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知道这是第几次没有在家过中秋了,尽管在家也一般没有什么活动,只是在家是一种状态。上次在家过中秋还是小学的时候,那天忙着收玉米,没有吃月饼。
昨天晚上接到老爹短信:今天放假没。老爹一个人在家过中秋也大概习惯了吧。前天晚上也
接到老爹短信:最近联系你姐没有。每次回家看到父亲床头放着的老姐的毕业证和我的准考证就知道父亲想我们了,连一张像样的照片都没有留给父亲,想想我都觉得有点残忍,其实之前是挂着我的录取通知书纪念卡,后来为了给女朋友蹭一张学生票拿到西安了,想必如果不带过来的话,现在还能留下来做个纪念。父亲之前过年时对着我和录取纪念卡说:“要是他们知道你考上大学该多高兴,”正如三年前父亲说:“要是他们知道你考上高中多高兴”。只是这里没有“what if”。
离家久了以后,看着月圆想着人未圆是一件比较残酷的事情,这个却一遍一遍发生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我曾经是想用这首诗来敷衍的,想起教我这首诗的姥爷,那位文质彬彬的老学究。那时我还是个孩子,住在姥姥姥爷那里。姥爷会教我很多诗词,教我如何使用四角页码查字法,教我很多关于医学的常识,还是不是把我从疯玩的院子里拽回去然后摁着我的手给我号脉。只是现在除了记得六个脉在哪里之外只剩下的在家里放着的《四角页码字典》和《七侠五义》了。而姥姥则是常常给我们讲故事,将打长工的“威威小”结婚的故事,将弟弟被狐狸精吃掉而姐姐把狐狸精杀死的故事,讲那些五彩缤纷的装饰了我们童年的故事。后来一切渐渐老去。
听父亲说,每每晚上我们哭闹的时候姥姥总会抱我们去街道拐角看一个黑白花的大母猪,然后我们就安静了,尽管我们的主角是姐姐,但我常常想象着我被抱到猪圈旁边的情景,尤其是每次走过现在已经是车库的当年的猪圈。也许这个猪圈也曾温暖过我们的童年,至少比今天的喜洋洋和灰太狼感觉好多了,真正温暖我们的他们也已经渐渐消逝在岁月。姥姥是生病很久之后才走的,在她基本无意识的时候,也是手术一年的时候,我和姐姐去看她,看着她被输液针扎的千疮百孔的胳膊,看着桌子上放的医用杜冷丁,那时候还没有上初中,还不知道杜冷丁是什么只是隐隐约约感觉着一种苍老。姥姥眯着眼抱着我们的手说:“好好学习,上大学”。去年去北京看打工的姐姐的时候,姐姐也说起这句话,黯然,正如九年之前姐姐哭着给我说:“赶紧去姥姥那里吧”,只是我没有看到她最后一眼。姥爷的最后一眼我也没有看见,当时初三,备战中考。姥爷也是久病之后才离开的,我却没有照顾他一天。我现在特别惭愧,我不知道是不是曾经狠狠地伤过他。
那天下午,天特别阴森,我到他房间里的时候大家都去收拾院子了。昏暗的灯光照着他的瘦骨嶙峋和曲张严重的静脉,他靠着枕头倚在洁白的墙上。我走过去坐在床头,离他一米的地方。突然间他倒了下来,面朝我趴着。我吓得惊了,却没有扶他起来,而是喊着我表弟。表弟进来淡定地抱着姥爷,将他扶起来。我在旁边对自己的胆小懦弱很是无语,暗暗骂着自己。不久,在一个阴雨天,我们送走了他,只留下莫名的遗憾。
不只是中秋,元宵节也很多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了。高二那年,为了考大学,跟着高三一起早早去了学校。高三的时候更是争分夺秒,让自己心安理得。大一那年正月刚刚做过骨肿瘤手术,拄着双拐,为了一张卧铺火车票,正月十五下午老爹把我送上火车。我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听着火车“咯噔咯噔”,眼里暗暗含着泪水。每次想起那个时候,都特别心酸。
从西京出院那天已经腊月二十七了,下午父亲办完出院手续,带着我到火车站。我不知道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当时的痛苦。春运,必然没有买到卧铺,万幸的是我和父亲座位连着。一路上,我的左腿无法弯曲,父亲只好一直站着。火车上人并不是很多,比腊月十四父亲来的时候好多了。父亲来西安的时候没有买到特快的车票,也没有买到坐票。石家庄,西安,慢车,十三个小时。父亲到西京医院的时候,我还在发着烧。父亲浑身都是汗,破旧的棉衣上全是汗臭。后来年逾知命的父亲一直蜷缩在小小的躺椅上,被躺椅磨褪色的头发显出无助的花白。呼噜声让我不住的纠结,整整半个月,和衣而睡,和衣而睡在一个一翻身就支支叫个不停的小小的破躺椅上。腊月二十八的早晨四点,石家庄火车站。我带着父亲到了肯德基,父亲带着我到了肯德基。我想这是父亲第一次来肯德基吧。父亲给我买了点吃的,然后看着窗外的飘雪,坐等天亮。当时那种感觉现在再也无法体会。
