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面对的挑战与问题 全球城市化的步伐日益加快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而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19世纪后半期开始的,晚于西方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离工业化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从规模上看,近30年来的发展是惊人的:一是增长的速度,第二是建成区的面积惊人。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粗放。城市化人口增长快,城镇土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增长更快,浪费特别严重。二是半城市化。一方面迁而不转,即县变成区或者镇变成市区的一部分,农民的土地被征用后成为市民,但是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没有解决,其他的都没有任何的变化,我们现在有6亿城市人口,有5000万甚至更多的人“被”城市化,大量的农民工虽然到城市里就业了,但他们的身份、生活、社保、住房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第三,城市功能的缺乏。现在大城市基础设施、硬件方面建设不错,和国外相比也不差,但在软件方面,城市管理、社会,特别是文化、教育方面,很难满足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的享受。小城市就更明显,特别是小城镇,城市硬件功能设施都很匮乏,比如水、电、煤、气这些基础设施在一些小城镇,特别是农村,根本就不具备。
关于城市化道路的问题。综合我国的国情和全球的趋势,中国提出了城市集群化发展的道路。在大城市的周边,借用原来大城市的基础,发展不同程度的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镇,这样小城市能够分享大城市高端的要素和资源,同时大城市也能够把它的功能疏散到
小城市。同时可持续发展对城市来说也是很有的意义。首先,城市中由于人口集中、经济活动频繁、各类建筑密集、能源和其他资源消耗量大,所以对环境造成的压力自然也大,面对的环境问题既多又复杂。恶劣的城市环境反过来对生活于其中的密集人群造成极大的健康损害,从而直接制约生产力,还影响下一代人的健康。其次,可持续发展不完全等同于环境保护,它有着更广泛的内涵,还包括社会和经济层面。
城市化将是我国今后几十年面对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经济发展、以发展小城镇解决农村过剩劳力、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值得改进的余地还相当大。主要的一个倾向是重经济指标、重设施建设、重行政命令。这些都看得到或好操作。对于一些长线措施,如本文中讨论的环保和社会发展问题,尽管对社会长期稳定、繁荣、和聚心力有重要影响,却容易被忽视,因为不好操作、效果不直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希望人们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会不断加深,尽快改变目前的口上强调、行动很少的状况。城市化涉及诸多方面,既有复杂的社会学问题,又对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它与全球一体化关系密切,又与人口增长密不可分;它既推动经济增长,也不断制造新问题。
第二篇: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主要挑战
姓名:吴杰学号:092520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以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规模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当下中国,各地都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成绩巨大,问题也很多。我们没有建设、管理、发展现代化大城市的经验,还在初期阶段,中国城市化面对着多重的挑战。
首先,我国城市化进程正遭遇“半城市化”的困扰。“半城市化”概念,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像市民一样体面地有尊严地生活。“农民工”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问题,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城市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当前中国的城市化,解决的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而非人的城市化。这种状况不解决,会极大地影响城市化进程并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能否解决农民工、农村人口向城市稳定的有序转移和定居落户,中国正处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纤细集中的高潮过程中。
其次,我们面对的是城市结构严重失衡。我们今天面对的房价问题,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过去十年进入21世纪后的前十年,我们大城市加速发展和二三线城市中小城镇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结果。真正在过去几年房价反复异动的主要是沿海屈指可数的特大城市。坦率说不管房价,城市人口已经过载的。限制人口涌入恐怕是一个长期不可避免的政策。我们要让大多数人住在城里,又要防止人口过渡涌入,那么人口住哪?二三线城市、中小城镇。如果不能实现这个结构调整,我们永远用限购、限生孩子,限什么,都解决不了今天所面对的房价和其他一些困扰社会的一些重要问题。我们不希望把城镇化变成一种畸形的令人可笑的中小城市发展,我们希望有产业依托的,能够提供更多更充分就业能力的这样的中小城市。第三,对环境保护的挑战。漫步在中国的大中城市街道,汽车的尾气、化工厂排放的气体等等,弥漫在空气中,行人掩鼻而走。燃煤排放的烟尘、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以保护大气环境,但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无法回收,排入大气后会造成温室效应。不仅仅是燃煤,城市大量的汽车、密集的人口、直接燃烧各种燃料也在排放二氧化碳。因此城市的空气污染和“热岛”效应日益严重。还有,现在各地正在大力推进的城市拆迁运动,政府很少或全然不考虑老建筑或新建筑对环境的协调或破环作用。这些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城市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环境问题是一步一步侵害市民生活质量的。就像温水里的青蛙,也许生活其中的我们一时感觉不到,但如果不注意的话,等到发现不能适应的时候,已经是城市病很重程度了,而且我们那时恐怕也已经深受其害、不能逃脱了。
关于203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假设2010年以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
1.5个百分点,2011至2020年平均每年提高1.6个百分点,那么2020年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7%,很可能更高,例如达到70%。而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会趋于平衡稳定,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因此,城市化水平不会一味的增长,则至203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会趋于75%左右。
第三篇: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
