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
目的和意义
一、目的
通过量化分级和卫生信誉度公示,督促公共场所经营者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减少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二、意义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工作的重要作用更为凸显。不仅关乎着民生,而且关乎着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特别是2003年“非典”之后,公共场所的公共用品消毒、空气卫生质量以及相关疾病传播流行因素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通过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管和从业单位的加强管理,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人民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一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公共用品不消毒,有的清洗消毒流于形式,集中通风空调系统也不定期清洗,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培训率较低。这些卫生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提高公共卫生整体水平,从业单位有义务,政府部门有责任、广大消费者有需求,所以,要从这三个方面去努力。而且如何调动提高经营单位的卫生安全意识和守法的积极性,是提高我们整体卫生水平的关键。公共场所领域全力开展量化分级工作将对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发挥重要作用。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推行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推动经济建设和提高行业信誉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公共场所管理工作走向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更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消除卫生隐患的根本之策。
(一)有利于提高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管理水平。近几年特别是经过抗击“非典”疫情,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卫生意识淡薄,一些卫生管理人员卫生意识不到位,往往看重的是眼前利益,对卫生问题重视不够,投入不足,致使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突出。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就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实施细则细化了公共场所每个环节的规定和卫生量化标准,经营者对照这个规定和标准,就比较容易地找到自身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大卫生硬件的投入,加强自身卫生管理,认清目前市场的需求,把握机遇,不懈努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二)有利于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一方面,将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按照卫生状况划分等级,向社会公示,能够起到引导消费的作用。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会优先选择卫生等级高的场所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样,就形成了经营者围绕卫生等级的竞争趋势,激发经营者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并努力树立品牌意识,争先创优。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社会监督。另一方面,标准的公开透明,也有利于社会对我们卫生监督工作的监督,给企业评定的等级能否得到社会的认同,这无形中给卫生监督员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执法程序的进一步规范。
(三)有利于提高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娱乐生活也日益丰富。面对人们的生活需求,一些新型、高档、综合公共场所层出不穷,所以监督任务日益繁重。过去,我们的监督工作不深入,不扎实,忽略了重点,没有分类指导,只注重了监督的覆盖面,致使公共场所的管理处于一般水平。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就是要按照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将卫生条件不同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分类进行指导,对卫生状况差、卫生安全风险高的单位进行强化监督,增加监督频次,使监管效果不断提高。
(四)有利于树立城市良好的对外形象。一座城市的管理水平高低,关键看城市品位,这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体现和文明程度的标志。通过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的推行,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经营者素质得到提高,卫生状况得到改善,监督管理得到规范,使城市内公共场所处处“净化、美化、亮化”,让卫生等级良好的单位成为文明城市的最好的名片。这样,就会提升城市品位和对外形象,同时也会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外界了解企业,让企业走向全国。随着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的推行,也必然会进一步优化城市的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树立“文明城市、魅力企业”的对外形象,而且实施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城市、一个企业的经济增长点。
(五)有利于促进经营单位的自身卫生管理水平。一个企业的自主规范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人人都是管理者。公共场所的优质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经营单位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健全检查考核制度,让每一个员工都成为自己岗位的管理者,那么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卫生管理水平,才能提供安全、卫生的公共卫生服务,才能提高经营单位的效益。
总而言之,实施公共场所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对于规范企业管理,促进企业效益和改进监管方式,提高执法效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篇: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
公共场所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相关的卫生标准、卫生规范,预防疾病,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为促进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水平,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卫生部在全国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下简称量化分级制度),建立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评价体系。
