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党岘中学八年级第一学期历史导学案使用时间:编制人:冯胜明审核人:班级:小组:姓名:导学案编号:81LS0012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知识目标】
1、回顾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掌握所学的知识。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知识点训练题】第6课洋务运动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忻、曾国藩、李
鸿章、左宗棠主张学习西方的技术,这些人称为“洋务派”。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汽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洋务汽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
2、洋务运动的口号是什么?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答:口号:自强、求富。影响:(1)是一次失败的统治者的自救运动;(2)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3)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4)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7课戊戌变法1、1895年,《马关条约》的消息传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发动的“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维新汽的政治团体是强学会,它的机关报是《中外纪闻》。
2、1898年,戊戌变法。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103天,;在此又称“百日维新”。为变法面甘愿流血牺牲的维新志士是谭嗣同,后袁世凯出卖维新汽。主持变法的是光绪帝。强烈反对变法的是慈禧太后。
第8课辛亥革命1、1894年11月,孙中山在美国的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革命团体,口号为“振兴中华”。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兴中会、光复会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刊物,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性质是:它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孙中山推举为总理)。意义: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
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又称辛亥革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政府统治结束。
4、中国同盟会于何时何地成立?政治纲领和成立的意义是什么?答:中国同盟会成立时间:1905年;地点:东京。政治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意义: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6、辛亥革命发生于哪一年?主要领导人是谁?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时间:1911年。领导人:孙中山。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
第9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有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
2、1918年,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颂扬十月革命。年底,又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3、简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答: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意义:(1)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2)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3)新文化运动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达标测评】
一、单项选择题(20题,60分)
1、在近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
A “师夷长技”B “自强”和“求富C “民主”和“科学 D “扶清灭洋”
2、有“状元实业家"美称的近代企业家是,他创办的民族企业是()A、张之洞汉阳铁厂B、李鸿章开平矿务局C、张謇大生纱厂D、左宗棠福州船政局
3、戊戌变法的法令中,属于经济方面的内容是()A、发展农工商业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取消多余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4、严复译述的(),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
A、《海国图志》 B、《泰西水利》 C、《天演论》D、《论法的精神》
5、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年间首先发动的反清武装起
义等事情,这一地点应该是()
A、广东广州B、江苏南京C、日本东京D、湖北武昌
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这里“思想
上的大解放”是指()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促进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7、小明坐火车去旅游,当火车走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
途青龙桥的站台上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是()。
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魏源
8、新文化运动中,对封建礼教攻击最为猛烈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
9、京师大学堂设立的时间是()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变法时期C、鸦片战争时期D、辛亥革命时期
10、《申报》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是()
A、19世纪70年代上海B、19世纪80年代北京 C、19世纪90年代天津D、20世纪初年南京
1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的时间和地点是()
A、1896年北京B、1896年 上海C、1905年 北京D、1905年上海
12、在日常交往中,人们称呼“先生”或“君”开始于()
A、洋务运动后B、戊戌变法后C、辛亥革命后D、五四运动后
13、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A、李鸿章B、左宗棠C、张之洞D、康有为14、19世纪末,中国掀起了一场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其主要人物有A、林则徐、魏源B、李鸿章、左宗棠 C、康有为、梁启超D、孙中山、黄兴
15、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
这次革命()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D、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6、翻开古书,满纸都是之乎者也之类的文言文,我们今天读起来晦涩难懂。最早提出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是()
A、陈独秀B、胡适C、鲁迅D、李大钊
17、商务印书馆创办的时间和地点是()
A、1897年 北京B、1898年 天津C、1898年 南京D、1897年 上海
18、清末民初,在中国一些大城市里,男士在正式场合首选的服装是()
A、西服B、中山装C、长袍马褂D、休闲装
19、我国近代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维新变法运动D、新文化运动
20、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和废止时在位的皇帝分别是()A、唐太宗光绪帝B、唐太宗宣统帝
C、隋炀帝宣统帝D、隋炀帝光绪帝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犹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犹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材料三: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
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材料四:我们现在认定,只有“德先生”和“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1)、材料一至材料四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派别的思想?(6分)(2)、材料一至材料四反映的各个派别的主张分别是什么?(6分)
(3)、材料一的派别为了实现目的,分别创建了哪些企业?(军用、民用各写两个)(8分)(4)、材料二中派别掀起的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影响是什么?(8分)
⑸、材料三是这一派别领导革命的旗帜,是什么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了什么政权?这场革命有什么积极的影响?(12分)
第二篇:八年级历史复习学案
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复习学案
第1课 鸦片战争
1、背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2、时间:1840—1842
3、爆发标志:1840年英军封锁珠江口
4、战败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军事落后
5、结果: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内容:(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影响:(1)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启示:落后就要挨打!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1856年—1860年;主凶:英、法 帮凶:俄、美
3、列强的罪行:<1>英法——1860年10月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2>沙俄——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的程度。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1、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统治(根本原因);②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直接原因)
2、爆发标志: 1851年,洪秀全率众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
3、建立政权:(1)初步建立政权:永安建制(2)正式建立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4、巩固政权:(1)经济上: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
5、由盛转衰:1856年天京事变。
