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 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新表述
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 对党的指导思想的新表述
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10月13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继十八大之后对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最新表述,值得引起各党政机关、科研机构、教育单位、舆论阵地、领导同志特别是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的深切关注和细心领会。
一
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和理论的不断创新,党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十五大以前,党章对党的指导思想一直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十五大党章则把新形成的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也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六大党章进而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纳入党的指导思想之列。十七大党章沿用十六大党章的表述,但在总纲中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十八大党章又在党的指导思想中正式增添了科学发展观,于是作了如下的完整表述:“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同志新表述的最大特点,是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者合而为一,统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法最早出自十七大。十七大把我们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相继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三个创新理论,加以整合、集中,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词概括之。十八大表述的特点在于从“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中删去“重大战略思想”,径直称为“科学发展观”,意味着对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的进一步确认,把它从“战略思想”正式提升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同志的新表述,与十八大的表述精神实质完全一致,但精练、简洁、明快得多了,也更为合情、合理、合逻辑了。
二
若干年来,许多同志,特别是社科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对党的指导思想作如何表述非常关注,并有所争议和建言。
笔者作为党的理论战线的一个老兵,对此自然也很关心,曾在不同场合和文章中多次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尤其是今年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给《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撰写的《邓小平论毛泽东思想》一文(见该刊2014年第4期),再次提出“对党的指导思想怎样表述更为科学、准确和合理?”的问题,认为十八大的表述“总的说是科学的准确的。之所以‘总的说’,是因为尚需有进一步改善之处。比如十七大已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加以综合,统一起来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党章把党的指导思想表述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岂不更为简洁精练,更能使人们易读易记?而且党的理论创新无止境,今后还会有新的成果产生,如果按现在的表述方式,那时又得加上新的内容,如此下去,关于指导思想的表述将会愈益冗长,使人们愈益难读难记了。” 还说:“当下许多领导讲话、党政文件、报刊文章在讲到指导思想时,往往省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只讲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尤为不妥,至少客观上会使人们产生已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从党的指导思想中排除出去的错觉,也会给某些鼓吹‘党的指导思想改变了’的人士提供口实。”为谨慎起见,文章中特意声明这是仅从理论学术研讨意义上提出的看法。因为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一件极为严肃的事情,只能由中央说了算。在中央没有新的说法之前,还是要严格按照十八大党章规定进行表述,“特别是不能为求简而删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三
现在好了,党的总书记对指导思想作出更为科学、准确、合理的表述了,我们对党的指导思想的阐述和诠释也就有了更加确切的依据了。
这一表述除了具有更加精练、简洁、明了,易于使人们入耳、入脑、入心的优点之外,还有更深刻的内涵需要我们理解和把握。
其一,这一表述中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的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根和源,或称理论基础,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所说的:“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表述中有了这一句,就表明我们党不丢老祖宗,不丧失根本,永远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在实践中始终坚持这一条,正是我们党的先锋队性质、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特征的首要表现,也是维护党的这一性质和特征的首位前提。
其二,这一表述中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一次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第二次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两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前者表明有些人指责党的指导思想已排除了毛泽东思想,是没有根据的;后者表明有些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看成独立或游离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毛泽东思想之外的东西,也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一个总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归根结底都归属于这一总体系,都是这一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联结起来,构成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其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肯定会不断产生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事实上自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同志重要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所提出的许多具有突破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已经或正在逐渐形成为回答“进行什么样的改革、怎样改革”这一重大基本问题的新的思想体系,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新形势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然可以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今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何一个发展时期形成的任何一个新的重要理论成果,也都可以纳入到这一体系中去。一言以蔽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着的和开放性的体系,能包含、汲取、容纳一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习近平同志的新表述不仅能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解,而且从根本上解除了我们对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会愈益冗长的疑虑。
第二篇: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干部观
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干部观
伟大实践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善于从生动实践中进行科学理论总结,用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根本优势。
