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水文化
浅论水文化
摘 要:水文化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人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武汉市作为“江城”和“百湖之市”,具有独特的水文化优势,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水文化的研究,对武汉市水文化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武汉 水文化 江城
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东部、长江和汉水的交汇处。徐城北先生的文集这样叙述到:“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一线贯通、两江交汇、三镇雄峙、四海呼应、五方杂处、六路齐观、七星高照、八面玲珑、九省通衢、十指连心。”寥寥数语,想必是对武汉最全面的概述了。同全国其他特大城市相比,武汉市的水资源优势突出。166个湖泊、165条河流点缀其间,水面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4,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数第一。丰富的水资源为武汉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武汉的人文历史就是水兴武汉、武汉兴水的历史。
一、水文化的内涵
水,是自然的元素、生命的依托。管仲曾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综观世界文化流源,水势滔滔的尼罗河孕育了灿烂的古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的枯容消长明显地影响了巴比伦王国的胜衰兴亡,地中海沿岸的自然环境是古希腊文化的摇篮,流淌在东方的黄河长江,则滋润了蕴籍深厚的中原文化和绚烂多姿的楚文化。所以,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将一切文化现象纳入到“水文化”的范畴内,“水文化”称的上是其他文化的母体。总的来说,水文化是对传统水功能的一种延伸和升华,其实质是一个国家或区域人民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水事活动中的体现,其根本理念是创造以认为本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境界。从不同的角度来看,水文化有不同的含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讲,《管子·水地篇》中说“书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这里,水充满生机和活力;而老子从另一个角度论水德“上善弱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儿于道。”这也体现了水的人格魅力。可见,水文化就是人的文化,这也是我们现在提倡“人水和谐发展”的最初依据。
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水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各个时代和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是人类为适应自然生态水环境和满足兴利除害需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指导自身行为和评价水利工程、水利事业的准则。
从景观的角度来讲,城市特色景观的生成不外乎三种途径:一是美学途径,二是心理学途径,三是历史文化途径。城市景观设计的三大原则是尊重自然、尊重人、尊重文化。水文化就是指在在城市景观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城市的人文水资源,以水为载体,紧密联系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将人的行为、历史水文化和创造城市特色景观综合协调考虑。
二、江城武汉的三镇风貌
武汉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山丘、湖泊与平陆相间,享有“江城”和“百湖之市”的美誉。从3500年前古“云梦泽”旁盘龙城的兴衰,到三国时期占据长江天险的武昌城的兴起,再到汉水改道后汉口的繁荣,以及近代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快速发展而成的“大武汉”。水生态系统的演变不仅在武汉的各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还造就了武汉“两江三镇”的城市格局。
汉口是武汉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武昌和汉阳分别隔长江和汉江相望。汉口得名于地处汉江之口,因古时称汉水为夏水,故当时有夏口之地名。汉口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九省通衢”之说。明朝成化年间,汉江几经改道,最后使得今天的汉口成为同临两江的黄金地段。至明朝末年,汉口已经相当繁华,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四大名镇”。武昌之名始于东汉末三国初,孙权为了与刘备夺荆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从建业(今南京)迁至鄂县,并更名为武昌,取“以武治国而昌”之意。有意思的是,今天的武昌高校林立,文风盛行,成为了武汉市的文化区,与当年的“以武治国”相去甚远。“汉阳”一名的来历与汉水密切相关,古语“水北为阳,山南为阳”。古时汉阳在汉水之北,龟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称阳,故名汉阳,是武汉三镇中最早成形的,被武汉人称为老城。
三、江城武汉的水文化优势
城市的建设需要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张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武汉的文化特色与个性究竟是什么?历史学家冯天瑜先生曾经说过:“城市风格首先依托于地理环境和自然特色。武汉在这个方面最大的特色就是‘江城风格’。”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文化从根本上说是‘大河文明’,能称得上大的城市,只有大上海、大武汉、大重庆,武汉应立足自然生态,做足长江文章。”
