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图管理条例最新2016-1-1执行
(2015年11月11日国务院第111次常务会议通过,2015年1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664号令公布,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地图管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向社会公开的地图的编制、审核、出版和互联网地图服务以及监督检查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 地图工作应当遵循维护国家主权、保障地理信息安全、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
地图的编制、审核、出版和互联网地图服务应当遵守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 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地图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地图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行政部门(以下称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地图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地图工作。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加强国家版图宣传教育,增强公民的国家版图意识。
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应当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使用正确表示国家版图的地图。
第六条 国家鼓励编制和出版符合标准和规定的各类地图产品,支持地理信息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加快地理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促进地理信息深层次应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政府部门间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获取、处理、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通过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提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实现地理信息数据开放共享。
第二章 地图编制
第七条 从事地图编制活动的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地图编制工作。
第八条 编制地图,应当执行国家有关地图编制标准,遵守国家有关地图内容表示的规定。
地图上不得表示下列内容:
(一)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三)属于国家秘密的;
(四)影响民族团结、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表示的其他内容。
第九条 编制地图,应当选用最新的地图资料并及时补充或者更新,正确反映各要素的地理位置、形态、名称及相互关系,且内容符合地图使用目的。
编制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的世界地图、全国地图,应当完整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第十条 在地图上绘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中国历史疆界、世界各国间边界、世界各国间历史疆界,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界,按照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绘制;
(二)中国历史疆界,依据有关历史资料,按照实际历史疆界绘制;
(三)世界各国间边界,按照世界各国国界线画法参考样图绘制;
(四)世界各国间历史疆界,依据有关历史资料,按照实际历史疆界绘制。
中国国界线画法标准样图、世界各国国界线画法参考样图,由外交部和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第十一条 在地图上绘制我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或者范围,应当符合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国务院批准公布的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域图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
行政区域界线标准画法图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和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拟订,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
第十二条 在地图上表示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应当使用依法公布的重要地理信息数据。
第十三条 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编制地图的,应当依法使用经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保密技术处理的测绘成果。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公益性地图,供无偿使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收集与地图内容相关的行政区划、地名、交通、水系、植被、公共设施、居民点等的变更情况,用于定期更新公益性地图。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及时提供相关更新资料。
第三章 地图审核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地图审核制度。
向社会公开的地图,应当报送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审核。但是,景区图、街区图、地铁线路图等内容简单的地图除外。地图审核不得收取费用。
第十六条 出版地图的,由出版单位送审;展示或者登载不属于出版物的地图的,由展示者或者登载者送审;进口不属于出版物的地图或者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的,由进口者送审;进口属于出版物的地图,依照《出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出口不属于出版物的地图或者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的,由出口者送审;生产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的,由生产者送审。
送审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地图审核申请表;
(二)需要审核的地图样图或者样品;
(三)地图编制单位的测绘资质证书。
进口不属于出版物的地图和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的,仅需提交前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材料。利用涉及国家秘密的测绘成果编制地图的,还应当提交保密技术处理证明。
第十七条 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下列地图的审核:
(一)全国地图以及主要表现地为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的地图;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图、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图以及台湾地区地图;
(三)世界地图以及主要表现地为国外的地图;
(四)历史地图。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主要表现地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地图。其中,主要表现地在设区的市行政区域范围内不涉及国界线的地图,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核。
第十九条 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地图审核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时事宣传地图、时效性要求较高的图书和报刊等插附地图的,应当自受理地图审核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核决定。
应急保障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地图的,应当即送即审。