习近平同志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他的成长经历中,深受党的优良传统和科学理论的熏陶感染和教育影响。他先后在农村、军队、地方和中央多个层级工作,长期领导工作的实践历练,使他深知“尚贤者,政之本也”,“治国之要,首在用人”。围绕党的干部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作过许多精辟阐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他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围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形成了一个科学系统的干部工作思想体系,可以称之为习近平同志的干部观。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同志干部观,深刻领会其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习近平同志干部观的形成发展
启蒙于党的优良传统。从一封饱含深情的家书,细细品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家风,以及对后人健康成长的巨大精神引领力量。2001年10月15日,是习仲勋同志88岁生日。习家4代人聚集一堂为老人家祝寿,而唯独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因公务在身无法赶来。于是,他抱愧向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自我呱呱落地以来,已随父母相伴48年,对父母的认知和对父母的感情一样,久而弥深。我从您身上要继承和学习的高尚品质很多”。习近平同志从学习父亲做人做事、坚定对共产主义信仰执着追求、对人民赤子情怀以及勤俭持家传统美德等方面,讲述了那些抹不去的红色记忆。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也是习近平同志干部观形成的红色基因。
发端于延安插队。从一篇饱含真情的回忆文章,思考我们是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人生命题。习近平同志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写到: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最大的收获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 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他将郑板桥咏《竹石》改了几个字,作为自己上山下乡的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延安插队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对习近平同志干部观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那就是:必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沃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形成于地方领导工作时期。从短论集萃《之江新语》和文稿辑录《摆脱贫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关于干部工作的基本思想观点。这三本书,反映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和浙江工作期间,努力推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考和实践探索,也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他的干部观。他到中央工作以来,对干部工作的许多重要论述,都能在这里找到思想原点。比如,对什么是干部的基本功,青年干部成长要注意哪四忌,为官之道有哪四要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对求真务实精神的身体力行,对“功成不必在我”政绩观的大力倡导,对改进领导作风的具体要求,对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带头坚持;又如,不求“官”多大但求无愧于民,不能在“温室”里培养干部,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多双“眼睛”选贤任能,要看GDP但不能唯GDP,群众呼声是作风建设的第一信号,抓落实如敲钉子,越是领导干部越要廉洁自律等观点的鲜明提出和深刻阐释,为学习研究习近平同志干部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参照和思想启迪。
丰富发展于进入中央领导层特别是担任党的总书记以来。从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和著述中,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党的干部工作思想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同志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期间,围绕干部工作,发表许多重要讲话,作出许多重要阐述,内容涵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方方面面。他担任总书记后,将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作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全面阐述了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鲜明提出并深刻回答了“怎样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这三个干部工作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原则和要求,为当前和今后党的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同志各个时期关于干部工作的思想观点,紧密联系、相互贯通,在理论 渊源、实践基础、思想内涵、语言风格上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同时又根据新的历史特点不断创新发展和丰富完善,从而构成了习近平同志的干部观。
二、习近平同志干部观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同志的干部观,内涵丰富、思想深邃,视野开阔、全面系统。最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以什么样的标准用人、树立什么样的导向。这是干部工作的首要和根本问题,本来十分清楚,党章有明确要求。然而一个时期以来,由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影响,致使不少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模糊了。对此,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鲜明地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是什么?他概括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并突出强调了理想信念和敢于担当的时代要求。他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要看这一条。要通过“六个是否”来检验干部的理想信念;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担当就是责任,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党的原则第一、党的事业第一、人民利益第一,敢于旗帜鲜明,敢于较真碰硬,对工作任劳任怨、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此后,他又多次阐述这一问题。一是在2014年1月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对政法干部队伍提出“三个必须”要求。二是在2014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三严三实”要求。三是2014年5月在中办视察调研时,对党委办公厅(室)干部提出“五个坚持”要求。四是在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对民族地区干部提出了“三个特别”要求。五是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对立法、执法、司法干部队伍提出了“五个过硬”、“四个忠于”要求。这些要求,既有对整个干部队伍提出的总体要求,也有对特殊干部群体提出的具体要求,更加突出了理想信念、敢于担当、求真务实、从严认真,赋予了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干部标准新的时代内涵。
把好干部标准坚持好、落实好,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他突出强调,要树立真抓实干的导向、良好作风的导向、注重基层的导向,建立激励干部求真务实的有效机制,把作风要求贯穿干部培养教育、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 督全过程,形成干部到基层锻炼、在基层成长、从基层选拔的良好氛围。
