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当代文学专题》期末复习指导参考答案(附形成性考核)
《现当代文学专题(1)》期末复习指导 参考答案(附 形成性考核)
一、填空题:
1、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于绍兴,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周氏兄弟”之一。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著名的“周氏兄弟”是指周树人和周作人。
3、《肥皂》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写道学家四铭对一个乞丐女孩的非分之想,既是对封建道学家虚伪面目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入探讨。
4、鲁迅曾受严复译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论》的影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5、鲁迅在小说《铸剑》的开头,这样写道:“眉间尺刚和他的母亲睡下,老鼠便出来咬锅盖,使他听得发烦。”
6、鲁迅给他的朋友许寿裳的信中说,他因为偶读《资治通鉴》,才醒悟到中国人尚是一个食人民族。
7、爱姑是小说《离婚》中的主人公。
8、鲁迅在小说集《彷徨》的扉页上引用了《离骚》中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小说《**》以张勋复辟为背景通过鲁镇七斤家里的一场小小**,写出了乡村社会的死水微澜。
10、《呐喊》的最后一篇小说《社戏》是作者一段少年时代与农民朋友交往的美好回忆。
11、在小说《祝福》中,祥林嫂原是决心守寡的,她逃到鲁四老爷家为仆,就是为了逃避婆婆令她再嫁的逼迫。
12、鲁迅笔下的阿Q是未庄的雇农,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全靠打短工维持生计。
13、在鲁迅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中,有一类属于在封建科举制度下一心求功名的旧文人,除了《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外,还有《白光》中的陈士诚等。
14、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5、鲁迅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说:“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衷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16、鲁迅多次在他的小说中写到群蜂拥观看杀人场面的情景,早在他创作小说《示众》以前,就在他的第三部小说《药》有精彩的描写。
17、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是吕纬甫。
18、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19、鲁迅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作品几乎全以两个字命名,如《铸剑》、《奔月》、《出关》等,只有《不周山》是三个字,后来,这篇小说也改名为《补天》。20、沈雁冰与周作人等人创办的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
21、郭沫若与郁达夫等人创办的创造社,1921年成立于日本东京。
22、所谓三步的阅读法,即:第一步直观感受,第二步设身处地,第三步名理分析。而“文学史读法”往往偏重于名理分析。
23、郭沫若的名诗《炉中煤》以恋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爱,愿意为她掏出“火一样的心肠”。
24、郭沫若在《晨安》一诗里,以“晨安”问候的外国人士,除了诗人外,还有政治家林肯和华盛顿。
25、闻一多的《<女神>之地方色彩》最有名的论断,就是指出《女神》缺少“地方色彩”的“欧化”现象。
26、对郭沫若影响最大的美国诗人是惠特曼。
27、在五四运动的高潮之后,新文学的作家大多经历了一个从“呐喊”到“彷徨”的过程,如果说郭沫若 的《女神》是他的“呐喊”,那么在《女神》之后出版的诗歌、散文、戏曲集《星空》则可以看作是他的“彷徨”。
28、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就写出了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
29、在40年代初,郭沫若一口气创作了以“战国”时期和“南明”时期为题材的六部历史剧,其中,最有代表性是《屈原》。
30、在“五四”之后,许多作家都产生过彷徨的情绪,郭沫若也写过题为《彷徨》的十首诗,这些诗后来收入他于《女神》后出版的诗文集《星空》中。
31、在40年代的郭沫若研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周扬发表于1941年11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上的文章《论郭沫若和他的<女神>》。32、195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楼栖《论郭沫若的诗》,是一部力图用马列主义观点作家作品分析的专著,其中,阳为关注的是郭沫若的“创作道路”和《女神》的“时代精神”等问题。
33、郭沫若在新文学的第一个十年里,写出了话剧《卓文君》、《王昭君》和《聂嫈》,即著名的《三个叛逆的女性》。
34、曾以一部《女神》开中国现代诗歌浪漫主义先河的郭沫若,50年代以后诗风大变,从一位旧时代的诅咒者变成了新时代的热情歌手,但他这时的诗歌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观,但也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了两部历史剧《蔡文姬》和《武则天》。
35、郭沫若50年代以后以惊世骇俗的新观点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实际上是一篇为历史上的“白脸”形象曹操所作的“翻案文章”。
36、王光东的《关于浪漫的沉思——郭沫若前期文艺思想论》一书认为,前期郭沫若文艺思想虽然变化多,又偏激,不科学,但其价值就在于“深刻的片面”,即使不科学,也是合理的,满足了时代需求的。37、40年代,郭沫若在《斥反动文艺》一文中批判沈从文是“一直是有意识的作为反动派而活着”的“粉红色”的文艺家。
38、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早在他1928年发表小说之前,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39、1929年茅盾《读<倪焕之>》一文关于“时代性”的阐述已经开始接受“新写实主义”的概念。这总小说《倪焕之》的作者是叶圣陶。
40、茅盾是使命感很强的作家,处身其中他无法不受“红色30年代”文艺思潮的浸染,其明显标志是对“五四”的重新思考和“检讨”。在无产阶级革命论争时期,他曾发出“没有‘五四’,未必会有‘五卅’罢”的质疑。
41、蓝棣之在《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一书中批评著名小说《子夜》是一部抽象观念加材料堆砌而成的社会文献。
42、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幻灭》、《动摇》和《追求》三篇小说。
43、小说《虹》的主人公是梅。
44、文学批评家胡风在《回忆录》中谈到,当年在东京读茅盾新赠小说《虹》的感觉是说:“接到书后,读了几天硬读了几十页,还是无法读下去。”
45、在《子夜》中,吴荪甫与赵伯韬矛盾的激化,是由于他与汪派政客杜竹斋联合组织“益中信托公司”引起的。
46、在《子夜》的构思和素材搜集过程中,茅盾甚至连吴荪甫坐什么样的牌号的汽车这种小细节也反复研 究过,原先想让吴荪甫坐“福特牌”小汽车,因为当时上海流行“福特”,后来经研究又改坐“雪铁龙”,因为“像吴荪甫那样的大资本家应当坐更高级的轿车”。
47、在1940年“皖南事变”发生后三个月左右,茅盾就创作了反映这一事变的的长篇小说《腐蚀》。
48、在茅盾的一生中,有许多未完成计划的小说,其中,第一部是192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虹》。
49、早期革命小说的标志性作品是蒋光慈的《短裤党》。
50、老舍的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艺术发展中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51、小说《骆驼祥子》的男女主人公是祥子和虎妞。
52、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即: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其中,给人印象最深、写得最成功的是老派市民。
53、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老派、新派和正派(理想)市民这几种形象系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也占有显著的位置。
54、虎妞的变态情欲,二强子逼女卖淫的病态行为,以及小福子自杀的悲剧,对祥子来说,都是锁住他的“心狱”。
55、赵园的《北京:城与人》虽不是老舍的专论,但对于作为“京派”所依托的北京文化及其在创作中的表现,有非常独到的发现。
56、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除了《二马》中的老马,《牛天赐传》中的牛老四,《四世同堂》中的祁老人和祁天佑之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离婚》中的张大哥。
57、在《骆驼祥子》中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又老又丑的女儿,名叫虎妞。
58、《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文化”的深刻影响,就连大字也不识一二的车夫小崔也不例外:他敢于打一个不给车钱的日本兵,可是当女流氓大赤包打他一记耳光时,却不敢还手,因为他不能违反“好男不跟女斗”的“礼”。
59、五六十年代以后,老舍是最具活力的现代作家,这时期他最成功的作品是话剧《茶馆》和未完成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
60、牛天赐是老舍以中华民族商业为题材的长篇小说《牛天赐传》中的主人公。6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故以“老舍”作为他的笔名。
62、周朴园对侍萍的怀念是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外化”出来的,比如,爱穿侍萍绣过的衬衣,每年四月十八都要为侍萍过生日等等。
63、曹禺的三大杰作是《雷雨》、《日出》和《北京人》。
64、《日出》的主要人物有交际花陈白露、潘月亭、李石清、顾八奶奶、面首胡四以及洋奴张乔治。(有研究者在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曹禺与同时代剧作家的关系时,把曹禺的剧作称为“暮鼓”,而把夏衍的剧作称为“晨钟”。当年中国旅行剧团演《雷雨》轰动一时,剧团的创始人唐槐秋先生曾当面对曹禺说:“万先生,《雷雨》这个戏真叫座,我演了不少新戏,再没有《雷雨》这样咬住观众的”。)65、沈从文的第一部小说集是他于1926年出版的《鸭子》。66、30年代正当沈从文创作的高峰时期,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评论,其中,影响最大也最值得参考的是著名女评论家苏雪林的《沈从文论》。
67、沈从文把《边城》看成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而翠翠便是这种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 理想人物。
68、《边城》的故事非常简单,也就是写茶峒小镇上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翠翠。69、在沈从文的作品中,神性是最高的人性,因此,“神”、“爱”与“美”是三位一体的。
70、沈从文生长在湘西沅水流域,地处湖南、四川、贵州三省的交界处,他所住的凤凰县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而在他的身上就有着苗族的血统。
71、《边城》在结尾处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这里,“这个人”是指傩送。
72、与“京派”相对应“海派”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包括有新感觉派之类的先锋前卫的文学,其主要作家有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等,其代表性小说《梅雨之夕》的作者是新感觉派的著名作家施蛰存。73、关于“京派”的命名,跟30年代初发生于上海与北京两个城市作家之间的一场论争直接相关,当时双方互相攻击的主要人物是北京的沈从文和上海的苏汶,后来又加进了鲁迅等人。74、前些年出现的“张爱玲热”,在1995年张爱玲在美国孤独地去世后形成高潮。
75、葛薇龙是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普通的上海女孩子,为了能继续在香港求学,不得不向与葛家多年不相往来的姑妈梁太太求告。
76、九叶诗派基本上是由两群诗人合流而成,他们与两个诗刊有直接关系,一是《诗创造》,一是《中国新诗》,故意九叶诗派又称“中国新诗”派。
77、施蛰存在《又关于本刊的诗》中说:“《现代》的诗是诗,而且是纯然的现代的诗。它们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78、1946年,上海诗人杭约赫与臧克家等人创立星群出版社,出版了《诗创造》。79、九叶诗派得名于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九人合集《九叶集》。
80、梁实秋在《新诗的格调及其他》一文中说:“新诗运动最早的几年,大家注重的是‘白话’,不是‘诗’。” 81、、穆旦在清华时的同学王佐良说,穆旦写的是“雪莱式的浪漫派的诗,有着强烈的抒情气质,但也发汇着对现实的不满”。
82、穆旦本名查良铮,是现代诗坛最为重要的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翻译家。
83、鲁迅在30年代曾这样评说“五四”散文的发达情况:“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
84、有的学者将现代散文分出两条不同的语体线索,一是“闲话体”,一是“独语体”。其中,鲁迅的散文诗《野草》应归属于“独语体”。
85、周作人的小品文字,多以“言志”散文为主,又可分为“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种。86、《黄昏之献》是风格与何其芳相近的散文家丽尼的散文集。
87、郁达夫是“自叙传”小说的代表作家,但他认为,比起小说,“现代的散文,却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了”。
88、有学者分析认为,何其芳《画梦录》里的意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意象”,如黄昏、黑夜等,一类是“空间意象”,如坟墓、古宅等。
二、单项选择题
1、在鲁迅小说中,有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著名比喻:“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这个比喻出自(B)A、《孤独者》;B、《在酒楼 上》;C、《孔乙己》;D、《伤逝》
2、和“五四”前后的许多“前驱者”不同,鲁迅对现实对未来并不乐观,甚至有些消沉,他躲在S会馆里抄古碑,也以写小说来排遣“苦的寂寞”。这些小说后结集为(A)A、《呐喊》;B、《彷徨》;C、《热风》;D、《故事新编》
3、鲁迅笔下的吕纬甫形象出自小说(A)A、《在酒楼上》;B、《孤独者》;C、《肥皂》;D、《伤逝》
4、鲁迅的第一部杂文集是(C)A、《野草》;B、《随感录》;C、《热风》;D、《坟》
5、鲁迅笔下的魏连殳形象出自小说(B)A、《在酒楼上》;B、《孤独者》;C、《肥皂》;D、《伤逝》
6、鲁迅的小说在艺术形式上有许多突破和创新,其中,具有“类散文体”特点的作品是(C)A、《伤逝》;B、《**》;C、《故乡》;D、《明天》
7、鲁迅写作《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主要是因为有人在《语丝》上提倡“费厄泼赖”(Fairplay)。这位提倡者是(D)
A、周作人;B、冯文炳;C、梁实秋;D、林语堂
8、鲁迅的作品中具有现实主义的特色同时也注入了鲁迅的主观精神,他作品中有的人物的名字,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笔名衍生而成的。比如(C)A、吕纬甫;B、魏连殳;C、宴之敖;D、眉间尺
9、除《狂人日记》外,鲁迅在另一篇小说中也写了一个带象征意味的“狂人”,尖锐地抨击了封建制度文化的“吃人”本质,痛快地抒发了叛逆反抗之声。这篇小说是(D)A、《故乡》;B、《孤独者》;C、《祝福》;D、《长明灯》
10、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大多是历史上有脸有面的大人物。其中,墨子出自小说(C)A、《理水》;B、《出关》;C、《非攻》;D、《铸剑》
11、郭沫若与鲁迅一样他东渡日本的最初目的是为了(B)A、学习考古学;B、学习医学;C、学习文献学;D、学习文学
12、郭沫若《匪徒颂》的主题是(C)
A、批判古往今来的革命者;B、讽刺一切偶像的破坏者;C、歌颂古往今来的革命者;D、批判一切偶像的破坏者
13、如果说《女神》的主导风格是暴躁凌厉,那么,它真正具有代表性作品就应是(A)之类的作品 A、《天狗》;B、《凤凰涅槃》;C、《晨安》;D、《地球,我的母亲》
14、在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是(B)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俞平伯的《冬夜》;D、康白情的《草儿》
15、创造社的第一份刊物是(D)A、《创造日》;B、《创造周报》;C、《创造月刊》;D、《创造季刊》
16、郭沫若在40年代创作的第一部历史剧,是他根据早年的诗剧改编、扩写的(C)A、《女神之再生》;B、《卓文君》;C、《棠棣之花》;D、《王昭君》
17、在新文学史上,第二部个人新诗集是(A)A、郭沫若的《女神》 B、胡适的《尝试集》 C、俞平伯的《冬夜》D、康白情的《草儿》
18、在“革命文学”论争中,将郭沫若称为“流氓+才子”的批评家是(C)A、茅盾;B、田汉;C、鲁迅;D、夏衍
19、郭沫若《女神》中的作品大多发表于“五四”时期的“四大副刊”之一的(B)A、《晨报副刊》;B、《时事新报·学灯》;C、《京报副刊》;D、《民国日报·觉悟》 20、创造社的小说创作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自叙小说”和“寄托小说”。郭沫若“寄托小说”的代表性作品是(C)
A、《喀尔美萝姑娘》;B、《残春》;C、《牧羊哀话》;D、《漂流三部曲》
21、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巴尔扎克”和“二十世纪的别林斯基”的小说大师和理论批评家是(B)A、鲁迅;B、茅盾;C、老舍;D、胡风
22、茅盾在文坛上献出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D)A、《春蚕》;B、《虹》;C、《子夜》;D、《蚀》
23、“茅盾”是沈雁冰在发表哪部小说时开始使用的笔名(D)A、《春蚕》;B、《虹》;C、《子夜》;D、《蚀》
24、在有研究者对茅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后,《中国小说流派史》一书仍然从思潮流派史的角度肯定了茅盾小说的文学史意义,这部文学史专著的作者是(A)A、严家炎;B、邵伯周;C、孙中田;D、庄庆坤
25、在30年代,有一位评论家在对茅盾与巴金进行比较时说,读茅盾像上山,沿途有的是瑰丽的奇景,然而脚下也有的是绊脚下的石头;读巴金像泛舟,顺流而下,有时连你收帆停驶的工夫也不给。这位评论家是(D)A、朱佩弦;B、瞿秋白;C、冯乃超;D、李健吾
26、在《子夜》中,茅盾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了各种经济斗争和阶级斗争,即表现吴荪甫的“三大火线”,一是与赵伯韬的斗法,二是与工人的斗争,三是与农民的矛盾。在这三条线索中,作家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方法,其中,先虚后实的一条线索是(B)
A、吴荪甫与工人的斗争;B、吴荪甫与赵伯韬的斗法;C、吴荪甫与农民的矛盾;D、吴荪甫与唐云山的冲突
27、请先阅读这段文字: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 “《太上感应篇》!”
