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学案冀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难忘九一八》学案冀
教版
第18课难忘九一八
一、课程标准:
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二、学习目标和要求、知识与技能: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过程与方法:多渠道收集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地图、音像等,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基本史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爱憎分明;中国共产党顾全大局的博大胸怀。
三、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2、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
四、学法指导:
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到1937年的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最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时期。课文三个子目内容紧密联系,围绕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展开: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开始;此后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中国人们开始了局部抗战;民族的怒吼反映了民族危机加剧背景下中国民众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到了;西安事变是国民党爱国将领在民族危亡、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发动的,事变的和平解决初步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一、局部抗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一个重要步骤)
、原因(补充)
2、经过:
时间
年9月18日,借口:驻扎在我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有预谋地炸毁
铁路柳条湖附近的一段路轨,污蔑中国军队搞破坏,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称为
。面对日军的进攻,国民政府采取了
政策,导致
的沦陷。
3、国民政府不抵抗的原因:
不抵抗的恶果
4、影响
二、民族的怒吼(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进一步扩大,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背景:1933年,日本侵犯
,国民政府
。1935年,迫使
与
签订
,中国驻军
随后在五省策划,妄图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一二九运动:
(时间)在
爆发一二九运动,口号:
3、影响:
三、西安事变、背景:(补充中国面临的两种前途;原因;目的)
2、经过:
2月12日,国民党将领
和
发动“兵谏”,扣押了
,并通电全国,要求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又称。
3、问题解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主张,并派出了以
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到西安调停。经过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4、意义:
五、练习检测
(一)达标反馈、下面不属于一二九运动的口号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c、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D、反对华北自治
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派到西安调停的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朱德
D、周恩来
3、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是在()
A、上海
B、北平
c、沈阳
D、长春
4、西安事变又称()
A、七七事变
B、双十事变
c、双十一事变
D、双十二事变
5、XX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
A、75周年
B、72周年
c、71周年
D、70周年
(二)延伸拓展、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接受共产党的领导
B、打击国内投降派
c、取蒋而代之
D、逼蒋抗日
2、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的根本原因是()
A、缓和国内社会矛盾
B、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
c、摆脱经济危机
D、英美忙于应付本国经济危机
3、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A、卢沟桥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九一八事变爆发 4、1931年,导致日本占领中国东北的侵华事变是()
A、西安事变
B、华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九一八事变
(三)巩固练习阅读下面材料:
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此”指什么时候?
材料体现了一种什么政策?
(3)这一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
第二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优秀学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九一八事变的时间、经过和结果;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时间、经过和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探究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激发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构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的学习,要热爱中国共产党。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其意义。学习准备:多媒体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夜,日军侵略军有预谋地制造了________________,却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爆发了。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____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________________,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____________之战是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东北守军与日军第一次激烈的战斗,在____________将军率领下,中国守军与日伪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付出重大牺牲。
2、国民政府东北军将领________________和十七路军将领________________,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多次要求蒋介石________________。蒋介石不但不接受他们的建议,反而调动大批军队要围攻红军。1936年12月初,蒋介石带领军政要员到了________,督促张学良、杨虎城出兵进攻陕北红军。
3、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________日,伟大的爱国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________”。他们通电全国,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_____”。
4、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________________。党中央派________________等到西安调停,与各方面进行协商。周恩来提出:只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释放他,以争取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分组学习,合作交流。
1.九一八事变爆发于哪一年?你能说说它的简单经过吗?
2.九一八事变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面对它的结果,你有什么感想。
3.中国共产党于何时提出了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4.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怎样的情况下发动了西安事变?说说你对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的评价。
5.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历史意义?
