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浅谈中西方国家的饮食文化
摘要: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文化色彩。众所周知,中西方的文化是有差异的,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而饮食文化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我想通过本文浅谈一下对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从中反映俩个地区具有的不同文化特色。
注释:“名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味:就是味道,味蕾。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味道的重要性。
世界因差异而美。因为差异,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探索和研究。自然而言,中西方国家也有各自的文化特色,饮食文化。餐饮产品由于地域特征、气候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会出现在原料、口味、烹调方法、饮食习惯上的不同程度的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餐饮产品具有了强烈的地域性,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成就了多姿多彩的中西文化。
下面本人就从五个不同的方面的中西饮食习惯浅谈一下中西方的文化。1.饮食观念及味道和营养:中西方对味和营养的追求是明显不同的,对比注重“味”的中国饮食,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西方国家视营养为吃的首要标准,视营养为“吃”的上帝。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而这一饮食观念与西方的文化背景脱离不了联系。西方文化起源与大洋文化,崇拜上帝,而行而上学是西方哲学的主要特点。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活力,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凡事具有两面性,开放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阻碍了社会某些事物的发展,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将就用量,将就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从旧金山到华盛顿,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除了装饰的改变实质却无艺术可言。
第二篇:中西方饮食文化
中西方饮食文化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沟通加强,在文化、艺术等其他领域也相互冲击、借鉴、融合。以法国、意大利、美国、英国、俄国等为代表的西餐在我国大范围的推广,虽然其价格并不是人人能消费的起,但是在饮食文化这方面同中餐的差异正逐渐地缩小。
关键词: 饮食思想 食物结构 营养学
饮食思想,即饮食观念。由于所处地理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和宗教信仰的不同,经长时期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生活特点和风俗习惯,造
就了风格各异的饮食观念。
中国人在饮食上更注重口味上的要求,而西方人更注重营养的搭配。
中华民族注重“天人合一”,形成了中餐以食表意、以物传情、追求由感官而至内心的愉悦为旨要的特点,注重饭菜的意、色、形,基本追求色、香、味。这是中国传统烹饪民族和历史的根本特点。饮食科学是以人们加工制作菜肴的技术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揭示饮食烹饪发展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和社会活动。中国饮食科学内容十分丰富,但是它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独特的饮食思想以及受其影响形成的食物结构。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食物结构。但是这种食物结构叙述十分模糊,历代养生家和医学家也没有进一步提出明确的量化标准,使人们在搭配食物时数量和比例存在极大的随意性,乃至影响了这个食物结构发挥良好的作用。如由于动物性食物在饮食中搭配数量过少,比例过低,出现优质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缺乏,造成相应的疾病。
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注重“以人为本”。在烹饪时自始至终坚持着饭菜的实用性基本特征。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等等。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西方哲学所研究的对象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为形上学理,形上学理互相连贯,便结成形上哲学。这一哲学给西方文化带来生机,使之在自然科学上、心理学上、方法论上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另一些方面,这种哲学主张大大地起了阻碍作用,如饮食文化。在宴席上,可以讲究餐具,讲究用料,讲究服务,讲究菜之原料的形、色方面的搭配;但不管怎么豪华高档,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作为菜肴,鸡就是鸡,牛排就是牛排,纵然有搭配,那也是在盘中进行的。如一盘法式羊排,一边放土豆泥,旁倚羊排,另一边配煮青豆,加几片番茄便成。色彩上对比鲜明,但在滋味上各种原料互不相干、调和,各是各的味,简单明了。
从食物的营养方面来看,中国的饮食显得比较健康合理,我们是高纤维素,低脂肪糖的食品。早在古代就有各种医疗饮食方面书籍:《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医学理论著述,但是从饮食营养与人体健康角度阐述了饮食养生的问题,提出“饮食为生人为本”,合理的饮食能促进人体健康,延年益寿。主张“食饮有节”、膳食全面而均衡。《饮膳正要》从营养卫生学角度提出了不少关系人们健康的重要观点,特别是作者主张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但这并不说明我们在营养方面就很先进,我们没有注意到营养搭配的具体比例,没有先进的科学设备,也交不出具体的营养分析。
在保持食物天然营养方面,西方的烹调手法的确胜人一筹。西餐极重视各类营养成分的搭配组合,充分考虑人体对各种营养(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热量的需求来安排菜或加工烹调。从营养角度出发、落足于食物对人的健康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从时间、空间、温度、湿度等细微入手,烹饪出从物理、化学角度都营养、美味的食物。牛排是西方人所衷爱的食物之一,在我们看来要把牛肉煮得熟透才可吃,而在西方人看来,不完全熟透的牛排,才能尽显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他们注意的是尽量保持食物的原汁和天然营养。
虽然在这些方面,中西方存在一些差异,但是在食品原料的时限性和季节性、食品的安全与卫生、菜肴的美观给人愉悦、菜肴的艺术化等方面都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文化的交融,使得这些差异在不断地缩小。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民在吃饱的基础上逐渐要求吃好、吃得营养健康、吃得有文化有品位。具有微观具体,定量监测等特点的西方现代营养学进入中国,与传统的食治养生学说并存,为菜点的营养健康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中西饮食思想在中西方餐饮进入对方的“地盘”后,不断地发生碰撞和融合,融合与互补。现在的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意、形的境界发展。中西餐饮文化将在交流中
共同发展!
