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抗日战争(复习 材料解析题两例)
13.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攻占汉口、广东(州)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然后,主动地指导新中国的建设,特别防止急躁。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治安地区大体包括从包头连接黄河下游、新黄河、庐州、芜湖、杭州一线以东的地区。为……了迅速达到治安的目的,当固定地配备相当的兵力……除上述以外的占领地区,则作为作战地区。……根据敌我形势而配备的兵力,要限制在必要的最少限度内。……亲日政权的扶植,特别是有关亲日政权的统一,其主要目标是使之逐步稳健地发展。
——摘自1938年12月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
《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
材料二 日军在当地独立生活的必要物资,及属于物资动员范围之物资,特别是对地下埋藏资源,帝国对华要求数额之全量应如数取得。在取得上述以外的一般物资时,只要治安情况等现时形势许可,则避免通过压力取得,而尽量尊重中国的习惯和原来的经济组织,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圆满且恰当地取得之。同时应避免过分压迫民需,特别是食品资源,以资收揽民心,且便于我之长期取得。
——摘自1941年1月日本《对华长期作战策略要领》
材料三 每当学校举行朝会或逢到日本什么纪元节、明治节、天皇诞辰纪念日的时候,全部学生被命令向太阳旗致敬,唱日本的国歌,向天皇所在地方的东方遥拜,并听“日满不可分”、“日满一心一德”、“民族协和”以及“忠君”、“服从”等反动训诫。……在伪满的修身教科书上,日寇尽量赞美与宣扬中国封建时代一套吃人的旧礼教,如什么“尊孔”、“忠君”、“以服从为伦理的第一要件” ……
——摘自l943年9月《解放日报、东北沦陷十二周年纪念特刊》
(1)分析材料一,概括归纳日本对华作战方针政策与战争初期阶段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不得摘抄材料原句)(2)材料二体现了日本怎样的侵略方针?它强调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取得一般物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实际情况如何?
(3)材料三揭露了日本怎样的侵华政策?日本大力宣扬儒家思想的目的是什么?
(4)你如何理解上述日本侵华方针政策的内在联系?对此你有何认识?(5分)解析 第(1)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的战术变化及对国、共两党策略的变化。第(2)问,回答经济掠夺方针和具体方法。第(3)问,点明奴化教育或文化愚民政策;从日本侵略者的利益角度看目的。第(4)问,归纳不同侵略手段的相同侵略本质;联系日本的帝国主义特征进行认识。答案(1)变化:速决战改为长期作战;集中兵力进攻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扶植傀儡政权。
(2)方针:以战养战。原因:中国人民坚持不懈的反抗斗争。情况:实际上都是通过军事手段强制加以实行的。
(3)政策:民族同化和文化愚民政策。目的:强迫学生接受封建奴才思想,培养对日本绝对效忠服从的年轻一代,便于进行殖民统治。
(4)内在联系: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把中国沦为殖民地的手段。认识:日本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成性,手段野蛮而又残酷。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数不胜数。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会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材料三 恩格斯1893年10月10日给俄国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违反国际公法、惨无人道“屠杀我同胞”的典型例证。
(2)根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试作说明。(3)通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的两次侵华战争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
解析 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影响。第(1)问,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即可,诸如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等。第(2)问,从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美国因素(海军、原子弹)、苏联因素、综合因素等,材料显然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即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关键作用。第(3)问,主要理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客观上的推动作用,这两次战争分别是中日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答案(1)细菌战、毒气战、南京大屠杀。
(2)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不全面。忽视了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作用。
(3)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加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篇:2009年思想品德 【典型题例】解析
2009年思想品德 【典型题例】解析
第一单元 心理健康教育
◎考点:磨砺意志,陶冶情操,锻炼个性心理。(运用)
1、廖智,23岁,是四川绵竹汉旺镇一名舞蹈教师。但是2008年5月12日,突入其来的大地震瞬间夺去了她深爱的女儿和自己舞蹈的双腿。在废墟里掩埋了26个小时后获救的她面对截肢却丝毫没有犹豫。在医院治疗期间仍然没有放弃自己对于舞蹈的梦想和追求,经常和以前一起跳舞的姐妹在轮椅上研究舞蹈动作。康复后,忍受着常人都难以忍受的巨痛,排练起《鼓舞》。并在四川各地获得演出的成功和社会的积极评价,影响和鼓舞着灾区的每一个人。
(1)廖智的事迹展现了她具有什么样的意志品质?
答:体现了她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能够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扰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廖智的事迹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样的启示?
答: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向廖智一样,面对困难和挫折要刚毅顽强,不恢心,不气馁,以顽强的精神、百折不扰的毅力战胜挫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2、德国人欧希文制成了治疗昏睡病的砷凡纳明失败了605次,因此以“606”命名;美国科学家吉耶曼和沙利,为了研究丘脑激素,经历了21年的磨难,在解剖了数万只羊脑后获得了成功。结合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以坚强的意志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坚持到底,决不放弃。
(2)这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启示?
答: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树立理想,促进成长;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在劳动和体育锻炼中成长;尝试做不感兴趣却富有意义的事磨砺坚强的意志。
◎考点: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运用)
3.团队是一个集体。在这个集体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我们要敢于竞争,也要善于合作。
(1)这说明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是怎样一种关系?
