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奉化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时间:2019-05-14 05:1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6-2007年奉化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6-2007年奉化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第一篇:2006-2007年奉化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2006-2007年奉化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一年。2006年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的“八八战略”、宁波市委的“六大联动”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平安奉化、和谐奉化、法治奉化”的宁波南郊现代化生态城市的战略目标,紧扣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为全面推进我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为“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体制保障。现根据甬政发„2006‟2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如下:

一、进一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市政府《关于印发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奉政办发„2006‟12号),继续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电子政务建设,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逐步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定相结合的科学决策机制,建设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探索建立政府绩效考核的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责任,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和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体系。(市府办、市法制办牵头)

2、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抓好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核心的第三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的落实,建立健全行政许可设定、实施、监督、评估等制度,规范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审批项目,创新审批方式,建立市行政审批中心与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增强行政审批中心的综合服务效能。(市法制办、市行政审批中心牵头)

3、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在完善现有财政体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管理制度,强化财政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生态补偿、贫困村的支持力度。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收支两条线”改革,研究制定财政有关改革的措施,实施对财政预算和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和考核。(市财政局牵头)

4、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完善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的公示制、招投标制、后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面推行代建制。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争取建立以行政审批中心为依托的全市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加大重点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健全重大基本建设项目、政府投资项目储备库。完善投资调控制度,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市发改局牵头)

5、深化规划体制改革。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在各类规划中的统领地位,完善规划综合协调管理体制。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和责任明确、落实有效的规划实施机 制。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实施中期评估和动态监测,进一步发挥规划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市发改局牵头)

二、着力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6、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借鉴北仑区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实施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镇(街道)财政体制、化解镇(街道)历史债务、完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等五方面为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在科学界定镇(街道)政府职能、理顺权责关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上有新的突破。(市府办、市财政局、市人事局、市教育局牵头)

7、加快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机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建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机制。限时编制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定出台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研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不同类型开展试点,制定出台更有利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市农办牵头)

8、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专业合作规范化建设。制订符合农村经济合作和长远发展的条例和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合作股份制建设。稳步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立健全农技促进体系。加快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官方兽医和职业兽医相结合的新型兽医管理体制。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市农办、市农林局牵头)

9、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和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探索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加大对“三农”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实行政府政策性支持、保险大户商业化运作、农民互助合作有机结合的运作模式。积极争取列入宁波市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扩大的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新型农业保险机制,确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市农林局、人行市支行、市信用合作联社牵头)

10、积极努力搞好中心镇的发展与改革。认真总结全国首批发展改革试点镇溪口镇的经验,进一步加大中心镇的改革力度,深化行政、户籍、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土地使用等制度改革,努力构建中心镇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长效机制。加快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充分发挥中心镇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发改局牵头)

三、进一步推进企事业单位和公用行业改革。

11、进一步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宁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政策,为其健康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积极推动企业资本运作,加快调整企业组织机构。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调整企业产品结构。放宽民营资本市场准入限制,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创新管理,加快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为有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大力发展行业协会,建立行业自我管 理服务体系。(市经贸局、市工商分局牵头)

12、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国有资产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营运监督和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建立和完善国资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相互制约、协调运作机制。开展国资项目投资后评估试点工作。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经营业绩与个人收入挂钩的核算机制。建立一年一次国资经营业绩的审计制度。(市国资局、市审计局牵头)

13、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巩固现有事业单位改革成果,保持事业单位改制政策稳定性,全面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探索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办法。继续稳步推进生产经营服务型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职责、加大力度、形成合力、营造更好的有利于改革的环境。改革公共服务类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转变“以钱养人”为“花钱办事”的方式,加快创新服务模式。(市人事局牵头)

四、着力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14、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等出让制度。实施水价改革;推进电力价格改革;合理调整管道液化气供应价格;平抑市场液化气价格过猛上升势头。开展清洁生产和垃圾无公害集中处理,实施垃圾按质收费制度试点。(市发改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牵头)

15、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出台我市企业上市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企业运用多种途径去境内外上市,加快企业发展。向宁波积极争取企业债券、可转换债券、短期融资券等申报工作,改善企业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实施《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市发改局、科技局、国资局、人行市支行牵头)

16、完善现代服务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宁波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甬党„2004‟20号),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和提高。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通过重点发展现代新型流通业态、引入大集团大公司,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会展、中介、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实施松岙世捷、敏杰物流项目,推进方桥港区一期、三江配送中心二期建设。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市发展改革局、市经贸局、开发区管委会牵头)

17、加快培育技术市场。按照宁波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积极增长方式转变的意见》(甬政发„2005‟7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开发我市技术市场。健全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制度,加强教育、科技和产业紧密结合,加快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的力度,促进技术资源的有效配置,大力发展网上技术市场。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服务体系,营造激发创新的大环境,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市科技局牵头)

五、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和文化、教育、卫生体制改革。

18、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扩大民营企业和外来从 业人员的参保面。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展农村老年居民养老政府扶助制度试点,扩大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外来从业人员的医保覆盖面。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提高医疗救助和医疗服务水平,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致困等社会问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建立完善通过政府资金补助等手段引导社会资源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的机制。改革社会救助管理体制,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会互助等制度,构筑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市劳动保障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牵头)

19、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切实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05‟14号)以及省、市对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放开文化市场,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事业发展,加大对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资。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以中心镇(街道)为重点、以一般镇为基础的文化设施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

20、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研究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发展和谐、布局合理、资源优化的现代基础教育体系。分步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加快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推进素质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搞好远程教育,实施成人教育,形成全方 位多层次教育体系。积极推进深化社会资本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和规范教育多元化快速健康发展。继续实施“8282”名师工程,提高教学质量。(市教育局牵头)

21、深化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发„2006‟10号)和《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卫生改革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奉政发„2005‟98号),健全以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以市级医疗机构为主导、镇(街道)卫生院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强化对医疗机构、医生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探索建立非公立医疗机构竞争有序的多元化的发展体系。继续深化药品流通改革,加快推进网上集中采购,进一步降低基本医疗医药费用。(市卫生局、市发改局牵头)

六、进一步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

22、建立健全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及应急机制。加强对重大工程项目、事故易发地和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制定完善各类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完善日常安全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各类公共安全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市安监局牵头)

23、健全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分工明确、协调配合、层次分明逐级负责的领导责任 制,构建群防群控、群防群治的社会联动机制,确保“平安奉化”建设顺利推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市公安局牵头)

24、努力提高社会矛盾处理能力。进一步完善群众的来信来访工作机制和信访接待制度,认真贯彻《信访》条例,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和纠纷处理的工作机制。(市信访局牵头)

2006年我市各项改革将列入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各部门要按照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切实加强领导,突出重点,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市发展和改革局作为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改革工作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综合协调、精心指导、跟踪检查、监督落实,及时反映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各镇、街道办事处要结合实际,把握重点,精心组织,明确责任,大力推进各项改革。

二○○六年五月八日

第二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作者: 勤是 发表日期: 2006-04-30 09:3

