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阅读《包拯》附答案

时间:2019-05-14 04:0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文言文阅读《包拯》附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文言文阅读《包拯》附答案》。

第一篇:初中文言文阅读《包拯》附答案

包拯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闻者皆惮之:___________________(2)笑比黄河清:___________________

(3)使得至前陈曲直:_____________(4)不伪辞色悦人:_________________

8、辨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1)关节不到 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布衣时: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

9、用原文词语或语句填空,(4分)

(1)文中表现包拯不屈从苟同、不结党营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包拯生活节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并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每小题各2分,共4分)

(1)句子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2)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

11、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参考答案:语文网

7(1)畏惧(2)黄河水清,比喻不可能发生的事(3)是非(4)言语和神态 8(1)古义:暗中行贿疏通关系。今义:骨头互相连接的地方。(2)古义:平民,百姓。今义:布质地的衣服。

9(1)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2)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10、(1)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2)这段话表明包拯为官清廉刚正,克己奉公,对贪赃枉法深恶痛绝。他不仅自己执法严峻,而且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希望后世子孙做官也能成为青史留名的清官。他不愧为清官的典型,不愧为包青天的称号。他的事迹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意思对即可)

11、铡美案;狸猫换太子;陈州放粮;铡包勉等。包拯是一个有智慧,有骨气,爱国家,爱百姓,为官廉洁、刚正,执法严峻,铁面无私,克己奉公的大清官。(意思对即可)

第二篇:初中文言文阅读训练 附答案

一.《诗画皆以人重》(王士禛)

②③予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章惇、京、卞岂不工书,后

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④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选自《明清闲情小品赏析》)

注:①王士禛,清代诗人。②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③章惇、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④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18.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则弛然而卧 B.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而前陈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一钱不直直:

(2)后世见者必宝之宝:

20.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后人粪土视之

译文:

(2)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译文: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惇、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22.填空。(4分)

(1)“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2分)

(2)永叔,即欧阳修,字永叔,北宋文学家。初中课本里,他的《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景色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风霜高洁,山间之四时也。(2分)

18.B(2分。A、C、D中的“然”,……的样子,B然,这样)19.(1)直,同“值”。(2)宝,以……为宝(把……当作宝贝),或珍爱、喜爱、喜欢。(2分。每词1分)20.(1)后来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2)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21.D(2分。作者假设即使颜真卿书法不好。因为他的品德好,也会受到后人的重视。说明品德对于书法的重要)22.(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2)佳木秀而繁阴 水落而石出者。(4分每句1分,有错别宇该空不得分)①

第三篇:初中文言文《细柳营》阅读练习(附答案)

一、填空。

1.本文选自《》,作者是(),字(),()时代人,伟大的()家,()家。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原名()或(),东汉末年才改称今名,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伟大著作,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里称它是(),对《史记》在史学上的地位给与极高的评价。《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共130篇,52万多字。

3.课文通过汉文帝巡视,慰劳(细柳营)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的真将军的特点。

二、给加点字注音。

军棘门彀弓弩持节诏被甲按辔揖介胄嗟乎曩

三、解释加点字。军霸上以备胡匈奴大入边河内守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彀弓弩天子先驱至天子且至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将军约将军亚夫持兵揖介胄之士不拜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曩者霸上、棘门军

四、翻译句子。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2.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4.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5.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6.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7.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8.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9.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10.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1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五、阅读。1.概括三个自然段的内容。

2.第一段点明了什么,说说这段的作用是什么?

背景作用: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之中,为人物展示其性格特点提供了宽阔的舞台。

3.表现细柳军时刻有备,训练有素的是哪句话?(常备不懈、严阵以待)

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4.本文重点写细柳军,为什么还写霸上、棘门军?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写霸上、棘门军是为了对比衬托细柳军军容肃整、军纪严明和周亚夫的治军有方、恪尽职守的真将军风范。

5.本文重点写周亚夫,可他的出场并不多,说说是怎样表现这个人物的?

