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实录与反思
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对话教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实录与反思
一、宋庆龄·故居·樟树
师:今天,林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第22课,题目中有2个生字,谁来读题?
生: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读得好!“龄”和“樟”都是后鼻音。来,一齐读题—— 生:(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师:题目中有三个词语。“宋庆龄”是—— 生:一个人的名字。生:她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师:关于“宋庆龄”,我们后面再作深入了解。那“故居”呢? 生:住过的房子。生:曾经住过的地方。师:“樟树”是—— 生:是一种树的名字。
生:樟树,又称“香樟”,是一种常绿乔木。
师:注意它又叫“香樟”。那么,从课题中,你知道课文主要写的是“宋庆龄”这个人,“故居”这个地方,还是“樟树”这种树呢?
生:课文主要写的是樟树。
生:课文主要写樟树,可能也会写到宋庆龄这个人。
师:是不是这样呢?等我们读了课文就会清楚的。
【教学反思一:解读课题,一唱三叹。首先,引导学生读准字音,因为“龄”和“樟”是生字。课题教学从生字读音开始,虽显平实,但很必要。接着,引导学生解读词义,释放出课题中的三个信息元素:“宋庆龄”——人,一位伟大的女性;故居——地,曾经住过的地方;樟树——物,一种常绿乔木。最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预测,解读“宋庆龄”、“故居”、“樟树”三者间的关系,凸显课题中“樟树”这个中心词的地位,也为课尾揭示“以物喻人”的写法留下伏笔。】
二、字词·初读·质疑
(出示生字词:搬家、稠密、繁衍、瞻仰).....师:这是课文中的生字词,我们先来读一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知道“繁衍”的意思吗? 生:就是繁殖。
生:就是越来越多的意思。师:知道“瞻仰”的意思吗? 生:是看的意思。
师:大家仔细看一看“瞻”字,左边什么旁? 生:(齐)目字旁。
师:目字旁的字一般都和“看”有关系,“瞻仰”有看的意思,但它不是一般的“看”?
生:是向上看。
师:哦,向上看叫“仰视”,不是“瞻仰”。生:是很尊敬地看。生:恭恭敬敬地看。
师:捧起书,我们来请6位同学朗读课文。其中第5节最长,关联词语也很多,谁来“挑战”这一节?
(指名朗读,读后评价。)
师:读了课文,谁知道文中写了几棵樟树? 生:(齐)两棵樟树。师:你从文中哪里知道的? 生:第3节:“这是两棵樟树。”(大屏幕出示:这是两棵樟树。)
师:课文的第3节只有6个字,一齐来读这句话。(生齐读。)
师:爱动脑的同学在这句话中,会读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来。你的问号是——
生:这两棵樟树是什么样子的? 生:这两棵樟树是什么时候栽的? 生:这两棵樟树是谁栽的? 生:这两棵樟树有什么特点? 生:这是两棵怎样的樟树? ……
师:除了第2、3两个问题外,其它问题我们都可以在这篇课文中读出答案来。让我们带着“这是两棵 ? 的樟树”这个问题走
进课文中。
(大屏幕出示:这是两棵 ? 的樟树。)
【教学反思二:生字“瞻”的教学凸显了“形”与“义”的结合,由“瞻”的“目字旁”,推想它与“看”有关系,但它不是一般的“看”。教者在倾听与对话中,及时捕捉住来自学生中的有价值的信息,把学生引向“瞻仰”这个词语解读的正确路径上,让学生经历了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词语解读过程。
找准一个看似波澜不惊的文本解读切入点——“这是两棵樟树”,引发了一次有效质疑——“这是两棵 ? 的樟树”。这个问题也成为了贯穿全文教学的核心话题。文本解读切入点的选择,一是要紧扣文本的核心内容,不要让学生在文本外面兜圈子;二是要开口小而内涵深,似乎一下子就能看见光亮,但要接近它却是曲径通幽的。课文第3自然段“这是两棵樟树”,看似简洁明了,实则内涵丰富,它连缀起上下文,是一个非常好的文本解读切入点。】
三、感受樟树的外在美
师:谁带我们到课文第4节中,先来看看这两棵樟树的样子?(大屏幕出示第4节,指名朗读。)
师:请在这段话中,选几个词语填在横线上,回答“这是两棵 ? 的樟树”。
(生跃跃欲试,教师示意学生放下手。)
师:我很欣赏这位女同学,她没有急着举手,她在动笔。请大家拿起笔,在第4节中圈画有关词语填空。
(生默读圈画。)生:枝干粗壮。
师:把这个词语放在横线上完整地说。生:这是两棵枝干粗壮的樟树。生:这是两棵稠密树叶的樟树。
师:嗯,是这意思,但听起来不通顺,改一改。生:这是两棵有着稠密树叶的樟树。
师:加了“有着”句子通了。再动动脑,一个字不加,调整一下词语顺序,看看行不行?
(一些学生迫不及待的。)生:这是两棵树叶稠密的樟树。师:说得好!一齐说一遍。(生齐说。)
生:这是两棵四季常青的樟树。生: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
师:你看,我们在这节中,一下就找出了四个词语。我们一齐来说一遍。
生:(齐)这是两棵枝干粗壮的樟树。这是两棵树叶稠密的樟树。这是两棵四季常青的樟树。这是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
师:(摇了摇头)哎,这样说好累呀,为什么“这是两棵 ? 的樟树”要连说四遍呢?一遍就可以啦。
生:这是两棵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的樟树。师:这就叫简练。一齐来读读“枝干粗壮”这句话,想象樟树的样
子。
(生齐读第1句。师板书:枝干粗壮。)师:你仿佛看到了——
生:我仿佛看到了樟树的枝干,又多又粗,向四面八方伸去,伸得远远的。
生:我仿佛看到了两棵樟树就像两把撑开的巨伞,枝干粗壮,互相交叉,伸向四面八方,多得数不过来。
师:如果让你伸出双臂,去抱这两棵樟树,你还能抱过来?(师做“抱”的动作。)
生:(笑着摇头)肯定抱不过来。
师:老师带来了画面,请看。你再估计一下,得几个人才能抱过来。生:至少也要4、5个人吧。
师:也就是说你们这一排人才能抱得过来樟树的树干。这的确是两棵枝干粗壮的樟树呀!接着读读“树叶稠密”这句话。
(生齐读第2句。师板书:树叶稠密。)师:再看看画面,稠密的树叶,你看到了吗? 生:树叶一丛丛、一簇簇。生:树叶遮天蔽日。……
师:这树叶怎么会绿得发亮呢? 生:是因为它们长得很好,很旺盛。
生:是因为它们上面没有灰尘,很干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绿得发亮。
师:这的确是两棵树叶稠密的樟树呀!最后让我们来读读“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这句话。
(齐读第3句。)
师:“四季常青”就是—— 生:春夏秋冬都绿油油的。
师:(做思考状)嗯,这句话有点问题,“四季常青”自然就包括了“夏天”和“冬天”,后面还写“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这不是重复吗?要是这样写是不是更简练呢?
