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

时间:2019-05-14 04:43: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

第一篇: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

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作者: 记者李满福 稿源: 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2014-01-07 07:36

甘肃省“富民兴陇”系列讲座二零一四年第一讲

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于丹

我身在此地,感慨万千。每一次到甘肃,我都满怀敬意,在这里首先不是我来讲什么样的文化道理,而是向这块热土深深致敬。在这块地方的中国文明有我们致敬的理由。

看到“富民兴陇”这四个字,我就想到,这陇原大地就是当年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处。这条路,从西安、洛阳开始,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新疆,沿着绿洲一直向西。在班超的时候,这条路终于第一次抵达欧洲。

在甘肃,我们追溯文明的辉煌。有多少人的梦想,跟今天的中国梦一脉相承。如果说中国梦的核心,我的理解是,每一个百姓的“家国梦”汇聚在一起,才是今天这个“国家梦”。那么,我们还有多少雄心壮志能像当年的这些人?公元73年,能够重新接续这条丝绸之路的班超,在当年是什么样的家室,什么样的梦想?作为班彪之子,他和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这样一个史官世家出生的子弟,要投笔从戎,从他进入西域,出使鄯善、于阗,一路走过去,出入22、23年间,在他手里收复了西域五十多个国家归汉。其实,一个人到底能为国家做多少事?这就是一个人为这个时代承担起来的使命。我们今天仍然叫做汉民族,我们使用的是汉语,书写的是汉字,但是,大汉雄风,今天还能触摸到吗?大汉,它是家国一体的梦想,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不能辜负那个时代。

玉门关这个名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就是从汉武帝开始的。那个时代的一个个关口,从地理环境上讲,比现在不会好只会差,有“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萧瑟。但是这里的物资出入,得益于一条璀璨的丝绸之路。那个时期的甘肃,无论从文化上,还是军事上,是何等重要的地方。

今天,我们重新来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我觉得现在这个战略定位,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过去,我见过很多地方建设华夏文明示范区,但是咱们叫传承创新区。有传承,有创新,它意味着我们仅仅复制一些化石和保留了一些文明遗址、遗迹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民族真正的灵魂,是要靠创新燃起一种蓬勃的激情和自信。我一直在想,像班超那样一个文人,心中仗的是什么?那是有一种笃定不移的信念。所以在今天,怎样去完成一种创新,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认识脚下这片热土。

我每一次到敦煌,都会感慨万千,流连忘返。从20多岁到40多岁,我一次次到这个地方,20多岁看见的是生命的震撼,我可以涕泗横流,膜拜在这里。但是在40多岁时,在这里看见的是慈悲。我已经不敢大呼小叫,只是静静地倾听千年之声。想一想,敦煌,何其大也,何其盛也!历经十个朝代,留下的这492个洞窟,45000多平方米的壁画,2000多身彩塑,我们曾经用心去一一地摸索。每一次进敦煌,都觉得似乎来过,又从未抵达。2013年8月,我又去了敦煌,后来写了一篇小文章,我说人世间有很多美好的相逢,大家总是感慨相逢恨晚,但其实也有一些相逢是相逢恨早。我曾经在20多岁就以为我到过了敦煌,但是,当一个人年龄渐长的时候,却发现生命还没有准备好与它相遇。所以,不可能真正懂得它。那里的慈悲,深度融合的信仰,我们静下心来看过吗?

大家都会记得涅槃佛的那个洞窟里的壁画,我们都记住了涅槃佛,那种法相,那种庄严,但是仔细看过涅槃经的故事吗?自印度开始,涅槃经的故事里,只有在这里多了一段,就是佛祖涅槃升天之后,他的母亲赶来了,哭着,觉得儿子为何就这么走了。于是,佛祖复苏,醒来为母亲讲经。安顿了母亲之后,再度涅槃。两次涅槃的故事,其实融合的是中国人的孝道。本来印度佛经中没有的故事,却在我们的壁画上,它活着,它传下来了。什么是中国的文化?我们的文化不是照搬,也不是固守着原来的东西。中国文化真正的生命,就是创新。为什么华夏文明在今天传承之后还要创新呢?最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融合,在于不同文明在这里焕然一新,生机澎湃。所以我在涅槃佛的故事面前,唏嘘不已。什么叫“孝”?这个字上面是“老”字头,下面是“子”,从文字的演化,从甲骨文开始,孝就是孩子的背上驮着老人,“子承老也为孝”。所以,孩子一定是在下的,老人一定是在上的,孩子要侍奉老人。而侍奉就够了吗?孔子的学生,当年就问过他什么是孝,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果老人活得没有尊严,没有敬意,你能叫“孝敬”吗?孝敬,是内在有敬意,外在有孝心。我们的孝心能到什么份上,能让涅槃的佛祖醒来把母亲安顿后才升天?这是什么,这是中国文化的创新。所以我现在进敦煌的洞窟,总是希望在里面待的时间长点再长点。那里不许照相,我只能用眼睛和心记下越来越多的故事。

