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5篇

时间:2019-05-14 04:03: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

第一篇: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

称: 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 文

号:交政研发〔2014〕242号 发布机构:政策研究室

发文日期:2014年12月31日 主题分类:其他

索 引 号:2014-00019 主 题 词:深化;改革;意见

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部属各单位、部内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精神,落实中央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基本原则

(1)坚持深化改革,遵循市场规律,是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经验,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四个交通”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城乡交通运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为服务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交通运输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提高推进发展的能力,努力开拓中国特色交通运输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2)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提升服务、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交通运输生产力,努力开创“四个交通”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3)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总目标是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0年,在交通运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交通运输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支撑和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能力显著增强,形成更加成熟规范、运行有效的交通运输制度体系。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市场决定作用。立足于交通运输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发挥市场在交通运输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坚持依法推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推动及时上升为法律法规;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推动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

——坚持注重实效。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推动交通运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群众。在改革中要突出问题导向,敢于攻坚克难,加强探索创新,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坚持统筹兼顾。对一些涉及面广、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坚持加强顶层设计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兼顾各方利益,广泛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切实把握好改革的力度和节奏,做到稳中求进。

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制机制

(4)深化交通大部门制改革。加强综合交通运输制度建设,推动国家层面出台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建立健全和落实部与部管国家局之间的职责关系和工作运行机制,推动完善部管国家局与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机制,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支持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统筹地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管理,加快形成“大交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加大综合交通运输改革探索,选择具备条件的地方建立综合交通运输改革试验区。

铁路、民航、邮政的其他改革由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具体研究部署。

(5)完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编制机制。制定出台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编制与实施办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建立跨区域的交通运输规划编制协调机制。落实国家规划、政策、规定,完善各种运输方式规划编制工作机制,加强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发展的统筹规划。完善交通运输规划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充分发挥下一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社会各方的作用。探索建立交通运输与国土、住建等部门之间多规衔接的规划编制机制。

(6)完善综合运输服务衔接机制。制定完善多式联运系统、综合交通枢纽等建设、服务标准,实现各种运输方式标准的有效衔接。成立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标准的制修订和实施工作。推进货运“一单制”、客运“一票制”、信息服务“一站式”,实现综合运输一体化服务。完善国家重大节假日等特殊时期运输服务协调机制,提升综合运输服务保障能力和水平。

三、加快完善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

(7)完善交通运输市场规则。建立公平开放、统一透明的交通运输市场,完善市场准入制度,探索分类建立负面清单。探索交通运输领域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全面清理交通运输领域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

(8)完善交通运输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作用,逐步放开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竞争性环节价格。提高公共交通、农村客运、航道等公益性服务定价透明度,公示收费项目和服务标准,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港口收费,减少收费项目,对竞争性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加快修订《港口收费规则》。完善各种运输方式价格形成机制,根据服务质量实行不同定价,更好地发挥价格在合理调节出行需求中的作用。

(9)完善交通运输市场信用体系。建立健全涵盖交通运输工程建设、运输服务等领域的行业信用体系。针对不同交通运输从业主体,逐步建立具有监督、申诉和复核机制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并落实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实施动态监管。建立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行业信用信息平台,推进与公安、工商、税务、金融、安监等部门信用系统的有效对接和信息共享。

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10)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全面清理交通运输行业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加大水运、海事等领域简政放权力度,减少交通运输建设投资、生产经营活动等审批。完善交通运输行政审批事项承接落实机制,确保下放的事项承接到位。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减少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交通运输行政审批环节,优化审批流程,完善跨区域联合审批制度,推进网上办理和窗口集中办理,实现审批、管理、监督相分离。

(11)加强公共服务职责。清理规范交通运输行政权力,公布交通运输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完善交通运输行业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将适合由行业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委托或移交给社会组织承担。建立交通运输部门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制度,制定交通运输领域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意见,明确购买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推动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在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等运营服务领域,进一步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12)加强市场监管职责。加强交通运输过程监管和后续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快建立交通运输强制性标准体系,重点加强对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环境保护、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应用信息化等手段创新监管方式,建立交通运输监管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监管信息的归集和共享。深化交通运输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对从业人员实施分类培养、分级管理。

(13)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高等院校深化改革的要求,探索深化大连海事大学改革的目标和途径。合理划分交通运输系统所属公益性检测机构与经营性检测机构,稳步推进机构整合,探索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信息共享和数据互认。推动全国船舶检验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船舶检验机构。稳步推进部属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科学界定单位类别,明确功能定位,实行分类管理。完善部属事业单位内部治理体系和运行管理模式,加强综合绩效考核。深化部属文化单位改革,增强发展活力。

五、加快推进交通运输法治建设

(14)完善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发挥法治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中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推进交通运输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健全交通运输立法项目的征集、论证及立法后评估制度。完善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机制。

(15)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研究制定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指导意见,稳步推进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相对集中执法权,明确市县两级交通运输部门为主要的行政执法主体,省级交通运输部门保留必要的执法职责。加强公路“三乱”等重点领域执法整治,完善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执法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推动将交通运输执法机构纳入行政序列。积极推动跨部门联合执法。健全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的移送标准和程序。

(16)健全交通运输依法决策机制。加快法治政府部门建设,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交通运输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积极推行交通运输部门法律顾问制度。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完善交通运输部门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深化交通运输投融资体制改革

(17)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按照中央财税体制改革和事权划分的要求,研究制订公路、水路等领域事权划分方案。根据事权的划分,建立与事权相匹配的支出责任体系和管理制度,调整完善与履行职责相适应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保障机制。

(18)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机制。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等投资、建设、养护和运营。支持各地通过投资补助、基金注资、担保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优先支持引入社会资本的项目。建立中央交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运行机制。鼓励各地探索设立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和发展基金,建立稳定的资金保障机制。推动各地建立支持交通运输发展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防范和化解交通运输政府性债务风险。

(19)完善交通运输预算管理制度。制定完善交通运输预算管理制度规定或意见。推行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模式,编制交通运输发展三年滚动预算。建立健全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与三年滚动预算衔接机制。清理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取消效果不明显的专项,整合归并功能相近、领域相同专项。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细化部门预决算公开内容,逐步将部门预决算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七、深化公路管理体制改革

(20)推进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公路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积极试行公路建设项目自管、代建、设计施工总承包等模式,探索项目专业化管理新模式。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完善法人资格管理、目标考核、监督约束等机制。改革工程监理制,明确监理发展定位和职责,引导监理企业转型发展。完善招标投标制,改革资格审查和评标办法,加强信用评价在招标投标中的应用,加大对围标、串标等行为的重点监管和依法查处。强化合同管理制,完善合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合同履约考核评价制度。

(21)推进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根据公路的不同功能定位,建立健全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公路养护组织模式。按照国家财税体制改革要求,科学划分国道、省道、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职责。建立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的非收费公路养护保障机制,加强养护资金使用监管。深化全寿命周期养护成本理念,全面开展预防性养护。积极探索公路养护市场化机制,推进收费公路养护工程、普通国省干线大修养护工程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农村公路专业性养护工程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组建区域性公路养护应急保通队伍。

(22)完善公路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公路路面技术状况和重大桥隧安全运行监测,完善公路灾害预报预警体系。完善公路应急管理体系,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应急力量配备和协调,强化警地联合应急机制建设。推进国家区域性公路交通应急反应与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公路设施损毁、破坏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联合工信、公安等部门完善公路源头治超、联合治超、科技治超工作机制,重点整治车辆非法改装等行为。探索实行计重前置、非现场执法等公路治超方式。推进跨区域大件运输一站式审批和一证通行。

(23)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多元化的出行需求,按照使用者付费、债务风险可控等原则,完善收费公路发展机制。制定收费公路改革方案,加快推进《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改革收费公路管理模式,对政府投资的收费公路实行收支两条线,通行费收支纳入政府预算管理;对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及社会资本全额投资建设的经营性高速公路,实行特许经营。改革收费公路通行费率形成机制,实现通行费率与营运服务水平等挂钩。完善收费公路信息公开制度。

八、深化水路管理体制改革

(24)深化港口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港口管理体制,推动港口资源整合,促进区域港口集约化、一体化发展。完善现代港口服务体系,推动港口与临港物流园区、保税区等融合发展。完善港口岸线管理制度,提高岸线资源使用效率。支持国有港口企业创新建设、经营方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引航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引航服务标准和规范,加强引航服务与安全监督管理。