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分析比较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摘要: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可谓艰辛坎坷。我国地域广阔,在城镇化进程的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各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和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尤其是东西部之间。东西部采取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东西部,发展道路,城市体系。
正文:我国地域广阔,在城镇化进程的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各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和水平呈现出区域差异,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相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东部地区具有区域地理条件优势,城镇化起点高,人口密度大,是我国城镇网络较健全的经济核心区,具备城镇快速发展的优势,对劳动力的需求和容量大,外来劳动力流入形成的准城镇人口较多。西部地区尽管有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丰富的资源,但由于气候、地貌、土壤、水资源和交通设施等方面的弱势,经济实力较弱,城镇化进程缓慢。这种先天条件的不同使得东西部地区在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作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公共服务的中心,开始受到各地区的重视,促使我国逐渐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但东西部的城镇化速度和城镇体系建设却有着很大差异。从2008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来看,我国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地级以上市91个,县级市162个。西部地区(包括新疆、宁夏、青海、甘肃、陕西、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地级以上市60个,县级市63个。不仅东部地区县级市较多,其建制镇的数量、增长速度和人口聚集度也远远超过西部地区,快速城镇化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东西部人均GDP差距越来越大。
参考一次对于嘉兴市和兰州市的调研结果可以发现一定的问题
除少数大城市外,很多东部地区存在城镇化滞后现象,原因在于东部地区的城镇虽然有大量打工人群涌入,但这些人并未在城镇长期居住形成城镇人口。西部地区恰恰相反,建国初期,以发展重工业为主的西部缺乏吸纳大量劳动力的民营企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小城镇的建设,城镇化进程中更多地表现为农民大量外出务工,农村人口急剧减少导致城镇人口比重相对提高,而整体收入水平提升有限的现象。可见,仅从城镇化率,即非农业人口比重难以比较东西部的城镇化水平。
东西部地区出现的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不匹配现象也与我国的户籍制度、医疗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密切相关。在嘉兴市的实地调研中发现东部农民虽然从事非农产业,在附近城镇打工,但居住地仍然是农村,“小富即安”和“离土不离乡”的思想严重减缓了农民转市民的速度。而兰州市中,转为城镇人口的无地农民存在就业难,外出务工不稳定及收入水平低等问题。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建设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过程,城镇化离不开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发展,它必须建立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既不能过度超前,也不能过度滞后,必须与经济发展适度同步。因此,东西部地区应当采取恰当的政策措施,进行制度创新,促使东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匹配。
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丶东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异同分析
按照时间阶段来分析:
1.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异同分析
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是我国自文化大革命后,开始重新重视城市建设,城市得到快速发展的时期,虽然这一时期东西部城市均从较差的经济基础起步,但城镇化的速度和特征却有所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东部比西部地区具有地理优势和基础设施环境优势,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东部地区的地理优势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加上优越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促使乡镇企业和农村工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为城镇建设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良好的交通条件带来的可通达性,使城镇与农村,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和便利,有力的推动了城镇化进程。西部地区较东部地区缺乏沿海区位优势、运输优势、气候优势。资金匮乏、技术落后、地形复杂,使西部地区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大。由于气候原因导致水资源匮乏,资金和地形原因导致基础设施落后,限制了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从目前情况看,由于较好的投资环境和已经形成的物质环境基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外资、内资、产业、要素、人口还会继续向东部集聚。(2)民营经济不发达,使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更多的依赖政府推动,形成自上而下的动力机制;与之不同的东部地区依靠民营经济为城镇化奠定经济基础并产生内部动力,形成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企业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使农村土地和资本具有集中趋向,形成了城镇化的促动力量。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形成大量民间资本,加上周边大城市的辐射,使城镇受到工业和经济基础的支撑,得以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在资金状况上与东部地区存在巨大的差距。没有政府的推动,城镇化进程非常缓慢。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均是以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主。农民收入低,资金少,缺乏城镇化意识,自身动力的不足使其更多的需要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3)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快于西部,成为城镇化的重要拉动力。东部地区深化乡镇企业改革,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同时,建立特色工业城,形成规模较 2 大、产业集聚度高、有创新能力、有产品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现代工业园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形成了提升城镇化水平的产业拉动力。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虽然也强调特色产业的建设,但由于自然条件、区位条件、水资源及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在招商引资方面难以与东部地区抗衡,使其二三产业的发展力度不足。2.本世纪以来东西部地区城镇化的异同分析
