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论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与收入分配改革-2010010124五篇

时间:2019-05-14 04:1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概课论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与收入分配改革-201001012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概课论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与收入分配改革-2010010124》。

第一篇:毛概课论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与收入分配改革-2010010124

我国贫富差距现状与收入分配改革

20100101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但是收入差距在近30年以来一直保持着扩大的趋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以下我将会从我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和收入分配改革两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贫富差距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收入分配方式进行改革,把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同其报酬挂起钩来,这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尤其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国粮食产量也连续多年创下新高,粮食价格的提高一度使得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缩小趋势,但是1984年以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从农村往城市转移,收入差距开始扩大。紧接着的央企分配制度改革、非国有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城市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增长速度快于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再次扩大。在全国范围来说,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我国贫富差距现象最好的解释,也是整个社会收入差距的主要“贡献者”。从1978—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由343.40元、133.60元增加到23979元、6977元,说明整体上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越来越大,从1978年的209.8元扩大到2011年的17002元,城乡收入比也从1978年的2.57增加到2011年的3.44,(如下图,虽然城乡收入比曲线有所波动,但是整体上是增长的趋势)。再考虑到城乡在医疗、教育等非单纯收入方面的差距,城乡居民之间的差距还更大一些。

2、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我国,各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很明显,整体来说就体现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从城镇收入来看三大地区1980年收入比为1.06:0.98:1,1999年为1.48:1:1.06,有明显增加;从农村收入来看,三大地区1998年的人居收入比为1.94:1.35:1,明显高于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从各省区人均GDP来看,2011年东部地区的天津人均86496元、上海82560元、北京80394元,中部地区安徽25395元、广西25449元、江西25988元,西部地区西藏20152元、云南19038元,人均GDP最高的天津是中部省区安徽的3.4倍,是西部省区西藏的4.3倍,地区差异一目了然。

3、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行业间平均劳动报酬最高与最低之比在2000年为2.62倍,2003、2004年分别提高到3.98倍和4.25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资研究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达到15倍,从目前的资料看,中国行业收入差距已跃居世界之首。而且有些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会更大一些,如电力、金融、通讯、石油、房地产等行业要高于煤炭、机械、纺织、建材等行业职工收入的10倍以上。面对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国家的政策往往是采取调低高收入的办法。这种办法实施之后,高收入行业便采取了对

策,使得灰色收入和各种福利横行,最后的结果是高收入没有调低,低收入没有调高,社会贫富悬殊没有得到有效缓解。

4、个体的收入差距的扩大

2011年9月8日,世界著名商业杂志《福布斯》公布了“2011年中国富豪榜”,三一集团董事长梁稳根以个人净资产93亿美元登顶榜首,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以92亿美元屈居亚军,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以68亿美元排名第三。与此对照,目前我国还有很多连温饱都没有解决的家庭,这两类个体之间根本无法比较,其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再如,上市国企高管的工资是一线职工的18倍左右,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28倍左右。

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根据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低于0.2为收入绝对平均,0.2-0.3为收入比较平均,0.3-0.4为收入相对合理,0.4-0.5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为收入差距悬殊)分析,我国基尼系数2010年超过0.5,已跨入收入差距悬殊行列,财富分配非常不均,已经达到社会容忍上的红线。这也是影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最不利因素,是社会矛盾的根源所在。

二、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

(一)收入分配制度的不完善和其不利影响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我国30 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物质财富增长很快,我国的经济实力也由1978年的世界15位上升到2011年世界第2位,仅次于超级大国美国。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在于,收入分配改革严重滞后于经济快速增长,这直接导致了居民消费率持续下滑,成为改善民生、扩大内需、维持国内稳定、建设全面小康与和谐社会的巨大障碍。

分配问题难以解决,居民收入增长赶不上GDP增长,劳动报酬增长缓慢,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导致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较为突出的问题。

第一,人数最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力低下,使我国内需长期不足,致使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出口依存度过高,过度依赖外需,这是我国

经济发展的畸形模式,也使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冲击而不得不通过40000亿投资扩大内需来应对经济危机的巨大影响。

第二,地区间收入分配不平衡,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中、东、西部发展失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地区是最低地区的5.16倍。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的国民收入,且其占全国的比重还在不断上升,而中、西部地区收入占全国的比重呈逐步下降的趋势,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不断扩大。

第三,城乡间收入分配不均衡,差距不断拉大。目前占全国40% 多一点的城镇人口获取了全国近70%的国民收入,而占全国近60% 的农村人口仅获取全国30% 的国民收入,收入分配明显向城镇倾斜,城乡差距不断扩大。

第四,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据统计,占人口80%的中低收入群体只获得全国60%左右的可支配收入,而20%的高收入群体却获取了全国40%左右的可支配收入,并且高收入群体收入的比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格局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发展方式转变正在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不利影响: 一是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导致居民购买力不足、消费倾向下降,引起消费需求的不足。按照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要小于低收入者。因此,居民收入差距越大,收入越向少数富人集中,社会总体消费倾向就越低;二是资本主导导致劳资矛盾尖锐化,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劳动群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创造性受到伤害,不利于效率的提高;三是高收入群体所占的比重有不断提高的趋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四是我们一直奉行“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导致长期以来国内需求不足,而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过低。

(二)分配改革的途径探索

1、初次分配改革

初次分配是指初次分配指国民总收入(即国民生产总值)直接与生产要素相联系的分配。在社会分配中,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是按贡献分配。该贡献包括对创造利润有益的各种因素,如资金、技术、管理、生产资料、劳动力、信息、市

场、营销等。谁能利用这些要素作出贡献,就能获得相应的利益。这样群策群力,效率便得以提高。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这些政策对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下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而分配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则是初次分配改革。重视初次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大幅度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才能彻底矫正当前分配严重失衡的格局。才能增加广大劳动者的收入,缩小各领域的收入差距,由此才能迅速提高我国长期走低的消费力,同时,使更多的劳动者和居民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有利于充分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新的经济发展动力。这就是分配关系的调整和完善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但现实却是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对初次分配领域的改革并未给予应有的重视。消费归根结底是由收入决定的,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应从提高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入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工资收入在我国初次分配中所占份额过低,且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如果以分配率(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可以看出我国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 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据官方统计资料显示,从1997 年到2007 年,劳动报酬总额占GDP 的比重由53.4%降到39.7%,这表明劳动者的工资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的份额持续下降,劳动报酬率和国家的富裕程度严重不相适应。我国工资收入在初次分配中比例较低,这也使我国的劳动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较低。据统计,1978年到1983年,我国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从42.1% 上升到56.5%,然而,从1983 年到2005 年呈持续下降态势,其中只在1993-1996 年略有上升,2005 年的比重为36.7%,比1983 年下降了19.5个百分点。美国国民总产值的70%是劳动报酬,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 ~ 65% 之间,多数国家的分配率在50%左右。从1978 年到2005 年,与劳动报酬比重的持续下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资本报酬(企业利润)占GDP 的比重上升了20 个百分点。

由此可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已处于失衡状态,如果任凭这种状况继续发展,必将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免有一些担忧。目前我国存在的资本利润侵蚀劳动报酬,资本与劳动关系失衡,进一步挤压了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现阶段我国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已由按劳分配为主逐渐转向按要素分配为主。我们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一般规律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进程可以知道,这一分配方式的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就是随着私人产权的相对扩大,资本的收入份额也会相对扩大,劳动的收入份额则相对缩小,从而拉大贫富收入差距,导致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加剧,两极分化自然出现,使绝对富裕和相对贫困并存。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我国就不会出现两极分化。及时改革分配制度,扩大按劳分配的范围,提高按劳分配的地位。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提高劳动报酬的占比,降低资本报酬的占比,纠正削弱公有制经济与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错误做法。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工资制度,确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遏制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势头。同时,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特别是应尽快缩小存贷利差,提高住户财产性收入水平。在初次分配领域的改革过程中也需要保护资本要素的合法权益,特别应保护技术进步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产生的资本要素所得。

