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时间:2019-05-14 03:34: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年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年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第一篇:2017年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练习题库: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第1部分 判断题

题号:QHX018704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截至2015年底,1940余万人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A、对

题号:QHX018702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十二五期间,原“四大”所全部完成本土化转制,但外国事务所在中国内地设立常驻代表机构仍需财政审批。B、错

题号:QHX018699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3.在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时应积极推动大中型事务所优先采用普通合伙组织形式。B、错

题号:QHX018694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4.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立法科学、完善,执法时做到严格、高效,全民守法、营造氛围。A、对

题号:QHX018696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5.1998年形成了主要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的现行管理会计体系。B、错

题号:QHX018705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6.近年来,我国会计人才分布趋于合理,会计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前十的地区与GDP排名前十的地区基本相同。A、对

题号:QHX018697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7.201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B、错

题号:QHX018692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8.《注册会计师法》是在1995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B、错

题号:QHX018693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8.2014年7月,财政部令76号,对会计基本准则进行了修改,将公允价值重述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B、错

题号:QHX018701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9.十二五之后,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分层次、广布局、重质量的会计人才培养平台以及层次递进、相互衔接、各有侧重、辐射全国的高端人才培养体系。A、对

题号:QHX018695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0.新《会计法》修订后更侧重于会计法律关系、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会计法律责任等内容。A、对

题号:QHX018698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1.截至2016年底,全国共有会计师事务所8460家(含分所1046家);执业注册会计师103081人,行业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A、对

题号:QHX018700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2.对会计人才的行政管理是指对省级以上财政部门成立会计人员管理机构,财政部主管全国会计工作,各地财政部门分级负责。B、错

题号:QHX018706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5.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准则研究、起草、实施以及对外交流、组织联络咨询专家队伍等方面起作用。A、对

题号:QHX018703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7.为推进诚信文化建设,可通过研究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制度和会计“黑名单”制度,将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的诚信记录以及违法违规单位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来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A、对

第2部分 单选题

题号:QHX018710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3.《注册会计师法》的专项修正案中规定哪个部门有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审批权()。A、财政部

B、省级财政部门 C、县级财政部门 D、国务院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12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4.2005年,国资委对央企审计师提出轮换政策,规定每()年轮换一次。A、6 B、5 C、4 D、3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18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5.自1999年起,建立起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技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等在内的()体系。

A、管理会计 B、预算会计 C、社会保险基金 D、政府会计 正确答案:C

题号:QHX018715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6.为大力拓展注册会计师业务领域,可涉及的新业务不包括以下哪项()。A、涉税服务 B、管理会计咨询 C、司法会计鉴定 D、审计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9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按年度编制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A、2002 B、2006 C、2010 D、2014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09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8.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的任务不包括以下哪项()。A、大力拓展注册会计师业务领域 B、完善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

C、优化大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协调发展合理布局 D、积极引入外资事务所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6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9.为健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原委员会的基础上,重新组建了财政部会计标准()委员会——为准则制定、实施和国际趋同等提供咨询。A、咨询 B、战略 C、审计 D、薪酬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21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0.2014年,陆续发布()计量、财务报表列报、职工薪酬、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合营安排、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金融工具列报等八项准则。A、历史成本 B、公允价值 C、未来现金流 D、重置成本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20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1.政府会计科目设置要实现()和()双重功能。A、预算会计;财务会计 B、管理会计;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基金会计 D、财务会计;基金会计 正确答案:A

题号:QHX018714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2.会计名家培养工程等学术带头人应选择每年()人,()岁以下,主要由具有会计学博士授予权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3家国家会计学院等单位推荐,专家评委会综合考评。A、5;55 B、10;55 C、5;60 D、10;60 正确答案:B

题号:QHX018708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3.如何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以下不正确的是()。A、完善会计法律体系 B、广泛开展会计普法教育 C、加强会计监督检查

D、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素质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3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4.2020年,财政部计划再培养()名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累计()名全国领军。A、300;3000 B、600;3000 C、300;2000 D、600;2000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07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9.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项()。A、坚持强化法治 B、坚持服务发展 C、坚持文化传承 D、坚持以人为本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1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2.在完善会计法律体系时,十三五在立法方面的主要任务不包括以下哪一点()。A、加强顶层设计 B、坚持与时俱进 C、推进科学民主立法 D、促进会计法律法典化 正确答案:D

题号:QHX018717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16.2016年,()——慈善组织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会计监督制度

A、《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 B、《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C、《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D、《会计法》 正确答案:A

第3部分 多选题

题号:QHX018726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5.实施会计人才战略的成绩包括以下哪几点()。A、制度建设加强 B、管理体制顺畅 C、人才队伍精简化 D、人才结构优化 正确答案:ABD

题号:QHX018725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6.推进会计服务市场开放要求做到()。A、坚持平等互利原则,抓好双边、多边会计服务市场开放谈判和跨境审计监管合作 B、鼓励跨境服务,规范跨境执业行为——外国企业、外国资本“走进来” C、指导支持以成员所模式为主流构建国际网络、参与国际竞争

D、重点扶持大型所创建民族品牌国际会计网络或在加盟的国际会计网络中日益发挥重要影响

正确答案:ACD

题号:QHX018722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7.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意义在于它是()。A、服务财政中心工作的重要抓手 B、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C、推动行业自身发展的重要保障 D、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路径 正确答案:ABC

题号:QHX018723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7.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总体目标()。A、会计法制和会计标准体系更加科学 B、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取得实效 C、会计工作者执业能力明显增强 D、会计管理体制更加完善 正确答案:ABCD

题号:QHX018727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8.继续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哪些形式()。A、课程教学 B、案例教学 C、问题讨论 D、研讨会

正确答案:ABCD

题号:QHX018724 所属课程: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28.管理会计可应用在以下哪个领域()。A、业财融合 B、战略 C、预算

D、风险管理 查看答案

正确答案:ABCD

第二篇:福建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福建省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为科学规划、全面指导未来五年我省会计改革与发展,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根据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我省会计行业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一是宣传贯彻会计法律法规,开展执法检查监督,会计法治工作进一步加强;二是贯彻《关于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办〔2011〕171号),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三是实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度,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四是实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单位风险防范能力进一步增强;五是研究探讨“三去一降一补”、“企业破产清算”、“政府补助”等会计处理问题,宣传普及管理会计知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聘请管理会计咨询专家,指导推动管理会计应用成效进一步发挥,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六是贯彻落实《福建

省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实施管理型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和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推行会计考试无纸化改革,完善高级会计师评审机制,开展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高级会计师评审试点,加强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七是贯彻《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意见》(闽政办〔2010〕105号),出台《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会计专业人士担任平潭综合实验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试行办法》(闽政办〔2014〕142号)和《台湾会计专业人士担任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试行办法》(闽政办〔2015〕98号),委托下放会计师事务所行政审批,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八是闽台会计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九是创新管理方法,会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在肯定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当正视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会计工作的转型升级仍不能适应经济管理要求,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会计法治建设、内部控制建设、管理会计推广应用、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诚信建设和会计监管工作等仍需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十三五”时期通过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创新方法等切实加以解决。

