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黔江区城市化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城市化的高速发展时期,短短30年间总体城市化就有1978年的19.5%提升到2008年的40%以上,这是一个旷古未有的现象。但是,在城市化的高速进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那就是各城市的发展在滚滚的投资热潮中或彷徨不知所终或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本是谋求城市发展的良好初衷,却在城市间你追我赶的过程中演变为无休止的过度竞争。城市发展缺乏一种理性的成长机制,城市间缺乏合作机制。在这种背景下城市外延极易出现无序的蔓延与粗放扩张,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的治理与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前途。
重庆市黔江区作为渝东南经济中心,其城市化总体水平偏低,且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对城市化进行相关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本论文主要以黔江区为例,试图探究重庆市黔江区城市化历史演变、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提出有助于本区城市化发展的措施。关键词: 黔江区
城市化
统筹发展
1黔江区基本情况介绍
黔江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缘,地处武陵山腹地,东临湖北省的咸丰县,西界彭水,南连酉阳,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结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称,是重庆市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之一,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90公里。全区幅员面积为2398.7平方公里。全区共3个街道办事处,12个乡、15个镇、489个村民委员会,2005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50.72万人。区内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国道319线和黔咸公路在此交汇,渝怀铁路横穿黔江境内,黔江舟白机场已经完工,并计划在2010年国庆期间实现通航。近年来,全区大力实施“城镇带农村,工业带农业,城乡一体共繁荣”的发展战略,狠抓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黔江作为渝东南经济中心的地位日益凸显。2城市化的相关概念
2.1城市化的涵义。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数量的增加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是城市人口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传播和渗透的过程。
2.2城市化的相关概念。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另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有延伸出了一些与城市化相关的概念,如郊区城市化、半城市化等。
3黔江区城市化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3.1黔江区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推动力
3.1.1工业化的推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工业化促成了资本、人力、资源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有限的空间内的高度集合,对城市化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黔江区正阳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其宽松的土地资源使用环境及人力资源的优势,吸引了大批企业的迁入,建立了正阳工业园区,从而极大地促进了黔江工业化的进程。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有力的推动着城市化的进程。
3.1.2产业结构的转变
随着黔江区工业化的加深,工业的崛起和发展改变了过去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的生产结构,而二、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以正阳镇为例,随着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业的大量迁入,很多原来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变成工人,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也不断增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否决定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因此,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化和优化,既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的推动力量,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3.1.3政策的促进
坚持“城镇带农村,工业带农业,城乡一体共繁荣”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住市委、市政府把黔江定位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机遇,加大力度实施以“一枢纽六中心”为载体,构建渝东南经济中心,增强全区各级的信心和决心,在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区委、区政府的战略思路。城镇建设应按照“规划科学化、建设最优化、机制市场化、管理法制化”的要求,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科学地地编制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以适应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质量的提高。要完善城市功能,尽快完成城区组团式布局的骨架建设,并对各组团功能进行合理定位,要着眼于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高质量,加快正阳、张家坝组团建设,特别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制订黔江农村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体系,在小城镇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实施产业带动战略,以一种主导产业如工业、商业、旅游等的发展带动城镇人口的集聚和城镇规模的扩大,要把生态移民、扶贫移民与调整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
3.2黔江区城市化的外在动力机制
影响城市化的外在动力机制主要指来自于区域以外,加速或延缓城市化发展进程并影响城市化的性质、方向和特征以及城市规模、功能等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机理系统,主要有境外投入、政策的引导与调控、开发区的建设、管理因素的变动等。
3.2.1境外投入
境外投入是指源自区域之外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乃至企业的迁入。黔江区处于重庆市经济欠发达的东南地区,经济欠发达,但在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方面拥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并且因为拥有较完善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相较于周边城市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因此吸引了重庆甚至东部大城市的企业迁入和外资的注入,极大促进了黔江区工业化的进程,对本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3.2.2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支持
自80年代起实施的东部倾斜政策加快了东部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以三峡工程建设为起点的西部大开发,也必将带动中西部社会经济和农村城市化的大发展。中西部要紧紧抓住西部开发这一历史机遇,用足、用活国家所给予的优惠政策,努力改善自身条件,积极主动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进区域城市化发展。党的十七大确立重庆市为我国城乡统筹改革的两个试点地区之一,另外,黔江区作为渝东南经济中心,将吸引更多的国家和重庆市的扶持,黔江区要用发展的眼光,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城乡统筹改革的历史机遇,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进程。
4黔江区城市化发展现状、特点及问题研究
4.1黔江区城市化发展现状及特点
4.1.1改革开放以来,黔江城镇化发展很快。
黔江地区成立以前,城镇化水平很低,1978年黔江区仅有城镇人口0.9万人,城镇化率为
2.4%,1987年城镇人口2.3万人,城镇化率为5.5%。黔江地区成立以后,城镇化水平提高很快,城区人口(户籍人口)1992年达到3.86万人,1996年达到5.55万人,2000年达到6.29万人,城区面积由2平方公里扩大到近9平方公里。区县合并建立黔江区后,2001年调整乡镇体制,成立了3个街道办事处和15个镇,城镇人口达到10.79万人,城镇化率为21.9%,2002年又对村(居)组建制进行了调整,全区居委会达到了54个,城镇人口达到16.99万人,占总人口的34%。
4.1.2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10月31日,黔江的城镇人口(常住人口)为8.7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比全国平均水平35.4%低15.6个百分点,比全市平均水平33.1%低13.3个百分点,在全市40个区县中排名第21位,远远低于47%的世界平均水平。黔江非农业人口仅有6.87万人,占总人口的13.7%,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年仅增加0.23万人。
4.1.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按照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规律,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但实际上黔江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一直落后于工业化发展。1978年,城镇化落后工业化5.7个百分点,而后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两者差距不断扩大,1987年差距达到9.9个百分点,2002年二者差距扩大到10个百分点以上。
4.1.4城镇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
2002年末,全区城区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为8.77万人,非农业人口为5.33万人,城南街道非农业人口不足1万人,城南和城西非农业人口比重分别为39.8%和49.2%;农村15个建制镇平均人口为1.77万人,总人口最多的两河镇2.76万人,总人口最少的小南海镇仅为0.91万人,平均非农业人口为786人,40%的镇非农业人口少于400人,非农业人口最多的冯家镇为3147人,非农业人口最少的鹅池镇仅有132人,在全区所有镇乡中列最后一位。过小的规模使小城镇建设成本较高,辐射和吸纳能力较弱。很多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用水不便、交通不畅、通讯落后、教学条件艰苦、环境卫生与镇容镇貌较差等,对附近的农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有的甚至不能称为“城镇”。
4.2黔江区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1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
农村人口比重过大,大量的劳动力滞留在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低的农村和农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质量等各方面差距大。据调查,2008年黔江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3.8,占总人口80%以上的农村人口在全区消费品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仅为37.8%,在全区储蓄存款中所占的份额仅为28.5%,而占总人口不到30%的城区人口在全区消费品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为62.2%,在全区储蓄存款中所占的份额为71.5%。代表生活现代化程度的家用电器普及率,农村居民要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如彩电只有城镇的30.5%,冰箱为5%,洗衣机为6.1%,移动电话仅为4.8%。广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差,电力、交通、通信、文化等基础设施落后,推行城镇化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4.2.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城镇化并不仅仅是农村人口的简单集中,而是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一系列制度的变革。长期以来采取的严格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城镇、农村基本上是独立发展的。尽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农民的市场意识、经济意识、法律意识等观念还非常淡薄。从整体上说,农村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根据抽样调查资料,目前黔江区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56.2%,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3%,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高达5.5%。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农村居民,即使户籍制度上成为城镇居民,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生活技能,在城镇生存下去也比较困难。
4.2.3在黔江区城市化发展中,由于受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所限,中心城区存在向四周无序蔓延的趋势,造成了城郊土地利用功能混乱、环境质量下降、设施建设重复无序、交通压力加大等问题。缺乏有效的政府引导,造成了一些无视规划胡乱开发的现象和行为不断出现。黔江城区处于河谷地带,城市发展空间较小,近几年,城市周边无视政府规划自建房的现象比较严重,严重破坏城市形象,也不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对集约城建用地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4.2.4乡镇工业发展缓慢,农村工业化水平落后。