5文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一、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过改革开放二十七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威望空前高涨,这些成果也充分说明我们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一系列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所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庄大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政策得到了有效贯彻,我国收入分配的体制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距离改革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任务远未完成,非公有经济发展仍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发育很不完备,维护诚实守信和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与秩序尚未真正建立;政府“错位、越位、缺位”的现象仍很普遍,以经济调节为主体的宏观间接调控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部分社会成员间收入差距悬殊,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收入分配调节机制未能形成;如果不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关系,来自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的各种扭曲行为就不能得到有效矫正,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深层矛盾与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市场经济也难以高效有序地运转;如果不深化改革,经济结构就难以得到有效调整,经济增长方式也无法实现根本性转变,科学发展观就不能真正落实,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就会陷于空谈,我们担心的经济停滞、社会分化和政治动荡等不良后果就有可能出现a; 如果不深化改革,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超出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承受能力,目前公众对收入分配状况的不满程度相当高,一些不满情绪已开始转为对政府以及改革的不认同。各种基于严重不满情绪的社会矛盾、冲突已开始显现。各种群体性事件、各种经济犯罪、刑事犯罪问题时有发生,这些情况的发生,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矛盾突出是重要诱因之一。基于当前的形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就凸显出来。一方面要把除经济体制改革以外的政治体制改革等相关配套改革向前推进;另一方面要把已经开展的经济体制改革及“摸着石头过河”过程中出现和暴露出来的问题、矛盾再改革,用积极态度去加以解决和完善。

我们深深懂得在一个利益分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社会中,一个好的制度往往并不是表现为其中没有或很少有矛盾或冲突,而是表现为它能够容纳矛盾与冲突,在矛盾和冲突面前不至于显得束手无策或过于脆弱,尤其我们在进行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今天,作为一个执政党更能够表现出很强的解决冲突与纠纷的能力。和谐社会决不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诚然,我们建立和谐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有能力解决和化解利益冲突并实现利益大体均衡的社会。所以,我们要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弱化收入分配的利益矛盾。

二、要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利益矛盾工作的困难性和紧迫性。

要深化改革,说到底就是要进一步实现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和利益调整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它所追求的结果其实是劳动者合法权益得到进一步地扩大与稳定。

其一,从改革内容看,我们面临的都是一些触及面宽、涉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改革,都是这些年由于多种原因想改而未改,改了未改好或未改到位的关键课题。其二,从改革目的性看,人们对改革成果分享的要求明显增强,已从主要是利益调整转向利益增进的转变,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广大人民群众特别要求都能分享到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其三,从改革的动力看,在改革初期,是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人心思变和良好预期形成的广大人民群众强烈的改革热情,由于改革不断深化造成的利益冲击增强和改革效益分享不均衡而趋于淡化。其三,长期作为改革领导者、管理者、组织者和推动者的政府部门,随着改革的深化,本身成了改革的主要对象。改革要改到自己的头上了,甚至是大力度地剥夺自身拥有的权力和利益,对于某些政府部门来说,毕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其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b。所有这些,都使新一阶段的改革变得异常艰难和复杂。要深化改革,必须充分认识这种困难性和紧迫性。就必须冲破各层次的阻力。

邓小平曾经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经济发展上也实施了资本主义的某些发展模式,如吸引外资、开放证券市场、鼓励经济成分多元化以及“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惟有这些改革开放的措施才能带动我们这个人口大国向前发展。尽管如此,矛盾也依然存在,在中国,富人有时显得非常特殊。不平等体现在城乡差别上,也体现在那些消费水平已经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水平的富人与千百万依然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之间。据研究报告表明:中国城镇居民与农民之间的收入差别已经从1995年的2.5倍增至2005年的4.7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因素,实际收入的差距则约达6倍,是大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原因。如何弱化收入矛盾?如何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这种现实情况我们有关部门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和考虑。

三、企业改革在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利益矛盾问题分析

1、企业改革其目的、对象错位带来的利益矛盾

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这是因为我们立党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决定。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这与西方一切向钱看的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现在我们感到有的企业改革的目的不清、不明,没有利为民所谋。有的国有企业多年来搞强制(如化工企业、金融企业等)下待岗,买断工龄,改革的对象都是职工和老百姓;政策向经理、总经理或带长的行政管理人员倾斜。在企业中,具体干实事的,有丰富经验的同志提前靠边,对社会、企业、个人都很不利。某些技术岗位“青黄不接”,企业不得不返聘和外聘。为了保护既得利益,减民不减官,结果是效益上不去,反而造成企业内部矛盾加剧,“金字塔”型人员结构比例进一步失调。所产生的恶性互动对企业的效率和效益都造成了伤害。为了完成减员指标,一些基层有“抓阄”的;有让基层自由组合的。某企业既没有中级工证书,又没有技术和高中文凭的工段长,在市场经济时代却领导技师和高级工,并让考过了高级工和有中级工证书的职工下待岗。优胜劣汰与绩效考核完全脱钩,这时,企业党委、工会脱产组织形同虚设,职工有冤屈而告状无门。职工不明白,为什么国企改革,一些企业改出了一个官本位利益共同体?为什么改革总是牺牲职工的利益而加大为官本位的利益?为什么“摸着石头过河”的学费要广大职工来承担?!在下待岗的吆喝下,昔日的主人翁敢怒而不敢言。为了保住饭碗,不少人在生存手段上发生错位。有投其所好,献媚取宠,寻找保护伞的;有请客送礼,拉帮结派壮大势力的;有“笑脸引你上船,狠心推你下水”的;有购买假文凭,为自己脸上贴金的;有放下专业特长,去谋取一官半职的;有行贿买官,急于收回成本的,等等,同流合污的选择更是推波助澜。当竞争出现“黑哨”,竞争必然会引发斗争,甚至集体上访抗争,要公正、反腐败。当“金字塔”底部被砍削得凹凸不平,企业、社会稳定能不受影响吗?当职工的权益不断受到伤害,对不是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改革能理解并热情支持吗?

