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景观特色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景观特色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景观特色以及对旅游业发展的意义?
(一)广泛性:旅游资源的广泛性主要表现在品种的多样性,类型的复杂性,分布的多域性。我们在前面讲旅游资源分类时,已经从不同角度罗列了它的类型,其中既有看得见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实物,又有看不见、摸不着、只能体验感受的风俗民情、传说典故。有古代的,也有现实的和新生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经济的,也有文化的。它们从不同的形式,渗透于各个领域、各个地区。有的在天上,有的在地下,有的在海洋,有的在陆地,有的在都市,有的在乡村。总之,几乎所有领域都有它们的“形迹”。
(二)时代性: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主要表现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不同的时代,有的现象可以做为旅游资源,有的则不能做为旅游资源,同一种东西,却有两种不同的利用价值。这是因为不同性质的国家、不同阶层的人们,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是不同的。如赌场、妓院,在资本主义社会可以用来吸引游客,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是绝对不能允许的。又如有的革命纪念地,象德国法西斯屠杀爱国人士的集中营、万人坑,在当时是杀人场,在今天是人们凭吊革命先烈的纪念馆,是法西斯罪行的有力罪证。还有封建时代的宫阙,过去是皇家贵族淫乐的巢穴,平民百姓根本不可能出入,现在却成了人民游乐观览的地方,成了控诉封建统治者血腥镇压人民的教育阵地。类似这样变化的例子很多,说明旅游资源具有随时代而变化的特点。这种变化的本质,就是社会时代性的差异。
(三)变异性:旅游资源还有变异性的特点。所谓变异性,就是它产生时并非具有旅游的属性,后来因某种原因,使它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旅游资源。相对于它初生的用途,发生本质的变异。这种例子也多得很。如名人故居,在主人还未变为名家时,他的住宅不过为几间普通的房子,后来他成了名人,房子也变为旅游资源。房子前后并未变,变化的是房子的不同性质的用途。又如美国华盛顿州的海圣伦斯火山,1980年5月18日大爆发,喷出的1400亿立方英尺的火山灰、石(其威力相当于美国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500多倍),给附近造成近百人的死亡和失踪,全部经济损失达10亿美元。当时的美国总统巡察了灾区之后说:“从长远观点看来,火山爆发将会使人们对它产生巨大的科学兴趣,甚至使这个地区变成旅游区,……可能成为一个可与大峡谷比美的游客吸引地”。可见,火山也会变成一座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再如我国1976年唐山——丰润大地震,从性质上讲,这是一次大灾难,使几十万人民死亡,造成的财产损失就更难以计算。可是,震后许多地方保留的现场遗址,却成了人们参观和科学考察的基地。唐山冶金设计院有座四层楼房,受猛烈的地震破坏,上两层被甩在楼侧空地上,整整齐齐地耸立在那里。这种奇怪的地震破坏现场,深深吸引了许多游客和科学研究者。从旅游角度看,它原为非旅游资源的普通楼房建筑,后来只因地震破坏,出奇不意地变成了旅游资源,这种变异差别多大啊。
(四)地域性:主要表现在旅游资源的地方和民族特色上。所谓地方特色指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景观。如北欧挪威海岸,有许多伸入内陆的峡江景观,地中海沿岸有“三S”景观,非洲东部有“天然动物园”景观,中国西南有大面积岩溶地貌景观,长江中下游有水乡景观,热带海岸有红树林景观,这些都是大尺度自然景观。地域继续缩小,还有中、小尺度景观。这里地方特色就更浓郁,如四川盆地的方山景观,江南丘陵的红层和丹霞景观,罗布泊滨区的雅丹景观,柴达木的盐湖和风蚀地貌景观,云南元谋盆地的土林景观,黑龙江五大莲池的熔岩火山景观等等。民族特色的景观也有大、中、小尺度的区别,大者象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这样超级民族区内的景观特色。如中国的园林、庙观、古建筑(亭、台、楼、榭……)等在世界很有特色,它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文化的结晶。中、小范围的民族景观,主要指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如蒙古族的“那达慕”节日,傣族的“泼水节”,壮族的赛山歌,高山族的杵舞等,民族风情十分浓厚,富有巨大的吸引性。从世界而言,这种异族风情、异国情调更是丰富多彩,引人入胜。总之,这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都是具有地域活动局限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活动形成的,地方和民族色彩在地域上的差异变化十分鲜明。
(五)交叉性:旅游资源的交叉性主要表现在同一地区多种类型的交错分布。世界上的主要旅游地区,几乎都是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交叉分布的综合体。自然和人文诸景观要素又往往在互相联系和制约的环境中,不断产生和发展着。很少存在孤立的、与周围其它景观要素互不联系的单一景象。从大尺度景观类型而言,任何人文旅游资源总是发育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其观赏价值也常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如南方地区开展滑冰运动,就比北方地区少,而北方地区搞游乐设施,在冬半年会长时间地处于淡季状态。这种情况都是与气候条件分不开。反过来,自然旅游环境亦需要人工的规划、建设和开发,需要人文经济景观和条件的配合。如交通路线、旅馆设施以及一些人工景观建筑的点缀。没有这些条件,自然旅游资源也无法开发利用,自然景观的美学价值也不能获得更高级的发展。其实,这种旅游资源的交叉性,对一个风景区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为游人的动机往往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出游大多数都想看到更多的景观类型。所以旅游资源的交叉性,更能适应游人的观景要求,是旅游活动丰富多彩的决定性因素,也是一个旅游区开发的优势所在。(六)永续性:综观旅游的发展史,人们不难发现大多数旅游资源具有无限重复使用的价值。尽管有部分旅游资源,如狩猎、垂钓、采集、购物、品尝风味等,会被旅游者消耗掉的,需要自然繁殖、人工饲养、栽培和再生产来补充,但是多数旅游资源是不会被游客消耗掉的,如参观展览、泛舟、滑冰、海水浴、太阳浴等,都具有永续使用的特点。对于这些旅游资源,游人只能带走各种印象和美感,而不能带走旅游资源本身。旅游资源的永续性,正是形成旅游业投资小、收益大、利用时间长等优点的基本原因。但是,旅游资源也有一个保护问题,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地方风格的保护。只有加强旅游环境的保护,才能使这种资源的永续性得到充分的利用。(七)季节性:旅游资源的季节性是由纬度和地势、气候、日、月运动等因素决定的。纬度的高度,使地面获得的热量出现了差异。高纬度地带,太阳高度角低,地面接受的太阳能少,因此出现了一年四季景观的变化。严寒而漫长的冬季,使河湖封冻,树叶枯落,以绿色旅游为内容的观光业出现淡季,而以滑雪、滑冰为内容的体育旅游进入旺季。除了地理纬度的因素外,地势的高低、坡向等,也会直接影响自然景观发生季节变化和垂直变化。高山峡谷区,即使在适于旅游的旺季,也会出现从山麓至山顶的景观四季变化。总之,这种自然景观的季节性变化使旅游业出现了淡季旺季。比如钱塘观潮,因日、月起潮力的变化和杭州湾口的喇叭状构造,使最大的涌潮出现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几日,观潮者若错过“潮生日”,就不能看到有“天下壮观无”之称的钱塘秋潮胜景。又如北京香山红叶观赏,也出现在秋天很短一个时间,错过这个机会,红叶景象就失去了观赏的价值。
(八)增智性:旅游资源一般具有文化属性。游人通过游览、参观,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增加智力,启迪美感,是人类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阵地,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重要渠道。例如北京延庆的木化石是获取古生物知识的旅游园地;西安碑林是研究古代书法的理想地方;伦敦蜡人馆是研究美术绘画的场所;北京圆明园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课堂。
