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

时间:2019-05-14 12:5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

第一篇: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

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摘要: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谓艰辛坎坷。我国地域广阔,在城镇化进程的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各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和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尤其是东西部之间。东西部采取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东西部,发展道路,城市体系。

正文:我国地域广阔,在城镇化进程的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各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和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具有区域地理条件优势,城镇化起点高,人口密度大,是我国城镇网络较健全的经济核心区,具备城镇快速发展的优势,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容量大,外来劳动力流入形成的准城镇人口较多。西部地区尽管有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气候、地貌、土壤、水资源和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弱势,经济实力较弱,城镇化进程缓慢。这种先天条件的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中心,开始受到各地区的重视,促使我国逐渐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但东西部的城镇化速度和城镇体系建设却有着很大差异。从2008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地级以上市91个,县级市162个。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地级以上市60个,县级市63个。不仅东部地区县级市较多,其建制镇的数量、增长速度和人口聚集度也远远超过西部地区,快速城镇化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东西部人均GDP差距越来越大。

参考一次对于嘉兴市和兰州市的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一定的问题

除少数大城市外,很多东部地区存在城镇化滞后现象,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的城镇虽然有大量打工人群涌入,但这些人并未在城镇长期居住形成城镇人口。西部地区恰恰相反,建国初期,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西部缺乏吸纳大量劳动力的民营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小城镇的建设,城镇化进程中更多地表现为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城镇人口比重相对提高,而整体收入水平提升有限的现象。可见,仅从城镇化率,即非农业人口比重难以比较东西部的城镇化水平。

东西部地区出现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现象也与我国的户籍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密切相关。在嘉兴市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东部农民虽然从事非农产业,在附近城镇打工,但居住地仍然是农村,“小富即安”和“离土不离乡”的思想严重减缓了农民转市民的速度。而兰州市中,转为城镇人口的无地农民存在就业难,外出务工不稳定及收入水平低等问题。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城镇化离不开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发展,它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既不能过度超前,也不能过度滞后,必须与经济发展适度同步。因此,东西部地区应当采取恰当的政策措施,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东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

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丶东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异同分析

按照时间阶段来分析:

1.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异同分析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是我国自文化大革命后,开始重新重视城市建设,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虽然这一时期东西部城市均从较差的经济基础起步,但城镇化的速度和特征却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东部比西部地区具有地理优势和基础设施环境优势,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东部地区的地理优势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优越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促使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为城镇建设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良好的交通条件带来的可通达性,使城镇与农村,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和便利,有力的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缺乏沿海区位优势、运输优势、气候优势。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地形复杂,使西部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大。由于气候原因导致水资源匮乏,资金和地形原因导致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从目前情况看,由于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已经形成的物质环境基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外资、内资、产业、要素、人口还会继续向东部集聚。(2)民营经济不发达,使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更多的依赖政府推动,形成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与之不同的东部地区依靠民营经济为城镇化奠定经济基础并产生内部动力,形成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企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农村土地和资本具有集中趋向,形成了城镇化的促动力量。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大量民间资本,加上周边大城市的辐射,使城镇受到工业和经济基础的支撑,得以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在资金状况上与东部地区存在巨大的差距。没有政府的推动,城镇化进程非常缓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均是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主。农民收入低,资金少,缺乏城镇化意识,自身动力的不足使其更多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3)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快于西部,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拉动力。东部地区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同时,建立特色工业城,形成规模较 2 大、产业集聚度高、有创新能力、有产品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园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提升城镇化水平的产业拉动力。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虽然也强调特色产业的建设,但由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水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在招商引资方面难以与东部地区抗衡,使其二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不足。2.本世纪以来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异同分析

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城镇化率超过25%~30%时,地区经济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城镇化率超过60%~70%时,地区经济进入成熟而缓慢的发展期(1)一些东部地区逐渐出现城镇化进程的滞缓现象,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形成对比。东部地区出现的城镇化滞缓现象并非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就业机会增加过少造成,而更多的是由于“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原因。西部地区在这一时期恰恰相反,城镇化的政策促进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无地农民逐渐转变为市民。与此同时,二、三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仍显不足,更多的失地农民外出务工或在家待业,产业发展仍是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的一个瓶颈。

