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版)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时间:2019-05-13 11:10: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表版)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表版)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第一篇:(发表版)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

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摘要: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城市化发展导致城乡的对立;消除城乡对立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城乡融合的途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未来社会消除阶级对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关键词: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中国城市化

Abstract:Marx's theory of city development content mainly includes four aspects: urbanization leads to confront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to cancel the opposi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the future social development tendency;the way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s to reform the agricultural and shift farmers;the future society is to eliminate class antagonisms, realize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people.China's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should adhere to Marxist development theory as a guide, combined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ut of a development model of urba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Marxthe theory on urban developmentChina’s urbanization

城市发展是人类社会当今发展的主题,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标志,要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中国,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要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在未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消除城乡对立、实现城乡和谐发展?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中对城市的现象做了精辟论述,为理解城市发展提供了理论工具。马克思的城市发展理论,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城市化造成城乡的对立。城乡关系是马克思对城市问题论述较多的课题之一。马克思用于表述城乡关系的术语有“城乡差别”“城乡对立”等。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模糊,城乡的界限不是很明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由农业社会单纯的防御发展为现代的工业、贸易、经济中心。机器大生产引发了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使传统的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资本主义制度逐步确立。封建社会的城市“不过这是以土地所有制和农业为基础的城市”[1],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心,使资本的雇佣劳动方式在城市工业领域占统治地位。而“大工业的首要前提,是把农村整个地纳入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交换价值的生产”[2]。因此,“它的进一步发展是在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中进行的”[3],把农村变成城市的附庸,成为城市的原料产地和消费市场。而在社会形态上表现为“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重复新生产二者利益之间的对立”[4],使社会成为“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5]—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这种包括阶级对立的城乡对立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消除城乡对立是城市发展的趋势。在对城市发展的构想中,把取消城乡对立作为既定目标,提出了消灭城乡对立若干设想。在未来社会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的将是同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

[6]的阶级”。而 “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共同体的首要条件之一”[7],但是要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消灭城乡的对立,是前提条件的。而要想消除城乡的对立必须化解工农方式的对立,“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8]。因为“只有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紧密的联系,并适应这一要求使交通工具也扩充起来”[9],“才能使农村人口从他们数千年来几乎一成不变地在其中

[10]受煎熬的那种与世隔绝的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要重环境的保护,“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目前城市中病弱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11]而被用做植物的肥料”,这“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

[12]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而消除城乡差别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前提条件之一。

(三)城乡融合的途径在于改造农业和转变农民。消除城乡对立的过程是城市现代生产方式向农村的扩展和对传统农业方式的改造。资本主义工业化过程的集中,实质上是现代工业对小农生产的掠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自然经济的战胜,“它建立了现代的大工业城市——它们的出现如雨后春笋——来代替自然形成的城市。凡是它渗入的地方,它就破坏手工业和工业的一切旧阶段。它使城市

[13]最终战胜了乡村”。在批判城乡对立的同时,对城市发展的进步性作如下论述,“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14]。“只有大工业才用机器为资本主义农业提供了牢固的基础,彻底地剥夺了极大多数农村居民,使农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完全分离,铲除了农村家庭手工业的根基——纺纱和织布”[15]。“发达的、同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机器体系相适应的劳动组织,就是工厂制度,这种制度甚至在现代的大农业中——由于这一生产领域的特点而或多或少发生一些变形——也占统治地位。”[16]而农业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成为机器大生产的附庸,“农业和制造业完全一样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17]。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扩张,大批的农民被迫从农业中脱离出来涌入城市,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成为资本的附庸,使社会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他们的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使阶级对立和城乡对立越来越严重,成为城乡融合的障碍之一。从无产阶级产生之日起,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从未停止过。

(四)未来社会主张消除阶级对立,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指出“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18在未来社会,重视人的生存和发展,每个人可以随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职业,是一种自由的状态。马克思认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9]要实现城乡的融合,必须消除城乡差别、阶级差别和脑力体力劳动的差别,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发展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国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一)科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城镇化过程中,资源开发不合理,浪费严重,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要先规划后开发,注重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把发展的速度和自然的承受度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以欧美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为鉴,不能先污染后治理,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要顺应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马克思曾经告诫“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20] “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