答:合作与竞争是相互依存的。竞争离不开合作,合作也离不开竞争。
(2)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
答:每个竞争者都应该本着公平的法则参加竞争。通过相互竞争充分调动人的主动性,激发人的进取精神,使团队保持生机和活力。同时通过积极的合作降低、消除竞争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每个人从集体中体验到互帮互助,助人为乐的心理效应,团队精神得到培养。(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答:做一个合格的竞争者,要消除嫉妒心理,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我们要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与他人在合作中竞争,形成一种“在竞争中合作”的精神,在与他人竞争中学会欣赏、学会合作学会共享。
第二单元道德教育
◎考点: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往来,尊重他们的文化与习俗。
4、材料
(一):(1)传统节日不仅仅是文化之根,也是展现中华文化的平台。2007年秋,国务院公布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拍手叫好。
材料
(二):泰国传统的新年,也叫“泼水节”,是公历的每年4月13日至16日;埃及把尼罗河涨水的这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涨水新年。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1)除了春节外,我国还有哪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并写出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至少写3个)答: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
(2)谈谈你对我们过好传统节日重要性的认识。
答: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信心;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
(3)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外国或者其他民族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
答:在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打交道时,我们必须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交往。
◎考点: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5.2007年3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中外记者招待会时强调,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是由不成熟到成熟,由不完善到完善,由不发达到比较发达的一个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实现两大任务:一是集中精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二是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特别是让正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
(1)请列举两项近年来我国为了实现社会公平所采取的措施。
答:废止农业税;不收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完善和改革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
(2)正义感是人类的高贵品质,当正义与制度、规则和程序融为一体时,公平与和谐才有可能实现。请谈谈你准备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答:①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程序,不损害他人正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②按照正义的要求对人对事、做人做事,不做违反正义要求的事;③遇到不正义的事时,要采用合理的方法维护正义,伸张正义;④学会正确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义、集体的正义、国家和民族的正义。
(3)简要谈谈你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的认识。
答:有了公平,社会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每个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们才可能通过诚实劳动,得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满足自己的合理期望,从而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这样,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考点: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运用)
6.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说过:“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志愿者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文化是奥林匹克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008年8月北京奥运会的场馆内、赛场外,活跃着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的群体,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奥运志愿者。疏导进入赛场的人流、为外国朋友指路、为询问者答疑„„一声声问候、一次次解释,志愿者们用自己最美的微笑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给中外宾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1)根据你对志愿者的了解和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看出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志愿者的行为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素质。那么,你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才能具备这样的精神品质?
答:我们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如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和儿童,参加义务劳动,为灾区捐款等。通过这些活动展现自己对于他人和社会的爱心,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3)参加自愿者活动,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 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积极参加自愿者服务,帮助他人,有助于我们创造生命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法律教育
◎考点: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运用)
7、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
镜头一:某一天,一位学生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学校,找到班主任问:“我儿子淘气,你就劝他退学?” 镜头二:一位中学生走进商店买了一瓶白酒、两包烟。镜头三:一名男生来到网吧门口正犹豫着,只听老板对他说:“请走后门。”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三个镜头中的有关人员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哪些规定?
答:镜头一中教师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不得随意劝退和开除学生。镜头二中商店售货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的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镜头三中网吧老板的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社会保护的规定:不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
(2)如果你遇到这些情况,你应该怎么做?
答: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要依法自律;要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教育;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考点: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运用)
8.据报载,山西洪洞县黑砖窑惊现未成年“包身工”,他们被迫做苦力,砖车拉不动时,监工就在后面用鞭子抽打。虐待围成年人,使用童工是我国法律明令禁止的行为。法院经审理29名“黑砖窑”犯罪嫌疑人分别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1)这些“黑砖窑”犯罪嫌疑人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包身工”的什么权利? 答:生命健康权
(2)假如在日常生活中,你的这些权利遭到侵犯时,你会怎么做?
答:当我们的生命健康权利受到非法侵害时,有权请求国家保护,或者有权进行自卫和请求法律保护。
(3)请写出涉及保护你的这一权利的相干法律。(两部即可。)
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考点: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理解)9.自2008年3月以来,陕、甘、宁、豫、鲁、湘、鄂、苏、皖、赣等省出现“肾结石宝宝”,这些肾结石宝宝都是用三鹿奶粉喂养。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及时反应:立即启动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Ⅰ级响应,成立国家处理三鹿奶粉事件的领导小组,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全面开展奶制品行业治理整顿;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了包括三鹿集团原董事长、总经理田文华在内的22人。9月12日,卫生部认定,受三聚氰胺污染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能够导致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温家宝总理到北京市儿童医院,看望患病儿童时,对群众郑重地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保证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件,在这起事件中,暴露出政府监督不力,也反映出一些企业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没良心。”
(1)三鹿奶粉事件反映了当今人们关注的哪一社会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答:食品安全问题。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2)请你从依法治国和加强道德建设的角度,就政府如何加强监督,企业如何恪守“良心”谈谈你的看法。
答:政府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要依法行政,加大对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监督力度;严格追究责任人的失职违法行为,司法机关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和制裁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行为。企业(生产者):要自觉遵守职业道德,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不制假、不售假。10.2008年3月29日,两位在郑州读书的女学生小娅和小莉在保罗国际美容美发(河南)有限公司剪发时选择了每人38元的“洗剪吹”,不料结帐时却被告知,她们一起共消费了1.2万元。两人身上当时只有不到三百元钱的生活费,无奈之下只好掏出手机想同学求援。当晚10时30分,三十几名同学各自拿出几百元的生活费,总算凑够辽800元送到了点里,小娅和小莉才得以脱身。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保罗国际美容美发店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因为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对消费者进行误导和欺诈,要承担法律责任。该美容店的做法就是欺诈消费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2)小娅和小莉应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可以跟该美容店协商解决;或向公商行政部门投诉;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
第四单元国情教育
◎考点: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运用)
11.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科技缺乏。一方面,一传统制造业为主导的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模式,使我们以廉价的劳动力,消耗大量能源、承受巨大的污染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发达国家,仅需一纸技术合同,就可以拿走我们大部分利润。
(1)上述材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当今时代,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发展科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关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2)你认为怎样才能加快提高我国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答: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育和发展科技放在有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抓好人才的培养;建立国家科技奖励制度,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学习、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并立足我国国情加以创新等。◎考点: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运用)
12.环保总局将200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确定为“节能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旨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民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减少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友好相处成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社会成员的 自觉行动。据此回答:
(1)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和实施什么样的发展观? 答: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
(2)请你例举在日常生活中能“节能减排”的措施?(不少于三例)
答:减少使用空调;多用公共交通工具;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停止室内电器待机状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
13.材料一:2007年9月,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费教课书,开展教课书循环使用实点工作。
材料二:从2008年6月起,在全过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实现塑料袋有偿使用制度。
(1)这两件事共同体现了我国在实施什么样的基本国策? 答:体现了我国在实施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
(2)谈谈你准备怎样践行这一基本国策?