第二十条 涉及专业内容的地图,应当依照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审核依据进行审核。没有明确审核依据的,由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有关部门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出意见。征求意见时间不计算在地图审核的期限内。
世界地图、历史地图、时事宣传地图没有明确审核依据的,由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商外交部进行审核。
第二十一条 送审地图符合下列规定的,由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核发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并注明审图号:
(一)符合国家有关地图编制标准,完整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疆域;
(二)国界、边界、历史疆界、行政区域界线或者范围、重要地理信息数据、地名等符合国家有关地图内容表示的规定;
(三)不含有地图上不得表示的内容。
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和审图号应当在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网站或者其他新闻媒体上及时公告。
第二十二条 经审核批准的地图,应当在地图或者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的适当位置显著标注审图号。其中,属于出版物的,应当在版权页标注审图号。
第二十三条 全国性中小学教学地图,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外交部组织审定;地方性中小学教学地图,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定。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出版、展示、登载、销售、进口、出口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地图,不得携带、寄递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地图进出境。
进口、出口地图的,应当向海关提交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和审图号。
第二十五条 经审核批准的地图,送审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有审核权的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免费送交样本。
第四章 地图出版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地图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依法对地图出版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十七条 出版单位从事地图出版活动的,应当具有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批准的地图出版业务范围,并依照《出版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 出版单位根据需要,可以在出版物中插附经审核批准的地图。
第二十九条 任何出版单位不得出版未经审定的中小学教学地图。
第三十条 出版单位出版地图,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家图书馆、中国版本图书馆和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免费送交样本。
第三十一条 地图著作权的保护,依照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五章 互联网地图服务
第三十二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开展地理信息开发利用和增值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互联网地图服务行业的政策扶持和监督管理。
第三十三条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向公众提供地理位置定位、地理信息上传标注和地图数据库开发等服务的,应当依法取得相应的测绘资质证书。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从事互联网地图出版活动的,应当经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审核批准。
第三十四条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将存放地图数据的服务器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并制定互联网地图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互联网地图数据安全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五条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当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用户同意。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需要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的,应当公开收集、使用规则,不得泄露、篡改、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用户的个人信息。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止用户的个人信息泄露、丢失。
第三十六条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用于提供服务的地图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不得存储、记录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地图上不得表示的内容。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发现其网站传输的地图信息含有不得表示的内容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出版行政主管部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报告。
第三十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互联网上传标注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地图上不得表示的内容。
第三十八条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使用经依法审核批准的地图,加强对互联网地图新增内容的核查校对,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对在工作中获取的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信息,应当保密。第四十条 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应当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十一条 从事互联网地图服务活动,适用本章的规定;本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条例其他有关规定。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地图编制、出版、展示、登载、生产、销售、进口、出口等活动的监督检查。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涉嫌地图违法行为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等资料;
(三)查封、扣押涉嫌违法的地图、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以及用于实施地图违法行为的设备、工具、原材料等。
第四十四条 国务院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地图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方便公众查询。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地图质量监督管理。
地图编制、出版、展示、登载、生产、销售、进口、出口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地图质量责任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地图质量。
第四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地图违法行为有权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应当及时依法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主管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依法作出行政许可决定或者办理批准文件的;
(二)发现违法行为或者接到对违法行为的举报不予查处的;