2、企业改革其利益分配严重失衡

企业分配制度是激励企业健康发展的经济杠杆。有的金融资产损失和金融腐败及秩序混乱、效率低下,症结在于资源配置权力失去监督和制约。年复一年地深化改革,日复一日地谈发展,某沿海国有金融机构(银行)的员工工资、福利越来越低,压力越来越大;领导管理人士的待遇越来越高,对员工越来越趾高气扬。腐败和混乱的受益者继续受益,而无辜的劳动者却为腐败和混乱买单。领导在员工那里,威信威望是指望不上了,但“国家饭碗”在“领导者”手里攥着,虽然这是唯一的“管理资源”,但很有效――他剥夺你的权利可以气壮如牛,他就仗着你没地方说理,没人给你说话。再如,某国有化工企业从原来小金库暗箱操作,演变为有红头文件的向职务、权力倾斜。从原来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演变为级别大锅饭、职务权利的大锅饭和职务、权力平均主义。在高薪养廉和与西方企业家收入接轨的鼓噪声中,却要企业职工与农民工比待遇。企业领导干部的年终奖是基层职工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收入十分悬殊。大家认为:“是掏广大职工口袋的钱给少数人快速致富;是大官大捞,小官小捞,工人阶级和离退休职工只有发牢骚。有职务、低素质、低学历又没职称的干部是干好干坏一个样;亏损和盈利一个样”。这就极大挫伤了有能力、有职称而无官职的基层技术、管理人员的积极性。造成企业凝聚力下降,管理松懈,安全事故不断;有技术专长的人才不辞而别,甚至带走图纸和机密资料。有的国有企业搞改革,当官的利益是贵族化,与时俱进,而职工的收入是民工化,每况愈下。文件规定无法可依!与国家颁布的<<劳动法>>、<<合同法>>相悖,这里暂且不批这种落后的官本位和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人才观。在近几年,在评优秀、评先进等激励手段都发生错位。每年下指标评选,由于业绩考核不规范,往往评不出干劲而是评出矛盾。职工私下说,评先是做秀。即使评应该由所在部门员工来参与进行,实际上是少数部门领导凭个人意志点谱,”“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职工看不到效益提高,看到的是人才流失,国有资产的流失,企业内部矛盾的加剧!经济杠杆的支点假如不是绩效,而是官职、权力和关系,企业的经济效益能提高吗?发展方向能不偏离吗?老百姓对那些靠诚实劳动致富的人是认同和无可厚非的,最可恶的是对那些个靠腐败致富的人而又对职工利益而不顾的贪官深恶痛绝。

3、社会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某些领域分配秩序混乱,某些成员收入来源不规范。

一是国有资产管理中的体制性障碍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分配关系尚未有效理顺。目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低、产权转让不尽规范、国有资产流失、监管调控职能弱化等现象,说明国有企业内部有效的治理结构尚未形成,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激励机制也就难以真正实现。二是对国有单位特别是垄断行业的收入分配,国家监管调控不力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一些企业工资提取不规范,挂盈不挂亏。实行工效挂钩的企业在计划外、基数外提取工资现象较普遍,有的企业干部翻倍的工资和多倍的绩效工资个人所得税都是让职工来平摊。部分企业通过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变相提高收入,电信、烟草、金融、保险、民航、铁路等行业,职工平均货币收入及福利等,明显高于其他行业。三是政府行政职能改革与行为调整进展缓慢,各种权力因素对资源配置及市场分配仍在进行不应有的干预。人为分割市场、维护或制造垄断以及寻租设租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转型时期的市场秩序混乱直接引发分配的不公,而某些部门和个人利益的膨胀又直接推动和助长分配秩序的混乱,借助贪污腐败、走私贩私、制假售假等非法手段而实现暴富;其四是国企改制过程中管理、监督脱节或缺失造成国企自买自卖、低估贱卖、转移藏匿、暗箱操作、逃废债务等做法时有发生,国资委一位官员透露,“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是目前较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有关人士认为,改革的负面效应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既是对国家和公众利益的剥夺与侵害,也是社会分配不公的重要表现。

4、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存在体制缺陷和政策漏洞。

一是对居民收入的真实状况缺乏全面掌握,尚未形成对社会收入状况的基本监控体系和能力。各部门和地方对居民收入缺乏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宏观调控中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二是税收制度对收入差距的调控存在制度缺陷。一方面,偏低的个税起征点对工薪阶层等中低收入者造成事实上的逆向调节,而利息税的开征也降低和影响了居民正常的财产收入;另一方面,高收入者既可以利用收入申报和征管中的漏洞大肆偷税漏税,也可以通过财产的代际转移等手段逃脱税收监管。遗产税等财产调节税的缺位既造成税源的大量流失,也使得当前的贫富财产差距逐步失控。

5、国企改革其主要领导有的没有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通过股份改制的股份公司上市后和未上市者,实行的是董事长负责制。董事长由上级主管部门委派,代管国有资产,实际上不是真正意义的董事长,而是高级“白领”。企业“一把手”负责制现在已有弊大于利的趋势!容易造成副手和下属都看“一把手”的脸色、眼色表示意见,不敢对“一把手”行使的权力实行监督,谁都不敢提反对意见。党内民主不正常,正气必然减少,顺我者昌,逆我者靠边站、下岗,逆淘汰现象就会蔓延!由于市场经济活动中名、利、情的诱惑太多,权力监督失控,人的各种欲望就会恶性膨胀,这已经成为了一条自然规律。当今吏治腐败已严重影响了国企的竞争力!人们常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说:“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职工收入不高,责任绝对是领导的问题而不是职工不努力。现在一些国有企业为什么没有竞争力?不少人认为是没有首先改革我们的干部体制,造成各种改革出现错位,本末倒置;急功近利,抓小放大,企业效益难以提高。见利忘义、取财无道,必然是肥了少数人,穷了多数人。既富了方丈穷了庙。地方国企已低估贱卖了60%--83%,职工怨声载道,正是因为公有制演变为了官有制。教训沉痛,有必要引以为戒!最初的所谓“放权让利”,就偏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它将企业的一切大权都让给厂长或经理一个人,不对其资金运作进行任何监督。结果是方便了国有企业的少数经理人员大肆进行在职消费,任意挥霍企业资金,甚至侵吞公有财产,不但造成了先于收入两极分化的消费两极分化,为社会上的财产两极分化提供了土壤,而且使国有企业的财务运作陷入混乱,经营状况越来越坏。许多暴富者由此而掘到所谓的“第一桶金”,而大批的国有企业则因此而衰败。

6、分配制度在新旧规则中摩擦与冲突

当中国一开始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时候,收入分配上的种种疑惑一直挥之不去。不同的利益群体对公平与效率有着不同的理解,但相同的是,都有着强烈的抱怨。

以公平为主,还是以效率为主?这既关系收入分配总的指导思想,也是一个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经济学家常修泽认为,这一争论如果不解释清楚,很可能成为思想障碍,进而发展为体制性障碍。从中国当前实践来说,在微观层次,尽管也存在少数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内收入差距偏大的问题,但多数企业内部收入差距并不很大,在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上突出的是“效率低下”;但是,在宏观(也就是社会)层次,则存在着收入差距过大问题,这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不同群体之间都有明显的表现。尽管近年来政府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问题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观。十六大提出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但是对于如何分配,专家都感到目前这是一个难题。这其中涉及到城乡二元制经济的因素、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垄断性行业占有优良资源的因素等,甚至还包括市场经济规则不完善从而产生的非法收入、灰色收入,还包括腐败、贪污等不正当活动带来的收入等诸多原因。这就面临着如何在制度上建立调节机制,将过高的收入调节到合理的水平,但目前还没做到,在个人所得税制度、财产制度等方面调节机制的功能还存在一些缺陷,执行也不到位。