这是裂帛似的一声怪叫。在这一声叫喊中,吴老太爷的残余生命力似乎又复旺炽了;他的老眼闪闪地放光,额角上的淡红色转为深朱,虽然他的嘴唇簌簌地抖着。然后,再根据“《太上感应篇》”和“吴老太爷”等关键词,判断这段文字出自(D)
A、老舍的《骆驼祥子》;B、鲁迅的《铸剑》;C、沈从文的《边城》;D、茅盾的《子夜》
28、老舍写于1939年的一部长篇小说在“文革”中曾受到严厉批判,直接导致了老舍的噩运。这部小说是(B)
A、《二马》;B、《猫城记》;C、《离婚》;D、《老张哲学》
29、在老舍早期作品中的理想市民形象中,赵景纯出自作品(B)A、《二马》;B、《赵子曰》;C、《离婚》;D、《老张的哲学》
30、老舍曾为自己的幽默流入“油滑”而苦恼,以致一度“故意的停止幽默”,经过反复思索、总结,终于为他得之于北京市民趣味的幽默找到了健康的发展方向这种变化开始于小说(C)A、《二马》;B、《骆驼祥子》;C、《离婚》;D、《四世同堂》
31在老舍的创作中,被看作是《骆驼祥子》的姊妹篇的作品是(C)A、《月牙儿》;B、《柳家大院》;C、《我这一辈子》;D、《四世同堂》
32、在三四十年代,老舍并没有赢得好评,《骆驼祥子》发表后,反响也不大。五六十年代名声大振,是因为他紧跟时代的戏剧创作,但对老舍小说及其文学史地位的系统研究仍不多,直到文革后《论<骆驼祥子>的现实主义》一文发表,如何界定老舍创作的文学史地位才成为学术界重视的课题。这篇文章的作者是(D)A、宋永毅;B、赵园;C、孙钧政;D、樊骏
33、曹禺在创作中明显受古希腊命运悲剧影响的作品是(A)A、《雷雨》;B、《日出》;C、《原野》;D、《蜕变》
34、作品的主人公曾在哈尔滨修江堤时,为了发财而故意让江堤出险,淹死了2000多工人。这一内容出自曹禺的话剧(A)
A、《雷雨》;B、《日出》;C、《原野》;D、《北京人》
35、《莫须有先生传》是著名作家(B)的作品:A、沈从文;B、废名;C、周作人;D、鲁迅
36、所谓“京派”,是指30年代活跃在北京和天津等北方城市的自由主义群,其中,蒙古族出身的作家是(B)
A、废名;B、萧乾;C、林庚;D、芦焚
37、小说《纺纸记》的作者是(A)A、废名;B、萧乾;C、林庚;D、芦焚
38、、沈从文最初在文坛上崭露头角与一个文学刊物直接有关这个刊物是(D)A、《文学月刊》;B、《现代》;C、《文学杂志》;D、《现代评论》
39、“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有一条小溪,西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忘掉单纯的人家。”这段文字出自(D)
A、郁达夫的《感伤的旅行》;B、沈从文的《湘西》;C、郁达夫的《屯溪夜泊记》;D、沈从文的《边城》 40、苏童在“影响我的十部短篇小说”评选中,选中了一篇张爱玲的小说,称“这样的作品是标准的中国造的东西,比诗歌随意,比白话严谨,在靠近小说的过程中成为了小说”。被苏童选中的这篇张爱玲小说是(D)
A、《沉香屑:第一炉香》;B、《金锁记》;C、《茉莉香片》;D、《鸿鸾禧》 41、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D)A、戴望舒;B、卞之琳;C、何其芳;D、李金发
42、朱自清曾将《谈新诗》一文称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谈新诗》一文的作者是(A)A、胡适;B、郭沫若;C、穆旦;D、闻一多
43、“走不尽的山峦的起伏,河流和草原/数不尽的密密的村庄,鸡鸣和狗吠,/接连在原是荒凉的亚洲的土地上,/在野草的茫茫中呼啸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音调的东流的水,/在忧郁的森林里有无数埋藏的年代。”此诗句出自穆旦的(A)
A、《赞美》;B、《出发》;C、《野兽》;D、《合唱》
44、穆旦在50年代回国后不久,就因他在曾在抗战中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而被列为审查对象,在艰难的日子里,他翻译了许多外国诗人的诗集,其中,有俄国诗人普希金的(D)A、《茨冈》;B、《高加索的俘虏》;C、《唐璜》;D、《欧根·奥涅金》
45、“列车轧在中国的肋骨上/一节接着一节社会问题”将风景的描绘机智地加以变形,引入社会问题的关注,形成特殊的反讽效果。这句诗出自(C)
A、杭约赫的《复活的土地》;B、唐祈的《时间与旗》;C、辛笛的《风景》;D、唐湜的《骚动的城》
46、“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嘲笑我,‘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悚然了。”根据文章的风格判断,这段文字出自朱自清的(C)A、《父亲》;B、《给亡妇》;C、《儿女》;D、《背景》
47、散文集《燕知草》的作者是(D)A、林语堂;B、周作人;C、梁实秋;D、俞平伯
三、多项选择题
1、对于如何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寻求新的出路,鲁迅在三点明确的主张,它们是(B、C、D)A、分析;B、批判;C、继承;D、转化
2、鲁迅的前三篇白话小说是在五四运动前完成的(A、B、D)A、《狂人日记》;B、《孔乙己》;C、《阿Q正传》;D、《药》
3、鲁迅农民题材的主要作品有(B、C、D)A、《狂人日记》;B、《故乡》;C、《阿Q正传》;D、《明天》
4、鲁迅知识分子题材的主要作品有(A、B、C)A、《孤独者》;B、《伤逝》;C、《在酒楼上》;D、《明天》
5、鲁迅小说《铸剑》的设法是对于“三头相搏”的描写,这三个头的拥有者是(A、B、C)A、眉间尺;B、大王;C、黑色人;D、宴之敖
6、郭沫若的诗歌受到许多外国诗人的影响,其中主要有(A、B、D)A、惠特曼;B、海涅;C、海明威;D、歌德
7、《女神》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其中也有一些比较优美别致的诗,如(B、C、D)等 A、《凤凰涅槃》;B、《地球,我的母亲》;C、《密桑索罗普之歌》;D、《夜步十里松原》
8、在新文学史上,前两部个人新诗集是(A、B)
A、郭沫若的《女神》;B、胡适的《尝试集》;C、俞平伯的《冬夜》;D、康白情的《草儿》
9、郭沫若的诗集《女神》第一辑收录的诗剧主要有(A、B、C)A、《女神之再生》;B、《棠棣之花》;C、《湘累》;D、《凤凰涅槃》
10、茅盾紧密地、经常地、直接地以当代重要的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在这些事件尚未从当代人的印象中消退时,便将它们纳入和熔铸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其中,有三部作品十分典型,它们是(A、C、D)
A、《幻灭》;B、《走上岗位》;C、《腐蚀》;D、《清明时节》
11、寿生和老通宝分别是茅盾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这两部作品是(A、B)A、《春蚕》;B、《林家铺子》;C、《秋收》;D、《走上岗位》
12、在茅盾的《子夜》中,吴荪甫手下有两员大将,他们是(B、D)A、杜竹斋;B、屠维岳;C、唐云山;D、莫干丞
13、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A、C、D)A、《春蚕》;B、《苦夏》;C、《秋收》;D、《残冬》
14、茅盾《子夜》中的主要人物有(A、B、D)A、曾沧海;B、吴荪甫;C、方罗兰;D、赵伯韬
15、茅盾笔下的许多人物,如静女士、方罗兰、梅女士、赵惠明、赵伯韬、林老板、老通宝等,都是不朽的艺术典型,而不是时代精神、某种阶级属性和某种思想倾向的图解品。其中,静女士、梅女士、林老板分别是以下哪些小说中的主要人物(A、B、C)
A、《林家铺子》;B、《幻灭》;C、《虹》;D、《春蚕》
16、《子夜》原来的计划是通过农村与城市革命发展的对比,反映出这个时期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即写一部“白色的都市与赤色的农村的交响曲”,后来因为生活积累的不足,茅盾断然地对这个宏伟构思作了重大的修改,对作品的规模作了几次大幅度的缩小,其中,作的主要修改有(A、B、D)A、把红军的活动基本上隐入幕后;B、弱化了关于农村革命斗争的线索; C、放弃了对工商征券交易所的表现;D、压缩了关于工厂生活的描写
17、茅盾中长篇小说的网状结构类型是中外小说发展到近代的较高艺术形式,但又导致茅盾多部作品难以完篇的原因之一,其中,茅盾尚未终篇的作品主要有(A、B、D)A、《锻炼》;B、《第一阶段的故事》;C、《春蚕》;D、《霜叶红于二月花》
18、老舍的前三部小说是在英国完成的(A、B、C)A、《老张的哲学》;B、《二马》;C、《赵子曰》;D、《离婚》
19、老舍的小说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B、C、D)A、具有二三十年代典型的“新文艺腔”;B、表现出受英国文化影响的幽默风; C、具有浓郁的“北京味儿”;D、大量使用北京话为基础的俗白、凝练、纯净的语言
20、老舍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共分三部,它们是(A、B、D)A、《惶惑》;B、《偷生》;C、《幻灭》;D、《饥荒》
21、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活跃着各种类型的市民,主要有(A、B、C)等 A、老派市民;B、新派市民;C、正派市民;D、反派市民
22、在老舍塑造的“老派市民”形象系列中,主要有(C、D)
A、《二马》中的李子荣;B、《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C、《离婚》中的张大哥;D、《牛天赐传》中的牛天赐
23、在老舍塑造的“正派市民”形象系列中,主要有(A、B、C)
A、《二马》中的李子荣;B、《赵子曰》中的赵景纯;C、《离婚》中的丁二爷;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24、老舍的作品追求幽默,一方面来自狄更斯等英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也深深入地打上了“北京市民文化”的烙印,因此,老舍的幽默具有北京市民特有的“打哈哈”性质(A、B、D)A、是对现实不满的一种以“笑”带“愤”的发泄;B、是对自身不满的一种自我解嘲;
C、是为了迎合市民的趣味;D、是借笑声来使艰辛的人生变得好过一点
25、曹禺的前三部话剧作品是《雷雨》、《日出》和《原野》,这些作品中的主人人物有(B、C、D)等 A、曾文清;B、仇虎;C、陈白露;D、侍萍
26、“京派”活跃的主要园地有(A、C、D)A、《文学杂志》;B、《时事新报·学灯》;C、《文学月刊》;D、《大公报·文艺副刊》
27、沈从文描写都市题材的主要有(A、C、D)等A、《八骏图》;B、《都市一妇人》;C、《大小阮》;D、《绅士的太太》
28、萧乾的主要小说作品有(A、B、C)A、《篱下集》;B、《栗子》;C、《梦之谷》;D、《谷》
29、受张爱玲影响较大的当代作家主要有(B、C、D)A、余华;B、叶兆言;C、苏童;D、王安忆 30、对张爱玲有较大影响的旧小说主要有(A、C、D)A、《红楼梦》;B、《半生缘》;C、《金瓶梅》;D、《海上花》
31、穆旦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写下了具有充满强烈民族意识,歌颂人民力量的诗作,其中主要有(A、B、C)等
A、《合唱》;B、《旗》;C、《赞美》;D、《我》
以下供参阅:(41、在《新青年》上最早进行新文学尝试的白话诗人主要有(A、C、D、)A、胡适;B、郭 沫若;C、沈尹默;D、刘半农
42、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实践者和代表人物主要有(A、B、D)A、李金发;B、穆木天;C、何其芳;D、王独清 43、40年代对于新诗的发展是一个相当特殊的时期,历史语境的变迁与诗艺追求的不断深化,使这一时期的新诗出现了几个新的创作趋向,其中,主要有(A、B、D)A、历史意识的浮现;B、诗歌散文美的追求;C、浪漫精神的重振;D、新诗现代性的拓展
44、穆旦诗歌有三个常见的主题,它们是(A、C、D)
A、“一个民族已经起来”;B、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与超越”; C、“丰富,和丰富的痛苦”;D、表现“残缺的我”
46、鲁迅曾说:五四时期的“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除了渊源方面的原因之外,现代散文这一文体本身,也是它能够迅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A、B、C)A、这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文体,没有一定的“作法”;
B、这是一种个人化极强的文体,与“五四”时期强调个性的社会思潮相一致;
C、“化传统”化得好,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的心理习惯;D、这是一种新型的报章文体,最具现代性的探索特征 47、40年代尽管饱受战争影响,但散文创作的繁荣景象却未曾稍减,其中比较活跃的作家主要有(B、C、D)等
A、鲁迅;B、梁实秋;C、苏青;D、张爱玲
48、“闲话风”的散文构成了现代散文的主导方式,不仅创作理论方面的译介和阐释也为数不少,如(A、B、D)
A、周作人倡导的“美文”;B、胡梦华表彰的“絮语散文”; C、梁实秋推崇的“小品”;D、林语堂所说的“个人笔调”
49、与“闲话风”相比,“独语体”的散文更像一股潜流,但其创作也是相当可观的,其中,在这方面有出色表现的作家主要有(A、B)
A、鲁迅;B、何其芳;C、冰心;D、张爱玲)
四、简答题:
1、近十年来,海内外都有人对鲁迅提出批评,甚至否定。这是为什么?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A.人们仍然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B.有人认为鲁迅毕生贬低民族传统文化,丑化中国人,附和了激进的思潮,使传统文化在“五四”断裂。C.也有人认为,鲁迅对传统的批判虽有理由,但破坏有余,建设不足。D、甚至还有人认为,鲁迅是“五四”以来全盘否定传统的代表。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一种原因是因为人们很腻味把鲁迅作为宣传的工具,试图颠覆神化,让鲁迅回到人间本位。从这一角度看,可以理解,也比较正常,但批评应实事求是,讲求理性。另一种原因是人们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误解。认为他对传统的批判割裂了传统,伤了元气,其实这种观点并不全面。在如何为民族文化寻求出路这一点上,鲁迅有其明确的主张,那就是对传统一要批判,二要继承,三要转化。鲁迅同时在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批判、攻打、破坏,二是梳理、继承、创新。不能轻易断言,鲁迅和‘五四’一代割裂了传统,并指责他们是破坏者。”这样的回答,不算很标准,但既回答了题目所问,也表达出了自己的意思,我自己认为,是很好的。当然,也有与我们的要求十分接近的。
近十多年来,之所以会出现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指责,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鲁迅对传统确实是采取全面而彻底的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确实是“全盘否定”的,所以我们说,这些指责从表面上不无根据;另一方面,这些指责者并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并没有理解鲁迅在否定传统时的“语境”和真正用意,也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只看到了鲁迅对传统进行的批判,而没看到鲁迅对传统的“价值重估”。而后一方面也正是产生误解的原因。
2、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是什么?《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这个题目是四个简答题中最容易的,但也有出错的,主要是对“创作基调”没有真正理解,也未注意到教材中关于鲁迅自己所作的“忧愤深广”的总结。对于《呐喊》和《彷徨》主要反映的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封建制度和礼教的彻底揭露和批判;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关于变革时期几代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的探讨,都没问题,大家都说得很全,但也有人惜墨如金,一省再省,不肯再举一个作品的例子来作说明。
我自己认为,在回答与作家作品有关的问题时,凡能举出具体例子的,都应尽量举例,养成习惯,不但可以增强答案的说明力,也会迫使自己在学习中多了解一些作家作品的情况。
3、为什么说鲁迅“全盘否定传统”也是事实?
对指责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原因与误解。近十多年来,之所以会出现对鲁迅“全盘否定传统”的指责,其原因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方面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鲁迅对传统确实是采取全面而彻底的否定态度的,也就是说,确实是“全盘否定”的,所以我们说,这些指责从表面上不无根据;另一方面,这些指责者并没有历史地看待鲁迅,并没有理解鲁迅在否定传统时的“语境”和真正用意,也没有真正认识鲁迅,只看到了鲁迅对传统进行的批判,而没看到鲁迅对传统的“价值重估”。而后一方面也正是产生误解的原因。
鲁迅对中国文化是当成一个整体来看待的。这并不否认鲁迅对传统文化批判前提下的继承,他的《会稷郡故书杂集》、《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嵇康集》、《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都是弘扬文化的注脚。而他逝世前两年写的《论“旧形式的采用”》、《拿来主义》等表明了鲁迅的科学态度。对于传统文化,鲁迅并不是虚无主义,而是努力地去寻找民族文化新生的出路。鲁迅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拓展所作的工作,包含了三个层面,即:批判、继承、转化。鲁迅的工作首先是梳理。他整理了22部古籍,收集过大量的碑帖、拓片。担任过北京大学中国小说史、汉文学史纲要等课程的教授,可以说,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开拓了现代古典文学研究的范畴,确立的方法和命题,成为古典文学研究的经典性成果。梳理的过程是科学地进行批判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继承和分析的基础与前提。
其次,鲁迅的工作是继承和分析。我们可以说鲁迅对传统文化是整体的否定和局部的继承。是在接受传统文化丰富养分的同时对传统文化进行否定的。对于鲁迅所作的这些工作,可以重点掌握教材第7-8页中所介绍的内容,如果同学们自己还有新的补充当然更好。但是,在这里,我们提出这一学习要点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要大家重视并清楚地认识到,为什么说鲁迅对传统确实是“全盘否定”的,但又不应当简单的断言鲁迅就是“全盘否定传统”的。鲁迅为中国文化转型和中国现代化所作的思考和一些重要观点,包括“拿来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科学主义等。
4、作为当代的读者读《女神》这样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的作品,应该怎么读?
对于这一题,我们希望大家在回答时能提到这些要点: A.时代感越强的经典作品,越容易“时过境迁”,因此,首先应破除“历史的隔膜”,在了解其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唤起自己的阅读兴趣。B.经典作品都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应从“作品 / 读者”所构成的互动互涉关系中去寻找“历史现场感”,充分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C.可以采用三步阅读法:非专业阅读的“直观感受”、还原历史氛围的“设身处地”、专业的文学史读法的“名理分析”。
当然,也可以主要围绕着“三步阅读法”来展开,但最好能包括A、B两项中的内容,有不少同学都做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一些同学习惯于先找书上的答案,找到了“三步阅读法”立即标上页码,到时候一抄就完事,因此,目光就完全局限于教材有关“三步阅读法”的这一段,对其他相关内容就不再去管了。
5、郭沫若的创作生活道路是多变的,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每个阶段的创作特点是什么?
这实际上是两问,三个阶段和每个阶段的特点可以联系在一起来回答:第一,“五四”时期,是一个“异军突起”的天才诗人,其浪漫主义诗歌杰作《女神》震撼了一代青年,是他的黄金时期。第二,三四十年代,是一个诗人政治家(或“诗人-社会活动家”),虽也有诗集《恢复》和戏剧《屈原》等作品问世,但艺术创造力大减;第三,五十年代以后,虽也有《蔡文姬》、《武则天》和一些诗作,但多为应制之作,艺术上已不足为观。但还有一问,即郭沫若多变的生活道路对他的创作有什么影响,常常被大家忽略了,但也有同学谈到了这一点:郭沫若是一位天才型的诗人,而非政治家,生活道路的多变,特别是政治生活的过多介入,影响了他的创作和声誉。
6、以郭沫若的《女神》为例,简要说明在阅读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经典作品时,怎样才能防止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女神》在“五四”时期为什么会成为经典?
答:这正是我们现在学习“郭沫若专题”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我们学习文学史将面临的一个难题。其实,不仅是对《女神》,对于任何文学史上的经典,我们要想知道它成名的真正原因,都必须“回到历史现场”,在当时的文化语境去认识它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特别是要从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关系”中去寻找答案。也就是说,要从当时读者的“接受状况”中去理解大家对它的态度。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无论它是诗歌、小说、戏剧、散文,还是别的什么形式,它都具有“不可重复之美”,是后人无法复制的。《女神》之所以能在“五四”时期成为经典,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它很好地表现了那个时代最有代表的精神。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当时埋藏在几乎每一个人心中的反叛精神,三是人们都渴望的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我们知道,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反帝反封建为特征的爱国主义运动,当时,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有名无名,只要你振臂一呼,高喊爱国主义,立即就会受到人们的支持和拥护,许多学生领袖就是在这样的演讲和游行中成长起来的。《女神》中的许多名篇,包括它最著名的《凤凰涅槃》、《天狗》等,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会觉得过于夸张和浮躁,不适合今天的欣赏习惯,但我们也会承认,无论是把自己比作“凤凰”,还是“天狗”,或者黑黑的“煤炭”,诗人都是认真的,如果你设身处地地为诗人想想,或者说把自己就当作诗人自己,只要你真正在了解了当时的社会情况和诗人的心境,你就会相信,他真的是这么在想:只有用这样的比喻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才能说明自己的愿望。而这样的心情和愿望又正是当时几乎所有的年轻人的心情和愿望,这些诗说出了大家想说而没有能说出的,而且是其他人都无法这么优美地表达出的,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也就不难理解了。总之,我们要替前辈想想,想想他们那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能会少陷入“两极阅读”的偏颇。
7、有人认为,茅盾从提倡“为人生”文学起就怀抱着强烈的功利欲求。对此应怎样看? 茅盾的文学主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茅盾是以历史代言人的姿态进入文坛的,必然主张文学对时代和社会的反映。其前后的变化,主要在于早期是从泰纳的文艺社会学出发,而后期则是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
茅盾文学主张的形成与他的生平和思想变化直接有关,而他的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又直接受到社会发展变化的影响,而茅盾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又正是风起云涌的巨变时代,而茅盾又正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最容易受每个时代的“主流思潮”的影响,因此,茅盾的文学主张实际上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但是,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在任何时候他都未能忘记对文学这个“缪斯女神”的敬重。我们知道,在新文学初期,茅盾是“人生派”文学的倡导者,要求文学表现人生、指导人生,对于人生有意义是其基本核心,也是后来他的文学思想发展和变化的基点。即使是在他对“五四”进行重新思考和检讨时,也不能完全改变自己和初衷。一方面主张小说应有政治功利性,担当起唤起民众的重任,另一方面又主张小说应真实地描写人生,反对把小说写成宣传大纲。也正是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他与公式化、概念化的“革命文学”的区别。
因此,了解茅盾的文学主张,并不是要求大家去啃茅盾的理论著作,而重点是了解他文学主张中的“矛盾”,即,一方面他主张小说必须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另一方面又主张真实地描写人的情感世界。
8、茅盾的《子夜》等“社会剖析小说”与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有什么不同?
最好是先说明“革命文学”作品的特点(可以丁玲、胡也频、蒋光赤的作品为例,也可以茅盾自己早期的作品或别的初期左翼创作为例,然后再针对这些特点说明茅盾小说的发展和变化。有的同学虽然提到革命文学,但由于只是说茅盾的社会剖析小说与革命文学不同,对革命文学的特点并没有作出符合实际的说明。也有的同学虽然也说到了革命的特点,如“文学等于宣传”、“小说应当起唤醒民众的重大责任”等,他们所说这些特点只是一种推测或想象,除了有人说到“公式化”、“概念化”的特点外,并没有说出当时革命文学的一些十分典型特点,如“革命加恋爱”、“三人行模式”、“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愤激情绪”等。
从这个题目暴露出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即对诸如“革命文学”这样的文学史上常识不了解,或知之不多。因此,这个题目大家普遍答得不好,比较好一点的同学只凭借着自己对茅盾的了解,十分勉强地作了这样的回答:概念化的“革命文学”主要是茅盾早期创作中表现出的创作手法,作者主要想为“革命”而写,想通过作品给人们指出一条正确的革命之路,而又缺乏生活体验,使作品显得生硬、牵强,使人感到概念化、说教。而茅盾意识到这一问题后创作的《子夜》等一批现代社会剖析小说,重视生活体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概念化,同时也开创了现代社会剖析小说之先河。这类小说„„
9、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切入口是什么?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老舍的创作拥有大量的读者,但为什么评论界一直没有给这位有影响作家以应有的评价?
我们已经知道,老舍笔下的“市民世界”最能体现北京文化的“人文景观”。老舍用他的大部分小说构筑了几乎可以包罗现代市民阶层生活所有方面的广大的“市民世界”。而构筑起这个市民世界的支柱,正是作者用“文化”分割出来的三种类型的市民形象:老派市民、新派市民和正派市民。我们还知道,老舍在执著地描写“城与人”同时,始终在做着“挖根”的工作,无论是早期的《二马》和《离婚》,还是后来的《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他都一直关注着与民族性问题有关的文化批判,而这种批判都是通过他的作品的“人文景观”,即对北京市民日常生活的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实现的,因此,与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采用的对现实社会进行阶级分析的方法不同,他关注的始终是是文化对于人性以及人伦关系的影 响,这就是我们在这一讲的题目中所说的“老舍的创作视点”。
教材在第71页中说:对老舍来说,市民社会中阶级的划分或者上流下层的划分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文化”对于人性以及人伦关系的影响,这就是老舍的基本的创作视点。这一视点既决定着老舍小说在当时的地位和影响,也决定着老舍作品的独有的特点。对于前者,我们从老舍研究的历史状况可以看出,由于老舍习惯于用文化来分割不同阶层的人,描写的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命运和在文化制约中的世态人情,走的是“俗文化”的路子,不同于二三十年代主流文学通常采用的对现实社会进行阶级分析的方法,因此,虽然拥有大量的读者,但仍然不能得到当时主流派文学阅读时尚的欢迎,主流评论界也自然不会给他应有的评价和地位。对于后者,也正因为他的“俗”,他的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风,以及经北京话为基础的语言,使他远离当时的“新文艺腔”,使他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成为了把“乡土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小市民阶层的命运、思想、心理用文学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巨大成功的第一人。同时,也正因为他重视文化对人性与人伦关系的影响,决定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态度,也决定了他的批判不同别人的批判。比如,他通过对自己最擅长的人物——骨子里仍然是农民的老派市民的批判,来实现自己对北京文化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成分的批判。
“在三四十年代,老舍并没有赢得普遍的好评”? 答:老舍的创作在三四十年代没有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也与老舍在1938年主持“文协”工作之前一直游离于文学主潮之外有关,当时,虽然有人已经认识到他的作品的幽默性特点,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他的作品与北京文化的血缘关系。即使是到了50年代,老舍因《龙须沟》和《茶馆》等戏剧作品名声大振后,其小说的文学史地位仍然没有得到系统研究。
10、《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受过现代教育,为什么还说他也属于“老派市民”系列?
虽然他是比较年轻的一代,在他身上集中了更加深刻尖锐的矛盾。他受过现代的教育,有爱国心,甚至也不无某些现代意识,但他毕竟又是北京文化熏陶出来的祁氏大家族的长孙,他身上体现着衰老的北京文化在现代新思潮冲击下产生的矛盾与困扰。在民族危难的时刻,祁瑞宣虽然终于“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地位”,然而小说所着力表现的是他的性格矛盾和无穷的精神苦恼,其中显然也在表现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小说正是通过祁老人、祁瑞宣思想、性格的刻画,深刻地反映了北京市民乃至整个民族的“国民性弱点”,以及这些弱点在社会变革中被改造的历史过程。所以,说他也属于“老派市民”系列是正确的。
11、老舍小说中的“市民世界”主要包括哪几类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这是一道出现多次的题目,但这个题目犹如一个陷阱,许多同学一不小心就掉了进去,其原因主要在于对教材的掌握程度还不够,或者说读得不全。教材在72页中说,在老舍的“市民形象”中,活跃着三种类型的市民:老派市民、新派市民以及正派市民(又称理想市民)。但教材在78页中又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属于城市底层的贫民形象系列,在老舍的“市民世界”中也占有显著的位置。
虽然如此,大家对老派、新派及正派市民及特点的了解已经比较到位了。12、1951年,曹禺创作的《明朗的天》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个题目大家都做得不错,大多数同学都谈到了以下主要原因:他放弃了自己创作的个性与适合自己的创作方法,完全按照当时流行的主题先行的路子去深入生活,选择人物,设计情节,如履薄冰,惟恐歪曲了生活,违反了政策。作者本人的创作完成后,又经过多次审查和反复修改,结果成了思想的传声筒,作者所特有的诗意与美感荡然无存。此外,有的同学还补充道,曹禺在创作谈中说,许多剧作家,包括自己在内,都在处理人物思想转变时感到困难,认为这是剧本创作中最难解决但又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因此,顾 虑太多,不敢放手,结果削弱了人物的性格的鲜明性,降低了作品的思想深度。也有的同学补充说,新中国成立后,曹禺的名声大了,地位高了,十分在意别人特别是领导的看法和态度,创作上的自信心锐减,写作多是为了配合形势或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1951年他主动提出要写一部描写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剧本,得到了领导的赞许,于是他写出了《明朗的天》„„
13、鲁迅是如何评价“京派”和“海派”的?鲁迅与沈从文所说的“京派”有什么不同?
这一题大家都做得不好,几乎是人人都只有照抄书上的两句话:鲁迅在《“京派”与“海派”》中说:“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没海者近商”,“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是商的帮忙”,似乎是各打五十大板,其实是从地域文化角度为两派文“看病”,对当时文坛弊病的批评可谓入木三分。连“可谓”之类的措辞也不带改一下。在这个题目上,大家丢分的很多,一半以上丢了2分,有的甚至丢了3分,因为连抄都没抄全。也有的对京派和海派作了解释,但没有说到点子上,也因此而丢了1分。
其实,我们只要想一想鲁迅为什么会“各打五十大板”,就会说得十分明白:鲁迅在他的一生中,不仅对传统文化一直采取彻底否定的态度,对当时的执政府和一切与执政府媾和的人也一直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他与陈西滢的斗争就属于后者,他始终认为这是公仇不是私仇。由于京派作家跟陈西滢都属于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京派中的著名女作家凌叔华也就是陈西滢的夫人,因此,在鲁迅看来,他们主要远离政治实际上也就是在政府的“帮闲”。虽然,在京派作家的眼里,上海的作家都属于海派,但在鲁迅看来,真正的海派是以新旧鸳鸯蝴蝶派为代表的“下海”捞钱的文人,他们已经堕落成出版商的工具和走狗。
当然,也许我们的题目上也有一些问题,说得不是很明白,应在加上一句“为什么”。但大家无论是在在回答什么问题时,都不能只是简单地抄书,一定要有一点自己的主见并作出适当的说明。
14、为什么可以这样说,在沦陷区的上海,张爱玲几乎一夜间成了市民文化的“明星”?