答:我们要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并积极宣传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倡导绿色消费行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同浪费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14.众所周知,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约束的矛盾日益凸显,一些主要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纷纷告缺,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再次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节约能源法》、《节约用电管理办法》等与节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答: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为什么要开展节约资源节约能源的活动?
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资源和能源的迅速增长。合理开发资源,有效利用能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严峻的资源和能源形势,增强全社会的忧患意识,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珍惜资源,节约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你打算怎样节约资源?
答:从树立科学节约观开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水杯;搞好废旧物品回收和在利用等。
15.温家包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这说明缓解我国资源全面紧张的状况下刻不容缓;同时,也说明“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发展“循环经济”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和基本国策? 答: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
(2)你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有什么好处?
答:面对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基本国情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要贯彻“循环经济”的理念,应该怎么做? 答:家庭用水在利用;废旧物品的分类回收和再利用„„
16.材料一:2004—2005学年《时事》杂志第一期《警钟,已经敲响》一文中指出:人口众多、飞速发展、无端浪费„„中国已成为“资源弱国”。50年后中国矿产的一半将面临枯竭。
材料二:进管我国资源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仅为世界水平的60%、10%和25%。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阅读上述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资源的现状是什么? 答:自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2)你认为除了自然因素(如:时空、季节分布不均)外,产生资源问题的原因还有哪些? 答:开发不尽合理、科学,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
(3)节约资源的关键在行动。那么,在日常生活中,你准备怎么做? 答:增强节约资源的意识,落实节约资源的行动,勇于同浪费资源的行为作斗争„„
17.科学家们认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减排”)是制止目前全球变暖趋势最有效的方法。近日,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动员和部署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国家“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1)重视“节能减排”工作表明我国政府坚持什么样的基本国策?
答:坚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或可持续发展战略)
(2)请你列举在日常生活中能“节能减排”的措施。(不少于三例)
答:减少使用空调;多用公共交通工具;随手关灯、水龙头;停止室内电器待机状态;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等等。
18.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多次提到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好又快”是引领今后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材料二:2008年1月3日,湘西州人民政府州长长在州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关键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为“又好又快”,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观? 答:(1)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2)你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我州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答: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依靠科技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应贯彻以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3)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
答:我们青少年要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节约资源,积极学习和宣传有关资源和环境的知识,清醒认识我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性;积极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19.2008年12月2日 至3日,“中国国际生态建设市长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此次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城市与新农村生态建设──规划战略及项目实践”,以“城乡生态建设”和“水治理”。来自辽宁、浙江、江苏、广西、上海、山西等省20多个城市和地区的市长及政府官员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与与会专家、学者就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解决方面的议题进行了直接对话交流。
(1)建设生态文明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等;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必须坚持实施什么样的国策和贯彻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答: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策;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
(3)运用所学知识扼要说明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以及我们中学生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答: 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做法:我们中学生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木等。
(4)2008年5月以来,政府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可以是经济、政治、科技、关注民生等方面,不少于3条。)
答: ①5月积极组织抗震救灾,恢复重建家园;②9月1日中国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除学杂费;③9月25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并实现首次太空行走;④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公路养路费等6项收费。
◎考点、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运用)20.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必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请问:
(1)什么是民族精神?
答: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延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认同的,带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精神追求。
(2)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什么?
答: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3)我们应该怎样培养民族精神?
答: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广泛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宣传活动。
21.为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良好环境,某校开展了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系列活动。如果该校邀请参与(1)请你为该校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系列活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要求提至少两条合理化建议)答:可以利用语文、政治、历史等课程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学校可以利用重大节日进行相关的宣传教育;开拓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实际活动等等。
(2)通过参与此项活动后,你对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一定有不少感想。借此机会给大家谈谈你的认识。
答:我们青少年应该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面对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大力培养和增强自己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精神、求知意识、科学精神、开拓精神、服务精神,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良传统的同时更具现代气息和时代风貌。
(3)在今天,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什么时代意义?
答: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形成巨大民族凝聚力,有助于提升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有助于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全民的民主法制意识和民族创新能力;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22.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灾情惨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和救援人员发展比派困难、不派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抢救生命,奋起抗震救灾。全国人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想灾区人民送去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当前我们践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民族精神是维系民族生存繁荣发展和实现民族和睦团结的重要纽带,是推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必须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2)我校师生也以捐款捐物等形式踊跃地投入到抗震救灾活动中。那么,从这些活动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答:社会是一个整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社会,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自觉服务社会„„
(3)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该怎样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
答: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广泛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宣传活动。青少年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时代生命力的内容。
第三篇:复习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复习课《抗日战争》教学设计
鄂州市第五中学
卫荣鑫
教学目标:
1、目标: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战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重点:把握抗战的主要史实。
3、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4、方法:学生朗读,观看图片,教师讲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丰碑,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这节课的复习专题是《抗日战争》。
二、新提法:
原来总是说8年抗战,现在提出14年抗战。8年抗战从七七事变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仅从全面抗战开始;14年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包括局部抗战6年和全面抗战8年。
三、战争原因: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爆发,为寻求出路,日本军部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内恐怖独裁,对外扩军备战,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四、抗战的主要史实:
(一)时间:1931—1945 局部抗战:1931—1937
全面抗战:1937—1945
(二)主要事件1、1931年,九一八事变2、1935年,一二·九运动3、1936年,西安事变4、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5、1937年,南京大屠杀6、1938年,血战台儿庄7、1940年,百团大战8、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9、1945年,抗日战争的胜利
(三)抗战胜利的意义:
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
建立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六、课堂拓展:
1、历史:戚继光抗倭,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2、现实:前阶段,日本教科书事件,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现阶段,日本首相安倍解禁集体自卫权,谋求修改和平宪法。
3、启示: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振兴中华,提高综合国力,不让历史悲剧重演!(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9月3日为“抗战胜利日”)
第四篇:抗日战争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每当我的耳畔响起这振奋人心的旋律时,内心除了朦胧的激动,小小年纪的我并没有太深的感受。当我看到影视剧中那狠狠教训敌人的小兵张嘎,我也仅仅只是为调皮机灵的嘎子喝彩。有一天我在书中读到一个为了全村人的性命,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最后牺牲自己的同龄人——王二小的时候,我落泪了。此时此刻的我,才真正感受到,抗日战争不仅有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牺牲的哀伤。我也终于明白国旗为什么是红的,红领巾为什么是红的——那都是革命烈士为了保家卫国而洒下的鲜血染成的!