(25)深化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国家与地方航道管理机构的职责体系,逐步建立以中央和省两级为主,相对集中的管理模式。加快推进长江航道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事企分开。根据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推进界河航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中央统一管理。建立健全跨区域内河航道管理机构,完善部属航道管理机构与地方航道管理机构的联动机制。理顺通航建筑物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运转高效的三峡等枢纽通航管理体制。

(26)深化海事管理体制改革。理顺海事、港航等部门水上监督职责,实现统一高效管理。全面推进海事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海事管理模式、监管方式创新,提升海事监管、航海保障和应急处置等能力。推进海事基层执法机构改革,加强现场执法。加快推进内河巡航救助一体化。完善船舶污染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海事履约机制和海事磋商机制。完善与海警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海上行政执法。

(27)深化搜救打捞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专业救助打捞体系,提升救助打捞能力。完善应急值班待命制度,科学配置救助打捞力量,探索建立海事巡航和专业救助联动合作机制。加强与有关方面的应急联动,完善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的机制,健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救助打捞的机制。推进交通运输专业打捞单位市场化改革。加快救捞系统飞行单位机构改革,建立适应公共安全应急需求和符合国家民航规则标准的管理运行体制机制。

(28)深化交通公安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国家司法管理体制改革要求,深化交通公安的改革。积极推进交通公安正规化、专业化、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交通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水平。加强水上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水上治安防控体系。深化行业内外合作,完善区域性和行业性相互补充的执法合作机制。

九、完善现代运输服务体系

(29)深化公共交通体制机制改革。探索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合理发展模式,完善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机制,科学引导公众出行需求,合理控制私人小汽车的增长和使用,使公共交通成为公众出行优选。改革公共交通管理体制,推动公共交通与城市土地使用一体化规划,探索建立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机制,优化公共汽电车、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引导公共交通企业规模经营、适度竞争。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绩效评价体系,深化公交都市创建工作。健全城乡和跨区域公共交通衔接机制,促进城乡和区域公共交通协调发展。

(30)深化道路客运市场化改革。优化道路客运线网布局规划,提高群众换乘的便捷性。改革道路客运班线经营权配置机制,全面推进实施客运线路服务质量招投标制度。发挥市场在线路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扩大企业在站点变更、班次增减、车辆更新等方面的经营自主权。创新客运组织和管理方式,适应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完善农村客运运营机制,促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

(31)完善交通运输促进物流业发展体制机制。推动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发挥交通运输在物流业发展中的基础和主体作用。完善交通运输与发展改革、商务、海关、供销等部门综合协调机制,打破条块分割和地区封锁,加快形成跨区域物流大通道,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共同配送等组织方式,支持无车承运人、货运中介等管理方式创新。完善配送车辆进入城区作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配送与车辆管理工作协作机制,着力解决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快推进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各类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32)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市场化改革。科学定位出租汽车服务,完善运力投放机制,科学调节出租汽车总量,推进通过服务质量招投标等方式配置出租汽车的车辆经营权。完善出租汽车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形成与公共交通合理的比价关系。加强对手机召车等新型服务模式的规范管理,鼓励发展多样化约车服务。推动出租汽车行业实行公司化、集约化经营和员工制管理,进一步形成畅通有序的行业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机制。

(33)深化汽车维修和驾培市场化改革。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促进维修市场公平竞争。推进汽车维修配件供应渠道开放流通,破除维修配件渠道垄断,探索建立汽车维修配件质量追溯体系。鼓励汽车维修企业开展连锁经营或重组并购,打造优质品牌,提升服务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深化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和道路从业人员培训市场化改革,推动完善考培分离制度,强化专职驾驶员培训。

十、完善交通运输转型升级体制机制

(34)完善智慧交通体制机制。研究制定智慧交通发展框架。加快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促进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等互联互通,实现ETC、公共交通一卡通等全国联网。推动交通运输行业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安全应用,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完善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行业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推进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卫星导航等技术装备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完善对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培育建设一批国家级、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研发中心。建立健全交通运输领域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开放运行机制。

(35)完善绿色交通体制机制。研究制定绿色交通发展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引导社会各方共同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健全营运车船燃料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绿色交通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完善重点交通运输企业节能减排监管和工程建设生态保护制度。完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产品(技术)推广机制,大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积极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推广合同能源管理,积极培育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服务机构,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大力倡导绿色出行。

(36)完善平安交通体制机制。科学界定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与其他安全监管部门的责任界限,健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制定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规范,探索推行尽职免责的监管制度。健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强化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完善交通运输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健全安全生产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报备、挂牌督办等制度。建立交通运输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安全风险辨识、评估、预防控制等制度。完善危险品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巡视制度。

(37)加强交通运输对外合作与开放。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等战略,推进陆上和海上战略通道建设,推进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和国际运输便利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深化交通运输对外交流与合作,提高“引进来”和“走出去”水平。积极参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创新航运开放等政策。理顺国际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探索建立垂直管理与委托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38)推进交通运输行业文化创新。深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培育和弘扬交通精神,增强交通运输发展内生动力。完善交通运输新闻发言人制度,改进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工作。提升交通运输舆情收集和研判能力,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注重引导社会舆情。推动交通运输领域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公共关系处理水平。

(39)完善交通运输反腐败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制定实施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认真落实查办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制度。完善惩治腐败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任职回避等方面的规章制度。深化交通运输领域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招标投标、设计变更、物资采购、资金拨付等环节发生的腐败问题。加强纪检监察监督与巡视监督、审计监督的协调联动。

十一、加强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组织领导

(40)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决策部署上,紧跟中央的新论断、新规定、新要求,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正确对待利益格局调整,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部和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要健全改革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加强改革的组织实施。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实化改革任务和举措,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表,建立改革任务台帐,逐项抓好落实。要加强对改革任务进展情况的督查和评估,根据内外部因素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不断推动改革取得实效。

(41)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胆探索,加强重大改革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交通运输改革不断深化。对一些暂时拿不准或不宜全面推开的改革,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和单位开展改革试点,形成经验逐步推广。要在试点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成功经验,推动试点工作一批一批压茬进行,梯次推进,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试验成果。

(42)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破解难题,齐心协力推进改革。要加强对改革的统筹推进,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加强沟通协作,共同研究破解改革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完成,推进交通运输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交通运输部

2014年12月30日(此件公开发布

第二篇:2018年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附 件:

2018年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工作要点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提高交通运输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围绕“降成本、补短板、强服务、优环境、增动能”,现制定《2018年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要点》。

一、降成本

进一步推动降费,深化管理和运输组织创新,持续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物流企业成本,2018年预计减轻实体经济企业负担约876.5亿元。并通过豁免低危气体道路运输等延续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力求减轻企业负担取得更大成效。

1.加快发展多式联运,重点推进铁水联运发展,推动主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以上,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130亿元(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水运局、规划司)。

2.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免收整车合法装载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预计2018年优惠通行费360亿元(牵头单位:公路局)。

3.鼓励货车使用ETC非现金支付、国际标准集装箱优惠计费、降低货车通行费收费标准,新增ETC专用车道2000条,ETC用户1500万,预计2018年优惠通行费135亿元(牵头单位:公路局)。

4.扩大高速公路分时段差异化收费试点,预计2018年试点项目优惠通行费18亿元(牵头单位:公路局)。

5.完善高速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开具,预计2018年抵扣1.5亿元(牵头单位:公路局)。

6.严格落实取消营业性货运车辆二级维护强制检测,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80亿元(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7.落实货运车辆年检、年审合并工作,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100亿元(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8.持续推进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5亿元(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9.精简中央定价港口收费项目,规范市场自主定价的港口经营服务性收费,预计2018年减轻企业负担47亿元(牵头单位:水运局)。

二、补短板

聚焦交通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和瓶颈制约,保持合理有效投资,加快推动基础设施联网优化,更好地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着力防控债务风险。

10.加快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完善高速公路网、持续提升国省干线技术等级、优化津冀沿海港口布局,推进区域航道、锚地、引航等公共资源的共享共用。优先保障雄安新区对外骨干通道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北京冬奥会重大交通保障工程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

11.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新增区域内高等级航道里程360公里,做好三峡升船机通航暨竣工验收工作,改善3~4个港区的港口集疏运条件,推进成都—丽江国家高速公路宜宾新市至攀枝花段等高速公路待贯通路段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水运局)。