[21]运用自然规律。”这就告诫我们要尊重和善待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要因地

制宜、多元发展,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要想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就必须消除城乡、工农、脑力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其根本措施是发展生产力。而人是社会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胡总书记曾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22]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注重人文关怀,从人性的角度来化解民众之间的矛盾,关注人的生存和现实需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的、首要的因素。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关注民生,要关注个体的发展。要关注人的生存状况,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人劳有所得、住有所居、学有所教、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从而过上幸福的生活,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在城市化过程中,要努力增加居民收入,消灭城乡差别,实现社会公平;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公平和效率,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要有学上,上得起学,实现教育公平;完善房价的控制机制和供应机制,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在城镇住房供给中的比重,增加经济适用房和廉价租赁房的供应量,让普通民众买得起房,住得起房;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让普通民众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充分利用社会闲置劳动力,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和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把人口数量优势转化人力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外,要关注人的精神生活,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要尊重人的文化传统,注重农村文化和城镇文化的对接,防止出现文化的断层和隔离,造成农民虽然进了城,文化上被孤立,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要对农业和农民加以改造,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是农民进得去,留得住,融入城市生活,实现人口城镇化。同时注重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对传统文化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是城市发展的血脉和灵魂,展现城市的精神风貌,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为城市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城镇经济新的增长极。在关注人的发展时,要关注人生存需要,更要关注人的精神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城市发展中,“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23]。

(三)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胡锦涛指出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

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24]。马克思的城市发展观,对我国城市发展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理论指导。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二元结构的一元化和城乡一体化,关键是要不断推进非农化和城镇化,对农业和农民加以改造,进而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而城乡一体化不仅是城乡经济一体化,还包括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劳动就业一体化、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一体化。这必须要有实体经济作支撑,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而不是人为抑制城市、限制非农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速度要与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承受度结合起来。在城市发展中,要科学规划,逐步推进,循序渐进,要结合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周一星认为,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应该是城乡良性互动的城镇化,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城镇化,是市场经济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城镇化。

在胡锦涛看来,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实现城乡一体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美丽中国的建设。

[1][2][3][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131、165、131、313页.[4][6][7][12][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556、689、557、686、566页.[5][8][14][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32、53、36、53页.[9][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326、326页.[11][20][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第313、559、560页.[22] 胡锦涛.《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人民出版社.2009.第20页.[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第899页.[2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第23页.

第二篇:题目 中国城市化发展

题目 中国城市化发展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个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城市化发展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城市化相关的内容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标志:

1.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城市化阶段:

1.起始阶段

2.城市化迅速阶段

3.郊区城市化阶段

4.逆城市化阶段

5.改进阶段(再城市化)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中国的城市化,我们以上海为例,分别来看一下不同时期的上海城市的发展

其实中国城市化大约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但是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下,除了上海,广州等一些沿海城市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游离于城市化进程之外。其实我国的城市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真正的高速发展,由于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是的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开发开放,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深圳。城市化随着工业化不断增长,我们国家用十几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达到的水平增长速度十分快

但是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出我们城市化过高增长的情况下,质量却不容乐观

1区域间的不平衡

2环境的破坏 热岛效应 光污染 废气污染

3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健全

接下来我们以英国为例介绍一下欧美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国家的城市环境质量是十分高的,城市规划也是十分合理的 交通流畅 公共基础设施健全

通过与西方国家城市化作对比 得出中国城市化存在以下特点……

其实欧美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 应予以学习和借鉴 但是也不可盲目的照搬照抄 下面是我对中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点解决方法