小时候,奶奶总是搂着我坐在院子里,给我讲他爸爸那段曾经烽火狼烟的岁月,凉水的秋风,带着历史的痕迹,吹翻了七十年多前的那一页„„
1937年7月7日,狼子野心的日本侵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自此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开始全面践踏中华大地。我们忘不了南京大屠杀中30万同胞的累累白骨,他们在短短一周的时间里面,成为了疯狂刺刀下的牺牲品,成为了毒气细菌下的试验品,他们无力抗争,任凭侵略者在他们身上残暴地发泄着;我们忘不了日军攻占开封,令花园口决堤防水,致使140万人无家可归,数十万人被淹死;我们也忘不了日军在在双溪镇、在冷水桥的扫荡,他们在临平山、在老余杭建的碉堡吞噬了多少爱国志士鲜活的生命,他们制造的乔司大屠杀骇人听闻,遇难同胞1360余人,烧毁房屋7000余间„„那些狰狞的表情,猖狂的笑容,我们都忘不了!
哪里有屈辱,哪里就有抗争!自那时候起,中国人民就走上了一条艰难的抗战征程。虽然一次次地倒下了,但我们又一次次地站了起来,无数热血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毅然奔赴抗日最前线,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枪林弹雨中为民族的存亡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南湖洪船的起航,到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从天安门城楼前的庄严宣誓,到南巡讲话的改革春天,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过去了,中国终于站起来了!
9月3日全国阅兵,奶奶那双原本混浊的眼睛,在这一刻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她激动地拉着我说:“沅芫快看,我们中国强大了!以前我们都打仗只有小米加步枪,作战条件可艰苦了,现在好了,瞧这一辆辆坦克,一架架战机,日本人再也不能说我们是“东亚病夫”了,别人再也不能随便来打我们了!”说着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我虽然没有经历过那段悲惨而热血的年代,但是在这一刻,我也不禁热血澎湃,我多想成为一个像阅兵式上那样的军人啊,想成为《开学第一课》中介绍的左权将军那样的英雄,巴金老爷爷曾经说过:只有将自己和集体国家联系在一起时,为国家而奋斗时,你才拥有了归宿,才不会像一片无主的落叶。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享受着先辈们用身躯和热血为我们铺就的幸福之路,我们的国家也在一步一步走向富强,但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屈辱的历史。
听,黄河在呻吟,长江在哭泣!一个民族,只有充满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愤然前进,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让我们化耻辱为悲愤,化悲愤为自尊,承担起富国强兵的责任,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复兴中华,燃烧自己!
第五篇:材料解析题
10.综合探究题:阅读下列材料: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哪三次大规模的战争?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如何确立起来的?从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的失误?在各行各业上,分别涌现出了哪些模范人物?
(4)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采取的哪些具体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
(5)结合以上材料的学习,请你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10.综合探究题
(1)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黑暗统治;抗日战争,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伟大胜利,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2)通过完成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失误: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模范:“铁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
裕禄、“人民好战士”雷锋(4)1978年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四个经济特区,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1985年,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6年在农村完全取消了农业税等(5)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国家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2)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3)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
29、(25分)
答:(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戊戌变法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
(2)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
(3)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心理,层层递进,有表及里,逐渐深入。感悟: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改变中国的命运,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材料二:1924年,孙中山发表宣言:“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之侵略。北伐之目的,不仅在推翻军阀,尤在推翻军阀所赖以生存之帝国主义。”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有怎样发展?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
(3)谈谈你学习了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新航路后的历史感受。(要求:不展开论述,限50字以内。)
29、(25分)
答:(1)第一期洋务运动;第二期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第三期新文化运动
(2)由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开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后,即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者,又反对外国侵略者。革命运动叫辛亥革命。
(3)道路曲折,与时俱进,不断进取。
30、材料一:19世纪后期,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迅速运用于生产领域,形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浪潮。
材料二: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①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②请举出两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结合自身实际,你认为应该向他们学习什么?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研究、探索和发明创造集中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④从材料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30、(25分)
①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电力的应用日益广泛。
②只要列出相关科学家均可以。学习他们刻苦钻研、虚心学习、大胆探索和不懈努力的品质等。回答得有理都可以
③集中在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④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要使综合国力的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32.阅读下列材料: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第二次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何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中的“第一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
(2)材料中“第二次革命”的核心领导人是谁?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多少周年?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6分)
(3)材料中“第三次革命”的核心领导人是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第三次革命”的开端,其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境内的拉什摩尔山上,雕刻有乔治·华盛顿、起草《独立宣言》的托马斯·杰斐逊、亚伯拉罕·林肯、20世纪第一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四位总统的人面雕像,人们称它为总统山。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1040亿美元。到1932年只剩下585亿美元了。美国损失了一半的财富,空前的繁荣演变为空前的危机。危机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蔓延到整个西方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从华盛顿何林肯中任选一人,说么其能够入选总统山的主要理由。《独立宣言》发表于何时?它宣告了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哪国统治而独立?(3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次“空前的危机”有何特点?(3分)
(3)为应对这次“空前的危机”,实行“新政”的美国总统是谁?“新政”的结果及意义如何?(4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4题12分,第35题13分,共25分。
34.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史,更是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寻求救国真理、改造中国、发展中国的探索史。
请回答:
(1)鸦片战争失败后,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朝统治者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该运动前期和后期分别提出了什么了、口号?其失败的标志是什么?(4分)
(3)为寻求救亡图存的道路,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变法维新运动。维新变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分)
(4)为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李大钊等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1918年,他连续发表了哪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2分)
32.(1)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分)
(2)毛泽东 60(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1分)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或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1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或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1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分)
(3)邓小平(1分)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互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分)
33.(1)华盛顿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林肯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赢得了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只要能答出其主要事迹即可)(1分)1776年(或1776年7月4日)英国(2分)
(2)涉及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3分)
(3)罗斯福(或富兰克林·罗斯福)(1分)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1分)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 6
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只要答对两条即可)(2分)
三、问答题:
34.(1)《南京条约》(1分)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2)洋务运动 “自强” “求富”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4分)
(3)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西方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等(只要能答对三条即可)(3分)
(4)《庶民的胜利》 《布尔会维主义的胜利》(2分)
二、非选择题(35分)
16、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维护统一,巩固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那些有利于国家统一的人或事在历史的长河中依然被后人传诵与铭记。(9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1936.02)下半阙:
„„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二 有人致信荷兰殖民者揆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祖国大陆全体同胞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的“秦皇”是指谁?为了巩固统一,他创立了一套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的“汉武”又是指谁?为了加强思想上的统一,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二出自谁之口?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采取了什么措施?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其中,中国政府于哪一年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又于哪一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7、阅读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获胜演说词,回答问题。9分
材料一 在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时,林肯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友情的纽带,或会因情绪激动而绷紧,但绝不可割断。”
材料二 安·尼克松·库伯已经106岁高龄了。她出生的年代,正是黑人奴隶制度解除之后,那时还没有汽车和飞机,像她一样的人仅仅因为肤色和性别就被挡在参与投票的大门之外。„„当整个美国大陆都笼罩在经济大萧条的绝望之中时,她见证了一个国家战胜自身恐惧,重新崛起,“新政”不仅给美国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更给美国人民带来了共同的价值观。„„当日本的炸弹投向我们的港口,暴政威胁着这个世界时,她见证了一个崛起的民族,民主重获新生。
(1)材料一中,奥巴马所说“面临着比今天更严重的国家分裂”指的是什么事件?你如何理解林肯所说“我们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这句话?
