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应聘会感想
应聘会心得
说实话,在去这次招聘会之前,我还一直觉得我作为一个三本的学生,最起码也是个本科,将来找工作应该不会太难,可是当我进去后却发现三本和一本二本差别其实还是很大的。
我环顾招聘会现场,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招聘信息,我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英语四级,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趁我们还没离开学校,还有时间去准备一些该具备的证书、技巧、能力,从现在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虽然说现在的公司急缺人,但很多人也急需找到一份工作。彼此需要。但是公司需要的是人才,而真正的人才需要付出努力地。很多大学生经常是有想法却没有行动,经常怨天尤人。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找,而是许多人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对社会的要求太多。我认为我们大学生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我个人认为大学生没什么可值得骄傲,大学生不一定比初中生、高中生聪明,不一定比他们有能力,但素质要更高,思想要更成熟。从最底层做起,收获会更多。学习技术技巧是件快乐的事。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是在社会久了就会被动摇。总是希望快点升职,快点涨工资。参加这次招聘会让我更加自信,更加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要想用人单位认可你并且聘用你,就得有值得他们那么做的道理。给自己更多的信心,付出更多的努力,到时面试时就不再那么畏惧。
招聘会的最大好处,是用人单位与应聘者之间可以初步交流下,留下一定的印象,可以说是“初试”,“初试”都抓不住,如何“复试”?如果参加招聘会,只是为了“投简历”。
一开口就问面试官一些工作岗位上的问题,我认为是“错上加错”,自己首先暴露了对面前这家单位的一无所知,这已经不大好了,还给人一种冒冒失失的感觉。
简历方面,且不说内容上怎样既准确又言简意赅地“推销自己”,单单简历排版就看得出做事不够细心。
应该去收集下面试官最有可能提出的问题,并准备好如何回答,面试仅仅靠“即兴思考”“即兴回答”,吃亏是自然的。前面两点都做不到,这点也就更难得了。
简历内容,如同一个人的外貌,如性别,身高等;简历排版,就像穿在身上的衣服,不是你自己缝纫的,但却是你形象的一部分;而面试中的交谈,就如一个人的内涵。
会前要明确自身条件,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定位。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能自卑。事先打好简历,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及求职意向清晰表述,在简历中把自己的联系方式注明,是用人单位能及时与你取得联系。
参会时最好不要带上过多的证书原件。充分利用招聘会的会刊。在招聘会入口处领取免费的会刊,上面刊登了参会所有单位及用人情况和条件。应聘者应仔细地查看会刊,把自己的专业和感兴趣的公司划下来,然后直接去其所在场地,这样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体力,提高应聘的效率。
争取良好的第一印象。参加招聘时应着装得体,最好着正装,保持良好的这个形象。说话是不卑不亢,表示出对招聘代表的尊重。简单明了地把自身情况介绍一下并表示对那项工作的兴趣,非常希望能够加入其公司,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不要太着重提到薪金,因为这只是初次面试,如果用人单位满意,还会与你联系的。
参会时不要被应聘单位列出的条件吓倒,首先要充满自信,敢于表达出自己的条件和愿望。敢于争取,不怕失败,表示出你有在工作中学习及能很快的适应工作,在试用期间,发奋努力,创造出业绩来的信心。
会后二三天内及时与感兴趣的用人单位进行联系,不能被动等待。如果你感觉双方都很满意,你当时应及时记下这家公司的联系方式及负责人电话。因为用人单位会收到很好简历,可能将你忽略。应及时电话联系询问什么时间再次面试。一方面表示你对公司的尊重,二是表达出你迫切加入其公司的愿望,给用人单位又一次深刻的认识。
第二篇:难忘的应聘会
难忘的应聘会
在星期五的班队课上,我们举行了新一年班级服务员的应聘,下面就由我为你介绍介绍当时的情景吧!