(三)其他未依照本条例规定履行职责的行为。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测绘资质证书或者超越测绘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从事地图编制活动或者互联网地图服务活动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应当送审而未送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地图或者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不需要送审的地图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地图或者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可以向社会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经审核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的地图未按照审核要求修改即向社会公开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地图或者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测绘资质证书,可以向社会通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弄虚作假、伪造申请材料骗取地图审核批准文件,或者伪造、冒用地图审核批准文件和审图号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没收违法地图和附着地图图形的产品,并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测绘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在地图的适当位置显著标注审图号,或者未按照有关规定送交样本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测绘资质证书。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使用未经依法审核批准的地图提供服务,或者未对互联网地图新增内容进行核查校对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2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者吊销测绘资质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通过互联网上传标注了含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地图上不得表示的内容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10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规定的降低资质等级、吊销测绘资质证书的行政处罚,由颁发资质证书的部门决定;其他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第八章 附
则
第五十七条 军队单位编制的地图的管理以及海图的管理,按照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八条 本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1995年7月10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编制出版管理条例》同时废止。
第二篇:预算执行管理
预算执行管理是财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预算实施的关键环节。预算执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各项重大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财政管理水平。
近年来,按照建立中国特色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我国的预算执行管理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逐步构建起中国特色现代财政国库管理体系,涵盖了国库集中收付、国库现金管理、政府采购管理、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政府会计核算管理以及财政国库动态监控等诸多方面,并形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为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贯彻落实财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提供了有效手段和坚强保障。
(1)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01年3月,我国正式开始实施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改革的基本目标是改革传统的财政资金银行账户管理体系和资金缴拨方式,建立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拨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财政资金运行机制。财政资金运行过程通过电子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有效提高了预算执行透明度,强化了预算监督。
截至2008年底,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面,所有中央部门及所属120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地方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本级,300多个地市,1900多个县(区),超过28万个基层预算单位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改革的资金范围已由一般预算资金扩大到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外资金等。在收入收缴改革方面,有非税收入的中央部门均纳入改革范围,近60个中央部门已正式实施改革。
地方绝大多数省份的省本级、近200个地市、1000多个县(区)、超过18万个执收单位实施了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改革的资金范围已扩大到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八大类。
(2)公务卡制度。公务卡是指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2007年7月,我国正式实行公务卡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卡改革,对公务消费由公务卡取代现金支付结算,利用“刷卡支付、消费有痕”的特点,使公务消费置于阳光之下,财政部门能够掌握所有通过公务卡支付报销的明细信息,并可通过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加强了财政财务管理。截至2008年底,绝大多数中央预算部门和地方省级部门推行了公务卡改革试点。
(3)财政国库动态监控。是指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基础上,通过动态监控系统,对国库集中支付资金相关信息进行判断、核实、处理,及时纠正预算执行偏差,保障财政资金安全、规范、有效,以达到纠偏、警示、威慑目的的预算执行监管工作。截至2008年底,财政国库动态监控已覆盖所有中央部门及所属120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同时,还将农村义务教育等中央补助地方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纳入动态监控范围。
(4)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税横向联网。是指财政部门、税务机关、国库、商业银行利用信息网络技术,通过电子网络系统办理税收收入征缴入库等业务,税款直接缴入国库,实现税款征缴信息共享的缴库模式。2007年,我国财税库银税收收入电子缴库横向联网工作正式启动,截至2008年底,20多个省份已开展试点。从试点情况来看,联网运行良好,纳税人可以足不
出户享受7×24小时全天候的纳税服务,不需再到纳税大厅排队缴税,税款缴纳可以在数秒内完成,并直接从纳税人账户划入国库,征缴过程透明,征缴信息实现共享。
