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没有标准不是逃避食品安全责任的理由(定稿)
没有标准不是逃避食品安全责任的理由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于今天上午举办了媒体开放日活动。活动中,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审评委员会秘书处的专家介绍了我国以及国外食品安全标准管理体系,并介绍了食品安全标准清理的工作进展。
针对各界对食品安全标准缺失、落后的质疑,食品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一部主任樊永祥解释说:食品生产经营者首先应当保证自己生产经营的食品是按照法律的要求,采用安全的原料、规范的生产工艺、有序的生产过程管理,且未涉及任何法律禁止的生产经营行为;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用食品安全标准判断是否安全、适于食用。
任何违反法律法规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如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掺杂使假的行为本身就违反了法律规定,无需以食品安全标准作为监管依据,更不能以没有标准为理由逃避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监管责任。
对于业界高度关注的食品标准清理工作,食品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食品标准清理技术组组长王竹天介绍说,我国目前有食品标准五千余项,标准的重复交叉和矛盾会对标准的使用带来很大的不便,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导致市场上产品鱼龙混杂的局面。“建立科学、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仅能为保障食品安全奠定坚实基础,还能促进食品行业的发展。”
据介绍,来自多部门、多领域的148名专家组成食品标准清理专家技术组,分为8个专业组分别对食品添加剂、食品产品、食品检测方法、卫生规范等现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及行业标准中强制性的内容进行梳理、认定。清理工作正在按照计划进行,清理工作进展可以在评估中心网站上查阅。
相关信息: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举行第七期媒体开放日活动
第二篇: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
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 ——“看干部看什么”之一
2010年11月19日10: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
者:石开 浏览: 12
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负责、有没有担当。“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领导干部精神状态、工作姿态提出新要求,强调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对工作尽心尽责。
这是时代的使命:战略机遇期、改革攻坚期,社会转型期、矛盾凸显期,工作好做又难做,只有高度负责、敢于担当,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才能大有作为;这也是现实的要求:利益多元、诉求多样,解难题、破制约,需要更加奋发进取,而却有一些干部精神不振、心态失衡,弱化了责任、消解了担当。
作为带头人、领路者,领导干部的责任不仅关乎个人,更关乎一个地方的发展、一方百姓的福祉。责任与机遇成正比,“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如果有责缺少担当,在位不在状态,就会错失机遇、耽误进程,干不出成绩,打不开局面。
责任担当缺失的主要表现,或是不敢负责,没有担当的能力:缺少对现实情况的了解,缺乏对复杂局面的判断,看不清趋势,做不出决断。或是不愿负责,没有担当的勇气:“得罪人”的事不干,“讨人嫌”的话不说,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更有甚者,自己不负责任,还对敢于担责的干部风言风语、说三道四,腐蚀正气、助推歪风。