回到家中的时候,奶奶正在生火。整整半个月没有住人的小院显得很是破旧和冷清,年至耄耋的奶奶收拾着薄薄细雪下的柴火,用着那种古老的方式给他的儿子和孙子准备着温暖。我看着奶奶花白的头发上驻留的白色雪花,听着烧柴的噼噼啪啪声中夹杂的咳嗽,心里还是那种惭愧。
在外打工的母亲回来的时候奶奶刚刚把饭做好端到床边,我正要开吃。母亲显然是受惊了,忙不迭开始收拾暖气,当时只是和母亲说做了个小手术,母亲却真的不知道他的宝贝儿子竟然不能下地,竟然拄着双拐。屋子暖和了,心里也就温暖很多了。
大二那年,因为参加数学建模美赛正月初十就回到学校了。而腊月二十五前后的四天,我们做模拟赛,那时候母亲还在打工,而父亲也忙着“算账”。我把大门插着一个人在屋子里看资料。一抬头,奶奶正从梯子上下来,手里提着饭盒。刺骨的寒风,冰冷的铁梯,我看着奶奶鬓角结的冰渣,不知道说什么。我一直觉得如此对待一个年过八十的老人是很残忍的事情,可是我一直在这么做。奶奶却微笑着从饭盒里逃出来几张快凉了的饼,微笑着,就像当年我递给她从碑林买的镯子一样。
每逢佳节倍思亲,想着他们和她们。想着对我的好,想着故去的事情,勉之。
第二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⒉解释题意。
⑴“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诗里的诗句,意思是每逢美好的节日就会更加思念亲人
⑵介绍王维。
王维,今山西人,唐朝著名的诗人,画家。
三、初读课文。
⒈自学生字词。
⑴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语句,画出不认识的不理解的词语。
⑵会写会读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兄弟 异乡 思念 无限 深情
情景 佳节 登高 兴高采烈
⒉检查自学情况。
⒊各人试读课文。
⒋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四、写字指导:
五、布置作业:
⒈朗读课文。
⒉读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
二、学习课文。
⒈指名读课文。
⒉分自然段读。
第1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说了什么?
⑶小结: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讲的是唐朝诗人15岁离家,到京城已有两年。
⑷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过渡:“佳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为什么这一天王维“倍思亲”?请读
第2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2自然段。
⑵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一到第三句说了什么?
理解“扶老携幼”的意思。
⑶从那儿可以看出,重阳节是个佳节?
⑷在这家家户户兴高采烈欢度佳节时,诗人王维有什么感受,看第4句是怎么说的?
⑸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看到了重阳节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景象,更加思念家人。点明了题意。
⑹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王维主要思念哪些亲人?具体想了?请读:
第3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3自然段。
⑵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和第二句说了什么?
⑶第三句到第五句说了什么?
理解“天各一方”。
这三句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⑷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事王维思念兄弟的具体内容。
⑸齐读第3自然段。
过渡:王维是这样来表达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请读
第四自然段
⑴指名读。
⑵这一自然段第一句说了什么?