(大屏幕出示句子: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
生:这不是重复。写“夏天”和“冬天”,是为了突出樟树四季常青。一般的树在冬天会落叶,而樟树却不是这样。
生:夏天,太阳光强烈,有的树会被晒枯萎,而樟树却蓬蓬勃勃。冬天,有寒风,还有大雪,只有樟树、松树这一类的树还蓬蓬勃勃。
生:这样写更能突出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让人印象更深刻。
……
师:这就叫突出,这就叫强调。这段话并不长,只有3句,我们从中读出了“这是两棵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段话写得精彩,让我们把这两棵樟树印在脑海中,把这段话记在脑海中。
(生熟读背诵,看图背诵。)……
【教学反思三:追寻言意兼得的阅读对话教学。
一、在填空练习中,既关注言语内容,也关注言语形式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在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圈画重点词语,完成“这是两棵 的樟树”填空时,学生很轻松地就抓住了“枝干粗壮”、“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而在“树叶稠密”处,却产生了一段小插曲。起初,学生填的是“稠密树叶”,意思虽合适但句子不通顺,这叫得意但不得言。接着,学生在“稠密树叶”前面加上“有着”,这次是得意又得言,但这并非是最好的言意兼得。此时,教者略作提醒:“一个字不加,调整一下词语顺序。”学生顿悟,原来只要将“稠密树叶”词序颠倒一下为“树叶稠密”即可。从“稠密树叶”到“有着稠密树叶”再到“树叶稠密”,此处的填空练习,其实就是一次言意兼得的阅读过程。
当学生依次填出“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后,教者引导学生作了一个整合。但课堂上没想到学生把“这是两棵 的樟树”的句式连说了四遍。从言语内容上来说,学生的语言虽有些重复罗嗦,但意思表达是清晰的。也许,这样的表达还能产生强调的作用。但教者觉得,此刻又是一次对学生进行言意兼得训练的好机会。于是,点拨学生只要说一遍“这是两棵 的樟树”即可。课上,学生是极聪明的,你只要点到为止,他们的悟性极大——“这是两棵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的樟树。”这样的言意兼得的填空,既关注言语内容,也关注言语形式,是值得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予以倡导的。
二、在句式比较中,既解读言语内容,也解读言语形式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扣住“四季常青”和“夏天”、“冬天”之
间的内在关联性,引发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提出了“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这个句式和课文中的句式作比较这一话题。课上,在句式比较中,学生们既解读了言语内容——“夏天,太阳光强烈,有的树会被晒枯萎,而樟树却蓬蓬勃勃。冬天,有寒风,还有大雪,只有樟树、松树这一类的树还蓬蓬勃勃。”也解读了言语形式——这样写更能突出樟树“四季常青”、“蓬蓬勃勃”,让人印象更深刻。
其实,在阅读教学中,对于一些言语表达范式特别的语句,运用比较句式这样的阅读方法,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在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两个方面作解读,从而实现言意兼得的有效解读,且是半而功倍,对学生今后的读写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感受樟树的内在美
师:那么,这还是两棵 ? 的樟树呢?让我们继续读课文,请一位同学朗读第5自然段,看看这段中又有哪些词语可以填在横线上。
(指名朗读,读后圈画。)生:这是两棵可贵的樟树。生:这是两棵有香气的樟树。生:这是两棵香气永久保持的樟树。生:这是两棵香气仍然不变的樟树。生:这是两棵虫类怕它的樟树。
师:这是两棵“香气永久保持”的樟树,从哪儿可以读出来?(大屏幕上点红“香气永久保持”。)
生:从“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中的“本身”这个词语中,可以读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本身”就是与生俱来的,樟树从一棵小树苗开始就有香气了。
生:从“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这句话中,可以读出樟树香气能永久保持。
师:请大家想一想:当樟树枝枯叶落的时候,它的香气在哪里? 生:在枯枝落叶里。
师:当它制作成一张张桌子时,它的香气在哪里? 生:在一张张桌子上。
师:它的香气也会散发到伏在桌子上读书、写字的人身上。当它制作成一个个箱子时,它的香气又在哪里?
生:在一个个箱子里。
生:也会散发进箱子中的每一件东西里。
师:这确实是两棵香气永久保持的樟树!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它的香气就——
生:(齐)存在一天。
师:只要这香气存在一天,虫类就—— 生:(齐)怕它一天。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什么呢? 生:樟树的香气可以防虫。生:虫类怕樟树的香气。(板书:香气拒虫。)
师:樟树的可贵之处就在这里。樟树的可贵之处就是——
生:(齐)香气拒虫。
师:请在“可贵之处”下批注“香气拒虫”。(生作批注。)
师:现在,我们可以说这是两棵“香气拒虫”的樟树。林老师在读这段话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稍稍顿一顿)这段话的开头写了3句话,有50个字,和樟树好像没一点关系。不信,请一位同学来读读。
(指名朗读。)
师:这3句话写了什么? 生:写别的树木容易招虫子。生:写石榴树容易招虫子。
师:怎么样,别的树、石榴树和樟树没关系吧?
生:这是一种对比的写法,用石榴树和樟树作对比,石榴树上有三四种不同的虫子,而樟树却香气拒虫。
生:这是一种对比反衬的写法,别的树木容易招虫,更突出樟树香气拒虫的可贵之处。
……
师:哦,原来这是一种对比反衬的写法呀,实在是太妙了!来,我们请两位同学分别读这段话中前后对比的两部分内容,体会樟树香气拒虫的可贵品质。
(指名两生对比朗读。)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前后对比的两部分内容,作者只用了一个字,就作了巧妙的过渡转折。
生:是“而”字。
(引导学生圈出“而”字。)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而”字的过渡转折。生:(齐读)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教学反思四:阅读对话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在文本中圈画有关词语回答“这是两棵 ? 的樟树”,学生的答案有“可贵”、“香气永久保持”、“香气仍然不变”、“虫类怕它”等,随着学生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以上所有答案都可以融进“香气拒虫”这个词语中,它是樟树的可贵品质。阅读对话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需要一蹴而就,螺旋式上升的状态,是学生阅读对话的本真状态。我们在阅读对话中,就是要基于学生的已有阅读基点,然后引领学生在不断对话中拾级而上,一点点悟出阅读对话的真谛。
阅读对话是一个言意兼得的双赢过程。阅读对话首先需要得意,不得意,焉得言?但,得意不能忘言。当下,我们看到许多阅读对话教学,止于得意,以为得意是阅读对话教学的唯一的终极追寻。其实谬矣,上述教学片断中,教者在引领学生得意——这是两棵“香气拒虫”的樟树后,接下去展开了一次精彩有效的得言对话,品悟出文本第5自然段中的“秘妙”点——对比反衬。此处的得言对话,既有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更有对文本表达范式的点睛解读,它对学生今后习作中的表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五、感受宋庆龄的人格美
师:同学们,你们看樟树枝干粗壮、树叶稠密、香气拒虫,难怪人们——
(出示第6自然段,生齐读。)
师:请联系上文,想一想:人们为什么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
生:因为这两棵樟树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四季常青、蓬蓬勃勃,长得很好。
生:因为这两棵樟树有一种拒虫的香气,有可贵的品质。生:因为这两棵樟树不仅外在美,内在也美,谁见了都很喜欢。师:是呀,这两棵樟树本身就值得人们留影纪念。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让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了解这两棵樟树的主人宋庆龄。
生:宋庆龄是一位伟大的女性,是孙中山先生的夫人,曾担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
生:宋庆龄是举世闻名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战士,她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
生: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长期担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会长,被全国少年儿童亲切地称呼为“宋奶奶”。
生:宋庆龄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大义凛然,英勇战斗,从不向反动势力妥协。新中国成立后,她把许多精力投入到妇女与儿童的文化、教育、卫生、福利事业中,被人们称为“**”。
师:林老师这里带来了有关宋庆龄的图片资料。(依次出示四幅画面。)
师:这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照片了。第一幅是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深入医院慰问受伤的战士。第二幅是宋庆龄在福利院里,和孩子们亲切 的交谈。第三幅是宋庆龄在一笔一划地教孩子们写字。第四幅是孩子们围拢在宋庆龄奶奶的身边听她讲故事。
同学们,了解了樟树的主人宋庆龄后,请再想一想:人们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还有什么深意呢?
