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依法治村,提高村民自治绩效(最终版)

时间:2019-05-14 04:4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依法治村,提高村民自治绩效(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依法治村,提高村民自治绩效(最终版)》。

第一篇:坚持依法治村,提高村民自治绩效(最终版)

坚持依法治村,提高村民自治绩效

[摘要]村民自治是党和国家确立的乡村政治发展目标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战略选择。完全落实村民自治,取得村民自治的绩效,关键就在于坚持依法治村。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和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和操作规程等。

[关键词]村民自治;依法治村

[基金项目]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编号:A32060

[作者简介]冯国卿,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分析,广西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23(2008)11-0067-0003

从理论上说,村民自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合乎逻辑的自然延伸,是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的大胆尝试和伟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从实践上说,它是党领导的参与人数最多、涉及地域最广、影响最深刻最深远的革命实践,是我国农村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为特征的村民自治。实践证明,在党的领导下,在依法治国方略指导下坚持依法治村的方针,是村民自治的关键。

一、依法治村在村民自治中的重要性

(一)依法治村有利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

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封建意识和宗族势力比较严重,致使农村的一些干部群众法制意识淡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村,民主管理,便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依法治村,民主管理、依法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普法、学法、用法的过程。加上建立集有关法律法规于一身的“村民自治章程”,既规范着村级事务的管理,又规范着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有利于从管理的“真空状态”转变到村级各方面事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依法治村是从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村行政体制解体后所形成的“管理真空”问题开始的。它一旦启动便未停留在初期简单的“治乱治难”上面,而要受事物内在惯性驱动向更广阔的方面发展,由此引出了全面建章建制、管理村民事务的新内容。目前,依法治村包括村干部职责、村级财务管理、计划生育、宅基地划分使用、上缴提留款、外来人口管理、治安、村庄规划、民事调解、征兵、献血等众多内容。

(三)有利于从压制型管理向依法管理转变

由于受传统体制的影响,过去农村干部的法制观念淡薄,管理手段简单,遇到问题往往用简单粗暴、甚至侵犯公民权利的违法手段管理群众。通过依法治村,村干部懂得了过去的许多做法是违法犯法的,今后要使用新方法,要依法进行民主管理。通过制定村民公约,明确违反规定的处罚办法,且由群众表决通过。村民自己举手同意的规定执行起来总是容易一些,即使不遵守也可按规定处罚。通过制定管理章程,依法管理,使得过去的压制型管理方式得到改变,而且开创了“弃人治,行法治;反对独断专行,提倡科学民主”的工作新局面。

(四)有利于从干部“治民”向“干部村民互治”转变

在我国农村,历来是干部管群众,群众是被管理对象。村干部对上级党政部门负责,不对村民负责,他们代表上级部门管理村民。实施依法治村后,一方面使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民主意识有了提高,产生了“村民受法律约束,村干部也要受法律约束”的要求;另一方面,上级政府组织也要求村干部带头守法,使管理活动、财务活动、公款请客活动制度化、公开化。于是,还政于民、对村民负责、受村民监督成为依法治村运动中逐步发展呈现的新内容。建立村级事务“公告栏”,制定“十不准”、“八公开”、“十议八公开”等制度规则,使约束、监督村级干部成为依法治村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建设是依法治村的关键

依法治村,关键在于加强村党支部、村委会班子建设,使其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联产责任制,解放了被桎梏的生产力。农村经济改革之后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生产相对分散了,农民生活相对独立了,人财物的流动频繁了。这在客观上增大了对农民的管理教育工作的难度,加重了维护治安的任务。要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形势,农村党的基层领导必须改善和加强,基层政权必须强化。只要加强和改善了农村党组织的领导,强化了村委会建设,依法治村便有了根本保证。

三、依法治村的具体措施

依法治村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当逐步使依法治村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路子。具体来说,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村支部、村委会每年都将法治建设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组建由村支书任组长的村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并设立村法治办,配备专职法治建设工作人员1名,由村文书具体办公和处理日常事务。同时加强领导小组成员自身学习,切实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每年制定依法治理实施方案和依法治理年度工作意见,使依法治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另外,各村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可设立四个工作组:即思想工作组、普法工作组、纠纷调解组、治安管理组。充分发挥这些组织的作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抓好普法工作,调解好各种民间纠纷,落实防范措施,做好村民管理,维护良好的农村社会秩序。

