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案
宿羊山高中高二政治导学案 8—1本案共4页制作:刘汉洋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案
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星期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发展的实质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作业反思】
知识导入
富兰克林的妙语故事
有一天,避雷针的发明者、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1706—1790年)邀请人们参观他的新发明。在这些被邀请的人当中,有一个阔太太问他:“你发明的这个避雷针有什么用呢?”富兰克林微微一笑,反问道:“夫人,新生的婴儿又有什么用呢?”
问题: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呢?
【知识梳理】
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
和
一、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向、由到的运动过程中。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相互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社会经历了、、、,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任何理论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着由到、由到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入的过程。
二、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和,是的产生和的灭亡。
第1页
【合作探究】
探究一:
北京时间2009年5月20日消息,据
美国生活科学网站19日报道,5月19日,科学家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
宣布,考古发现找到了人类进化中“缺失环
节”。考古学家在德国挖掘的一个0.47亿
年前类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现今猿
类、猴类和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这无疑
是人类进化研究中的重大发现。
1、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谈一谈人类是如何一步步演化而来的。你认为未来的人类将会是什么
样的?人类演化的过程能够说明什么?
2、人类产生以后,人类社会经历了哪些社会形态?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说明了什么?
3、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也会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这
又说明了什么?
4、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由此可见,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
变化发展的。你能列举一些你熟悉的例子证明这一观点吗?
探究二: 有人说,“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着的,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也有人说,“发展就是变化,变化就是发展。”你赞成那种观点,为什么?
探究三: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当堂达标】
1、下列()属于发展,()属于运动变化?
A、爬行类动物变成始祖鸟B、始祖鸟变成现代鸟类
C、恐龙灭绝D、候鸟迁徙
E、环境破坏,鸟类减少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2、下列属于新事物的有()
A、1949年成立的新中国B、经济全球化
C、法轮功D、机器人抢险
E、“大锅饭”观念F、科学发展观
G、疯牛病H、电脑算命
3、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在判断新旧事物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标准是有哪些?试
举例说明。
【课后练习】
(A级)1.美国和丹麦科学家2009年5月28日公布研究成果称,北极圈内的未探明天然气约占全
球未探明储量的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分布在俄罗斯版图内。此外,北极圈内的未探明石油储量可
能占全球未探明储量的3%到4%。这表明()
A.自然界是发展的B.人类社会是发展的C.人的认识是发展的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级)2.2009年5月19日,科学家在纽约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考古学家在德国挖掘的一具0.47亿年前类似狐猴的骨骼化石,可能是现今猿类、猴类和我们人类的共同祖先,这无疑是
人类进化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上述发现能证明辩证唯物主义下列观点是正确的()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③自然界是发展的④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B级)3.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A.邯郸学步B.唇亡齿寒
C.吐故纳新D.因地制宜
(B级)4.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磁悬浮列车,动力越来越大,运力越来越强,速度
越来越快。这表明()
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新事物是旧事物演变的结果
C.事物的任何变化都是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A级)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
不僵化、永不停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一论述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B.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C.发展观点D.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
(B级)6.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逐渐分化,产生了
包括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6个方面人员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上述材料反映了
()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人类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D.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C级)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句古诗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A级)8.下列说法中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的是()
①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②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④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C级)9.“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显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是如此葱郁茂盛,而
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B级)10.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下列诗句或俗语中属于发
展的是()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②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④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C级)11.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要坚持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
济社会永续发展。
试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二篇: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导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 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把握发展的实质。
学习重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学习难点:发展的实质。
(二)课前自主学习: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到、由 到 的运动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 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 和 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纵观历的进程,人类经历了、、、,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 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 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是 和。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005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2005年测得的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 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这次公布的珠峰新高指的是珠峰最高岩石点的高度。与1975年我国公布的珠峰高度8848.13米相比,珠穆朗玛峰降低了3.7米。
另外,国家测绘局于当天还首次公布了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这也是我国首次获取到的精确的雪深高度。
珠穆朗玛峰身高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一、课堂探究:
情境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距今2亿年前~4000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海水从北向南逐步退却,同时又受到印度大陆板块向北推移的巨大力量的挤压而逐步升高,才逐渐演化为高原地带。今天,青藏高原整体上仍然处在隆升过程中。长江最初是由东向西,一泻千里,流入古地中海。随着西高东低走势逐步形成、青藏高原的出现,才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滚滚东流的巨川——长江。
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样哲学道理?