(2)材料二中的“大萧条”和“新政”分别指的是什么?两者之间有何关系?
(3)指出材料二中“暴政”的含义以及“民主重获新生”后逐渐形成的时代的主题。
(4)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你认为他的当选与林肯有关吗?为什么?
18、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
(2)图二译著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5)图五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论成果?
16、(1)秦始皇、创建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2分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
(3)郑成功 清政府设置了台湾府 2分
(4)一国两制 1997年 1999年3分
17、(1)事件:1861年南方蓄奴州组成“南方同盟”,分裂国家,挑起内战。(1分)理解:林肯认为南方和北方的人民是朋友,属于同一个国家——美利坚
合众国,他不允许国家分裂。(1分)
(2)分别指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2分)两者间存在因果关系:罗斯福在经济危机中当选总统,其“新政”目的是摆脱经济危机;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维护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并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1分)
(3)含义:法西斯统治(或法西斯主义)。(1分)
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1分)
(4)有关。(1分)正是由于林肯解放了黑人奴隶,黑奴的后裔在今天才有可能当选总统,来拯救美国。(1分)
18、(1)魏源1分;师夷长技以制夷1分。
(2)物竞天择,适者生存1分;世道必进,后胜于今1分。
(3)三民主义或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分
(4)民主1分,科学1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或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学习过程1分。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分;邓小平理论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9月中旬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美国在这次危机中造成的损失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10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布什表示,美方希望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探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措施,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胡锦涛强调,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对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稳定。——中国财经评论
材料二:美国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大国崛起》
(1)材料一中的“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是怎样发生的?它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的“新政”是指什么事件?如何看待“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作用?
(3)中美两国共同探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世界经济发展总的趋势是什么?结合两国领导人的谈话,说说如何处理两国在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29.(1)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随即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2分)
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引起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局动荡。危机也使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2分)
(2)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2分)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2分)
(3)经济全球化(1分)加强合作交流、维护经济稳定(1分)
二、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文资本主义其他种种主案,都 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答:无产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三、下面是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泽东(1)“三年来”从那一年开始?此年发生了什么重大时间?这一时间标志着什么?此间任命
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么?答:1946年,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进军;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2)“三十年来”以什么事情为起点?这一时间标志着什么? 答“三十年来”五四运动为开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开端。(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此后为争取独立,中国人民开展了那些反帝斗争(三件)?答: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四、材料同上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何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1949年9月
2、碑文叙史由近溯远,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转变,其标志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三十年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经过“三年以来”的解放战争,革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答: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或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历史问答题
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
一、根据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说明中国是怎样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答:①1842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领土主权完整遭到破坏,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大片国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便利了日本进一步侵略中国;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允许日本设厂、增辟商埠,便利了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和掠夺财富,因而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一、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请写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典型事件各四例。并简要谈谈你学习这段历史的感受。
答:列强侵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太平天国运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感受:清政府腐败无能,落后就要挨打;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获得成功;中国人民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外国侵略势力低头;只有中国共产党是才能领导中国人
民取得革命的胜利。
二、事实表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以及照搬西文资本主义其他种种主案,都 不能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摘自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改良主义”运动、“旧式的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分别指的是中国近代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答: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运动(或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新的社会力量”和“先进理论”分别指什么?答:无产阶级、马克思列宁主义。(3)概括指出中国“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得以完成的最主要原因。答: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三、下面是毛泽东撰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三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三十年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毛泽东
(1)“三年来”从那一年开始?此年发生了什么重大时间?这一时间标志着什么?此间任命革命的最大成果是什么?答:1946年,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进军;标志着全面内战的爆发。
(2)“三十年来”以什么事情为起点?这一时间标志着什么? 答“三十年来”五四运动为开端。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开端。
(3)“一千八百四十年”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此后为争取独立,中国人民开展了那些反帝斗争(三件)?答:鸦片战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四、材料同上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何时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
1949年9月
2、碑文叙史由近溯远,从“一千八百四十年”起,中国历史发生了根本转变,其标志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的含义是什么?“三十年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哪一历史事件开始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经过“三年以来”的解放战争,革命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答: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或中国人民开始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或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五四爱国运动;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或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或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五、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面临两大历史任务;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请回答:
① 材料中的两大历史任务是指什么?(1)民族独立与解放、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 ②材料中的“三次巨大变化”的核心事件是什么?(2)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
③材料中的三位伟大人物是指哪三位?(3)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④从20世纪以来百年历史的沧桑巨变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4)只有社会主义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六、19世纪末和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侵略中国的战争。这两次战争的名称分别叫什么?战争的结果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各有什么不同?
