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5篇)

时间:2019-05-14 05:53: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

第一篇: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

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

武威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周永锋

733000甘肃武威

摘要

农业生产技术标准是实现农产品标准的技术保障,本文提出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在产量、品质、成本、劳力、安全方面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应遵循的地域性、操作性、针对性、适应性、简约化、科学化六个原则。

关键词

农业技术标准

基本要求

遵循原则

标准化是社会大生产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农业领域推进标准化,既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提升农业产业素质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是以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实现农业与工业对接,两大部类经济协调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实施农业标准化,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发展,用工业化的生产经营方式经营农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实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实施农业标准化,可以实现农业行业各环节、各方面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在现有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实现最大的产出,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能力。农业部把农业标准化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找到了新时期以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发展的“着陆点”和“切入点”。推进农业标准化,首先要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产品标准和环境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多由国家统一制定,比较规范。生产技术标准(又称规范或规程)由各地制定,很不规范。笔者有幸参与了我市32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并主持实施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设项目,对制定好农业生产技术标准有切身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一、农业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

农业生产方式不仅与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有关,而且与生产成本、资源利用及产品安全有关。标准化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生产方式相比,无论是在产量、品质上,还是在节约生产成本上,以及农业资源的利用上,都应当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生态效益。从产量上讲,应当比传统、常规的生产方式方法增产10%~15%;从品质角度讲,其最终上市产品的优等品率应当提升20%以上;从生产成本讲,应当比传统的生产方式方法节约成本5%~10%;从劳动力成本讲,应当节约劳力10%以上;从农业生态资源利用讲,应当是可持续合理的开发利用;对食用农产品而言,产品安全应当是有保障的,产品的安全合格率应当超过95%,产品市场准入应当没有问题;最关键,从效益来讲,应当比传统的生产方式方法增收10%以上。只有达到了上述要求,农民才乐于接受标准,制定标准的目的才能达到。

二、制定农业技术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制定农业技术标准应遵循 “统一、简化、协调、选优” 的标准制定原则。但是,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生产,农业技术标准又是产品标准的保障,因此还需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地域性。农业生产最显著的特点是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地域性强。因此,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不同于产品标准和产地标准的特点之一是必须突出地域性。生态条件不同,适宜的品种也不同,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种类不同,防治技术不同,只有突出地域性,才能增强针对性,提高操作性。因此,农业技术标准最好由相同生产条件的区域制定,而且 尽量对不同类型区域细化。国家和省级农业技术部门原则上不必制定农业生产技术标准。

2、增强针对性。一个地区的农作物病虫害种类很多,就一 种作物来说,病虫害也是较多的,尤其是蔬菜、瓜果。如番茄病虫害在北方地区至少也有20多种,在南方就更多。在制定生产技术规范时,不能将所有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方法都一一例举,这样制定的标准看似全面,实际使用时很不方便,标准也很累赘。一种作物在一 个地区的病虫害的发生可以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引起的,一种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发生的,既然是技术标准,就要考虑在现有的技术标准下作物将发生的病虫害 种类,也就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肯定发生的病虫害种类,这样制定的标准针对性很强,农民也容易操作,标准也很简明。

3、提高操作性。标准是大家共同遵循的技术规范和规则。农业技术标准是由广大农民操作的,农民的素质差异很大,一项农业技术标准如要要大面积实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求实施推广的标准要有可操作性。农业技术标准是为农业产品标准服务的。在满足产品标准的条件下,生产技术标准不一定非要追求最先进的。比如,无公害蔬菜生产中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比较先进的方法是用丽蚜小蜂以虫治虫,但目前饲养成本很高,不实用;而用化学防治方法只要合理使用农药防治效果好,不会造成农药残留超标,操作起来也方便,农民也乐于接受。目前各地在制定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时都有这种倾向,以为技术先进了,产品质量就有保障了;结果恰恰相反,先进的技术不能落实,实用的技术又没介绍,产品质量就没保障了。所以,不一定非要最先进技术。另外,生产技术 标准必须通俗易懂。比如农药使用,要求提供的农药使用技术必须明确什么样产品、什么样的病虫害、用什么样的农药、用多大的浓度、什么时候施用、间隔期多长、最多可以用几次等,都应非常明细。要让标准的使用者一目了然,不用过多的研究和思考就可以操作。

