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2010)
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来源:问法网法律数据库 颁布机构:公安部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2010)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明公安机关纪律,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令给予处分。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处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条 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依照有关规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1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故意违反规定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的;
(二)违反规定采取、变更、撤销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或者行政拘留的;
(三)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的;
(五)违反规定延长羁押期限或者变相拘禁他人的;
(六)违反规定采取通缉等措施或者擅自使用侦察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规定为在押人员办理保外就医、所外执行的;
(二)擅自安排在押人员与其亲友会见,私自为在押人员或者其亲友传递物品、信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指派在押人员看管在押人员的;
(四)私带在押人员离开羁押场所的。
有前款规定行为并从中谋利的,从重处分。
第十一条 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监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对象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3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二)利用职权干预经济纠纷或者为他人追债讨债的。
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或者伪造案情的;
(二)伪造、变造、隐匿、销毁检举控告材料或者证据材料的;
(三)出具虚假审查或者证明材料、结论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吊销、暂扣证照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的;
(二)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财物的。
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擅自设定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违反规定设定罚款项目或者实施罚款的;
(三)违反规定办理户口、身份证、驾驶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护照、机动车行驶证和号牌等证件、牌照以及其他行政许可事项的。
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5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
(二)违反规定进行人民警察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任、转任的。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
(一)在工作中对群众态度蛮横、行为粗暴、故意刁难或者吃拿卡要的;
(二)不按规定着装,严重损害人民警察形象的;
(三)非因公务着警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的。
第二十一条 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的,依照《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一)违反警车管理使用规定或者违反规定使用警灯、警报器的;
(二)违反规定转借、赠送、出租、抵押、转卖警用车辆、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7问法网——中国最快捷的法律咨询网www.xiexiebang.com 以辞退或者限期调离。
第二十七条 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本条令所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指属于公安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
公安机关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设在铁道、交通运输、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
第二十九条 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官兵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没有规定的,参照本条令执行。
第三十条 本条令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条令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9-
第二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问答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问答》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admin 时间:2009-4-22 责编:admin
古语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一个国家社会风气的现实反映,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重视礼仪、讲究礼仪,可以有效地调和人际关系、增进社会沟通、纯洁社会道德、提高国民素质。我国向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知礼、懂礼、遵礼、守礼已作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深深融入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和文化血脉。
人民警察礼仪是社会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包括民警在日常的社会交往和人际交往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也包括民警在执法执勤活动中必须遵守的工作规范和工作程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显著的职业特色。加强民警礼仪教育,提高民警礼仪素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客观需要,是全面推进各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开展“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活动的重要内容,对于不断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效益、塑造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良好形象,对于进一步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增强公安队伍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各地公安机关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广大民警的礼仪意识普遍增强,礼仪素质不断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统一的民警礼仪规范尚未建立起来,不懂礼仪、不守礼仪的现象在一些地区、一些警种,特别是部分“窗口”单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效果和执法形象。当前,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社会各界对公安机关的执法要求越来越高,公安执法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全社会都在深入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民警的礼仪教育,切实提高整个公安队伍的礼仪素质,向全世界充分展现中国警察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显得尤为迫切、尤为必要。
为进一步深化“三基”工程建设,有效地引导全国公安系统深入开展民警礼仪教育活动,迅速掀起正警容、立警姿、树警风、壮警威的新高潮,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适应、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内务管理条例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人民警察礼仪规范体系,不断提高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公安部政治部组织编写了这本《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礼仪问答》。该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民警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的基本礼仪和在警务活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我相信,本书的出版发行,一定会有力地推动公安队伍礼仪素质的养成,使更多的民警关注礼仪、重视礼仪,坚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更加自觉地学礼明仪、守礼修身,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执法水平,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〇〇七年十二月
第一章
公安民警礼仪概述
一、公安民警礼仪的含义和作用
1.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是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尊重对方的过程和手段。礼仪由礼节和仪式组合而成。礼节是特定民族、人群或国家基于历史传统而形成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交际场合表示问候、尊敬、祝颂的惯用方式,如鞠躬、握手、点头致意等。仪式则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形式,如婚礼、会议、鸣礼炮、开幕式、闭幕式、签字仪式等。
2.礼仪的作用有哪些?
一是促进沟通,促进人们相互尊重。在人际交往中,自觉地执行礼仪规范,可以使交往双方的感情得到沟通,在向对方表示尊重、敬意的过程中,获得对方的理解和尊重。人们在交往时以礼相待,有助于加强人们之间互相尊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缓和或者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
二是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礼仪约束着人们的态度和动机,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的正常秩序,在社会交往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三是倡导、教育人们遵守道德习俗。礼仪以一种道德习俗的方式对全社会的每一个人发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教育作用。人们通过对礼仪的学习和应用,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从而在交往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尊互敬,互谦互让,讲文明,懂礼貌,和睦相处,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四是凝聚、协调。在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有时会突然发生冲突,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礼仪有利于促使冲突各方保持冷静,缓解已经激化的矛盾,使人际之间的感情得以沟通,建立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关系,进而有利于各项事业的发展。
3.什么是公安民警礼仪?
公安民警礼仪是各级公安机关和全体公安民警按照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合处理人际关系和对外交往中所应遵守的言行举止和必要礼节。
4.规范公安民警礼仪的意义是什么?
遵守公安民警礼仪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执法威信;有利于提高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有利于培养和造就优秀的人民警察。
5.公安民警礼仪应坚持哪些基本准则?
公安民警职业的特殊性,要求公安民警不仅要遵循日常社会生活的礼仪规范,也要体现职业的特殊性,在执法与管理工作中遵守法定的程序和手段。
一是依法守规。在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前提下,公安民警应注意遵守基本的警察礼仪。公安民警礼仪不能取代和违背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公安工作规范。
二是严格自律。每位公安民警都应当自觉地遵守礼仪规范,自我约束,加强修养。
三是适度把握。在特定环境下把握好人与人之间的适当的情感距离,要礼貌热情,不能轻浮谄谀。
四是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礼仪的核心,是公安民警礼仪的情感基础。公安民警在履行公务职责的活动中,要注意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6.遵守公安民警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一是以尊重为本。一方面要自尊自重,另一方面要尊重他人。
二是善于沟通。高度重视人际沟通的作用。人际交往一般包含四个环节:接触、了解、沟通、互动。这四个环节自前而后、逐渐发展并升级。
三是形式规范。公安民警在警务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要求行事,使自己的言行举止与人民警察的礼仪规范相一致。
7.公安民警礼仪养成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一是树立学习礼仪知识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礼仪意识,提高文明素质。
二是结合实际,努力学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公安民警应注重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多方面地了解社会。
三是自觉培养,持之以恒。公安民警要自觉养成良好的、文明的行为习惯,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逐步排除意识和行为的随意性。
8.遵守公安民警礼仪的必要前提是什么? 遵守公安民警礼仪的必要前提是保障警务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公安民警的自身安全。
第二章
公安民警的基本礼仪
一、警务工作中的基本礼仪
9.日常行为举止应注意哪些礼仪?
公安民警应当严格执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保持警容严整,仪表端庄,谈吐文明,姿态良好,举止规范。
(1)公安民警应当保持仪容端庄。不得文身,非特殊任务不得染彩发,不得理怪异发型。男性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发除外)、剃光头或蓄胡须,女性民警的发辫(盘发)不得过肩,不得系扎围巾、佩戴首饰。
(2)着警服时,应当规范缀钉、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标志,不得佩戴、系挂与人民警察身份或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和物品。
(3)着警服时,不得挽袖、卷裤腿、披衣敞怀,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等,不得染指甲、留长指甲、化浓妆。
(4)晋见或遇见上级领导时,着警服的人民警察应当行举手礼;不便行举手礼时,应当行注目礼;晋见或遇见本单位经常接触的领导和其他同志时,应当相互致意。
(5)参加庆典、集会等重大活动或升国旗时,着警服列队的公安民警应当自行立正、行注目礼,带队人员应当行举手礼;未列队的应当行注目礼。奏、唱国歌时,应当自行立正。
10.着装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公安民警着警服时,要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着装管理规定》穿着警服。
(1)保持着装规范,不得警服、便服混穿,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
(2)严格按规定缀钉以及佩戴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等标志,不得佩戴、系挂与人民警察身份或执行公务无关的标志、物品。
(3)保持警服干净、整洁。
(4)着制式衬衫时,下摆应束于裤(裙)内。
(5)领带要系端正,不可松懈或歪扭。领带夹一般位于衬衫第三粒和第四粒纽扣之间的位置。
(6)警裤穿着要左右平衡,裤腰松紧适中。裤袋内不可放过多的物品,以免影响裤型的美观。
(7)除在办公区、宿舍内或者其他不需戴警帽的情形外,应当戴警帽。进入室内时,通常脱帽。立姿可以将警帽用左手托夹于左腋下(帽顶向体外侧,帽徽朝前);坐姿可以将警帽置于桌(台)前沿左侧或者用左手托放于左侧膝上(帽顶向上,帽徽朝前)。在办公室和宿舍内时,警帽挂在衣帽架上(帽顶向上,帽徽朝下),或者统一放置在床铺被褥正上方。
(8)除紧急情况外,驾驶和乘坐警用摩托车时必须戴警用头盔。除工作需要或者眼疾外,不得戴有色眼镜。
(9)非因工作需要,公安民警不得着警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
(10)除工作需要外,不得将警服以及警衔、警号、胸徽、帽徽、领花、臂章等标志赠送、转借给非公安民警以外的人员。
11.警徽的使用要求有哪些?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规定,警徽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制作和使用。警徽应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监制,会同其他有关国家机关管理,其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制造、贩卖和使用。警务人员在使用警徽时,要自觉爱护警徽,维护警徽的尊严,认真做到:不乱放、乱扔、乱拿、乱用警徽;不使用污损、变形、退色的警徽;不污损、破坏警徽;不涂划、焚烧、践踏警徽;不贩卖、出借警徽;主动制止一切有损于警徽尊严的行为。
12.在重大仪式上警歌的使用要求有哪些?
警歌是我国人民警察的专用标志之一,是人民警察专门使用的歌曲。使用警歌时应注意:
(1)使用警歌的场合。警歌只能用于公安机关、公安院校的重要庆典、集会、检阅以及显示警威的场合。不得在私人婚、丧、庆或娱乐、商业活动等场合奏唱警歌。
(2)奏唱警歌时的要求。在正式场合奏唱警歌时,公安民警应庄重肃立,依照现场要求高唱或恭听警歌。不允许坐而不立,立而不正,四处乱走,交头接耳,嬉笑打闹,或者随意哼唱、改动歌词或曲调。
13.阅警式的礼仪有哪些?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规定,阅警应当严格审批制度。县级以下公安机关原则上不得举行阅警;特殊情况下确需举行的,应当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地(市)级公安机关举行阅警,应当报省级公安机关批准。公安院校举行阅警,应当报主管机关批准。
阅警式的程序和礼仪主要有:
(1)阅警指挥员向阅警领导报告。阅警指挥员跑步到检阅台前向整个队列下达“立正”、“稍息”口令,然后面向检阅台行举手礼,向阅警领导报告:“报告××,××××全体民警列队完毕,请您检阅!阅警指挥员×××。”阅警领导行举手礼,并下达指示:“按计划进行。”阅警指挥员答:“是!”并行举手礼,然后跑步至检阅台左侧。
(2)阅警领导检阅方队。阅警领导走下检阅台,检阅方队。步阅时,阅警领导在前,陪同阅警领导在右后侧,阅警指挥员在左后侧,与阅警领导保持1~3步距离,陪同检阅。如果是车阅,阅警指挥员应先乘车到达阅警领导车的右前方,停车向阅警领导报告。然后在阅警领导车的右后侧陪阅,当阅警领导行至方队右前方45度角时,方队指挥员下达“敬礼”的口令,同时行举手礼,方队队员行注目礼。阅警领导在行进间给受阅方队还举手礼,如着便装可挥手致意,可同时问候:“同志们好!”或“同志们辛苦了!”受阅方队回答:“首长好!”或“为人民服务!”
待领导走到左前方约45度角时,方队指挥员与全方队受阅民警转头、放手。
阅警领导返回检阅台后,阅警指挥员跑步到检阅台前,面向方队队列,下达“稍息”口令,方队人员稍息。
(3)分列式。阅警领导宣布阅警开始,阅警指挥员在检阅台前面向队列下达“立正”、“标兵就位”口令。四名标兵从检阅台右侧,成一路纵队跑步到达检阅台左右侧指定位置,自行立定,向右转,成立正姿势。
阅警指挥员面向阅警领导报告:“分列式准备完毕,请指示!”阅警领导回答:“开始!”阅警指挥员答:“是!”然后向后转下达“分列式开始!”的口令,而后跑步到主席台右侧位置,成立正姿势。
播放《检阅进行曲》。阅警领导检阅队伍,各方队依次通过检阅台接受检阅。当方队至第一标兵线时,方队指挥员下达“踏步”口令,调整队形后,下达“前进”口令,方队由踏步成齐步向前行进。到达第二标兵线时,方队指挥员下达“向右看”口令,方队受阅民警同时跟呼“一二”口号,齐步换成正步。正步第一步左脚着地的同时,方队指挥员行举手礼,除各列右边第一名外,受阅民警均向右转头45度,注视阅警领导。阅警领导在方队依次通过检阅台时行举手礼。方队通过主席台,到达第三标兵线时,指挥员下达“向前看”口令,受阅民警跟呼“一二”口号,左脚着地时礼毕(将头转正),正步换成齐步。到达第四标兵线时,方队指挥员视情可下达“跑步走”口令,将方队带至指定位置。
最后一个方队通过第四标兵线后,阅警指挥员下达“标兵撤回”的口令。听到口令后,标兵向右转,撤至预定位置。
阅警指挥员将受阅队伍调整为请阅警领导讲话队形。
(4)请领导讲话。整队完毕后,阅警指挥员面向主席台行举手礼,向阅警领导报告:“报告××,全体民警列队完毕,请您指示!”阅警领导行举手礼,答:“按原计划进行!”阅警指挥员答:“是!”并行举手礼后,跑步回到自己的位置。
阅警式主持人宣布请阅警领导讲话。
(5)阅警式结束。阅警领导讲话完毕,阅警指挥员跑步至指挥位置,下达“稍息”、“立正”的口令,阅警主持人宣布阅警结束。
阅警结束后,本单位领导陪同阅警领导离场。阅警指挥员下达“各方队带回”口令,各方队离场。
14.宣誓仪式的程序和要求有哪些?
(1)主要程序:
①宣誓大会开始。大会主持人宣布宣誓大会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②大会主持人讲话。大会主持人简要地讲明宣誓的意义,讲解誓词的基本精神。
③宣读誓词。宣读誓词时,宣誓人应右手握拳上举至耳部,由预先指定的一名宣誓人在队前逐句领读誓词,其他人高声复诵。
④宣誓人代表讲话。宣誓完毕,由宣誓人代表讲话,表达宣誓人员的感受和献身人民公安事业的坚强决心。
⑤领导讲话。请上级领导等人员作简短讲话,对宣誓人员进行鼓励,提出希望。
⑥宣誓大会结束。奏(唱)警歌,大会主持人宣布宣誓大会结束。
(2)组织宣誓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宣誓仪式应相对集中,同一单位不宜分散举行。
②宣誓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在有教育意义的地点、场所,如本单位的荣誉室、历史陈列室或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等。
③根据需要,宣誓场地可以悬挂警徽。
④宣誓仪式由组织宣誓的公安机关领导主持,新录用的民警由其主管领导及组织初任培训的领导带领。
⑤宣誓人员必须整体列队、统一着装、警容严整,不许交头接耳、嬉笑喧哗。已授衔、着装的民警应佩戴相应的警用标志,没有授衔的新民警,可以在宣誓仪式中授衔。
⑥宣誓活动应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规定的程序,严密、紧凑,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影响会场秩序和宣誓效果。
⑦宣誓大会后,可以保留宣誓者名册,并交给有关部门保存。
15.敬礼的种类及要领有哪些?
公安民警敬礼的种类主要有三种:举手礼、注目礼和立正致礼。
致举手礼的要领为:警装整齐,呈立正姿势;右臂向外抬起,与身体呈90度角,肘部向内弯曲,腕部伸直,右手五指并拢、伸平,大臂带动小臂,从右胸前迅速抬起,上举至头部右侧帽沿根部,手心朝下偏前方。礼毕时,将右手按原路线迅速收回。敬礼时双目平视前方或注视受礼人,保持约3秒钟。
致注目礼的要领有:眉宇舒展,神情专注,呈立正姿势,目光随受礼者移动,时间视情况而定。
立正致礼的要领主要有:原地起立,目光平视。
16.不同场合下敬礼的要求有哪些?