乡镇工业长期徘徊在小型化、分散化的低层次上,难以进入现代化工业层次,致使“聚集效应”十分低下,农村的工业化水平相当落后。2002年黔江区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工业生产的只有3.3%,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重高达80%以上,农民非农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仅为6.2%。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村的工业化,没有农村的工业化发展,农村的城镇化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过程中,不但要考虑转移劳动力的生活生存成本和管理成本,更重要的还要承担转移劳动力工业化所必需的技术装备成本和发展成本。面对不到5%的农村工业就业,城镇化发展任务十分艰巨。
5. 黔江区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
黔江地处山区,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经济、社会、地理条件的限制,城镇化建设较为落后,我们应坚定城镇带动的战略思路,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渝东南经济中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1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从各地成功的经验看,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城镇化建设坚实的基础。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和正在升级的区位优势,努力把黔江建设成为区域加工基地。大力发展以烟草、食品、林产、制药为主的特色加工工业,加快传统工业的改组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壮大卷烟、电矿、建材、林产、食品、医药六大骨干产业。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推动现有分散布局的企业向小城镇逐步集中,逐步改变乡镇工业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的家庭手工业现状,提高乡镇工业的竞争能力。依托正阳工业园区,通过工业规模的迅速扩大,加速第三产业的发展,加速人口向城镇聚集,用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5.2坚持“城镇带农村,工业带农业,城乡一体共繁荣”的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抓住市委、市政府把黔江定位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的机遇,加大力度实施以“一枢纽六中心”为载体,构建渝东南经济中心,增强全区各级的信心和决心,在各项工作中充分体现区委、区政府的战略思路。城镇建设应按照“规划科学化、建设最优化、机制市场化、管理法制化”的要求,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以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意识,科学地地编制城镇发展总体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以适应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环境质量的提高。要完善城市功能,尽快完成城区组团式布局的骨架建设,并对各组团功能进行合理定位,要着眼于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高质量,加快正阳、张家坝组团建设,特别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发挥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要制订黔江农村城镇化的总体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体系,在小城镇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实施产业带动战略,以一种主导产业如工业、商业、旅游等的发展带动城镇人口的集聚和城镇规模的扩大,要把生态移民、扶贫移民与调整生产力布局结合起来,促进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
5.3调整功能,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发展。积极调整中心城区的产业结构,实现中心城区用地“退二进三”的调整,继续发挥中心城区在城市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提高其现代化功能。按照城市化的客观要求,推进三大产业之间、各产业内部及产业布局空间3 个方面结构的调整。根据区委、区政府规划,黔江老城区主要规划为商业区和生活区,正阳依托正阳火车站、正阳工业园区发展第二产业,舟白依托舟白机场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冯家主要发展第三产业。以产业为依托,加快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承接中心城区的功能转移,在空间、经济、人口、社会、生态等方面加速实行城乡一体化,实现城区与郊区的协调发展[3] ,避免走国外城市郊区化过程中中心城区“空心化”和经济衰退的弯路。
5.4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关于户籍制度,根据区情,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落户条件,调整城镇户口迁移政策。关于用工制度,取消各种针对农民和外地人口制定的限制性就业政策,坚持城乡统筹就业的改革方向,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关于土地使用制度,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管理,通过完善供给制约和需求引导相结合的供地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逐步健全土地市场机制,提高耕地占用成本,保护耕地。
第二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研究
摘要:“城市化”是指城市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大量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业型经济转变为工业型经济,城市生活方式向农村扩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为发展工业和建设城市提供土地,征用农民土地和产生失地农民就不可避免。由于我国土地制度、征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使得一部分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有没有替代土地所必要的生产乃至生活依托,形成了“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边缘群众和弱势群体,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巨大隐患和重大难题。因而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探讨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对策,对于维护社会问题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城市化的背景下探讨失地农民问题,以城市化理论、三农问题理论、政府职能理论为指导,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问题。
关键词:失地农民、城市化、征地制度、保障机制、问题、对策
引言:“城市化”是一个正在改变着十几亿中国人生活的。并且也令全世界注目的社会急剧变迁的过程。“城市化”主要是指一个社会向城市型社会转变的过程,他最主要的内容人口的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的城市化,即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结,以及城市型生活方式向全社会的渗透、普及。然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带来耕地大面积征用,失地农民增多。
现代农业经济理论认为:每征用1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据专家分析,按照目前城市化的速度,我国今后每年建设用地需250万亩到300万亩。按城郊农民人均1亩耕地推算,就意味每年将有250万到300万的农民失去土地,按照此速度,到2030年我国的失地农民将由目前的3500万人剧增到1.1亿人。农民失去土地后,既有别于农民,又不同于城市居民,成为一个边缘群体,不仅经历着从乡村到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剧烈社会变迁,更面临着生活、心里等各方面的巨大困境。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广大农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个人利益的牺牲,但是他们不仅没有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城市化成果,反而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离开了土地,这些农民的就业将逐渐向非农方向转变。但是,我国目前大多数失地农民都是属于文化和技能低、资金少的弱势群体。往往被排挤在现代工业大门之外,失地农民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己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城市化进程的障碍性因素。农民失地是社会进步的结果,但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重大难题。近年来由征地问题所引发的一系列矛盾越来越激烈,由此形成了失地农民、农民工和农地的“新三农问题”。据国土资源部提供的数字表明,目前全国1/3以上的群众上访是由于土地问题,而其中60%左右直接由征地引起,因此,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建设出气派雄伟的城市建筑、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更重要的是人的城市化,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必须正确认识农村城市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妥善处理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研究和解决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现阶段各级政府的重要课题,是进一步推动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如何帮助农民度过失去土地后的阵痛期,保持社会的稳定,是各级镇府不可回避的责任。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城市化进程对农民的影响
1.1 失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
随着当前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征地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也日益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近年来随着我是招商引资城区开发和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特别在一些城市郊区和城乡结合部,失地农民所占比例较大。至 2011 年底,全区共有失地农民一万两千余人。土地不仅是农民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农民最基本、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农民所拥有的诸多权利和利益,都是以土地为载体的,失去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这些权利和利益存在的基础和实现条件,导致这些权利和利益的损害或流失,尤其是导致最主要的权利和利益———生活保障的失去。
1.2 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堪忧
我国征地的补偿费形式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讲征地补偿标准都偏低。被征地群众对现有征地补偿方法普遍不认可,单一的经济补偿模式也很难给失地农民今后的生活提供足够保障。按现在的物价消费水平,一次性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最多可维持六七年,而且还要精打细算。事实上,不少农民缺乏长远眼光,有限的补偿费很快就会用完。由征地拆迁引发的很多纠纷、冲突、上访、诉讼,甚至重大恶性和群体性事件也有时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1.3 就业渠道狭窄
虽然当前有部分失地农民在土地征用过程中能获得较大数额的土地补偿款,但在没有新的生活来源、城市生活消费高的情况下,一旦土地补偿款被消耗,生活水平将马上下降,失地农民群体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呈现出动荡性变化。受文化、技能、年龄和政策性因素限制,失地农民面临就业困境,而对于已经就业(再就业)的失地农民来说,他们大多从事较低社会地位和工资水平的工作,如清洁工、开小出租、饭店服务员等。有的农民失地后背井离乡到外地打工。他们如果没有技术特长,没有年龄优势,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即使找到,也是既费力收入又低的苦活、脏活、累活。由于失地农民大量涌入大中城市,给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治安带来了一定影响,他们又往往是受排斥、受歧视的对象。总体来说失地农民就业困难,尤其是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就业更难了。
1.4 失地农民难以适应生活
由于目前失地农民的安置大多是集中地封闭安置方式,失地农民大多仍聚居在城市近郊的回迁小区,仍处于城市的边缘地带,平时很少与城市居民打交道。同时,楼方式的城市居住模式也使得失地农民的互动次数开始减少,可以说,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既保留了农村特点,又有了些城市的特征,兼具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双重特征。在日常生活方面,低收入、高消费的城市生活使得失地农民难以对城市生活产生认同。同时,由于失地农民过分依恋土地,使得他们对城市生活信心不足,内心深处有种莫名的惧怕感,他们面对繁杂而陌生的城市生活,油然产生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心里,对未来充满了忧虑,非常苦恼和烦躁,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造成失地农民一系列问题的原因
2.1 政府补偿标准设立不科学,低位补偿造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
一般的城市采用的征地补偿标准是《土地管理法》第47 条所规定的,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最高不得超过十五倍,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 倍。此种计算方法有其不科学性:首先,土地补偿标准没有与征用土地后的土地所得利益挂钩。补偿考虑的只是过去土地的产值,没有把土地开发后的收益计算在内。其次,土地补偿标准的设立缺乏对土地本身价值的充分考虑,补偿标准没有把土地肥沃程度计入补偿公式之内。