三、反馈检测,拓展运用。
(一)为检查学生对本课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提升的情况,多媒体出示检测题:
1、驻东北日军于1931年9月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铁路,是为了()A.发动甲午战争制造借口
B.发动九一八事变制造借口 C.发动一二八事变制造借口
D.发动卢沟桥事变制造借口
2、九一八事变前后,蒋介石提出“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之态度„”其态度表现在行动上就是()
A.攘外必先安内 B.幻想国际联盟伸张正义C.不抵抗 D.等待日本主动撤兵 3、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生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4、关于西安事变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目的是逼蒋抗日
B.主要原因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
C.结果是实现和平解决
D.意义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5、如果你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可能出现在西安谈判场景中()A.张学良 B.蒋介石 C.毛泽东 D.周恩来
6、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那么当时的中国可能出现的局面是()(1)中国内战规模扩大(2)日本趁机吞并中国
(3)亲日派上台,有利于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4)全国形成抗日救亡高潮
A.(1)(2)B.(2)(3)(4)C.(1)(2)(3)D.(1)(4)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避免冲突,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而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则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1)根据材料指出当时国民党政府处理九一八事变的政策,并分析由此导致了什么后果?(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东北军民和中国共产党采取的“积极的应对措施”各有什么表现?
(3)国共两党采取不同的对策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
第三篇: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难忘九一八》教案04
难忘九一八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知道九一八事变的时间、地点、结果;简单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了解日本在东北三省犯下的战争罪行;记住西安事变的时间、地点、目的和意义。通过九一八事变发生背景的分析,从而理解日本侵华政策,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西安事变的形势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阅读、简述柳条湖事变的真相,培养学生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材料,让学生通过学习史料了解历史的真相。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归纳了解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日本欠下中国人民的累累血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让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侵略政策的第一步,同时介绍日本的侵略罪行、东北人民的英勇抗战,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介绍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使学生感受到张学良、杨虎城的正义感和爱国责任感,认识共产党人以民族利益为重的博大胸襟,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共产党。
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产生的原因及后果。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日本侵华政策的由来和九一八事变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在每年的九月十八号晚上九点十八分,我国东北的沈阳都会撞钟和拉响防空警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耻。为什么这个日子让人莫齿难忘,痛心疾首呢?究竟在九月十八日发生了什么事?下面我们通过14课《难忘九一八》的学习,一起来探讨答案。【视频】:下面我们带着问题先来看一段视频,思考1931年的九月十八日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
【回答】:1931年9月18号夜,日本在沈阳北郊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讲述】:因为这次事件是发生在九月十八号,所以称为“九一八事变”。刚才同学们已经说到当时日本是有预谋地制造柳条湖事件,那么这次事件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70页中间的蓝色小字部分的内容,待会请一位同学来简单概述一下。【提问】:当时日本是怎样有阴谋的制造“柳条湖事件”的?
【回答】:当时日本关东军以巡查铁路为名,然后自己炸毁柳条湖的一段铁轨,反诬是东北军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总结】:当时,日本关东军的中尉河本自爆南满铁路的柳条湖段,然后将三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以此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所以说日本是有预谋地行动。
【讲述】:早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制定了对中国的侵略扩张政策,强调日本未来“权力上扩张方向应胃中国”,并逐步形成了以灭亡中国为首要目标,进而吞并亚洲的大陆政策。1927年,日本田中内阁召开“东方会议”,确定了“使满蒙脱离中国本土”,置于日本势力之下,又日本参与该地的主权,并由日本担当该地的治安工作,以建立全面侵华阵地的侵华方针。会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上了密折,折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满蒙,就是指中国的东北三省和蒙古地区”,日本把灭亡中国作为国策,“九一八事变”就是日本侵略中国国策的体现第一步。
【设问】:日本为什么在1931年向中国发动侵华战争呢?还有什么因素促使日本对外扩张的呢?
【讲述】:1929-1933,爆发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日本国内矛盾日益尖锐,为了转嫁危机,日本将矛头转向了中国。
【提问】:在长春和旅顺之间的这段铁路就是我们书上提到的“南满铁路”。在旅顺这个地方,有没有看到一面绿色的旗帜?旁边写着什么? 【回答】:“日本关东军司令部”
【设问】: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地上却有日本军队的司令部?为什么在中国的东北却有一条不属于中国管理的铁路呢?
【讲述】:其实,南满铁路本来不是日本控制的,而是沙俄。1896年,当时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了中俄密约,允许沙俄在中国的东北修建铁路。1898年,沙俄又逼迫清政府把旅顺和大连湾附近的地区“租借”给他(25年租期),并改为“关东省”,1905年,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三省进行了一场战争,最终俄国战败了,把“关东省”和“南满铁路”转让为日本。后来日本就在关东省驻军,实行殖民统治,这些军队就称为“关东军”。它是侵略中国的急先锋。
【提问】: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日本一直以来都对中国“垂涎三尺”日本对中国有过哪些侵略史实?
