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时间:2019-05-14 05:4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第一篇: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课程论文设计》

题 目 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学 号 01061114

姓 名 高

东 专业班级 2010级 自动化(2)班 指导教师

李 红 梅 日 期 2012年5月18日

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 基于《党的章程》中“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中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和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的基本内容,阐述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以“实事求是”为指导原则的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所取得的成果,从而知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只有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才能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走向新的胜利。

[关键词]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命线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1.一切从实际出发

世界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类发展也是如此,人类是极具智慧的高等动物,对于任何一个问题的分析我们能否认清事物的本质显得至关重要,具体地说就是我们是否能够从实际发去看待事物显得至关重要。在马克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中就明确提出人们的社会实践是人们对外界认识的唯一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的实践中才能够使人们达到思想中预想的结果,人们的认识才能够被证实。

不从实际出发看待问题,只是凭空的想象那是空想主义,是永远都行不通的。毛泽东曾指出“我们看待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二而是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在新的社会与历史条件下,邓小平也曾强调,在不同的时期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与矛盾是不相同的,因此对于解决不同时期的问题与矛盾时我们必须从当前的、现实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实际出发。若不根据当前的条件思考问题、下决心,很多新的问题就提不出来,而且原有问题与矛盾也解决不了。江泽民把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思想概括为了“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既坚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从实际出发,就要尊重和承认客观的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意识,而不是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把主观与客观分裂,把认识和实践相脱;从实际出发,就是要针对当前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思考,最后得出符合当前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针,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从实际出发,就是站在科学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把现象当作一个向导,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仿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事物的本质。就是要采用变向的思维看待当前的问。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指在任何时间、地点和条件下都要反对“本本主义”,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理论联系实际

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表现为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判别一条真理是否正确与合理其根本就在于其是否与实践相符。

在理论与实际的关系上,毛泽东一贯倡导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思想,他指出善于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问题,从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中分析问题,然后得出合乎当前需要的理论性创造这才是真正的理论联系实际。当然对于马克思主义我们并不是机械的照抄照搬,而是以它作为研究问题的指南。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他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当前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曾把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到政治重大问题的高度。他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尤其是要切实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处理好了,那么我们党的事业将蓬勃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将受挫。对于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处理好了我们所贯彻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更加全面,就能排除各种干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要求我们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又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基础作用。要看准问题和正确地总结经验,都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而判断看准问题和是否正确地总结经验的标准,又是实践。

3.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无论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还是理论联系实际,都是实事求是的具体展开。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还内在地包含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做到实事求是,必然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党的领导人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阐述和发挥过程中,分别强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这都是根据不同实践环境和具体任务,针对在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所提出的重点要求,其目的和归宿,都为实事求是。它们既反映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的一脉相承性,又体现了结合实践发展在具体表现方面的时代特征。

所以,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通常把党的思想路线简明概括为“实事求是”,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作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判断我们是不是做到了实事求是,是不是达到了真理性的认识,拿什么做标准?毛泽东坚持并发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强调:“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合理,不是依赖于主观上如何而定,而是依据客观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他还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也曾明确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他看来,我们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的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我们只能再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需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就在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实践性这一特征赋予了它根据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动力,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历史历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武器改造中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世界形态的先进文化改造中国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极具艰难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曾经历了一个由少数人到多数人、由不深刻到深刻、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时期:

1.初步形成时期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使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深化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关系。并在这个命题中提出,要正确认识当前中国所处的国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来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也标志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从感性升华到了理性,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之间关系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

2.实践时期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不足,对中国的实际国情和历史状况不甚了解,不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使得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

20世纪50年代末,脱离实际、主观与客观相分离的主观主义的思想方法在党内逐渐滋长起来,加之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大搞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党的“实事求是”路线严重遭到破坏,主观主义在党内逐渐占据了支配地位和起了主导作用。在这一历史时期,又发生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的失误和“文化大的命”的悲剧,给党和人民的事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害

3.重新确立和恢复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后,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首要基本问题。这次会议对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毛泽东同志所创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实事求是,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会议一致认为,只有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在马可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以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为前提,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们党才能顺利地实现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次会议,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新确立和恢复。

4.推进时期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实事求是”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并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二)成果 1.科学成果

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使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产生了两大科学成果。

第一次飞跃是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主要成果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创立,即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以后的发展。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第二次飞跃发生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其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构想。它是以“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原则的。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创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也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的历史性的飞跃,它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成果。