2.2 法律规定不完备,导致征地权运用的不规范。
《宪法》明文规定,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国有,一种是农民集体所有。《宪法》第十条还规定,“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用”。这里的土地,显然指集体所有土地。而《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三条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这就意味着因建设需要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即使其使用土地的目的并非为“公共利益”,也必须申请使用政府统征为国有后的原农村集体所有土地,与《宪法》精神有出入。由于法律规定上的矛盾,在征地实践中就难免不出现土地征用权的滥用问题,一些商业性项目用地也必须由政府低价统征后高价转卖给开发商,对农民的合法利益造成侵害。
2.3 现行征地制度没有充分尊重农民对土地财产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就是以村为单元的所有农民共同所有。除了《六十条》对此有界定外,《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发包”。这就进一步明确了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者,其代表是村民委员会或村集体经济组织。任何个人和组织拥有某项财产的所有权,他就相应地应拥有对该项财产的使用、收益和处分权。但现行征地制度,在承认农民拥有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同时,在征地时又剥夺了农民对集体土地拥有的所有权及其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使农民的土地集体所有权虚置,土地所有权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2.4土地征用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不够科学合理。
依据《土地管理法》,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费计算方式为“产值倍数法”,即征用土地补偿费,为该土地被征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安置补助费为该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这种测算办法对农民说服力较差。第一,以产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不尽合理。因为土地征用单位在实施征地过程中,基本都是套用国家标准进行征地补偿,按传统的粮经作物比测定前三年的农业产值,没有或较少顾及到现在的城郊农村,农业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而是集生态农业、精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 现代 都市型农业,土地的产出价值已完全不是普通的粮食或蔬菜价值可比的。因此,这样形成的土地征用价格当然不能反映被征占耕地本身的产出价值,是偏低的价格。第二,征地补偿标准未包含土地的增值部分。农地一经征用后,其用途的改变通常会导致地价的飙升。但是,在制定征地补偿标准时却没有考虑增值因素。而当今土地征用后之所以会产生增值,是由于土地的位置差异、国家规划和开发投资两部分造成的,增值部分当然就包括两种形式的级差地租。因此,在对增值部分的分配上应考虑、被征地者的利益。第三,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会导致地区地价差异上欠考虑。一个地区的基础地价从根本上讲是由区域经济条件决定的,任何土地交易价格的形成均受到区域经济条件的制约。由于农地产值的一致性趋势,各地类的产值,特别是耕地的产值与区域的经济条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以此为基础测算的征地补偿标准就无法反映地区的地价差异。
2.5与市场经济规则不相适应。
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制度是一种纯粹的补偿关系,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是合理和适用的,也广泛地被农民和社会各界所接受,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却显得不合理。首先,城市土地(除划拨)及其它所有的生产要素均已采取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并充分按市场价格进行交换,而惟独农村集体土地还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配给制征用和补偿。其次,农民在参与社会生产过程中,都是按照市场价格购买生产资料,但他们所拥有和使用的土地则被征地主体以较低价格拿走。第三,土地的财富观没有得到体现。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特殊资源,其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很高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发展的生产资料,更应真正成为农民的一大财富。
2.6 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针对城市户籍人群,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身份难以准确定位则造成该群体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缺乏。很多城市征地补偿通常都是以货币补偿为主,基本上没有就业培训及就业安置,也没有为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等。土地是农民的生活保障,农民可以利用土地的价值为自己提供养老保障。然而,如果农民失去了土地而没有获得社会保障则势必造成农民心理的畏惧感,他们担心失业,担心失去生活保障,担心未来的生存。
2.7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困难重重
一般城市失地农民再就业的职业多数为环卫工人、小贩、临时工等,自主创业比例很低,有些甚至沦为无业游民。为了生存,一些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就很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和谐。据调查分析,缺乏职业技能是失地农民再就业困难的主因。城市失地农民的主要技能是耕种,由于缺乏技能知识,失地农民在再就业过程中完全被动,工资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其次,政府对失地农民必要技能的培训不到位,部分劳动培训机构完全为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潦草行,缺乏跟踪检查及反馈;最后,由于就业渠道的狭窄、就业信息的不畅通及企业结构性改革等环境的影响,失地农民就业难问题突出。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生茫然。一些失地农民不去积极找工作,依赖一次性征地补偿维持生计。村民形容这种靠征地补偿款过日子为“赋闲吃老本,死坐活吃”。
2.8进城后日常消费支出增长较快
农田地被占用后,农民原来依靠耕地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功能被严重弱化,进城后,他们收入减少而物价不断上涨造成日常生活支出增长较快,原来自产的粮食、蔬菜、家禽等都要购买,有75.4%的失地农民认为进城后消费支出“增加很多”。许多失地农民对我们说:“过去在农村,烧不用花钱的,吃是不用花钱,用水不花钱。自家种点菜吃有余,剩点还可以卖。现在什么都要像城里人一样,什么东西都得花钱买”。失地农民面对城市的高消费,自然就感到消费成本剧增,生活压力较大。
2.9文化生活缺失,精神文明建设急需加强
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往往能反映出社会适应的程度。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群体性。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乡居民的差异性,而生活方式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闲暇生活的安排。据调查:失地农民闲暇活动排在前五位的是“看电视”、“聊天”、“打麻将”、“打牌”和“串门”。可见,失地农民进城后,闲暇生活基本沿袭传统农村的习惯,闲聊天、串门成为闲暇活动的重要内容,休闲娱乐活动贫乏、单调、不需要消费支出,娱乐活动主要在原村民群体内部,几乎不参与城市社区的文化活动。如何有效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
3.1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提高农业的竞争力;要靠加快城镇化、城市化进程,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良性互动。
3.2 建立健全的土地征用及补偿制度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不仅要考虑农民丧失土地的自身价值,更应从农民日后生计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为农民的长远利益提供保障。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应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后能领到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为参照来提高补偿标准,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不能以侵害农民利益为代价降低建设成本。给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应当包括对生产资料的补偿和对生活保障的补偿。这仅仅是静态预期补偿标准,今后应逐步调升,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比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补偿方式要灵活多样,补偿时不仅要考虑土地作为生产、生活资料的补偿,还要考虑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居住安顿、重新就业所需的困难补偿。
3.3 实行多样化补偿,提供多种形式保障制度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样,因此补偿方式也不能完全一样,不同的地方可以采取适合当地基本状况的补偿形式。比如一些地方可以采取土地入股的形式和留地作为村组集体发展集体经济的形式来作为补偿及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像北京的高碑店村,被征地后只剩下80 亩工业用地,人均14平米,他们没有把所有的征地补偿全部发放给农民,而是预留一部分用来改造村容村貌,一部分用来开发村里仅仅剩下的80 亩地,他们根据市场需建立了2 万余平米的古典家具民俗园,吸引商户和顾客,大力发展古典家具、古旧家具和硬木家具,产品远销欧美和东南亚,2005 年,该村村域产值就达12.5 亿,人均23652 元,村里每年根据当初土地入股情况进行分红,不仅解决了村民的生存问题,同时也使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值得其它地方借鉴。
3.4 逐步增强失地农民就业适应能力
政府除合理予以货币补偿外,还应考虑失地农民的长远利益,在劳动就业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组织劳务输出,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各级政府可以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定期再就业培训。首先应加强宣传和培训在就业指导、就业观念、法律意识等方面加强宣传和引导,提升农民自主就业的意识,使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发展二、三产业,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同时,充分利用区劳动市场和区镇劳务输出网络,组织引导失地农民向区域外发达地区转移,实现外出务工就业。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培训中心,在尽可能的条件下,以较低成本费用,引导青年农民学习劳动技能,应有政府拿出一部分土地出让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定期再就业培训。此外,对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对自主兴办二、三产业的人员要像对待城市下岗职工一样,在工商登记、税务、信贷、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让利于民,增加其自主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3.5 不断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建立健全的失地农民社保制度,加快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体系,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基本生活问题,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首先应建立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没有达到城市低保标准的失地农民,全部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最低生活保障,解决失地农民中的基本生存问题;其次,建立由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的资金筹措机制的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确保使被征地人员在年老时有稳定的基本生活费,真正让广大失地农民老有所靠,老有所养;第三、建立失地农民失业保险制度,对失地农民进行失业登记,由政府出资对失地农民进行培训并提供就业信息,对在一定期限内失地又失业的农民进行失业救济,保障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最后要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3.6 建立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和收益分配机制。
在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必须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并处理好 历史 遗留问题。一是加快产权和股份制改革。村集体资产特别是历年土地征用的补偿费要单独建帐、专款专用,优先用于办理村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二是适时组建转型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应接管原村集体资产并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允许其成为法人实体,给予一定年限的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税收、信贷和工商登记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以稳定合作经济组织的收入来源,提高失地农转非人员的生活保障。三是完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运作机制。明确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制定规范的章程范本,确定合理的股权量化比例及配股政策,使合作经济组织在资产评估、法人登记、股权设置、股东权利与义务、收益分配办法、股权转让等方面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快产权制度创新,允许股权内、外部自由转让,促进资产的社会化。可以借鉴有的地方搞股份合作制的经验,将征占的村集体土地收益以股金方式分配给村民,通过动员村民自愿入股,再筹措部分资金,建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并通过在村外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村内发展二、三产业,安置人员就业,将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与每个村民(股民)紧密地联在一起;或以征地补偿费置换标准厂房给农民发展集体经济;以及实行“街辖村”的“托管”过渡等做法,保证农民对集体经济财产拥有的所有权,保证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保证集体经济持续发展给失地农民提供的就业和生活保障。此外,在征地过程中,对集体经济资产不能搞平调,为其发展壮大创造条件。