7、企业大幅度裁员造成部分人员进入收入低谷

企业大幅度裁员,原因无非是经营中遇到巨大困难,属无奈之举。国外大企业,在不得不采取大裁员措施的同时,面对劳工组织和全社会的压力,往往是战战兢兢而戚戚然。到我们这里却成了“领导气魄”和“巨大成绩”,领导不对此感到遗憾,更谈不上反思;媒体想不到劳动者权益和裁员背后的原因,随即给予赞许、捧场,这种现象极不正常。

更不正常的是裁员的理论根据和颠倒黑白的作为。裁员的根据就是改革的根据,就是把经营失败和历史包袱的形成归咎于基层员工。谁都知道,这个天大的责任从根本说来和基层劳动者无关。大家看到,腐败大案的背后,时时有金融部门的黑手翻云覆雨,形成的银行巨额资金损失,都只能是管理层所为或更高层失职、失察所致。然而,如某银行员工却为此付出惨重代价,还落个“素质低”的名声,辛辛苦苦最终得到个“淘汰活该”的结论。以往的裁员,也并不是让真正素质低的下岗,尚有权力和影响的官员的家庭成员,因素质低被迫下岗、买断的几乎没有。特别是那些四、五十岁的老员工,多是由于跟不上腐败、庸俗的新形势而没混到“强者”份上,他们这些打下基础又付出生命最宝贵时光的“原始股东”,现在正面临最不受欢迎和老来无着的尴尬境地。另外,就买断工龄而言是减员增效的一个比较简单可行的办法。但实际情况相当复杂。“买断”的价格是多少?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工人得到的工资不是足额的。从理论上讲,工资是劳动力再生产的价值,也就是维持工人本人和其子女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价值,应包括、衣、食、住、行,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费用。在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下,本应属于工资的一部分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费用都由国家扣下了,再由国家对他们进行终身保障。现在要工人和企业脱离关系,就得把过去由国家集中起来的、用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的那部分钱退还给工人。买断工龄,“买断”的价格就是在工人在职期间,理论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差额的总和。今天的财政没有能力拿出这笔钱来补偿工人。通常的办法是划出一块国有资产变现作为补偿资金。但多数国有企业拿不出可以变现的资产。再加上在“买断”过程中,买卖双方不具平等地位,价格多少?,工人没有发言权。所以在买断工龄中,工人能拿到的只能是他应得的一小部分。其未来这些“买断”的工人生活收入只能进入历史的低谷。

8、社保体制还没有完善,部分国企职工得到不公正待遇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政府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还有待完善,社会安全网的作用和功能离社会需要还有很大的距离,农村落后地区的扶贫开发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特别是近几年中国的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进一步加剧,这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剥离了几千万员工。对国有企业员工的这种“剥离”,不仅意味着原国有企业的员工因同时失去工作和收入而“下岗”,也不仅意味着他们按西方国家的定义陷入失业境地,更主要的是意味着他们失去了任何社会保障,落入了被国家和社会完全抛弃的地位——他们往往被迫以几万元甚至仅仅几千元补偿金,从此政府就摆脱了向他们提供养老金的义务,这使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将来有可能得不到任何养老金。从当时的情况看来,这样大规模剥离原国有企业员工似乎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时国有企业的大面积亏损极为严重,这些被剥离的员工大多数已经实际上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有些人据此认为,这是国有企业没有效率的必然结果,是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实际上,这样一种说法也是在抹煞政策因素对原国有企业职工的困境所起的作用。诚然,20多年来国有企业的改革一直没有取得重大的突破,这是国有企业陷入今日的困境的主要原因。但是,错误的经济政策一直在加重国有企业的负担,从而加剧了国有企业今日的困境,它对国有企业今日的困境也要承担重要责任的。而且,大量职工在倒闭的企业里社会保险福利也就得不到保障。另外,由于我们至今为止一直没有形成有效的国有财产保值增值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兴起的国有企业办“混合所有制企业”和“产权交易”的浪潮,实际上就变成了少数特权人物转移资金以侵吞国有资本的手段。在这以后掀起了两场运动:“国有企业退出竞争性领域”等于不准国有企业继续经营,“改制”则更是明目张胆地实行私有化,而且基本上是以向少数特权人物白送国有财产的方式实行权贵私有化,让少数人放手掠夺全国人民的财产。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按劳分配”变成“按权分配”就是10年来这两个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将许多国有企业送上了绝路,而且在一极喂养出了一个有惊人财富的暴富阶层,在另一极断送了大部分国有企业职工的生路,使他们坠入了贫困的深渊。以“扶持民营企业”为借口要求给少数现在或未来的富豪以优惠政策,而从不要求给下岗的国有企业职工以什么优惠政策。

四、在深化改革过程中探索弱化分配利益矛盾的途径

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是: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缓解社会分配不公,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全国上下对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分扩大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业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要讲究效益。也要注重公平,要整顿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更要拿出切实可行收入分配对策、措施和新型的分配原则,以弱化利益矛盾。

1、促进公平分配、理顺分配关系、落实新的分配政策,我们要迅速制订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分配原则和机制,成为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竞相迸发活力的激励手段,致力于平衡、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各级政府与各企事业深化改革,弱化利益矛盾一个重要措施。各级政府行政控制的实质是调整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当一个社会处于新旧体制交替时,各种利益的摩擦越显著,社会越容易出现混乱,以致掣肘社会变革。因此,改革中应注意运用行政控制有效地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和矛盾,并将其转化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首先,国家要运用行政手段和纪律手段,协调好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用政策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在推行股分制改造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国家一方面要确保企业所享有的权利的到位,又要注重纠正企业的短期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明和暗的流失。其二,要协调好区域发展关系与城乡发展关系。其三国家有关部门要制定企事业单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合理的工资分配指导意见,不能是矩形那样的绝对平均,更不能象倒三角形那样差距太大,应该在工资分配上按正态分布形比较合适,即高工资和低收入是占相当少数,中等收入占大比例大部分,每个社会成员在企业事业单位都可以找到自己发展空间如技工系列和专业技术系列工资,而不能采用一种行政职务系列;其四要防止和纠正分配不公问题,特别是权力腐败问题。权力腐败体现为政治权力的分配不公,结果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利益的分配不公,必须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控制尽快加以消除。也就是说要从源头上铲除利益矛盾的土壤。山西乡宁县针对100多个煤老板的年收入比全县23万人总和还高的现象,倡导了100多个煤老板实行“一矿一业一事”活动,有效调节与缓解了利益矛盾,就是一个很现实的例证。

2.千方百计加强和改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调控和管理。

其一是进一步加强对垄断企业的工资收入管理和总量调控,的利益关系抓紧清理和规范企业违反规定、自立名目发放的各种不合理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垄断经营企业凭垄断地位和特殊条件获得的超额收益不得用于内部分配。加强对各地进行的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点的规范和监督。其二是继续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对改革前劳动人事部门制定比较合理的部分,我们要继承,对与现行体制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有矛盾,甚至不合理的部分我们要修正,在修改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好各阶层的利益关系。