“十三五”时期,我省会计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财政部《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

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为地方会计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省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州新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等建设的全面推进,为我省会计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贯彻人才强省战略和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以及管理型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列入“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为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随着我省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实施质量强省战略,会计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会计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工作职能、工作手段、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会计改革与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因此,在认真总结过去五年会计行业成绩经验的基础上,既要紧贴全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精神,又要契合福建实际对我省会计改革与发展作出规划,科学引导会计行业在未来五年健康顺利发展。

二、“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十三五”时期,我省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按照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福建发展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贯彻实施会计法制建设、会计标准建设、会计人才队伍建设、会计服务市场建设,进一步

健全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和机制,全面推动会计工作转型升级,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引领。更新发展理念,促进会计工作转型升级,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和理论创新,破解工作难题,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坚持强化法治。强化法治观念,运用法治方式,加强执法监督,把会计工作纳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依法推进会计改革与发展,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良好氛围。

——坚持服务发展。紧紧围绕“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强化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服务,为市场主体和广大会计人员服务。

——坚持开放合作。依托平潭综合实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推进会计服务市场有序开放,支持会计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加强闽台会计交流合作。

——坚持人才重点。加强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改善会计人才队伍结构,促进核算型会计人才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会计人才支撑。

(三)总体目标。

“十三五”期间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深入推进我省会计工作法治化、信息化、现代化。

——会计法制和会计标准体系贯彻实施更加有效。推动《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的贯彻实施,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切实落实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会计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推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管理会计体系、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其他会计审计标准体系的贯彻实施。

——会计工作转型升级取得实效。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夯实会计基础工作,积极融合新技术、新手段,推动会计核算技术的优化升级;引导、推动管理会计广泛应用;探索会计信息资源有效利用机制,进一步推动各单位会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政策引导、经验交流,不断强化会计工作在信息利用、资本运营、价值管理、内部控制、风险防范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会计工作者执业能力明显增强。完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人才评价等政策并发挥其导向作用,促进广大会计工作者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提高、执业能力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培育造就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会计人才队伍。

——会计管理体制更加完善。按照依法行政要求,进一步理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团体)在会计管理方面的权责关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间接管理为主,法律手段、经

济手段与行政手段并用,有利于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会计管理体制。

三、“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会计法制建设。

1.完善地方会计法规、规章。在《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及其配套法规、规章修订的基础上,修订完善我省的会计法规、规章,提高会计法规、规章的科学性、严肃性和可执行性,进一步规范会计审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审计执业质量。

2.广泛开展会计普法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会计法律法规和准则制度,广泛宣传加强法制、依法理财、维护国家财经纪律的重要意义,引导单位负责人和社会各界重视、支持会计审计工作,引导广大会计工作者学好用好会计法律知识、自觉树立诚信理念,努力构建学法、用法、守法长效机制。

3.加强会计监督检查。认真开展对《会计法》及会计准则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按照定期随机抽查与不定期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创新监管手段,主动公开检查结果,严肃查处违法会计行为,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研究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和会计“黑名单”制度,将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的诚信记录和单位会计信用信息纳入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理顺会计监管机制,整合会计监管

资源,形成会计监管合力。

(二)贯彻实施政府及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1.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加强政府会计改革宣传培训,贯彻实施政府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和政府会计制度,完善政府会计信息化建设,为编制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报告和健全完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奠定基础。

2.贯彻实施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贯彻实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土地储备资金等基金(资金)类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促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三)推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有效实施。

1.加强企业会计准则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宣传、培训,提高企业管理层对会计准则执行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相关人员对企业会计准则的理解和掌握,增强职业判断能力,夯实企业会计准则有效实施基础。

2.加强对会计准则实施情况的指导和监督。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监管部门、有关企业及会计师事务所等沟通交流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指导企业持续提升会计准则体系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做好小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施的监督、指导。

3.完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专家咨询机制。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专家咨询机制,调整充实咨询专家队伍,改进

咨询方式,提高咨询水平,充分发挥咨询专家在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中的作用。

(四)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

1.加强管理会计知识宣传。宣传普及管理会计知识,提高会计人员掌握和使用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能力,促进核算型会计人才向管理型会计人才转变。

2.推进管理会计广泛应用。认真抓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实施,鼓励和支持单位推广运用管理会计,通过开展座谈、论坛、课题研究等形式交流管理会计实践经验,发挥管理会计咨询专家在推进管理会计应用中的作用,建设管理会计案例库,为管理会计的广泛应用提供示范。

3.提升会计工作管理效能。以深入实施管理会计指引体系为抓手,积极推动单位会计工作转型升级,进一步发挥会计工作在战略管理、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营运管理、投融资管理、绩效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促进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促进行政事业单位提高理财水平和预算绩效。

(五)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实施。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贯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加强对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规范的政策指导,推进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

2.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实施。贯彻落实《财

政部关于全面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内部控制规范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建设。

(六)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

1.不断提高单位会计信息化水平。认真抓好《企业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等制度的贯彻落实,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化水平。积极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调整完善会计信息系统,适应政府会计改革的要求。推动基层单位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有机融合,推动会计工作从传统核算型向现代管理型转变。

2.提升XBRL在企业内部的应用。引导企业以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提升内部管理信息标准化,促进财务、业务数据的融合与互联,为企业运用管理会计提供数据支持,助推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七)大力发展会计服务市场。

1.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发展。不断拓展会计师事务所业务领域,支持会计师事务所拓展涉税服务、管理会计咨询、法务会计服务、内部控制咨询、企业注册登记等新型业务。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广泛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鼓励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优先采用普通合伙组织形式,适当、适度限制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关系公众利益的高

风险业务。指导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内部治理和总分所一体化管理。研究扶持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做精做专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促进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健康、规范发展。

2.推进代理记账业务不断发展。加强对代理记账业务的政策扶持和业务指导,促进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小型经济组织选择依法设立的代理记账机构代理记账,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3.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和其他会计服务行业的行政监管。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简政放权要求,简化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审批和变更备案,做好会计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放管服”工作。加强政策协调,研究解决对会计师事务所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探索联合监管机制,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对代理记账机构的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代理记账机构信息公示制度。探索会计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

4.推进会计服务市场开放。鼓励会计中介服务机构开展跨境服务,规范会计师事务所跨境执业行为,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在我省企业、资本“走出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八)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1.完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制度。贯彻落实《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精神,修订《福建省高级会计师职

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试行)》和《福建省享受教授研究员待遇高级会计师评审办法(试行)》,完善评审机制,改进评审方法,进一步提高评审质量和公信力。加强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务管理,确保考试各环节的安全。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参加职称考试和评审,发挥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评价对会计人才选拔、培养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会计人员结构,提高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占会计人员的比重,提高中高级会计专业技术人才占会计专业技术人才的比重。