3.7 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户积累资产。
资产的社会福利效用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资产,人们可以从长计议,追求长期目标。更为重要的,积累资产本身对穷人的心理促进、意识提升以及行为方式的改变等具有巨大的潜在作用。事实也表明,土地、房屋、集体经济等资产收益,在预防失地农民贫困和减少家庭不安全感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进而言之,引导和帮助失地农民积累资产,既是改善他们生计的一种速效、实惠、一举多得的好办法,也是帮助他们规避各种生活风险的重要的安全网之一。一是抓好失地农民的住宅规划与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与建设单位在设计建造失地农民的住宅时,既要考虑确保他们乐有所居,也要方便他们能从房屋资产中形成长效受益机制。二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对于必须由国家征用的公益性建设用地,可以在规划区内征用土地中留出一定数量土地,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发、经营。对于那些土地征用量大,土地征用补偿费较多的行政村,政府应积极倡导社区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3.8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面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安臵
(1)、采取规划留用地或土地流转的办法,解决失地农民从事农业所必需的土地,引导失地农民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失地农民是城郊农民,从事的大都是经济效益较高的种养业,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失去土地后,多数仍愿意从事原来的种养业。为此,建议市政府可在今后规划征地中为失地农民规划留用地。
(2)搞好服务,不断完善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体系,为失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条件。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成立劳动保障就业所,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使失地农民学得一技之长。另外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管理工作,对失地农民可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根据土地征用情况,发给《失地农民手册》,其作用可相当于《再就业优惠证》等类似证明。
(3)加大支持力度,让失地农民参与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4)组织失地农民以股东、交易、管理或服务等形式参与批发市场经营,实现再就业
3.9 强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
(1)尽快出台失地农民农转非政策。
(2)制定失地农民再就业优惠政策。
(3)进一步改进实物安置政策。
(4)不断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政策,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5)建立土地入股和租赁制度。用于经营项目被征用的土地,进行土地折价,全部或部分入股、租赁的方式,定额收取红利或租金,使失地农民定期分得红利或租金。
(6)实行预留安置政策。要在土地统征中安排一定比例的土地,作为安置用地,组织失地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建市场、停车场等,这样既解决了部分失地农民的就业难问题又壮大了集体经济。
总而言之,近年来,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农业依然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产业,特别是在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重大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农业所起的支撑作用更是不可忽视。在这其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正确认识农村城市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对提高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细华 唐茂华《浅析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现状和可持续发展对策》 学术论坛 2001,2 [2] 廖小军
《中国失地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7,8 [3] 王作安
《中国城市近郊失地农民生存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8,3 [4] 段进军 陆田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对策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5 [5] 余厚平
《 失地农民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宁夏社会科学
2005,3 [6] 韩纪江 孔祥智《城镇化中农民的必然性及问题分析》经济问题 2011,5.[7] 范 欣 黄艳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农村发展
2011,14.[8] 石丽娟《建立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的途径》经济论坛 2010,02.[9] 武术霞《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机制》发展研究
2007,3 [10]张媛媛 贺立军《城市化进程中对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再思考》社会科学家 2004,2
第三篇:苏中地区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07
苏中地区城市化发展对策研究
苏中地区通常包括宁、镇、扬、通、泰五市。鉴于南京是江苏省省会城市,镇江位于长江南岸,具有特定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特点,因此研究苏中地区特别是长江北岸城市化的问题,应以扬州、泰州、南通三市为重点。
一、苏中地区城市化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扬、泰、通三市位于长江北岸,土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人口1734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866人,高于苏锡常地区117人。这一地区有3个省辖市、11个县级市、6个县。1999年,三市实现GDP1466亿元,人均达8454元。该地区目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并已成为江苏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和加工工业基地。苏北沿江地区在长江三角洲具有特定的重要地位。一方面,由于其处于江苏中部,同上海和苏南只有一江之隔,因此在经济发达城市向苏北、皖北等次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辐射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传递作用;随着现代交通框架的加快构建,这一地区的区位优势逐步凸现,中心城市在全省经济梯度发展中的“放大器”功能将进一步强化。另一方面,由于这一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属于后发类型,城市化内生动力较为薄弱,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严重不足,其接受和传递经济辐射的能力受到了很大制约。和同处于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杭嘉湖等地区相比,影响苏中乃至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和战略传递作用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化水平偏低,尤其缺少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的支撑和带动。
从1999年三市统计资料分析,苏中地区明显存在着“三个滞后”:一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只有32%,低于工业化水平9个百分点,比无锡市的城市化水平低21个百分点。二是中心城市的发展滞后于县城经济的发展。“小马拉大车”是苏中三市的共同特点。三市市区人口176万人、GDP359亿元,分别占全地区的10.2%和24.5%。而三市所辖的各个县(市),GDP平均达70多亿元,其中超百亿元的有2个县(市)。三是城市功能的培育滞后于经济发展。如集中反映城市功能的金融、证券、信息、市场等服务业,三市的绝对额及其所占份额都明显偏低。可以这样说,加快这个地区城市化进程不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江苏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实施城市化战略和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是我省实行跨越式发展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应该放到全省“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突出位置,予以关注和重视。
二、苏中地区城市化的基本思路
苏中地区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四个重要特征。一是中心城市均衡发展。目前扬、泰、通三市市区人口分别为52万人、59万人、64万人,市区GDP分别为123亿元、101亿元、134亿元,这两项反映城市规模与实力的指标无显著差异。苏中地区属于典型的均衡型中心城市群结构。二是区域性经济增长中心尚未形成。“九五”以来,扬、泰、通三个中心城市年均经济增长都在10%左右,而县域经济年均增长约9%。这表明,苏中地区的中心城市与农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共同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高速增长并未集中在中心城市周围,而表现出较为匀质的发展形态。三是城市化空间现象并不是中心城市能量释放的结果,而是在特定的政策和体制背景下形成的。泰州市区这几年面积扩大3倍,人口迅速增长,直接动因是扬泰分设后行政区划的调整。大量的县改市、乡改镇也是推动苏中地区城市化的一个重要体制因素。四是城市化的推进特别是中心城市的发展没有伴生大量外来人口的迁移。“九五”期间,苏中地区总人口仅增加11万人;扬、泰、通三市市区人口约增加20万人。这说明城市人口增长主要是市区扩大的结果,而非外来移民。这与南方特区和苏南一些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差别。
针对苏中地区城市化的特点,未来的城市化道路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中心城市优 1
先发展原则。长期以来,政府的政策导向是控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农村小城镇发展。应该说,小城镇建设有效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大地改变农村面貌。但是,由于规划和布局上的缺陷,以及行政区划的障碍,不少小城镇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从苏中与苏南比较看,苏中三市城镇密度为每万平方公里138个,比苏南低54个,要达到苏南的城镇密度,必须增加108个建制镇;城市化水平要达到苏南48%的水平,则需要新建87个小城镇。这在资源和环境约束日趋强化的条件下,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加快苏中地区城市化步伐,必须把中心城市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二是城市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并举原则。扬、泰、通三个中心城市现有建成区面积140平方公里,比苏南低约1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规模;中心城市人口集中度为10%、经济集中度为24%,分别比苏南低13和12个百分点。中心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已成为苏中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必须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与完善城市功能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未来5-10年内,扬、泰、通三个中心城市应该发展成为100万人口左右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三是长江两岸城市一体化发展原则。目前,苏南的城市化已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强势的多中心开放结构。只有积极呼应和全面融入苏南城市群,并实现一体化发展,苏中地区的城市化才能有大的突破。苏中城市与苏南城市的一体化发展,包含了经济发展一体化和空间发展一体化。其中,基础设施一体化是前提,产业发展一体化是关键。实现产业发展的一体化,客观上要求长江两岸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分工和合理的产业布局,克服由主导产业趋同而带来的地区产业同构现象。这是苏中与苏南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实质所在。根据上述原则,苏中地区城市化的战略重点是:
1.加快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把扬州、泰州、南通规划为二级Ⅰ类中心城市;扬州被纳入到南京都市圈的范围,是宁通城镇聚合轴和新宜城镇聚合轴的节点城市;泰州是宁通城镇聚合轴的节点城市;南通是宁通城镇聚合轴和连通城镇聚合轴的节点城市。应该说,这一规划思路总体上符合苏中地区城镇发展现状,但对如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则缺乏足够的前瞻性。从苏中地区城市化趋势和苏中、苏南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看,加快构筑以江阴为中心,以张家港和靖江为两翼的跨江大城市群,是培植新的经济增长极的现实选择。江阴、张家港、靖江三市土地面积为241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59平方公里,总人口266万人。1999年三市实现GDP608亿元,远高于扬州、泰州,仅与南通相差约60亿元;人均GDP2.3万元,远高于苏中地区的平均水平。但是由于三市分属无锡、苏州、泰州管辖,同域分治矛盾突出,城市建设过于分散,形不成中心,城市化进程较为缓慢。目前,城市化水平仅为26.4%,低于苏中地区5.6个百分点,低于苏南地区21.6个百分点;而工业化水平则高达54.3%。因此,必须突破行政区划制约,以江阴为核心重组三市城镇结构,在长江下游再造一个“武汉三镇”。这样,有利于三市统一城市规划,合理产业布局,推进长江北岸的开发,释放集聚的经济能量,在江苏中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中心,进而有力推动苏中地区城市化进程。但是,目前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仅把江阴定位于三级Ⅰ类中心城市,这显然是不够的。江阴长江大桥的建成,为这一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应该把江阴与张家港、靖江三市统筹考虑,整体规划,定位在二级Ⅰ类中心城市。时机成熟时,实施行政区划调整,组建地级三江市。
2.依托中心城市重组城镇空间结构。加快苏中地区城市化进程不能不考虑南京都市圈建设的重要影响。国外都市圈发展的经验表明,都市圈半径大都在50-70公里左右,且具有较强的向心性,层次结构十分明显,整体性非常强。南京都市圈中虽有南京这一强势产业中心,但由于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城市之间空间距离较远,经济联系特别是产业关联不强,因而整体性较差。随着南京中心城市服务功能的强化、越江交通的完善和城市之间快速轨道客运交通系统的形成,南京对镇江、扬州的辐射带动能力无疑将会增强。但是从近期来看,南京都市圈的建设以极化为主,扩散效应较为薄弱。因此,应该从更高的定位(一
级Ⅱ类)来规划扬州中心城市的发展,努力做大做强做优做美,推动其成为南京都市圈的重要增长极。发展中心城市不能沿袭过去那种“摊烧饼”的模式,而应该在适度扩大中心城市规模的同时,重组周边城镇,构筑主辅城结构,形成主城与辅城之间以开敞式生态区相连、组团式城市发展新格局。扬州市区应扩大到邗江全境,并合理确定功能分区;同时按照“一体两翼、三沿展开”的战略思路,重组以扬州为中心的城市组团和城镇布局。即:以扬州市区为主体,以江都、仪征两个县级城市为两翼的组团式城市,把江都、仪征城区纳入扬州中心城市统一规划;围绕这一中心城市组团,沿江、沿运、沿交通干线展开城镇布局,形成层次分明、功能各异、布局合理的市域城镇体系。南通市也应在更高的定位(一级Ⅱ类)上规划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开发区建设,统筹规划通州、海门城市的发展,形成合理的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泰州市在继续加快市区特别是高港区建设的同时,应考虑对姜堰和泰兴城区的统一规划,做到整体发展。
3.努力完善城市服务功能。虽然制造业仍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柱,但却难以成为苏中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纽带,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力将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上。因此,在改造和提高制造业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中心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目前,扬州和南通市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都在44%左右,而泰州市区只有31%,无论是量还是质都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不相称,必须加快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发展、优化和提高第三产业,努力形成和强化各具特色的城市功能。以扬州为例,市委、市政府把建设“现代工业城、旅游城和大学科技城”作为扬州中心城市的功能特色,着力进行培育。扬州是国家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1998年又成为全国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多年来中外游客和旅游收入仅次于宁、苏、锡三市,位居全省第四。“十五”期间,扬州旅游城建设应围绕生态园林城市这个目标,突出古、水两个特色,完善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扬州明清古城、古运河三大景群,强化历史文化旅游、自然风光旅游、鉴赏美食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四个主题,着力形成鲜明的个性特征。扬州大学是苏中地区唯一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达3万多人,占市区非农人口的7%;一批部、省属驻扬科研机构在高新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因此,发挥教育和科技潜力,发展大学和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健全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应该是扬州中心城市完善服务功能的一个方向。泰州市应将第三产业量的扩张放在强化城市服务功能的首位,同时根据制造业强市的特点,发展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优势产业,增强对周边县(市)的辐射能力。与扬、泰两市相比较,南通最大的优势在于通江达海,既有深水海港吕四港、洋口港,又有年吞吐量2000万吨以上的长江南通港,可望形成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较大的物资运输中转基地,建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北翼组合港口。4.加快长江北岸重型基础工业带建设。苏南地区推进城市化的一条重要经验是,以外向型和高科技两个轮子推动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建设,进而促进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市的规模扩张和素质提高。扬、泰、通三市1992年以来在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建设上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苏南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也不够显著。这尽管有基础和区位的因素,但缺少统一规划和准确的产业定位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从长江两岸产业布局来看,长江北岸404公里岸线,只有仪征化纤、扬州二电厂、华新水泥、丁苯橡胶等少数几个大型重化和原材料工业企业,岸线开发利用共39.3公里,仅占岸线总长的9.7%,占全省已利用长江岸线总长的28%。长江北岸开发严重不足与长江南岸港口建设、大工业布点趋于饱和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因此,依托中心城市,加快长江北岸重型基础工业带建设,对于合理长江两岸产业分工和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将极大地推动苏中地区城市化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应该结合长江北岸港口建设,积极发展港口工业区;充分发挥南通、扬州对外一类开放口岸的作用,规划建设出口加工区、保税区或保税仓
库;利用长江岸线资源优势,重点发展高耗水、大运量的能量、原材料、基础化工以及船舶、冶金、建材等重化工业,使沿江重型基础产业带成为中心城市工业转移、升级和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基地,为苏中地区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三、推进苏中地区城市化的对策建议
1.以高速化、立体化、网络化为重点,健全苏中地区交通体系。这是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必须超前发展。苏中地区交通体系的建设要适应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要求,以提高综合运输能力为目标,集中力量抓好运输主干线、重点港站主枢纽建设,形成以高速公路、干线铁路、长江和内河主航道为骨架,沿海、沿江主要港口为依托,中心城市为枢纽的水陆空管并举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议省里将苏中地区作为“十五”期间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战场,重点规划建设四大工程:①高速公路网工程。加快建设南京二桥和镇江至扬州长江大桥,规划建设苏通长江大桥,发展过江交通;建设长江北岸沿江高等级公路和扬州丁蒋高速公路,全面提升苏北公路等级,加快实现苏南、苏中、苏北高速公路的一体化。②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以新长铁路、宁启铁路、沿海铁路为骨架的干线铁路网络,辅以支线铁路,沟通沿江各中心城市和主要港口,增强中心城市和港口的辐射能力;规划建设南京至扬州、南京至镇江城市轻轨客运交通系统,加强中心城市间的联系。③港口工程。随着沿江高速公路网和铁路网的形成,苏中地区与我国中西部的联系日益密切,物资集散地功能不断强化,因此加快港口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期,重点发展南通港、扬州港、高港,增加大吨位深水泊位,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和综合配套服务能力。④机场工程。完善南通兴东机场,规划建设扬州机场,与发展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的目标相适应。
2.突破体制和政策障碍,推动苏中地区人口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农民变市民的过程,就是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程。国内外许多城市的兴盛常常伴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19世纪初扬州就是世界上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10大城市之一,在国内仅次于北京、江宁(南京),名列第三。当时的扬州城商贾云集、人才济济,扬州盐商、扬州八怪、扬州艺人大都是外来人口,正是大量移民造就了扬州昔日的辉煌。因此,加快城市化必须着力推进人口特别是高素质人口向城市集聚。当前,制约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体制和政策障碍主要是:①户籍制度缺少足够的弹性,农民进城入镇的门槛和成本仍然偏高;②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尚未形成,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权的转让受到种种限制,苏中地区仍有近50%的农村劳动力单纯从事农业生产;③城市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带有明显的身份岐视,不接纳进城的农民。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结合,就把农民“套”在了土地上,堵在了城门外。据了解,扬、泰、通三市在今后5-10年内城市化水平都将提高到50%左右,这就意味着将有300万以上的人口要进城入镇。如果没有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显然是难以实现的。建议省里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同时,出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和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对苏中地区人口城市化给予特殊政策支持。
3.加强宏观指导,对苏中地区城市化给予政策倾斜。①进一步完善《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使之更具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同时,加强对各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特别是中心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指导,鼓励和支持苏中地区中心城市进行更高的定位,向大城市乃至特大城市发展。②研究制定长江北岸岸线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加强重型基础工业大项目在沿江的布点。③成立区域性协调机构,建议由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牵头,苏中各市政府参加,负责跨行政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沿江岸线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治理等事关全局重大项目的组织协调。④筹集城市化发展基金,重点支持苏中地区重大交通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⑤给予苏中地区中心城市政府较大的城市经营、管理权限。对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的局部行政区划调整权下放给市政府,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对于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城市建设用地、沿江开发用地,可参照苏州工业园的做法进行一次性审批,并在用地指标上给予倾斜。
中共扬州市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2000年8月
第四篇:乐山市服务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乐山市服务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按照一定的社会分工原则,为满足社会某种需要而划分的从事产品和劳务生产及经营的各个部门。根据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费夏(Fisher)和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分类法,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二、三产业。其中服务业为第三产业,可解释为“繁衍于有形物质之上的无形的生产部门”。服务业包括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传统服务业主要是指商贸流通、交通运输、市政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则以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旅游、物流、社区服务等为代表的新兴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社会化生产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一般而言,一个地区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将会对整个城市化进程造成阻碍,长期发展下去则会造成一个地区经济的扭曲和失衡。