生:表达对宋庆龄的怀念。
生:看到这两棵樟树,人们就会想起宋庆龄的伟大品格。生:宋庆龄就像这两棵樟树一样高大,让人难忘。
师:因此,人们在这两棵樟树前留影,留下的不仅仅是两棵樟树的形象,还有对樟树主人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你们说,这还是两棵 ? 的樟树呢?
生:这是两棵纪念的樟树。生:这是两棵思念的樟树。生:这是两棵睹物思人的樟树。
师:好一个“睹物思人”!这篇课文就是采用了“以物喻人”的写法。以什么物?——
生:(齐)樟树。师:喻什么人?—— 生:(齐)宋庆龄。师:请再读课题。—— 生:(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师:现在,你对这个课题怎么看?
生:这个课题有人有物,人是宋庆龄,物是樟树,题目很好。师:请在课题旁边批注四个字“以物喻人”。
(生作批注。)
【教学反思五:课文结尾,人们“睹物思人”,看到樟树想起它的主人宋庆龄,这是很自然的事。课文写法,采用“以物喻人”的手法,文题“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即已暗合此意。不过,课文的表达是含蓄的,在“樟树”与“宋庆龄”之间,有一道鸿沟,这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资料,将两者链接,搭建一个对话的平台。链接的方式有来自学生的文字资料的交流,教师适时提供的图片解读。这样的对话新平台,拉近了宋庆龄和樟树的距离,也拉近了宋庆龄和学生间的情感距离。这次阅读对话,把“这是两棵 ? 的樟树”这一对话话题提升到一个新层次,这也是这一话题的价值所在。整个“这是两棵 ? 的樟树”的阅读对话过程也是一唱三叹,螺旋往复上升的。】
六、回望阅读来时路
师:让我们再回到文中,回味一下宋庆龄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师指板书,作延伸。)
师:这是两棵“枝干粗壮”的樟树,“伸四方”。(板书:伸四方。)
师:这是两棵“树叶稠密”的樟树,谁在后面加三个字。生:绿发亮。(板书:绿发亮。)
师:这是两棵“香气拒虫”的樟树,怎么样? 生:永保持。生:可贵处。
师:把“可贵”两个字留着,前面加个字。生:最可贵。(板书:最可贵。)
师:这是两棵“留影纪念”的樟树,怎么样? 生:在故居。生:两棵樟。(板书:两棵樟。)
师:让我们一起朗读板书——
生:(齐)枝干粗壮伸四方,树叶稠密绿发亮。香气拒虫最可贵,留影纪念两棵樟。
师:从板书中,你能读出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樟树的吗? 生:枝干粗壮伸四方,树叶稠密绿发亮。这是从樟树的外形上来写的。
(板书:外。)
生:香气拒虫最可贵。这是从樟树的内在品质上来写的。(板书:内。)
生:留影纪念两棵樟。这是从樟树和人的关系上来写的。(板书:人。)
师:今天这堂语文课,我们就是循着樟树的外在美、内在美以及宋庆龄的人格美走进课文中,一步一步读懂课文的。这样的读书方法,同学们可以在今后的阅读中灵活运用。
【教学反思六:以板书作一个阅读延伸平台,对文本内容作一番梳理与概括,特别是第3句“香气拒虫最可贵”中的“最可贵”,又一次引
导学生经历了一番言意兼得的过程。以板书作一个阅读回望平台,在樟树的外在美、内在美,以及宋庆龄的人格美分辨比较中,回望阅读来时路,记住这些阅读过程中的“路标”,同时也为习作埋下一个伏笔。】
七、结束语
师: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了宋庆龄的故居,在两棵樟树前流连。我们记住了两棵樟树,也了解了一位伟大的女性宋庆龄。以后,如果你有机会到上海,别忘了到宋庆龄的故居看看,也别忘了在那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下课。
附板书: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外)枝干粗壮伸四方,树叶稠密绿发亮。(内)香气拒虫最可贵,(人)留影纪念两棵樟。
第二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教学实录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设计
一、切提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两棵树,就是宋庆龄故居的这两颗樟树,当周恩来总理劝宋庆龄搬家时,她不肯,因为--(出示: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齐读)
二、感受树形美
1、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庆龄如此不舍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4、5自然段。
2、指名说
【预设:枝繁叶茂(你用了一个课外的词语)、枝干粗壮(这是樟树的外形)、蓬蓬勃勃、四季常青·、香气·····】 相机板书:蓬蓬勃勃
香气永存
3、先看“蓬蓬勃勃”这个词,你平时见过蓬蓬勃勃的树吗?它是什么样的? 刚才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了蓬蓬勃勃的树。
课文是怎样来写樟树的蓬蓬勃勃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4小节,拿起笔,划一划,从哪些句子能感受到樟树蓬蓬勃勃呢?在边上写写你的感受。
3、交流
(1)“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指名说
【预设:
1、“枝干粗壮”能用手比划一下吗?看图,一个人抱的过来吗?不行,两个三个更多的人才能抱的住,读好这个词。
2、这句话中有两个“伸”,你能来伸伸看吗?你为什么伸的这么用力?这两个“伸”让你感受什么?(枝干很有力,樟树旺盛的生命力。)】指导朗读 这里从樟树的外形表现了它的蓬蓬勃勃。现在你来读读“蓬蓬勃勃”这个词?
(2)还从哪里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3)“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稠密--叶子很多,绿的发亮—叶子很绿)这句话还可以这么说,出示“稠密的树叶绿的很”,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哪句好?这个“亮”字让你感受到什么?(树叶长得很好,很有光泽)是啊,这是生命的光泽,这是充满生命力量的绿。这又是从哪方面写了樟树的蓬蓬勃勃呢? 颜色 指导朗读
(3)“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同学们,一年四季,三百六十五天,樟树要经历多少残酷的磨难啊,想一想,樟树会经历哪些磨难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
(无论是
还是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
多么了不起的樟树,读好这句话。
4、刚才我们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了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再来读一读第4小节,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出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 由局部到整体
【先写樟树给人的总体印象——不高;再用两个“伸”写出枝干的粗壮,然后用一个“亮”写出树叶的稠密,最后用一个 “无论„„总是„„”的关联句式写出了樟树的四季常青,这样两棵蓬蓬勃勃的樟树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蓬蓬勃勃,充满了旺盛的生命力,一起再来读读这一小节,将这棵樟树印在我们的脑海里。
三、感受内在美
1、樟树不仅蓬蓬勃勃,还香气永存,读读第5小节,你从哪里读出樟树想起永存?