情境 2:多媒体图片展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说明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探究:上述图片及其文字说明了什么?
情境 3: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千米,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探究:九大行星变为八大行星,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总结: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总之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精当点评
辨析: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有发展。变就是发展。
总结: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以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是一种变化,但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补充)发展、运动、变化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①总体上指向性相同:三者都属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同一序列的概念和范畴,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
②引起的原因相同:由于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表达的科学观点相同:唯物辨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发展观。(2)区别:
①定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主要反映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的观点相对立;变化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生成的过程。③范围和深刻程度不同: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不能说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则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三、课堂训练 基础题:(1—12)
1.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变化就是发展
2.在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世界顶级天文学家通过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为“矮行星”。冥王星被降级后,大阳系最大的行星海王星也正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这表明 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②旧的理论观点是荒谬的 ③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B.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性质的变化
D.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 5.事物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A.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变化是发展,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C.变化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D.变化既有前进的也有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6.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上私家车的时候,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却重获西方人的青睐。因为自行车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注重鼓励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优先为原则的政策和规划。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7.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 ④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谈起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加拿大DPA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韦恩•麦克金农用了一连串的“越来越”。这一连串的“越来越”反映了
①认识的发展 ②实践的发展 ③自然界的进化 ④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我国富有生机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进行创新,是因为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整个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10.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并称其为“发展”。这种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11.“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因为 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 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1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提高题: 13、2009年是中科院建院60周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我们在许多重要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有影响的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不断创新?
答案:
选择题:1—5 CCDBD
6—10 CCBDC 11—12 CA
13、答案:(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提倡创新精神,大力扶持新生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2)当今世界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品更新加快,如果只靠引进,将逐渐拉大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提倡创新精神,才能给我国的各项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
第三篇:第八课_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一课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自主学习】
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1.发展的普遍性
(1)发展的普遍性表现:
①自然界是发展的。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的 引起的,正是由于物质世界的,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会经历一个 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的过程。(2)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这是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 和 出发来理解的。
【随堂练习】 ◆课堂练习: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2、请同学判断以下哪些谚语代表发展观点?
A、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浪子回头金不换 D、沧海桑田,海枯石烂 E、树欲静而风不止
3.‚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4.下列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①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③人类生产工具的演进过程 ④青藏高原的海陆变迁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把哲学这门古老的学问变成了科学,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伟大变革。‛这句话表明 A.科学就是哲学 B.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C.旧哲学的观点是荒谬的 D.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这句话告诉我们 A.事物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着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凡是企求永远不变的的理论,反而或迟或早会‚寿终正寝‛。这就告诉我们
①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要积极创造客观条件,使之和变化发展的认识相符合 ③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识才能符合实际并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 ④只要敢干冲破现象条件的制约,人的认识就会有生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
【分析题】
古时,荆人欲夜袭宋国,先派人在白天测量了雍水的水位,而后在夜间徒步过河。结果却溺死千余人,夜袭计划失败。荆人夜袭,本是个好主意,为何失败了呢?给我们什么启示?
第二课时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自主学习】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1)为什么前途是光明的?
①
②
③
(2)为什么道路是曲折的?
