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我确定了这几个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莎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和作者常常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同一环境,知识基础、生活阅历、文化心理、世间观等等,不可能与作者完全相同,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让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那个人物有整体的感知,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上面所述的三个教学目标,并采用“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读中感悟怡情养心,注重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我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四大块。
第一环:揭题导入,复习上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课文大意,分享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问,宋庆龄不肯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马上可以回答,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这样,学生的目光就从宋庆龄身上转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让学生明白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庆龄很喜欢这两棵樟树。
第二环:感悟樟树的“形象”,体会樟树永远蓬蓬勃勃的顽强。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学生已经了解到宋庆龄是很喜欢这两棵樟树的,那就可以很顺当地引导他们去看一看这两棵樟树到底长得如何,为何会得到宋庆龄的青睐。于是我马上安排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小节,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学生可以迅速找到“蓬蓬勃勃”这个词。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找出了蓬蓬勃勃这个词,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语句,随机交流,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指导的时候,特别要学生读好“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
这里还有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抓住这点,我展开说话训练,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接下来再读“蓬蓬勃勃”这个词,学生的感受就强烈了,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四小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更为课文要求的背诵打好基础。
第三环:品味樟树的“精神”,体会樟树的可贵。
在上一环节,樟树的外在美已经浮现眼前,这一环节中就要引导学生感悟樟树的精神,体验它的内在美了。默读,作为中年段阅读的一项基本技能,是需要经常而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的。默读是学生钻研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主要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一些时间,要求学生默读第五小节,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先讲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接下来就说说樟树的特点,让他们自己发现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这是第一步,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那第二步我提问“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层次,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这两个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香味保持得的确够久!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呀,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带着这种理解,再次感情朗读,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学生对樟树精神的体会更加直观深入,也能更好地记住并背诵。
第四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
在教学完樟树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之后,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的生命;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深深爱着的两棵樟树。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小节,读完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如果学生只是从樟树本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来思考,我就继续引导,让他们回顾第一课时所了解到的宋庆龄生平事迹,且边回忆边想:宋庆龄和樟树和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表见解,意在为学生打开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相似。有的可能说:樟树长得蓬蓬勃勃,而宋家三姐妹的外表也是非常出众的,因此从外形看,宋庆龄和樟树一样长得挺拔秀丽。有的可能说:樟树四季长青,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宋庆龄曾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孙中山去世后,她仍然积极参加抗战,说明她是樟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的可能说:樟树的香气,令虫子害怕,而宋庆龄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精神让敌人望而生畏。有的可能说:樟树身上的拒虫香气能永久保持,这就像宋庆龄一样她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还有的可能说:宋庆龄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她虽然去逝了,但一看到樟树就会想到宋庆龄,她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
最后点明,这就是人们喜欢在樟树前留影的原因,樟树是普通的樟树,但与众不同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还是因为这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人们的心中,这已经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带着这样的理解和体悟朗读整篇文章,感情升华。通过上述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
深入学完整篇文章,最后回到文章的写法上,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我举例让学生回顾以前接触的一些运用“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并课外拓展篇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芭蕉》,让学生说一说文章用芭蕉来比喻谁?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跃出文本,有机拓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
第二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安排在第七单元。课文通过两条线索表达了对樟树的赞美、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同时引导学生领悟到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这一方法将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精髓,并指导学生写作。
根据教材分析,我为本节课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懂得樟树具有拒虫的香气并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体现了宋庆龄高贵品质的象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运用多媒体等手段,了解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感悟宋庆龄的高贵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感悟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使学生受到情操的感化,心灵的洗礼。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自主阅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已经比较顺利,但领悟课文精髓还是有较大难度的。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阅读赏析,理解重要词句,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教学难点是:领会宋庆龄和樟树的共同点。
依据以上分析,我从下面三个环节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
1、建构樟树形象,体会生长特点。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学生对樟树的形象感知十分模糊,这对于理解文本是很不利的,因此我首先带领学生欣赏了樟树的图片,直观的感受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樟树长的很茂盛,有的说长得很健康,通过有针对性地观察枝干和树叶这两幅图,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本中的枝干粗壮、稠密、绿得发亮等描写樟树特点的词语,紧紧抓住这些词语配合完整的樟树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樟树还会在哪些环境中依然蓬蓬勃勃。因为有了前面的直观感受,学生的想象有理有据,很好地达成了说话训练的目标。
2、品读语言文字,感悟樟树可贵。
在感知形象的基础上,要领悟樟树的可贵之处,不能完全依赖信息技术,必须回到文本中来,抓好语言文字的学习。所以在这一环节我只是用多媒体简单地出示了学生找到的重点句,意在照顾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跟上课堂节奏。通过这一环节的,学生对樟树香气永保的可贵品质有了深刻的认知。