6、结果: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7、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①主观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根本原因);②客观上: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③思想上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④战略上的失误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教训、启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8、意义/影响: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是历代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鼓舞了近代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4课 洋务运动
1、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2、时间:19世纪60——90 年代
3、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的统治(根本目的)。
4、代表人物:中央:奕訢,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5、口号: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6、主要活动:(1)前期“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a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最早)b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最大)c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设备最齐全)(2)后期“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a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第一个),b张之洞创办湖北织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布局、汉阳铁厂(3)筹划海防,筹建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培养了一批近代外交、军事、科技人才。
7、★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是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8、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单纯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不触动封建制度不可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教训、启示:地主阶级的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
1、时间:1894年—1895年
2、主要战役:黄海海战(民族英雄邓世昌);辽东陆战;
3、结果: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4、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时间;1895年。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有利于资本输出,最能体现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增辟通商口岸(侵略势力深入内地)等。
5、★影响:P31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6课 戊戌变法
1、背景: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和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主要领导(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3、经过:a、公车上书 《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邀请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意义: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维新派政治团体:强学会。机关报《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 c、百日维新:
1、时间 1898年6-9月
2、内容: P35
4、结果: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戊戌变法失败。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5、★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P36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教训、启示: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7课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义和团运动(1)原因;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2)斗争对象:帝国主义侵略势力(3)运动中心:京津地区(4)口号:扶清灭洋(5)结果: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6)性质及意义:是一场反帝爱国农民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英,法,俄,德,意,日,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2)结果:1901年清与11国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赔款白银4.5亿两(赔款最多);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廷沦为帝国主义的工具,成为“洋人的朝廷”);拆毁大沽炮台派兵驻扎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3)★影响:P41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8课 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中国同盟会:(1)1905年,日本东京。(2)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机关刊物《民报》。(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
3、辛亥革命:(1)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2)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3)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4)民国纪年=公元纪年-1911 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4、★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P46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教训及启示:资产阶级革命道路(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9课 北洋军阀的统治
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10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
2、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和皇帝梦的破灭称帝:(1)1913年制造宋教仁案,引发二次革命(1913李烈钧江西湖口誓师讨袁)(2)1913年强迫国会选举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修改《总统选举法》(3)1915年公然宣布恢复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称“中华帝国”,准备元旦登基。
(4)袁世凯称帝后,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5)皇帝做到第83天,四面楚歌的袁世凯不得不宣布撤销帝制,不久即在绝望中死去。
3、袁世凯复辟帝制说明:辛亥革命反对封建主义不够彻底,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袁世凯复辟帝制很快失败说明: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②袁世凯称帝违背历史潮流,注定会失败。
4、军阀割据混战:(1)原因:袁世凯死后,各军阀勾结帝国主义列强,争权夺利。
(2)主要军阀: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军阀,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张作霖为首的奉系。(3)影响:军阀之间连年混战,肆意搜刮,民不聊生,阻碍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的发展。
第10课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开始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
3、旗帜、口号、核心思想:“民主”与“科学”
4、内容:(1)前期,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后期,宣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来颂扬十月革命
5、★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P57新文化运动是进步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领域发动的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批判封建专制思想,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近代化探索:洋务运动(学技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学制度)-新文化运动(学思想文化)
第11课 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2、爆发: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主力是北京大学生。高潮: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支援北京学生的斗争。
3、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4、结果:取得初步胜利,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5、意义: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精神:爱国主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时间: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召开。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
3、参加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4、中共一大的内容:〈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2〉通过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3〉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4〉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
5、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第12课 北伐战争 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