(二)建章立制,规范行为,把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管理轨道

依法建章立制是实施依法治村的重要手段。严格按照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经过村民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将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与工作程序以及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内容纳入其中。以制度管理村级事务,使村级重大事务不因村干部的换届而随意改变。同时实行村务公开,要从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和涉及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人手。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凡属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村里的重大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实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极力防止村干部以权谋利,克服不正之风,密切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三)建立和健全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治

依法治村涉及的对象是村。由于范围小、涉及事物多,在村规民约中,规定村务管理的方方面面,而且各村都有自己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介于国家成文法与民间习惯性之间的一种“准法律”,它是两者的一个有机结合,它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延伸和补充,是村民自治的必然要求。村民通过对村规民约的遵守,养成习惯,也就提高了遵守国家其他法律的自觉性,提高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目前,我国农村村规民约建设的滞后和不规

范,使一些村镇难以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也使村民自治形同虚设,严重地阻碍了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也妨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一是村规民约制定主体不规范。一些村领导班子软弱涣散,各种工作无人管,村务管理制度化更是无从谈起;还有的村虽然制定了村规民约,但内容不符合本村实际情况,形同虚设。也有些村的村规民约是村干部一个人或几个人闭门造车造出来的,并强制村民执行,广大村民缺乏认同感。二是村规民约的实施缺乏组织和程序的保障,效果欠佳。比如,对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如何惩处,由谁负责惩处等等,均缺乏相应的规定。三是一些村规民约的内容不符合国家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以及有关规定,个别的村规民约甚至与国家法律相抵触。还有,立约技术普遍欠缺。针对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在抓以教育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必须依据宪法和刑法、民法、以及和农村生产生活有直接关联的土地法、森林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税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村规民约,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通过反复修订后公布于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其共同遵守,以确保依法治村,提高自治绩效。

(四)深入持久地开展普法教育,提高法制意识

在开展普法教育中,“两委”班子成员要充分认识到要把普法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深入人心、深得人心,就必须紧紧围绕党的农村中心工作来开展,否则就会偏离方向,不受村民欢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农村不同季节、不同层次、不同人员,因人而宜、因时而宜,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使普法教育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首先,明确普法的指导思想、学习目的和意义,改变和解决农民只管种地,普法教育与己无关的错误认识。通过开展“法律进农户”活动以及广播电视、报刊、板报、法制讲座等多种法制宣传活动,广泛普及以《宪法》为核心的与村民生产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依法办事的意识,能够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其次,党支部、村委会成员带头学法用法,做全村依法办事的带头人,结合农村实际,有重点地学习村委会组织法、土地承包法、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知识。

四、结语

依法治村工作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关系到农村社会的持久稳定,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村民自治中必须坚持依法治村,切实提高村民自治的绩效。

第二篇:关于村民自治依法治村调查情况报告

关于村民自治依法治村调查情况报告

3月15日,按照市委统一安排,由市政协副主席崇斯兰牵头,组织政法委、民政局等单位对新街乡、关塘集乡村民自治、依法治村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法律赋予群众的四项权利,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所在。我市在村民自治中,围绕核心、抓住关键,不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依法选举,保障村民民主权利。几年来,我市把民主选举工作作为村民自治的关键和前提加以高度重视。全市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在严格的法律和得力的政策推动下,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快车道。民主选举进程稳健,已接近尾声。据不完全初步统计,参提率达到92.6%,正式投票参选率达到94%。实践证明,市出台的选举方案操作性强,民主广泛,群众满意。

村务分开民主管理,保障村民政治权利。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实质就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2004年8月,市委责成市委组织部牵头,农委、民政等部门配合,对全市村务公开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根据中央两办《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结合本市具体情况,提出《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由市委政府两办下发。

1、民主决策。村民代表会议是我市实行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全市普遍落实。各村委会每年都召开2—4次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村务。其内容主要有:听取审议村委会工作报告,决定公益事项,实行一事一议,所作出决定经全体代表的2/3以上通过,提高了决策的民主性和有效性。