运用细柳营与霸上、棘门军对比及描写细柳营严明的军纪上,来侧面烘托周亚夫的形象。

6.简析人物形象。

周亚夫:治军有方、恪尽职守、刚正不阿、是堪当重任的大将军。

汉文帝:勤于政事、目光敏锐、重视人才的治国皇帝。

7.用原文的话回答汉文帝是怎样评价周亚夫的?

此真将军矣。

8.作者对周亚夫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正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治军严明、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

9.课文先写到文帝到霸上、棘门军营的情况有何作用?

为后面写文帝在细柳营遇到的情况作铺垫并由此引出多处对比。

10.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军士戒备(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军纪严明(先驱、天子不得入)军令畅达(将士言必说将军有令将军约)周亚夫言行(见天子,持兵器,行军礼)文帝的称赞(此真将军矣)

11.结尾既出军门,群臣皆惊。为什么?

对亚夫与众不同的做法感到吃惊。

第四篇:初中课外文言文练习六篇附答案及翻译

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旋:转弯。③椎:用椎敲。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犯:碰到。⑤柁:同“舵”。

1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其始折旋疾徐()

(2)乃四顾胆落()

1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

(2)椎鼓径进…… ___________

13.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④跣:赤脚。

14.解释句中加黑字的含义。(1)

(2)

15.翻译划线句。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16.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1.解释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1)才与绢数尺()

(2))

(3))

(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

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4.文中卖柴农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敝帚自珍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①,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②书曰:“武

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③。”夫人善于自见④,而文非一体⑤,鲜能

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话⑥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注释:①傅毅、班固均为东汉文学家,史学家。②[超]班超。班固之弟,东汉名将。③

[自休](冗长松散)自己也止不住。④[自见]即见自,表现自己的长处。⑤[体]体裁⑥[里语]

俗语,民间谚语。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下划线的字:(1)自古而然()

(2)()

(3))

(4)()

2.选出与“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中加点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武仲以能属文

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盖亦以精力自致者

D、策之不以其道

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

引种植之不可已出。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树和漆树。

1.解释句中的加下划线词:(1))

(2)咸来求假焉()()

(3)然积以岁月()

2.下列句中的“之”与“时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怅恨久之

B、何陋之有

C、亲戚畔之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

4.“此之谓也”说的是什么道理?对你有何启示?

道理:

启示:

齐人有好猎者

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

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

自思,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

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带下划线的词。

(1))

(2)其所以不得之故()

(3))

(4)()

2.和“旷日持久而不得兽”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于是退而疾耕

B、环而攻之而不胜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4.读了这则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课外文言文翻译及参考答案

一、楚人学舟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参考答案: 11.(1)慢;(2)看。12.(1)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技术)。

(2)用椎敲着鼓,径直向前驶去。13.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鲁人徙越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可能吗?”

参考答案:

14、(1)有人(2)凭

15、你们编了麻鞋是给人穿的,可是越国人是光脚走路的。你们织了白绢是给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国人是被散头发不戴帽子的。

16、要根据需要来确定行动,否则只能碰钉子。

三、农夫殴宦

翻译:曾经有一个农夫,用驴驮着木柴来卖,宦官自称宫市,拿走他的木柴,给了他几尺绢,又就地索取进奉门户钱,还要求用驴将木柴送到内廷去。农夫哭了,把得到的绢又给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说:“必须得到你的这匹驴才行。”农夫说:“我家有父母、妻子、儿女,要靠它嫌钱糊口。现在我把木柴给了你,不向你要价钱就往回走了,而你还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于是农夫殴打了宦官。(街使的属吏捉住他上报,德宗颁诏将宦官废免,赐给农夫十匹绢。然而,宫市并不因此而改变,谏官与御史们屡次规谏,德宗都不肯听从。)参考答案: 1.(1)给(2)眼泪(3)通“值”价值(4)就 2.A 3.我有父母亲、妻子儿女,等着卖柴得钱后,才能有饭吃。4.揭露了“宫市”对劳动人民的剥削、迫害。