(1)参加庆典、集会、升国旗等重大活动时,着警服列队的公安民警应自行立正、行注目礼,带队人员应当行举手礼;未列队的公安民警应当行注目礼。奏、唱国歌时,应自行立正。
(2)晋见或者遇见上级党政领导、公安机关领导时,着警服的公安民警应行举手礼;因携带武器装备或者执行任务的需要,不便行举手礼时,应行注目礼。列队的公安民警在行进间遇见领导时,带队人员应行举手礼,其他民警应行注目礼。
(3)晋见或者遇见本单位经常接触的领导和其他同事时,应互相致意。
(4)公安民警在交接岗时,应当互相致举手礼;不同单位的公安民警因公接触时,应主动致意。
(5)公安民警在外事活动场合与外宾接触时,应当主动致意。
(6)公安民警因公与非公安人员接触时,应当主动致意;纠正违法、违章行为时,应先敬礼。
二、仪表、仪容与举止礼仪
17.公安民警的仪容修养有哪些要求?
(1)面容要求:应保持面部整洁。着警服时,不得化浓妆、戴首饰,男民警不得蓄胡须。
(2)发型要求:应注意保持头发的整洁,经常理发,非特殊任务需要不得染彩发、留怪异发型。男民警不得留长发、大鬓角、卷发(自然卷除外)、剃光头;女民警发辫(盘发)不得过肩。
(3)口腔要求:要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缺损的牙齿应及时镶补。上班或出席正式场合前,如食用了气味不佳的食物或口中有异味,应设法去除。不得当众剔牙,若确需剔牙时,应以手或餐巾遮掩。
(4)鼻腔要求:要保持鼻腔的清洁美观。在洗脸时应彻底清除鼻内污物,定期修剪过长的鼻毛,在他人面前不要用手挖鼻孔,不宜在宾客面前擤鼻涕。
(5)手指甲要求:手指甲要保持整齐、干净。要及时修剪,并经常清洗,做到指甲内无污垢。着警服时不得涂抹彩色指甲油,不得留长指甲。
18.女公安民警的化妆有哪些基本要求?
在警务工作中,女公安民警化妆以淡妆为主,自然大方,素净雅致。切忌浓妆艳抹和当众化妆或补妆。
19.公安民警的礼貌用语有哪些要求?
(1)热情诚恳的态度。使用礼貌用语时态度要热情,自觉、主动、正确地使用礼貌用语。
(2)言之有理的内容。礼貌用语要与依法而言相配合,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以理服人。只有在掌握了必要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得体的文明礼貌语言,并坚持以和蔼耐心的态度来摆事实,讲道理,才会使对方心悦诚服。
(3)准确通俗的表达。使用礼貌用语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通俗易懂,适合需要,并做到音量适中,语调平稳,吐字清晰。
20.公安民警的站姿有哪些要求?
公安民警站姿的基本要求是:端正、挺拔,即所谓的“站如松”。其要领是:从正面看,全身笔直,头正目平,两眼正视,两肩平齐,挺胸收腹,两臂自然下垂,两腿相靠站直,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张开60度角,身体中心落于两腿正中,肌肉略有收缩感;从侧面看,两眼平视,下颌略收,挺胸收腹,腰背挺直,手中指贴裤缝,整个身体庄重挺拔。着警服时,在公共场所不得背手、袖手、插兜、搭肩、挽臂、揽腰;不得嬉笑打闹、高声喧哗;不得将身体倚靠在物体上,不可双手抱胸或叉腰。
执行公务时,站姿主要有以下四种:
第一,两手侧放式:两腿并直,脚跟靠拢,脚掌分开呈V字形,双手自然垂放在腿部两侧,手指稍弯曲,呈半握拳状。
第二,两手前腹式:两腿并直,脚跟靠拢,脚掌分开呈V字形,双手相交放在小腹部。
第三,两腿跨立式:两腿分开,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双手背后轻握,放在后腰处。
第四,两脚丁字式(仅限女性):一脚在前,将脚跟靠于另一脚内侧中间,两脚尖展开90度角,呈斜向丁字形,双手自然轻握,放在腹前,身体重心落在位置靠前的脚上。
21.公安民警的坐姿有哪些要求?
公安民警坐姿的基本要求是:沉稳、端庄,即所谓的“坐如钟”。其要领是:首先,要讲究入座顺序。就座时,如果与他人一起入座,应按照尊者优先的原则,请女士、长者、尊者优先入座。其次,落座轻柔和缓。落座要轻,不慌不忙,悄无声息。在就座的整个过程中,都不应发出嘈杂的声响,即使是变换坐姿或调整座位也应以避免声响为原则。再次,入座后,上身端正,头、肩平正,目光平视,腰背应不靠或稍靠椅背,两腿自然弯曲,两脚平落于地面,两手自然放在大腿上。
公安民警应避免如下坐姿和动作:二郎腿、搁腿、分腿、“O”形腿、抖动腿脚。亦不可重心极偏,突然坐下,猛然站起或落座,避免起身时碰到杯子、踢到桌椅,弄出声响。
22.公安民警的行姿有哪些要求?
公安民警行姿的基本要求是:轻松、矫健、优美、匀速。其要领是:抬头挺胸,两肩持平,双眼平视,两臂放松,双臂以身体为中心前后自然摆动,手掌朝向体内,两腿步幅适中均匀,两脚部位正直朝前。行走时应保持步幅节奏的干净利落、鲜明均匀。在不同的情况下,公安民警的行姿有以下具体要求:
(1)两名以上公安民警徒步巡逻、执勤时,应行列整齐,威严有序。
(2)在室内场合,如进入办公机关、拜访工作对象时,脚步应轻稳。
(3)在隆重场合,如走进会场、走向话筒、迎向宾客等,步伐要稳健、大方。
(4)工作联络场合,如办事联络、往来于各部门之间,步伐要快捷、稳重,以体现办事者的效率、干练。
(5)在肃穆场合,如吊丧活动,步速要缓慢,步伐要沉重,步幅小得像踏步,给人以忧伤感。
(6)在庆典场合,步态要轻盈、欢快,给人以喜悦感。
23.自我介绍时应注意哪些礼仪?
自我介绍时,应在不妨碍对方工作或交谈的情况下进行,主要介绍自己的姓名、工作单位、身份,如“×××(对方称呼),您好!我是×××单位的×××(姓名)”。自我介绍时,举止、表情、仪态要自然大方。自我介绍应避免如下做法:
(1)过分夸张热情,用力握手,使对方感到诧异。
(2)打断别人谈话,令人反感。
(3)态度轻浮,不尊重对方。
(4)希望认识某一个人,又不积极主动,而等着对方注意自己。
(5)只结识特殊人物,不和其他人打交道。
(6)以前已经介绍过的人,却又忘记了你的姓名,而你反复作出提醒式的询问。
24.介绍他人应注意哪些礼仪?
介绍时的顺序应遵循“尊者优先了解”的原则,即先向长者介绍少者,先向职位高者介绍职位低者,先向客人介绍主人,先向女士介绍男士,先向已婚者介绍未婚者。介绍的基本要求:其一,先提某人的姓名是一种敬意,如“李局长,我来给您介绍一下张科长”。其二,介绍时,三人一般都要起立。其三,介绍时应有礼貌地用手示意,同时,眼神要随手势指向被介绍者,切不可用手指随便地指指点点。
25.公务场合与他人握手应注意哪些礼仪?
(1)握手的顺序应遵循“尊者决定”的原则。上下级见面,由上级先伸手;男女见面,女士先伸手;宾主见面,主人应向客人先伸手;在机场或宾馆等场合接待来宾,不论对方是男是女,主人都应先伸手以示欢迎;长幼见面,年长者先伸手;朋友、平辈见面,谁手快谁更为有礼。
(2)握手时的要求:其一,握手时,握力、握距要适中。同时,身体前倾并可点头致意。其二,公安民警戴警帽与对方握手时,应先敬礼,然后再握手。其三,与女士握手,一般握指头部分即可,不能握得太紧,也不能握的时间太久。其四,如果女方不伸手,男方可点头或鞠躬致意。其五,握手时要精神集中,双目注视对方,微笑致意,熟人之间也可以一边握手一边互致问候。
第三章
公安民警的公务礼仪
一、公安民警的日常工作礼仪
26.组织公务会议应注意哪些礼仪?
(1)通知要及时、准确。在会议举行之前,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及时发出通知,保证与会者有较充裕的准备时间。会议的通知事项应详尽具体,除地点名称外,一般还应有详细的地址和路线;因会议食宿安排发生的资金费用等其他事宜,也应在通知中明确告知。
(2)会场布置要得体、规范。会场的大小,要根据会议内容和参加者人数而定,既要符合一定的美学原理和与会者的审美要求,也要适合会议召开的目的。
(3)讲究座次,不能随意。较为大型的会议通常应安排席卡,其颜色、规格、字体应统一。主席台上的座次安排一般是尊者坐正中间,其左手为次尊者,右手为再其次,依此类推。如果发言席设在主席台上,一般位于台上最右侧,主持人席在发言席的左侧(如图一)。
发言人
主持人 3 1 2 4 6 7
主席台
(图一)
如果在主席台外另设发言席,则主持人席设在主席台的最右侧(如图二)。
发言人
主持人 3 1 2 4 6
主席台
(图二)
27.公务会议主持人应注意哪些礼仪?
公务会议主持人的主要职责是把握会议中心议题、统筹会议全局,一般由具有一定职务的人来担任。其应注意的礼仪有:
(1)表情要庄重、严肃,举止大方。入场时步态要自信、自然,步幅适中。坐姿端正,面对正前方,腰宜挺,颈宜直,目视全场。一般落座后不宜再寒暄闲谈。整个会程应避免出现挠头、揉眼、搔脸、抖腿、抠鼻子等不雅观的动作。
(2)主持语言要得体,讲究分寸。会议主持人的语言要用词得当、语气适中、语速恰当。主持人的言谈要根据不同的会议气氛或庄重、或喜悦、或轻松,灵活地调节、控制会议的气氛和议题,如出现僵局或冷场时要及时引导。不要用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对不同意见者表示不满。
(3)称呼要恰当得体。在会议主持人宣布开会时,要有一种引起与会者注意的招呼方式。称呼的原则是:一要看对象,二要有概括性,三要有礼貌。一般在较正式的会议场合对与会者的称呼是,“同志们”、“来宾们”等等。单位内部的工作会议,因为大家比较熟悉,常常用“请大家安静,现在开会”来作为开场招呼。
28.参加公务会议应注意哪些礼仪?
(1)规范着装。参加公安系统的会议,大多要求统一着装。在参加会议前,要清楚着装要求,根据要求着装入场。进入会场后脱帽,并将帽子置于桌子左前方,帽顶向上,帽徽朝前。
(2)准时到会。参加会议的所有人员应按时入场。
(3)服从指挥。进入会场后,要按照会议组织者的安排入座。在会议中,要服从主持人的指示,不要在未征得主持人同意的情况下随意发言。
(4)静听发言。在会议发言人发言时,要认真倾听,作好记录,不可与他人交头接耳,私下议论;要将手机等通信设备置于静音或关闭状态。
(5)善始善终。会议结束前,一般不能随便离席。若有紧急事情需要离开,时间较短时应注意不影响其他与会者;如果时间较长或者需要提前离开,应向有关人员说明原委,并表示歉意,征得主持人同意后再离开。在会议结束离开会场时,要听从会议组织者的指挥,有序离开会场。
29.正常请示、汇报工作应注意哪些礼仪?
(1)准备充分。汇报请示可以是预约的,也可以是临时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应做到准备充分、心中有数,万不可匆忙前去,边想边说,杂乱无章。
(2)把握时间。下级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时应注意把握好时间。第一,临时的汇报请示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要事先了解领导的活动安排,选择领导不是很忙的时间前去,不要在领导忙于处理某一事情时前去打扰。第二,提前预约的汇报请示应按约定的时间准时到达。过早到达会打乱领导的安排,甚至会使领导因准备未毕而难堪;迟迟不到则会让领导等候过久,浪费领导的时间。第三,把握告辞的时间,一般是由领导提出汇报请示结束的要求,此时汇报请示者应及时礼貌地告辞。
(3)内容求实。汇报工作应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困难和矛盾,也不要报喜不报忧。要中心明确,要点突出,不宜长篇大论,面面俱到。要尊重领导,不要把汇报请示当做“诉苦”的机会,不要诽谤、中伤他人。
(4)语言得体。语句准确、简明、通俗,语调平稳,语速适中,使听者感到轻松易懂为好。不要抢领导的话,如果需要插话或打断对方谈话时,应先征得对方的同意。当领导否定自己的意见时,要保持冷静,面部表情不应有较大的变化,更不要去顶撞、要挟对方。
(5)举止文雅。应注意自己的举止,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文雅大方,彬彬有礼。
30.在非常状态下请示、汇报工作应注意哪些礼仪?
公安工作由于其特殊性,除了正常情况下的日常工作之外,还常常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如重大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火灾等险情以及其他需要领导迅速知情并作出决断的事件,等等。在非常状态下汇报请示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汇报要迅速、及时。当有紧急情况出现时,要迅速、及时地报告有关领导,以便领导作出全面的安排和部署,避免贻误战机。
(2)表达要准确、清晰。向领导汇报紧急事件的相关情况时,要做到准确、清晰,既高度提炼,又不失重要情节,以便领导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真相。
(3)神情要从容、镇静。无论情况有多紧急,汇报请示者都应做到从容、镇静。惊慌失措不仅不能使自己把情况汇报清楚,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慌乱局面,扰乱领导的思路,影响领导处理问题的情绪。
31.听取工作汇报应注意哪些礼仪?
(1)遵约守时。领导在听取下级汇报请示应遵守约定的时间,作好准备。如果确实需要改变时间,应提前告知下级,并另约时间。
(2)友好接待。汇报请示工作的同志到达后,应及时招呼其进门入座,并以礼相待,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3)耐心倾听。听取下级汇报请示时,应与之目光交流,配之以点头等表示自己认真倾听的体态动作,对汇报中不甚清楚的问题可及时要求汇报者重复、解释,也可以适当提问,但要注意所提的问题要合乎逻辑且不打断对方汇报的思路。听取汇报时,不要有频繁看表或打哈欠等不礼貌的行为。
(4)礼貌送别。要求下级结束汇报时可以直接告诉对方,但不宜粗暴打断。下级告辞时,应起身相送,并握手告别。
32.陪同首长视察工作应注意哪些礼仪?
(1)注意领导的位置。
①要注意领导行进时的位置。一般情况下,陪同领导视察时如果是两人同行,一前一后行进时,应以前者为尊,即领导走在前面;如果并排行进,应以左者为尊,即领导走左边;如果是三人同行,并行时以中间者为尊,即领导走中间。
②要注意陪同领导行进时的顺序。进门、上车时,应请领导先行。乘电梯时,如果客人或上级领导人数较少,陪同人员要先走一步按下电梯按钮,一手挡住电梯门,待视察的领导进入后,自己再进入;如果客人或上级领导人数很多,陪同人员应自己先进去按住按钮,以便上级领导从容进入。电梯进门左侧为上,要主动留给客人或上级。
③要注意领导乘坐轿车时的位置。乘坐轿车时,陪同人员应让视察领导由右边上车,然后自己再从车后绕到左边上车或在前排副驾驶位置就座。
④要注意领导在接待(厅)室就座的位置。在接待(厅)室应让视察的领导坐在朝南或面对门的位置。
(2)注意陪同时的技巧。首先,陪同人员应在前方引导。引领时应稍侧身走在领导侧前方,与领导保持两三步的距离,切忌独自在前,背对着领导。其次,适时进行交流。在引领、陪同领导视察时,对行走路线或视察的事物要适时地以手示意(掌心向上),一面交谈,一面配合领导的脚步行进。
33.公安机关上下级关系的礼仪要求有哪些?