2、黄埔军校 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黄埔。人物: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办学宗旨: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3、北伐战争:〈1〉北伐目的:为了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2〉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派军阀。〈3〉主战场:湖南、湖北。湖南、湖北战场:经过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消灭了吴佩孚主力。江西战场: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4〉结果:北伐基本胜利(北伐出师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声势震动全国,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5〉国民革命失败的标志: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建立了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第13课 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开辟
一、南昌起义:
1、背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后,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进行血腥屠杀。
2、时间:1927年8月1日。
3、领导: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4、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二、秋收起义和向井冈山进军:
1、背景:“八七“会议(确定开展秋收起义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后,党中央派毛泽东回湖南领导秋收起义。
2、地点:湘赣边界。
3、经过:秋收起义在湘赣边界爆发,开始损失严重,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到达井冈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三、井冈山会师:1928年,朱德,陈毅率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是中国革命第一支坚强的队伍。
第14课 红军的长征
1、红军长征的开始:(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2)出发地: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3)路线:江西瑞金--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经甘肃到达陕北吴起镇--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
一、红
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2、遵义会议:(1)内容:批判了党中央领导在军事上、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2)意义:确立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长征的胜利意义:〈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2〉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长征精神: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第15课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
1、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以此为借口,炮轰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占领沈阳城。中国政府政策: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结果:导致东北三省迅速沦陷。(伪满洲国建立)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和局部抗战的兴起:九一八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共产党派杨靖宇等组织抗日游击队。
3、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和《何梅协定》的签订及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使华北危机达到了顶点,在共产党领导下,北平学生进行了“一二·九”运动,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4、西安事变:(1)背景:A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B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C张、杨出于爱国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进攻红军,并要蒋联共抗日。D蒋拒不接受,并亲临西安督战。(2)目的:逼蒋联共抗日。(3)和平解决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第16课 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1、卢沟桥事变:(1)时间:1937年7月7日,又称七七事变。(2)影响:标志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由局部抗战进入全国性抗战的新阶段。(3)英雄壮举:第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一三二师师长赵登禹在指挥作战中壮烈殉国。
2、国共再次合作:共产党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22日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标志着过国共合作第二次合作的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1937年为逼国民政府投降,日军发动了“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国民政府组织了淞沪会战,这是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第一次大规模抗击日军侵略的战役,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表现了中华民族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4、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第17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1、台儿庄战役:属于徐州会战,山东台儿庄,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抗战以来在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
2、保卫大武汉:全国抗日战争以来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久的一次战役,极大地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宣告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计划的破产,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转折,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
3、第三次长沙会战: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对盟国的抗日斗争是很大的鼓舞。
第18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八路军林彪指挥一一五师在山西平型关伏击日军,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胜利,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振奋和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2、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全国抗战起来,共产党确立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全面抗战路线。陕甘宁边区是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延安是全国人民向往的革命圣地。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和游击战争的开展,成为夺取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敌后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3、百团大战:(1)指挥:彭德怀(2)原因:为粉碎日军的“囚笼”和扫荡政策,增强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3)目标:破坏敌人交通线(4)经过: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5)意义:P110,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1、全民族坚持抗战:(1)表现: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2)代表人物:宋庆龄、卢作孚、陈嘉庚等,少数民族抗日及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和东北人民。
2、中共“七大”的召开:(1)主要内容: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了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2)意义:为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基础
3、抗日战争的胜利:1944年夏解放区军民开始局部反攻。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抗战胜利结束。1945年10月台湾也回到祖国的怀抱。
★胜利的原因:A 国共两党的合作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华民族实行团结抗战。B中共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C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D中国人民的抗战得到了国际上反法西斯国家的援助。★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空前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第20课 全国内战的爆发
1、重庆谈判:(1)目的: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目的:为欺骗人民,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毛泽东谈判的目的: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2)谈判的结果:国共双方签定了《双十协定》,又称《会谈纪要》。
2、人民解放战争(国共内战)(1)国民党全面进攻时期:1946年6月,国民党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全国性内战由此开始。(2)国民党重点进攻时期:1947年,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山东解放区和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在毛泽东,周恩来领导下,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彭德怀,贺龙指挥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取得了清化砭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
