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学案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
1.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又一个_。
2._是发展的自然界总是处在由_到_的运动过程中。3._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_的过程。
4人的_是发展的。每个人的知识积累都经历着由不知道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世界是_的。
探究:(1)KP60、61、62三段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2)为什么说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
1.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_和_,是_的产生和 _的灭亡。
2.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_和_的趋向性。
3.发展的普遍性要求我们_。
4.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_观点,破除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探究:(1)KP63反应了什么哲学道理?
(2)联系观与发展观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事物的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吗? 典例:
1.“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2.事物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A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变化是发展,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C变化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D变化既有前进的也有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前途)1.事物发展的前途是_的,方向是_的、_的,道路是_的、_的。
2.事物的发展是_性与_性的统一。
3.方法论要求:既要看到前途光明,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4.反对直线循环和简单重复,也反对在困难曲折面前悲观失望。探究:(1)KP64
(2)为什么说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判断: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力量强的、发展速度快的事物。典例 1.近年来近年来,一种新的祭祖方式在网络上悄然流行。网上祭祖这种方式既节省时间又经济环保,尤其是为许多远在异乡的游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下面对这种祭祖方式看法正确的是
①网上祭祖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②网上祭祖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网上祭祖作为新出现的事物要被大众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④网上祭祖发展的速度慢,不可能成为新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2.《非常学案》P50例
(二)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事物发展的状态)1._与_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2 2.事物的发展是从_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_,质变是量变的_;质变又为新的量变_,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方法论要求:我们做事情要积极做好_,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要果断_,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4反对急于求成和优柔寡断。探究:(1)什么是量变和质变?
(2)KP65、66回答“思考探究”的问题 判断:(1)事物的发展经过一次量变到质变则完成。(2)事物的发展只属于质变,不属于量变。
(3)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4)质变一定比量变更重要。(5)质变就是发展。典例:
《非常学案》P50例2 2.教师用书P72 第1和2题
总结:事物发展的实质、原因、源泉和动力、根据、条件、状态、趋势、道路。
第二篇: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高二政治《哲学与生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
第一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 1.是发展的
(1)表现:自然界总是处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中。
(2)原因: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2.是发展的: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3.是发展的:每个人的认识都经历着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4.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用的观点看问题
二、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当堂检测 1.判断
(1)人类社会是发展的,自然界是永恒不变的。()(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选择
(1)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经历了“两个文明”“三位一体”“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变化。从哲学上看,这主要表明()①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④人的认识活动具有反复性和循环性 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②③
(2)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困难。这是因为()
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3)小小鼠标无极限,从发明鼠标到现在的50年间,机械鼠标、光电鼠标、多功能鼠标、3D鼠标层出不穷,如今人们还在研制不用手操作只靠意念控制的智能鼠标。这主要说明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B.思维和存在是同一的 C.意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D.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第二框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事物发展的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事物。(2)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3)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①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事物发展的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____到__、由到的过程。(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3.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
(1)原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方法论要求:①要对未来充满,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与。
二、做好量变的准备 促进事物的质变 1.量变
(1)含义:量变是事物增减和的变更,是一种的、的变化。2.质变
(1)含义:质变是事物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是一种、变化。3.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2)方法论要求:
①重视,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要果断地,促成,实现事物的飞跃。当堂检测 1.判断
(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后出现的事物就是旧事物。()(2)新事物总是比较强大,旧事物总是比较弱小。()(3)事物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4)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5)事物的质变一定是发展。()2.选择题
(1)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有()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 ②社会领域中的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③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④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A.②④ B.①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在改进行业作风过程中,要摒弃那种急于求成、欲走“捷径”的不正确认识,努力抓好学习教育,把学习教育融入具体活动之中。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A.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B.质变是事物量变的总和 C.有量变就一定会有质变D.有质变就一定会有发展
(3)每个人都有梦想,都渴望成功。能否走好人生关键处的那几步,对人生的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告诉我们()A.质变是实现发展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人生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C.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要脚踏实地,积极为质变创造条件(4)中国航天事业也曾遭受挫折、遭受失败的事实给我们的启示有()①经历失败必定走向成功 ②要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④要不断促成事物的质变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5)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6)2008年8月1日 实施的《反垄断法》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拟到出台,历经13载沉浮,于 07年7月30日 正式通过,“千呼万唤始出来”,这说明()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7)网上有一句流行的治愈金句:人生就像心电图,一帆风顺说明你挂了。生活中人们常把 “浮起来”称为成功,把“沉下去”叫做失败。其实在沉浮之间,有起有落才是真实人生。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的、曲折的 B.事物总处在量变与质变的交替过程中 C.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成功人生
(8)如果我们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天天读书,持之以恒,读书就能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生活。这体现了()A.主观要符合客观实际 B.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 C.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第三篇: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1、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是:第一步,从2000年到2003年,中国建成由3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前形成中国及周边地区的覆盖能力;第三步,于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形成全球覆盖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发展路线坚持了()
A.事物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联系多样性与统一性的结合 C.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3.(2011年南京模拟)2011年6月12日,首届广西青少年读书节开幕。下列关于读书的名言,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静思 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减,日有所长;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损,年有所亏。”这句话告诫人们
A.要坚持适度原则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要重视量的积累 D.要抓住机遇 6.清代诗人张维屏在《新雷》一诗中写道:“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其中,“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可寓指 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B.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C.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D.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7、下列不符合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是()
A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B防微杜渐
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著名论断的哲学寓意是()
A.新事物开始十分弱小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C.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经过一个长期过程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9、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近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段话蕴涵的哲理是()
①任何事物都有保持其一定质的数量界限 ②量变超过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事物必然发生质变
③只要事物发生量变,就必然引起质变 ④做事情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成语与“滴水穿石”;“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蕴含相同哲理的是()A.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B.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C.只知其一 不知其二 D.审时度势 趋利避害 11.古语云:“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从哲学上看,这警示我们()A.要重视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B.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C.要对事物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2、下列说法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②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④勿以恶习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13.下列诗句中蕴含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4.下列表述,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回答的是()