2、再分配改革

收入再分配是出于公平和均衡发展原则进行的分配,主要以政府为中介,通过所得税、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无偿转移手段,纠正单纯依赖市场进行分配所产生的偏差,收入的主要流向表现为企业部门、住户部门向政府的转移和政府部门对住户部门的转移,分配结果形成各个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它代表了可以用于消费的最大数额。统计数据显示,1992 至2008 年我国住户部门初次分配比重从66%下降到57%,再分配比重由68%下降到57%,呈双降趋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既需要解决好初次分配的问题,也需要高度重视再分配的问题。

由于我国在初次分配领域存在诸多的不公平现象,所以再分配就是扭转不公平的一个补充措施。人们都把再分配形象比作切蛋糕,那么,蛋糕越大分配起来越容易,既实现公平又兼顾效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再分配中也存在一些突出、急需解决的问题。据统计,我国工薪阶层税收占个税总额的比重在65%左右;而

在美国,年收入11.3万美元以上的纳税人占美国纳税人的10%,他们缴纳的个税占联邦个税总额的71.22%。同时必须看到,中国工薪阶层纳税一般是所在单位从工资里直接扣划代缴,也就是说一个都不能少。而高收入阶层由于收入来源复杂,存在大量的逃漏税现象。这对收入分配不公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总体上说,中国的再分配还有相当大的改革空间。应着重增强政府转移支付功能,要加大二次分配过程中政府部门向住户部门转移支付的力度,改变近年来住户部门在二次分配中收入净流出的不正常现象,并通过二次分配逐步提高住户部门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3、改进完善财政税收制度

主要是减负、多收、多转移,即通过调整流转税和所得税比重结构、增值税扩围、继续研究健全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减免税费政策等实现减轻税负;通过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提高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上缴比例并扩大范围、改进对非劳动收入的个税征收办法并调高其税率,探索试行房产税等实现合理多收;同时继续改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加大向社会保障基金、“三农”、贫困地区和城乡低收入居民的转移支付力度;合理调整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逐步实现各级政府事权与财力的对等,促进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要强化对政府“三公”支出的监督,控制并减少其支出。

4、抓好配套改革

一是改进完善土地、矿产、能源等各种资源配置制度,整治低价或无偿占有土地、矿产资源问题,从源头上防止资源配置不公造成的收入分配不公。二是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市场,打破行政权力对商品、劳务、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分割,促进要素自由流动,为形成市场均衡价格打好基础。三是进一步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改革户籍制度,着力促进常住城镇的农民工转变为市民,逐步减少农村人口,从根本上降低农民增收的难度。四是在金融、工商管理等多方面加大对非公有经济的扶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贷款难、税负重、非市场化干预多等问题,为其正常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以利于促进增加其职工的工资。五是深化国有垄断行业改革,认真落实打破垄断的各项措施,允许并真正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进入相关领域,以利于从根本上促进缩小行业之间收入差距。

5、打破行业垄断,限制国企及垄断行业的高收入

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已经居世界之首,目前最高行业与最低行业的收入差距已扩大到15倍,国企及垄断行业的收入过高将会影响到行业间的均衡发展,而进入这些企业往往是凭借权力、关系,制约了劳动力自由公平的竞争,打击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将会使人们产生仇富心理,影响社会安定,也会对经济发展不利。

行业的收入差距并不完全是市场竞争形成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准入方面的行政限制带来的,依靠行政垄断、特许经营、资源能源金融垄断获得的,甚至是通过各种寻租形成的。行业间收入分配不公基本上与市场竞争、劳动者能力、教育程度和付出成本挂不上钩, 垄断行业获取了高于其他行业的垄断收益。行业收入差距大是分配不公恶化的表现,有违市场规律。如果垄断格局不打破,这种收入分配的格局必然存在,并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

要打破行业垄断,一是要引入竞争,进一步开放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国家发改委宣布“国家有关部门将深化电信、铁路、民航等服务行业改革,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推进国有资产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就目前国有垄断企业现状分析,绝大多数的国有垄断行业和领域如教育、医疗、卫生、基建、公共事业等都应让更多民营资本进入;二是要完善政府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制度,进行垄断行业的成本监审、举行价格听证等监管行为,使定价更透明化;三是限制国企高管的高薪,把高层管理人员与一般工作人员的薪酬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进行有效的监管,实行公务员的阳光工资制度等。

三、总述

收入分配问题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领域的问题了,它关乎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渐扩大已经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制约了我国的改革和发展,是影响我国稳定发展的最大内部因素。怎样能达到共同富裕是目前人民和政府都在积极思索的问题,解决好相关问题不会是一蹴而就,但是绝不会是不可解决。我们期待着政府加快实现“共富”的进程,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需要。

参考资料:

1、《从我国居民地区间收入差距看未来收入差距发展趋势》

刘晏卓

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李炳炎

4、《深化收入分配改革,促进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 苏海南

5、《收入分配改革: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 刘志铭

6、《收入分配改革需要政府“让利于民”》 浦江潮

7、《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发展趋势研究—基于ARIMA 模型的预测分析》 薛嘉春 韩建雨

8、《我国收入分配改革探析》

重庆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王梅

9、《以公平与可持续为目标的收入分配改革》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第二篇: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分析(毛概论文)

姓名:王mm 班级:商本0902 学校:轻纺美院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摘要: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和年均9%以上高速经济增长,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但随着CPI系数的增长,我国居民的实际收入却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出现了社会成员间、城乡居民间、不同行业间、不同地区间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现象,使得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陷入了一个困难的局面,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成为一个凸显的社会矛盾。

关键字:收入差距 分配现状 应对策路

一、我国收入分配现状

(一)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国际上,经济学家们通常用基尼指数来表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财富分配状况。这个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反之越不均匀。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我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对全国4万个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情况的调查显示,目前20%的高收入者拥有42.5%的国民财富;2004年,占城市总人口10%的高收入者占有45%的城市财富。专家计算,我国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31提高到2001年的0.45,2002年的0.46,2006年的0.50,到了2008年基尼系数又上新高,已达到了0.65,显著超过通常所说的警戒水准(0.4),并且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在世界范围中也处于很高水平。

(二)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1,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1,我国是其中之一。国家统计局2001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当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为2366元,这其中包括40%的实物收入,实际的现金收入在1800元左右。在这1800元当中,还有20%的现金要备来年生产资料之需,这么下来,农民手中真正用来购买消费的现金只有1500元左右。而当年城市居民人均

收入是6860元,是农民可支配现金收入的5倍。如果再考虑到城市居民能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城乡之间真实的差距大约在6﹕1之间。到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下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城镇居民,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07年的3.33﹕1扩大为3.36﹕1,绝对差距首次超过1万元。

(三)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

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扩大,相当一部分表现在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间差距上。1978年改革以来,尽管各地区人均GDP均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但它们之间的差距却在持续扩大。1980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比是1.8﹕1.18﹕1,1990年扩大为1.9﹕1.17﹕1,2002年进一步扩大为2.63﹕1.26﹕1。这说明1990年的东部与中部、西部的地区差距比1980年分别扩大了5.9%和5.6%,2002年比1990年又分别扩大了28.4%和38.4%。而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人均GDP比是2﹕1﹕0.86。地区间人均GDP差距的扩大,说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水平也在日渐增大。