2.深化管理型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根据《福建省管理型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实施意见》,健全管理型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长效机制。创新选拔、培养机制,完善考核、使用制度,不断充实会计领军人才队伍。鼓励管理型会计人才报考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建立与有关人才管理部门的沟通合作机制,加强与人才所在单位的沟通,引导用人单位加大对会计领军人才的使用力度。建立会计领军人才库,积极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推荐优秀人才。鼓励会计领军人才学以致用,在管理会计应用、内部控制建设、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队伍建设等会计改革与发展中发挥引领辐射作用。支持会计领军人才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课题研究。

3.加快管理会计和政府会计人才培养。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充分利用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高层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培养精于理

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大政府会计领域人才的培养力度,造就与政府会计改革要求相适应的会计人才队伍。

4.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大力弘扬会计诚信理念,探索建立会计诚信档案制度,加强督促检查和行业自律,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修养和素质,进一步提高会计社会公信力。

5.加强会计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全省各级会计管理工作者的培训工作,指导、督促会计管理工作者不断更新观念、创新思维,改进工作作风,加强理论业务修养,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服务会计人员的能力和水平。

(九)加强会计学术研究。

1.加强对会计学术研究工作的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会计工作者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会计中心工作实际,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开展会计学术研究。指导会计理论工作者深入改革实践一线,总结实践经验,形成理论指导,推动会计改革与发展。

2.加强会计学术组织建设。加强对各级会计学会的业务指导,支持学会依法开展学术活动,规范学会内部管理,努力把学会建设成为服务会计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智库。不断改进学会会员服务,进一步提高组织凝聚力、增强社会服务力。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要重视和加强会计管理工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确保规划纲要的有效落实,促进本地区(部门)会计管理工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抓好会计组织体系、会计核算体系、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二)健全会计管理机构。各级财政部门要高度重视会计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会计管理机构,充实会计管理队伍,落实会计管理经费,为会计改革与发展提供组织、人力资源和资金保障。各级会计管理机构要增强服务意识,抓好服务窗口建设,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会计管理工作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三)积极营造规划纲要实施的良好社会氛围。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十三五”时期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争取社会各界对会计改革与发展的理解、重视、支持,为全面深化会计改革、推进会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四)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考核检查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要对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行分解,并督促落实;要定期检查、评估规划纲要的落实情况,针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第三篇:推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三

推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之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实践证明,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十一五”时期,我国已建成了由《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8个应用指引、1个评价指引、1个审计指引组成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十二五”时期,我们将重点抓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贯彻实施。《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稳步推进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效实施。

一、推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意义重大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今世界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回顾我国企业的发展历程,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根据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国务院领导重要指示精神,财政部牵头,会同审计署、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在科学总结我国企业先进的管理实务,系统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分别于2008年、2010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构建了一套内部环境优化、风险评估科学、控制措施得当、信息沟通迅捷、监督制约有力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在我国上市公司和大中型企业分步实施。

推进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对于继续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会计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企业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的内外风险因素增多,需要探索改进内部管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加强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及时识别国内外经营环境急剧变化形成的各类风险,有助于企业不断健全在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合规风险、安全生产风险、环境风险等方面的管控措施,帮助企业规避危机的冲击,并获得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从而更好更快更稳地实现其发展战略,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有利于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企业是现代市场体系中的最主要的、最活跃的主体,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深化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治理结构顺畅、行为规范、决策理性、责任明确,成为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建设与实施内部控制,有助于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和内部约束机制,有助于企业提高资源管理与利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有利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合法权益。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促进企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减少舞弊,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提升财务报告的有效性,从而保证投资者对高质量财务信息的需求,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试点工作进展顺利

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国资委、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召开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发布暨贯彻实施动员大会,就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进行全面部署。按照“选择试点、逐步推广、总结经验、稳步推进”的原则,财政部和证监会选择了内控体系较为健全的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69家公司自2011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选择了211家主板上市的公司进行试点。为推动实施和试点工作,各省财政部门会同证券、审计、银行、保险、国资等监管部门成立联合工作组,召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宣传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选择有关企业开展试点工作;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论坛等方式,借助网络、报刊等媒体,积极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宣传培训活动;密切跟踪上市公司执行和试点的情况,适时进行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形成了统筹协调、合力推动的局面,奠定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贯彻实施的坚强组织保障,内控理念得以深入人心、深入社会、深入企业。

实施和试点企业负责人高度重视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与实施工作,建立健全内控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优化业务流程,强化风险控制,健全内控制度,确保内控规范体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契合、与企业内部管理相统一,做到实施试点工作开展稳妥有效。会计师事务所和内控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内控业务培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业务质量,并为政府决策贡献智慧,为企业内控实务出谋划策。通过内控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一批内控咨询和服务机构明确了自身新的业务发展方向,丰富了自身发展的途径,同时又为企业贯彻实施内控规范体系提供支持和服务。

三、明确“十二五”时期贯彻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目标任务

实施和试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由于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每一个员工的共同参与,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力和难点,比如,一些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对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熟悉企业经营管理又系统掌握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人才缺乏,企业难以权衡好内部控制的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的关系,难以协调好内部控制与其他现有管理体系的关系,难以制定好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标准,等等。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很多需要总结完善、充实提高之处,一些不利于内部控制规范体系顺利实施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需要在“十二五”时期的贯彻实施工作中予以改进提升、完善解决。

为此,《规划》提出要不断完善和强化实施内部控制标准体系的目标,明确了抓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贯彻实施的任务,即:加强与有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大力推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加广泛地发挥作用。指导各地制定本地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贯彻实施方案,及时掌握地方贯彻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进展情况,确保企业平稳有效实施。发挥中介机构在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深入参与的作用,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供鉴证、咨询服务。通过有奖征文、经验交流、知识大赛等形式,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全社会形成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企业自觉加强内部控制建设。不断总结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拟订金融、保险、证券行业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研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制度建设问题。

四、切实抓好“十二五”时期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落实

为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工作落到实处,使加强内部控制真正成为我国企业的内在需求、惯常思维和行为习惯,真正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再上新台阶的助推器,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好帮手,“十二五”时期,我们将在总结经验和优化完善的基础上,积极应对实施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人员到位、实施到位、监督到位。

(一)加强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宣传培训,为贯彻实施内控规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各级财政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的作用,通过企业管理人员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宣传、动员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有关单位及其负责人依法支持内部控制工作的自觉性,增强做好内控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广大企业员工和注册会计师了解、掌握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精神实质,不断优化企业内控环境,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十二五”时期,财政部还将通过开展全国会计、内控知识大赛,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内控理念、技术和方法,为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和营造良好氛围。