四、敝帚自珍

翻译:文人互相轻视,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两人文才相当,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轻视傅毅,他在写给弟弟班超的信中说:“傅武仲因为能写文章当了兰台令史的官职,(但是却)下笔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总是善于看到自己的优点,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种体裁,很少有人各种体裁都擅长的,因此各人总是以自己所擅长的轻视别人所不擅长的,乡里俗话说:”家中有一把破扫帚,也会看它价值千金。"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

参考答案:1.(1)这样(2)轻视(3)少(4)害处2.B

五、樊重树木

译文:樊重曾经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种植梓材和漆树。当时的人们都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几年之后,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过去那些耻笑他的人,现在返过来都向他借这些东西。这说明种植树木是不可以停止的啊!俗谚说:“一年的计划,不如种谷子;十年的计划,不如种树木.”说的就是这件事呀!(做事应从长远考虑)

参考答案:1.(1)从前(2)都、借(3)但是 2.C 3.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种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种树。4.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准备,有长远打算。启示:学习也是如此

六、齐人有好猎者

翻译:齐国有个人,喜欢打猎,但空费时日,持续很久,什么野兽也没打到。一到家里,就感到对不起妻室儿女;走出家门,就感到对不起朋友乡邻。仔细想来,那打不到野兽的原因,就是喂的猎狗太不中用。想买一只好狗,家里又十分贫困,买不起。于是,他立即拼命种田。拼命种田,家里就富裕起来;家里富裕起来,也就有钱挑选好狗;猎狗的本领高强,于是每次都能捕获到野兽:从此,他那打猎的收获,经常超过了别人。认准目标,就努力去做,这目标就准能实现,不只打猎是这样,其他事情也都是这样啊!

参考答案:1.(1)在家中(2)原因(3)应该(4)勤奋地耕地 2.A 3.莫非是让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获,再去买条好狗吧。4.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蛮攻,当失败时,应该注重考虑成功的策略)

第五篇: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

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宋史包拯传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

原文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包拯即解官归养。后数年亲继亡。拯庐墓终丧,犹徘徊不忍去,里中父老数来劝勉。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中官(宦官)势族筑园榭,侵惠民河,以故河塞不通,然后适京师大水,拯乃悉毁去。或持地券自言有伪增步数者,皆审验劾奏之。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最初考中进士,被授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的知县。因为父母亲年纪都大了,包拯辞官不去赴任。得到监和州税的官职,然后父母又不想让他离开,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赡养老人。几年之后,他的父母亲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的墓旁筑起草庐,直到守丧期满,还是徘徊犹豫、不忍离去,同乡父老多次前来劝慰勉励。过了很时间,包拯才去接受调遣,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然后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朝中官员和势家望族私筑园林楼榭,侵占了惠民河,因而使河道堵塞不通,正逢京城发大水,包拯于是将那些园林楼榭全部毁掉。然后有人拿着地券虚报自己的田地数,包拯都严格地加以检验,上奏弹劾弄虚作假的人。

包拯性情严峻刚正,憎恶办事小吏苟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归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下载初中文言文阅读《包拯》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文言文阅读《包拯》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附答案

    (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羊欣,字敬元,泰山南城人也。曾祖忱,晋徐州刺史。祖权,黄门郎。父不疑,桂阳太守。欣少靖默,无竞于人,美言笑,善容止。泛览经籍,尤长隶......

    《爱莲说》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22课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整理(-)(附解析与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整理(-)(附解析与答案)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

    初中文言文读本答案

    初中文言文读本答案 (一)敏慧1、黄琬巧对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的弯月。2.神......

    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及答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

    《四知》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16分) 四知范晔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莆田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附答案

    (2015福建莆田市)比较阅读【甲】【乙】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

    初中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B.答案

    (一) 曹彬仁爱 【参考答案】 1、(1)居住 (2)担任 2、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墙壁瓦石的缝隙里,蛰伏着各种虫子,不能伤害它们的生命 3、为下面的故事作衬托,突出他“仁心爱物” 4、不以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