12.推进“一带一路”交通建设,推进与六大走廊对接的境内高速公路待建路段以及口岸公路和界河桥梁建设。加快连接满洲里、二连浩特、龙邦、磨憨等边境公路口岸的国家高速公路建设。有序推进黑河黑龙江大桥等界河桥梁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公路局)。

13.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深度贫困地区为攻坚重点,加快剩余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深化“四好农村路”建设,推进贫困地区资源路、旅游路、产业开发路改造建设,新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新增通硬化路建制村5000个(牵头单位:规划司、公路局)。

14.支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支持重点方向国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防公路、客运场站、国省干线服务区和邮政设施等建设,持续开展国防交通专业保障力量训练,协调有关单位及时完成各项国防运输任务,落实行业北斗系统应用专项规划(牵头单位:规划司)。

15.推进国家高速公路主通道建设及拥挤路段扩容改造,实施深中通道、武穴长江大桥、汶马高速、绵九高速等工程,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000公里。推进普通国省道建设,加强待贯通路段建设和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等,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1.6万公里。实施乡道及以上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8万公里、危桥改造2500座(牵头单位:规划司、公路局)。

16.推进沿海港口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沿海港口10个港区的航道通航和防波堤掩护条件(牵头单位:规划司、水运局)。

17.推进内河高等级航道建设,新增内河高等级航道达标里程600公里(牵头单位:规划司、水运局)。

18.完善物流园区布局,以物流大通道为依托,推动30个辐射带动力强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

19.以国际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为重点,推动20个集多种运输方式与城市客运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牵头单位:规划司)。

20.畅通港站枢纽“微循环”,推进重点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改善8个港区的铁路和公路集疏运条件(牵头单位:规划司)。21.建设、改造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设施1000个(牵头单位:公路局)。

22.推动建立稳定的专项资金政策,研究设立公路发展基金、公路产业投资基金,继续规范有序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用好政府一般债券和收费公路专项债券政策,加强防范和化解交通运输行业债务风险(牵头单位:财审司)。

三、强服务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着力优化服务、畅通运输组织链条、提升重点领域服务能力,改善旅客出行体验,切实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23.鼓励开展空铁、公铁、空巴等形式多样的联程运输服务,积极发展“一站式”联程运输票务服务。重点推进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建设,推动道路客票实名制,鼓励不同运输方式站场互设自动售(取)票设备(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24.提升冷链物流、城市配送等重点物流领域服务水平。发布《道路冷链运输服务规则》,规范冷链物流经营行为。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实施政策文件,开展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25.会同相关部门持续推进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不合规车辆运输车淘汰退出目标。印发实施政策文件,组织开展模块化中置轴汽车列车示范运行工作,推进货运车型标准化(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26.推进15个省份道路普通货运车辆在辖区范围内办理异地检验检测,便利货车检验检测服务(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27.进一步推进乡镇、建制村通客车,新增5000个建制村通客车,推广农村客运APP(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科技司)

28.深入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文明服务创建工作,制定2018年高速公路服务区工作要点,组织修订《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办法(试行)》(牵头单位:公路局)。

29.以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为载体,遴选50个左右创建城市,开展绿色出行专项行动,积极倡导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规划司)。

30.选取5个左右省份开展“司机之家”试点建设,改善货车司机工作条件(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31.着力改善海运贸易便利化条件,配合相关部门推进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海事信息与口岸相关管理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持续提升海事港口服务效能,进一步压缩海运货物及船舶通关时间(牵头单位:海事局)。

32.研究完善内河船型标准化技术政策,归并简化过闸运输船舶指标体系,调整优化船型标准(牵头单位:水运局)。

33.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边坡自然水深,解决大型国际邮轮与大型重载集装箱船舶安全超宽交会的突出矛盾,提高通航效率(牵头单位:水运局、海事局)。

34.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运输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提高物流全链条服务质量,增强物流服务时效,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建设,研究制定交通运输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完善合格评定体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从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加强对质量的全方位监管。持续开展公路水运品质工程创建工作,组织品质工程项目评选,开展品质工程关键技术和管理攻关行动(牵头单位:科技司、政研室、运输服务司、安质司)。

四、优环境

通过推进“放管服”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等工作,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激发市场活力,不断优化投资和市场环境。

35.大力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工作,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推进“部政府网站群建设升级改造工程”,组织开展2018年行业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工作(牵头单位:法制司、科技司、办公厅)。

36.加快推动已报送国审办取消的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许可事项落实工作,完善事中事后监管细则,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牵头单位:法制司)。

37.推进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工作,研究建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履行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牵头单位:财审司、规划司)。

38.加快综合交通运输、冷链物流、智能运输和信用等领域标准制修订,加强重点标准有效供给,鼓励、引领企业主动制定和实施先进标准(牵头单位:科技司)。

39.推动印发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联合激励备忘录和网约车领域联合惩戒备忘录。组织落实已有相关联合惩戒备忘录,通过“信用交通网站”定期发布行业“黑红名单”,并开展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推进“信用交通省”建设(牵头单位:政研室、水运局)。

40.制定印发《交通运输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规划》,推动交通运输网络安全评估及监测预警信息平台上线运行(牵头单位:科技司)。

41.深化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改革,推动港口资源整合,加快港口一体化发展(牵头单位:水运局)。

42.落实《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要求,规范实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资格制度,并有序做好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牵头单位:人教司、职业资格中心)。

43.加快推进汽车维修电子档案系统建设,提升汽车维修服务满意度(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44.督促指导各地落实《关于治理车辆超载超限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牵头单位:公路局)。

45.组织实施对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进行清理。制定2017—2018年清理现行排除限制竞争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对现行规章、政策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护、指定交易、市场壁垒等内容进行梳理、核查,按程序予以废除或者调整,及时将清废情况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牵头单位:法制司)。

五、增动能。

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发展交通运输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46.支持培育“一带一路”海陆运输示范项目。利用既有多双边机制,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交通部门合作,推动“中欧陆海快线”项目扩大经营规模。推动实施与越南、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签署的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协定,开展1个国际道路试运行活动(牵头单位:国际司、运输服务司、水运局)。

47.配合相关部门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牵头单位:水运局、海事局)。48.推进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交通运输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推进实施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牵头单位:科技司)。

49.深入推进智慧公路、智慧港口、综合交通出行及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等智慧交通试点示范建设,组织完成交通控制与运行系统的仿真及评估原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基本建成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组织实施综合交通出行及旅游服务大数据示范工程(牵头单位:规划司、公路局、水运局、科技司)。

50.完善网约车、小微客车租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配套政策。重点推动出台对网约车行业严重违法失信市场主体及有关人员实施联合惩戒等的政策。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关于租赁车辆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处置的政策文件以及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用户资金监管的规范性文件。(牵头单位:运输服务司)。

51.深入开展绿色港口创建行动,公布一批创建名单,提高港口绿色发展水平(牵头单位:水运局)。

52.以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为载体,进一步扩大示范覆盖范围,大力推行集约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的建设理念,推进100个绿色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建设,实现公路建设转型升级,增强公路建设发展新动能(牵头单位:公路局)。53.推动邮轮经济发展,建立邮轮船票制度,制订邮轮港口服务标准(牵头单位:水运局)。

第三篇: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革意见

xxx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十一五”以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广大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密切合作,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大胆改革。以评为xx省示范高职院校、升格为副厅级单位为标志,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整体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随着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竞争呈现常态化趋势,为保证全国一流xx职业院校和国家级院校建设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当前制约学校发展的内在问题是: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相对滞后,专业建设与学校发展要求不同步,专业教学团队优势不明显,专业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缺乏竞争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仍显陈旧,教学资源条件与教学要求不匹配,教学水平存在着滑坡的潜在危险;科研力量分散,高水平成果少,技术开发能力弱,社会服务能力不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竞争力不强,筹措经费能力差;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缺乏生机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影响着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和总体功能的发挥。

这些问题表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任务相当艰巨繁重。解决 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唯一出路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当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要求,要加快发展与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相适应、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工程师、高级技工和高素质职业人才,为广大年轻人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2013年年会上指出,职业院校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以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为主线,以办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的12项制度,推动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创新。

