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人参文化资料[范文]
关于人参文化
一、人参文化潭子人参之乡
一定的生活环境,产生一定的文化现象,正象茶文化源于茶乡,酒文化源于酒乡一样,人参之乡首先产生反映参乡人思想感情的人参文化;
中国的人参,开发利用最早的是太行山系“上党”人参和“紫团”人参;公元107口124年许慎著《说文解字》载:参,药草,出上党,参者也;”这是目前所知对中国人参原 产地最早的记载;可以说,当时上党,或太行山是人参之乡;对于上党人参,有许多神奇传说。如《广五行记云》:·隋文帝时,上党有人宅后每夜闻人呼声……去宅一里讯见人参枝叶异常,掘之入地五尺,得人参……呼声遂绝;”又如苏颂曾说:
”相传欲试上党人参,但使二人同走,一与人参含之,一不与,度走四五里许,其不含者必大喘,含者气息自如,其参乃真也;”
从梁代到清代,赞美人参的诗篇也有许多;如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人参诗:五叶初成根树阴/紫团峰外即鸡林/名参鬼盖需难见/材似人形不可寻/晶第己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殷勤润取相如肺/封禅书成动帝心:
又如清代杨宾在《柳边纪略》中亦留有人参诗篇:土产参为最,今时贡帝京:….·碧叶翻风动,红根照眼明;人参晶绝贵,闻说可长生;
上述这些传说、诗篇,都属人参文化现象;由于历代人们对上党紫团人参开发最早f采挖频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这里人参绝迹;正如明代《清凉山志》记载;自永乐年后,伐木者千百成群、蔽山罗野,斧斤如雨、喊声震山;川木既尽,又入谷中,深山之林亦砍伐殆尽,所存百之一耳……
森林资源破坏了,就等于断了人参的生蹴人参的绝迹,使太行山系人参文化的发展受到限制;从明代起,人参主要出产在东北,逐步集中在长白山区;大批河北、山东等地破产农民涌向东北,挖参谋生,这数以万计,十万计的挖参人,成为人参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人类对人参的需求茧越来越大,而自然生长的野山参数量
越来越少,这就迫使人们把山参变为家植一一这就是今天的园参;园参对土壤、气候等条件要求十分严格,所以,近四百年来,园参的发展受到制约,仅吉林省长白山区和黑龙江,辽宁两省部分地区发展了园参;人参文化现象,在这些产参区形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参乡抚松县文艺爱好者把流传在民间的人参故事搜集整理编辑成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在中国和世界一些画家产生了影响,为人参文化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人参文化源于参乡,是其第一个特征.二、放山习俗、人参故事为始基
人参文化的第二个特征,是以放山习俗、人参传说故事为始基,人参的作用被人类认识以后,大批放山人进山挖参,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挖参习俗。例如进山前祭祀山神爷老把头;寻找人参不准乱说话;发现人参耍喊山:挖参前要用拴着蛔钱的红线绳拎住参秧子;放山人的专门用语以及其它规矩,等等。
放山人在寻找人参、采挖人参、出卖人参的过程中,耍经历许多坎坷。其中有希望,有失望,有收获也有危险。这本身就是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加之人参的非同寻常的药用价值、滋补作用和昂贵的价格,人参传说故事往往越传越神奇,越传面越广。大量的人参故事,成为继放山习俗之外的又一重要人参文化现象;
人参故事产生以后,逐步由口头流传变成了文字记载,以后又陆续出现了以人参故事为主题而改编的连环画、国画、年画,雕塑,歌舞,戏曲,电影,电视等衷现形式。不论艺术形式怎样变化,其主要内容,还是人参传说故事。古代文人暴客
创作的大量诗篇,其基础,也多半尽人参传说故事。至今,人参娃娃、人参姑娘的传说,几乎家喻户晓。
近些年,出现了反映人参生产、科研及参乡人民生活的文艺作品,涉及人参的药品、滋补品、化妆品、食品等则数不胜数,深入家家产户,形成一种泛文化现象。尽管如此,也不能否认人参文化是由放山习俗,人参传说故事发展而来的事实;
挖参习俗
帮有帮规,行有行理。世间七十二行,各有各的规矩。挖参也不例外。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劳动环境以及特定的劳动方式,千百年来在挖参人中,也形成一套大家都共同遵循的山规和习俗。
进山挖参,是指到长白山原始森林里采集野生山参。山里人管这叫挖“棒槌”挖宝,进山挖参人则自称为“放山”;进山挖参,一般是结伙而行,叫“拉帮放山”,最少三人,多的也就十一二个人,要是有十四五个人,就算最大的“放山帮”了。也有单独一个人干的,叫“放单帮”,也叫“撮单棍”;“撮单棍”的只能在离有人烟地方近的老林子边缘上采集,很少有大收获,更少有大货,也就是挖不到值钱的年头多、个头大的山参。一般“撮单棍”的,都是不得已而为之;人性不好,想跟人一起放山,人家不要,只好单干,分文皆无,连进山的穿戴、脚手都备办不起,只好就近“放单帮”;再有就是因病、因家庭拖累,人家结帮时,自己脱不开身,放山帮早进了大山里,自己误了时机,也只好就近小打小闹。
拉帮放山的放山帮,多数是插伙合作性质的季节性组织;放山季节之前,相互串连,临时组成,也有头一年或头一个放山季节合作得不错,临散伙前,约定好,下一年或下一个放山季节大家再度合作,定好会齐的时间、地点,到时候,再聚到一起进山,就是这样子的,有出有进人员变动也很大;也有另一种放山帮,就是由有钱的地主、山场主等财主雇佣的。从雇佣的长工中逃选出一些人来,再重金雇请一个会放山的人当把头,配上一个亲信给把头帮忙,备办下吃食、煺手,定好分钱的份子,叫这些人进山挖参。
份子一般都是八二分帐,财主得八,雇工劳金的得二,劳金钱不减。虽比平时吃劳金挣得多,但风餐露宿吃的辛苦也人得多,而且还要冒很大的危险,剥削也是很重的。这种雇佣的放山帮,财主们也时常受骗,尤其是挖着大货,或大宗上好货的时候,财主派来的亲信见钱眼开,先就起了二心,和把头同谋,留下一批另外出手,大家发个小财,一笔钱到手能活个三年两载的,’有的甚至一跑了之。就因为这种种原因,这种放山帮也就很少;