其实,在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中,就有不少名著名篇名家都是从水的角度来认识武汉、赞美武汉的。《尚书》记载:“江汉朝宗,其流汤汤。”《诗经》记载:“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崔灏的“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成千古绝唱。诗仙李白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则让武汉第一次有了江城的美誉。后来,南宋诗人袁说友在《游武昌东湖》中也写道:“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如何不作钱塘景,要与江城作画图。”又一次奠定了武汉“第一江城”的地位。
水不仅是文人墨客关注武汉的重要方面,也是江城政治经济地位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在历史记载中也有体现。湖广总督张之洞在一副楹联中高度概括了江城武汉在中国乃至世界中的地位。联云:“昔日整顿乾坤,缔造多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孙中山先生不仅把武汉三镇的情况熟记于心,而且几次要把武汉作为中国定都的最佳地方。他曾说“枢轴总揽水陆交通,西连北控,武昌真是天下的根本重地。”毛泽东对武汉的水更是情有独钟,他在《水调歌头·游泳》中不仅描写出了武汉的气势,更为武汉今后以水而兴指明了道路。当代中央领导人也非常看中武汉,把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中心城市纳入规划战略。在国务院批准的武汉总体规划首页中明确表述:“要把武汉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现代城市。”这些都肯定了武汉的江水特色,显示了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四、江城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武汉是一座源水而发、因水而兴的城市,其城市之根就是水,文化之根就是水文化。因水患肆虐而闻名的龙王庙,江河交汇的南岸嘴,山拥水抱的东湖风景区,全国最大的滨江景观江滩„„这些无一不体现出武汉深厚的水文化底蕴,但是目前武汉市的水文化研究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对于杭州、成都等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不仅在理论研究上没有形成严密成熟的体系,而且对现有的水文化资源保护不够,致使水文化优势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
举一个例子来说:武昌东湖与西湖相比,为什么一直只是湖北名湖,而不是中国名湖?究其原因,西湖是中国人文资源沉淀最为深厚的文化之湖,一直被人们认定为是活着的吴越文化的“博物馆”,而东湖的文化多流于表面,缺乏历史的品位。“水文化的沉淀与升华不够”才是东湖落后于西湖的根本症结所在。这也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落后局面,只有加大水文化开发的力度,才能提升武汉的文化品质,创出城市特色。
本文仅对水文化之于武汉的建设提几点粗浅的意见:
1.把水文化贯穿于城市规划中,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规划中要注意水功能的合理分区,并要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支持、保障武汉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与流域功能区划和武汉市水环境功能区划相协调。
2.把水文化溶入到城市景观建设中,挖掘和突现其文化内涵。近几年来,武汉市重点实施了“绿满滨水、显山透绿、景观道路、亲民绿化”四大工程。建设了一批美丽的亲水景观。今后在这个方还要继续面努力,争取早日把武汉建设成为“一步一景”,并且每个景观都是水文化象征的“有独特内涵”的江城。
3.把水文化展现在城市旅游经济的运行中,二者相互促进。亲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也是武汉独特的对外吸引力之一。因此,在发展武汉旅游业的时候,应注意开发水域旅游,使旅游者能在游览过程中能时刻感受到江城的水特色,这也是武汉旅游区别于其他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
4.适当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市民知晓水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加强宣传一方面可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水文化建设的队伍中,促进武汉的水文化发展。
5.武汉已被列为全国第一批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试点城市。这也给我们一个提示,在进行武汉市水文化的建设中,要注意保护水环境、治理水污染,运用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浅议水文化分类结构大纲》.刘星原.《湖北水利水电》2005年第1期.
[2] 《“以水为师”——萌生中国水文化的哲学启蒙》.《江苏水利》2005年第8期.
[3] 《荆州市水文化初探》.邓翔,秦军.《规划广场》.
第二篇:水文化和水精神
学习领会总书记
“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要讲话精神
——君寿堂企业开办文化大讲堂
主讲人:许君寿(董事长)第一讲 水与文化的关系
2015年1月26日—2月7日,我们君寿堂企业每天早上召开全体员工晨会,董事长许君寿连续用一周的时间,对什么是文化进行了讲解,他说:水、水纹就是文化。一个人学过什么知识,或者是接受过什么专业的学习,就是你了解和掌握了多少知识,相当于你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多少用一滴水、两滴水来代表和形容,一滴水、两滴水不足以止渴,一杯水就能达到止渴的目的,一盆水就可以洗脸、净身,让自己的身体舒畅;在这里,如果说你学到的知识比较少,就达不到“止渴”、“洗脸”、“净身”的目的一样。现在,有些人把文凭认为是文化,这是不正确的认识,文凭仅证明一个人接受过什么教育。
对文化正确的理解应该是,一个人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使其转化为生产力和无穷的动力,让知识推动你把当天的工作做好,效率更高,为自己生活的更好,更有幸福感,并推动本部门、本单位以及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能做出积极的、有益的、更多的事情和更大的贡献!这才是文化!这就是人们平常说的:这个人能力强、水平高!