3、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时期:1947年6月刘邓大军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第21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目的: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保证人民解放战争的人力、物力支持。(2)概况:1947年10中共中央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3)结果:到1948年秋已有1亿人口的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4)意义:土地改革打碎了几千年来套在农民身上的封建枷锁,使广大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翻了身,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区农民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这是人民解放战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基本条件。
2、战略决战:(1)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2)概况:辽沈战役(关门打狗)、淮海战役(徐州为中心)、平津战役(北平和平解放)(3)意义: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主要力量,使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成为定居。
3、解放南京(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22年反动统治的覆灭。
★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杀敌。
第22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洋务运动时期,民族工业产生;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短暂春天”;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2、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的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以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实业救国”“抵制外货”爱国思潮的鼓舞推动。
3、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缩影。张謇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他的“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的主张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4、近代文明对中国社会习俗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剪发辫,禁缠足,易服饰(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改称呼(先生、君、同志),变礼仪。
第23课近代教育、大众传媒与文艺
1、新式教育:洋务派兴办了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等,培养人才;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诏准建立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一座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辛亥革命后改为北京大学)。清政府被迫于1905年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这一举动为新的教育体制的推行扫除了最大障碍。
2、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近代中国最著名的报刊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人们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到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信息。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文学艺术的成就:(1)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新文化运动中,参加《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2)茅盾《子夜》《林家铺子》《白杨礼赞》(3)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战年代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新中国成立后被定为国歌。冼星海创作了《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两岸人民抗日救国的英勇斗争为题材。(4)徐悲鸿继承了中国古代绘画的优良传统。作画提倡“尽精微、致广大”,融合中西方画法于一体。擅长油画、中国画、素描。油画《田横五百壮士》、《愚公移山》“中国近代绘画之父”。(5)齐白石:擅长画花鸟虫鱼,画虾一绝(补充)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近代通讯工具:电话、电报。近代娱乐方式:照相、电影。詹天佑和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设计出了“人”字型的路轨。侯德榜:撰写《制碱》探索出了新的制碱工艺“侯氏制碱法”。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编成《海国图志》。严复:《天演论》是他译著的书中影响最大的,书中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论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论的思想。
宜春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期末质量监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牟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2.美国前副总统华莱士说:“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人,给整个世界.”华莱士评述左宗棠的历史事件是()A. 创办福州船政局 B.收复台湾C.创办轮船招商局 D.收复新疆
3、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A.增强封建统治的力量
C.抑制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
B.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阶级力量
D.引进近代科学技术
4、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5、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一项是()A.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由此起步
B.戊戌变法
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带有救亡图存的性质 C.辛亥革命
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D.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6、下图是20世纪上半期发生在中国的某次战争的进军路线示意图。读图判断这次战争是()A.抗日战争
B.北伐战争
C.解放战争
D.甲午战争 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7、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8、张学良在自己95岁生日时说:“回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我对1936年发动的事变无悔,如果再走一遍人生路, 还会做”这里,他所说的“1936年发动的事变”是指()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三事变
9、整理历史知识结构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以下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B.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
10、“实业救国”是近代中国人的一种救国梦。下列人物以实际行动践行这一梦想的是 A.张謇
B.谭嗣同
C.林则徐
D.陈独秀
二、辨析题,正确填T,错误填F,每小题2分。
11、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并迫使清政府于1840年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12、在维新变法期间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所体制完备的高等学府——京师大学堂。()
三、综合题,第13题4分,第14题4分,第15题8分,共16分。13.(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们走过了赣、闽、粤、湘、黔、桂、滇、川、康、甘、陕共11个省,根据一军团的统计,最多的走了二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远征······我们走遍了五岭山脉······六盘山,渡过了·····金沙江、大渡河······经过了苗、瑶、彝、回、藏等兄弟民族地区,我们完成的伟大空前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毛泽东
(1)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导致这次“远征”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这次“远征”的特点。(2分)
14.(4分)阅读下列材料: 宜春八中八年级历史学案
材料一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
材料二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标志,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的开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经验,上下求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正确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改编自《百年中国》解说词(1)材料一歌词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为什么说这场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分)
(2)材料二为什么说“1921年是全新时代的开端”?(2分)
15.(8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追随世界历史的潮流,走向近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1895年)《纽约时报》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因为到1945年······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材料五
“中国梦”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力量。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出上述评论的?(1分)
(2)根据材料二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为什么“黑暗依旧”?(3分)
(3)结合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1分)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正确革命道路”道路是从哪里开始兴起并发展的?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3分)
第三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
一、定向示标(1分钟)
复习目标(1分钟)
1.通过复习掌握洋务运动;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兴起标志及发展情况等基本内容。
