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阆中多景点导游词[大全5篇]

时间:2019-05-14 03:0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古城阆中多景点导游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古城阆中多景点导游词》。

第一篇:古城阆中多景点导游词

1.阆中概况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非常欢迎各位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旅游,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西北部,全市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全市人口90万左右。1986年由国务院批准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是整个四川迄今为止保留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咱们中国的四大古城。阆中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的美誉,唐代诗人杜甫就在这里留下了“阆苑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说到阆中的阆字,很多外地人由于平常极少接触到这个字,都对这个字比较陌生,就连很多旅游节目到阆中采访的时候,主持人都会把阆中读成是郎中。那么,阆中的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阆中又是因何而得名的呢?我们现在翻开新华字典的话,阆字就只有唯一的一种解释了,那就是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的一个地名。其实关于阆中这个名字的由来,说法有很多,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把阆,解释为门高也,即阆中周围的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而古时候把住在城中的居民统称为良,所以,因而得名--阆中。然而,在旧唐书地理志中又说,“阆水迂曲,绕经三面”,意思是说嘉陵江绕城三面而过,在古代人们把嘉陵江称之为阆水,所以人们又说阆中是因为水得名的。其实,不管阆中是因山得名,还是因水得名也罢,正是有了这片土地上的山山水水才成就了现在的阆中古城。

阆中这座山水秀丽的古城,不仅吸引了历代众多文人墨客来此游览居住,留下大量文物古迹,而且,古城本身就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方,汉武帝时,这里诞生了伟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其后,又有东汉时的大气象学家任文孙父子。而且,据统计,从晚唐到清朝1000多年间,阆中先后出了四个状元,94个进士,几百个举人。

除此之外,阆中还是中国春节的源头,这是因为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编制的《太初历》,正是由于这部历法,才把正月规定为岁首,每年的正月初一规定为新年的第一天,从此才有了现在的“春节”,落下闳也被后人尊称为“中国春节老人”,阆中也自然而然也就成为中国春节的源头。

阆中古城在历史上一直是川北重镇,乃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是文人云集、商贾来往,这也因此为阆中带来了繁荣的多元文化。无论是风水、天文、三国文化,还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文化,以及阆中本土民俗文化,都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融,相互发展。

好了,说到这里,我们第一个要参观的景点-张飞庙,马上就要到了。

华光楼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咱们现在所在的景点就是阆中古城的地标性建筑----华光楼。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矗立于阆中城南、嘉陵江边,说到这阆中的楼阁,华光楼便是首当其冲、不得不提。历代到过阆中的文人墨客,无不以此楼为诗。整座楼通高25·5米,在一大片古城居民区中拔地而起,气势恢宏,极富古典建筑的特色,素有“阆苑第一楼”的称号。

大家可以看到,华光楼的楼下是一个五米高的石拱门,这是用于人们来往穿行的过街门。由于华光楼靠近嘉陵江,古代是阆中的航运枢纽中心,加之当时楼的两边都是手工业加工作坊,所以昔日华光楼下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曾有诗云“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以此来描写它的热闹。楼上则是古时候的达官贵人们邀请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欣赏山水的地方。

说到华光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相传华光楼是由于唐腾王李元婴,也就是唐太祖李渊的儿子,被贬阆中时所修建的,当时称之为南楼,古南楼历代跌遭火灾,咱们现在所看到的这座楼是清代同治六年也就是公元一八六七年时所重建的,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

华光楼上有很多牌匾,历史也非常的悠久,例如:清朝阆中知事彭凤藻所题的“古镇江楼”,大诗人苏轼所题的“灵景”,等等,这些牌匾都分别介绍了华光楼的独特之处。如今登楼远眺,丹青城郭,无限风华尽收眼底。

各位现在是不是很想马上就登上这座楼去眺望咱们阆中古城的全景呢?咱们在登楼之前,还要请各位朋友仔细看一看这座石拱门上雕刻的内容,拱门上南北两面分别刻着“只有打倒国民党才好打帝国主义”和“苏维埃政府是工农兵自己的政府”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两幅标语,这些标语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在阆中征战时所留下的,正是因为这些标语,在文革时期华光楼才免遭红卫兵的破坏。咱们现在也才有机会看到这座保存完好的华光楼。

好了,各位朋友,说了这么多,俗话说的好“百闻不如一见”,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登上华光楼去一看阆中古城的美景!

3.张飞庙墓亭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张飞庙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桓侯祠是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恢弘、建造精美。

张飞字益德,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刘备益州称帝之后,把张飞封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前后长达七年之久。大家眼前的这座山门,是由明代时重建的,大门上高悬的《汉桓侯祠》的匾额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张飞的墓亭了,大家可以看到这边墓亭亭柱上有一幅对联。上联是“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意思是说张飞追随刘备一生征战,但实现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英魂仍存有遗憾。下联是“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意思是说张飞死后,此墓虽然只埋了无头之躯,但人们纪念其英勇的情怀千古不衰。

关于这个无头之躯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当年张飞被杀害之后,凶手范强、张达二人割下其头颅想拿到东吴献给孙权作为进身之阶,他们乘船东下时,却听说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慌失措之下,便把张飞的头颅抛到江中,头浮到河南云阳地界被一位渔翁捞起,葬在云阳凤凰山麓,这就是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悲壮故事了。

这墓亭下放的拱穴内,端坐的是张飞的武身像,大家仔细看一下这豹头环眼、燕颌虎须的猛张飞是不是和大家心目中的张飞有几分相似呢?这像前摆的盘龙石斗窝叫“长明灯”,据说,张飞在驻守阆中的时候,曹魏大将张合带领五万大军进攻巴西首府阆中,当时张飞手足不过万人,却依靠阆中人民的支持,以少胜多,大败张合,取得了保境安民的胜利。阆中人为感戴他的英勇,在其死后,特意选取最好的石头精工雕成这座“长明灯”。千百年来,每到清明时节,人们都要为张飞扫墓,给长明灯献油。

这墓亭后方就是张飞的墓冢,我们再接着往前走。

3.张飞庙大殿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的桓侯祠是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恢弘、建造精美。

