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1
浅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一、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在我国,是以佛教的影响最为广泛,也最为深远。其次是道教,它产生与中国,大部分也是分布在中国。它们主要都是建筑在一些人口密集的城镇和一些风光秀丽的山川地带。我国的是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以及道教的四大名山----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崂山这些都是极具风趣的名山名川。宗教的旅游资源除了这些名山名川外,宗教建筑和宗教文化对于游客也是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宗教建筑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宗教物质文化,其目的是在于形成一种宗教氛围,来激发人类内心对神灵的向往、崇拜以及信服。然而,在这里还有一个让我们不得不去关注的景观,就是宗教建筑以及在其中举行的各种各样的宗教活动仪式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强烈的动静结合的宗教景观,同时也让人觉得这是一种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设施。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是否真的有那么大吧!
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之处是在哪里呢?
1、宗教文化的宗教景观就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如有的就是以建筑著名,有的是以塑像而驰名,有的则是一壁画而著称,还有的是以名寺名僧而誉满天下,这些都是极为吸引游客的地方。
2、宗教文化的大多数宗教名胜都具有极高的观赏性。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就是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为杰出的代表。我国佛教的寺庙和道教的宫观都是建筑在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并且把寺庙的建筑与大自然的的风景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是非常好的旅游胜地。
3、宗教文化的宗教艺术都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宗教艺术是我们人类艺术宝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在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的唐代壁画“飞天”,采用轻软绵长的飘带,衬托出女性的优美身躯,充分的体现飘然如飞的动态美,很具有艺术的魅力。这样美丽又极具吸引力的宗教问文化让人怎能不去观赏呢? 宗教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并渗透到文学艺术、天文地理等领域,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旅游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现代旅游是一种大规模的各种文化的交流,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对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已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关注,所以,宗 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就因为具有这样大的影响和关联,所以才让宗教文化成为了如此重要的旅游资源。
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中佛教是创造最早的,也是在我国的影响最深远的。
二、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探讨和开发
(一)佛教艺术文化旅游资源
1、公元前 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约在公元1世纪前后,佛教传入中国。“四帝”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本教义。我国佛教分为:汉传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佛教是广泛流行于亚洲的宗教和哲学。
2、我国佛教旅游资源具体有哪些?是靠什么来吸引游客的?
在我国的寺庙保存着大量的佛教文化精品。如我国著名的佛教寺庙---普陀山的普济寺、五台山的显通寺、九华山的化城寺、峨眉山的报国寺、伏虎寺等等都是一些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汇集之地。同时,我国佛教的建筑可以说是风格独特、建筑宏伟。如:河北定县的开元寺的开元塔[我国现存最高的楼格式砖塔]、北京妙应寺白塔[我国现存最高,最杰出的覆钵式喇嘛塔]、开封的铁塔等都是我国数一数二的佛塔。它们每一年的游客是数不胜数,吸引来的参拜教徒也是非常的多。我国的佛教文化除了建筑很吸引游客,佛教的艺术对游客也是有很大的艺术魅力。佛教的艺术与佛教文化的发展有很密切的联系,为我国的佛教文化创造了更好的旅游资源,也吸引较多的游客。佛教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它包括了绘画、雕塑、音乐、书法等。像我国佛教古老的建筑石窟。
石窟寺是在印度起源的,大约从公元3世纪开始,中国的佛教徒已开始开凿石窟寺了。历经1700多年后,中国成为了世界的石窟之冠。在我国从六朝到宋朝的初期创造的石窟佛像都是巧夺天工,壮丽辉煌足可与古埃及的雕塑媲美。如我国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它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今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雕像2415尊,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而且它还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文物宝库。1987年12月,甘肃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目前到莫高窟的游客大幅度增加,平均每天接待人数都在3000人次以上,预计今年将突破55万人次。3 敦煌莫高窟常常都会举行一些活动,如保护世界遗产—莫高窟知识竞赛活动,多年一次的建窟纪念日等等都非常受到游客欢迎的活动。因为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所以成为了我国佛教文化旅游的重点景点之一。
(二)佛教胜地南岳旅游资源的介绍
身为生在湖南,长在湖南的我们,怎么能不了解我们湖南的佛教旅游资源呢? 西晋泰始四年[268年]佛教开始传入了湖南。僧人竺法崇在长沙岳麓山创建了麓山寺,被称为“湖南第一道场。”湖南现在著名的佛教寺庙宝刹有近百处。南岳衡山是全省佛教建筑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它始建于唐初,是中国五岳中规模最大的,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南岳衡山在衡阳市以北50公里处,这里岩壑深幽,寺院棋布,流泉飞瀑点缀着郁郁森林,历来就是旅游胜地。