第一讲 水与鱼的关系
如果把企业和员工比作水和鱼的关系,那么,请问大家企业是 水?还是鱼?
一部分员工说企业是水,一部分员工说企业是鱼,还有些人犹豫不决。在这种情况下,许君寿董事长给大家说了一年前同样的一个问题:一年前,有一位来自外省的销售客户,他销售我们君寿堂企业的骨科类药品近十年了,2013年底专程来与我们签订下一的药品销售合同,当时由于生产成本提高,导致供货价格要做相应的上调,双方各为利益,业务洽谈进入僵持阶段,许君寿董事长就给客户讲:您(客户)是水、您是上帝,企业是鱼的论点,客户不同意许董事长的这个观点,客户说:企业是水,他是鱼。许董事长问客户那是为什么?客户说:“企业把产品给他来销售,他挣到了钱,所以企业是水,他是鱼。”同时,这个客户还说:“鱼儿没水,它就没了生命;水没有鱼儿的时候,还依然是水,而且还会更加的清澈透亮。”
关于企业和员工谁是鱼、谁是水的问题,大家听了上边的讲述后,绝大多数员工说:企业是水,员工是鱼!许董事长又给大家说:企业有场地、厂房、设备、设施,还有政府颁发的企业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等各种证照资质,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药品生产批准文号等大量的资源。因此,企业应该是水,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树底下好乘凉”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员工在企业工作,企业给员工创造了工作和发展的平台,员工在这个平台施展才华,为个人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以及家人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又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为国家强大、民族复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三讲 我们要学习“水”的六个精神
一、学习“水”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
水在前进、前行的过程中和一个人一样,一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也会遇到坚不可摧的大山和石头等,但水前行的方向始终没有改变,它顽强的奔向了大海,实现了它的终极目标!
水有顽强的拼搏奋进精神,无论水在前行的过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它总是想方设法去克服,当实在克服不了的时候,它总会绕道而行,勇往直前,从不改变它前进的目标!
二、学习“水”凝心聚力、强大的团结精神
水有很强大的团结精神。小溪的水,因为小,它自觉的向河流汇集,小河的水,因为小,它自觉的汇入大江大河,凝心聚力,团结一心,最终奔向大海,实现了它自己的终极目标!
我们把企业比作水,把员工比作鱼。那么,企业是不是更像一条船,所有的员工都是君寿堂这条船上的船员,董事长就是船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就是副船长。
我们上了君寿堂这条大船,使我们的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只有大家团结奋进划大船,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才能平稳前行,才能到达目的地,才能从此岸到达彼岸。船要前行,需要水的承载,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已经驶入大河,如果有人下船在河堤上开堤放水,让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搁浅”,大家说我们能不能答应?在君寿堂这条大船上的全体“船员”齐声回答:不能!我们君寿堂这条船上,有个别“船员”口头说他忠于船长,而他却违背划船的基本要求,不用船桨划船,而是用船桨把划船,致使大船行驶跑偏,偏离航道,撞向礁石,严重时可使大船进水沉没,这更是我们全体“船员”所不能接受和答应的,这就是我们常讲的行为规范。
在药品生产的全过程中,各生产车间、生产岗位的全体员工,必须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工艺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和企业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操作,并且将规范要求、工艺规程、操作规程和企业制度牢记于心,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药品生产一次合格,疗效可靠,服用安全,才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生产数量,任何一种违规的投机行为,都会使药品质量受到损伤,直接影响员工自己的做人品质和工资收入。因此,药品生产没有捷径,只有一步一个脚印,认认真真、扎扎实实把每一个环节的工作做细、做好。这才是,最大的捷径。
三、学习“水”博大的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上,董事长是船长,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是副船长,所有的员工都是船员,只有我们凝心聚力坚持“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精神,每一位船员都应尽职尽责,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行驶在大河中,我们不怕浅滩、不怕暗礁,就怕有人用船桨把划船,不给力,反坏事,使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跑偏,撞上暗礁;也怕有人下船到河堤上,挖开河堤放水,让船搁浅,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坚决不允许有这种人。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上的每一位“船员”,做人要做好这三种人:一是要做,对“生”自己的人负责;二是要做,对与自己一起“生”人的人负责;三是要做,对自己所“生”的人负责;董事长许君寿说,他自己要做四种人,除了前面的三种人之外,他还要做第四种人,就是做对上了君寿堂这条大船的所有“船员”负责,还要做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他自己最大的力量!