张飞字益德,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刘备益州称帝之后,把张飞封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前后长达七年之久。大家眼前的这座山门,是由明代时重建的,大门上高悬的《汉桓侯祠》的匾额是我国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题写的。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翘脚联运、气势不凡的敌万楼了,敌万故名思议,就是说张飞有力敌万夫之勇的意思,楼的两边分别是文物展览厅和群塑厅,穿过这两个展厅,我们来到的就是张飞庙的大殿了。

大家可以首先从外观上观赏一下整个大殿的建筑风格,大殿为歇山式屋顶,砖雕拼合屋脊,屋檐下有题为“刚强直理”的金匾,这是清代果亲王亲自撰写的。走进大殿,中间端坐的那座两米多高、状貌威武的塑像,便是张飞了。也许大家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这尊张飞塑像,是头戴王冠、身披锦袍呢?原来在清朝嘉庆年间,张飞被追封为“桓侯大帝”,殿上塑的便是他冠冕纹身的坐像了。左右两壁式岳飞草书的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更是将大殿烘托得一片威严、儒雅。

大殿内右侧,展示的都是张飞生前曾使用过的兵器---铁鞭和铁矛,这个铁鞭有一米余长,共有29节,重约20公斤,由此可见要将这个铁鞭挥舞自如要需要不小的力气。铁矛有大小两只,大的系后人所造,小的形式古朴,上端的刀刃曲折如蛇,传说这就是张飞在战场上使用的“丈八蛇矛”!

在大殿外右侧的墙壁上有块立马勒明碑,据说,这是张飞在大破曹将张合后乘胜而写的。在石碑右边有八个大字“纯正不曲,书如其人”,这是明太祖朱元璋对张飞的赞誉。意思是说张飞刚正不阿,其书法就像他的人品一样。世人都说张飞是粗中有细,这块石碑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证物了。

好了,参观完张飞庙的大殿,我们接着往里走!

4.张飞庙 群塑厅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进入的就是张飞庙的“大义千古馆”了,贡院制度馆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现在我们进入的这一处展馆呢,就是贡院的科举制度馆了,大家都知道,科举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种很重要的选官制度,那在科举制度之前,我国历史上究竟还有哪些选官制度呢?大家不妨看看我们眼前的这张示意图,就可以清楚的看到,分别有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西周的世袭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然后就是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孕育于汉,创立于隋,发展于唐,盛于明清,被称之为我国的第五大发明。大家都知道,隋炀帝杨广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出了名的暴君,但他在历史上却有两大卓越的贡献,一是疏浚了大运河,那么另外一个就是发明创立了科举制度。唐朝是科举制度的发展时期,考试科目较隋朝时增加了很多,有明经、明法、明算等数十种之多。当时,在唐朝流行这样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就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年龄就算很大了,但五十岁考上进士科的话还算是很年轻的了。关于这句话,唐朝有一位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可以为我们佐证,那就是白居易,他二十九岁就高中了进士,而在当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中进士者可享受三大恩惠:一是打马游街三天,二是皇帝赐恩荣宴,三是到慈恩塔下题名,当时白居易就到慈恩塔下写下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由此可见,“五十少进士”绝不是吹嘘之词啊!

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其中有代表性的分别是,一是试卷开始密封,二是中进士即授官,三是可以实行内省试。科举制度到了元朝,则开始逐渐衰落,元朝开国44年才举行科举考试,并且将蒙古人设一考场,汉人、南人设一考场,考题难易、中试名额、录取标准都不一样,甚至各发一榜。当时,把人分为十等,乞丐为第十等,读书人则是第九等,现在所说的“臭老九”就是从元朝开始出现的。

但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非常重视人才选拔。明朝是开考次数最多,录取人数最多的一个朝代。直到光绪31年,这个时候大清国力枯竭,外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袁世凯、张之洞上书立停科举制度,慈禧太后迫于压力,便一纸诏书废除了科举制度。至此,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6.贡院程序馆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景点就是古城中的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四川贡院,贡院俗称考棚,是科举时代考生们应试的考场。在明清时期,用作县考、府考的地方称之为试院,用作乡试、会试的地方才称之为贡院。清代四川贡院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科举考试场所,是见证科举取士的实物宝库,根式我国现有贡院中规模最大、内涵最丰富、特色最突出的科举文化胜地了。

现在我们进入的这一处展馆呢,是贡院的科举程序馆,这里所反映的就是参加科举考试时的具体程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来就通过这张明清时的考试程序图,看一看究竟要经过哪些程序,才可以突破重围进入贡院参加考试。

大家可以看到,首先呢,是最基本的入学考试---童试,童试并不是国家正式考试,只是童生为取得参加正式考试资格而进行的进学考试而已,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考中者统称为秀才,秀才才有资格到省会城市参加国家组织的正式考试--乡试。读书人在童试的过程中要过五关斩六将,如果三关中有一关不过,连秀才也考取不了,也就等于没有功名。《儒林外史》中曾描写了一个老童生,周进,寒窗苦读几十年,年过六十连个秀才的名份也没取得,一次跟随几个商人来到省城,非要到几十年想进而又不敢进的贡院去看看,他一进了号房,不觉眼中一阵酸楚,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就不省人事了。其实,像周进这样苦读几十年而未能进入贡院参试的读书人,在科举时代多如牛毛。

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成绩优良顺利通过童试的人,他们就可以参加国家组织的正式考试--乡试了。乡试是每三年开考一次,总共是考三场九天,每三天为一场,考中者统称为举人。阆中的这一处就是当年考乡试的场所了。举人在第四年的春天便可参加由礼部举行的会试,会试考中者到皇宫参加由皇帝亲自举行的殿试,考试结束之后发皇榜,分三个等级。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

二、三甲人若干。

有一个成语叫连中三元、三元及第,这是怎么叫出来的呢?这是因为乡试的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的第一名又称之为状元,若一位考生在乡试、会试、殿试这三科考试中都名列第一,那就是连中三元、三元及第了!那在1300年的科举时代中,有没有这样的奇才呢?当然,而且还不止一人,总共有15人连中三元。

那么我们下面请各位跟随我继续往前走,去看看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道皇榜!