2007年10月,乐山市通过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随后又于2007年12月29日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细则(试行)》。乐山市委、市政府已经把服务业的发展放在整个乐山“产业提升”的高度来加以认识,并积极探寻在乐山产业发展演变过程中,产业之间、产业内企业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规律。这对于促进乐山“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乐山市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在乐山市各大产业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2000年为24.75:43.56:31.69,2006年为17.45:54.68:27.87,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11.12个百分点,2006年第二产业同比增长14.5%,工业化取得显著进步,第三产业同比增长11%,速度则慢于第二产业的增长。第三产业比重不仅偏低,而且比重在下降。横向来看,2006年全国服务业平均水平为39.5%,四川省平均水平是37.7%,乐山市服务业27.87%。2006年乐山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6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9.86个百分点。从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看,我们的差距则更大,深圳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达28%,金融业资产突破1万亿元,传媒、创意设计、影视动漫制作、娱乐服务等广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1%,我市与之相比差距明显。总体来看,我市服务业仍存在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偏低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低
一是内部结构不合理,乐山服务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在乐山市服务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社会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较高,而农业服务业、地质勘探水利管理业、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事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较低。
二是发展速度较慢。“十五”期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8%,比同期GDP增速慢0.4个百分点。而同期兄弟省市区发展迅速,如同处西部的内蒙古,年均增速达17.2%。
三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2005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5个和2.6个百分点。2006年,增加值占三次产业的比重较上年进一步下降为27.87%,分别比当年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9.03和10.83个百分点。
四是服务供给不足。2005年,全省人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79元,我市人均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70元。比同处西部的内、新、宁、青、陕和广西等省区都低;仅相当于位列全国前6名的京、沪、津、浙、粤和江苏省的8.8%、10.4%、17.8%、24.9%、26.42%和32%。
(二)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发展滞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难以有效显现
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发展滞后,集贸市场、批发市场不足,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方式创新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流通效率偏低。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影响了我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据测算,目前,我市社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1.5%,比全国高3.1个百分点。
金融体系不健全,股票、债券、票据等金融市场处于低水平状态,农村金融机构单一,缺乏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结构不合理,服务功能不完善,金融业服务经济的功能还需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商务服务业尚处于发育初期,一、二产业专业化的关联服务以及产品研发、营销、技术推广、服务功能较弱,近年来,我市从事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的人员总体呈下降趋势。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使我市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运转缓慢,国民经济处于慢节奏、高成本、低效率的运行态势。农村通信、教育、卫生、科技等服务落后,阻碍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面向民生的服务业发展现代化水平较低
餐饮、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家政服务、社区服务等居民服务业普遍存在着产业化水平低、服务水平不高,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低的状况,导致城乡居民消费不安全、不放心和不方便,一定程度抑制了居民消费。
乐山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是乐山服务业主要组成部分,但基本都表现为观光旅游。就目前情况来看,乐山旅游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与乐山大佛、峨眉山旅游资源配套的娱乐、休闲项目做得不够好,留不住人,游客来看了就走,形成不了商业气息。具体说就是没有依托乐山大佛和峨眉山这些品牌资源,延伸形成集吃、喝、玩、乐、游、娱、购、住的综合体验式消费方式,来乐山的游客停留时间短,人均消费总量不大。2006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320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完成80.1亿元,人均消费不足60元。海外游客少,外汇收入低,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四)市场主体竞争力不强
竞争性领域的服务业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截至2006年末,全市年销售额5000万元以上的批发零售企业不到10户,销售在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三八商场”1家,占全部企业数的比例极低,没有进入全国前50强的连锁经营企业。
垄断性行业企业活力不足,目前乐山的电信、银行、教育、医疗、金融、文化、信息媒体等行业市场化程度低,进入门槛较高,经营主体单一,服务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压力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也十分落后。
(五)对外开放程度有待提高
2006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265万美元,仅占全省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6亿美元的15%,且以资本回收较快的领域为主。货物和服务贸易规模均小,服务贸易以劳务输出、建筑工程承包、旅游等传统项目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少。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较弱。
利用产业贸易竞争指数,可对乐山服务业总体及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所谓产业贸易竞争指数,即TC指数,表示一国某产业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一国某产业的贸易竞争能力,其计算公式为:产业贸易竞争指数=(产业出口额-产业进口额)/(产业出口额产业进口额)产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且越接近1越大,竞争力越强;小于0时,说明竞争力弱,指数越趋近于-1,其竞争力越弱。
乐山产业贸易竞争指数在(-1,0)之间,说明竞争力弱。
(六)县区服务业发展不平衡
我市县区间服务业发展水平差距悬殊。乐山市市中区已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200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8.7%,占全市的35.16%,高于其GDP占全市的比重15.9个百分点。从人均服务业增加值来看,市中区达到6300元,而其余大部分县区则不足3700元。
(七)缺乏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存在着“工业、农业不发展,服务业就无法发展”的传统观念,对服务业在全面提高一、二产业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工业化是一个伴随着工业发展的社会经济全面变革与发展的过程,没有服务业发展的有效支撑,工业化也难以深入,经济发展过多依赖工业增长,制定的产业政策、发展战略偏重于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环境不公平,在基础设施投资、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获得的政府投资、国家贴息贷款少,要素价格明显高于制造企业,致使已出台的服务业政策、制订的规划落实不到位。到“十五”末期,全市服务业增长速度、新增就业、就业比重等,均未实现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问题的意见》(川府发〔2002〕16号)中提出的发展目标。
因此,乐山服务业发展必须走出三大误区:一是走出过度重视总量思维的误区,将强调分类指导和重点突破作为服务业发展思路选择的基调;二是走出为发展服务业而发展服务业的误区,将实现从产业导向向功能导向的转变作为服务业发展思路选择中不断强化的方向;三是走出过度重视服务业就业吸纳作用的误区,将促进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竞争力提升放在更为重要的地位。
二、乐山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发展服务业,乐山除具有潜力较大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特色突出的文化资源等基本优势外,还有两大比较优势。
一是产业比较优势。服务业门类广、领域宽、劳动密集度高,多数传统服务业门槛低;对土地、能源等资源占用少,环境影响小;受时间和空间制约较小,物流、产业配套要求较低。在国内外市场这样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进行分析比较,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于地处内陆、劳动力丰富而资金缺乏、人均资源并不富裕的乐山,相对而言成本更低,更有竞争力,有望取得较优的经济利益。
二是乐山市的区位优势。成都市已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独特优势的现代服务业产业群。乐山市毗邻成都,有成乐高速和正在建设的成际客运专线项链,交通方便,处于成都强大的城市综合服务需求和极强的集聚辐射力范围内,乐山应充分发挥“落差优势”,发展服务业。
通过调研,对乐山市服务业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乐山”的主题,按照“科学规划、完善功能,优化结构、扩大总量,分类指导、重点突破”的要求,以创新和全面开放为动力,以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和国际化为方向,着力突破机制体制性障碍,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发展模式,坚持一、二产业和服务业并举,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全面拓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城市服务业,积极带动农村服务业发展,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在抓特色上下功夫、在强优势上做文章。
(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自然禀赋条件差,但发展好的情况很多。我们发展不够快,关键在于思想观念落后,满足现状,没有强烈的市场意识、追求财富的冲动,没有敢于探索、锐意进取的创业精神。加快发展服务业需要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需要超前思维,超前决策,敢于做大的改革开放动作的求真务实的胆识和魄力。
首先,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发展理念,结合实际借鉴发达地区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加强宣传引导,在全社会弘扬开放创新的人文精神,在全社会形成讲真话干实事光荣,讲空话废话不务实可耻的氛围,政府部门必须切实以身作则。
其次,打破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放宽准入条件,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发展服务业。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服务功能。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宽松环境。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服务行业和领域。对垄断性服务业,可选择一些领域和行业先行进行体制改革和创新的试点,因类制宜、循序渐进地放宽市场准入,加快引入竞争机制,为民营经济参股、控股甚至独资进入这些服务业领域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民营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发挥民营经济作为营利性服务业和服务产品属于私人物品的服务业的投入和发展主体的作用。对重大服务业项目,特别是产业龙头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和信贷支持力度。
第三是加大改革开放推动的力度。大力推动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进程,重点加快商贸流通企业的产权改革,加快事业单位事改企、企改制步伐,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最大程度激发服务业发展活力;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力争相关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政策在我市先行试点。突出招商引资,积极参与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大力促进生产性服务企业进入。支持有条件的服务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拓展我市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发展空间。以国际化促进我市服务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服务业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乐山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总量不大,城镇化进程慢,居民收入水平不高,消费需求受到抑制,服务业资本投入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造成的。