根据世界各国城镇化的经验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城镇化率超过25%~30%时,地区经济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城镇化率超过60%~70%时,地区经济进入成熟而缓慢的发展期(1)一些东部地区逐渐出现城镇化进程的滞缓现象,与西部地区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形成对比。东部地区出现的城镇化滞缓现象并非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就业机会增加过少造成,而更多的是由于“离土不离乡”的政策原因。西部地区在这一时期恰恰相反,城镇化的政策促进中心城市进一步扩张,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无地农民逐渐转变为市民。与此同时,二、三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仍显不足,更多的失地农民外出务工或在家待业,产业发展仍是西部地区推进城镇化的一个瓶颈。
(2)东部地区的二三产业需要通过规模化和规范化来优化升级,西部地区二三产业需进一步开拓和发展,形成层级体系。东部地区第二产业仍处于较低层次,需要通过规模化和规范化,进一步提升其竞争力;西部地区产业层级体系不够完善,需要以公平的竞争环境和金融政策的支持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
(3)西部地区小城镇建设不足与东部地区小城镇众多形成对比。尽管西部一些地区城镇化率较高,但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小城镇发展的不足,使得西部地区的总体经济水平较差,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东部地区与之相反,小城镇数量较多,二三产业就业比重高,但城镇化率较低带来的城镇人口聚集不足,将阻碍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西部地区应鼓励小城镇建设,而东部地区应促进城镇人口的聚集和分工协作,加强中心镇和城市的高端建设。
(4)东西部教育水平存在差异。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城乡文明的溶合,并通过改变就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影响城镇化进程。但在教育水平方面,西部明显落后于东部。从调研数据看西部具有较高的文盲率和较低的高素质人才比重。教育水平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5)东西部教育水平存在差异。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城乡文明的溶合,并通过改变就业结构、劳动组织结构和物质空间结构,影响城镇化进程[3]。但在教育水平方面,西部明显落后于东部。从调研数据看西部具有较高的文盲率和较低的高素质人才比重。教育水平的落后和人才的匮乏,严重制约了西部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6)东西部地区不断改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但保障层次普遍不高,无法彻底解决城乡发展的种种矛盾。
二.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体系分析
所谓城市体系,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区域乏味内,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具有不同规模和不同职能的各种城市和城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城市体系的变化反映了城市体系内各种不同等级的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城市体系所在国家或者地区的城市发展方针,政治变化,经济发展,对于城,镇的定义(市镇设置标准)和对市镇人口 统计口径等因素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对中国城市体系研究产生了兴趣。
建国前的100年间,中国城市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政治经济轨道上发展的。从1843到1930年,根据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或在外国势力影响下由中国政府自行开放的商埠共105处,其中60%属于沿海沿江各省,主要是沿海沿江口岸。这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我国近代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的框架。在建制市发展方面,中国正式设立建制市,是在二十世纪20年代后期。据统计,20年代后期先后设立了17个建制市。这些建制市分别是1925年设立的广州市和石门市(现石家庄市);1926年设立的海口市,武汉市,南昌市;1927年设立的重庆市,南京市,杭州市,太原市;1928年设立的北平市,上海市,天津市,昆明市,西安市,归绥市(先呼和浩特市);1929年设立的济南市,青岛市。东部地区拥有10座建制市,占全国的58.82%,而西部地区仅仅有3座,占17.65%,东部城市数量是西部的3.3倍,到19448年,全国建制市增至66座,其中36个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包括台湾省9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54.5%,西部地区只有9座,占总数的13%,差距缩小为3倍。可见,虽然西部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城市化获得了发展,但与东部相比,其城市数量仍然处于不对称局面。
三.东西部地区采取的发展战略
1.东部城市化发展
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12个省和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129.4平方公里,占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13.5%。东部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水产品,石油,铁矿,盐等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技术力量较强,工农业基础雄厚,城市化发展在全国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带。但东部的城市化发展中也存在产业老化,结构趋于一致等情况,因此,东部地区应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城市化发展对策。
——强化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东部地区已经拥有一批经济实力强,辐射范围大的中心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大连等,这些城市位于东部沿海,具有优越的地理区位,较强的高新技术研究和开发能力,丰富的专业化人才资源以及雄厚的工业化生产基础。东部地区应该强化这些城市的功能定位,例如加强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突出其金融功能,使它成为全国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经融中心。