理解“思绪万千” 这一句和上面的哪个自然段有密切的联系?
⑶下面的两句话说了什么?
⑷齐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⑸看图,佳深理解全诗的意思。
画面人物是谁?
⑹理解诗句的意思。
⑺小结:这一自然段讲的是王维写诗表达了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⑻齐读第4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⒈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⒉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写了唐代诗人王维年轻时客居京城长安,在重阳节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表达了他思念家乡亲人的无限深情。
二、指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首诗的意思。
三、朗读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⒈这篇课文里你觉得哪个自然段最能表达诗人王维思念兄弟的深情?
⒉第三自然段第一话读时应带平缓语气,第二句读时带欢乐的语气,下面三句要带深沉的语气,读到两个省略号时,停顿要长,表达深思而不平静的心态。
⒊指名朗读。
四、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⒈放录音欣赏。
⒉揭示板书,引导背诵。
⒊各人背诵。
⒋小组背诵。
⒌指名背诵,师生评议。
⒍同座二人互背。
五、作业:
1、比一比,再组词。
2、用“兴高采烈”造句。
第三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词语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每逢佳节倍思亲,课文中的词语你还认识吗?谁来试试?
重阳 佳节 扶老携幼 兴高采烈 异乡 异客 天各一方 思绪万千
(1)从这一行词语你感受到了什么?谁能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个读)
(2)从第二行词语你又体会到什么?(你真会读书)谁想来带上你的体会读好这一行词语? 评价:读出了你对词语的理解!读出了你的体会!让老师见识到了你们班的朗读水平!2.看来课前预习做得非常到位,其实这篇课文还藏着一首诗,你还会读吗? 3.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这篇课文是什么类型的课文吗? 同学们还记得吗?我们是怎么学习文包诗的?
文包诗的特点就是:课文中就藏着这首诗的意思,我们可以借助课文来理解诗意。
4.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快速读一读课文,你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这四行诗句的意思呢?找到以后,请同学们在相应的段落旁标一标序号,第一行诗句就标1,第二行就标2,,第三行诗句就标3,(交流)
5.读诗:老师相信,通过刚才的交流,现在再来读这首古诗可定有不一样的感受,谁能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让我们一起读好这首诗,读出你的理解,读出这首诗的意思来。
6.其实,学习古诗不光是理解诗的意思,更要透过诗,体会诗人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细细地品一品。那么,透过这篇课文、这首诗,你最能感受到王维怎样的情感?(板书:思亲)
6.那么,我们就走进课文,从语言文字当中感受王维的思亲之情。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诗人的的思亲之情呢?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1—3自然段,圈画出关键字词。
【第二自然段】“重阳佳节”之“热闹快乐”(更加思念,场景
1.再读读课文,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王维的思亲之情呢?说说你的理由。
2.是的,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亲人了。原来,这里直接告诉我们王维思念家乡的亲人。这里用了一个“更加”,这就是诗句中的哪一个字的意思?(板书:倍)看来他思念的程度可不是一般的深啊,谁来读好“倍思亲”。
评价:真是情深意切啊!
3.既然我们已经来到了这一自然段,请同学们再来仔细地读读看,这一自然段的字里行间,哪些地方还能让我们感受到王维的思亲?
4.“看着家家户户„„”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呢?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1)谁能来说说看“扶老携幼”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是啊,爸爸妈妈搀扶着爷爷奶奶,领着孩子,(原来这里的“幼”指的是孩子呀)一家老小尽享天伦之乐,真是幸福呀,谁来读好它?
(2)“兴高采烈”:“兴”是一个多音字,解释为。的时候读。,那么同学们你们来找找我们这个词”兴高采烈“这个词的兴解释为——,难怪它读“兴”,所以,同学们,我们要读准多音字,一定要理解多音字的意思来确定它的正确读音。
(3)“登高游玩”:重阳节能和家人一起登上高高的山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用文中的词语表达就是——,谁来读好这个词?
(3)一个词就是一幅画,这么多词语连起来那可就是一个场景,从这些词中,你感受到人们过节的氛围怎么样?