国家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政策精神,为学校深化校内综合改革创造了较好的客观条件和外部环境。全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工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真研究,精心运作,把改革推向深入。

一、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

1、改革创新是我校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校60年来克难攻坚的重要法宝,是办好人民满意职业教育的必经之路、创建全国一流xx职业院校并进入国家级高职院校行列的强校之路。我们要继续坚持“在改革中促提升,在开放中谋发展,在合作中育特色”的基本办学思想,以改革统揽全局,以创新推进发展,以 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和集团化办学为抓手,坚定不移谋发展,坚持不懈创特色,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推进学校事业迈上新台阶。

2、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我校处于内涵式发展初级阶段这一最大实际,加强和改善学校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领导,以“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强化内涵、提高质量”为工作总思路,坚持“立足xx、服务基层、致力环保”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改革统揽全局,以创新推进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职业化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特色优势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高水平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基础,以推进集团化办学和生态文明示范校园建设为重点,深入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品牌特色专业培育工程、队伍职业能力提高工程、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改革发展的总目标是按照《xxx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合力,激发和增强学校创新发展活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全体师生的智慧,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从2014年起,用三年左右的时间,通过深入、系统和配套的改革,坚决破解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建立健全学校育人体系,提高办学治校能力和战略执行力,确保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文化育人、内部管理体制机 制、干部人事制度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重大成效,为继续深入推进学校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全国一流xx职业院校和国家级高职院校。

4、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勇于创新,积极稳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简政放权,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

三、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深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

5、坚持“育人为本”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教育体系。新型的人才教育体系应突出强化大学生专业技能应用能力和人文职业素养,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丰富其知识、强化其技能、培育其精神、强健其体魄”的人才培养理念统领育人工作;要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探索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要建立人才培养委员会,组建专业团队开展高职专业人才教学体系的咨询论证工作;要着力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创业计划,在巩固和完善现有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逐步推进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教学示范基地、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创业训练基地”建设;要积极探索开设全校性的人文素养课程,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人文(通识)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发展等研究机构的建设,要大胆探索“学生成长导师制”建设,积极引导高学历、高素质 的骨干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成才进行全程引导,培养学生用阳光心态认识社会、用积极心态适应社会的社会素养和综合发展能力。

6、坚持“立足xx、服务地方、致力环保”办学方向,树立“品牌特色”理念,推进专业结构优化和专业综合改革。要紧密结合现代xx建设发展、xx生态文明示范省建设和地方“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际,培育建设一批引领和服务xx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要实施“特色专业培育建设计划”、“品牌专业培育建设计划”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计划”,争上一批国家级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要围绕专业建设重要环节推进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探索学分制和学生跨专业学习第二专业,推行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示范专业建设并发挥其示范作用;要建立完善专业预警、结构调整和招生宣传政策调整机制,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7、确立“优质精品”理念,启动“百门优质精品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和特色教材建设。设立特色精品课程与教材建设基金,加强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和课程实施标准建设,加强专业教材使用情况检查和审核评价工作;以特色优质为基本要求,加强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建设一批面向师生及社会的网络共享课程;注重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积极引导知行一体人文课程与特色教材建设。

8、确立“骨干引领”理念,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建 设。要大力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出台学校师德标准与考评体系,每年开展一次师德考评,实施“教书育人名师工程”计划,培育教书育人先进典型。要以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中青年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为重点,建立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教学改革、研究交流、质量评价等工作的一体化制度,推动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设立专业主任、课程首席教师和课程骨干教师等教师关键岗位,建立并实施“专业主任职责与要求”,提高专业主任的责任和管理权力,打通教师专业成长通道;完善教学创新发展机制,继续实施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工程,启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计划”与“专业教学团队培育计划”,着力培育校级、省级和国家级名师和教学团队,切实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教学管理水平。

9、确立“国标建设”理念,启动创建国家级高职院校工作。成立“创建国家级高职院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创建国家级高职院校工作的领导;组建“创建国家级高职院校”工作组,按照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评估标准及指标体系,开展申报研究工作,为学校申报国家级高职院校当好参谋助手;要建立健全制度化、常态化的学校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机制,及时调整创建国家级高职院校的相应工作部署。

(二)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

10、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要把学校章程建设摆在突出位子,及时制定学院章程,发挥章程在依法治校中的“宪章”作用,把学校各项工作纳入章程管辖范畴;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院长负责、专家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支持院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及时制定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党委与行政集体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坚持校务公开、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和完善学校民主管理、自主发展、自我完善的科学组织形式。

11、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要进一步理顺校院关系,明确二级学院的权利和责任,采用扁平化管理,管理重心下移,合理配置管理权限,实行动态经费分配使用制度,扩大其办学自主权,健全完善校院二级层级管理模式。充分优化和利用教育资源,激发二级学院办学活力,使学院逐步成为拥有相应自主权、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办学实体;改革二级学院用人和分配制度、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完善二级学院治理结构,建立起二级学院内部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

12、精简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精简归并机关机构,按照精简高效的“大部制”原则归并机关相近职能处室,压缩机关人员编制;健全管理工作制度程序,提高办事效益;转换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三)深入推进环境育人机制改革

13、大力倡导“文化育人”理念。文化是育人的根本。要建 立健全“文化育人和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协调联动机构。要在全校大力弘扬“办学校就是办文化”和的文化育人观。积极创设有利于“以生态文化为引领的校园文化”繁荣发展的创新机制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和提升学校软实力的引领功能、凝聚功能、培育功能和创新功能,为实现我校创建“全国一流xx职业院校和国家级高职院校”的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力的文化支撑。

14、倾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以“多维育人文化”(即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创业文化、实践文化、社团文化、产业文化)为主干,健全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与实践体系,着力开展“一院一特色,一社团一品牌”创建活动,打造大学生文化活动品牌;要设立大学生成长成才基金,继续完善“自强之星”、“校园十佳大学生”、“创业之星”评选工作;要强化专业类、创新实践类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作用,适时创建起点高、品位高的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心;要大力宣传优秀校友的创业历程、创业成就与人生感悟,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忱。

15、大力提升校园环境品味。以文化育人为主线,以国家级高职院校要求为标准,重新审视校园环境建设,启动新一轮生态文明校园环境美化提升计划,实现校园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协同育人目标;科学规划并务实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改善校园服务设施,健全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学校现代化管理水平。

16、切实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倡导“全员育人”理念,完善《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落实辅导员队伍培养发展、职称职级晋升等相关政策和待遇,切实发挥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推进辅导员工作课程化;不断改善大学生学习生活条件,落实和完善奖、贷、助、补、减、免、勤等各项助学政策;切实加强学报、校报、校园网、广播、宣传橱窗尤其是网络新媒体宣传文化载体的建设,加强思想引导,加大世情国情和党史校史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开展学校发展战略宣传,实事求是宣传校园内外发展动态,激发师生员工爱国爱校情怀,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四)深化“开放办学”机制改革

17、加强“开放办学”顶层设计。制定学校《开放办学能力建设规划与实施细则》,加强“开放办学”项目系统设计,积极开展继续教育、行业培训、科研开发、项目合作等社会服务,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拓展学校发展的外部空间,提升学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能力和社会影响力;加强“开放办学”制度建设,规范合作项目管理,探索开放合作激励机制,设立“开放合作办学重大贡献奖”。

18、构建集团化办学新机制。要用好、用活、用足国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政策,积极寻求在xxxx职业教育集团框架内办学治校的新机制,发挥集团优势,深度开展校行、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并在构建集团化联合培养人才 的新机制、新模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办学等方面取得实质进展,获得宝贵经验,整体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使学校集团化办学工作水平跃居一流水平。

(五)深化开展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19、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压缩非教学人员,逐渐加大管理服务人员双向选择力度,减少人浮于事和人才浪费的现象;本着精简高效原则,重新核定部门岗位与编制数,探索职员制改革,完善晋升、轮岗、分流制度,形成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校内人员流动新机制;加强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考核与聘后管理。聘任条件进一步规范化合理化,加强可操作性、公开性、公平性。

20、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切实建立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岗位交流、培养管理和考核监督机制,制定和落实干部培训规划,加强干部梯队建设,形成年轻后备干部的选拔与培养办法;落实中层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定期岗位交流制度,切实根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干或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风气,下大力气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作风优良、廉政勤政、执行力强的专业化高素质管理干部队伍。