对于这样的题目,在正式作业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审题”的过程(当然,不是说其他类型的题目就不需要审题了,在这里,只是特别强调而已)。对于这个题目,在审题时,要重点审读“在沦陷区的上海”、“一夜之间”、“市民文化”这样几个限定词。
在回答时,既应说明其表面现象,诸如不同政治倾向、不同文学趣味的各个文学圈子的人都接纳了她,各种主张的刊物都对她表示推许等。也应说明其深层原因,如张爱玲的成就,雅俗共赏、新与旧的结合(古典小说的根基、市井小说的色彩)、洋化环境中的封建心灵和精神创伤。
15、请简要说明九叶诗派与20年代的象征派和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关系。
他们之间关系的总体特征是“继承与发展”。这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主要体现在艺术追求上。比如,20年代的象征派:唯美颓废、含蓄朦胧:晦涩。30年代的现代派:不再晦涩,惆怅忧郁,个人感受。40年代的九叶诗派:历史语境的变迁和诗艺的追求:历史意识、散文美、诗艺的现代化(个人与社会历史的统一,感性与知性的统一,戏剧化与哲理化的统一)。
16、为什么“冰心体”散文在当时会风靡一时?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冰心散文的内容:(爱与美)与表达方式(婉约的倾诉,温柔而感伤,含蓄细腻,女性的风致)。二是语体特征:文言文、西文、白话文的统一(以古文为基础),“新文艺腔”(做作的不自然的,与现实语言有距离的局面语言)。三是五四时期的阅读时尚,包括当时的主要读者是涉世未深(刚从封建思想中摆脱出来,处于过渡期中)的青年学生等。
17、以何其芳的散文《独语》为例,简要说明“独语体”散文的主要特点。
对于类似的题目(包括“分析题”),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在列举其主要的特点外,选择其中的一个特点作为“举例说明”的重点。
对于这一题,可以先说明其最大的特点,即:封闭性与自我指涉性。然后,再列举出以下主要特点:如,内敛(指向内心);不交流(冥想型);表现孤独感(孤芳自赏)与荒凉感(自我怜悯);生命体验;幻美色彩(词藻华丽)等等,再选择其中的一点,举例说明。
这个题目的举例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方面在《名著导读》中选有《独语》,另一方面,对于简答题来说,仅仅用教材中已经举出的例子,也是足够的。当然,在用有家的现存例子前,应该是先读过作品原文的。
五、分析题
1、鲁迅小说反映了“五四”思想革命的要求,请以《阿Q正传》为例,说明鲁迅小说对辛亥革命经验教训的总结。
关于对辛亥革命的总结,以及对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关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方面,这在《阿Q正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阿Q是我国辛亥革命时期一个受尽地主豪绅剥削、压迫和毒害,最终被杀害了的落后农民的典型。鲁迅塑造阿Q是有意通过这个形象来刻画出国民的灵魂。阿Q形象的塑造最能体现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鲁迅写了辛亥革命来到时阿Q的一场革命梦幻,阿Q对革命的理解十分愚昧,但却毕竟也包含着革命要求。“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这就是阿Q所可能提出的革命目标,他不分敌我,要杀小D,但同时毕竟也把赵太爷归入应处决的首恶。他暂时还没有想到取赵太爷而代之,只是要把赵家的宁式床搬回土谷祠,至少当时还没有忘掉自己这个生活根据地。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所以,这无非想拿点东西式的革命,带着农民自发性革命的特色。
阿Q这类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给予教育和领导,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的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只是对阿Q式的革命并不持肯定的态度。因为这种革命正是他所批评的“盗寇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还谈不上是革新的破坏。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紧扣题目”,没有东拉西扯地瞎说一气。而最大的毛病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东西,几乎都是抄的教材。当然,就这个题目而言,他能找到抄的地方,没有抄错,也不错了。但在抄的过程中,再结合作品内容谈一点自己想法不行吗?再说,字数一看就不够(仅870字),举几个例子(字数达1200-1500)不正好吗?所以,对这样的作业是不能满意的。
其二:鳎过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 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
早在1920年,他就下定决心--“我以我血荐轩辕”,到日本学医,希望用现代医学来“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1909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曾使他一度兴奋,创作了文言文小说《怀旧》,但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篡夺,中国社会依然如故。鲁迅之后数年来只怀着失望与颓唐的情绪,埋头抄录古碑、整理古籍,真是“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也正是这沉默中的思索使鲁迅逐渐走向成熟。
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打击了当时统治中国的北洋政府,如风助火势,有力地推进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不可或缺的一条战线。《呐喊》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诞生。
鲁迅以其独具的慧眼,从一个启蒙主义者的立场出发,描绘了那极端沉闷、闭塞、一潭死水般的封建农村,写出了农民的“辛苦麻木”。《阿Q正传》这部中篇小说就鲜明的反映了那一时期的国民状况,是对辛亥革命有力的经验教训总结。鲁迅认为,变革中国,要注重改造国民性的工作,他在小说[中]尽量地“将旧社会的病要暴露出来,催人留心,设法加以疗救的希望。”阿Q性格中最为鲜明的病态特征--“精神胜利病”,例如:他挨了人家的打,便以“儿子打老子”来安抚自己,并自己[以]为胜利了。直到最后糊里糊涂地被杀,才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呼喊中,完成了最后一次精神胜利。阿Q这种我自麻醉,自我解脱的“病根”是身受惨重压迫却不自觉,不思为改变命运而抗争,反而苟活着。鲁迅认为这才是最大的不幸,同时也同情他们的不幸。而阿Q的愚昧也表现在他对革命的理解,“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可以想见,阿Q的革命如果成功,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抛弃土谷祠住进赵府的。这类的农民的革命,如果没有无产阶级有领导和教育,大体上只能是这么个革法。对于阿Q身上有革命要求,鲁迅是明确的。他说“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可悲的是当阿Q怀着满腔抱屈之情去投革命党时,遇到的却是“不准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党宁愿联络、依靠地主阶级反满,而鄙弃农民的力量,最后,阿Q竟被当作抢犯随随便便地杀了。这是阿Q的悲剧,更是辛亥革命的悲剧。
1913年,列宁曾经批评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党说:“这个党的弱点是什么呢?弱点就是它还没有能充分地把中国人民的广大群众吸引到革命中来。”“农民由于没有无产阶级当领袖,非常闭塞,消极被动,没有知识,对政治漠不关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吸引真正广大的人民群众来积极支持中华民国这件事还做得很差。而没有群众的这种支持,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坚定不屈的先进阶级,共和国是不能巩固的。”鲁迅对“不准革命”的阿Q悲剧结局的描写,同样可以从中引出辛亥革命失败的这一根本性的教训。这正是他具有伟大革命家、思想家的眼力的表现。所以《呐喊》是现代民族文学的第一座丰碑。
这篇作业的优点就在于“思路开阔”,能够从作者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中对回答作品对革命经验的总结,即使是抄书也并不仅仅只局限于一本,而缺点则是未能“紧扣题目”,多抄了一段“精神胜利病”,因此,阿Q也被多杀了一次。另外,也没能具体地举例。但由于不是完全的“文抄公”,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也就能很轻易地发现其中的病句。所以,也是不能满意的。
2、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往往表现得非常决绝,甚至偏激,应该如何看待鲁迅的这种态度?请结合《狂人日记》或鲁迅的其他作品加以分析。也许,真的是大家对鲁迅有了比刚学习这门课时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许,大家对鲁迅专题是这学期的“重中之重”有深刻的印象,不敢怠慢,总之,在这两个题目中,绝大多数都还是选择了这一题。而且,大多数都做得很好。做得很好的一个重要标志,就目前阶段的情况来说,我认为那就是多了一点自己思想,少了一点照本宣科。我们来看几篇作业的开头,就能体会到大家似乎都 有了一点“如鱼得水”的自在感:
其一:“鲁迅是现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伟大哲人和战士,他的思想不是书斋式的或体系式的,而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中痛苦而切实的摸索,带有对传统得失的深刻感悟,对国情民性的透彻理解,又渗透着独到的人生体验„„”
其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最为深刻,攻打最为猛烈,这恐怕是中国近百年来先进知识分子中的唯[惟]一。的确,鲁迅对封建制度下的旧文化到了深恶痛绝的地步,有时把话说得很绝,甚至偏激。比如在《狂人日记》中就有这样一描写,‘我翻开历史一查„„’”
其三:“梁实秋在《关于鲁迅》的一篇文章中说:‘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于胸,一吐为快„„’的确,与胡适、周作人、梁实秋相比,鲁迅对传统的确是严厉批判,是决绝的态度,甚至很偏激,他是对传统批判最深刻、攻打最猛烈的人之一。在他的作品中,直接表达了积压多年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例如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通过狂人之口„„”当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文章还不成熟,还有些幼稚,但他们就像急于想可以自己走路的孩子,开始大胆地离开父母的双手,自己一摇一晃地迈步了。这是值得欣喜的。
我们已经知道,文学革命开始时,鲁迅正躲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抄古碑,对传统文化有许多自己的心得,他这时应《新青年》同仁之邀并答应写作小说,一方面含有应和“前驱”之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而《狂人日记》就是鲁迅这时发表的第一篇小说,因此,直接地表达了鲁迅积压了多时的对传统的愤闷,也最能体现他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最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狂人之口,说出了中国历史的本质:吃人,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文明比喻为“吃人的筵度”,而传统中国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厨房”。能说出当时人们想说而不敢说,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话,这种人也只能是“狂人”。
《狂人日记》发表后,最先对这篇作品发表评论的是《新潮》的编辑傅斯年,而最早的产生较大影响的评论则是被誉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狂人”吴虞,他最著名的文章,就是那篇发表在1919年11月第6卷第6号的《新青年》上的《吃人与礼教》。他在这篇文章中说:“我读《新青年》里鲁迅君的《狂人日记》,不觉得发生了许多感想。我们中国人,最妙是一面吃人,一面又能够讲礼教。吃人与礼教,本来是极相矛盾的事,然而他们在当时历史上,却认为并行不悖的,这真正是奇怪了。《狂人日记》内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我觉得他这日记,把吃人的内容,和仁义道德的表面,看得清清楚楚。那些戴着礼教假面具吃人的滑头伎俩,都被他把黑幕揭破了”。吴虞这篇文章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批评,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狂人日记》的精神内涵,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旗帜鲜明地肯定了鲁迅对传统的批判。
3、从新诗发展的角度,说明《天狗》在新诗史上的意义。
《天狗》在新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现了要扫荡、摧毁一切旧事物的气势,也包含了诗人要求自我新生的精神。诗歌集中地、强烈地表现了“五四”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天狗》29行诗,每行都以“我”开头,“我”所喊出的似是迷狂状态中的语言,却正是猛烈破坏旧事物的情绪的极好表现。最后的“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炸了!”更让人感到迫切要求冲破封建枷锁,已达到难以忍耐的地步。《天狗》又达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高峰。《天狗》表现急切不可耐的反抗精神,诗句短截,节奏急促,如狂暴的急雨。《女神》的主导风格,也就是郭沫若诗歌的风格,一般认为主要有两种,一是“暴躁凌厉”,一是“优美别致”,也有人称之为“豪放”与“优美”,而且公认前者是其主导风格。对于这一点,几乎不成其为问 题,但问题在于,以前人们倾向于以《凤凰涅槃》为其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但现在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是《天狗》之类的作品”,因为它更具有“暴躁凌厉”的特点。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天狗》在新诗史上的重要意义。(再结合教材第28页的有关内容)4、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研究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关于“《子夜》模式”,主要有一些什么样的分歧?你自己是怎么看待这些分歧的?关于当前学术界茅盾研究的情况,在学习中主要应注意什么?
答:主要应注意一些有争议的观点。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梳理和把握:一是80年代中期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话题,即“关于革命家、思想家的茅盾与文学家的茅盾的关系”,这也是我们在对茅盾的生平进行补课时特别提到的。二是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人们对茅盾小说理性化倾向的非议,这与下一个问题即“茅盾的文学主张”有关,这既是当前一些有争议的观点的集中表现,也是我们这一讲着重想讲的问题,也正是茅盾研究中的“矛盾”所在。蓝棣之和王晓明的观点值得特别注意。三是针对人们对茅盾小说理性化倾向的非议,许多研究者站在维护茅盾文学史地位的立场上,对茅盾和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创作的肯定,严家炎、姜文和孙中田的观点都值得注意。
应该如何理解《子夜》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等,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以及它存在的概念化弊病?
答:这个题目实际上概括了这一讲第三节“《子夜》分析”和第四节“茅盾的艺术风格”的主要内容,在专科阶段也有比较详尽的分析和讲解,大家可以结合作品的阅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中有一段作品开头的节选,《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专题讲评》也节选民一些精彩片断,但最好能找到全本阅读),对相关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在这里,我们只作简单的提示。
《子夜》对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把握,与茅盾是一位使命感很强的作家这一特点相联系,并注意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子夜》对生活描写的现实主义笔法,可以通过它与早期革命小说的区别,着重谈作者所一贯坚持的“真实性”特点。《子夜》对于现代长篇小说新潮流与新局面的开创,除了注意与上一题关于“新的文学范式”的内容相结合外,还应注意到教材在下一讲时提到的“老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了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的内容,也就是说,要从现代小说发展的历史中来认识《子夜》的开创性意义。
对于《子夜》存在的概念化弊病,要有一个客观的态度,一方面要看到作者出于“史”的基本立场,一开始就突出观念,按照既有观念的制约对事实材料进行处理,最后不得不对自己的创作构思进行重大修改,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那种把《子夜》视作概念化的“高级社会文件”的批评有失偏颇之处。《子夜》在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结构等方面主要有哪些特色?
答:《子夜》在题材选择上的特色主要体现为一种“史诗性”特色,这也是正代表着茅盾创作在题材上的特色:“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作品的重心是描写“都市”,但它又不是单纯地写都市,而是通过农村与都市的对比,以实现反映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的目的,为此,还特意将作品的主人公吴荪甫设计为一个纺织业的民族资本家,一个生产原料来源于农村的“纱厂老板”。《子夜》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则主要表现为“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的塑造。在学习中可以主人公吴荪甫为主,教材从第57-59页中有比较细致的分析,但不能照抄教材,一定要有自己的感受。而作品在艺术结构上的特色,是与它在题材选择上的特色相呼应的,协调一致的,即以宏大的构思来概括中国30年代广阔的社会现实。其中,可以表现吴荪甫的“三大火线”为重点,并注意作者对这三条线索不同的处理方法。
《子夜》在茅盾的文学生涯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就小说显示的社会概括的广度和深度、艺术结构 的宏大与繁复、人物创造的多姿与传神,文学语言的华赡(华美与丰富)、劲健和爽利而言,它都足以使茅盾和一般作家拉开一大段距离。茅盾在怕具有的经营较大规模作品的才情、功力和耐性,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少有人比肩的。
5、曹禺在《雷雨》、《原野》和《北京人》中,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何礼赞,即表现在什么样地方。不是问“为什么要礼赞„„”用不着去讲一大堆理由。有的同学对作品很熟悉,但不会回答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答非所问”。
选择这一题的同学不多,但也有的同学做得不错。在这个班上,我并没有讲曹禺,在大家做这次作业时,我的关于曹禺的辅导也还有做出来,而有的同学却靠自己的学习,很好地掌握了曹禺的创作。
例一,在以蘩漪、仇虎、愫方等人物形象为例,说明了曹禺是如何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后,这样写道:曹禺对生活中的悲剧性事件特别敏感,可以说是这位悲剧性剧作家的天赋,当然又跟他的人生阅历和体验相关。曹禺早年生活的经历是不幸的,他生下来三天,母亲就去世,父亲是一个日渐潦倒的封建官僚,脾气暴躁,在家里动辄发火骂人,整个家庭气氛极其沉闷压抑。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曹禺自小就充满恐惧心理,处处谨慎小心,非常孤独寂寞。成年以后的他依然如此,不爱讲话,善于幻想,对外界的议论特别敏感,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作为一个天性脆弱的知识分子,曹禺却在《雷雨》、《原野》、《北京人》中一再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蘩漪、仇虎、金子等性情激烈、充满强大的心理能量的人物,都是他最花心力去塑造的。这也许就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所谓补偿心理。曹禺之所以特别向往“蛮力”,其实正是出于他自身的生存欠缺。
例二,也有同学从曹禺早期接受过基督教文化的角度出发,这样写道:这段基督教文化的启蒙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他的人生观、创作观的形成有相当作用。从曹禺话剧创作模式来看,表现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是典型的社会道德剧:《雷雨》是“迷惘人生的罪恶与罚”,《原野》是讲“人与人的极爱与极恨的感情”,《北京人》是“原始野性的呼唤”。从曹禺剧作的人物来看,他们都是上帝苦难的子民,可分为贪婪型(如周朴园)、淫乱型(如蘩漪)、仇恨型(如仇虎)等等,这里都渗透着基督教的人文意识。另外,对于前期曹禺来说,“家”是一个无法挣脱的梦魇,一个外在的心狱,而冲出“家”的桎梏,即出走,成为曹禺剧作一再重复的潜在主题。在这种心态下,曹禺创作了一系列人物,使他们在作品中具有一种原始的力量,这也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作者要在其作品中礼赞“蛮性”的原始力量。
6、什么是“牧歌”和“田园诗”?你对《边城》的牧歌田园诗风格有何看法?
有的同学对“牧歌”和“田园诗”是一回事,还是两种不同的两回事并不清楚,心中没数,说起来就不可避免地有些含糊。有的同学甚至说“牧歌泛指以农村生活情趣为题材的诗歌和乐曲,田园诗是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二者究竟什么关系,他不敢说。但也有同学开宗明义,一上来就肯定地说:“田园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牧歌情调„„”
例一,晋代大诗人陶渊明写过一篇有名的《桃花源记》,文章提到的世外桃源,就在沅水下游,与沈从文的家乡一水相连。一千五百年后,沈从文在他的《边城》里,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桃花源,这儿的风景和人物更加令人心醉!翠翠这个天真美丽的姑娘,就是山水的精灵吧!从她那水晶一般的大眼睛里,可以看透她那纯洁如水的心灵。她是无言的大自然滋养出来的,没有沾染一丝一毫尘世的污浊。一切出自天性,无论是爱,是天真,还是勤劳、自重„„老船夫的身上,也洋溢着边地人民淳朴、豪爽的人性之美。大老、二老、船总顺顺,也都显示出各自的人性之美来。总之,这里没有一个坏人。而这些美的人物,又都活动在这样一个美丽而原始的、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世外桃源里,对沈从文来说,这一切都是他遥远的美 好回忆,是可以用来对抗和回避喧嚣的都市生活烦扰的精神“自然保护区”。
例二,在对“牧歌”和“田园诗”进行简要说明后,这样写道:沈从文的《边城》就构筑了一个理想世界,作者在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均已失望的情况下,便在偏远的少数民族那里,在似乎不文明的生活中发现了人性的美。„„地处边界有茶峒,生活是那么宁静安谧,然而又是停滞沉闷的,人们对生活的要求那么低微,知足常乐。作家编织了这样一个动情动人的故事„„
例三,回答得最好的,也是行文最为放松和随意的。她在解释了“牧歌”和“田园诗”这两个概念后,这样写道:沈从文的作品《边城》非常具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我在读过之后,从中体验了两种美的意境,一种是自然环境的美,一种是人性的美。然后再分开论述,最后总结说,作品之所以有牧歌田园诗的风格,是由于作者注重意境,善于“造境”,重在表现风格和人情,使优美与平庸交织,淳朴与健康并存,把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场景的描绘尽量融入简朴的生活情致之中,人和自然合一,或者自然环境成了人物的外化„„
7、张爱玲作品在艺术的特别下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新旧雅俗。能否举例说明她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雅”和“俗”?
对于“雅”,主要是说明她的“古典小说的根底”,可以从传统小说(以《红楼梦》为代表)的影响(手法和韵味),意象的创造,人物的塑造等方面(选择一个作重点)加以说明。对于“俗”,主要是说明她小说的“市井色彩”,可以从鸳鸯蝴蝶派的影响,通俗化手法。对“新文艺腔”的有意识的反叛等方面加以说明。
最好的例子是《金锁记》,此外,还可以举《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8、你怎样看穆旦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首先,可以说明现代主义诗歌(包括从20年代的象征派、30年代的现代派到40年代的九叶诗派,甚至再到80年代的朦胧诗、90年代的新生代等)在新诗的发展史上说明的地位变化,然后,再说明穆旦在九叶诗派中的地位。
第二篇:幼儿文学形成性考核
1.“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
B.清代末年
2.童话起源于
C.神话传说
3.世界上较早对民间童话进行改写的是
A.法国作家夏尔·贝洛
D.拟人形象
13.按作者为标准,童话可分为创作童话和
B.民间童话
5.幼儿文学首先是()D.文学
6.童话《黑黑在诚实岛》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A.郑渊洁
C.儿歌、童话
3.儿童文学(狭义)应特别注重(D)D.想象和认知
4.提出儿童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的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A)A.皮亚杰
8.儿歌中最具增强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功能的是(A)
14.寓言在世界上的三大发样地是印度、希腊和
7.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B.中国
15.被誉为“西方寓言始祖”的是 D.条理清楚
8.认为儿童文学家的“基本品格应该首先是热爱儿童”的4.下列童话不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的作品的是
D.《小红帽》
5.下列童话哪一篇是法国作家夏尔·贝洛写的?
A.《灰姑娘》
6.著名长篇童话《木偶奇遇记》的作者是
C.意大利作家科洛迪
7.被誉为“文学童话的奠基人”,开创了作家创作童话的时代的是
B.安徒生
8.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是
D.《稻草人》
9.下列童话哪一篇不是叶圣陶的作品?