7.巴巴寺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中国的三山五岳之中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如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嵩山的少林寺,西藏拉萨的大昭寺,而在阆中也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寺庙---巴巴寺,很多人,听到这个名字,只是觉得它的名字很有趣而已,可它在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心中有着非常神圣的地位。这是因为那里埋葬了一位德高望众的圣人--伊斯兰教噶德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为西来上人,他长眠于此已有300多年了。

“巴巴”二字是外来语,阿拉伯语有“祖先、祖师”的意思,是对圣人的尊称。各位眼前的这座巴巴寺,他既是墓地,又是一座宗教圣地,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的朝圣之处,素有”东方麦加”之称。关于巴巴寺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康熙23年,穆罕默德第29代裔孙,就是这位华哲先生,来到阆中传教,据说他是言语诙谐、善于骑射、尤其擅长诗歌。一天,他同当时的川北总兵马子云同游蟠龙山,看到蟠龙山地势甚佳,便卜其阴宅于水池之中,康熙28年,他去世之后,其弟子便在他生前所卜之处建造了墓亭,将其安葬于内,并命名为“久照亭”,俗称巴巴寺。现在,大家就可以看到山门处的这块写有“久照亭”木匾了,从字面上理解,意思就是说巴巴寺明月常照,清风长吹,而在清真教义中就是永久长存的意思。进入山门,大家可以看到左侧这块是乾隆年间的水磨青砖大照壁,它长十米,高八米,正面雕刻的是明代唐寅,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唐伯虎的阆山阆水图,背面是唐代张藻的迎送图,大家可以看到,照壁上的刀工精美、技艺精湛,图案很富有艺术感和立体感。

照壁后就是大殿了,大殿为寺内的主体建筑,分为内外二室,外室锦帘垂掩,匾额高悬,水磨地面铺设丝毯跪垫,供人朝拜。内室是华哲先生的墓室,顶若苍穹,高悬金匾两通,大家可以看到其中一块题写有“清修”二字的匾额,这是由清朝多罗贝勒亲王亲手书写的,上面还装饰有龙吻金印,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巴巴寺内外绿树环绕,古墓参天,每年都吸引着甘肃、宁夏等地众多穆斯林前来朝圣,同时,巴巴寺也以其清幽雅秀、小巧奇绝、精工富丽的建筑艺术和砖雕艺术,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8.科举状元馆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进入的就是贡院的科举状元馆了。状元之称开始于唐朝,他们是科举时代造就的明星,其中多数都堪称一代人杰,有的更为推动历史进程和文化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唐朝到明清,共举行过文科考试近800次,武举两百余次,状元总数在千人以上。但姓名可考者,迄今也没有精确的统计。本馆所罗列的是由阆中人杨林由先生参考各种文献校订出的文状元672人,武状元246人,总计918人,那下面主要给各位介绍几位历史上比较有名气的状元。

首先,第一位。郭子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武状元,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官至宰相的武状元,他一生战功赫赫,首先是在安史之乱中大显身手,后来又数次击退吐蕃的进攻,为保大唐江山的稳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才告别沙场。他一生历经四朝皇帝,并受到历代帝王的中用和喜爱,唐代宗更将自己喜爱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六儿子郭暧,这时升平公主和郭暧都只有十多岁,后来两人在家里还上演了一出轰动历史的闹剧,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醉打金枝!

那么下面再给大家介绍一位各位非常熟悉的状元,那就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关于王维考上状元,民间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王维自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当地出了名了神童,21岁就高中进士,当年他以第一名的身份来到京城赶考。在考试途中得知一消息:状元人选已经内定,乃是太平公主所推荐的一位一同应试的书生。王维本想凭真才实学夺得第一,得知此事之后,深感不安。于是来到岐王府中,见到岐王,一阵交谈之后,岐王决定帮助眼前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岐王知道太平公主平时喜欢读诗,而且喜欢琵琶乐曲,于是岐王想出一个办法,让王维男扮女装来到公主府为公主谈琵琶唱曲。没想到,公主一听,便被曲中优美的诗词所深深吸引,于是就问岐王说这么好的词,是出自何人之手啊,这时王维悄悄从殿中退下,更换上男儿装,回答公主说这正是他的作品。公主十分欣赏他的文才,于是就御笔一挥,给皇上写了一封推荐信,再加上王维出众的文才,因此打败竞争对手,在众多文人中脱颖而出,受到皇帝的青睐,被钦点为状元。由这个小故事,咱们也可以看出,王维不仅文才好,而且是一个非常懂得营销自己的人啊,也就是咱们现代所说的,不仅笔试要过,这面试也要过才行啊!阆中状元馆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阆中状元馆了,大家都知道“状元”这个称号是来之不易的,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方能荣登宝座。咱们阆中自古便是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从唐代到清末废除科举,这1300多年间,四川共出了19个状元,阆中就独占4名,位列四川省首位,在整个西南地区都堪称翘楚!而且这四个人恰好还是两兄弟,这在历史上更是少之又少!

大家首先请看这两尊塑像,他们是唐代的一对兄弟状元,尹枢、尹极,他们中状元都是70岁高龄了,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对兄弟状元,也是最老的一对兄弟状元,由于中状元时年事已高,都衣锦还乡!由于文才出众,被人们称之为“梧桐双凤”,尹枢在高中状元的时候还有这样一段佳话,他是在公元791年中的状元,他的主考官叫杜黄裳,三场考试之后,杜黄裳择优评定了三十分考卷,召集应试举人说:皇帝委我重任,要我为国家选拔人才,诸位都是当今才俊,有没有谁可以帮助我?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没人敢出来发言,这个时候来自阆中70多岁的尹枢挺身而出,说到:在下不才,原为一试。杜黄裳很高兴的请尹枢来为考卷写评语,尹枢写好一份就高声唱读,底下的举人听了都赞叹不已。尹枢评完29份,连同自己的 卷子一并送上,杜黄裳问:谁可以做金科状元?尹枢说:状元非老夫不可!这是何等的自信啊,如果尹枢没有真才实学,他怎敢如此说?!这样,尹枢就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自己点自己做状元的人了,也是阆中首位状元!22年后,他的弟弟尹极也状元及第。