因此,乐山既面临经济发展速度问题又面临更好发展问题,加速工业化仍然是乐山当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贯彻节能降耗要求,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是改变单纯靠增加投入,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式增长方式。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乐山应该整合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工业,以资源生态环保为出发点,重点发展以硅材料工业为主导的电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医药业等。要以生态工业园为载体,在延长产业链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工业。并通过以工业发展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三)重点是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生产过程提供中间服务的服务性产业。其范围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业、科学研究与综合技术服务等。
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有利于细化深化专业分工,提升产业层次。而生产制造企业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加快从生产加工环节向自主研发、品牌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也利于降低资源消耗,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乐山生产性服务业的大力发展需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作
用,加快改革的步伐,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要抓住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鼓励和引导制造业将内部的研发、营销、售后服务等环节同企业剥离,实现专业化发展,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流通业是联结生产、消费的纽带作用,发展物流业,既能降低工业生产成本,又能提高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驾齐驱、融合发展的双赢格局。
乐山具有大宗设备出川的河运航道的优势,与陆地运输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物流业的发展依赖于发达的交通网络,乐山应优先发展交通基础设施。目前,乐山市区没有铁路,有航道却难以形成运输能力,只有一条高速公路,到成都单程车票近40元,超出了一般人的承受能力,交通的落后制约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进出,相对闭塞的环境制约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眼界,阻碍发展。只有高效的交通和通讯手段,才能使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聚集到乐山。依托成乐高速公路、成昆铁路、岷江水路,加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三纵二横”公路干线。
此外要大力推动以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服务优质、有较强竞争力的大流通、大贸易格局,不断拓展物流服务领域的辐射半径。
2.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要按照建设川西南区域性商贸中心的要求,构建起集约、便利的现代零售服务体系,高效畅通的批发市场体系和网络化、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首先,要加强商业地产网点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辐射能力。目前,乐山很多综合性商业城项目开发是失败的,有许多商业地产项目所占据的口岸相当不错,但实际运营却不成功。目前乐山商铺闲置,有供需矛盾的原因,也有结构性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店铺都不符合市场需求。这些商业项目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重销售轻招商,重营销轻商管。开发商注重把商铺卖出去,忽视卖出去了怎样经营。业主进去,基本都是茫然的,找不到投资方向。走进商场或商业街道,混乱不堪,这边是货物,那边是货架,没有统一的布置,而商业地产项目运营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于商管,例如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商业公司本质上就是一个商管企业。
第二是多业权难统一。乐山商业地产项目因其之前重销售轻招商而导致业权过多过散。比如,同一条街上的店铺,产权明晰后,有卖烧烤,有我卖衣服,旁边又在卖丧葬用品,何来的品牌可言?
第三在城市建设中,开发商在拿到土地使用权后,为了尽快收回成本,采用将绝大部分土地用于商品房建设,将临街的铺面产权采用化整为零的方式进行出售,造成商业店铺的产权分散,难以形成大的卖场。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旧城改造、城市规划时要领先于商业地产的开发,要加强商业网点的总体规划,改沿街叫卖式的传统城镇商业为与国际接轨的都市商业形式,让顾客获得世界通用的商业享受。
政府应该严格控制、审查规划,选择开发商的时候要仔细甄别,选择具有先进的意识、专业的团队和现代国际化的运作模式的开发商。
其次,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一方面要加大现有商业企业的资产重组,兼并组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另一方面要鼓励外地、外资到乐山经营大型超市,扶持一批大型商业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核心竞争力。要发展和培育各类专业商品交易市场,形成辐射长江上游地区的区域性市场。要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推进便民商业服务网络扩容升级,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入驻乐山,加快发展大型超市、连锁经营、专卖店、SHOPPINGMALL等新型流通业态。
3.拓展金融、信息、商务服务业。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实施工业强市的需要,大力发展为生产环节服务的金融、信息、商务等服务业。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金融业市场化,建立结构合理、实力雄厚、功能完善的金融体系,加快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关键体现在小事上,目前乐山金融服务质量有待提高,比如:银行受网点和服务能力限制,排队时间太长,一般储户开结算帐户还要自己跑到外面复印身份证,既费时间又麻烦。银行有待真正加强服务,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业在乐山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全面发展信息服务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三网”融合,发展增值和互联网业务,推进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
4.要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和节能服务业,并且规范发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工程咨询、认证认可、信用评估、广告会展等商务服务业。
5.要提升改造商贸流通业。推广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等现代经营方式和新型业态。
6.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强服务业和工业的融合,并建立以服务业为中心的产业链。积极运用现代
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商贸、餐饮、家政等服务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特许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努力发展信息咨询和法律服务等有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扩大超市、仓储式商场等新型物流业态,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需求潜力大的新兴服务业。大力培育和引进竞争力较强的大型商贸物流企业集团,努力打造现代物流基地。
(四)发展民生服务业
乐山市是生态型城市,环境优美,文化源远流长,要彰显优势,优先发展具有乐山特色的民生服务业。
1.大力发展房地产业。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房地产政策,调整优化住房供应结构,严格规范和加强小区物业管理,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质量和水平,在满足本地人购房需求的同时,要充分挖掘乐山市是联合国确定人居环境典范试点城市题材,加大交流宣传,吸引更多的外地人到乐山居住创业。
2.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围绕积极发展在乐山有明显优势的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广电、出版、报业等产业,建设一批文化标志性工程和文化产业基地。充分挖掘“名山、名佛、名水、名人”的文化内涵,把文化产业与发展旅游业、会展经济、夜间经济相结合,找准切入点,促进资源整合,加快形成具有乐山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
3.发展面向生活的餐饮、商贸、城市公共交通、市政公用等服务业。抓好建筑节能和农村小集镇及农房示范小区建设。努力扩大汽车、通信、教育、文化、体育健身等消费,积极拓展农村和社区消费市场。
(五)突出抓好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到资金、技术、人才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在短期内现代服务业不可能有突飞猛进的增长。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具有巨大潜力。近几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同时,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实施了“四补贴”政策。这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了政策保证,也为扩大农村消费提供了有利条件。
目前乐山农村居民自给性消费占居着重要位置,2004年农村居民消费需求63.46亿元,其中自给性消费占45.7%,商品性消费占41.9%,文化生活消费占8.9%,住房及水电支出占3.5%。这说明乐山农村居民消费领域狭窄,拓展农村消费潜力巨大。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必须面向农民群众和农村市场的需求,以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为中心,以改善农村基础条件、满足农民需求为重点,大力推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一是要推进农村水利、交通、通信、广播影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和条件;二是健全农业技术支持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完善农副产品流通体制,发展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培育一批大型涉农商贸企业集团,切实解决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结合农村综合改革,引导富余人员向农村服务行业转移,提高农村服务业发展水平;三是尤其要致力于提高农民素质,突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搞好农民和农民工的培训。四是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连接国内外市场、覆盖生产和消费的信息网络。五是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发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业保险,增强对“三农”的金融服务。六是加快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
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其开展市场营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农产品加工储藏和农资采购经营。
(六)立足旅游资源优势,全面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是乐山传统支柱产业,2006年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2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个百分点。旅游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涉及面广,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提出未来五年,要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重点产业来抓,就是基于旅游业的关联度太高、带动性太强,是一项富民工程。
加快旅游业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且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我们要更新观念,多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坚持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和旅游精品战略,优化旅游资源配置,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我市旅游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1.培养引进人才,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下大力引进和培养旅游企业高层次的营销策划人才、现代管理人才、规划建设人才,提高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走集团化发展战略和“人才兴旅”战略;引导旅游企业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经营管理,提高旅游企业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引导旅游企业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成功经验加强自身建设,扭转旅游企业经营理念滞后、竞争能力差、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的局面;强化对旅游企业的行业管理,纠正违规经营、低质服务、非法经营等行为。此外,对旅游企业管