第二篇: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摘要]: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样,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我国植被分成八个分区,呈现出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的分布规律,气候因素是所有影响因子中最主要的,本文以气候因素为例,对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中国植被的分布规律展开讨论。
[关键词]:环境中国植被分布
1.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特点概述
1.1地形地貌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陆地面积的67%,盆地和平原约占陆地面积的33%,其主要特征是: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是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其北部与东部边缘分布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是地势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第二级阶梯上分布着大型的盆地和高原,平均海拔在1000~2000米之间,其东面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是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第三级阶梯上分布着广阔的平原,间有丘陵和低山,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1.2气象水文
中国自南向北,从温度带来划分,可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规律,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山区多于平原,山地中暖湿空气的迎风坡多于背风坡。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西部和西北部为干旱区,东南部为湿润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此外,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在中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量很少,故唐诗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习惯上,我们把夏季风可以控制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势力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1.2.1气候的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季。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1.2.2气温和温度带
在冬季,0℃等温线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的气温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气温为20℃以上。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在夏季,除了地势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等以外,大部地区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在28℃以上,因此,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是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我国采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五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如表1所示),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植物生长期长短不一,植物种类也有明显的差别。
表1中国温度带划分示意表
湿度是反映气候特征的标志之一,一个地方的干湿程度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决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该地区就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该地区就干燥,干湿状况与天然植被类型关系密切。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如表2所示)。
2.中国植被的主要类型和地理分布
我国几乎包括世界上除了极地冻原以外所有主要植被类型,并有高原高寒植被。全国自然植被包括29植被型、52亚型和600多个主要群系,主要被分为八个分区。
2.1大兴安岭北部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区域
我国大兴安岭北部的落叶针叶林是欧亚大陆北方针叶林的一部分,属于东西伯利亚南部落叶针叶林沿山地向南的延续部分。大兴安岭山地海拔高度约600~1000米,有些山峰接近1400米。年平均温度为-1.2℃~-5℃以下,七月平均气温为16~20℃,全年积温为1100~1700℃,无霜期为70~100天,年降水量为400~600毫米。
这里的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海拔600米以下的谷地是含蒙古栎的兴安落叶松林,其它树种有黑桦、山杨、紫椴、水曲柳、黄檗等。林下灌木有二色胡枝子、榛子、毛榛等;海拔600~1000米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局部有樟子松林。林下灌丛有兴安杜鹃-杜香、越桔、笃斯越桔等。海拔1100~1350米为藓类-兴安落叶松林,含有红皮云杉、岳桦等少量乔木树种,林下藓类地被层很发育,主要有塔藓、毛梳藓、树藓等,树杆上有黑树发藓,但没有松萝;海拔1350米以上的顶部为匍匐生长的偃松矮曲林,还有桦属植物和越桔。
2.2东北、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
包括本区东北东部山地,华北山地,山东、辽东丘陵山地,黄土高原东南部,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等地。由于南北热量条件的差异,可分为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3华中、西南常绿阔叶林区域
包括淮河、秦岭到南岭之间的广大亚热带地区,向西直到青藏高原边缘的山地。这里气候温热多雨。无霜期长达240~300天,7110℃年积温为4500~7500℃,年平均气温为14~21℃,最热月七月均温为28~29℃,年降水量为1000~1800毫米,集中在5~9月,但不像华北地区那样特别集中,在这样温湿的气候下,植被主要是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和竹林,在山地上部和石灰岩山地为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
2.4华南、西南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
包括北回归线以南的云南、广东、广西、台湾四省、区的南部以及西藏东南缘山地和南海诸岛。全年积温为7500~9000℃,年平均气温为21~25.5℃,一月平均气温为12~20℃,年降雨量为1200~2200毫米。这里的代表性植被是常绿阔叶雨林和季雨林,树木有老茎生花、板状根、气根、滴水叶尖等热带植物形态特征以及大量的藤本植物、纹杀植物、附生植物等热带热带植物生活型特征。按照热量条件和植被特点,本区域可分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两个植被带。
2.5内蒙、东北温带草原区域