那旁边这两位呢,是我们阆中另外一对兄弟状元,其实他们是兄弟三人,这里是老大陈尧叟,老三陈尧咨,老二陈尧佐中的是进士,不在其列。大家可以看一下老三陈尧咨,他是却是一副将军装扮,不要以为他中的是武状元,其实他中的也是文状元,这样的装扮是因为陈尧咨是既能文又能武。欧阳修在《卖油翁》里写到:尧咨闪射,当世无双。说的就是他了,他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由文职改任武职的文状元。在陈家三兄弟中,有两个当了宰相,一个当了将军,再加上他们的父亲最后也官至左谏议大夫,所以咱们阆中又这样一则民谣:“兄状元,弟状元,兄弟二状元;子丞相,父丞相,父子三丞相。”

而在废除科举考试的今天,大家已经不用再这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争夺这难之又难的状元了,正所谓”36行,行行出状元”。各位朋友,我们再继续去往下一个展厅!

9.贡院防作弊馆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贡院的防作弊馆了,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似乎自有考试以来,这个作弊就相伴而生,再加上科举考试名利效应的逐渐升级,很多人甚至不惜冒着性命危险,也要通过作弊来实现金榜题名的美梦。作弊方式可谓是五花八门,作弊手段较现在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那么我们下面就来看几种比较有趣的作弊方式。首先,就是大家眼前的这款作弊服了,大家可以看到,衣服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有点像咱们今天很流行的文化衫啊。但这在当年这却是考生们作弊时的不二法宝,真可谓是一衣在身,有如神助啊。但这种作弊方式有一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书写面积太大,目标太过明显。这样,很容易被监考老师发现了。于是后来,聪明的考官就在贡院的门口设立了两个大的洗澡堂,规定凡是进入贡院考试的考生,在考试之前都要统一洗澡,并换上统一的衣服,当然,这样的作弊方式就不能再用了。

我们接着再来看另外一种作弊方式,飞鸽传书。古时候不像咱们现在,没有手机,通讯方式都还比较原始,绞尽脑汁想要作弊的考生就想到了利用飞鸽传书的原理,在考场将考题写在小字条上由鸽子传出去,然后墙外的人再通过鸽子将答案传送回来,这种作弊方式似乎有点类似于咱们今天的手机短信作弊。但是这一切都瞒不过火眼金睛的监考考官啊,考官发现后就在考场的四周燃放鞭炮,把飞鸽全都吓走了,并且还在楼上放老鹰来把飞鸽吃掉。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古时候的小抄,大家可以看,小抄的字非常的小,整个小抄做的非常的精致,现在看来也可以算得上一件工艺品了。这么小的字用一般的毛笔是很难写出来的,这上面的字可都是是用老鼠的胡须特制的毛笔写成的,考生就将这种纸条放在衣服或者饭菜里面进行作弊,更有甚者,用手抄加刺绣的方式,把四书五经的重要内容绣在内衣的夹层里面。

朝廷其实对考场作弊的处罚相当严厉,规定要是在考场发现了考生的作弊行为,首先要当场取消他的终身考试资格,然后还要在考场门口上枷一个月,情节严重的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10.天宫院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天宫院风景区的入口了,整个风景区在2006年由政府投资重新打造,在2007年正式对游客开放,阆中也因此被列为“中国风水文化旅游观光目的地”。唐代风水大师袁天罡和李淳风都葬于其中,并且留下了淳风墓、天罡墓、观星台等众多遗迹。

大家一听到风水二字啊,肯定就觉得这就是算命之类的封建迷信,事实上,风水不但不是迷信,还是一门非常神秘的科学,现在有很多学者都在对其进行研究,风水学也逐渐成为一门学习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学问。

那么天宫院究竟是为何产生的呢?相传,当年袁天罡观天象,禀告唐太宗李世民说:巴蜀之地有龙气,可能要出一代帝王,太宗大惊,恐怕这李氏江山落入他人手中,于是,命袁天罡前去斩断龙脉。袁天罡步王气,就来到了阆中,他一看阆中山围四面、水绕三方,西有来龙,东有去脉,是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当他来到天宫院所在地的时候,觉得此处风水甚佳,就埋了一枚铜钱做记号,稍后李淳风到阆中造访袁天罡,在游览途中也相中了天宫院所在地的风水,并留下一枚金针做记号。后来两人相会时提起风水一事,都称已经选中风水宝地,结果,两人挖出来之后才惊奇的发现,李淳风的金针刚好插在了袁天罡的铜钱眼中。两人就此认为,只是风水学术上的共识,也是一种缘分,于是“你也缘,我也缘,和不修座天宫院”,便留下了天宫院这一古迹。

各位听完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风水之说非常的神奇?那各位要是听了我接下来的这个故事,就更会感叹风水学的不可思议了。

相传,李淳风因为精通天文历法,曾因为预感不久武则天将乱唐的灾难,便独自推算起来,他推算的忘了情,对周围所发生之事全无知晓。直至在一旁的袁天罡推了一下他的后背,道“天机不可泄露”,他这才罢手。但这时他已经推算到千年之后了,于是。,李淳风便把他的推算结果,写成诗歌,又画成图画。,通过袁天罡奏给唐太宗,这就是现在的《推背图》,《推背图》不仅把唐朝数百年,而且连此后的宋、辽、金、元、明清的治乱兴衰都预测的分毫不差。真的是前超诸葛亮,后压刘伯温啊!

好了,说了这么多,下面就带各位一起进到院内去感受一下这两位风水大师的神奇之处吧~!