【回答】:甲午战争——掠夺巨款和台湾省。
瓜分狂潮——划福建为势力范围。
八国联军侵华——掠夺中国赔款和主权。
日俄战争——继承俄国租借我旅顺、大连及南满铁路。
【提问】: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当时中国政府的最高代表蒋介石实行什么政策呢?后果又如何呢?
【回答】:蒋介石实行的是不抵抗政策,结果中国东北三省沦陷。
【讲述】:当时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日本仅仅用了四个月18天的时间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全部沦于敌人的手中。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什么概念呢?相当于3个日本国土面积。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三万同胞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提问】:面对的日本残暴的殖民统治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东北人民怎么做呢? 【回答】:他们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进行抵抗,中国共产党员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故事】:学生讲述杨靖宇的抗日事迹。(日本砍下杨靖宇将军的头颅,并解剖,胃里面只有棉花、树皮、小石头)
【提问】: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后,有没有就此停止侵略中国的步伐? 【回答】:没有。
【过渡】:日本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华北。中日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了什么主张?
【回答】: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民国政府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讲述】: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是当时中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提出,符合了中国人民的要求。当时被蒋介石调到陕西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十七路军将领杨虎城接受了中国的主张,劝解蒋介石联共抗日。同学们,你知道张学良的父亲是谁吗? 【回答】:张作霖。
【讲述】:张作霖是被日本炸死的。当时东北军里面的很多将士都要求打会东北老家,这对张学良的影响很大。张学良怀着国仇家狠,强烈要求抗日。但是当时蒋介石却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回答】:当时蒋介石不但没有接受张学良等的主张,还调重兵到陕西围剿红军,同时督促张学良和杨虎城加紧围剿红军。
【讲述】:当时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实质上是在要求对外的幌子下,继续对红军进行围剿和对日本的妥协。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多次劝告无效的情况下,只能发动“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视频】:现在请同学们观看 “西安事变”的视频,找出“西安事变”的时间、性质和目的。【回答】:西安事变的时间是在1936年12月12日,它的目的是逼蒋抗日。为了逼蒋抗日,为中华民族谋利益,所以其性质是一个爱国的“兵谏”。因为西安事变是在十二月十二日发生的,所以也称为“双十二事变”。
【讨论】:西安事变震惊了中外,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如何处置蒋介石呢?是杀蒋?还是放蒋? 【回答】„„
【总结】:西安事变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不同的意见,亲日派的主张杀掉蒋介石。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开始的时候也是主张杀掉蒋介石,后来主张和平解决。为什么呢?因为蒋介石是国民政府的最高统帅,他的地位在中国暂时是无人可以代替的。杀掉蒋介石,中国势必出现全国内乱,不但达不到“逼蒋抗日”的目的,而且日本还会乘虚而入。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到西安跟蒋介石进行谈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经过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同时叶标志着中国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讲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两位发动者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命运如何呢?
张学良,1936年送蒋介石会南京,马上被送上军事法庭,被判刑10年。后来被蒋介石敕免,然后一直被软禁。后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学良要求带领军队抗日,但蒋介石一直都没有答应。蒋介石死后,跟他的儿子说了一句话“不可放虎”。所以张学良一直被软禁,直到1990年才真正得到自由,一共被软禁了54年之久。后来张学良移居美国,于2001年在美国去世。与张学良相比,杨虎城的命运更加坎坷。西安事变之后,杨虎城被迫出国考察,全面抗战爆发以后,1937年杨虎城回到中国参战。但马上被蒋介石逮捕。1949年,国民党溃退台湾时,杨虎城全家和他的。
【延伸】: 联系现实“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使学生勿忘国耻。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的质量监测。
板书设计: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 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 沈阳)
1、策划者:日本关东军
2、两个步骤: ①制造柳条湖事件; ②炮轰沈阳城,进攻北大营。
3、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4、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二、西安事变(1936、12、12 西安)
1、背景
2、经过
3、和平解决及意义
第四篇:(no.1)八年级历史 16课 难忘九一八学案 新人教版
知识改变命运百度提升自我本文为自本人珍藏版权所有仅供参考
第十六课难忘九一八学教案
一.学海导航(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九一八事变及西安事变的相关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发奋图强,振兴中华。
二、一览众山小(请你自学课本内容,独立解决以下问题,相信你能行)
(一)九一八事变:
1、时间:
2、地点:
3、经过:日军制造事件,诬称是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
4、结果:①由于国民党当局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中共派等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思考: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二)西安事变:
1、目的:(思考:西安事变的背景)
2、时间:月
3、人物:
4、经过:扣押了,实行“兵谏”
5、和平解决:①中共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一切力量抵抗日本的侵略。②中共代表:③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的主张。
④意义:。三.更上一层楼(要求: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日本侵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
2、面对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态度是否一样?说明了什么?