(5)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996年,我国开始进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试点。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已取得重大进展。一是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提高。政府采购规模由2002年的1009.6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660.9亿元,2002-2007年我国政府采购资金年节约率在11%左右,累计节约财政资金约1900多亿元。二是政府采购法律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以政府采购法为统领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体系。三是政府采购管采分离成效明显,初步建立了采购管理机构统一监督管理下的集中采购机构和采购单位具体操作执行的采购管理体制。四是政府采购政策功能取得重大突破,在促进节能环保、自主创新,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五是集中采购工作逐步加强,形成了以集中采购为主要形式的采购格局。六是依法采购水平全面提升,公开透明的采购运行机制逐步形成。七是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在促进廉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八是通过开展全国政府采购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在强化监管、规范操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九是全国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工作步伐加快,全国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交易系统建设开始启动。
(6)国库现金管理。是指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在确保国库支付需要和国库现金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管理国库现金以降低筹资成本和获取投资收益的一系列财政管理活动。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我国正式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目前,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主要针对中央国库现金,采取两种相对安全的操作方式即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提高了国库资金使用效益,并在与国债管理有效结合以及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7)预算会计。是指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具体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等。
(8)账户管理。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和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是推进预算管理和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是强化资金监管和确保资金安全运行的根本性措施,也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
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2001年,中央和地方分别建立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近年来,通过健全账户管理规章制度,规范账户审批管理,建立账户年检管理制度,完善账户管理信息系统,强化账户日常监管等措施,基本实现了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的规范化和长效化管理。
财政资金专户管理。财政资金专户是指各级财政部门为核算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在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资金账户。为加强对财政资金专户的管理和监督,财政部门建立了财政资金专户管理档案制度和报告制度,对各类财政资金专户实施动态管理。目前,财政资金专户已基本实现规范化管理。
(9)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是指根据各级金库报表和各级财政总预算会计报表编制并逐级汇总而成,包括预算收支执行情况报表和文字分析两部分,主要反映各财政收支项目本旬(月)及累计发生数、完成预算进度及增减变化情况等,同时,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说明并提出有关建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是有关部门和领导进行财政经济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10)财政总决算。是指对按照法定程序编制的全面反映各级政府预算收支执行结果的综合报告。现行的财政总决算由中央财政决算和地方财政总决算构成,分别按收入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活动。
(11)部门决算。是指全面反映各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财务报告。近年来,我国部门决算编审工作不断改进和完善,已将预算单位的全部收支及资产负债情况全部纳入部门决算编报范围,并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部门决算报表体系和编审工作流程。部门决算数据是分析预测社会事业发展和编制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决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能够揭示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问题,从而加强和改进财政财务管理,形成“预算→决算→预算规范”的预算管理链,建立部门决算与部门预算相互反映、互为依据、相互促进的有效机制。
(12)财政统计。是指对财政预算执行信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归类整理的方法,是社会经济统计体系中的一种专业统计,是财政政策制定、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一是对公开发布过的财政统计数据口径差异和变化情况进行集中整理并逐步统一和规范。二是定期通过《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等公布财政决算收支数据。三是整理汇编财政历史数据并研究利用,及时提供财政统计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四是定期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提供财政统计数据。
(13)预算执行管理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完善国库集中收付管理体系,健全预算执行管理机制。二是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健全政府采购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国库现金管理制度,提高科学理财水平。四是推进政府会计改革,建立政府会计管理体系。
第三篇:地图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30分=3分*10)
磁坐偏角—以坐标纵线为准,坐标纵线与磁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磁子午线东偏为正,西偏为负。
地图投影—按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体面上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或极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
变形椭圆 —取地面上一微分圆,将它投影后变为椭圆,通过研究其在投影平面的变化,作为地图投影变形的几何解释。
地图概括—采用简单扼要的手段,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的信息提取出来,形成新的空间概念的过程。
兰勃特正形投影 —正轴等角割圆锥,两条标准纬线,经线为放射状直线,纬线为同心圆弧,标准纬线之间纬线长度比小于1.0,标准纬线以外纬线长度比大于1.0。标准纬线之间及其附近面积变形较小。
地形图—详细表示基本地理要素,且用等高线表示地面起伏的一种按统一规范生产的 普通地图。数字化 —将具有模拟性质的图形和具有实质意义的属性转化为计算机可接受的数字。
地图符号—地图上各种图形、记号和文字的总称。
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高度。
助曲线 —是按四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短虚线,用以表示间曲线仍不能充分表示的地势特征。
二.简答题(40分=5分*8)
1.现代地图学新理论有哪些,对地图学发展有何意义?
地图信息论、地图信息传递论、地图感受论、地图符号论、地图模型论、地图认知理论、综合制图理论。现代地图学理论对认识信息时代地图学的实质及进一步揭示地图学的发展规律是具有指导意义的。
2.影响地图概括的因素有哪些?
(1)地图比例尺
(2)地图的用途和主题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4)制图数据的质量
(5)符号的图解限度
3.什么是墨卡托投影,它的用途有哪些?
属于正轴等角切圆柱投影。经线和纬线为平行直线,经线等间距,纬线间距逐渐放大,面积变形较
大尤其是在纬度60度以外。角度无变形,不仅保持了方向和相对位置的正确,而且能使等角航线表示为直线,在航海和航空上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墨卡托投影主要用于绘制航海图、世界时区图等。
4.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那些?