2、村务公开与监督。主要抓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明确村民代表的监督职权。村委会实行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制度,村民代表会议对村委会委员工作和制度执行情况,村经济及公益事业发展情况提出意见,进行审议,实行监督。二是抓村务公开,在公开内容上分为财务公开、村务公开、政务公开三类,具体公开内容、程序、时间、形式等有实施细则规定;如:在公开方式上,主要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发挥村务公开栏或墙(黑板)等主阵地作用,按时公布;运用村级有线广播向村民公布宣传;打印成文字材料送到农户。三是建立村务公开和理财监督小组,监督小组成员从村民代表中选举产生。

3、民主管理。我市制订了以下两方面的制度:一是《村委会工作制度》、《三年任期目标》等干部行为约束制度,使村委会干部按章办事。二是全市100%的村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村民自我管理的制度,制约村民行为。同时,发挥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作用,这种双向约束机制,使干部管理有依据,村民行为有规范,使村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

民主建设成效显著

随着村民自治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使我市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第六届村委会选举,加大了候选人资格审查环节的力度,使得一批政治上坚定、文化程度较高、年龄轻事业心强的人才脱颖而出。据不完全统计,已选出的新一届村委会主任301人,党员300人,占99.6%;大专、高中129人,占43%,初中172人;年龄平均44岁,整体素质比上届提高,村级组织建设得到加强。

干群关系大大改善。一方面,村干部民主意识加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办事透明度高,村干部感到村民对自己信赖,增强了对村干部的信任感,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

使,同心协力把村里的事情办好。

新街乡在村民自治的实践中,注意四个民主协调推进,并在推进中有所发展、有所突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新街乡顺利地将原16个村合并为9个村后又圆满地完成了村委会选举任务。总结新街的成功经验。最实在的一条就是村民自治功底扎实,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不是光上了墙,而是落在了群众的心上。三年来,干部为民办实事,如修水渠35公里(其中水泥护坡4公里),12座头,通过村民会议,群众出资筹劳自挖当家塘100面,修村道路75公里等,搭起了干部与群众的连心桥。并村后,村民代表会议参会率88%至99%,群众民主议事积极性高涨,村民讲:“乡领导为我们着想办实事,村干部为我们费了事少心面,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村里的工作。”

村干部民主决策意识明显增强。村民自治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政议事的积极性,村干部的民主决策意识明显增强。过去村里的事往往是一个人或几个人说了算,有的还因决策失误造成损失。现在规范了决策程序,重大问题都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工作中失误少,干部的威信高了。如新街凤阳村玩具厂有的提出承包向村缴3万元,村民有意见,村委会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公开招标,结果以9.3万元成交。

稳定了农村社会秩序。依法治村、民主管理使干部群众的公德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得到提高,瞻养老人、邻里和睦、婚丧从简等悄然兴起,打架斗殴、封建迷信等现象得到遏制。冶山铜闸村,按照村规民约,“厚养薄葬树新风”的条款,采取送“警告礼”的办法,即村委会买只花圈送至丧户,并宣传节俭办丧事,起到了教育作用。新街山尖村,因缺水常打架斗殴,经村民会议决策村民自愿集资筹劳挖了一条面50亩的当家塘,使争水的矛盾消除了。

存在问题建议对策

关于村民自治,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天长72%的人口在农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搞好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农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对保持全市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的稳定和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部分基层干部则认为:上面把农民素质估价太高,村民自治搞早了,他们并没有理解村民自治的深刻意义。为使我市村民自治健康开展,提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现提出以下三个方面建议:

1、从根本上抓起,提高村民自治的认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竞相发展,村民的自主性、流动性大大增强,我市农村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地组织管理不能适应,因而有些村组织处于混乱;村民自立意识确立,但有些村民对全局不够了解,对上级政策缺少理解,因而对上级下达任务存在抵触情绪,影响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村民的自治要求提高,但一些村民主监督、村务公开留于形式,因而村民对村干部思想、作风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有不满情绪。客观地讲,通过调研我们已看到了很多问题。目前,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文化素质还相当薄弱,这种不足不仅存在于广大农民身上,也指基层少数干部。部分群众把法律和政策为我所用,要权利而不尽义务,基层少数干部不依法规程序办事。这些问题不仅妨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各项任务的落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和政府同群众的关系。目前村民的自主、自立、自治的意识增强了,过去长期沿用的行政命令的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已不再适应,全面落实《村委会组织法》,实行村民自治已成为我市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这是新形势下党教育和组织农民的好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培训班,也是推进农村发展的突破口。村民自治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有它重要的战略意义。党和政府在农村的全部工作基础是把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对村民自治工作的认识,从思想上弄清楚:在农村谁是主人、谁有权力、谁能作主、谁最公正的问题,真正把广大农村群众的主人翁位置摆准。只有这样,农村工作