答:两次战争是甲午中日战争和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最后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激起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维新变法运动兴起。中国人民在1945年9月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
七、1898年—1911年为挽救民族危机出现的三次高潮性事件是什么?指出与其相对应的阶级派别,从他们的探索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1)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义和团运动――农民阶级;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2)启示:无论是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或者民主革命派都不能使中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都不能使革命获得成功。(2)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永远不会向帝国主义或外国侵略者低头。(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八、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而不断探索。请回答:
(1)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进步意义有哪些?
答:探索: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进步意义: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治;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进行了什么探索?这次探索的伟大业绩是什么?答:探索:领导辛亥革命。功绩: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3)上述两次探索的最终结果如何?出现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结果:都失败了。根本原因: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
九、1911和1919年中国发生了两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是哪两次革命运动?各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答: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由于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依靠和发动广大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五四运动中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迫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并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建设
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他建设了敌后根据地,他实行了民主好处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歌词,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于何时诞生?到2005年,她已走过多少年的历程? 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各地先后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启发工人觉悟,帮助建立工会组织,出版刊物,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结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成熟。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诞生,到2005年她走过了84年历程。
(2)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
南昌起义等武装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蒋家王朝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三反”“五反”运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等等(3)唱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回顾中国革命的历史,你有哪些感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保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一心一意为人民等等。
十一、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政党领导的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请回答下列问题:(1)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旧:三民主义;新:毛泽东思想。
(2)旧、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建立的国家名称和国家的性质各是什么?
答:旧:中华民国,性质:资产阶级共和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3)写出两次革命建国时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名是什么?
答: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4)简述两次革命的意义。
答:旧: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使国民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民主主义革命 :① 中国人民结束了被压迫的命运,人民成了国家的主人;中国开始了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代。②使世界占1/5的人民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使亚非人民增强了民族解放斗争的信心。
十二、材料一:“今不幸与美英两国开启衅端,洵百得已„„前以中华民国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妄自滋事,扰乱东亚之和平,终使帝国操执干戈„„美英两国支援残存之政权,助长东亚之战乱,假和平之美名„„近来更与加强经济上军事上之威胁,欲使我屈从彼意„„事既至此,帝国现为自存自卫计,惟有蹶然跃起,冲破一切障碍„„”——1914年12月8日日本天皇颁布的《宣成诏书》
材料二:战争开始两天后,《纽约时报》的一篇评论中乐观地表示:“我们是一个联合体中 的伙伴„„我们拥有中国这样的盟友,它有着用之不竭的人力资源,它有着坚忍不拔、不屈不挠和无限智慧的人民,我们对那里所做出的援助,将得到十倍的回报。——中国作家韩素音在珍珠港事件后的回忆。
请回答:
(1)日本对中国“操执干戈”是在哪一年?标志性的事件是什么?答:1937年“七七事变”。
(2)你同意日本“操执干戈”的理由吗?其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同意,经济危机引起严重的政治危机,日本想通过对外侵略扩张而摆脱危机。(3)针对美英两国,日本是怎样“自存自卫”的?其目的是什么?
答: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目的是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4)材料二中的“联合体”是指什么?答: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5)你是怎样看待材料二中所说的“回报”的?答:所谓的“回报”是指中国在美国的援助下,在战争中牵制住日本更多的力量,以便于美国减轻对日战争的压力。
十三、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与中央其他领导人一起离开西柏坡,乘汽车前往北平。毛泽东上车时,风趣地对周恩来讲,我们进京赶考去了。周恩来笑着点头说,我们应当都考及格,不要退回答。毛泽东充满信心地笑道:我们绝不能当李自成,我们会考个好成绩。请回答:
(1)毛泽东周恩来对话的背景是什么?答:三大战役后,新民主革命即将取得胜利。(2)材料中“进京赶考”的含义是什么?答:建立国家政权。
(3)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功;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土地革命;召开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藏和平解放;国民经济恢复。
十四、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五十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在这里向世界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过了五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艰苦卓绝的风斗,昔日积贫积弱的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诞生,中国革命主要经历了哪几个历史发展时期? 答: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大革命时期或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或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时期);解放
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2)半个世纪以来,新中国发生了那些历史巨变?
答: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统一(建立了新中国、香港、澳门回归等);人民成为了国家的主人;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改变了旧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初步实现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3)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和上述问答,我们可以的出那些结论?
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十五、中国近代历史上,社会性质发生过三次变化。请指出中国社会性质有哪三次变化?简要说明每次变化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答:①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中国战败,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②第二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原因:中国人民进行100多年不屈不挠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③第三次: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关于台湾、香港、南京问题
十六、关于台湾(1)列举中国近代史上,曾经侵略过台湾的资本主义列强三个?(2)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哪位领导人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了什么构想?这一构想在哪两个地区得以实现?(3)请你写出二战中发表有关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国际性文件名称,并谈谈该文献发表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1)英国、美国、日本、法国(2)邓小平一国两制 香港、澳门(3)《开罗宣言》,现实意义:它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反对“台独”“一中一台”“两个中国”言行的有力武器。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十七、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是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材料二:我三大盟国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处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回答:(1)两则材料分别出自什么文件?答:《马关条约》、《开罗宣言》。(2)材料一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为什么对中国不利? 答:使中华民族工业面临严重挑战,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材料二中为什么使用“窃取”一词?答:材料二中所列领土都是中国固有领土,日本是以实力为后盾,以强权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取得的。
(4)从材料二中,能否看出“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层意思?主说明理由。
答:能,“我三大盟国”包括美国。
(5)材料二中的文件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意义:战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了依据,它肯定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反对“台独”“一中一台”“两个中国”言行的有力武器国。国际社会普遍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国家的行径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
十八、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1842年,它见证了英国侵略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以后,在南京又发生了重大历史事件。
1、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例发生于南京的重要事件并说明影响。
答:(1)1852年,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并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作都城,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2)1911年12月,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4)1937年12月,日本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杀害了我国同胞30多万人。(5)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标志着历时22年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覆亡。(以上任选三例)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何时在这里签订?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1842年
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是:使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清政府在哪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被迫将南京开辟为通商口岸?(3)《天津条约》
4、列出近代在南京建立的三个类型的政权名称及其性质?(4)太平天国政权――农民阶级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资产阶级共和国,南京国民政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5、毛泽东曾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这里的“钟山”指什么?诗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5)钟山指南京,历史事件是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6、文革十年**期间,南京人民抵制错误,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其中最突出的是什么?