2、指名说,说说你的理解。【即使······只要······】
香气不仅能长久保持,还能—拒虫。这是樟树的可贵之处,引读:只要······ 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当它枝繁叶茂的时候——
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 即使作为材料做成家具的时候—— 齐读这段话,读出它的香气永存。
除了香气永存,它还可以拒虫,这就是它的可贵之处。出示:
这木质存在一年—— 这木质存在十年—— 这木质存在一百年——
3、这一小节出了写樟树的香气永存,还写了什么?这跟樟树有关系吗?(感受对比烘托的写法)
跟别的树一比,我们觉得樟树的香气更可贵了。分男女生对比读第5小节。
四、感受人物美
1、樟树蓬蓬勃勃,香气永存,树是如此,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来瞻仰宋庆龄故居的人都会这样说:“树如其人,人如其树”,这句话的一四是说—树像人,人像树。人们为什么这么说呢?一起走进宋庆龄,相信你就会明白。
2、出示资料,自由读,说说宋庆龄和樟树有什么共同之处。
3、也就是说文中樟树的可贵之处,实是宋庆龄的高贵之处。宋庆龄有一身正气,就是樟树的香气,让敌人害怕。板书:一身正气 旺盛的革命斗志,就像樟树的蓬蓬勃勃。板书:旺盛斗志 其实,这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
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 难怪······引读第6小节。
4、像这样,表面上写一个事物,实际上确实通过写这个事物来些人的写作方法就叫做“借物喻人”,一起读。
五、总结全文
树如其人,人如其树,让宋庆龄的高尚人格和樟树的香气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再次齐读课题。
六、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读一读宋庆龄的故事,深入了解她身上的那种樟树精神。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对比衬托
借物喻人
树
蓬蓬勃勃
香气永存
外形
颜色
人
旺盛斗志
一身正气
局部到整体
第三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师:刚才咱们说到了老师来自全国各地,大多第一次来到南京,作为南京的小主人,请给老师们推荐一个风景名胜。
生:有紫金山。
生:历史悠久的夫子庙。
师:老师们一定要去尝尝。
生:风景如画的中山陵。
生:奥体中心,我给你作导游。
师:相约2014了。一般来南京都会去中山陵,纪念哪位伟人?是谁在默默支持他?
播放课件,宋庆龄
师: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与宋庆龄奶奶有关的课文。
师:看,这就是她曾经居住的地方,我们称它为板书课题。谁来读?
生读。
师:好,字音很准确。一起来读,年龄,芳龄,工龄,树龄等6个词。
在宋庆龄故居里有两棵樟树,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22课,再读课题。拿好课文纸,自由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标上序号。
师:同学们读得挺认真,会读文中词语了吗?
粗壮,稠密,保持,搬家,崇敬,瞻仰,纪念樟树,蓬蓬勃勃,繁衍后代,枝枯叶落,四季常青,生读。
师:字正腔圆。
师:真好,一齐来读。
带有生字的句子,会读吗?
生读: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房子小了
师:真了不起,能把句子读得这样通顺。有疑问吗?
生:为什么不肯搬新家?
生:舍不得树。
师:学贵有疑,我也想明白,为什么舍不得呢?
先把问号留在这,再读这句。
生: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
师:给稠密发亮
生:茂密
师:准确
生:枝繁叶茂
师:也可以
生读:它们还要
师:繁,很有趣,繁是手的变形,像一个女子用自己的手整理自己头上的饰品,繁表示多。繁衍后代就是
(越来越多)
师:理解非常准确,学到一个方法,可借助字形来理解意思。
笔画多,要注意参插,跟老师一起来写,注意第四笔是横折。要写准确。
生读: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
师:长句子能读通,不错,其中有不理解的词吗?
生:瞻仰。
师板书。
生:崇敬。师板书。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号一起来读课文13自然段。
生自由读。
生个别读。各读一个小节。
师:不着急,看准了再读。
师:注意枝枯叶落
生读。
师:这一回,你看到了两棵怎样的樟树?
生:蓬蓬勃勃的樟树。
师:非常好。板书:蓬蓬勃勃
生:我看到了四季常青的樟树。
师:很有生命活力。
生:看到了枝繁叶茂的樟树。
生:散发清香的樟树。
师:有香气,而且?
生:香气永久保持。
师:是的,香气永久保存。
师:是的,作者怎样写出樟树蓬蓬勃勃的特点的?看蓬勃这个词,指的是像小草一样有生命的活力。蓬蓬勃勃指?
生:更加有生命力。
师:生命力显得特别
生:感受到生命力很顽强。
师:叠用起来使语气更进一层,是怎样生命力旺盛的樟树呢?默读第4小节,看作者是怎样写的?
生默读思考。
师:从哪感受到樟树旺盛的生命力?
生:(听不到)
师:重点说一个句子。
生:(听不到),师:从稠密中感受到旺盛的生命力。这个句子中还有一个词也值得我们细细体会。从亮体会到?
生:树叶多,密。
生:树叶绿。(怎样)
生: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好看。
师:说得多好,这是生命的光泽,聚集着生命的力量。谁来读。
生读,再一生读,齐读。
师:这是多么旺盛的生命力啊,还从哪体会到?
生:从粗看出长得壮,高。体会到生命的顽强。
师:体会得不错,这个句子还可这样写:樟树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生:是第二句,不高,体现它粗壮,感受它更茂盛了。
师:印象中,不高的树都长得细小,可樟树它?不高,枝干却粗壮。有了这样的对比,作者想表达的意思就更清楚了。语文课上,不仅要读懂词语的意思,还得细细体会词语的精妙。你能读出来吗?
生齐读。
男生读,女生读。
师:这是粗壮的樟树,还有谁来?
生: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
读准了。
生:从无论这个词看出它无论在什么恶劣的环境里都具有生命力。
师:是个很会读书的孩子。出示:无论()还是(),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音乐)
生:风吹,雨打
生:烈日炎火,冰天雪地
生:刮风,下雨
师: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
生齐读。
师:瞧,一个无论总是展现了蓬蓬勃勃的樟树。你能用无论总是来说句话吗?