(2)东部地区的二三产业需要通过规模化和规范化来优化升级,西部地区二三产业需进一步开拓和发展,形成层级体系。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仍处于较低层次,需要通过规模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西部地区产业层级体系不够完善,需要以公平的竞争环境和金融政策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

(3)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不足与东部地区小城镇众多形成对比。尽管西部一些地区城镇化率较高,但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小城镇发展的不足,使得西部地区的总体经济水平较差,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东部地区与之相反,小城镇数量较多,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高,但城镇化率较低带来的城镇人口聚集不足,将阻碍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西部地区应鼓励小城镇建设,而东部地区应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分工协作,加强中心镇和城市的高端建设。

(4)东西部教育水平存在差异。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城乡文明的溶合,并通过改变就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影响城镇化进程。但在教育水平方面,西部明显落后于东部。从调研数据看西部具有较高的文盲率和较低的高素质人才比重。教育水平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5)东西部教育水平存在差异。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城乡文明的溶合,并通过改变就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影响城镇化进程[3]。但在教育水平方面,西部明显落后于东部。从调研数据看西部具有较高的文盲率和较低的高素质人才比重。教育水平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6)东西部地区不断改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但保障层次普遍不高,无法彻底解决城乡发展的种种矛盾。

二.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体系分析

所谓城市体系,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区域乏味内,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职能的各种城市和城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的变化反映了城市体系内各种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城市体系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发展方针,政治变化,经济发展,对于城,镇的定义(市镇设置标准)和对市镇人口 统计口径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对中国城市体系研究产生了兴趣。

建国前的100年间,中国城市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经济轨道上发展的。从1843到1930年,根据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或在外国势力影响下由中国政府自行开放的商埠共105处,其中60%属于沿海沿江各省,主要是沿海沿江口岸。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我国近代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的框架。在建制市发展方面,中国正式设立建制市,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后期。据统计,20年代后期先后设立了17个建制市。这些建制市分别是1925年设立的广州市和石门市(现石家庄市);1926年设立的海口市,武汉市,南昌市;1927年设立的重庆市,南京市,杭州市,太原市;1928年设立的北平市,上海市,天津市,昆明市,西安市,归绥市(先呼和浩特市);1929年设立的济南市,青岛市。东部地区拥有10座建制市,占全国的58.82%,而西部地区仅仅有3座,占17.65%,东部城市数量是西部的3.3倍,到19448年,全国建制市增至66座,其中36个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台湾省9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4.5%,西部地区只有9座,占总数的13%,差距缩小为3倍。可见,虽然西部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城市化获得了发展,但与东部相比,其城市数量仍然处于不对称局面。

三.东西部地区采取的发展战略

1.东部城市化发展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东部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力量较强,工农业基础雄厚,城市化发展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带。但东部的城市化发展中也存在产业老化,结构趋于一致等情况,因此,东部地区应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城市化发展对策。

——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东部地区已经拥有一批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大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大连等,这些城市位于东部沿海,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较强的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丰富的专业化人才资源以及雄厚的工业化生产基础。东部地区应该强化这些城市的功能定位,例如加强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突出其金融功能,使它成为全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融中心。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东部地区在发挥大城市的经济中心和聚集作用的同时,实行规模发展的转移,开始向周围中小城市扩散引力,以防产业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和大城市的过度膨胀。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按照注重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形成合理完整的城镇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带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共同进步。