3、在十年内战中,蒋介石杀害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西安事变捉住了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不仅主张不杀他,反而主张和平解决,释放他。说说为什么?
四.当堂达标(独立完成,组内交换矫正、评价)
(一)选择
1.日本侵占东北三省是在()
A、一、二八事变后B、八一三事变后C、七七事变后D、九一八事变后 2.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 C、国民党内部矛盾加剧D、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3.发动西安事变的两位国民党将领是()
A、李大钊蒋光鼐B、张学良杨虎城C、冯玉祥杨虎城D、张学良吉鸿昌 4.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最有利于()
A、中国国民党B、兵谏部队C、中国共产党 D、中华民族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一二·九”运动爆发B、瓦窑堡会议召开 C、“八·一宣言”发表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6.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派员与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
(二)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西安事变引起了国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强烈反响。日本企图挑拨亲日派扩大内战,以便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暗中支持何应钦向西安进兵。掌握南京国民政府实权的亲日派何应钦,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下,主张“讨伐”张学良,企图置蒋介石于死地,取而代之。12月16日,他调大军进攻潼关,又派飞机准备轰炸西安。美国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主张和平解放。
材料二1935年,日本为侵占华北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华北事变”。华北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请回答:
1、西安事变的时间?发动者?
2、西安事变的目的?
3、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4、依据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够和平解决?
5、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谁?
第五篇: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道光帝时)
2、英国鸦片走私的根本目的?
①在中国小农业、家庭手工业占主导,英国货物很难在中国销售。②英国商人发现鸦片交易可以牟取暴利。
3、鸦片走私危害:
①大量白银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 ②鸦片使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 ③军队战斗力削弱;
④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4、道光皇帝为何接受林则徐的戒烟建议?
①大量白银外流;②军队战斗力削弱;③对清朝统治构成了威胁。
5、英国倾销鸦片对中英的影响?结合鸦片走私危害
6、“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林则徐
7、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8、林则徐戒烟措施:①暗访调查②缉拿烟贩③强制外商交出鸦片④虎门海滩强制销毁。意义:虎门销烟震惊世界,它维护了民族尊严,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9、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①保护鸦片走私活动②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
1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为了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11、《南京条约》内容: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西班牙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④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税,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12、《南京条约》的影响: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③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④西方列强蜂拥而至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3、《五口通商口岸》是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建立租界(最早出现在上海)
14、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5、《南京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 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2、发动原因:英国不满足已取得的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3、1856年10月,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英国、法国组成英法联军 4、1858年5月与英、法、美、俄签订《天津条约》
5、《天津条约》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南京、汉口等10处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可在长江自由航行。
6、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战争实际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7、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8、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①开放天津为商埠②割九龙司给英国③赔偿英法白银各800万两
9、沙俄采用威胁、政治讹诈的手段割让中国东北、西北共150万平方千米土地。《瑷珲条约》60万、《勘分西北界约记》44万、《北京条约》40万、《改订条约》7万。涉及人物奕山
10、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1851年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击毙洋人华尔
11、湘军首领曾国藩、淮军首领李鸿章。
第三单元收复新疆 1、1865年阿古柏占领新疆喀什噶尔,1867年建国,英俄承认阿古柏政权
2、英俄为什么承认阿古柏政权?利用阿古柏控制新疆
3、左宗棠采用“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喀什葛尔。4、1884年,在左宗棠建议下,新疆建立行省。目的是确立新疆是中 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左宗棠建立兰州机器局,为攻打阿古柏发挥了重要作用。
6、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意义:①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②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第四单元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1894-1895)光绪帝 2、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3、“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牺牲于黄海海战
4、“定远舰”管带刘步蟾牺牲于威海卫 5、1895年《马关条约》①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人在口岸开设工厂。
6、俄国(法、德)为何干涉对辽东半岛的割让?损害了俄国在东北的利益。清政府给日本赎辽费3000万两白银。
7、《马关条约》的影响。①是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②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④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8、台湾爱国志士徐骧、刘永福打击日军,反对割台
9、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进一步给中国造成了哪些伤害? ①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五单元八国联
军侵华战争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900-1901年 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2、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担保②在北京划定使馆界,并允许各国派兵保卫,中国人不许在界内居住③拆除从天津大沽到北 京的炮台④允许各国在北京到山海关之间战略要地驻兵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任何反帝活动。
3、影响:①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辛丑条约》本息9.82亿白银,是最大一次赔款。