但本文的精髓是对宋庆龄同志高贵品质的认知体会,因此教学进行到这,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依然是浅层次的,而文本资源对于学生领悟文本精髓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在第三环节要拓展资源,揣摩写法,延伸树香。
在课前我给学生提供了两个地址,一个是上海宋庆龄故居博物馆的网页,一个是教师自己的博客,学生可以通过这两个网页搜集大量信息资料,全面了解宋庆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信息技术引入了关于宋庆龄简介的视频资料,学生们观看后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了热烈的课堂交流:我心中的宋庆龄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无论是从现场还是从结果来看,学生的交流都是认真有效的。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揣摩课文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从而深刻地领悟到宋庆龄奶奶的高贵品质与樟树的可贵之处是相互融合、交相辉映的。
再次面对樟树,学生们说:我不仅看到了樟树,还看到了宋庆龄奶奶,我适时引导学生写话:你想对宋奶奶说些什么?由于时间的限制,无法让每个孩子都进行现场交流,所以我再次提供了教师的博客,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个平台与教师对话,与同学进行交流,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立足语文学科的根本,紧扣文本展开教学:
1、让电影、画面走进课堂,调动起学生各种感观协作分析,充实了学生的知识库,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激发情感。
2、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深入了解宋庆龄,领会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共同点,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难点。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反馈信息的综合能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
第二课时,我确定了这几个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莎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和作者常常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同一环境,知识基础、生活阅历、文化心理、世间观等等,不可能与作者完全相同,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让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那个人物有整体的感知,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上面所述的三个教学目标,并采用“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读中感悟怡情养心,注重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我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四大块。
第一环:揭题导入,复习上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课文大意,分享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问,宋庆龄不肯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马上可以回答,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这样,学生的目光就从宋庆龄身上转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让学生明白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庆龄很喜欢这两棵樟树。
第二环:感悟樟树的“形象”,体会樟树永远蓬蓬勃勃的顽强。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学生已经了解到宋庆龄是很喜欢这两棵樟树的,那就可以很顺当地引导他们去看一看这两棵樟树到底长得如何,为何会得到宋庆龄的青睐。于是我马上安排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小节,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学生可以迅速找到“蓬蓬勃勃”这个词。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找出了蓬蓬勃勃这个词,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语句,随机交流,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指导的时候,特别要学生读好“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
这里还有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抓住这点,我展开说话训练,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语言实践的舞台,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语言,更深一步地体会到樟树这种蓬勃向上的顽强生命力,接下来再读“蓬蓬勃勃”这个词,学生的感受就强烈了,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四小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更为课文要求的背诵打好基础。
第三环:品味樟树的“精神”,体会樟树的可贵。
在上一环节,樟树的外在美已经浮现眼前,这一环节中就要引导学生感悟樟树的精神,体验它的内在美了。默读,作为中年段阅读的一项基本技能,是需要经常而严格的训练才能形成的。默读是学生钻研文本、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深层对话的主要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我给学生一些时间,要求学生默读第五小节,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先讲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接下来就说说樟树的特点,让他们自己发现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这是第一步,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那第二步我提问“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层次,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这两个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香味保持得的确够久!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呀,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带着这种理解,再次感情朗读,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学生对樟树精神的体会更加直观深入,也能更好地记住并背诵。
第四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
在教学完樟树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之后,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的生命;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深深爱着的两棵樟树。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小节,读完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如果学生只是从樟树本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来思考,我就继续引导,让他们回顾第一课时所了解到的宋庆龄生平事迹,且边回忆边想:宋庆龄和樟树和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表见解,意在为学生打开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相似。有的可能说:樟树长得蓬蓬勃勃,而宋家三姐妹的外表也是非常出众的,因此从外形看,宋庆龄和樟树一样长得挺拔秀丽。有的可能说:樟树四季长青,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宋庆龄曾是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孙中山去世后,她仍然积极参加抗战,说明她是樟树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有的可能说:樟树的香气,令虫子害怕,而宋庆龄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的精神让敌人望而生畏。有的可能说:樟树身上的拒虫香气能永久保持,这就像宋庆龄一样她爱祖国爱人民的精神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还有的可能说:宋庆龄把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和人民。她虽然去逝了,但一看到樟树就会想到宋庆龄,她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
最后点明,这就是人们喜欢在樟树前留影的原因,樟树是普通的.樟树,但与众不同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还是因为这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人们的心中,这已经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带着这样的理解和体悟朗读整篇文章,感情升华。通过上述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
深入学完整篇文章,最后回到文章的写法上,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我举例让学生回顾以前接触的一些运用“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并课外拓展篇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芭蕉》,让学生说一说文章用芭蕉来比喻谁?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跃出文本,有机拓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3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因此,我将教学重难点放在: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领会樟树体现的可贵品质及象征意义。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宋庆龄本人及其所在的年代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比较久远,要学生单纯从课文樟树的描写去体会宋庆龄身上的樟树精神着实有点困难。为了让他们真正读懂课文,就必须让学生知道其人其事,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逐步把两者有机地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多媒体演示、图片、拓展说话等方法,使学生身临其境,帮助理解。