包括东北平原、内蒙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一部分,年降水量为300~500毫米,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气候。植被主要为禾草草原,以耐旱的多年生根茎禾本科草类为主,植物有明显的旱生形态,如叶子卷曲、细长,深根系,茎、叶上有茸毛等。
2.6西北温带荒漠区域
我国荒漠地区年降水量大都在200毫米以下,很多地方不到100毫米,甚至不到10毫米,属于温带干旱气候和极端干旱气候。这里的植物普遍具有旱生特征:叶片缩小,叶子退化成刺,叶片完全退化,茎、叶被有密集的绒毛,或出现肉质茎和肉质叶等,以便减少水分蒸发或贮集水分,此外根系特别发达,有的深达几十米,有的根系重量是地上部分的8~10倍,以便于从土层深度和广度吸收水分。我国荒漠区域大致可分为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北疆温带半灌木、小乔木荒漠带;南疆暖温带灌木、半灌木荒漠带三个带或区。
2.7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区域
包括青海和西藏东南半部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川西和云南西北部部分地区。高原面海拔
高度在4000米以上,山地都超过5000米,东部边缘的深切河谷可低于4000米,这里天气多变而凉爽,年平均气温1~6℃,一月均温-3~-10℃,七月均温10~15℃,年降水量约300~500毫米,植被的特点是草类普遍低矮,叶片缩小,以适应寒冷多风的气候。可分为高寒草甸带和高寒草原带两个植被带。
2.8高寒荒漠区域
分布在西藏西北部,海拔高度在4500~5000米以上。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有的地方不足20毫米,气候寒冷而干燥,全年平均气温在10℃左右,但夏季白天气温经常升高到20℃以上。植被是以垫状驼绒黎、藏亚菊、蒿类为主。
3.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
地理环境特点对植被分布的影响是复杂多样的,气候、湿度、地形甚至土壤,都会对植被分布产生影响,下面就气候方面的因素对地理环境影响我国植被分布展开讨论。
我国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向地带性和经向地带性。由于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广阔的欧亚大陆东南部的太平洋西岸,西北部深入大陆腹地,冬季盛行着大陆来的极地气团或北冰洋气团,常形成寒潮由北向南运行。夏季盛行着由海洋来的热带气团和赤道气团,主要是太平洋东南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带着湿气吹向大陆。又由于我国地形十分复杂,高山众多,东西走向的山脉对寒潮向南流动起着不同程度的阻挡作用,成为温度带的分界线。
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对太平洋东南季风深入内陆起着明显的屏障作用,与划分东南湿润气候区和西北干燥气候区的分界上有着密切的关系。西藏高原南部东西走向的山脉和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对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入境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另外,来自北赤道的暖洋流在接近我国台湾东岸时,顺着琉球群岛转向日本本州东岸方向向东流去,因此这支暖洋流对我国大陆,特别是对北方气候未能发生直接增温加湿的作用,所以我国温带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
在上述所有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和极端干旱的气候。相应的植被变化也由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依次出现了三大植被区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半干旱草原区、西部内陆干旱荒漠区,这充分反映了中国植被的经度地带性分布。
我国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由于地形的复杂可分为东西两部分。首先在东部湿润森林区,由于温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在气候上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气候,因此受气候影响,植被自北向南依次分布着针叶落叶林—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一北亚热带含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一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一南亚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次西部由于位于亚洲内陆腹地,在强烈的大陆性气候笼罩下,再加上从北向南出现了一系列东西走向的巨大山系,如阿尔泰山、天山、祁连山、昆仑山等,打破了纬度的影响,这样,西部从北到南的植被水平分布的纬向变化如下:温带半荒漠、荒漠带—暖温带荒漠带一高寒荒漠带一高寒草原带一高原山地灌丛草原带。
参考文献:
[1] 候学煜;中国植被地理分布的规律性[J];西北植物学报;1981年02期
[2] 王翠红,张金屯;中国部分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A];2004年北方七省市植物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吕巍;不同植被带森林群落木本植物多样性比较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朱士光;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01期
[5] 刘华训;我国山地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J];地理学报;1981年03期
第三篇:改革开放对中国科技发展意义非凡
·
改革开放对中国科技发展意义非凡
摘要:“科学春天”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专有属语,相伴着一批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和书写中国历史的科技成就。改革开放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活跃、为中外历史学者的交流创造了条件与机会。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是科学研究创新的原动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一定会使既有中国特色、又融入国际学术主流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研究 改革开放 科技发展
社会进步
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竞相发展的时代,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军事政治的强力角逐,日渐异化为科技实力的比拼,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又助推了国际社会竞争,而中国科技在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突飞猛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结出的震撼世界科坛重大科技成果,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的竞争格局,但与此同在的科技急功近利和浮躁短视,正构成阻碍中国科技发展和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潜危。站在科学发展观高度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发展,增强自主创新的忧患意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互动对中国科技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繁荣发展中国近代史作为中国历史学中独立的分支学科,是在承载了回答近代中国社会现实需求的任务、特别是将中国的救亡作为主要课题而在上个世纪诞生的,正如许多学者一直强调的,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是“中国向何处去”这一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题。