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阿来《瞻对》有感
读阿来《瞻对》有感
不虚构也动魄的'康巴传奇'
---读阿来《瞻对》有感
文/中国人民银行通化市中心支行李娜
阿来,是我最喜欢的当代少数民族作家,选择《瞻对》来读,也是因为阿来。阿来是当代很有气质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尘埃落定》和《空山》了,算是当代小说里的精品之作。阿来的作品带着浓浓的藏区风情,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藏川特色。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出生成长并长期生活于四川藏区,更得益于他个人的修养以及多年来对川藏历史民俗的坚持研究。与以往的小说创作不同,《瞻对》正是阿来的纪实的文学新作,讲述瞻对——这个康巴地区一隅两百多年来独特而隐秘的历史传奇。
'瞻对'是甘孜藏族自治州新龙县的旧称,藏语意为'铁疙瘩'.从清朝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200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势力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七次瞻对之战将此地搅得风生水起,矛盾错综复杂。阿来并未平铺直叙这七次战争,而是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民族命运,以及民族命运与社会发展进步的关系规律,引导读者反思,从而借古鉴今。正如朱维群所评价,'这实际上是政治教科书。'
书后封有这样一段文字:'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瞻对人尤甚。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真的仅仅是因为瞻对人的强悍而使得清廷束手无策?我在书中并未看到如项羽那般'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神力者,瞻对人也并非各个训练有素,很多人不过是做过'夹坝',有些身手而已,这样的强悍不至于可以以一当
十、甚至以一当百。瞻对在地理上占有很大的优势:瞻对深峡密林、地势险要,且与京城相距甚远,就是与四川省、与雅州府,传一条消息都要半个月以上,真可谓是天高皇帝远。而更重要的原因是清兵的无能。即便是在文治武功方面颇为人称道的乾隆盛世,地方大员也常常采取虚报、瞒报的手段,联合作假。瞻对之战,更像是一场费了不少真金白银,却从头至尾在假唱的演出。阿来在书中写道:'真正的问题还是体制酝酿腐败,不但造成财富以非正常的方式向少数人聚拢,腐败更重要的恶果,是这一体制上下的懈怠因循,渐渐造成吏不能治而兵不能战。'吏不能治,兵便不能站,历史历来如此。
嘉庆年间,清朝对瞻对的用兵简直就是乾隆时期的翻版。没有所谓教化的普及,也没有生产方式的变革与提升,百姓依然迫于生计,用做夹坝来让自己活下去,土司的贪婪有增无减。就这样,历史陷入了一种可悲的循环。清廷统治的的无能和衰败,从中显露无疑。一些头脑清醒的官员,也并非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如鹿传霖就提出'改土归流'的设想,结果遭到去职;凤全想继续改革,又命丧理塘;赵尔丰胸怀'治边刘策',与西藏张荫棠、联豫励精图治,使得藏地一改上千年的沉闷,局面焕然一新,然而又碰上辛亥革命,最终丧命于军阀刀下。民国来了,虽有'五族共和'的>口号和梦想,然而在川属藏区,清朝留下的边军,民国后新编的川军,受英国支持的藏军,以及一些被废除的土司自行恢复的武装,大寺院自行组织的武装等等,再度使这里战事频繁。直到1932年,刘文辉部队击败藏军,这片土地才渐趋平静。
1950年,解放军第十八军仅派出一个排,未经战斗就解放了整个瞻化(1961年更名为瞻化县)。这个历史上极其生顽的铁疙瘩终于完全融化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瞻化县又更名为新龙县。阿来写道,'现在去新龙,早上从康定机场下了飞机,驱车西经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再转而南下,大半日之内,就已抵达新龙县城了。'两百年前的瞻对藏民不会想到,从县城出去,乡乡都有公路相通,最远的乡也可当天返还。在酒店茶楼,远来客和当地人,讲的都是如何发展藏区,开发藏区,特别是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有趣的是,这些旅游资源,就是当年清军难以克服的险山要塞和深峡,以及那些石头垒砌、形成古雅的碉寨。当地人甚至希望从强悍民风中挖掘精神性的文化资源,以康巴来命名。
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已经散落在记忆深处;一段漫长、复杂而坎坷的民族纠葛史,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作为川属藏民的后代,阿来通过自己的反思和重审,再度重构了这段历史。