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底法、范围法、定位图表法、分级比值法、分区统计图法、动线法等。
5.地图比例尺的作用有哪些?
(1)决定着地图图形的大小
(2)决定着地图的测制精度
(3)决定着地图内容的详细程度
6.等高线的特性?
同一等高线上高程相等,并各自闭合。同一幅图上等高线密陡,稀缓。垂直与两条等高线的线段方向是地面上的最大坡度线。等高线与分水线和集水线均呈垂直相交。等高线的弯曲形状和相应地面地貌的形状相似。
7.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了控制变形是如何分带的?
采用3分带与6度分带。3分带从东经130起算自西向东分为120个带,6分带从0度子午线起算自西向东分为60个带。
8.测量学与地图学的关系如何?
(1)测量学与地图学的发展相辅相成。
(2)大地测量学及航空摄影测量学等测量手段的进步促进了地图学的发展。
(3)地图及地图学理论是测量结果的重要信息载体与理论指导
三.计算题(15分)
1.地理坐标为N301810,E1200915的点位所在的比例尺为1:1万幅的地形图图幅编号。
H-51-61-(3)
2.依比例尺精度,1:1万、1:10万地形图上线状要素的最小分辨距离是多少米?
1米/10米
四.综合论述(15分)略
1.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利用各种类型的数据资料如何设计编制完成一幅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地图。
(1)说明数据来源,数据精度,如何处理数据。
(2)地图设计,图面配置。
(3)计算机处理流程。
第四篇:上海书店地图
上 海 书 店 地 图
汉源书店(咖啡馆+书店)地址:绍兴路27号
韬奋西文书局 地址:长乐路325号,陕西南路口
广告湾咖啡书吧 地址:绍兴路23号简介:汉源隔壁,镶嵌在古朴的石库门建筑中,据说是亚洲唯一以广告为主题的咖啡馆,还附带一个广告图书馆,如果你是广告人,就去那熏陶一下吧
常青藤书店 地址:南京西路1168号中信泰富广场5楼
季风书店(总店)地址: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
思考乐书局-美罗店 地址:肇嘉浜路1111号美罗城四楼
思考乐书局-福州店 地址:福州路579号
上海书城总店 地址:福州路465号(福建中路口)
上海书城淮海店 地址:淮海中路701号
上海书城南东店 地址:南京东路345号
文庙图书批发市场 地址:文庙路215号图书市场简介:最大的图书批发市场,每周日全天开放中国科技图书公司 地址:河南中路221号(福州路口)
上海外文书店 地址:福州路390号
上海古籍书店 地址:福州路424号
沪港三联书店 地址:淮海中路624号
上海法学书局 地址:新会路282号
中国法律图书上海公司 地址:万航渡路1575号
上海金融书店 地址:福山路84号
上海音乐书店 地址:河南中路221号
上海建筑书店 地址:四平路941号
上海军事书店 地址:四平路2575号
上海机械工业书店 地址:丽园路548号
上海少年儿童书店 地址:石门二路3号
上海体育书店 地址:凇沪路25号
上海佛学书局 地址:常德路418号
上海邮电书店 地址:天潼路319号
上海现代建筑书店 地址:广东路556号
上海工具书店 地址:四川北路856号
宛平路特价书店 地址:中山南二路909号
淮海特价书店 地址:淮海中路1881号
浦东特价书店 地址:昌里东路655号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特价书店 地址:福建中路206号
上海外文书店旧书门市部 地址:盛泽路89号简介:专门收购、销售过期外文期刊和图书
上海新文化服务社 地址:福建南路136号简介:收购、销售各类古书、旧书、期刊、碑帖、画册上海群众书店 地址:中华路1351号简介:收购、出售各类旧书籍。
第五篇:文明地图
文明地图
就像清晨升起的那轮红日一样,我们的共同家园––常州,在你、我、他的精心营造和装扮下,每天都在发生可喜的变化。焕发着勃勃生机,欣欣向荣的常州城近两年在文明建设上也取得了不少进步:社会和城市在不断优化,社区服务和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在不断加大,所有市民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也在不断提高……