(四)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

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主要表现为有些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使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呈扩大趋势。资料显示:1987年我国收入最高行业和最低行业的工资比是1.38﹕1,1991年行业平均收入最高与最低水平相差1.55倍,到2002年这一差距扩大到2.99倍。而到了2008年,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行业相差已超过10倍。这说明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已经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从1978年起至今,电力、煤气、金融保险、房地产、烟草等行业成为国有经济中收入水平增长最快的行业。这类行业的收入要比其它行业的收入高出2~3倍。且在工资增长速度方面,高收入行业要比建筑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高出很多。

二、导致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增大的原因

(一)行业间收入差距扩大

国有企业垄断经营的方式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平等、公平的竞争原则,使得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市场中的不完全竞争、产品的行业性垄断使得石油、电信、电力能源等行业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润,这是导致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体制改革不到位

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也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合理的一大因素。自改革开放以来,体制改革不但为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且也为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

开辟了广阔空间。“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既带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也造成了人们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明显、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

(三)区域间收入差距拉大

自然环境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环境常常会导致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这也会致使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出现明显的差异。东南沿海一带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先天优势,每年都可为当地创造大量的税收,因此地方经济相对发达。另外由于东部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早,因此经济结构相对较为合理,这也是造成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传统的城乡经济结构,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道壁垒,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交流,并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得农产品市场难以扩张,农业生产难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农村消费市场的与城市消费品市场的等级在不断拉大,农村需求结构得不到提升,必然影响与需求有关的供给结构。总之,由于旧体制依然存在,因此近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有了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解决我国当前分配差距的方案

(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我国应该将收入分配改革的重点放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上来,以保证整体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可以利用规范收入分配行为、加大再分配等措施积极构建“中部大、两头小”新分配格局。并且,还有必要针对国有企业实施限薪措施,防止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

(二)建立工资管理机制

最低工资制度是劳动和资本间分配关系优化的重要前提,能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因而,在制定科学合理工资指导线的过程中,应该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调整,建立起政府主导、工会推动、劳资互助的协商处理模式。

(三)积极调整再分配机制

首先,增强再分配支出力度。对于城镇居民基本的福利、补贴应采取货币化措施,针对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险等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尽最大努力提升新型农业技术含量、提升规模农业的竞争力和农民的实际收入。其次,改革税收分配制度。国家需要制

定一套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分配制度,保证个人收入规范化、合理化的实现。在法治层面,立法机关应该积极推动税收方面的法律制定工作。在征收个人所得税时,必须坚持公平原则,将重点目标定位在高收入人群。尤其是对于高收入行业的从业人员,全面做好征税规划,严厉处罚逃税、漏税等非法行为。在税率方面,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实情及时做出调整,以保证我国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再次,建立完善的第三次分配体系。为鼓励富裕阶层积极投身于公益、慈善事业,要适当减免捐款的所得税,以此缓解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问题。

(四)加大教育、医疗、养老体制方面的改革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我国比较重视经济发展,但对包括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内社会体制建设和发展重视不够。近年来,国家提出了扩大内需的发展政策,但并未取得十分理想的效果。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惠及全民的教育、医疗、养老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老百姓不敢轻易地将历年来的积蓄花出。

(五)加大农村改革力度

1、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这样可以增加农村就业机会,减少农村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

2、加大农业支持,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完善当前的各种惠农政策,各级政府应当定期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知识培训,引导农民进行规模经营。

3、户籍制度改革。要建立积极的公共政策,主动接纳农民进城,构建新型的现代城市户籍制度。

看来综上,防止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已成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的一项重大任务。首先是激发人们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需要;其次是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及时协调各种社会利益矛盾的需要;最后是加快改革,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和市场结构的需要。以大多数人的利益为基点来解决改革攻坚阶段面临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就必须采取实际措施防止利益差别超过应有的界限、促进利益关系规范化。

第三篇:贫富差距毛概社会实践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题目: 关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 姓名:

班级:

院系:

学院 指导老师:

关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贫富差距的调查报告

摘 要:最近了解了一些关于我国居民收入的相关资料,发现我国的收入差距已经相当大,出现了一些社会普遍关注的贫富差距问题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突破4000美元,但收入分配领域的矛盾却比较突出,基尼系数居高不下,已超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例如:地区、城乡、行业、群体间的贫富差距问题等,这些问题都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作为学生应该对这类社会现象有所了解和思考,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推动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 贫富差距 大学生 政策 影响 态度

贫富差距是指由于各个社会成员所处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地位和环境不同,而形成的实际占有社会财富的差距。它表现为一定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贫富差距包括收入差距和财富差距两部分。前者主要属于经济问题;后者用个人受教育的程度、科技水平和能力、思想文化修养、知识产权、社会知名度等来表示,通过一定时期各种社会关系诸如个人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健康状况等的综合反映,主要属于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GDP年均增速保持在9%以上,社会生产力和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到上个世纪末已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也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贫富差距并非都是不合理的。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致的新型经济板块的出现,使得首先占领新的经济板块的人获得了新的收入。也造成了社会成员在收入方面的距离加大,这是有它的历史合理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必然造成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所以,这个也是拥有历史合理性的。

如果一个国家始终有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存在,其经济动力发展不足,起伏动荡势出必然,最终会波及每个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再雄辩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

作为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首先面临的就是工作,其收入与自身息息相关,很快我们也将成为这个问题中的一员。从现在开始关注如今的贫富差距问题尤为重要。值得高兴

/ 17

的是,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大多数的大学生能够对贫富差距这一现象持有客观的态度,不偏激。能够看到其中的本质,也相信政府能够通过一系列手段来减少这种差距。

一、调查结果与现状分析

在本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社会调查中,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设置了一份问卷,该问卷针对当今社会青年大学生展开调查,并在调查的过程中通过与青年大学生的交流,得到了很多他们对于我国贫富差距的想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对当前我国贫富差距的看法”、“对贫富差距造成的原因的想法”、“对贫富差距危害的看法”以及“对如何减小我国贫富差距的看法”等方面问题。

我们的调查问卷主要在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计量学院发放:

调查对象为校内学生,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我们将问卷调查对象控制在大一到大四和研究生之间,并合理安排问卷的发放时间与地点,保证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的有效性,我们

/ 17

共发放210张,成功收回203张,无效问卷3张,问卷回收率为96.7%,问卷有效率为98.5%。

(一)问卷结果统计

图1: 参与调查的性别比例

图2:参与调查的年级比例

/ 17

图3:参与调查的学校比例

参加我们问卷调查的有92位女生,占总体比例的46%,男生有108位,占54%。除此之外,参加我们此次问卷调查的有五个年级段,分别是大一(21%)、大二(30%)、大三(24%)、大四(12%)和研究生(13%)。此外,为了比较不同学校学生对于贫富差距的观点差异,我们还调查了不同学校的学生。主要有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和中国计量学院。

炫富可以说是时下较为流行的现象。炫富的现象可以说是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也可以说是物质社会下,畸形变态的产物。

七九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总体方针指导下,社会允许了一部分的人先富裕了起来。而在先富起来的这部分人之中,存在着一部分因国企改制,或炒房产或一些投机性质的方式致富的。在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之中,是有些人事不具备这种能力或者素质拥有他现在所有用的那部分财富的,他们只是因为时代的机遇、巧合、或者其他一些因素而富起来的。对于这部分炫富的人,我认为就是这种缺乏富人人格的人。或者说这部分人不愿意承担这个时代原本赋予在他们身上“带动剩下的人共同富裕”的责任。