①所以,尽管在那之后时代在不断变化,但对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始终影响着近代史的研究。3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通过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始了中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与向现代化目标的长征的时候,中国近代史研究同时开始了向新时期的迈进。可以说, 3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与繁荣是在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发生巨大的社会转型、政治转轨的变革中,应对时代的思潮而出现的,这一发展当然还要继续下去。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思想文化及学术领域受“左”倾教条主义的消极影响,过分强调政治立场的思想方法被注入学术研究,存在以政治或直接以阶级斗争覆盖一切的倾向,用生吞活剥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政治理论描述历史,取代具体的历史研究,学术研究被局限在极其狭窄的范围内,许多研究领域被视为“禁区”,因此难以用比较宽阔的视角对历史进行全方位的观察。
重大突破的科技理论引领科技新战略 改革开放后,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都将科技作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持续实现科技理论的重大突破,引领中国科技紧跟时代步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人们不会忘记,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继之又升华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深刻揭示了科技的战略地位、内在规律及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关系,指明了改革开放后科技发展的方向,推动科技发展目标的重大调整和科技体制的大刀阔斧改革,制定并启动一大批重大计划和规划,夯实了新时期科技发展的基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式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推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方案、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科研原则、转变科研体制和召开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等一系列重大科技决策和决断,实现科技进步与创新的突破。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把握当代科技发展规律和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把科技尤其是自主创新提高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作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战略决策和部署,发布了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新时期科技方针,在党的十七大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并积极推进科技法制化,形成了以科技进步法为核心、众多科技专门法为支撑的科技法律法规体系。胡锦涛同志则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等一系列重要论断,概括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谐科技理论,丰富发展了党的科技思想,为科技工作者创造发明和研究探索提供了思想武器,从而开辟了中国科技发展的新纪元,迎来了真正的“科学春天”。
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科技事业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义无反顾发展创新中国的战略决择,代表了中国人民赶超世界先进科技水平的心声,但面对我国当今只有39%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和高达50%以上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创新型国家分别为70%以上、30%以下),真正认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性,彻底消除市场经济、社会浮躁对科技的负面影响,切实增强科技实力和竞争力,就成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科技发展尚存潜危,实施科技战略迫在眉睫
毋庸讳言,改革开放后中国科技事业的的确确发展了,而且迅速和惊人,从科技理论到科技实践,从科技成果到科技效应,足以表明这个时期科技的灿烂。但我们不能满足,更骄傲不得。一是中国科技发展的质量和品质远不如发达国家。瑞士洛桑国际管理研究院关于全球60个经济体2005年IMD竞争力的排名中国位居第31位,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05-2006年全球竞争力的报告中我们仅名列第49位,中国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拥有的核心技术量令人堪忧,可能某方面领先世界,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对外依存度过高是不争的事实。二是科技发展的韧劲和毅力不如建国初期。现在的科技环境和条件不知比那时好多少倍,而自强不息的志气、傲视洋人的豪气、战胜困难的勇气却大打折扣,形形色色的浮飘浮躁和名利主义、实用主义纷纷出笼,与当时科学家们的无私奉献格格不入。近日《人民日报》发表“科学家为什么想当官”专题,表达了有识之士对科技界官本位的忧虑。众所周知,现在社会公认的能够震撼世界科坛的创造和发明,大多出自新中国前30年,改革开放以后的重大科技成果大都立项于上世纪60年代,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也全部产生于那个时代。如今中国科坛看似群星灿烂,然而有几人像这个时期的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竺可桢、袁隆平、陈景润等被国际公认为大师?研究成果有几项能如当年的陆相生油理论、“两弹一星”试验、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等引起世界瞩目?可以说,目前科技的过度行政化和科研人员的名利化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潜危。三是歪曲对外开放政策阻碍了中国创造的进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尽快缩短与世界的差距,鼓励引进技术和装备、以合资方式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这本无可厚非,也非常之必要。可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却将此异化成模仿爬行的“拿来主义”、“跟随战略”,以致不费力气的“摘果实”特别是制假贩假、盗版侵权的不端行为屡屡发生,极大挫伤了科技和经济领域自创、原创、独创的积极性。一些人对上述情形视而不见,依然固步自封,坐井观天,颇有些当今科技舍我其谁的忘乎所以。胡总书记明察秋毫,在2009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国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还比较少等严重问题。总书记的高瞻远瞩和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正视中国的科技差距,消除夜郎自大的盲目乐观,强化自主创新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自觉性。
(二)科技征途隐匿暗流,自主创新丝毫不能动摇