①
② ③
(3)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方法论:。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质变的含义
①
和 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②量变是指的变更,是一种、的变化。
③质变是指的飞跃,是一种、的变化。
(2)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A.辩证关系原理: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
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质变是量变的。②。③。B.方法论:
①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C.形而上学在这问题上的两种表现:一是
。二是。
【随堂练习】
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蕴含的哲理是 A.事物是运动变化的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1927年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时,有人提出‚红旗到底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回答这些悲观论调时指出:‚这里用得着中国的一句古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悲观论者从哲学上看
A.忽视了前进道路上的曲折
B.看到了新事物的发展趋势
C.不懂得事物的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没有看到质变是量变的积累
3.中日关系、中美关系的发展总是行一步,停一停,不会像高速公路上的汽车全速前进。这说明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事物发展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有一个过程 4.下列符合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①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②只要有量变,就会有质变
③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说明
A.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6.‚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其中包含哲理有 ①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体子 ②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轻重、大小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事物的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C.轻重、大小是无条件地相互转化的 D.量变和质变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8.‚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强调我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要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注意区分量变与质变两种状态 9.(双项选择)下列说法正确反映发展的实质是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C.发展具有普遍性 D.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双项选择)下列关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正确的是 A.二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D.质变是指事物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11.(双项选择)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有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运动的观点 【分析题】
马克思在撰写《资本论》时,每天上午九点就去伦敦大英博物馆阅览室查找资料,研究文件,一坐就是一整天。由于精力集中,常常情不自禁地在座位上用脚来回蹭地,日久天长,竞把脚下的水泥地面磨去了一层,留下了很深的痕迹,人们称之为‚马克思的足迹‛。马克思孜孜不倦40年才成就了这部鸿篇巨著。
试分析‚马克思的足迹‛中所蕴涵的哲学道理及对青年人成才的启示。答案:(1)‚马克思的足迹‛表明了一切事物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没有一定程度的量的积累,就不会有事物性质的变化,就不会实现事物质的飞跃,所以,要重视量的积累。马克思经历40年的潜心刻苦研究,搜集、分析大量材料,才写出名著《资本论》,就说明了这一点。
(3)青少年一代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使自己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变成效国之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必须向马克思学习,把远大理想、崇高目标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德、智、体各方面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同时要坚持抵制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坏思想、坏行为,做到防微杜渐,健康成长。
18、(12分)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第三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七号‛飞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形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关键技术的国家。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我国的航天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走过了不平坦的道路。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科学务实,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人类对科学的热爱和对太空的执着。
结合材料,分析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的发展过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18、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的航天工业从‚两弹一星‛到‚神州七号‛,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是一个发展过程。(3分)②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做到按规律办事。当代中国航天人励精图治,科学务实,实现了飞天梦想。(3分)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国的航天工业走过的道路也是不平坦的,航天人克服了巨大的困难,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3分)④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国的航天工业经历了从‚两弹一星‛到‚神州七号‛的跨越发展。(3分)(弱若有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第四篇: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核心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二、知识梳理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②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因为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2、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要求:
①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辨证关系(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2)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方法论: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学习自评
(一)判断题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量变都会引起质变。
2、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就是发展。
3、事物的发展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可以结束。
4、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5、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6、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有了质变就有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
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僵死的、一成不变的事物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C要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D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永恒变化发展的世界
2、“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段话告诫我们
A要充分重视质的飞跃
B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
C要十分重视量的积累
D要理解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3、胡锦涛同志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就业形势都将比较严峻.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相当艰巨。但我们也具有进一步做好工作的有利条件。这说明
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决定的D只有通过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4、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这意味着
①符合客观规律要求的新事物必将战胜旧事物
②新事物在开始时力量必定是弱小的 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
④新事物的前途是光明的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5、下列成语中,能够体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是
A.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C.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6、(09重庆卷).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2009年全国卷二,28)美国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放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的关于事物发展状态的哲理是
①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②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 ③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过无形的量变之中 ④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08江苏卷32)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2008海南卷21)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干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简析题
1、从 唯物辩证法 的角度,说明“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所包含的哲学道理及其指导意义。
2、有人认为“有量变就有质变”,“有质变就有事物的发展”对吗?为什么?