这部分不具备富人的人格的富人,可能是因为其自身家庭环境、出身及素质等各类综合原因导致的。在富裕之后,内心依然没有得到想要充实和满足感,想要获得更多金钱以及金钱以外的东西,比如:与他所拥有的金钱所等同的社会地位,在社会大众对他得认同感等等。于是乎,出现了炫富,他们向社会炫耀自己多么的富有,宣泄着自己得不满,缘木求鱼般的表达着他们最想要得到的。在我看来,这种炫富心理其实质有点类似于西方国家用金币购买贵族身份,或者在中国古代用金钱买官进爵一个样子。因为拥有了官员权贵的身份,才能在所谓的上流社会间行走,既体面,又方便办事。

也正是因为这少部分人的这种炫富,触动了社会中大多数的穷人的神经。以致在网上被炒作的如此厉害,以致炫富的现象被大多数人理解为一种“富人的自卑”心态,一种时代的“心理空虚”。炫富事件在网上被炒得如此厉害,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炫富”触动了大多数人的一种仇富心理,引起了穷人对这部分“不具备富人的人格的人”的一种“羡慕嫉妒恨”的心里。不管是古往今来还是国内海外都普遍的存在着这样一种仇富的心里。只是在中国现在这个时代,表现的较为突出。也许是网络信息流畅的原因。当这种对富人的仇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产生阶级,或者发生一点点事情,让财富在富人与穷人之间重新洗牌。让富人变穷人,穷人不一定变富人。这种教训,在中外历史上并不少见。

历史血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炫富、斗富,无异于自寻死路,有点感觉像是“养在猪圈里的猪对主人说,我肥了,够肥了,足够肥了~~~”,自取灭亡。若果我们的国家和整个社会

/ 17

纵容这种炫富的行为,让这种骄奢称为一种社会的风气,将会导致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崩溃,后果已有中国5000年历史前车之鉴

更令很多人不解的是,在富豪们普遍遭受到人们置疑,声誉扫地的今天依然有那么多的富人仍热衷于上那本想寄托炫耀之意的富豪排行榜,有人还不惜巨资进行“公关”,千方百计把自己的名次往前靠。

图4:对同学炫富现象的态度

这里面存在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影响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富二代的80后、90后可能并不熟悉历史或者不愿意从历史的故事之中去总结今天的经验。而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一种类比的模式,难以将个别想象从集体中抽象出来进行逻辑分析。为分析这种现象,我们借助于西方的“心理学”。西方心理学认为人的追求分为可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我们需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性等;当第一个“生理”需求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我们就会有安全方面的需求,寻求生命、财产等免于威胁、孤独、侵犯的需要;然后是“归属与爱”的需要,包括同人往来,进行社会交际,获得伙伴之间、朋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希望获得别人的爱,给予别人爱并希望为团体与社会所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得到相互支持与关照;排在第四位的是对“尊重”的需要,包括受人尊重与自我尊重两方面:前者是希求别人的重视,获得名誉、地位,后者希求个人有价值,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最高层次的是对“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的需要,即获得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韵需要。

毫无疑问,炫富在西方心理学上是属于第四层次,也就是“尊重”的需要,“富人”们希求别人的重视,获得名誉、地位,希求个人有价值,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

/ 17

认。富人们炫耀自己的财富,就如小孩子炫耀自己的玩具一般,是那几个孩子独自玩耍的游戏。只可惜,有很大一部分富人并不乐意与彼此之间的这种“炫耀玩具的游戏”,他们把这种炫耀放在了网上到处宣扬。站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来,这种通过炫耀自己多有钱来表达自己真正需要的尊重,无异于哗众取宠。

财富的拥有在一定程度上能获得足够的满足感,但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已经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数字,甚至带来其他人的窥觊。在一个人对物质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情况下,积累更多的财富,只会给这些富人带来两个结果:

一、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二灾难。

古语有云:才胜德必有其祸。今天我想要通过这个帖子对全国所有炫富或者想要炫富的人说:如果你们所拥有的财富胜过你们自己所拥有的人格,你们必然步上石崇、沈万山、以及胡润排行榜历史十年中那100多位先后落马的“富人“后尘。

想要获得整个社会的承认,得到想要的尊重,就必须担当其相应的社会责任。如果不想承担相应的责任,就必须学会低调,或者早早的把钱通过各种渠道输送到国外待到东窗事发背井离乡。

可能有时候国家的GDP数据在持续升高,但是我们的物价水平却在持续不断的增长,人们仍在为了柴米油盐而奔波,媒体的报道可能并不能给我们多大的幸福。就像温家宝总理提出来的一样,如何让人民更加幸福。数据有时候可能并不能代表一切,就算现在的的GDP已经是世界第一了,中国人民可能还是有很大的抱怨。有时可能中国的统计局也不知道中国的贫富情况到底如何?我想这个时候如何增加民众的幸福感,我想才是一个国家的首要任务。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上网友对有效遏制腐败问题、医疗改革、交通发展、高等教育等问题表现出了很高的兴趣。网民的意见反映了新时期,13亿中国人民的心声,即我们除了高速增长的GDP,还需要幸福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

图5: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的贫富差距情况

/ 17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诺提出,在人们生理、安全上等到满足和保障后,就开始渴望情感上的归属以及人格尊严。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建设,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重大发展。去年,我国经济总量更是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时,精神上的需求也就自然凸显出来。

党和政府在这时候提出,要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更有幸福感,可谓是适应民心之举。为了重视人民幸福感,一些地方政府甚至把人民的幸福指数当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央领导人非常关注民生问题,不断深入基层,了解民生。

改善民生,即意味着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也意味着让人民活的更有尊严。国民的幸福指数除了通过满足其基本物质生活之外,还包括思想文化上的修养。很有必要提出如何让13亿中国人民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其实民众的幸福感要说简单是很简单的,但是如果说很难的话,也很难。贫富差距其实就是影响人民幸福感的最大阻碍。一个不平等的国家不管你怎么说,或是怎么做,都不可能改变一个事实,人民是不会幸福的。收入如果是和劳动成正比的话,那么我想这个社会上大多数的人是不会说什么东西的,也许只有一些富人才会持反对意见。人人都是有攀比心理存在的,没有人会不喜欢高人一等的感觉,可是在经过了那么多的努力之后,还是不能够达成自己的愿望之后,就会产生不幸福感,仇富心理也就开始滋生,这个时候人民肯定是不会幸福的。所以说消除贫富差距是增大人民幸福感的最佳途径。

一、国家治理减少贫富差距的政策措施

图6:是否关注国家出台过哪些控制贫富差距的政策

从统计图上来看,73.08%的同学还是比较关注国家对缩小贫富差距出台的政策的,其中

/ 17

经常关注的同学占到了11.5%,这个比例还是相当可观的。这反映出三方面信息:

一、贫富差距的的确确存在我们大学生的身边。

二、大学生还是比较关心贫富差距的问题。

三、国家也在致力解决贫富差距。

(一)“城市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一是农业属于“报酬递减”的产业,工业属于“报酬递增”的产业;二是中国农业效率只有美国的1%。所以,缩小城乡差距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城市化,制定有利于农村人口流向城市的政策

现在,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城里人剥削了乡下人、城市居民欺负了农民工,造成了城乡差距扩大。于是,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举措。我们只看到城里人收入在提高,农民收入没提高,没有人去问为什么。很多政策也是想当然,很少去研究为什么。我认为,城乡差距的失衡原因在于生产力,工业是递增的,农业是递减的,只要农民不进城,农业不实现现代化,城乡差距一定扩大。