(二)加强内部控制人才建设,着力培养胜任内控岗位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能否实施好,关键靠人才。企业内部控制渗透于整个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中,内部控制系统建设涉及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审计监督、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涵盖的知识面广,业务流程复杂,各种技能要求全面,测评方法和测评工具复杂细致,需要整合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和监控流程等知识和技能。“十二五”时期,财政部将大力推进会计人才战略,创新培养使用模式,加快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将内部控制纳入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内容,引导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积极引入和培养内控人才,合理调配人才资源,组建专业内部控制团队,为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三)全面系统总结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经验,形成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内控典型案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循的经验或案例较少,很多企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了不少弯路。为此,财政部将联合证监会、国资委等有关监管部门,通过开展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情况问卷调查、组织内控有奖征文、召开内控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在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系统、深刻总结的基础上,收集、挖掘、整理形成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具备一定典型特点或建成一套完整体系的优秀案例,为其他公司的内控实践提供更多样板参考和经验指导。

(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文件,着力构建完整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并逐步在社会各界达成共识。下一步,我们将定期收集企业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联合证监会发布有关解释说明,以便指导和推动上市公司更好地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同时,我们还将设法推动在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中补充完善内部控制的普适性要求,协调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在《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中补充、调整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条款,将企业建立和维护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到法律的高度。从而形成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以基本规范为统领、以配套指引和解释说明为补充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

(五)加强与有关监管部门的密切配合,形成高效联动的实施和监管机制。各级财政部门应联合国资、证券、审计、银行、保险等监管部门,选择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开展分类试点,并密切跟踪、全面掌握有关上市公司、大中型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跟进,迅速反应,妥善应对。同时,要把上市公司和有关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情况,作为今后一段时间会计监督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重点,并对会计师事务所执行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进行专项检查或延伸检查。“十二五”时期,财政部将根据各有关部门监督检查的结果,科学合理地评估企业的执行情况,对于执行得好的企业,采取一定方式,通过有关渠道进行宣传和弘扬;对于执行不到位、存在内部控制重大缺陷但未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要求进行报告或披露的,将督促整改,要求有关部门重点监控;对于存在严重问题的,我们还将依法处理。

(六)跟踪研究和借鉴国外内部控制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着力推进我国内控标准的国际趋同。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吸收借鉴了世界各国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同时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在内控的目标、原则、要素和组织实施等诸多方面,实现了若干重大创新。“十二五”时期,我们将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内部控制规范制定组织、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建立更加密切的交流与合作,跟踪和研究国外关于内部控制的最新规定或有关报告,吸取借鉴国外监管经验和有价值的新观点,不断健全完善我国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争取与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建立互认机制,降低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成本。

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十二五”时期,我们要牢牢把握当今世界经济大变革的重要机遇期,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和企业运行的基本规律,坚持科学发展、真抓实干、精心组织,稳步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有效实施,努力推动我国内控事业的不断壮大,为我国企业改革发展和金融经济安全保驾护航。

第四篇: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规划纲要】牢牢把握世界科技进步方向、全球产业变革趋势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以合芜蚌为依托,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创新改革试验,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与创造潜能,创建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

【权威解读】“十三五”期间,我省将下好创新“先手棋”,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围绕纲要,我省将持续抓好创新型省份建设“1+6+2”政策落实,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狠抓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人才、平台深度融合;实施好新型显示、智能语音、量子通信、智能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智能农业等一批科技重大专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实施100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100项重点研发项目;加快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和政策先行先试;加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扶持力度,重点实施好创新人才培育计划;努力取得基础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成果、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和增加值等产业成果、发明专利的应用和保护等创新成果。

——省科技厅计划处处长 周晓辉

【专家评述】规划纲要提出,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大讯飞作为省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在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方向上取得了突出成果。目前,“讯飞开放平台”与超过13万家开发伙伴分享科大讯飞技术;借助“讯飞开放平台”,中小企业和创业者可以获得良好的资源和技术支撑,从而助力小企业和创业者腾飞。中国人工智能可以由语音、语言为切入点,注重机器人理解、交互和预测能力,走出自己独特的发展路径。智能语音和机器人等是科大讯飞主要攻关项目,名列省“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的科技重大专项,通过科大讯飞多年积累的源头基础,在未来必然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前景。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庆峰

【记者点评】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新常态下推进新发展,必须改革创新,增加创新含量,激发创新活力。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既要抢占科技前沿,催生变革性技术;又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突出企业主体地位,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只有时刻将创新放在第一位,方能在未来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构建发展新体制

【规划纲要】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体现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调转促”的体制机制。

【权威解读】一场场改革“重头戏”接连推出,在新常态下,有利于持续释放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激发社会发展新活力。未来五年,构建发展新体制包括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综合推进各类改革试点等方面。我省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一方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实施民营经济提升工程。支持民营企业依法进入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保障性住房建设和铁路、电力等领域,推出更多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另一方面,抓好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省、司法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改革等国家级改革试点及部委单项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改革成果。

——省发改委规划处副处长 李全军

【专家评述】构建发展新体制,都是围绕着“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主线来展开的,从逻辑上按照明确政府职责、规范国企行为、放活民间资本、激活各类要素这四大层面梯次推进。

值得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既强调了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又强调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鼓励是全方位的,要打破各种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制约;对国有经济要求其不断增强活力和抗风险能力,在控制力和影响力上有所作为。国企的控制力主要体现在关系国计民生、自然垄断的领域,影响力是要求国有资本在结构调整、创新发展上发挥好导向作用,更好体现政府宏观战略。二是强调了金融、土地这两大要素配置机制的改革,金融改革强调了对普惠金融、股权投资发展的支持,这对于当前的去杠杆、激活民营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土地改革则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农业规模化经营上发挥重要作用。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 阮华彪

【记者点评】新常态下,新老问题叠加,新旧矛盾交织,迫切需要凭借改革这柄利器,劈开利益壁垒,激发市场主体创造活力。因此,必须围绕市场需求和实体经济发展需要,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十三五”期间,坚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构建发展新体制,安徽定能以崭新姿态迎来新发展。

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

【规划纲要】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到2020年,制造强省基本确立,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

【权威解读】建立现代产业新体系,制造业转型升级是关键。重点应突破高端制造领域,培育新型制造业。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重点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农机装备和工程机械、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电力装备等产业。推动技术改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技术、装备、产品带动企业升级和产业升级,积极开展工业基础能力提升、重大技术装备保障、智能化改造、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等重点工程,重点推动对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煤炭等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强化信息技术支撑作用,大力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工程总承包和供应链管理等服务模式,促进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省经信委规划处处长 王鹏飞

【专家评述】在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品牌经济。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行动,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支持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培育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美誉度好的知名品牌。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大力推进商标品牌建设,支持企业争创驰名商标和国内国际名牌,实现“安徽品牌”向“中国品牌”升级,促进安徽企业在更多领域拥有质量标准的制定权、话语权。