——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

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东部地区的发展应主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集约型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如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等等,形成能够带动区域城市化体系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放弃占地多,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行业,如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制 4 造业,以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的持续增长能力。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争取新的经济优势,使东部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依靠大城市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金融体系,强化对中小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对中小城市的辐射能力和拉动能力。中小城市应以大城市为依托,构建大城市的卫星城市,形成城市群层级结构的次级和次下级;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必然使一部分产业专业,虽然这些产业在大城市已难以发展,但在周边的中小城市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小城市可以引进这些产业,以大城市尚存的服务于这些产业的技术科研营销等机构为支撑,促进这些产业的进步;以大城市为核心,提高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发展中小城市在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区域相互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提高对大城市的支撑能力。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东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这就要求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关系,实现东部地区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要加强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的前瞻性预测,做好将纳入城市范围的乡村的建设规划,促进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协调;要着力在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上下工夫,增进城乡经济的融合度;要提高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城乡居民共同的全面发展;同时,要促进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不再增加小城镇的数量,把一些小规模且布局分散的小城镇,集镇和部落加以适当合并,提高农村地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程度,鼓励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把小城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加快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2.西部城市化发展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突出;人口3亿多,占全国人口近30%,但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23%;从经济总量看,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58.3%,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27.8%,西部地区GDP仅仅占全国的13.9%。另外,西部地区支持城市化发展的环境容量低,工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总之城市化水平较低。

——重点培育大城市,有选择地发展中小城市

规模较大的城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服务,集中的市场等优势,在科技,信息传递,人力资本贡献等方面还会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在西部这样的落后地区,应该重点培育大城市,充分利用其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通过辐射作用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互相联动发展,从而最终推动整体西部区域经济的迅速提高。而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制,要选择那些有产业依托,产业承载力强,具备发展后劲的进行培育,例如大城市的卫星城镇,县或区的中心城镇以及交通枢纽型小城镇等,对于那些有成长条件的要加快其发展,争取培育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而那些条件较差的,要避免盲目追求其规模的扩大。最终使西部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规模等级适度,布局和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

——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能力

实现我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前提是要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有序合理的转移,而短期内城市难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避免出现劳动力转移的“井喷”式行情,西部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弱化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同时增加农业的劳动力容量。具体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加强农业生产前,中,后的服务;发展劳动力更加密集的农业项目建设,如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扩大农村就业容量。这样既可以加强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能力,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短期压力,又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西部城市产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由此导致城乡产业的双重落后。为了促进西部城市化的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合理确定不要用规模城市的产业定位,大中城市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工业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为重点;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为重点,通过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从而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其次要延伸产业链,如资源型产业链等,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以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的转化;另外,还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夕阳产业”,培育城市新型替代产业等发展对策来进行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

——采取多样化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西部地区地域宽广,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发展模式。例如边境地区的城市,通过对外开放以发展通商旅游为主,并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区,带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可以发展建立经济合作区,带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可以发展支持旅游产业的各个服务行业;农牧产品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应该发展农牧产品的深加工工业,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等。总之,西部地区个城市都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实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本资源的最佳利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调整西部投资战略,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

西部开发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缺乏。外商投资虽然有限,但国家投资仍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西部资金使用过分分散,投资回报率相对地下。因此,可以对国家拨给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建设资金的投向情况以及绩效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以此为依据调整西部投资战略。欲乡先城,欲农先工,把宝贵而有限的资金投放到现有城镇的扩张上,利用发达的城镇来吸引穷乡僻壤的农民房企土地,向城市靠拢,这样可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降低城市化成本;促使落后地区村民尽快与土地剥离;使退耕还林修复生态形成可能。

——改善生态环境系统,推进西部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由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环境容量有限,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重视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尤其要加大力度积极治理城市污染啊,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各城市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大力发展西北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等新兴产业,生产有西北特色的绿色食品;发挥西北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优势,尽快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从根本上减少废气排放,净化城市大气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提高西部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总结: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政治、社会问题中国的东西部经济差距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伴随着我国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东西部经济差距也不断扩大,东西部经济差距加大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

而东西部地区采取不同的战略道路对于城市化进行不同的理解,渴望通过适合的道路增快城市化的速度使国家走向富裕昌盛。中国东西部城镇化进程及发展道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必然带来这决策的不同,不同战略决策的实施可以加快中国整体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潘孝军.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比较研究[A].【2】贾冀南.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智[A].【3】王飞霞.转型期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A].【4】陈国林.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5】刘荣.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6】马浩.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A].【7】王竹林.西北地区小城镇建设战略研究[A].【8】刘芳.我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研究[A] 【9】赵桂婷.基于人力资本传导机制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A].【10】黄升旗.我国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A].7