第三篇:中国城市化发展方针

中国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城市化方针比较合理

(1)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动力、共同发展的道路。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为动力,共同发展的,如果说工业化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化是空间结构的变革,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的耦合。因此,要继续加强乡镇企业在城市、城镇的集聚,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尤其是选择有重点、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较强集聚与辐射能力的小城镇进行发展,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发挥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2)减小城乡转移的摩擦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市化地区的转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看,城乡转移的摩擦力主要有农业的排斥力,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力和转移过程的摩擦力。只有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提高,导致非农化率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第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3)结合区域实际,选择合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模式。从中国区域实践看,东部地区的产业演进顺序与国际经验基本一致:轻工业、重化工业、重加工工业,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城市化水平也迅速提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城市的需求超过城市的供给能力,人口对城市的需求相对较低。在中西部地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非农化率的上升推动人口向城市、城镇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向70%的城市化率提升。

(4)通过培育区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传导机制,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发展相对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发展水平、速度、机制、规律等方面也存在省区差异。如浙江与福建的城市化初始动力都是乡镇企业,但是由于初始推动力度、资金来源、市场面向和区位动力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城市化进程。因此,各个省区城市化的推进,应该注重动力的培育与发展,并协调省区内的动力空间分布与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区位动力的发展。

(5)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转型。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型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化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与资源型产业体系推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源型地区需要改变对政府投资、对资源开发的两大依赖,选择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产业共同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的可持续城市化道路。

(6)发挥政府与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共同作用。中国城市化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进,完全由政府推动城市化发展会加大政府的压力,客观上会延缓城市化的进程;完全由市场推进,则可能造成城市化发展的无序和混乱,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1.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针

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选择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发展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工农协调、城乡共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源整合、集约发展;因地制宜、多元推动”。这个方针的实质就是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即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市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多元城市化模式。

(1)产业促进政策。一是按照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演进的产业发展顺序,即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各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继续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二是城市化发展对工业化发展的空间集聚性要求,通过工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推动生产生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村各种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在乡村地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供销合作,以农村工业化、农村非农化推动农业发展,初步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2)城市发展政策。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服从全局的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制定之后,其实施与管理同样重要,需要专门的部门来进行规划的实施管理,防止规划流于形式。二是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需要慎重思考行政区划与管制对部分地区城市化的阻碍作用,以及行政力量推动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与弊端。建议用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发展代替地级市、县级市、小城镇的划分,根据客观发展能力给予相应的发展权限。三是采取城市群、都市区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相互联系。

(3)乡村发展政策。一是加强农村地区计划生育的实施与管理,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二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农民人口素质。通过素质与知识教育,强化农民的经济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能力。三是要鼓励农村居民集中建房,严格控制宅基地的新批新建,改善乡村人口生活环境,实现农村地区部分就业城市化、部分社会城市化等。

(4)城乡流动政策。一是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议将户籍管理制度转变为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按照户籍管理各项法律规定,废除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公民依法申报登记户口设置的各种限制;建立户口登记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构建城乡平等竞争的构架,取消贷款对象限制,城乡企业一视同仁,推进城乡资金市场一体化、技术市场一体化、信息市场一体化的整合建设,(5)区域协同政策。如根据不同资源特点划分的类型区:矿产资源型区域、旅游资源型区域、人力资源密集区、科技资源丰富区等,相应的城市化模式也应该多种多样。从产业推动城市化的形式来看,可以发展工业推动型、旅游推动型、贸易推动型、服务推动型、交通推动型或者综合推动型等多种模式。从城市发展方针看,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化发展快速区,要鼓励新城和中心镇发展,缓解部分城市中心城区过密化,

第四篇: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上)

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上)

一、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阐述。

(一)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城市化的阐释

1.人口学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他们所说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国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对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经济的增长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

2.社会学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发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根本目的还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提高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使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发展。

3.经济学

经济学上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即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在现在看来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工业化会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工业扩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农村的落后也会不利于城市地区的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加快农村地区工业化大生产,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着很积极意义的。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化的含义作出了解释。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对城市化的规定其内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

施不断提高,同时城市文化和城市价值观念成为主体,并不断向农村扩散,此外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加也属于城市化。城市化就是生产力进步所引起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的转变过程。

(二)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及阻碍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城市化的三种基本形式是: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旧地型城市化。在我国不同时期的不同地区,各种形式的城市化发挥着它们各自的作用。在对三种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过程中,通过以上我们对城市化含义的了解,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就可以认识到各种形式的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