才能提高水平,打开新局面。

2、从示范中推进,保证村民自治有序有效进行。《村委会组织法》在全国试行10年,正式实施7年,但在我市这项工作起步较晚,同时前期也不规范。目前,村民自治活动开展的还很不平衡,为此在全市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是必要的可行的,即以《村委会组织法》为依据,以加强村级组织建设为核心,以实现村民自治为目标,选择领导思想认识深,工作积极性高,村组织建设好的乡镇作为全市的先行示范乡镇。其它各乡镇都要求确定2—3个先行村,在搞好示范的基础上,以点带面,推动全局,保证全市整体推进的规范化。

3、靠组织保证,提高村民自治的水平。为加强对村民自治中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村民自治整体水平的提高,市要成立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组,领导全市的村民自治工作;各乡镇成立领导小组,各村以村委会为工作小组。民政部门承担组织协调工作,并强调组织、宣传、农委等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发挥部门作用,齐抓共管,共同抓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工作。

4、加大督查力度,促进村民自治均衡发展。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天办[2005]9号),这是我市把17号文件精神贯彻到基层的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性较强的文件,也是对当前全市农村管理中突出矛盾的回应,对后三个民主薄弱环节的强化和规范。一些乡镇村务公开留于形式,甚至搞假公开或不公开;有的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不民主,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乡镇领导对村务公开不重视,对出现的问题不加以解决。而新形势下村民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要求村务公开和透明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而村民针对村务管理问题上访,在我市上访高峰表现在村委会选举过程中。新街的实践证明,凡是村务公开搞得好,选举程序依法的地方就稳定,反之就容易出现问题。所以,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也影响民主选举的进程和效果。

为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我们认为,今后要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的同时,应加大对全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检查的力度,以17号文件精神和市实施细则为标尺,本着边检查、边指导、边整改、边规范的原则,切实把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及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

第三篇:村民自治村村规民约

计划生育自治村村规民约

一、每个村(居)民都要自觉遵守国家计生有关法律法规,积极参加计生宣传活动,自觉参加诚信计生活动。

二、已婚育龄妇女都要积极参加婚育学校学习、培训;每个未婚青年都要自觉学习党和国家的计划生育方针政策,带头实行晚婚晚育。

三、凡符合条件申请生育的已婚育龄夫妇,都要做到持证生育,并及时落实节育措施;安排生育指标和落实放环的已婚育龄妇女,每月主动向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汇报经情、环情;落实结扎措施的育龄妇女和环、孕检服务对象,如计划外怀孕的,应及时报告并按期落实补救措施。

四、每个村(居)民都有对违犯计划生育规定的人员进行举报的职责和义务。

五、凡是本村(社区)以外的育龄妇女,都要持所在县、乡计生主管部门出具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纳入本村(社区)管理;外出30天以上的本村(社区)育龄妇女要在外出前向村(居)委会说明情况;并申请办理有关证明,接受本村(社区)及流入地双向管理。

六、对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和本村(社区)计划生育村规民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凡违反本村规民约的,按村(居)委会与所有已婚育龄夫妇签订的《诚信计生协议书》有关条款处理。

第四篇:坚持依法治村 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依法治村 促进民主法治建

十八家村紧邻平铺集镇,属半山半圩地区。全村辖33个村民组,3.6平方公里,共有522户,总人口1840人。耕地面积2091.8亩,水面450亩,山林627亩,平新公路、平马公路穿村而过,家家户户通上了沙石路。村有一个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共91名党员。有五保户21户,低保户45户。境内有3家私营企业(两个粮饲加工厂和一个水泥预制厂),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导,2008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4554元。