2.最新成果

第一,胡锦涛总书记当选伊始,就给出了三句话。”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我们看到芸芸众生最挂在嘴上的是诸如收入、社保、医保、住居等一系列问题。都成了执政党挂在心上并着力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具体,看上去也非常琐碎,但这就是民生问题,的本来面貌。我们必须从人民的实际出发去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第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给人民带来了利好的消息。展现蓝图,十七大向世人展现的现代桃源图景,不是雾里看花,而是有明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作保证,不仅看得清,而且能摸得着。

对十七大带来的"利好",是人满怀信心和希望,这必然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这一切将从何而来?最根本一条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着前进中的社会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定,无疑是十七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主要的最新的成果。

三、实事求是是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所谓生命线,对于某一理论而言的,指的是它能使这一理论得已形成和发展并贯穿其始终,同时又体现这一理论体系各个基本观点中最基本的东西。

首先,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命线。

实事求是不仅仅是一种方法,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根本观点、根本态度和根本作风,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表现。从历史的角度看实事求是关系着中国革命的成败,从现实的角度看实事求是关系着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在新时期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客观实际,只要我们真正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争取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有追求真理和坚持真理的勇气,有大无畏的气概,我们就能够排除各种社会主义的干扰与破坏,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新的胜利。

其次,他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一方面由于运用和把握了精髓,从而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与发展;另一方面,这个精髓又体现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总之,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始终是实事求是。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才能够真正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最为本质的东西。也只有牢牢抓住这一条生命线,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才能再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也只有坚持这一条生命线才能够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

参考资料: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第一、二章 2.求真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发展的研究》

作者 李少年

3《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可思主义中国化》作者 李崇富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4《毛泽东选集》实践论 第一卷

第二篇: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精髓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录像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这一基本内容内在地包含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的要求。

实事求是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其形成过程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历程,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逐渐形成的一套理论,从国民革命到改革开放乃至今日指导我国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理论基础仍是其精髓所在——实事求是。

在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了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中国自己的革命路线。在这一指导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所在。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作了特别强调,从而确立了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1980年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概括。他指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要求: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2004年1月,胡锦涛在一次讲话中强调: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型实事求是作风。这些都进一步深化了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认识。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形成过程来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的全过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正是由于把握和运用了这个精髓,才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和发展。

不仅如此,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来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画理论成果内容的各方面。把握了这个精髓,就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之间的历史联系及其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把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的最本质的东西。我党正是由于把握了这个精髓,才使我党的一代又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

可以说,从国民革命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再到现在,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在革命中以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所取得的理论和实践的重大成果。都离不开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的坚持。现今,究竟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模式也不行,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起来,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所在,它不仅是一个理论原则,更是一个重大的实践原则;惟有掌握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环节,才能在实践中沿着正确的方向推动现代化建设事业向前发展。

第三篇: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中国化

谈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中国化生于忧患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震动了整个中国。面对突如其来的大灾难,中国领导人沉着冷静,及时指导了抗震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5月12日晚上11点40分,温家宝总理在地震灾区都江堰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分析当前抗震救灾形势,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工作。

5月1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受地震灾害严重的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擂鼓镇胜利村看望受灾群众。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此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最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完美的同中国国情结合了。马克思主义最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其中国化,以更好的指引中国的发展。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那天起,中国共产党就从来没有抛弃过人民。它带领人民先后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并从中初步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国后,一心为人民服务,1998年抗洪抢险,2004年积极应对非典,2008年抗震救灾……所有的这些,无不深刻的说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体现在了实践中,更形成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指导理论,并且这一系列的理论均把人民放在了首位。中国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取得了一系列举世注目的成就。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中国人民为改变这种境况做了许多斗争。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一度与腐朽的清王朝及侵略者形成对峙,但终究还是被镇压了下去。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戊戌变法,在全国掀起了一个变法图强的高潮,可结果呢,光绪帝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康、梁潜逃。

“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运动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的带领下轰轰烈烈的进行了,可自信还未站稳脚跟,自强的梦就被甲午中日海战的一炮给打回了老家。君主立宪派,更是狼狈地坚持了十几天就倒台了。

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领导同盟会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流血牺牲,终于成功地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由于领导中国革命的资产阶级幼小、软弱,出现了帝国主义走狗袁世凯帝制复辟。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志士和全国人民奋起反击,打倒了袁世凯,保卫了共和。但几千年封建制的深厚根基并未动摇,代表封建反动势力的大军阀横行全国,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无可奈何。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总结出:“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但在革命党内只得到少数志士支持。孙中

山不幸病逝,国民党领导权被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新军阀篡夺,中国人民从此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反封建的伟大浪潮,它取得了推翻帝制的历史性胜利,又以不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而告终。