13.庞加莱猜想是国际数学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难题,被列为七大“数学世纪难题”。一百多年来,许多杰出的数学家都在致力于这个猜想的研究工作。2006年两位中国学者在《亚洲数学期刊》2006年6月号上发表了题为“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的完全证明:汉密尔顿一佩雷尔曼关于RICCI流理论的应用”的论文。论文的发表宣告了这一世界难题的破解。
上述材料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
1—5 C C A B D 6—10ABCBB
11、(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对量的积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即注意量变的方向性,一个人要早日成才报效祖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对坏思想、坏行为要自觉抵制防微杜渐。
(3)只有这样,才能使量变朝着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方向积累,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2、(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能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质变”,如果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这句话才是正确的,如果量变未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有质变,所以,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发展”是不准确的。(4分)
(2)有质变就有事物的发展,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实现事物由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飞跃,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就向前发展了。但是,那些向后的、向下的、向坏的方面发生的变化,虽然也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不是发展。(4分)
(3)所以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分)13.答:(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许多杰出的数学家致力于论证庞加莱猜想,但历经一百多年,都未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这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中国的两位数学家最终破解这一难题,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一百多年中,众多的数学家在论证猜想过程中对正确思路和方法的不断积累,才有了这一猜想最终论证成功。
(3)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认识事物运动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世界难题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1—5 C C A B D 6—10ABCBB
11、(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
(2)对量的积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即注意量变的方向性,一个人要早日成才报效祖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对坏思想、坏行为要自觉抵制防微杜渐。
(3)只有这样,才能使量变朝着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方向积累,实现事物的飞跃和 发展
12、(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能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质变”,如果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这句话才是正确的,如果量变未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有质变,所以,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发展”是不准确的。(4分)
(2)有质变就有事物的发展,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实现事物由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飞跃,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就向前发展了。但是,那些向后的、向下的、向坏的方面发生的变化,虽然也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不是发展。(4分)
(3)所以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分)13.答:(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许多杰出的数学家致力于论证庞加莱猜想,但历经一百多年,都未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这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中国的两位数学家最终破解这一难题,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一百多年中,众多的数学家在论证猜想过程中对正确思路和方法的不断积累,才有了这一猜想最终论证成功。
(3)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认识事物运动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世界难题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1—5 C C A B D 6—10ABCBB
11、(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引起质变。从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出发,我们必须重视量的积累。(2)对量的积累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即注意量变的方向性,一个人要早日成才报效祖国,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凡是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个人全面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对坏思想、坏行为要自觉抵制防微杜渐。
(3)只有这样,才能使量变朝着符合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才的方向积累,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12、(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不能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质变”,如果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引起了质变,这句话才是正确的,如果量变未达到一定程度,就不可能有质变,所以,笼统地说“有量变就有发展”是不准确的。(4分)
(2)有质变就有事物的发展,这种说法也是不科学的。因为质变是事物显著的根本性质的变化,事物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实现事物由一事物向另一事物的飞跃,使新事物代替旧事物,事物就向前发展了。但是,那些向后的、向下的、向坏的方面发生的变化,虽然也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但不是发展。(4分)
(3)所以题中的观点是不科学的。(2分)13.答:(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许多杰出的数学家致力于论证庞加莱猜想,但历经一百多年,都未给予一个令人信服的证明,这说明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中国的两位数学家最终破解这一难题,体现了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正是一百多年中,众多的数学家在论证猜想过程中对正确思路和方法的不断积累,才有了这一猜想最终论证成功。
(3)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人们认识事 物运动规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破解世界难题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
第五篇: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学案)
★最新考点:
复习重点: 1.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概念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知识梳理
考点一 发展的概念 1.发展的普遍性(1)_______是发展的。(2)___________ 是发展的。
(3)人的________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是 方法论:坚持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考点二 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 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符合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 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______________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_______,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__________的必然趋势,反映了__________的基本要求,符合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和要求,能得到__________的支持和拥护。因此,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2.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__________、由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过程。(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_____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_____。(3)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________新事物。因此,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__________,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接受挫折与考验。考点三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量变和质变的含义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2)量变是指事物_____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________的、不显著的变化。