通常插伙的放山帮,虽然人数不多,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纪律也很严明;放山帮的首脑,是·领棍”,通称
·把头”,是放山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都是由深懂人参的一切生长习性,熟悉深山老林的方向路径,有在山林中生活,生存的丰富经验,而且年龄较长,身体强壮,吃苦耐劳,处事公平,凡事有担待的人担当;他指挥带领一帮人进山,既凭聪明才智,经验本事,又靠亲切善良,恩成并行。
“领棍·的副手叫”边棍”,现在说法可以说是“二把手”,协助”领棍”处理日常事物,也有管边棍叫“二把头”的。其他成员都叫“腰棍”,每个放山帮还都有一个“端锅”,是负责烧水、做饭、看地子”的。
“端钢”通常都是身体较弱,不那么精明的人担任,或由初次进山,年龄较小的”初把”担任。也有管“初把”叫·雏把·的,是小鸡雏的意思,候补队员,见习生吧:
放山人员组织好后,进山前—两天,由把头领着大伙拜老爷府,也就:是老把头庙①。如没有庙,就写个牌位供在那里,烧上香纸,摆上供品,由把头领着磕头。然后把头代表大伙许愿,山神爷老把头在上,我们要进山了,请给我们指指路,让我们开开眼,拿了大货,发了财,杀鸡宰猪再来还原报答你……等等。然后全体人员在一块吃顿饭,有啥吃啥。吃喝完了,把头便领着大伙背上小米.带着挖参的工具:鹿骨扦于,用鹿骨做的扦子,光滑锐利;索拨棍,长短不能高过人体,不能扒皮;快当刀子,还有红绒绳,大钱等,再加上锅碗瓢勺,就出发进山了。走时,不能随便乱走,得有先后顺序:把头打头,二把头在后,再后是边棍,初把在最后跟着。
进山后,先选好地场,用树干,树皮搭个地跄子(小马架子)。做的第一顿饭,先供山神爷老把头,饭做好后,由把头端着饭碗,朝四面八方举起,口中念道:“山神爷老把头请吃饭。”之后,大家才能吃。
所有去的人,都由把头领着上山挖参,上山时,每人拿着一根索拨棍,枪子里只留下一个入做饭。做饭的叫端锅的。端锅的除做饭外,还得打柴,外加在跑子附近放山。饭做好后,放山的人不回来,端锅的绝对不能先吃。
放山的入不回来,端锅的也不能睡觉,据说端锅的睡觉了,放山的人就不精神,影响得参。
放山人回来后,晚上要在跑于门口打火堆,烧的柴禾不能乱扔,要顺着放,取“顺当”之意。火堆点着后,得一直燃着,不能灭。打火堆有三个用处:一是驱蚊虫,放山都在七八月份,山里蚊虫多得打脸,门口燃上火堆,蚊虫飞不进来:二是去潮气。深山老林里住,潮气特别大,把头轮着叫大伙起来烤火,以免受潮生病,一夜都得喊三四次。
三是防野兽。一般来说,野兽怕火,除此而外,放山人还有一种传说,蜕是山里有一种野兽,叫豺狼狗子,它见哪块有火堆,就知道那里住着放山的人,于是它便围着火堆撒一圈尿,这样其他野兽就不敢靠近这个地子丁。
为什么叫放山呢?采集野山人参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发现人参,在茫茫林海之中这是极不容易的一件事。
“大把头”根据自己的了解和判断,把一帮同伙领到可能有人参的地方,根据地形或由东向西,或由北向南,排成一列横队,“领棍”也就是“大把头”在左,也算排头,“腰棍”居中,”边棍’在右,算是队尾。初次放山和年岁小的“初把”们,掺杂这三人之间,为的是及耐指导稍助。人和人桶距约一丈左右,‘就是两人都把索拨棍平伸出来,棍梢相互那么个距离,大家一起向前走,用索拨棍拨开蒿草细寻细找人参,这就算开山了“放山”其实也就是指的这个。“放山”的时候,谁也不许说话,也不许中途停顿,不论有没有水、倒木、石头都一直前进,不能绕道。上山发现了参叫“开眼”;如果第一天开了眼,要砍“照头”;所谓’照头”就是由把头选一棵红松树,朝拿着人参的方向,从树干上砍下一块长方形树皮来,然后在砍下树皮的白木头上用刀刻上杠,左边刻沟杠,代衰放山的人数,有几人刻几道杠;右边刻的杠,代表拿到几品叶的参,是几晶叶就刻上几道杠。如果发现了“片·或者‘堆”(五晶叶打头的为‘片”,六品叶打头的为’堆”),就地用树皮搭个小庙,立个山神爷牌位,有香烧香,没香用草代替。然后照例是由把头祈祷:多谢山神爷老把头保佑,我们发了财,回去后一‘定好好供串你,”砍了“照头”后,还得给“照头”洗脸,所谓洗脸,就是用火去烧砍去树皮的“照头”四周,为的:是防止流松油,看不清“照头”。
放山时不准随便乱说话。压上趟子后,压趟子就是放山的人按照一定距离排成一排往前走,更得聚精会神找人参,谁发现了棒槌,就喊:“棒槌”:这叫喊山,别人接问:“几品叶?”发现者瞅准以后,便立即回答是几品叶:然后大伙接着说:“快当、快当”如果是“片”或是“堆”,就按打头的一棵是几品叶来回答;之后,由把头动手挖参:先用系着大钱的红线套在参叶上,据说这是怕参孩子跑了,把它牢牢拴住;再用树棍支个小架子,把头这才开始动手挖参。这时,其他的人得拿火堆熏蚊虫,让把头更好地集中精力挖参。挖参时,先破土,后用鹿骨扦子一根—根地扒拉参须,如碰到草根、树根,用刀割断,免得弄坏了参须。把参须周围的土全都抠干净后,便用青苔茅子将参抬出。然后,用苔茅子、桦树皮,掺上一些原土,把参包起来,打成参包子;大的由把头背着.小的则交给别人背。
有时,进山以后,三四天也不“开眼”;遇到这种情况,把头就得想办法解除困境。一般采用这些办法:一种是”喊空山”:啥叫“喊空山呢?就是没发现人参,但得象看见人参那样去做;把头喊:“棒槌:”别人问:“啥货?”把头回答:
“抬出来了?”,—种是借助于梦。把头往往说梦到哪块有大棒槌,其他人也可说做了什么梦。当然必须是吉利的梦。如梦见了长虫、老头、老太太、大姑娘,大火、大水、红棺材等,都算是吉利的梦;至于晦气的梦是绝对不能说的。这种无非是以此振奋大伙的精神,给入以希望,鼓舞士气。
前面提到的·山神爷”和‘老把头“,是放山人的主要信仰,“山神爷”指的是深山老林中的老虎;按动物学分科就是叫“东北虎”的一种,体长大,行动敏捷,凶猛异常,捕食各种动物。称为兽中之王或林中之壬,但对进山人,一般不伤害,有时狭路相逢只要人没有什么激烈动作,都能相安无事。放山人供奉它,是为逢凶化吉,保佑平安。“老把头”据放山人讲,名叫孙良,是山东莱阳人,放山人的老前辈。相传,很多年以前,山东年景不好,孙良和他干兄弟几人,从家乡漂洋过海,爬山越岭来到长白山挖参。进山后不久,就与干兄弟们走散,他钻老林子,过草甸子,跳山涧,爬石头,长白山南北两坡十八峰他都走遍了,也没找到人参,后来精疲力尽,饿死在蜊蛄河边啦。在石头子上还留下了一首诗: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三天吃个蝲蝲蛄,你说寒心不寒心:
如果有人来找我,沿着蛄河往上寻;
入山谁要迷了路,我就当个引路人。
孙良死后,真的成了掌管长白山的神仙。因为他是放山入出身,踏遍了长白山的山山水水,为放山挖参踏出了不少道路,又是为寻找同件牺牲了性命,后代放山人都敬佩他的人品和功劳,即亲呢又尊敬地称他为“老把头”。“老把头”对后代放山,也真是义气千秋,在他们迷路的时候,就变成了白胡子老头,拄一根索拨棍把他们引上正路。在他们长期挖不到参时候,就变成一个穿红兜肚的小胖小子,引他们挖着大货。要是他们中间出了杀人害命的恶入,“老把头”也会引来狼虫虎豹把恶入收拾掉。挖参人进山就搭“老爷;菏”祭祀他,每年述为他过生日。放山人进山,妥先选个背风向阳,靠近水流的地方,挖土、砍树,修起个住处来。寺秋夜里冷,修的是地下半截·地地子”,夏天就是在地面—匕搭窝棚。在住处的正东方虬用三块大石头,一上二下搭在一起,这就算是立起了供奉‘老把头”的“老爷府”了,撮土为炉,插草为香,虔诚祭奠因为老把头善良仗义,有求必应,也许还因为这位神仙是放山人定的,和贫苦人更贴心,不但放山人,后来,在老林子里木帮、猎入也都供奉起“老把头”来了。据说孙良是农历三月十六生的,东山里就在这天给“老把头”过生日。可以说这个节日是吉林东部山区独有的节日,挖参的放1U帮、做木头的木帮、猎人到这天都歇一天工,祭祀“老把头”,好吃好喝犒劳自己,休息乐呵一天。
过去穷人放山,条件设备差,迷失方向。一麻达山(迷路了),出来。概括起来,不外以下几种在茫茫的原始森林里,容易把头得采取措施,把大伙领
一是晚间打火堆不走了。把头说拜哪个方面,就拜哪个方向;
二是求山神爷老把头指路。用草代香,点燃后插在东南西北四方,由把头祷告:“山神爷老把头,绐俺指一条明路吧!”祷告完毕,看哪方的香燃得快,就朝哪个方向走;
三是飘手娟。把手绢的四个角折叠起来,用手托着,一抛一落,看哪个角开,便往哪个方向走
四是看树头。看树干的阳面,树干的北面见不着阳抵长苔藓。分清了北面、南面,也就找出了东南西北;
’
五是水的流向。俗话流水往低处流。顺着水流往低处走,当然也就是往山下走:
六是听鸟叫声。朝山老鹃叫的方向走,因为一般哪有乌鸦叫,哪就会有人家。
挖参人上山以后,一般祁得挖到一些人参回家。但也有些特殊情况,遇上这些特殊情况后没挖到参,也得立即下山。都是些什么特殊情况呢?、—是几天没“开眼”,突然拿着六货。接昔义儿天l;II陡”
‘
二是”初把”“开服”后,父农着大货,接着父几天开眼’; 三是做了不吉利的梦,如梦见出殡、老虎吃人、把头睡掉地下、端锅的烧炸锅,梦到大站娘、老头、老太太叫卞[U等等。
为取得吉利,放山时有些特汇的朋语。例如许多动词,都得用“拿”来代替,以象征着能拿到棒槌。抽烟叫“拿火”,休息叫“拿堆”,吃饭叫“拿饭”,睡觉叫“拿觉”,搬地方m1“拿房子”……等等。除此而外,也还有—特些别的用语,如赏钱叫“拉露水”,把长虫叫“钱串子”或“金镏子”。
进山挖参不仅说话有特定的词溉就连东西放置也有其独特的要求。放山用的索拨棍不能乱扔,休息时立在身旁,放山回地子后,得立在地子门前,据说还得按顺序摆,把头的打头,以此类推,不能乱放。另外,放山人的衣服、帽子不准往高处挂,得挂在腰部以下的地方。
澈山时发现丁人参喊山时,刁;是一伙的遇到了也可以回答,并参加分份子。另外,凡是放山的人,不管到哪一伙的蛤子里,那个地子里的人都得欢迎,而且管吃管住。这充分地体现了劳动人民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不仅如此,就是一伙人中谁偶尔有疏忽大意的地九·,也是友好坏处;如谁漏了山,(压山时一个人把一行),回头再找,叫“翻趟子”。扪别拘人再在那个人灼趟子里找到了人参,谁也不埋怨那个漏1¨的人。从挖参这一行当,可看出劳动人民的许多美德。
除上面提到的外,还有些有趣的习俗,不知是真是假。传说放山人发现“人参”时,如果那参正顶着红榔头(人参籽),在喊山时,籽落下来了,使把这落—》‘的籽叫催生籽。妇女在难产时,喝了催生籽熬的水,就能顺利地生下孩子来,而且那通红的参籽还在孩子的小手里攥若哩。
从以上所列举的不完全的放山人的山规习俗来看,其中当然有不利·学的,甚至有的带有迷信色彩的一面,但是更多的还是放山人千百年来挖参的实践经验的总鲜i有其符合科学的一面。同时,从中也多少反映出了一些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要求,无论属于前者或后者,都值得我们去进行分析研究。
第二篇:人参知识汇总
人参是治疗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人参治疗高血压,中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国的专家已经临床证实,效果非常明显。
日本一伴循环内科医生金子博士,用人参治愈许多高血压患者。小高女士患高血压多年,许多药物不能根治。经金子博士建议服人参后,她每天吃三次人参粉,现在高血压完全治愈。日本清州圣田医院杨永武博士,是心脏内科专家,他也治愈许多高血压患者。例如:63岁的金俊焕,患高血压,8年间名种药物都尝式过,始终不愈。2003年,杨博士让他服用人参,第天三次吃了六个月,高血压好转,现在坚持服用人参,病情痊愈。
韩国汉城大学江南健康诊断中心吴秉熙教授,用人参治疗高血压成果也很丰硕。例如:48岁的杨周燮,患高血压,手脚发麻,高压为164.服用人参两周后,高压为137,手脚麻木的症消失;又如:59岁的申玮英,血压为180-120,服用人参两周后,现在血压为139-83,已接近正常。
吴秉熙教授认为,人参不仅可以降血压,还可医治高血脂和动脉硬化。
日本庆南大医大生理教研室全秉华专家通过白鼠做试验后认为,人参之所以能治疗高血压,主要三个原因:
一是人参在血管内壁细胞分离出有益的物质降血压; 二是人参中有可以收缩平滑肌的成份
三是人参可使血管收缩,输入活性物质,特别是人参皂苷成份,抑制血管中心活性成分,有降压的作用。
野山参降血压疗效尤为明显。香港一位彭先生患高血压,心脏病等较严重,通过家居抚松的野山参专家王权花一百多万元购买一棵特大野山参,仅吃了一小部份,就治愈了高血压,冠心病等。彭先生十分高兴,专门到吉林省抚松县看望王权专家,并为抚松县捐了款。