中国确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完全基于科技的现实与未来,不想却遭致国内外明枪暗箭的攻击,实乃令人费解。第一,西方国家以己度人的非议和责难。洋人们惧怕中国强大由来已久,不希望更不愿看到中国自主创新,担心因此失去遏制中国的资本,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以为中国坚持自主创新会像他们那样歧视国外产品。恰恰相反,我国实施鼓励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与体现非歧视、市场导向相统一的方略,国货不会因此垄断市场,洋货也不会受到排挤和打压,只是比照国际惯例政府采购上的同等优先,没有任何非议的理由。至于借自主创新的独立创新翻译而说三道四,简直是扯淡!当今世界,建设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国家已成大势,瑞典、丹麦、芬兰、德国、美国等国家走的都是依靠科技创新的兴国之路,何以单单非议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更可恶的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洋人竟把中国的自主创新污蔑为宣泄民族主义的情绪,不知持此论洋大人的国家是如何借创新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反正中国确定自主创新战略,没有任何民族主义情绪之类的色彩,完全是顺应世界科技潮流的结果。第二,国内一些人打着改革开放旗号的无端发难。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中国人理当高兴和自豪,奇怪的是一些人却与洋人沆瀣一气,发出种种指责:什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应放下自主品牌心理负担,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什么“中国制造不可替代,中国创造应该降温”,甚至说中国自主创新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倒退”。这些人貌似关心开放,实则是亵渎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早在1988年就敏锐地指出:“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事实也正如此,倘若中国发展不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之路,仅仅靠廉价的劳动力和有限的资源、能源,依赖国外现成的技术和产品,那么势必被世界科技大潮淘汰,也注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甚至挨打的境地。在科技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都把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竞争力,不仅用技术控制市场,凭借科技优势建立损人利己的“国际规则”,垄断世界市场以获取大量超额利润,而且用技术控制资源,像昔日以武力占有殖民地资源一样,依仗高科技独霸国际资源,阻碍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对此,我们既有受西方技术封锁的刻骨铭心记忆,又有受洋人技术诈骗的切肤碎心痛苦。反观那些中国应放下自主品牌的心理负担、让中国创造降温的论调,是多么的匪夷所思!按照科技发展的走势,将来的世界唯有生产和输出知识的头脑国家、引进和应用知识的躯干国家,难道这些人想让中国变成只有躯干没有头脑的国家,继续让洋人卡我们的脖子?可以断言,没有自主创新做后盾和支撑,没有对外技术依存度的大幅下降,就没有挺直腰杆地对外开放,不可能排除此中的歧视性附加条件,实现不了平等互利的对外开放,更难以达到通过对外开放吸取先进技术形成后发优势的最终目的。伟人有句名言,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国内外不怀好意的人如此起劲反对中国的自主创新战略,充分证明了党中央决策的英明。
(三)冷静反思发展理念,坚韧不拔练就科技内功
最近,胡总书记非常明白地告戒全党全国尤其是科技界:要尽快在能源、材料、信息网络、现代农业、健康科学、环保技术、太空和海洋科技、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等八个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改变中国科技目前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总体上经济发展技术含量不高,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先导性战略高技术领域科技力量薄弱等状况。试想,总书记对中国目前科技“受制于人”的境遇如此忧虑,难道国人尤其是科技工作者不应该认真反思吗?我们常说,理论是实践的先导,而理念却是正确理论指导下形成的实践思维定式,理念的偏差必然引发实践的南辕北撤。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含量,靠的是坚忍不拔练就科技硬功,“衣带渐宽终不悔”地壮大科技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大家不妨冷静地回顾一下,32年来我们以“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虔诚之举,大量招商引资,开放市场,甚至忍痛割爱去换“先进技术”,可时至今日,我们真是大大地“予”了却“取”不了,外资企业和洋货已经遍布中国,我们并没有得到多少先进技术,合作合伙的“中国制造”看似红红火火,关键的核心的技术我们并不掌握,充其量是外国的加工厂,不管承认与否这是有目共睹的。因为许多高技术是外国遏制中国的资本,不可能也根本不会卖给我们。这不能怪洋人太狡猾,只能说我们太天真,老祖先早已讲过:“宁予之鱼,勿授之渔”,他们把高技术卖了,还凭什么大量赚我们的钱?中国古代就吃了“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大亏,把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先进技术毫无保留地教会了洋人,他们却用学到的技术侵略中国。试想以此发家的洋人,又怎能让中国的“市场”换到他们的“技术”?人们不会忘记,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曾大量地引进了日本的彩电生产线,可他们却始终不转让关键技术,连我们购买一些易损关键部件都一次次卡脖子,有时一个部件的价格竟然超过当初一条生产线;还有更气人的,洋人们竟把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机器设备和洋垃圾加以伪装,作为先进的东西卖给我们,诸如此类的技术诈骗不胜枚举,想来都令人扼腕,怒发冲冠!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却不以此为戒,依然违反引资与引技、引智结合的原则,不顾自主创新的实际而追求表面效应的粗放型招商引资,甚至引进让中国亡国灭种的东西,真可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最近温家宝总理嘱咐科技人士:“要永远记着,高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我们自己”,真可谓如雷贯耳,发人深省。现在的一些领导整日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自主创新,但有几人懂得“科学是技术的源泉、技术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的真实含义,又有多少领导理清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弄清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创新中国发展关键是端正发展理念,着力发展核心技术。只有认识到中国自主创新的重点是技术创新,方能把技术研究的目标转移到战略性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凭借后发优势,使原创性技术研发催生可观的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从而增强科技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