2、通过复习能够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分析戊戌变法的影响;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复习重、难点:
重点:
1、洋务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2、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的内容。
3、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4、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难点:
1、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2、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二、复习指导(1分钟)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第28---43页内容,总结归纳出本单元知识结构,然后认真背记以下自己未掌握的问题答案,20分钟后进行检测。(投影展示)
三、自主复习(2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学情,查漏补缺,开始自主复习,一般是读书、背诵、默写等方式。
教师投影展示复习题 知识要点:(一)、洋务运动(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中央是奕,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内容:
1、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洋务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一些民用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筹建了南海、北洋、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没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的科学技术,创办了近代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对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二)、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的改革)
兴起: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9月开始变法。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反败,谭嗣同被杀 意义: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三)、辛亥革命(资产阶级的革命)
简介:
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兴中会。2、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选举为总理。它的成立,大大的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3、孙中山在机关刊物《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其后各省纷纷独立,后称为“辛亥革命”
5、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定都南京。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职,建立起北洋军阀统治
6、辛亥革命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
(四)、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
简介:1915年兴起,代表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旗帜“民主和科学”;《新青年》杂志是主要阵地;后期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意义: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四、效果检测(考)(10分钟)
教师要求学生做能力提升部分,要求同学们认真读题、审题,书写要工整,答案要条理,10分钟后进行同桌对改。学生认真答卷;教师当好监考,了解学情,为讲评做准备。
达标检测题(略)
五、批改讲评:(5分钟)
教师投影公布答案,学生根据答案进行同桌对改,统计并汇报成绩。教师了解学情,选择代表性试卷展示,先让对的同学更正(兵教兵),然后教师针对性讲解,讲清易混易错点,讲清规律。
参考答案:略
教师:逐题进行过关统计,了解学生的过关情况。指导学生教学生,即兵教兵,学生不会的,由教师讲清讲透。
六、巩固训练(3分钟):学生在同学更正、老师讲解后,针对自己的错误查漏补缺,巩固训练。
第四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B、“师夷长技以自强”,创办近代军事工业C、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发展资本主义 D、“自强”“求富”振兴中华
2、洋务运动开始和结束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C、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和辛亥革命
3、使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新中国成立 B、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 D、太平天国运动
4、小明和小红看一本历史画册,两人对书中谭嗣同被杀、戊戌变法事件失败原因而争论不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绪帝没有实权 B、变法触动了顽固派的利益C、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D、维新派发动了人民群众
5、在《时务报》上大声疾呼“变者,天下之公理也”的维新派人物是()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孙中山
6、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 B、公车上书C、强学会成立 D、创办《万国公报》
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有()①李大钊②鲁迅③陈独秀④毛泽东⑤胡适⑥周恩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8、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都主张推翻清政府 C、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D都颁布过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9、19世纪中叶后,开始探索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10、洋务派的中央代表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奕䜣
11、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主要是因为洋务运动()A、以维护封建统治为根本目的B、以兴办耗资巨大、无利可图的军事工业为开端C、技术设备全掌握在外国技师手中D、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打击下破产
12、洋务运动期间,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是()A、福州船政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1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此话出自()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康广仁
14、下列活动不是由洋务派筹划、兴办的是()A、兴办新式学校 B、筹建海军 C、兴办军事工业 D、废除科举
15、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A、强学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光复会
16、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华兴会
17、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A、同盟会政治纲领 B、三民主义C、民权主义 D、民族主义
18、同盟会政治纲领中“建立民国”后来被孙中山阐发为()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三民主义
19、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其中“民国六年”是指()A、1915年 B、1916年 C、1917年 D、1918年 20、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A、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D、没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1、关于辛亥革命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二、填空题
1、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又以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3、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人才为宗旨。
三、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姿,自强之本。„„洋机器与耕织、刷织„„ ——李鸿章《置办外国铁厂机器折》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追本溯源,„„只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陈独秀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李鸿章创办的近代企业。这些企业的创办客观上有何进步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康有为等人“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这代表了哪一阶级的要求?(3)材料三中的“德、赛两先生”是指什么?为宣传“德、赛两先生”,陈独秀等人发起什么运动?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有怎样的正确态度?(4)综合上述材料,请简要概述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变化? 2.融入情境,探究问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历史学习小组围绕“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进行探究活动,请你一起来参加。(1)搜集、整理资料:将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归类。
A
B
C
D 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__;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________。
(2)分析探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出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请你帮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
3、阅读下列材料:
“中国从鸦片战争起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成了世界上著名的“东亚病夫”,从那时起的近一个世纪,我国的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 请回答:
(1)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寻求的中国出路是什么?为此中国历史发生了什么大事?(2)这一历史事件的功绩是什么?(3)资产阶级的其他派别做过什么努力?结果如何?(4)概括孙中山的主要历史功绩。
(5)以上努力是否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对此你有何认识?