——重点发展中小城市
东部地区在发挥大城市的经济中心和聚集作用的同时,实行规模发展的转移,开始向周围中小城市扩散引力,以防产业和人口的过度集中和大城市的过度膨胀。重点发展中小城市,按照注重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引导大城市的传统产业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形成合理完整的城镇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带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共同进步。
——加快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
适应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东部地区的发展应主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积极发展集约型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如金融产业和信息产业等等,形成能够带动区域城市化体系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放弃占地多,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行业,如一些劳动力密集型的制 4 造业,以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的持续增长能力。通过产业结构转换和升级争取新的经济优势,使东部的“龙头”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依靠大城市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金融体系,强化对中小城市的服务功能,提高对中小城市的辐射能力和拉动能力。中小城市应以大城市为依托,构建大城市的卫星城市,形成城市群层级结构的次级和次下级;大城市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必然使一部分产业专业,虽然这些产业在大城市已难以发展,但在周边的中小城市却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中小城市可以引进这些产业,以大城市尚存的服务于这些产业的技术科研营销等机构为支撑,促进这些产业的进步;以大城市为核心,提高中小城市之间的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发展中小城市在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城市与区域相互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中介作用,提高对大城市的支撑能力。
——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东部地区应进一步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这就要求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关系,实现东部地区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讲,要加强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的前瞻性预测,做好将纳入城市范围的乡村的建设规划,促进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协调;要着力在解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上下工夫,增进城乡经济的融合度;要提高农民向市民转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城乡居民共同的全面发展;同时,要促进产业和人口的聚集,不再增加小城镇的数量,把一些小规模且布局分散的小城镇,集镇和部落加以适当合并,提高农村地区产业和人口的聚集程度,鼓励农业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把小城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加快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2.西部城市化发展
西部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9个省,自治区,面积为541.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6.4%。西部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气候干燥,水土流失,沙漠化等问题突出;人口3亿多,占全国人口近30%,但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23%;从经济总量看,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58.3%,中部地区GDP占全国的27.8%,西部地区GDP仅仅占全国的13.9%。另外,西部地区支持城市化发展的环境容量低,工农业生产基础薄弱,交通和通讯设施落后,总之城市化水平较低。
——重点培育大城市,有选择地发展中小城市
规模较大的城市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服务,集中的市场等优势,在科技,信息传递,人力资本贡献等方面还会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在西部这样的落后地区,应该重点培育大城市,充分利用其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通过辐射作用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互相联动发展,从而最终推动整体西部区域经济的迅速提高。而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及小城镇的发展,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制,要选择那些有产业依托,产业承载力强,具备发展后劲的进行培育,例如大城市的卫星城镇,县或区的中心城镇以及交通枢纽型小城镇等,对于那些有成长条件的要加快其发展,争取培育成为区域经济的核心;而那些条件较差的,要避免盲目追求其规模的扩大。最终使西部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协调发展,规模等级适度,布局和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
——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能力
实现我国西部城市化发展的前提是要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有序合理的转移,而短期内城市难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为避免出现劳动力转移的“井喷”式行情,西部必须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弱化劳动力转移的推动力,同时增加农业的劳动力容量。具体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以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强农产品深加工;发展农村的第三产业,加强农业生产前,中,后的服务;发展劳动力更加密集的农业项目建设,如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扩大农村就业容量。这样既可以加强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能力,减少劳动力转移的短期压力,又可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