第三篇: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
略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摘要】传统的西方文化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中国则是一种农业文化和陆地文化。中西方各异的文化形态造就了彼此各异的饮食文化。文章着重从饮食对象、饮食观念、宴会礼仪等方面阐述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文化 饮食文化 差异
中西方文化沿着两个不同方向一路走来,前者是一种畜牧文化和海洋文化,而后者则是一种农业文化和陆地文化。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了人们社会与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自然也造就了双方各异的饮食文化。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中的差异和其渊源,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讲, 不仅能增加对所学语言文化的理解, 更能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率, 避免因为不恰当的方式或行为造成误解和交际障碍。
一、饮食对象的差异
从农耕文明和内陆文明走来的中国,其饮食结构以素食为主。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饮食从先秦开始就以谷物为主 ,植物类占主导地位 ,谷类蔬菜居多 ,肉食比较少。而西方国家秉承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荤食比较多 ,以牛肉、羊肉、猪肉、鱼等为主。
二、饮食观念迥异
(1)艺术文化性和理性
中国人把美味奉为进食的首要目的,在进食过程中强调味觉的享受。中国民间有句俗话“ 民以食为天, 食以味为先。”虽然说人们在评价美食时,是从它的色香味形四个方面出发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但“味”绝对是主角。中国人对“味”的重视表现在烹调方法上就是大量运用炒、炸、焖、溜、爆、煎、烩、煮、蒸、烤、腌、冻、拔丝、糖醋等烹调手法,以及大量地添加香料和调味料,并将各种不同的烹调材料混合搭配。中国传统的饮食除讲究味以外就是讲求“精”和“美”。中华饮食文化内容丰富,迄今为止已经孕育产生了诸多菜系和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鲁、川、粤、闽、苏、浙、湘、徽八大菜系。每一种菜系和菜肴都体现了一个“精”字。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反映了先人对饮食的精品意识。“美”除了味美,还要求形色俱美,给以视觉上的享受与满足。还有一点是西方饮食是望尘莫及的是,中国饮食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以菜的命名为例,中国的很多菜名中往往包含了很多历史、文化的信息。如“东坡肉”,传说是根据宋代著名的大文豪苏东坡流传下来的食谱做成的;“宫爆鸡丁”,相传是根据秦朝一官员特制的食谱而做成的,而这位官员的官职就叫“宫保”。有的菜名还与典故、传说有关,如“霸王别姬”典出西楚霸王项羽和他的爱妃虞姬;“佛跳墙”则是根据民间传说。综上所诉,中国的饮食似乎更趋向一种艺术性和文化性而忽略了饮食应具有的理性,即饮食的健康性,营养性。相比之下,西方人的饮食更注重后者。
对西方人而言,饮食最重要的功能是其作为生存手段的特性,是做为人最底层的需要。在这样的观念的驱使之下,西方饮食以保证生理机能的需要为基点。它注重营养,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林语堂先生就曾经说过:“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保持身体的结实,足以抵御病菌的感染,其他皆在不足道中。”西方饮食还注重营养搭配,在烹调过程中注重保持营养成分。这就决定了西方饮食烹调方法的单一化,主要是烧、煎、烤、炸、焖,各种原料很少集合烹调,正菜中鱼就是鱼,鸡就是鸡,即使是调味料也是现吃现加的。为尽量减少营养成分的丧失,西餐中经常生吃蔬菜, 不仅包括西红柿、生菜, 甚至是洋白菜、西兰花。因而他们的“色拉”有如一盘饲料,这对讲究味道的中国人来说是难以下咽的。西方人在烹调过程中还讲究科学性:他们拒绝使用味精,认为其是既不营养又有副作用的化学产品;添加调味料、原料等还要使用天平和量杯,单位甚至要精确到克。西餐的理性和科学性决定了西方饮食是绝不可能如中国般精细、复杂而又形式多样的。从从洛杉矶到纽约,牛排都只有一种味道,土豆牛肉也永远只有一种做法,什么和什么搭配也常常一成不变。
(2)宴饮:“和”“合”与“分”、整体与个体,讲究与随意
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渗透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也在饮食文化表现突出。儒家思想推崇集体主义,以“和”与“合”为最美妙的境界。所以中国人在聚餐时喜欢用圆桌,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体现了一种团结、礼貌、共享的氛围。各种菜肴也是一同摆上,冷拼、热菜共聚一处,居于圆桌之中,供人欣赏、品尝。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酒劝菜, 体现了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 同时也借此交流感情,体现了一种和乐与和谐。