答:(6)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十九、“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请回答:(1)“旧政治制度”是指什么?答: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
(2)“新政治制度”指什么?在英、法两国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答: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法国表现为资产阶级共和制。(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答: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的序幕,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二十、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献》?它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 答:①《权利法案》;②立法权、经济权、军事权。
(2)材料二出自法国的什么文献? 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答:①《人权宣言》;②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
(3)村料
一、材料二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点?本质上的相同点有:①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都主张反封建;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二十一、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指的是什么文件的内容?它们的制定机关分别是什么?
答:《权利法案》:英国议会;《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人权宣言》:法国制宪会议。
(2)上述材料所指的文件颁布有何意义?答:《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独立宣言》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它标志着美国诞生;《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重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十二、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9世纪下半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请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此同时,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同样性质的改革被称为什么?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措施对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答:(1)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3)启示:1)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坚持对外开放;2)倡导科教兴国,努力发展教育。
二十三、我国近邻日本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国家,历史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回答下列有关日本历史的问题:
(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国内矛盾重重,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怎样向欧美列强学习的?结果怎样? 答:②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在社会生 23
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③结果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开展对外扩张活动。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战败,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大国。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答:主要原因①朝鲜战争,美国在日本大量军事订货的刺激;②利用美援,引进高新科学技术;③利用当时稳定的国内环境。
(3)学习上述三次日本历史巨变后,你有何感想(要求:60字以内;不展开论述)? 答:国民经济要发展,综合国力要提高,不仅要提倡“科教兴国”战略,还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时并举。
二十四、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皇政府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技师。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
答: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努力发展教育。
(2)日本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变化?答:明治为新前,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明治为新时,日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技术:明治为新后,日本实行侵略扩张政策。(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答:多主动和外界交往;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所用。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要选择性的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
四、简答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这些历史变革分别有何影响? 答: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二十五、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俄、日、美在这一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各是什么?答:俄国面临着农奴制的严重危机;日本出现了幕府统治和民族危机;德国政治分裂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
(2)它们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答: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3)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殖民争夺更加激烈;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三次科技革命
二十六、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请回答:
(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标志是什么?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候,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创制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20世界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又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答: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和石油。电车、汽车、飞机等。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2)试举一例科学革命的具体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答: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电灯,改变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克服黑暗对生活的限制。
(3)试以历史上某个国家的兴衰为例,说明科技革命对该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答:英国首先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19世纪成为世界霸主。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技术装备落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被美、德赶上和超过。
二十七、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而现在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已超过了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目前,跨国公司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4万多家,其子公司25万多家之多,总产值占世界生产总量的40%,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25
出口总额的60%。
(1)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答:标志:第一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第二次,电力的广泛使用。
(2)结合材料,分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哪两种新趋势?科技革命影响说明了什么?
答:新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势——知识经济或者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略。
(3)结合你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举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信息传递方面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答:第二次: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三次:计算机、移动通讯、电视机、DVD、VCD、传真机。
二十八、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三次全球性的技术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请回答:
(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创造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又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答: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和石油。电车、汽车、飞机等。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
(2)试举一例科技革命的具体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
答: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例举的成果是某次科技革命与生活相关的具体成就,并说明应用后改善了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例答: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改变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克服黑暗对生活的限制。
(3)试以历史上某个国家的兴衰为例,说明科技革命对该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答:为开放性试题。可选一国之兴或衰(如英、法、美、德、俄国、日等国)说明。例答:英国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19世纪居世界霸主。在二次科技革命中,技术装备落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被美、德赶上和超过。还可用一些国家(如近代中国等)科技落后,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来反证说明。
二十九、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科技革命有哪些新发现?它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答:(1)三个方面: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
(2)a、促进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b、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c、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三
十、请你说出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年代以及它们各自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社会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受益?为什么?
答:(1)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以电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内容,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2)世界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社会分别处于: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闭关锁国,无从受益;第二次时,虽有“洋务运动”,但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更加反动和腐朽,半殖民地化的现实,使中国无力受益;第三次,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后,自力更生,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受“冷战”的影响和国内“左”倾思想的干扰,没能很快实现现代化。
国际关系史
三
十一、(关于国际会议)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召开了许多国际会议,这些会议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慕尼黑会议、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请你在其中任选两次与中国有关的会议,说明它涉及到的中国问题及产生的影响。
答:①巴黎和会: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华盛顿会议: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条件。②开罗会议:明确规定日本侵占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为中国收回这些地区提供了保障。③雅尔塔会议:决定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提高了中国的地位。④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三
十二、试述巴黎和会及华盛顿会议中有关中国问题的决议,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巴黎和会上,列强在签订《凡尔赛和约》时,竟然无视中国是战胜国的一员,无视中国人民的利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利益由日本继承。华盛顿会议上,与会九国代表签署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这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从这些决议可以看出,帝国主义列强召开这两次会议的目的是根据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而中国虽是战胜国,但属于弱国,因为依然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所以说“弱国无外交”。
三
十三、(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又是如何被破坏的?如何评价这个体系?