生:小芳的成绩无论语文还是数学,总是门门第一。
师:句子顺序要换一下。
生:小芳无论是哪一门功课,她的成绩总是第一。
师:后面的门门重复了,不用说了。
生:天气无论烈日炎炎,还是风雪交加,爸爸清晨还是按时送我上学。
师:可把天气去掉。看来学会这组关联词了。这就是那两株蓬蓬勃勃的樟树。一起读:樟树不高,但它的
生读。
师:能试着背下来吧。
(配乐)
师:好些同学自信地举手了。
出示上面段落的填空,生试背。师:调整情绪,读出点味道就更好了。
有味道的何止樟树,更有那面对强敌,拒绝撤离,面对强敌,她自请入狱的宋庆龄奶奶。很多参观过宋庆龄故居的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如其树,树如其人(板书)人们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为什么要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这宋庆龄的故居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走进这两棵樟树,走近这伟大的女性。这节课上到这里。
最后得分:92.234
第四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我这次上的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它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本文人物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文章所写的樟树虽然学生比较熟悉,但本文主要通过对樟树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我的设计是想通过对文本阅读指导,让学生认识樟树,欣赏樟树,感受樟树的外形美与内在美,然后以“这是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长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为衔接点引入宋庆龄,再以观看宋庆龄的生平资料了解宋庆龄。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的原因,从而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阅读指导,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大量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补充,学生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对文章的这种写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或许是
人物离学生较远,或许是我预设得过于生硬,学生对“树”与“人”的这种联系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让课堂出现了尴尬的瞬间,也让后面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拖沓。
这个教学环节,我让学生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认识宋庆龄这个人。补充的课外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我对自己本次的表现不太满意。我认为自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优美。
2、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3、要让课堂充满活力。
遗憾的是,我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樟树的热情和对宋庆龄的深切怀念做得还不够,学生在理解为什么天下樟树这么多,而作者单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问题时,回答也不够具体。当然,无论结果如何,对于我来说算是有了一次收获,而且这种收获也只有多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够获得。这是对自身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
第五篇:《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
本次参加包河区青年教师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比赛的课文是四年级下册的第22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是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审视一下课题,你会发现,“樟树”二字前面的定语很长,是“故居”前的,还是宋庆龄女士的'故居前的,这就注定这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或者说,这两棵普通平凡的樟树,已经有了作者赋予它们的特殊的含义。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的四、五两个自然段,是对樟树的正面描述,但,如果对应着人来读的话,那么,字字句句都是情。教学时,我将四、五两个自然段抽离了出来,做了一次教材切割。所以我教学本课有这样的思路:由宋庆龄为什么珍爱这两棵树?设置悬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自主领会出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由题切入: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读懂树——读懂课文其他内容——再生疑:为什么课文还要写其他的内容?为什么课题不直接写“樟树”?——读懂人——写作特色:借物写人。
但在这节课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学生在课前没预习,对课文很生疏,这对课程进度有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在总结升华部分显得很急促,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也感到学校之间生源素质的差别较大,这导致了备课时,备学生这方面出入较大,课堂生成比较出乎教师的预料。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2
我这次比赛上的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本文人物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文章所写的樟树虽然学生比较熟悉,但本文主要通过对樟树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我的设计是想通过对文本阅读指导,让学生认识樟树,欣赏樟树,感受樟树的外形美与内在美,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的原因,从而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阅读指导,我感觉还是比较生动的,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大量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补充,学生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对文章的这种写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或许是人物离学生较远,或许是我预设得过于生硬,学生对“树”与“人”的这种联系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让课堂出现了尴尬的瞬间,也让后面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拖沓。
比赛已经结束,我对自己本次的表现不太满意。我认为自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优美。
2、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3、要让课堂充满活力。
当然,无论赛课的结果如何,对于我来说算是有了一次收获,而且这种收获也只有多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够获得。从教龄来说,我从教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这么多年来,学习提高的机会也不少,但很多时候,只是知道了怎么上好课,对自己的某些不足,没有能够及时地发现,不知道问题在哪。所以只有通过这样公开的赛课、评课,才能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这是对自身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3
这次课评,我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这篇课文虽然篇幅简短,但文中樟树的象征意义比较深刻,不易被四年级的孩子所理解。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准备从樟树的外形入手,然后引导孩子们熟读课文,了解樟树的习性,再结合对宋庆龄先生的生平简介,让孩子们对课文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我把生字词的教学作为铺垫,重点放在指导孩子们对课文的阅读上。上课铃响起后,见到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心中一股爱意油然而生,先前的紧张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我有条不紊地带领孩子们读题,释题,初读课文,孩子们高兴地认准了生字词,顺利地读通了课文。然而就在我准备组织孩子们交流阅读课文后的心得体会的时候,下课铃却响了。
我有些不舍,尽管本课的教学目标已圆满完成,但心底还是觉得有一点遗憾,因为指导孩子们阅读课文的时间用得太多。可课后想想,如果没有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孩子们能真正去阅读课文吗?在课堂上巡视指导的时候,我已经看到很多孩子记下了自己的阅读体会,而且记得都很真实、纯朴。我知道,孩子们用心读了,和文字做了心灵的交流。
也许,每节课都会或多或少的有些遗憾,但只要孩子们能用心灵阅读,能在阅读中愉快地健康成长,那就比什么都好。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4
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中,我力求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运用“以疑导学”的模式,引导经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和谐统一。