一、总体目标
提高公共场所经营者的自身管理水平,强化其作为公共场所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减少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发生,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二、适用范围
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制度适用于已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的日常卫生监督检查。
三、实施原则
(一)量化评价。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的要求,对公共场所评价项目进行量化,并应用风险性分析理论,按风险度高低分为关键项目和非关键项目。通过监督量化评价评定公共场所卫生信誉等级,以客观公正地反映其卫生状况。
(二)属地管理。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并指导本行政区域的公共场所量化分级工作。公共场所的量化评分和卫生信誉度等级评定原则上由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和实施日常监督机构负责。
(三)动态监管。
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应根据每次日常监督量化评价的结果确定。监督频
次随量化评价结果做相应调整,以合理分配监督资源。
(四)公开透明。
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应向社会公示,并使用统一标识。增强消费者公共场所卫生意识,使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消费选择,便于社会监督。
四、实施方法
(一)确定量化评价内容。
在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中,量化评价内容和项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量化评价效果。本指南中《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见附表1)、《游泳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见附表2)、《沐浴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见附表3)和《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见附表4)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类公共场所卫生规范要求制定的,对量化评价的主要内容、项目、分值、评价标准进行了具体规定。
各省(区、市)应结合本地实际,制定量化分级评分表,可调整本指南中确定的公共场所量化评价内容、项目,但对关键项目的调整不得低于本指南的要求。
(二)日常卫生监督量化评价。
对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公共场所进行日常监督检查时,要使用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量化评价。根据量化评价结论确定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和卫生监督频次。
卫生监督员现场填写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后,可不再另行制作现场检查笔录,但对于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仍应严格按照相关执法程序进行。
(三)卫生信誉度等级的确定。
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评价,按100分标化后,总得分在90分以上的,卫生状况为优秀,卫生信誉度为A级;总得分在70~89分的,卫生状况为良好,卫生信誉度为B级;总得分在60~69分的,卫生状况为一般,卫生信誉度为C级;总得分低于60分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处理。
公共场所内发生传染病疫情或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的,其卫生信誉度定为C级。
(四)卫生监督频次的确定。
公共场所日常监督频次参照其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等级越高,监督频次应越低。下表规定了不同卫生信誉等级的最低监督频次,各地应根据实际,合理调整监督频次。
由于行政任务和处理投诉举报而需要进行监督时不受此频次限制。
五、公示卫生信誉度等级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实施量化分级管理、确定了卫生信誉度等级的公共场所发放《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的标识(见附表5),并张贴在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客观、准确地公布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信息。
六、效果评估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地区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情况,逐步开展效果评估。根据效果评估的结果,及时完善和调整实施工作,确保实施公共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总体目标的实现。
附表:1.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略)
2.游泳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略)
3.沐浴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略)
4.美容美发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略)
5.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标识(样式)(略)
第三篇: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
关于认真做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公共场所从业户:
为了全面实施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关于推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卫监督发﹝2009﹞5号)和《麻栗坡县卫生局关于印发〈2009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麻卫发﹝2009﹞149号)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店内卫生清扫,确保环境卫生清洁;
二、各单位将《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从业人员健康培训合格证》、《卫生检测报告单》、负责人身份证各复印一式两份送麻栗坡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三、各单位设立1名专职或兼职的卫生管理人员,应有相关文字记录;
四、各单位积极开展好卫生管理自查工作,每月至少自查一次;
五、各单位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卫生用品(毛巾、拖鞋、浴巾)必须消毒处理,做到一客一换;
六、各单位提供给顾客使用的化妆品、香皂、沐浴液、洗发液标识齐全、产品有效卫生许可批件、产品使用不得超过有效期限;
七、住宿业脸盆、脚盆应有明显标志,每床位配备脸盆、脚盆各一个;
八、美容美发业必须配备皮肤传染病顾客专用工具;
九、以上各项工作望各单位于2009年9月26日前完成,麻栗坡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2009年9月27日至10月15日组织风险评估验收,拒绝完成上述各项工作的,麻栗坡县卫生局将不予换发2010的卫生许可证。
特此通知
麻栗坡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
2009年9月23日