许多低血压患者吃人参使血压上升至正常,证明人参对血压有双向调解作用,或者说有平衡人的血压的作用。但是红参类产品是人参的炮制品,滋补性较强,温性更甚,因此高血压患者服用红参必须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关于人参的误区与禁忌
(一)吃人参的误区
误区一:吃人参上火
“吃人参上火”,几乎是公认的一种说法和看法。实际呢,这种观点是极其片面的、不正确的,是对人参的最大曲解和误解。
那么,为什么会有许多人认为吃人参上火呢?原因主要一条:吃多了。
韩国大印韩医大学的韩商植教授,于2002年5月至11月,对160名韩国人和160名中国人共计230人进行吃人参临床实验。实验方法是,每人每天吃3克人参,一共服用4个月。4个月后进行检测,这些人体温正常,没有出现上火的现象。于是韩教授得出结论:常吃人参不会升高体温、不会上火。
人参的药力大,尤其是多年生园参和野山参,不能超量服用,否则适得其反,出现流鼻血、生口疮等症状,这是人自己犯的错,而不是人参的过。
吃人参每日定量是多少适合呢?鲜参和干参不一样,园参和野山参不一样,体弱和体强的不一样,老年人跟年轻人不一样,滋补和治病不一样,轻症和重症不一样,只吃一次和天天常吃不一样,等等。
虽然如此,但也有个大致的标准。韩国专认为,吃鲜人参,成年人每人每日不超过240毫克,儿童不超过80毫克;吃干人参,成年人每人每日不超过6克,儿童不超过2克。纯野山参的用量,比园参要少许多。成人每日用干野山参不能超过0.3克,如常吃野山参,则要更少,一般0.1克即可。此定量可供参考。
人们只要不超过专家告知的标准吃人参或人参制品,即便经常吃,也不会上火的,大家可以自己去体验。
误区二:夏天不能吃人参
有人说,夏天不能吃人参,否则上火,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专家们的回答是,夏天也是可以吃人参的,但是在服用人参的种类和数量上,与冬季服人参略有区别。
人参有以鲜参、白干参(生晒参)、红干参(红参)、参须、人参粉以及人参皂苷片为代表的人参制品。夏天可吃的人参种类很多,如鲜人参、生晒参、参须、人参粉、人参皂苷片等。红参也是可以吃的,但要控制数量。例如:冬季吃红参的量是5克以内,夏天则控制在3克以内。这一点可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不同疾病等灵活掌握。比如,南方人经常吃人参,只要不超量,一般不会上火;而东北人常吃人参,即便是与南方人相同的量,也会有一部分人会上火。具体讲,南方人每人每次服1.5克人参的话,东北人每人每次服1克即可。每天可服两次,冬季服三次。如果用人参泡水喝,每天可多喝几次,但夏天每人每日不超过3克,冬天每人每日不超过5克
误区三 :青年人不可以吃人参
有人说,青年人不可以吃人参,这种说法也是错误的片面的。对于没有购买力的年轻人来说可以不吃,但是现在大多数都有能力购买人参吃,所以青年人吃人参有益无害,青年人吃人参是锦上添花,老年人是雪中送炭,或者说青年人吃人参是为了精力更旺盛,体力更充沛,更有活力,老年人主要是为了治病为重,滋补为辅。
青年人吃人参和老年人吃人参目的有所差别,青年人吃人参为了精力更旺盛,体力更充沛,更有活力;老年人吃人参主要是治病为重,滋补为辅。韩国、俄罗斯等国家年轻的运动员,大多服用人参,以提高运动
误区四:儿童不能吃人参
儿童能不能吃人参,要因人而宜。体质好、发育健全的儿童,是不用吃人参的。但体质弱、发育存在一定问题的,可以吃人参,但要注意控制量,每日控制在0.5克以内
南方地区,秋冬季之时,大人往往主动给孩子服用人参汤之类,起到了抗潮湿、抗寒冷的作用,效果不错。
我国古代中医认为,小儿龟背、鸡胸、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软、项软、手脚软、肌肉软、口软)系因虚弱所致,可服用人参改善现状。
在韩国,孩子出生两三个月,便喂食人参蜜,只要不超量,效果令人满意,也没有副作用。甚至有的韩国家庭,孩子刚出生不久就喂食人参。
误区五:中国人参不如高丽参
中国人参不如高丽参,中国人参主产区在长白山西坡及余脉,高丽参主产区在长白山以东和以南余脉,地理环境,气候差异不大,但是中国人参必须在伐过树木的原始森里腐殖土中种植,而且生长三年还要异地新土重载,否则人参会烂掉或者停止生长,幸存者极为少数。用收获后的旧土重复种植人参技术目前中国还没掌握,而韩国则不然,他们种植过人参的土地隔一段时间仍可第二次栽培在韩国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也可种植人参,中国人参则不同,他是在没有污染的腐殖土的产物,人参的质量可想而知。韩国的种植技术和加工技术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误区六:中国人参不如西洋参 好多人认为西洋参价格比中国人参价格高,所以肯定比中国人参好,这也是片面的
西洋参原产美国,加拿大,我们进口西洋参关税高价格高就不奇怪了。中国人参价格低有好多复杂原因,一是1989年下半年世界各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人参产品出不了口;二是国内人参市场开放,经济管理一度陷入混乱,质量良莠不齐等,最近几年中国人参的种植,加工,质量都显著提高
韩国一家人参机构研究各种参对人体的有效成分公开发布了结果:日本人参19种,西洋参28种,中国人参30种
中国专家对中国人参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对人体有有效成分56种,不管是外国专家还是中国专家研究证明中国人参优于西洋参
其实从人参生长环境和习性就可以见分晓。西洋参在农田里就可以栽种,只要三到四年就可以收获,而国内的需要在森里里没有种过庄家的腐殖土中栽种,并且3年后需要易地重载或换新土重载,再长3年,一共6年甚至七八年才可以收获,还有的易地重载2次生长期达到9年甚至10年,所以建议您还是吃中国人参吧物美价廉,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西洋参。
误区七:人参炖鸡是最好的滋补方法
千百年来,民间流行一种滋补方法,即入冬时吃人参炖鸡,其实那时候生活贫困没有条件常吃到人参。吃到的也是极少数,用人参炖鸡收到很好的效果,于是就一辈传一辈流传下来了,但是当代人群中有许多人吃人参不必与鸡配伍,对很多心血管儿疾病有害无益,只用人参单方或人参制品滋补即可。如此一来既简单方便,又经济适用,何必再花钱去买鸡呢?