也就是说要理顺地区间、部门间、各类人员间工资关系d。尤其要对国有部门的收入分配依法加强监管,防止社会共有的垄断利润转化为小集团的利益和个别人员的薪酬福利,积极探索超额垄断所得向全民所有者的转移机制。这是我们达到弱化利益矛盾之一。

3认真制定农业政策,想方设法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缩小城乡差别。弱化利益矛盾,其一是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能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并直接增加现金收入的项目建设,确保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教育、卫生等方面的新增财政支出要继续主要用于农村。结合农村税费改革,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继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其二是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推进全国农村税费制度改革试点,进一步规范涉农收费管理,这一点在国务院要求下已开始实施。要加强对农村水电、建房、农机服务等涉农价格和收费的清理和整顿。建立和规范农村中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一事一议”的工作机制。其三是继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组织协调和信息指导,简化农民外出务工的审核手续,取消各种乱收费。2006年伊始,深圳市政府出台有利南下务工人员多项优惠政策,就是很好例证,如市区级人才市场在规定时间内四次免费入场,强力打击“黑中介”等措施受到普遍称赞。其四,继续清理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检查和处罚力度。其五是切实做好农村土地征用及补偿工作。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严禁低价征用农民土地和截留、挪用土地补偿费用。建立公开透明的农村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实实在在维护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d。

4.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清除非法收入及其来源。

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督,深化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强化对预算外收入及制度外收入的监督管理,完善预算外收支的管理制度。通过建立严格、透明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各种非法收入及各种腐败行为的打击力度,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对公职人员的制度约束,杜绝将部门收入转化为个人收入的行为。严禁政府公务人员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谋取非法收入和公款挥霍,坚决制裁各类腐败行为f。特别要加强国有企业特殊岗位和管理人员灰色收入的剖析力度,追根逐源,采取常换岗,常监督等办法阻止非正常收入比例扩大。国有企业改制后可以学习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做法,成立企业防损部,其工作人员可以渗透到重要岗位关键行为中去,从而避免本企业利益受到损失及有关人员非正常收入得逞。

5、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发挥好行政和财务监督作用加大对居民收入的税收调节力度。全面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跟踪和监督。加快建立个人收入纳税信息档案制度。扩大纳税人自行申报收入的试点。严厉打击涉及个人所得税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杜决企业“领导”多倍工资收入还让全体职工来平摊税赋的恶劣行为。要健全个人收入监测办法,推进个人信用体系建设。这是深化改革,弱化利益矛盾的途径之一。

6、改革工会的管理体制,使之其真正成为争取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机构

要 改革工会的管理体制,这2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工会管理没有得到加强,相反,由于种种原因,工会的管理体制及职能被弱化,一般成为企业虚设机构,或是成为企业和单位老总的传话茼、橡皮图章,根本不是职工表达利益要求地方,按保罗。萨缪尔森提出的“工会通过取得对某一企业或产业的合法垄断,就拥有了市场权力g。”要建立独立的工会的管理体制,具有制定企业单位职工收入分配的建议表决权力,使之其真正成为争取企业职工利益的代表机构。另一方面,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最基本的社会保障,这是政府干预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手段。但企业职工利益的保护,更多的是要靠职工通过集体协商、民主管理等途径来实现。促进劳动者保护,工会是一个必要条件。有劳资关系一定会有矛盾甚至冲突,所以按照国际经验,必须建立多方协调解决的机制。要拓宽各阶层协调渠道,构建各阶层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的具体制度。在目前的社会生活中,我国工会影响力和认同度仍有待提高。工会勇于介入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才能彰显其地位和作用。要通过三方协商机制,使劳资矛盾得到缓解,使业主、经营管理者与职工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提高,使民主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的社会责任提高了,员工关注企业的发展,企业关注职工的生活,这样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劳动关系才能更和谐,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制定正确的政治体制改革,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是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弱化利益矛盾的必由之路

政治制度化水平标志着一个政权统控能力的高低与强弱。所以,在政治体制改革中,要加强以下制度建设:(1)形成多元顺畅的利益表达渠道。要有意识扶持和扩大代表各阶层利益的社会团体的影响,如组织农民协会、企事业单位的职代会,城市社区委员会等,使他们在聚集和反映本阶层利益要求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加强大众传播媒介建设。这一点,在信息迅速发展和利益多变的当代社会里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社会利益的显示器,而且“可以授人以地位”,“可以扩大改革影响的范围”,“可以强化社会规范”。(2)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择优汰劣机制。要选好人,用好人,象江苏华西村那样的村党委书记说过:“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去实践的。他还联合邻村一起奔致富路,本村人住上别墅房而自己还是住在20多年前的老房子。广大村民拥护有加,在华西村应该说是弱化利益矛盾的典范。是共产党员的旗帜,是一位好干部。(3)要注意不断吸收新生的社会力量进入政治参与过程,并协

调不同集团的利益要求。(4)要强化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公开性。政府决策须有一套公开的科学决策程序,要正确把握政策的目的辐射面、利益覆盖面以及社会变迁的互动效应;收入分配等利益决策必须是民主决策,重大决策也必须经过广泛讨论h,而不是由少数“领导”独断行事,坚决杜决“一张嘴”,“一枝笔”来定分配。

8、建立和完善新的利益监督机制,保证利益合理公正

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大部分已经进行股份制改造,也正在实行“三会”制度,即监事会、董事会和股东会,但是都是由企业及政府委任,实际上是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存在,没有很好代表各方的利益。虽然,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达国家那样的高度成熟的市场氛围,如成熟的经理人市场、成熟的外部董事市场、成熟的商品市场等,既然从事市场经济就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办理,在利益决策上,一要学习美国通过市场监控防止董事会和经理层合谋侵害各股东利益;二要学习德国靠直接利益相关者主要是用银行和职工董事对经理层损害国家、职工和中小股东的利益进行监督。三要学习日本松下、三菱等公司给忠诚度好的老职工为终身员工待遇,并给予参加企业发展、薪酬等议事和见证权利。为了防止总经理或“一把手”独断专行,保证公司正确发展方向和有效经营,让出资人和职工利益最大化,起用外部独立董事进行有效利益监督和利益表决,也是弱化利益矛盾的选项。

第三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围绕“XX市2017年全面深化改工作要点”经济体制改革的17项重点任务,现将我市全面深化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工作组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和XX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部署,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

年初以来,我市紧紧围绕中央、省和XX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重要举措,认真拟定《XX市2017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去产能”:指导39家企业完成了“一企一策”方案的编制,钢铁企业全部停产,煤炭去产能累计达100万吨。“去库存”:商品房销售套数为10000余套(间),存量去化达90万平方米。“去杠杆”:批准采用PPP模式实施项目已达20余个,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20余亿元。“降成本”:大工业企业综合用电价格下降约0.01-0.07元/千瓦时。用水下降10-15%,天然气下降20%左右。“补短板”:落实本级财政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000万元,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等扶贫计划,大力推进千亿级铝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一中二期、市一医新院等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