第四篇:XX市2021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XX市2021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2021年XX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全市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管理水平,为全市人民提供优质卫生的消费环境,XX市将开展2021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工作时间
2021年7月-2021年11月。
二、工作范围
全市范围内所有取得卫生许可的住宿场所、沐浴场所、游泳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影剧院和商场(书店)等六类场所。
三、工作目标
2021年,XX市各住宿场所、沐浴场所、游泳场所、美容美发场所、影剧院和商场(书店)等六类场所量化评级率要达到属地本底单位总数的95%以上。通过量化评级工作,使公共场所经营者重视日常卫生管理工作,严守依法规范经营的理念,切实提高全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
四、实施步骤
本次公共场所量化评级工作分为动员部署、工作开展、总结评估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部署阶段(7月30日前),做好启动量化分级管理准备工作,认真学习研讨量化标准及开展工作方式,制定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工作开展阶段(8月1日-10月31日),按照时间节点开展公共场所量化评级工作,并注意收集工作信息和图片资料,对在量化分级管理工作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第三阶段:总结评估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进行总结评估,将评级结果向社会公示。
五、评分标准
严格按照公共场所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据相关场所卫生许可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及其使用指南,统一量化标准,严格量化程序,规范量化标识,强化量化公示,公平透明开展量化评级工作,得分为90分以上者,卫生状况为优秀,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为A级,得分为70-89分者,卫生状况为良好,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为B级,得分为60-69分者,卫生状况为一般,卫生信誉度等级确定为C级,得分低于60分者,卫生状况为差的,不予确定卫生信誉度等级。对于有主营和兼营项目的场所,均要对涉及量化评级的项目进行评分,并以该场所所有项目中最低得分作为最终评定结果。
第五篇:湖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办法
湖州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切实推行我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评价体系,增加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管水平,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卫生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市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已获得卫生许可证并满一年的公共场所实施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适用于住宿场所、游泳场所、沐浴场所和美容美发场所。
第三条 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辖区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具体工作。
第四条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按照“谁发证,谁主管”的原则。发放卫生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评定,并负责B、C级单位标识发放;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A级单位的复核和标识发放,同时对辖区内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市卫生局对各地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第五条 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应积极组织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和培训使社会了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和监督;使经营单位自觉承担公共场所卫生安全责任,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六条 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在经常性卫生监督过程中,要按照浙江省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分表(下简称评分表)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进行量化评价,并根据量化评价结论确定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和卫生监督频次。
卫生监督员现场填写评分表后,可不再另行制作现场检查笔录,但对于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仍应严格按照相关执法程序进行。
第七条 各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客观、准确地公布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信息。同时将全省统一的《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等级公示》标识置于公共场所醒目位置,使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消费选择,便于社会监督。
第八条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信誉度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为示范单位,B级为规范单位,C级为合格单位。公共场所卫生信誉度级别按下列标准判定如下:
(一)总得分在90分(标化后得分,下同)及以上的,卫生状况为优秀,卫生信誉度为A级;
(二)总得分在70~89分的,卫生状况为良好,卫生信誉度为B级;
(三)总得分在60~69分的,卫生状况为一般,卫生信誉度为C级;
(四)总得分低于60分或者关键项目(带※项目)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并依法处理。
公共场所内发生传染病疫情或因空气质量、水质不符合卫生标准、用品用具或设施受到污染导致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其卫生信誉度最高为C级。
第九条 各地要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定结果并结合本地实际,确定监督频率。A级单位简化监督,监督频次不少于两年一次;B级单位常规监督,监督频次不少于一年一次;C级单位强化监督,监督频次不少于一年两次;未评级的单位重点监督检查。
卫生安全保障、应急事件调查、投诉举报处理等特殊情况而需要进行卫生监督时不受此频次限制。
第十条 对拟评为A级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及时将名单上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进行现场复核。复核采取随机抽查方式,每批次申报单位数大于50家的抽查数不少于10家,少于50家的抽查率不低于20%。现场复核时,如有20%以上(含)单位达不到A级标准的,则整批不予通过,退回上报单位重新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