我过去没有在壁画中发现那么多人惟妙惟肖的神态,比如说维摩诘辩经,这样一位辩才无碍的人物,辩得佛祖前弟子们纷纷不敢来接招。最后,只有大智文殊菩萨来了,大智文殊在他面前稳稳地举起两根手指。我们看一看现在的各个题材,各个不同洞窟里的辩经故事,能看到的维摩诘,倾着上身,看似言辞咄咄。我们就想,在今天这样一个需要很多机会证明、辩解的时代里,有多少人都是维摩诘的这幅面容。但看一看文殊菩萨,端坐狮子座上,一言不发,不二法门。你会发现,佛陀的真正智慧是跟中国文明中的很多道德融合为一的。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说“巧言令色,鲜矣仁”!但“刚毅木讷,近仁”,一个人不一定要辩才无二,一个人也不一定非要急于证明和言说。有的时候,你的端庄仪态,透露出来的就是最大的智慧。所以有人曾经跟我讨论过,说你那么喜欢敦煌,总爱讲里面的佛家故事,可他们都是教人消极的东西,对现在来说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守着敦煌,真的应该想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现实意义。就说我们了解的四大菩萨,在敦煌壁画的经变故事、彩塑中,为什么排在第一位的是大智文殊,第二位是大行普贤,第三位是大悲观世音,第四位是大愿地藏王。仔细想想这个排序,像不像我们一生或这一年遇到的所有事?一个人面对一个变化的时代,社会结构在变,周边环境在变,自己心里的很多选择也在变,我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这里为什么有“富民兴陇”的大讲堂,为什么每一个人都要学习?人最需要的首先就是智慧,不明辨是非,就不可能有行动。看大智文殊为什么排第一,为什么受到恭敬,就是因为他的智慧,是给自己开清了是非之路。有了智慧,接下来就需要“知行合一”。所以,排第二位就是大行普贤,是需要行动度众生的,光有智没有行,只是一个空想家,当梦想成为理想的时候,才接上了地气。如果只停留在天边,那只是幻想。

当然,只要有行动就会有挫折。当千难万险,挫折、委屈、苦难、不公平全压在你身上,你还行动吗?这个时候,四个菩萨中为什么老百姓最认可的就是观音菩萨了,就要有慈悲之心。大悲恰恰是基于人生的悲怆,他的悲悯之心以包容开启我们向前走的力量。所以人的这种真正佛陀慈悲,是为了让我们往前,去走到第四个菩萨那儿。地藏王是大愿,再去发宏愿,在世界上再给自己一个新起点。你需要新的智慧,让你看清新的道路,需要新的行为,建立新的功勋,在苦难面前需要更博大的慈悲,安顿自我,平衡世界,再去发下一个更伟大的宏愿。

我们怎样理解佛陀世界,也就是今天我要和大家沟通的主题,就是我们的创新。

什么才是我们华夏文明真正的创新,我看到了创新区的十三板块,每个板块都有各式各样任务的分解。我们做了这么好的战略,板块落实到了单位,落实到了项目书,而我们每个人的头脑在板块中是什么位置?可以说,在这个使命面前,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其实都是创新的发动机。今天我很荣幸,面对的都是甘肃各级的掌门人,我们这么多领导,我们的头脑都变成创新发动机的时候,我们能做出多少业绩呀!大家可以想一想,当年,班超也是一个人,玄奘也是一个人,有多少历史的奇迹就在这一个一个名字之上。中国人爱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所以,立志要高。眼界越大,起点越小;目标越远,动手越近。这个远近大小,形成的就叫格局。我们在今天总说,谁谁工作有局限性,思想有局限性。什么叫局限,局限就是自我的格局太小,为其所限。我不认为局限性是领导找麻烦,或者是同事跟你竞争,我认为局限就是自个儿的“局”太小了,自己困住自己。