以什么样的措施育人、锻造什么样的队伍。教育培养是干部队伍建设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对此,习近平同志作了深入阐述。一是阐明了加强干部教育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他指出,形势越变化、党和人民事业越发展,越要重视干部教育培养;二是阐明了干部教育培养的主要任务。首要的是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补好精神之“钙”,坚定“三个自信”。要把理论武装摆在突出位置,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道德建设这个基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坚决反对“四风”。要引导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实践,着力提高把握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能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能力,思想政治能力、动员组织能力、驾驭复杂矛盾能力,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三是阐明了教育培养干部的基本途径。他指出,成长为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加强组织培养,既要切实抓好成千上万各级干部的培训,特别是重要岗位、关键岗位干部的培训;也要拓宽实践锻炼的途径,积极为干部锻炼成长搭建平台,引导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群众,砥砺品质、提高本领。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是关系党的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要求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他强调,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政治关心是第一位的,坚定理想是第一位的要求,是否一心一意拥护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邪路,不走回头路,是最重要的。他指出,年轻干部从参加工作到走向成熟,需要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历练和培养,多“墩墩苗”,才能走得更稳更远。要改进年轻干部选拔工作,进一步拓宽来源、优化结构、改进方式、提高质量。要改进后备干部工作,坚持组织掌握、动态管理、有进有出、适时起用,保持一池活水。要与用好各年龄段干部统筹考虑,不能为了达到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要求而降低选人用人标准,不能简单以年龄划线,不能搞任职年龄层层递减和“一刀切”。
以什么样的办法选人、坚持什么样的原则。习近平同志指出,用人得当,首先要知人。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他要求近距离接触干部,通过“四个观察”看干部的见识见解、品质情怀、境界格局和能力水平。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他强调,考察识别干部 功夫要下在平时,并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既在“大事”上看德,又在“小节”中察德。坚持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注重一贯表现和全部工作。
考核评价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基础,也是促进科学发展的“指挥棒”。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改进实绩考核,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生态效益、党的建设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论英雄。对那些违背科学发展、造成严重后果的“三拍”干部,要实行终身责任追究。要引导干部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发扬钉钉子精神,一张好的蓝图干到底。他特别强调,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选好人用好人,必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对此,习近平同志要求:一是要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正确分析和看待票数,防止简单以票取人;二是要改进竞争性选拔方式,合理界定范围和规模,引导干部在实干、实绩上竞争,切实解决唯分取人问题;三是要科学合理使用干部,区分能吏、循吏,做到以事择人、用当其时、用其所长。
党管干部原则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最鲜明的政治特色,是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与重要实现途径。习近平同志鲜明地指出,党组织要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起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只起点票人、计分员的作用;要增加党委(党组)、分管领导和组织部门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权重,强化党组织和干部部门在考察识别干部中的责任;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充分发扬民主结合起来。这些要求,抓住关键、鞭辟入里,为我们廓清了思想迷雾、指明了方向。
以什么样的手段管人、形成什么样的规矩。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要把从严管理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一是要及时“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防止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二是要把“认真”作为干部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使干部懂规矩、守规矩,明底线、知敬畏;三是要强化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带头意识,时时处处严要求、作表率;四是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用好“四大法宝”,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战斗性; 五是要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保证党的团结统一;六是要下大气力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和政治生态。他特别强调,要把对干部的管理监督在标准上严格起来、在内容上系统起来、在措施上完善起来、在环节上衔接起来,做到不漏人、不缺项、不掉链,使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能及时解决,解决一个问题能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
新一届党中央以作风建设起步开局,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呈现了新局面新气象。如何巩固这一来之不易的成果,习近平同志指出,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他要求,各级干部都要按照“三严三实”要求,深学、细照、笃行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他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要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和学风、文风、会风,加强治本工作,使党员、干部不敢、不能、不想沾染歪风邪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在强调从严管理的同时,他特别指出,要关心关爱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要多做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使他们辛苦得愉快、干得光荣,更好地服务群众。
三、习近平同志干部观的科学定位
从理论与实践上领会把握习近平同志干部观的科学定位,需要深入研究,特别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干部工作思想的一脉相承、创新发展。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政党,党是以组织的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党的力量在于组织、在于党员干部。对于干部的极端重要性、干部工作的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党的领袖都有许多重要论述,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党的总任务、总目标的需要去确定正确的干部工作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所需要的宏大的干部队伍。马克思曾经说过,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马列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是这样。习近平同志干部观的形成、发展和完善,有其产生的时代条件、时代依 据、时代要求。说它是一脉相承,主要集中体现在理论依据、思想基础、根本立场、价值取向上;说它是创新发展,主要集中体现在根据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的干部工作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上。习近平同志干部观,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干部工作的地位作用、时代内涵和特征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党的建设规律、组织工作特别是干部工作规律的认识,是对党的干部路线、组织路线的最新阐释和创新发展。