西部城市产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由此导致城乡产业的双重落后。为了促进西部城市化的发展,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首先要合理确定不要用规模城市的产业定位,大中城市以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精深加工工业和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为重点;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发展特色产业和资源型产业为重点,通过这些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其他相关产业,从而提高整体经济实力;其次要延伸产业链,如资源型产业链等,提高产品的加工深度,以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市场优势的转化;另外,还要通过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的“夕阳产业”,培育城市新型替代产业等发展对策来进行资源型城市产业的转型。
——采取多样化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最佳利用
西部地区地域宽广,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因此,应根据各地不同的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发展模式。例如边境地区的城市,通过对外开放以发展通商旅游为主,并通过建立经济合作区,带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可以发展建立经济合作区,带动自身和周边地区的发展;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区,可以发展支持旅游产业的各个服务行业;农牧产品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应该发展农牧产品的深加工工业,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等等。总之,西部地区个城市都应该充分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扬长避短,实现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和资本资源的最佳利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水平。
——调整西部投资战略,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
西部开发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缺乏。外商投资虽然有限,但国家投资仍在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西部资金使用过分分散,投资回报率相对地下。因此,可以对国家拨给西部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建设资金的投向情况以及绩效情况进行预测和评估,以此为依据调整西部投资战略。欲乡先城,欲农先工,把宝贵而有限的资金投放到现有城镇的扩张上,利用发达的城镇来吸引穷乡僻壤的农民房企土地,向城市靠拢,这样可起到“一箭三雕”的效果:降低城市化成本;促使落后地区村民尽快与土地剥离;使退耕还林修复生态形成可能。
——改善生态环境系统,推进西部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由于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先天脆弱,环境容量有限,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重视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尤其要加大力度积极治理城市污染啊,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各城市化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大力发展西北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等新兴产业,生产有西北特色的绿色食品;发挥西北天然气资源丰富的优势,尽快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从根本上减少废气排放,净化城市大气环境,建设生态城市,提高西部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总结: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过大,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政治、社会问题中国的东西部经济差距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伴随着我国前所未有的高速经济增长的同时东西部经济差距也不断扩大,东西部经济差距加大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的健康发展。
而东西部地区采取不同的战略道路对于城市化进行不同的理解,渴望通过适合的道路增快城市化的速度使国家走向富裕昌盛。中国东西部城镇化进程及发展道路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必然带来这决策的不同,不同战略决策的实施可以加快中国整体的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潘孝军.中国东西部地区城市化比较研究[A].【2】贾冀南.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集聚机智[A].【3】王飞霞.转型期中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A].【4】陈国林.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的道路选择 【5】刘荣.西北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6】马浩.山东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A].【7】王竹林.西北地区小城镇建设战略研究[A].【8】刘芳.我国城市化与金融发展研究[A] 【9】赵桂婷.基于人力资本传导机制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A].【10】黄升旗.我国城市化发展问题研究[A].7
第四篇: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问题
现代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道路选择
一、关于城市化:
城市化的实质是资源和生产力在城乡之间再配置的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同阶段城市化的违度、规模、结构不同,是影响城乡资源和生产力配置的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实际上城市化就两点,一个是人口向城市集中,职业从农业转到非农产业,这是从人口上说的;第二个是土地的非农业化,即土地由原来的农业用地变为二产和三产用地。城市化进程指的是原本不属于城市范畴的地域(比如农村),通过改革和其他措施,在产业结构上由主要依靠第一产业(农业),逐步转向依靠第二(工业),第三产业,同时社会文化,服务水平接近城市标准的一个过程.城市化水平指是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城市化水平的整体评价体系应包括下列要素:城市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实际包括非农业人口、居住城区的农业人口和流动人口);适龄人口入中学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市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城市人均道路铺装长度;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万人拥有医生数;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二、中国的城市化现状及预期: 在2005年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36%。虽然在2008达到了45.68%的水平,但我们农村还有7.2亿农村人口。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的人口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就在人口高峰15亿的时候,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就是2500百万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虽然将来中国还会有农业人口,并且还会有村庄的方式来生活,但那个时候通过发展和建设,农村的水、电、陆、气,包括城市的文化,不断的向农村的输入,那么那个时候的村庄已经不是简单的现在的农村的概念。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他们仅仅从事农业,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应该也是现代化的,所以他们也是现代化的生活。