在君寿堂这条大船上的每一位“船员”,要做好对自己“三种亲人”负责的人,就必须在每天的工作中把各自岗位的工作做细、做好,这是最基础的,也是一个人、一个船员生活在人生三万天左右的时间里必须要做好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工资收入的保障,是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必须要素。否则,你对自己的三种亲人就做不到负责。要做好对“三种亲人”负责的人,就必须做好每一位“船员”自己每一天的工作,使自己生产的药品质量100%合格,把不合格药品始终控制在“O”,坚持用“零容忍”态度控制药品质量;在此前提下,生产出更多的合格药品,实现每一天、每一月自己的劳动价值和劳动报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价值,提高个人收入,改善家庭生活,回到家里孝敬父母,爱护家人,呵护孩子。孝敬父母、陪伴家人、呵护孩子除了物质上的保证之外,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去陪伴,使他们在精神上使他们得到安慰。在君寿堂这条大船上的每一位“船员”要组号这些,就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努力工作,为本岗位“提质增量,量增质更优”尽心尽责。
四、学习“水”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
水的包容精神主要体现在,比如我们身边有渭河,渭河发源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红沟,它的水是浑浊的;沣河的正源沣峪河,由长安区西南秦岭北坡经沣峪口进关中平原,在咸阳沣东渔王村入渭河,河水为清水,它入渭河后包容了渭河的浑浊,渭河东出潼关之后,汇入比它更加浑浊的黄河。
嘉陵江发源于秦岭北麓的陕西省凤县岱王山。“汉水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也称嘉陵江,嘉陵江向南在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江水为清水,它包容了长江水的浑浊。
黄河和长江分别在接受和包容渭河、沣河、嘉陵江的水之后,它的胸怀更加宽广,海纳百川,一路向东,包容了途中的暗礁和大山给它带来的弯道,还承载起我国客运船只和货运船只水上航运的基础工作;同时,还分别在三门峡和三峡大坝以及葛洲坝为我国水利发电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为人类日常生活提供了清洁的电能,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强大的能源,为中华民族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学习“水”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钉子精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一滴水,它的作用是非常渺小的,而两滴水、三滴水„„之后,它坚持不懈的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去努力,它就会实现积少成多、勇于拼搏、夺取成果的终极目标,这就是水锲而不舍、水滴石穿、顽强拼搏的钻头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君寿堂这条大船上的每一位船员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需要认真学习的榜样,带着“爱心”到工作岗位,用“专心”敬业的精神认真工作,用“恒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用“能吃苦,能吃亏”的奉献精神,做好本岗位、本部门和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坚决克服“三心二意”不为工作找方法、专为逃避找借口的错误做法,只要横下一条心,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六、学习“水”刮骨疗毒的原则精神
我们学习水的六个精神,在君寿堂这条大船上的每一位船员的身体里边,都有“人”生命中不可缺少的70%大量的水份,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了水的基因,都具备了水的精神,就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用水的精神去鞭策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把每一天的工作做的更好。同时,我们在学习“水”海纳百川包容的基础上,还要学习“水”自我完善,不断净化,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精神;还要学习“药水”刮骨疗毒、包治百病的原则精神,严于律己的执法精神,对自己在思想上、身体中存在的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下“猛药”进行“治疗”,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品质,努力提高自己“能”发现问题、“能”解决问题的本领,为自己、为家人、为团队更好的做出自己的成绩,用高品质的人生实现自己高品位的生活。为自己的梦想、为家庭的梦想和君寿堂企业的梦想彰显自己的能力和个人品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伟大进程中,牢记使命,不断进取,把我国中医药健康文化做深、做细,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我们君寿堂人更多的奉献,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我们要做君寿堂的“健康水”!