中国有这样一种传统观念,“ 持家要俭, 待客要丰”。在其影响之下,中国人宴请宾客十分讲究排场。一般的正式宴请至少要上七八道菜, 这还不包括之前上的冷盘、小吃, 中间上的甜点以及最后上的主食面条、米饭等。最为典型的莫过于清朝出现的“ 满汉全席”。相传“ 满汉全席”是科举考试后官场中举办的招待主考官的一种宴席, 菜至少一百零八种, 要分三天才能吃完。这些都充分显示了官家的气魄和排场, 一时间将饮食内容之丰盛、排场之宏大推向极致。
西方文化崇尚自由,强调个体。这在自助餐了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宴会方式是将所有的食物一一陈列出来, 大家自由走动各取所需, 不必固定在某一座位上享用。这种宴会形式便于个体之间交流, 不必将所有的谈话拘泥于桌面, 从而体现出西方人对个体个性自由的尊重, 对个人隐私的尊重。
西方宴饮的核心在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际, 餐饮是一种交际形式。在西方,盛大的西餐宴席通常不过是六道菜,而且其中只有两道菜算得上是菜,其余不过是陪衬。平时宴请,饭菜更为简单。在美国,有一种聚餐方法叫做 “Potluck ”, 即每人都带一样菜, 让大家共享。还有一种聚会,称之为“Party”,主人只提供饮料、酒和一些简单的食物,如奶酪、炸薯条、三明治等,并不提供饭菜。可见,西方人将吃饭看成是聚会和交流的机会,是重温旧谊和结交新人的机会,也是获得信息的场所,吃的东西固然必不可少,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不需要摆阔气、讲排场。正是受这一观念的影响,西方的宴会并不重吃,而重宴会形式的自由化、多样化;主人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出一种轻松、和谐、欢快的气氛,让客人们享受一段自由自在的美好时光。
三、宴会礼仪各异
(1)出席时间的差异
中国人是多样化时间观念的人, 而西方人是单一性时间观念的人,什么时间该干什么给干什么,严格遵守日程安排。参加宴请时,时间多样化模式的中国人并不习惯于准时到达。有些人喜欢提前到,而更多的人倾向于“ 迟到” , 往往在规定的时间半小时之后到达。对此,主人似乎也早有思想准备, 通常会在这段“ 等待”的时间里安排一些其他节目, 如打打牌、喝喝茶、聊聊天等, 让一些先到的客人们消磨时间。对于这种“ 迟到” 现象主客双方都习以为常, 并不将之视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轻视或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在西方国家,各种活动都按预定的时间开始的,因而早到可能会碰上主人正在准备食物、摆放餐桌,引起
尴尬,是不礼貌的;迟到时间过长也是不礼貌的,正式的宴会要求准时到达, 一般不超过10分钟, 否则将被视为不合礼仪, 是对主人及其他客人的不尊重。
(2)餐具的差异:筷子和刀叉
中式宴会的餐具很简单,不外乎就是筷子和汤匙,礼仪也只是大家都知道的个人必须遵循的基本的常识性礼貌,如不可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尽量使用公筷和汤匙拿取食物等。
西餐则不同,餐具种类繁多,广义上包括刀、叉、匙、盘、杯、餐巾等。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刀分为食用刀、鱼刀、肉刀、黄油刀和水果刀;叉分为食用叉、鱼叉、肉叉和虾叉;匙则有汤匙、甜食匙、茶匙; 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各种餐具的用途不同,拿持、摆放餐具的方法也很有讲究,使用时还有各种的礼节、规范。如:刀放在盘子右边,刀刃对着盘子,叉放在左边,叉齿向下,勺放在餐刀的右边;吃小菜的餐碟及餐具应放在菜碟上,同时用餐巾轻轻盖位;;刀叉是从外侧向里侧按顺序使用;使用叉需注意,不能用叉子扎着食物进口,而应把食物铲起入口等等。
(3)座位的安排
中国的宴会中座位通常是以面向南为上, 以面向北为下, 形成了“ 南尊”、“ 北卑” 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 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首先人座并坐首席, 这是因为中国人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这种标准来自于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是儒家文化与思想。儒家以君、父、夫、长为尊、为先, 以臣、子、妻、幼为卑、为后, 进形成了贵贱有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的思想和行为标准。此外中国传统观念里有着浓厚的歧视、忽视妇女的思想, 长期以来, 尤其在封建社会, 中国的宴会或多或少地缺乏对女性的尊重, 许多地区有“ 女人不上席” 的习俗, 即使上席,女性所坐位置一般也不显著。如今这样的观念已经大有改变,但是并没有完全消除。
在西方,女士优先和男女平等的观念很早就深入人心了,并已成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西方的宴席中,女性很早就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且男女宾客必须交叉而坐,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男女平等的思想。
(4)其他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西餐进餐礼仪传达的是一种“ 美” 的精神。要求整个进餐过程不但要美味, 更要悦目、悦耳。首先, 不但要衣着整齐, 往往还要求穿礼服, 并要求坐姿要端庄。其次, 进蛋时不能发出不悦耳的声音。相互之间交谈要轻言细语, 不能高声喧哗。
参考文献:
[1] 张亚红.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以及餐桌礼仪的对比.[J].2009.(4)[2] 蔡华.试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3] 卞浩宇.高永展.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 鲁丽,曹诗图.中西饮食文化比较及文化地理分析.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5]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第四篇: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复习资料
中西饮食文化
一、名词解释:
1、现代烹饪:人类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需要,把可食原料用适当方法加工成食用成品的活动。其成品以能提供安全、营养、卫生、美感为基本要求。烹饪水平是人类文明标志之一
2、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品的生产与消费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积累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连锁经营: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多个经营单位,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权等形式组成一个公司联合体,通过对企业形象和经营业务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实行规模经营,从而实现并共享规模效益。
4、饮食民俗的概念: 是人们在饮食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所创造、享用并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文化,简称食俗。
5、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6、、饮食文化圈:是由于地域(最主要的)、民族、风俗、信仰等原因,历史地形成的具独特风格的饮食文化区位。
7、“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孔子语,典出《论语·乡党》。本意为祭祀用的饭要尽可能做到每一粒米都完整,作脍的肉料要切的尽可能均匀适度。
二、单项选择题
1、有中国历史上“食经”之称的《随园食单》一书的作者是 D。A:易牙 B:贾思勰 C:高濂 D:袁枚
2、D 说过中国历史上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A:韩非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3.区别不同饮食风味流派的重要标志是
A A.口味
B.地区
C.制作者 D.消费者
4.唐代医学著作《千金要方》,内容非常丰富,其中有食治专篇,其作者是 A A.孙思邈 B.张仲景
C.陈士良
5.属于粤菜的典型代表是 C D.李时珍
A.松鼠鳜鱼(淮扬菜)B.油爆双脆(鲁菜)
C.金龙脆皮乳猪
6.菜系的初步形成是在 B D.樟茶鸭子(川菜)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7.中国不同的节日饮不同的酒,吃粽子、饮雄黄酒的习俗是在 B A.清明节 B.端午节
C.七夕节 D.重阳节(饮“菊花酒”;吃羊肉面;吃花糕)
8.在菜肴的配色方案中,色彩给人视觉的醒目程度最强的是 D A.紫色
B.绿色 C.蓝色
D.红色
9.饮食消费文化的社会功能首先在于 D
A.提高饮食生活水平
B.提高饮食消费档次
C.提高餐饮环境品味
D.提高全民综合素质
10.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很多风味菜肴的西南少数民族是 B A.布朗族 B.傣族 C.彝族
D.白族
11.不同宗教在饮食方面的特点不同,其中服气、服药追求长生不老的文化特点源于 A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12.决定餐饮企业市场定位的要素是 B
A.地理位置
B.大众选择
C.原料特点
D.烹饪方法
13.中国餐饮业 21 世纪的发展方向是社会化、科学化和 D A.营养化 B.经济化
C.规模化
D.集约化
14、“驴打滚”是(B)的著名风味小吃。
A、天津
B、北京
C、山东
D、陕西
15、《楚辞》中所记载的主食、菜肴和饮品体现出来的饮食风味在当时属于(B)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汉水流域
三、简答题
1、“五味调和”认识形成的依据是什么? 答:“五味调和”原则是中国传统烹调术的根本要求和古代美食审鉴的最高境界。“五味调和”理论至迟距今约3000年左右已初步形成,其认识形成的依据是:(1)认识来源于传统的“和”的思想;(2)是烹调经验的历史性总结;(3)是人们对和谐味追求的结果;(4)“和”思想体现了无止境发展的辩证关系。“五味调和”理论的形成,是先秦时代人们对长期饮食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先秦诸子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饮食审美意识的反映。
2、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共性与个性(1)饮食历史 共性:历史悠久; 个性:中国,大一统; 西方,起伏多变;(2)饮食科学 共性:内容丰富
个性:中国:感性模糊;西方:理性明晰(3)饮食制作技艺 共性:精益求精
个性:具体制作技艺不同(4)饮食品种 共性:十分丰富
个性:具体品类不同(5)饮食民俗 共性:多姿多彩
个性:具体内容不同
3、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主要渠道有哪些?