近年来,我村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在加强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治,在自治过程中规范民主,在扩大民主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县司法局、民政局及镇有关领导的帮助下,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全体村干部与广大党员、群众的密切配合下,平铺村在民主管理、依法治村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评为“五好”村党支部、繁昌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繁昌县优秀村班子、廉政文化“六进”示范点,2008年全镇综合考核第三名。现将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村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组织村干部反复学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及中央、省、市、县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相关文件。村委会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落实组长负总责,副组长具体抓,其他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切实地做到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

二、深入学习,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法治意识。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普法规划和每年的普法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大家认识到“民主管理、依法治村”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

三、健全规章制度,依法治理各项

事务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才能使依法治村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平铺村在开展依法治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实践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

(一)健全和完善了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

管理制度。

一是健全党支部、村委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保证了选举工作严格依法进行。村“两委”干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选举法》,实行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充分体现了村民的心愿。二是建立和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了凡是村里的大事,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

作出决定。

三是建立健全了以《平铺村村民自治章程》和《平铺村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都报镇审查备案,坚持了合法性、针对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民主性的原则,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使村管理做到行之有规、处之有据,实现村民和村委会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

理。

四是健全和完善了以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使村干部各项管理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健全完善了保障监督机制。一是建立了村民主监督小组。村民主监督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向全体村民负责。具体负责监督和检查村级财务,村民自治章程及其它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创建活动管理、监督和考评工作。二是建立民主监督平台,增加村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栏,研究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定期向群众公布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财务收支、宅基地使用等,受理群众对村里工作的建议、意见及有关违法违纪的举报,保证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处理村务。

四、扎实推进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村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以来,由于领导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巩固村级班子。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村干部民主议事,依法办事的意识明显增强,干事业谋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其他组织进一步理顺,基本达到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和经济组织为依托,其他村级各类组织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村“两委”较好地坚持了民主议事和依法办事制度,对重大项目的决策都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在群众中树立了

较高的威信。

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又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部之间的隔阂,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过去村干部觉得棘手的一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如农村土地、宅基地的纠纷问题,过去一直困绕着村干部,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了,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了,遇事找法的意识增强了,既减轻了村干部的负担,又密切了干群关系。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管理。在创建活动中,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实现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照章办事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习惯。四是村风民风好转,社会秩序进一步稳定。通过深入开展法德教育和综合整治,全村的社会治安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调处及时,做到一般纠纷不出村,哪里发生、哪里调节,矛盾调处率达100%,杜绝了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上访事件。利用矛盾纠纷调解时机,以案说法,进行现场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在镇司法所的指导下,加强与刑释解教人员的联系,不定期与其进行谈话,帮助他们改过自新,早日融入社会。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村风民风得到好转,社会稳定的局面正

在逐步形成。

五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完善民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由于决策透明、科学,经营规范、管理民主,促进了村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比上年同期增长9.7%。“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建制,避免形式主义,将此项工作推向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委会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提高农村民主和法制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把民主法治精神贯穿到我村的各项工作中去,切实推进我村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

献。

【字体:

大 中【推荐发送】

小】

第五篇:坚持依法治村 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依法治村 促进民主法治建设

青坪村紧邻泥高乡,是全乡的北大门。全村辖6个中心组,21个村民组,共24平方公里,共有752户,总人口2923人。耕地面积7167.8亩,全为旱地,山林627亩,道德公路穿村而过,家家户户通上了电。村有一个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共62名党员。有五保户21户,低保户154户。,全村以农业生产为主导,2009年全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250元。

近年来,我村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在加强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治,在自治过程中规范民主,在扩大民主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县司法局、民政局及乡有关领导的帮助下,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全体村干部与广大党员、群众的密切配合下,青坪村在民主管理、依法治村工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先后被评为“五好”村党支部、泥高乡先进基层党组织、泥高乡优秀村班子,2009年全乡综合考核第一名。现将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扩大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创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式。为了加强这项工作的领导,村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组织村干部反复学习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方略,及中央、省、市、县关于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相关文件。村委会将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及时成立了以村党总支书记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村两委委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落实组长负总责,副组长具体抓,其他成员分工负责的工作责任,切实地做到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认识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

二、深入学习,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和村民的法治意识。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采取有效措施实施普法规划和每年的普法计划,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法制宣传栏等形式,向村民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通过多种形式的普法宣传,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使大家认识到“民主管理、依