第二篇:题目 中国城市化发展

题目 中国城市化发展

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个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城市化发展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城市化相关的内容

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城市化标志:

1.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转移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比重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城市化阶段:

1.起始阶段

2.城市化迅速阶段

3.郊区城市化阶段

4.逆城市化阶段

5.改进阶段(再城市化)

下面我们来具体的看一下中国的城市化,我们以上海为例,分别来看一下不同时期的上海城市的发展

其实中国城市化大约始于19世纪下半叶,但是由于一系列政治经济以及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下,除了上海,广州等一些沿海城市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基本上游离于城市化进程之外。其实我国的城市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真正的高速发展,由于国家一系列的政策,是的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开发开放,出现了许多新兴城市,如深圳。城市化随着工业化不断增长,我们国家用十几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达到的水平增长速度十分快

但是在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背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体现出我们城市化过高增长的情况下,质量却不容乐观

1区域间的不平衡

2环境的破坏 热岛效应 光污染 废气污染

3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健全

接下来我们以英国为例介绍一下欧美的城市化发展过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欧美国家的城市环境质量是十分高的,城市规划也是十分合理的 交通流畅 公共基础设施健全

通过与西方国家城市化作对比 得出中国城市化存在以下特点……

其实欧美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 应予以学习和借鉴 但是也不可盲目的照搬照抄 下面是我对中国城市化出现的问题提出的一点解决方法

第三篇:中国城市化发展方针

中国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城市化方针比较合理

(1)走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为动力、共同发展的道路。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为动力,共同发展的,如果说工业化是产业结构的变迁,城市化是空间结构的变革,那么经济发展就是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在不同区域的耦合。因此,要继续加强乡镇企业在城市、城镇的集聚,合理规划,统一布局,尤其是选择有重点、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较强集聚与辐射能力的小城镇进行发展,在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发挥城市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2)减小城乡转移的摩擦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市化地区的转移。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看,城乡转移的摩擦力主要有农业的排斥力,工业化、城市化的推动力和转移过程的摩擦力。只有减少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才能增加农民收入。城市化水平提高,导致非农化率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其中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以递增的速度增加,第三产业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3)结合区域实际,选择合适的产业演进与城市化模式。从中国区域实践看,东部地区的产业演进顺序与国际经验基本一致:轻工业、重化工业、重加工工业,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城市化水平也迅速提高。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企业对城市的需求超过城市的供给能力,人口对城市的需求相对较低。在中西部地区,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继续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非农化率的上升推动人口向城市、城镇地区转移;东部地区,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向70%的城市化率提升。

(4)通过培育区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传导机制,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化发展相对较快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发展水平、速度、机制、规律等方面也存在省区差异。如浙江与福建的城市化初始动力都是乡镇企业,但是由于初始推动力度、资金来源、市场面向和区位动力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城市化进程。因此,各个省区城市化的推进,应该注重动力的培育与发展,并协调省区内的动力空间分布与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区位动力的发展。

(5)优化产业结构,加速资源型经济、资源型城市转型。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的资源型地区,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化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与资源型产业体系推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资源型地区需要改变对政府投资、对资源开发的两大依赖,选择一条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多种产业共同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重点发展的可持续城市化道路。

(6)发挥政府与市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共同作用。中国城市化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进,完全由政府推动城市化发展会加大政府的压力,客观上会延缓城市化的进程;完全由市场推进,则可能造成城市化发展的无序和混乱,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

1.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方针

中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选择有中国特色的、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现实的发展道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针应该是:“工农协调、城乡共进;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资源整合、集约发展;因地制宜、多元推动”。这个方针的实质就是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即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市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实施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多元城市化模式。