结束几千年封建统治的任务,历史地落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肩上。伟大革命领袖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的艰苦斗争,克服了党内封建性小生产的“左”右倾机会主义,终于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大地主、大买办的封建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封建势力在中国的统治被打倒了,受苦受难的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终于不负众望,完成了艰巨的历史任务,取得了自身解放的初步胜利。其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主席继续为自身解放和社会发展而不懈努力,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增强了综合国力,是人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

马克思曾对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作了具体的阐述,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束缚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革命和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是完全一致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是“行动着的群众”。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当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只有五十几名党员的党发展为今天拥有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下克敌制胜、在曲折的探索中不断奋起、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开拓创新,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党始终把自己的根基深扎于人民群众之中,把人民看作自己的母亲,和人民心连心、共命运、同呼吸。

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人民哺育了伟大的党。

正是由于党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所以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住了非典的考验,经受住了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考验,又经受住了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病灾中,雪灾中,震灾中,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危险最大、哪里困难最多,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哪里就高扬着书写大爱的党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不仅喊出了口号,还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是一个属于人民的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保定了这样的宗旨,坚持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当前,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保障了人民的各项利益。

5.12,虽然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同时它让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关心。马克思主义最为鲜明的政治立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坚信:跟着这样的党,跟着这样的政府,中国人民必将能够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必将能够实现全世界人民的解放!

参考文献

第四篇: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论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精髓

摘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实事求是”具有全面、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它不仅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具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意义。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地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关键词:实事求是 实践 1.实事求是的定义

实事求是中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2.实事求是的内涵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一)“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内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诠释,继承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深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内涵。

(二)“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内涵

首先“,实事”和“是”的矛盾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统一其次“,实事”和“是”体现了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第三“,求是”就是探求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四“,实事求是”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的辨证统一。

(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内涵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实事求是”隐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基本原理。其二“,实事求是”隐含了认识过程的两个基本阶段、“两次飞跃”和认识辨证过程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

四“)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内涵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方法论,现实基础是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而“实事求是”的最重要的落脚点,则是认识、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使主观与客观、认识和实践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切实警惕和反对主观主义,否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3.实事求是在中国的发展 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它进行了实践论的重新解说,使之成为一个集中表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精神的命题。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的“实事求是”,进行了新的科学解释,深的马克思主义更适合中国

(一)毛泽东论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反对主观主义,尤其是反对教条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论实事求是首先,在反对主观主义斗争中,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奠定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其次,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系统地阐释了实事求是的具体内容。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到普及,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深入人心,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空前团结,迎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最后,实事求是的学风问题,也是党性的表现。(二)邓小平论实事求是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延安整风运动

1、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提出准确完整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在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同时,坚决顶住了否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错误思潮。

2、全面阐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不仅指导了拨乱反正,而且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全面改革的进行。

3、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起点也是逻辑起点,贯串在这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4.我国坚持的实事求是路线的重要性

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实事求是作为自己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经过不断的发展,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更加丰富。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了解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就是求是的过程,就是研究客观存在的事物的规律性;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也是求是的过程,检验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为了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打破僵化的条条框框,放开眼界看准、看全、看深不断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坚持与时俱进,要求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由此可以看出,实事求是在党的思想路线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旦离开了实事求是,党的思想路线就失去了根基。实事求是也是党风建设的根本要求。能否始终做到实事求是,既是衡量党的思想路线端正与否的重要依据,也是鉴别党员个人认识能力、工作作风、党性原则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标准。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不会、不愿、不敢实事求是,其中的原因既有认识能力问题、思想方法问题,也有政治立场问题、道德品质问题。主要包括:缺少理论修养,实践经验贫乏,不善于比较、鉴别、分析、判断;教条主义、形而上学作怪,把理论绝对化,迷信本本,迷信教条;不唯实,只唯上,脱离实际,盲从权威;无责任心,无使命感,缺少坚持真理的勇气;私心重,心胸窄,目无大局,以是否符合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为评判是非、好坏、得失、美丑的依据,无法客观公正地看人看事;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低下,理想信念动摇,不讲党性原则,无视党规国法;等等。应当说,我们的党风总体上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敢于坚持原则,勤于调查研究,善于解决问题,保持了党员的先进性。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违背实事求是的做法和现象,给党和国家的事业带来了损失,对党的形象造成了危害。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坚持实事求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顺利发展;什么时候背离实事求是,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