近些年来,专家研究认为,胃酸过多者、胆道疾病者、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六种人不宜喝鸡汤。
吃人参的方法有很多,可泡水喝、直接嚼服、含服、水冲服、加水炖服、配伍中药炖服等,均能起到很好的进补效果。
(二):吃人参的原则
就四个字:少吃常吃
吃人参不是一劳永逸,吃一两回就不吃了,那不行,在人参之乡大家都知道要少吃常吃这个原则。再重复一遍,成人吃干参不超过3-9克,野山参不超过0.1到0.3克
(三):吃人参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人参是好东西可也不能乱吃胡吃,要讲究科学,否则适得其反
1、新生儿服人参要慎重,有人给新生儿口服0.5到1.5克红参后出现副作用。成人3克左右,新生儿1克显然是过量了,韩国给新生儿服用0.1到0.05克左右,情况会有不同,现在韩国一般是给新生儿服用人参蜜,效果不错,尽管如此给新生儿服用人参还是要慎重
2、健康的儿童可不宜吃人参
体质弱的,发育迟缓的可以吃人参,健康儿童服用人参过量的话会出现性早熟
3、人参不能乱配伍,【人参畏灵脂,反藜芦】的古代医学论现在人就实用,吃人参的同时最好不要吃萝卜,因为萝卜是破气食品,而人参是补气产品,相互服用会相互抵消。
4、人参五大忌,尚不能定论
咳嗽忌用人参,疼痛忌用人参,感冒忌用人参,发热忌用人参,正在失血忌用人参。
第三篇:广州文化资料
展现广州千年古都文化魅力
文物
11月,广州即将迎来第十六届亚运,为了广泛地宣传亚运,弘扬亚运精神,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宾客,广州博物馆计划在亚运会前后举办一系列展览和活动,展示羊城独特的文化风采和魅力。
该展览展出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从世界各地收集的外国文物精品120件,包括日本九谷款彩绘描金大立像观音,日本黄地彩凤凰七宝烧壶,奥地利蓝釉堆塑花卉瓶,德国彩绘描金开光风景瓷钟座,法国蓝地开光彩绘人物风景双耳瓶,俄罗斯乌拉山矿石雕塑台壶等,为不同时期各国工艺美术精品,反映了世界各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和艺术审美的水平。
为了更好地宣传广州,迎接亚残运会,通过残障人士的特殊视野了解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广州博物馆与广州市聋人联合会将举办《美丽的广州我的家——迎亚残会广州聋人摄影专题展》,展出由广州地区残障人士拍摄的近百幅有关亚运会场馆建设和运动场景及市民激情亚运等方面的图片。
从6月开始,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成为广州援疆的对口城市。为了更好地响应政府支援新疆建设的对接工作,使新疆人民更多地了解广州悠久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同时为了宣传广州亚运,广州博物馆特将本馆精品展览《海贸遗珍——广州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展》送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展出。
展览展出从秦汉到清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包括汉代陶船、胡人俑座灯、珠饰、清代外销广彩瓷、外销通草画、外销丝织品,集中反映了从秦汉以来广州与东南亚乃至欧洲各国的海上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重点展示一口通商时期广州作为唯一通商口岸形成的独特外销艺术品和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口岸文化。该展既是广州与新疆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也将推动“海丝”研究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粤剧粤曲唱不绝广府文化味更浓
借亚运契机,广州市政府针对非物质历史文化开展了大力的传承保护工作。27日,记者从广州市委了解到,《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正纳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其中,以粤剧等为“排头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重头戏。走西关,听粤剧,叹广州,必将是亚运期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政府给力 建设荔湾“曲艺之乡”
扎根荔湾,传唱南国。粤剧是岭南文化奇葩,更是老广州们茶余饭后必备的“艺术消遣”。2003年,广州荔湾区被评为“中国曲艺之乡”,是当时广东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区。走进现在的荔湾,以粤剧粤曲节目为主角的文化广场、文化公园和老酒楼饭店几乎随处可见,各区街道为粤剧发烧友们免费提供场所,办置乐器和活动器材,形成了“大街小巷,笙歌不绝”的广味文化氛围。传统文化 广东音乐 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发展完善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广东音乐在演奏上采用装饰音和加花所产生的音色和风
格,明显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民间音乐。20年代初到建国前的30年间,广东音乐创作乐曲达300首以上,其中约50首至今仍流传于海内外。
广东木偶戏 我国木偶戏始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元、明、清。古时称“傀儡戏”。广东木偶戏,大约在元代传入。新中国成立后,木偶戏艺术得到很大发展,1956年,广州市创办广东省木偶剧团,创作出富有南国特色的木偶艺术。木偶造型精雕细刻,神采各异,传神逼真,栩栩如生。剧目有:《芙蓉仙子》,《张羽煮海》,《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等。广东木偶剧团的木偶艺术在国内、国际上享有盛名,曾获罗马尼亚国际木偶、傀儡戏联欢节银质奖章,深得各国艺术界的赞赏。
八音班?锣鼓柜 粤曲产生、衍变和发展的150年,大体上经过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为“八音班时期”。八音班演唱粤曲始于道光初叶。当时的粤剧未能满足广大农村观众要求,便出现了以粤曲清唱为主,人数不多的八音班。19世纪中叶到本世纪初,八音班十分盛行。据清光绪三年(1877年)的不完全统计,从业人员达500多人。除为民间的喜庆、迎神等活动演唱外,还常到农村或小城镇演出,有些较小型和业余性质的八音班,将乐器放置在一个如花轿模样的大柜里,演奏时抬着柜“游行”,只奏不唱,人称锣鼓柜。
南音 南音是用广州方言演唱的说唱形式,也是粤剧、粤曲常用曲牌,有说它是在木鱼,龙舟的基础上吸收扬州弹词(吴声)等曲种的曲调发展而成的,为了与广东以外的吴声区分,即以“南音”(南方曲调)名之,它比木鱼,龙舟的音乐性强,因而作为独立的曲种出现在舞台上的机会很多。南音的句格、声韵要求相当严整,有伴奏、有快板与过门音乐,旋律婉约优美,有着浓郁的南国地方色彩,早期的南音传唱范围多在文人雅士之中,传统作品也多是伤春怨梦之作。其中以《客途秋恨》、《叹五更》等最为流行,迄今传唱不衰。解放后则产生了《沙田夜活》等优秀作品。