(1)产业促进政策。一是按照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演进的产业发展顺序,即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以及各产业与信息产业之间的相互融合,在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继续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二是城市化发展对工业化发展的空间集聚性要求,通过工业企业的空间集聚,推动生产生活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村各种合作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在乡村地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供销合作,以农村工业化、农村非农化推动农业发展,初步实现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2)城市发展政策。一是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服从全局的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体系规划。规划制定之后,其实施与管理同样重要,需要专门的部门来进行规划的实施管理,防止规划流于形式。二是合理调整行政区划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需要慎重思考行政区划与管制对部分地区城市化的阻碍作用,以及行政力量推动城市化带来的一些问题与弊端。建议用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发展代替地级市、县级市、小城镇的划分,根据客观发展能力给予相应的发展权限。三是采取城市群、都市区的发展战略,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小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相互联系。

(3)乡村发展政策。一是加强农村地区计划生育的实施与管理,控制人口增长数量,提高农村人口质量。二是要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保证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积极发展成人教育,提高农民人口素质。通过素质与知识教育,强化农民的经济主体地位,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能力。三是要鼓励农村居民集中建房,严格控制宅基地的新批新建,改善乡村人口生活环境,实现农村地区部分就业城市化、部分社会城市化等。

(4)城乡流动政策。一是进一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建议将户籍管理制度转变为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按照户籍管理各项法律规定,废除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公民依法申报登记户口设置的各种限制;建立户口登记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农业、非农业二元户口管理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构建城乡平等竞争的构架,取消贷款对象限制,城乡企业一视同仁,推进城乡资金市场一体化、技术市场一体化、信息市场一体化的整合建设,(5)区域协同政策。如根据不同资源特点划分的类型区:矿产资源型区域、旅游资源型区域、人力资源密集区、科技资源丰富区等,相应的城市化模式也应该多种多样。从产业推动城市化的形式来看,可以发展工业推动型、旅游推动型、贸易推动型、服务推动型、交通推动型或者综合推动型等多种模式。从城市发展方针看,对于东部沿海城市化发展快速区,要鼓励新城和中心镇发展,缓解部分城市中心城区过密化,

第四篇:中国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中国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刘莉佳 尹少宁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经历了体制上的巨大转变。在新农村建设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下,农业合作化模式发展也多样性起来。从模式的形成时间、经济基础及政府的作用这些方面分析,把握农业合作化模式的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 模式比较 发展前景

一、多种类型的农业合作化模式蓬勃发展

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农村改革全面启动。体制的转变和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快速发展起来。1984年中央1号文件确立了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此大量的农业专业户发展起来。自此, 农业合作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首先是农业合作的横向发展,它是指农业合作化模式比较简单的形式,由独立经营的主体为了抵御市场风险(大部分是价格风险)、争取规模效益及获得技术服务等而形成的松散的联合体,因为在这一时期农民积极主动性得到极大的调动,主动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涌现了一大批种植专业户和能手,但是由于之前农业基础较薄弱, 设备技术的落后,一些“专业技术协会”或者“研究会”兴起。其次是农业合作的纵向发展。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国家提倡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发展及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深化的政策扶植下,许多合作组织发展起来。

在加入WTO参与国际贸易竞争,为了达到国际市场标准,这些合作组织更加专业化,系统化、深入化和多样化。主要的表现形式为“企业+合作社”模式,先进个人所带动的专业合作组织,经济联合体等。其中以社区性的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发展最为成熟。举例来说: 2004年11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鼓励农民把农业合作社置于在农业发展中,为农业发展提供

新的路径。经过几年的发展,在2007年9月浙江省人大常委修订颁布了《浙江省村经济合作社组织条例》,解决农村合作社发展中的制度性问题。2007年国家颁布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将其发展提升到法律高度。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 全国登记农民专业合作社11.09万户,比2007年底增长了 316%。成员出资总额共计880亿元,比2007年底增长了将近400%。成员总数共计142万个,比2007年底增长了将近922%,其中农民成员有134万人。