如果说,我们今天真正站在创新的角度上,向这片文明致敬,那么我们有理由重新去绵延当年文明从这里发轫的时候它的那些灵魂和精神。当文明发轫的时候,我们的西部,就在我们周边,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态度。可以说,当“两河”流域文明最早成长起来的时候,它是一种典雅的文明,但缺少一种彪悍之风。但是我们这里的文明从最早成长起来到如今,是一个英雄气概一直都没有断层的地方。今天的中国人,提起东部,想起的是发达的经济,提起西部,或许在经济上乏善可陈,已经不复丝绸之路当年的辉煌。但是,谁都不能否认,西部仍然是中国人,特别是英雄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永远的精神家园!

提起东部,你也许知道的是小桥流水,杏花烟雨;提起西部,你想起的是大漠孤烟,想起的是那些戍边英雄们留下的夙愿。有多少人像陆游那样临终时候感叹:“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他一生想的都是那些“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他的匣中宝剑,空空有声,他最后只能留给孩子一句话“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什么,这是不老不死的英雄魂魄。

西部的风物,没有小桥流水的优美,但是这里有过多少奇观!我们想一想岑参写的送武判官的诗,想一想这个地方那样一种“胡天八月即飞雪”,那样一种“北风卷地白草折”,想一想“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大如斗的石头乱走,除了在西部,还能在哪里见这样的奇观。那样一种“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想一想压在人心上的家国责任,想一想这个冰天雪地里冻不住的英雄魂魄。这个地方连红旗都可以冻住,“风掣红旗冻不翻”。其实这一切一切,我们今天心里还去追慕吗?

中国的文人,都有很多梦想,其中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文人一直希望用手中的宝剑去干什么,“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这是李白的诗。李白从十几岁就说“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他都没有讲他是书剑飘离,他甚至连书都不带,但是他是“仗剑去国”。大家看中国人说“剑啸长空”,说“琴心剑胆”,他们的宝剑一直都是我们精神上闪着凛凛寒光的一个装饰。中国人这种彪悍的英雄之气,是从西部来的。多少文人说出李贺那样的话:“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原来没有几个人是愿意做书生的。像班超那样不甘的人,转身就成为武将。所以想一想,中国过去的能耐。我有时候读到这些人,总是想,我们的精神真的比他们成长了吗?我们今天的人都越来越细分化了,我们干每一行的人都在专业技能上越来越精细了。但是,我们今天流行一个词叫“跨界融合”,今天跨界的都是企业家,我们有多少文人,有多少官员,在自己家国建业的浩荡时代里,能够像他们一样跨界呀!所以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我一直觉得从西部带出了一种摧枯拉朽的气势。这就是我说西部的边塞诗一直都是中国一个不老的大诗派。

边塞诗里,人打仗是不以成败论英雄。真英雄可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他走出去,就没有想着再生还。因为他们还有比生命更尊贵的东西,那就是名誉、尊严,和他们的家国梦。所以我一直觉得,从这个意义上讲,西部也许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我们这种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能不能把这个地方开发成每一个中国人寻根的地方?

我们今天说,什么叫故乡?故乡不一定是你的出生地,也不一定是你的籍贯地,苏东坡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叫做“此心安处是吾乡”,大家看看这7个字说得多好,一颗心能够安定的地方就叫我的家乡。苏东坡这一辈子很倒霉,一直都在被贬官,他到晚年的时候说“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就一直流离失所被贬官,但是每贬到一个地方,你看他那个“此心安处”的日子是“菊花开日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今天地上开菊花了,说明是重阳,大家可以去登山。今天挂圆月了,说明到中秋了,大家可以出去喝酒了。所以,有花、有月是人间好时光,哪怕它在穷乡僻壤。这才是孔夫子说的“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一个人到一个地方,心能安定了,这就是我的家乡。

我们今天,城乡的变革是历史上空前的变革。其实每一个人,所谓的故乡,不过是你祖辈的他乡。

我们真正的故乡是什么地方,是“此心安处”这四个字,是我们能够从心理上真正认同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可不可以把甘肃这个地方,当作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因为这个地方还有豪杰气,还有英雄梦,还有诗魂,还有美酒,还有在所不惜一切的那种坚韧!无论班超为了他的家国,还是玄奘为了他的真理,所有从这里上路的人,走过的那不是一条抵达欧洲大陆的道路,他们走上的是以身殉国的殉道之路。