(二)围绕增加农产品有效供给,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创新完善农村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化,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蔬菜上市量14.43万吨、水果产量3100吨、生猪出栏12万头、家禽出栏850万羽等。二是农产品品牌创建不断增强。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个、绿色认证1个、有机认证5个,累计“三品一标”认证数共计137个,12家农业企业获得“QS认证”。

(三)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推进新一轮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完成技改投资21亿元,重点实施XX华电XX发电有限公司集中供热项目、XX多美门业公司2万套/年锌铁合金板非标门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XX贵乾铝业有限公司熔铸车间熔化炉节能改造项目、XX双升制药有限公司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扩能技改项目等10余个。

(四)结合实际施策去库存,加快推进房地产业转型升级 提高棚户区改造项目货币化安臵比例,消化市场存量;对在建的商业地产项目,鼓励企业引进楼宇经济等新型业态;支持居民住房贷款和房企融资需求。2017年月均销售9.07万元平方米,去化周期约为15个月。符合去化周期12到18个月的安全平稳市场周期。

(五)开展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编制全市旅游发展规划

积极推进《XX市十三五山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承办XX市第八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积极推动乡愁XX、四季XX、寻味XX、XX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强旅游宣传推介,参与在成都站宽窄巷子举行的2017年夏季"XX玩不够"旅游推荐会,全力推介我市旅游产品。今年1-4月,我市旅游收入为27.32亿元,同比增长30.6%;接待游客457.53万人次,同比增长26%。

(六)建立XX数据在“云上XX·XX平台”汇聚机制 建立并运营了办公自动化系统、政府门户网站群、行政审批及电子监察系统、矿产资源税费征收管理系统、“天网”监控系统、诚信建设管理系统、干部在线学习系统、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电子图书馆等。我市门户网站拟于2017年6月迁移至“云上XX”政府门户网站云平台。

(七)建立大数据安全体制机制

不断升级完善政务网安全防御系统,成功阻止勒索病毒等各种木马病毒的侵扰,为政务网的顺畅运用保驾护航。为了更好的保障大数据安全,市数字网络中心和市公安局正在拟定《XX市大数据安全体制机制》,突出加强大数据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八)推进商事便利化改革,实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和集群注册制度

全力落实工商登记“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注册资本制度改革、“五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登 记制度改革、“一址多照”“一照多址”改革等精神,全面降低注册登记门栏,减低创业成本,激发投资者创业热情。共登记市场主体2132户,同比去年同期增长55%,其中登记企业696户,登记个体工商户1436户,同比增长78.23%。

(九)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落实机制。

出台《XX市2017年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实施意见》、《XX市扶持微型企业发展评审委员会》等文件,进一步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安排落实各单位指导性扶持指标,确保扶持微型企业发展工作顺利开展落实。今年以来,共计受理微型企业扶持申请264户,审核通过188户,带动就业人员786人,实际投资4880万元。

(十)深入推进大数据综合治税改革

起草编制了《XX市大数据综合治税推进工作方案(初稿)》,建立由财政、国、地税、大数据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大数据综合治税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讨论研究大数据治税相关工作,大数据治税系统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等,目前,已选定了大数据综合治税平台系统软件开发公司,各单位对共享信息目录正在详细筛选中。

(十一)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

整合资源,开展联合办税服务。共设国地税联合窗口23个,其中税收综合业务窗口15个,房屋涉税业务窗口3个,车辆购 臵税征收窗口1个,业务咨询辅导窗口4个,既避免纳税人不明情况“两边跑”,又便利内部管理“一目清”,极大的优化了办税流程,节约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积极落实“首问责任制”和“免填单”服务,有效的避免纳税人来回跑,让纳税人以最简单和便捷的方式办税。

(十二)建立健全保险资金等机构资金对项目建设的投资机制

积极推进城投公司外部评级工作,力争外部评级达到AA+以上,达到保险资金对地方政府项目建设的投资要求。积极研究利用金融信贷产品助推脱贫攻坚和“三变”改革,拟利用邮储银行开发的“惠农易贷”、XX农商行拟推出“三变贷”等助农增收贷款产品助推脱贫攻坚和“三变”改革开展试点工作。、(十三)创新招商引资机制,健全项目评价体系和项目跟踪服务机制

积极推行精细化、目标化招商。通过驻地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商协会会商、委托招商、中介招商、网上招商、有奖征集投资线索等形式广泛搜集投资线索和信息;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库、信息库和客商资源库的完善。严格落实项目评估制度,按照“四个一律不准”的要求,严把项目“入口关”;建立项目投运(投产)后效益评估机制,严把项目“质量关”;健全项目退出机制,严把项目“退出关”。半年以来,四大班子领导带队外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11次,参加省、XX市举办招商引资活动28 次、开展小分队招商15次,新引进项目23个,签约金额52.11亿元。召开项目评估会4次,对20个项目进行了评估了综合评估,1个项目因规划问题未通过评估。

(十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开展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探索建立节余增减挂钩指标上市交易的管理制度

主动对接、配合省国土资源厅建立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和新增耕地指标流转信息、网上公开竞价、公告成交结果的信息系统。积极研究将我市土地整治项目、增减挂钩项目相关信息纳入系统内,为建立增减挂钩指标上市交易管理制度打下坚实基础。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制度改革,推进低效土地二次开发利用,千方百计撬动“存量”。2016年以来,全市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313.486 亩,实现退二进三(退出工业、发展服务产业)面积36.67亩。土地产出水平持续提升,全市单位GDP建设用地占用面积58.7公顷/亿元。

(十五)推进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建立符合XX实际的新型公务用车制度

完善配套政策巩固市级机关公务用车改革成果,拟定《关于规范完善XX市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XX市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持续推进取消车辆处臵工作,我市应处臵富余车辆119台,总计已拍卖27台、报废44台,处臵率59.7%。积极对接上级车改办,6 拟定《XX市2017年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计划任务分工》,积极做好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车改革前期准备工作。

(十六)推进XX省扩大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扩大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深入调研,认真总结首批试点乡镇改革工作,深入分析XX乡现状,制定并下发了《XX市XX布依族苗族乡机构改革方案》,对XX布依族苗族乡党政机构和事业机构进行了优化机构设臵,同时按照《赋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基本目录(首批)》(清府发„2014‟78号)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赋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第二批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基本目录的通知》(清府发„2015‟44号)文件中确定的事项,指导XX乡做好下发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承接工作。

(十七)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

年初以来,我市围绕农特旅商品开发、互联网无线支付、产销结合、市场主体培育及农商联动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积极将电商发展融入省和XX市战略发展中。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2.67亿余元,同比增长47.5%,其中产品上行交易额3802.48万元,同比增长130.72%;下行交易额2.29亿元,同比增长32.72%。开发出刺梨干、沙鹅豆腐等46款具有地域性和代表性的农特旅商品,全部上线电商平台。250余家批零住餐等第三产业企业实现互联网无在线支付功能。培育、引进电子商务企业10 余家,个体网商50多家。与阿里巴巴、苏宁等知名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完成“苏宁-XX特色馆”、“萌店-XX特色馆”、“农淘优选-XX特色馆”、“淘宝-特色中国XX馆”的创建及运营工作。加强市、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建设,全市9个乡(镇)电商便民服务中心全部正式投入运营,村级电商站点已达96个,覆盖面53.03%。