农业是“报酬递减”的产业,而 工业是“报酬递增”的产业:农村人越多,越无法规模化生产,生产效率就越低;城市人越多,工业规模就越大,效率也就越高。所以,推进城市化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方法。只有把农民“赶”进了城,农田才能空下来,才能形成规模化的农场经济。同时,工业才能不断扩大规模,降低成本。

(二)“生产公共品”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在于能力和机会的不均等。能力不均等是教育机会不均等造成的;机会不均等是政府管制和寻租及产业政策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提供有效的产权制度和进入市场的机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各种职业教育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能力不均等,一个是机会不均等。能力不均等的原因是教育机会不均等。农村孩子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到城市孩子的1/4,一个在山区的孩子一天要步行30里地去上课,这个成本太高了,导致很多孩子没法上学。城里的父母开着车送孩子上学,几分钟就到了。同时,最好的老师也大都在城里,很少有到农村去的,到农村去支教的大都是一些大专生或刚毕业的研究生,他们自己还是孩子,很难把孩子教好。北京和上海的特级教师、模范教师很多,他们不会跑到农村去的。所以,农村和城市的教育机会、教育水平都不一样。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收入差距扩大:第一,收入差距扩大不等于收入分配不公;第二,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就是改革的动态过程。

对于穷人要鼓励奋斗,不要仇富。鼓励穷人奋斗要做两件事:第一是降低进入市场的门槛,让大部分人可以进场创造财富。第二,提高教育水平,让穷人有能力从事生产力较高、9 / 17

收入水平较高的工作。但是,如果这些事情政府一件都不做,仅仅通过再分配、财政转移支付去帮助贫困人群,中国的穷人就只会等待政府救济,这样的发展趋势是非常可怕的。

现在,政府应该做的就是转变职能,不应该把各种税收一味地用来搞产业升级,而是去生产公共品,比如,发展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社保等公共品。让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都可以享受到这些公共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高收入者如果觉得这个公共品质量不够高,还可以消费私营用品,比如,请名医看病或到国外去看病。这样一来,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自然会缩小。

(三)“人口流动”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开放经济下国际贸易的经济地理效应;二是内部经济中市场潜力的差别。这两个因素决定了人口集中度和市场潜力大小,从而也决定了经济增长速度与收入分配的差距。所以,我们要加大鼓励人口流向有贸易机会的地区,获取国际市场效应;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市场化层级,造就本地市场效应。

导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南部、北部区域经济增长差距扩大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国际贸易的地理效应。中国的东部地区有贸易机会,海洋运输成本是最低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没有贸易机会,经济增长就落后。有人说过一句话:要看世界经济增长集中在什么区域,最好晚上去天空上看一下航拍,什么地方灯光璀璨就有经济增长,什么地方漆黑一片就没有经济增长。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看到在长三角、珠三角,人口在东部集聚,产业在东部集聚,城市在东部集聚,东部经济高速增长。而中西部相对落后,跨国公司选择投资区域,基本上不越过京广线,过了京广线,西出阳关无故人。

第二是区域内部经济中市场潜力的发展,一个是开放经济,一个是本土经济。一般来讲,50万~500万人的城市有经济发展机会,有市场潜力,这个机会是内生的。比如,这个地区的发展需要环卫,需要社区服务,需要保安,需要卖早点的,这些就业机会不需要政府投资,会自动产生。如果在一个只有3万人的小城镇,这些机会就很少了。所以,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都是包袱,人口过于分散,城市规模太小,不能创造就业机会,没有本地市场效应,养不了企业。

为了缩短地区之间的差距,国家也采取过西部大开发的做法,然而,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大量资本流向中西部地区,只缩小了地区之间的GDP增长差距,并没有缩小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因为流向西部地区的投资主要为资本密集型,这些投资创造了GDP,却没能创造足够的就业机会,难以起到缩小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西部收入水平低,人们为了生存和提高收入,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所以,只要增加对西部的投资就有可能导致环境破坏。

/ 17

二、当今贫富差距的主要体现:

图7:你认为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过大吗?

有40.38%的同学认为差距过大,34.62%的同学认为比较大,急需出台政策进行调控,21.15%同学认为合理,有利工作的积极进取,社会发展,极少有同学认为存在差距较小。而从事实上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是相当大的。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区域间贫富差距也不断扩大。

/ 17

图8:你认为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一)在被调查者中普遍认为教育理服务等的差距和地区差距是最重要的原因,其次是行业差距,鲜少有不合法收入。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出现全方位扩大。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额差距增加了近12倍。数据显示,1978年至2007年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加了7.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3倍。但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的增幅明显低于城镇居民,二者之间绝对额的差距逐年扩大。2007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5919元,二者之比达3.23∶1。1990年,这一比例为2.2∶1。世界上多数国家这一比例在1.6以下。地区收入差距扩大。2010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上海市为66115元,最低的黑龙江省27735元,最高最低之比为2.38∶1。1990年我国地区间最高工资与最低工资比为1.84∶1。企业高管薪酬与普通职工收入差距扩大。据统计,上市公司高管年薪平均值2010年为66.8万元,是当年全国平均工资的18倍多。而部分私营企业、简单劳动者的工资偏低。2010年,城镇私营单位中的住宿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公共管理社会组织三个行业中就业人员月均工资收入在1461元以下,不到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的一半。

(二)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由于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如法制不够健全、市场竞争机制不够完善等弊端,另外,又由于国家政策的相关保护,从而导致行业垄断现象仍然存在。当前,垄断行业主要包括电力、电信、民航、铁路、石化、金融、保险、烟草、煤炭、房地产等部门。这些垄断性行业凭借垄断经营的特权及国家政府的特殊保护,与其他行业进行不公平竞争,从而取得高额垄断利润,使行业间差距不断扩大。最近,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作出的一份评估报告指出,在北京,高收入行业职工工资增长速度快于低收入行业,将两者差距进一步拉大。报告举例说,证券业、航空运输业、银行业等行业的职工年薪能达到10万元以上,而纺织业、农业、文体用品制造业等行业的职工年平均工资却低于2万元。

行业、企业间工资差距扩大。2010年,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36539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759元。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70146元;最低的农林牧渔业,16717元。最高与最低之比为4.2∶1。上世纪80年代,我国行业间工资收入差距基本保持在1.6—1.8倍左右。世界上多数国家行业间差距在1.5—2倍左右。企业间工资差距更大。2010年调查上海某银行员工工资及奖金人均为29.66万元,员工的其他

/ 17

福利人均6.08万元,合计35.75万元,是当年城镇单位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10倍。

(三)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区域间的贫富差距主要表现在东部和西部之间的贫富差距。有数据显示,1999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10732元人民币,西部地区为4302元; 到2005 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22200元,西部地区为8970元。6年间,东西部人均GDP差距由6430 元扩大到13230 元,增加了1倍多。2006年,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GDP总和不到人民币4万亿元,约占全国GDP的17%; 而东部地区GDP达到2万亿元的省份就有3个,其中江苏省为21500亿元,山东省为22000亿元,广东省为25000亿元。从这一组数据不难发现东西部之间的差距的明显。

我们在问卷中对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参加此次问卷调查的同学提供了很多想法,这也反映在他们的回答当中。

问卷中我们设计了11个选项。包括祖父辈的资本积累、受教育程度、机遇的不同、城乡差距、地理位置(沿海与内地)、先富带动后富导致、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分配制度不公平、税收制度不健全,高收入缺乏合理调节、官府腐败,官商勾结,共同谋财和其他。