5、签订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完全成为了洋人的朝廷,主要原因? ①《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成为侵略者的瓜分对象②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③《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终形成。④此后清政府成为了洋人压迫人民的工具。
第六单元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后期以“求福”为口号
2、原因、背景?①中国在抵抗列强中失利②清政府中有志之士的觉醒
3、《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主张“以夷制夷”、“师夷之长技以治夷”被誉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之一。
4、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学习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朝统治。
5、中央以恭亲王栾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6、1861年曾国藩建立安庆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江南制造总局
7、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8、洋务运动的意义:①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9、北洋舰队的全军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10、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局 11、1881年唐山至胥各庄的铁路是中国人兴办的第一条铁路
1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①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②洋务派缺乏健全 的领导核心③顽固派的阻挠
13、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立新而不破旧,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14、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可及”。对这句话怎 么评价? 洋务派只认识到中国武器比不上西方,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因为中国的落后是全方位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科学都是落后的。这也决定了洋务派的失败。
第七单元戊戌变法(1898年6月 光绪帝)
1、戊戌变法目的:①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②巩固封建统治
2、戊戌变法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3、戊戌变法特点: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4、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①改革政治机构,裁撤冗员;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④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⑤训练新式军队。
5、严复翻译《天演论》,观点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严复是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之一。
6、《天演论》是戊戌变法的理论武器。
7、开始变法的标志是: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8、戊戌变法作用:①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②促进了近代化的进程。
9、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①资产阶级力量不足以同封建势力相抗衡,这是戊戌变法 失败的根本原因。②顽固派势力强大③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第八单元辛亥革命(1911年、宣统帝)1、1894年11月,在檀香山成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口号:“振兴中华” 2、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
3、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
4、“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①“民族”就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②“民权”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国政府;③“民生”就是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
5、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新军” 6、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首都南京,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7、辛亥革命性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8、辛亥革命作用:①推翻了清朝的统治②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这是孙中山最大的功绩)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9、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原因?①帝国主义的支持②革命派的妥协③旧官僚、立宪派施加压力
第九单元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2、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旗帜,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阵地。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四提倡①民主②科学③新道德④新文学;四反对①专制②迷信③旧道德④旧文学。
4、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文学革命”口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主张白话文;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提出改造国民性问题;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
5、新文化运动的意义:①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激发了广大 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③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第十单元近代文化教育的起步 1、1898年成立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是成立最早的大学之一;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成立的最高学府;是中国近代传播新思想的中心。
2、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北大焕然一新。3、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教育法令 4、1905年,清政府停止一切科举考试
5、废除科举的意义:①断绝了人们对科举功名的追求②推动了新式学堂的发展③促进了新思想、新观念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6、1872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后转手给中国人,被誉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第11单元、创业的先声 1、1897年夏瑞芳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成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
2、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采用“人”字型线路。
第12单元清末民初新景观
1、中华民国成立后,出现国歌、国旗 2、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
第14单元开辟新纪元
1、五四运动的时间1919年5月4日,地点:北京
2、五四运动的背景:一战胜利后,“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合理的要求,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3、五四运动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
4、五四运动所说的“内惩国贼”是指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5、五四运动结果:五四运动取得了胜利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6、6月5日以后,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成为运动的主力,并起了巨大作用。
7、五四运动意义: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8、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召开,毛泽东、董必武、何叔衡、李达等13人代表50多名党员