同时,我也将引导学生有机地融合课内课外知识,追求开放性;读中感悟,注重人文性。
下面,我要主要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插图及网络图片,让学生与**宋庆龄跨越时空见面,重点介绍为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美满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20世纪最伟大的妇女之一。为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可介绍宋庆龄毕生致力于少年儿童文化教育福利事业。是全国少年儿童慈爱的祖母。
板书课题,重点理解“故居”的含义、为“龄”字正字音、明字形。
通过指名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及时正音。
接下来,我将从两大方面展开教学:
1、伟大不弃平凡——引起好奇
出示第1-3自然段及最后一个自然段,默读并质疑,为什么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树、游客在瞻仰宋庆龄故居时又总爱与樟树合影,借机随文识生词,领会“瞻仰”与“崇敬的心情”的关系。作者制造“对立”,即平凡的樟树和伟大的**之间能有什么联系呢?无疑,这样的写法能激发读者往下读、深入读的兴趣。
这是作者茹志娟在行文时的巧妙之处,可以此文为例,建议学生在日后叙事类文章的写作中也借鉴这种写法,制造“对立”“矛盾”,引起读者好奇心,引发阅读兴趣。
2、“爱”她何必明说——借物喻人
(1)树的宝贵
①出示第四自然段,体会“蓬蓬勃勃”的外形美,应关注以下两点:
一是抓住关键词语,从“枝干粗壮”、“四面八方”、“远远的”、“稠密”(随文识字)、“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体会樟树的“蓬蓬勃勃”。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好这个自然段。
二是拓展说话,在领悟关联词“无论……总是”的基础上,结合樟树“四季常青”的特点,想象:无论是在……的春天,是在……的夏天,还是在……的秋天,或者是在……的冬天,它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②出示第五自然段,体会“香气拒虫”的内在美:
我将引导学生在对比樟树和别的树木之间的差别中进行阅读。从“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怕”等词语领会别的树木对虫类的侵蚀没有抵抗力,只能任由虫类腐蚀全身直至死亡而手足无措;而无论什么情况却没有任何虫类敢靠近樟树一步。原因就在于樟树有“永久保持”、始终“不变”的香气,抓住关联词“即使……只要……就……”,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读好第五自然段,应该包含对别的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语气,对樟树却是无比崇敬庄重的语气。
(2)人的品格
介绍宋庆龄的小故事,出示资料:在近70年的革命生涯中,敌人因她英勇和高贵的品格,不敢迫害她。引导学生体会樟树和宋庆龄之间的关系。其实樟树就是宋庆龄的化身,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宋庆龄。赞美樟树,就是赞美宋庆龄。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
以此文为范例,可以培养学生另一种能力,那就是领悟“物”与“人”之间的联系,教会学生要有“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精神,逐步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感受“借物喻人”所体现的人物的优秀品质,并逐步受其熏陶。
我的板书设计将根据文章的脉络分为总分总的形式,开头总起——宋庆龄不愿搬家,结尾总结——游客合影留恋,中间部分分述外形美和内在美。并突出“蓬蓬勃勃”和“可贵”这两个关键词。
作业设计应体现开拓性:继续搜集宋庆龄的资料,然后以“我崇敬的宋奶奶”为主题举行一次故事会。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课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两颗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
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整个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学会生字字音。
2、抓住重点段落,直插重点,深入体会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为下次课突破文章难点,即理解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在教学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我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由课内引向课外
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学校已经不再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读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而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课外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是一条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它既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加阅读量,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更能养成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文章的难点是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感悟樟树和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会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大量的关于宋庆龄的感性材料的补充是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的。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准备把它用于两个环节的教学。其一,开课时简介宋庆龄,让学生对宋庆龄有大致的了解。而大量的材料却要用于第二课时突破难点时进行交流,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才能体悟到樟树与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悟到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我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当我把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的可贵之处讲完后,让学生谈谈对樟树的印象时,一个学生说:“看见樟树,我仿佛看见了宋庆龄的高贵人格。”虽然学生讲的“高贵人格”并不具体,但已触及到文章的中心,难点不攻自破,不讲自明,可见收集资料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以读代讲,读中悟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内容并不复杂,文章层次非常清楚,重点十分突出,这样的文章非常忌讳繁琐地分析课文,肢解文本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后,直奔重点的方法。并且,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评品,精炼课文内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步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文字,这是一种享受。所谓“文未出口先有情”。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气跳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情”。初读感知,精读体味,品读升华层层落实。个人读,男女生读,齐读,教师引读,形式多样。轻声读,默读,有感情朗读,背诵,步步深入。这样,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导学生赏析重点,品读玩味,使学生与文本相互碰撞、相互触发,学生之情与作者之情和谐共振。
三、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界一直以来热烈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在这堂课中力求体现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品词析句、体会表达中体现“二性”的统一的自然融合。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品味。如:教学“蓬蓬勃勃”时,让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在学生找到后,告诉学生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式练习:无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都体现出了樟树顽强的精神,这样,让学生在字词句的训练中体会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既要得“意”,又要得“言”。也就是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感情的。在教学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当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后,设问:这一段是写樟树的可贵之处,为什么前边又要写其他的树呢?让学生体会出对比写法的好处,再组织男女生对比朗读,再次升华了对樟树的崇敬之情。至此,“言”与“意”得到了和谐统一。
2、在语言实践中,追求“二性”和谐统一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课堂中,语文实践应主要落在言语实践上。言语实践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在学生已对樟树的形象、品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笔: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里,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在学生说了之后再让他们写下来。在十分钟左右的讨论、练笔中,学生的语言充满了智慧的灵光,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样的表达训练,既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在“言”的运用过程中渗透着“意”的熏陶,在“意”的体验过程中落实了“言”的训练,进而达到“言”“意”和谐统一的目的。
当这堂课教学下来,静思默想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流程过快,有点一闪而过的感觉。预设中我也考虑过在自由读后指名读,进行正音的环节,但教学时我觉察到该班学生基础较好,语音标准,预习充分,就省略了这一环节。其实现在细想,由于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状况,这样做是否照顾到了差生,他们是否也能跟上教学节奏呢?