12.观星楼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经过水波盈盈的荷花池,走过石梯,我们现在所看到这座三层大屋顶塔形翘檐结构的高楼,就是观星楼了,这是为纪念西汉天文学家落下闳而建的。

楼前的这尊青铜塑像就是落下闳了,落下闳是西汉阆中人,为人勤劳聪慧,从小就喜欢观天上星、水中鱼,曾南下渝州会友,北出剑门求师,常常深入民间,访老问贤,他还在蟠龙山修建了观星台,潜心于天文科学的研究,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西汉武帝时,落下闳被征召入京,与天文学家唐都、邓一平一起研制历法,他通过精心的计算,提出了“八十一分之律历”的方案,较之其他十七种历法更为科学,被汉武帝采用,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步完整统一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太初历”,不仅在我国天文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天文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于此同时,落下闳还制定了浑天仪,奠定了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先进宇宙结构理论,当代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技史》称落下闳为天文学史上的“灿烂的星座”。

在落下闳天文研究巨大成就的影响下,汉末,阆中又诞生了任文孙、任文公父子天文学家,三国时的周舒、周群、周巨祖孙三代献身天文事业,又称为继孙氏父子之后的一代天文学家,天文人才辈出,使得阆中名声大振,一时四方名人学士纷至沓来,直至唐代又有袁天罡、李淳风等一批天文名流荟萃阆中,他们在阆中修建了多处天文台,使阆中在汉唐以后一个较长时期内成为我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中心。

因此,阆中人民为了纪念这些伟大的天文学家们,在观星楼底层塑造了袁天罡、李淳风像,二楼塑有三国蜀汉周群祖孙像,三楼塑有落下闳及任文孙父子像.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登上这座观星楼去感受一下汉唐天文学“群星璀璨”的壮阔图景!

13.滕王阁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今现在所参观的就是位于阆中古城北、嘉陵江玉台山上的滕王阁了,大家可能通过王勃的《滕王阁序》早已对滕王阁这三个字如雷贯耳,但是此滕王阁非彼滕王阁,王勃所描绘的滕王阁位于今天的江西南昌。但这两座滕王阁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那就是他们都是因为一人而建,此人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第22个儿子,也就是唐腾王李元婴。据说,当时李元婴被贬阆中,为了延续在宫中的奢靡生活,就用聚敛的钱财修建了这座气势宏大、富丽堂皇宫殿式建筑群,当时称之为隆苑,后来因为避讳,改为阆苑。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

南昌滕王阁有著名诗人王勃留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佳句,那咱们阆中的滕王阁也有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加持!当时,杜甫旅居阆中,游览滕王阁时,曾写有《腾王亭子》和《玉台观》两首诗,以此来赞赏滕王阁风光的秀丽和奇异。其中,“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这句更是为人千古传唱。这些诗句都使阆中滕王阁名声大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政府根据历代对滕王阁的诗文描写,对年久失修的滕王阁进行了修复,开辟为滕王阁公园,园林用地85亩,依山就势,起伏跌宕。如今的阆中滕王阁比原先的规模更为宏伟,阁院内景色优美,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成为咱们阆中又一风景名胜区。来这里的游客,可以登临滕王阁,凭栏远眺,阆苑山水,尽收眼底。

现在大家眼前所看到的这尊石塔,就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唐代舍利石塔,经人研究它就是七级浮屠,这是佛教中等级最高的佛塔。它始建于公元4世纪的唐代,高约8.25米。关于这座宝塔的来历还有一个小故事,腾王李元婴从小在皇宫里娇生惯养,贪图享乐,被贬阆中之后依然是不加收敛,骄奢淫逸,他为了来世依然能够过上这种骄奢的生活,就想通过修建浮屠这种方式,来祈求他来世也可以享尽人间荣华富贵,于是就命人在院中修建了三尊佛塔,其余两尊因为历史变迁,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只剩下大家眼前这尊了。关于这座佛塔有一个神奇的视觉效果,那就是你围着这个佛塔转,无论在哪个方向看佛塔,佛塔都是倾斜的,所以这座塔又被人们称之为“斜塔”,也有人嘲笑说,李元婴为官不正,就连他修的佛塔也都是斜的。

好了,接下来,就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半个小时之后在门口处集合,前往下一个景点!

杜少陵祠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大家好:

看过碑林之后,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杜少陵祠堂了。首先,大家可以看到这尊塑像,他就是我国著名大诗人,诗圣,杜甫,杜甫是在我们阆中游览时间最长、留下诗文最多的一个诗人,他在短短半年的时间两次莅临阆中,并留下诗文六十余篇,阆中也因此成为他一生旅居中写诗最多的地方。

他所描绘的阆山阆水最得神韵,那在他塑像两边所题写的就是他所作的《阆山歌》、《阆水歌》。大家可以看到这阆山歌中写道“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哪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著青壁”。在诗中,诗人觉得此山的灵气可以与嵩山华山相媲美,想在此忘却世间烦恼。

那在《阆水歌》里,杜甫写道“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浆依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盛事可断肠,阆州城南天下稀。”通过阆山阆水歌,我们不难发现杜甫将这阆中山水描写的惟妙惟肖,难言其喜爱之情。

许多人来到这里都会有一个疑问,像这么伟大的诗人,他是如何来到咱们阆中的呢?这得从“安史之乱”说起了,唐玄宗14年,安禄山在范阳叛变,先后攻陷了洛阳、长安,并在洛阳称大燕皇帝,杜甫一家为了躲避战乱,四处流亡,一路上看到了很多悲惨的场景,难掩忧虑,写下许多为人称道的诗篇,最后决定在成都修建“草堂”过上隐居的生活。再次其间,杜甫两次来到阆中,第一次,是因为杜甫的好友在赴京途中病逝于阆中,杜甫听闻后火速赶到阆中,这次他在阆中停留了大约3个月的时间,因接到他女儿生病的家信,不得不匆匆离开阆中。第二次是因为杜甫决定弃蜀北归,离开成都的时候,因为留恋阆中山水,打算再来阆中观光一次再行离开!这次他带上了自己的家人,尽兴地游玩了阆中名胜,并写下了赞美阆中的阆山歌和阆水歌。

好了,说了这么多,下面就请各位游客自行游览,我们半小时之后再门口处集合!