二是对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实践探索、科学总结。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并根据新的形势任务提出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也是我们党的一大优势和特点。同毛泽东、邓小平等党的领袖一样,习近平同志也是这一优良传统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2008年9月1日,他在《改革开放30年党的建设回顾与思考》一文中,系统回顾了这30年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和进步,精辟概括了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刻分析了30年党的建设的重要启示。2009年9月1日,他又在《新中国60年党的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全面总结了我们党执政60年来党的建设的主要特点、主要成绩和重要启示。这两篇文章,都把总结党的建设与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任务和伟大实践紧密联系,把党的建设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考察、来把握;都用大量篇幅阐述了干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必须坚持的基本思想、基本经验和基本要求。担任总书记以来,他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许多重要会议、重要场合、重要讲话中,对加强党的建设、改进干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衔接、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理论升华与实践深化的结合。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同志干部观,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党处于怎样的历史方位、担负着怎样的责任使命,我们应当循着怎样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来思考和做好新形势下的干部工作。
三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中的吏治用人思想和国外政党组织选任官员做法的传承弘扬、有益借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的吏治用人思想蕴涵着丰富而睿智的政治创造,至今仍闪耀着思想光辉,具有恒久价值。国外一些政党,围绕取得和巩固执政地位,吸收现代领导科学、人才开发与管理等理论,形成了一些适应自己国情党情的选人用人制度方法,为我们丰富中国特色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开阔了视野。学习研究习近平同志干部观,可以清晰地寻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轨迹。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为政以德、政者正也、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选贤任能、知人善任、量才施用、各尽其能的思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革故鼎新、与时俱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思想,俭约自守、力戒奢华、清廉从政、惩贪治庸的思想,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都能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引发深刻阐释。再如,他关于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和互学互鉴、永远做学习大国,以及坚持正确方向、不能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不能在大的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等重要思想,展示了一个大国领袖的民主开明、兼容并蓄、自信笃定的恢宏气度和坚如磐石、进退有守、敢于担当的政治定力。从前人留下的思想宝库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珍贵滋养,从人类创造的最新文明成果中寻找登高望远的思想阶梯,习近平同志是这么大力倡导的,也是带头践行的。学习研究习近平同志干部观,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他关于干部工作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无不洋溢着人类优秀思想文化的智慧和力量。
四是对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鲜明体现、重要组成。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着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着力构建科学有效的选人用人机制,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新发展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两年多时间,举国上下发生了崭新变化,党的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这得益于党的前辈们开创和奠定的坚实基业,靠的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凝结着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和理论思考,也印证了古往今来“国以人兴、政以才治”的至理名言。习近平同志关于干部工作的重要思想,与他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共同构成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
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角度,从规律性、实践性、科学性的角度,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同志干部观,我们能够感到,其着眼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其着力点是坚持和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增强“四自”能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淳;其切入点是坚持和树立问题导向、忧患意识,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积极回应全党和人民群众现实关切;其提升点是坚持和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构建科学有效选人用人机制,不断激发党和国家干部人事制度的生机活力。习近平同志干部观,充分体现了他对世情国情党情的科学分析、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深刻忧思、对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坚定自信,体现了他正视问题的政治清醒、放眼全局的宽阔视野、面向未来的深邃思考、治党兴国的历史担当,是做好新时期干部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自觉践行,不断提高干部工作科学化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第三篇: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参观[范文模版]
学习领会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的体会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坚信,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重要讲话,字字饱含深情、句句掷地有声,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昭示了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寻的中国梦,明确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坚持的道路,坚定了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信心。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极大鼓舞了我们,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真抓实干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通过中国人民不断奋起抗争,通过中国共产党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省干部群众认为,要不忘历史,深刻认识到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珍惜现在,始终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新中国一路走来很不容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我为新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倍感骄傲和自豪。”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我们
信心百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只有埋头苦干才能使梦想成真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是,要把蓝图变成现实,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我们广大教师,要立足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以苦干实干的精神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让“中国梦”早日变成现实。
第四篇: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
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txt年轻的时候拍下许多照片,摆在客厅给别人看;等到老了,才明白照片事拍给自己看的。当大部分的人都在关注你飞得高不高时,只有少部分人关心你飞得累不累,这就是友情!你自己再改一下,加点自己的认识哦!