公安民警依据行政职务和警衔,构成上级、下级以及同级的关系。公安民警无论是上级还是下级,都是同志关系。但从队伍管理的角度来说,上下级各有自己的职责要求,只有上下级之间形成默契合作的关系,才能保证公安工作顺利有效地开展。
(1)下级对上级的礼仪。下级对上级的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尊重、服从。
第一,坚决完成任务。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要坚决完成,对于有若干不同解决途径的问题,如果上级的指示和安排意见没有失误,即使不符合自己的想法,也要按照上级的安排去做。这不仅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作为下级最基本的礼貌修养。
第二,工作谈话简明利落。工作时间内与领导谈话要注意时间和效率,做到简洁明快。
第三,不打断正在进行的工作。工作中有问题需要请示或汇报时,如果遇到上级领导正在开会或处理其他政务,除非紧急公务,一般要有礼貌地等候或下次再来,不要轻易打断会议或正在进行的工作。
第四,善对上级的失误。工作中如果发现上级安排有失误时,不要当众唱“对台戏”,更不能与上级大吵大闹。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沉着冷静,即使关系到个人工作的成败或切身利益的得失,也不能使感情有失控制,应在适当的时间和场合找上级诚恳地把情况和意见说清楚,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第五,避免不礼貌的交往举止。一是过于随便。在办公场合无视上下级之间应有的工作身份。在上级的办公室内,不要随意翻阅公文、信件,不能言行无状,大大咧咧。二是过分谦恭。不要过分谦恭,唯唯诺诺,想方设法地揣度上级领导的心思,看上级领导的眼色行事,甚至献媚奉承等。
(2)上级对下级的礼仪。上级对下级的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尊重、关心、爱护。
第一,知人善任。上级对自己的下级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能使下属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施展,这是对下属最重要的礼遇。对于一些无关大局,属于个人性格、习惯上的弱点,不要过分苛求,要有能宽人之所短的胸怀。
第二,承认并尊重下级的能力。上级应抱着尊重和爱护的态度,尽力使下级的能力得到恰当的发挥,万不可心生嫉妒、疑惧,更不可玩弄权术,挫伤下属的自尊心与积极性。这种自私行为不仅是极大的失礼,而且也是有失官德和人格的行为。
第三,宽宏大量的胸怀。“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一种极有涵养的表现,也是领导者的修养之一。
第四,关心体贴下属的生活。作为上级领导,应准确了解具体情况,及时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当下属主动提出帮助要求时,要根据情况给予应有的支持。如果其要求确难满足时,应据理说服,并共同商量可行的解决办法。
34.在工作期间接听、拨打电话时的语言表达有哪些要求?
(1)言出有理。电话往来时要彬彬有礼,客气文雅,坚持用“您好”开头,“请”字当中,“谢谢”、“不客气”、“再见”结尾。
(2)语气友好。要把通电话当作与对方面谈一样,尽可能地注意自己的语气、腔调,使自己所发出的声音亲切悦耳,充满活力。
(3)吐字清楚。说话要音量适中,语音清晰准确,避免因吐字含混不清造成误听。语速平缓适当,不要太快。
(4)反应及时。要仔细聆听对方的讲话,并不时对对方所说的话作出反应,如“好”、“对”、“哦”、“嗯”等。尽量让对方感到你认真、负责的态度。
(5)通话限时。通话的时间不要过长,要避免打“马拉松”式的电话。
35.公安民警的工作忌语有哪些?
公安民警在执行勤务工作中,要注意避免使用不规范、不文明的语言,以下一些忌语应注意避免:
哎,你找谁?吃饱了;脑子进水了;不知道;不归我管,别问我;管不了,不是我们的事;爱找谁找谁去;走开点;别啰唆,快点讲!墙上贴着呐,自己看;着什么急,早干什么去了;你问我,我问谁呀!再乱打电话就收拾你;是听你的,还是听我的?我说不行就不行;少废话,要办就快点;怎么处理得听我的,谁说也没用;有本事,你去告,告到哪里也得由我解决;等等。
36.公安民警应如何使用名片?
名片是当代社会交往中一种简捷方便、经济适用的介绍性媒介。公安民警在使用名片时,应注意以下礼仪要求:
(1)递交名片的要求。在使用公务名片时,应事先将名片置于专用的名片盒或名片夹中,切不可随便地放在钱包、裤袋之内。发送名片一般应选择初识之际或分别之时,不宜过早或过迟。不要在用餐、观剧、跳舞之时发送名片,亦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向多位陌生人发送名片。双方交换名片时,应当首先由位低者向位高者发送名片,再由后者回复前者。但在多人之间递交名片时,不宜以职务高低决定发送顺序,切勿跳跃式地进行发送,甚至遗漏其中某些人。在递送名片时,不要一手拿着名片盒一手发名片,这样会给人不尊重的感觉。
(2)接受名片的要求。在接受名片时,不论当时有多忙,都应暂停手中的事,起身站立相迎,面含微笑,目视对方。接受名片时宜用双手,或至少也要用右手,不得使用左手。接名片时要道谢,然后仔细阅读一遍,遇有显示对方荣耀之处可轻读出声,以示尊重和敬佩。接到对方名片后,要将其郑重地置于名片夹、公文包、办公桌或上衣口袋之内,且应与本人名片区别放置。接过名片后,应立即将自己的名片送给对方,如果自己没有名片或已用完,应向对方作出合理的解释并致歉意,切忌毫无反应。
二、公安民警的公务接待礼仪
37.公务迎送应注意哪些礼仪?
(1)注意迎送规格。公务迎送对象的身份、级别各不相同,迎送规格也应注意对等。如果是去机场、车站、码头迎送来宾,接待单位迎送人员的职务可比对方低一级;同级领导可在宾馆、招待所迎候。如果是在单位迎送来宾,一般来说,对上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同志的到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亲自出面迎送和陪同;兄弟公安机关负责同志的到来,单位的对口副职应出面陪同。贵宾的迎送应严格按警卫的等级实施各项保卫工作。
(2)遵守迎送时间。迎接人员应在客人抵达之前到达机场、车站或码头,不能出现让客人等候的现象。如果由于气候条件等其他原因,客人不能按时抵达时,主人也应保证在客人抵达前到达迎接地点。送客时也应遵守约定的时间,不可过早,使客人有被逐的感觉;更不可迟到,怠慢客人。
(3)讲究迎送细节。如果客人是首次前来,互不认识,接待人员可事先制作特定的标志,如牌子等,让客人容易看到,以便主动前来接洽。在客人到达后,迎接人员应上前握手,互致问候。相互介绍时,通常先由主人将前来欢迎的人一一介绍给客人,再由客人向主人介绍随行人员。安排接待人员时,应考虑周到,以相对固定为好,切忌随意更换,以免客人感到不便。接待人员应及时将客人住宿的宾馆(招待所)名称、地址、电话等联系卡发到每个来宾的手中,或通过对方的联络秘书转达,以便让客人心中有数。迎接级别较高的客人,要事先在迎接地点安排贵宾休息室,客人抵达后,应稍作休息,再开展其他活动。客人离开时,主人可到住地或机场、车站、码头送行。直接去机场、车站、码头送行时,应在客人登机(车、船)之前抵达,而且要留出足够时间,以保证客人办理有关手续。
38.引导来宾晋见领导应注意哪些礼仪?
(1)在引导客人去领导办公室途中,要走在客人侧前方数步远的位置。
(2)在陪同客人去见领导的路途中,可以随机地讲一些得体的话,也可以向客人介绍一下本单位的大概情况,不能只顾闷头走路。
(3)在进入领导办公室之前,要先敲门,并对客人说:“这就是×××的办公室。”在得到允许后,再带客人进去。如果领导办公室的门是向外开的,把门拉开后,请客人先进去,如果门是朝里开的,要推开门自己先进去,按住门,再请客人进去。
(4)把客人介绍给领导时,要注意措辞,应用手示意,并说:“这是我单位×××(姓名、职务),这是×××(单位、姓名、职务)。”介绍时,切忌用手指指对方。介绍的顺序一般是先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先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如果有好几位客人同时来访,要按照职务高低依次介绍。
39.在办公室接待来宾主客座次有哪些要求?
在办公室接待来宾时,主客座位的安排,一般有以下4种类型:
(1)对立座次。双方面对面隔桌而坐,客人面朝门,主人背对门,桌子成了双方的屏障。这种类型一般用于正式谈判的场合。
客人
主人
正门
(2)桌角座次。主客分别坐在桌角的两侧,可以使双方在比较和善、轻松的气氛中交谈。桌子的一端起到部分屏障的作用,不至于使对方感到局促和压力。
客人
主人
(3)同侧座次。如果双方关系比较密切,比如一起工作的同事或经常工作交往的朋友,就可以坐在桌子的同一侧进行交谈。这种座次最适合提意见,易使对方接受,也适宜介绍第三者加入交谈。
主人
客人
主人
客人
(4)主席座次。当主人同时会见两方或两方以上客人时,主人可面对正门而坐,各方客人可面对面两侧而坐。
主人
客人
客人
正门
40.公务宴请应注意哪些礼仪?
(1)编排席次席位。首先,席次的排列。团体宴请时,席次排列一般以最前面或居中的桌子为主桌,桌次高低以离主桌位置的远近而定,国际惯例为右高左低,即主桌右边为第二桌,主桌左边为第三桌,依此类推。小型宴请的席次排列,面对正门,宜两席直排,三席排成“品”字,四席如不能排成上一下三的形式,则为面对门的左边一席为主宾席。桌数多时,要摆桌次牌,这样既可以方便宾主,也便于管理。其次,席位安排。正式宴会一般均排席位,也可以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他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以圆桌为例,主人应面向正门居中而坐,主宾坐在主人右手一边,第二位的宾客坐在主人左手一边,其余依此类推。背对正门坐在主人对面的是主人的秘书或其他能够代表主人结账的随行人员。如遇主宾身份高于主人,为表示尊重,可以把主宾摆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则坐在主宾的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宾的左侧。
(2)发送请柬。大型宴请活动一般都要发送请柬,这既是礼貌,也对客人起备忘的作用。请柬一般提前一至二周发出,即使是口头已有约定,仍应补发请柬,以便被邀请人及早安排。请柬内容包括活动形式、宴请时间、地点、主人的姓名(单位名称)。请柬中所提到的人名、单位名称、节日名称宜用全称。便宴可直接约定邀请,不必发请柬。
(3)迎宾。在宾客到达时,主人应热情迎接,主动招呼问好。主人陪同主宾进入宴会厅主桌,接待人员随即引导其他宾客相继入厅就座,宴会即可开始。
(4)致辞、祝酒、敬菜。正式宴会均有致辞,一般入定后,主人宣布宴会开始即可致辞。致辞时,参加宴会的人员均应暂停饮食,专心聆听,以示尊重。致辞结束后祝酒时,主人应该首先起立,举杯向客人敬酒。碰杯先后以座次顺序为序,从主到次进行,轻轻一碰即可,不可碰得太响。碰杯、干杯之后,主人应持筷子示意,请客人正式用餐。当餐桌上的客人有主次、长幼之分时,每一道菜上来,主人应先请主宾或者长者首先品尝。
(5)退席。在主人与主宾吃完后起立时,宴会即告结束。一般由主宾向主人告辞。客人告辞,主人应送到门口,热情话别,等客人离去后,主人方可转身返回或关上门。
41.参加宴请应注意哪些礼仪?
(1)答复邀请。接到请柬或邀请信,无论能否出席,都要及时答复对方。如果由于特殊情况不能出席,特别是主宾,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
(2)仪容修饰。出席宴会前,最好稍作修饰打扮,着装得体,精神饱满。
(3)按时赴宴。出席宴请,要准时抵达,过早或过迟、无故提前退场等均被视作不恭和失礼之举。一般来说,身份高者可略晚到达,一般客人宜略早到达。
(4)礼貌入席。抵达宴请地点,应主动向主人或其他客人问好,如是节庆活动,应表示祝贺,可赠送花束或花篮。入席前,要尽量与更多的宾客主动交谈,沟通感情,以创造一种友好活跃的氛围。入座时应听从主人的安排。如桌次较多,应在进入宴会厅前,先了解自己的桌次,不要随意乱坐,特别注意不要轻易坐在尊位上。如果邻座是长者或妇女,应主动协助其坐下。
(5)文明进餐。入座后,应端庄自然,双腿靠拢,双足平放于地面,不宜将两腿交叠,双手不可放在邻座的椅背上。未上菜时,不可随意玩弄桌上的酒杯、筷子、盘碗等餐具。主人招呼后即可开始进餐。用餐前应先将餐巾打开铺在膝上,餐后叠放在盘子右边,不可放在椅子上。每道菜,要让年长者或职位高的人先动筷。进餐时应闭嘴咀嚼,不要舔嘴或发出声响。喝汤时不要发出声响,汤菜太热,可待稍凉后再食用,切勿用嘴吹去热气。嘴内有食物时切勿说话。吃剩的菜、用过的餐具、牙签及骨刺等要放入骨盘中,勿随意乱扔。剔牙时,要用手或餐巾掩口。在餐桌前咳嗽、打喷嚏应侧身掩口,并要向周围的人道歉。进餐时,擤鼻涕、打嗝都是不礼貌的行为。
(6)敬酒助兴。参加正式宴会,宾客一般都有祝酒的习惯。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人多可同时举杯示意。在主人和主宾致辞、祝酒时,其他人应暂停进餐和交谈,并注意倾听。主人和主宾讲完话并与贵宾席人员碰杯后,往往到其他桌敬酒,遇此情况应起立举杯,碰杯时应目视对方致意。饮用酒水要适度,不可过量。不能喝酒时应予以说明,但不要把酒杯倒置,应轻轻按住杯缘。
(7)适时退席。通常情况下,用完水果后,主人与主宾起立,宴会即告结束。告辞时,应向主人表示感谢,并礼貌地同其他客人握手道别。参加宴会,一般不要中途退席,确实需要提前退席,应向主人说明后悄悄离去,也可事先打好招呼,届时离席。中途退席时,还应向本席的主要客人告辞,然后向其他客人点头示意。
42.西餐进餐应注意哪些礼仪?
(1)正确使用餐具。进餐时要按刀叉顺序由外向里取用,应右手持刀,左手持叉,每次只切一片或一块,不能同时全部切开。除喝汤以外,不要用匙进食。汤用深盘或小碗盛放,喝时用汤匙由内向外舀起送入口中,不能把汤盘或碗端起来喝。
(2)避免误饮洗手水。在宴席上,遇到有鸡、虾、蟹等菜时,有时会同时送上一小水盂,水上漂有花瓣或柠檬片。这是供洗手用的,切不要误认为是饮用水。洗手时,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搓洗,然后用餐巾或小毛巾擦干。
(3)掌握用餐信号。用完每道菜后,可将刀叉并拢并排放在盘内,以示吃完;如未吃完,则刀叉向内按“八”字型或交叉型摆放。
三、公安民警的公文礼仪
43.公安文书的礼仪特点有哪些?
(1)鲜明的政治性。公安民警代表国家行使职权、执行法律,公安民警的公文礼仪有着鲜明的政治性。撰写公安文书不论是表达意图、传递信息,还是联系业务、记录凭证,必须站在党和国家利益的立场上,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依据,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社会公众负责。
(2)紧迫的时间性。公安文书是为解决实际问题或为预防和解决将要出现的问题而制作的。传出的信息是否及时,对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3)明确的定向性。公安文书都是以特定的传递对象为中心,以切实沟通和协调为目的。因此,它的格式、文字及内容均为定向表述。根据致发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称谓、语气、格式、风格和内容,以便使对方意识到此文“专为我发”,从而以负责任的态度予以受理。
(4)严格的规范性。公安文书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指导性,其格式也具有严格的规范性。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发文机关、发文日期、单位印章、报送单位、公文编号、秘密等级、阅读范围等每个项目都有规定的格式,不能弄错,否则就是失礼。
44.公安文书上行公文的礼仪要求有哪些?
公安文书中的上行公文是指,下级公安机关向上级主管机关报告情况或者请求对某项工作或问题作出指示、给予答复及审核批准时使用的公文,如报告、请示等。其礼仪要求主要有:
(1)不得越级上报。非特殊情况下,下级公安机关一般应按照直接的隶属关系进行请示、报告,不要越级行文。如果遇到紧急事宜必须紧急报告时,可同时抄报越级的上级机关。
(2)内容要具体实在。一是对公文中的数据,应认真核实;二是供上级公安机关参考解决问题的意见应具体明确;三是内容不可事无巨细、琐碎冗长。
(3)语言要简明恭敬。行文中语言要严谨郑重、简明扼要。要注意语言的恭敬,在上行公文中,下级公安机关可以具体提出对上级的请求,可以为上级献计献策,但不能使用要挟等不当的言辞。
45.公安文书下行公文的礼仪要求有哪些?
公安文书下行公文是指,上级公安机关处理各种事务时向其下属机关使用的公文,如决定、指示、命令等。应注意的礼仪要求有:
(1)文种使用正确。下行公文具有指导下级工作的作用,针对不同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指导力度也有所区别。因此,下行公文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准确使用公文文种,做到指导准确。
(2)及时予以答复。要树立“尊重下级”的观念,对于下级公安机关的请示,尤其是希望尽快批复、限时批复的公文,上级主管机关应根据政策规定和实际情况,予以及时、准确的批复,不能拖延不批或推诿敷衍。
(3)行文程序规范。向下级机关行文时,应遵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关于程序的有关规定:“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等。
46.公安文书平行公文的礼仪要求有哪些?