中天楼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我们现在所参观的便是位于古城中心的地标性建筑,中天楼了,中天楼又名四排楼,是阆苑十二楼之一,有“阆中风水第一楼”的美誉。在唐代的时候,中天楼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在民国年间,毁于战乱,今天所看到的中天楼是2006年的时候重新复建的,2008年国庆前夕才正式对外开放。

中天楼是一座三层明清建筑风格的木质高楼,楼高25米,在一大片古城区中拔地而起,其实恢弘,建造精美。中天楼是阆中古城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古城的街道就是以它为轴心的,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八方次第展开,它北通北街,南通双栅子街,西通西街,东通武庙街,古人在修建中天楼的时候选址非常的讲究,他们通过测量,计算出阆中古城四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山脉的最高点,在天空交汇处映射到地面的位置,并在此修建了中天楼,登上楼顶,视野开阔,古城的风水格局尽收眼底。

我们现在登上二楼,便可以看到一尊塑像,这便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了,他是我国古代典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大约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据说他的母亲华胥是阆中人,在阆中孕育了伏羲之后,在甘肃天水生下伏羲,所以阆中也算得上是人祖本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伏羲在他的一生中,曾先后三次来到阆中,在阆中云台山创立了先天八卦,成为后世风水学的理论根基,周文王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演变成64卦,著就了《易经》,成就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根据。

看到这里,大家不妨可以到外面看一下,中天楼南面正对的就是锦屏山,背后就是蟠龙山,这用风水学的观点看,背后的盘龙山称之为古城的镇山,前面的锦屏山则是鞍山,西北方玉台山脚下是嘉陵江的入口处,称为天门,东南方向的大象山是嘉陵江的出口处,称为地户。由此可见,阆中古城的选址完全符合传统风水理论,那就是前有鞍山、后有镇山,左有地户,右有天门,展现出城依山,山连水,水偎城,形成山水环抱、相互映衬的风水格局。

说到这里,我们接下来再登上第三楼,去一览阆中全景。

张宪祠

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在的就是张宪祠了,张宪祠占地约30余某,坐西向东,三面环山,地形像一把圈椅,前人把祠堂选在锦屏山腰这个地段,可以算得上一块“风水宝地”。

这是为了纪念抗金英雄张宪而修建的。俗话所的好“马鞍山下出武将”,锦屏山原名就叫马鞍山,在这座山下,就出了这样一个骁勇善战,名垂史册的大将张宪。张宪,南宋人,少年时,就读于锦屏书院,金兵南侵过程中,投笔从戎参加了岳家军,在军队里屡立战功,后来官至副都统,和岳云一起成为岳飞的左膀右臂,每有征战,二人作为先锋,率部先行,被岳飞所赏识。当年金人擅长骑射,所部署的连环拐子马阵率攻不破,导致南宋大军节节败退,张宪一日坐于山头,苦苦冥思破阵方法,当看到一位农夫手持镰刀割草的时候,灵光一现,想出了对敌策略,那就是在普通的长枪上安装一把勾形镰刀,以此横扫马腿,干扰马队的奔跑,这也就是后来兵器谱上所记载的“钩镰枪”。由于张宪的机智聪明,骁勇善战,岳飞便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张宪,所以他不但是岳飞的一员部将,更是岳飞的爱婿。

后来由于岳飞被秦桧诬陷,张宪受其牵连,被秦桧施以酷刑,想让张宪屈打成招,史书上记载:“张宪被掠,全无肤,竟不伏”,秦桧阴谋破灭,无计可施,只好用“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张宪一起绞杀与杭州**亭,当年张宪才年仅27岁。秀水颂英烈,青山埋忠魂,阆中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在家乡建阙立庙加以祭奠。现在我们进入庭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座仿古四合院组合式楼房,建造非常精美。在庭院之中有塑有张宪的武身塑像,大家或许有疑惑,为何这尊张宪塑像不是放在正殿之中,而要放在这庭院里面,其实这是一种匠心独运的表现:张宪功高蒙冤,壮志未酬,人虽死,心不甘,所以这尊塑像不稳坐殿中,而是立在陛下。你看他身披金甲,左手按剑,右手抚腰,威严挺立。在看他的神情,双目炯炯,彷佛在问:抗金保国,何罪之有?看到这里,联想西子湖畔那流芳千古的岳王墓和遗臭万年的秦桧跪像,我们都会感受到历史的公正。

好了,我们接着再往里走。

第二篇:阆中古城 导游词

评委老师,我抽到的是川东旅游片区,我自选景点是景点是阆中古城,请问我开始了吗?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古城。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西北部。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所以请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紧跟团队,注意安全,保护景区环境,不要乱刻乱画。今天我们将依次游览们将依次参观张飞庙、贡院,锦屏山等景点。希望大家游览愉快。

阆中古城在周朝时期是巴国别都,于公元前314年置县,汉时为巴郡,隋朝时期改称为阆内县,宋代以后才称为阆中,历代多为州、郡、府治所,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了。历史给予了阆中丰厚的馈赠。很多文人墨客为阆中留下了众多赞美的诗篇。诗圣“杜甫”为阆中留下了“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除此之外,阆中还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风水古城”。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古城完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修建的一座城市,四面环山,水绕三方。在这里山、水、城融为一体。

朋友们,一路说说看看,不知不觉我们就来到闻名遐迩的张飞庙了。张飞庙也就是汉桓侯祠。桓侯祠主体建筑均沿中轴线布局,由南向北。主要由山门、敌万楼、木牌坊、大殿、后殿、墓亭及张飞墓和墓后园林组成。

走过山门。穿过敌万楼。现在来到的是张飞庙大殿,大家请看,中间正壁那尊竖眉瞠目,不怒而威的塑像便是张飞了,张飞,字翼德,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刘备称帝后,被封为巴西太守,镇守阆中长达七年之久。这尊塑像2米多高。头戴王冠,身着锦袍,手捧玉笏。大多数人都疑问说张飞不是武将吗?为什么会塑他的冠冕文身坐像呢?。原来啊!是因为:在清嘉庆年间,张飞被追封为“桓侯大帝”,所以这里塑了他冠冕文身的塑像。这旁边的是张飞生前使用过的兵器——铁鞭和铁矛。这个铁鞭有一米余长,共有29节,重约20公斤,由此可见要想将这个铁鞭挥舞自如,得需要多大力气。从这里我们就能想象得到张飞是多么力大无比了。这个铁矛上端的刀刃曲折如蛇,这就是传说中张飞在战场上使用的“丈八蛇矛了”!。