历史上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渠道有多种,主要有六大类型:
一、张骞出使西域为代表的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上的交流;
二、玄奘西行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
三、贡使与商人为主体的文化与商业性交流中的饮食文化交流;
四、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政府大规模的海上交流;
五、传教士对中外饮食文化交流的作用;
六、华侨对饮食文化的外传作用。
4、、怎样理解“民以食为天”一语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思想贯穿于先秦元典中,《史记》有准确文录。它表明: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饮食的重要意义,表明历代国家政权与政府都高度重视民食是社会安定的基本物质保证,同时也意味着“民艰于食”始终是一个中国历史上基本国情。
5、简要阐述中华饮食文化的主要特性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形态特征及其演变轨迹,若从纵横贯通的历史大时空来考察,则明显地存在着食物原料选择的广泛性,进食心理选择的丰富性,肴馔制作的灵活性,区域风格历史的延续性和各区域间文化交流的通融性等五大特性。这五大特性,广泛涉及食物原料生产、加工、利用,饮食思想、习惯、心理,肴馔制作工艺特点、传统,文化风格的历史成因、区域分野,区域间食文化的交互作用等民族食生活、食文化的诸多领域,是中华民族历史食文化民族性的突出风格与历史性特征。
6、简述我国餐饮企业文化的特征。
答:1.我国餐饮企业文化历史悠久;2.我国餐饮企业文化形式多样;3.我国餐饮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和谐性;4.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主要是自然经济;5.我国餐饮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价值观内涵比较陈旧且缺乏竞争意识
7、简述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1)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2)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提高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的认识;(3)尊重和彰显有关社区、群体及个人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性;(4)鼓励公民、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5)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作出中华民族应有的贡献。
8、中西日常食俗的特点
(一)中国日常食俗的特点
1.主要饮食品种:中国人的食品以植物为主、动物为辅,饮品以茶和白酒为主。原因:中国的生产方式、物产等因素造成的
2.进餐方式与工具:中国人主要是合餐而食,通常一具多用、品种单一。原因:中国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造成的。
(二)西方日常食俗的特点
1.主要饮食品种:西方人的食品以动物为主、植物为辅,饮品以咖啡、葡萄酒为主。原因: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物产等因素造成的。
2.进餐方式与工具:西方人始终是分餐而食,常常多具一用、品种多样。
原因: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造成的。
9、中国和西方的酒文化有较明显的差异: 在酒的用料与品类上,中国最具特色、最著名的是用粮食酿造的粮食酒;西方则是用葡萄酿的葡萄酒。在酿造工艺上,中国讲究料、水、曲三者统一,采用固态、复式发酵法;西方以料为核心,采用液态、单式发酵法。
在酒文化的核心上,中国视酒为工具,意不在酒;西方视酒为艺术品,意就在酒。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地理环境、物产、原料和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的不同。
10、中西节日食俗的特点
(一)中国节日食俗的特点
1.特点:源于岁时节令,以吃喝为主,祈求幸福。
2.成因
(1)重视季节气候对农业的影响;(2)重视饮食,崇尚“民以食为天” 此外,中国传统节日食俗的特点还有历史性、全民性与故事性。
(二)西方节日食俗的特点
1.特点:大多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以玩乐为主,缅怀上帝。
2.成因
(1)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畜牧业、商业为主,逐水草或利润而居,重主观、心灵。(2)宗教信仰:基督教。
此外,西方国家节日食俗的特点还有历史性、全民性与故事性。
11、简述我国餐饮企业文化的特征
答:1.我国餐饮企业文化历史悠久;2.我国餐饮企业文化形式多样;3.我国餐饮企业文化具有独特的和谐性;4.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主要是自然经济;5.我国餐饮企业文化的核心和价值观内涵比较陈旧且缺乏竞争意识
四、论述题
1、试述中国饮食风味流派的成因。
答:一是自然和物产方面的因素。地理环境、气候和物产是形成地方风味菜的关键性因素。自然地理的不同,气候水土的差异,必然形成物产不同,风俗各异的地域性格局。我国疆域辽阔,分为寒暑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藏高原 6 个气温带,加之地形复杂,山川丘原与江湖胡亥纵横交错,适于不同动植物的生长,由于动植物的不同,以各种本土原料为主体的地方菜品便自然而然地产生。