A.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C.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D.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5.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表示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6.与“一趾之疾,丧及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体现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干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B.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C.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第四篇: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发展观
背诵原理和方法论:
1、发展的普遍性:
① 自然界是发展的。②人类社会是发展的。③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方法论: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的僵化、静止的观点。
2、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的总趋势)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⑴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⑵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⑶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方法论:
①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②还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的面对挫折和考验。
4、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⑴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③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⑵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
①做任何事情都要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反对优柔寡断、缺乏信心。
第五篇: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导学案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第一 框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把握发展的实质。
学习重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学习难点:发展的实质。
(二)课前自主学习:
1、发展的普遍性:
(1).自然界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到、由 到 的运动过程中,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 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 和 过程。
(2)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纵观历的进程,人类经历了、、、,有些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人类还将进入到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 过程。(3)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人类的认识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 都在不断发展。每个人的知识的积累都会经历一个、过程,对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 的过程。
2、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从事物的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理解发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 和,是 和。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2005年10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并授权,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2005年测得的珠穆朗玛峰顶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 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我国1975年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度数据8848.13米停止使用。这次公布的珠峰新高指的是珠峰最高岩石点的高度。与1975年我国公布的珠峰高度8848.13米相比,珠穆朗玛峰降低了3.7米。
另外,国家测绘局于当天还首次公布了峰顶冰雪深度为3.50米,这也是我国首次获取到的精确的雪深高度。
珠穆朗玛峰身高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一、课堂探究:
情境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在距今2亿年前~4000万年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海水从北向南逐步退却,同时又受到印度大陆板块向北推移的巨大力量的挤压而逐步升高,才逐渐演化为高原地带。今天,青藏高原整体上仍然处在隆升过程中。长江最初是由东向西,一泻千里,流入古地中海。随着西高东低走势逐步形成、青藏高原的出现,才发展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滚滚东流的巨川——长江。
探究: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样哲学道理?
情境 2:多媒体图片展示“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来说明中国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探究:上述图片及其文字说明了什么?
情境 3: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千米,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探究:九大行星变为八大行星,说明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
总结:自然界是变化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变化发展的。总之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二、精当点评
辨析:有人认为:要发展就要变,不变就不会有发展。变就是发展。
总结:变化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以至性质的改变。发展是一种变化,但不能说变化就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补充)发展、运动、变化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
①总体上指向性相同:三者都属于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中同一序列的概念和范畴,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
②引起的原因相同:由于事物内部诸要素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③表达的科学观点相同:唯物辨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把运动、变化、发展结合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发展观。(2)区别:
①定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是指事物在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包括量变和质变;发展是指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②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主要反映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的观点相对立;变化主要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的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不断更替和生成的过程。③范围和深刻程度不同:发展是一种运动和变化,但不能说运动和变化就是发展,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则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了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三、课堂训练 基础题:(1—12)
1.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6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表明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D.变化就是发展
2.在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世界顶级天文学家通过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为“矮行星”。冥王星被降级后,大阳系最大的行星海王星也正面临着被开除的危险。这表明 ①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②旧的理论观点是荒谬的 ③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④
3.“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 A.自然界是客观的 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 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 B.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C.事物性质的变化
D.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反复循环 5.事物变化与发展的区别在于 A.变化是看得见的,发展是看不见的 B.变化是发展,发展不一定是变化
C.变化是倒退向下的变化,发展则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D.变化既有前进的也有倒退的,而发展是前进上升的变化
6.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上私家车的时候,自行车这种“落后”的交通工具却重获西方人的青睐。因为自行车占地少、投资小、节能环保,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所以在制定城市交通政策时,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注重鼓励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优先为原则的政策和规划。这启示我们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7.以下各项能说明发展普遍性原理的是
①青藏高原海陆变迁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③世界就是一个轮回,始于何处,回到何处 ④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城市越来越大,汽车越来越多,会讲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谈起中国这些年的变化,加拿大DPA工业有限公司总裁韦恩•麦克金农用了一连串的“越来越”。这一连串的“越来越”反映了
①认识的发展 ②实践的发展 ③自然界的进化 ④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要实现我国经济和技术的跳跃式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建设我国富有生机的各个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就必须努力创新。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进行创新,是因为 A.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整个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10.某些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搞“科学算命”,并称其为“发展”。这种观点是 A.正确的,因为它运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 B.正确的,因为它是以前所没有的 C.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D.错误的,因为它没有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11.“在静止状态无论怎么解决公正的问题,贫困的人口总不可能摆脱拮据的状况,只有在发展和进步的状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们的困难。”因为 A.静止状态不可能发生任何变化 B.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C.发展是一种前进上升性的运动 D.任何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
12.“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提高题: 13、2009年是中科院建院60周年。11月3日,温家宝总理在中科院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说:60年来,党和政府始终把科技摆在重要战略地位。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独立自主地建立起现代科学技术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技基础和大国地位;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我们在许多重要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有影响的科技大国和经济大国。历史告诉我们,科学技术决定民族兴衰和国家命运。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分析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提倡不断创新?
答案:
选择题:1—5 CCDBD
6—10 CCBDC 11—12 CA
13、答案:(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只有提倡创新精神,大力扶持新生事物,才能真正推动事物的发展。
(2)当今世界正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和产品更新加快,如果只靠引进,将逐渐拉大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有提倡创新精神,才能给我国的各项事业注入新的活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屹立于先进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