21、实施人才队伍优化战略。瞄准创建国家级高职院校目标,规范人才引进标准和程序,多途径深入实施教师队伍转型升级计划,大力引进一批40岁左右、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 和一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能工巧匠,出台二级学院人才引进政策,纳入二级学院工作考核范围,从根本上改变高层次人才少、教师队伍结构性不合理的问题;完善骨干教师、课程首席教师和专业责任教师选拔、培养机制,鼓励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造就一批专业建设和科研领军人才。支持青年教师到基层挂职锻炼,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企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参与企业的项目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造就一批理论扎实、业务精湛、技能娴熟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

22、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以绩效与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与分配机制,划分岗位等级进行分类考核,合理区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建立和完善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初次分配的报酬机制,健全收入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一线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教职工收入,逐步实现教职工工资福利待遇较快增长。

(六)加强“民生工程”建设。

23、启动民生工程建设发展规划。民生工程事关学校发展大计,要分阶段、有计划、有组织地解决民生方面的重大问题,科学回应广大师生员工对学校发展与民生水平的关切;要持续深入地研究解决改变学校经费紧张问题,拓宽学校收入来源渠道;要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盘活学校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持续深入倡导勤俭办学,科学合理安排预算,加强成本核算,强化财务监督、审计监督,严格控制“三公”经 费,统筹兼顾安排各项支出,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4、切实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成立学生工作委员会,健全运行体制、机制,有效整合教学、管理、服务等资源形成学生工作合力,不断提高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工作成效;完善大学生就业创业“一把手”工程相关制度;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和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人才需求与专业设置预测预警和发布制度;设立大学生创业扶持基金,着力构建生涯教育、求职训练、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着力打造就业创业品牌项目,全面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四、全面深化校内综合改革的工作要求

25、校内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思想观念的更新、机制的转变和利益的调整,任务重,难度大,政策性强,必须在学校党委的领导到下有计划有组织的推行。各处室和二级学院要认真做好改革的宣传发动工作,坚决执行学校的改革方案,主动化解、克服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证各项改革措施落在实处。

26、为确保改革工作顺利推进,学校成立改革领导小组,由书记校长挂帅,副书记具体负责,统筹全校改革方案的制定、论证,实施过程中的协调,下设各改革工作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负责分项改革方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各改革小组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精心制定好方案,广泛听取意见,要把制定方案、讨论改革的过程变为不断统一认识、动员、组织、团结广大群众积极 投身改革的过程,方案一旦形成,就要坚决的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积极稳妥地实施。

我校是xx省示范院校,但存在地处xx不利发展的劣势,只有不断地努力进取,通过改革增强学校的综合实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才能在新一轮的高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继续向前发展,全校各级干部和教职工要有危机感,以高度的责任心,关心改革,参与改革,齐心协力,为实现学校二次创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四篇:《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

《关于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意见》即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14--2018)

全面深化人民法院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7个方面65项改革举措:

(一)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度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从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体现司法公正的要求出发,探索建立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司法管辖制度。到2017年底,初步形成科学合理、衔接有序、确保公正的司法管辖制度。

1.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划的重大民商事、行政等案件,确保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调整跨行政区划重大民商事、行政案件的级别管辖制度,实现与最高人民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有序衔接。

2.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法院。以科学、精简、高效和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为原则,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法院,构建普通类型案件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特殊类型案件在跨行政区划法院受理的诉讼格局。将铁路运输法院改造为跨行政区划法院,主要审理跨行政区划案件、重大行政案件、环境资源保护、企业破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案件、跨行政区划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和原铁路运输法院受理的刑事、民事案件。

3.推动设立知识产权法院。根据知识产权案件的特点和审判需要,建立和完善符合知识产权案件审判规律的专门程序、管辖制度和审理规则。

4.改革行政案件管辖制度。通过提级管辖和指定管辖,逐步实现易受地方因素影响的行政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规范行政案件申请再审的条件和程序。

5.改革海事案件管辖制度。进一步理顺海事审判体制。科学确定海事法院管辖范围,建立更加符合海事案件审判规律的工作机制。

6.改革环境资源案件管辖制度。推动环境资源审判机构建设。进一步完善环境资源类案件的管辖制度。

7.健全公益诉讼管辖制度。探索建立与检察机关提起的公益诉讼相衔接的案件管辖制度。

8.继续推动法院管理体制改革。将林业法院、农垦法院统一纳入国家司法管理体系,理顺案件管辖机制,改革部门、企业管理法院的体制。

9.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依法打击违法犯罪。

(二)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尊重司法规律,确保庭审在保护诉权、认定证据、查明事实、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实现诉讼证据质证在法庭、案件事实查明在法庭、诉辩意见发表在法庭、裁判理由形成在法庭。到2016年底,推动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促使侦查、审查起诉活动始终围绕审判程序进行。

10.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强化庭审中心意识,落实直接言词原则,严格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发挥庭审对侦查、起诉程序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坚决贯彻疑罪从无原则,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进一步明确非法证据的范围和排除程序。

11.强化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彰显现代司法文明,禁止让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识别服、马甲、囚服等具有监管机构标识的服装出庭受审。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完善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强化控辩对等诉讼理念,禁止对律师进行歧视性安检,为律师依法履职提供便利。依法保障律师履行辩护代理职责,落实律师在庭审中发问、质证、辩论等诉讼权利。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的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12.健全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在立法机关的授权和监督下,有序推进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

13.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明确被告人自愿认罪、自愿接受处罚、积极退赃退赔案件的诉讼程序、处罚标准和处理方式,构建被告人认罪案件和不认罪案件的分流机制,优化配置司法资源。

14.完善民事诉讼证明规则。强化民事诉讼证明中当事人的主导地位,依法确定当事人证明责任。明确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条件、范围和程序。严格落实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发挥庭审质证、认证在认定案件事实中的核心作用。严格高度盖然性原则的适用标准,进一步明确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条件和范围。一切证据必须经过庭审质证后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当事人双方争议较大的重要证据都必须在裁判文书中阐明采纳与否的理由。

15.建立庭审全程录音录像机制。加强科技法庭建设,推动庭审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建立庭审录音录像的管理、使用、储存制度。规范以图文、视频等方式直播庭审的范围和程序。

16.规范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明确人民法院处理涉案财物的标准、范围和程序。进一步规范在刑事、民事和行政诉讼中查封、扣押、冻结和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推动建立涉案财物集中管理信息平台,完善涉案财物信息公开机制。

(三)优化人民法院内部职权配置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优化人民法院内部职权配置,健全立案、审判、执行、审判监督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相互衔接机制,充分发挥一审、二审和再审的不同职能,确保审级独立。到2016年底,形成定位科学、职能明确、运行有效的法院职权配置模式。

17.改革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立案信息的网上公开力度。推动完善诉讼收费制度。

18.完善分案制度。在加强专业化合议庭建设基础上,实行随机分案为主、指定分案为辅的案件分配制度。建立分案情况内部公示制度。对于变更审判组织或承办法官的,应当说明理由并公示。

19.完善审级制度。进一步改革民商事案件级别管辖制度,科学确定基层人民法院的案件管辖范围,逐步改变主要以诉讼标的额确定案件级别管辖的做法。完善提级管辖制度,明确一审案件管辖权从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转移的条件、范围和程序。推动实现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和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

20.强化审级监督。严格规范上级法院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的条件和次数,完善发回重审和指令再审文书的公开释明机制和案件信息反馈机制。人民法院办理二审、提审、申请再审及申诉案件,应当在裁判文书中指出一审或原审存在的问题,并阐明裁判理由。人民法院办理已经立案受理的申诉案件,应当向当事人出具法定形式的结案文书;符合公开条件的,一律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

21.完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废止违反司法规律的考评指标和措施,取消任何形式的排名排序做法。强化法定期限内立案和正常审限内结案,建立长期未结案通报机制,坚决停止人为控制收结案的错误做法。依托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发挥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对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服务、研判和导向作用。

22.深化司法统计改革。以“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为指导,改革司法统计管理体制,打造分类科学、信息全面的司法统计标准体系,逐步构建符合审判实际和司法规律的实证分析模型,建立全国法院裁判文书库和全国法院司法信息大数据中心。

23.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完善最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指导方式,加强司法解释等审判指导方式的规范性、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改革和完善指导性案例的筛选、评估和发布机制。健全完善确保人民法院统一适用法律的工作机制。