对党的指导思想的认识
十七大党章载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是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
历史证明,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的结合。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随后,又实现社会主义改造和初步建设社会主义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又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只有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才能保证中国亿万人民完全实现民族振兴。实践证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切胜利,都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取得的,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伟大胜利。因此,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我们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那么一个党员的党性修养就需要以党的指导思想为理论武装,不以党的指导思想武装自己头脑的党员,不可能有什么党性修养,特别是在新世纪新阶段,不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能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党性必然表现出:在政治修养上缺乏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政治自觉;在作风修养上不能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理论修养上不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求解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不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解决发展问题,以致出现种种偏差和错误;在德性修养上不能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思想修养上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能正确对待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会逐渐丧失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和理想。
用党的指导思想武装头脑,保持党员的先进性,要着眼于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全面加强党性修养。
第一、要加强党员和干部的理论修养。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精髓,以科学的世界观、发展观、方法论分析、思考、解决我市改革发展问题,提高本领,增强能力。
第二、要加强党员和干部的思想修养。要增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切实解决好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观”问题;警惕我市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满足现状、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小生产意识和不顾大局、划地为牢的狭隘思想。我们要永远保持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奋发有为、顾全大局的思想境界。
第三、要加强党员和干部的作风修养。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融铸到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中去。一要牢记“两个务必”;二要有优良的工作作风,发扬民主,尊重群众的劳动和创造,集中群众智慧干事业;三要密切联系群众,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第四、加强党员和干部的德性修养。党员、干部要在各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干净干事,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地为党和国家、为我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而无私奉献、努力奋斗,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第五篇:《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中央军委印发《意见》 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
中央军 委近日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意见》,要求全军 和武警部队认真贯彻落实。
《意见》指出,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 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发展,是 我们党推进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 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全军要紧紧围绕 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紧跟党的 理论和实践创新步伐,进一步把认识向 高处提领、学习向信仰扎根、工作向纵深 推进,切实在掌握体系、改造学风、维护 核心、引领发展上下功夫,不断把学习贯 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持续兴起学习贯彻热潮。
《意见》要求,要从更高站位强化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政 治自觉,紧跟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升华 认识,把握维护核心、看齐追随的根本 要求升华认识,着眼焕发官兵中蕴藏的 巨 大 政 治 热 情 升 华 认 识,紧 贴 强 军 兴 军、铸魂育人的使命责任升华认识,切 实带着信仰学、学出信仰来,带着忠诚 学、学出忠诚来,带着感情学、学出感情 来,带着使命学、学出使命来。
《意见》强调,要着力增强学习领会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整体性系 统性,进一步规范基本内容、加强分类 指导、改进集中培训,加强对习主席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科学思想体系的全面 理解、整体把握,系统学习认清理论全 貌,深刻领悟吃透内在逻辑,研机析理 掌握科学方法,实现融会贯通。要着眼 推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 心加强宣传普及,用好主题教育和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重要抓手,改进 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典型示范引导作用,建 强 理 论 宣 传 普 及 队 伍,推 进习主 席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俗化大众化,切实 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掌握官兵,推 动强军目标落地生根。要以重大理论和 现实问题研究牵引学习贯彻习主席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走深走实,深入研究总 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建设新 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扎实开展部队建设 发展重大问题研究,实施军队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为深入学习贯 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理论 支撑和服务。
《意见》要求,要扭住改造学风促进 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内 化转化,大力弘扬习主席力倡力行的学 风文风,按照武装头脑、加强修养、指导 工作的要求,坚持学思践悟、知行合一,以改造思想、塑造灵魂为根本,以“真学 实做、知行合一”学风整顿为抓手,以领 导干部知行合一好样子为表率,以忠诚 干净担当的行动为检验标准,切实在学习贯彻中端正学风,以端正学风促进学习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