1.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和非农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在这种城市化的过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同样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

(1)旧的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所实行的户籍制度在特定时期确实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经济、政治制度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扩展,这一制度已经成了制约我国城市化进程、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几十年前,划出的“农村人”和“城里人”的这个鸿沟已经成了我国农村经济、城镇经济发展的障碍。众所周知,提高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引导农民进城、促进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大量人口滞留农村的局面如不尽快扭转,不仅直接制约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全面繁荣;还将长期抑制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所以,我国应尽快逐步改变现有的落后的户籍制度,为劳动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2)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应享受的“国民待遇”难以实现城市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建筑业、工业等就业岗位。进城的外来务工人员也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北京市2003年统计资料显示,进城外来农民工对北京市2003年GDP的贡献率在10%左右。同时,农民通过进城务工就业学到了各项非农就业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领略到了营销论文“ target=”_blank">市场竞争,提高了综合素

质。同样,进城务工也是农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中农民进城打工却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们的工资、福利、医疗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样另外一个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难的也成为诸多媒体所关注的另一个热点问题。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是关系到社会、国家发展进步的一个长远问题。

2.分散型城市化

分散型城市化是指城市经济活动、人口向外扩散。它意味着大城市城郊及其周围非城市地域的迅速发展。分散型城市化在空间形态上又可分为两种形式:1)外延型(或连续型)城市化。即城市从地域上逐渐延伸,形成规模不等的“城市带”或“城市群”。2)飞地型(或跳跃型)城市化。即大城市为了长远发展的需要,在距自己一定距离处新建一个城市或使原有居民点发展为城市。分散型城市化在城市的中级乃至高级阶段占主导地位。而在当今中国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也日益暴露出许多分散城市化的问题。

(1)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当今中国的大城市病已经相当严重。交通拥挤、资源紧缺、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困扰着城市的进步。今年来我国大城市的建设和改造步伐加快,城市圈开始在我国部分地区出现,而许多特大城市也开始着手兴建“卫星城”希望能解决大城市病的诸多问题。

(2)城市职能转化不明显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以“集中化”为特征,第二阶段则以“分散化”为特征。于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城市带”发展较快。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广州,已出现了生活富裕起来的阶层从城里向郊区迁移的趋势,也就是说,进入了城市化发展的第二阶段:“市郊化阶段”。发展“城市圈”“卫星城”需要注意到城市职能和周边郊区职能的转化和协调发展。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中心城市应该不断加强“城市带”和“区域经济”的规模、布局、功能的完善。城市职能的不断演进,是中心城市良好发展的前提,同时也是解决大城市病、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

(三)旧地型城市化

第五篇:浅谈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对农村的影响

浅谈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发展的动力

摘要:实现中国的国家富强和人民福祉,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几代仁人志士的崇高理想。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创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值得关注。深入研究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动力、进程、发展阶段、发展动态、存在问题和推进机制等问题,深刻把握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脉搏,对中国城镇化的现状作出客观的评估,对中国城镇化的未来作出具有前瞻性的预期,为政府、机构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总结,对于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中国特色城镇化,实现中国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化化发展,正在进入一个新旧观念、新旧道路和新旧模式转换的的关键的十字路口,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加上全面的反思。城镇化的问题正在成为影响我国未来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环节。数以万计的年城镇投资规模,对全国经济GDP增长贡献率不断攀升,在地方年财政税收中的来源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的确,当代中国的高速城镇化进程使得空间生产进入一个超大规模、超长扩张的时代。

由于受全球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和集聚、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推动力的三重作用,目前中国正在进入高速城市化的时期。根据资料显示从1978年到2010年,城镇化率从22%增长到40.7%,我国城镇化人口不到两亿迅速增长到8.3亿,城镇化实际建成区面积扩大了10多倍。城镇化的一步步推进,高速膨胀的城市范围、亿万农民工和流动人口,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为推动城市工