三、中国城市化面临哪些主要问题
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农村人口的巨大推力与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吸纳有限之间的矛盾;
2.城市规模的扩大占用土地和耕地资源不足的矛盾。
我国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时期,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不断增长,但人口多、农村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耕地少、自然灾害较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要重视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的保护。
郑勇——从哪个另一个方面表述,中国城市化问题主要有三点:
一、也是中国城市化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土地的城市化快于人口的城市化。也就是说虽然土
地非农业化了,但是人口并没有非农业化。
二、就是经营城市的误区。所谓经营城市,说白了就是借钱去搞建设,或者说是卖地去搞建
设。这是完全不对的。
这两个方面会产生一些连带问题。经营城市误区造成的典型问题就是开发区在全国范围
内遍地开花。开发区遍地开花这是绝对绝对的错误。开发区是重要的,有的城市老城推不动,就搞新城来开发,这是对的,但遍地开花就不可行。
三、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是我们确定的城市化道路,但实际上的做法是以小城市为核心。城市化发展方针,即到底是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还是小城镇为主,这是需要思考的。
四、关于道路的选择问题
1、关于城市化道路的几种观点:
综合各种观点可以发现,关于选择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大都
市圈战略”,源于对日本和拉美国家城市化经验的借鉴;二是“大城市道路”,有关模型分析证明,人口规模在1百万-4百万之间的城市,其成本收益最合理;三是“优先发展人口低于30万的中小城市”,因为人口少于30万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产出比不合理;四是“优先发展县级
城关镇”,因为这是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有利于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五是“小城镇,大战略”,20年的改革开放之中县以下建制镇受旧体制约束最少,发展最快,应该
加强规范引导,而不能抑制。其他的争论主要有“集中型的大中城市与分散型的小城镇”之争,“城关镇与建制镇”之争;另外,还有多元模式的主张等。
2、主张发展大城市
他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应走大中城市扩容为主的道路。原因是大中城市的规模效益最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还很大。因各方选择的工作不同,农民进城并不与下岗职工争饭
碗,而且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充分就业的时期正是“民工潮”的高峰期,农民工大量进城既转
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不仅大中城市扩容仍有相当潜力,而且小城镇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他还认为,小城镇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城乡分割体制下产生的。就象分散的乡镇企业一样,小城镇建设也是分散的,难以担当转移几亿农民的重任。发展小城镇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问题,而且过度发展小城镇会得“农村病”,比“城市病”的问题更
严重。
3、主张发展小城镇
他们反对集中型城市化道路的观点认为,在体制方面,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从根本上
破除,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还面临着许多障碍,而消除这些障碍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在现有的大中城市方面,主要的制约是:
其一,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城市的失业问题正变得日益突出。大量的人口涌入,势必会加剧就业压力,并可能产生严重的社会矛盾;
其二,中国现有的城市在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基础设施的建设、社会保障和公用事业的供给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缺陷,在这种条件下扩张现有的城市,将造成城市生存
环境的恶化;
其三,发展中国家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形成了贫民窟和“棚户区”,导致黑社会犯罪等严
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因而在现阶段,大中城市还不能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依托,发展小城镇才是更为
现实的选择。
(1)小城镇的发展优势
在现阶段与中国的大中城市相比,小城镇有两个明显的发展优势:
其一,改革以来,尽管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但近年来小城镇数量扩张明显,在小城镇的建设方面还是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应当说有一定的基础;
其二,由于地缘关系紧密,农民进入小城镇比进入大中城市付出的心理成本要低一些;其三,小城镇的发展可以把城乡两个市场较好、较快地连接起来,迅速地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由此大量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进而促进农业
规模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又可以缓解大中城市人口膨胀的压力。
(2)小城镇发展道路的两种选择
一种观点认为应该重点发展县级镇,即通常所说的“城关镇”。原因有四:一是有利于发展主导产业;二是县级政府有较为完善的管理权限;三是县级的规模适度;四是县级政府更
关心城关镇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关镇的发展。
另一种观点则反对以发展城关镇为主:原因有三:一是城关镇地价较贵,“门坎”过高;
二是县城所在地部门设置健全,收费功能很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小,难以促进产业的发展和人口的聚集;三是县级的主要财力用于支持地方国营企业,这将重蹈国企发展的覆辙。