什么是“道”?这个字有意思,里面是一个“首”,外面是走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脑袋决定了的那条路才叫大道。所以,脑袋决定了的那个理,叫道理。中国人为什么认“天道”,就是因为脑子和脚是一体的。人如果不用脑子,光靠脚去走路,就算是公路好了,高铁通了,其实你也快不到哪儿去。关键是我们还能让这个脑子在吗?我们的脑子回到哪里呢?

在这里,我以一个外来人的身份,有这么多足以致敬的理由。我一次一次地回来,总觉得到这里有一份安宁。不管是我在鸣沙山看见大漠孤烟的时候,还是随便在哪里捧起一碗牛肉拉面的时候,都会觉得这个地方给我的感觉是温暖、朴素、天真,生命的那种澎湃,在这里永远都能保持着它的温度。那样一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应该是这个世界上的风景。在充满雾霾的都市里,我们谁还能真正看得见朗朗的日色、浩瀚的树木?这一切我们不希望体验吗?

我特别希望中国的孩子,能多到这里来举行成人礼。就是得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一个人的生命长大了。大家看看“人”字,一撇一捺,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字,大家也有说这是阴阳相生,上面加一横就为“大”,说明人长大了,强大了;“大”字上面再加一小横,就是“夫”,这一小横,就是男孩20岁头发上插的簪子,也就是说“加冠成人”。八寸为一尺,八尺为一丈,丈夫顶天立地,这就是中国的成人礼。就是你的身量长到了一丈之夫,头上加冠了,你对这个社会就要作出承诺了。所以,孟夫子才会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在今天,大官很多,大商人很多,大学者也不少,但是中国有几个大丈夫!

所以,西部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的精神家园呢?如果让中国的孩子都到这儿来做一次成人礼,让他们体会体会,不是说无病呻吟、会买奢侈品了就叫成人了。怎么样才能够顶天立地呢?人总得有点心中秉持的比他生命更加尊贵的信仰吧!其实,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有哪些是在今天照样可以应用的?首先我认为“天人合一”这个观念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的观念。刚才我说了,“人”加一横是“大”,加两横有俩字。加一小横是“夫”,加一大横那就是“天”。“天”和“人”合的是“一”。《老子》中说的好,万物都要找到“一”就平衡了,正所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个“一”是天地万物融合的“一”。所以,这个“一”里面有“合”的思想,这一点我今天特别要讲,是因为我们从历史坐标来讲,正处于都市化的进程中。对于这么古老的农耕文明来讲,都市化是历史进程中的大事,它不仅仅改变着社会结构,而且它让我们重新审视伦理信仰。我们的“天人合一”,说白了是在我们的农耕土地中,藏着我们的伦理信仰、文化信仰,用来替代西方的宗教信仰。

人不可没有信仰,但是西方人老是说“你们怎么没有信仰?”“我们从小就上教堂,我们信上帝,你们有什么信仰?”我在西方讲学的时候,经常跟他们记者开玩笑,我说你们信上帝,我们信伦理呀!西方记者不信,说你们的伦理能有我们的上帝管用吗?我说,如果咱俩都摔个跟头,你本能地喊“ My God!”,我就说“哎哟,我的妈呀!”为什么中国人摔个跟头不喊“我的神”呢?因为他从小就不喊“神”,你也没见到西方人摔个跟头喊“妈”的,因为他从小也不依赖这个。所以,中国人喊事儿喊得最多的是“哎哟,我的妈呀”“哎哟,我的天呐”,你再想想看,喊“天”说明我们信天理,喊“妈”说明我们信伦理。守住“天理”和“伦理”,就是中国人最大的“理”。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守“底线思维”,我认为在文化传承上也要守住“底线思维”。我并不认为,都市里识文断字、有高学历的人,文明水平一定比农村里目不识丁的老太太就高。文明,有时候不一定就表现在知识上。你看,农村的老奶奶,她怎么敢和街坊的邻居大打出手呢?她怎么敢让自己的孩子偷东西、撒谎呢?那绝不敢,要被人笑话的。不要以为农村妇女文明程度低,她们不懂多少知识,但懂得“天人合一”,也懂道理。你看看,从“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母三迁”这样的女人开始,到岳母给儿子刺字“精忠报国”,到咱们看老戏里的“三娘教子”,这些女人,守住了中国人的门风!从家门出去的孩子,是有规矩的。再看看现在城里的恶性事件,我们不再历数这些恶性事件,最让人痛心的,不是恶性事件频发的数量如何,而是它的性质的恶劣,这个性质在挑战我们承受的底线。怎么样让中国更好,我想当我们重新回到中国人的伦理信仰的时候,我们是会懂一点敬畏的。西部,提起西部的人,普遍的感觉是厚道,朴实,仗义,豪爽。所有这些气质是从哪儿来的?我说这就叫“天人合一”。我今天早晨过来,从飞机上往下看,大片的黄土,连绵的土地,我脑子里就出现陕北的“信天游”,咱甘肃临夏的“花儿”,你听这些曲调,一定是和这样的山峦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悠扬,跌宕,绵延,它一直是在讴歌着这样的土地。你到江南小桥流水的地方,不可能是这样的音调。所有的艺术,其实都是它那块土地的灵魂。