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在教学中,虽然我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但学生似乎还是入不了“境”,没有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现在细想,主要还是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巧妙。例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当学生朗读樟树的“蓬蓬勃勃”气势不够时,教师可进行范读,读后再问问学生:“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然后再让学生练读,相信效果会更好。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可贵之处,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二、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樟树的可贵品质。
2、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尝试写一写想对宋庆龄(或樟树)说的话。
三、学习方法
1、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较好理解,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2、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让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那个人物有整体的感知,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学习过程
围绕上面所述的三个教学目标,并采用“课内课外知识交融,追求开放性;读中感悟,注重人文性”的教学方法,我把整个教学环节分为五大块。
第一环:听写上课时的生字词,揭题导入新内容。旨在了解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没有进行生字认读,是因为后面要对子互读,会有所检测,节约时间又高效。没有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因为内容简单。
第一课时,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课文大意,分享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问,宋庆龄不肯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马上可以回答,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这样,学生的目光就从宋庆龄身上转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让学生明白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庆龄很喜欢这两棵樟树。
第二环:出示( )的樟树。
文本是语言的载体,是孩子情感体验的途径,研读文本是课堂教学的本质任务。学生找出相关段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有能力完成这样的题目,于是我放手让他们自己解决。但时间有点长。
第三环:交流( )的樟树。
(一)感悟樟树的“形象”,体会樟树永远蓬蓬勃勃的顽强。
这里还有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很可惜,在这里我没有让学生展开说话训练,想象樟树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而只是简简单单地进行了造句。因为我觉得语文教学不应该深挖洞,但学生说话练习的效果不好。
很意外的,吴张雨同学说:“第四段应该饱含赞美之情来读,同学们再一试,比前几次朗读效果好很多。”这让我更坚信:选择适当放手,选择相信他们,他们会带给你惊喜与成长。
(二)品味樟树的“精神”,体会樟树的可贵。
在上一环节,樟树的外在美已经浮现眼前,这一环节中就要引导学生感悟樟树的精神,体验它的内在美了。学生的发现很多:
1、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先讲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
2、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
学完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我让学生再次赞美樟树,并引出于谦的《石灰吟》,既是相同主题的古诗积累,也为后面的“借物喻人”的写法,以及学生更好地理解宋庆龄的精神作铺垫。
第四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
在教学完樟树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之后,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的生命;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深深爱着的两棵樟树。对于课后的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学生回答有难度,于是我换了个问题,课文仅仅是在写樟树嘛?我将学生课前收集的宋庆龄的资料进行选择,让学生边读边想:宋庆龄和樟树有哪些相似之处?让充分发表见解,意在为学生打开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探究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相似。学生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
最后我用“与其说……不如说……”的句式,对文章的重点进行了总结,并告诉学生,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结合课前诵读,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这种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
第五环:写一写。
旨在了解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激发他们对宋奶奶的崇敬之情。也在训练学生的写作水平。但由于学生水平的差异,我布置了一个必选题和尝试题。
以上是我对本课的一些思考,望各位老师提出自己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抒情散文,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香樟树的外形特点和生长情况以及具有香气,不招蚊虫且香气可以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和对宋庆龄的崇敬、怀念之情。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希望能帮助到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课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两颗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
我所执教的是第一课时。整个教学环节主要分为两步。
1、初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学会生字字音。
2、抓住重点段落,直插重点,深入体会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为下次课突破文章难点,即理解宋庆龄的高贵品质作好铺垫、埋下伏笔。
在教学的设计和实际操作中,我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注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由课内引向课外
当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学校已经不再是人们接受文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读书,加大学生的阅读量。而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课外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就是一条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有效途径。它既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增加阅读量,还能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更能养成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良好习惯。
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教学中,文章的难点是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感悟樟树和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会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教学中如果没有大量的关于宋庆龄的感性材料的补充是无法让学生深入理解的。所以,在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宋庆龄的相关资料,准备把它用于两个环节的教学。其一,开课时简介宋庆龄,让学生对宋庆龄有大致的了解。而大量的材料却要用于第二课时突破难点时进行交流,只有学生充分了解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才能体悟到樟树与宋庆龄的相似之处,体悟到宋庆龄的高贵人品。在我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当我把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的可贵之处讲完后,让学生谈谈对樟树的印象时,一个学生说:“看见樟树,我仿佛看见了宋庆龄的高贵人格。”虽然学生讲的“高贵人格”并不具体,但已触及到文章的中心,难点不攻自破,不讲自明,可见收集资料的作用。
二、突出重点,以读代讲,读中悟情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内容并不复杂,文章层次非常清楚,重点十分突出,这样的文章非常忌讳繁琐地分析课文,肢解文本内容。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在初步感知文章内容后,直奔重点的方法。并且,在讲授重点内容时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评品,精炼课文内容,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阅读,都要重视朗读,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引导学生步入课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在充满书香的氛围中感悟语言文字,这是一种享受。所谓“文未出口先有情”。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气跳动。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多层次、多形式的“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体悟文章的“情”。初读感知,精读体味,品读升华层层落实。个人读,男女生读,齐读,教师引读,形式多样。轻声读,默读,有感情朗读,背诵,步步深入。这样,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导学生赏析重点,品读玩味,使学生与文本相互碰撞、相互触发,学生之情与作者之情和谐共振。
三、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界一直以来热烈探讨的问题,也是我在这堂课中力求体现的一个理念。在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品词析句、体会表达中体现“二性”的统一的自然融合。
品词析句是触摸作者丰富的内心、感受作者跳动的思想,揣摩作者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品味。如:教学“蓬蓬勃勃”时,让学生找一找哪些地方具体表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在学生找到后,告诉学生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并且设计了这样一个句式练习:无论是_______还是__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都体现出了樟树顽强的精神,这样,让学生在字词句的训练中体会到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既要得“意”,又要得“言”。也就是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说了什么,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课文是怎么写、怎么说的,作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方法和形式来表达感情的。在教学第五自然段的时候,当学生充分体会到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后,设问:这一段是写樟树的可贵之处,为什么前边又要写其他的树呢?让学生体会出对比写法的好处,再组织男女生对比朗读,再次升华了对樟树的崇敬之情。至此,“言”与“意”得到了和谐统一。
2、在语言实践中,追求“二性”和谐统一的境界。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课堂中,语文实践应主要落在言语实践上。言语实践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中,在学生已对樟树的形象、品质有了充分的认识之后,我设计了一个拓展练笔:此时此刻,在你的脑海里,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在学生说了之后再让他们写下来。在十分钟左右的讨论、练笔中,学生的语言充满了智慧的灵光,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这样的表达训练,既是对文章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运用能力。在“言”的运用过程中渗透着“意”的熏陶,在“意”的体验过程中落实了“言”的训练,进而达到“言”“意”和谐统一的目的。
当这堂课教学下来,静思默想时,我也深深地感受到教学中还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流程过快,有点一闪而过的感觉。预设中我也考虑过在自由读后指名读,进行正音的环节,但教学时我觉察到该班学生基础较好,语音标准,预习充分,就省略了这一环节。其实现在细想,由于是借班上课,不了解学生状况,这样做是否照顾到了差生,他们是否也能跟上教学节奏呢?