24.深化执行体制改革。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加大司法拍卖方式改革力度,重点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模式。完善财产刑执行制度,推动将财产刑执行纳入统一的刑罚执行体制。

25.推动完善司法救助制度。明确司法救助的条件、标准和范围,规范司法救助的受理、审查和决定程序,严格资金的管理使用。推动国家司法救助立法,切实发挥司法救助在帮扶群众、化解矛盾中的积极作用。26.深化司法领域区际国际合作。推动完善司法协助体制,扩大区际、国际司法协助覆盖面。推动制定刑事司法协助法。

(四)健全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严格遵循司法规律,完善以审判权为核心、以审判监督权和审判管理权为保障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审判责任制,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到2015年底,健全完善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配套齐全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

27.健全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选拔政治素质好、办案能力强、专业水平高、司法经验丰富的审判人员担任主审法官。独任制审判以主审法官为中心,配备必要数量的审判辅助人员。合议制审判由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合议庭成员都是主审法官的,原则上由承办案件的主审法官担任审判长。完善院、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担任审判长参加合议庭审理案件的工作机制。改革完善合议庭工作机制,明确合议庭作为审判组织的职能范围,完善合议庭成员在交叉阅卷、庭审、合议等环节中的共同参与和制约监督机制。改革裁判文书签发机制。

28.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按照权责利相统一的原则,明确主审法官、合议庭及其成员的办案责任与免责条件,实现评价机制、问责机制、惩戒机制、退出机制与保障机制的有效衔接。主审法官作为审判长参与合议时,与其他合议庭成员权力平等,但负有主持庭审活动、控制审判流程、组织案件合议、避免程序瑕疵等岗位责任。科学界定合议庭成员的责任,既要确保其独立发表意见,也要明确其个人意见、履职行为在案件处理结果中的责任。

29.健全院、庭长审判管理机制。明确院、庭长与其职务相适应的审判管理职责。规范案件审理程序变更、审限变更的审查报批制度。健全诉讼卷宗分类归档、网上办案、审判流程管控、裁判文书上网工作的内部督导机制。

30.健全院、庭长审判监督机制。明确院、庭长与其职务相适应的审判监督职责,健全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完善主审法官会议、专业法官会议机制。规范院、庭长对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监督机制,建立院、庭长在监督活动中形成的全部文书入卷存档制度。依托现代信息化手段,建立主审法官、合议庭行使审判权与院、庭长行使监督权的全程留痕、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机制,确保监督不缺位、监督不越位、监督必留痕、失职必担责。

31.健全审判管理制度。发挥审判管理在提升审判质效、规范司法行为、严格诉讼程序、统一裁判尺度等方面的保障、促进和服务作用,强化审判流程节点管控,进一步改善案件质量评估工作。

32.改革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合理定位审判委员会职能,强化审判委员会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审判工作重大事项的宏观指导职能。建立审判委员会讨论事项的先行过滤机制,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的范围。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和涉及国家外交、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复杂案件外,审判委员会主要讨论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完善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建立审判委员会会议材料、会议记录的签名确认制度。建立审判委员会决议事项的督办、回复和公示制度。建立审判委员会委员履职考评和内部公示机制。33.推动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拓宽人民陪审员选任渠道和范围,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确保基层群众所占比例不低于新增人民陪审员三分之二。进一步规范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条件,改革选任方式,完善退出机制。明确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职权,完善随机抽取机制。改革陪审方式,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加强人民陪审员依法履职的经费保障。建立人民陪审员动态管理机制。

34.推动裁判文书说理改革。根据不同审级和案件类型,实现裁判文书的繁简分流。加强对当事人争议较大、法律关系复杂、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一审案件,以及所有的二审案件、再审案件、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裁判文书的说理性。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当事人争议不大的一审民商事案件和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被告人认罪的一审轻微刑事案件,使用简化的裁判文书,通过填充要素、简化格式,提高裁判效率。重视律师辩护代理意见,对于律师依法提出的辩护代理意见未予采纳的,应当在裁判文书中说明理由。完善裁判文书说理的刚性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裁判文书说理的评价体系,将裁判文书的说理水平作为法官业绩评价和晋级、选升的重要因素。

35.完善司法廉政监督机制。改进和加强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和廉政监察员工作。建立上级纪委和上级法院为主、下级法院协同配合的违纪案件查处机制,实现纪检监察程序与法官惩戒程序的有序衔接。建立法院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依法规范法院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

36.改革涉诉信访制度。完善诉访分离工作机制,明确诉访分离的标准、范围和程序。健全涉诉信访终结机制,依法规范涉诉信访秩序。建立就地接访督导机制,创新网络办理信访机制。推动建立申诉案件律师代理制度。探索建立社会第三方参与机制,增强涉诉信访矛盾多元化解合力。

(五)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增进公众对司法的了解、信赖和监督。到2015年底,形成体系完备、信息齐全、使用便捷的人民法院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立覆盖全面、系统科学、便民利民的司法为民机制。

37.完善庭审公开制度。建立庭审公告和旁听席位信息的公示与预约制度。对于依法应当公开审理,且受社会关注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已有条件范围内,优先安排与申请旁听者数量相适应的法庭开庭。有条件的审判法庭应当设立媒体旁听席,优先满足新闻媒体的旁听需要。

38.完善审判流程公开平台。推动全国法院政务网站建设。建立全国法院统一的诉讼公告网上办理平台和诉讼公告网站。继续加强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网站建设,完善审判信息数据及时汇总和即时更新机制。加快建设诉讼档案电子化工程。推动实现全国法院在同一平台公开审判流程信息,方便当事人自案件受理之日起,在线获取审判流程节点信息。

39.完善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加强中国裁判文书网网站建设,完善其查询检索、信息聚合功能,方便公众有效获取、查阅、复制裁判文书。严格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实现四级人民法院依法应当公开的生效裁判文书统一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

40.完善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整合各类执行信息,推动实现全国法院在同一平台统一公开执行信息,方便当事人在线了解执行工作进展。加强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布力度,充分发挥其信用惩戒作用,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生效法律文书。完善被执行人信息公开系统建设,方便公众了解执行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41.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公开制度。完善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适用条件和案件办理程序,确保相关案件公开、公正处理。会同刑罚执行机关、检察机关推动网上协同办案平台建设,对执法办案和考核奖惩中的重要事项、重点环节,实行网上录入、信息共享、全程留痕,从制度和技术上确保监督到位。建立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信息网,实现三类案件的立案公示、庭审公告、文书公布统一在网上公开。

42.建立司法公开督导制度。强化公众对司法公开工作的监督,健全对违反司法公开规定行为的投诉机制和救济渠道。充分发挥司法公开三大平台的监督功能,使公众通过平台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成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审判监督和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

43.完善诉讼服务中心制度。加强诉讼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诉讼服务大厅、网上诉讼服务平台、12368司法服务热线。建立网上预约立案、送达、公告、申诉等工作机制。推动远程调解、信访等视频应用,进一步拓展司法为民的广度和深度。

44.完善人民法庭制度。优化人民法庭的区域布局和人员比例。积极推进以中心法庭为主、社区法庭和巡回审判点为辅的法庭布局形式。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完善人民法庭便民立案机制。优化人民法庭人员构成。有序推进人民法庭之间、人民法庭和基层人民法院其他庭室之间的人员交流。

45.推动送达制度改革。推动建立当事人确认送达地址并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约束机制,探索推广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子送达方式,提高送达效率。

46.健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继续推进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纠纷解决机制与诉讼的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引导当事人选择适当的纠纷解决方式。推动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医疗卫生、交通事故、物业管理、保险纠纷等领域加强行业性、专业性纠纷解决组织建设,推动仲裁制度和行政裁决制度的完善。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商事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推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立法进程,构建系统、科学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

47.推动实行普法责任制。强化法院普法意识,充分发挥庭审公开、文书说理、案例发布的普法功能,推动人民法院行使审判职能与履行普法责任的高度统一。

(六)推进法院人员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坚持以审判为中心、以法官为重心,全面推进法院人员的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努力提升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到2017年底,初步建立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结构合理和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法院人员管理制度。

48.推动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官单独职务序列。健全法官助理、书记员、执行员等审判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科学确定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数量比例,建立审判辅助人员的正常增补机制,切实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拓宽审判辅助人员的来源渠道,探索以购买社会化服务的方式,优化审判辅助人员结构。探索推动司法警察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司法行政人员管理制度。