平行公文是同级公安机关之间或与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用于商洽工作、询问事项、提出请求等事务时使用的公文,如函等。平行公文的礼仪要求主要有:
(1)友好协商。平行公文行文时要做到互敬平等、友好协商。同级公安机关的公文往来一般应在标题上用“请协助(商)”之类的字样,如“关于请求协助调查××的函”。与其他行业、部门的公文往来,除有业务隶属关系和执法工作(查证、处罚等)中的既定程序外,应充分说明发文理由和意图,行文语气谦恭有礼,措辞严谨质朴,语句简洁明了。
(2)一事一文。内容要专一,简明扼要,不要多种事项集中在一篇公文中表达。
(3)准确答复。如果需要答复时,一要做到及时回复,不可拖沓;二要做到回复准确,要针对来文作出明确的答复。
第四章
公安民警的职业礼仪
一、公安民警的业务接待礼仪
47.接待当事人报警应注意哪些礼仪?
(1)当报警人焦急、紧张时,接警民警应适当加快速度,从情绪上与之沟通和接近,并用“请不要着急,我们会通知民警尽快赶赴现场”等语言,使报警人得到安慰。
(2)当报警人难以正确表述时,可适当加以引导,用“您讲的情况我已大致了解,还有××情况请您再讲一下好吗?”等语言进行问询。
(3)如果报警人对询问不耐烦时,应告知其只有准确报警,公安机关才能及时、正确处警的道理。
(4)当报警人重复报警或催促时,接警民警应耐心和蔼地答复,可用“我们已经通知民警马上就到,我可以再催促一下。请放心!”等语言回答,不应表现出不耐烦情绪。
48.接待非当事人报警应注意哪些礼仪?
如果接到非当事人报警,接警民警应友好礼貌,主动对报警人说:“谢谢您!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支持”等。切忌用责问、质疑的口气询问,避免挫伤报警人的积极性。如果报警人对报警的内容确实有不清楚的地方,接警民警应当用协商的口吻,如“请您协助我们再了解清楚些好吗?”等。
49.窗口单位接待群众应注意哪些礼仪?
(1)警容严整。公安民警在接待与受理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着装,警帽根据工作需要可戴上或按照规定挂在衣帽架或置放在办公桌前方。从事鉴定等技术专业的民警在接待、受理工作时,可着专业服装。“窗口”民警要精神饱满、举止端庄,严禁在接待室内嬉笑打闹、吃零食、聊天。
(2)态度和蔼。接待民警应一切以方便群众为先。要表情自然、诚恳,目光平视对方,认真听取对方的谈话,不端架子,不耍威风。对老弱病残者,应主动搀扶就座,并予以优先照顾。
(3)语言文明。在接待与受理工作中,民警一般应讲普通话,使用礼貌用语,语气谦和,不讲粗话、脏话。
(4)一视同仁。在接待与受理工作中,民警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因为办事人的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等不同而区别对待,不因为是生人或熟人而服务有所不同。
(5)不予争执。办事群众提出意见时,接待民警首先要虚心接受,属于群众误解的,应表态:“对不起,是我没讲清楚”;确属民警工作失误的,应立即向群众致歉;当时不能解决的,可转由单位负责同志认真接待,并视情况作出登门道歉或进一步解释的处理。
(6)讲究效率。对群众要求办理的事情,符合政策且手续齐全的应及时办理,不得推诿、搪塞,更不应讲任何条件;对办事程序和手续不甚清楚的群众,应耐心介绍,并当场开具告知单交给群众,以便其再次办理时能够顺利办妥。
(7)拒绝请送。对群众的请客、送礼应婉言谢绝。无法返还的礼品,可上交组织,由组织出面捐送福利部门或公益事业,并应张榜公布。
(8)申明权利。对接待及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当事人,应耐心向其讲明其应有的权利、义务,并向其介绍解决的方法及程序。
50.窗口单位接待厅(室)的设置要求有哪些?
(1)环境整洁。接待厅(室)的设置应有良好的采光与照明,保持环境和室内的整洁,布置整齐有序。
(2)设置合理。接待厅(室)附近应设有指示牌,便于群众寻找,出入方便。信访和鉴定接待室一般不宜设置在人多显眼之处,应符合办事群众的心理需求,将其设置到较僻静的地方,但应在附近的主要路口设置明显的指示牌。案件受理、信访和鉴定接待室应设置数间,尽量分别接待,以保护和尊重群众的隐私。
(3)警务公开。接待厅(室)内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实行警务公开。墙上应张贴、悬挂醒目的与受理业务相关的法律政策条规、办事流程、办事指南等,标明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备有办理各种事宜应备手续的分类“菜单”。接待窗口宜采用“低台敞开式”办公方式,实行办公公开化,尽量缩短与办事群众心理上的距离感。
(4)标志明显。接待窗口应有明显的受理项目指示标志,便于群众自行找到与所要办理的事项相对应的窗口。同时,设有供群众使用的桌椅、纸张、笔墨等设施,并保持桌椅的清洁和笔墨、纸张的完好和有效。有条件的可设立专人值班(首席接待),负责对办事群众的引导和咨询答复。
(5)接受监督。接待厅(室)内应设有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举报箱和意见簿。同时,建立专项管理制度,由单位负责同志对举报和意见进行认真调查,并及时向当事人反馈,并为举报人保密。
51.接待群众来访应注意哪些礼仪?
(1)态度诚恳。接待民警应面带微笑,主动招呼来访者入座,说话和气,态度诚恳。见面后应稍稍做些寒暄,如“家住哪里”等,以缓解和打消来访者畏惧或者对立等情绪。
(2)控制情绪。接待来访者,无论其情绪如何激动,民警都应首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同时,要想方设法稳定住对方的情绪。要神情专注、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的谈话,并做记录,以示重视和关心。对于某些情绪不稳定或喋喋不休的来访者,接待民警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使用同情、理解性的语言予以沟通,辅以安慰,耐心引导,切忌产生厌烦情绪。
(3)适当提醒。民警在听取来访者陈述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适时给予对方必要的提示。可主动告知来访者尽量讲述要点,无关紧要的情况尽可能少说或不说。谈话中可启发对方讲出心里想说而又表述不清的话,如有必要,也可以让其写成书面材料进行反映。当来访者的陈述偏离话题时,可以婉转地告诉对方,尽可能地把问题讲得简洁明了,以免让后面来访者久等。
(4)婉言相告。当来访者询问如何听取查处结果时,接待民警宜采用商量的方式和口吻,认真征询来访者的意见,并充分加以说明,同时告知来访者听取答复的途径和方式。切忌采取生硬的方式或判决的语气打发来访者。
(5)晓之以理。对态度比较极端、带有明显对立情绪或有闹事倾向的来访者,接待民警应保持冷静的头脑,以理服人,以礼待人。语言表达要文明简洁,说话语气要稳重果断,说理透彻有据,措辞恰当完整,使来访者能以理解和协作的态度与接待民警合作交流。
(6)礼貌送别。来访者告辞时,接待民警应起身相送。对年老体弱者应送至门外。对不熟悉交通路线者,应设法查清并告之。
52.处理群众来信应注意哪些礼仪?
(1)及时处理。收到群众的来信都要及时拆阅,不得拖拉、隐瞒。收到重要来信,可先复函来信人,告知信已收到,请对方耐心等待答复。
(2)来信回复。对群众来信力争要封封有着落,件件有回复。对信中反映的情况和要求,要及时进行调查或督促有关部门及人员落到实处。如果来信已转交其他部门处理,要及时告知来信人所转交的部门、来信的编号和咨询方式等。
(3)注意保密。对于群众的举报信件要严格保密。举报信件更不可让被举报人看到。进行调查时,不能公开举报人的姓名和身份。在需要向举报人了解和反馈情况时,应征询举报人的意见,共同商定联系的方式和约定的时间、地点。
53.接听监督电话应注意哪些礼仪?
(1)建立信誉。设立监督电话的单位和部门,要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让群众了解监督电话的号码和用途,便于群众有针对性地反映问题。要健全监督电话管理制度,使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妥善处理。
(2)文明用语。接听监督电话,要做到语言文明。接到电话时,接听人应先自报家门:“您好!这里是××(单位)的公开监督电话”,然后礼貌地询问所要反映的情况。如果电话声音受到干扰或因对方方言、语速的问题而听不清楚,应客气地提示对方尽量讲清楚,等来电话的人说完后,应向其表示感谢。
(3)认真负责。对来电话人反映的问题,凡是能够立即答复解决的,应立即答复解决;不能马上答复和解决的,也要做好电话记录,同时告知来电话人再次联系的时间和方法,并表示歉意。
二、公安民警的接处警礼仪
54.接警应注意哪些基本礼仪?
(1)精神饱满,情绪沉稳。群众报警时,一般都会紧张急迫,甚至情绪过激。接警的民警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精神饱满,情绪沉稳,不急不躁,不应将个人情绪掺杂到接警工作中。
(2)语言文明,以礼待人。接警民警在接到群众报警时,第一,要以礼相迎,通话中宜使用普通话:“您好,请讲。”第二,要主动引导报警人讲清案由、事件、地点等要素。第三,用语要准确、简练,态度要热情,说话要客气,不得训斥和刁难报警人。
(3)群众求助,及时帮助。接到群众的紧急求助电话,接警民警要尽力替群众着想,为群众排忧解难。其一,接警后要用“别着急,我们马上派民警去帮助您”或“我们马上通知有关部门去处理”等来回答求助群众。其二,如果群众所反映的事情不属于公安工作的范围,接警民警要以“很抱歉,这个问题不属于我们工作职责范围,但我们可以帮您联系一下,同时也请您向××(单位)求助”等话语诚恳地回应对方。对于群众一般的咨询电话,应尽力给予答复。
(4)错打电话,礼貌告知。对确属误打的电话,接警民警要礼貌地告诉对方:“这里是110接警服务台,您打错电话了。”对恶意拨打110电话的,应告知对方:“这里是110报警服务台,没有紧急事情请不要拨打报警电话,以免影响群众报警。”
(5)不忘道谢,表明态度。当群众报警完毕后,接警民警应向对方道谢。同时,要妥善表明态度,告知对方公安机关将及时处理,并请对方协助保护现场或稳定事态。
55.处警应保持怎样的精神状态?
(1)精神振作,行动迅速。处警民警必须警容严整、精神饱满,随其处警的辅助人员也应规范着装。接到报警或处警指令后,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处警准备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案(事)发现场。不允许辅助人员单独处警。
(2)神情镇定,处警自如。在对各类案(事)件、事故的现场处置中,面对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处警民警应以稳定沉着的心态积极应对,并感染和鼓舞群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3)克服困难,恪尽职守。在处警中,遇有现场情况险恶或异常肮脏等环境时,民警应克服困难及厌烦情绪,不惧艰险,不怕脏臭,以群众的利益为重,想方设法完成处警任务。
56.处置一般纠纷应注意哪些礼仪?
(1)平息事态。在处置一般纠纷时应做好先期处置工作。控制和平息事态后,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按规范程序转交有关民警处理;属于其他部门管理权限的,应告知当事人解决的途径与方法。
(2)有理有节。在处置一般纠纷时,应以有理有节、刚柔相济、得礼让人作为处置此类纠纷的基本方法。既要严肃规劝,不任由事态发展,也不应以势压人,任意指责。当矛盾双方各持己见、相持不下,甚至对民警无礼时,民警要保持冷静,始终针对主要矛盾果断处理,切不可抓住纠纷者对自己的态度问题不放,与之针锋相对,图一时之痛快,导致矛盾激化,事态扩大。
(3)公平合理。处置一般纠纷应以公平合理为原则。民警应耐心地倾听双方的申辩,处理结果应取决于全面了解之后,即使确属一方过错,也应给其说话的机会,允许其申辩。民警的言语举止不能有偏袒任何一方的倾向,切忌主观臆断、偏听偏信而过早地下结论。
57.处置治安案(事)件应注意哪些礼仪?
(1)及时控制局面,详细了解案情。先期到达现场的公安民警应严肃认真,动作迅捷,及时采取措施平息和控制事态的发展。了解案情时,要耐心专注地听取见证人或其他群众的陈述。民警在向群众或见证人做必要的调查、记录时,应先敬礼再询问,语言做到“请”字开头,“谢”字结尾。需要打断对方陈述时,须先示意。调查、了解情况时,切不可对群众或见证人冷言训斥、厉声责问。
(2)严格遵守执法程序。对需要当场进行处罚和教育的当事人,民警应指明其行为违法及处理的法律依据。对需要带离现场的违法嫌疑人,须先申明对方如有抵抗或其他不配合的行为,可对其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将其带离时,要注意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群众出于义愤围打违法嫌疑人或者违法嫌疑人伤害群众的情况发生。
(3)善待精神失控者。在处置精神病人闹扰、躺卧街面(场所)等情况时,公安民警应注意行为文明,方法得当,切忌态度粗暴。对于轻微精神病人或醉酒程度不深的人,尽量当场处理,请其监护人或家属将其带回加以监护、教育;如果现场不能处理的,可带至就近派出所处理。处置严重的精神病人或醉酒程度较深的人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按规定采取必要的约束措施。处置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物损失。如果无法与当事人进行语言沟通时,不宜与之针锋相对,严禁对当事人进行侮辱性的人身攻击,而应采取迂回冷静的方法进行处置。
58.处置一般刑事案件应注意哪些礼仪?
(1)尽力保护现场。先期到达犯罪现场的民警,其首要任务是组织力量保护现场,开展寻找证人等工作。进入现场必须小心谨慎,动作稳妥,切不可乱动现场物品,以免破坏现场痕迹,使侦破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或给受害方带来新的损失。
(2)积极收集信息。先期到达犯罪现场的民警,要积极认真地听取和收集受害人、报警人或其他证人对案情的陈述,为下一步侦破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
(3)保护案情隐私。在等待现场勘查期间,现场先期处置应在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处警民警不得对案情妄加评论或无端散播信息,以免泄密或者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和猜疑。
(4)保护受害群众。一要保护现场群众的安全,避免受害人及其家属、亲友遭受二次伤害。二要对受害人及其亲属予以同情和安抚,切不可表现懈怠、麻木,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态度。
59.处置重大暴力性案件、突发性事件应注意哪些礼仪?
(1)以人民利益为重。对正在发生的重大暴力性案件、突发性事件的现场处置,公安民警应在听从指挥的前提下,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迅速、有效地制止犯罪、排除险情,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不可在暴力和灾害面前躲闪不前或无所作为。
(2)以安民、利民为主。在进行警戒、救人、调查取证和擒拿犯罪嫌疑人等行动中,要尽量减少扰民现象。夜间工作应自觉减弱声响,行动迅速,不宜久拖。在居民区行动时,应主动缩小影响范围,以不打扰群众为原则。在公共场所及人多处应设法缩小活动范围,保持公共秩序的稳定。
(3)内部协同配合。在处置重大案件或事故中,往往是多警种联合作战。因此,各警种、各部门应以大局为重,服从指挥,相互支持,主动支援,协同作战。要讲究礼节,不可为局部利益或其他原因发生争执,影响内部合作和处置任务的完成。
60.驾驶警车执行公务时应注意哪些礼仪?
公安民警驾驶警车执行公务或外出办事时,只有在护卫警卫对象车队和追捕、押解犯罪嫌疑人等规定情形时,可以使用警灯和警报器。在其他一般情况下,如无确实需要,只能按规定使用警灯,尽量不使用警报器。两辆以上警车列队行驶时,前车已经使用了警报器,后车不得再使用。在禁鸣警报器的道路或区域,不得使用警报器。如需用扩音器告知前车避让时,要注意文明用语。
61.处置求助、救援事件应注意哪些礼仪?
(1)尽己所能。对于群众上门或电话求助,民警首先应认真接受(听),在保证紧急事件得到迅速解决的前提下,尽量缩短报警电话的占用时间。对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通知有关单位、部门给予处理,不得推诿、拖延。在进行具体帮助时,要热情周到、以礼相待,不可摆出一副施惠者的姿态,傲慢自居、盛气凌人。
(2)减少损失。在处置群众求助和救援事件时,应视具体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减少损失。如果必须对现场物品进行破坏,要对群众做好必要的解释工作,并于事后进行必要的修复或委托进行修复。如果被破坏物品的主人当时不在现场,应及时给予解释,并落实修复工作,以免引起误会。
(3)妥善处置。对不用出警的电话求助,要向对方详细告知或耐心教授其解决的方法。对不是业务受理范围内或无力解决的事,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应向其提供可解决求助事项的途径、方法。
三、公安民警的侦查办案礼仪
62.刑事现场勘查应注意哪些礼仪?