南岳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南岳镇上,有占地9。8万平方米的江南最大的寺庙——南岳大庙,庙前书有“天下南岳”的花岗石大牌坊。南岳大庙规模宏伟,集宋元以来古建筑之大成。祝圣寺为南岳最大的丛林佛寺,由五进八群院落组成,内有五百罗汉石刻。还有回雁峰、胜利坊、忠烈祠、藏经殿、磨镜台等都是非常著名的风景区。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古称南岳“四绝”。春看花,夏观云,秋望日,冬赏雪,为南岳四季奇观;飞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异石,古树名木,亦是南岳佳景。自晋以来南岳佛道共存,历代不衰,为宗教史上所罕见。南岳山高林密,环境宜人,气候独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观冰赏雪胜地。
在南岳上的上封寺不仅是宗教场合,可提供住宿,费用在淡季大约为10-30元/晚,在旺季大约为30-50元/晚。不但是价格很便宜,住宿的条件也不错,并且可以让你感受住在寺内的气氛。那里的气候也是相当的好,四季如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南岳的斋菜,南岳是佛道胜地,制作斋席久负盛名。各大饭馆客栈均擅长制作。用茄类、豆类、面粉、莲藕、萝卜以及瓜菜作原料,仿制成鸡、鱼、肉、蛋,办成与荤食同名的酒席,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味道清香鲜嫩,为荤菜所不及。南岳的斋席,通常有所谓一品香、二度梅、三鲜汤、四季青、五灯会、六子连、七层楼、八大碗、九如意、十样景,都是相当的有名。也同样是南岳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在南岳每年都还会举行很多各式各样的活动来吸引游客,如每年的观音节、南岳庙会、皮影艺术节等。就像最近在南岳衡山举行的2007年湖湘文化旅游节,就将南岳衡山作为开幕式地点,通过“万鼓衡岳风”等活动“鼓舞天下”,提升旅游景区的休闲功能。各市州还将推 出自然健康游、度假休闲游、温泉游、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产品。
南岳旅游的客商及游客年年攀高,去年达到了7000多万人次,今年上半年的入境游客达到了45.9万多人次,位列中部六省第一名。我省连续4年成功举办中国湖南旅游节,推动我省从旅游资源大省不断向旅游产业大省迈进。旅游节不断用创新手段向境内外客商营销秀美潇湘的品牌形象,促进旅游产品开发建设,推进旅游服务,培育旅游市场,连续5年我省旅游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去年旅游产业总收入已达到了450亿元,占到当年GDP的6.9%,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有这么丰厚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资本,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业乃至全国开发相信一定会成功的。
三、基督教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一)基督教发源于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社会,所谓基督宗教,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的统称。于公元1世纪由巴勒斯坦拿撒勒人耶稣创立。
(二)基督教文化的旅游资源开发主要说的是:基督教的建筑。
基督的建筑包括了教堂、修院以及祭坛等等。教堂建筑是基督教的典型建筑。中国著名上海基督教教堂:北京南堂,广州圣心大教堂,上海国际教堂,上海三一教堂等。而在湖南的基督教分为天主教和新教,其中长沙永恒堂和天主教较有名。圣诞节、复活节、圣灵降临节,是基督教一般教会的三大节日,每一大节的前后,又有若干节日构成了全部教会年历。这些节日都是非常吸引游客的。
四、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最后,我们来说说与中国宗教文化有解不开渊源的道教,看看它的旅游资源有些什么来吸引游客的。
(一)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道教的信仰是指道教的思想文化,含括了道教历史、经典、修持方法、宫观建筑、人物著述、神仙法诀、教戒科仪等诸多方面。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既是一种文化,又具有独特的思想体系。
(二)四大道教名山主要是青城山、武当山、龙虎山、崂山。
道教的旅游资源是怎样来吸引游客的呢?下面让我们来举个例子,说明它真的有雄厚的旅游资源,也可以开发的更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利润。
武当山名气最大,古名太和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亦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武当 位于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面临碧波荡漾的丹江水库,背依苍莽千里的神农架林区,其古建 筑群在1994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青城山和都江堰一起,在2000年被评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鄂西北的丹江口市境内,是我国的道教名山,列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首,又是武当武术的发源地。武当武术由张三丰祖师始创,它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名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武当武术是道教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深深根植于数千年华夏文化的沃土中,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奥妙,把中国古代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哲学理论,用于拳理、拳技、练功原则和技击战略中,其本质上是探讨生命活动的规律。武当武功是武当道教在生命探索中产生出的光辉结晶。这也是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的旅游特色。
武当山胜景,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特色。有72峰、36岩、24涧、11洞、3潭、9泉、10池、9井、10石、9台。主峰天柱峰海拨1612米,如金铸玉雕的宝柱雄刺苍天,素有“一柱擎天”。武当山古老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宏伟壮丽,举世罕见。
武当山特有的道家斋菜也颇具独到之处,它取佛道两家素菜烹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鲜醇,武当山山清水秀,植被丰富,盛产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野生食品,其营养成份含量极高。“武当山珍宴”佳肴均采用武当山独特的纯天然野生猴头菇、木耳、地耳、香菌、蕨菜、葛花、槐花、松茸、竹笋等上等原料精美加工而成,具有鲜明浓郁的武当地方风味特色,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品尝。武当山具有特色的产品也很多,如中华猕猴桃、蜜桔、茶叶、洪山菜苔、万寿藤拐仗、武当大曲酒等,另外烙画工艺品和玉雕工艺品亦很有收藏价值,都深得游客的喜爱。
2004年,武当山接待游客66万人,实现门票收入28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2005年,武当山游客人数增至73万,门票收入3661.4万元。预测,未来2年武当山年稳定客源总量可达15万人次以上,人均综合消费为80元,年可实现旅游总收入1200万元。每年营业利润可达360万元,2008年武当山将举办张三丰诞辰800周年武林大会;2009年将迎接百万人游武当。