业化、拉动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为顺应全球化和现代化提供了相当可观的、十分宏大的空间框架支撑,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镇化在重组中国经济框架、带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在重组这中国的社会结构,使得乡村中国逐渐变成一个都市生活;也在重组中国政治、文化和人民的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变革和改造着整个中国。农民工成为了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在一步步推进中国的小康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农民工的出现,有学者认为,中国的城镇化金蚕蛊的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的需要,促进了农民工的产生,以及民工潮。以农民工的聚集地为代表的珠三角为例,每年来自广西,湖南,江西等多个省份来到珠三角,为珠三角的制造业提供的丰富的劳动力,但是,在大量外来人口涌入的珠三角,对于外来人口涌入的管理,以及珠三角对于这些外来人口的接纳也是中国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众多人口的涌入,形成了珠三角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城中村现象,农民工一方面为陌生的城市服务着,也同时在成为这个城市的一份子。

人口的流动越来越活跃,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产业要素的积累,也带来了极化效应和辐射效应,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创造力与多的就业机会,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农民工在外地辛苦劳作所创造的财富,也同时在提高家乡的城镇化水平,促使了城乡居民提高了生活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城市文明。

在农民工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在推进

周围乡村的发展,产生了辐射效应,乡村城市化也相应的产生,乡村城市化是指农村中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就地转移到非农领域,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演变成城市性特征的过程。可以认为,这是农村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地区社会经济现象,伴随着农村地区非农业产业的发展,尤其死乡镇企业发展为代表的,具有鲜明的发展特色。以江苏省为例,农村城市化的发展有以下几点经验:

1.在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自身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政府政策制度的保障,乡镇企业的发展吗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促成江苏乡村城市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2.市场经济的完善的驱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影响到都市城市化的发展,也推经了乡村城市化的发展,农村的积极面向市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也推进了自身的经济水平的提高。

3.人地矛盾的突出的日益尖锐,构成了农村城市化的源动力和巨大的推动力。

4.比较利益的驱动(城乡差异扩大)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是一个比较低端的弱势产业,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要受到市场是自然风险的双重制约,导致了城乡差距的存在,在经济利益的作用下,城乡之间的差距必然导致,农村人口向非农行业的转移。

5.农民自身价值观念的驱动,农民的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追求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在注重这自身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是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农民工在推进中国走向城市化的道路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自己的家乡和他乡的发展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农民也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上不断变成了市民,而农村也逐渐的以集镇,小型城市的形态发展,不断的推进和巩固中国的城市化发展成果。

参考文献:

[1]陆大道 宋林飞 任平中国城镇化发展模式:如何走向科学发展之路【J】苏州大学学报 2007.3

[2]张婷 杨山 梁丹 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南京师范地理科学学院 2005.4

下载(发表版)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表版)马克思城市发展理论对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对中国城市化战略发展的建议

    我对中国城市化战略发展的建议 08行政管理 杨灵凤 不同的国家走过不同的城市化道路。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道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我们无法重复,拉美和印度的城市化道路造成严......

    改革开放对中国科技发展意义非凡

    · 改革开放对中国科技发展意义非凡 摘要:“科学春天”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科技发展的专有属语,相伴着一批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和书写中国历史的科技成就。改革开放为中国近代史......

    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中国建设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建设和发展 班 级:马原2011 学 号:2011130036 姓 名:吕 琪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

    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将成世界城市发展趋势(5篇)

    中国新型城市化发展指标体系将成世界城市发展趋势 10月31日,一份由国务院参事、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教授领衔多名专家历时1年完成的报告——《......

    话剧表演发展的理论透析及意义

    话剧表演发展的理论透析及意义 话剧表演是我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是我国文化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其发展历程虽几经沉浮,但却历久弥香。话剧表演与我们......

    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 中国的发展就是集中精力实现中国现代化,解决中国自身的问题,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贡献。工业革命以来的三个世纪中,西方许多强国的兴起以向外扩张为常态,与......

    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对马克思发展

    在社会发展实践中对马克思发展 测绘132李良志130712204 马克思在自然界,社会和思想的各个领域都提出了基本观点和看法。但是任何一个关于社会的学说不可能一成不变,固步自封。......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历史地位和局限性,以及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指导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可以表述为:在两国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