二、各种农业合作化模式比较

农业合作化模式多种多样,研究的角度不同分类也就不一样。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都是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出发,比如 JOHN R.DUNN等经济学家认为随着传统农业向契约农业的转变,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保持稳定的渠道及获得更多农产品的附加值成为合作社新的经营战略,合作社的垂直联合可以形成纵向战略联盟(vertical strategic alliance)或者垂直整合(vetical integration)的形式,在不同生产阶段和不同产品之间的垂直整合将会更加频繁。有的学者依据功能进行分类,将合作经济组织分为农产品销售型、农业生产资利供应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型、技术服务型;有的学者依据合作经济组织的组建有无依托进行分类,分为存在依托的农民合作组织和不存在依托的农民合作组织;但是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从社会学和政治学角度来分析合作化模式的分类比较少,现在我们选取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专业(行业)协会、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和经济联合体或生产组合三种模式进行分析。

(一)模式形成的时间的不同

研究模式形成的时间是为了分析模式发展的背景以及为分析原因理清思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愿参加的,以农户经营为基础,以某一产业或产品为纽带,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实行资金、技术、生产、购销、加工等互助合作经济组织。20 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形成,并在进入2000年后蓬勃发展起来。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数以家庭、村级集体组织为基础,以土地、资金

等入股采取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以村干部或先进能手组建的小组,规划村域和村庄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和发展途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用地布局规划,实施发展项目,帮助村民化解发展风险,解决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社区性的合作社在我国存在与发展的时间比较长,比如我国在50年代开展的合作化运动中形成的高度集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就是初级入股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后来采取了强迫政策并且“股份”简单,以至于后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提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农业和农村政策正确指导下,广大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经济的积级性空前高涨,为适应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对资本和劳动力需求超过了家庭经济资源能力时,而发生一种简单的组织行为,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合伙人组成的临时性组织称为“联合体”或“生产组合”。

(二)经济基础的不同

从发展时间上来看,社区性合作社在我国产生时间最早,发展时间最长。早期发展阶段来看,其建立是以农民财产、集体财产为经济基础,入股形式简单而且单一,最后形成了高度集中的 “政社合一”农业的经济体制,这是政治体制干预经济的典型表宏观管理现。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违反了“自由市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动调节、”的市场准则,政府的干预只是会破坏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社区性合作社主要以股份合作制为主,其经济基础来源比较广,为了保证合作社的正常运营,需要广泛吸纳资金。除了农户资金投资,还吸收合作的企业的资金、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入股。这是股份制合作社迈向专业化、系统化管理的重要一步, 同时也说明其管理难度更大,权责需更需清晰;由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区域跨度越来越大合作范围越来越广,其资金来源由原来的村、乡到整个县,甚至能跨市合作。这里的资金来源基本上全部都来自合作化组织内部的成员,这样的专业合作组织独立性比较强,自主决策,自负盈亏。与社区性合作社相比它的合作范

围更广,管理形式相较单一;经济联合体或生产组合需要在资金、技术、劳力等方面同他人进行联合,虽然资金来源主要也是联合中的农民或专业户,但是联合形式多种多样,联合项目广, 独立决策性也很强,并且自发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使从事专业化生产对各种社会化服务的需要得到满足。

(三)政府作用的不同

在农业合作化发展的路程上,政府职能的转变是非常明显的。汲取五十年代“大跃进”的经验教训,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过程中农业发展都是以解放农村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采用的模式也是逐步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积极性,短短30年的时间农业上去的成绩是巨大的。沿用这一模式中政府的引导方式和吸取国外经验,在新型农业合作化发展中无论哪种模式都是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政策引导。社区性合作社一直以来在发展过程中都是依靠乡、村等以行政区域划分来建立合作化体系,因此政府的引导作用更强,虽然区别于以前的政府下达文件型的指导,但是仍然存在政府干涉指导生产的情况存在。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受到建立的管理机制约束,其成员形成的民主决策权利影响更大,政府给予的只是政策引导。经济联合体或生产组合与上两个相比,受到的管理力度更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还能得到很多优惠政策,特别是以经济联合体建立的乡镇企业等所受到的约束力更小。