C.《大林和小林》
10.著名童话《神笔马良》的作者是
A.洪汛涛
11.童话的基本特征是
B.幻想
12.幼儿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是
C.《伊索寓言》
16.在17世纪,曾用诗体写寓言的是法国的
C.拉封丹
17.我国寓言文学最发达的时期是
A.春秋战国
18.寓言《唇亡齿寒》出自
D.《吕氏春秋》
19.超人童话形象是指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创造超自
然奇迹的形象,如
B.普希金《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中的金鱼
20.张天翼的长篇童话《秃秃大王》中对秃秃大王的刻画
所运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
B.怪诞
1.童话《圆圆和方方》的作者是著名作家()
叶永烈
2.真正从儿童文学的意义上去看待、解释儿歌是在()
20世纪初期
3.在下列文献中,不能读到最早记载的儿歌的是()《孟子》
4.下列作品中哪一篇(首)出自柯岩之手()C.《小熊拔牙》
是著名文学家()C.高尔基
9.幼儿文学的想象特别强调()
D.创造性
10.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但这种想象主要是()C.无意想象
11.人类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C.摇篮歌
12.我国最早的一部儿歌专集是明代学者吕坤在16世纪末
编辑成的()
C.《演小儿语》
13.“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传统
儿歌属于儿歌中的哪一特殊形式()D.谜语歌
14.“儿歌”一词被广泛使用是在()
B.“五四”之后
15.幼儿文学应特别注重()D.趣味性和娱乐性
16.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C.听
17.幼儿文学的服务对象是()B.3~6岁的学前儿童
18.幼儿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
A.游戏歌.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B)B.阿•托尔斯泰
10.“夜里老鼠吱吱叫,/我学猫儿‘妙唔妙„„’/老鼠吓得不敢动,/我在床上偷偷笑。”赵家瑶的这首《我学猫儿》着重体现了幼儿文学的哪一美学特征(A)A.稚拙美
15.童话《古里和古拉》的作者是著名的日本儿童文学作家(A)A.中川李枝子
19.长篇童话《大林与小林》的作者是(A)
A.张天翼
21.幼儿文学的创作中的核心问题是(B)B.塑造生动鲜明的形象
22.幼儿口语的最主要特征是(B)B.浅显
23.幼儿所掌握的词汇主要是(A)A.实词
23.24.童话《小鲤鱼跳龙门》的作者是(B)B.金近25.幼儿极富想象性的思维特征是幼儿文学作品中哪种修辞手法使用的前提(C)C.夸张
26、儿歌在我国一般被称作(B)B.“童谣”
29、真正从儿童文学的意义上去看待、解释儿歌是在(C)吱儿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这首传统儿歌是一首典型的(D)D.游戏歌
40、“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要把十四说成四十就罚谁十四,/谁要把四十说成十四就罚谁四十。”这首传统儿歌是一首典型的(A)A.绕口令
D.散文诗
49.幼儿诗更适合于哪个类群的孩子听赏(C)C.幼儿园大班
50.“春,是花的妈妈。/红的花,蓝的花,/张开小小嘴巴,/春妈妈/用雨点喂她„„”黎焕颐的《春妈妈》生动体现了幼儿诗的哪一艺术特征(C)C.富于情趣的构思
D.《哈利波特》 多选题
一般来说,文学的功能有()A.认识 B.教育 C.审美 D.娱乐 幼儿文学的功能有()
A.引导幼儿社会化;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C.20世纪初期
30、称儿歌是“天地之妙文”的学者是(D)D.郑旭旦
32、儿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是(B)B.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33、总而言之,儿歌的功能是(A)A.让孩子快乐
36、“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开开!/开几朵?/开三朵。/爹一朵,/娘一朵,/剩下那朵给白鸽”。这首河南传统儿歌《菊花开》鲜明地体现了哪一种儿歌特点(C)C.节奏明朗
37、“月亮弯弯弯上天,/牛角弯弯弯两边,/镰刀弯弯好割草,/犁头弯弯好种田。”这首广东传统儿歌集中体现了儿歌的哪一功能(B)B.启迪心智
38、“睡吧,我可爱的小宝宝,/睡吧,睡吧,/月儿静悄悄,/把你摇篮儿照。/我给你讲故事,/我给你唱歌谣。/你闭上小眼快睡觉„„”这首摇篮歌的作者的国别是(D)D.俄罗斯
39、“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哎儿
41、我国出现专为儿童创作的诗歌是在(B)B.晚清时期
42.《幼稚园上学歌》的作者是(D)D.黄遵宪
43.说儿童诗“不是儿歌,而是儿童诗”的是现代文学大师是(C)C.茅盾
44.“飞,飞,飞,/满天的飞。/哪儿来的这些蝴蝶?/原来是红叶。”这首幼儿诗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教育家(A)A.陶行知
45.幼儿诗《下巴上的洞洞》的作者是(B)B.鲁兵
24.46.幼儿诗《病人在几层》的作者布兰科•乔皮奇特是哪国人(A)A.南斯拉夫
47.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色的故事》属(C)C.童话诗
48.冯幽君的《春雨沙沙》属幼儿诗中的(D)
25.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B.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2.儿童文学的根本意义在于()
D.培养身心健全的人
3.3~6岁儿童的思维占优势的是()
A.形象思维
4.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听”来接受文学
5.哪一部儿童文学作品是安徒生创作的()
C.《丑小鸭》
6.“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
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
D.谜语歌
7.17世纪法国作家夏尔•贝洛以传说故事取材,写成《小红帽》、《林中睡美人》、《灰姑娘》等童话,结集为()C.《鹅妈妈的故事》
8.幼儿文学作品的道德教育作用体现在()
B.拟人手法的“暗示”效应
10.英国儿童文学作家乔安妮·凯瑟琳·罗琳写的作品是()
B.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想象力 C.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D.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儿童文学可划分为哪几个层次()A.少年文学 C.幼儿文学 D.儿童文学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曾经倡导过“歌谣运动”的有
()
B.蔡元培 C.沈尹默 D.刘半农
儿歌的主要特点有()A.内容浅近,单纯活泼 B.篇幅短小,易记易诵 C.节奏明朗,音韵和谐
幼儿文学创作在结构上要尽力避免()B.插叙的方法 C.倒叙的方法 D.多条线索同时进行 幼儿文学的主题有()A.道德性主题 C.知识性主题 D.趣味性主题
1.下列童话出自安徒生之手的有
A.《海的女儿》C.《丑小鸭》 D.《小克劳斯和大克劳斯》
E.《卖火柴的小女孩》
2.“五四”前后,曾经为儿童创作过童话的作家有
A.叶圣陶 B.茅盾
C.郑振铎
3.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的类型有
B.常人形象C.拟人形象 D.超人形象
2.从儿童文学的概念看,儿童文学的两大特征是:(AD)
A.它是文学
D.它是少年文学的一个分支
3.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的共同特征是(ABC)
A.注重题材的选择 B.注重寓教于乐的表达方式 C.注重语言的规范与多样化
4.从皮亚杰对儿童思维的分析可以看出,儿童的思维特征是(ADE)
12.幼儿文学创作在词汇上要多用(ADE)
A.名词 D.动词E.形容词
13.幼儿文学创作在语言上要避免使用(ABCDE)
A.各种虚词 B.抽象的实词C.复句 D.长句E.方言、成语、俗语
14.增强语言形象性的主要方法有(ABDE)“营养品”
25.幼儿诗的具体类别主要有(ABCDE)
A.叙事诗 B.抒情诗C.童话诗 D.散文诗E.讽喻诗
是非题
幼儿阶段的语言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幼儿文学在丰富幼儿的语言方面比其它艺术门类更有优势。
4.为幼儿改编童话,除要遵循幼儿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外,还要注意
A.主题明确 D.脉络清晰E.语言生动 5.下列先秦著作,记录有寓言的有
A.《庄子》 B.《列子》C.《韩非子》D.《战国策》E.《吕氏春秋》] 6.下列有关童话的说法,正确的有
A.童话最早属于民间文学,流传在人民的口头创作中
B.童话的时间往往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空间也是一处抽象的环境
D.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
E.童话是儿童文学中历史最悠久的体裁。
7.下列有关寓言的说法,错误的有
C.运用比喻的手法,是寓言最大的特点。
E.古印度的《五卷书》是闻名世界的寓言童话集,被誉为寓言的始祖
1.儿童文学可划分为哪几个层次?(CDE)
C.幼儿文学 D.儿童文学E.少年文学
A.具体形象性 D.同一性E.生命性
5.讲述类幼儿文学包括(ABCDE)
A.幼儿童话 B.幼儿故事C.寓言 D.幼儿散文E.幼儿科学文艺
6.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是(BCE)
B.稚拙美C.纯真美 E.荒诞美
7.一般来说,文学的功能有(ABDE)
A.认识 B.教育 D.娱乐E.审美
8.下列作品中,属于童话的有(ABC)
A.刘心武的《小猴吃瓜果》 B.郑渊洁的《黑黑在诚实岛》C.叶永烈的《圆圆和方方》
9.幼儿文学的功能有(ABCDE)
A.引导幼儿社会化 B.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C.丰富幼儿的语言,提高思维和想象力 D.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E.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
10.幼儿文学的主题有(ACE)
A.道德性主题 C.知识性主题 E.趣味性主题
11.幼儿文学创作在结构上要尽力避免(BCDE)
B.插叙的方法C.倒叙的方法 D.补叙的方法E.多条线索同时进行
A.摹状 B.比喻 D.拟人E.夸张
15.下列作品属于童话的有(BCD)
B.金近的《小鲤鱼跳龙门》C.左文的《小羊和狼》
D.季华的《三只蝴蝶》
16.下列幼儿文学作品中兼顾知识性和文学性的有(ADE)
A.《小蝌蚪找妈妈》 D.《啄木鸟医生》E.《谁的本领大》
17.下列历史著述中,能够读到最早记录下的儿歌的有(ABC)
A.《春秋左传》 B.《国语》C.《战国策》
20、儿歌的功能有(ACE)
A.陶冶情性 C.启迪心智 E.训练语言
21.在我国古代一些文人诗集中,偶尔会出现几首幼儿易理解乐于背诵的诗,如(ABCDE)
A.孟浩然的《春晓》 B.李白的《静夜思》C.白居易的《草》
D.骆宾王的《咏鹅》 E.杜牧的《清明》
23.幼儿诗的艺术特征是(ACDE)
A.鲜明,充满动感的形象C.活泼,生动的想象
D.富于情趣的构思E.自然,明快的韵律
24.下列有关幼儿诗的说法,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E)A.幼儿诗不是儿歌,而是幼儿诗E.幼儿诗是幼儿情感的正 确
幼儿文学作品就是以形象来丰富幼儿的情感,因为幼儿的感情不丰富,也不容易受感染
错 误
一般来说,文学有认识、教育、娱乐、审美的功能,幼儿文学也不例外。
正 确
儿童文学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即以语言为材料,通过典型的形象、典型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社会生活,但它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要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与欣赏习惯。
正 确
儿歌中最具增强语言与动作的协调性功能的是绕口令。
错 误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是稚拙、美纯真、美荒诞美。
正 确
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阿·托尔斯泰。
正 确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谁要把十 四说成四十就罚谁十四,/谁要把四十说成十四就罚谁四十。”这首传统儿歌是一首典型的绕口令。
正 确
“小耗子,/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吱儿吱儿叫奶奶,/奶奶不肯来,/叽里咕噜滚下来。”这首传统儿歌是一首典型的连锁调。
错 误
“睡吧,我可爱的小宝宝,/睡吧,睡吧,/月儿静悄悄,/把你摇篮儿照。/我给你讲故事,/我给你唱歌谣。/你闭上小眼快睡觉„„”这首摇篮歌的作者是印尼人
错 误
话和古典童话之中。
6.寓言:一种含有明显讽喻意义的短小故事,由喻体和本体两方面组成:所讲述的故事是寓言的喻体;所阐明的道理,是寓言的本体,也就是寓意。
16.幼儿文学;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作或改编的,适应他们审美需求的文学。类型化形象:文学作品中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类似特征的人物形象,类型化形象的好处是形象具有鲜明性。由于具有易于识别和易于读者记忆的特点,“类型化形象”在幼儿文学作品中常被较多采用。
18.童话诗:童话故事与诗歌形式的结合。童话诗属于叙
儿童文学则专指三个层次中的“儿童文学”,它是指为6、7岁~11、12岁的儿童服务的文学。
3.题材:是指文学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体现主题的具体材料。对题材的要求:(1)要要广泛多样;(2)题材要适应幼儿的理解水平;(3)勇于尝试新的题材 4.主题:是文学作品中通过其形象体系显示出来的中心思想。幼儿文学的主题主要有:道德性主题;知识性主题;趣味性主题。
5.情节:是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经历的种种矛盾和他的整个配合跳绳的儿歌《跳绳歌》属于游戏歌。
正 确
童话《小鲤鱼跳龙门》的作者是张继楼。主题是歌颂小鲤鱼们不屈不挠,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精神
7.幼儿童话:童话之中比较浅近、适合于幼儿听赏的作品就是幼儿童话。
事诗类的一支,它有完整的童话故事情节,其中人物多是错 误
幼儿极富想象性的思维特征是幼儿文学作品中拟人手法使用的前提。
错 误
幼儿口语最主要的特征是形象性。
正 确
是文学作品中用以构成艺术形象、体现主题的具体活材料,即作品中所描绘的那一组有着内在联系的、相对完整的具体事物。
正 确 名词解释
1.童话: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最切近儿童的心理,是儿童文学特有的体裁。
2.传说:神话的演进,是一种与一定的地点、人物、历史事实、自然风物和社会习俗有一定联系的故事。3.艺术夸张:指借助想象,对描写对象的某些特点进行扩大或缩小,以强调、突出其本质特征,增强艺术效果。4.变形:指有意识地变更所描写的对象的性质、形态,以达到使他具有最大的表现力的目的。
5.超人形象:指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创造自己奇迹的形象。这类形象是运用神化手法塑造成的,多见于民间童
8.儿歌:一种适合年龄幼小的儿童念唱、欣赏的歌谣。儿歌的主要对象是婴幼儿和低年级的小学生。
9.我国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念唱的儿歌。孩子们边玩边唱,且歌且舞,可以提高游戏的兴趣,增添欢乐的情绪,可以协调游戏的节奏、动作,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
10.数数歌:一种培养和训练幼儿识数能力的儿歌。它把初步的数字和一些有趣的事物联系起来,使抽象的数字变得具体形象,引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学会数数。11.连锁调:也叫连珠体、连句或衔尾式。这种儿歌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去结构,即将前一句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的起头,或者前后句“随韵接合”,逐句相连。12.问答歌:又叫问答调、对歌,有的地区称为盘歌。它的特点是以设问作答的形式表述内容,以此帮助孩子提高观察、分辨事物的能力。
13.绕口令:又称拗口令、急口令。它由一些读音相近的词语组合而成。由于语言拗口,而又要求清晰、快速、顺畅地念出,可以用来训练幼儿口齿清楚,吐字辨音正确,提高口语能力,促进思维的敏捷,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儿歌。
14.艺术想象:一种情感型思维活动,即一种在情感支配下展开同时又虚拟出各种形象来表现情感的思维活动。同日常生活中的想象相比,它克服了日常生活中想象的那种偶发性、随意性、元定性和易逝性,而是指向明确地奔往某种想象天地并且积聚和凝结在特定的艺术情景中。15.幼儿散文:散文的一个分支,是为幼儿创作的,适合他们欣赏的、篇幅短小、知识性强、写法自由、文情并茂的一类文章。
拟人形象。
19.幼儿生活故事:幼儿故事体裁的一个大类,它是以现实的幼儿为主要人物,以他们日常生活、活动为题材的故事。现在通常所说的幼儿故事,主要就是指幼儿生活故事。21.科学童话:又名知识童话,是以童话形式来表现科学内容的作品。它与一般文学童话的区别在于主要传达一定的科学知识,并通过这些内容启迪儿童的智慧。23.科学文艺:用艺术手法来描写科学、表现科学、普及科学这样一类与科学内容相关的作品的通称。科学文艺通过文学作品的形式,把科学知识生动、有趣地传授给读者。24.气流线:也叫速度线、风线。这种方法在早期的漫画中巴应用。现在广泛应用于卡通书。这种线是人的眼睛看不到的,只是感觉中的一种气流现象。气流线常见的是,在某个动作后面加上流动的线条,用来显示这一动作的由来和轨迹。
25.广义的儿童文学: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征,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
26.图画书:以幼儿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特殊的儿童文学样式,是绘画和语言相结合、而又主要以画面为载体向幼儿传达信息的艺术形式。
1.儿童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儿童文学是指以3~15岁的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为吸引、培养他们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力而创作的适应儿童审美需要的文学。按照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征,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狭义的活动过程,由具体事件组成。对情节的要求:(1)情节要符合幼儿理解的水平。(2)情节要单纯、生动、有趣,富有想象力。
9.摇篮歌:也称摇篮曲、催眠曲。摇篮歌有的是母亲等长者在婴儿的摇篮边随口哼唱而成;有的则是成人作者创作或加工的歌谣。摇篮歌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一种文学样式。
14.拟人形象:是赋予人以外的事物以的思想感情、生命特征,使物人格化的形象。拟人形象具有独特的风格:他们是人,又非人;是物,又非物;既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又不等同于生活中真实的人,身上仍然保留某些物的属性。17.悬念:是在情节发展的开头或是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设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不断造成读者一种急切期待了解和热烈关切的心情。
19.幼儿戏剧:是以幼儿为对象,适合于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的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了文学、音乐、美术、舞蹈以及造形、灯光、服饰等各种艺术成分。
20.科学幻想小说:是科学文艺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它以小说的形式,运用幻想这一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描绘未来科学发展的远景和人类对大自然奥秘的探索。
3.变形手法:指有意识地变更所描写的对象的性质、形态,以达到使他们具有最大的表现力的目的艺术手法。1.简述幼儿文学的功能。答:幼儿文学的功能是:
①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
②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
③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力;
④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⑤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2.幼儿文学作品语言的要求是什么?
答:其一,是可接受性,即作品中的语言要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
其二,是超前性,即作品中的语言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言语水平。3.常见的幼儿生活故事的主题有哪些? 答:幼儿生活故事的主题有:
诞美和质朴美。
具体分析上述四种美学特质
A、稚拙美——天真活泼,并非愚昧无知,笨傻呆蠢,形式上简洁朴素,内容上浅显简单,语言不加雕琢,本色自然。B、纯真美——纯真美是幼儿纯洁真诚的心灵在作品中的艺术再现,它所展现的是一种极为透明、至纯至真的美,常给成人以自叹不如的美好感觉。
C、荒诞美——作品中用看起来神奇怪异的自然组合和背情悖理的艺术逻辑来构成作品瑰丽的艺术境界,表达作品内②幼儿诵唱儿歌,能开发智力,促进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
③幼儿诵唱儿歌,可以帮助矫正发音,学习新词语,增进语言表达能力。
12.我国儿歌的特殊形式有哪些?
答:我国儿歌的特殊形式主要有以下九种:摇篮歌、游戏歌、数数歌、谜语歌、连锁调、问答歌、绕口令、颠倒歌和字头歌。
13.现在我们看到的儿歌作品由哪几部分组成? 寓言的又一 特点。
18.简述寓言和童话的异同。
答:相同点:它们的故事都是虚构的、幻想的,都采用各种生物或非生物来做故事的人物,并通过拟人、夸张、象征等手法去表现。
不同点:寓言的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语言朴素,而童话的篇幅较长,结构也更曲折复杂,能细致地刻画人物,描写景物;创作上,童话的幻想要求植根于生活,真幻虚
①引导幼儿分辨是非,领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
②引导幼儿向上、追求美好的事物;
③指出幼儿身上存在的缺点错误,启发他们改正。4.要把故事写生动,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P105 答:要把故事写生动,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1)设置悬念。幼儿好奇心强,悬念的出现,会立即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2)形成波澜。波澜不断,环环相扣,故事曲折,生动有趣。
(3)写活人物。注意突出人物的行动,注意计划能够准确、逼真地突出人物性格特征的细节。
(4)注重结构。结构组织得当,有助于情节的生动展现。5.儿童文学的两大特征是什么? 答:儿童文学有两大特征:
(1)它是文学的一个分支,对应于成人文学,它是文学,遵循文学的一般规律;
(2)它必须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6.幼儿审美意识有哪些特点? 答:(1)审美意识中的“自我中心”状态。儿童意识中的世界是一个主客体不分的混沌世界。儿童物我未分,认为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有生命,和人一样有感觉、有意识。(2)审美意识仍处于较低层次。对幼儿身心状态的大量研究表明,幼儿的审美意识是处在一种动物快感、生理快感的初级精神的愉悦阶段。
7、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是什么?
幼儿文学不会因为它的读者是年幼的孩子而降低对美的追求,相反,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总是在单纯明净的外表下饱含着美的成分,充满着幼儿情绪的稚拙美、纯真美、荒
在意蕴的美学风格。
8.简述幼儿文学的社会化功能。
答:所谓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某一群体和社会的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以使自己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过程。幼儿文学的社会化功能即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幼儿文学所起的作用。作用主要有两点:其一,幼儿文学向幼儿传达日常的生活知识;其二,幼儿文学向幼儿传递社会的道德规范。
9.幼儿文学中常见的表现语言音乐性的方式有哪几种? 答:(1)文句有韵,语言的押韵增强音乐效果;(2)象声词的使用;(3)节奏的安排; .(4)反复手法的运用。10.简述儿歌与幼儿诗的区别。
答:儿歌与幼儿诗的区别在于:
(1)语言上,儿歌的语言讲求顺口、音韵和谐,被称为“半格律诗”,幼儿诗的格式则比较灵活自由;
(2)题材上,儿歌多从日常生活中取材,有较强的实用性,而幼儿诗题材广阔,内容也更丰富深厚;
(3)表述上,儿歌往往以叙述、白描、说明等方式表述事物现象,偏重于明白的展示,追求生动幽默,富有趣味,幼儿诗更注重情感的抒发、意境的创造和表达的含蓄。11儿歌在艺术上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1)自然合节的音乐性;(2)天真活泼的稚拙美;(3)歌戏互补的可操作性。
12.简述儿歌在幼儿教育阶段发挥的作用。
答:①幼儿诵唱儿歌,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性;
答:现在我们看到的儿歌作品,大部分是现代成人作者根据幼童的理解能力和心理特点,用简洁的韵语写成;也有的是孩子自己在游戏等活动中随口编唱的;还有一些则是古代流传至今的儿童歌谣。
14.什么是谜语歌,它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答:谜语的形式可以用诗歌,也可以用其他短语或散文体写成。谜语一般由谜面(喻体)和谜底(本体)组成。谜底就是所猜测的对象;谜面则是启示猜测者的话语,往往运用比喻、拟人、描述等方法去暗示本体的特征。用儿歌形式表述谜面的谜语即是谜语歌。
猜谜是一项富有游戏趣味的活动。谜面中蕴含着强烈的悬念,正投合幼儿好奇好胜的心理;谜面的描写往往形象生动,有助于幼儿认识事物,把握概念。谜语歌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的辨别和联想能力都很有益处。15.什么是字头歌?
答:字头歌是一种每句末尾的字词完全相同的儿歌。这些字词大都是“子”、“头”、“儿”等,以它们作为韵脚,一韵到底,具有很强的韵律感。每首歌一般都有一个完整的意思,语言往往幽默、风趣。16.颠倒歌的特点及作用各是什么?
答:颠倒歌把不可能出现的事物、现象描写得绘声绘色,让人产生一种反常、奇特、滑稽的感觉。在引发孩子们好奇之后,促使他们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辨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幽默感。17.寓言的特点是什么?
答:(1)寓意鲜明集中,这是寓言的突出特点;(2)运用比喻手法,是寓言的另一特点;
(3)篇幅短小,故事单一,结构简单,语言精练,这是
实的结合力求自然和谐,尊重幻想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寓言则是以表达道理为目的,是一种影射、比喻的文字。19.怎样为幼儿改写寓言? 答:①增添形象,扩展情节;
②丰富原有形象,添加细节; ③改用浅显生动的语言。
20.童话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类型有:拟人形象、超人形象、常人形象。(1分)
(1)拟人形象是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使物人格化的形象。拟人形象具有独特的风格:他们是人,又非人;是物,又非物;既具有人的某些特点,又不等同于生活中真实的人,身上仍然保留某些物的属性。这是古今中外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3分)
(2)超人形象是指具有超人的神奇能力,能创造自然奇迹的形象。这类形象是运用神化手法塑造成的,多见于民间童话和古典童话之中。(3分)
(3)常人形象是以人的本来面目出现于童话中的形象。这类形象表面上看像普通人,但他们的性格、行为和命运都是极端夸张的,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3分)21.如何理解童话的幻想?