二、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教育医疗事业短板领域仍存在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如西部乡镇发展基础设施薄弱,XX湖的保护与开发缺少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滨湖路、四小改扩建、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因资金问题推进慢等,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质量提升。

(二)“千企改造工程”推进速度慢。一是企业对转型升级认识不足,主动推进改造不积极,还停留在是“要我转”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是市场的倒逼,是“我要转”。二是我市大部分企业均属传统产业,且大部分产品还属于初级产品,产品单

一、产品层次底,缺乏转型升级需要的资金、技术、人力等资源,同时对实施改造后,其产品的市场前景、效益等持怀疑态度,对实施“一企一策”缺乏信心,转型升难度较大。三是部分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融资能力弱,融资成本高,实施“一企一策”缺乏资金。

(三)旅游产业发展品质不高。一是旅游基础设施差,城市旅游配套功能不完善。2007年XX湖淡出旅游后,由于没有找到 保护和发展协调共进的有效机制,XX湖生态旅游发展滞后,而具发展的潜力的XX河、东风湖等景区由于资金缺乏和受交通条件的限制,景区可进入性差,目前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同时,景区景点停车场地、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宾馆酒店等相关城市旅游配套功能尚未完善。二是缺少核心品牌支撑。XX旅游产业目前只有时光XX较成熟,但时光XX体量小、形式单

一、吸引力较弱,全市缺乏聚“人气”的旅游核心品牌。三是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宣传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宣传载体不够丰富,宣传推介的效果不佳,XX旅游在省内外的知名度不高。

(四)商事制度改革不够彻底。一是缺乏法律支撑。目前,对于“一照多址”登记的依据仅仅只有《关于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注册登记管理的通知》(黔府办函„2017‟6 号)文件,省工商局、XX市政府并未出台相应的配套文件,对于“一照多址”、集群注册没有具体的操作方式以及操作规程,导致该项改革工作无法实施。二是社会认可度不高。目前,全国人大、国务院并未具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限定“一照多址”、集群登记的相应规范,各个省份制定的相关文件以及实施细则的时候,标准不

一、样式不一,导致改革后的营业执照社会认可度不高。

(五)小微企业发展后劲不强。一是微型企业数量少,产业结构单一,全市微型企业主要分布在种养殖、服务型行业,科技创新类、文化类、工业制造类、生产类微型企业不足。二是部分 微型企业长期经营不景气,财政资金补助无法兑现。主要体现在一些微型企业在当年申报扶持资格时是符合条件的,但跨年再次审核并准备兑现补助资金时,企业已出现经营异常或已倒闭,导致财政补助资金无法兑现。三是本级财政负担较大。由于我市财力有限,每月除保障工资外,仅能保证各机构基本运转,再加上政府性债务的还债,故在支出安排上捉襟见肘,无法及时按进度兑现微型企业发展补助资金。

(六)国地税征管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一是大数据综合治税系统所需数据涉及面广、数据量大,部分单因位有关数据涉密等问题,收集和操作起来比较困难。二是要实现联合委托划缴税款需要各商业银行和金库配合,征管系统也需要相应调整,目前只能是引导纳税人同时在国、地税分别签订三方协议,还不能实现一方代表一方签订的形式。

(七)招商引资成果不丰。一是重点项目引进困难。因基础设施薄弱及区位、市场等原因,我市“一铝四大一高”主导产业方面的重点项目引进不乐观、引进较困难,如汽车铝制零部件、铝制建材、高端厨卫等项目目前还未引进一个重点项目。二是“六规合一”滞后,招商工作效率不高。土规、城规、环规和林规还没有统一,每个招商推介项目都需要分别一一核对,效率不高,同时目前还缺少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该类项目推介缺乏布局引导。三是项目包装不扎实、精准、深入。有的乡(镇)和管委会项目包装随意性较大,策划包装的项目落地性和可操作 性较差,很多项目停留在概念上,项目推介不精准、不深入、无特色、无卖点,很难吸引投资者眼球。四是土地指标供给有限,部分招商的重大项目无法落地建设,导致项目签约后不得不终止合作。

(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未落实到位。一是专业执法人员缺乏。行政权限下放虽然有利于提高试点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但是由于基层执法人员匮乏出现无人行权的现象,造成执法偏颇和执法不力。二是执法工作机制尚未健全。一部分行政执法审批权虽因下发到乡镇基层,但至上而下的配套机制不健全,无法顺畅的开展执法工作,如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在开展行政处罚工作中,因未有专门的行政处罚票据,导致处罚工作受阻。

(九)电子商务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品质还需在提升。一是在产业端,农特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目前我市农特产品还处在“小、散、乱、杂”的阶段,产业不成规模、不成体系、保供不足,导致在销售过程中存在“今天上线、明天下线”的情况,信誉度大打折扣。二是质量端,农特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低。目前全市拥有QS认证的农产品企业仅36家,难以建立起涵盖生产过程控制、质量检验、清理筛选、分级包装、冷藏保鲜等环节的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导致产品只能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小面积销售。三是物流端,农产品供应链仓储、冷链配送等环节还不健全,导致上行受阻。

三、下步打算

(一)坚决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去产能,积极推进“千企改造”工程,大力实施“一企一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严厉清理“僵尸企业”,逐步建立报备档案及化解处臵销号台账;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运用好微小企业扶持资金,引导企业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发扬“工匠精神”,加强品牌建设,培育更多“百年老店”,从而形成一批具有“专、特、精、新”特点的本地企业。大力去库存,盘清房地产存量,通过棚户区改造安臵发展专业化房屋租赁市场,放宽农民、农民工购房条件等措施,逐步化解房地产库存,确保房地产库存周期基本控制在15-18个月内。合理去杠杆,充分运用PPP、政府购买服务等投贷联动新型融资方式,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建立健全政府性债务偿债机制,切实化解存量债务,严格管控新增债务。切实降成本,强化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工作力度。抓好增量配售电业务试点工作,有效降低工业园区企业用电成本,保障所需用电量;加快资源通道、铝城大道等一批交通主干道建设升级改造工作,降低物流成本;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严格执行中央、省和XX市有关取消、降低、停征等涉及收费事项,降低融资成本。合力补短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投入力度,进一步提高发展支撑能力和基本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能力。

(二)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一是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山地农业、都市农 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推动农业园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丰富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功能,打造集创新、创意、休闲及体验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升级版。二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积极开展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三是大力发展农电商。扩大我市的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三)加快实施“千企改造工程”,全面促进工业产业发展。一是指导方案编制。加大对34户未完成“一企一策”方案的编制。对已完成的54户信息激活的企业加大“一企一策”方案编制并完成线上申报工作。二是积极落实财政奖补举措,全面清理还未落实到位的财政奖补资金,积极安排组织资金兑现奖补。三是充分发挥我市贵园信贷通小额贷款平台和已成立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的作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