图9: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是那些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曾经指出,一国的收入不平衡与人均收入水平有关,人均收入水平极低和极高的国家,收入分布比较均匀;收入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的国家,贫富差距较大。

这是因为,从低收入开始,一个国家会经历一个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阶段。由于城市工业人口的平均收入水平和收入不均程度都比农业人口高,而且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加较快,随着农业人口流入城市,城乡收入差别可能拉大。同时,更多的人口进入收入不均程度较高的工业,使得全社会的贫富不均加剧。高度工业化后,较低收入的工业人口通过提高技能和政治影响力缩小他们与高收入人口的收入差距,最终导致贫富不均程度降低。

/ 17

我们的主要研究结论具体如下:

(1)经济增长缩小贫富差距。经济增长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途经,发展不仅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硬道理,也是实现收入平衡的必由之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用降低经济增速的方法摆脱贫困,而是必须通过经济增长使其摆脱贫困,并随着国力的增强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如税收和转移支付等手段)缩小贫富差距。

(2)私有经济的发展有助于降低贫富差距。不少人认为私有经济的发展拉大贫富差距,但国际经验和实证分析支持相反的结论。私有经济成分的提高鼓励竞争,扩大就业,降低寻租机会。市场竞争使企业利润趋于合理,就业增长提高工薪阶层收入,私有经济的壮大降低政府干预和特权的滥用。

(3)政府公共政策影响贫富差距。政府开支中医疗卫生支出和文化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越高,基尼系数越小。因为公共支出主要是通过对弱势群体的扶植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而不是直接改变他们的收入分配。但公共支出依然与基尼系数负相关,例如医疗卫生支出和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与基尼系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和-0.09。这可能是因为许多政府医疗和教育支出较大的国家(如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本价格较高,因而劳动力与资本回报的差异较小,收入分布比较均匀。

(4)贪污腐败拉大贫富差距。国际透明度机构每年公布各国的腐败感知指数。腐败感知指数与基尼系数的相关系数为负0.3,表明政府官员越清廉,贫富差距越小。设租和寻租行为让政府官员中饱私囊,侵害了普通百姓的基本权利,造成教育和就业机会的不均等。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左右和干预导致收入和资产分配的永久性不平衡,增加低收入者的投资风险,使扶贫和社会救济计划难以落实到真正的穷人并在执行过程中大打折扣甚至流入利益集团的腰包。

总而言之,贫富差距的增大绝非经济改革之过。相反,私有经济比重的提高有助于缩小收入差异。政府官员贪污腐败、以权谋私行为乃贫富差距之祸根。中等收入国家贫富差距较大属国际普遍现象,而经济增长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必由之路。政府应当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对弱势群体的公共开支以缩小贫富差距。

我们的问卷中问到你认为以下哪些政策能够有效的控制贫富差距,大家对此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如下图所示:

/ 17

图10:哪些政策能够有效的控制贫富差距

如果仔细分析造成不平等的原因,无非是四方面的。一是起点的不平等。有的人出生于富裕家庭,一是起点的不平等。得到父母的关爱,受到良好的教育,有的人则相反,家里穷,上不起学,或者家庭生变,父母异离。第二是天生的条件不同,有的人长得漂亮,有的人难看;有的人聪明,有的人笨;有的人健康,有的人天生就有天生的病。第三是个人的决策不同,导致后果不同。有的人选择学文,有的人选择学工,有的人选择艰苦努力,有的人选择清闲安逸等等。第四是个人的命不同。有的人命好,处处顺利;有的人命苦,到处碰壁。

图11:贫富差距会造成的危害

说到这儿,结论是没有办法改变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或者说这些不公平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但是它的结果,过大的贫富差距又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所以最后的办法只能是在最后的收入分配上采取温和的手段,从富人那里征收较高的个人所得税。这就是世界各国所通行的处理收入分配过于悬殊的政策。

/ 17

我们看到当今的社会,社会贫富不均,穷的穷,富的富。消费水平相差十倍百倍。不平之心油然而起,就想到要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候才发现解决公平的问题远不那么简单。解决我国的贫富差距问题,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附录

附录:(关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贫富差距”的调查问卷)

关于“如何正确看待中国贫富差距”的调查问卷

首先,谢谢你能够抽取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主要是为了了解大学生对我国贫富差距的程度及其所造成的影响,本次调查得到的数据仅供问卷分析之用,请放心填写。

你的性别:

A 男

B 女

你的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E 研究生 1.你来自什么样的家庭?

A 贫困家庭,维持正常生活存在困难;

B 低收入家庭,只能应付日常开销;C 中等收入家庭,除应付日常开销外略有盈余;D 富裕家庭,生活富足;E 富豪家庭,买奢侈品毫无压力。

2.如果你周围的同学中有炫富的现象发生,你一般采取有何种态度? A 对此嗤之以鼻,带有一定程度的仇富心理; B 对此表示不理解,难以理解这些同学的想法; C 有羡慕的感觉,并且觉得不公平;

D 对此毫无感觉,这些行为与自己的生活无关。3.你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中国的贫富差距情况?

A 电视、广播

B 报纸、杂志

C 网络

D 人们口头相传 4.你认为媒体所描述的中国贫富差距状况与你所感觉到的情况相符吗?

A 基本相符

B 稍微相符

C 很不相符 5.你都关注国家出台过哪些控制贫富差距的政策吗?

A 不了解

B 了解一点

C 经常关注,很清楚 6.你认为中国现在的贫富差距过大吗?

A 差距过大,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

B 比较大,急需出台政策进行调控; C 合理,有利工作的积极进取;

D 还比较小,不用考虑。7.你认为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 A 行业差距

B 地区差距

C教育,医疗等服务差距

D 不合法收入 8.你认为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主要是那些?(多选)

A.祖父辈的资本积累;

B.受教育程度;

C.机遇的不同;

D.城乡差距; E.地理位置(沿海与内地); F.先富带动后富导致; G.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H.分配制度不公平;

I.税收制度不健全,高收入缺乏合理调节; J.官府腐败,官商勾结,共同谋财;

K.其他_____。9.你认为以下哪些政策能够有效的控制贫富差距?(多选)

/ 17

A 积极的财政政策;

B 三农政策;

C 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

D 建立健全福利政策;

E 房价控制政策;

F 提高起征税点。10.你认为贫富差距会造成哪些危害?(多选)

A 引起社会动荡;

B 影响政府权利的行使;

C 损坏各地区间的关系;

D 社会的犯罪率提高; E 引发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本次问卷到此就结束,再次感谢您抽取宝贵的时间参与我们的调查。谢谢!