(1)生命第一,及时抢救。在现场如果发现有人生命危急,无论是被害人还是加害人,均应及时组织抢救,并注意采取监护措施,防止发生意外。同时,要迅速排除险情,疏导交通,尽快恢复现场周边地区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2)规范用语,适当安抚。接警后勘查人员应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应向现场当事人出示相关证件,并使用例行公务用语,如“我们是××(单位)现场勘查人员,请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协助”。对遭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当事人及其亲属,应持同情、严肃的态度,予以必要的安抚,不可漠然视之或嬉笑嘲讽。
(3)规劝围观者,言行适当。对事发现场的围观群众予以必要的规劝。在划定保护范围后,负责现场保护的民警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或滞留现场。对与本案无关、又不愿离开现场的群众,应讲明情况,规劝其离开。对经耐心劝说无效者,可将其带离现场。规劝带离时,要注意语言文明、行动果断。
(4)保护现场财物。对现场的公私财物应注意爱护和保管,不得无故翻动、玩赏,不得无故损坏或使遭受侵害的物品再次污损。在特殊情况下,经现场事主同意或指挥员批准,可对现场的某些物品进行分割、撬凿等破坏性勘查。勘查所遗留的痕迹,应由民警在工作结束后予以清除或告知事主清除的方法。如有损坏,应予以赔偿。
(5)尊重风俗,避免矛盾。勘查现场时,对群众的生活习俗要持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对其生活习惯不得妄加评论。在少数民族家里和生活区进行犯罪现场勘查时,应预先了解其风俗习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尊重他们的禁忌。如果必须采取与其风俗习惯相悖或有冲突的工作方式时,要进行充分的解释,耐心讲明其必要性,争取事主应允,以减少和避免发生冲突。
(6)礼待证人。对按规定邀请来的证人,要以礼相待,认真地听取其介绍的情况,并将这些情况写进现场勘查笔录。现场勘查结束时,要请证人在勘查笔录上签字或盖章,并表示感谢。
(7)善后处理,慎重负责。现场勘查结束后,对不需要保留的现场,应请事主当面清点重要的物品,履行必要的交接手续。对需要继续保留的现场,在履行审批手续后,应尽快勘查,及时解禁。对需要带走勘验的物品,在用完后应及时返还原主。对不需要保留的尸体,可以交给其亲属处理。没有亲属认领的,公安机关可按规定处理。对需要保存的尸体,要做好死者家属或其所在单位负责同志的思想工作,并妥善保存。
63.询问证人应注意哪些基本礼仪?
(1)尊重证人,文明取证。询问证人时,工作态度要庄重而不失文明,严肃而和蔼。首次与证人接触时,用语要客气、诚恳。切忌有粗暴、盛气凌人或轻蔑的表现。
(2)积极宣传,耐心引导。在询问中,应向证人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讲明公民的基本义务,引导和启发证人提供实情。收集证据必须依照法定程序进行,严禁采取威胁、利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和手段。
(3)安全保密,减少压力。询问证人时,应单独进行,并尽可能创造保密安全的客观条件。讲究交谈的方式方法,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减少其思想压力,努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切忌使对方产生被审问的感觉。对于证人的隐私,应当为其保密。
(4)精神鼓励,安抚情绪。对见义勇为者,应给予高度赞赏和精神安慰。对被害方,应做好必要的安抚工作,切忌只顾破案,不顾及对方的情绪。
64.询问不同年龄的证人(知情人)应注意哪些礼仪?
(1)询问儿童知情人。询问儿童知情人时,应有儿童的监护人在场。一般应由女民警负责询问,使儿童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民警的态度应和蔼可亲,多使用儿童所熟悉的语言。
(2)询问青少年证人(知情人)。询问青少年证人(知情人)时,民警应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年龄和行为特点,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名誉,避免使用轻视和不信任的语言。一方面,对他们表现出的热情态度和优点及时予以鼓励;另一方面,在矫正他们对犯罪嫌疑人的错误认识时,应多从正面加强教育引导。
(3)询问老年证人(知情人)。对于老年证人(知情人),民警应表示出对长者的尊敬,以得到他们的支持与合作。询问时应注意放慢节奏,语言通俗明了,吐字清晰准确。对其不着边际的陈述,应以委婉的语言进行引导,尽量避免争论或者用生硬的语言打断对方的陈述。
65.询问女性证人应注意哪些礼仪?
询问女性证人时,应尽量安排女民警进行。询问时,应注意其情绪的变化,避免使用可能激怒其情绪的提问方式。在她们激动时,不要以生硬的态度与其争吵。在证人处于怀孕期、哺乳期时,要考虑她们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必要时可登门进行询问。
66.询问具有不同心理特点的证人应注意哪些礼仪?
(1)对有恐惧心理、害怕报复的证人进行询问,可在询问时间、地点、方式的选择上征求证人的意见来确定。如果其人身和财产确实存在危险的,应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措施,同时应向对方作出严格保密的承诺。询问时声音轻缓,态度温和。
(2)对有抵触心理的证人进行询问,应真诚相待,以情理感动说服对方,尽力消除其抵触情绪,如先以“拉家常”的方式表示真诚的愿望,待对方的抵触情绪化解之后再进行询问。询问时可以向对方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讲明公民的基本义务,以消除其抵触情绪,引导和启发证人提供实情。严禁采取威胁、利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手段和方法收集证据。
(3)对有恻隐心理或讲江湖义气的证人进行询问,应由浅入深地阐明利害,晓之以义,明之以理,因势利导,提高对方的觉悟,如实作证。切忌造成询问气氛紧张,影响证人情绪和取证效果。
(4)对有羞涩心理的证人进行询问,要注意准确掌握其特殊的心理。如果证人是受害方,民警应保持凝重的神情,表现出对犯罪的愤慨以及将竭尽全力予以破案的态度,并作出保密的承诺。如果证人是犯罪嫌疑人的亲友,要通过宣传法律、道义,启迪和唤醒其正义之心,并对他们申明大义的行为及时给予鼓励和感谢。对痛心疾首的悲伤者予以应有的同情,切不可将其置于对立的地位。
67.询问伤残证人应注意哪些礼仪?
(1)询问聋哑证人。公安民警可用笔谈,也可以通过通晓哑语手势的人与之交谈。应以真诚的态度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与之建立良好的心理接触,不歧视、不冷淡。切不可因为难以达到询问目的而激动、发火或以粗暴的态度对待身有残疾的证人。
(2)询问盲疾证人。民警应以礼貌的方式进行询问。要根据盲人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受教育的程度,采取不同的询问方式、方法,特别要注意语言中不宜出现“瞎”等字眼,避免伤害盲人的自尊心。
(3)询问有伤、病情较重的证人。要视其伤病情形适当进行。对处于病危或正在抢救的证人,应征得医生的同意,并尽量缩短询问时间或适当推迟询问。说话宜声音轻缓,态度宜耐心诚恳,充分考虑到对方的身体状况和承受能力。
68.讯问犯罪嫌疑人应注意哪些礼仪?
(1)保护权利,尊重人格。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要依法保护其应有的权利,如自我辩护、核对讯问笔录和拒绝回答与本案无关的问题等权利。在其进行自我辩护的陈述时,不要随意打断或妄加指责,要耐心听取并做好笔录。在核对笔录时,对没有阅读能力的犯罪嫌疑人应如实向其宣读,对其指出的错误或遗漏的地方,应认真按其合理意见予以修改或补充;对其拒绝回答确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时,不应再追问。
(2)允许有误,及时纠正。当犯罪嫌疑人由于可以理解、合乎逻辑的原因,非故意造成口供与其他证据不相符时,要弄清其认识、记忆发生错误的原因,帮助其重新进行正确的回忆和客观全面的认识,给予其纠正的机会。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对其一切都断然否定,更不能用恐吓、斥责、谩骂等侮辱性的言行伤害对方的人格尊严。
(3)用语规范,讯问灵活。讯问应以对法律负责的态度提出问题,用语要符合法律规范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可灵活运用讯问语言,以便与之沟通,使其接受讯问,予以配合。
四、公安民警的治安检查礼仪
69.对可疑人员及物品进行治安检查应注意哪些礼仪?
(1)言行礼貌规范。对可疑人员及物品的治安检查应由两名以上民警进行,按照有关规定出示相关证件,使用例行公务语言,如“您好,例行检查,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请协助我们到××处接受进一步调查”等。检查中,对弄清事实消除嫌疑的人员,应表示歉意。
(2)谨慎查物。检查物品时应谨慎执行。如果能断定物品的性质,就尽量不要拆开包装和物品本身,以免破坏物品的性质和遗留的痕迹或发生意外。开启箱包时要轻开慢拉,拿取物品时要轻拿轻放,以防损坏。要按照顺序查验,不要掏底取物、倾倒查物、乱拉乱翻。检查后要按原顺序将物品装好。对涉及宗教及风俗的物品进行检查时,要小心慎重。查验女性的箱包时,尽量不要将所有物品取出或摊开,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3)避免冲突。在公共场合检查可疑人员及物品的时间一般不宜过长,应尽量避免无关人员聚众围观。
(4)查车得法。对车载人员与物品进行检查时,要首先对驾驶和乘坐人员说明情况,请其配合工作。对表示不理解的驾驶员或乘坐人员应予以适当说服、开导,防止他们因不明事情的真相而产生误会、偏见和对立情绪。检查完成未发现问题时,应对他们的配合表示感谢,对耽误其时间表示歉意。
(5)勿失证据。如果需要将可疑人员带离现场时,应注意不要遗漏其所携带的物品。这样做既是获取证据的需要,也是对受检查人员的负责与尊重。同时,应尽量保持物品的完好无损,以免造成当事人和不明真相群众的不满,给下一步工作带来不便。
(6)约束得当。对犯罪证据确凿者,执行检查的民警可视其情节和有无反抗能力,决定是否加戴械具或采取其他强制手段。进行约束时,要视对方的年龄、性别、健康等情况区别对待。非因工作需要,不宜将加戴的械具暴露于明处。需将犯罪嫌疑人带离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强制手段的,应尽量迅速、隐蔽,不惊扰他人,减少影响。一般对初始就拒绝接受检查者,应明确告知其有关法律法规,对仍继续拒绝接受检查的,再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7)平等对待。对外籍可疑人员检查时,一般应在事实初步清楚的情况下,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执行。尽量避免在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的情况下,轻易采取行动。对外籍可疑人员的态度要不卑不亢,既义正词严,又尊重其人格。要在严格依照法律规定执行检查的前提下,讲究方式方法。可疑人员中既有外国人又有中国人的时候,应一律平等相待,不应有任何偏袒、不公正的表现。
70.进行盘问检查活动应注意哪些礼仪?
(1)注意盘查文明规范。公安民警在进行人员盘问和物品检查时,应严格依法办事,不得主观臆断,不得随意盘查路人。在盘查可疑人员过程中,在做好充分防备的同时,还要言行举止文明,尊重对方的人格。
(2)放行不宜拖延。对经过盘问检查后解除疑点的人员,执勤民警应即刻予以放行,不得因其态度等问题而吹毛求疵,任意拖延;对较好配合警察工作的人员,执勤民警应表示感谢;若对其物品进行了检查,应协助对方将物品整理好,并表示歉意。
71.纠正违法行为应注意哪些礼仪?
(1)告知权利。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时,公安民警应先向其敬礼,然后对其说明所违反的条款和应接受的处罚,并请其配合接受处理,同时应告诉其享有申诉的权利。
(2)处罚得当。对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公民,一般应以宣传教育为主,并提醒其今后注意。对必须处罚的当事人,应语言文明,态度和蔼,明确指出其违法的事实,尽量使其心服口服。
(3)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对一些特殊情况,要力争处罚合法、合情、合理。
(4)警务透明公开。处罚时要允许受罚者合理申辩,给对方解释的机会。实行警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72.警务执勤有哪些警容风纪要求?
(1)站立时应呈立正或跨立姿势,背部不得倚靠他物,不得出现叉腰等现象。
(2)行进时步姿稳健,步速适中,身体端正。
(3)两人以上同时执勤的,不得有挽臂、搭肩等动作。
(4)民警交接班时,应严格执行交接班程序和要求。
(5)执勤时,不闲谈,不交头接耳,不嬉笑打闹。
(6)工作时,不得吸烟、吃零食和翻阅与工作无关的书报。
(7)不接受被管理对象和他人的敬烟、赠物。
(8)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巡逻时,应遵守交通法规,无特殊情况不抢道争先,不开霸王车。
(9)携带装备要合理规范,不带多余之物。
73.对行业场所进行治安检查应注意哪些礼仪?
(1)态度要刚柔适度。听取对方说话时,应专注、认真,平视对方的眼睛,不应表现出傲慢轻蔑、盛气凌人的神态,不应使用粗俗、生硬的语言。态度要和蔼,要给对方充分说话和解释的机会。
(2)语言要礼貌规范。在检查时,应主动与被检查单位的有关人员打招呼,使用规范的公务语言,如“对不起,打扰你们了,我们是××(单位)的民警,今天对你处进行例行治安检查,请予以配合”。检查完毕时,公安民警应礼貌地与被检查单位的有关人员告别,如“对不起,打扰你们了,谢谢你们的合作。如果有什么事,请与我们联系”等。
(3)要依法文明检查。在例行检查中,应按规定由两名以上公安民警进行。公开检查时,公安民警应首先向被检查单位的有关人员出示相关证件和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开具的证明文件。在合法经营的单位例行治安检查时,一般应本着内紧外松的原则,实行不停业、不扰民的政策。在检查中,发现经营者存在不安全因素等违法情况须依法予以处罚时,应指明其所违反的法规条款,交代清楚执行处罚的依据。
(4)避免发生冲突。在检查中,如果遇到被检查单位对治安检查工作有误解、偏见或不积极配合时,应以宣传教育为主,以实际行动赢得对方的信任和支持。一旦与对方发生矛盾,应分清矛盾的性质。若属于非重大原则问题,应设法及时化解。如果是因为公安民警自己的言行举止不当引起的矛盾,公安民警应诚恳检讨和道歉,以取得对方的谅解。
(5)要注意维护自身形象。被检查单位为谋求“照顾”或表示友好,有时会给参与执行检查工作的公安民警馈赠礼物或提供服务。对此,公安民警应予以谢绝,切实维护公安机关形象。
74.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注意哪些礼仪?
(1)警容严整,语言规范。执行消防检查的人员不得少于两人,应按照规定着装,保持警容严整。检查时,先向被检查单位的有关负责人致举手礼,并出示相关证件表明身份。检查中,应使用规范的文明用语。如果对单位检查,可说:“我们是××(单位)的,今天按照消防法规(规定),对你单位进行消防安全检查,请予以配合。”如果是在道路设卡检查,可说:“我们现在按照消防法规(规定),进行道路危险品检查,请配合出示××证件,协助检查××项目”。
(2)要以服务为主多指导。检查中,应坚持服务为主、实事求是的原则,以防火效果为标准,不追求不切实际的防火设施,不提过分要求。需要查询有关资料或启动消防设施时,应严格注意安全和保密性,尽量维护被检查单位正常的工作、生产、经营秩序。对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开展有效防火安全工作的,应予以积极的支持和指导。
(3)要充分协商重整改。检查中,对有火灾隐患的单位,应以对其负责的态度,提出整改要求或发给整改通知书。比较明显、易于消除的火灾隐患,应立即进行现场纠正。当与被检查单位意见不一致时,应认真听取对方的解释,尊重对方的合理意见,充分协商研究,以达到消除隐患的目的。对于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同单位负责人和相关技术人员认真研究应急措施,并随时进入现场核查,以保证防火工作落到实处。
(4)教育与处罚并举重实效。对在安全防火工作中存在违法问题的单位和责任人,在依法予以处罚的同时,要向被处罚单位(个人)说明有关违法事实及触犯和执行处罚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另外,应积极对其进行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尽量使其从思想上接受教训,从行动上服从处罚,努力减少对立、抵触情绪。
75.边防检查中对人员进行检查应注意哪些礼仪?
(1)仪态端庄,举止文明。检查证件时,应注意警容的严整,讲究个人卫生,保持双手洁净。举止要大方得体,语言要文明礼貌。
(2)验证迅速,要求合理。核对证件照片时,可提出合理要求,如请其摘下口罩、墨镜、围巾、帽子等。
(3)按章操作,讲究礼节。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对符合规定的重要贵宾进行检查时,应给予特殊礼遇,集中审验护照和其他旅行证件。
(4)遇错究因,提供方便。当发现出境、入境人员证件签发错误时,检查人员如果辨明确属签发人员的差错所致,可予以登记放行。对可能影响出境后旅行的,应提醒受检人返回签发证机关进行改正;对来自边远地区和有特殊情况的旅客,可让其与口岸所在地出入境管理部门、外事部门联系办理,并告之联系的地址和方法,尽力为其提供方便。
(5)尊重人格,妥善处置。对于需要进行人身检查的,应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并由与受检人同性别的两名检查员实施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检查人员要尊重受检人的人格尊严,语言文明,行为得当,尽量取得受检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扣留的证件等,应妥善保管,不污损,不遗失。
76.边防检查工作中对行李物品、货物进行检查应注意哪些礼仪?