答:首先,童话的幻想植根于现实。任何艺术形象都产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幻想也一样,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再者、幻想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22.童话的夸张的特点是什么?
答:童话的夸张是一种强烈的、极度的夸张。如果说,小说的夸张是“极言以显真”,目的是让读者信服作者所言,童话的夸张却是着意去表现那决非真实的虚幻境界。23.简述童话的作用?
答:首先,童话帮助儿童明白事理,增长知识;
其次,童话有助于发展儿童的想象和幻想能力; 再次,童话能培养儿童的美感,陶冶情操。此外,童话还有很大的娱乐作用。
24.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童话可分成哪些不同类型? 答:按作者分,可分为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按体裁分,可分为童话故事、童话诗、童话剧。29.什么是幼儿歌舞剧?
答:幼儿歌舞剧是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辅以少量台词的小型歌舞剧。其中,以歌舞剧形式表现童话内容的又常称作童话歌舞剧。幼儿歌舞剧大多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以幼儿自己演出为主,也有由成人伴奏、伴唱或成人参与共舞的。由于演出时载歌载舞,气氛热烈,因而很为幼儿喜爱。
30改编剧本的规律是什么?
用对话框图起来,并且甩出一个尖尖的小尾巴对着说话人的嘴,表示话是从此人嘴里说出来的。由于对话框多为气球形的,常被形象地称为“语言气球”。36.什么是科学故事,它有什么特点?
答:科学故事是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去表达科学内容。它把科学技术上的发现、发明及其发展,常见自然现象的科学道理,动植物的生活习惯或其他物体的特点、性能等知识融汇于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之中。科学故事的创作,是不能叫图画书的。
42.分析金近的痘话《小鲤鱼跳龙门》的特点。答:《小鲤鱼跳龙门》讲述的是住在河里的一群小鲤鱼,听了鲤鱼奶奶讲的“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后,冲出急流,游过铁桥去寻找龙门。他们来到一座水库堤坝面前,以为就是龙门。而当它们奋力跳过“龙门”后,才发现“龙门”那边原来是一座风景优美的水库。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巧妙地把民间传说和和童话故事结合起来,在古老的传说中按内容分,可分为文学童话和科学童话。
按篇幅长短分,可分为长篇童话、中篇童话和短篇童话。
25.民间童话有哪些固定的叙述方式?
答:作为一种人民口头创作的民间童话,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叙述方式:三段式、层递式、循环式、对照式、连环式、连续式和串连式等。26.幼儿童话的改编要注意要哪几个方面? 答:①主题鲜明,简化主题,并使其单纯明确。
②脉络清晰,删去过多枝节,紧缩结构。③语言生动。
27简述格林童话的特色。
答:首先,格林童话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次,格林童话来自民间,因此这些故事最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和愿望,体现了他们的是非善恶观念。再次,格林童话保持了民间文学生动、朴素的格调。28幼儿戏剧的特点
(1)浓重的游戏性。幼儿戏剧不仅在内容上大多反映、表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都具备幼儿游戏的特点。
(2)单纯而有趣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反映、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的轴心。幼儿戏剧自然不能违背、脱离这一艺术规律。但是,幼儿戏剧中出现的戏剧冲突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
(3)形象化、动作化的语言。戏剧主要是通过台词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表达主题思想的。戏剧语言要求简练、明确、口语化、性格化和富于动作性,幼儿戏剧也不例外。
答:①原作的叙述性内容要尽量转化为人物的台词、动作和舞台提示;②为角色设计典型化的戏剧动作,穿插必要的游戏舞蹈(包括观众可参与的游戏舞蹈)。
31指出“儿童本位论”的儿童文学观在历史上的积极意义以及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和不足。.答:(1)积极的历史意义:它发现并强调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独特的心理世界和精神需求,为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自觉提供了观念上的巨大推动;(2)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及不足:忽视了成人作者的主体性地位,忽视了儿童与社会生活的联系。32.学校儿童文学阅读指导通常有哪几个基本步骤? 答:(1)了解指导对象及图书情况;(2)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儿童文学作品;(3)对作品进行推荐和介绍;(4)组织作品评论;(5)巩固阅读效果。
33.成人读者的存在对儿童文学接受领域来说有什么意义?
答:(1)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艺术产生过程的参与者,也是儿童读者文学阅读过程的引导人和帮助者;(2)成人读者参与儿童文学阅读也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34.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语世界中最著名的童话形象有哪些?请举出你熟悉的4个,并说出各自的作者。答:(1)彼得·潘,永不长大的孩子的形象,出自英国巴里的《彼得·潘和文黛》(或《彼得·潘》);(2)玩具小熊的形象,出自英国米尔恩的《小熊温尼·普》;(3)“好心大夫”形象,出自美国洛夫廷的《杜立德医生》;(4)米老鼠和唐老鸭,出自美国迪斯尼的同名卡通故事;(5)玛丽阿姨,神奇保姆的形象,出自英国特莱维丝的《玛丽·波平斯》系列。
35.什么是语言气球?
答:卡通书中的对话和独白是画中人物说的话,通常
首先要求有较强的故事性,而且还要注意描写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活动。
37.幼儿散文有哪些特点? 答:幼儿散文的特点有:
①短小真实,贴近幼儿生活;
②具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
③意境优美,富于幼儿情趣;
④情感真挚,丰富幼儿心灵。38.幼儿欣赏图画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幼儿喜欢人比物多,幼儿很注意人物的面部表情;
②幼儿视觉目的性的特点是先看轮廓的,后看粗细的;
③幼儿感知客观事物的分化性比较差。笼统、不精细,幼儿常常借助色彩确认对象。39简述幼儿图画书的作用。
答:图画书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发现事物,开拓眼界,增长知识;②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③激发情感,陶冶性情;④培养阅读兴趣并进一步影响幼儿人格的发展;⑤建立幼儿视觉美感的基本经验,培养审美能力。40什么是题画诗,它有什么特点?
答:在抒情诗中,有一种根据图画或摄影作品画面题写的诗歌,称为“题画诗”。幼儿题画诗抒写的是幼儿的诗情画意。
41.文+画=带插图的书;文×画=图画书。
上面的公式说明了什么?
答:这两个由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提出的公式,明白地显示了图画书与有插图的书的差别。同时,也说明在图画书中,图和文的关系,是互相融汇、互相协调、互相补充的。图文共创一个世界;简单地把文字和图画配在一起
融人新时代的色彩,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43.金近的幼儿童话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答:金近的幼儿童话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善意地批评幼儿的弱点和缺点,为之树立好的榜样。
②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习惯。
③惩恶扬善。
44.包蕾的幼儿童话有何特色?
答:包蕾的幼儿童话有以下特色:
(1)浅显、活泼;(2)幻想奇妙,虚实结合和谐;(3)语言幽默,富于谐趣。
45贺宜的幼儿童话创作有何特色?
答:其一,贺宜的幼儿童话的情节都富有趣味性。其二,贺宜的幼儿童话注意刻画人物形象。
45.简述陈伯吹幼儿故事的特点。
答:(1)陈伯吹的幼儿故事取材广泛,他的笔触能深入到学校、家庭、幼儿园生活的许多方面;(2)描写细腻;(3)对幼儿心理的细微描写。
46.简述列夫·托尔斯泰的幼儿生活故事的特色。答:①故事多取材于农家孩子的日常生活,因此作品散发着生活气息,使幼儿读者有着一种自然的亲近感。
②故事结构单纯,情节进展很快,紧凑集中,因而能紧紧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③故事常常不点出主题,而是借助艺术形象感染启迪小读者。
47.柯岩幼儿诗歌的特色是什么?
答:柯岩幼儿诗歌的主要特色是极富幼儿情趣。柯岩善于从幼儿生活、游戏中选取一些富有戏剧性的片断,通过活泼的想象编织有趣的故事,诗中没有说教,只是对孩
子进行循循善诱。
柯岩幼儿诗歌的另一特色是具有浓重的游戏性。48马尔夏克的幼儿诗有什么特点?
答:①富有教育性;②具有浓郁的趣味性;③语言简洁,富于音乐性和跃动的节奏感。
49.诺索夫的幼儿童话集《会动的帽子》有什么风格? 答:首先,幽默风趣,富于喜剧色彩。
其次,对人物形象刻画准确、生动。
再次,语言富于生活气息。
中,幻想、比喻、拟人、夸张、荒诞、变形等手法的运用,对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7)幼儿期虽然是言语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但言语发展的水平仍处于低级阶段,对词义的理解还很肤浅,对代表抽象意义的词很难理解。对词的转义就更难理解。因此,幼儿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要求是力求生动、形象、口语化、适合幼儿的理解水平,但也要稍稍超出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以促进幼儿的语言的发展。
话、传说、风物风俗、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以增强作品的趣味性与可读性。
(3)意境优美,富于幼儿情趣。幼儿散文是介于幼儿故事和幼儿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它除了注重故事性外,还要像幼儿诗歌那样构造意境。所谓“意”,是指作者主观内在的思想感情;所谓“境”,是指作者所描绘的客观外在事物。幼儿散文具有诗的特质,所不同的是幼儿散文的诗意美总是糅合着浓郁的幼儿情趣。幼儿情趣强化了幼儿散文的诗意美,可以说,幼儿情趣是幼儿散文的基本要素。富识,但是,它同样负有思想教育的任务。从本质上讲,思想性同科学性是统一 的。这种思想性一方面来自科学本身,这主要体现在通过对科学事实的真实阐述,向读者揭示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另一方面,这种思想性还来自于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同时,科学文艺的思想性并不是外加的政治说教,也不是生硬归纳出的教育意义,而是自然而然地渗透在介绍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的。
1.试述幼儿心理特征与幼儿文学的关系。
答:(1)3~6岁的儿童刚刚掌握语言,词汇还不丰富;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6岁左右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还处于萌芽阶段,他们的分析、综合、概括能力也刚刚发展,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性和理解事物的表面性特点非常突出。这就要求这一阶段的儿童文学创作,必 须依照这一阶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
(2)幼儿感知事物尚处于迅速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之中。观察事物的特点是大轮廓、粗线条的,容易抓住作品中形象的外部特征。因此,幼儿文学作品应多着墨于人物外部形象的描绘。幼儿的空间知觉水平较低,深度视觉尚未发展,因此作品中的背景不能过于复杂,最好使用笼统的时间、地点词汇。
(3)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对于鲜明、生动、具体形象、新奇的事物,易引起无意注意。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开门见山,尽早提出人物性质和行为发展线索;故事情节要生动、曲折、紧张、有趣。
(4)幼儿的无意识记占优势,幼儿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大都是无意识记的结果。因此,语言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幼儿诗歌,有生动活泼的形象、曲折情节的故事,富于幻想的童话,能帮助幼儿记忆。
(5)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概括能力较低,不易掌握抽象概念。这一特点要求幼儿文学作品的题材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为主,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塑造幼儿熟悉的形象,并构思富于幼儿情趣的情节。
(6)幼儿以无意想象为主。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想象与现实常常分不清,想象在具体形象的水平上进行,在词语的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还很低。幼儿文学作品
4.试述幼儿散文的特征。
答:幼儿散文是散文的一个分支,因而在散文的总体特征上,它与成人散文是一致的。但是,幼儿散文在遵循一般散文创作规律的同时,又因读者对象的特点而具备一些自身的特征:
(1)短小真实,贴近幼儿生活。短小指篇幅简短。幼儿散文的篇幅一般三五百字,少则几十字,很少超过千字,幼儿散文不必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只要抓住最富有特征的人、景、事、物来描述,也不必铺陈开去,围绕一个中心反复叙写。
真实是所有散文的灵魂。真实的核心内容是真情。幼儿散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成人,往往是生活中的人物、事物、景物触发了作者的情思,而使其诉诸文字感染读者。因此,生活中的人、景、物首先要打动作者自己。只有从自己切身感受出发写成的散文,方能不落俗套,富于个性。
幼儿散文的真实还包括内容的真实。宇宙洪荒、草木虫鱼都可以作为幼儿散文表现的内容,但童话出现的一些变形、怪诞的形象则不宜出现在幼儿散文中。因为,幼儿散文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幼儿的的美感,熟悉语言文字的优美表达,而不是张扬幼儿的幻想精神。儿散文应尽量从幼儿身边可感知能理解的事物出发,以适当的方式表现。(2)具体形象,易于幼儿接受。幼儿散文中的形象都活灵活、逼真、具体。同时,作品中的形象都幼儿化了,渗透着孩子的情感想象,孩子们通过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进入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获得美的享受。文中的故事性叙述,一般不讲究有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往往只取所需的生活片断、事情片断加以描写,跳跃性较大,行文比较自由。在一些写景状物的抒情散文中,往往适当穿插一些神
于幼儿情趣是幼儿散文同成人散文的主要区别。以浓郁的幼儿情趣美化诗的意境,以优美的意境展示童稚童真的情趣,是幼儿散文的魅力所在。
(4)情感真挚,丰富幼儿心灵。幼儿散文的灵魂是真情。幼儿散文的作者一般是成人,往往是生活中的人物、景物、事物触发了作者的某种情思,使之或激动、或感奋、或沉思,从而诉诸文字。也就是说,幼儿散文是作者情之所致的产物。散文最适宜幼儿充分自由地表达情感,但在幼儿散文中,作者也不能只注重自我情感的抒发,他在文中的情感还必须与幼儿的情感相沟通,使读者能在阅读中体验和理解。
6.试述科学文艺的创作要求。
答:运用文学的手法,正确地表达科学内容,将科学内容与文学艺术形式有机地融合起来,使作品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是一般科学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儿童科学文艺属于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们自然要具有儿童文学的特点。科学文艺的创作要求是:
(1)科学性。科学内容是科学文艺作品的核心。科学文艺作品涉及的科学知识、科学原理,以及它们应用的范围、发展方向等都必须正确,即便是运用幻想、夸张、拟人等特殊表现手法,也不能歪曲科学事实,违反科学性。(2)文艺性。科学文艺属于文艺作品的范畴,自然要求它具有文学的特征。不能把科学文艺的艺术性仅仅理解成运用一些形容词、修饰语,使语言生动一些,而是要求作者具有文学修养,善于进行艺术构思,把抽象的科学概念和原理、知识,化作具体的形象、生动的故 事,并用文学语言去表达。
(3)思想性。科学文艺作品的主要任务是传播科学知
(4)趣味性。儿童科学文艺必须具有浓郁的趣味性。科学文艺的趣味性来自两个方面:
第一,科学本身是有趣的。如低温世界里事物的种种变化;蜜蜂、蚂蚁的群居生活;土壤的神奇功能;天外来客与生命奇迹等,都极富趣味性。
第二,文艺手段表现的趣味性。文艺手段能将一些平常的知识道理讲述得十分有趣。如“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基本的交通规则,洪生的《偷懒的交通灯》却采用拟人的手法,写两个交通灯不勤于本职工作,结果连累自身。这样去告诉儿童生活常识,自然有趣得多。7.试述格林童话的特色。
答:格林童话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的故事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神魔故事,这是为数最多的,如《灰姑娘》、《白雪公主》、《会开饭的桌子、会吐金子的驴子和自己会从袋子里出来的小棍子》、《六人走遍天下,万事如意》等。这些故事既有超人的仙人、精灵,也有神奇的宝物和变幻莫测的魔法,情节曲折、惊险、奇异。另一类是以动物为主人公的拟人童话,数量也不少,如《猫和老鼠做朋友》、《狼和狐狸》等,故事中的动物能说会道,既富人情,又具物性。再一类是以日常生活为题材的故事,如《牧童》、《老祖父和孙子》等。
格林童话来自民间,因此这些故事最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思想和愿望,体现了他们的是非善恶观念,大量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和下层人民。
格林童话保持了民间文学生动、朴素的格调。故事的结构常采用三段式的反复和对比式、循环式、对照式,这正是幼儿文学最常用的结构方法。论述题 1.试述幼儿童话的特点。
答:幼儿童话是童话之中比较浅近,适合于幼儿听赏的作品。幼儿童话具有一般童话的共性,也有自己的一些个性:
融进幼儿心理特点的艺术幻想。幻想自然是幼儿童话的基本特征。幼儿童话的作者大多是成人,他们并非简单地再现幼儿的幻想,而是经过选择、加工、提炼,表达出幼儿纯真美好的感情,使作品富于美感,让幼儿在思想上得到启迪,情操上受到陶冶。
以拟人为主体的童话形象。拟人是幼儿童话中使用最
(二)篇幅短小,易记易诵。幼儿的大脑结构和神经纤维虽然不断迅速增长,却远未到达成熟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由简单渐渐到繁复,由具体慢慢过渡到抽象。为了便于幼儿领会、唱诵和记忆,儿歌的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精巧,往往是几个句子就描摹出一个现象,表达出一个事理。
(三)节奏明朗,音韵和谐。可唱可诵,显现出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儿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因为它不凭文字,而是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传布,只有在诵唱之中至终地吸引住小观众。
(三)形象化、动作化的语言。戏剧主要通过台词——角色的对白和独白—来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和表达主题思想。戏剧语言要求简练、明确、口语化、性格化和富于动作性,幼儿戏剧也不例外,只是这些要求又必须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审美趣味相适应。幼儿戏剧不可能有大段的对话和独白,因此,它的语言更要求形象化和动作化,甚至常常用大幅度的、夸张的动作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情绪和性格,让幼小的观众一听就明白,留下鲜明而深识分子在改革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引进了欧美学校设置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并且提倡儿童戏剧,把它作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五四”运动以后,郭沫若、郑振铎、叶圣陶等都为孩子们写过儿童剧。1922年,黎锦辉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幼儿戏剧。以后,黎锦晖又陆续创作了十余部儿童歌舞剧,其中《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等都是可供幼儿观赏的童话歌舞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儿童戏剧活动曾十分活跃,多的表现手法,拟人形象也是幼儿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幼儿之所以喜爱拟人手法,首先是因为它契合他们的心理。幼儿活动范围狭小,知识经验不多,他们接触得最多的是人,因而往往以人为度物。万物在幼儿眼中总涂上生命的色彩,他们自然希望童话中的种种形象都是活的物体。再有,拟人能把抽象的事物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这正适应了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
单纯明快的叙事方式。童话是一种叙事的文体,其中对幻想形象的刻画,对幻想世界的构筑,都是通过所讲述的故事——叙事表现出来的。基于幻儿智力水平和审美特点,幼儿童话的叙事方式一般都十分简洁、明快和富有趣味,故事中涉及的人物、情节和背景都是较为单纯的。幼儿童话中的人物性格,往往是一种单纯的类型化的性格。幼儿童话的情节,也总是只作单纯的线索展开,情节生动有趣,但不复杂。幼儿童话的背景也很单纯,一般都是虚化的。
2.试述儿歌的主要特点。
答:
(一)内容浅近,单纯活泼。年幼的儿童刚刚来到人世,生活经验很少,掌握的知识和词汇不多,对复杂事物的内在联系及其一般的规律性缺乏概括能力,而儿歌作为一种听觉艺术,念诵时也不可能给幼童留下多少思考的时间,因此,相对于其他体裁,儿歌咏唱的内容都很浅显,并且十分贴近孩子的生活。一首儿歌往往单纯、集中地描述一件(也可以是几件)事物或某种现象,明白地表达一个意思或事理,让幼儿一听就便,很快领悟到其中的内涵并且受到启迪。另外,幼儿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专供他们诵唱的儿歌总是用满蕴兴味的口语去描绘出他们眼中的世界,表达出他们纯真的情感,洋溢着—“种天然的稚趣。
方能充分体现出生命力。有些儿歌甚至在内容上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它和谐的韵律、铿锵的音响却能人耳人心,从听觉上给幼儿以愉悦。因此儿歌的语言不仅要求浅近、精炼、口语化,而且要“自然合节”、琅琅上口。一般首句即人韵,或句句相押,一韵到底;或以小节为单位换韵,节奏明朗,常形成有规律的反复。
3、幼儿戏剧的特点。
答:
(一)浓重的游戏性。游戏是幼儿的重要活动。俄罗斯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指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方法,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幼儿戏剧正是适应这一特点,不仅在内容上大多反映、表现了幼儿的游戏活动,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也都具备幼儿游戏的特点。在幼儿戏剧中,有一些是由成人演出给幼儿观赏的,但主要部分则是供幼儿自己演出的。可以这样说,幼儿戏剧的演出,实际上就是一种经过组织的、具有戏剧艺术特点的高级游戏。
(二)单纯而有趣的戏剧冲突。戏剧文学是以社会生活的矛盾冲突作为基本情节的,戏剧冲突是戏剧反映、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段,是戏剧的轴心,所以说“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幼儿戏剧也属于戏剧,自然也不能违背、脱离这一艺术规律;但是,幼儿戏剧中出现的戏剧冲突,必须符合幼儿的年龄心理特征,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审美趣味。在实际生活中,幼儿之间很少有直接发生的激烈的矛盾冲突,幼儿戏剧中也不可能有成人戏剧中常见的那种尖锐的矛盾冲突。由于戏剧冲突单纯,幼儿戏剧的结构也要求单纯、紧凑,一般只有一条主线,而且十分鲜明,剧情紧紧围绕它展开,不生枝节,很快入戏,情节开展迅速。还有,因为幼儿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幼儿戏剧往往设置悬念(但不宜多),创造出热烈紧张的氛围,这样,就能白始
刻的印象。
4、幼儿戏剧的改编要求。
答:
(一)慎重选择原作。这是能否改编成功的前提。因为并非任何一篇童话和故事都适合于改编成幼儿戏剧的,因此要从戏剧艺术的特点去审视、衡量其改编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要选择那些线索比较单纯、情节完整连贯、人物形象鲜明的,特别是其中的矛盾冲突较为突出、紧张的故事,把它们改编、搬上舞台,容易成功。如《“咕啤”》、《小熊请客》、《小蝌蚪找妈妈》、《小红帽》、《白雪公主》、《三只小猪》、《龟兔赛跑》等中外童话和寓言,都曾被改编成幼儿戏剧,演出取得成功。而有的长篇童话,内容丰富,情节十分曲折,并涉及到的人物、环境、事件很多,就很难集中于一定时间、空间来加以表现。还有,一些富于诗意的散文式的童话故事,往往缺少明显的矛盾冲突,也就是没有戏剧性,也难以改成剧本。
(二)把握剧本写作的特点。改编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选择、确定原作之后,改编时既要尊重原作的主题、情节、人物,不随意增删,又要根据舞台演出的要求做必要的改动。改编剧本的规律主要是:1.原作的叙述性内容要尽量转化为人物的台词、动作和舞台提示;2.为角色设计典型化的戏剧动作,穿插必要的游戏舞蹈(包括观众可参与的游戏舞蹈)。
(三)注意书写形式的规范。按常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角色,一般在剧情之前说明;出场人物的路线、感情交流、动作等在舞台提示中说明。
5、简述幼儿戏剧的历史发展及现状。
答: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传人我国,许多知
但这一时期的剧作和舞台演出的主要任务在于宣传抗战、动员斗争,当时也很难谈到有什么“幼儿戏剧”。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儿童戏剧事业迅速发展。作家们热情为孩子写戏,出现了不少可为幼儿观赏的作品。如张天翼的《大灰狼》、乔羽的《果园姐妹》、《森林的宴会》、老舍的《宝船》等,包蕾原作、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配曲的《小熊请客》,更是典型的幼儿童话小歌剧。还有,刘饶民的《小兔子领尾巴》、金近的《兔妈妈种萝卜》等童话歌舞剧和沈慕垠的木偶剧《老公公种红薯》,幼儿特点都十分突出。至于柯岩把诗歌、戏剧、游戏融于一体的《打电话》、《照镜子》、《红灯绿灯和警察叔叔》,更是直接进入幼儿园中、是小朋友十分乐意扮演的节目。
新时期以来,一些幼教工作者参与幼儿戏剧创作活动,他们的作品贴近幼儿生活,丰富了幼儿戏剧园地。但是,幼儿戏剧至今未能像幼儿诗歌、童话、故事那样繁荣,从事幼儿戏剧创作的作家较少,因此,如何繁荣幼儿戏剧,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6、幼儿戏剧有哪些作用?