(4)那我们就把这高兴、快乐之情融入文字。谁想来通过朗读把大家都带到那热闹的大街上去吗?(指名读句子)
评:多么和睦的一家啊!多么欢乐的重阳节啊!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就站在热闹的大街上了。
(5)读完这一段后,你们知道诗句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九月九日的重阳节。
(6)这些是王维在这样一个欢快的重阳节看到的,别人家欢度节日的场景。看到这样的场景让王维——触景生情,难怪他诗句中说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谁能来读好这句诗,读出王维当时,看到欢快场景后触景生情的体会。
(7)老师不明白了,既然王维那么思念亲人,为什么要写别人那么欢快的过节呢? 是呀,看到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只会让他更加思念,这就是——触景生情。
(读2段)让我们将诗句化为文字,再来读出这种思念的味道吧?
评价:你的语气舒缓而婉转,把王维那淡淡的寂寞抒发得淋漓尽致!你与王维感同身受!注意此时诗人心情较为低落,语调自然要放低些。
【第三自然段】
1.再读读课文,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王维的思亲之情呢?说说你的理由。预设(1)你是怎么理解“天各一方”?
(1)这里老师要说一下:当时王维只身一人来到京城长安,就是现在的陕西西安,在华山的西面,而他的家乡在华山的东面。所以诗的题目中说“山东兄弟”中的“山东”指的是华山的东面。王维与家乡亲人隔着一座华山,相距一千多里,对交通工具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1000多里并不算什么,可是在古代,交通极为落后,这100多里就阻隔着他们的相见。所以文中就用——天各一方来说明王维与家乡的距离十分遥远。谁能读好这个词?(读词:距离真遥远啊!日子真难熬呀!)
(2)这个“天各一方”对应到诗句中,王维就用哪个字代表——一个“遥”字来凸显自己和家乡的距离十分远。(板书:“遥”)
2.距离谁分遥远,交通又极为不便,诗人不能和兄弟们相会,多么遗憾啊,诗人心里百感交集,他可能会想?谁来当一当王维?
PPT:哎,重阳佳节到了,可是我却不能和兄弟们相会,不能„„不能„„也不能„„(1)他内心的这么多想法都藏在哪一个标点符号里?(„„)
(2)你看,标点具有丰富的含义,同学们读书不能忽略标点,如果能把标点符号的含义用朗读表达出来,老师相信,你们的朗读水平会更上一层楼。
6、想象说话:今年的重阳佳节,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是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王维。他们也有千言万语要对王维说,他们会说些什么呢?(设想2)你还从哪里感受到王维的思亲?
是的。如果说课文第二自然段是王维看到长安城的百姓欢度重阳佳节,那么第三自然段就是王维回想以前在家乡她的亲朋好友是如何过重阳节的。以前在家乡,他是怎么过重阳节的?
2.下面我来采访采访王维:王维,以前在家乡,你是怎么过重阳节的呢?(1)“头插茱萸”、手挽着手、登高远眺
(2)我再来采访下王维,你以前过重阳节手挽着手(点红)去登高远眺,比赛爬山,心情怎样呢?为什么这么高兴?
3、(指名读齐读)是呀,因为大家欢聚在一起,谁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你的喜悦心情?
4、过去时光是多么开心快乐呀!谁来填一填(PPT出)、7.引出诗句:重阳佳节,秋高气爽,家乡的兄弟们(头插茱萸),(登高聚会),现在呢?却发现身边少了一个好兄弟,那就是---(王维)(板书:少)这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这是兄弟们在思念王维,更是王维在思念兄弟们,于是他不禁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谁能来读好这句诗?(评:老师没有听出王维和家乡的就很远,大家都在插茱萸嘛,没那么思念嘛!谁再来试试)
10.那么同学们,老师又不明白了。为什么这里要写王维回“想”以前过节的场景呢? 11.真会读书!回想以前阖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场景,让王维此时此刻的思亲之情越来越浓了!谁能读好这段话,读出诗人回忆中快乐的过去,而此时此刻孤独思亲的感受!