49.建立法官员额制度。根据法院辖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人口数量(含暂住人口)、案件数量、案件类型等基础数据,结合法院审级职能、法官工作量、审判辅助人员配置、办案保障条件等因素,科学确定四级法院的法官员额。根据案件数量、人员结构的变化情况,完善法官员额的动态调节机制。科学设置法官员额制改革过渡方案,综合考虑审判业绩、业务能力、理论水平和法律工作经历等因素,确保优秀法官留在审判一线。

50.改革法官选任制度。针对不同层级的法院,设置不同的法官任职条件。在国家和省一级分别设立由法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法官遴选委员会,制定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任程序,确保品行端正、经验丰富、专业水平较高的优秀法律人才成为法官人选,实现法官遴选机制与法定任免机制的有效衔接。健全初任法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人民法院任职机制。配合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改革,健全预备法官训练制度。适当提高初任法官的任职年龄。建立上级法院法官原则上从下一级法院遴选产生的工作机制。完善将优秀律师、法律学者,以及在立法、检察、执法等部门任职的专业法律人才选任为法官的制度。健全法院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院人员互聘计划。

51.完善法官业绩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符合规律的法官业绩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标准,将评价结果作为法官等级晋升、择优遴选的重要依据。建立不适任法官的退出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措施。

52.完善法官在职培训机制。严格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分类、分级、全员培训,着力提升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法律适用能力和裁判文书写作能力。改进法官教育培训的计划生成、组织调训、跟踪管理和质量评估机制,健全教学师资库、案例库、精品课件库。加强法官培训机构和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建立中国法官教育培训网,依托信息化手段,大力推广网络教学,实现精品教学课件由法院人员免费在线共享。大力加强基层人民法院法官和少数民族双语法官的培训工作。

53.完善法官工资制度。落实法官法规定,研究建立与法官单独职务序列配套的工资制度。

(七)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

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权力运行体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动完善确保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各项制度,优化司法环境,树立司法权威,强化职业保障,提高司法公信力。到2018年底,推动形成信赖司法、尊重司法、支持司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氛围。54.推动省级以下法院人员统一管理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建立省级以下地方法院人员编制统一管理制度。推动建立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法官统一由省级提名、管理并按法定程序任免的机制。

55.建立防止干预司法活动的工作机制。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审判执行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案件全程留痕要求,明确审判组织的记录义务和责任,对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的批示、函文、记录等信息,建立依法提取、介质存储、专库录入、入卷存查机制,相关信息均应当存入案件正卷,供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查询。

56.健全法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合理确定法官、审判辅助人员的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明确不同主体、不同类型过错的甄别标准和免责事由,确保法官依法履职行为不受追究。非因法定事由,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完善法官申诉控告制度,建立法官合法权益因依法履职受到侵害的救济机制,健全不实举报澄清机制。在国家和省一级分别设立由法官代表和社会有关人员参与的法官惩戒委员会,制定公开、公正的法官惩戒程序,既确保法官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时得到应有惩戒,又保障其辩解、举证、申请复议和申诉的权利。

57.完善司法权威保障机制。推动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藐视法庭权威等犯罪行为的追诉机制。推动相关法律修改,依法惩治当庭损毁证据材料、庭审记录、法律文书和法庭设施等严重藐视法庭权威的行为,以及在法庭之外威胁、侮辱、跟踪、骚扰法院人员或其近亲属等违法犯罪行为。

58.强化诉讼诚信保障机制。建立诉讼诚信记录和惩戒制度。依法惩治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将上述三类行为信息纳入社会征信系统。探索建立虚假诉讼、恶意诉讼受害人损害赔偿之诉。

59.优化行政审判外部环境。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依法出庭应诉制度,引导、规范行政机关参加诉讼活动。规范司法建议的制作和发送,促进依法行政水平提升。

60.完善法官宣誓制度。完善法官宣誓制度,经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任命的法官,正式就职时应当公开向宪法宣誓。

61.完善司法荣誉制度。明确授予法官、审判辅助人员不同类别荣誉的标准、条件和程序,提升法院人员的司法职业尊荣感和归属感。

62.理顺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关系。科学设置人民法院的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机构,规范和统一管理职责,探索实行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的相对分离。改进上下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机制,明确上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部门对下级法院司法行政事务的监管职能。

63.推动人民法院财物管理体制改革。配合中央有关部门,推动省级以下地方法院经费统一管理机制改革。完善人民法院预算保障体系、国库收付体系和财务管理体系,推动人民法院经费管理与保障的长效机制建设。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收取的诉讼费、罚金、没收的财物,以及追缴的赃款赃物等,统一上缴省级国库。加强“两庭”等场所建设。建立人民法院装备标准体系。

64.推动人民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按照科学、精简、高效的工作要求,推进扁平化管理,逐步建立以服务审判工作为重心的法院内设机构设置模式。

65.推动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加快“天平工程”建设,着力整合现有资源,推动以服务法院工作和公众需求的各类信息化应用。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分别达到95%和85%以上。

第五篇:全面深化教师队伍教师改革意见(模版)

2017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主持召开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1]

会议审核通过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

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2018年1月20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现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 1.战略意义。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贯彻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广大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改革创新、服务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能不断积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有的地方对教育和教师工作重视不够,在教育事业发展中重硬件轻软件、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亟须加大;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提高;教师城乡结构、学科结构分布不尽合理,准入、招聘、交流、退出等机制还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机制亟须理顺。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和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根本性民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2.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3.基本原则

--确保方向。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坚持严格管理监督与激励关怀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和把关作用,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保证教师队伍建设正确的政治方向。--强化保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推动教师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深化改革。抓住关键环节,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实践探索,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把提高教师地位待遇作为真招实招,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分类施策。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定向发力,重视专业发展,培养一批教师;加大资源供给,补充一批教师;创新体制机制,激活一批教师;优化队伍结构,调配一批教师。

4.目标任务。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二、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5.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精、有威信、肯奉献的优秀党员教师担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定期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轮训。坚持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党的组织生活活力。健全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加强党员教师日常管理监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爱党护党为党,敬业修德,奉献社会,争做“四有”好教师的示范标杆。重视做好在优秀青年教师、海外留学归国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配齐建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党务工作队伍,完善选拔、培养、激励机制,形成一支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把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6.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教师充分认识中国教育辉煌成就,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教育。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教师热爱祖国、奉献祖国。创新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着眼青年教师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气、入人心。7.弘扬高尚师德。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开展教师宣传国家重大题材作品立项,推出一批让人喜闻乐见、能够产生广泛影响、展现教师时代风貌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发掘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加强引领,注重感召,弘扬楷模,形成强大正能量。注重加强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等的监察监督,强化师德考评,体现奖优罚劣,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信用记录,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

三、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8.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推进地方政府、高等学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研究制定师范院校建设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办学标准,重点建设一批师范教育基地,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鼓励各地结合实际,适时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提升师范教育保障水平。切实提高生源质量,对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采取到岗退费或公费培养、定向培养等方式,吸引优秀青年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完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改革招生制度,鼓励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院校的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或采取入校后二次选拔方式,选拔有志于从教的优秀学生进入师范专业。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教育硕士、教育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倾斜。强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在专业发展、职称晋升和岗位聘用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师范院校评估要体现师范教育特色,确保师范院校坚持以师范教育为主业,严控师范院校更名为非师范院校。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确保教师培养质量。

9.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创造条件,推动一批有基础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成立教师教育学院,设立师范专业,积极参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师培养培训工作。整合优势学科的学术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发挥专业优势,开设厚基础、宽口径、多样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创新教师培养形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重点培养教育硕士,适度培养教育博士,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10.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义务教育学校侧重培养素质全面、业务见长的本科层次教师,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侧重培养专业突出、底蕴深厚的研究生层次教师。大力推动研究生层次教师培养,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向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以实践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化“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师范生教育实践不少于半年。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改进培训内容,紧密结合教育教学一线实际,组织高质量培训,使教师静心钻研教学,切实提升教学水平。推行培训自主选学,实行培训学分管理,建立培训学分银行,搭建教师培训与学历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建立健全地方教师发展机构和专业培训者队伍,依托现有资源,结合各地实际,逐步推进县级教师发展机构建设与改革,实现培训、教研、电教、科研部门有机整合。继续实施教师国培计划。鼓励教师海外研修访学。