朗读指导还不够到位。在教学中,虽然我采取了不同形式的“读”,但学生似乎还是入不了“境”,没有达到最佳的朗读效果。现在细想,主要还是教师的朗读指导不够巧妙。例如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当学生朗读樟树的“蓬蓬勃勃”气势不够时,教师可进行范读,读后再问问学生:“你觉得老师哪些地方读得好?”然后再让学生练读,相信效果会更好。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2)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本单元要在原先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写人状物类文章的一般特点,特别应指导学生揣摩状物怀人、托物寄情和对比烘托、侧面描写等写人状物手法的巧妙运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模仿练习写段。
本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表达了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
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说教学方法:
1、运用“以疑导学”的教学模式。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力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引导学生经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学习过程,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和谐统一。
2、围绕“樟树的外形美和品质美”展开教学,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学生在读书、读书、再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受到思想启迪,感悟到本文借物抒情、以树喻人的深刻内涵。
3、“重感悟”“重积累”。本课的设计,强化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出文章的意境,并联系课外阅读,课外搜集的有关宋庆龄这位伟大女性的资料及有关樟树的资料,加深学生体验,将课外积累和课内阅读巧妙的糅合在一起。
4、“大问题引领,小问题贯穿”。教学中,我将围绕“这是两棵怎样的树?”串联各个段落,“这是宋庆龄故居庭院里的两棵树”、“这是宋庆龄故居庭院里的两棵樟树”、“这是宋庆龄故居庭院里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这是宋庆龄故居庭院里蓬蓬勃勃的、拒虫香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层层递进,完成教学内容。
5、“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让学生独立掌握学习方法与规律形成独立的学习能力与习惯。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本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底子薄、基础差,课堂上通过激趣引导时可以保持住这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本课的学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和查阅工具书。
说教程序:
本课的教学我计划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教学是让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理清文章层次。学习第一段。第二课时学习第二、三两段,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下面我着重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
一、揭示课题,质疑导入
上课开始,我用简短的语言回顾复习第一段的内容,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周总理曾劝她搬家,可是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走进宋庆龄的内心深处,齐读课题。
二、诵读文本,感悟“外形美”
让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故居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单单要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让学生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蓬蓬勃勃”。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词句,组织交流。朗读是引导学生体验课文情感的佳径,而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观察力的表现。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宗旨所在。要能感悟樟树的“外形美”,就要充分凭借朗读这一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显示文中的插图,指导学生抓住“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这些句子来感悟“蓬蓬勃勃”,组织自由读、指名读、赛读、齐读、想象读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咀嚼、品读、想象、评价,感悟樟树的“外形美”,让课文的语言有效地浸润学生。适时,我设计词语积累:举出几个形容树长得很茂密的成语。
三、比较评议,品位“品质美”
文章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出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让学生先自读课文,看看樟树与别的树木有什么不同之处?再让学生自读、圈点、小组讨论、交流,体会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又给他们的参与提供了可选择性。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借助多媒体把学生说的句子显示在屏幕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位领会句子的含义,理清句子之间的关系,体会到樟树的高贵之处。适时,我设计造句练习:用无论……总是……和只要……就……造句。在这个过程中,我只做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积极的探究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这种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四、合作探究,体会“共同的精神”
通过以上学习,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和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的问题:文章的题目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那写樟树和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呢?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为什么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留念?为解决这一问题,我让学生介绍在课前了解到的宋庆龄的相关资料,且边听边想:宋庆龄和樟树有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通过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从而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状物怀人的写作手法。“言为心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珍视学生的个性化感受。这一难点的突破充分体现个性化阅读,如何让学生了解樟树的象征意义,有目的的设计了一个比较具有思维价值的开放性问题:寻求樟树与宋庆龄的共通之处,为了避免学生无的放矢,我要给予学生思维的方向,引领学生将文本语言与课外知识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学生经历了一次思考、探究的过程,锻炼了敢于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能力,展示了每个生命个体的风采。
五、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让学生查阅宋庆龄同志的有关资料,然后以“我崇敬的宋奶奶”或“我心中的宋奶奶”为主题举行一次故事会,让学生通过讲故事来更多地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这样的作业设计旨在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由课本走向自然,走向生活。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说课稿(3)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语文课本第八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第二课时。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课文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具有抗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语言简洁,表达了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和对宋庆龄的怀念之情。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要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教学本课的难点就在于要通过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来引领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到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学习,在脑海中树立樟树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树的可贵。
3、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人们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三,教学方法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他们对同一文本的反映也是千差万别的。莎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学生和作者常常不是处于同一时代、同一环境,知识基础、生活阅历、文化心理、世间观等等,不可能与作者完全相同,因此,我在课前就安排学生搜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故事,让他们对于那个时代的那个人物有整体的感知,让课内课外知识交融,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更快更深入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揭题导入,复习上课时内容。