“人者,天地之心也”,这是《礼记》中的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们养育的人,不能因为都市化,就远离了我们原来土地里所埋藏的规则。所以,中国在都市化进程中,如何把农耕文明的伦理性有效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想这是当下一个大命题。这种融合,是每一个人自觉地融合,这种融合,是一种水乳交融,是一种化合反应,而不是把几个名词堆在一起的物理式的叠加。

农耕文明里面到底有什么是我们要学习、融合的?《周易》上讲,圣贤要做到“四合”,就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与天地合其德”,一个人自己的道德能够与天地相合吗?这是我们要问自己的。什么才是天地的道德,《周易》上六十四卦,第一卦是乾卦,讲天的,第二卦是坤卦,讲地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天德。正是由于苍天周而复始,所以一个真君子,你到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有这样一种尊贵,有这样一种担当,就要自强不息。这是我们现在要教给孩子的。

从内部打破,是一件让人很有成就感的事。大家看看,给你个生鸡蛋,从内部打破,出来的就是生命;从外部打破,它就不过是个食物。人也是一样,从外部打破,带给你的就永远是挫折、否定和怀疑;从内部打破,带来的是生命的成长和一个人的自信和尊严。如果你想清这个道理,自强不息的人其实不吃亏。

孔子曾说“君子三省吾身”,《论语》中确实说了三件事:“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用今天话讲,为别人、为社会谋差事,今天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不管是和朋友,和亲人邻里之间,人与人的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用的地方;外在传播来这么多的知识和道理,有没有通过学习把它变成自我的内容。

我们每个人都有三重人格,第一是职业人格,让你有职业的担当;第二是伦理人格;第三是自我人格,最难了解的是真自我。我们能给自己一个底线吗?在职业人格上守住一个字的底线,就是“忠”,伦理人格上守住一个字的底线,就是“信”,自我人格上要守住一个字的底线,就是“习”。这三点,到今天,也是我们自强不息,修养自己的好方法。

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地大物博,有黑土地,有黄土地,有盐碱地,有沙土等,中国神奇的地方在于,任何地形地貌都能养育生命,这就叫“厚德载物”。所以,我们要向中国的大地学这种东西。你的团队里,不可能人人都是攥一把都流油的“黑土地”,难道就没有“盐碱地”和“沙土”吗?大地都包容各种生命,何况人呢?融合是什么,融合是一种真文明的融合。和大地去融合,就要跟着不同的理念去走。刚说了一个“忠”字,还有一个“恕”字。简单地拆这两个中国字,中心为“忠”,用现在的话说,忠诚最大的准则就是心中的底线,最大的文明准则,不是分解的任务书,不是外在的上岗打卡的制度,而是心里的良心,什么时候我们的干部把工作内化成精神自律,那他就真忠诚了。“恕”字,是如心为恕。人和人,环境不一样,想事方法不一样,有很多时候是个善意的误解,不一定是恶意的冲突,你能不能冷静一下,和他换个位,当他人心如我心,将心比心想想事的时候,摩擦就能少一些,宽容自然就到来了。说白了,就是换位思考。古人还说,近己为“忠”,推己为“恕”,所以这四句话是相连的:“中心为„忠‟,如心为„恕‟;近己为„忠‟,推己为„恕‟”。也就是跟人要“恕”,遇事要“忠”。