粤剧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广西部分地区和香港、澳门等地。东南亚,美洲华侨聚居地区时有演出。于清雍正年间吸收各剧种特色,汇合南音、粤讴等形成粤剧。是广州的主要剧种。
饮食文化
分析“食在广州”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一是具有开放性。广州地处沿海,交通便利,自古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埠。开放的环境,赋予了广州人开放的思维方式,反映到饮食上就是一种“无所不吃”的开放心态,广州街头遍布南北各地风味的饭店餐馆,几乎全国各大菜系、世界各地风味可以找到。二是兼容性。开放性的文化,同时也必定是兼容的。岭南文化具有兼收并蓄、容纳百川的特征,在广州饮食方面也得到了充分体现。三是开拓性。广州人什么都敢吃,并善于发掘传统地方风味食品和食法,不断移植改造,推陈出新。粤菜厨师中流传着这样的祖训:“有传统,无正宗。”体现了广州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此外,广州人吃饱不浪费,吃不完“打包”回去,体现了广东人爱惜食物和勤俭节约的品德。广州饮食把吃和烹调提高到艺术的境界上来,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大大丰富了岭南文化的内涵和特色,对我国以及亚太地区的饮食文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广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同时,广州人爱吃,会吃,有时吃的煎炸东西多了,难免会上火,于是饮凉茶也成了广州人常年的一个生活习惯。
广州人所说的饮茶,实际上指的是上茶楼(习惯叫茶居)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作为早餐);不仅饮早茶,还要饮下午茶、夜茶;不仅填饱肚皮,还顺便传播新闻、叙说友情、洽谈生意。可见,广州人的饮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交际的方式。
在各地的菜谱中汤虽然都占有一席之地,但往往显得次要,这无论从汤的种类、标价、位置都可看出。而对于广东菜来说,汤绝对是要奉为头筹的,在餐馆中其标价也动辄是一个普通菜式的好几倍,如用料考究一点的,更是一煲汤便要吃掉人家一个月的薪水。
宗教建筑
作为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广州还保留许多历史珍贵的宗教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为石室圣心大教堂。教堂位于越秀区一德路,建于1863年,落成于1888年,历时25年。教堂是全球四座全石构的哥德式教堂之一,1997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传统和近代建筑
上下九路的骑楼广州在明清时期,曾有18座城门。1920年广州大举开路时全部拆除,现时只剩下西门口等遗址,而由城门衍生出来的地名如大东门、西门口、小北路(小北门)等仍然使用至今。
骑楼是岭南一带常见的建筑形式,广州骑楼的大规模建设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民国11年(1922年)《广州市内不准建筑骑楼之马路表》和民国19年(1930年)《取缔建筑章程》的引导下形成了持续到现今的格局。20世纪90年代时期,广州市沉迷于大型建设,先后拆除了包括中山路、宝华路、解放路和六二三路的大量骑楼,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历史景观破坏。进入21世纪后,广州对骑楼街区的拆迁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正在编撰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里,对骑楼街区的保护便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惟部分骑楼,如恩宁路、北京南路、一德路等地的骑楼,在旧区重建和地铁工程当中仍面临被迁拆的危机,其去留亦引发社会上激烈的讨论。
西关大屋位于旧城区西关一带,主要由清代豪门富商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俗称“古老大屋”。西关大屋因各种原因,日久失修,多数已经相当破落。随着旧城改造,越来越多的旧楼被发展商清拆,即使有数十年历史的西关大屋也不能幸免。现时龙津西路、逢源路一带比较集中的典型西关大屋民居已划为“西关大屋建筑保护区”。
陈家祠北京街曾矗立自清末以来广州最大古书院群。大小马站古书院群,分布于北京路西边的大小马站、流水井街巷两侧约20000平方米的范围内,现存书院12间。其中大马站西侧5间(平所书院、谢氏书院、赖氏书室、江都书室、三
益书室);小马站两侧4间(东侧关家祠,西侧曾家祠、周家祠、见大书院);流水井两侧3间(西侧何家祠、考亭书院,东侧冠英家塾)。由于广州书院多数已经日久失修,部分已经相当破落,广州市政府在2003年曾计划拨资对书院进行修缮,不过直至今日仍然没有动工。在广州,较有代表性的书院祠堂建筑是陈家祠。
在环市中路华侨新村的别墅群和东山新河浦一带的小洋楼是广州近代建筑史的代表。
近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对传统建筑加以修葺和保护,如修复五仙观、恢复陈家祠前的广场等,但部分文物建筑仍然受到野蛮拆迁和破坏。在2009年,东山新河浦保护区内的小洋楼被开发商拆除,在文化及建筑专家联名上书至市长后才被紧急叫停。2010年,东山寺贝通津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隅园同样遭到破坏。
现代建筑
广州的天河北CBD高楼林立主条目:广州摩天大楼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150米以上的高楼数目与密度均排在中国大陆城市的前列。广州的高楼群主要集中在天河区和越秀区,并随着广州都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超高层建筑正在被建设。仅广州的中央商务区珠江新城,至今就规划了18栋200米以上的高楼,150米以上的高楼50栋左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高楼有广州国际金融中心(预计于2010年竣工,437米)、中信广场(391米)、中华国际中心(269米)和广东电信广场(260米)等。已立项的超高层建筑广州东塔于2008年9月13日完成地块招标,2009年9月28日奠基,正式动工。广州东塔预计2016年竣工,楼高530米,将成为华南地区第一高楼。而广州电视观光塔(或称海心塔)的塔身主体454米,天线桅杆156米,总高度610米,也成为世界第一高塔。
传统工艺
广州独有的传统美术工艺有雕刻的广州牙雕、广州榄雕、广州木雕、广州砖雕、广州玉雕、广州骨雕、广绣、广彩以及家具工艺等等。随着年轻一代传人的缺乏,各种传统工艺有消失趋势。
迎春花市
广州芳村花地大道的花卉市场是全球最大型的花卉市场,各品种的植物都可以在此找到。不过为此处只作为花卉集市,而不是花街。根据地方志记载,广州的花街习俗成形于19世纪,为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遗产之一。90年代前,花市设于马路中间并只卖花,所以称为花街,此称呼随着其他大型花卉市场开张而改称花市。现代的花市时间一般安排在农历腊月廿八至三十(如当年没有腊月三十,则顺提至腊月廿七开始)。广州人叫去花市做行花街。