(1)宽严有序,检查公开。在对出境、入境人员所携带的行李物品和交通工具载运的货物进行检查时,在通常情况下只做一般性的例行检查。需要时,可有重点地进行仔细检查。进行检查时,应当要求物主或物品的承运人到场,进行当面检查。
(2)翻动谨慎,损坏赔偿。在检查中,要爱护旅客的行李物品,做到轻拿轻放,保持整洁,尽量不要乱翻。检查高档物品时,要注意检查方式,不要随便摆弄、任意拆卸,需要时可请旅客协助打开,防止损坏。如有损坏,要及时报告,按价赔偿。
(3)询问得法,谢绝礼物。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对受检人进行盘问时,要注意盘问的方式。对旅客的私生活不宜多问;对旅客的生活方式不作评论,无关检查的话,尽量不说。尽量讲普通话,语言简洁明了。对旅客赠送的物品应礼貌谢绝。
(4)处理灵活,具体对待。检查过程中,遇旅客拒绝检查的,应问明理由,具体对待。
五、公安民警的走访礼仪
77.走访普通居民应注意哪些礼仪?
(1)选时恰当,尊重群众。一般来说,最好避开居民群众吃饭和休息的时候去。走访时,民警应在居民门前稍事整理警容,再轻声敲门或轻按门铃。切忌大声喧嚷、猛力敲门或频按门铃。主人开门后,民警可先自我介绍或由陪同的居(村)委干部做介绍。未获得允许,不可入内。如果居民家中有客人,或正处理家务,不便接待时,可与主人约定时间再来走访。
(2)仪态谦谨,举止文明。民警在走访群众时,应讲究自己的行为举止,注意相关礼仪。在进入居民家中之前要蹭净鞋底,主动询问是否需要更换拖鞋,如有雨具应将其放置在主人指定的地方,并轻声关上房门。居民主动倒水、敬茶时,可以饮用,但不宜自行倒水或讨要。不宜在居民家中吸烟、吃东西。在与居民交谈时,应面带笑容,态度诚恳,坐姿端正,目光正视对方。不能东张西望或有掏耳、挖鼻、抖腿等不雅举止。不宜随意使用居民的电话,如必须使用时,应征得主人的同意。递送警民联系卡时,要用双手,切忌用单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送出。
(3)交谈诚恳,把握话题。民警在与居民交谈时,应集中精力并有所表示,或点头首肯、微笑肯定,或语言鼓励。不可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强加于人。对于居民所谈话题不感兴趣或陌生时,要尽量耐心倾听,并根据工作需要循循善诱,巧妙转移话题。不应坐立不安或频频看表流露出厌烦的表情,不要随意打断对方的话头或自己抢话题。一般可根据居民的个性、爱好和兴趣展开话题。对欲言又止、思想顾虑者可作适当提示或引导。谈话中,除工作需要,一般不宜问及个人隐私问题。对居民不愿谈论和回答的话题,不宜继续追问。
(4)热情服务,适时告辞。民警应视群众需要给予必要的服务和帮助。对居民群众提出的要求和咨询,能当场解决答复的要当场解决答复,不符合规定的,应将政策和规定交代清楚并婉言回绝;当场不能答复或须上级审批的,要详细说明,既不能简单回绝,也不宜满口答应,以免轻率失信。对居民生活上有困难的,要积极地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点。走访时还要注意把握适时告辞。初次走访时,除主人有意愿和要求外,一般时间不宜过长,话题内容不宜太广,应掌握好时间,及时告辞。告辞时,应对居民的接待表示真诚的感谢。
78.走访外来人口应注意哪些礼仪?
(1)保护合法权益。对外来人口在本地区生产、生活中的应有地位应予正确认识,保护其合法权益。要调动他们依法维护切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并依靠他们搞好管理。
(2)平等待人。在走访中,应平等待人,不影响其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对他们应持尊重的态度,用语文明礼貌。在处理外来人口的治安问题时,要特别注意不能对他们持排斥或歧视的态度和做法。要坚持尊重的态度和观点,避免外来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产生隔阂和矛盾,造成不良后果,从而影响社会治安稳定。
(3)及时提供必要服务。社区民警在走访中,如果发现外来人口遇到困难和需要帮助时,应热情地提供必要的服务。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地询问和了解情况,积极地宣传政策和法律知识,为他们提供相关的宣传材料。
79.走访居(村)委会应注意哪些礼仪?
(1)态度谦和,尊重对方。到居(村)委会开展工作时,应态度谦和,主动打招呼,切忌有优越感表现;与他们研究工作时,应顾全大局,不抢先争重;请求协助某项工作时,态度要客气,本着不打扰、少麻烦他人的原则进行。在需要别人提供帮助时,应说“抱歉”、“打扰您了”、“谢谢”等话语,表达歉意及感谢之情。
(2)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社区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重视研究工作的可行性,既不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强人所难,也不随意否定群众传统的防范措施。工作安排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特点,根据群众的思想觉悟、居住条件、生活习惯、工作能力和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目标和方案。
(3)征询意见,协商合作。要多与居(村)委会干部进行协商,善于听取居(村)委会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如果对方的某些意见不可取时,要婉转地表态,在肯定的前提下,再做解释性的否定,如“您提出的意见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还无法这样做”等。布置工作宜用商量的口吻,如“这样可以吗?”“还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等。
(4)关心帮助,维护威信。对居(村)委会的工作应予以尽可能的协助和支持,并注意在地区和居民中维护其威信。在不违反警务工作职责的情况下,积极参加居(村)委会组织的公益工作和活动,主动帮助其干些脏活、累活。平时对居(村)委会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的工作和生活应给予关心和帮助,与他们建立起融洽关系和良好感情。
(5)保证安全,保护积极性。在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居(村)委会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对他们在治安防范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在治安防范工作中遇到问题时,应以身示范,耐心引导,切不可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组织群众开展各项治安工作时,难度大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应由民警来承担。对群众自发的治安巡逻等工作,要从保证安全上予以关心,做好安排。
80.走访困难群众应注意哪些礼仪?
社区民警应经常走访生活上、身体上、经济上有严重困难的居民,充分倾听他们的诉说,了解他们的疾苦,帮助他们克服悲观情绪和心理障碍,尽己所能从经济上、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
81.召开辖区工作会议应注意哪些礼仪?
(1)准备充分。开会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特别是召开群众大会时,一方面应安排和布置好会场,另一方面应围绕会议的中心内容拟好发言提纲。
(2)提前到场。开会时应提早到场等候居(村)委会干部。开群众大会时,应仪表端庄,可与居(村)委会干部在会场入口处迎接与会群众,并与前来开会的群众点头微笑致意,或握手欢迎。
(3)神情专注。在听取他人讲话的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坐姿,认真听讲,一般应做会议记录。不要与他人窃窃私语,更不要旁若无人地大声交谈或使用手机,应将手机设置为静音或者震动状态。当别人介绍自己的身份时,应起立、敬礼或点头示意。自我介绍时,应谦逊得体,言简意赅。
(4)发言通俗易懂。在群众大会上首次讲话或发言时应先敬礼。讲话中应自始至终保持稳定的情绪;身体要微微前倾,以示谦虚;语速、音量应尽量适中,语气平易近人,语言通俗易懂。不要过多地使用警用术语或社会流行俗语。对群众的提问和不同意见,要耐心倾听,同时也应控制好会议的节奏和气氛,切忌在会场上呵斥、批评群众或与群众发生争执。
(5)手势适度。为增强发言的效果,可以辅以一定的手势、动作,但不宜过多或过分。需要介绍或指示特定人物时,应使用整个手掌,不可用手指指点。
(6)礼貌道别。会议结束时,应对到会的群众表示感谢。同时,还应告知群众联系的方法,以便群众就会议的内容及时反馈情况和意见。散会时,应让群众先走,并与离场群众礼貌道别。
82.走访遭受不法侵害的居民应注意哪些礼仪?
(1)以同情和负责的态度待人。对居民的报案反应要及时、迅速,了解案情要深入、细致,同时应对受害居民给予安慰并积极协助居民查找隐患,切实做好补救工作。
(2)注意影响,保护受害人的隐私。需要向群众宣传时,应顾及受害者的利益,除受害人及其家属许可的情况外,不宜指名道姓,以免给受害人及其家属带来不便。对于涉及隐私的案件,要注意保密,不得随意扩散、传播案情,不向无关的人透露受害人的具体情况。
83.走访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和帮教对象应注意哪些礼仪?
在走访中,民警不能简单地以“防范”、“改造”的心态去对待他们。态度要温和,语言要诚恳,要从尊重其人格和坚持正面宣传教育的角度,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起重新生活的信心和勇气;要关心和尽力帮助他们解决读书、就业、医疗和婚姻等实际问题;要善于挖掘和发挥他们的特长,鼓励和赞扬他们的点滴进步,为他们营造追求健康人生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应特别注意不要在他人面前谈有损其尊严的话,不做伤害其感情的事,更不能对其使用侮辱性的语言、举止。
84.走访情绪对立人员应注意哪些礼仪?
情绪对立人员主要是指民警在调解纠纷、查处违法违章、控制人员等工作中,由于各种矛盾和原因,对公安民警存在一定对立情绪的人员。在走访中,要在充分调查、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讲究谈话的方式、方法和语言。应在对方冷静的状态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推心置腹,实现问题的妥善解决,或使其自觉配合接受相关处理。
85.走访机关、企事业单位应注意哪些礼仪?
(1)对口联系,尊重对方。民警在走访相关单位时,应事先与被访单位约定时间,不迟到,不违约,避免影响被访单位(领导)的正常工作,不给对方添麻烦。特殊情况需要突然走访时,应予说明,并表示歉意。会面时准备要充分,态度要诚恳,有的放矢,言简意赅。
(2)尊礼守规,举止文明。在走访相关单位时,要注意该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出入门时主动向管理人员出示证件,主动打招呼,按规定停放车辆;不搞特殊化,不耍特权;需要检查时,应由被访单位相关人员陪同。到“三资”企业向外方及港、澳、台人员了解情况时,应特别注意服装整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尊称对方为“先生”、“女士”、“经理”等,勿用“同志”、“师傅”等称呼对方。
(3)多予协商,以理服人。对走访单位内部安全防范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时,应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强人所难。既要坚持依法监督,又要以理服人,尊重走访单位的自主权。
(4)帮其所需,解其所忧。对走访单位,应积极宣传“谁主管,谁负责”的综合治理方针,经常向其通报治安形势和动态,帮助其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其加强要害部位安全防范,及时妥善地帮助其解决和化解各种不安定因素。
(5)肯定成绩,友好道别。对走访单位在安全保卫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好做法,应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并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予以恰当的宣传和奖励。走访结束时,不管走访单位成绩大小,也无论其是否有失误和缺点,都应友好道别,力争所走访的单位今后对公安工作予以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86.走访少数民族、宗教人士应注意哪些礼仪?
在走访少数民族、宗教人士前,要充分了解他们的礼仪禁忌,访问中应注意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避免在走访中出现“犯忌”的情形。访问中要尽量不谈其忌讳的话题,不做其忌讳的举动,不在不适当的时间拜访。对宗教、民族敏感问题应尽量回避,不要妄自谈论,以免出现差错,甚至影响团结。
六、其他公安业务礼仪
87.交通管理应注意哪些基本礼仪?
(1)警容站姿规范。指挥街面交通,公安民警应着装、携带装备规范。女民警不得施浓妆,不得佩戴首饰。站立时要呈立正姿势,背部不得倚靠他物。
(2)指挥手势标准。指挥交通时,动作应标准统一,四面转向干净、利落、不拖沓;手势要明确,避免模棱两可;哨声大小要适宜,尽量避免在离行人近处发出刺耳的声响;不得随意增加非规范动作,避免指挥失误。
(3)处罚合法合情。遇有必须处罚的情况时,要坚持严格管理与说服教育相结合的文明管理方式。纠正违法(规)先敬礼,再指出其违法(规)的事实。对有轻微违反法规、条例的市民一般以宣传教育为主,提醒其下次注意。确须处罚的,应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尽量使其心服口服。对一些特殊情况要特殊处理,力争合法、合情、合理地进行处罚。切忌对违法(规)的人讽刺、挖苦、奚落等。
(4)允许申辩不动怒。处罚时要允许受罚者申辩,给对方必要的解释机会。要实行警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对各种不同的反应,要大度、能容忍,不以势压人或偏听偏信。
88.办理(审验)证照应注意哪些礼仪?
(1)用语文明。在办理(审验)证照时,接待民警应主动向办事群众打招呼,并注意使用“请”、“您好”、“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在向办事群众问话和答话时,要问话和气、简洁,答话明确、具体,语气和蔼可亲,语调高低适中,言辞简洁通俗。
(2)接待耐心。接待办事群众时,接待民警应克服各种干扰,不急不躁,对不同情形的办事群众都应做到耐心接待:对材料齐全、手续齐备的办证(照)群众的要求,应及时受理,尽快办妥;对材料不全、需要补充的,应对其提供相应的“公开告知单”,并对有关项目或办理程序予以耐心详细的说明;对不符合规定、不能办理和解决的事情,应认真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尽量减少群众的往返次数,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合作。
(3)特事特办。对有特殊困难的办事者,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应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精神,想方设法为群众排忧解难并视情况提供特别的服务。
(4)服务周到。民警在接待办事群众时,要提高服务意识,尽量替办事群众考虑得周到一些。做到一细(心细)、二勤(嘴勤、手勤)、三快(受理快、解答快、办事快)。
89.公安鉴定应注意哪些礼仪?
(1)以礼相待。鉴定民警在接待受鉴定人时,要略带微笑,声调平和,主动招呼前来接受鉴定的人,使来者消除畏惧心理和不安情绪,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在鉴定过程中,鉴定民警应有明确的表态,即表明“请放心!我们一定会作出准确、公正的鉴定,并尽快给予答复”等态度,以使受鉴定者放心。
(2)谨言慎行。鉴定民警的举止要庄重大方,充分体现公安民警的可信赖感。工作中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讲究效率,不得拖拉、推诿。语气宜慎重、果断、肯定,不宜犹豫不决、似是而非。更不可带有嘲讽、轻蔑的态度。需要移交其他单位处理的,也应提供方便,不能简单拒绝。
(3)避嫌尊重。对特殊受鉴定者要注意尊重对方的隐私。在接待女性被鉴定者时,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对女性被害人特别是有自卑心理的被鉴定者,因涉及其隐私而拒绝回答问题时,鉴定民警一般不宜硬性追问,应从感情上予以关切和同情。询问情况时,宜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意见。
(4)信守承诺。鉴定民警应向每一位被鉴定者作出明确的承诺,保证对所有鉴定情况和结果实行严格保密,不向无关人员透露,使其减轻思想负担和恐惧念头。对具有不信任或抵触心理的被鉴定者,应以拉家常的方式进行接近和沟通,积极缓解其抵触心理。
(5)公正客观。鉴定民警一定要保证鉴定过程及结果的公正客观。应向被鉴定者预先告知和随时强调鉴定结果的严肃性和客观公正性,以缓解和打消被鉴定者因经济利益或其他原因所产生的高期望值心理。对其中有不当要求者,要耐心地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劝导其尊重事实、尊重法律,相信科学、相信公安机关,以求得事件最终能够公正圆满地解决。
90.警卫工作应注意哪些礼仪?
(1)警容严整,谨言慎行。在执行警卫任务时,执勤民警除按一般规定着装外,还应遵守当次警卫工作的特殊服饰规定。在群众性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保卫工作中,执勤民警应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不轻易发表意见,不随意指责他人,不说无关工作的话,不做多余的动作。
(2)警卫规范,管理文明。当警卫对象经过执勤点时,负责维护交通秩序的民警根据工作需要,面对车队呈立正姿势,向车队致举手礼或行注目礼,以示尊重;负责维护治安秩序的民警应站姿端正挺拔地面对群众,随时注意发现和处理各种问题。在警卫对象行经的路线、重点路口要加强管理,维护交通畅通有序。
(3)举止严肃,礼待群众。在大型活动的警卫工作中,无论节目、项目精彩与否,场内民警均不得作出有损公安民警形象的举动。在线路或场馆进行警卫时,既要保证参加活动的警卫对象的安全,也要注意保持对群众的态度友好、热情。
(4)解忧排险,服务群众。在大型文体活动的警卫工作中,要认真履行配合检票、物品检验、维护秩序等职责。对群众的求助、询问应热心帮助,仔细解答。出现险情应立即排除或紧急救助。涉及人多面广的突发事件,执勤民警要审时度势、有礼有节保证现场交通畅通、治安稳定,避免出现混乱局面甚至人员伤亡现象。
第五章
公安民警的涉外礼仪
一、涉外交往中的基本礼仪
91.国际交往中的称呼礼仪有哪些?