以上各种美丽的风景,独特的风貌习俗,还有各种各样的美食,特产等。足以说明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有很好的发展前途,为社会创造了丰厚了经济效益,也为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开辟了更好的发展道路。
综上所述,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着很多历史悠久,全国文明的风景名胜。而这些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不仅仅是旅客所需要的,也是社会所需要的,同进也是旅游业离不开的。所以,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刻不容缓的。我们在开发各式各样的艺术遗产、风景 史胜的同时应添加更多的现代化元素、艺术文化元素。让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来满足更我游客的喜好,创收更佳的利润,成为旅游行业中重中之重的旅游项目。
参考文献:
1、王力军:《论宗教文化的旅游吸引力》 山西职大学报 2006年第1期
2、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
3、萧平汉:《南岳宗教史》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
4、《以佛教为例漫谈宗教文化旅游》 贵州大学人文院 黄永桂
5、《论云南宗教文化的旅游开发》 云南大学工伤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杨丽
第二篇:浅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浅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思路
[内容摘要]: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社会所特有的文化现象。早我国的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了“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人们也开始去崇拜山水、岩石、动植物等。宗教一般是由共同的信仰、道德礼仪等重要的因素组成的。然而,我们必须知道宗教的观念和行动是伴随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发展的,并在一定的情况下受其制约。宗教作为我们人类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和道学都隐含着宗教精神,这可从老子《道德经》和孔子的《论语》里都可以了解到、里面都含有诚惶诚恐的元宗教精神和信仰情怀。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知道宗教文化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思想道德、生活习俗,并也进一步深入到了宗教建筑及音乐等宗教文化艺术领域。宗教旅游是当今世界上的最热门的旅游之一。宗教旅游指的是游客以宗教所崇拜的圣地、名山名川及历史所遗留下来的著名宫观寺庙等为目的地而展开的一系列的旅游活动。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了宗教的本身、宗教建筑、宗教艺术等等。旅游者在宗教圣地进行游览的时候,除了游览大自然的风景外,还可以参与宗教周围的环境特征、宗教建筑的特色以及宗教所举办的宗教仪式活动,这样不但可以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致,同时也促使游客有更好的心情和更大的好奇心去了解宗教文化和宗教教益、宗教的经典。宗教的名山、建筑、园林、艺术、文化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对象。
[关键词]:宗教文化旅游开发
第三篇: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综述
引言: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宗教伴随着中国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神奇的魅力,是我国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旅游由于特色鲜明、意境独特,文化内涵深厚,一直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宗教旅游资源在我国的旅游业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宗教旅游资源开发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我国既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和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又是一个宗教旅游资源大国,保护和开发宗教旅游资源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中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充分利用我国优越的宗教旅游资源,开辟出极具旅游价值的旅游景观、开发出具有宗教特色的旅游产品,根据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习俗安排旅游接待活动,来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本论题在搜索了大量的核心期刊和论文的基础上,对其做了分析和综述,旨在探寻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方法和对策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明确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目标。关键词:宗教、宗教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持续发展
1宗教与旅游的关系
在越来越兴旺的旅游活动中,人们常常发现大量的旅游风景名胜都与宗教密切相关,宗教在现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社会仍能够长盛不衰,并且世界各地都保存着大量的宗教文化遗产,可见宗教与旅游有着密切的联系。张挺平(试论宗教与旅游)认为:
1.1宗教为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一种社会生活,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复杂的巨大的文化包容性。宗教包含众多艺术表征形式、宗教包含法的观念和制度、宗教是一种关于世界与人的观念和学说、宗教既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又具有经济行为、宗教含有教育、医疗、慈善等事业。