二是宗教风俗方面的因素。宗教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种种饮食习俗与文化现象,往往是由宗教的哲理衍生出来的,并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我国人口众多,宗教信仰各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其它教派都拥有大批信徒。由于各宗教教规教义不同。生活方式也有区别,饮食在其信仰生活中的习俗也不一样;
三是历史政治方面的因素。从我国历史上来看,一些古城古邑曾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南京、北京曾是驰名古都,广州、福州、上海等是繁华商埠。古代这些大都市人口相对集中,商业分外繁荣,加之历代同志之讲究饮食,宫廷御膳、官府排筵、商贾逐味、文人雅集,不仅大大刺激了当地烹饪技术的提高和发展,也对菜系的生成产生过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是市场消费方面的因素。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前提,而经济一经繁荣,市场贸易、市肆饮食也随之兴旺,与之相应的稳定的消费群体便应运而生,这是风味流派行程发展的重要条件。各路菜肴都是迎合一部分食客嗜好而问世的,人们对某一菜肴的喜恶程度的强度,往往决定其生命的长短和声誉的高低。另外由于烹饪的发展与权贵追求享乐、民间礼尚往来、医家研究食经等关系密切,所以任何菜系的兴衰都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在左右,更重要的是群众对乡土菜的热爱是菜系扎根的前提;
五是文化审美方面的因素。我国文化板块特色鲜明,有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珠江流域文化、辽河流域文化,从这些不同流域的文化板块中可以领略到中原大地的雄壮之美,不同文化的审美观也不同,这一切也反映在菜系中;
六是工艺、筵席方面的因素。实力是菜系形成的内因,对于一个菜系的生存与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强大的实力可以使它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获取较高的社会声誉,从古至今,影响大的菜系无不跨越省、市、区界向四方渗透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而一些较小的菜系只能在自己的“根据地”内活动,各方面都受到限制。
2、试述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一、中西饮食文化的主要差异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首先是在饮食观念上的差异。西方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其主要特点是:主食以面粉为主,原料也较为丰富,制作方法比中国简单。西方人在摄取食物时重科学、讲究营养,基本上从营养的角度理解饮食,在他们的观念里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如何,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享受”在饮食上基本不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西方的饮食比较简单、实在,以营养为最高。
而中国则是一种美性饮食观念,中国人一向崇尚“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的生活哲理,在饮食上主要讲究滋味,在烹调上更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尽一切手段将食物的味道弄出名堂,弄出特色来,这点是西方人望尘莫及的。
(二)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可从两者的宴席、餐具、用餐礼仪等方面进行简要分析。宴席方面的区别
在中国的传统宴席上,不管是什么目的都只有一种形式,那就是大家团团围
坐,共享一席。美味的菜肴置放在圆桌的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从形式上造成了一
种团圆、礼貌、共趣的气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而美味佳肴不单为一桌欣赏品尝,更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而西方宴会的核心在于友谊,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与中国人全席敬酒让菜的情形明显不同的是西方宴席上只能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来达到交谊的目的,而中国人吃喝出声与西方人吃喝不出声,反映着中西饮食文化的根本差异。餐具及用餐礼仪方面的区别
在前文有提到在用餐时,中国人喜欢共享一席,人与人相互敬酒、让菜,而西方人在用餐时有一项重要的礼仪便是只许与邻座人交谈,这是中西方在用餐礼仪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差异。
(三)饮食对象的差异
一个民族的饮食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人们的饮食生活离不开其特定的生存环境,生存环境不仅规定了可能获得的食物资源,种类,而且对于食物的获得方式和消费方式等等也影响至深。在饮食对象上,中国的烹调在用料上显示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废物的东西,在中国却是极好的原料,外国厨师无法处理好的东西,一到中国厨师手中就可化腐朽为神奇。“据西方植物学家的调查,中国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种,比西方多6倍。实际上在中国的菜肴里,素菜是平常的食品,荤菜只有在节假日或是生活水平较高时才进入平常的饮食机构。所以自古便有‘菜食’之说,菜食在平常的饮食结构中占主导地位。西方人则不然,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所以专吃大块肉、整块鸡等‘硬菜’;西方还有较为发达的食品业,如罐头、快餐等,虽然口味千篇一律,但节省时间且营养好。”。