为了实现摘取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桂冠的梦想,我们已期盼和奋斗了很久,先前的100多天是将翘首的期盼、不懈的努力变成丰硕文明之果的重大日子,常州很快就在考察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优异成绩。而如今,在省内考察团来常的一个多月后,常州是否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就在暑假,作为一名小记者,我带上记录工具,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视角在常州城开展了一次探访文明之旅,并由此次出行创作了一幅属于常州,独一无二的文明地图。
出行〃便利
穿过略显拥挤的马路,来到了BRT站台。一上车便感觉到了空调的凉爽。由于正是上班时段,车厢内较为拥挤,位子都坐满了,我便挑了个离门较近的地方站着,顺便看看车外的风景。天气很好,一片晴朗,心里觉得特别舒畅。只是随着乘客的上下车,车内不时响起些嘈杂声,让人听得不觉烦躁起来。BRT行驶在专用车道上,通行非常顺畅。
气氛〃和谐
宽阔的马路两边有行人在树荫下三三两两地走着。放眼望去,在城市的一些绿地上,还有一些晨练的老人和滑旱冰的孩子,正享受着夏季清晨的凉爽与惬意。同样,在常州——这一外来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城市,最常听到的、人们最多使用的语言仍是普通话。
风景〃靓丽
在市中心路段上,噪音问题较为严重,但行车秩序还是井井有条。每个路段上都有帅气的年轻交警在指挥交通、维持秩序,虽然天气很热,但他们仍是尽责地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笔直英武的身影为繁忙的马路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交通〃繁杂
绝大多数的行人都能按照通行标识通过地下通道过马路,但还是有极个别“急性子”的行人上在演着“跨栏表演”,在来往的车流中穿梭自如,着实让我们这些旁观者为其捏了把汗。虽然站台上、马路边依然张贴着“讲文明、树新风、争当文明常州人”的广告与宣传标识,但总有少许的几个人视而不见:你看,一些电动车车主正急着“秀”着他们的车技,自作主张地骑到了机动车道上,而这个路口一名戴着红袖套的协管员正拦下一辆“超载”电动车与其交涉。
见闻〃感人
行驶到了第一医院的时候,看到一辆12路公交车正靠边停着,驾驶位空着,正当我纳闷之际,突然看到身穿工作服地驾驶员正小心翼翼搀扶着一个老人下了车往医院内走去,我不禁心头一热,心里感动了许久。
形象〃一流 下了车,我在路上闲逛了起来,路经银行、邮政局门口时,我特意留心观察了一下。营业厅内整洁明亮,虽然前来办理业务的人逐渐多起来,都在赶时间,但仍都有秩序地取号排队,自觉地在一米线外等候,通过工作人员的有效引导和客户的积极配合,厅堂秩序井然。据我了解目前服务行业的窗口文明规范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明形象。
设施〃完善
近年来常州市新建了一些公共场所和设施,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真真正正让市民群众了解常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特别是未来的规划前景,激发了常州市民的归属感、自豪感,更倡导了全民创建文明、和谐、卫生城市的热情。
夜景〃宜人
不知不觉一天就过去了,当我再次乘上BRT结束此次文明之旅时,华灯初上,亮化工程给常州城披上了五彩的外衣,感觉特别安宁和温馨。
这次出行给我带来了很多感触,“争创文明卫生城市”的理念已深入每一位常州市民心中,大家都在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和提升整个市容市貌。
作为一名小记者,我也有很多话想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建设文明幸福常州的主人,我们的文明举止、一言一行决定着整个创建工作的成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需要我们大家都来重视它、关注它、完善它。说得好不如做得好,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共建文明常州出力吧!把常州建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文明城市。
这张文明地图是我以一个小记者的身份创作的,希望能借此,让每一位市民了解到我们龙城常州的美丽风景线,并牢记于心,时刻为常州的不断发展作出贡献,让文明之花开遍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