广州的花市一般会安排在商业旺地的马路,临时封闭作为步行街。马路中间会搭起竹木的摊位,在两端的出入口建有高大的装饰牌楼。花市的摊位大部分通过竞投获得,售卖的商品除了应节花卉(牡丹、菊花、桃花、芍药、佛手、银柳、年橘、富贵竹、各类盆景等)外,还有各类工艺品及玩具,现时摆花街对商品的种类有一定限制。设于西湖路的越秀花市(又叫西湖花市)是广州最受著名的一个花市,因90年代前西湖路也是一条灯光夜市,西湖路直通北京路,因此人财兴旺,曾经是广州城区惟一的花市,越秀花市被广州老城区市民视为“中心花市”。
第四篇:剪纸文化资料
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剪纸文化资料,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剪纸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造纸术还没有发明,人们就运用各种能够镂刻的材料,比如在竹片、树皮、皮革、金箔上进行雕刻。然后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材料的易取得性让剪纸进入到正轨,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同很多传统的文化艺术一样,剪纸艺术也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这是由于明清时战乱较少,社会相对稳定,给各个艺术文化领域提供了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也成为他们发展壮大的宝贵时期。
剪纸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
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那时候的纸张易腐烂,所以人们不会珍藏起来,坏了还能重新再剪。
北朝时期,人们用纸剪出各种美丽的图案花纹,据说目前发现最早且有据可查的剪纸便是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发现的五幅北朝团花剪纸。那时候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燥且少雨,纸张不易霉烂,小编猜想,这或许也是在新疆发现北朝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到了唐代,剪纸已经有了大发展,那时候的人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他工艺方面,并且还有利用剪纸招魂的风俗流行。在现代的考古挖掘出多种唐代剪纸工艺品,如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即可看出当时的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相当高超,画面构图完整,表达出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
到了宋代,造纸业成熟,使得剪纸艺术越发普及。宋代剪纸用于各种领域之中,并且在南宋时期,还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那时候皮影戏盛行,也有用厚纸制作皮影造型的。宋代剪纸最大的创造便是瓷器剪纸印花图案,它是在施釉之时,贴上剪纸,入窑烧制而成的。
到了明清时代,民间剪纸艺术越发成熟,已经走向鼎盛时期。这时候的民间剪纸艺术运用范围就更加广阔了。但凡民间彩灯上的花饰、扇面上的纹饰、以及刺绣的花样等,无一不是利用剪纸作为装饰再加工而成的。然而在明清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更多的是常常用作家居装饰,美化家居环境。
关于剪纸的由来和历史小编就介绍到这里了,剪纸有着极强的民间灵魂和气息,所以生存力超强,即便经过千年发展,剪纸艺术依旧长盛不衰,甚至变得愈发壮大起来。随着时代发展,现代剪纸已经发展到种类多样、内容齐全的样式,这足以看出剪纸在民俗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剪纸的种类
一、单色剪纸
单色剪纸是剪纸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种颜色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装饰和刺绣的底样。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用于刺绣底样的剪纸,常用剪刺结合的手法。刺是以针尖在花纹的细部刺出小型圆点,在一些部位留出“暗刀”,可以作为刺绣时套针换线的依据。折叠剪纸、剪影、撕纸等都是单色剪纸的表现形式。
1、折叠剪纸
折叠剪纸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制作表现方法。所谓折叠剪纸即经过不同方式折叠剪制而成的剪纸。最早的“对马”“对猴”等团花就是经折叠剪出的。折叠剪纸折法简明,制作简便,省工省时,造型概括而有一定变形,尤其适于表现结构对称的形体和对称的图式,如人、蛙、蝶、龟、倒影、对鱼等,几何纹、花卉、景物、器具等题材都能适应,而且展开极为对称,又能变化出多种适合形,两方连续,四方连续或多方连续,这是它能长久得以流传的一个主要原因,折叠剪纸对中国的剪纸普及和工艺图案造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2、剪影
剪影是剪纸艺术中的一种古老形式,通过外轮廓表现人物和物象的形状,所以它最注重外轮廓的美和造型,剪影由于受轮廓造型的局限,一般以表现人物或其他物体的侧面为好。其工具主要是剪刀和刻刀,纸一般用黑色或重色纸,在表现人物侧影时,一般是边看对象边剪。剪影很适合表现透光效果,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剪纸类型。
3、撕纸
撕纸是由传统的民间剪纸变形出的新类型。其方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纸,采用手撕的方法去撕裂造型,以手代剪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不适合去表现巧工细琢的效果,但正是这种局限,又恰恰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个性,有一种古拙雅朴、豪放雄健的格调。在撕纸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随意性,有一种自然天成的韵味。
二、彩色剪纸
随着剪纸表现形式的探索和发展,彩色剪纸的形式和技法在逐渐增多,有点染、套色、分色、填色、木印、喷绘、勾绘和彩编等。诸种形式各有自己的特色和独到之处:点染剪纸滋润、装饰性强;套色剪纸脆利、色块鲜亮;分色剪纸分色截然、色感丰富;填色剪纸则单纯、洁净、鲜明,均给人不同的感受。
1、点染剪纸
以颜色在刻纸上进行点色为点染剪纸。这种剪纸也属于刻纸,在设计上阳线不多,偏重干小面积的阴刻,以留出大面积的阳面进行点染。类似于木版年画的效果。
点染剪纸所用颜色,一般系民间染布用的品红、品绿等,统称“品色”。染到用白生宣纸刻成的剪纸上。品色一融到生宣纸,便立即上下左右渗透扩散开来,一次可染三五张。渗透不足的部位,可翻过来在背面补笔。调制时掺入白酒或酒精,渗透性很强,用在宣纸等吸水性较强的纸质上。由于酒精和白酒中不含胶,酒精挥发后纸面依然平整,不起皱,能产生较好的晕染效果。