第一课时,我跟同学们一起了解了课文大意,分享了关于宋庆龄的一些生平事迹,学生对宋庆龄这个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第二课时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问,宋庆龄不肯搬家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马上可以回答,是因为她舍不得那两棵樟树。这样,学生的目光就从宋庆龄身上转到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上,让学生明白宋庆龄跟这两棵樟树有着密切的联系,宋庆龄很喜欢这两棵樟树。
第二环:感悟樟树的“形象”,体会樟树永远蓬蓬勃勃的顽强。
学生已经了解到宋庆龄是很喜欢这两棵樟树的,那就可以很顺当地引导他们去看一看这两棵樟树到底长得如何,为何会得到宋庆龄的青睐。于是我马上安排学生自由读课文第四小节,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语。学生可以迅速找到“蓬蓬勃勃”这个词。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的最重要的手段,找出了蓬蓬勃勃这个词,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个词的含义是: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哪些地方反映出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圈画出有关语句,随机交流,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受樟树“蓬蓬勃勃”的样子。指导的时候,特别要学生读好“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稠密”“绿得发亮”“四季常青”等词语。
这里还有一个关联词“无论……总是……”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个关联词说明樟树在任何条件下,它的生命力都是很顽强的。抓住这点,我展开说话训练,要求学生想象一下,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接下来再读“蓬蓬勃勃”这个词,学生的感受就强烈了,带着这种感受齐读第四小节,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樟树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特点整体感知,更为课文要求的背诵打好基础。
第三环:品味樟树的“精神”,体会樟树的可贵。
在这一环节中,要求学生默读第五小节,把樟树跟其他树木进行比较,先讲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并举石榴树为例予以证实。接下来就说说樟树的特点,让他们自己发现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本身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拒虫的香气能够永久保持。”这是第一步,了解樟树的可贵之处。那第二步我提问“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和层次,抓住“即使……仍然……”“只要……就……”这两个表示假设、条件关系的句子来理解这个香味保持得的确够久!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呀,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带着这种理解,再次感情朗读,读出对樟树的赞美之情,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可贵之处。这样,学生对樟树精神的体会更加直观深入,也能更好地记住并背诵。
第四环:体会樟树与宋庆龄共同的“精神”。
在教学完樟树的外形特点和作用之后,学生很顺利地知道了樟树的外形特点: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的生命。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于:具有拒虫的香气,并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这时,我引领学生回到课始,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是宋庆龄舍不得的两棵樟树,深深爱着的两棵樟树。引导学生读文章最后一小节,读完提出问题:人们为什么要在樟树前留影呢?围绕这一问题,学生展开讨论。如果学生只是从樟树本身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来思考,我就继续引导,让他们回顾第一课时所了解到的宋庆龄生平事迹,且边回忆边想:宋庆龄和樟树和哪些相似之处?然后展开小组讨论,最后代表发言。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表见解,意在为学生打开一个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激活他们潜在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合作探究的精神,从而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宋庆龄与樟树之间的相似。
最后点明,这就是人们喜欢在樟树前留影的原因,樟树是普通的樟树,但与众不同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人们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还是因为这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在人们的心中,这已经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了,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就是宋庆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带着这样的理解和体悟朗读整篇文章,感情升华。通过上述对文本、课外知识的有机整合,学生对本课的写作目的有了各自深浅不一的独到的解读。
深入学完整篇文章,最后回到文章的写法上,让学生明白这是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我举例让学生回顾以前接触的一些运用“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并课外拓展篇运用了“借物喻人”写法的文章《芭蕉》,让学生说一说文章用芭蕉来比喻谁?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跃出文本,有机拓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借物喻人”的写法,为以后掌握并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
第四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学会“樟、稠”等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在读准字音,读懂句子的基础上初步感知课文,能给课文分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1、读通课文,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各段的大意。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修改:
一、联系生活实际导入 :
同学们,在我们的周围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树木,你最喜欢哪一种树木呢? 为什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也是一篇描写树木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题:
一、揭示课题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1、板书课题: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出示图片,简介宋庆龄生平。
3、解题。
(1)理解词语:故居、樟树。
(2)讨论:课文主要应该写什么?写什么地方的樟树?(3)质疑: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读后请学生提出不足的地方,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力。
2、说说你对课文的哪个地方印象最深。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课文。
(1)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
(2)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通读每个自然段。
(4)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
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进行学习:
粗壮 稠密 保持 四季常青 蓬蓬勃勃 崇敬 瞻仰 纪念 繁衍后代 枝枯叶落
搬家 宋庆龄(可联系生活给生字“龄”组词)(2)指读、齐读,共同评价。(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4)交流学会的词语。主要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补充:交流学会的词语。
稠密:多而密。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
瞻仰:恭敬地看。蓬蓬勃勃:形容繁荣、旺盛。
(5)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
四、指导分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2、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3、第4、5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段,联系上下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全文可分三段:
第1~3自然段为第一段,第4~5自然段为第二段,第6自然段为第三段。
4、小结“重点突破”的分段方法。
五、布置作业 : 补充:
1、读生字表中的字。
2、分段朗读课文。
1、熟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3、收集有关宋庆龄的一些资料。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用“崇敬”、“稠密”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默读课文,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3、知道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修改:
1、读读课题。
课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谁来读读,突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
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突出“故居”)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突出“宋庆龄”)③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突出“樟树”)
故居就是指“以前曾经住过的地方”
2、读读课文。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樟树是什么样子,樟树有什么特点?