在上课伊始,我就引导根据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于是提出疑问: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宋庆龄故居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作者单单要描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呢?对于提出的问题,教师不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问:“这些问题提出来了,靠谁来解决呢?”有的会回答靠老师。老师明确地告诉:光靠老师是不行的,老师相信你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去弄懂它。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急切地阅读课文以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对于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以集体的'智慧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通过自读自悟,自己解决了问题,从而完成了“无疑--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同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了樟树具有防虫拒虫和香气永存的高贵之处。这一段,教师可先让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自读、圈点,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充分地参与,又给他们的参与提供了可选择性。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把说的句子显示在屏幕上,通过反复诵读品味领会了句子的含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高贵之处的。在这些梳理的过程中,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积极的探究者,是学习的主体,在这种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由此可见,教师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素质观、人才观、质量观,变课堂为学堂,变灌输为引导,变指令为合作,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极大的发挥,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5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它主要写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可贵之处。学习这一段,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学生自读、圈点。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借助小黑板把学生说的句子出示在黑板上,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领会了句子的含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可贵之处的。在这些学习梳理的过程中,我只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积极的探究者、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最后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学生在对第五小节的充分朗读感悟之后,对这个问题都能很好的作出回答,学生在这种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语文课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应当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当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学习第五小节时,感悟樟树的高贵品质是为之后延伸到人物宋庆龄身上作铺垫的。讲到宋庆龄不舍得这样的两棵樟树,再讲到人们也喜欢樟树,进而让学生质疑为什么? 由此让学生感悟樟树的品质,进而过渡讲到宋庆龄这个人,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可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我还让学生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认识宋庆龄这个人。宋庆龄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竭尽全力。补充了这些课外的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课后的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
整篇课文内容非常简单,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课后再反思这篇课文,我觉得似乎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习如此简单的文本上,因为本身课文没有一点的难度,而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话。这里可以提供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倾诉的话题一吐为快,或者可以设置一个说话情境:如小明的爸爸来到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和樟树合了影。回去之后拿给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问爸爸为什么要和樟树合影,爸爸就说……这样既可以写出樟树蓬勃、可贵的一面,又可以写出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品行。这一教学环节还力求引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真正意义上升华主题,深化中心。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6
一、上课时的感觉
因为很少带时间上课,全都凭感觉,平时上公开课时总是让别人提醒,今天想靠自己,于是边上课就边看时间,只觉得时间过得飞快,一直在想:天,今天的时间怎么过的这么快?于是赶紧加快步伐,能省的全省。。
可是当我布置好孩子们写字时,突然想起是两点五十下课,当时第一感受就是,糟糕:我怎么把时间搞错了!于是懊恼:在学生用词串概括全文时,我可以多请几个说的,指导学生读通课文时,我会反复引导孩子们把第五节中的几个长句读通读顺。赶紧又想:我该怎么补救?可左思又想,也没有想到一个好办法。最后只得总结全文来补救,不 过在梦轩和彭校长看来这显然是个败笔,是画蛇添足。
课后谈到这事,彭校长说:“老教师了,还犯这样的错误?”心中一紧,是啊,老教师了连课的时间都把握不好,怎么可以?于是想想,好象也不是这样的,应该还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再加上很少上课看时间的,也从来都搞不清,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只听学校铃声。今天一看,就闹出这样的大问题来了。以后得记着每一节课的上下课时间,这样也许就不会犯这样的错了。
二、备课时的想法
课的结构,在备课时已经易稿几次,每一次都在想怎样把宋庆龄的介绍放进去。是放在第一课时好,还是第二课时好?还是一半放在第一课时,一半放在第二课时?放在第一课时,是放在前面前好,还是放在后面好?第一稿是放在后面的,后来放到了前面,后来又翻了翻,最后决定还是放在前面。
刚才在回家的路上想,我刚才的课上放在前面,达到了要达到的要求,即引起孩子们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这一点可以从孩子们再读课题可以感受到。可是这时引导学生读课文,等孩子们读通课文后,那种感觉又没有了,显然又没有达到我要的效果。于是就想大应该还放到后面,在孩子们读通课文后,引导学生了解宋庆龄的生平,以及外国友人对她的赞誉,引发学生对她的崇敬之情后,立刻回到课文,回到课题,回到孩子们提的问题上来,留下下一节课的问题,这样也许会好些。
三、读了两位的评课引起的思考
梦轩说检查预习,我没有着重考虑,因为我知道在我的课上会有所体现的。课前我布置了两项作业:了解宋庆龄;读通读顺课文。第一项我在让学生看宋庆龄图片前时,已经检查过,觉得孩子们只能达到这个高度,要再具体,他们能做的就是拿出他们抄的读了,这是我反对的。第二项我让学生开火车读就是对课前的朗读做了个检查,那一组中好、中、差全有,最难读的第五节是一个中下学生读的,觉得他读得那样,应该还好了。本来是想让学生通过评价,示范读的过程中,再指导读顺一点的,刚才说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好打住。至于怎么检查,在什么时候检查,我不能苟同梦轩的看法。
“这样设计:先板书“宋庆龄”,检查一下学生对宋庆龄的了解,(预习时布置学生去查资料),教师出示简介资料,指名读;然后出示“故居”,理解“故居”“宋庆龄故居”,再完整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质疑,概括板书学生所提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课文,默读、指名分段朗读、评读……然后解决几个简单的问题,“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樟树的特点的?”“为什么要写樟树?”等重点、难点问题留到第二课时去解决。”
彭校长提到的这种设计,觉得很好。可以试试,不过好像也存在我上课时存在的问题。引起的孩子们对宋庆龄的崇敬之情会在读通读顺课文的过程中慢慢淡去。
我觉得文中的用词是很准确的。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把握呢?“不高”“枝干粗壮”等词语不正是宋庆龄高尚人格的写照吗?我们可以透过这些词语来感受。
这些是要放在第二课时中引导学生好好品味的,第一课时的目的,就是找出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把词串连成一段话,或一句话,让学生明白这就是主要内容,当时我想说一说的,可是,想到时间不够,就省了。
一个’伟大’太概括,不如’勇敢’’高雅’实在。我也知道啊,可是孩子们没有说到啊,难道我要拼命地拉他们吗?我只能板书他们能说到的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7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优美篇章,物与人,形成了本文一明一暗的两条线索。明线是写樟树,暗线是突显宋庆龄高尚的情操。明线是显性的,暗线是潜伏的。我教这课时,抓住一句话“宋庆龄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为切入点,设计了三个环节来使明暗两条线融会升华。第一环节是让学生感受樟树的外形美,第二个环节是体会樟树的内在美,第三个环节是将人和树有机地结合起来,明白樟树就是宋庆龄的象征。
教学前面两个环节时,我按部就班,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樟树的蓬蓬勃勃,旺盛的生命力,也体会到了樟树香气长存的高贵品质。接下去教第三环节,也是这一课教学的难点所在。在初次阅读的时候,我觉得本文还是把着重点放在对樟树的理解和感悟上,让学生在阅读中到樟树的外形美和内在美,最后点拨一下即可,不需要重墨涂抹,对树的瞻仰就是对人的怀念,宋庆龄的`形象也会丰满起来,因为人去树依旧葱翠,人去树依旧香气扑鼻。这应该是水到渠成。所以教学第三环节的时候我通过一个多媒体展示了宋庆龄的几张图片,配以宋庆龄的事迹介绍。我本以为学生会在这里找到樟树和宋庆龄的联系,并能感受到宋庆龄的伟大。但我预料错了,这一点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出来。虽然后面有几个学生说出一些樟树和宋庆龄的联系,但是这些回答难免让人有一种在帖标签的感觉。学生只是知道了樟树与宋庆龄有联系,并没有真正读懂课文。
课后在陆校长的指导下,我对这一环节也有了更深的思考。回顾我的课堂,我觉得我这一环节讲得太“碎”,太生硬。我以一个对宋庆龄比较了解的这样一个人的角度上来问孩子问题。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也总是在尽力回答我需要的答案。课堂看似生动,但实际上学生缺少思考,缺少理解。宋庆龄的故事毕竟离学生的距离比较远了,那么我们如何让学生感知宋庆龄呢?如何把树与人联系起来呢?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不能把树与人独立开来理解这篇文章,我在解读的时候已经能够清楚地知道树就是人,树的一些品质就是人的品质,对树的瞻仰就是对人的怀念。那怎样让学生去认识一个陌生人呢?去理解陌生人与樟树之间的关系呢?我觉得必须要以一个感性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只有感性的故事才能让学生快速地去认识一个人,而且学生天生就是喜欢听故事的。所以找一个恰切的故事,一个能够体现宋庆龄品质的故事,这个品质也是和樟树想吻合的,这样就将人和树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我准备讲宋庆龄冒险救陈庚将军的故事,让学生听完这个故事后再去读课文,去体会樟树与宋庆龄的联系,给学生一个思考与感悟的时间。等学生真正有了感悟,再通过一个小练笔的方式把感悟写下来,这时候学生积淀的东西才是真正要学的。这时候学生也就应该能真正理解樟树和宋庆龄的关系了。