参考文献

11《中国的贫富差距与政府控制》 作者:朱光磊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2年1月 ISBN:754261614 2贫富差距·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60010.htm 3中国贫富差距的心态影响和治理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100732 4关于缩小中国贫富差距的思考·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广东深圳,518055

/ 17

第四篇:毛概论文——浅谈缩小贫富差距

浅谈缩小贫富差距

我国现正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在这一道路上进行着探索,而经济是任何社会都不能放弃,但是贫富差距问题则成为摆在面前的一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据调查,该问题已列百姓所关心和担心的问题第一位。

据《瞭望》周刊报道,近十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社会财富“蛋糕”明显做大,但如何“切蛋糕”的问题随之显现。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包括劳动收入比重的下降、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等,社会各阶层收入悬殊的警示逐渐凸显。有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75(联合国标准认为0.4以上属于收入差距较大),已经进入了必须调整收入分配比例的阶段。可是,要想实现缩小贫富差距,我们就必须了解到贫富差距是如何形成的,贫富差距的具体表现,以及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于1922年提出。它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数量界限,可以有效地预警两极分化的质变临界值,所以是衡量贫富差距的最可行方法。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在0.2以下,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高度平均,0.2-0.3之间表示相对平均,在0.3-0.4之间为比较合理,同时,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警戒线,认为0.4-0.6为差距偏大,0.6以上为高度不平均。据此,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国际警戒线。今年来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基尼系数还在攀升。贫富差距在我国的表现如下: 1)2)3)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呈扩大化趋势。

除了城乡之间,我国各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明显加大。区域间贫富差距扩大。

产生贫富差距的原因,我把它归结为一下三点:

改革开放以来,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收入状况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人们却对贫富差距气愤不平。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这个决定本身没有问题,引进了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创业热情。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指导思想就没有成功的改革开放,没有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但是如果因此而导致两极分化,那么改革就是失败的,不能达到最终的共同富裕,反而远离了社会主义的目标。

我认为出现贫富差距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建立真正的民主法制的政治体制,由于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不能同步进行,使得经济体制改革的幅度越大,步伐越快,就导致了腐败分子贪腐的机会越多。

非法收入的存在:

一些奸商挟款出逃海外,一些高级干部贪污腐败、徇私枉法,造成国家巨大损失,犯罪金额则是非常巨大;一些执法人员和部门执法犯法,把国家公款转变为个人财产,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一些握有经济权力的官员及其亲属通过非法交易,在一些经济活动中侵吞、转移和挥霍国家资产,我国国有资产每天流失达1亿元之多;一些基层权力部门为了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向农民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造成农民负担过重和干群关系极度紧张;一些不法商人放肆的偷税、漏税、逃税、骗税,在短时间内非法暴富。目前,我国收入消费总额的一半是由20%的富人占有,但他们对个人所得税的贡献只有10%。

(一)农民收入、企业职工工资不能得到成比例提高:

农民只通过简单的劳动,只能生产出低档消费品,不能获得较多利润,没有技术的支持,没有政府政策的扶持,收入水平只能处于社会最底层,加上天气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如果再得不到政府的补助,更使得本不富裕的收入雪上加霜。近年来,政府着眼于“三农”问题,虽然农民生活有显著提高,但比起高收入人群仍然望尘莫及。

另外,则是被认为是城市低收入人群的企业职工,由于在企业里没有权力,经常遭遇克扣工资、被迫下岗等情况,尤其是效益不好的企业。再加上面对越来越高的物价,收入也只能是维持在温饱水平,根本不能匹及高收入人群。

(二)政府用于医疗卫生支出不足:

有调查显示,政府开支中医疗卫生支出和文化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越高,基尼系数越小。这一点不难理解,因为公共支出主要是通过对低收入群体的扶持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现在医院、学校成为了公认的高消费场所,经常占到普通居民收入的大半支出,包括一些不合理收费,尽管政府在这些方面有所补偿,但依旧无法对这一大众群体产生明显影响。

(三)楼市股市拉大贫富差距 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顾严博士通过研究表明穷人与富人在股市中的获益状况。结论为,股市上涨,对于穷人所持有的货币资产没有大影响,富人则在股市上涨中获得收益;股市下跌,穷人的货币资产缩水,而富人则能很凡此种种原因,都引起群众的强烈不满,并使贫富差距在大众心好的规避风险。

理上进一步放大,从而造成不良影响。

1.政策性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部分地区、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政策上实施倾斜,这是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开始,我国实行由东向西的发展战略,投资的重点首先转向经济效益较高的东部沿海地区,同时在财政、税收、引进外资、外贸、金融等方面对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经济特区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这种做法在总体上看是正确的,但也不可否认,它确定造成东、中、西部地区贫富差距拉大的事实。根据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关系》一文所提供的数据,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0年,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964元、1260元和1078元,三者之比为1.82:1.17:1。1995年,三大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6777元、3691元和2945元,三者之比为2.30:1.25:1,相对差距明显扩大。同时为了吸引外商来华投资,政府采取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由于多种优惠政策的享有,加上没有退休人员这个包袱,外资企业普遍利润很高,职工因此受益匪浅。而国有集体企业却没有多少优惠政策,再加上设备老化,负担沉重,普遍效益不佳,职工收入增长速度提高不快。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国有企业职工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非国有单位。2.体制和制度的原因

价格双轨。80年代后半期,由于实行价格双轨制,形成一个巨大的财富漏斗,仅1987和1988两年差价总额约有上万亿元,其中以“灰色收入”形式落入个人腰包的估计达2000亿元。价格双轨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通过这个漏斗流入私人腰包的财富,十分惊人。

改革和管理措施不配套。在进行产权交易特别是在与外商合资过程中普遍低估国有资产;在实行国有土地租售时土地管理部门和个人层层截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混乱,约束机制薄弱,厂长经理乱用职权,谋取私利,经营者收受回扣,收受贿赂,通过不等价交易转移公有财产,甚至贪污巨款潜逃,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根据中国国有资产管理局的统计,从1982~1992年11月间,中国平均每年流失的国有资产达到500亿元,日均1.3亿元以上。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企业严重亏损,职工收入下降,某些人利用职权中饱私囊,加剧了贫富差距。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除了合理的税收制度外,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同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富差距的问题。然而,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以及社会转移支付明显表现出严重的滞后。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城镇的退休人员、城镇的失业人员及其亲属由于得不到及时的、足量的保障,最有可能成为贫困者,从而使整个社会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根据以上的现象与原因,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缩小贫富差距,我认为可以有以下一些手段:第一,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要兼顾公平与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初次分配差距太大,再分配纠正的成本就会过高。初次分配既要体现效率,又要体现公平,关键是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我国应国民收入依法完善企业职工工资决定、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建立健全工资支付保障金、欠薪应急周转金等制度,努力促进职工尤其是一线职工工资收入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经济效益同步增长。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的监督和管理,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要扭转当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就必须要充分发挥再分配的作用,关键是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第二,加强财税调节。财政政策是缩小贫富差距的强力工具。在收入方面,应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应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利用税收杠杆达到“限高补低”的效果,比如完善个人所得税收取方式、对高档商品住房开征房产税等。在支出方面,应建立起财政增加对民生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比如硬性规定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省(区、市)向区县转移支付的占比等。通过提高执法力度,减少税收漏洞,降低中低等收入所得税在税收总额中的比重,开征某些特殊的税种如遗产税、财产税等,缩小贫富之间的收入差距。第三,大力促进就业创业。充分就业是形成合理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基础。促进就业创业,一靠发展,即通过加快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比如支持内陆省份发展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实现产业发展与劳动力优化配置等;二靠政策,即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扶持更多新生劳动力和困难群众就业,比如推行免费中职教育帮助农民工及新生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扶持微型企业发展以带动大中专毕业生等群体创业等。“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缩小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途径。要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

第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充分发挥教育作为社会公平孵化器的作用,让更多的人享受平等教育的机会,不让处于弱势的社会成员输在“起跑线”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关键是加大财政投入,补齐农村教育在“软件”、“硬件”两方面的“短板”,比如始终保持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 D P的4%及其以上、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校舍标准化、教育照顾好农村留守儿童、完善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等。

第五,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缩小贫富差距的思路中,不能不考虑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从实际出发,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要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政府要正视当前社会保障体制面临的风险 提高政府的财政支出,切实解决困难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在失业保障金的管理上,严厉打击某些贪赃枉法者将“救命钱”挪作他用的行为。建立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和帮助网络,通过各种措施解决他们的难处。