历史往往给后世留下借鉴。阿来说,这本书里也包含了他的一个强烈的愿望:'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是哪个民族,都希望这个国家安定,希望这个国家的老百姓生活幸福。'阿来陈述了没有虚构的历史,却也如此惊心动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瞻对的精神秘史,也是整个中国人的精神秘史。少数民族地区,往往民风纯朴,本质善良,这里的人民需要正确价值观的精神指引,可以说阿来的这本书对于现如今处理民族问题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肯定的说,这是阿来的一次成功的挑战,是作家驾驭长篇小说艺术穿透历史并成功抵达彼岸的一次引以为豪的突破和表达。我们确实应该再增加一个头衔给阿来:文体家阿来。
第二篇:读阿来《尘埃落定》有感
读阿来《尘埃落定》有感
竹林七友
我对阿来的认识和兴趣,源于他担任《科幻世界》总编辑的时候,因为我每期必追这本杂志,所以对阿来这个名字便有了很深的印象,以至于后来找来他的《尘埃落定》,竟也当成科幻小说来阅读。至于他因这本小说成为最年轻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我也是多年后才得知。
另一个吸引我读《尘埃落定》的原因,是这个书名太有画面感,当我拿起这本书,我眼前竟浮现出一缕阳光从窗户洒进来,照亮了空气中的尘埃,顿时让整个画面充满了静谧而温暖的感觉。在这个画面里,尘埃似乎只存在于阳光洒落的地方,事实上,它们充满了整个空间,你放佛能闻到尘土中那久远的气息。
第三个吸引我读《尘埃落定》的原因,是它讲述我所陌生的人和事,小说讲述上世纪四十年代四川阿坝地区最后一代土司家族的悲欢离合,在那解放以前,那里的藏民世世代代被土族统治,麦琪土司是其中一个。透过阿来的笔触,我仿佛穿越到了那时的阿坝地区,走进了当地藏民和土司生活,我能真切感受到藏族人民的英武彪悍、聪明勇敢,也被愚钝憨痴却真诚勇敢的二少爷所吸引。
如今因读书心得分享活动,重新翻开这部小说,又有了新的体会。土司制度是自元代以来中央对西北、西南边疆采取的统治办法,因为这些地区的习俗文化跟中原大多不同,且交通不便也阻碍了与中原地区的各种往来,中央王朝便采取承认当地统治者对地区的世袭统治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制度经历元明清数百年,直至解放最终结束。2015年7月4日,中国土司遗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在小说里,阿坝地区沦为国民党政府某些官员种植罂粟谋取暴利的“工具”,又因天灾造成饥荒,大量灾民流离失所、生活困顿。表面上是因为官员和土司勾结,不顾一切种植罂粟的结果,实际上则是数百年不曾改变的土司制度落后于时代,造成阿坝地区生产力落后于中原太多的结果。
伴随隆隆炮声,土司制度如同不堪一击的麦琪家官寨一样轰然坍塌,对于思想仍停留在土司时代的藏民,这似乎是一个无比悲伤的时刻,然而人类发展就如同日落日出、四季变换一样不曾停歇,无论多么眷恋不舍,无论多么辉煌灿烂,终将灰飞烟灭、沧海桑田。
第三篇:瞻仰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有感
瞻仰高金城烈士纪念馆有感
高金城(1886——1938)字固亭,河南襄城县人。毕业于开封医学院,后被冯玉祥将军聘为军医。1937年,他接受党的委托前往张掖,以福音医院作为掩护,竭力营救西路军伤病员和失散人员。他通过各种渠道和办法,营救出王定国等200多名西路军指战员。他的活动引起了敌人的仇视,1938年2月被国民党马步芳部队残忍杀害。1951年,甘肃省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1952年,甘肃省委在张掖举行高金城烈士追悼会,为其亲属颁发了“保护红军将士及其子弟有功”的奖状。
为了进一步纪念高金城烈士的不朽功绩,2007年4月5日,甘州区委、区政府在省、市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建起了“高金城烈士纪念碑”。将前身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烈士张掖纪念馆扩建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
2015年清明节期间,我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瞻仰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缅怀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每一幅历史的画卷,都向我们诉说那令人难忘的年代,每一位烈士的背后,都有着令人无比震撼的故事!我们纪念先烈,就是要缅怀英雄的业绩,从烈士的事迹中得到启发,在内心深处受到震撼,把英雄们的接力棒接过来,传下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实现他们所追求的理想。