4、主张多元模式
他认为,上述“大小之争”和“城关镇与建制镇之争”根本没有必要,要解决的只是现代化、城镇化的问题,而不是要发展哪一类城镇。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是人口的城市化,而是
地名的城市化。城市数量增加了两倍,城市人口却只增加了10个百分点,而且主要是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
中国人多地广,地域差异性大,商品经济不发达,工业化水平低,不可能采取单一战略
模式去解决城市化问题。而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向多元化目标逐步推进。具体地说,就
是采取“多元化、非均衡、逐渐递推、综合发展”的战略。所谓多元化,就是指目标模式的多
样化;非均衡指各期主攻方向不一,各有侧重;逐级递推指实现战略的阶段性;综合发展则
是就效益而言,近期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中期以社会效益为主;远
期以生态效益为主。
5、重视乡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俩在经过深入的思考和沟通讨论的情况下。我们觉得,21 世纪的头50 年将是我国
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借鉴美国、巴西城市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探索中国城市
化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所以,我们觉得我国的城市化道路应在加快推进城市化的同时,重视乡村经济发展,统筹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从美国和巴西的经验看,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现象。城市的发
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工作、娱乐等方面的便利,也为一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撑。我国的城市发展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城市化水平从1979 年的18 %提高到2002 年的38 %左右,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的城镇体系。但是,与经济发展阶段相比
较,我国城市化水平相对滞后。一般理论认为,城市化应与工业化同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的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化,是我国21 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
但是,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千万不能忽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考察中,我们印象较深的是美国城乡一体化的景象。美国现有的乡村不再发展成传统的城市,在保留乡村某些特征的同时,在生产、生活方式上乡村已经和城市没有什么差别,城乡进入了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而巴西的情况正好相反,在城市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城市的扩张而忽略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城乡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告诉我们,我国应该纠正传统的偏重城市发展的政策倾向,采取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国际经验表明,凡是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家,其农业也相应地较为发达。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是城市化得以顺利推行的基础。
因此,我国应该通过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和农村的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消除城乡经济机会不平等现象,实现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6、新的城市化发展思路——“县下设市”模式。
针对现行设市模式存在的问题,充分吸取整县改市和切块设市两种模式的优点,借鉴西方国家城市行政体制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县下设市是较为理想的新模式。具体设想是,保留150~200个规模较大的市,其余的市恢复为县,将县域内达到一定规模的小城镇改为县辖市,由县领导,但赋予其城市管理权,同时引进西方双层政府结构体制的成功经验,由市负责城市事务,由县负责区域性事务,并协调县域内的城乡关系。作为配套措施,将市、县分成不同系列的行政区划体系,综合考虑人口、面积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用国际上通用的综合国力排序法,对市县实行分等、分类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行政管理体制,逐步制定和完善市县行政机关编制法和市县人民政府组织法,使市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制度化、法律化。按照上述设想确立的县下设市模式,既可以克服传统切块设市的弊端,又解决了整县改市出现的矛盾;既保留了非县城切块设市和整县改市的优点,又克服了它们的不足,是更高层次上的城乡分立体制:首先,我国的县制始于春秋,历经数千年大体轮廓不变,近年来已有近400个县改为市,采用县下设市模式既可以避免县改市造成的县数量的锐减,又解决了切块设市增加市县总数和行政机构的问题,有利于从总体上保持行政区划相对稳定。其次,既便于市政府根据城市的特点,集中精力管理好城市,又可以通过县政府协调处理涉及整个县域的事务。第三,既解决了整县改市城乡界线不清的问题,便于城乡分类统计,又克服了传统切块设市市县并存、城乡分割的弊端。第四,打破了整县改市对市数量的限制,有利于根据城市化的进程,增设城市政区。
7、对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共识
最终我们一致认为:世界普遍规律与国情有机结合 ,形成中国城市化模式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它是完整意义上的主动式、内生型现代化的必经阶段以及第三步发展战略的科学选择;同时也是“三农”非农化转移的根本出路、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工程。历经家庭承包制、乡镇企业、小城镇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等四个阶段的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初级阶段。城镇化总体目标应与小康社会建设相适应 ,必须澄清“问题论”、“限制论”和“均衡论”等认识误区;并根据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 ,对东中西三大地区因地制宜 ,扬长避短。改革城镇化体系和制定科学政策 ,包括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劳动力市场培育、用地制度的完善、投融资新体制的建立和区划的重新调整等。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才是中国城市发展的方向。
第五篇: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以及新趋势管理专业论文
城市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发展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化水平得到显着提高,而这种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不仅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因此,我们有必要总结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特点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未来城市化发展的新模式、新趋势。
