是毫无意义的。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哲学知识回答:

(1)大学生创业为什么容易遭遇失败和挫折?

(2)假如你是一名大学生创业者,谈谈你将如何对待创业中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

2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是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共同努力的伟大追求。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之后,她带领人民迈上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征程。改革开放以来,她又带领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最终找到了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寻求民族解放、实现民族富强的道路。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第一部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部曲,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本身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我们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中国梦”,我们的梦想,值得每个人为之追逐。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梦”的奋斗历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2)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我们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参考答案

1—5 DDBAD 6—10 CDCDC 11—15 AABAC 16 ACCAD

21、解析 题的知识指向是“唯物辩证法”,考生首先要回顾唯物辩证法有哪些主要观点,“第二曲线”的开辟与发展体现了哪些观点,然后结合材料分析这些观点是如何体现的。在企业发展的高峰期,就预测到企业的危机,这体现了坚持发展的观点;积极开辟“第二曲线”体现了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体现了促进质变;从图中的“第二曲线”发展轨迹来看,“第二曲线”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也经历了曲折,这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答案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地预见企业发展趋势,居安思危,认识到“第二曲线”代表企业发展的方向和长远利益。②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辟“第二曲线”。③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创新要把握时机,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的发展由“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转变。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二曲线”的开辟和发展会受到习惯势力、传统思想的干扰和制约,要经历一个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应正确对待遇到的困难,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2、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考查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1)问要运用“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来分析,第(2)问具有开放性,允许学生更灵活地探究问题,言之成理即可。答案

(1)①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但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②大学生虽然有较高的理论文化素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但也存在社会实践经验少、对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不足等弱点。③同时社会对大学生创业意义认识不足,支持不够,这些都是导致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因素。

(2)①坚信前途是光明的,树立克服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同时要对可能遭受的失败和挫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发展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②要结合创业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和水平。③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自己创业的支持。

23、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观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等知识。第(1)问,首先要明确唯物辩证法发展观所包括的知识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材料中党推进“中国梦”的奋斗历程,然后将二者结合起来即可概括出答案。第(2)问,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在这里不能泛泛而谈,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体现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奇迹,为实现“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③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在一代代中华儿女的艰辛探索中正逐步变为现实,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搞好局部,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力量,放飞个人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使个人的梦想在与国家、民族梦想的统一中得以实现。

第五篇: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题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理解: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

运用: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辨证统一关系对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

◇能力目标

(1)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失败和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事心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2)让学生明确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时,既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又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与发展。

(3)深刻理解只有把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的精神结合起来,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教学重难点】

重点: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难点:准确的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景讨论法、小组探究法、分析讲授法。

【课堂设计】

情境导入:播放视频短片《对话——大学生村官》,向学生简介大学生村官。

1995年,江苏省率先实施大学生村官工程。2008年以来,福建省先后选聘了两批1100多名优秀大学生到村任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入了新鲜的血液。大学生“村官”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引导、组织和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在农村这片希望的田野里展示自己的才干,彰显青春的风采,赢得了基层干部和群众的信任和认可。

第一目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情境探究:聚焦大学生村官

探究主题一:大学生当村官有哪些优势?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探究要求:时间为3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去为大学生村官设身处地的思考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村民的不信任、老村官的不配合、家长的不支持、自身经验不足等

教师提升:

1、实际工作能力不强。缺实用技术知识。很多大学生村官所学的专业和农村工作并无关联,面对村民的需求往往力不从心。

2、缺乏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能力。刚毕业的大学生村官比较单纯,社会工作经验不足,面对纷繁复杂的农村事务组织管理和综合协调较缺乏。久而久之,村民对大学生村官会不信任。

3、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农村环境较为复杂,工作都难免遇到困难和挫折,再因聘用期间的中受挫时,就感觉怀才不遇,甚至消极对待,激情容易消磨。

4、家长不支持。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后能留在城市里的好部门工作,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到农村去。等等。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要充满信心,促其成长。但是新事物要经历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旧事物会顽强抵抗极力扼杀新事物,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要一个过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挑战。

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第二目:做好量的积累 促成质的飞跃

情境升华:聚焦大学生村官的发展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村官

——连江县安凯乡镇安村大学生村官林智远

探究主题:(林智远简介)结合材料说明林智远是如何完成从对村务一无所知的大学生到得到村民认可的村官的转变。

探究要求:时间为5分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注意记录,教师融入共同合作 小组展示:抽取林智远的发展简历,指出哪些材料体现量变?哪些材料体现质变? 教师提升: 先介绍量变与质变的含义,林智远刚进入农村,做的都是小事情,但是却必不可少,我们在学习中也要注重量的积累。林智远在得到村民认可后,并没有停下脚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总结: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思考:是不是所有的量变都会引起质变?是不是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教师展示:本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情境回归:说说你身边体现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事例

小组展示:结合学习、生活、社会、家庭等举例。

老师提升:我们要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既要做好量的积累,又要抓住机遇,促进质变,不能空谈理想,要脚踏实地,将二者结合起来。

【课堂总结】本节介绍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统一。【板书设计】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课后作业】练习册50-52页

1-11题 【课后反思】在知识点的生成上要加强

下载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单项选择题。 (一)发展的定义 1.(2013·福建卷)下列与漫画蕴含的哲理相近的诗句有() ①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基本原理: 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1)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案(优秀范文五篇)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案) ★最新考点:复习重点: 1.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知识梳理 考点......

    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复习学案5篇

    第八课 《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复习学案 【课前复习案】 复习巩固以下问题: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方法论? 2、如何正确理解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3、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练习题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这是因为: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合集5篇)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新旧事物的含义、衡量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量变的含义 、质变的含义;理解......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学案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 1.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_。 2. _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_到_的运动过程中。 3. _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复习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复习学案【复习目标】◇识记: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