回顾我们党和国家走过的历程,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年代,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无数先烈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的革命同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他们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保护革命战友,宁可自己牺牲,也绝不出卖党、出卖同志。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忠贞不渝、抛头颅、洒热血,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要学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一生交给党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们真正体会到了革命烈士的伟大及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一个人只有建立了正确的信念和理想,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才能最好的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一名党员,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在日常工作中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勤奋敬业,勇于创新,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业务技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投入到本职工作中,以英雄的精神为楷模,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
第四篇:读《找对方法》有感
在现实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方法,我们只有找对了方法,才能使企业受益,得到好的成效。本书从8大方面叙以说明,希望我们从一些被证明有效的工作方法中找出共性,使之能对每一个人提升效能有所启发。
一旦方法对路,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就会凸显出来,其工作能力也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可是许多人在工作中并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可能并不缺少工作的热情,也是绝对的敬业,但工作成效却差强人意。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问题就出在方法上。
一位在国内知名证券公司工作的年轻人,毕业于国外的一所金融学院,有着别人羡慕的教育经历,他是公司公认的勤奋员工,但是三年过去了,他仍然只是一名普通的员工,而并没有被老总提升,原因就在其工作方法上。每天他都在作数据统计和分析,一旦遇到问题就非要弄个究竟,而陷入了一种“分析陷阱”不能自拔。浪费了许多时间,结果并没有给公司带来好的成效,所以,没有方法或是方法错误都难以在工作中有所作为,难以成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才。
在美国的企业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上帝不会奖励努力工作的人,只会奖励找对方法工作的人。”这反映出美国企业对工作方法的重视程度。让方法成为一种思路,而不单单是一种技巧。一种技巧只能为你解决一件事,而你要学会的是把这种思路延展开,在更多的工作中找到并找对方法。
现实工作证明,“找对方法”对企业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对员工个人而言也是其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资本。读了本书,也许你会从中总结出一套方法,使之成为你工作中的金钥匙。
第五篇:读笠翁对韵有感
在我读过的古文中,令我感受最深的是《笠翁对韵》中三肴(其一)里的一句话:蔺廉有隙,终为刎颈生死交。说的是战国时期,赵国将相之间的故事。文官蔺相如因为立了两次大功,成了比武官廉颇还要大的官,廉颇很生气,一直想找蔺相如的麻烦。有一次,廉颇坐着轿子和蔺相如相遇,蔺相如却主动避让了。他对手下人说:我并不是害怕他,但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我不能和他发生矛盾。廉颇得知后,非常惭愧,就背着荆条主动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后来他们和好了,成为最好的朋友。读了这篇故事,我想:在生活中,如果我比别人做的好,可以主动帮助别人,让别人和我一样好。还有每个人的优点都不同,缺点也不同,应该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向他学习,做像蔺相如这样宽宏大量的人。《笠翁对韵》是国学小书院丛书中的一本,是和《弟子规》、《三字经》齐名的国学类经典书籍,由清朝李渔撰写。它用对联的方式写出了从古至今的大事件,内容无所不包,并将众多文学典故穿插其中。虽然我刚开始不理解书中的内容,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在不断的诵读中,我开始慢慢领悟其中的道理,潜移默化中提高了我的文学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