“与日月合其明”,就是人要和日月合上光明。我喜欢《老子》中的四个字:“光而不耀”。说的就是要有光明,不需要光芒。真君子的人格就是有内在的光,但其表面谦逊儒雅。所以说,中国文化中所提的人格,是一种光明人格,提倡的是“大光明”,是日月的光明。我们要向日月学习,是因为日月中包含着世界上最大的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文化中最大的“道”就是阴阳平衡。中国道家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想想这些道理,真是应该让我们的小孩都明白。如果说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让中国的孩子们上甘肃来举行一次成人礼,听听中国这些简单功课和朴素的道理。不行走你哪来的见识,没见识你哪来的胆识,没胆识怎么去做英雄。

“与四时合其序”,四时,指春夏秋冬。中国人最大的秩序感,就是我们的节序。中国人对四季有个说法,就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既说的是大地的农作物,也说人的养生。至于“与鬼神合其吉凶”,我给大家举两个字“贪婪”,“贪”怎么写,下面是一个贝,就是钱的意思;“婪”,上面是“林”,下面是“女”,本意是自个儿能占领的女人和树林子一样多。大凡“贪”的人,很少有只贪财不好色的,也很少有只好色不贪财的。自古以来,“贪婪”两字是在一起的。

其实,中国的传统文化卷帙浩繁。今天我在这里传递的主要不是内容,而是一种态度。如果你信任它,你自己去提取有效的成分,并且用你的生命把它激活,这就是我们所完成的创新。所谓创新,是在传统的基因中找到我们走向未来的依据。

咱们甘肃的各级领导干部,能不能把自己的头脑作为创新的发动机,这是创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今天不能仅仅沉湎于重提丝绸之路的辉煌,古人博大的学问,我们还能不能激活。如果这一切都做到了,那我们才站到一个起点上。只要信任,并身体力行了,那么,传承就一定是创新的起点。所以,中国的西北,这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能不能让今天的中国英雄主义不死,让今天的中国理想主义还能作为创新最重要的动力?用爱去改变它,这就是我们的“知行合一”。只有大西北的人,爱自己的热土,对自己的文明有信念,在自己的传承之中有创新,那才能让中国人更信任这块热土。

我相信,当这块地方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此心安处”的时候,我们重振丝绸之路辉煌的起点就已经来临了。当我们的信念能够凝聚起来的时候,甘肃好了,中国的未来也就好了。

(本报记者李满福根据讲课记录整理)

于丹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的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广泛影响。掀起了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为推动中西文化交流,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于丹教授近年来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巴西等地举行了多场大型文化讲座,引起了海外观众的强烈反响,受到各国媒体的广泛关注。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第二篇: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数学科学学院104班张婷20102201215四川,这个历来固若金汤的天府之国,这个曾经抵御住日寇铁踢践踏的中国大后方,在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动山摇、江河断流、生命涂炭,一场突如其来的强烈地震,摧毁了美丽的家园,吹灭了骨肉同胞的生命之火。

温家宝总理:“我只要十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

消防官兵:“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李连杰:“全世界都在关心灾区的事,我们是一家人。”

被救者:“我不知道你们是谁,但我知道你们为了谁。”

成龙《生死不离》歌词:“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

割腕自尽的受困老人:“这里危险,放弃我吧!”

这一句句感人的语言,这一幕幕动人的画面,深深地震撼了我,也震撼了全体中国人。地震发生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持,中华大地到处都是爱的声援。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在面对生死磨难时,是什么让他们舍己为人。自从上了梁老师的课后,我明白,是他们的心中有一种精神,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坚不可摧。地震只会折断房屋的脊梁,但不能折断中国人的精神脊梁;灾难只可能摧毁我们的家园,但不能摧毁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精神家园是指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精神家园既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也具体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有了精神家园的支撑,人就有了安顿感、温馨感和光明感,人的生活才有意义;失去精神家园,人就会感到精神空虚而不知所措,甚至发生心灵扭曲和变形。何谓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中指出:“大凡一个国家能够强盛的原故,起初的时候都是由于武力发展,继之以种种文化的发展,便能成功。但是要维持民族和国家的长久地位,还有道德问题,有了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里所言之“道德”,便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里的道德我认为它包含古代的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今天的和谐文化,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中国传统的精神家园的核心价值则体现在“忠、孝、仁、爱、义”;还有改革开放后“开放与包容”的胸怀。