1.2旅游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播:宗教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方式之一,是宗教信徒们以朝觐为目的而引发出旅游活动。普通游客的宗教文化旅游也能促进宗教文化的传播。[1] 1.3宗教文化与旅游观光:旅游观光是旅游者旅游的核心内容,因此,旅游景点在旅游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各种宗教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许 1 多多可供旅游者旅游观光的景点。如“佛教自公元前2 世纪传入我国”,经过漫长的发展岁月在我国风景优美的名山大川修建了大量的佛寺、佛塔、佛窟,留下了大量令人叹为观止的壁画、摩崖艺术珍品。而道教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说,几乎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纳入了道教的洞天福地之中。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唐朝时先后传入我国,伊斯兰教各种风格的清真寺、基督教各式梦幻般的教堂不仅吸引了大量非信教者的旅游观光,更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教徒最富吸引力的旅游胜地。[2] 可以说,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密切的,开发宗教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宗教文化的继承、传播、交流和研究。宗教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2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特点
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有许多独特之处, 正是这些特色广泛吸引着旅游者。2.1我国宗教旅游资源丰富。除本土的道教外, 影响较大的还有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些宗教各具特色, 它们的建筑、绘画、音乐、节事、信仰人物以及气氛环境各异, 很多宗教旅游资源与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相结合。许多宗教名山游客众多, 除了进山朝圣, 秀丽的风景也是游人逗留的重要原因。[3] 2.2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各地的宗教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 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有些佛教石窟造像、寺庙和道教宫观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成了蜚声中外的旅游胜地。
2.3能够吸引“僧俗两众”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之处。宗教信仰, 让信徒朝圣礼拜、求法领悟、祈祷还愿、瞻仰圣迹、履行宗教义务。
2.4宗教文化的神秘特征, 能够满足游客的好奇心理。宗教是玄妙的,几乎所有宗教都遮盖着神秘的面纱。
2.5宗教文化具有脆弱性。我国宗教文化中的古建筑、石窟、彩塑、壁画等文物, 由于年代久远, 需要妥善保护与管理。我国因旅游活动的开展而造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受损的例子比比皆是。[4] 3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宗教文化旅游已经形成了一些精品旅游项目,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形成了融宗教建筑、节庆活动、宗教修学、宗教养生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旅游活动。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虽然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3.1旅游项目单一,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我国宗教旅游项目所推出的活动内容比较单调,深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很多地区的宗教旅游开发还处于“符号阶段”。
3.2景点商业气息过浓,资源保护不力。许多开放的寺庙宫观内,充满着浓厚的商业色彩。商贩在宗教场所的买卖经营活动极大影响了景区的神圣与庄严。一些宗教场所还以各种名义借机向游客骗取钱财。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宗教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变得日益严重[5] 3.3地方政府不重视,旅游管理部门与宗教、文化等相关部门管理部门沟通与协调不当。开发者与管理者们应多做一些考察、论证等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征得相关管理部门对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工作的配合与支持。这是开发工作能够以顺利进行的基本组织保障。[6] 4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对策
根据我国宗教文化的特点及其当前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状况,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并且要注意一些问题:
4.1要以科学的态度, 严格遵守和执行我国有关宗教的法规与政策。开发、利用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必须依法办事, 认真落实各项政策, 保证宗教文化旅游的有序进行, 保护宗教团体的合法利益。通过宗教文化旅游, 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和健康文明的内容, 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
4.2保护与开发并重。首先, 必须重视宗教自身的发展及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二,景区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当地的生态平衡, 对游客容量、环境的承受能力作出科学的预测, 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对宗教文物古迹的修复与重建应尽量保持其历史原貌, 坚持“修旧如故”的原则,切忌不伦不类, 破坏宗教景点价值和风格。
4.3旅游管理部门与宗教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宗教工作和旅游工作都是党和政府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要在贯彻党和国家政策基础上互相支持、互相促进, 旅游与宗教管理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7] 4.4注意宗教场所内外环境的改善, 商业化开发要适度。要减少宗教场所内商业化成分的痕迹, 寺观之内不宜随便开设商铺。旅游部门应当开发出真正有品味的宗教商品、手工艺品, 既满足游客需求, 又能保证宗教旅游的收益。[8] 4.5利用节庆,开展活动,“动态开发”。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可利用圣诞节、开斋节、佛诞日以及庙会等宗教节庆组织开展宗教文化旅游活动,促进旅游业的发展。[9] 4.6重视宗教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如开发寻宗探祖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修禅旅游、宗教建筑及园林旅游产品、宗教饮食旅游产品、宗教艺术欣赏旅游产品、宗教节日庆典旅游、佛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宗教文化旅游商品等。[10] 5结论