文章来源:《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第10期

第五篇: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析

旅游业发展比较分析

(发布日期:2002-11-11)

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和区位商方法分析了全国各省区的旅游业状况,揭示各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差异及优劣势。

一、区位商

设d1表示某个区域内第I部门的有关指标值,Di表示包含该区域的高层系统同样部门的对应指标值,n为部门个数,则区域内第i个部门的有关指标相对于高层系统的区位商Q按下式计算:

上式的意义十分明显,它说明区位商是区域部门指标在区域总量中的比重与高层系统同样部门同样指标在高层系统总量中比重之比。Q>1表示区域部门在区域中的地位较高层系统同样部门在高层系统中的地位重要,或者说区域部门具有相对优势,反之,Q<1表示区域部门对于高层系统同样部门处于相对劣势。

区位商方法可用于衡量某一行业在全国范围内的集中程度,以便挑选具有边际意义的行业。它是衡量布局规模效益的最好方法。

本文根据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选择了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际旅游人数、旅行社职工人数等几项指标计算了31个省区相对于全国的区位商,结果如表1所示。

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这个指标来看,全国平均区位商为0.98,区位商大于1的省区有:北京、天津、上海、福建、广东、海南、云南、西藏、陕西,说明这些省区的这项指标具有规模优势,其中西部省区就占了三个,尤其是西藏的区位商为2.75,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接待国际旅游人数这个指标看,上述9个省区加上内蒙古的区位商均大于1,也就是说,在全国31个省区中,有10个省区具有规模优势,而西部省区就占了四个,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大有潜力和优势。

二、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是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的方法,聚类分析的原则是同一类中的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中的个体差异很大。

本文选用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接待国际旅游人数,旅游行职工人数、客运量作为变量,对全国31个省区进行聚类分析。由SPSS统计软件生成的树形图可将31个省区分成四类,如下所示。

第一类:青海、宁夏、西藏、甘肃、新疆、海南、内蒙古、天津、山西、吉林、江西、陕西、贵州、广西、云南、重庆

第二类:河南、湖南、辽宁、黑龙江、河北、安徽、湖北、福建、山东

第三类:江苏、浙江、四川

第四类:北京、上海、广东自成一类。

这几类的主要特征是:

第一类的国内生产总值GDP都较低,且大都是经济发展较慢的西部地区;

第二类的接待国际旅游人数这一指标值较高,大都是中部地区;

第三类的国际旅游外汇外入这一指标值较高;

第四类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与接待国际旅游人数两项指标值都较高,广东的各项指标值均居全国首位,与其他各类都有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虽然与其他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在旅游业的发展方面具有区位优势,尤其是西藏、陕西、云南几个省区更为突出。西部地区应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一机遇,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逐步赶上发达地区。

原作者: 杨林泉 文正祥(云南大学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来 源: 《西部》

下载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面对的挑战与问题(精选五篇)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全球城市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19世纪后半期开始......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经验正确选择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

    城市自古有之,城市化作为工业化的产物是伴随着!"世纪中叶爆发的产业革命应运而生的,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驱动了城市 化的滚滚车轮,使城市化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不断向前迈进。从!......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以及新趋势管理专业论文(最终定稿)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

    中国与美国旅游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中国与美国旅游业发展状况比较分析 一、中美旅游业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一)美国 美国旅游业经历了三次重要的信息技术应用发展阶段。第一,计算机预订系统阶段。第二,全球分......

    中国城市化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分析和思考作者———(08010231)(南京,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摘要: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强劲动力,2011年中国的城市化率突破50%,实现了里程碑式的飞......

    影响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隐忧分析之粮食安全

    影响中国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隐忧分析 之粮食安全 目前,我国现阶段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城市化同样进入了快速推进期。在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地域差异过大,经......

    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共5篇)

    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一、关于城市化: 城市化的实质是资源和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再配置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阶段城市化的违度、规模、结构不同......

    苏中地区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07(最终5篇)

    苏中地区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苏中地区通常包括宁、镇、扬、通、泰五市。鉴于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具有特定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特点,因此研究苏中地区特别是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