大殿后实为墓亭,墓亭古雅简朴,肃然卓立。亭柱一副对联:

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

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上联写张飞追随刘备一生征战,但实现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英魂仍存遗憾。下联说他死后,此墓虽只埋了无头之躯,但人们纪念其忠勇的情怀千古不衰。

关于无头之躯,这里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张飞被杀后,凶手范、张二人割下头颅,想拿到东吴献给孙权,他们乘船时听说: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惶无措就把张飞的头抛入江中,浮到云阳地界被一位渔翁捞起,葬在云阳凤凰山麓。这就是为什么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悲壮故事了。大家请看,张飞墓,高约6米,方圆100多平方米,全用黄土垒成,宛如一个椭圆形的小山峦,岁月沧桑,墓穴仍安然无恙。墓上古木森森,碧草丛生,似乎印证出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对这位勇猛刚强、嫉恶如仇的“张三爷”的敬爱。墓亭下 的拱穴内,端坐着张飞的武身像。墓像前,盘龙石斗窝 叫“长明灯”。千百年来,后人为张飞墓添油点灯,这盏长明灯灯火不灭。

好了,朋友们,关于张飞庙我们就聊到这儿了,下一站,我们一起去品——贡院吧!我的景点讲解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第三篇:阆中古城 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游览阆中古城。阆中古城位于阆中市城区南侧,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古城。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注意安全,紧跟团队,以免走失。今天,我们将依次参观张飞庙、锦屏山和极富特色的古城保护区。两小时后,我们在古城保护区大门前集合等车。

阆中县始建于,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时期,阆中古城和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遥、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阆中古城 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天造地设,风景优美 素有“阆苑仙境”、“巴国蜀国要冲”之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阆中之古,首先是古城历史悠久。仅以建县的历史计算,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是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发展具有影响的名人辈出,古迹犹存。同时阆中又是革命老区。第三是古城保存比较完整,文物价值很高。好,各位游客朋友,说到这里,张飞庙就到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闻名遐迩的汉桓侯祠,亦称张飞庙。张飞,字翼德,东汉末年跟随刘备起兵。刘备称帝后,张飞镇守阆中前后七年之久。公元221年,张飞被部将范强、张达杀害,葬于阆中,被追封为桓侯。阆中人民追慕张飞英勇忠诚,于墓前建阙立庙。现存的张飞庙是一组唐代风格的明、清建筑—四合院,由山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厢房等组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建造精美。

走过山门。穿过敌万楼。现在来到张飞庙大殿,大家请看,中间端坐一尊竖眉瞠目,状貌威猛的张飞,却怎么是头戴王冠,身着锦袍,手捧玉笏的塑像呢? 原来在嘉庆年间,张飞被追封为“桓侯大帝”,殿上塑的是他的冠冕文身坐像。塑像两边是长子张苞—执蛇矛、功曹马齐—捧丹书。左右两壁是岳飞草书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将大殿烘托出一派威严而儒雅的气氛。

大殿后实为墓亭,古雅简朴,肃然卓立。亭柱一副对联: 随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战,地只西川称帝业; 剩残躯付诸荒冢,春去冬来,人犹千古吊忠魂。

上联写张飞追随刘备一生征战,但实现统一全国的壮志未酬,英魂仍存遗憾。下联说他死后,此墓虽只埋了无头之躯,但人们纪念其忠勇的情怀千古不衰。

无头之躯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张飞被杀后,凶手范、张二人割下头颅,想拿到东吴献给孙权,他们乘船时听说:孙权正向刘备求和,二人惊惶无措就把张飞的头抛入江中,浮到云阳地界被一位渔翁捞起,葬在云阳凤凰山麓。这就是张飞“头葬云阳,身葬阆中”的悲壮故事。

大家请看,张飞墓,高约6米,方圆100多平方米,全用黄土垒成,宛如一个椭圆形的小山峦,岁月沧桑,墓穴仍安然无恙。墓上古木森森,碧草丛生,似乎印证出千百年来无数后人对这位勇猛刚强、嫉恶如仇的“张三爷”的敬爱。

墓亭下 拱穴内,端坐着张飞的武身像。像前 盘龙石斗窝 叫“长明灯”。据说,张飞驻守阆中时,在瓦口隘,大败张合,取得胜利,阆中人感激他。在他死后,特意选取最好的石头雕成“长明灯”。千百年来,每到清明节,人们都要为张飞扫墓,给长明灯献油,纪念这位为阆中做出伟大贡献的“桓侯大帝”。

好了,游客朋友们,张飞庙我们就说到这儿了,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前往下一个景点——锦屏山吧!

我的景点讲解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第四篇:川东—阆中古城(导游词稿)

阆中古城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非常欢迎各位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旅游,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东北部,是整个四川迄今为止保留最为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和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咱们中国的四大古城。在参观游览的途中请大家注意安全,爱护环境。大家请跟上我的脚步,我们将参观游览古城区的华光楼、张飞庙和贡院。

阆中古城历史悠久。在战国时就被设为巴国别都,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自秦国建县以来,历朝历代都在阆中设置郡州府道。阆中最为显著的特色在于它是一座神秘的风水古城。它建在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处,山围四面,水绕三方,顺应了风水理论中龙、砂、水、穴的意象。大家可以看到,在阆中古城里,山、水、城是一体的。优美的自然环境,绝佳的山水格局,与浓郁的风水文化理念结合得近乎完美。难怪许多著名建筑专家盛赞它是当今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风水古城”,同时也有了“阆苑仙境”的美誉。大家知道吗,阆中别名阆苑,本是指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之地,唐代滕王李元婴镇守阆中时,按宫苑格局大兴土木,修建离宫别院,因此得名。好了,说到这里,我们第一个要参观的景点——华光楼,已经近在眼前了。说到这阆中的楼阁,华光楼便是首当其冲、不得不提的。历代到过阆中的文人墨客,无不以此楼为诗。其中宋代诗人李献卿留下的一句“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更是传诵至今。华光楼通高三十六米,在一大片古城居民区中拔地而起,气势恢宏,极富古典建筑的特色,素有“阆苑第一楼”的称号。