第四讲 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优秀品质
1、忠诚: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忠心维护企业和公司的利益,在诱惑面前经得住考验。
2、敬业:工作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报酬,提供超出报酬的服务,乐意为工作做出个人的一些牺牲。
3、自动自发:不要事事等人交代,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主动做一些“分外”的事情和工作,先做后说。高要求:要求一步,做到三步。
4、负责:责任的核心在与责任心,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一诺千金,绝对没有借口,让问题的皮球停止于你,不因一点疏忽,而酿成大错。
5、注重效率: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量化每日的工作,拖延是最狠毒的事业和工作杀手;注重主次,防止完美主义成为效率的大敌。
6、结果导向:开始就要想怎样把事情做成,办法总比困难多,创造条件去完成任务,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把任务完成在时间规定的范围内,争取超出完成预期的工作量。
7、善于沟通:当面开口,当面解决,沟通和八卦是两回事,不说和说得过多都是一种错,带着方案去提问题,培养起自己接受批评的情商。
8、合作:团队前提,团队提前,团队在前,自我退后,滴水融入大海,个人融入团队,服从总体安排,遵守纪律才能保证战斗力;不当 团队的“短板”,多为别人考虑,让能力在团队中放大。
9、积极进取:永远跟上企业的步伐,以空杯心态去学习、去汲取,挤时间充电,发展自己的“比较优势”,挑战自我。
10、低调:低调的人才高不自傲,克服“大材小用”的心理,不摆架子,不要资格;给人一份尊敬,努力做到名副其实;成绩只是起点,荣誉可做动力。
11、节约:别把老板的钱不当钱,做人要诚信,不要耍小聪明,不浪费每一张纸,不浪费每一分钟工作时间;花公司每一分钱,都要收到最大效益;省下来的都是利润,积少成多,聚流成河,甘甜大众,包括自己。
12、感恩:想想是谁成就了今天的你?公司给了你工作,工作给了你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同时给予你配合,客户帮你创造业绩,对手让你看到距离,批评者让你趋向完美。
因此,能力很重要,可有一种东西比能力更重要就是人品。人品,是真正的最高学历,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础,是当今社会稀缺而珍贵的品质标签。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单有能力,没有人品,人将残缺不全。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执行力,行为决定最后的结果。人品意义深远,没有人会愿意信任、重用一个人品欠佳的员工,和人品不行的人。好人品已成为现代职业晋升的敬业标杆鱼成功人生的坚实根基。
总书记重要讲话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三篇:水文化论文
浅谈对水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摘要: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发展的依靠,滋养着大地万物。无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庞大的大象,它们的生存都离不开水,当然也包括人类本身。故而,水文化可以说是始于地球上第一滴水的诞生。水,诞生之后,作为生命之源,为地球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与此同时也谱写着悠久的水文化史并用其文化影响着周围的一切事物。继而,从古至今,人们或悲伤或快乐皆借水寄情,而且从水中体会出不少哲理和真理。现今了解水文化,解读水文化,不仅是对水的研究,对水的思索,更多的是了解并认识水文化的发展与影响,思考水的特质与精神,并加以学习与发扬。
关键词:水文化;源泉;哲学;失意;归家;年华;风水;
引言:水已然存在于这个世界数万年,走过了无数个春秋,蕴含着丰富的水文化。这样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水,也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牺牲为我们奉献,而我们又对其文化了解多少呢?其实了解水并不难,它就在你手边身边,在你身体里流淌,有生命的地方她就在!故而它的文化必将何其丰富多彩。