(四)珍视中国科技法宝,坚持“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科技发展独辟的蹊径,更是中国科技崛起的法宝,而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却假借歌颂改革开放对此大肆诽谤和疯狂诋毁,以达到渗透、西化之政治目的。行文至此,不仅使我们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些沦为洋奴的人,总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攻击中国现行科技战略和新中国科技崛起的法宝?原来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企图利用人民群众对改革开放的深厚感情和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拉中国科技的倒车。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发展由来已久,绞尽脑汁绞杀中国的发明创造,最近则通过媒体恶意中伤、法律诉讼等卑鄙手段,引诱逼迫中国公开专利技术秘密,消除他们认为的潜在“威胁性”,“龙芯2号”的遭遇就是明证。我们自力更生尚且受到打压,更何况仰人鼻息的过活?所以,我们务必充分认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真正价值,认真探求这个科技法宝的威力。新中国成立之初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对一穷二白的科技废墟,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旗帜下,创造了“两弹一星”、层子模型、有限元方法、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独领世界科坛风骚的科技奇迹。现今“鸟枪换炮”,不少科技工作者却丢失了我们最可宝贵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以致体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在每年的评审中多次出现一等奖空缺,相形之下多么不可思议!那时以报效祖国为荣,大量的有成就的中国学子甘愿放弃优厚待遇,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层层封锁,投身新中国科技事业;现在却以出国为荣,一些学子稍有成就便卑躬屈膝地托门子、办绿卡跑向国外,又形成何等的反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的检验,使我们刻骨铭心地感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那些肆意诋毁新中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科技精神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法宝,本质是抽掉中国科技灵魂,把中国科技引向爬行模仿的歧途。据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协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上斩钉截铁地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只能依靠自主创新”。的确,新中国成立以来令敌对势力心惊胆寒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感召下的科技崛起;能够显示改革开放为科技插上腾飞翅膀的是,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的拥有知识产权的科技成就;当今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阴招和洋奴们讨好主子的手段是,断送中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灵魂和科技精神;而中国科技的最大潜危和阻碍创新中国发展的最大绊脚石,是科技工作者、专家学者乃至企业家丢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法宝误入追逐名利的邪路。因此,“咬定青山不放松”建设创新型国家,就必须让“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个科技法宝,激发科技工作者以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志气,振兴中国科技的骨气,迅速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闯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道路。
总之,我们正站在一个超大科技时代注定引发国际性科技发展战略调整的历史起点上,站在党积累领导科技丰富经验和实施科技发展战略的历史节点上,应当而且必须抓住新科技革命孕育和兴起的重要机遇,只争朝夕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给这个尚在崛起之中的文明古国带来智慧的光芒。
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实践,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首要任务,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带来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充分发挥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作用。
二是把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作为科技发展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口健康、食品安全、人居环境、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使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三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创新体制机制,把建设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四是加强对科技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培养,加大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在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实践中培养人才、凝聚人才、用好人才。
五是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和市场环境,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社会氛围。
第四篇:初探中国古典园林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发展的影响
初探中国古典园林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发展的影响
王月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系,装饰121班)
摘要: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自己本身特有的美学特点,主要以自然山水为主题思想,以水石、建筑、花木等作为造园的物质手段,依照“天人合一、因地制宜、融于自然”的造园原则,对自然神韵,文化氛围特别的讲究。其独特地设计思想,使之一直在世界园林中有着很大的特色,现代景观园林设计是由原来的园林设计发展而来的。通过研究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的交织点,从而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以及其意境的营造,并将其运用到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园林;影响;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在中国古代各建筑类型中它可算得上是艺术的极品。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1.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园林的构景要素。但中国古典园林绝非一般地利用或者简单地模仿这些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惟其如此,像颐和园那样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才能够把具有典型性格的江南湖山景观在北方的大地上复现出来。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最主要的特点——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这个特点在人工山水园的筑山、理水、植物配植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1.3诗画的情趣