当陈老师宣布应聘班级服务员活动现在开始,顿时,教室里非常热闹。有在讨论的、有在准备稿子的……这时,陈老师说:“哪一位孩子第一个上去演讲呀!话音刚落,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了,没有一点声音。也没有一位同学举手。过了两分钟,我们的前班长廖云杰大胆地举起了手,她精神抖擞地走向讲台,深深地向大家鞠了一躬后就开始了她口齿伶俐的演讲,演讲结束后掌声就响起,由于班上的大半部分的同学都同意她,所以说她再一次当上了班长这个职位。接着一个个同学分别上场,有的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上台大显身手应聘自己理想的职位。有的信心满满;像打了胜仗的士兵。有的得意洋洋,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好像讲几句话对他是小菜一碟;有的呆木若鸡,半天都憋不出来一句话。
我想应聘的是班级的学习委员。
轮到我演讲了。当我前面一个同学上去演讲时,我的心突然狂跳起来——我很少在台上讲过话,更别提这么正式的演讲了。我当时的脸特别红,像红苹果似的。
我忐忑不安地走上讲台,一句话也没讲,汗就顺着额头留下来了,心想要从胸腔里蹦出来一样。好不容易稳定了情绪,我偷偷地笑了笑,深吸了一口气后,硬着头皮开始了我的演讲。
好在我把稿子背得很熟,所以感觉要说的话都说出来了,其余的就是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我是这样讲完的,也不知道怎么走下讲台的。只记得一上台我的腿就开始发抖脸也涨得通红。
坐在台下,听着其他同学流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我好羡慕他们,同时也在悄悄地责怪自己,为什么自己就那么担心呢?唉,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表现,可惜,因为害怕,感觉自己发挥得不好,别人都讲得这么好,大家一定不会选我的。唉,我真笨!
终于到了激动人心的时刻,开始宣布结果了,出乎意料的是,我居然当上了班上的学习委员了!太意外了!我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在这次应聘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低估自己,只要你愿意为大家服务,都能当时自己理想的岗位。我希望今后我们每一个月都举办一次这个活动,让每个人都当上自己理想的岗位。
重庆北碚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孔圳钏
第三篇:团会感想
黄石理工学院团委组织部
团课培训感想
为了将XX学院的工作开展得更加出色,在十月21号和22号晚上校学生会干部和所有见习在XX参加了团课培训。
首先发言的是学生会会长。他强调了在校期间会干需遵守的规章制度,具体到物品的管理等细致的要求。虽然都只是最起码的事,但我认为作为学生会干部就要从最基础做起。另外,他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些要求,他说良好的仪表会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强的表达能力会让人赏心悦目,独特的主张会让你脱颖而出。同时,我们不论在什么时候都要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从他的发言中我找到了自信,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自信我有一个干部应有的仪表和独特的主张,还有时时刻刻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足在表达能力方面还有欠缺。但这都不成问题,表达能力是靠练出来的,只要我够大胆,够勤奋,肯思考,我相信这块绊脚石最终将会成为我成功的阶梯。如此,我也更加肯定了要加入学生会的决心。我知道,进入学生会就意味着要牺牲掉更多的休息时间,工作也将更累更苦,但我又何惧。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我有足够的勇气和精力来挑战这一份光荣而神圣的任务,人说:“怕吃苦,吃一辈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辈子苦!”多经典的话语,它将成为我的座右铭永远鼓励我向前。
第二位发言的是学生会主席,在幽默而又深远意义的讲话中,我受益匪浅。要成才,先成人!他教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忽视一下别人的缺点。是啊,常言道:毁灭一个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万句话,所以我们应口下留情。关于工作的方面,我了解到了每一个学院独里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校到系再到班以至于个人。他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校干,我们面临着责任的困扰和礼仪交往两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在治国有道的人物中,曾国藩理所当然被作为例子来传诵。“在其位,谋其政,思其责,解其困,担其压。”一句精辟的话加热了全场。从他的发言中我还进一步学会了在交往时需谨慎,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交往需要有选择,要给别人留余地,要信任他人,打开心窗以诚相待。协同合作,友好竞争。虽说这都是一些基本知识,可真正做到的能有几人?在为人处事,工作学习上,他都给我们细致地讲到了,为的是让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知识并且学有所用。我思考着,这些不是老师的老师用他们真切的体会将所得的经验传给了我们,且不说以后是否能成为正式校干,但我敢大胆地说“我收获了”!第三个发言的是位满腹才华的学长,他以大屏幕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个种表格及论文的书写格式,这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一条捷径。他信手拈来的几千字论文硬是让我们看得目瞪口呆。对这学长的评价只能用“惊叹”来形容。还有老师精炼的概括让我们对这次的的团会学习有了更深一次的认识。
纵观全场,我深知在场的个个都是有才干的人,要想不落后,我自己就得不断的加强各方面的能力。在这里我要学的就如沙漠里的沙,海洋里的浪花永远数不完,但我尽量让自己学到更多!