(1)普通男女的称呼。一般情况下,对男子不管其婚否都称为“先生”(Mister);对于女士,已婚的称为“夫人”(Mistress),未婚的称“小姐”(Miss);婚姻状况不明的,也可称为“Miss”。在外事交往中,为了表示对女性的尊重,也可将其称为“女士”(Madam)。
(2)官方人士的称呼。对高级官员,称为“阁下”,也可称职衔或“先生”;对有地位的女士可称为“夫人”,对有高级官衔的妇女,也可称“阁下”;对其他官员,可称职衔或“先生”、“女士”等。
(3)皇家贵族的称呼。对君主制或君主立宪制国家的国王、皇后,可称为“陛下”;王子、公主、亲王等可称为“殿下”;对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的人士既可称其爵位,亦可称“阁下”,或称“先生”。
(4)技术人员的称呼。对医生、教授、法官、律师以及有博士等职称、学位的人士,可称为“医生”、“教授”、“法官”、“律师”、“博士”等,也可加上姓氏或“先生”。
(5)军人的称呼。一般称军衔,或军衔加“先生”,知道其姓名的可冠以姓与名。有的国家对将军、元帅等高级将领称“阁下”。
(6)服务人员的称呼。一般情况下称“服务员”,如果知道其姓名的可单独称呼其名字,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称服务员为“先生”、“夫人”、“小姐”。
(7)教会人员的称呼。教会的神职人员,一般可称教会的职称或姓名加职称,也可以职称加“先生”,有时主教以上的神职人员也可称“阁下”。
(8)同志称呼。凡是与我国同志相称的国家,对其各种人员均可称为“同志”,有职衔的可加职衔。
92.与外宾交往“九不问”是指什么?
在外事交往中,有些问题是不能随便提问的,因为这些都属于个人隐私,不容侵犯。主要包括以下九个方面:
(1)年龄。目前,人们普遍将自己的年龄视为“核心机密”,并且讳言年老。因此,不要当面询问对方的年龄,也不要绕着弯子从别处打听。
(2)收入支出。在西方人看来,收入与支出问题,实际上与个人的能力和社会地位有关。因此,在与其交谈时,不宜对此问题寻根问底。不仅如此,涉及住宅、财产、服饰等体现个人收入状况的问题也应回避。
(3)恋爱婚姻。在西方,恋爱婚姻及家庭纯属个人隐私,一般都讳莫如深,询问是不礼貌的。若是向异性打听其婚否,则有对对方关心过甚之嫌。
(4)身体状况。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人们普遍把个人健康状况视为自己立足于社会的重要“资本”,轻易不会将其实情告于外人。因此,在与对方交谈时,不宜涉及其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可与之交流有关“求医问药”的心得体会。对有体重问题的人,不要问其体重,不能随便说别人胖。
(5)家庭住址。国际社会里,家庭被视为私人领域,对外不公开,一般不喜欢外人随便去其家里打扰。即便是私宅电话号码,也通常不轻易告知他人。
(6)个人经历。西方人视个人经历为自己的底牌,如籍贯、学历、学位、职称、职业经历等是不会轻易让别人了解的。
(7)信仰政见。在国际社会里,宗教信仰和政治见解是非常严肃的问题。人们普遍提倡“超意识形态合作”,所以对交往对象的信仰政见不应冒昧地打探,更不宜对其政治见解、宗教信仰表现出过多的兴趣并评头论足、横加非议。
(8)所忙何事。在外国人的心中,最近“所忙何事”纯属个人自由。如果向其询问此问题,将被视为“闲得无聊”或有意窃探其个人隐私。
(9)生活习惯。外国人认为,生活习惯与别人无关;如果有人对其生活习惯过于感兴趣,将被视为别有用心。
93.外事迎送应注意哪些礼仪?
(1)迎送规格。我国目前确定迎送规格的主要依据是来访者的身份、访问性质、访问目的,同时适当考虑两国的关系和国际惯例。通常情况下,基本规格要求是:主要的迎送人员应与来客的身份相符。
(2)介绍。迎接人员与客人见面时,要互相介绍。在介绍时除应遵循“尊者优先了解”的原则外,还应注意,先将前往欢迎的人员介绍给来宾,再将来宾介绍给前来欢迎的人。此项工作可由礼仪交际工作人员或其他接待人员完成,也可由欢迎人员中身份最高者完成。当介绍双方认识时,遇有外宾主动与我方人员拥抱时,一般来说,我方人员不可推辞或勉强应付,而应作出相应的表示。
(3)称呼。(详见第91问)
(4)献花。献花适用于礼遇较高的外宾。如果安排献花,必须用鲜花,并注意保持花束的整洁、鲜艳。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和其他黄色花朵。献花人通常由儿童或者女青年担任,并在参加迎送的主要人员与客人握手之后将花献上。
(5)陪车。客人抵达后,从机场到住地,或访问结束,由住地到机场,有时需要安排相关人员陪同乘车。客人的位置应安排在主人的右侧。如果遇到客人先上车,坐在了主人的位置上,也不必请客人挪动位置。乘车的顺序,最好是客人从右侧门上车,主人从左侧门上车。主人应避免从客人座前穿过。
94.涉外活动及与外宾交往应注意哪些礼仪?
(1)热情有度。公安民警与外方人士进行接触时,既要为人热情,以示友善之意,也要把握好分寸,切勿使自己对待对方的热情超出了对方所能接受的限度,令对方感到不快,甚至为对方平添了麻烦。
(2)尊重隐私。公安民警在国际交往中要养成莫问隐私、保护隐私的习惯,尊重交往对象的个人隐私,不询问其个人秘密,不打探其不愿公开的私人事宜。
(3)信守约定。在国际交往中,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自己对他人所作出的承诺。在一切与时间有关的约定中,必须一丝不苟,不得马虎。
(4)女士优先。在社交场合里,每一名有教养的成年男子都应该积极主动地用实际行动去表示自己对妇女的尊敬之意,并应想方设法地在具体行动上为她们排忧解难。
(5)尊重国格人格。公安民警在参与涉外活动时,必须自尊自爱,维护自己的国格人格。基本要求是:第一,维护政府形象和自身形象;第二,不卑不亢,从容不迫,待人真诚。
(6)遵守外事纪律。在涉外活动中,公安民警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外事纪律,不该说的话不能说,不该做的事不能做。
95.国际交往中礼宾次序排列有哪些要求?
在国际交往中的礼宾次序,是指对出席活动的国家、社会团体、各国人士的位次,按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礼宾次序的排列,在国际上已有一定的惯例,常用的排列方法有以下三种:
(1)按身份与职务高低安排。一国代表团,按其成员的职位高低安排;多国代表团,按团长身份职位高低安排。由于各国的国家体制不同,部门之间的职务高低不尽一致,所以要根据各国的规定,按相当的级别和官衔进行安排。
(2)按字母顺序安排。在多边活动中,常采用按参加国国名起首字母顺序安排,一般以英文字母排列居多。东道国一般排在最后。
(3)按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东道国对同等身份的外国代表团,可按代表团抵达活动地点的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也可按应邀复函日期先后顺序安排。
二、对外籍人士执行公安的礼仪
96.走访外籍人士应注意哪些礼仪?
应事先了解其所在国家(地区)的基本礼仪和风俗习惯,以及基本常识(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以便与对方进行感情交流,避免引起误会。与外籍人士谈话时应有一定的原则性,举止应端庄大方,态度要热情友好,不卑不亢。对不同种族、民族、性别、经济状况的外国人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
97.巡查中对涉外人员应注意哪些礼仪?
公安民警在巡查中遇到涉外案(事)件需要处理时,如果语言交流有障碍,应尽快通知翻译到场。用手势交流时,要考虑到各国手势表达的差异,防止产生误会。要尊重各国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严禁与其发生不必要的冲突。对享有特权人员的巡查要尊重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对特权人员巡查后应即刻放行。对一般外国人士的违法行为一般也不执行当场处罚。
98.涉外巡查中对依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人员应注意哪些礼仪?
(1)要尊重外交特权和豁免权。在查处境外人员违法行为时,对经过身份确认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在准确记录其真实身份和违法事实、收集有关证据的同时,依法给予其应有的特殊待遇,并及时上报主管部门,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对特权人员巡查后即可放行。处理涉外交通案件时,对悬挂外国国旗的国宾车辆违法,一律不做停车纠正。悬挂使领馆号牌的车辆违法以及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交通违法,情节轻微的,一律不做停车纠违,可按涉外正常的抄报程序进行处理;对情节严重的此类车辆,可在停车纠违后按涉外正常的抄报程序进行处理,然后即刻予以放行,不得暂扣驾驶证或进行当场处罚。
99.接待外宾参观游览应注意哪些礼仪?
(1)外宾到达时,接待单位应事先安排人员出面陪同。
(2)安排解说员和导游员。
(3)参观项目可制成书面资料发给来宾。
(4)参观单位提供的材料、数字要准确,并注意保密。
(5)接待人员应对来宾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充分准备。如果确实不了解或不清楚的,要加以解释。
(6)如果参观游览的来宾较多,可以分批介绍或用扩音设备。
(7)如有不允许摄影、录像的参观项目,应事先向来宾说明。
第六章
公安民警应知的民俗礼仪
100.回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大多数回族人信奉伊斯兰教。回族的主要禁忌有:严格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忌讳的东西作比喻;平时谈话忌带“猪”字及其同音字,居室内也忌放猪皮、猪鬃等制品;不吃马、驴、骡、狗肉,尤其禁食猪肉,不吃动物的血和自死的动物;祈祷时,严禁被打扰;忌用左手递送物品;外出必须戴帽,严禁露顶;不火葬。
101.维吾尔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维吾尔族人多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族人忌食猪、狗、驴、鸽、骆驼肉和自死的牲畜,炒菜时忌用酱油。吃饭时不能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能随便到锅灶前,不要剩食物在碗里。饭后有长者领做“都瓦”时,忌东张西望。维吾尔族人在屋内就座时一般要跪坐,忌双腿直伸、两腿对着人。睡觉时忌头东脚西。维吾尔族人在室内交谈时,忌讳吐痰、擤鼻涕、打哈欠、打嗝。接受礼物时,忌讳用单手尤其是左手。维吾尔族人穿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过脚面,最忌在户外着短裤。
102.蒙古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蒙古族人大多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历史上蒙古族人不爱吃米饭、青菜以及糖、醋和过辣或带汤汁的菜,也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猪肉。蒙古族人尊敬长者,接受长者赠送的礼物时必须屈身或跪下一条腿,不能单手站着接。进入蒙古包前,要将马鞭放在门外,如带入包内,则被看做是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时也要走原来的路线。见到蒙古包前挂有红布条或缚有绳子时,表明家中有病人或产妇,来访者不应进门。到蒙古族人家做客,不要自己动手,应等候主人招待。锅灶不许用脚踩碰,不要从火盆上跨过去,也不要在火盆上烤脚、鞋、袜、裤子等,否则等于侮辱灶神。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待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103.满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满族人不吃狗肉,忌讳杀狗,忌讳穿戴狗皮制品。满族人家里有人去世,送葬后就不能在家里哭泣,否则会认为不吉利。
104.藏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藏族主要从事农业和畜牧业,多信仰藏传佛教。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狗肉,凡盛过这些肉类的器皿也不能再使用。进入藏民家中,按男左女右分开落座。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藏民家中有病人或妇女生育,门前都作标记,有的在门外生一堆火,有的在门口插树枝或贴红布条,此时外人不可进入。不能用单手接递藏民的物品。主人倒茶时,客人须用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示敬意;碗、杯等器皿禁止扣着放置;不能用有藏文的纸擦东西;不能抚摸藏民的头发和帽子。
105.壮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壮族人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等自然之物。祖先崇拜在壮族占有重要地位,至今每家正屋大都还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壮族人在门口挂有特殊物件时,是不能进入的。如果不知道而贸然闯入,主人必给酒及狗肉等食物,来人应当吃掉,主人才满意。妇女分娩后头3天(有的为7天),外人不得入内。正月初一至初三不可出村拜年。壮族人行商外出忌破碗,新婚出嫁忌打雷。
106.朝鲜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1)待客礼节。朝鲜族人热情好客,其见面礼节是相互鞠躬。家中有客人来时,家庭成员都要起立让座,躬身相迎。主人在用餐过程中,要始终奉陪客人。在客人未吃好之前,主人不能先于客人放筷。遇有稀客、贵客,主人必以酒相待。
(2)尊***俗。对老人说话要用尊称。用餐时,老人要单独设席,等待老人举匙后,全家人才能用餐。长辈在座,年轻人不能抽烟、喝酒。老人因事外出或远行时,全家人都要鞠躬相送。长辈归来,晚辈要出门迎接。路途中遇见老人,不管认识与否,都要摘帽点头问安并让路。
(3)民族禁忌。在朝鲜族人家里做客,吃完饭后要在碗里剩些食物,否则主人会认为准备不足。
107.苗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彝族人崇拜祖先。彝族人耿直、朴实、豪爽、热情好客,习惯以酒待客。在田间劳动时忌闻雷声。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否则认为会把财气扫走;不能泼水,否则认为一年四季雨量多;不许串门拜年,否则认为凶神恶鬼会到处乱窜,惹祸遭灾。
108.傣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傣族人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在枕头上;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以及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109.纳西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纳西族人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达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不可跷二郎腿;进入纳西族人家时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不能在家中唱情歌,吹口哨;吃饭时忌敲碗筷、翻菜、或连续夹菜;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猎杀入家宅的小动物。
110.彝族的主要习俗礼仪有哪些?
彝族人崇拜祖先。彝族人耿直、朴实、豪爽、热情好客,习惯以酒待客。在田间劳动时忌闻雷声。大年初一不能扫地,否则认为会把财气扫走;不能泼水,否则认为一年四季雨量多;不许串门拜年,否则认为凶神恶鬼会到处乱窜,惹祸遭灾。
二、港、澳、台地区的民俗礼仪
111.走访港、澳、台同胞应注意哪些礼仪?
态度要真诚,语言要亲切,让他们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走访中,一方面要尽量避免敏感性的话题,以免使对方尴尬或反感;另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并主动询问对方还有哪些困难,并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必要帮助。
112.港、澳、台地区的民俗礼仪有哪些?
港、澳、台地区通行的礼仪为握手。因为有些人信佛,故也有人见人行“合十”礼和呼“阿弥陀佛”的。港、澳、台同胞在接受餐饮店服务员斟酒、倒茶时行“叩指”礼,即把手指弯曲,以指尖轻轻扣打桌面以示对人的谢意,这种礼节源于“叩头”礼。
港、澳、台同胞一般比较勤勉,能遵守时间,与他们交往时要注意做到不能使他们觉得丢面子。与他们谈话入正题前要说些客套话,多表示些祖国大陆人民对他们的热情友好和真诚欢迎。
香港人因惯用英文,故称谓方式与西方相同,并放在名字前面。与香港人交往应随时准备名片,最好中英文俱全。对于颜色,香港人也很重视,赠品包装多用金、黄、红、绿色与蓝色。看望病人忌送白色、红色的东西。接受礼物,一般不当面打开,只表示高兴和谢意。
我国台湾地区的人口主要为汉族,占到总人口的97%。台湾的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台胞多信奉佛教、道教,也有信奉天主教、基督教的。
台湾同胞与人交往一般说“国语”(普通话)或闽南话。我们与台胞交谈一定要注意尊重他们,不可谈论自己的成就如何如何;表示拒绝时一般不直接说“不行”,可以沉默或申诉困难;另外,与他们交往不要过于直率热烈,否则会让台胞十分不自在。
由于台湾同胞有从人数多少来判断来访的郑重程度的习惯,因此去台湾最好同行多人。台湾同胞的名片也是中英文双语的,但交换时要中文一面朝上。
台湾少数民族遵循本民族的习惯。同时,由于我国台湾曾受日本殖民统治数十年,也留下不少日本的文化风俗。
113.港、澳地区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香港和澳门位于珠江的出海口,由于这种地理环境以及历史的原因、社会性质的特点,使得他们的饮食习俗兼有广东的地方特色和英国、葡萄牙等西方国家的特点。
香港、澳门同胞对饮食十分讲究,有“食在香港”之说。饮食主要以粤菜为主,重色香,讲求烹饪技术,有“生、脆、鲜、淡、嫩”的特点。因为靠海,香港、澳门同胞吃鱼忌翻面,据说那样预兆着打渔者会翻船。饮酒头杯要干,以后每次抿一口即可。摆上橘子表示宴席结束,客人可以当场吃一些或带走一些,但不要滞留席上太久。
114.港、澳、台地区的禁忌习俗有哪些?