(3)质变是指事物_________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________,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______,质变是量变的必然______。
(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方法论:(1)重视量的积累。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极做好量的_____,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抓住时机,促成飞跃。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_______,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坚持适度原则。当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即坚持适度原则。★拓展提升
1.要理解发展的实质,就要与运动、变化相比较。发展是一种运动,但不能说运动就是发展; 发展是一种变化,但也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
发展是带有前进性和上升性的运动和变化,是表明事物趋向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才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广泛,发展比运动、变化深刻。三者的关系见右图所示。2.正确理解发展与量变、质变的关系
(1)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并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2)从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来看,质变更为重要。对于事物的发展而言,只有通过质变才有发展,(3)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根本变化;另一种是倒退性的根本变化。发展属于第一种质变,不能把任何质变都看成是发展。★体味高考
1.[2012·江苏卷]近百年来,人类关于储存介质的发明,经历了从录音带到软盘、光盘、U盘等的过程。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这说明()
A.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B.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的、曲折的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D.有序的系统内部结构促进事物发展 2.[2012·四川卷] 观察右图。右图蕴含的哲学寓意不包括()A.顺应发展趋势,转变思维方式
B.承认因果联系,增强科学预见 C.分清主流支流,辨别事物性质
D.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
3.(2011高考北京卷27)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是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
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加,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11高考江苏卷29)平面与圆锥面相截,截口的几何特性随平面与圆锥轴线的交角而变化。交角是直角时,截口是圆;稍变一点,圆变成了椭圆;再变,过了一个关键点,椭圆就变成了抛物线。截口的这种变化过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 ②整体与部分是辨证统一的 ③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④质量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1高考四川卷35)水磨镇的涅槃重生,离不开中央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广东省佛山市的对口援建和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当地干部群众的自强奋进。这反映了()A.事物的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B.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6.(2011·高考浙江卷)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
《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①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③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④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2010浙江卷)历史学家可以记录和重述已经发生了事情,也可以预测未来。他们预测未来的客观基础有()
①未来尽管多变,但并非杂乱无章
②过去发生过的事,未来必定也会发生
③未来会发生的事,过去或现在必有端倪
④距离过去或现在不远的事,变化一定不会太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2009·广东文基·17)“爱情无须死去活来,温馨就行;朋友无须如胶似漆,知心就行;金钱无须取之不尽,够用就行;身体无须长命百岁,健康就行。”这段话体现的哲理是()A.重视量的积累
B.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把握适度原则
D.抓住机遇赢得主动
9.(2009·广东文基·18)“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国六十年历程体现了(B)A.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10.(2009 广东理基)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确定为当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这说明()
A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 B 发展就是新事物全盘否定旧事物 C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要墨守成规
11.(2009 海南)随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断增强,人类对地球家园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人们通过设立“地球日”、开展“地球一小时”等活动唤醒中的环保意识,是因为()①环境的人为恶化时一个从逐渐量变到根本质变的过程②环境的人为恶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③环境的改变时人类不断征服自然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④环境的改变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2010广东卷)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咖啡”、“芭蕾”、“沙发”等一些外来语已被汉语成功吸纳。近些年来,“OK拜拜”、“雷人”、“粉丝”、“介素虾米东东”等用语渐趋流行。对于外来语、网络语、中 英文混用语,有人认为这是使用者个人的自由,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无须干涉;有人则认为这是语言使用的游戏化、粗鄙化.是对汉语规范性、纯洁性的侵蚀和亵渎.必须取缔;也有人认为需要具体分析它们是否符合汉语发展的内在规律,再决定取舍。结合材料二,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0分)
★考能培养
给力演练
1.下列诗句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涵哲理相同的是()A.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B.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C.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传统耗能产品面临挑战,新能源产品将迎来新生。但是,老百姓对新能源产品的推广使用有一个渐进的认识过程,所以要从试点示范到全面推广。这说明了()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②新事物成长都有一个从被拒绝到被接纳的过程
③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人为”联系无法真正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3.唐代诗人元稹在诗《蚁》中写道:“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与这句
诗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A.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4.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增加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又增添了网页浏览、视频电话等功能。据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累计达到9.30亿户,其中3G用户总数8719.9万户,只占9.37%。这是因为()
①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②新事物在刚产生的时候还不具备优越性 ③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④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和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5.有个“一万小时定律”,说人在某一方面要想有所作为,要能坚持一万个小时,相当于每天练习近平3个小时,坚持10年。坚持住了,你就会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按照这一“成功”定律,我们应当()A.坚信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B.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性作用 C.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重视量的积累
人生是一场静悄悄的储蓄;厚积薄发,天道酬勤!
参考答案
体味高考:CCADBACCBDD 12.(1)发展具有普遍性,汉语也是不断发展的。
(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陈代谢是汉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
(3)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符合汉语自身发展规律的新的语言要素,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弱点和不足,人们的争议也表明对新事物也有一个认识过程(5)做好量的积累,促进事物的质变,要积极积累,吸收法和汉语发展规律的新要素,为促进汉语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准备。给力演练:CDC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