然而在现今社会,高科技、新技术层出不穷,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相对而言精神生活越来越空虚。黄、赌、毒等丑恶之风盛行,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蔓延,贪污腐败、唯利是图大行于市,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已渐入走入迷途。我们又该怎样去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呢?首先,我认为大力弘扬和发展传统文化。我们的精神家园大多数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儒、道、佛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因此,对于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继承,也要发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其次,每个人心中都应有一个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才会积极进取的决心,才能抵制住各种诱惑,保持自己的本心。

第三篇: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文化是一种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文化,也是我们中国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今天的我们因过度注重物质,把精力大都用在了追求金钱上,结果忽视了精神,也因忽视精神而导致出现了一些困扰,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支撑我们精神的养料。《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本书正是取传统文化之精华,重申仁爱、谦恭、自强、自省、和谐等观念,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精神家园,使我们能够将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1.成熟守信,修己慎独,“人无信不立”,做人讲诚信,这是做人的基本

原则。诚信,是一个人心中的道德律,有时全靠自觉,别人是无法监督的。做事的时候,要掂量掂量,人在做,天在看,不能以为没人监督就无法无天,不管有没有人监督,我们都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守内心的道德律,做个表里如一的人。

2.君子以自强不息,变,是为着生存,为着未来,为着更新更高的人生境

界,必须自我更新,笃行不倦。做事情,精神状态很重要。中国人是一个刚健自强的民族,所以我们的文明能延绵五千年不绝。每个人都应该保持一种勤奋向上,振作有为的精神面貌,这种姿态可以振奋自己,也可以感染你周围的人。

3.三省吾身,今天是一个张扬个性的年代,每个人都力求最大限度地展现

自我。于是。“不走寻常路,非一般的感觉”成为新生代的口头禅和行为指南。但是,张扬个性不能无法无天,展现自我要遵守道德底线。不管什么时候,人都要不断地反省,不断地提高自己。

4.天人合一中华文化不必妄自菲薄,对中华文化的复兴要充满信心。我们

不要只看几十年是是非非,而要学会大尺度,看大趋势。从近处看一幅巨画,不过是一团乱麻;从近处看则豁然开朗。季羡林先生认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二十一世纪是东方文化的时代。南怀瑾毫不含糊的预言,此后二百年必将迎来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时期。让我们重温传统,找回失去的精神家园,为中国的持久强盛积蓄力量。

第四篇:“让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

“让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的读后感

明明八年二

班集体是师生共同学习、一起生活的家园,它应该成为孕育快乐、创造快乐、凝聚精神的一片乐土。班集体是否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上的每一位学生的心灵是否快乐。

让班集体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快乐成长的亲情家园。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在认知能力、道德风貌和精神力量等诸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推进师生个体精神生命的相互创造与主动发展。

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班级可以成为学生个体发展的场所,同时班级也是学生个体与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重要阵地,学生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可通过班级小干部的培训和大力

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来强化。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有了这种生命沟通,教育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教师面对的是具有思维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是自我的主体,具有自觉能力。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首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生命性,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与自觉性,促进自我教育。

总之,班集体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阵地,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程,也是我们班主任的一项永久性课题。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努力营造鲜活的班级教育氛围,只有在这块主阵地上做文章,学生才会长得茁壮,长得健康。

2013年11月28 日

第五篇: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读后感

2012 年“决战现代化”主题读书活动,第一批阅读市干教推荐了50 本书。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关系,本人认真研读了几本与自身相关的书籍。其中《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一书让我印象深刻、获益匪浅。下面我就主要谈谈在此次主题读书活动中,对于研读了这本书后的心得体会。

青年作家任浩之所著的《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一书,正是取传统文化之精华,重申仁爱、谦恭、自强、自省、和谐等观念,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精神家园,也让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到了支撑我们精神的养料。读完此书,我的心灵仿佛得到了一次洗礼,也不由得将我引向了思考,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什么?建设精神家园有什么样的意义?怎样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我们的精神家园是什么