责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在的。一言一行,一岗一位,都能见责任、见担当。是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多做建树性工作,还是畏惧风险,墨守成规,只做门市性工作?是创先争优、争创一流,还是甘于平庸、甘居中游?是打基础、谋长远,久久为功,还是搭“花架子”、搞“政绩秀”,一时风光?是直面矛盾、正视困难,积极解决问题,还是绕道走、躲风头,消极掩饰问题?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上阵,靠前指挥,还是推脱躲闪,打退堂鼓?是极端认真、严细深实,一抓到底,还是漫不经心、粗枝大叶,抓抓停停?是敷衍塞责、一味迁就,扬汤止沸一时应付,还是举一反
三、建章立制,釜底抽薪完善机制?是严格要求,加强管理,还是放任放松,捂着哄着?责任和担当,就体现在对这些“选择题”的解答中。
不敢负责,没有担当,软、怕、躲、退,说到底恐怕还是因为个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顾虑重重,多思转多私。忧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个人名利;虑的不是事业进展,而是个人“进步”。确实,领导干部有岗位责任的要求,也有自我发展的诉求,所以尤其要认识到二者的辩证统一。有责任、敢担当,才能干好工作、做出成绩,也才能得到尊重、有所发展。否则,就容易因个人得失放松岗位责任,让组织失望、让群众寒心。
上面怎么看,下面怎么干。激发干部的责任感,也需要回答好“怎么看”的问题。不能让“太平官”、“混事官”无压力,更不能让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干部吃了亏。要负责,难免会触及利益得罪人,也容易招致一些“意见”和“反映”。对此,组织上也当以高度负责和担当精神看待和评价干部。以德能勤绩的标准,建立科学、完善、可操作的考核标准,着重看变化、看发展,看实绩、看作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了解真实民意和群众口碑。从而保护负责任、敢担当的干部,让他们更加锐意进取。
没有责任担当,不是小问题。敢负责,方能放开手脚,奋发有为;有担当,方能挑起重担,大有作为。这是干部领导应有的基本素质,也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第三篇:励志故事——逃避不是办法
励志故事——逃避不是办法
河北省抚宁县了留守营学区张各庄初级中学刘兴宝
身份证:***5282614邮编:066301
同学们,生活之中,我们常常遇到一些不顺心或者是坎坎坷坷的事情,每当我们遇到如此情景之时,大家该怎么去面对呢?也许,从下边的小故事之中,你会得到一些启迪。
钓鱼人曾经看见一个老人在寒风凛冽中趟过一条河。老人在河边把自己脱得一丝不挂,然后顶着衣服一步一步走下水去。钓鱼人喊住老人,他说上游有桥,老人说晓得;他说下游有渡,老人也说晓得。
但老人没有回来,他一步一步远去,在乎晓得寒风中走向对岸。
在老人之前和老人之后,有无数青年也要过河,但河边他们停下了。他们问钓鱼人附近有桥吗?钓鱼人说上游10里有桥,下游10里有渡。年轻人听了,立即离开河边,或上或下绕道而去。有一个人或许嫌路远,没走,他脱下鞋,一步一步走进水里,党冰凉的河水没过膝盖时,那人停住了。继而,又一步一步走上岸来,穿好鞋离开河边绕道而去。
同学们,当你读到这个小故事的时候,会有什么想法呢?生命经不起消耗,那些年轻人,他们在绕道10次20次或者100次1000次后,他们会发现自己也老了。绕道而行不如直击困难,习惯绕道后,如果绕不过去,你该怎么办呢?
第四篇:失礼,没有理由美文
查尔斯的父亲早已过世,但是他和父亲之间的这个故事始终让他难以忘怀。在查尔斯小的时候,他常在父亲开的杂货铺里帮忙。在那儿工作的都是成年人,父亲希望儿子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
杂货铺里有一个不怎么受欢迎的人,伙计们背地里都叫他“堕落的老家伙”。大家都知道他对妻子不忠的事,从道德上来讲,他绝对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查尔斯对这个人的人品也有所耳闻,所以与其他孩子一样,对他很不尊重。孩子们称呼其他成年男性都是“某某先生”,而对这个“老恶棍”,他们却只愿意称他为“乔”。
查尔斯的父亲有一天听到了儿子与“乔”的对话,于是便把儿子叫到了办公室里。
“儿子,”父亲说,“我曾经告诉过你,跟长辈说话一定要谦恭。但是刚才我听到你在大声叫‘乔’。”
儿子向父亲解释,为什么他要故意把“乔”和“史密斯先生”或“布朗先生”区别对待。
最后,儿子告诉父亲,“先生”一词是留给值得尊敬的人的,而那个家伙他不配!
“他配不配是他的事,而你这样对待他是你的问题,现在失礼的是你,年轻人!”父亲说,“对另一个人有看法不是你失礼的借口!”