第六,消除政策性因素,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在农村,最大的难点也是在农村。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应推进城市化,使农民向城市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1)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减少农民进城的身份障碍。(2)加快劳动就业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就业障碍。(3)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消除农民进城的产权障碍。(4)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

第七,加强法制建设,整治非法收入。要加强市场监督和管理,严厉打击走私贩私、假冒伪劣等违规、违法经营行为,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现象,要严惩贪污腐败、整治非法收入。要通过立法规定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增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完善税法,加强征管,逐步消除非法收入形成的条件与环境。以《行政许可法》的实施为契机,加快政府改革,减少审批项目,不断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而使“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获得不当利益而引发的贫富差距。

第八,加强对垄断行业的监管。当前,政府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的调节,只限于个人所得税,这既不会取消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也不会对职工的高收入发生较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政府垄断的范围和垄断价格等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引入竞争机制,缩小国家垄断性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该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

第九,加快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步伐,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国家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外地投资者到中西部投资,通过各种形式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以经济发展带动中西部居民收入的增长,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居民收入的差距。加强制度建设,杜绝腐败和非法收入的渠道;加强收入管理,提高税收的再分配作用;加快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城市化进程,切实保证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

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因此促进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对实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以上的分析只是言语上的,只有所有的人都行动起来,大家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缩小中国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篇:毛概论文——关于中国贫富差距

毛概论文——关于中国贫富差距

中国正在以高速的经济增长,可以说国家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国际化,但是中国目前存在着极不健康的人均经济状态,那就是中国存在着非常大的贫富差距。

“在中国,财富的聚集程度很高,”波士顿咨询公司(北京)副总裁邓俊豪说,“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换句话说也就是平均社会60%的财富被不到一个家庭所掌握了。那么其他99.5%的家庭需要去分摊不到40%的社会财富,可想而知中国的贫富差距是多么的严重。来自网上的资料:据BCG的调研显示,中国富有群体的性质和欧美的富有群体差别非常大。首先,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富人正变得更加富有。又据《中国理财市场》报告中透露:中国富有人士的资产在未来几年将以13%左右的比例增长„„

现在的中国是:穷者越来越穷,而富者越来越富。有人说,当下的中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两张面孔,仿佛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度。富有的人用自己的财产抬高了城市的物价,房价,他们毫不吝啬的购买各种奢侈品,而不富有的人在这样的高物价的城市拼命地奋斗,赚钱,一辈子也说不定买不上房子。而更不用说那些生活在贫困地区的人了。

贫富差距的现象无处不在,发达城市与落后城市,富裕村与贫困村,学校里高干子女与特困生„„贫富差距严重的现象令人十分担忧,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呢,那么引起贫富差距的原因又在于什么?

收入机会不均等是原因之一。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有那么多的乞丐在要饭,有不少女孩子为贫困所迫而不得不出卖肉体,有那样些人毫无节制地卖血而感染上艾滋病。还有那挡不住的偷渡浪潮,节节攀升的犯罪率,1.7亿农民工背井离乡来城市找饭吃,即使淘厕所,背尸体这样的活也争先恐后地去干。还有办假证件的,倒买发票和车票的,贩卖黄色书刊和光盘的,这些现象屡禁不止。

权力市场化(权力作为资本介入市场)是贫富差距形成的最主要的原因。由于权力的市场化,导致了大量的人仅仅因为社会关系、职位等一些特殊的条件发家致富。现在许多的企业家都拥有一定的权力背景,而合法的企业就无法与拥有权力背景的企业在某些领域进行抗衡。所以导致普遍的道德败坏。由于权力市场化,不应该富的人富了起来;由于权力市场化和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不应该穷的人越来越穷。这样的循环,导致了中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中国税收制度的不完善也导致了贫富差距,健全的税收制度可以让高收入的人缴纳高额的税款。由于中国税收收不上来,就不能有效的援助弱势群体,穷者越来越穷。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自然垄断行业利用其巩固的垄断地位获得高额利润。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总有一天会演变成两极分化。如果一个国家始终有大量的绝对贫困人口存在,其经济动力发展不足,起伏动荡势出必然,最终会波及每个人!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贫富的两极分化,社会财富的畸形集中,必将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再雄辩不过地证明了这一点。收入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足以给经济发展造成相当的威胁。另外,贫困人口低下的生活条件会让他们失去劳动积极性,降低生产效率。社会的不公正与不平等还使人们逐渐失去国家凝聚力。大量人口资源闲置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威胁了社会的长治久安。

理性来讲,贫富差距的存在是合理而且是必需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必然存在的,不可能搞平均主义。有差距的存在才会产生竞争,促进社会的发展。但问题是我们不能让差距过大。把握好“度”的问题。然后就是怎么让大部分的人致富的问题了。当然不能限制高收入阶层的收入,这样会限制社会的发展,只能是让低收入阶层加快收入提高的步伐。就是说,高收入阶层在现有基础上收入提高一倍,低收入阶层要提高两倍甚至三倍。这样才能在缩小差距的同时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要遏制不合理的贫富差距,任重而道远。一,对于高收入群体缺乏合理的、必要的“限高”。合理收取个人税收。二,对于基础阶层来说缺乏必要的“兜底”,应该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而且对于机会均等问题,我认为应加强对基层人员的技能教育培训,至少让他们拥有能吃饭的本领。三,经济领域当中存在着许多不平等的竞争,政府应该控制自然垄断行业的利润。不平等竞争表现在很多方面,最突出的是一些部门、行业甚至是一些个别的社会成员,能够通过垄断经营获得垄断利益或高额利润,而其他的社会群体和社会成员却不能,因此最终形成了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因此政府应该对此进行适当干预。不能造成变相的世袭产业。总之,每个国家的现代化过程都要过贫富差距扩大这一关。成功的前景取决于多项条件:社会团结的力量大于社会冲突的力量;社会保障制度的供给跟上社会转型的需求;精英和先富人群综合素质提高的速度快于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以及社会公平、正义氛围的获得超过其消耗„„是时候该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了。而且是在它影响经济发展之前。

附录:部分资料数据选自:《中国当今贫富差距的现状扫描》、《对中国贫富差距现状的成因分析、解决之思考》

下载毛概课论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与收入分配改革-2010010124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概课论文我国贫富差距现状与收入分配改革-2010010124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论文——关于中国贫富差距

    毛概论文——关于中国贫富差距 中国正在以高速的经济增长,可以说国家越来越发达,越来越国际化,但是中国目前存在着极不健康的人均经济状态,那就是中国存在着非常大的贫富差距。......

    毛概课论文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毛泽东历程的深刻影响 (一)青年时期毛泽东的文化激扬 毛泽东从小就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启迪。他9岁时就通读......

    毛概论文我看社会贫富差距

    我看社会贫富差距 到现在我还是可以清晰的记得当年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背的那句诗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可能是当时我太小,无法充分的理解这句话里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但......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精选5篇)

    我国收入分配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根据现有国情,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将我国 的基本经济制度调整、确定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 摘 要:收入分配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不断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

    关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_关于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思考[范文]

    摘 要:收入分配改革是 经济 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新 中国 成立后,我国不断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采取不断完善社......

    浅谈毛概课课程改革

    浅谈毛概课程改革 摘要:本文主要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的课程改革做一个总结,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毛概,教改,期待。 上了一个学期的毛概课,心里......

    申论热点-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问题

    关键词 : 收入分配 GDP 基尼系数 贫富差距 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000美元,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但是,我国在人均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