——安徽工业经济联合会副会长 龚仁和

【记者点评】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都必须围绕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目的是逐步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让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引领需求。各行各业的供给能力能更好满足百姓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才能不断实现良性循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以农业生产关系调整带动农业生产力提升,以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为抓手,以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形成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格局,推动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生态农业强省跨越。

【权威解读】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强省,必须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切实处理好农业结构调整和粮食安全的关系,努力实现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发展和经济实力增强有机统一、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重点调整优化品种品质结构、种养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农业循环经济结构等,着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要着力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要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不断拓展农业多功能性。要以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为主线,积极稳妥推进农村改革,为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提供动力。

——省农委副巡视员 胡桂芳

【百姓心声】农业要大发展,必须改变现在这种粗放的经营模式。靠大量施化肥、打农药、高投入换来的高产很难持续。一方面地力下降厉害,农产品质量安全也难以保障。另一方面,成本高效益低,不挣钱农业就没人搞。“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我理解就是转变生产方式,绿色发展,把投入降低,把效益提高。现在我们这里在试点节水、节肥、节药新技术,种粮大户都很欢迎。希望政府和企业加大支持力度,研发推广更多适用性强的技术;同时给种粮大户更多信贷支持,有了钱才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多投入。

——舒城县义学家庭农场负责人 葛义学

【记者点评】发展现代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十二五”以来,我省粮食连年高位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跃上新台阶。但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日趋尖锐,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结构单

一、生产方式粗放、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等。这些问题都表明,传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必须着眼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力推动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

拓展信息经济新空间

【规划纲要】全面实施“互联网+”安徽行动计划,加快“宽带安徽”建设,促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拓展网络民生服务新模式,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权威解读】纲要提出的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加快互联网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大数据开发应用等三个方面,分别涉及信息经济的基础系统、应用系统、支撑系统。其中,加强应用是核心。只有应用,才能发现基础和支撑不足;只有应用,才能倒逼加强基础和支撑。因此,“十三五”要在创业创新、制造、人工智能、现代农业、智慧能源、城市管理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特别应注重以信息惠民和信息消费为突破口,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商务、就业、医疗、养老、教育、交通、旅游、气象、体育和金融等民生服务创新,全面提升经济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如此,则能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产业转型升级和“两化融合”中的平台作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能让百姓感受信息经济带来的便捷和美好。

——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处长 潘峰

【百姓心声】现在,农村也有了网络,在家里就能通过网络了解外面的世界,扩大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到2020年光纤宽带和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只有农村网速尽快提起来、费用降下去,才能让更多的农民用上互联网。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民的有关培训,教农民使用电脑以及加强农村电商培训等,帮助农民发现和寻找商机,让农民有更多的增收渠道更快富起来。

——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村民 方修武

【记者点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在发展信息经济中,应特别注重加快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有关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努力建设国内领先的安全测评、容灾备份、电子认证等城市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健全以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和应急处理机制为重点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安全监测评估、监督管理、标准认证和创新能力体系,不断促进信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规划纲要】坚持城乡统筹理念,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按照“一尊重、五统筹”的思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培育一批新生中小城市和新型城市,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35%。

【权威解读】抓规划引领,优化城镇化发展格局。引导人口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就业充分、适宜人居的地区集聚。提升中心城市能级,加快县城发展,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抓城市建设,增强城市的宜居性。加强“海绵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鼓励绿色低碳出行,加强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实施城市功能修补和生态修复,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配套,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抓城市管理,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高效运行。适应新市民住房需求,推进房地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城乡公共资源配置均等化。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市规划处 姚本伦

【专家评述】为适应“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城乡规划在新时期需进行相应的变革,方向可以用“一个理念、三个转向、两个实现”来概括。“一个理念”是指“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三个转向”是从关注物质空间形象转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和人居环境,从围绕“生产”提供“场地”转向围绕“生活”塑造“场所”,从重城市轻农村转向城乡共荣发展。“两个实现”由传统的城乡分割规划向城乡一体化规划转变,实现城乡空间规划全覆盖;各类规划建立在一个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多规合一”。

——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 刘复友

【记者点评】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日新月异,人口集聚能力不断增强。但是,重政绩轻规划、重“面子”轻“里子”、重建设轻管理等不可持续的建设理念也不同程度存在。“尊重规律,五大统筹”的思路,为“城市病”开出了“药方”。期待一个更加美好、健康、活力的城市,让我们每一个人诗意栖居。

提升基础设施承载力

【规划纲要】按照适度超前、提质增效、集约节约、安全高效的原则,努力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和水安全保障体系,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

【权威解读】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十三五”期间,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我省大力推进调转促“4105”行动计划,迫切需要我省在更大范围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高效的交通运输保障。围绕联通、贯通、畅通、互通、融通的要求,我省将加快构建畅通安全、布局合理、衔接高效、绿色智能、文明和谐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推进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以合肥为中心的“米”字型快速客运铁路网,完善由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构成的高等级公路网,建成“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实现全省所有县城联通高速公路,着力构建内畅外联的铁路网、公路网。在水运交通网建设上,将构建“一纵两横”高等级航道主骨架,加快构筑干支相连、江淮贯通的高等级航道网和现代港口群。民航发展方面,将建立覆盖全省、通达全国及部分国家的民用航空网络。同时,将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构建通行便捷的县乡农村公路网,全面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

——省交通运输厅综合规划处处长 张国栋

【百姓心声】我们村海拔高,过去外出只能走一条又弯又窄的小水泥路。去年村里的道路拓宽后,我家开的农家乐马上红火了,最近每天都有五六桌客人。过去是盼客人来,现在是盼着能休息一下。如今,交通条件改善了,但村里人还盼着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也能更加方便,那样才能开更多的农家乐,也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到我们这里游玩、住宿,让村民们快点富起来。

——金寨县花石乡千坪村村民 杜鹃

【记者点评】“十三五”期间,我省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的着力点就在于“补短板”。面对日益拥堵的高速公路网,迫切需要加快实施高速公路主骨架道路的扩容改造,加密路网体系,优化路网结构。农村地区的水、电、气、路和信息网络发展水平也是最为薄弱的环节,规划纲要中部署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农村水利建设、县乡配电网改造等,都是“补短板”的硬仗和“歼灭战”。通过创新机制,不仅让基础设施建得好,还要用起来更方便。

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规划纲要】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彰显特色,推动条件较好的地区保持率先、持续发展,基础较弱的地区补上短板、增强后劲,在继续推进已有区域发展平台建设的基础上,打造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平台,形成协同发展、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

【权威解读】推动省内区域间资源整合、促进形成协同联动、多极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一是全面提升皖江示范区建设水平,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把皖江城市带打造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创新驱动带、协调发展带。二是大力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三是加快皖北崛起进程,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打造安徽发展新增长极。四是推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建成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区,创建大黄山国家公园。五是推动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加快建设合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形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增长极。