大家可以看到,华光楼的楼下是一个五米高的石拱门,这是用于人们来往穿行的过街门。由于华光楼靠近嘉陵江,古代是阆中的航运枢纽中心,加之当时楼的两边都是手工业加工作坊,所以昔日华光楼下是商贾云集、热闹非凡,曾有诗云“春城天不夜,人语市如潮”,以此来描写它的热闹。楼上三层为全木结构,每层都装有雕刻精美的花窗,主要是古时候的达官贵人们邀请文人墨客吟诗作对、欣赏山水的地方。

说到华光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初年,相传华光楼是由唐代滕王李元婴,也就是唐太祖李渊的儿子,被贬阆中时所修建的,当时称之为南楼,古南楼在清朝道光十九年毁于一场大火,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座楼是清朝同治六年所重建的,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了。

现在大家是不是很想马上就登楼观景了呢?不过,咱们在登楼之前,还要请各位朋友仔细看一看这座石拱门上的玄妙。石拱门的正中,写有“古镇江楼”四个大字的牌匾,是不是依然清晰可见呢。这个牌匾的历史也非常悠久,是清朝阆中的知事彭凤藻所题。拱门的南北两面,是红四方面军在阆中征战时所留下的石刻标语。大家可不要小看了这两幅标语,正是因为它们,文革时期华光楼才免遭红卫兵的破坏。咱们现在也才有机会看到这座保存完好的华光楼。

好了,各位朋友,在阆中有句俗话,不登华光楼,枉到阆中游,接下来咱们就一起登上华光楼去一看阆中古城的美景吧!

我的讲解完毕,谢谢老师。

第五篇:阆中古城导游词

阆中古城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来阆中古城景区。我是为大家提供景点讲解服务的导游员小李。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

好啦,我们已经来到古城状元坊牌楼下旅游示意图前,今天我们游览的线路有:先去参观华光楼,秦家大院,风水博物馆,川北贡院和张飞庙等景点,时间大约3小时。请紧跟我,注意安全,慢慢行。

“人杰地灵嘉陵水,古城秀色满园春”。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我们前往古街一路参观游览,在这里,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座古城,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古城山环四面,水绕三方,融山、水、城于一体,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美誉。

“南丽江、北平遥、东歙县、西阆中”。阆中古城于1986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被国家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风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世界千年古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是中国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华光楼。据史书记载:阆中古代有“阆苑十二楼”,华光楼因其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而被称作“阆苑第一楼”。华光楼坐落在阆中城南,横跨大东街南头,位于上、下华街之间,与嘉陵江对岸的南津关遥遥相对,与南津关同为阆中的门户与咽喉。

华光楼的特点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古、高、灵。

华光楼的古,说的是它的年代久远。华光楼建于唐朝,是唐朝滕王李元婴在阆中做刺史时所修建的,从唐朝算起,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但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华光楼是清代同治6年重建的,至今也有142年代历史。

小李请大家猜猜华光楼有多高? 华光楼是阆中古城最高的地方,楼为4层,通高36米,“阆中有座华光楼,半截插在天里头。”想必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大家都比较熟悉,华光楼比岳阳楼还高出近15米、比滕王阁更高出18米。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吧!

华光楼的灵,说的使它的灵验。小李问大家一个问题,请问华光是指的是什么?大家可能都不是很清楚,那么现在我就来告诉大家“华光”之名,是由民俗崇拜祀奉火神“华光大帝”而来。华光”是一位人们顶礼膜拜的神灵。华光本家姓马,华光是归位后封的。因他凭着三只如电神目察遍三界善恶,为凡间广播福荫、惩恶扬善,被人间万世拥戴,玉帝龙颜大悦,再封其为南华帝君,主管天下四方火神,世称华光大帝或华光天王。

华光楼为四层,一层为过街门楼,是我们出入古城的重要通道。二楼陈列的是历代华光楼的建筑模型;三楼陈列的是与阆中有关的书法艺术作品。朋友们,还记得刚才我说过华光楼是整个古城观景的最佳处吗?对了,四楼就是最佳的观景平台。

说到这里,大家一定很眼馋了吧?现在就请大家随我上去一饱眼福吧。由于楼梯狭窄,游客又比较多,请大家上楼的时候注意安全。

这边走,慢慢行。

谢谢!

下载古城阆中多景点导游词[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古城阆中多景点导游词[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古城阆中导游词(共五则范文)

    各位佳宾,欢迎大家到我们这座著名的川北古城游览。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城市建在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聚结交汇处,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形势十分险要。前......

    四川阆中古城导游词5篇

    四川阆中古城导游词 四川阆中古城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非常欢迎各位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旅游,我是大家的导游,希望大家能随我一起畅游古城,度过愉快的一天。......

    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

    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 篇1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我们学校参观。我们学校座落在重庆解放碑女人广场楼上。到了学校大门门厅就能看见一张张笑脸,代表着对......

    四川东部导游词--阆中古城5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阆中古城参观游览。我是今天为大家做讲解服务的导游小王。阆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距离成都约335公里。它历史悠久,保存较好,被誉为四川最大......

    阆中古城游记

    阆中古城游记 这周爸爸有三天的假期,我们决定去阆中古城游玩。8月22日(星期四)一大早,天刚刚放亮,拖着整晚由于兴奋而疲惫不堪的身体,好不容易才被爸爸、妈妈催促着起了床。我们简......

    阆中导游词

    篇一:川东—阆中古城(导游词稿) 阆中古城景点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 非常欢迎各位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城阆中旅游,阆中位于嘉陵江中游,四川东北部,是整个四川迄今......

    阆中导游词(范文模版)

    阆中古城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阆中古城景区。我是为大家提供景点讲解服务的导游员小李。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

    平遥古城景点导游词[共五篇]

    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