评价:老师从你们这两种不同的感受中,强烈的对比中,感受到王维此时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想念啊!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他的思亲、想念?
【第一自然段】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他的思亲、想念?
1.“两年”。说说你的理解?(评价:真会读书!)
是呀,一年有365天,他已离乡700多个日日夜夜了,时间真久呀!难怪他会这么思念亲人、思念家乡啊。在遥远的唐代,没有电话,想家了,不像今天可以打个电话或发个短信给亲人,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可能在他——
PPT:生病时,();悲伤时,(),高兴时,()
2.还有吗?“15岁”,说说你的理解?年龄小。
评价:是呀,孩子们你们现在几岁?9岁、10岁,王维就比我们大个5、6岁,他也还是个孩子。3.年仅15岁,就一个人离开家乡,这就是诗句中所说的“独”字(板书:独)对于王维来说,京城长安就是异乡,他就是异乡的客人——异客(点红)。
4.假如你是年仅15岁的王维,孤身一人离开家乡,离开亲人长达两年之久,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难以排解的孤独和寂寞使他情不自禁吟诵出了这样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5.(指名读)谁想来当一当这少小离家的王维,读好这句诗,读出王维心中无尽的孤独与思念之情。(1段)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字词?
(齐读)让我们一起读出诗人的心中所想!
【第四自然段】思绪万千,吟诗抒情
1.重阳佳节,孤独寂寞的王维思绪万千。这里“思绪万千”是什么意思?想到了什么?谁来读好它?
评价:真是千头万绪啊!真是思乡情切!你读懂了王维!你感受到了他的内心!
2.(个读)王维将这万千思绪凝聚笔端,挥笔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思亲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谁能带上我们刚才的理解与感受,读出王维的思亲之情?
评价:你已经走进了王维的内心!我们要读出他的思念,应该关注哪些字词?
3.配乐齐读古诗:学着他的样子,让我们在音乐声中走进王维的内心,再次感受王维思亲之情吧。评价:多么深切的思念,多么美好的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了这句诗,指题齐读。
【总结】
1.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诗的意思?这里的“佳节”在诗句中指的仅仅是重阳节,后来,我们把它作为思亲的佳句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佳节”就变成美好的节日,那么,在中国,还有哪些节日也是很欢乐的,大家一起度过的?你能根据你的理解填一填吗?
2.“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其实,表达思亲思乡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还读过哪些表达思乡、思亲的古诗?《静夜思》
(设想1)希望同学们下课找一找这样的古诗,我们下节课来交流、学习。
(设想2)老师这有几首表达思念之情的古诗送给大家,希望大家积累下来。(课件出示:)
《除夜作》《京师得家书》 读一读 或是说说你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
3.总结语: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亲人离得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会有多长,让我们再次充满深情地朗诵这首思亲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第四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爷爷,在怎么中要的日子里,您知道我有多么的思念您吗?我来到广东已经有俩年了,在这俩年里我又是多么的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多么的思念着爷爷。我还记得每年的中秋节我都和爷爷共渡,可如今已经有俩个中秋节没有和爷爷共渡了,也没有在见您一面。没有了爷爷在我的身边一点也不习惯,没有了爷爷在的中秋节一点也不开心。爷爷在,他会哄我开心,他会逗我笑,虽然有时候和唠叨,但是这中唠叨却让我知道了我的爷爷是爱我的,疼我的。爷爷现在我好想回到以前呀!
没有爷爷在的中秋节我感觉那天好象少了点什么?好象缺了那点什么就会让我今年的中秋节遗憾万分。对,是爷爷,没错,是爷爷,没有爷爷与我看明月过中秋,让我在中秋节的夜晚留下一丝遗憾,此时此刻我好怀念我的爷爷。今年的中秋节,好想有爷爷在我的身边,我好想在一次,听爷爷讲那关于那月亮的故事,再一次,把我逗得开怀大笑。
年年中秋与也过,唯有今去少了他。月儿圆了人未圆,好想人月俩团圆。我不禁感叹到!爷爷,明年的中秋节我一定要和您一起过,不会让此种遗憾再次重演。
“今秋度良辰,留意月下丝丝白云,许是我问候万千,倍相思,只祝你佳节如意.花好月圆”。爷爷,您听到我为你写的问候语了吗?它包含了我对您的无限思念无限情
今天晚上的月儿格外明,明月是否将我的问候用快递传到您的手中呢?中秋节您过得开心吗?孙女在吃月饼赏明月的时候您是不是和我一样做着同一件事呢?