一、水,作为万物之源水,滋养着大地一切生物。正如鱼离不开水一样,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人也是如此。在地球表面上,除了高山、丘陵、平原之外,水要占绝大部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可知,地球表面70%是由水构成的,而且在生物各组织部分的元素中,水也是占有最高的比例的。对于人类,水供给我们饮用、烹饪、洗涤,假若一天没有水,我们的生活便会陷入困境。中国人自古对水的重要性就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视水为宇宙间形形色色生命的根本源泉,例如,在《周礼·天官·冢宰篇》中有“凡王之馈„„饮用六清”,而“六清”即为水、浆、醴、酴、医、酏,也就是水、米汤、酒酿、凉汤、浊浆及薄粥,这说明我们最基本的“食”是与水有密切关系的。自有历史记载开始,水就一直是农作物丰收的主宰,水量充沛,湿度适宜,自然农作物就会丰收,这样农家就有足够的粮食养家糊口,社会就能安定和谐。所以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这该是长期经验累积的总括,并且具有相当写实的实践意义。古语有云“久旱逢甘霖”是人生四大乐事之一,并且还居于首位。试想没有水用来活命,其他的“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及“金榜题名时”,恐怕都无从谈起。
二、正因为水是生命的源泉,所以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承都有赖于水的滋养。古代中国人观于水,思于水,感于水,领悟了许多有智慧的哲思,正如孔子所谓的“智者乐水”,则道尽了其中奥妙。再者,我们也可以说,水是中国人智慧的催化剂,是中国人精神食量的源头,是中国人一切文明发展的原动力。古代中国人观水所激发的智慧火花,值得细细品味,深入思索。
三、水的种种特质无不蕴含着人生的哲学。水,宽厚能容。水,似柔软,似没有任何物质比它更柔软,故而有“天下莫柔弱于水”,但水亦坚韧,且有“滴水穿石”之说,故而,水,柔中带刚,刚柔并济。一滴水的力量是很微弱的,既解不了口渴,又承载不了大船,但其积聚起来,力量就不容小觑了。亦如庄子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水积成大海,负大舟就在于它能居于下流,能容纳一切,贵在“容”。由水及人,楚汉相争中,项羽虽有智慧但不能“容才”故败于谦卑虚己能容的刘邦。所以,人有时候不必太逞强,要像水一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君子务本的典范。即使万里长城再伟大,它也是先由一块砖砌成的。万事万物总有从微小开始,才能逐渐成就壮大。孟子说“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盲本者如是,是之取尔”,也就是流水奔腾入海不舍昼夜地流动,途中虽偶逢坑洞,但最终能够奔向大海,这主要是因为其源头生机盎然,永不干涸,只有这样才不会停滞不动。这就是水不懈入海的根本,就是生命永不停息的泉源,有为的君子应该有这种务本归源的精神。只有根茎稳固,才能通达四方,生命才能长长久久,永远芬芳,故而我们 学习“饮水思源”,“不忘本”,讲求“知恩图报”,并将其作为人的人格特质来要求。对此推本求源,竟是古人从对水的观察中所获得到的灵感,并如此一代传一代,作者简介:马双(1990—),女,河南南阳人,学生,工程管理*** 绵延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可见有源头才能江水长流,有源头文化才会有强轫的生命,民族生命才能千秋万世而常新!水,引人联想,发人深思。杜甫面对楼外江水,联想所见虫鸡相食,以《缚鸡行》抒发宇宙万物得失难以估量,说出人世间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得失本是相伴而随的,人们要以“得之,我幸也,不得,我命也”的态度去面对的人生哲理。
四、水用其自身的特质或品性引导着人们,激励着人们,与此同时她还在用自身承载着千古以来人们寄托的情感,或失意悲伤,或思乡归家。人生为生活,为事业,为幸福,不免要遭受挫折,或背井离乡,或漂泊无依,种种不顺必然让人感情抑郁,需求寄托或释放。纵观古今,水成为人们情感寄托或释放的首选。孔圣人与张道济都曾在仕途失意时,寄情于把失意的心安顿到海水中去,以海水荡平心头的失意。再者孟浩然,虽满腹经纶却无人问津,壮志难酬的失意可想而知,他亦是将此失意的情结寄托于洞庭湖水。再言杜甫观江水奔流入海,不思其故、不恋其源,只知向前奔流,毫不犹豫,绝不回头的决绝,不禁感念他的心与这滚滚的江水不同,江水的波涛只知流向远方,不归故土,而他的归心却不可阻拦。再有王安石的“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误把他乡当故乡,这是“归心似箭”的远游者常具的心态。
五、水能影响人的心情,能寄托人的情感,同样的它也影响着人的心境,或无牵无挂,或空灵,或闲适。裴迪有诗云:苍苍落日对,鸟声乱溪水。缘溪路转深,幽兴何时已。溪水长,诗人游兴更长,纵使天空向晚亦不知归,一颗无牢无挂的心,显露净尽,且以不系之舟来表现心灵的无牵无挂,更是妙不可言。韦应物,在雨后初晴时于郊外溪流泛舟,“玩舟清景晚,垂钓绿蒲中。落花飘旅衣,归流澹清风。”绿野之上,一湾清流,轻烟淡淡,尽兴游玩,心清神爽,俗务的纷扰,一并化为乌有,心境无不空灵自然。徐照,逐溪泛舟,悠然赏景: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其闲适自得之情显而易见。