点染时,一支毛笔蘸一种色,互不串穿,配色原理如同水彩、水粉画调色。黄、蓝相混呈绿色,红蓝相融成紫色等。有的厂家采用流水作业,染工一字排开,一人染红黄,一人染蓝绿,轮到最后一个人时就全部染完了。
2、套色剪纸
套色剪纸通常以阳刻为主,与点染剪纸相反,进行大面积镂空,给套色留有余地。从作品的背面贴以色纸块,多用黑纸或金纸剪刻,按肤色、服饰、器物、花木等分别贴以不同的颜色。在拷贝箱上用铅笔把所需套色的形状勾画下来,再根据铅笔形状剪下来,按部位用小毛笔蘸糨糊粘好,可先套小色块,后套大色块,所套颜色要以一个色调为主,一般以三四色为宜,套色要少而精,注意冷暖对比关系。有时套色有意超出或不到轮廓线,显得更生动。如套一个姑娘的脸庞、脸颊的红晕,剪成椭圆形,很具民间囡娃的艺术情趣。
套色剪纸不必处处全套。不论全部套色或局部套色,都应考虑是否套得有必要,谨防事倍功半和费力不讨好。全部套色要强化主调,局部套色要注意少而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套色剪纸虽用色较为自由和便于选择,但多一个色确实要起多一个的作用,两个色可以概括,就绝不要增添第三个颜色。用色精练,手法简洁又恰到好处,是艺术高超的表现。
3、分色剪纸
分色剪纸有的也称为剪贴剪纸。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单色剪纸的组合拼贴,基本上还是单色剪纸。它是用剪好的不同颜色形状的纸拼成一个画面。拼贴组合时要注意颜色之间的协调性,不宜过于琐碎。也有一种是将剪纸分成主纹和底纹,然后以底衬托主纹,交错重叠拼贴的。如一幅剪纸中天空是蓝色,云是白色,地是草绿色,蒙古包是紫灰色,骆驼是赭石色,分别剪好后,拼贴在一起,这种剪纸鲜丽明快,装饰性很强。
4、填色剪纸
填色剪纸亦称笔彩剪纸,着色时运用笔绘。具体做法是,将黑色剪纸贴到白衬纸上,用笔在线条轮廓内涂绘。平涂效果与套色剪纸相似,只是手法不同。填色后可出现浓淡变化和自然晕出的效果。注意用笔不要呆板和反复涂改,可充分利用自然浸开的效果。
5、木印剪纸
木印剪纸是印刷与剪刻相结合的一种剪纸形式,其方法有的在木刻印刷即“开相’’后再镂刻,也有在木版印好的剪纸上再染色,还有的直接印刷成剪纸效果直接贴用。木印剪纸近似民间木版年画,可大量制作。多用于表现戏曲人物和神话故事的题材,与纯刻纸相比有更强烈的表现力,但不及点染刻纸那样完美自然。
6、喷绘剪纸
喷绘剪纸是经喷笔(喷枪)喷染成的剪纸。可喷在衬纸上,也可喷在裱好的剪纸上。喷笔喷出的雾点,有特殊效果,像薄雾、晨露、霜雪、雨珠。点有大小、疏密之分。
7、勾绘剪纸
勾绘剪纸是剪纸与绘画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一种是以剪刻为主,兼用毛笔勾绘细部,也有全用线条勾出画面,然后用剪刀将空白处镂空的;另一种是用金箔纸刻出花纹的大体轮廓,使某些局部空白,并适当勾以线条。由于它是剪画结合,很多细部可以直接用笔画出,剪画结合可以产生一种新的意趣,既使用了绘画技法,同时也保留了剪纸的独特性。
8、彩编剪纸
彩编剪纸是一种编剪并用的剪纸类型。就是用各种色彩的纸条,经过不同的裁剪和编织,组成各种几何图案及花卉、动物、人物等。其线条明快、构图别致,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席编、筐编、刺绣、儿童手工等。
三、立体剪纸
立体剪纸既可是单色,也可是彩色的。它采用了绘画、剪刻、折叠、黏合等综合手法产生的一种近于雕塑、浮雕的新型剪纸,它吸取了现代美术的技巧,充分体现了写实与美术浪漫的特点,使剪纸由平面感变为立体化,可用于观赏造型及儿童的手工制作等。
民间剪纸艺术
剪纸虽然存在于纸张上非常的轻盈,不但容易保存,而且成本还非常的低。但是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特点,也使得剪纸不太适宜长时间的保存。虽然剪纸从纸张被发明之后就已经很流行了,但是保存到至今的传世作品却非常的少。不过我们还是能够从一些经典的古诗集中寻觅到剪纸的踪迹,例如李商隐在《人日》诗中就有着“楼金做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这里的“剪彩”就是剪纸的意思。而剪纸这个词本身更是频繁的出现于诗句中,例如著名诗人杜甫的《彭衙行》所写的“暖汤灌我足,剪纸招吾魂”,这里就直接采用了剪纸这个词。
由于剪纸有着非常强的民间灵魂和气息,所以生存力非常的强,虽然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剪纸艺术依旧长盛不衰,甚至变得愈发壮大起来。我们可以注意到,过去的剪纸创作常常是围绕着一些山水和吉祥图案来进行创作,但是现代的剪纸已经发展到种类多样,内容齐全的样式。这可以看到剪纸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活中的简单剪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在各个场合中接触到剪纸。不过最常见,也最为直观的接触就是不少朋友非常喜欢的雪花剪纸,雪花剪纸的特点在于对纸张进行简单的折叠之后来建材出漂亮的剪纸雪花来。简单的制作使得几乎人人都可以完成,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制作出不同效果的剪纸雪花来,而漂亮的剪纸雪花本身还可以被当作是美丽的窗花,真可谓是魅力无穷啊。
剪纸的内容含义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民间剪纸《鹿鹤同春》是民间传统的主题纹样。据记载,鹤即“玄鸟”,玄鸟是“候鸟”总称。在民间文化中鹿称为“候兽”,鹤称为“候鸟”,鹿鹤同春是春天和生命的象征。民间鹿与禄同音,鹤又被视为长寿的大鸟,因此鹿与鹤在一起又有福禄长寿之意。在民间社会生产力相对低下的情况下,人力劳动成为生存的保证,摆脱病魔和死亡的痛苦是人们永恒的理想。民间剪纸以各种形式表达出对生命的渴望,袒护生命,颂扬生命,表现生的欢乐,对生命的崇拜成为人们虔诚的信仰。《鹰踏兔》是民间洞房的喜花之一,也是传统纹样,在民间流传极广。鹰喻“阳”,同鸡、鸟、鸦一样。在民间神化中称太阳为“三足鸟”,民间称太阳为“鸦”。兔寓意“阴”民间称月为兔。鹰踏兔暗喻男女情爱,反映了生殖崇拜的主题。民间剪纸中常见的坐帐花、喜花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出对生命繁衍生息的崇拜与追求。《扣碗》《抓髻娃娃》《鱼唆莲》等为主题的剪纸作品比比皆是。
在民间剪纸中有许多反映生产生活的画面,这些作品有着一个最大的相同点,就是对主体进行的夸大,大大的鱼、大大的辣椒、大大的蚕、大大的谷粒等,通过剪纸,人们虚构了美好的形象;来慰藉自己的心灵,来张扬人征服自然的伟大创造力,以期建立自己的理想世界,并肯定人的力量,鼓舞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
第五篇:个人参保证明书
个人参保证明申请书
为办理□
1、户籍迁移;□
2、职称评定;□
3、购房贷款;□
4、因劳动纠纷需向有关部门提供相关参保情况证明。□
5、其他:,本人需 向(部门)提供本人参加社会保险证明,请贵单位予以协办。
参保人签名:
委托办理人: 身份证号码:
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
****年**月**日
备注:须提供①本人书面申请书和身份证原件、复印件。②个人受委托开具参保人相关证明的,应提供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经公证机关公证的委托书(明确委托事项)、委托人书面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