法治村”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村干部的民主管理能力。

三、健全规章制度,依法治理各项事务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才能使依法治村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平铺村在开展依法治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实践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设工作:

(一)健全和完善了以“四民主两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管理制度。

一是健全党支部、村委会按期换届选举制度,保证了选举工作严格依法进行。村“两委”干部的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选举法》,实行差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当场公布,充分体现了村民的心愿。

二是建立和健全了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做到了凡是村里的大事,尤其是与村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都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按多数人的意见作出决定。

三是建立健全了以《青坪村村民自治章程》和《青坪村村规民约》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管理制度。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都报乡审查备案,坚持了合法性、针对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民主性的原则,明确村民的权利和义务,村各类组织之间的关系和工作程序,以及经济管理、社会治安、村风民俗、婚姻家庭、计划生育等方面的要求。使村管理做到行之有规、处之有据,实现村民和村委会

成员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四是健全和完善了以村务、财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制度,使村干部各项管理行为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二)健全完善了保障监督机制。

一是建立了村民主监督小组。村民主监督小组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向全体村民负责。具体负责监督和检查村级财务,村民自治章程及其它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并负责创建活动管理、监督和考评工作。二是建立民主监督平台,增加村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村建立了村务公开栏,研究关系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定期向群众公布村里的重大事项和群众关心的财务收支、宅基地使用等,受理群众对村里工作的建议、意见及有关违法违纪的举报,保证村干部依法行政、依法处理村务。

四、扎实推进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村开展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以来,由于领导工作到位,措施得力,创建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进一步巩固村级班子。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村干部民主议事,依法办事的意识明显增强,干事业谋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村其他组织进一步理顺,基本达到了以党支部为核心,以村委会和经济组织为依托,其他村级各类组织相互配合的工作格局。村“两委”较好地

坚持了民主议事和依法办事制度,对重大项目的决策都经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

二是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既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又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消除了干部之间的隔阂,党群、干群关系得到改善,过去村干部觉得棘手的一些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如农村土地、宅基地的纠纷问题,过去一直困绕着村干部,在开展创建活动中,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了,村民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了,遇事找法的意识增强了,既减轻了村干部的负担,又密切了干群关系。

三是进一步规范村级管理。在创建活动中,建立和健全一整套民主管理制度,实现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照章办事已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习惯。

四是村风民风好转,社会秩序进一步稳定。通过深入开展法德教育和综合整治,全村的社会治安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人民内部矛盾纠纷调处及时,做到一般纠纷不出村,哪里发生、哪里调节,矛盾调处率达100%,杜绝了越级上访或群体性上访事件。利用矛盾纠纷调解时机,以案说法,进行现场法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在乡综绐办的指导下,加强与刑释解教人员的联系,不定期与其进行谈话,帮助他们改过自新,早日融入社会。在全村的共同

努力下,村风民风得到好转,社会稳定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五是进一步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通过完善民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由于决策透明、科学,经营规范、管理民主,促进了村经济快速发展,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比上年同期增长9.7%。

“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全体党员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法建制,避免形式主义,将此项工作推向深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村委会将一如既往,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推进农村依法治理,提高农村民主和法制化管理水平,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把民主法治精神贯穿到我村的各项工作中去,切实推进我村民主法治化建设进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下载坚持依法治村,提高村民自治绩效(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依法治村,提高村民自治绩效(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埤城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范本) 埤城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经2009年3月2日埤城村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口与......

    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公约

    东大街会馆巷社区计划生育居民公约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人中与计划生育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在社区建立计划生育“自我管......

    春天村村民自治章程

    春天村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保障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利,调动村民建设社会主......

    村民自治村的标准

    村民自治村的标准根据目前了解的村民自治合格村的条件:近三年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达到80%,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5%,没有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行为,无......

    XX村《村民自治章程》

    XX村《村民自治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依法实行村民自治,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促进本村四个文明建设,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制定......

    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社区计划生育居民自治章程为全面规范居民的计划生育行为,实施依法治村(居),居民自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结合本社区实......

    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甘肃省人口与计 划生育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条例 》等有......

    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村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章程 (2011年6月16日村民大会通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为使计划生育工作落实“三为主”,推行“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促进新农村新家庭建设,根据国家《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