六、年华的流逝以水来比拟,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水无形,寸光亦无形。流水—去不回,时光亦消逝不再。水自本性似乎就与时光相契合,扯也扯不开,分也分不离。诗人杜牧伫立汉江之畔,放眼望去,江水轻渺迷蒙,春水荡漾,滔滔东去,“南去北来人自老,夕阳长送钓船归。”年华的流逝,易老的人生,“时不我待”的生命之感不禁油然而生。江水是不变的,它在月夜里流淌,年年如斯,岁岁如斯。人生是变化着的,今天非昨日,前水非后水。以易变易逝之年华,临永恒如斯之江水,怎不令人生起无限惆怅?何景明在《秋江词》中,更是以向前流去的一江碧水,表露了其对于年华的逝去几乎达到恐惧的感受。
七、水不仅系人的情感、寄人的情感,影响人的心境感悟,而且它还与人们的住宅方位风水有着一定的联系。正因为如此,自古至今人们对住宅等都颇注意风水,且十分注意水对其的影响。清人范宜宾在为郭璞《葬书》作注时也突出强调了风水中水的重要地位,他说:无水则风到而气散,有水则气止而风无。所以古人修葺宅院,庙宇,甚至是墓穴都要请风水先生给选一个风水好的位置,以免冲撞了神明给家里带来不幸。这之中,相水成为了重中之重,且规矩繁多,原则很强,譬如“上品之水应回环澄清,既源远流长,而又至此止而不流,朝对山脉的真龙”。就连人们常说的“傍山依水”都还有讲究:“山以得水为面,故不得水者背也”。种种的这些足以证明水在风水中的重要地位了。
八、水孕育了生命,滋养着万物,用它的柔哺育每一个有生命的细胞,用它的刚克服所有的棱角障碍,它的包容大度,无私奉献,创新求知贯穿在它存在的每一个角落,鸣响在任何一个有思维的生物的耳畔。当然,水不仅孕育了生命,它还孕育了文明,丰富了文化。对于人类,它给予的不仅是包容大度的抚慰,更是无私无畏的馈赠。它以博大的对大千世界开放的胸怀,携土拈沙,沉积泥沙,涤荡万物,明澈乾坤,不惜为己之身驱所污,换来寰宇世界之明净。
九、水是伟大的。千百年来,它一路走来,不曾迟疑,留下数以亿计的哲思,承载不计其数的情感纠结。对它的文化的解读仍在继续,更多的精彩等待着你我的发现。参考文献:
[1] 楚流.水文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2] 刘四运.水科学与水文明[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11.
第四篇:水文化【古诗词】
登鹳雀楼 咏鹅
(唐)王之涣(唐)骆宾王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雪 池上
(唐)柳宗元(唐)白居易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清明 惠崇《春江晓景》
(唐)杜牧(宋)苏轼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泊船瓜洲 小池(宋)王安石(宋)杨万里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第五篇:孟子与水文化
浅谈孟子与水的的关系
孟子(约公元前390年—前305年),名轲,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继承者。作为亚圣,孟子不仅继承、弘扬了孔子的儒家之道,而且多有深化和发展。或是受孔子的影响,或是孟子本人对生命之源的水怀有特殊而深厚的感情,孟子对水的观察、思考和由水而感悟人生、阐发事理的程度毫不逊于孔子,他把儒家的“文化之水”推向了新的高度。
首先,孟子不但喜爱水,而且爱观察水。通过对水的观察和思考,说出了这样一番哲理深刻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流水之为物者,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这段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其一,登绝顶而一览众山小,经沧海则难为水,这的确是人生经验的真谛。沧海浩大,淼淼无涯,小江小河小池之水不可与之相提并论。其二,提出了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观点,这与孔子“智者乐水”之说是一脉相承的。一方面,从美学的角度讲,只有波澜起伏之水才具有屈曲生动之美;另一方面,在对自然之水的审美中,还可以透视出与“智者”相似的性情与品格,即强调要从水的自然形态和功能中寻觅和挖掘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切体验和认识,而绝不仅仅流连于水的自然之美。其三,孟子称赞水具有“不盈科不行”的品性,这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循序渐进的风格,正是立志行道的君子所效法的优良德行。