——省发改委地区处 陈波

【专家评述】我省区域协同发展的最大矛盾在皖北,突出问题在城乡。无论是四大板块之间的差异,还是城乡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在皖北找到注脚。因此,必须把加快皖北“四化”协调发展作为推动我省区域协同发展的重头戏来抓。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要壮大“面”,即不断做大皖北经济体量,凝心聚力加快皖北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弯道超车;二要提升“点”,即着力做好淮南、淮北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文章,建设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和旅游文化名县,探索皖北新型城镇化之路,打造皖北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和增长点;三要做好“联”,即健全完善上下联动、区域联动、城乡联动的体制机制,集全省之力,聚各类要素,创新皖北发展模式,促进全省区域协同发展。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与产业处处长 王尚改

【记者点评】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抓住主要矛盾。区域发展水平的落差,往往可以增大发展的回旋空间,形成梯度推进和持续增长的动力。要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促进产业有序向皖北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同时也要更好发挥政府的独特作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建设绿色江淮新家园

【规划纲要】坚持标本兼治,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环境管理由管控污染物总量为主向改善环境质量为主转变,实现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权威解读】绿色成为纲要通篇主基调,体现绿色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性。在主要目标设置上,纲要提出“1+7”的发展目标,新增“生态环境改善”作为“7”个分目标之一。在量化指标设定上,提出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四大类33个具体指标;其中,约束性指标13个,资源环境类则占了10个,充分体现我省对资源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

纲要专设“建设绿色江淮新家园”篇,提出七个方面重点任务,可概括为“一个战略、四个格局、一条红线、三大体系、八项行动和四类制度”,即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定并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建立绿色产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施污染防治、全民节能、国土绿化等八项行动,建立健全四类生态文明制度。

——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副处长 任晓凡

【专家评述】从纲要全文看,绿色已成为核心词汇。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我省通过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纲要围绕政府管理制度与市场制度创新,从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为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目标,就要把“建设绿色江淮新家园”的一系列部署落到实处,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公众切实感受到环境质量的改善。

——安徽大学法学院资源环境法研究专家 张辉

【记者点评】从经济社会发展看,资源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突出的短板,是躲不开、绕不过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从公众期盼而言,由求温饱到要环保,如今人们期盼过上绿色生活:喝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享受更良好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纲要指引,我省走绿色崛起之路,就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托起山清水秀、天朗气清的美丽江淮。

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规划纲要】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开放总体布局,加快形成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推动外贸、外资、外经齐头并进,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分工合作。

【权威解读】加快形成东西双向互动、对内对外联动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不可或缺。口岸部门将进一步畅通对外开放大通道,大力推动合肥依托航空、港口、铁路等建设全省综合枢纽口岸,促进芜湖港、马鞍山港、合肥港等一体化发展;加快皖北、皖西、皖东南等地区内陆“无水港”建设;积极发展国际客货运,形成覆盖全省、辐射全国、通达国际的航空运输口岸群。深化大通关协作,巩固长江经济带区域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成果,强化跨关区通关协作,合力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加大“出口直放”和“进口直通”的实施力度,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

——省口岸办主任 徐滋跃

【专家评述】外贸是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内容。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要把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发展空间与国外需求结合起来,有序推动建材、汽车及零部件、钢铁、有色、能源等领域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动外经外贸联动发展。要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合肥、芜湖等地跨境电商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引进和培育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国际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造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基地和集聚区。

企业是外贸转型升级的主体,“十三五”期间,应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突出建链、延链和补链,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精准招商,注重引进一批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和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成长性好的中小型企业,增强外贸发展后劲。同时,推动出口向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新优势转化,着力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研究处处长 黄舜

【记者点评】安徽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在国家对内对外开放中处于重要位置。“十三五”期间,只有把规划的总体部署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举措上去,积极对接国家新一轮开放总体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水平,把安徽的区位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开放优势,才能在更高水平、更高层次上参与国内外分工合作,加快形成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

打赢脱贫攻坚战

【规划纲要】深入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为主战场,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到2018年,全省总体上达到脱贫标准。到2020年,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确保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权威解读】“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脱贫攻坚冲刺阶段。但目前我省贫困人口在全国靠前,贫困发生率高于全国水平,贫困人口密集,确保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省直各部门协同配合,制定了20个配套政策,形成了“1+20”脱贫攻坚政策体系。为保障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必须创新推进机制,层层强化责任落实,特别是县级党委、政府的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要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完善资金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杜绝“数字脱贫”。对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健全退出机制。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 张延明

【百姓心声】“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了脱贫攻坚的任务和时间表。作为基层扶贫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村里只要一户不脱贫,驻村干部就不能离村。对于大湾村来说,目前村里还有贫困户174户。根据精准扶贫的要求,驻村工作队为每一户都设计了不同的脱贫策略,因户施策。扶贫先扶志,扶贫不扶懒,驻村干部要根据前期摸底情况,在可选的扶贫项目中为贫困户规划最好的扶贫计划,要让每个贫困户都有脱贫实效,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脱贫任务。

——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第一书记 余静

【记者点评】打赢脱贫攻坚战,创新和完善管理机制尤其关键。过去,一些贫困地区捂着“帽子”舍不得放手,是因为贫困帽子可以为地方带来实惠。如今,脱贫攻坚的“时间表”都已明确,“捂帽”行为已经没有滋生的土壤。要尽快建立和完善扶贫管理机制,特别是建立健全退出机制,防止弄虚作假、冒领战功,实现精准脱贫。

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

【规划纲要】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水平,努力增进人民福祉。

【权威解读】“十三五”期间,将从促进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提高城乡劳动者工资性收入三个方面着手,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祉。为实现更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将强化政府促进就业责任,实施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大学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推进技工大省建设,建立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把城乡全体劳动者全部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范围。同时,实施“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建立面向人人的创业服务平台。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等。

在提高城乡劳动者工资性收入方面,不仅要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制度,形成合理的工资决定机制和正常增长机制,还要保证劳动者获取报酬的权利,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和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等。

——省人社厅规划财务处处长 周滨峡

【专家评述】“增进群众福祉”的理念,贯穿整个“十三五”规划纲要始终。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新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保制度等等,都旨在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就居民收入而言,得益于农村外出务工者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我省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十三五”期间,在保证进城务工者就业稳定的前提下,相信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会有更多亮点。

目前,政府扶持资金在创业初期投入比较多,希望“十三五”时期能加强对创业者的后继跟踪服务。社保是社会的稳压器,“十三五”期间,我省应着力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稳步提高待遇水平,推动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基金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待遇正常调整机制。

——省经济信息中心预测处副处长 李红梅

【记者点评】民生改善与经济增长相协调、相促进,将极大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居民收入直接影响着群众消费需求和生活水平,而就业创业则是增加收入的重要路径。当前,各地应当不断优化就业创业环境,进一步完善社保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加快推动城乡居民财富增长,增进人民福祉。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规划纲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