宋庆龄是个什么样的人?
樟树很多,为什么单单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说说课文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提示:一个词语)
蓬蓬勃勃、高贵、瞻仰(崇敬)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
(2)第一段写了周总理,还写了宋庆龄,那么主要写谁的事?(概括段意要抓住主要人物。)
主要写宋庆龄的什么事?(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舍不得这两课樟树)(3)轻声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段。“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句话说明宋庆龄对这两棵樟树非常喜爱和深深的眷恋,读时,要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看,说说樟树什么样儿。
要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进行一次说话训练。(2)默读课文,找出这一自然段中最能概括樟树外行特点的词。(蓬蓬勃勃)(3)再读课文,画出作者用哪些词具体表现樟树的蓬蓬勃勃?(这里要抓住些重点词句,从樟树的枝、叶等角度感受它懂得勃勃生机)
(4)指导朗读。可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评议,给画面配音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
(5)小结: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作者抓住它“蓬蓬勃勃“的外形特征,按由分到总的顺序描写的。
3、学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1)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要求:给第五自然段分层,画出重点句子,画出不理解的词。
(2)学生交流,并思考:这一自然段分哪两层? 这两层分别写“别的树木”和“樟树”。既然主要写樟树,为什么却先写别的 树木?
(这是比较式构段方式,这样写更能突出樟树的可贵之处。)(3)出示重点句,品评: 修改:
交流:樟树的“高贵”又可以从哪里看得出来?
①“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他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②“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A、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招——拒)
“招”和“拒”可组成哪些词?在这句中“招”和“拒”当作什么讲?(招引使虫不敢接近)B、比较句子: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A、“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说明拒虫香气是樟树内在的,固有的,不是外加的)
B、“永久保持”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它的香气永久保持?(即使„„仍然„„)“仍然”是什么意思?比较一下“枝枯叶落”与“枝繁叶茂”,作者为什么不写它枝繁叶茂时浓郁的香气呢?(因为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这才能说明它本身有香气,能“永久保
持”)
C、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是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D、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男女生分别读一、二两层课文。
指导背诵,说说怎样才能背得又快又准?(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E、学生自己练习背诵。
F、小结:第五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可贵之处是它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而且能永久保持。
4、指导概括段落大意。第四自然段写樟树的样子。第五自然段写樟树的可贵之处。
把这两句合为一句作为第二段的段意;第二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和它的可贵之处。
5、学习课文的第六自然段。(1)指名朗读。
(2)提问:这句话写了几层意思?从哪个词可看出?(3)“崇敬”是什么意思?与“尊敬”比较有什么不同?指导用“崇敬”说一句话。修改:
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樟树蓬蓬勃勃,四季长青————宋庆龄的精神蓬蓬勃勃,永留人们心间
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令敌人畏惧 樟树有高贵的木质————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 相机板书: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
师:课文借物喻人,樟树有拒虫香气,能永久保持,就像宋庆龄一身正气,不像黑恶势力低头,令敌人畏惧。
(4)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5)指导概括段意
6、小结全文。
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两棵樟树,再写樟树的样子和可贵之处,最后写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樟树不仅外形美,蓬蓬勃勃,而且本身有一种永久不变的拒虫香气。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是因为宋庆龄就是一位外表秀美、具有高洁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精神的伟大女性,人们对她非常崇敬。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补充:
三、作业指导:
1、人们又为什么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
2、师补充、小结:
宋庆龄同志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久经考验的先驱。她从青年时代起就追随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事业,直到1981年逝世前夕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长达70年的革命战斗生涯中,她永葆革命青春和旺盛的革命斗志,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她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着坚定的政治原则,威武不屈,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她热爱故居的樟树,是因为樟树不论生存环境如何变化,“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充满活力。更可贵的是,樟树本身就有一种香气,且能够永久保持。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是因为樟树所表现出的特点与宋庆龄的伟大人格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品质,人们在樟树前留影纪念,表达了人们对故居主人宋庆龄同志的衷心爱戴和怀念。
3、背诵指导
(1)课文整体把握
课文是围绕樟树展开描写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记忆: 舍不得樟树――樟树外形特点――可贵之处――留影纪念
(2)复习课文内容,理清写作顺序,采用理解记忆法指导背诵。(3)也可抓住课文重点字词进行背诵。(4)学生试背。(5)整体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崇敬()保持()瞻仰()纪念()稠密()永久()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樟树不高,但它的____________,而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绿得发亮。樟树______________,无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樟树本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这种香气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当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它的香气_______________。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虫类就__________。樟树的______________就在这里。
板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枝干粗壮 蓬蓬勃勃 四季常青 崇敬怀念 拒虫香气 可贵之处
第五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案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有一个地方,是老师向往已久,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有去成的。(出示宋庆龄故居图片)瞧,就是这儿。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地方吗?(板书:宋庆龄故居)
2、这个龄是生字,你们已经会读了,读这个字时要注意什么呢?请你带着大家读一读。怎么记这个字呢?
对了,龄是个形声字,左边表意,右边表音。拿起手指,跟老师一起来写这个字。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3、谁知道什么叫“故居”?“故”就是旧的、老的意思。“居”就是住所。
我家的房子已盖了十几年了,现在还住着。叫不叫故居呢?