中西饮食文化差异明显,各有长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有很多。由于中西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饮食重科学讲求营养,中国人则倾向于艺术,注重美味,这种对美性的追求在压倒了理性,此类饮食观念与中国传统的宏观、直观、模糊及不可捉摸的哲学思想是吻合的。西方饮食习俗的着重点仅仅是原始的饮食实用性的延伸;而中国饮食习俗中对味的偏重,就把饮食推向了艺术的天堂。从这两种饮食观念可以看出,西方饮食趋向于规范化,中国饮食随意性更大。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反映了中华民族“大团圆”以及中国古典哲学中“和”的思想,同时体现了人与人之间重礼让的美德;与中国文化有着明显差异的西方饮食文化更多的体现于对个性、自我的尊重,反映了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的哲学观念。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是明显的,但尽管如此,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交流的加快,中西饮食文化将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并且在融合中相互补。
第五篇: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
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
文化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价值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现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定文化,而饮食文化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化。现在,世界文明在不断地进步,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加强中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我们必须在文化方面进行了解和学习,只有这样才可以彰显彼此之间的尊重,促进国与国之间的和谐交流。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实中西方在饮食上有许多差异,其表现在方方面面上,饮食观念,饮食结构,饮食方式等等。正是因为各式各样的差异,让中西方饮食各有各的鲜明特色,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人。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谈谈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并探讨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一:饮食观念的差异。
西方烹饪讲究营养而忽视味道。基于对营养的重视,西方人多吃生蔬菜,比如黄瓜,洋白菜和西兰花等。因为他们知道蔬菜一经加热,维生素就会被破坏。可以说西方的饮食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对于烹饪食物,营养性和美味性就是他们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他们全力开发和研究食物在不同状态下的营养差异,即使口味永无变化,他们照吃不误。而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对“味”的追求往往大于对“营养”的追求,对食物感性强于理性,以追求美味为第一要求。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过分注重饭菜色、香、味的特点,而西方人则自始至终坚持着从营养角度出发,轻视饭菜的其他功能,终其原因,是中西方人们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西方的世界里,理性显然是比感性更受推崇,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到近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我们可以看出西方的思维是一种篇中理性的思维,这也体现在西方的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在中国,饮食的追求感性显然压倒理性,这种饮食观念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吻合。作为东方代表的中国哲学,其显著特点是宏观,模糊及不可捉摸。就像中医的治病方法,望闻问切,治疗从整体出发,辅之于有效的中药,但中药的药理却始终令人难以道明。从中医药我们就可以大概了解中国哲学。中国菜也是如此,讲究分寸,整体的配合。它包含了中国哲学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一切以菜的味道美好,协调为度,度以内的千变万化决定了中国菜的丰富和富于变化的特点。二:饮食结构的差异。
虽然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总的来说,中国人以素食为主,中国人每天吃的蔬菜比西方人多得多。西方人则喜好荤食,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主,以采集、种植为辅,荤食较多,吃、穿、用都取之于动物,连西药也是从动物身上摄取提炼而成的。而西方人虽每天进食大量蛋白质,但肠胃功能却因进食纤维素太少而受到影响,因此消化系统的患病率及患癌率均大大超过中国;中国人喜爱粗粮,而西方人偏爱精白粉等细粮。而实际上,粗粮所含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喜爱豆浆、豆腐、豆芽等豆制品,而西方人却往往不喜欢。另外,中国烹调在用料上也显出极大的随意性,许多西方人视为弃物的东西,在中国都是极好的原料,例如鸡鸭的舌头,脚掌等,一到中国厨房,经过厨师加工便成为一道道美食佳肴。