精神家园是指心灵获得安慰的地方,精神寄托之所。精神家园既是一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向心力,也是某个具体个体安身立命的精神之柱。

中国人的精神家园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精神。它所反映的是中华儿女在长期共同生活、共同奋斗和共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取向、道德模范、精神气质、情感态度等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合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在长斯的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就是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执著追求,是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如果是普通干部,那们坚定的理想信念,牢记的宗旨意识,就是正确的精神归宿;如果是领导,那么,清正廉明的操守,为民的服务思想,就是正确的精神支撑。作为乡镇机关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我认为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要洁身自好,一身正气,带领群众将南丰建设成“实力强劲、品位高雅、民风淳朴”的江南现代化新城镇,提高南丰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二、建设精神家园的意义

当今社会,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这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这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扩大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已经越来越有条件来重视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一体化、网络普及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出现多元化趋势,特别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以及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许多人的心理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冲突越来越大,一些人道德失落,信仰迷茫,迷失了人生方向,形成了心灵的空虚,这就是当代人的心灵冲突。要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化解人的心灵冲突,就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安顿人们的心灵,建设精神家园。

其次,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增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需要。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交融也迅速增多,特别在西方强势文化冲击下,如果不重视弘扬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那就很容易失去自己的民族文化特色,使我们民族的文化身份变得模糊不清,甚至造成一些人淡化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接受的西方文化也越来越多。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俘获,丧失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成为某些西方大国的“文化殖民地”.再次,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需要。现代化社会需要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而建设和谐文化,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等等,这都需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需要重视人的精神归宿和核心价值。

三、如何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是加强教育。要建设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还须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文化教育。比如,要善于联系人们的精神需要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实际进行宣传教育,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的大众教育经验,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资,尽量降低人民群众接受文化的成本。又如,应当加强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中应适当增加礼仪教育的内容,从家庭礼仪到社会礼仪。只有通过全方位的文化建设,才能使人们真正懂得真善美,自觉抵制假恶丑,形成健康的现代意识和社会风尚,为我们中国人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是弘扬中国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灿烂文化。其次,我们在对外文化交往中,一方面,要对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有充分的自信心,不要迷失自我,不要盲目崇外;另一方面,要有开放包容的精神,主动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三是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要从小事小节做起,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低级、庸俗、腐朽的生活方式。事实说明,不论外界的诱惑多大,只要自身关口把得严,努力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欲、慎名,时刻保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各种细菌侵蚀和腐化就会被拒之门外。共产党员更要虚心接受组织和群众的全面监督,时刻用共产党人的标准和宗旨检查对照自己,把全部的才能、精力和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做到思想不浮躁、步子不乱套,时刻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下载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于丹:让西部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探析

    课程论文课程名称: 中国美术史与名作欣赏任课教师:吴强学院:建筑学院专业:城市规划学号:20080940123 姓名:杨天星 中国人传统精神家园探析 何为精神家园?精神家园即是心灵获得安慰......

    于丹心得

    听于丹讲“君子”学习心得崔娟 何为君子?对“君子”一词的具体说明,始于孔子。孔子对于君子的论述,不仅限于“君子”一词,“士”“仁者”“贤者”“大人”“成人”“圣人”等,都......

    于丹讲座

    《阅读经典,感悟人生》 __于丹讲座观后感 5月17日著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于丹来到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为三千余名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生命和心灵的公益讲座,同......

    于丹语录

    《心灵之道》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比获取更有幸福感。 -在这个世界上做一个有信念而不太聪明的人,也许是一种选择。 -能放下且放下,宽容一点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做一个勇......

    于丹演讲稿

    于丹:灾难中看到空前规模的人性与信念 首先要祝贺2008品牌中国的女性高峰论坛在这里举行。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姐妹,今天是一个周末,非常高兴中国女界的很多精英,来自于各个领......

    于丹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一岁流光马上就要过去,后天就迎来了新的年头,很高兴在这样一个岁月更迭最重要的时间和大家聚首。我们能够有这样一个仪式,以这样一个笃定的、......

    于丹观后感

    培养孩子,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70年代和80年代,学校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好学生、好孩子的标准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90后甚至00......

    读于丹(推荐)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幸福的女人会给予心灵更多的滋养,以阳光般的心态让幸福照耀一生!近日来,有幸邂逅于丹老师的作品——《趣品人生》,读完以后,心中涌起这样的感慨:在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