一、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阶段及其特点
在城市化各种各样的定义中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城市化发展水平通常通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测算。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城市化所经历的60年历程的测量,我们看到(见表1),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并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基于60年来我国城市建设方针的变化,可以将我国建国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分为四个历史阶段: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发展阶段(1949年-1978年)、体制改革下城市发展拉动型阶段(1979年-1990年)、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的城市发展加速阶段(1991年-1999年)、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城市发展阶段(2000年-)。
表1新中国成立后各年城市化水平(单位:%)
(1)城市化水平(单位:%)=城镇人口总数/总人口数
(2)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4》、《中国统计年鉴2001》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
图1中国城市化进程(1949-2009)
资料来源:根据表1数据整理
(一)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1949年-1978年)
新中国诞生后,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提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城市建设的总方针主要是围绕工业化有重点地建设城市”的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化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开端。该阶段呈现出的特点是以工业化的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城市化水平发展平稳但相对缓慢。一是城市化水平以每年缓慢递增并相对稳定的速度增长(见表1)。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仅有城市132个,城市市区人口3949万人,城市市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7.3%,至1978年,城市化增长速度稳定10%-18%之间,其中1949至1957年提高了4.8个百分点,这得益于三年国民经济恢复,以及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正确的经济发展路线和巨大的经济建设成就。二是城市数量有所增加,从1949年5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98个增加到1957年的140个。三是城市空间布局有所调整,中西部兴起了一系列工业城市,如郑州、包头、兰州、西安、成都等。但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使城市化进程受阻,城市发展十分缓慢。
(二)体制改革下城市发展拉动型阶段(1979年-1990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施了一系列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其中城市建设方针主要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这一时期尽管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发展,但城市化进程仍进入了快速拉动阶段并取得了积极地成效,其特点表现为城市化人口增长不是工业化带动的,而是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引起。典型的案例是在以外资为经济发展推动力的东部沿海地区,遍地兴起的乡镇企业吸引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离开土地,进入乡村、小城镇一级的工厂从事生产劳动,形成了我国“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过程。无论是“外资驱动型”的珠三角地区,还是私企壮大的“温州模式”,或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蓬勃发展为特征的“江苏模式”,乡镇企业带来了小城镇的快速发展。1989年,全国共有大城市58个(其中特大城市30个),中等城市117个,小城市275个,小城市人口占全国城市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1979至1990年间,城市化水平提高了8.5个百分点(见表1)。
(三)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的城市发展加速阶段(1991年-1999年)
改革开放带来经济发展、资金积累、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新区、开发区建设以及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热潮也使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时期城市化水平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见表1),城市空间外部扩张和内部重组加速,表现为旧城改造如火如荼;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工业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遍地开花;中心商务区随处耸立的特征。这主要是因为土地价格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重组带来了新的机遇,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土地无偿、无限期使用制度;政府通过协议,招标或是拍卖等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以及基础设施投资注入了大量资本,这使得土地价值和资本分配成为了城市结构优化的依据。
(四)城乡统筹过程中的城市发展阶段(2000年-)
经历了前三个阶段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城乡发展差距的继续扩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使得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一种失衡状态。统筹城乡发展,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而制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其内涵是使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以及农村劳动力在非农业领域就业的自由流动性加大;其实质是要把城市与农村、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中去统筹解决,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