【权威解读】“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加强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导向,推动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推进核心价值观学习实践具体化系统化。加强对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阐释和宣传普及,充分运用各类媒体、文艺作品、公益广告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等开展主题宣传,建设一批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广场)、主题社区。强化实践养成,精心组织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主题季”等实践活动。把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弘扬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强化公共政策的价值导向和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推动社会治理体现核心价值观要求。探索建立重大公共政策道德风险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政策纠偏机制。推动公正文明执法司法,通过法律实施和具体案件彰显社会主流价值。持续深入推进“基层工作加强年”活动,充分发挥农民文化乐园、道德讲堂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在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深化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组织道德论坛、道德讲堂、道德修身等活动。拓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安徽”主题实践活动,在城乡基层广泛设立“身边好人榜”,深化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安徽好人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组织先进典型事迹赴基层巡展、巡讲、巡演,建好用好各级各类好人馆,发挥道德信贷、道德基金褒德扶善的导向效应。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开展孝敬教育、勤俭教育、礼仪教育,创新发展新乡贤文化、君子文化,培育优良家风家教,传承优良校风校训,弘扬良好企业精神。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敬业担当宣传教育。加强社会诚信建设,规范文明旅游行为。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观念,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省文明办副主任 王运慧

【专家评述】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民心工程,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的重要制度设计。

在规划纲要中,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占据重要位置。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统筹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要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建立精品创作生产机制,鼓励原创文艺作品开发,推动优秀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广播影视等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要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红色文物保护、地方戏的传承保护,打造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安徽省艺术节等艺术品牌。

加快文化产业“提档升级”,要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将文化产业做强、做优、做精。具体来说,要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印刷复制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鼓励演艺娱乐、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展览展示等传统业态延伸产业链。同时,培育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网络视听等新型文化业态,加快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如何“走出去”是一个重要课题。扩大对外文化贸易与交流,建设文化“走出去”战略基地和外宣窗口,实施皖版图书、皖产影视、地方戏曲海外推广计划。此外,要合理布局重大文化项目,加快建设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数字出版基地、动漫产业基地、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基地。

——省精神文明建设协会副秘书长 崔跃松

【记者点评】在建设美好安徽的实践中,精神文明建设占有重要战略地位,群众性、普惠性、公益性是精神文明建设显著的特征。精神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让群众生活得更美好,让百姓拥有更多的获得感。我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必将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的步伐。

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规划纲要】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构建全民共建的社会治理格局和公共安全体系。

【权威解读】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我省社区治理工作在探索中发展,取得很大成效。规划纲要对社区治理的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落实规划纲要的要求,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鼓励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有效服务社区居民的管理体制,增强社区自治功能,不断完善社区民主监督机制。二是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推行“点面结合”的两级试点模式,开展全省农村社区示范单位创建。三是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和网格化管理,争取在2016年各市全面建成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健全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四是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长效机制,健全和落实监督检查制度,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督查,并把督查情况纳入各地各部门年终考评内容。五是探索开展社区协商工作,重点推广社区党员议事会、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网格协商、社区茶馆会议等协商活动。

社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规划纲要对大力培育社会组织作出明确部署。“十三五”期间,我们要积极落实纲要提出的任务,深入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发展,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作出应有贡献。进一步简政放权,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和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完善登记与备案并行的“双轨制”准入办法,积极稳妥地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从机构、职能、人员、资产财务、党建、外事等方面与行政机关脱钩。落实“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逐步健全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监管体系,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协调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扎实推进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孵化基地、联合会、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社会组织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完善自律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 叶露中

【专家评述】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随着我省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并向10000美元跨越,社会结构由“金字塔型”逐步向“橄榄型”转变,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日益增多并趋于复杂。我省在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尤其是社会治理领域面临着更加繁重的任务。《纲要》不仅强调要坚持共享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而且针对我省城乡社会治理和安全发展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落实《纲要》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必须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要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意识,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切实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形成社会治理合力。在社会组织培育、基层组织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采取更多有效举措,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二是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隐患排查、监控、整改等制度,加强源头监管和治理。进一步理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领域部门职责关系,构建政府监管、行业自律、部门协同、企业负责、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格局。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方面,要推进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三是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着力构建全民共建的社会治理格局和公共安全体系。

——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沈跃春

【记者点评】良好的社会治理,必须在秩序与活力间找准结合点,使社会既和谐有序,又奔涌无限活力。规划纲要对“十三五”时期我省社会治理工作的部署,鲜明地体现了这一内在逻辑。落实纲要的要求,一方面,应在基层社会治理、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安全监管、治安防控等方面,大力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作用,通过多方合力,实现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规划纲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法治安徽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高社会凝聚力。

【权威解读】规划纲要提出今后五年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四大目标任务,下一步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狠抓各项任务落实,进一步提高地方立法质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打造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提供法治保障。

在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方面,着力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核心,实行立改废释并举,切实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使立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方面,着力推进依法行政。要持续简政放权,协同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实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公信力。在推进公正司法方面,着力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要努力通过改革破解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为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提供制度保障;同时,还要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突出司法为民,规范司法行为。在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方面,着力推进全民守法。要全面贯彻实施《安徽省法治宣传教育条例》,深入持久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社会氛围。

为确保全面推进依法治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法治建设领导机构和责任机制;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建立科学的法治安徽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积极组织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等多层次多领域的法治创建活动。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张冬云

【专家评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可以被理解为以人民为治理基础、以法律为治理方式的社会治理模式,这种治理模式植根于人民,推行以法律,最终治理目的回归于人民,表现为整体的法治,而非个体的人治。审视规划纲要,民主法治建设是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法治安徽建设、大力推行反腐倡廉三个方面为主线,这是兼具全局性与重点性特征的我省民主法治建设新的规划布局。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法治建设的社会基础,全面推进法治安徽是民主法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大力推行反腐倡廉是保障民主法治建设队伍的前提。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并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中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为代表的各项民主制度,形成完整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体系,保障民主制度的有效运行。法治的全面落实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具体要求。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是新时期新阶段对政府的不变要求,是践行依法治国的基本理念。反腐倡廉在未来的规划中,仍然是必须坚持不懈的重要工作任务。通过反腐倡廉打造清正廉洁担当的干部队伍,树立良好的政治风气,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前提,也是保障。

——安徽大学教授、博导 陈宏光

【记者点评】规划纲要对我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作出详尽部署,可以预见,纲要内容全面落实将会最大范围汇民意、集民智、聚民力,推动经济社会沿法治轨道健康发展。民主法治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尤其是要坚持以民主、法治理念引领行为规范,不断规范权力运行。各地各单位要以“滴水穿石”的韧性一招不让狠抓纲要落实,不断健全民主制度,着力开创法治安徽建设新局面,全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创新型“三个强省”建设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第五篇:2016年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2016年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2016年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解读