答:幼儿戏剧的作用有:首先,可以直接给幼儿以娱乐和美的享受,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增添他们的生活乐趣;其次,剧中各种鲜明生动的形象和蕴含的思想,可以引导幼儿分辨是非,潜移默化地培养起高尚的品格与情操;再次,多姿多彩的戏剧情境也使幼儿获得一些自然和社会的初浅知识;最后,简洁明快的戏剧台词可以有助于幼儿学习和发展语言。
7、什么是幼儿木偶剧?木偶剧的种类有哪些?
答:幼儿木偶剧是由演员操纵木偶来表演故事内容的一种戏剧形式。由于木偶的造型稚拙可爱,人物性格特征鲜明,而且具有高度的夸张性,因而十分诙谐幽默。幼儿木偶剧可以说是以玩具为基础,将游戏的形式与戏剧的表现手段综合到一起,因此特别受到幼儿的喜爱。
依据木偶形体和操作技术的不同,木偶剧又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类。
8、改编剧本的规律主要是什么?
答:①原作的叙述性内容要尽量转化为人物的台词、动作和舞台提示;
②为角色设计典型化的戏剧动作,穿插必要的游戏舞蹈(包幼儿阶段的语言正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幼儿文学在丰富幼儿的语言方面比其他艺术门类更有优势。幼儿感情丰富,最容易受到感染,幼儿文学作品就是以形象来丰富幼儿的情感。
(四)培养幼儿的美感,提高审美能力。美感是人对事物的审美体验。审美能力则是一个人接触到艺术和日常生活中的真正美时,能感到满意,觉得精神愉快,并由此去鉴别美好与丑恶、纯真与虚假、文明与粗野、崇高与卑下的能力。幼儿文学是美的文学。幼儿文学在培养幼儿直答:儿童文学的朴素美来源于儿童生命中所含的朴素品质和儿童文学创作者朴素的人格;在表现为作品形式的简洁朴素,也表现为作品心理内涵的素朴;朴素是一种美学品格,一种精神境界。
2.试论冰心《寄小读者》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答:(1)贯穿整部散文集的是一种博大的“爱的哲学”(爱大自然、爱母亲、爱儿童、爱祖国);(2)书信体;(3)意境如诗似画;(4)文笔清新典雅。
3.分析林格伦笔下的皮皮形象的特色并指出这个童话形象笔马良》写成于解放初期,作者经历了贫困和战乱,深深地体味过穷人在旧社会被压迫剥削的生活;新中国成立,穷人彻底翻身,成了国家的主人,作为其中一员,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强烈深厚的,这在作者的创作中势必会表现出来。幻想形象神笔马良,反映了旧社会穷人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丑恶的东西做不屈不挠斗争的精神。
括观众可参与的游戏舞蹈); ③注意书写形式的规范。
9、幼儿戏剧的分类。
答:从容量场次方面讲,主要是独幕剧;
从题材范围方面讲,主要是童话剧;
从艺术表现形式讲,包括幼儿歌舞剧、幼儿歌剧、幼儿话剧、幼儿广播剧、幼儿木偶剧以及故事表演等。
10、什么是幼儿歌舞剧?
答:答:幼儿歌舞剧是以歌唱和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辅以少量台词的小型歌舞剧。其中,以歌舞剧形式表现童话内容的又常称作童话歌舞剧。幼儿歌舞剧大多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以幼儿自己演出为主,也有由成人伴奏、伴唱或成人参与共舞的。由于演出时载歌载舞,气氛热烈,因而很为幼儿喜爱。
试述幼儿文学的功能。
答:
(一)引导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的转化。所谓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学习某一群体的社会的生活技能与行为规范,以使自己取得社会生活适应性并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人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文学起着向幼儿传达日常生活知识和传递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作用。
(二)增长幼儿的知识,培养幼儿的求知兴趣。幼儿的生活圈子狭窄,从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十分有限,而幼儿文学则给幼儿开了一扇窗户,让他们能从作品中获得间接经验,扩大眼界。作品带给幼儿大量新鲜的感性知识,幼儿又以这些知识为起点,循序渐进,不断丰富知识经验。
(三)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思维和想象力。
觉审美力的同时,还用语言向孩子们明确提示各种审美标准,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美,知道为什么美。
(五)愉悦幼儿的身心,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快乐是幼儿的天性,因而快乐也成了幼儿文学的重要品性。“快
乐”的作品,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健康成长;能激起
幼儿的愉快情绪,有助于他们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
试述科学文艺的任务和功能。
答:
(一)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文艺作品寓丰富的知识
于生动活泼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之中,对于富于形象思维、知识经验不多而又善于幻想、有强烈求知欲的儿童来说,不仅能扩大他们的视野,深化和补充课堂知识,而且能把
他们的幻想和好奇心引导到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正确轨
道上来。
(二)传播科学思想、提倡科学精神。优秀的科学文
艺作品正确地描述自然界,客观地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不
仅使小读者得到许多具体知识,启迪智慧,而且能引导他
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世界,思考未来,帮助他们树立起科学的态度、科学的精神,逐渐掌握科学的方法。
(三)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
学、立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这方面,科学文艺可说具
有独特的作用。孩子们在今天是科学的客人,明天却是科
学的主人。前苏联著名科学文艺
作家伊林曾说:“培养科学家必须从儿童时代,从少年
开始。对科学的爱好不是天生的,而是多年来逐渐养成的,童年时代读过的一本有趣的书,往往决定一个人未来的一
生。”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往往能引起孩子们对科学的兴
趣,激发他们立志攀登科学高峰的愿望。
1.试举例分析儿童文学的朴素美。
在世界童话史上的开创性意义。.答:(1)皮皮是一个淘气、狂野、爱幻想、富有反叛性格、强有力、且善良、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儿童形象,也是作者心目中各种天性都获得正常发展的孩子的艺术形象;(2)皮皮这个童话形象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童话中的“好孩子”、“模范儿童”的艺术思路,使得儿童文学观念经历了一番革新洗礼,童话的艺术空间大大地扩展了,在世界童话史上增添了许多新质。
1.分析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中的幻想。
答:洪汛涛的童话《神笔马良》,刻画了一个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假想形象—穷孩子马良;所讲述的种种情节,也是不可能发生的虚构故事,如马良用神笔画一只鸟,鸟扑扑翅膀飞上天空,画一条色,鱼弯弯尾巴游进水里等。《神
笔马良》借助于幻想,将常见的人、事、物或现象交错编
织成—幅幅奇异的图景,展现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
童话是一种非写实文学,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但童话中的幻想是一种“艺术幻想”,童话的幻想是植根于现实之中的,“是从真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安徒生语)。洪汛涛曾说:“童话,要求从不真实中求真实。”《神笔马良》的人物和情节,是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到影子的。
幻想也是童话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童话《神笔马良》正是利用这‘方式对生活作折光式的间接反映。《神2.分析《谁勇敢》的特点(题解)
杨福庆的《谁勇敢》,选取了捅马蜂窝这样一个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写成。全篇故事只有四百多字,却通过直观的对比形象地告诉孩子,什么是莽撞逞能,什么是真正的勇敢。引导幼儿分辨是非,领悟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帮助幼儿考虑和确定幼儿生活、成长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明显的针对性。
3.分析柯岩的作品《照镜子》的戏剧冲突。
答:柯岩的《照镜子》,其中两个人物:小姑娘和“镜中的小姑娘”(小姑娘自己的影子),两人一模一样,出现在镜子里外,这对于小观众来说,既熟悉又有趣,他们平时也往往把镜中的影子当作另外一个小朋友。作者正是抓住这一有趣的特点来组织戏剧矛盾的。小姑娘长得漂亮,也爱漂亮,可是她懒惰,不洗不漱,镜子里照出了她“鼻涕拖好长,/满嘴芝麻酱,/耳朵上尽黑泥,/头发像草一样”的肮脏模样,她生气了,而镜子里的小姑娘也生气了,她们互相嘲笑、指责。通过两个面孔完全相同的角色瞪眼睛、歪鼻子、吐舌头、戳镜子、打巴掌、掉眼泪、转身不照这
一系列完全相同的戏剧动作,造成了妙趣横生的喜剧效果。实际上,小姑娘照镜子之所以生气,与“镜中小姑娘”的矛盾冲突,是她自己平日不爱清洁的行为性格与心里不希望如此的愿望发生矛盾冲突的结果,而这就构成这出小戏的戏剧冲突。
4.分析冰波的童话《秋千,秋千„„》的特点。答:《秋千,秋千„„》的主人公白白是一只生来就双目失明的美丽的小白兔,她只能凭想象认识世界。听妈妈讲述过去荡秋千的美好情景,白白十分向往,连在病中发烧时也梦见自己坐在荡起的秋千上。她梦见自己变成一朵白云,摸到了月亮和星星。然而妈妈荡过秋千的大树早已被人砍掉。兔妈妈看到白白对荡秋千的强烈愿望,自己却无能为力,十分伤感。善良的小猴子知道后,他抓住老松树苍劲古怪歌、滑稽歌。它通过大胆的夸张,故意将事物的正常关系和自身的特征加以颠倒,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
这首颠倒歌集中体现了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之一荒诞美。幼儿的思维特征是“自我中心”的,这种特征的“泛灵论”是拟人手法表现的基础,幼儿作品的荒诞美正是由他们任意结合的逻辑思维“创造”的。所谓荒诞美,是指作品中用看起来神奇怪异的自然组合和违悖情理的艺术逻辑来构筑作品瑰丽的艺术境界,表达作品内在的美学风格。
颠倒歌把不可能出现的事物现象(如作品中的“人咬的质朴情感。文章情景交融、诗意盎然,优美而富于生命的活力,易使幼儿增添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作品篇幅短小,语言精美,易于幼儿朗诵;结构清楚,层次分明,易于幼儿仿编;形象具体,情感真挚,易于丰
娃娃,在塑造“春娃”这个活泼有趣的艺术形象的同时描绘出了春天的特征,可以说达到了知识性和形象性的自然交融,易于幼儿接受。11.春天来了
作者:佟希仁
富幼儿心灵。
屋檐的流水,9.赏析幼儿散文《晚霞》的艺术特色。分析《春天来了》的艺术特色。的树权,用自己的身体作秋千,让小兔坐他的肚皮上。秋千终于荡起来了,像一朵小小的白云。随着秋千的悠荡,小猴子的手掌被松树枝磨出了一滴滴的血。童话动人地描绘出两颗纯真的心灵:一个虽然生理上有残疾,但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渴望;另一个甘愿牺牲自己为别人创造幸福,从而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整篇童话似抒情散文,意境优美。
5.请从儿歌的类型及其艺术性方面分析这首南阳儿歌。
猜猜看(南阳儿歌)红公鸡,绿尾巴,一头扎进地底 答:这首南阳儿歌是首谜语歌。所谓谜语歌,即是用儿歌形式表述谜面的谜语。谜语歌对于开发幼儿智力,提高他们的辨别和联想能力很有益处。
这首谜语歌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浅近明了地表述了谜面,明确的描述中包含着谜底“红萝卜”。
这首谜语歌篇幅短小,易记易诵;内容浅近,单纯活泼;节奏明朗,音韵和谐。采用“三、三、七”句式,明快、工整、流畅。“红”、“绿”二字的运用,使得全歌语言色彩浓烈、鲜明。动词“扎”准确、生动、形象,把事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所有这些,都符合幼儿文学的特征和要求,具备儿歌的众多优点。因此说,这是一首成功的谜语歌,一首优秀的儿歌。
6.读下列这首南阳儿歌,分析其美学特征及作用。
颠倒话儿,.......................................布袋驮驴一溜儿烟。
答:这首南阳儿歌属儿歌中的颠倒歌。颠倒歌又称倒唱歌、狗”、“狗砸砖”、“布袋驮驴”等)描写得绘声绘色,让人产生一种反常、奇特、滑稽的感觉。在引发孩子们的好奇之后,促使他们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辨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幽默感。7.分析河南传统儿歌《菊花开》的艺术特色。
菊花开
板凳,板凳,歪歪,...........剩下那朵给白鸽。答:这首河南传统儿歌的最大特点是节奏明朗,音韵和谐,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节奏感。这首儿歌在内容上并没有多
大意义,但它和谐的韵律、铿锵的音响却能入耳人心,从听觉上给幼儿以愉悦。
儿歌开头两个六字句,各切为三个整齐的二字音节,继而随韵粘合,转为两个三字句,并换韵;最后是常见的“三、三、七”句式,既与上两个三字句相协调,又生出音节上的变化。全歌明白如话,节奏明快,音韵流畅,语言简洁工整却又错落有致。
8.分析幼儿散文《蒲公英》。
蒲公英草地上开着许多野花,...........飞着飞着,又像一朵朵雪花轻盈地降落下来。
答:这篇优美的散文运用了形象而易于幼儿理解的比喻手
法描写蒲公英,不仅有景物的实写,还传达了作者轻松愉
快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
晚 霞
阿姨说:太阳是世界上万物的母
亲。.....................................................................那路边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答:这篇散文的显著特色是构造了优美的意境。作者通过
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物我结合的艺术描写,把幼儿带到了
一个想象空间的优美境界。作者把晚霞比喻成太阳的红头巾,这一比喻新奇独特,足以引起幼儿的注意,而后又极富美感地描述了晚霞笼罩下的大地景色,生动而优美,犹如一幅淡墨水彩画。幼儿在“听赏”作品时,眼前也会映现出这幅美丽的晚霞图。10.材料分析题
春 娃
作者:鲁兵
春天是个娃娃,喜欢图画,又喜欢音乐.................可是我,还是个娃娃。” 分析《春娃》的艺术特色。
答:幼儿散文中包含着各种知识,但幼儿获取知识的最佳方式是通过生动的形象。鲁兵的《春娃》正是用具体生动、活泼有趣的形象告诉了幼儿难以理解的知识。季节的概念
对幼儿来说不易理解,作者将春天比喻成一个天真活泼的答:佟希仁的幼儿诗《春天来了》的突出艺术特点,是诗歌具有自然明快的韵律和明朗的节奏。诗行由重叠的二字和三字句以及简单的五字句组成,反复使用所描摹的几种景物的自然音响,读起来顺畅,听起来悦耳,表现了万物复苏,欢唱喜悦的热闹景象。
12.浅析知识性幼儿诗《小河》。
小 河
作者:刘饶民
小
河
流
过
我门
前,.............................................................急急忙忙去浇田。
答:这首幼儿诗短小浅显,活泼有趣,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从幼儿诗的角度看,这是一首成功的幼儿诗。本诗采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一心为人类造福而忙忙碌碌、不知疲倦的小河形象,同时也讲出了奔流不息的河水能发电、能浇田的功用。运用诗的手法,准确表达河水的功用,将科学内容与文学艺术形式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本诗即有文艺性,又具科学性。因此,从幼儿科学文艺这一角度看,这是一首优秀的知识性幼儿诗。13.分析幼儿诗《我是三军总司令》。
我是三军总司令 鸟妈妈问
我,..........................我是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答:这首幼儿诗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构思新颖、别致。作品取材于幼儿在生活中很感兴趣的话题,行文自然流畅,满蕴幼儿稚拙的情趣,创造了一个令小朋友神往的意境。作品有助于幼儿增长军事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热爱解放
军的情感和顽强勇敢的精神。
14.分析童话《嘎嘎叫的红靴子》的脚本文字:
①笃、笃、笃„„
小鸭听到敲门声,连忙打开屋门。
............................................................................................⑩大家围着美丽的圣诞树,唱啊,跳啊,度过了一个欢乐的夜晚。
答:在这个脚本中可以看到一连串的动作:打开屋门——里的动物说些什么?你说我们城市是什么样的呢?
答;这篇童话以其奇特的构思见长,篇尾设问,余味更是无穷。作品通过野猫向森林里的动物描述“城市”的经过,引导幼儿在幽默的笑声中认识城市。作品逆向思维式的叙事方法是幼儿文学作品不多见的。幼儿是乐于理解,也能理解滑稽、幽默的作品的,这篇童话可以让幼儿在笑声中获得逆向思维和判断力的训练。
题、情节和人物,只是根据舞台演出的要求做了一些必要的改动,如用舞台提示交代背景(时间、地点、人物、幕启的情形等),添加人物对话(其问穿插舞台提示)等。改编成剧本的《雪狮子》尽最大可能把原作的叙述性内容转化为人物的台词、动作和舞台提示,体现出了剧本在表现手法上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大特点。19.童话诗《雪狮子》改写成故事.下雪了,下雪了,下了一整夜,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
小朋友们可兴奋了,滚了好多好多雪球,堆了一只大了啦,受不了啦„„”
“哈哈,小狗,快加柴,小猫,快加草。管它受了受不了。”
雪狮子知道上当了,想逃,可是它的腿已经细得像麻秆了,刚站起来,就倒下去,怎么啦,腿断了。
第二天一早,小朋友们来到雪地上,咦,雪狮子哪儿去了?他们找来找去没找着,最后找到老爷爷的家门口,找到那把破扫帚。
雪狮子到底上哪儿去了?你想不出,猜不着,那就去换衣服——掉进雪窝——露出靴子——向树林走去——围住老爷爷——睁大眼睛等待——两只小鸭滚出来——跳舞。场景不断变换,人物从一个两个、三个到多个,也不断变化。每段文字都有这种可供画家作为依据的句子。15.赏析幼儿科学童话《小伞兵和小刺猬》。
小伞兵和小刺猬
作者:孙幼忱 秋天,蒲公英妈妈的孩子们都长大了.................小伞兵亲热地把他们叫做“小刺猬”。答:这段文字,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了小蒲公英和小苍耳的外部特征;形象和知识融为一。体,语言温馨感人。随着情节的展开——“小伞兵”张开降落伞随风伯伯飞上天空,“小刺猬”挂在小鹿身上,好像骑着一匹大马,快快乐乐地出门旅行去„„不仅很有兴味地介绍了蒲公英和苍耳两种植物种子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而且创造了活泼的童话形象和优美的童话意境。可说是幼儿科学童话的精品。
16.分析童话《野猫的城市》。
野猫的城市 .
森林里住着许多动物,它们都没见过城市,很想知道城市是什么样的。
有一天。。。。。。。。
小朋友,如果你也从那辆汽车里走下来,你想对森林
17.比较改写前后的《龟兔赛跑》,分析这样改写的好处。
原文《龟兔赛跑》
乌龟和兔子争论谁跑得快。他们约定了比赛的时间和地点。。。
改写后的《龟兔赛跑》
有一天,兔子笑乌龟走路走得慢,夸耀自己走得快。
乌龟听了,一点也不生气,笑着说:。。。。已舒舒服服地在那儿打着盹呢。
答:《龟兔赛跑》原文写得概括,字句比较“成人化”,寓
意深藏在故事后面,不适合幼儿听赏。改写后的《龟兔赛跑》,语言浅显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并有一定的细节描写,寓言的寓意已渗透在情节之中,读来与童话无异。改写后的寓言,充满了幼儿情趣,照顾到了幼儿的心理特点,比较适合幼儿听赏。
18.比较童话诗《雪狮子》(片断)和改编成剧本后的《雪狮子》(片断),分析剧本写作的特点。
童话诗《雪狮子》片断:
小
朋
友,........................................................有了,插上一把破扫帚。
改编成剧本后的《雪狮子》片断:
时间:冬天地点:老爷爷家院内..............小狗(提一提扫帚):汪汪,尾巴在这。
(众把尾巴插好)
答:童话诗《雪狮子》改编成剧本后,没有改动原作的主
狮子,仰着大脑袋,张着大嘴巴,真像,真像!咦,大狮子怎么没有尾巴呀?有个小朋友拿来一把扫帚,往大狮子屁股上一插,大狮子就有了尾巴了。
天黑了,雪地里静静静的。那只雪狮子忽然摇摇头,伸伸腰,站了起来。
“啊哈,我在这儿蹲了一整天,腿酸了,肚子也饿了。让我走动走动,再找点东西吃。嗳,白天那些娃娃,一个个长得又白又胖,弄几个吃吃才好呢!”
雪狮子走到村子里,转来转去,一个娃娃也没找着,因为他们都睡觉了呀。
只有看门的小狗和抓老鼠的小猫没睡。小狗、小猫见狮子张着嘴过来了,吓得叫唤起来。
小狗小猫这么一叫,把一位老爷爷吵醒了。老爷爷从被窝里钻出来。他静静地对小狗小猫说:“别害怕。你们瞧瞧,哪有大狮子屁股上拖着一把破扫帚的?假的,假的。让我来对付它。”
这时候,雪狮子走近来了,一眼看到老爷爷,心里真兴奋:“小狗小猫怎么够我吃呀?我再吃个老头儿。”
老爷爷又是点头,又是哈腰,对雪狮子说:“狮子,狮
子你好哇!你累了,请你先坐一坐。你冷吧?请你先烤烤火。”
雪狮子心里想:坐一坐,也不错;烤烤火,挺暖和。反正小狗,小猫,老头儿,你们一个也跑不了。“好,好!先坐一坐,烤烤火吧。”
老爷爷就叫小狗去搬柴,小猫去搬草,柴草堆了有一人高。老爷爷拿火柴一划,柴草就呼呼呼呼烧起来了。
雪狮子烤火,烤着,烤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哎呀呀,我的身子怎么越来越小?哎哟哟,我受不
问问老爷爷吧,要不,去问问小狗小猫也行。
19.根据下列材料写一则400字左右的寓言故事,要求点出此寓言的寓意;使内容充实完整。原文:《狐假虎威》
老虎是百兽之王,可是他却被狐狸给骗了。老虎跟在狐狸的屁股后面走,很多小动物看到了都很害怕,于是逃跑了。老虎就真以为动物们是怕狐狸呢!