对,以前住过的房子就叫故居。
5、你知道宋庆龄是谁吗?谁能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一下。教师补充介绍宋庆龄相关资料。
6、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写全课题)。从课文题目看,你觉得这篇课文应该主要写什么?(樟树)你能通过朗读课题把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来吗?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大家课前都将课文预习了吧!谁来读这些词语? 很好,字正腔圆,看来你的预习工作做得很到位。
那么,在读这些词语时有哪个字需要特别注意的呢?请你带着大家来读好这个词。再来读读第一行的文字,你发现了什么?请女生一起来读好这组词。
全班一起读。
2、在这几些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预设一:繁衍后代
请你找出文中带有繁衍后代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能利用这句话中的词语,解释繁衍后代吗?
预设二:瞻仰
瞻仰是什么意思,谁知道?对,瞻仰是指恭敬地看,什么时候我们会用到这个词呢?同学们还记得上次我们去扫墓吗?当时你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去看烈士墓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瞻仰烈士墓。除了瞻仰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看的词语?
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重课外知识的积累,真棒。
预设三:蓬蓬勃勃
什么意思?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想想能换成什么词语?(生机勃勃、枝繁叶茂)所以蓬蓬勃勃就是生命力很旺盛的意思。谁来读好这个词语。生命力还不够旺盛,读的时候声音再响亮一些。语速再慢一些。
3、这些生字中你觉得那个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的。
预设一:繁
表面看来繁的笔画比较多,其实仔细看来也比较简单,上面是敏捷的敏,下面是糸字底。
预设二:瞻
瞻是看的意思,所以是目字旁。右边的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点。先写一个撇刀头,下面一个厂,撇,点,最后是一个言。拿起书本,翻到129页,描红。
生字描红完了请用你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写好的同学要学会等待,等待也是对别人的激励。
4、这些字会写了,能不能正确的区分呢?谁来组词?
5、光会读生词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拿起书本,我们一起读。(教师引读1-3小节。)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呢?谁来读第四自然段? 读得真不错,通过你的朗读,老师看到了两棵茂盛的樟树,我们一起来学着她的样子,读好第四自然段。
樟树四季常青,长得蓬蓬勃勃,它的可贵之处又在哪里呢?谁来读第五自然段。如果第五自然段要分给两个人读,老师该怎么分配?那就请你和同桌来读这个小节。一个人读描写别的树的句子,一个人读描写樟树的句子。樟树不仅外形美,还有可贵之处,因此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观赏,我们一起来读最后一小节。
三、把握文章主旋律,顺清脉络
1、课文中哪几个小节具体描写了樟树?那课文又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呢?
2、谁知道1-3小节主要写了什么?(宋庆龄故居有两棵樟树)
3、那第6小节又主要写了什么呢?(人们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4、同学们,这种从课题入手,先找出重点段落再进行分段的方法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鉴一下。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品读感悟
1、(出示图片)这座白色的小楼就是宋庆龄的故居,当年她在那里接见重要的外国来宾。周恩来觉得那里的房子小了一点,劝宋庆龄搬个家。宋庆龄同意了吗,你从哪句话中读出来的?(出示: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红笔标注“舍不得”)
谁能读出她的不舍来。
3、(出示樟树图片)瞧,这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一下吗?(1)课文又是怎样描述这两棵樟树的呢,请同学们轻轻地读读第四小节。
这两棵樟树给你什么感觉?哪个词语最能表现樟树生命力的旺盛?(板书:蓬蓬勃勃)(2)课文哪些句子具体描绘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呢?再读第四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你可以拿出笔来划一划,并且多读几遍。
预设一: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1)读着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枝干粗壮)(2)这就是樟树的枝干,你有什么话想说的?
(3)是呀,樟树的枝干真粗呀,几个人的手牵起来,才可以把它抱住。能通过朗读体现樟树的粗壮吗?
先试着自己练一练。还没有体现枝干的粗壮。
粗是粗了,我觉得樟树的枝干伸得还不够远,谁还想读。读的真好,这才叫“伸得远远的”。大家一起读。
(3)还有哪句话也写出了樟树的蓬蓬勃勃? 预设二: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1)稠密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老师刚刚听见同学们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你赞叹什么呢?
(2)是的,樟树的树叶真多啊!多得——这树叶真密呀!密得——树叶既多又密,这就是稠密的树叶。(板书:树叶稠密)
(3)理解了稠密这个词语,相信你们现在一定能读好这句话。男生先来读。女生读。全班一起读。
4、那么同学们,樟树的蓬蓬勃勃是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两月的呢?从哪里能看出来(四季常青)?
(1)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想象一下,樟树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请你用上下面的句式说一说,同桌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
无论_____ 还是_____,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2)现在除了蓬蓬勃勃之外,这两棵樟树还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是的屏示:这是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这还是——蓬蓬勃勃、具有顽强精神的两棵樟树。
5、让我们再一次来来读好这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这次不仅要体现樟树的蓬蓬勃勃,还要体现樟树那顽强的精神。
4、这么精彩的文字,不把它背下来实在可惜,自己先试一试。谁来背。你的记忆力真好。还有谁愿意背。
5、樟树长得如此充满生机,怪不得宋庆龄不愿意离开这座白色的小屋,再来读好这个句子。
6、这两棵樟树枝干粗壮,树叶稠密,还给人蓬蓬勃勃的感受,这些都是樟树的外在美。(板书:外在美)那么,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树,仅仅是因为这两棵树的外形很美吗?人们纷纷在这两棵樟树前拍照留念,又是因为什么呢?我们到下一节课再来细细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