文学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术于园林艺术,使得园林从总体到局部都包含着浓郁的诗、画情趣,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诗情画意”。
1.4意境的涵蕴
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一个重要美学范畴,也就是说把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感情激动和理念联想。
游人获得园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古人的文学创作、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等信号的感受,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受。诸如十里荷花、丹桂飘香、雨打芭蕉、流水丁冬,乃至风动竹篁有如碎玉倾洒,柳浪松涛之若天籁清音,都能以“味”人景,以“声”人景而引发意境的遐思。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2.1 抒发情感别具一格
园林建筑从一开始就与诗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诗人、画家的苦心经营下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所谓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触景生情,诗情画意等对园林意境的描绘,都说明园林建筑确实如同凝聚了的诗和画,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2构图原则独树一帜
园林建筑强调的是有法而无定式。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则常可赋予园林建筑以无限的变化。在进一步将,为了达到诗的境界,自不免要有一些飘忽于物外的东西。
2.3对待环境别有匠心
园林建筑力求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要。在古典园林中,虽然自身的特点诸多,但是运用的造园手法却是有章可循的,其中以空间对比的手法运用得最普遍,形式最多样,也最富有成效。
3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构景手段
3.1抑景
先扬后抑,欲扬先抑,采取抑景的办法是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常迎门挡以假山、花木等。这种处理叫做抑景。常采取的方法有山抑、树抑、墙抑、房抑等。
3.2添景
风景点在远方,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植以乔木、花卉作过渡景,这些乔木和花卉便叫做添景。
3.3夹景
风景在远方,视线两侧空荡无物,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蔽起来,使远处风景显得更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
3.4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 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构景方法叫对景。
3.5框景
园林中建筑的门窗或乔木树枝合抱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美景包框其中,似一幅图画,便是框景。
3.6漏景
园林中常设露窗为装饰,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种叫漏景。
3.7借景
有意识的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来。
4中国现代景观园林
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基本上沿袭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建设思想,积皇家的气势与私家的幽美于一身,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开拓更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服
务最广大人民群众,更具现代理念,更为科学的现代景观园林美学思想.中国现代景观园林有着高超的艺术成就。它把大自然的山水、花木移植于有限的空间,通过总体布局、院落组合、山石结构、道路设计、植物配制而再现了自然景色之美。其总的特点是通过建筑物有规则的形状与山岩、树木等不规则的对比,从而达到和谐统一、以小见大的综合艺术效果。利用自然又顺应自然、高于自然。巧妙而高超的运用建筑、山水、花木、书画艺术等,构成了一个完美的综合艺术体。5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手法对现代景观园林建筑设计的影响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国家,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在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中,人们渐渐意识到中国古典园林的重要性,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在喧嚣的城市中,更加呼唤自然,人们都怀着渴望中国文化、山水画的美好愿望。因此,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在发展中受到中国古典园林的多方面影响,去粗取精,探索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特色的发展之路。
5.1古典园林的建筑意境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意境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古典园林的意境,是比直观的园林景象更为深刻、更为高级的审美范畴。在审美活动中,高度发挥了意象思维的能动性,激发心灵创造出比实际景物更为丰富的艺术情趣。通过精彩的园林景观打动游人,使其在园林中驻足,通过景物中的题咏,感悟到造园者所赋予景物的思想内涵。造园者自身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的空间环境里,达到“景有尽而意无穷”。
如杭州中国美术学院,以富于层次的开敞空间面向西湖,建筑物原本生硬的钢材和透明玻璃巧妙组合,黑白灰色调和谐的对比关系,使冰冷的现代建筑材料趋向丰富深厚的传统水墨书画的神韵。
5.2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具体的说就是建筑在园林中位置,由建筑的性质、造型、作用等诸多因素而定,而最主要的则应考虑园林造景的需要。园林建筑不仅要考虑单体建筑如何安排布置还应注意建筑之间的组合和搭配方式,这就要考虑到建筑之间的色彩、造型、尺度、立面形式等方面的相似和不同处,如果为取得协调统一的效果则应把二者或多者的相似点强调出来,从而成为建筑群组的一个特征。有时候需要彼此之间的对比,衬托来强调不同建筑之间的个性,以小衬大,以黑衬白,以横向衬纵向等手法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先生结合国际理念和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典范。博物馆的基本色调是灰白两色,正是粉墙黛瓦的苏州所常用的传统色,建筑尺度与苏州传统民居也极为相似。其整体设计充分考虑了苏州古城的历史风貌,并借鉴了苏州古典园林风格,建筑布局与古城风貌、传统的城市肌理相融合。
5.3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景点是园林造景手法之一,园林景点提供游人一个美的环境,创造一种意境,给游人一种精神享受。将山林、水体、建筑、地面、声响、天象和气象等因素为素材,巧运匠心、反复推敲,组织成为优美的园林环境。
贝聿铭在北京共设计了两幢建筑,北京香山饭店是将中国的江南园林与现代建筑进行了完美的嫁接,为此赢得巨大声誉。另一个是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设计,它仍然表现出对江南园林的厚爱。