XX
2010年10月25号
第四篇:团会感想
团会感想
人生规划,虽以团会这几十分钟的促膝之言不能引导我们从这人生迷途的徘徊中走出来呢,但这至少在这平静得找不到一点生气的如小塘般的大学生活里激起了波纹,让我们这些步入迷途快沉陷之人找到了一点方向感,从小学到能考上大学之刻,一天天背着书包朝着唯一的目标学校前行,但在我们的心里我们知道我们前行的终点是到大学的大门内,虽那时的奋斗仅是为实现仅以纯真的心所凝聚的梦想,但那时的我们至少是倾己全身之力向着自己的理想前进,至少在我们的心中还揣着理想,可现观如今的生活,懒惰早已把曾经的激情挤到了我们从不曾触及的角落,让这本该不停地前行的人生却被这懒散的大学生活阻止了前行的步伐,而这一切的责任却归功于我们对理想的抛弃。人生,这既给以我们希望又促使我们无奈,这既有偶然又能得到命运的施舍去选择的生活,我们必须得站起,必须得不败,必须得要有自我。规划,让这散落的人生串起,让这些许死寂的小湖蹿入奔腾的江流冲向那无边的大海,走向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五篇:沟通会感想
人才育成及价值文化导向沟通会感想
xx主要从三个方面跟我们进行了沟通:一是价值文化导向,二是文化导向的实施和展开,三是开展的具体方式-案例教育。会上他通过举例论证,形象而生动的和我们讲解了公司的文化方向,对我们的期望及日后工作的展开方式,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可。
一开场xx首先和我们分享了一句话,“如果你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他们对海洋的渴望。”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一个人,一个企业要想做成一件事,对这件事的认同是很重要的,要想使大家认同这件事,必须对大家进行引导。我想这就是本次开沟通会的目的。
接下来xx反复给我们提起“农民爱土地,工人爱设备”、“战士爱钢枪,工人爱设备” 这句话。让我们思考作为企业工人该怎么爱设备。我比较认同朱工说的,即首先要引导大家知道为什么爱。这方面的具体做法可以通过1.利益刺激或奖惩措施来实行,这也是最有效的办法;2.文化引导,激发热情。具体怎么爱,1.对出现问题进行设备故障分析,责任到人,监督到位,违反后怎样能够发现。2.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再发生,把设备真正作为自己的伙伴。
其次,谈到的问题是转换我们的思维方式。至于怎么转换,从学习角度上说,学习的问题在于我们主动的学还是被动的学。xx举了两个圈的道理:一个A圈(大圈),一个B圈(小圈),圈里面代表知道的知识,圈外面代表不知道的知识,圈外面是无限大。通过这两个圈看是A知道知识多还是B知道的知识多。其中无疑B不知道的多,与外界接触少,却认为自己知道的多,不知道的少,这说明一个人自己不清楚自己不知道是很可怕的。
知道了东西,我们还应知道怎么运用,这就是xx提出要“知行合一”、从工作角度来说,“很多事你的导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完成,那么就会努力的想办法不去完成,一旦出现任何问题,就会努力想办法逃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想一万个理由、八千个理由去解释不是你的原因造成的,从客观找原因不从主观找原因,那么你的精力会浪费在这上面,每个人的智慧都不少,都能想出很多方法,但是我们应该放在正确的方向上”。要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致知于行。
201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