答: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转悠,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便迅速抓住了它,心想今天的午餐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了。
狐狸生性狡猾,它知道今天被老虎逮住以后,前景一定不妙,于是就编出一个谎言,对老虎说:“我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将信将疑,便问:“你当百兽之王,有何证据?”狐狸赶紧说:“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可以随我到山林中去走一走,我让你亲眼看看百兽对我望而生畏的样子。”
老虎想这倒也是个办法,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尾随其后,一道向山林的深处走去。
森林中的野兔、山羊、花鹿、黑熊等各种兽类远远地看见老虎来了,一个个都吓得魂飞魄散,纷纷夺路逃命。
转了一圈之后,狐狸洋洋得意地对老虎说道:“现在你该看到了吧?森林中的百兽,有谁敢不怕我?”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害怕的正是它自己,反而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狐狸不仅躲过了被吃的厄运,而且还在百兽面前大抖了一回威风。对于那些像狐狸一样仗势欺人的人,我们应当学会识破他们的伎俩。
试述张天翼《大灰狼》的成功之处。
答:《大灰狼》的成功之处有三:首先,戏剧冲突简洁明朗,富于游戏色彩。剧中的狼狡滑、凶恶,是“坏”的代表,与纯真、弱小但智慧的三姐妹形成强烈的对比。双方的冲突、斗争一目了然。说的虽是狼要吃孩子,却没有可怖的场面,全剧就像幼儿常玩的“老鹰捉小鸡”游戏,时时有惊无险,而且剧中充满游戏性的语言和场景。其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充满童趣。主角大灰狼是反面形象,它既凶恶又怯懦;既狡诈又愚蠢,还有一点滑稽和赖皮,是一个既可恶又可笑的角色。张天翼对它的不一般化的刻画,使幼儿感到生动有趣。还有,三姐妹也写得各有个性:三妞天真无邪,二妞聪明勇敢,大妞则沉着机智;而喜鹊小甲和小乙则像两个天真烂漫又多嘴的幼儿,它们使戏剧增添了兴味。再次,性格化、动作化、幼儿口语化的语言。
第三篇:现当代文学期末复习2
2、谈谈巴金前后期作品风格的异同。
巴金小说创作前后期的时间是在上世纪40年代末,标志是《憩园》、《寒夜》等小说的问世。
巴金前期的创作如《家》、《春》、《秋》、《灭亡》、《新生》等小说可以用“青春的赞歌”来概括,其作品多以青年的爱情、苦闷、理想与反抗为题材,与青年进行沟通,坦率而热情,特别能唤起青年一代的共鸣,总体来说激情有余而理性审视的力度稍嫌不足。
40年代巴金迎来了他的又一个创作高峰期,写下了《憩园》、《寒夜》等作品,艺术风格发生转变。巴金后期小说代表作《寒夜》取材于平凡人的生活,巴金开始写社会重压之下人们生命的萎缩。由热情的抒写到冷静的写实;作品的主题和题材发生变化;刻画的重点由外部事件转向内心世界,在心理刻画上,后期改变了《家》中直抒胸臆的写法,而是以揭示人物内心活动、展示其内心矛盾为主。后期巴金的创作更加深沉、圆熟,在艺术技巧上要高于前期。
第四篇: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期末复习指导综合练习题答案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 同样是描写土改运动,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等小说,明显不同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作品
2. 所谓“二革”创作方法,又称“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是指“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3. 一般认为,出现在“文革”前的“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开始于(1958)年。4. 京剧《沙家浜》是从沪剧(《芦荡火种》)移植的。5. 在20世纪8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中,(黄修己)在《传统要发扬特征不可失》一文中指出,“反封建”是赵树理作品中“最突出的内容”。6. 1980年,(《福建文艺》)编辑部以“关于新诗创作问题”为题开设专栏,主要围绕着舒婷的诗歌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讨论。
7. 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在改编过程中,删去了原电影本中(洪常青)与琼花的爱情描写。8.(北岛)原名赵振开,在“文革”中他曾以“文珊”的笔名创作过小说《波动》。9. 赵树理因1943年9月创作的(《小二黑结婚》)而一举成名。
10. 京剧“样板戏”的配器,吸引了多种中国其他乐器和西洋乐器,形成了中西乐器混合编队,但仍以传统京剧的“三大件”为主,这三大件是指高胡、二胡和(月琴)。11. 当年在《红灯记》的扮演李铁梅的演员是()。
12. 京剧《红灯记》的编剧和导演分别的翁偶虹)和阿甲。
13. “朦胧诗”虽然是人们的一种误解,但这一诗派的得名,最初却来自于(章明)那篇有名的《令人气闷的“朦胧”》。
14. 较早对朦胧诗人的创作进行整体检阅的1 文章是(谢冕)的《失去平静之后》。
15. 在赵树理研究中,对赵树理作品的再认识有着重要意义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1962)年召开于大连。
16. 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在全国最具权威性的诗歌刊物《诗刊》上发表之前,曾在非正式刊物(《今天》)上发表过。
17. 公刘的《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发表于1979年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星星》)。18. 于坚的(《尚义街六号》)用调侃的语调对普通人的平庸生活的逼真描写,因表现出“超语义的美”而被看作是“生命意识的觉醒”的代表作。19. 20世纪40年代后期,(赵树理)作为实践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方向”获得了很高的赞誉。
20. 公刘发表于1979年刚刚于成都复刊的诗刊《星星》上的“读后感”《新的课题》谈论的是(顾城)的诗。
21. “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概念是建立在西方当代女性主义批评的理论资源之上的,其中,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西蒙•波伏娃)的,《女人是什么》对中国的女性文学创作产生过比较大影响。
22. 最先在文学史中为朦胧诗开设“专章”的文学史著作是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期文学》)。23. “样板戏”《海港》的前身是淮剧(《渔港早晨》)。24. 小说《“锻炼锻炼”》中的所谓“锻炼锻炼”,只是作品中争先社老主任(王聚海)的一句口头禅。
25. 1981年甘肃的(《飞天》)杂志率先开办了“大学生诗苑”栏目。
26. 汪曾祺被看作是最后一位“京派”作家,他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南联大时期就曾师从(沈从文)。
27. 在20世纪90年代的赵树理研究中,陈思和有意发掘赵树理的“民间立场”的意义,认为赵树理的小说,尤其是(《锻炼锻炼》)作为“民间文化形态”表达了与国家意志的“时代共鸣”不一致的“农民立场”、“民间立场”。
28. 从1958年到“文革”结束这期间盛行的“三结合”写作方式,是指领导出思想、作家出技巧、(群众出生活)。
29. “样板戏”中的人物都没有爱情生活,李玉和无妻,方海珍无夫,柯湘出场时丈夫被敌人杀害了,江水英是“光荣军属”,丈夫当然不在身边,而(阿庆嫂)的丈夫则被赶到上海跑单帮去了。
30. 1986年10月有(《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共同举办的“1986年中国现代诗群体大展”,被看作是“朦胧诗”过度到“新生代”的标志。
31. 小说《创业史》和《山乡巨变》的作者分别是(柳青和周立波。
32. 海子信奉存在主义的先驱当代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关于诗歌是“明之境”的观点,他也欣赏海德格尔对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荷尔德村)关于“人,诗意地居栖„„”的钟情。33. 大约在1986年前后,(林斤澜)在《旧人新时期》里引用同行间的说话,“汪曾祺行情见涨”,说明汪曾祺虽然像一个“出土文物”,但喜欢者越来越多。34. 传统京剧的高度程式化表现在声乐方面是“曲牌”和(“板腔”)两大声腔系统的严格规定。
35. 王安忆引起文坛注意的第一篇小说是(《 雨,沙沙沙 》),写了一个叫雯吻的女孩子的信念与梦想,痛苦与快乐。
36. 从汪曾祺目前的小说来看,他的小说背景大多是故乡江苏(高邮)的风土人情和市井生活。37.(《受戒》)是一篇极美的小说,讲的是一个小和尚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清清爽爽、蒙蒙胧胧的爱情。38.(《小鲍庄》)借中国淮北一个僻远、贫2 困几近乎静止状态的小村庄,来审视传统文化的自救力问题,被认为是王安忆80年代中期风格转变的标志性作品。39. 《今天》是由“(今天文学研究会)”创办的一份民间文学双月刊,主要成员有北岛、芒克等。
40. 郭末若在《读了〈李家庄的变迁》〉一文中说,这部小说的规模比作者的前两部小说《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更加宏大了”“最成功的是语言”,“创出了新的通俗文体”。41. “文革”前夕,赵树理虽然构思了反映人民公社化之后农村变化情况的长篇小说(《户》),却始终没有能够付诸实践。
42. 在第三次女性写作高潮中,(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书写了女性自我成长的经历,有非常明显的性别意识,大胆的展露自我世界和内心经验,性、欲望、身体、自我等诸多话语交织在一起,完成了一部微妙而复杂的女性个人成长史。
43. 王朔较早获得社会认可的作品是1984年的一个类似“言情模式”的爱情小说(《空中小姐》)。
44. 在(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作品中,人与人的关系始终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窥视与恐惧,仇恨与冷漠无休止地折磨着所有的人。
45. 王于认为,90年代最不能忽视的文学现象便是(王朔)现象。
46. 王安忆对性的叙述,对女性命运的书写都达到了一种后来者所无法逾越和企及的高度,其中,她的(《弟兄们》)被看作是描写“女同性恋”的作品。47. 根据小说《动物凶猛》改编的电影是姜文导演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48. 90年代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便是书本和电视的联合,作家和评论家一同走上荧屏,在书本死亡的地方开始新的书写,余华的《许三观买血记》和(张抗抗)的《爱情画廊》都曾经作为视象被观看。
49. 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大众)文化的兴起。50. 王朔的作品里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成功地将消费和娱乐统一在他的写作行为中,因而被称为“中国当代(商业)写作第一人”。
51. 汪曾祺曾说,他写(英子)的形象受到过老师沈从文笔下那些农村少女三
三、夭夭、翠翠等的潜在影响。52.(海子)“以梦为马”,一往情深地追寻精神的家园,梦想着能够创造一种“民族和人类的结合,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53. 丁玲早期创作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非形象曾被看作是“五四”以后“解放的青年女子在性爱上的矛盾心理的代表者”。54. 王安忆(《长恨歌》)中的王琦瑶与张爱玲《金锁记》中长安、《倾城之恋》中的流苏、《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微龙等女性是同一类人。
55. 在赵树理创作的影响下,马烽、西戎、束为、孙谦、胡正等山西作家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相近的创作风格,逐步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文学史上称为“山药蛋派”或(“山西派”)。56.(《老鲁》)以西南联大的生活为背景,写了一个校警的故事。小说开头先写饿,把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学校状况呈现出来,再写挖野菜,写了近两页才引出主人公。57. “样板戏”《龙江颂》的前身的话剧(《龙口颂》)。
58. 余华是1987年1月在《北京文学》上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后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的。
59. “女性写作”的概念是法国女性主义评论家埃莱娜•西苏1975年在(《美柱莎的笑声》)中提出来的,强调的是女性身体与写作之间的关系。
60. 第一次文代会前后,赵树理和郭沫若、矛盾等一起作为“1942年以前句已有重要作品出世的作家”在《新文艺选集》中设有专辑,而赵树理的成名作《小二黑结婚》发表于(1943)年。
61. 不管朦胧诗派是否与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相背离,它的确是与20年代的象征派诗歌、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和40年代的(九叶派)诗歌在诗艺上是想贯通的。62. 第二批“样板戏”主要有4部,它们是3(《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和《杜鹃山》 63. 1981年,(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发表后,终于使现代主义这一创作现象成为引人注目的文**流。
64.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现代主义倾向可以追溯到“文革”末期,(朦胧诗)的出现可以看作是现代主义文学从地下浮出水面的一个标志。
65. 海外学者(王德成)在《海派文学又见传人》的长篇论文中,详细探讨了《长恨歌》与张爱玲创作的关系,认为《长恨歌》填补了张爱玲《传奇》《半生缘》之后数十年“海派小说”的空白。
66. 江青介入京剧现代戏的移植和改编,是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的。
67. 几乎在朦胧诗出现的同时,小说创作中就出现了(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现代主义的尝试之作。
68. 在《动物凶猛》的女主人公(米兰)身上,兼具天真明朗与放荡妩媚这两方面的特点。69. 如果说格非和孙甘露在叙事和语言方面,将马原和莫言的实验推到了极端,那么,则可以说余华在对人的生存方面发展了(残雪)的探索。
70. “文革”中江青亲自培养的“八个样板戏”中,有5部京剧现代戏,它们是《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和《奇袭白虎团》。
71. 海子的一位充满激情和幻想的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行为艺术家”,他把印象派大画家(梵高)看作自己的人生榜样,像他的这位“瘦哥哥”一样,用燃烧生命的热情来投入诗歌创作。
72. 长篇小说(《 呼喊与细雨 》)(1991)和在此前的一篇创作谈的发表,被人们看作是余华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73. 莫言说,(余华)是一位“感到自己已经洞察到艺术永恒之所在”的“狂生”。
74. 汪曾祺开启了“寻根文学”风气之先,更新了小说观念,启动了当代作家的文体意识和
语言感觉,受他影响的作家主要有阿城、(何立伟)、阿成等。
75.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了(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徐星的《无主题变奏》等带有“黑色幽默”特点的现代主义小说。
76. 围绕着朦胧诗的论争,从1980年开始掀起高潮,一直到(1985)年之后逐渐平息。77. 《受戒》的佛门中没有苦行,没有戒律,甚至连“菩提庵”的庵名也已经讹化为了(“ ”)。78.(李准)的《李双双小传》与赵树理的《“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是,在作品中却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79. “样板戏”(《红灯记》)为了改变原演出本中李玉和一家三代所谓“平分秋色”的状况,大力给李玉和扩戏。
80. 凡是新的艺术形式都具有先锋性,从这个意义说,宋词相对于唐诗是先锋,(元曲)相对于宋词也是先锋。
二、单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1.1950年以后,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是(B)。A.《老定额》 B.《锻炼锻炼》
C.《三里湾》 D.《套不住的手》
2.江河1985年创作的“史诗”代表作是(B)。A.《诺日朗》 B,《太阳和他的反光》
C.《纪念碑》 D.《自白------给圆明园废墟 》 3.“太阳是我的纤夫,/它拉着我,/用强光的绳索„„”这句诗的作者是(C)。A.北岛 B.舒婷 C.顾城 D.江河
4.新中国成立前夕,赵树理引起争论的作品是(B)。A.《李有才板话》 B.《邪不压正》
C.《孟祥英翻身》 D.《锻炼锻炼》 4 5.京剧“样板戏”除了两部作品外,均取材于革命历史斗争。这两部作品是《海港》和(A)。A.《龙江颂》 B.《智取威虎山》
C.《红灯记》 D.《奇袭白虎团》
6.二葛亮和三仙姑的形象出自作品(A)。A.《小二黑结婚》 B.《福贵》
C.《李有才板话》 D.《登记》 7.朦胧诗从“地下”走向“公开”,最初是一家报刊1980年10月以“青春诗会”的名义发表的舒婷、顾城、江河、徐敬亚等人的作品。这家报刊是(B)。A 《诗歌报》 B 《诗刊》 C 《诗探索》 D 《星星》 8 “舌战栾平”的精彩场面出自(A)
A 《智取威虎山》 B 《沙家浜》
C 《红色娘子军》
D 《红灯记》
9 在朦胧诗人中,最早得到大家认同的诗人是(D)
A 顾城
B 江河
C 北岛
D 舒婷
10 “对于世界/我永远是个陌生人/我不懂它的语言/它不懂我的沉默”这句诗出自北岛的作品(A)A 《无题》
B 《回答》
C 《一切》
D 《履历》
11 短篇小说创作曾是“十七年”文学一个引人注目的区域,也出现了一批现在看来仍有艺术趣味的作品,如《登记》、《山地回忆》、《红豆》、《百合花》等。其中,《红豆》的作者是(B)
A 赵树理
B 宗璞
C 茹志鹃
D
孙犁
12 朦胧诗在人们评价不一的情况下,舒婷率先得到了出版诗集的机遇,这也是她出版的第一部诗集。这部诗集是(C)A 《致橡树》
B 《神女峰》
C 《双桅船》
D 《呵,母亲》
13 1947年七八月间,正式提出“赵树理方向”是在(C)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A 晋鲁豫边区文联
B 晋察冀边区文联 C 晋冀鲁豫边区文联
D 陕甘宁边区文联 14 一个团长在一枪打死了为他女人接生的产科医生后,委屈地说:“我的女人,怎么能摸来摸去。她身上,除了我,任何男人都不许碰,这小子太欺负人了!日他奶奶!”这个细节出自小说(B)A 《虐猫》
B 《陈小手》
C 《老鲁》
D 《八千岁》
15 1986年后,王安忆发表了一批引起颇多争议的作品,被归入当时的“性题材”中,其中,除了著名的三恋外,还有(C)
A 《香港的情与爱》
B 《小鲍庄》
C 《岗上的世纪》
D《大刘庄》
16 在一段时间内,小说题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作品的高低优劣。“十七年”时期重大社会题材小说《红旗谱》的作者是(B)
A
曲波
B 梁斌
C 柳青
D 吴强
17 “赴宴斗鸠山”的精彩场面出自(D)
A 《智取威虎山》
B 《沙家浜》
C《红色娘子军》
D 《红灯记》 5 18 汪曾祺前期的小说还有许多情节的因素,后来越来越简约、随意,篇幅更短小,文字更朴素,大多只有三四千字,颇似随笔,被称为“笔记体小说”。其中的代表作是(B)A 《大淖记事》
B 《晚饭花》
C 《受戒》
D 《陈小手》
19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第一次女性文学高潮中,创作实绩带动了理论和批评的展开,出现了一批女性文学的研究专著,其中,谭正璧的《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该名为(D)
A 《中国现代女作家》 B《中国妇女文学史》 C《中国女作家史话》D《中国女性文学史话》 20.“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这句话出自作品(B)。A 《无题》 B《回答》 C《一切》 D《履历》
21.和王朔年龄相仿、写作又差不多同时起步的余华、苏童、格非、马原等,他们大多写作的是(D)。
A 新写实小说 B寻根小说 C新历史小说 D先锋小说
22.王朔是创造热点和现象的高手,电视、电影、报纸等大众媒体都被他玩过用过,他更会为自己和作品作广告,1999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还没有出版就被炒的不可一世,但读后大家发现上当受骗。这部小说是(D)。
A 《玩的就是心跳》 B《我是你爸爸》 C《一点正经也没有》 D《看上去很美》 23.“我钉在/我的诗歌的十字架上/为了完成一篇寓言/为了服从一个理想。”这句诗的作者是(D)。
A 顾城 B海子 C北岛 D舒婷
24.老秦在阎家山的问题解决后,竟跪在地上向老杨等人磕头这个情节出自赵树理的小说(D)。
A 《小二黑结婚》 B《田寡妇看瓜》 C《李家庄的变迁》 D《李有才板话》
25“一切都命运/一切都是云烟/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这句诗出自北岛的作品(C)。A 《无题》 B《回答》 C《一切》 D《履历》
26.1988年,王朔有4部小说被搬到荧屏,因此有人把这一年称为“王朔年”。这4部小说是《轮回》、《顽主》、《大喘气》和(B)。
A 《空中小姐》 B《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C《动物凶猛》 D《玩的就是心跳》
27.在当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三个崛起”的作者中,有一位是朦胧诗潮中的诗人,他是(A)。A 徐敬亚 B北岛 C孙绍振 D谢冕 28.《生死场》的作者是三四十年代最优秀的女性写作者之一,1941年,年仅31岁的她在香港去世,女性经验的书写在现代文学史上也趋于终结。这位作家是(A)。A 萧红 B 张爱玲 C 苏青 D石评梅 29.“你相信了你编写的童话/自己就成了童话中幽蓝的花/你的眼睛省略过/病树、颓墙/锈崩的铁/只凭一个简单的信号/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蝈蝈的队伍/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这诗句出自(C)。
A《惠安女子》 B《生命幻想曲》 C《童话诗人》 D《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30.作为小说家和文学现象的王朔浮出海面,以极端挑战的方式、逼近生活的调侃、玩世不恭的姿态引起大众和批评界的关注的标志性小说是(B)。
A《浮出海面》 B 《顽主》 C《动物凶猛》 D《玩的就是心跳》
31.当一位权威的文艺理论家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将孙绍振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批的体无完肤之后,立即就有人挺身而出,公然为孙绍振辩护,而且胆敢指名点姓地要与之“商”,这人是(C)。
A 李黎 B 公刘 C 江枫 D谢冕
32.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惟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C)。A 《红灯记》 B 《白毛女》 C 《沙家浜》 D6 《龙江颂》
33.王朔的作品大多呈现出明显的自我重复和批量生产的痕迹,只有少数具有独特审美价值和个人经验的作品除外,这类作品的代表是(B)。
A 《空中小姐》 B 《动物凶猛》 C 《看上去很美》 D《浮出海面》 34.“不是一切火焰/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示黑夜/而不报告曙光„„”这句诗出自作品(D)。
A 《回答》 B《生命幻想曲》 C 《一切》 D《这也是一切》 35.“小疼腿”和“吃不饱”这两个落后农民的形象出自小说(B)。A《三里湾》 B《“锻炼锻炼”》 C《邪不压正》 D《小二黑结婚》
36.余华1989年发表在《上海文论》上的一篇具有宣言倾向的创作谈是(D)。A 《河边的错误》 B《往事与刑罚》 C 《我胆小如鼠》 D《虚伪的作品》 37.先锋小说家走很重视小说的语言,而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为极端的是(D)。A 马原 B 余华 C 格非 D孙甘露
38.1950年赵树理担任《说说唱唱》的执行主编后,引起了三次大的**,第一次是因为发表了一个描写落后农民的故事,这个故事是(C)。
A 《登记》 B 《武训问题介绍》 C《金锁》 D《种棉记》 39.“样板戏”大多是移植和改编的,但也有少数原创作品,如(B)。A 《沙家浜》 B《奇袭白虎团》 C 《龙江颂》 D《智取威虎山》 40.王安忆90年代的承载着较多“女性意识”的作品是(D)。A《小城之恋》 B 《悲之地》 C 《鸠雀一战》 D《我爱比尔》
三、多项选择题
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1.50年代后期,赵树理在文学界的地位大大下降,农村题材小说作为“方向性”加以提倡的是更具“理想”色彩的、致力于新人塑造的作家,主要有(ABD)。
A 王汶石 B李准 C周立波 D柳青
2.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五人诗选》中收录了北岛、舒婷和(ACD)等人的作品。A 顾城 B 海子 C 江河 D杨炼
3.当代文学史上有名的“三个崛起”的指(ACD)。
A 《在新的崛起面前》 B 《崛起的诗潮》 C《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D《崛起的诗群》 4.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赵树理发表的作品主要有(ACD)。A 《李有才板话》 B 《登记》 C 《田寡妇看瓜》 D《福贵》 5.“样板戏”在古今为用、洋为中用上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京剧属古,芭蕾舞既古且洋。它的两部芭蕾舞剧是(AB)。
A 《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 C 《沙家浜》 D《智取威虎山》
6.汪曾祺写得最好的小说都是属于童年回忆的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有(ABCD)。等 A 《受戒》 B 《大记事》 C《异秉》 D《岁寒三友》 7.“山药蛋派”的主要作家除赵树理之外,主要还有(ABC)等。A马烽 B 束为 C 西戎 D柳青 8.“后朦胧”主要指在朦胧诗直接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校园诗人”,其代表人物主要有(ABC)。A海子 B王家新 C 西川 D李亚伟
9.在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的小说得到了左翼文学界的一致赞扬,他们的赞扬都集中在(ACD)三部作品上。
A 《小二黑结婚》 B《邪不压正》 C 《李有才板话》 D《李家庄的变迁》 10.《沙家浜》“智斗”一场戏中的三个主要人物是(ABC)。A 阿庆嫂 B 胡传奎 C 刁德一 D郭建光
11.对汪曾祺散文化小说创作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作家主要只有(ABC)。A 废名 B沈从文 C萧红 D张爱玲 12.王安忆的“三恋”是指(ACD)。7 A 《小城之恋》 B 《世纪之恋》 C《荒山之恋》 D《锦绣谷之恋》
13.王朔参与创作的电视剧都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这些电视剧主要有(BCD)。A 《过把瘾就死》 B 《喝望》 C《编辑部的故事》 D《过把瘾》
14.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出现的第一次女性文学高潮,创作实绩带动了理论和批评的展开,出现了一批女性文学的研究专著,其中,主要研究者有(ACD)等。A 谢无量 B草明 C 谭正壁 D黄英
15.赵树理描写农业合作化的长篇小说《三里湾》受到批评的主要原因有(ABCD)等 A 没有对农村社会主义的带头人进行真实描写 B 没有按照合作化运动的过程作全景式描写 C 达不到党关于农村的理论和政策的高度 D达不到当时文学“规范”要求的高度 16.“文革”期间江青听说的“三突出”原则是(ABC)。A 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 B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 C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D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人物 17.50年代前期,能较好地体现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规范”的农村题材小说主要有(BCD)。A 赵树理的《登记》 B 谷的《新事新办》C马烽的《结婚》 D李准的《不能走那条路》 18.以马原为代表的小说实验运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这一开端在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这三个层面是(ABD)。A 叙事革命 B语言实验 C 文体创作 D生存探索
19.90年代的许多文学现象都与媒体的炒作和介入有关,其中,主要有(ACD)等。A 顾城事件 B朦胧诗现象 C 马桥事件 D《废都》现象 20.先锋的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为(BD)等。
A 必须始终坚持为大众服务 B必须始终保持着与社会和大众的距离 C 必须始终保持与主流文化的一致性 D必须始终与传统和世俗为敌
四、简答题
要求:内容切题,文字通顺,语气流畅,逻辑清晰。
1.有人认为,新中国成立“十五年来,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
讲评:首先应作出对与不对的判断。应该说,这种是违背实际的。虽然这是毛泽东主席的话,但现在我们历史地客观地看,仍然可以也应该作出符合当时历史的判断。至于“为什么”?大家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A、这与当时对国内外阶级斗争状况的错误估计有关。
B、这实际上是把文学艺术划入了意识形态,忽略了文学艺术对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C、有题材决定论的倾向,将文艺的题材等同于主题。2.《三里湾》虽然也是歌颂合作化运动的,但却因没有表现出“无比复杂和尖锐”的两条道路的斗争而受到严厉批评。请问,所谓“两条道路”指哪两条道路?这部小说对两条道路斗争的 “消解”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作者采取这种表现方式的主要原因什么?