理机制进行探索创新,促进旅游企业加强自身建设。在发展休闲旅游业的过程中,我们特别要以精细化、人性化、高品质的服务和细节性旅游休闲环境的营造,体现对游客休闲的人文关怀。
2.统一规划景区休闲旅游项目。休闲旅游从内涵和外延都对传统观光旅游做出了新的延伸,发展壮大休闲旅游产业是提升旅游产业的突破点。推出更多的休闲旅游新精品,把休闲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重要产业、第三产业的龙头和支柱,并充分发挥其内驱力和带动力,推动乐山经济实现新的跨越。各景区景点要根据自身特点,设立各种让游客能参与的有特色的娱乐休闲项目,改变过去旅游的程式化和单一化,进一步提高休闲项目的文化品味,做到寓教于乐,寓学于游,让游客能留下来。要加快峨眉山和乐山大佛景区项目建设的后续工作。加快新兴旅游项目和景区(点)的开发,加快景城一体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峨眉山和乐山大佛的旅游优势资源和区位优势,打造两地旅游经济长廊,调整、完善乐山“多日游”旅游线路,促进旅游业与佛教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武术文化、茶文化的融合,突出发展生态旅游。此外还要加大旅游促销力度,创新旅游服务理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3.完善乐山的城市功能,“以人为本”打造以休闲文化为特色的旅游城市。在中心城区、景区和周边区县恢复建设古镇、公园,打造特色名食街、特色商品街、特色文化街,包装推出独具乐山特色的地方歌舞、曲艺、杂技、音乐、歌舞剧、话剧、戏曲表演,充分发挥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文化馆、群艺馆的功能,以此来宣传和挖掘乐山的名人文化、民间文化、佛文化、饮食文化、健身文化,体现休闲色彩,彰显休闲功能,弘扬积极休闲方式,促进乐山休闲产业的发展,让远道而来的游客融入乐山丰富多彩的公众休闲生活。同时,还要以发展旅游业为契机,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快特色餐饮业发展,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建设和规范旅游购物中心。就目前而言,充分提升佛教及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如:巩固和提升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佛教、道教旅游风景区档次。
4.加强宣传,促进营销,积极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知名度就是旅游的生产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路,研究建立旅游宣传促销工作的长效机制;整合促销力度和资源,实施联合宣传促销战略;要加强国际国内的宣传合作,开发国际国内旅游市场。采取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运作的宣传促销模式,充分运用媒体、节庆、会展等载体,广泛开展了产品促销活动。在宣传的时机上,紧紧抓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即将召开的大好时机,精心准备,做好专题、专场宣传;研究制定宣传促销奖励与扶持政策,以充分调动各方宣传促销的积极性。要尽快制定《乐山市旅游宣传促销管理办法》;精心组织好各类会展、旅游节庆活动等工作,搞好我市旅游总体形象的宣传。要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大型会展。
(七)坚持以人为本,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
服务业是知识密集型、智力密集型行业,科技是支撑,人才是根本。所以,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鼓励服务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网络化,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基础技术。
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 造就一大批高层次、高技能、通晓国际规则、熟悉现代管理的服务业专门人才。要创新吸引人才机制,造就开放、讲信用的社会环境,积极推进技术入股、管理人员持股、高技能人才岗位津贴、股票期权激励等新型分配方式,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
(八)加强服务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协调管理
提高认识,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紧迫、艰巨、长期的战略任务,确立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战略,加强领导,成立市发展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
针对当前服务业管理职责分散,多头管理与管理缺位同时存在的现状,理顺各行业管理部门职责,明确现代服务业牵头部门和综合协调机构。
建立科学系统的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制度,将服务业发展的中长期目标量化,将重要指标纳入对各市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体系,针对不同类别服务业的具体要求,实行分类考核,确保责任到位,任务落实,取得成效。
加快落实我市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在准入领域、税费征缴、水、电、气、土地等要素价格方面给予公平待遇。要进一步增加预算内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规模,加大对服务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发展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倾斜,引导、带动国内外资本投资服务业领域。加大对服务业创新的支持。
第五篇: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问题及对策
一、总述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放开了原有对人口流动的控制大量农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2011年12月,中国社会蓝皮书发布,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标志着我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中国城市化的滞后给中国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就目前而言,刻意引导城市化,并不适宜中国国情。
二、城市化所引发的问题
刻意引导城市化在环境、社会、经济、粮食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利影响。农民大量离开原耕种地,使得人口大众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存在隐患,这不利于中国国家发展和证据稳定。同时会倒是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大等社会问题。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外来人口难以进入
在中国现有的制度下,要素市场在城乡间和地区间都是呈分割状态,这种分割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地区间要素流动的不充分。劳动力要素的流动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当前的户籍制度制约上,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民进城的自由,限制着人口向大城市迁移和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入城市就业的外地农村居民不能公平地得到城市户口。由户籍制度引发的歧视性制度障碍。城市在就业、就学等方面对外来户口的歧视,使得外来务工人员无法拥有与当地居民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土地制度为土地资源要素的有效利用设置了壁垒,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市民化最重要的是摆脱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实现身份上真正的转变,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土地使用权转让困难,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2、进入以后难以生存发展
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对中国城市化的压力;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瓶颈”,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由于工业的粗放型发展和人口的高度聚集,污染物的排放量激增,造成了大气污染、垃圾满城、土地资源短缺、噪音不绝和光磁污染等各种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城市的生态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与质量跟不上城市化进程。食品质量降低,众多人口的健康安全和心理安全受到威胁;社会治安状况恶化,危机预警和监控机制欠缺,行政执法监控出现漏洞,以及危机处理操作不当而导致人为社会安全危机等。
3、发展不均衡
贫富分化加剧和城市贫困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城市贫困者在短期内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导致温饱难以维持。全国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差距过大。我国城市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地带,尤其是在沿海地区的珠三角、宁沪杭、京津唐等大城市群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集聚了中国大量的财富、劳动力与高新技术,使沿海许多城市经济繁荣,市场活跃,生活水平提高,环境逐步改善,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期阶段,中部
地区正处于初期向中期的过渡阶段,西部地区仍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
三、对策
1、改革户籍制度,打破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传统城乡分割制度,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应经济发展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降低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放宽大中城市对农民户口迁入的管制,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自由选择进入城市就业和生活。
2、土地制度革新。建立土地使用权市场化流转机制。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提高土地经济效率。使农民从对土地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脱出来,使那些想脱离土地的农民通过土地使用权转让,获得相应利益,解除其进入城市并长期生活的后顾之忧。
3、对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开展流域水质污染防治,强化重点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环境保护法规的建设和监督执法。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重要的资源安全供应体系和战略资源储备制度,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使用。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开拓新的清洁能源,如核能、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方面的能源。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对于土地资源,要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加强建设用地调控,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改进土地总体规则;实现土地配置方式的配套与协调。
4、加强平起各部门联动、信息和资源共享机制。时对安全系统的管理、维护和建设,在解决社会公共安全问题上,要建立健全政府对重大危机的应对机制。建构起覆盖面广阔的社会安全网;加强危机应对方面的立法建设(如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安全问题);建立完善公共安全监督检查机制。坚持边检查边整改的原则,以检查促整改。针对查出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所有的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特别是重点部位,进行全面的、不间断的安全技术检查,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公共安全事故多发点段和隐患点段进行专项治理,并检查验收。加强综合治理检验工作。营造人人有责的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环境。普通市民应该强化风险意识,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并积极参与和支持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努力营造一个人人有责的公共安全管理文化环境。
5、广开就业门路,大力提高社会就业率。政府应通过宏观政策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就业扶持要向贫困倾斜,政府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培训促进就业。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要加快社会保障的立法进程,尽快出台有关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明确国家、企业和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法可依。
6、东部与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和现行城市化特征的不同,应在总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分别确定这些地区城市化的目标、重点及实施途径,实行多种模式,切忌一刀切。东部地区应以现代化和国际化为目标,重点加强“中心城市”。同时以大城市为托走扩展型城市化道依路。加强中心城市的改造与扩展,建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中部地区应从完善城市体系的角度出发,逐步形成一个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建立“城市区域经济联合体”。以大力发展中等城市为目标,走集中与分散并举型的城市化道路。西部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大、中、小城市发展都不足,在资金、人才、技术、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应走集中型城市化发展道路,选择一些基础好、交通便利的城市,集中投资,集中建设,先实现规模化,再实现内涵化的城市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