这是他父亲给他上的一堂意义深远的课,这件事一直伴随着查尔斯,即使是在他成为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之后也是如此。
生活中总有一些野蛮无理的斥责会刺痛我们,但这时不要急于回击,应该先想想什么才是你应该做的。
因为失礼时展示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人,同样,无礼地对待那些该轻蔑的人,也会降低我们在善良人眼中的地位。
第五篇:演讲你没有理由害怕
心理学表明:在一些公开场合演说,谁都会怯场。这很正常,即使是世界第一流的演讲家也难免于此,更何况我们这些初涉演讲或短经“沙场”的学生?其实怯场是不可避免的,关键在于你怎样去消除、转移、调节当时的那种紧张情绪,从而战胜怯场。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怯场心理呢?咱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试试。
一、充分准备让你心中有数。
心中一片空白,什么都没有,不知道该说什么,你肯定怯场。演讲肯定得“胸有成竹”,而要有“成竹”你就得细细透析那个题目,不管命题的还是即兴的,你自己要搞懂,要娴熟,要以一种研究的精神去理解选题,要以一种创作的心境去酝酿思考,要以一种实战的方式去现场演练,把“胸外”之“竹”变成“胸中”之“竹”。只有充分准备才能找到感觉,而找到感觉比什么都重要。
拿到一个题目后,你可以像写作文那样先列一个提纲,把演讲的框架明确下来,再根据自己的理解写成稿,然后理解记忆;要像真正演讲那样虚拟现场,实打实地操练几次,总结得失。上台时根据你的讲稿,和已有的“虚拟演讲”经验进行就可以了,如果临场你能够灵活发挥那就再好不过了。切记:千万不能死记硬背演讲稿,否则你绝对会出问题。即兴演讲,你依然可以打腹稿,先搭主架,再添砖瓦,当然,你更需要激发灵感。有一点是无庸置疑的,功夫在诗外,平时你得多积累知识、素材;“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你得多操练,才能提高。
当然,你还应该有独特的见解、新颖的思想,并且尽可能的深刻,因为这本身就注定了你将胜人一筹,高人一等。
二、良好的心态让你未战先胜。
紧张、怯场也是一种自信心的不足。如果你自己都不信任你自己了,最好别去演说。只要你有备而去,不妨自我感觉良好一点,来点精神胜利法,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绝对高度,当然你没有必要表现出十足的傲气,只是心里那样“感觉”就够了。
假如你并不欣赏这种“我必胜”的风格,不妨以寻常的心态去应对,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紧张、怯场其实是期望值过高,思想包袱过重,怕失败的压力过大使然。你可以这样想:“能不能拿第一无所谓,只要尽力就行,讲了我要讲的,展示了我要展示的就ok了!”抛下一切思想包袱和其它杂念,轻装上阵,也就无所谓紧张、怯场了。这也是为什么每到体育大赛之前,教练都会给队员做“放松保健操”的原因。你看,那些平时表现并不是最棒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能得冠军,那并不是意外得胜,而是因为他心态极佳,发挥超常。
三、绝对的坦诚让你只赢不输。
怯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演讲者没有打开自己的心灵,不敢说内心话,这其实是虚荣心在作祟。有道是“扯下遮羞布,坦诚出美文”。可是许多初学者却总是喜欢做作、善于包装、刻意伪装,演讲起来把自己都“搞丢”了,谁愿意去听一个“几不像”的演讲呢?
演讲就是要说心里话,说心中急欲一吐的话,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思想和认识,当然那还应该是新颖独到并且有相当思想高度的见解,而非人人皆懂的、耳朵都听得生了茧子的“老三篇”。哦,还得注意,这并不是要你尽拣你喜欢的去说,你所说的必须服务于演讲的主题,必须健康向上,必须符合你的身份,必须有分有寸,不能“坦”得太白,不能“诚”得太过火。吸引力来自个性,感染力来自真诚,震撼力来自主见。“言为心声”,讲自己最刻骨铭心的经历和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还怯场什么?
四、巧妙应变让你双保无险。
不少同学害怕当众说话,原因就是怕卡了壳、出了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在演讲中不出任何差错,关键是你怎样去灵活地、自如地处理好。
其实思维断路太正常了,要不有的成年人说话、讲演、报告为啥还“嗯”“啊”“这个这个”呢?无数的演讲实践和心理学原理都表明:就算紧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会儿就会恢复正常,一切表达都变得非常地自然。如果你平时对人说话有“哑话”、“漏嘴”、“点炮”并能马上应急应变、自己给自己打好圆场的经验,那你在演讲时出了卡壳、忘词、错语、话筒没声、听众骚动、纸条索问等意外时,一定会见机行事,随之应变,巧妙地挽回局面,因为你已经进入和平时谈话一样自然的、交流的演讲状态中。
着名诗人汪国真在北京某大学演讲时,有学生提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我在一个中学生的笔记本上读到的诗,都比你写得好,你对此有何评价?”这显然是成心捉弄,让人尴尬,但这没能难倒汪国真:“首先,我敢肯定你那个笔记本,不是我读中学时曾经送给一个同学的那个笔记本!(笑声)因为那时我还不是很有诗心,最多有百分之五十的成分是诗!(大笑)”诗人先机智地把自己摆脱出来,“再说,我也不知道你提到的这位中学生,是他的某一首诗比我写得好,还是所有的诗都比我写得好,即便是所有的诗都比我写得好,这也没什么奇怪的,中国有句老话叫‘自古英雄出少年’!”(笑声、掌声交织一片)诗人毫无畏惧,巧妙应变,既免了难堪,又一下子活跃了气氛,展示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