讲评:
首先,应回答所谓“两条道路”是指“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
然后,再说明这种表现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没有把两条道路的斗争写得尖锐对立。第二,这种斗争主要是通过家庭人伦关系的变化的来表现的。
最后,还应说明其主要原因在于:作者较少受到当时流行的理论(意识形态)的影响,包含了作者自己的体验和思考。3.《沙家浜》在“样板化”的过程中,将主要人物由阿庆嫂改为了郭建光,这是为什么?改后的效果怎样?
讲评:可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
A.将主要人物由阿庆嫂改为郭建光的主要目的在于“突出武装斗争”,阿庆嫂属于“白区党”(活动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地下共产党),8 属于刘少奇路线,因此这关系到突出哪条路线的大问题。
B.从剧场效果看,成为了主要人物的郭建光仍然无法压倒阿庆嫂,究其原因,就在于郭建光不如阿庆嫂有戏,不是观众的欣赏兴趣所在,他和他的战士们始终游离于该剧的核心之外。
4.为什么说“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是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
讲评:可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A.论争的氛围明显不同于五六十年代,没有由一次学术讨论演变为政治运动。虽然每次“崛起”的出现引发了一次大的论争,但紧跟在一阵大棍之后 的不再是万马齐喑的沉寂,而是不屈不挠且公开发表的“商榷”。
B.在论争中人们不但发现朦胧诗在启蒙主义的人文精神和艺术探索的创新精神两个方面实现了当代文学与“五四”新文学的对接,而且其论争的方式和氛围都与“五四”时代有惊人的相似。
C.通过论争,朦胧诗由自发的探索变成了自觉的诗歌运动,完成了现代主义诗歌的中国化。
D.伴随着论争,朦胧诗的创新观念和先锋精神不但对整个诗歌的发展走向产生了影响,而且成了整个文学创作的探索者。
5.王安忆在八九十年代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作品和特点是什么? 提示:
A.第一阶段的主要作品是“雯雯系列”,如《雨,沙沙沙》、《69届初中生》等,其特点是“自我抒发”。
B、第二阶段的主要作品是《小鲍庄》和“三恋”,其特点是从情绪饱满状态进入冷静的反思和理性审视。
C、第三阶段的主要作品有《叔叔的故事》等,其特点是把个人与历史,文化与社会,物质
与精神等时代问题引向一种关于精神性的思考。
6.京剧现代戏产生的“文化语境”主要指的是什么内容?请给予简要说明。提示:
A.从1958年到1964年间,激进主义思想逐渐成为了当时的统治力量,人为的阶级斗争愈演愈烈,文艺问题也愈抓愈紧。B、“二革”创作方法的提出,为从观念出发,从政治愿望出发构想现实提供了理论依据。C、从创造“无产阶级文学艺术”出发,拥有广大观众和更便于普及化的戏剧受到了更多的注意,甚至受到基本否定。
D、政治性—艺术性结构取代了原来的政治性—真实性—艺术性结构。
7.北岛与舒婷诗歌在表达方式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试举一例简要说明。提示:
A. 舒婷是情感型的,而北岛是具有哲学气质的。
B. 舒婷是一个感情至上主义者,总是相信世界是美好的,而北岛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C、可以北岛的《一切》和舒婷的《这也是一切》或他们的其他作品为例。
8.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小说结构上。请简要说明这一特征,并试举一例。提示:
A. 大多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建构,先写环境地貌,再写人,再写人的职业和生活。B. 作品中较多地穿插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等,有杂家的风范。C. 写人写事,主要在写生活,而且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的“整个流程”。D、可以《受戒》,也可以《老鲁》或《鸡毛》等其他作品为例。9. 王朔作品的大众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提示:
A、包含了通俗文学的诸多因素,知道什么样的作品可以成为商品。B、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呈现出自我重复和批量9 生产的痕迹。C、善于利用大众传媒,是创造热点和现象的高手。
10.出现在90年代的第三次女性写作高潮表现了什么样的不同情况?请举例说明。提示:
A、有意识、非常自觉地坚持性别立场,自觉地表现和挖掘女性经验,大胆地表达女性意识,如陈染的《私人生活》,林白的《一个人的战争》等。
B、也在理性的层面,用一种调侃的戏谑的方式消解男权社会的话语秩序和文化规则,如徐刊的《先锋》等。
C、还用以通俗文学读物似的言情故事来吸引读者,如张欣的小说。
D、更有一批被称为用“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把女性的身体、性、欲望作为商业卖点,如卫慧的《上海宝贝》等。
11.应该如何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待汪曾祺小说的意义? 提示:
A、散文化小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有过较大的成就,在废名、沈从文、萧红之后一度中断(甚至在废名之前还可以加上郁达夫),汪曾祺的出现连续了这个被中断的遗忘的小说风格。B、汪曾祺还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和创作实绩开启了“寻根文学”风气之先,影响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当代青年作家,如阿城、何立伟、阿成等,使散文化小说得以发扬光大。
C、汪曾祺小说的承前启后作用还表现在更新当代小说的观念,启动了当代作家的文体意识和语言感觉,使小说自身的审美功能得以回归。
12.对于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第三代”诗歌的大规模出现而在诗坛上引起的一次“美丽的混乱”,你是怎样看的?(不能只借用教材中的观点和材料,应说出自己的看法。)提示:
A、虽然它与朦胧诗同属先锋实验诗歌,但它是以否定的姿态出现的。虽然它与后朦胧诗都是以反叛朦胧诗的姿态出现的,但它又不同于后朦胧诗,它采取的方式是变异的。因此,它
更具后现代的特点。
B、由于它现在仍处于“正在进行时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采取了一种极端化的随意化的方式,还有许多“伪诗人”浊迹其中,所以,一时很难看清。C、既有人说这是“语言意识的觉醒”,具有“超语义的美”,创造了“汉语的奇迹”,也有人说这是对诗歌的亵渎。我认为„„
13.说先锋小说的变化是“胜利大逃亡”的主要用意是什么? 提示:
A、虽然先锋小说的始作俑者马原带头逃亡了,但其他作家仍在坚持创作如北村、吕新等。B、虽然它的代表作家余华的创作发生了变化,但变化后的余华影响更大,成就更突出。C、虽然旧的先锋小说已经解体,但新的先锋小说又在崛起,如邱华栋等“晚生代”等。D、离开先锋小说阵营的先锋作家仍然拥有一般作家所没有先锋精神。
14.王朔和老舍的小说都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为题材,也都具有很浓重的幽默色彩,但又有很大的区别,这是为什么? 提示:
A、王朔是新北京的第二代移民,与北京的血缘要比老舍淡很多。而且,他所熟悉的主要是北京的大院,而不是胡同,大院里的居民都跟他一样,不是地道的北京人。这里的年轻人虽然也操一口流利的京腔,但也不是地道的北京话。
B、王朔的幽默不是来源于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而是来源于当下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C、此外,王朔笔下的人物不再像老舍笔下人物那样一本正经,而是竭力地玩世不恭,以流氓自居。
15.王安忆小说在张爱玲小说的基本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以《长恨歌》为例简要说明。提示: A、《长恨歌》中的王琦瑶与张爱玲《金锁记》中的长安、《倾城之恋》中的流苏、《沉香屑 第一炉香》中的微龙等女性是同一类人,她们都10 识文断字,并尝试着摆脱旧家庭的笼罩,把自己交付于社会化的大都市。
B、在张爱玲的作品中,这种出走始终是不成功的。张爱玲小说的叙述空间,一直局限于家族式的封闭空间中,人物心理的活动也同样具有浓烈的家庭和闺阁特点。
C、王安忆小说对都市女性命运的阐释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王琦瑶从家庭走向社会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来自自己传统家庭的限制,因此,她的叙述空间是开放式的。
D、张爱玲作为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都市作家,对现代社会化的大都市怀有相当矛盾的心理,但王安忆作为上海大都市的寻梦者,对社会化大都市有一种迫切拥抱的心理。16.后朦胧诗人与朦胧诗人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提示:
A、他们比朦胧诗人年轻,没有经历过“文革”的灾难岁月。
B、他们更强调体现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更注重从哲学层面探讨人生的价值和诗歌的终极意义。
C、他们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化有着更为广泛的涉猎和更为丰富的心得,也更为看重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五、分析题(40分)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该题不得少于1000字。
1.从小说《林海雪原》到京剧《智取威虎山》,“样板戏”是怎样将杨子荣塑造成“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的?(可参考专科阶段的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中有关小说《林海雪原》的内容)
提示:做这个题目的基础是必须同时了解小说《林海雪原》和京剧《智取威虎山》的内容和特点,能够说明在小说和京剧中的杨子荣形象有什么不同,京剧中杨子荣形象的“高大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2.为什么说“王安忆在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中是最出色的一位”?请通过王安忆与其他作家的创作的简单比较加以说明。
提示:首先,应说明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的情况,包括主要作家的创作,然后,再说明王安忆这时期的创作主要有什么特点和成就。在回答一个作家的创作特点和成就时,必须用具体的作品说话。3.《三里湾》和《创业史》、《山乡巨变》都是歌颂农业合作化运动的作品,为什么《三里湾》受到了较多的批判?
讲评:可从两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是赵树理创作的主要特点和这些特点在《三里湾》中的表现。二是通过《三里湾》与《创业史》和《山乡巨变》的比较,说明其差异。
4.“样板戏”在“文革”后随着江青一伙的垮台受到批判和否定,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重新与观众见面时,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这是为什么?
讲评:回答这个题目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以自己以前或现在对“样板戏”的亲身感受为例加以说明,也可以从“样板戏”与江青的关系加以分析,还可以从“样板戏”本身的艺术成就上加以说明。当然,有人不愿意承认“样板戏”有艺术成就,但可以从“样板戏”与“京剧现代戏”的角度加以说明,总不能连“京剧现代戏”的艺术成就和它与“样板戏”的血缘关系都不承认吧?
5.有人认为,“样板戏”的主要构成是京剧现代戏,而京剧现代戏的创作早在1958年就开始了,因此,应该把江青的介入与与京剧现代戏区别开来。为什么说这种看法既有道理,又带有因人论事之嫌?
提示:这个题目本身比较费解。因此,首先要开清楚,有人的这个“认为”,是不是在“因人论事”。注意题目的发问:为什么说这种说法„„有道理,又有„„之嫌。先礼后兵,先给予赞扬,再作出批评。这不是让你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是让你去为人家的说法找理由找根据,然后又要反驳他。11
总的意思是,他说得对,如何对,如何对,但至于把江青的介入看得这么重,似乎没有这个必要,不能因人论事„„云云。
6.试比较王安忆的《荒山之恋》与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在表现爱情“对命运的认同”这一点有什么异同。
提示:这是一道典型的作品题,不看作品没法完成,我在这里给再多的提示也无济于事。当然,答题也有技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先讲两个故事,不要全讲,只讲金谷巷的女孩儿和白流苏对爱情的态度,一定要两个都讲。然后,再谈谈你自己的看法。在谈自己的看法时,就可以自己发挥了,写得越神采飞扬,头头是道,越容易博得判卷老师的欢心,越容易得高分。
7.试以朦胧诗和先锋小说的发展变化,说明先锋文学自身局限的不可超越性。提示:
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
在理论上,以先锋文学的性质为根据,简要说明先锋文学一旦被社会所接受,其使命也就结束,就只能走向自己的反面。
在实践上,按题目要求,必须同时以“朦胧诗”和“先锋小说”两个方面的艺术实践为例。在朦胧诗方面,随着论争的开展,大家接受了朦胧诗,它作为一个诗歌艺术的探索运动,其使命也宣告终结,后来者提出“打倒”和“Pass”,也就是必然趋势。8.王安忆的小说在90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种变化? 提示:
可以从王安忆自身的创作发展和时代变化对作家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变化是必然的,但变化之后是否超越了作家自我(以前的创作),则可以谈自己的看法。
第五篇:统计学形成性考核答案
第1题: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第2题: 反映不同总体中同类指标对比的相对指标是(B 比较相对指标)。
第3题: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A必须是重叠的)。第4题: 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N个单位中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这种抽样组织形式是(A简单随即抽样)第5题: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增加一半,则抽样平均误差(A缩小为原来的81.6%)。第6题: 下列哪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高(C平均流通费用……..)。
第7题: 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BE)A全部成年人…..B….统计指标E…..标志表现 第8题: 影响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因素有(AB)A频率频数B标志值的大小 第9题: 简单随机抽样(ACDE)B总体标志变异较大
第10题: 下面哪几项是时期数列(AC)A耕地总面积C图书出版量 第11题: 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错)
第12题: 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在上年的基础上降低2%,实际降低了3%,则该企业差一个百分点,没有完成计划任务。(错)
第13题: 权数对算数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错)第14题: 相关系数为+l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对)第15题: 完全相关即是函数关系,其相关系数为±1。(对)第16题: 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错)第17题: 将某班学生按考试成绩分组形成的数列是时点数列。(错)
第18题: 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错)第19题: 样本单位数的多少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成反比,与抽样极限误差范围的大小成正比。(错)第20题: 环比速度与定基速度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定基发展速度。(对)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总效用各边际效用的关系是(AC)A总效用最大C总效用递减 消费者残剩是指(CD)C需求下价格下D最多的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BD)B负斜率D不能相交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BCD)A是正的
第25题: 预算线的位置各斜率取决于(AD)A收入D价格
第26题: 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B)需求减少
第27题: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A)减少 第28题: 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C食盐)
第29题: 商品的边际效用随者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递减)第30题: 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均衡是(A无差异…相切点)第31题: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C递增)
第32题: 等产量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表明的是(B产量减少)
第33题: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因为(D边际收益……最长的)第34题: 下列项目中属于可变成本的是(D生产工人的工资)
第35题: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是(D平均成本曲线)
第36题: 如果一种商品的替代效应为负数,收入效应为正数,但两种效应的总效应为负数,说明(B)。最长 第37题: 某商品价格下降导致其互补品的(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第38题: 供给规律说明(D价格上升 供给量增加)。第39题: 下面哪一种情况将导致供给的减少(B技术水平提高)。第40题: 赤字增加的时期是(A经济衰退时期)
第41题: 如果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下面哪一种情况不可能发生(C储蓄减少)第42题: 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量减少会引起国民收入(C减少
利率上升)第43题: 决定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国的(B利率水平)
第44题: 在开放经济中,不是政府宏观政策最终目标的是(B不存在贸易逆差和顺差)第45题: 第46题: 第47题: 第48题: 资源配置要解决的问题是(ABC)D充分就业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有(ABCD)
引起内在经济的原因有(AC)A使用更先进技术C综合利用 通货膨胀理论包括(ABCD)
第49题: 经济周期繁荣阶段的特征是(ABCD)
第50题: 当一个企业的平均可变成本最小时(AD)A平均产量达到最大D平均总成本达到最低 第51题: 市场失灵是指(ABCD)第52题: 如果某企业对其他经济单位造成不利的外部影响,则(BC)B低于C征税 第53题: 按照边际效用理论,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选择应当使(BC)B…=px/py C Mux/px= 第54题: 假定其它条件不变,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造成(BD)B对商品需求量增加D对替代品需求减少 第55题: 供给的价格弹性的品类有(ABD)C
1》ES》0 第56题: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ABC)D商品价格
第57题: 以下涉及需求价格弹性的论述,正确的是(BC)答案最多的2个
第58题: 以下涉及需求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BD)B富有弹性D单位弹性 第59题: 以下涉及收入弹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ACD)B最少的 正值
第60题: 销售人员在不同的环境下,可根据不同潜在顾客的需求和购买动机,及时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解答顾客的疑问,满足顾客的需要,这体现了人员销售(A灵活性)的特点。
第61题: 销售人员可以选择那些具有较大购买可能的顾客进行拜访,并可事先对潜在顾客作一番研究,拟定具体的销售方案,因而销售的成功率较高,无效劳动较少,这体现了人员销售(C选择性)的特点。
第62题: 销售人员从寻找顾客开始,到接触、磋商,最后达成交易,独立承担了整个销售阶段的任务,这体现了人员销售(B完整性)的特点。
第63题: 有经验的销售人员可以使买卖双方超越纯粹的商品货币关系,建立起一种友谊协作关系,这种亲密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助于销售工作的开展,这体现了人员销售(D长远性)的特点。
第64题: 一个销售人员每次亲自与一个现实顾客或潜在顾客谈话,进行一对一的销售活动,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A单个对单个)方式。
第65题: 一个销售人员面对一个采购小组,向他们推荐一种或几种产品,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B每个对一组)方式。
第66题: 销售小组通常由企业有关部门的主管人员、销售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他们面对一个采购委员会推荐产品,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C销售小组对一组)方式。
第67题: 销售人员会同本企业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员,以业务洽谈会的形式向买主销售产品,这是销售人员与顾客进行接触的(D销售会议)方式。
第68题: 以批发商为核心的自愿连锁销售网络属于(D契约式)分销系统。
第69题: 以零售商为中心自愿合作组成的销售网络属于(D契约式)分销系统。
第70题: 下列关于细分市场选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最大和增长最快的……)。
第71题: 企业在评估各种不同的细分市场的时候,必须考虑(D以上都是)。
第72题: 最简单的一种目标市场选择的模式是(A密集单一市场)。
第73题: 宝洁公司在洗发水市场上的产品就有海飞丝、飘柔、沙宣等,这种目标市场选择模式是(D产品专业化)。
第74题: 划分销售区域的好处不包括(A拓宽目标市场)。
第75题: 由于每一个销售区域都有指定的营销员负责,可以避免不同营销员对客户的重复访问。这是(B划分销售区域)方法带来的好处。
第76题: 销售区域划分的首要原则是(A公平性)。
第77题: 销售区域的目标应尽量数字化、明确、容易理解。销售区域目标一定要明确,销售经理一定要使营
销员确切地知道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并且尽量把目标数字化。这是销售区域划分的()原则。D具体化 第78题: 销售区域划分的流程是(C12345)。
①确定客户的位置;②选择控制单元;③分配销售区域;④调整初步设计;⑤合成销售区域
第79题: 新闻界关系指企业或组织与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媒介的关系,又称为()A媒介关系 第80题: 下列关于控制单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控制单元应该尽量大一点 第81题: 下列不属于划分控制单元的标准的是()。A实际销售额 第82题: 要协调各个区域的销售量首先要做()。A工作量分析
第83题: 调整初步设计方案的方法除了改变不同区域的客户访问频率,还有()。
D试错法
第84题: 汽车制造公司通过自己的销售网络销售本公司汽车,这种战略叫做()。
D前向一体化 第85题: “三株”、“沈阳飞龙”等都依靠自建网络。这种渠道关系是()。B公司型渠道 第86题: 日本的“综合商社”、美国的“西尔斯”都属于()渠道关系。B公司型渠道
第87题: 网络企业通过依托传统产业强大的配送能力及渠道的渗透力,才使电子商务成为一种可操作性的行业。这属于共生型渠道关系的好处的一方面:()。
A最多的实现优势互补 第88题: 在共生型渠道关系中,吸引对方参与的关键是()。
A最多的优势
第89题: 下列选项中不能够加强与渠道成员的合作的有()。A尽量牺牲自己的利益
保护公共利益
第90题: 厂家对于按照约定日期以现金付款的经销商,在原定基础上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回款时间越早,折扣力度越大。这属于价格折扣中的()。
A现金折扣 第91题: 给经销商一个市场报销的额度,用于调动经销商在各个环节的能动性。这种激励中间商的方式是()。
C提供市场基金
第92题: 下列选项中,()是较为长远的激励措施,是中间商最希望得到的。
D开拓市场 第93题: 对中间商来说,最实在的激励措施是()。
B产品及技术支持
第94题: 关于流程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流程管理以一种固定的分析渠道
最少的
第95题: 促销活动开始时,中间商清点存货量,再加上进货量,减去促销活动结束时的剩余库存量,其差额即厂家需给予补贴的实际销货量,再乘以一定的补贴费。这种补贴叫做()。C点存货补贴
第96题: 点存货补贴结束后,如果经销商将库存再恢复到过去的最高水平,厂家会给予一定的补贴。这时的补贴叫做()。D恢复库存补贴
第97题: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D服务投诉主要包括售前
售中 售后.第98题: 既是促销的手段,又充当着“无声”宣传员的服务方式是()。
A售前服务 第99题: 售后服务的内容十分丰富,下列属于售后服务的是()。
D送货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