答:建立:(1)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通过了《凡尔赛和约》,以及对奥、匈、保加利亚、土耳其等国的条约,合称为巴黎和约。这些条约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非洲和西亚的统治新秩序。
(2)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签订了《四国公约》、《五国公约》和《九国公约》,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成华盛顿体系。这两次会议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坏:1933年德国希特勒上台,二战的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建立军部法西斯专政,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系”彻底瓦解。
(3)评价:这一体系确立了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新秩序,它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也就不能长期维持下去。三
十四、(关于经济危机)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表:略 —《世界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罗斯福
材料三 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殖民地)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的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答:美国、德国。
(2)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各采取了什么措施?答: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3)罗斯福所说的“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
答:不能。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4)德国是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 答: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侵占欧洲一系列国家。德国最后被打败。
三
十五、(关于经济危机)材料: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
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美国当时的什么社会状况?答: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
(2)发表演说的美国总统是谁?他是哪一年就任美国总统的?答:罗斯福,1933年就任美国总统。
(3)针对材料中的困境,这位总统当时采取了哪些措施?答:①从整顿改革危机最深的金融业开始,恢复银行的信用。②在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③新政的秩序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整顿。1933年国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的调节和控制,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④新建许多公共工程,如筑路、架桥、植树、兴建水利工程等,以减少庞大的失业队伍,刺激消费和生产。(4)如何评价这位总统的措施?(结果、影响、作用)答:新政的实施,使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统治得到稳定。但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三
十六、“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斯大林语(1945年2月于雅尔塔)
(1)料中的“战时”、“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是什么?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请至少举出1例战后苏联于同盟互相敌对的史实。答:美国为首的北约和苏联为首的华约对抗;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的对抗;美苏开展军备竞赛等。
(3)战后,战时同盟分裂了,您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国家与国家间经济、政治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宗教信仰的冲突;民族冲突等。
三
十七、(关于国际格局)世界现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不断变化调整,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两次世界大战后各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 答: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什么特点?答: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多极化在加速发展。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冲突加剧。请你任举一例说明。
答:例如巴以冲突,印巴冲突,海湾战争,南斯拉夫战争等。原因:世界格局的变化,导致了原来掩盖着的许多矛盾和冲突的激化,特别是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此起彼伏。(4)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势?
答:
1、首先要搞好稳定,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2 积极参加与国际事务,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3 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三
十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立即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不付任何赎金。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1917年《土地法令》
材料二: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中国土地法大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哪一政府颁布的?该政府的主席是谁? 苏维埃政府 列宁(2)材料二是哪个政党颁布的?当时处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什么时期 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3)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归人民所有或耕者有其田
三
十九、(1)、有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探索。如(1)列举出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进行自主创新的几个事例
①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②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③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
④实行改革后,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2)20世纪20---30年代和50-70年代中国共产党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进行过两次重大探索,找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这两次探索过程是如何完成的?探索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探索过程:
20---30年代的探索:大革命失败后,中共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放弃了夺取中心城市,率领队伍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在这一正确路线指导下,中国民主革命最后取得了胜利。
50-70年代的探索:中共八大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找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发展道路,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启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制定政策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中共能够与时俱进等等。
(3)结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的奋斗历程,列举实例说明中共是怎样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①中共成立后,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从根本上解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②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给你哪些启示?
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发展了马列主义,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工作重点,体现了实事求是的马列主义思想路线。
四
十、欧洲共同体建立的原因和作用是什么?它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怎样的趋势? 原因:二战后,美苏两大国崛起,对西欧形成很大的压力。西欧一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加强合作和联合,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际地位,促进经济发展。
作用: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它同世界上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合作。
趋势:世界经济全球化。
四
十一、有人说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最大的受益国,因为它每次都是由中立国转变为参战国的。请问:这种说法有道理吗?美国是怎样完成这一转变的?又造成了什么影响? 答: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两次世界大战前和战争初期,美国实行的都是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同交战双方进行贸易,大发战争横财的政策。转变和影响:
①一战进行到1917年,交战双方都已筋疲力尽,美国为捞取战利品,争夺世界霸权,向德国宣战。这一做法加速了一战的结束,战后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②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战火烧到美国本土。1941年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很快促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美国的参战对二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很大贡献。
四
十二、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有人说它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人说它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为什么?
答:①第二种。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②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为了克服经济危机,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因而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四
十三、知道1989年以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化?欧洲政治版图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原因的出现导致了哪一国际组织的解散?
答:变化:①1989年东欧剧变后,欧洲的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②1991年底俄罗斯联邦等11国共同签署建立“独联体”文件,这样苏联解体了。原因: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导致了欧洲政治版图的变化。这一原因的出现导致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
四
十四、世界近现代史上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东亚太平洋地区?这些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举四例即可)
答:①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影响: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东亚、太平洋地区
的统治秩序。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影响:日本全面侵华,中国全国性抗战开始。③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影响: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的规模空前扩大,美、英、苏、中等国走向联合,形成反法西斯同盟。④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影响:美军以少胜多击溃日军,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形势。⑤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影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二战结束。⑥二战后美国发动侵略朝鲜战争。影响:美国最终以失败告终,使美国的霸权政策严重受挫。(日本明治维新、中英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国五四运动、罗斯福新政)
例:材料一: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宣誓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后发表就职演说。他说:“我们今天聚在这里正是因为我们战胜恐惧选择了希望……”他呼吁全体美国民众端正心态,努力提高公民责任感,为克服危机、振兴国家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
材料二:奥巴马任美国总统后,正在提倡自20世纪50年代公路扩建计划以来,规模最大的投资项目。他还透露打造现代化的美国教育系统,挽救汽车工业、创造250万个新工作岗位等计划。
结合两则材料说出奥巴马的政策与美国历史上哪一个政策极为相似?这一
政策有什么特点?
解析:材料一中的“恐惧”指的是发端于美国住房市场泡沫破裂的次贷危机加剧演变成的一场全面的国际金融危机。奥巴马现在面临的情况与罗斯福1933年面临的局势惊人的相似:同样面临严峻的经济危机。除了面临的局势类似外,奥巴马采取的政策与罗斯福的政策也十分相似。
(参考答案:罗斯福新政;特点: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或
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 “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请回答:
⑴材料一“宣告”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出自哪一历史文献?(2分)⑵材料二是哪一文件的规定?概括它的内容。(2分)⑶说说这两份文件的历史作用。(2分)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一读”开始,先读设问,然后带着问题读材料,注意从材料中收集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的“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英王”、“大不列颠王国”这类词汇,“二想”时由“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考生可以联想到“美利坚合众国”,由“大不列颠王国”可以联想到英国,由此可以判断材料一中的文献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独立宣言》。材料二应注意“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奴隶”,由此可以判断材料二中的文献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判断出具体的材料,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余下的工作就是“三答”了。(附参考答案(1)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独立。《独立宣言》(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叛乱诸州的奴隶制,奴隶成为自由人,得到法律的承认(3)《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提高了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战争形势开始有利于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