9、毛泽东创办了《湘江评论》
10、中共一大会议的内容:(1)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 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2)确定党的当前任务是组织领导工人运动(3)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11、陈独秀为何没参加“一大”还被选为中央局书记?①陈独秀和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②男陈北李直接推动指导了各地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第十五单元北伐战争 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①通过了“一大宣言”②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民工”三大政策③重新解释“三民主义”④创办黄埔军校。
2、国民党“一大”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
3、黄埔军校①建立党代表制和政治工作制②实行政治课程和军事课程并重的原则③注重培养学生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④孙中山任军校总理、廖仲恺任党代表、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
4、黄埔军校的意义:①培养了一大批政治、军事人才②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③为北伐战争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5、北伐战争的时间(1926年7月-1927年4月)
6、北伐战争的目的:铲除军阀势力,把国民革命运动推向全国。
7、北伐战争的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8、北伐战争的战略方针:“集中兵力、个个歼灭”
9、北伐战争中“铁军”是叶挺独立团
10、北伐战争取胜的原因?①战争的性质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意愿②战略战术得当③将士们英勇作战④国共合作成功。1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制造了“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员。12、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统治。13、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七一五政变”,屠杀共产党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第十六单元星火燎原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举行南昌起义。
2、南昌起义的意义:①南昌起义宣告了共产党人不畏强敌、坚持革命的信心②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③是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3、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八七会议”,①确立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总方针。②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4、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出政权的思路 5、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后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
6、毛泽东为何选中井冈山作为根据地?①远离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城市,敌人的统治力薄弱②地势险要,易守难攻③群众基础较好
7、毛泽东为何放弃攻打长沙?①敌人力量强大②起义军兵力分散,缺乏作战经验③农村地区反动力量薄弱。8、1928年4月,朱德、陈毅在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成立“红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9、“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第十七课两万五千里长征 1、1930年中共中央设在毛泽东、朱德开辟的赣南闽西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2、前四次反围剿成功的原因:采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3、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①中央主要领导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政策②用阵地战取代游击战、运动战③敌我势力悬殊 4、1935年1月遵义会议。意义:①确立了毛泽东在党、红军中的领导地位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③是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会议内容纠正中央主要负责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常委;决定由张闻天负总责;三人团(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负责军事。
5、长征路线:(1934年10月瑞金--冲破四道封锁线—占领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1936年10月)
6、长征的意义:①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②红军长征的胜利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7、红军为何要长征?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实行战略转移。
第十八单元难忘九一八
1、九一八事变的时间:1931年9月18日
2、九一八事变的地点:沈阳北郊柳条湖
3、九一八事变的目的:发动侵华战争。
4、九一八事变的结果: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沦陷 5、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的目的(口号)①打到日本帝国主义②反对华北五省自治③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6、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也称“双十二事变”
7、西安事变的意义: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②推动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③预示着团结抗战新局面的到来。
一、2、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主要有注入太平洋的: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注入印度洋的:怒江、雅鲁藏布江。注入北冰洋的额尔齐斯河。
3、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连接了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运河。
二、黄河的治理
1、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全程5363千米是。
2、黄河流经了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
3、黄河流经了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地形区。
4、黄河冲击形成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并为三大平原 提供灌溉水源。
5、内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孟津把黄河分为上、中、下游。
6、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支流较多。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高原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为暴雨,加是植被破坏严重,使得黄河在流经中游之后,泥沙含量大增。
7、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减慢,泥沙沉积,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8、治理黄河应标本兼治,治标的方法:加固堤坝;清理河道;兴修水利;分流。治本的方法:植树种草,保持水土,恢复植被。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
三、长江的开发
1、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全程6300千米。
2、长江流经了青海、四川、西藏、重庆、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十一省市。
3、长江流经了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
4、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把长江分为上、中、下游 上游的特点:多峡谷急流,富水能。中游的特点:多浅滩,多曲流。下游:水流平缓,江阔水深。
6、长江比较大的支流有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
7、长江的水能资源集中在上游河段,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可利用水能资源约占全国一一半,被誉为“水能宝库”。
8、宜宾以下可以常年通航,被誉为“黄金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