我国作为一个宗教众多、民族众多的大国,宗教和民族关系复杂,因此,更应该维持好各宗教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宗教与旅游个关系。作为宗教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者应该把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形成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双赢的良性循环,通过宗教旅游观光,带动第三产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孙文昌.现代开发旅游学[M].青岛出版社,1999,(1).[1]张挺平.试论宗教与旅游[J].亚太经济,2004,(1).[2]包大明.宗教文化与旅游业发展[J].商场现代化,2007,(5).[3]郑嬗婷.陆林,杨钊.宗教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5).[4]李学江.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J].山东经济,2003,(5).[5]沈德昌.宗教文化旅游的开发利用研究[J].人民论坛,2011,(11).[6]李妍.我国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探讨[J].大众文艺,2010,(9).[7]殷金桃.略谈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需注意的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3).[8]李如跃,刘广锐.用可持续发展观看宗教旅游的发展[J].时代金融,2006,(6).[9]阮卫红,余学新.试论宗教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开发利用[J].社会主义研究,2007,(5).[10]陈荣富,周敏慧.进一步发展我国现代宗教文化旅游事业[J].江西社会科学,2001,(9).4
第四篇: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摘要:临漳位于河北最南端,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辉煌灿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上述优势,有效地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能够促进临漳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从临漳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入手,设计临漳文化旅游方案,深入分析了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案
所谓文化旅游资源, 是指客观地存在于一定地域空间并因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历史文化遗产或社会现象。临漳古称邺,有“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之美誉。七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临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和必要性
临漳处于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西太平仰韶文化遗址和回漳仰韶文化遗址证明了原始社会后期新石器时代临漳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化旅游资源主要有古邺文化、鬼谷子文化、成语文化和乡土文化。
1.1 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
1.1.1 古邺文化 在古邺沃土上,众多历史名人创下了辉煌灿烂的古邺文化。曹魏邺城建筑中轴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街道作棋盘格式,其建筑布局和风格对隋唐长安城、宋代汴梁城、明清北京城,乃至日本平城京都的建筑格局均有深远影响,成为中国都城史上的建筑典范,在中外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大禹治水,覃怀底绩,至于衡漳。商时河亶甲迁都于相,即今境内孙陶一带。战国时,邺令西门豹投巫凿渠,破除迷信,发展生产,泽流后世。秦末,项后生,大破秦军。曹操“求贤纳士,唯才是举”,不惜重金从匈奴赎回才女蔡文姬,蔡文姬答谢曹操在邺城铜雀台即兴演奏自己名作“胡笳十八拍”,而流传后世;曹操聚才于邺,促进了邺城科技、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1.2 鬼谷子文化
春秋时,著名军事家、纵横家、教育家王禅(即鬼谷子)就诞生在境内香菜营乡谷子村,他创办了中国也是世界最早的军事学校,培养出了孙膑、庞涓、毛遂、苏秦、张仪等我国古代杰出的军事家、纵横家。
2010年5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先秦史学会鬼谷子研究分会和临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在临漳举行。大会确定:临漳为“中国鬼谷子文化之乡”,谷子村为“鬼谷子故里”,盐食村为“鬼谷子诞生地”,并在临漳建立“中国鬼谷子文化研究基地”。现存于谷子村的鬼谷子祠堂,不断有中外游人凭吊。
1.1.3 成语文化
源于古邺大地的曹冲称象、春华秋实、闭月羞花、冲锋陷阵、瓜田李下、鸡犬食禄、快刀斩乱麻、铜雀春深锁二乔等成语典故更是赋予了临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1.4 乡土文化
地名是语言文化的词汇,是历史文化的化石,是地理文化的标识,是乡土文化的象征。临漳的地名无不打上漳河、战场、都城、姓氏的烙印,构成了区域文化网络。如“临漳全县,漳河串遍”。漳河是境内的主要河流,横贯临漳全境,如今临漳425个村庄,到处都有漳河的足迹。因漳河而得名的村庄46个,如回漳、章里、夹河、河图、堤上、五岔口、二分庄、漳潮等。
1.2 必要性
文化旅游资源,只有经过人类有意识的开发,至少要具备“进得来,出的去,散得开” 的可进入性,有了基本的并同环境相协调的接待设施, 才能被旅游业所利用。特别是近年来,人们意识中的旅游活动不再是单纯的观光活动, 而更多包含了休闲、人文、娱乐等内容, 这就需要更多的旅游服务设施,即需要更大的开发。方案
2.1 建设临漳重点旅游项目,创旅游名牌。
第一,把临漳“三台”(铜雀台、冰井台、金凤台)、磁山文化、赵王城作为重点,推广招商,加快开发临漳古邺文化的步伐。
第二,结合历史文化资源发展现代旅游,在城市郊区,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生态旅游。第三,在城建规划中,把体现改革和进取精神的“胡服骑射”、“毛遂自荐”、“将相和”等历史文化以雕塑或壁雕的形式表现出来,开发临漳的成语文化,提升城市建设的文化品
位。
2.2 整合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实现点、线、面一体开发。
临漳的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应本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营造大区域大旅游的观念,实现临漳内部及与周边省市在文化旅游资源、资金、市场、信息、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共享与协作。因此,具体可从展开分析:
2.2.1文化旅游产品整合第一,重组旅游线路。
根据临漳境内旅游资源的特色地理区位交通条件及与周边省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相互关系,可以推出太行风情游、古城历史文化长廊游、红色之旅、生态休闲度假游、科普游及工业旅游6条品牌旅游线路。通过与周边省市的合作,借助其他著名旅游城市的知名度来提升临漳的旅游市场地位,树立临漳整体旅游形象,利用优势文化旅游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促进临漳文化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1)建设“古邺文化旅游专线”即马义公路—鬼谷子故里—鬼谷子诞生地的旅游专线和县城—邺城遗址旅游专线。