中共山东省委文件鲁发〔2015〕19号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5年11月26日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通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总书记在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批示中,要求山东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在推动科学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这是对山东工作的极大信任和殷切期望,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人民幸福美好新生活,是全省人民的热切期盼,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决胜时期,“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省情实际,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认为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既具有充分条件也面临艰巨任务,必须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全会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省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就制定“十三五”规划提出以下建议。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是顺利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基础的关键五年。全面总结山东“十二五”时期重大成就,科学分析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山东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认真研究今后五年发展目标任务,对编制好山东“十三五”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基础条件。“十二五”时期是山东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变化和诸多挑战,全省上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为目标定位,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有效应对新旧动力转换带来的压力和发展转型带来的挑战,胜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综合实力又迈上一个大台阶。预计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6.4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5500亿元。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覆盖全省的“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进程明显加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持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明显加快;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民主法治不断健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五年来,全省人民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谱写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篇章,为我省“十三五”时期创新前行、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形势环境。未来五年,我们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全球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存在,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全国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改革红利加速释放,区域合作发展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经济长期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同时,多年积累的结构性和体制机制性矛盾需要调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

从我省看,仍处于实现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任务,发展呈现新的阶段特征,产业升级提速、城乡区域一体、陆海统筹联动、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将为我省经济发展提供更大潜力、韧性和回旋空间。同时,我省发展也面临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原有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资源环境承载力接近饱和;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加快新旧动力转换需要一定过程;科研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不能满足转型发展的需要,创新驱动的引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重点领域改革攻坚难度加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有待于进一步拓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下降,潜在劳动生产率逐步降低;基本公共服务还不够均衡,消除贫困任务艰巨;社会治理难度加大,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群众利益诉求更加复杂多元,人们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加快实现我省由大到强的战略性转变,推动我省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升”的要求,实现工作指导重大转变,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工作全过程。必须大力破解制约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在转方式、补短板、防风险上下功夫,做到全面小康领域全覆盖、人口全覆盖、区域全覆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四)“十三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优势条件,围绕提前实现“两个翻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把山东建设成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生态承载力的省份,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基本形成,创新型省份建设达到更高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教育现代化加快推进,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就业比较充分,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平安山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

——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文明山东、诚信山东、美德山东建设深入推进,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社会法治意识不断增强。

——发展协调性全面增强。空间发展格局更加优化,“两区一圈一带”深度融合互动发展,对接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取得重大进展,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地区差距进一步缩小。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水平上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政府履行职责约束性任务目标,水和大气质量持续提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城乡环境优美宜居,展现绿色、生态、美丽山东新形象。

——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包括齐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省域内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完善。法治山东建设成效显著,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基本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二、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增强率先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我省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积极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

(一)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增强高端创新要素聚集能力和承载能力,以改革完善人才使用、培养和引进机制为着力点,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以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为导向,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以建立市场化的技术创新机制为目的,着力强化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以营造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为抓手,着力深化知识产权创造、运营和保护;以优化财税政策为引导,着力强化金融支持创新作用;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褒奖成功的良好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加快实现由“山东制造”向“山东创造”的战略性转变。

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把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支持实施引领性、标志性、颠覆性技术开发,在核心电子器件、系统软件、生物基因、新药创制等领域攻克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先进材料、信息安全、节能减排降碳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鼓励构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有机衔接,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创新领域国家实验室落地山东,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省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支持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建设,支持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区域性创新中心。加快构建开放协同创新平台和网络,面向全球引进各种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第三方检验检测认证等专业机构,积极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市场、管理、企业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以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等推动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全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巩固提升农业发展优势,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农业技术创新,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标准高、融合深、链条长、质量好、方式新的精致农业。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实施“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建成千亿斤粮食产能省。深入推进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开展耕地轮作休耕试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实施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行动,促进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业增值、农民增收空间。着力建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物质技术体系,提高水利化、机械化、科技化水平,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建设全国种业科技创新高地,支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统一服务型、土地股份合作型、土地集中型、托管半托管型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对农业农村投入,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持续打造“三品一标”品牌,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省。

(三)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制造业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突出优势。要全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快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调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强化“扶优、引导、倒逼”机制,推进工业优化升级。加大优势产业骨干企业扶优力度,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技术积累广、产业集群多、深耕潜力大的综合优势,发展智能制造、协同制造、绿色制造和增材制造(3D打印),提高化工、机械等传统制造业技术水平。加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引导力度,集中力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现代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端产业,形成制造业强省建设的骨干支撑。加大低效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为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加快园区升级,推动要素整合,打造一批产业层次高、协同效应好、公共服务优、特色优势强的产业集聚区。

实施质量强省战略,支持企业提升研发设计、品牌创建、营销网络拓展能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构建质量发展体系,培育国际国内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提高“鲁货”国内外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壮大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制造业服务化、消费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利用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模式,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扩大规模、拓展空间、优质高效发展。

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现代金融、检验检测、节能环保服务等产业,培育移动互联、软件开发、动漫创意、数字影像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行业。构建省会城市群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胶东半岛高端服务业聚集区,形成带动我省服务业升级的增长极。

坚持拓展内涵、打造品牌、便民优先、引领时尚,发展信息服务、教育培训、休闲旅游、文化体育、医疗健康、家政服务、社会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提升“好客山东”、“仙境海岸”国内外影响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元化生活服务需求。

(五)推进智慧山东建设。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网络化进程,拓展区域发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蓝色经济、民生建设新空间,促进资源高效配置和经济社会发展提质增效。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以信息化为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广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发展分享经济,实现生产经营流程重构再造,促进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服务远程化。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

落实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宽带通信网,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完善电信普遍服务机制,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加快宽带山东、智慧城市和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提升政府服务、社会服务、民生服务信息化水平。

(六)积极构建发展新体制。围绕破难题、增活力、创优势、促发展,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管理理念和方式创新,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减少行政许可,提高行政效能,创造全国领先的营商环境。推动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统筹协调和决策咨询机制,加快建立职责明晰、积极作为、协调有力、长效管用的创新治理体系。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布局调整和产权多元化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实现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大力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地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创新投融资机制,完善政府投资管理体制,健全公共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投资收益合理回报机制,继续放宽准入限制,有效撬动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

下载2017年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年会计继续学习: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新解读

    四川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新解读 一、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任务 (一)“十二五”时期我省发展主要成就。“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战胜特殊困难和严峻挑战、奋力推......

    会计学习规划

    会计学习规划 专业: 学号: 姓名: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会计学作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是一门经济技术性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而自身上了会计学这一门学科之后,对于会计和经济之......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学习十三五规划全文内容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学习十三五规划全文内容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学习十三五规划全文内容》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十三......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湖北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夯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及预测试题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及预测试题 五年规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解读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 》解读 3月14日,住建部发布印发《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要求全面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施工,完善建......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学习心得体会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学习心得体会 “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四个全面”中的一个目标,三个举措,对贯彻......

    学习贯彻十三五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十三五规划纲要心得体会(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共产党人也一直在践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不平凡历程证明,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