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至关重要,我们更应当反复强调,深入研究,努力做到。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既然是责任,就不能随意放弃,而必须切实履行。其实,坚持实事求是并不难。只要有一颗立党为公的公正之心,有一腔执政为民的赤子之情,有一种奋发向上的浩然正气,自觉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辞辛苦,不怕麻烦,勤于实践,善于思考,就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全党上下大兴实事求是之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更加兴旺发达。

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探寻现存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某些细节上正确地加以改变,使之正确地适应于我国国情,针对这些差别正确地加以运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具体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三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创立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理论。这些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等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成果。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前进、就胜利,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倒退、就失败。因此,将“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和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最重要的基本经验之一。不仅如此,“实事求是”四个大字,作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品牌,深深镌刻在广大民众心中,得到他们的普遍赞同,成为指导普通百姓工作和生活的座右铭,成为他们最普遍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入挖掘和领悟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有利于我们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切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涵及重

要意义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时期的新思想。经过历史潮流的反复陶洗,马克思主义最终成为中国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成为了中国建设的科学指南和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方针。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正文: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面临着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相结合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长期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因

(1)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统一性,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落脚现实世界,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

(2)这也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后得出的郑重结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怎样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教条主义,一种是实事求是。教条主义态度实际上抛弃了马克思主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用中国化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去指导中国的实践,就会做到无往而不胜。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开辟自身的发展道路。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①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党的领导人早期就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在一大,二大,三大四大分别确立了最终奋斗目标、民主革命时期的纲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等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际形成的初步成果。

(2)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毛泽东坚决领导纠正“左”倾错误,注重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系统总结中国革命的经验,形成了合乎中国实际的正确的理论和路线。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又强调:按中国的特色去应用马克思主义,成为了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党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命题,对后来党的理论发展和事业推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3)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1945年的十七大上,刘少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毛泽东思想是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过程中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党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中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鲜经验,并汲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实践中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发表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从而形成新理论的过程,这个新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到现在一共产生了两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它们是: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还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1、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巨变的理论成果。紧密结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和时代条件,寻找适合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并作出科学的理论概括,这是关系中国革命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等方面,以独创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

2、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理论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党内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就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以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总结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鲜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又从理论上做出了一系列新的回答和概括,使邓小平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从而走向成熟。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巨变的伟大成果。

(2)与时俱进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前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在继续。在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不可阻挡,科技革命化突飞猛进。在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在党内,党员队伍的数量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党员干部队伍正在进行整体性新老交替,党的建设存在同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世情、国情、党情发生的三个重大变化,这一切既给领导人民并长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以江总书记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集中全党智慧,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

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应了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提出的崭新课题,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政治宣言和执政兴国的指导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的理论成果。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历史进程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新思想以胡总书记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的背景下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大胆探索,一方面继续以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向前推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新思想。这一系列新思想,在实践上,有助于我国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以更加宽广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新局面;在理论上,进一步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的新成果。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毛泽东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贯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社会主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毛泽东思想既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的正确思想,也包括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我们在探索中做出的重要成果和严重失误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成果,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着重思考和回答什么事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等重大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从井冈山斗争算起到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已经经过了80多年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生在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两大历史性飞跃,产生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两大理论成果,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大理论成果有着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1、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在党的历史上,毛泽东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为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开花、结果,指导着党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推进向前。

(2)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是社会主义中国立国建国的思想政治基础,是建设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渊源和理论先导

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党团结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人民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转入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

(3)将继续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发挥巨大和长远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追求和倡导的中华民族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远大理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等,依然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不断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期激励和指导我们前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

(1)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2)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

方向

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3)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实践证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注:

1、文中标注:①②引自百度文库

2、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4年1月第4版,高等教育版社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6月第二版,人民出版社

[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1994年版,人民出版社

[4]《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2年版,人民出版社

下载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实事求是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实际情况,谈大学生实事求是

    从实际情况,谈大学生实事求是当我们跨进大学校门,预示着新的人生起点已经起航。未知的航向让我们热血沸腾,探求、冒险前方充满了新鲜刺激。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

    论述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论文

    实事求是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

    论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论述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08电气3班200830530310黄锦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他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5篇)

    论文摘要: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对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开端是五四运动,此后曾经历了三次高潮。在全党马克思主义教育......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附件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考试大纲 参考书目:教育部社政司组编,王顺生主编:《毛泽东思想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徐志宏、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文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摘要: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逐渐中国化。但是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其有自身的内涵和特征。在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问题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读后感初看到这本书时,顿时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马克思主义思想之深遂、道理之博大精深,需要一定的“修炼”才能真正的读下去。之所以现在来翻看这本书,源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