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的大堂中央,一方明净的水池里金鱼游动,顽石戏水:大堂两侧高达的翠竹使庭院增芳;光线从大堂屋顶的玻璃天窗倾斜而下,厅内圆洞式大门采用简洁手法,使人感到其特有的东方韵味。
5.4古典园林的装饰手法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园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是建筑在空间上的多方位延伸,而建筑的艺术完美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装饰艺术语言。
台北101在设计中溯源深层文化。以中国人的吉祥数字“八”作为设计单元.层层相叠,构筑整体。在外观上形成有节奏的律动美感,开创了国际超高层大楼新风格,多节式外观,宛若劲竹节,节节高升,柔韧有余,象生生不息的中国传统建筑意涵。在建筑外檐的设计上运用了吉祥如意图案,使其更加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
5.5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景观园林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有很多造园手法和构景手段,以及基本原则。动与静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一大特色,它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一脉相承。动静的对比,表现在庭园中人们的活动场所,以及建筑的本身。
6结语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精神所在,其造园思想精髓、空间设计的巧妙手法,景观配置的多样性、层次性,建筑生在园中的幻龙点睛作用,都是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需要学习和借鉴的中华民族园林宝库。中国景观园林设计师应该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置身其中,不仅仅是学习其造园手法,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以更好的吸取她的造园精髓,保留其“人与自然的和谐”、“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于此同时,要深入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深入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发展的影响,将其造园思想、造园手法、造园要素、空间布局形式等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对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五篇:浅谈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黄舒敏07091017
自从我们接触了《思想政治》这门课程后,我们就深刻地认识到经济、政治、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而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纵观中国农耕自然经济的历史长河,我们总结出一些它所具备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回首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我们更是意外地发现了两者的交汇点,但这也完全合乎于情理之中。两者相辅相成,彼此共存着。
一个具备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农耕自然经济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可谓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中国农耕经济的持续性是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显著特点之一。虽然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其中经历了周期性战乱与稳定运动,王朝的兴与衰,国家的和与裂,然而,面对着这么恶劣的社会环境,中国的农耕经济依然向前发展,而且有着愈挫愈勇的势头。从远古时代出现共同耕耘,夏、商、周出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观念,殷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和集体耕作制,而到唐代土地私有进一步深入„„一直以来,顺势而为。
然而,正因为农耕自然经济持续性的这一显著特点,也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务实性。
中国农耕自然经济以“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模式存在着,人们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地辛勤地生活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也使他们对自己固有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情感,情非得已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故土。久而久之,中国的传统家庭观念文化也渐渐形成了,并且有着根深蒂固的现象出现。血缘关系显得尤其重要,这也使所形成的文化得以世世代代地保存下来。就如,中国自古以来都以孝为先,到现在为止,这一文化仍然存在。在家里普遍都是以男性作为家庭的支柱,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即使现在社会倡导男女平等,但到了关键的时刻,一般都是男性做决定的。在农耕经济的持续性发展下,中国文化也随之延续下来。
而另一方面,农耕自然经济的持续性,也造就了中国文化具有务实性的特点。
在农耕自然经济的发展道路上,人们可谓是洒尽了汗水。一面面对着恶劣多变的气候,受尽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一面对战乱胆颤惊心,另一方面还要和“猛于虎”的苛征暴敛,这不得不让中华民族培养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和求真务实的民族性格。“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无不体现民族自强、务实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文学创作也油然而生了。
让我们再回顾农耕自然经济的发展史,不难总结出其构成的结构方式是多元化的。“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给我们再现了那男耕女织的生活模式;“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向我们展示了自力更生、自给自足的劳作模式;后来,“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的商品交换现象也出现了;之后,“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的制度也确立了„„如此多元化的成分结构,也决定了中国文化必须具备包容性和多样性。因为有了交易,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交集的机会。在这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必定会带来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这就要求各自领域必须要学会相互包容,借着经济的这一架车,沿途多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齐鲁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秦文化等。
中国农耕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并一直对中国文化的特征也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
201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