我觉得,我开始所有的设想都是美好的,可往往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这无疑说明自己在教学上存在不足,尚需努力。首先,我要在语言锤炼上还需要下功夫,不同的文章,语言特点不一样。我要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将文本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将自己的语言融入到文本之中,使“其言皆出吾口”使“其意皆出吾心”,这样一来,才能对文章有了一种亲近感,文本就内化为教师的内容。其次,与其它课相比,语文课更富有人性,更富有感情,这对语文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上好一堂语文课,一定要精心准备。切不可自以为是、随手捻来。有时,灵感的突发,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们在教学上毕竟还只是入门阶段,文化底蕴也不够丰厚,只有踏踏实实才能上出实实在在的好课。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8
我这次上的课题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它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本文人物离学生比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文章所写的樟树虽然学生比较熟悉,但本文主要通过对樟树的描写,要求学生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我的设计是想通过对文本阅读指导,让学生认识樟树,欣赏樟树,感受樟树的外形美与内在美,然后以“这是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这是两棵长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为衔接点引入宋庆龄,再以观看宋庆龄的生平资料了解宋庆龄。从而理解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理解人们总爱在宋庆龄故居樟树前留影的原因,从而感悟宋庆龄的人格魅力。在上课的过程中,对文本的阅读指导,抓住了樟树“蓬蓬勃勃”与“香气永存”的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深入、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大量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补充,学生对宋庆龄有了一些了解,对文章的这种写法也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或许是
人物离学生较远,或许是我预设得过于生硬,学生对“树”与“人”的这种联系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让课堂出现了尴尬的瞬间,也让后面的教学内容显得有些拖沓。
这个教学环节,我让学生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认识宋庆龄这个人。补充的课外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意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我对自己本次的表现不太满意。我认为自己主要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堂语言不够精炼、优美。
2、对文本的解读要更多地关注学生。
3、要让课堂充满活力。
遗憾的是,我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樟树的热情和对宋庆龄的深切怀念做得还不够,学生在理解为什么天下樟树这么多,而作者单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问题时,回答也不够具体。当然,无论结果如何,对于我来说算是有了一次收获,而且这种收获也只有多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够获得。这是对自身一次重新认识的过程,也是一次学习、提高的过程。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9
在准备备课的时候,我认真的阅读了教材,觉得本文的内容本身并不难,意在写樟树,实际是借物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在执教时我抓住了樟树的外形特点、可贵之处以及人与树的关系展开分析。
外形特点从“蓬蓬勃勃”入手,抓住“枝干”、“树叶”、“四季常青”等三个方面,让学生从“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来体会樟树顽强的生命力,并对进行了了朗读指导。让学生通过关联词语“无论……总是……”想象樟树一年四季所经受的磨难,体会樟树却依然蓬蓬勃勃,四季常青的特点。
樟树的可贵之处是在它枝枯叶落,做成家具之后,依然能保持香味并且驱虫,这是其他树木所没有的可贵之处。从品读樟树的可贵,进而启发“树与人”的关系,这是本课的难点。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是要表达对是宋庆龄尊敬和爱戴。宋庆龄是一个怎么样的女性?人们为什么纷至沓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学生对宋庆龄的了解毕竟是浅显的,文中也没有做详实的介绍,如何让树与人之间架起桥梁呢?教师就得详细地向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在这点上我做的有所欠缺。正如杨老师和我说的那样,学生对宋庆龄还是没有真正的了解,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展开的进一步教学其实是不能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的,如果在课堂上多补充一点宋庆龄的伟大事迹就好了。
在执教本课时,我还着重渗透了词语解释、写作方法、关联词语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造句子来体会关联词语的用法,并且粗略的引导学生知道具体描写、对比以及借物喻人等习作方法,我希望学生能初步掌握,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会运用。
课后再反思这篇课文,我觉得似乎没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在学习如此简单的文本上,因为本身课文没有一点的难度,而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话。这里可以提供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倾诉的话题一吐为快,或者可以设置一个说话情境:如小明的爸爸来到了宋庆龄的故居也和樟树合了影。回去之后拿给小明看,小明就不明白了问爸爸为什么要和樟树合影,爸爸就说……这样既可以写出樟树蓬勃、可贵的一面,又可以写出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品行。
由此再做一点联想,我们其实在教作文的时候总是向外求作文方法和范文,其实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宝库。因为教材中的课文就是一篇最有价值的范文。我们如何把课文中的写法迁移到我们所教的写作上呢?我们就要把课文教透。想办法让学生懂得迁移运用课文。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0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它主要写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的可贵之处。学习这一段,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看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再让学生自读、划线。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我借助幻灯片,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领会了句子的含义,理清了句子之间的关系,还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可贵之处的。在这些学习的过程中,我作适当的点拨指导,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最后我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学生在对第五小节的充分朗读感悟之后,对这个问题都能很好的作出回答。
学第五小节,感悟樟树的高贵品质是为之后延伸到人物宋庆龄身上作铺垫的`。讲到宋庆龄舍不得这样的两棵樟树,再讲到人们也喜欢樟树,进而让学生质疑为什么? 由此让学生感悟樟树的品质,进而过渡讲到宋庆龄这个人,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可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身正气的可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我还让学生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认识宋庆龄这个人。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课后的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
整篇课文,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这一教学环节我力求引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深化中心。
遗憾的是,由于我在教学中还没完全进入角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樟树的热情和对宋庆龄的深切怀念做得还不够,学生在理解为什么天下樟树这么多,而作者单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一问题时,回答也不够具体。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1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课文借宋庆龄故居门前的两棵樟树高贵的品质,来说明树主人的品德高尚。
那这两棵树到底有着怎样的高贵品质呢?课文用了两个自然段来介绍。
第一、四季常青。樟树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蓬蓬勃勃。生命力顽强,她枝干粗壮,绵延蓬勃。这一特点特别像宋庆龄的一生,她一生为了中国的革命和解放事业忙碌不停,历经坎坷,但是不屈不挠。
第二、香气永存。樟树一生就有一种淡淡的香气,这种香气让所有的'虫子都惧怕不已。香气不会随着树木的死亡而消亡,只有木料存在一天,香气就一直都在。这恒久不变的香气,多像是宋庆龄高贵的品质呀!她一生忙于人们的解放事业,生命不停,奋斗不止。
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孩子懂得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的运用能够更深刻地刻画出人物的高贵品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2
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主题介绍
本文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
二、从课前准备、上课过程情况进行反思
(一)课前准备情况
课前进行充分的备课,我认真的阅读了教材,并使用好我校导学案,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课堂紧紧围绕学情调查中小组内汇总出的问题进行导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得更多知识,能力得到不断地增强。在上一节课的预习引领环节就引导学生进行了预习:重点对生字、新词、重点句子勾画及理解;多朗读课文,试着理解课文内容;搜集关于宋庆龄的资料等。
(二)上课过程反思