(2)连接漳河生态科技园区—铜雀三台遗址园—三国南北朝民俗文化体验村—西门豹纪念馆—邺城遗址博物馆旅游交通公路的建设,增强各遗址点景区道路的内外通行能力,满足游客观光游览需要。
第二,开发景区景点。
临漳旅游业的发展,应在集中构建晋冀鲁豫大旅游圈联合行动的前提下,开发建设临漳所辖范围内的景区景点。因此,需要准确了解所有资源类型数量规模结构布局等,尤其是重点优势独特文化旅游资源,采取抓大放小的原则,对优势资源给予重点扶持优先开发,以对临漳文化旅游市场进行准确定位,树立市场形象,形成品牌。具体可以以“文化邺都、生态新城”为口号,通过建造邺城遗址博物馆、西门豹纪念馆、民俗文化体验村、鬼谷子文化产业园、酒文化生态游景区、邺城生态公园、邺都温泉宾馆、仿古商业一条街等旅游项目,积极推进文化旅游景点建设。
2.2.2文化旅游基础设施整合临漳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尤其在各景区的可进入性方面问题更为突出因此,临漳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景区景点之间的道路建设,使各景区之间能纵横相连路况良好,从整体上形成网状交通体系。
第一,以京珠高速在邺城遗址增设出口为契机,结合邺北城考古遗址公园和抢救性文物保护项目,着力加快景点道路、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在铜雀三台遗址公园及邺令公园成功争创国家3A级景区基础上,启动邺城博物馆、邺都生态公园景区创A工作。
第三,以建设仿古商业一条街为依托,谋划建设集综合贸易、创意研发、策划推广、信息咨询为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园和漳河水利风景区项目,尽快实现可听、可看、可游的目标。
最终形成以临漳县为核心,以平涉线为轴线,以产业发展为纽带,坚持四个统一(统一规划管理建设和经营),三权分离(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两个主体(旅游基础设施以政府为主体,经营设施以企业为主体),一个赋予(赋予文化旅游资源整合的主体企业二十至三十年经营权),整合形成各具特色分工合作的文化旅游区。
2.3 举办“文化节”和文化旅游宣传活动
第一,可以将每年的5月18日定为临漳的“文化节”,通过文化展示,、手工艺展卖、传统文化特色、游园游艺杂技玩耍、猜谜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展现临漳古老的的文化内涵。第二,积极举办各类旅游文化活动,开展“文化邺都·魅力临漳”摄影大赛、邺都文化书画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建安文学”经典诵读等一系列旅游文化活动。第三,通过“中国·临漳邺都文化高峰论坛中国古都学会年会”、中国鬼谷子文化高峰论坛等文化旅游宣传活动,将邺都文化旅游打造成全国知名、影响深远的文化品牌。3 可行性分析
3.1 经济是临漳文化旅游发展的物质基础
2011年,临漳县生产总值完成589780万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71380万元,同比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30130万元,同比增长8.2%,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88270万元,同比增长15%。2011年临漳县财政收入完成1101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去年增长8.1%,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506万元,比去年增长2.2%,全县城乡居民存款余额达到301859万元,比去年增长2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达到16501元,同比增长22.1%。不难看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2 交通是临漳发展文化旅游的促进因素
临漳有便利的交通条件。京珠高速贯穿南北,紧邻京广铁路和107国道;距石家庄、郑州、济南等机场均为200公里。公路总长423公里,魏峰线、茶柳线、曹前线三条公路通过县城;茶柳线、曹前线、马义线与魏峰线、杜称线、丛峰线构筑了“三纵三横”为框架的临漳公路交通网络。便利的交通提高了可进入性,是临漳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动力。
3.3 客源是临漳发展文化旅游的先决条件
临漳县辖5镇、9乡、425个行政村。总人口594626人,东邻魏县,西接磁县,北达成安县,南连河南省安阳县,特别是与安阳的殷墟文化距离较近,易形成集群。为临漳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客源市场,并成为临漳文化旅游开发的先决条件。4 开发中注意的问题
4.1 管理人才短缺,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缺乏高层次人才。由于临漳的工资及其他待遇低于省份其他城市,其旅游管理及服务人才不断流失。中、小旅行社的导游人员只接受过短期培训,只能给游客的带路,无法提供优质的导游讲解服务。
4.2 开发性破坏现象需警惕
旅游业决不是“无污染产业”,更会因游人大量拥挤,决策者旅游开发战略不当、缺乏系统规划等导致自然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环境破坏。文化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一旦被破坏,很难恢复,甚至永远不能恢复。因此,旅游开发要慎之又慎,要进行专家论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进行损益分析和风险评估,警惕开发性破坏。
4.3 旅游业基础设施薄弱
临漳县旅游处于起步阶段。旅游全行业整体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市场运作力度小。旅游业作为产业,产业化、市场化机制不够健全,旅游业建设和经营力量薄弱。各方面旅游人才短缺。全县仅一家旅行社,且为政府运作。包括新建电信宾馆在内,城区现有床位不足一千张,接待能力较弱。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仅一家,即临漳豆腐干厂,但生产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旅游交通舒适度低,也没有专业的旅游车队。建议
5.1 培养、吸引、保持旅游人才
对于旅游业的三大主要行业,旅行社、宾馆和旅游区的人才需求,临漳县应加大引进力度,用一些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如提高优秀管理人员的待遇;重视人才的安排和使用;
督促基层旅游部门的领导学习现代旅游开发和管理知识,健全旅游行业管理体系,并实行相应的管理模式,使人才得到充分利用。
5.2 科学合理的开发,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
保护的关键因素是资金投入,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资金来源主要靠县政府的财政开支,但由于经济建设的资金缺口较大,常常使得保护的投入满足不了需要。近几年来,随着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县政府都看到了文化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激起了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资积极性,相应地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投资也日益增多。
因此,旅游开发能够在资金、人力等方面为保护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开发, 才能够让本地居民、广大公众和社会各方面看到其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 进而产生保护文化的动力、觉悟和行动。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5.3 改善、加强重点景区的设施设备