4、阅读下列材料:
从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历史脉络:列强发动的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把中国推向灾难的深渊;志士仁人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救国救民于苦海;„„先贤们不懈斗争、上下求索,探寻着希望之路„„ ——摘编自《历史•政治文明历程》 请回答:
(1)在材料提及的历史阶段中,把中国推向“深渊”的侵略战争有哪缕?(2)志士仁人一次次地“奋起”,包括了哪四次重要的近代化探索活动?(3)今天我们在感念先贤的同时,还应传承他们的哪些精神?
四、问答题
新文化运动在我国历史上的影响如何?
八年级上册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5:ACCDB 6—10:BCABD 11—15:ACCDB 16—20:BBACC 21—25:BABBC 三:材料分析:
1、(1)江南制造总局或上海轮船招商局;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2)资产阶级
(3)民主和科学;新文化运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或有批判的学习)(4)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1)BDAC(2)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3、(1)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
(2)这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掀起了戊戌变法。
(4)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他们都没有发动、依靠人民群众,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他们的失败证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方案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都走不通,无论是资产阶级的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彻底胜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4、(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3)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言之有理,意思贴近即可)
四、简答题:
①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②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③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④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第五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复习学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鸦片战争》复习
学案
一、学习目标:
、学习本,准确说出:
(1)虎门销烟的时间、领导人、意义。
(2)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侵略国、结果、影响。
(3)《南京条约》签订时间、内容。
2、学会用历史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
3、吸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林则徐的虎门销烟和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怎样正确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快速浏览本标题及正文,准确写出本主要讲述的什么战争?两个主要问题是什么?认识了哪位民族英雄?
战争:()
问题:(1)
(2)
民族英雄:()
2、仔细阅读文正文部分,能在本上标注掌握下列知识要点,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虎门销烟:时间:
领导人:
意义:
(2)英国通过什么条约割占香港岛?这个条约签订时间及内容是什么?
条约:《
》
签订时间:()年
内容:①
②
③
④
(3)阅读文指出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爆发原因及影响。
鸦片战争:起止时间()年
原因:
影响:
(二)小组合作探究、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和危害。
2、林则徐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的意义如何?
3、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三)拓展延伸
结合内外有关知识,讨论: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你有何感想?
三、堂小结:
、本知识结构:
原
因
经
过
结
果
影
响
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42《南京条约》
8406爆发
查办林则徐
841占香港岛
林则徐禁烟
英国打开
中国市场
2、方法归类:学习“战争”一类的内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教师点拨:从战争的双方力量对比,社会经济,战争的正义性等入手)
四、达标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下令中止中英贸易
B、虎门销烟激怒了侵略者、为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D、为占香港为侵略据点
2、XX年6月1日,我国首部《禁毒法》开始施行。历史上,哪一次禁毒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A、虎门销烟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3、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A、乾隆
B、嘉庆、道光
D、咸丰
4、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陪了夫人,又折兵”不算,还搭上了许多银子,最主要的是让人家割走了中国近代第一块地()
A、九龙司
B、澳门、台湾
D、香港岛
、有人说,“近代史开始于南京,结束于南京”,其中“开始于南京”指的是()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太平天国定都于此
、中华民国的建立
D、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6、《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的条款是()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随着英国侵略的深入,18世纪,英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
材料二: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摘自《中国历史》华东师大版
材料三:鸦片战争的结果是“邪恶战胜了正义,公理遭到了践踏,自卫者受到镇压,使邪者笑,善者哭!”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可以判断,鸦片战争是哪国发动的?
(2)鸦片战争后,中国与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它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
(3)上述材料显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五、拓展升华:
学习了本,我的收获是:
①知识方面:
②学习方法:
③情感认识:
六、后交流:
林则徐是鸦片战争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但书上叙述的内容不多,请同学们下查阅一些资料,各自写一篇对他介绍和评价的短文。(约1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