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面向全体中小学校长,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打造高品质学校。实施校长国培计划,重点开展乡村中小学骨干校长培训和名校长研修。支持教师和校长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营造教育家脱颖而出的制度环境。

11.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善保教的教师队伍。办好一批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和若干所幼儿师范学院,支持师范院校设立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幼儿为本、才艺兼备、擅长保教的高水平幼儿园教师。创新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前移培养起点,大力培养初中毕业起点的五年制专科层次幼儿园教师。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学开设儿童发展、保育活动、教育活动类课程,强化实践性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范生综合能力。

建立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切实提升幼儿园教师科学保教能力。加大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创新幼儿园教师培训模式,依托高等学校和优质幼儿园,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跟岗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幼儿园教师。鼓励师范院校与幼儿园协同建立幼儿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12.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引领带动各地建立一支技艺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建设,支持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立高等学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机制。切实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能手与职业院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相互兼职制度。13.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着力提高教师专业能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搭建校级教师发展平台,组织研修活动,开展教学研究与指导,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加强院系教研室等学习共同体建设,建立完善传帮带机制。全面开展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重点面向新入职教师和青年教师,为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培育生力军。重视各级各类学校辅导员专业发展。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和人文交流机制,有序推动国内外教师双向交流。支持孔子学院教师、援外教师成长发展。

服务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好千人计划、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等重大人才项目,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加强高端智库建设,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汇聚培养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遴选和培育中要突出教书育人,让科学家同时成为教育家。

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

14.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适应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紧迫需求和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充分考虑新型城镇化、全面二孩政策及高考改革等带来的新情况,根据教育发展需要,在现有编制总量内,统筹考虑、合理核定教职工编制,盘活事业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采取多种形式增加教师总量,优先保障教育发展需要。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出台公办幼儿园人员配备规范、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创新编制管理,加大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力度,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编制向乡村小规模学校倾斜,按照班师比与生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严禁挤占、挪用、截留编制和有编不补。实行教师编制配备和购买工勤服务相结合,满足教育快速发展需求。

15.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实行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实行教师聘期制、校长任期制管理,推动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实行学区(乡镇)内走教制度,地方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相应补贴。

逐步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适时提高特岗教师工资性补助标准。鼓励优秀特岗教师攻读教育硕士。鼓励地方政府和相关院校因地制宜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期服务等方式,为乡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优先满足老少边穷地区教师补充需要。实施银龄讲学计划,鼓励支持乐于奉献、身体健康的退休优秀教师到乡村和基层学校支教讲学。

16.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完善教师资格考试政策,逐步将修习教师教育课程、参加教育教学实践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新入职教师必须取得教师资格。严格教师准入,提高入职标准,重视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根据教育行业特点,分区域规划,分类别指导,结合实际,逐步将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至专科,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至师范专业专科和非师范专业本科,初中教师学历提升至本科,有条件的地方将普通高中教师学历提升至研究生。建立符合教育行业特点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办法,遴选乐教适教善教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按照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任职条件和资格,规范选拔任用工作,激发办学治校活力。

17.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完善符合中小学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实现职称与教师聘用衔接。将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经历作为申报高级教师职称和特级教师的必要条件。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拓展职业发展空间,促进校长队伍专业化建设。

进一步完善职称评价标准,建立符合中小学教师岗位特点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坚持德才兼备、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完善相关政策,防止形式主义的考核检查干扰正常教学。不简单用升学率、学生考试成绩等评价教师。实行定期注册制度,建立完善教师退出机制,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活力。加强中小学校长考核评价,督促提高素质能力,完善优胜劣汰机制。

18.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有条件的地方研究制定中等职业学校人员配备规范。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标准,探索将行业企业从业经历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专业课教师资格的必要条件。落实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完善教师招聘办法。推动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的职业院校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支持职业院校专设流动岗位,适应产业发展和参与全球产业竞争需求,大力引进行业企业一流人才,吸引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职任教。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双师型教师考核评价要充分体现技能水平和专业教学能力。

19.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实行高等学校人员总量管理。严把高等学校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严格教师职业准入,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教育实习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适应人才培养结构调整需要,优化高等学校教师结构,鼓励高等学校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学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力度。配合外国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健全外籍教师资格认证、服务管理等制度。帮助高等学校青年教师解决住房等困难。

推动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将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等学校,由高等学校自主组织职称评审、自主评价、按岗聘任。条件不具备、尚不能独立组织评审的高等学校,可采取联合评审的方式。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加强聘期考核,准聘与长聘相结合,做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加强职称评聘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师德考核,将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基本制度。坚持正确导向,规范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五、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20.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突显教师职业的公共属性,强化教师承担的国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确立公办中小学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确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强化保障和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负起中小学教师保障责任,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从教。公办中小学教师要切实履行作为国家公职人员的义务,强化国家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教育责任。

21.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实际收入水平,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完善教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有效体现教师工作量和工作绩效,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和特殊教育教师倾斜。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地区,根据实际实施相应的校长收入分配办法。

22.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深入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认真落实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等政策,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实行差别化补助,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努力惠及更多乡村教师。加强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教师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让乡村教师住有所居。拿出务实举措,帮助乡村青年教师解决困难,关心乡村青年教师工作生活,巩固乡村青年教师队伍。在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向乡村青年教师倾斜,优化乡村青年教师发展环境,加快乡村青年教师成长步伐。为乡村教师配备相应设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23.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师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应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权益,并为教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科研立项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

24.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等学校收入分配自主权,高等学校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自主确定收入分配办法。高等学校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本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完善适应高等学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对专职从事教学的人员,适当提高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

25.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加大教师表彰力度。大力宣传教师中的“时代楷模”和“最美教师”。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表彰,重点奖励贡献突出的教学一线教师。做好特级教师评选,发挥引领作用。做好乡村学校从教30年教师荣誉证书颁发工作。各地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表彰奖励活动,并落实相关优待政策。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对教师出资奖励,开展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良好社会风尚。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体现以人为本,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落实教师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校决策的民主权利。推行中国特色大学章程,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充分发挥教师在高等学校办学治校中的作用。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克服职业倦怠,激发工作热情。

六、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力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

26.强化组织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满腔热情关心教师,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要切实加强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紧扣广大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重大问题,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机制、整体抓质量、安全抓责任、保证抓党建,把教师工作记在心里、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工,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责任人要切实做到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把准方向、敢于担当,亲力亲为、抓实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解决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的具体措施。研究修订教师法。统筹现有资源,壮大全国教师工作力量,培育一批专业机构,专门研究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为重大决策提供支撑。27.强化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用于按规定提高教师待遇保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入教师队伍建设的积极性。制定严格的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到位,真正取得实效。[2]

内容要求 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深入推进教师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老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要重视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3]

主要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就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提出意见。《意见》共有六项二十七条。[4]

《意见》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坚持兴国必先强师,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意见》阐述了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战略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意见》提出,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意见》还就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切实理顺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地位待遇,真正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全力确保政策举措落地见效等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4]

意见解读出台意义

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出台意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立足新时代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对于建设教育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见的出台,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5]

改革目标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目的是要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经过5年左右努力,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科学高效,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5]

总体原则

要坚持五个基本原则:一是确保方向,确保党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二是强化保障,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三是突出师德,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四是深化改革,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五是分类施策,根据各级各类教师的不同特点和发展实际,考虑区域、城乡、校际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政策举措。[5]

具体举措 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一是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二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三是弘扬高尚师德。

为更好地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一是加大对师范院校支持力度。二是支持高水平综合大学开展教师教育。三是分类提高教师教育质量。

在切实理顺体制机制方面,一是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二是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三是完善中小学教师准入和招聘制度。四是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五是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制度。六是深化高等学校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在提高教师地位待遇方面,一是明确教师的特别重要地位。二是完善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三是大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四是维护民办学校教师权益。五是推进高等学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六是提升教师社会地位。[5]

部署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坚持发展抓公平、改革抓机制、整体抓质量、安全抓责任、保证抓党建,把教师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工,确定路线图、任务书、时间表和责任人。二是强化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机制,确保党和国家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加大师范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规范经费使用,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三是强化督查督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列入督查督导工作重点内容,并将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5]

下载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