(1)忌讳说不吉利的话。港、澳、台同胞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一辈人相信迷信的不少,他们忌讳说不吉利的话,而喜欢讨口彩。例如,香港同胞特别讳“4”字,因其谐音“死”。若遇讲“4”,可改说两双,他们听了乐意接受。又如,住饭店不愿意进“324”房间,因其在广东话里发音与“生意死”谐音,不吉利。过年时喜欢别人说“恭喜发财”之类的恭维话,不说“新年快乐”,因为“快乐”音近“快落”,不吉利。由于长期受西方的影响,外国人的一些禁忌他们也同样忌讳,如“13”、“星期五”等。
(2)我国台湾地区的送礼禁忌。台湾同胞互送礼物,比较讲究实用,钢笔、领带、进口酒或食品都较受欢迎。台湾同胞也有不少送礼的禁忌:忌讳送人手巾、扇子、雨伞、剪子、甜果、粽子。因为台湾同胞只有办丧事时才送手巾,有“送巾断根”之说;扇子过夏便可抛弃,有不想相见的意思;伞则与“散”同音,送人不吉;剪刀为利刃,有威胁或“一刀两断”之意;甜果常用于祭神,不宜送礼;粽子与居丧有关联,十分忌讳。还忌讳给坐月子的人送鸭子,一则鸭属凉性,不利于产妇;二则台湾有“七月半的鸭子——不知死期”的民谚,是不祥之兆。
三、国外的民俗礼仪
115.国外民俗关于数字有哪些禁忌?
“13”一般被西方人视为不祥的数字。因此,“13”成为西方人在许多场合都尽量避免使用的数字。如果碰巧星期五这天是13号,则被视为凶日,也称“黑色星期五”。“3”也是西方人有所禁忌的数字,尤其是在点烟的时候。“4”和“9”是日本人特别忌讳的数字。参加日本人的婚礼,送的礼金要避免偶数。
116.国外民俗关于颜色有哪些禁忌?
黑色:是严肃、隆重的标志。欧美许多国家凡在隆重严肃的场合均穿着黑色服装。
蓝色:在西方许多国家,蓝色被看作不吉利的象征。
黄色:多表示不吉利。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叙利亚人忌用黄色,认为它表示死亡;巴基斯坦人也忌用黄色,因为那是僧侣的专用颜色。
绿色:日本人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象征着不吉利。
墨绿色:这是法国人最忌讳的颜色,因为这是纳粹军服的颜色。
花色:土耳其人认为花色代表凶兆。他们在布置房间、客厅时喜欢用素色,绝对禁用花色。
红色:泰国人忌讳的颜色。
117.国外民俗关于花卉有哪些禁忌?
在国际交往中,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及黄色的花献给客人。欧洲人送花时,忌送红白相间的花。德国人忌以郁金香作为馈赠品,因为他们认为郁金香是无情之花。英国人在送花时,忌讳送黄色玫瑰花。法国人忌送黄色的花朵,因为黄花被视为不忠。巴西人忌讳绛紫色的花。普通日本人不能送16瓣的菊花,因为那是皇家礼仪。
118.国外民俗关于图案有哪些禁忌?
美国人认为蝙蝠是凶神的象征。日本人厌恶有狐狸和獾的图案。英国人忌用大象和孔雀图案。法国人忌仙鹤图案。匈牙利人认为黑猫是不祥之物。捷克人认为红三角形是有毒的标志。德国人忌讳在商业广告和商标中使用纳粹符号及其他宗教性标志。
第三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自6月1日起施行
经国务院批准,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4月21日联合公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以下简称《纪律条令》),自6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纪律以及对违反纪律行为给予处分的部门规章。
公安部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公安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始终坚持从严治警,积极推进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制度化建设。在认真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会同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制定了《纪律条令》。《纪律条令》共3章、31条。结合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实际,设定了76种具体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涉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执法执勤、内务纪律等。这些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设定,充分体现了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体现了公安机关从严治警的刚性要求。
《纪律条令》与公安部先后颁布实施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奖励条令》配套衔接,这“四大条令”对促进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部门要求,各级监察机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依法依纪查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案件。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不论涉及什么人,都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充分发挥《纪律条令》的教育和威慑作用,维护公安机关铁的纪律。同时,要重视日常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把依法从严治警、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严明公安机关纪律,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令给予处分。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处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条 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延期晋升、降低或者取消警衔。
第五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可以调查下一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必要时也可以调查所辖各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经派出它的监察机关批准,可以调查下一级公安机关领导人员的违法违纪案件。
调查结束后,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应当向处分决定机关提出处分建议,由处分决定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
第二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
(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
(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第八条 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故意违反规定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的;
(二)违反规定采取、变更、撤销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或者行政拘留的;
(三)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的;
(五)违反规定延长羁押期限或者变相拘禁他人的;
(六)违反规定采取通缉等措施或者擅自使用侦察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
第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规定为在押人员办理保外就医、所外执行的;
(二)擅自安排在押人员与其亲友会见,私自为在押人员或者其亲友传递物品、信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指派在押人员看管在押人员的;
(四)私带在押人员离开羁押场所的。有前款规定行为并从中谋利的,从重处分。
第十一条 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监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对象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实施或者授意、唆使、强迫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给予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办理的受理案件、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等事项,无正当理由不予办理的;
(二)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应当上报的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群体性或者突发性事件等隐瞒不报或者谎报的;
(三)在勘验、检查、鉴定等取证工作中严重失职,造成无辜人员被处理或者违法犯罪人员逃避法律追究的;
(四)因工作失职造成被羁押、监管等人员脱逃、致残、致死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
(五)在值班、备勤、执勤时擅离岗位,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不履行办案协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在执行任务时临危退缩、临阵脱逃的。
第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利用职权干扰执法办案或者强令违法办案的;
(二)利用职权干预经济纠纷或者为他人追债讨债的。第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或者伪造案情的;
(二)伪造、变造、隐匿、销毁检举控告材料或者证据材料的;
(三)出具虚假审查或者证明材料、结论的。
第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吊销、暂扣证照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的;
(二)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财物的。第十六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擅自设定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违反规定设定罚款项目或者实施罚款的;
(三)违反规定办理户口、身份证、驾驶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护照、机动车行驶证和号牌等证件、牌照以及其他行政许可事项的。
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投资入股或者变相投资入股矿产、娱乐场所等企业,或者从事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二)受雇于任何组织、个人的;
(三)利用职权推销、指定消防、安保、交通、保险等产品的;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近亲属在该人民警察分管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经劝阻其近亲属拒不退出或者本人不服从工作调整的;
(五)违反规定利用或者插手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人事安排,为本人或者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相互请托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出差、开展公务活动由企事业单位、个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级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安排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参加娱乐活动的;
(八)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干股的。
第十八条 私分、挪用、非法占有赃款赃物、扣押财物、保证金、无主财物、罚没款物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
(二)违反规定进行人民警察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任、转任的。
第二十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
(一)在工作中对群众态度蛮横、行为粗暴、故意刁难或者吃拿卡要的;
(二)不按规定着装,严重损害人民警察形象的;
(三)非因公务着警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第二十一条 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的,依照《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一)违反警车管理使用规定或者违反规定使用警灯、警报器的;
(二)违反规定转借、赠送、出租、抵押、转卖警用车辆、警车号牌、警械、警服、警用标志和证件的;
(三)违反规定使用警械的。
第二十三条 工作时间饮酒或者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携带枪支饮酒、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 参与、包庇或者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参与、组织、支持、容留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给予开除处分。
参与赌博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从重处分。
第二十五条 违反规定使用公安信息网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三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有本条令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已不符合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者限期调离。
第二十七条 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本条令所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指属于公安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
公安机关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设在铁道、交通运输、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
第二十九条 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官兵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没有规定的,参照本条令执行。
第三十条 本条令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条令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经国务院批准,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4月21日联合公布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以下简称《纪律条令》),将于6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规范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纪律以及对违反纪律行为给予处分的部门规章。
《纪律条令》共3章、31条,设定了76种具体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涉及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执法执勤、内务纪律等。这些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处分的设定,充分体现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职业特点,体现公安机关从严治警的刚性要求。
三部门要求,各级监察机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安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严格依法依纪查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的案件。对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不论涉及什么人,都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充分发挥《纪律条令》的教育和威慑作用,维护公安机关铁的纪律。同时,要重视日常监督,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把依法从严治警、打造人民满意的公安队伍的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的各个方面。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了严明公安机关纪律,规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行为,保证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条令。
第二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法律法规关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的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令给予处分。
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对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处分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依法给予处分。
公安机关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第四条对受到处分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延期晋升、降低或者取消警衔。
第五条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违法违纪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条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可以调查下一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必要时也可以调查所辖各级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管辖范围内的违法违纪案件。
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经派出它的监察机关批准,可以调查下一级公安机关领导人员的违法违纪案件。
调查结束后,按照人事管理权限,监察机关派驻同级公安机关监察机构应当向处分决定机关提出处分建议,由处分决定机关依法作出处分决定。第二章 违法违纪行为及其适用的处分
第七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逃往境外或者非法出境、违反规定滞留境外不归的;
(二)参与、包庇或者纵容危害国家安全违法犯罪活动的;
(三)参与、包庇或者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
(四)向犯罪嫌疑人通风报信的;
(五)私放他人出入境的。
第八条 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的,给予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第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故意违反规定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的;
(二)违反规定采取、变更、撤销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刑事强制措施或者行政拘留的;
(三)非法剥夺、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四)非法搜查他人身体、物品、住所或者场所的;
(五)违反规定延长羁押期限或者变相拘禁他人的;
(六)违反规定采取通缉等措施或者擅自使用侦察手段侵犯公民合法权益的。第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违反规定为在押人员办理保外就医、所外执行的;
(二)擅自安排在押人员与其亲友会见,私自为在押人员或者其亲友传递物品、信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指派在押人员看管在押人员的;
(四)私带在押人员离开羁押场所的。
有前款规定行为并从中谋利的,从重处分。
第十一条体罚、虐待违法犯罪嫌疑人、被监管人员或者其他工作对象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实施或者授意、唆使、强迫他人实施刑讯逼供的,给予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对依法应当办理的受理案件、立案、撤销案件、提请逮捕、移送起诉等事项,无正当理由不予办理的;
(二)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应当上报的重大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群体性或者突发性事件等隐瞒不报或者谎报的;
(三)在勘验、检查、鉴定等取证工作中严重失职,造成无辜人员被处理或者违法犯罪人员逃避法律追究的;
(四)因工作失职造成被羁押、监管等人员脱逃、致残、致死或者其他不良后果的;
(五)在值班、备勤、执勤时擅离岗位,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不履行办案协作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
(七)在执行任务时临危退缩、临阵脱逃的。
第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利用职权干扰执法办案或者强令违法办案的;
(二)利用职权干预经济纠纷或者为他人追债讨债的。
第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隐瞒或者伪造案情的;
(二)伪造、变造、隐匿、销毁检举控告材料或者证据材料的;
(三)出具虚假审查或者证明材料、结论的。
第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吊销、暂扣证照或者责令停业整顿的;
(二)违反规定查封、扣押、冻结、没收财物的。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处分:
(一)擅自设定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的;
(二)违反规定设定奉项目或者实施奉的;
(三)违反规定办理户口、身份证、驾驶证、特种行业许可证、护照、机动车行驶证和号牌等证件、牌照以及其他行政许可事项的。
以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名义收取钱物,不出具任何票据的,给予开除处分。第十七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投资入股或者变相投资入股矿产、娱乐场所等企业,或者从事其他营利性经营活动的;
(二)受雇于任何组织、个人的;
(三)利用职权推销、指定消防、安保、交通、保险等产品的;
(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近亲属在该人民警察分管的业务范围内从事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经营活动,经劝阻其近亲属拒不退出或者本人不服从工作调整的;
(五)违反规定利用或者插手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人事安排,为本人或者特定关系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相互请托为对方的特定关系人在投资入股、经商办企业等方面提供便利,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七)出差、开展公务活动由企事业单位、个人接待,或者接受下级公安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安排出入营业性娱乐场所,参加娱乐活动的;
(八)违反规定收受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干股的。
第十八条私分、挪用、非法占有赃款赃物、扣押财物、保证金、无主财物、罚没款物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十九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一)拒绝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命令,或者在执行任务时不服从指挥的;
(二)违反规定进行人民警察录用、考核、任免、奖惩、调任、转任的。
第二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处分:
(一)在工作中对群众态度蛮横、行为粗暴、故意刁难或者吃拿卡要的;
(二)不按规定着装,严重损害人民警察形象的;
(三)非因公务着警服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第二十一条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的,依照《公安民警违反公务用枪管理使用规定行政处分若干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或者记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处分:
(一)违反警车管理使用规定或者违反规定使用警灯、警报器的;
(二)违反规定转借、赠送、出租、抵押、转卖警用车辆、警车号牌、警械、警服、警用标志和证件的;
(三)违反规定使用警械的。
第二十三条工作时间饮酒或者在公共场所酗酒滋事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造成后果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携带枪支饮酒、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开除处分。
第二十四条 参与、包庇或者纵容违法犯罪活动的,给予警告、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处分。
吸食、注射毒品或者参与、组织、支持、容留卖淫、嫖娼、色情淫乱活动的,给予开除处分。
参与赌博的,依照《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从重处分。
第二十五条 违反规定使用公安信息网的,给予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记过或者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第三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有本条令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已不符合人民警察条件、不适合继续在公安机关工作的,可以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辞退或者限期调离。
第二十七条处分的程序和不服处分的申诉,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本条令所称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是指属于公安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在编在职的人民警察。
公安机关包括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和设在铁道、交通运输、民航、林业、海关部门的公安机构。
第二十九条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官兵有违法违纪行为,应当给予处分的,依照《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执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条令》没有规定的,参照本条令执行。
第三十条本条令由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本条令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条令来源:公安部网站)
第五篇: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暂行规定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暂行规定
(1995年8月16日公安部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建立和完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衔条例》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政治教育与业务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始终贯彻世界观、人生观和廉洁奉公的教育,努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第三条 各级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学校依照本规定组织和实施培训工作。
第四条 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必须依照本规定接受培训。人民警察上岗、授衔、晋升警衔和晋升职务必须经过培训,培训的成绩、鉴定记入本人档案,作为上岗、授衔、晋升警衔和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培训不合格者,不准上岗,不予授衔、晋升。
第五条 人民警察参加和接受培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
第二章 培训种类
第六条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分为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警衔晋升和职务晋升培训,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根据人民警察的职务和衔级,实行高级培训,中级培训,初级培训。
第七条 高级培训,包括警督选升警监以及晋升厅(局)级职务人员的晋升培训,厅(局)级和警监警衔人员的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
第八条 中级培训,包括警司晋升警督以及晋升处级职务人员的晋升培训,处级和警督警衔人员的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
第九条 初级培训,包括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晋升科级职务人员的晋升培训,一级警司警衔以下人员的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
人民警察学校毕业生,可以不参加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
第十条 警衔晋升和职务晋升培训,根据需要可以合并进行。
第三章 培训课程和时间
第十一条 新录用人民警察初任培训的主要课程是:政治基础理论知识、法律基础知识、公安业务基础知识、警体训练。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4个半月。
第十二条 警衔晋升和职务晋升培训的主要课程是:政治理论、法律法规、行政管理、公安管理、领导科学、公安工作研究和警体训练。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半月。第十三条 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的课程,根据专项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培训时间不少于1个半月,政保、治安、刑侦、预审和科技部门的培训不少于2个月。
第十四条 知识技能更新培训的课程和时间,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确定。
第十五条 高级培训使用公安部编写或者指定的教材,中级培训使用公安部统一编写的人民警察中级培训教材,初级培训使用公安部统一编写的人民警察初级培训教材。
第四章 培训管理
第十六条 人民警察培训工作实行分级管理。高级、中级、初级培训分别由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以及地(市)公安处(局)组织、管理。
第十七条 公安部指导、协调、管理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培训工作,组织制定培训规定,培训总体规划、培训教学计划,培训教学大纲和培训工作评估方案,编写培训教材。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指导、协调、管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警察培训工作,根据公安部制定的培训总体规划,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培训实施规划,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第十九条 地(市)公安处(局)指导、协调、管理本地区人民警察培训工作。根据公安厅(局)的规划,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工作。
第二十条 公安部或者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按照各级人民警察学校设置标准,审定承担高级、中级、初级培训资格的学校,统一颁发培训资格证书。不具备培训资格的学校,不能承担培训任务。
第二十一条 公安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分别组织人民警察培训工作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择优奖励。
第五章 培训学校和任务
第二十二条 公安部部属高等学校主要承担全国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高级培训,以及公安部举办的其他培训。同时承担公安部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中级培训和初级培训。
第二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所属人民警察学校,主要承担本地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中级培训,以及公安厅(局)举办的其他培训。同时承担公安厅(局)机关及其直属单位的初级培训。
第二十四条 地(市)人民警察学校,承担本地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初级培训。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警察学校按照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实施培训。
第二十六条 承担培训任务的人民警察学校,应当按照各级人民警察学校设置标准进行建设。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列入武警序列的公安边防、消防、警卫系统的警官和文职干部的专门业务与岗位培训、知识技能更新培训,分别纳入相应的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中级、初级培训。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由公安部政治部负责解释。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发布部门:公安部 发布日期:1995年08月16日 实施日期:1995年08月16日(中央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