(四)强力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域旅游景喷式发展。一是全面完成《XX市“十三五”山地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启动XX河、XX古镇、XX滨水旅游小镇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二是大力推动景区景点建设。提升时光XX景区服务功能;完善XX湖镇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乡愁XX二期、体育文化公园、茶马古镇、XX滨水温泉旅游小镇等旅游项目建设。三是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发展一批星级避暑度假精品旅游酒店、特色乡村客栈。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年完成乡愁XX、时光XX、四季XX、茶马古镇等一批新建和改建星级旅游厕所19座。四是完善景区智慧旅游基础设施。督促时光XX景区、乡愁XX景 区建立景区智慧旅游综合平台,在体育文化公园建设智能健康指数测量系统。五是在加强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1-2次大型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及省、市组织的各类旅游促销活动手段,宣传推介本地旅游资源,开拓客源市场。

(五)积极推进“云上XX·XX平台”汇聚机制建设,强化大数据安全保障。一是开展全市政府部门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的摸底调查工作,对全市各单位的非涉密信息化系统的在建、拟建情况进行统计后实行整合、共享利用。二是认真按照XX市的安排部署有计划做好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制定数据开放路线图,明确开放步骤和行动方案,并稳步推进,全力确保我市门户网站迁移至“云上XX”。三是通过开展试点示范、交流会等各种方法,鼓励企业、研究机构和个人利用开放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六)持续推进商事便利化改革,大力扶持微小企业发展。一是积极推进2012年-2016年应扶持的财政直接补助资金1339.6万元在2017年内全额兑现到位。二是以“四个”XX、双创基地、物流园区、子商务园、小作坊试点、大扶贫战略六个方面为着力点,大力培育扶持大数据、电子商务、小作坊、扶贫种养殖等微型企业。

(七)深入推进大数据综合治税改革和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一是抓紧出台《XX市大数据综合治税方案》,尽快明确综合治税的范围、形式、流程等,建立有效综合治税机制。二是进一步落 实《国地税合作规范》的绩效考核力度,通过“按月考核、按季通报”的方式,实现对国、地税合作事项的预警提醒、过程监督及结果把控。

(八)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一是狠抓“三个一”(一个项目、一个推进班子、一套推进方案)的组织实施,严格实行倒排落地工期制,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二是注重成果转化。抓好对“数博会”期间签订框架协议的追踪、服务和沟通洽谈,促进框架、意向真正变成实实在在的项目来落地。三是总结“数博会”招商引资经验,紧盯后续“三个一批”(旅发大会、农业嘉年华、中铝8.28投产等三个活动分别签约一批项目)招商工作安排,争取引进更多“一铝四大一高”的项目,并努力提高项目“四率”(即履约率、开工率、资金到位率、投产达产率)履。

(九)稳步推进企事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启动开展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查摸底工作,做到人、车底数清、情况明。和上级车改办实行无缝对接,第一时间掌握启动企事业公务用车改革的相关信息,确保能及时开展我市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公务用车改革工作,及时《XX市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XX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十)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试点改革。一是完善行政综合执法方式。成立完全意义的乡镇综合执法机构,整合乡镇行政执 法人员,将所有乡镇一级承担的执法工作全部收集归类到综合执法科室。二是着力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规范执法人员的资格,强化对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纪律和职业道德教育,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条件允许范围内,针对性开展好执法人员专业知识训导工作。

(十一)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改革。一是培育新品牌,做大做强老品牌。鼓励扶持老品牌利用“电商+”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本土农特产品进行触网触电,培育更多的农特产品新品牌。二是创建县域公共品牌。通过举办诸如年货节、黔货进鹏城、XX酥李节、XX葡萄节等大型活动,着力创建、推广县域公共品牌,提升XX名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三是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借助农产品大数据追溯平台,通过农业电商探索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实现环境有监测、操作有规程、生产有记录、产品有检验、上市有标识、质量可追溯的全程标准化。四是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拓宽农村电子商务渠道。重点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及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切实降低物流成本和时限,提高农产品的保鲜保值,全面增强我市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第四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1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关系处理好大陆和港澳台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国内和国外的关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 实现尊重经济规律、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关键是深化()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社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立足点是()实现国民经济倍增计划提高质量和效益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观打响“破垄”攻坚战 5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素质总的原则不包括()。

分业施策尊重规律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稳中求进 6 调整产业结构与提高产业素质的亮点是()。增强创新驱动力扩大内需科学发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7()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新农村 8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打响“破垄”攻坚战突破固化利益格局的羁绊稳中求进坚持科学发展观 9 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是()。扩大内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稳中求进科学发展 10 优化结构的“战略重点”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强创新驱动力扩大内需

第五篇: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中国网络电视台(新闻联播):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2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会议指出,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面部署了新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近十年来,我国财税、金融、价格、国有企业、农村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增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促进了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会议强调,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改革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问题。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善宏观调控,健全市场体系,深化垄断行业改革,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二是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理顺中央与地方及地方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更好地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三是深化土地、户籍、公共服务改革,理顺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四是推进社会事业、收入分配等改革,理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努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效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五是推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创新,理顺政府与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关系,深化政务公开,健全监督制度,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政府。

会议明确了今年改革的重点工作:

(一)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

(二)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扩大增值税改革试点,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

(三)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强化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和风险管理。积极培育面向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小型金融机构。合理引导民间融资。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四)深化电力、成品油和水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

(五)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完善工资制度,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民主管理。继续推进全民医保,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和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形成对外开放的多元办医格局。深化文化和科技体制改革。

(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审核论证机制。开展政府绩效管理试点。全面推进地方财政预算、决算公开。

(七)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条例。

(八)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积极推进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经济特区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下载2006-2007年奉化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6-2007年奉化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亮点

    尊敬的党支部:备受关注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闭幕,本次全会就下一步改革做出总体部署。这次三中全会我认为有几大亮点,首先,最重要的亮点是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展改革委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社会热切期待改革取得新突破。顺应人民愿望,把握时代要求,不失时机深化......

    2005年深化*区经济体制改革思路

    2005年经济体制改革总的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围绕区委、区政府构筑生态型石化基地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统筹经济、......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5篇)

    第一部分:判断题1.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正确答案:A A. 正确B. 错误 2.10年后,中国将有2亿多农民变为市民。正确答案:B A. 正确B. 错误 3.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指的是一......

    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2011_04_20

    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201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doc服务业

    201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系列报道:中国服务业差距 有多大? 2013-08-06 02:37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查看评论 核心提示 ■我国服务业在“质”“量”上都存在巨大差距 ■行业......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上)试卷

    第一部分 ;判断题1. 2013年,应贯彻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正确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

    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下)试卷

    第一部分 ;判断题1. 10年后,中国将有2亿多农民变为市民。 错误 × A. 正确B. 错误您的答案:A 正确答案:B 答案分析: 无2.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