要重点解决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问题,在旅游区的初步设计阶段要考虑游客最多时所需的道路宽度,应设计道路阻塞时的迂回道路,按照完善配套、合理布局的原则修建旅游区景点的公路,尽量使相邻的旅游区可以串联起来,要加强对临漳各景区附近的交通疏导及管理工作。
临漳建设要走现代化之路,开展市民素质工程教育。第三产业管理要打破“按时上下班”的习俗,让晚上也红火起来、亮起来、活起来。要以活动促亮、促销、促发展。另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协调,发展跨区域的特色旅游,加强与安阳、魏县、磁县、成安等地旅游规划、线路开发等方面的协调,实现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共谋文化旅游业发展。参考文献
[1]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3)[2]吴芙蓉.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5,(3)
[3]杨振之.成都《旅游资源开发》[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5
[4]张一 于燕 赵伟华.浅谈邯郸旅游资源开发[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5]张旭.浅析河北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11,(26)
第五篇: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09级文化产业管理1班200905131020申圆方
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沙河市具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其本身蕴含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为沙河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本文从分析沙河文化旅游资源入手,分析制约和影响沙河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瓶颈,从而找出解决措施,为沙河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沙河市;文化旅游
沙河地处河北省南部,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是沙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力量。我国近几年将发展重点向第三产业倾斜,尤其是文化产业的发展备受政府层的关心。
沙河市号称“中国的玻璃城”,但是这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为沙河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打造沙河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为提升沙河形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丰富的旅游资源
沙河市总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有绵延不绝的太行山,风景优美。同时沙河市历史悠久,春秋时属晋,战国时属赵,隋开皇16年置沙河县,至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1987年2月经国务院撤县立市,1988年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沙河市旅游资源丰富,秦王湖、宋璟碑、乾隆御笔真迹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
(一)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
沙河市西邦太行山脉,既能欣赏到层峦叠嶂的高山,感受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又能享受绿树丛荫,小桥流水的秀丽,让人好不快活!另外,朱庄水库隆冬季节可见“鼎梅晴雪”,北国风光让你尽收眼底;秦王湖更有“三峡四沟五十景”之说,让你一饱眼福;另外,北武当山、小西天的传说更是让人想解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二)浓重的历史文化气息
沙河市有着1400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先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后到隋朝时期置县,是燕赵大地上的一颗明珠,涌现了一大批名人,宋璟、张文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并留有许多历史古迹和文化传承人由后人参鉴。
1.宋璟碑、梅花赋
在沙河市十里铺村内有一座梅花亭,是明正德年间修建,因唐代名相宋璟作“梅花赋”而得名。宋璟是邢州南和人,武侯垂拱三年,宋璟25岁,在沙河的东川馆舍随其叔父读书,作《梅花赋》,在序中赞梅,实以此自喻。其赋曰:“垂拱三年„„”。《梅花赋》全篇共计五百六十字,以花喻人,词丽言切,备受历代文人所称道。之后,颜真卿爱慕前贤,又受宋璟之后所托撰下碑文,故宋璟碑又名为“颜鲁公碑”。宋璟碑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历代备受珍视,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在看到已有残破的宋璟墓碑时,不禁感叹“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庄严尊重,使人畏而爱之,虽其残不忍弃也。”南宋学者赵明诚著《金石录》首载是碑,称其为上品。
公园1750年,乾隆皇帝及其皇后大臣们巡幸河南返京时,路过十里铺,听说这里是宋璟的故乡,便“停驾驻跸”。乾隆好大喜功,又善于舞文弄墨,因读《梅花赋》羡慕前贤,故在此挥毫行书《梅花赋》,随之,又御笔《东川诗》赞颂前贤。后人将赋、诗、画刊刻于石,此之谓“乾隆御书石刻”。《梅花赋》与《东川诗》前后呼应,相得益彰。现沙河市政府为了保护这一重要历史资源,已将《梅
花赋》移至沙河市中心梅花公园内,更有利于人民观瞻这一文物。
1982年国家文物出版社将该碑拓帖影印出版发行。被列为中国一百通品牌,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中国唐史和书法专家的高度重视。
2.沙河藤牌阵
沙河藤牌阵是一种仅存于沙河市十里铺村的古代实战项目。沙河藤牌阵历史悠久,相传是明末李自成从北京溃败,其中有一人秘密逃遁到十里铺村,并将藤牌阵传授给村民,以此用来防身、护村,并留下了“只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训诫。现在,十里铺村胡正道老人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三百多年来,藤牌阵无论在防身御敌还是在活跃当地人民的文化生活中都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对藤牌阵深入研究将有利于丰富我们对古代军事战法内容的了解。另一方面藤牌阵法场面中融入了舞蹈和音乐,可以用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使人民获得艺术享受。
3.张文谦文化
“张文谦,邢州沙河人,县志称之沙河人物之冠。自幼聪敏,曾与刘秉忠、张易、王恂、郭守敬等人一起在邢州城西紫金山共同研习天文、历法、算学等,称邢州五杰。”【百度百科】张文谦在世时期辅佐忽必烈统治中原,为元朝的稳定和中原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红色文化