好多好多的话想对您讲,好多好多的事想对您说。可惜的是:我与您相距千里只能在不同的地方看着同一轮明月。
“每逢佳节倍思亲”爷爷,在怎么中要的日子里,您知道我有多么的思念您吗?我来到广东已经有俩年了,在这俩年里我又是多么的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多么的思念着爷爷。我还记得每年的中秋节我都和爷爷共渡,可如今已经有俩个中秋节没有和爷爷共渡了,也没有在见您一面。没有了爷爷在我的身边一点也不习惯,没有了爷爷在的中秋节一点也不开心。爷爷在,他会哄我开心,他会逗我笑,虽然有时候和唠叨,但是这中唠叨却让我知道了我的爷爷是爱我的,疼我的。爷爷现在我好想回到以前呀!
没有爷爷在的中秋节我感觉那天好象少了点什么?好象缺了那点什么就会让我今年的中秋节遗憾万分。对,是爷爷,没错,是爷爷,没有爷爷与我看明月过中秋,让我在中秋节的夜晚留下一丝遗憾,此时此刻我好怀念我的爷爷。今年的中秋节,好想有爷爷在我的身边,我好想在一次,听爷爷讲那关于那月亮的故事,再一次,把我逗得开怀大笑。
年年中秋与也过,唯有今去少了他。月儿圆了人未圆,好想人月俩团圆。我不禁感叹到!爷爷,明年的中秋节我一定要和您一起过,不会让此种遗憾再次重演。
第五篇: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教学设计
顾敏菊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借助课文内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能说出“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诗人身居外地在重阳佳节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让学生在读文悟诗中,感受到古诗文的魅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并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
3、体会诗人复杂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在二年级时曾学过一首思乡诗,还记得吗?一齐背一背。
学生齐背李白的《静夜思》
2、对于远在他乡的游子来说,家乡就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叫人时时刻刻思念的地方,尤其是在万家团圆的节日,于是两千多年前,同样唐朝的一位大诗人王维写下了这样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谁来读?(指名读、齐读)
3、这首诗的背后还有一个小故事呢!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1、之前大家已经作了预习了,这些词你能读好吗?
出示词语,指名三位领读。
2、写字指导
本课的生字难不难呀?(不难)生字是不难,但有几个看似容易的词语却特别容易写错,一个是“佳”字,注意右边是两个“土”字,不能一竖到底。还有两个点要注意。“幼”字的一点不能丢,“念”字的一点不能添。
3、学生描红一遍
三、检查读课文
1、文章一共有几个自然段?请四个人读,即时纠正。
2、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课题中有3个生字,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怎么办?(查字典)
3、勤查字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习惯。今天,顾老师再教你们一个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那就是读课文。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话或者对应词语的意思,画下来,读一读。
生自读课文,画出词句。
4、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同学快速掌握了这个方法。(1)每逢佳节就是说——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
(2)真棒,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佳节,就是美好的节日,课文里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是哪一天?(九月九日。)
(3)是农历的九月初九,重阳节有什么习俗?(插茱萸、登高。)(4)是,茱萸是一种带香味的植物,传说可以祛病驱邪。
人们在农历的九月初九这一天,头插或者臂戴茱萸,饮菊花酒,爬山登高,以求步步高升,长寿,同时重阳节也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5)倍思亲是什么意思?(6)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
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就叫——每逢佳节倍思亲。
四、初读古诗,走近文本。
1、刚才,我们通过读课文理解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继续来理解诗题和其他诗句的意思,好不好?