一次,孟子的弟子徐子请教孟子,为何孔夫子多次称赞水,水有什么可取之处呢?孟子告诉他:“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料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子。”(《孟子·离娄下》)这里,孟子特别强调了“有源之水”的重要性,指出只有有源之水,才能不舍昼夜,奔流不息;而无源(无本)之水,即使在某一时段因雨水骤至而河满沟溢,但时令一过,干涸也就随之而来。对孟子这段话,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解释道:“水有原本,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海,如人有实行,则亦不已而渐进以至于极也。”由此观之,孟子这番议论是借水性将君子立身修道的过程充分表现出来:一是君子要像“有本”之水那样立于儒家之道这个根本,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二是水之“不舍昼夜,盈科而进”的特点,正与君子锲而不舍的修道过程相似。既有“不竭”之本,又能坚持不懈,努力躬行,就能渐进达到道德学问的完美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观水有术的孟子还从水的形态、性质和功用中找出论据,论述了他关于人性善和仁政学说,并从大禹治水为民造福的事实出发,阐述了治水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人性问题,早在春秋时期就已提出来了。到了孟子时代,已成为诸子百家讨论的一个重大课题。孔子认为“性相近”,法家认为“性好利”,荀子认为“性恶,其善者伪也”,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等等。孟子别开思路,提出了性善说,并从人性的角度为“仁政”思想找到了本体论的根据。该理论一提出,立即引发了热烈的争论。于是,大千世界普遍存在的“水”,便被睿智的孟子拿来作为论证“性善”、反击论敌的有力“武器”。以水为载体,阐发性善,可称孟子性善说的一大鲜明特点。
对于人性问题,当时与孟子争论最激烈的当属主张“性无善无不善”的告子。告子以决堤之水的流向为论据,认为人性有如湍急的流水,从东方决口则可引之向东,从西方决口则可引之向西。人性本来无所谓善,正像水本来无所谓东西一样。以善辩著称的孟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同样以水的特性为论据,从容不迫地辩驳道:“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善,其性亦犹是也。”(《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水虽无择于东西,却必定自上流于下,人性之向善,正如水之就下,是自然之势。人可以搏击或阻遏水流,使之跃起甚至倒流上山,但水的本性决不是上流。人性如水,向善如水往低处流,是自然而然的事。人之作坏事施恶行,与本性无关,犹水之过颡、在山,实乃“搏”、“击”所致。孟子以水的自然之势,阐发了他的性善说,尽管有失片面,但它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意识的普遍性,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在孟子性善说的体系中,突出了孔子伦理体系中的仁、义、礼、智,他把这四者与人性善的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这四大伦理道德范畴的根芽,即“四端”。他以自然界中的水、火为喻,鲜明地指出:“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完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就是说,凡是能保有这四端的,知道把它扩充开来,就会象火燃烧起来那样不可扑灭;就会象泉水喷涌而出那样无法遏止。
另外,孟子在谈到人性问题时,还表达出人类要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他指出,天下人谈论人性,只要能按它的本来面目(状态)去推究就可以了。本来的状态,以顺其自然之势为基础。人们之所以厌恶小聪明,就因为它往往容易穿凿牵强。为此,辩锋敏锐的孟子举出了大禹治水顺应自然规律取得成功的例子作为论证的材料。他说:“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者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意即如果聪明人像大禹治水那样,就不至于厌恶聪明了。大禹的治水(使水运行),就是行其所无事,顺应自然。如果聪明人谈论人性也能行其所无事,顺应自然,那可算大聪明了。由此观之,尽管孟子的上述论是由人性问题引发的,但它却从另一方面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大禹治水之所以获得成功,在于他能够根据水往低处流的特性,因势利导,才将洪水疏导入海。这就昭示人们,做一切事情,应切忌自作聪明,自以为是,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孟子作为战国时代的大思想家,还向我们描绘出治水对古代华夏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和不少水利、水名及水的流向的知识。所以孟子思想对于水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