在大家张嘴就能提到黄继光、董存瑞的时候,沙河也有一位为共和国的事业而献身的革命英雄——杨春增。杨春增1945年加入八路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排长。1952年8月5日在金城郡座首洞战斗中,率一个班坚守541阵地,从拂晓激战到下午三时,大腿数倍于己的南朝鲜军多次反扑,歼敌二百余人。当阵地上只剩下他和一名卫生员时,百余敌人又冲上来,他拉燃了最后一枚手雷冲进敌群,炸死十多名敌人而牺牲。同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沙河市杨春增烈士陵园建于1962年,是沙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河北省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建有烈士纪念馆,并被团省委命名为首批少先队时间教育基地。
现在,还有《英雄杨春增》京剧,该剧是有景德镇市京剧团和南昌市京剧团根据抗美援朝杨春增创作的京剧故事,该剧通过表演,突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顽强的高贵品质。【2】
(四)商贸旅游
沙河市号称“中国玻璃城”,其玻璃产量占到全国17%以上,并有以迎新集团为首的一大批高新企业;另外还有以恒力集团为先导的恒力庄园,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沙河市禅房乡的老爷山林场资源丰富,植被茂盛,森林蓄积达6万立方米。其中1.1万余亩油松是河北省南部地区唯一的万亩油松春林,被誉为“冀南绿色明珠”,依托该林场,开发经营了以森林抚育、收购加工销售林果产品为主,其中年产木材500方,板栗50吨。
(五)优越的区位条件
沙河市交通便捷。自古就有“赵北之咽喉,襄南之藩蔽”,是沟通晋、冀、鲁、豫的交通枢纽。京广路纵贯市区,褡午铁路西延中部,京珠高速、107国道以及邢都、平涉、褡花公路等纵横交错,邢台机场距市区5公里,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另外沙河与京、津、石距离较近,还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腹地,旅游消费人口大而且消费能力强。
二、沙河市文化旅游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各种节日的举办为沙河旅游注入了活力
邢台市“中国·邢台首届太行山文化节”成功举办,充分显示了太行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为进一步宣传太行精神,打造太行文化品牌,激活太行旅游奠定了基础。
2009年8月28日,沙河召开广阳山与老子文化研讨会,会上中国老子研究会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得出了老子在函谷关写下《道德经》之后去所就是这座广阳山,从而解开了老子六年隐居修行地这个千古之迷。
沙河市拟通过开发把广阳山风景名胜区打造成中国北方最大的老子(道教)文化旅游名胜区。会上,沙河市政府还发布了广阳山、秦王湖、太行三峡等旅游开发项目,拟引进资金2.4亿元。相信政府的重视再加上资金的启动,必会打造出一个出色的文化旅游名胜区。
(二)可持续发展观渐入人心
沙河市是一个以重工业发展为主的城市,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发展文化旅游项目不仅可以改变经济发展模式,还能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三)国内外文化旅游方兴未艾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人们开始对城市的生活产生了厌倦,更加追求那种原生态的感觉。沙河市西部山区风景秀丽、空气清新,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同时还有很浓重的道家氛围,更是人们修身养性的最佳选择,这也为沙河市发展文化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三、制约沙河市文化旅游发展的几大瓶颈
沙河市虽然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是不可否认,其发展现状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大旅游观念”意识不强
沙河市对旅游资源发展潜力和拉动作用认识不足,对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缺乏,并且主题不够鲜明,对广阳山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很多文化旅游产品点多面广,单兵作战,并没有形成合力;在文化旅游的开发上,层次低、重复性建设严重。
(二)区位优势下降
沙河市优越的区位条件既对文化旅游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也会面临“南北夹击”的窘境,京、津、石地区的文化旅游资源要比沙河的知名度和开发程度都要好,对这些地区的吸引力较小。而且人们会有一种出去旅游的观念,所以对本地游客的吸引力也较低。同时,沙河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同邢台各县、市的文化旅游资源差别不大,吸引力也较低。
(四)旅游开发资金欠缺
沙河市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旅游投资水平低,比如老爷山的开发仅用了一百万元,这远远不足以彻底开发一个旅游项目。另外,沙河市文化旅游民间项目投资有限,多数由政府财政拨款维持,开发资金存在很大的缺口。
(五)旅游意识淡薄,专业人才缺乏
沙河市人们的旅游观念差,宁愿把钱放在银行里,也舍不得拿出一分钱来旅游,即使有人出来旅游,旅游意识也相当淡薄,对旅游资源的破坏行为时有发生。
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大多数工作人员是当地老年人,这极大地限制了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
四、如何塑造沙河市文化旅游品牌
(一)树立“大品牌”观念
沙河市发展文化旅游资源要从自身优势抓起,扬长避短,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优美环境和以重要历史人物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区位优势,开发别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扩大融资总量
沙河市政府要改变开发模式和观念,鼓励各方投资开发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政府为其提供可靠的政策保证。
(三)提高宣传力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再好的资源如果不大力宣传,开发效果也会不尽人意,沙河市要在中央、省级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大力宣传,将京、津、石等具有强大消费能力地区的游客吸引过来。
(四)可持续发展
沙河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措施的到位。“不能光让牛耕地,不让牛吃草”,边保护,边开发,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的利用这一资源。同时,旅游的可持续开发还体现在服务质量和人员素质上,可以考虑利用相关院校设立旅游专业的人才,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ssid=0&from=2001a&uid=wiaui_1325061158_7195&pu=usm@0,sz@230_300&bd_page_type=1
【2】百度百科?uid=wiaui_1325061158_7195&ssid=0&bd_page_type=1&titleid=1&bk_fr=view_n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