1、教学中一直努力的践行着我校“两步八环节”教学模式。通过学情调查,学生提出了预习后不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人们要在樟树前留影?课堂紧紧围绕这个主要问题,解决问题时我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感受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导学时抓住樟树的外形特点、可贵之处以及人与树的关系展开分析。对这个重点问题,进行了两次小组讨论,给足了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理解、体会。外形特点从“蓬蓬勃勃”入手,抓住“枝干”、“树叶”、“四季常青”等三个方面,让学生从“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来体会樟树顽强的生命力,并对学生进行了朗读指导。樟树的可贵之处是在它枝
枯叶落,做成家具之后,依然能保持香味并且驱虫,这是其他树木所没有的可贵之处。从品读樟树的可贵,进而启发“树与人”的关系,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对宋庆龄的了解毕竟是浅显的,文中也没有做详实的介绍,如何让树与人之间架起桥梁呢?于是就详细地向介绍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的理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通过展示、合作交流,学生就能够逐步理解“故居——樟树——故居主人”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宋庆龄同志的高尚人格。通过对宋庆龄这个人物的渗透感悟之后再来回答课后的问题,学生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那是因为樟树有着和宋庆龄一样的品质,和樟树合影就如同和宋庆龄合影一样,等等。学生在这种多读多悟的自主学习中,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感。
2、存在的不足及努力方向。(1)没有充分考虑到大多数学生不能收集到宋庆龄的资料,学生对宋庆龄还是没有真正的了解,在这样理解基础上展开的进一步导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涵真正的理解。(2)课堂充满活力不够、师生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应在平时多与学生沟通、交往,与学生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实现教师多重角色的转变,课堂上便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3)学生展示方式单一,展示过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加强。如板演应该增加等。展示过程中,有些学生还显得放不开,畏畏缩缩的,信心不够。另外展示姿态、语言等也有待加强规范。(4)学生对课文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指导上还远远不够。小组讨论探究问题时,师生各做什么,还不够明确,应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明确。(5)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写话。这里可提供话题让学生选择自己需要倾诉的话题一吐为快等,这一点做得不够。如能由此再做一点联想,我们其实在教作文的时候总是向外求作文方法和范文,其实我们的教材就是一个宝库。应想方设法让学生懂得迁移运用课文等。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3
今天上《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宋特和很多老师给了不少建议与指导,我颇为感动,受益良多,反思有以下几点:
一、朗读教学是“短板”教学过程中,我抓住“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的主线,重点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反复诵读,在读中品味樟树的勃勃生机与可贵之处,但是总体感觉学生的朗读不到位,虽然宋特在后的指导中提到未必要读出樟树的生命力与蓬蓬勃勃的气势,但由此看出我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是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朗读指导。
二、堂教学“教过了”在教学中自己的思路虽然清晰,但是感觉还是“教过了”,比如,宋特提到的学生熟悉的生字词仍然让学生反复读,甚至在日常复习上反复听写,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说,无疑是在做无用功,这一点是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的,也需要精讲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不会或者不扎实的问题,这样更能提高老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教学过程“不敢放手”站在三尺讲台上只有短短三四年,却慢慢开始理解语教学的真谛,很多时候,我们教给了学生太多,却无法让学生学以致用。本的教学,虽然我也有让学生一定的动脑思考,下笔写体会,但是并没有“教得巧”,学生很多时候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却没有自己发挥的太多空间。正如《最佳路径》中格罗培斯的设计理念一样,教学要给学生自由,教师害怕给学生自由却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实是教师的教学引导及堂驾驭能力不够深厚。仿佛觉得自己是一个带领孩子走在独木桥上的人,只引导孩子到达了目的地,而对于沿途的风景却没有让孩子细细品味,或者,理想的境界应该是孩子边活蹦乱跳地走过独木桥,边欣赏路边的风景,愉快得到达目的地,这才是孩子想要的堂。深感惭愧的是自己的教学功底不够深厚,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忙忙碌碌,碌碌无为,只应付于完成教学的常规工作,却没有进行大量专业的阅读,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想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教学理论专著和相关书籍,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才能不断整合优化自己的教学思路。
四、教学过程缺乏思考。宋特的指导也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缺乏思考的老师。在平时的上中,觉得好的教案就照着别人的上,却常常上不出理想的效果。归根结蒂,是缺乏思考,在评的过程中,戴菲老师也说要根据班级的学情确定教学目标和调整教学思路,这一点我是认同的,却很少思考班级的学情是什么,只知道这一节我要教什么,这就造成了学生会的我可能还在教,学生不会的我却不知道。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是提高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将每节的教学目标与本班的学情结合起确定教学目标,如此,才能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
宋特的指导,让我有一种“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原还可以这样上,原我们还可以这样教。(南京雨花台中学春江学校小学部)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4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文章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整篇文章层次清楚,语言简洁,重点突出。教学时我很注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积极为学生建构与文本、作者对话的时空;一方面借助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樟树的“高贵”又可以从哪里看得出来?出示:
②“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
③“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交流这些句子时,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悟。可以围绕樟树香气的作用及持久性来品读每句话,每个词语。
相机板书:高贵:拒虫、香气永久保持
启发感悟:课文写的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樟树与宋庆龄有什么联系吗?继续追问:文章写樟树的处形和内在的品质,这与宋庆龄有什么关系呢?这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
我又问,知道宋庆龄的请举手。
这时候我适时地读了一段与课文紧紧相连的文字读给学生听,问:你听明白了什么?
然后,我引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让他们说说感受。
有的说宋庆龄很清秀。
有的说相片中的她很高雅。
有的说看起来她很高贵。
有的说她很温柔慈爱。
我顺势简要介绍了宋庆龄的生平事迹,让她的形象在孩子的心中明晰起来。
然后我问孩子,现在你们明白了吧,文中樟树与宋庆龄的关系了吧?
孩子情感的闸门被打开了:
有的说宋庆龄的精神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
有的说宋庆龄像樟树一样让敌人畏惧。
有的说宋庆龄就是一株高大的樟树。
树如其人!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
这时,我再让他们齐诵最后的一段。
感情可想而知!
再组织交流,寻找樟树与宋庆龄之间的相似之处。学生很快找出答案:
樟树蓬蓬勃勃————宋庆龄的精神蓬蓬勃勃
樟树拒虫,香气永久保持————宋庆龄坚强不屈,一生正气
樟树有高贵的木质————宋庆龄有高贵的品质
相机板书: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
教学随想: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所以,应当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应当重视语文的积累和感悟作用。就这篇课文本身而言,通过品读,我们既要感悟到樟树拒虫、永久保持香气的高贵之处,又要品味出宋庆龄精神蓬勃、坚强不屈、一生正气的高贵品质。这个教学环节,借助课外补充阅读资料,意在唤醒沉睡于学生内心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健康的审美情趣,而这些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教学反思15
这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领悟文章内涵,挖掘文章情感,一方面通过阅读感受揣摩文本语言文字,凭借课外资料体会品味宋庆龄崇高的人格风范和高贵的精神品质。
本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中之重,主要写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并能永久保持”的可贵品质。学习这段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可贵之处的。从品读樟树的可贵品质,进而启发学生将“樟树”与宋庆龄紧密地联系起来。引领学生找出樟树可贵品质和宋庆龄高尚品质的.相似之处。由于学生平时对宋庆龄的了解毕竟很浅显,文中也没有做详实介绍,因此对人物形象较为模糊,更不用说具有怎样的伟大品格了。教学中,我借助收集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使学生对宋庆龄高雅气质的感受;让学生感受她的坚强不屈的品质。
整篇课文内容非常简单,表面是写樟树,其实是借物喻人,以树喻人,写出了宋庆龄如樟树般崇高的人格风范和可贵的精神品质。我们读懂了樟树,也就读懂了宋庆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