2、友情提醒: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放慢速度,好好地查一查,读一读。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同桌合作,把你们的发现用笔在书上做个记号。
3、自读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4、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1)诗题的意思是?九月九日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
师:这里的山东不是指的我们现在的山东省,而是指的华山以东的蒲州。(2)“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意思呢?(15岁那年,他就一个人离开家乡,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怎么理解呢?
(4)是呀,王维15岁就一个人离开了家乡,来到了长安求学,这就叫——(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了,这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看到人们都去登高游玩,想到了现在兄弟们一定也是头插茱萸登高望远,但是唯独少了我一个人,这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所以在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一天,王维写下了这首诗,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对,这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们带着对诗的理解,再读这首诗。
(6)诗是讲究韵味的,诗也是有节奏的,老师给大家标出来,我们再来试试——
五、诗文对照,走进诗人。
1、要真正把诗读好,还应该走进诗人的内心。诗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平常不思念亲人吗?(思念。)
2、为什么每逢佳节就倍思亲呢?下面我们再次拿起书,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
生默读课文。
3、交流。
(1)独自一个人。15岁那年就离开了家乡„„(出示第一自然段)*15岁,还是一个孩子,就背井离乡,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他现在独自一人在京城长安求学。王维的家乡在华山以东,而王维现在独自一人在华山以西的长安求学,中间隔着一座高大的华山,离家那么远,孤独的王维肯定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师画草图)所以他说自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
*王维离开家多久?(两年了。)一年有几天?两年呢?
*你有亲朋好友不在身边吗?你想他吗?想他的时候,有什么样的感觉?
*而王维离开家已经两年了,他也还是一个孩子,700多个日日夜夜,是怎样的孤独和寂寞呀!所以,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
(2)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出示第二自然段)
*家家户户是如何欢度节日的呢?什么是“扶老携幼”?
积累表示人们心情十分高兴的成语:欣喜若狂、手舞足蹈、喜出望外、眉开眼笑„„
*人们都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齐读。
*别人热闹,他孤单一人;别人欢乐,他孤单一人;别人团聚,他只有孤单一人。所以,王维——每逢佳节倍思亲。
(3)睹物思人,看到人家都登高游玩的时候,王维想到了„„(出示第三自然段)
*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把王维想到的内容划出来。*回想以前,王维是怎样过重阳节的?(手挽手,兄弟感情很好。)那时王维的心情如何?
*如今呢?
*其实王维还想了很多很多,但书上没有全部写出来,而是用了一个标点符号——省略号来表示的。这省略号好似一声长叹,除了叹今日重阳佳节不能和兄弟们相会,从省略号里你还读出了什么?不能„„不能„„也不能„„(想象说话)
*瞧,王维的兄弟们真的插上了茱萸,正登高西望呢,却发现身边少了一个人。是谁呀?——王维。你觉得王维的兄弟们遥望长安,心情会怎样?他们也有千言万语要对王维诉说——他们会对王维说些什么呢?是呀,他的兄弟们此时此刻也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再读这段话,体会一下这种团聚时的高兴,分离时的惆怅。齐读。
4、在重阳节这样一个美好团圆的日子,王维想到了和兄弟登高远眺的快乐,也想到了独自一人的孤独,想了很多很多,这就叫——思绪万千
于是,在这个节日里,王维写下了这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六、再读融情,升华主题。
1、一个“忆”字,浓缩了王维对亲人的深切思念。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庭院里,沐浴着轻柔的晨风,你情不自禁地吟诵着。(女生)
此时此刻,你就是王维,站在山坡上,眺望着遥远的家乡,你无限深情地吟诵着。(男生)
此时此刻,你们就是王维,站在窗户前,仰望着皎洁的圆月,你们心潮澎湃地吟诵着。(全体)
2、多么深切地思念,多么美好地情感,千言万语汇成了这句诗——齐读课题。
3、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何止王维一人啊!
课件出示:
看,思念,在李白笔下,就是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思念,在张籍的眼中,又是那: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思念,在王安石的笔下,又是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思念,在苏轼的笔下,又是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生齐读诗句。
4、思念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无论亲人离得有多远,思念的情丝就会有多长。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
七、作业
1、背诵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完成补充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