三: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西方的饮食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宴席都只会有一种形式,就是大家团团围坐,共享一席。筵席要用圆桌,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相互敬酒、相互让菜、劝菜,在美好的事物面前,体现了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虽然从卫生的角度看,这种饮食方式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但它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中“和”这个范畴对后代思想的影响,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因而至今难以改变。而在西式饮宴上,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达到交谊的目的。如果将宴会的交谊性与舞蹈相类比,那么可以说,中式宴席好比是集体舞,而西式宴会好比是男女的交谊舞。由此可见,中式宴会和西式宴会交谊的目的都很明显,只不过中式宴会更多地体现在全席的交谊,而西式宴会多体现于相邻宾客之间的交谊。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将所有食物陈列出来,大家各取所需,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走动自由,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互不相扰,缺少了一些中国人聊欢共乐的情调。四:用餐礼仪差异。
中国的大多数宴会上将长幼有序、尊重长者作为排座的标准,位高权重者或年长者常首先入座并坐首席。中餐的进餐礼仪体现一个“让”的精神。宴会开始时,所有的人都会等待主人,只有当主人请大家用嘴时,才表示宴会开始。当有新菜上来,主人一般请主宾和年长者先用以示尊敬。中国的用餐礼仪深深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孝”文化。在中国,有句话“百行孝为先”,由此可看出“孝”在中国的地位。孩子孝敬父母,后辈尊敬师长,重视对年长者的尊重,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就产生了“让”的进餐礼仪精神。西方排座位的标准则是女士优先、尊重妇女。在安排座位时,如果是男女共同参加的宴会,则由男女主人共同主持,必须将男女宾客分开列成两个名单,通常的座位安排形式是:男主人与女主人正对面,男主人的左右两侧为女主宾,接着按时针方向朝外侧排列。还应注意两点:一是男宾常依地位而不是根据年龄安排;二是夫妇座位应在同一边但不相连。另外,如果男女结伴同时赶赴宴会,那么男士应为女士开门,让女士先行;当主人把女宾客领进大厅时,首先由男主人邀请第一女主宾入席,并帮她拉椅子、入座,女主人则同男贵宾最后进入。在上菜与进餐时,应首先从左侧给女主宾上菜,然后按顺序分送给其他女士,最后给女主人;接着,再按同样的顺序给男士上菜。当女主人及其他女士拿起餐巾、刀叉开始进餐后男士们才能开始。进餐结束后,必须等女主人起身离席,其他人方可离席,且仍然要为女士拉椅子,让其先行。在西方,人们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女士优先,尊重妇女的精神。五:用餐器具差异。
中国人的餐具主要是筷子、辅之以匙,以及各种形状的杯、盘、碗、碟。中国烹饪讲究餐具的造型、大小、色彩与菜品的协调,讲究“美器”,把饮食当作艺术活动来对待。西方人多用金属刀叉,以及各种杯、盘、盅、碟。其中盘又有菜盘、布丁盘、奶盘、白脱盘等;酒杯更是讲究,正式宴会几乎每上一种酒,都要换上专用的玻璃酒杯,分工非常明确。筷子与刀叉作为东西方最具代表性的两种餐具,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不同的两种智慧。先秦时代,人们吃饭一般不用筷子。根据《礼记》中的记载推测,当时人是用手把饭送入口的。后来由于人们在烧烤食物时,不可能直接用手操作,需借助竹枝一类的工具来放置和翻动食物,在炊具中烧煮肉块和蔬菜的羹汤,也要用它们来取食,久而久之,聪明的先民逐渐学会用竹条来夹取,这就是筷子最早的雏形。刀叉的出现比筷子要晚很多。据研究,刀叉的最初起源和欧洲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他们马上生活随身带刀,往往将肉烧熟,割下来就吃。后来走向定居生活后,欧洲以畜牧业为主,面包之类是副食,直接用手拿。主食是牛羊肉,用刀切割肉,送进口里。到了城市定居以后,刀叉进入家庭厨房,才不必随身带。由此不难看出今天作为西方主要餐具的刀和筷子身份很是不同,它功能多样,既可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到了烧熟可食时,又兼作餐具。刀叉和筷子,不仅带来了进食习惯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东西方人生活观念。刀叉必然带来分食制,而筷子肯定与家庭成员围坐桌边共同进餐相配。西方一开始就分吃,由此衍生出西方人讲究独立,子女长大后就独立闯世界的想法和习惯。而筷子带来的合餐制,突出了老老少少坐一起的家庭单元,从而让东方人拥有了比较牢固的家庭观念。
一个民族的饮食文化与其环境和传统密切相关。西方地域广阔,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地间隔较远,一碰到什么突发情况,全都得靠自己。而中国人却住得相对集中,常常是一个部落,一个村落集中在一块,一遇到野兽或者突发事件,都是大家联手对抗。从而西方人喜欢冒险、开拓、冲突;而中国人则安土重迁、固本守己、平和闲静。
总结:综上所述,我们发现中西方的饮食文化各有长短。今天,中西饮食文化不断在碰撞中融合,在融合中互补,中餐已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和烹饪的科学性;西餐也开始向中餐的色、香、味、形等境界发展。在面对两种不同饮食文化的时候,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舍,切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在此我们期望中西餐饮文化在广泛的交流中优劣互补,共同进步,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