4、增加适应性。农业生产技术标准不仅应随着产品质量标准的发展而发展,而且要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病虫害种类的改变而及时调整、完善。产品质量标准是随着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的,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理所当然应随着产品标准的调整、完善而调整、完善,才能生产出符合标准的产品。但是,农业生产技术标准还应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病虫害种类的改变而及时调整、完善。如随着优质、丰产、抗病虫害品种的推广应用,对栽培技术的要求发生了变化,病虫害种类也发生了变化,农业技术标准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新的农业投入品的出现会更加简化栽培技术,农业技术标准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农作物病虫害种类会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原有的优势种可能会变为劣势种,原有的劣势种可能会变为优势种,防治重点发生变化,农业技术标准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生物防治技术的成熟和新型环保农药研制成功都会使病虫害防治措施变得简单,农业技术标准也要随之而发生改变。所以,农业技术标准不像产品标准那样相对稳定,为了增强针对性,应及时调整、完善。

5、注重简约化。农业生产技术是相互关联的,如施肥技术、灌水技术、栽培技术都与病虫害发生有关,在无公害生产技术标准制定中,为了追求安全性,往往强调栽培技术对病虫害的防治作用,对栽培管理技 术写的很细,期望通过栽培技术控制病虫害发生,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这种愿望是好的,原则也是对的,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栽培措施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很有效,这些措施必须在技术标准中得到体现,即或是增加劳动量,也会因产品质量的保证,产量的提高而得到农民的认可;有些栽培措施对病虫害的控制效果有限,那么在制定技术标准时不必体现,以免增加劳动量。

6、力求科学化。农业技术标准解决的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有害物的控制,重点是农药的残留问题。因此,农药的科学合理使用在制定技术标准时至关重要。首先是农药毒性的问题。针对一种具体的病虫害选择的原则应该是优先采用生物农药,然后是化学农药。选择化学农药时,应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这里有一个具体的问题,我们国家农药残留标准还不健全,目前仅有40多种农药有残留标准,大部分农药还没有残留标准,在选择某种病虫害的防治农药时就涉及到选用有残留标准的还是无残留标准的,无残留标准的农药应如何选择的问题。依本人经验,不管是有残留标准的农药还是无残留标准的农药都可以选择,关键是看毒性和残留,在高效的前提下,选择毒性低和残留量少的农药品种是原则,因为我们考虑的是安全性。其次是安全间隔期问题。在一次采收的作物中这个问题 好解决,如粮食作物、瓜、果病虫害防治,从某种病虫害的最后一次施药时期距作物收获期的时间就可以筛选出适宜的农药品种。对连续采收的作物如蔬菜等在采收期使用农药就要考虑蔬菜的采收间隔期,并以此作为选择农药品种的依据,同样条件下选安全间隔期短的农药品种。作者简介:

周永丰,男,1964年8月出生,高级农艺师,武威市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室主任,从事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和农产品标准的制定。甘肃省武威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甘肃武威 733000电话:*** 0935-6119899

第二篇: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1、从实际出发

2、根据需要制定。

3、建立在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基础上。

4、系统和配套。

5、合理合理。

6、先进性。

第三篇: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以企业单位规章、规范、守则的形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程序、步骤、方法、原则和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拟定起草时,一定要从企业现实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出发,不能脱离实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和可行性。如果措辞不当,过于原则化,缺乏适用性,就会使制度条文流于形式,在实际管理中难以发挥作用,以至各有关责任人相互扯皮推诿,工作任务无法落实,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推而不动,停滞不前”的局面。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提出后,应由专家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广泛征求各级主管和被考评人意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人的讨论和研究,经反复调整和修改,再上报总经理审核批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旦获得批准,人力资源部门应规定一个试行过渡期,使各级主管有一个逐步理解、适应和掌握的过程,在试行过程中如遇有特殊情况或发现重大的问题,亦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以防止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对我国部分企业的初步调查,目前企业单位所贯彻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由于出自不同人员之手,有些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员起草的,有些则是由外聘的管理咨询专家设计的。实际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无论出自于谁手,其基本框架和所涉及的范围都应当是一致或接近的,如果一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将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当然,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扬其长补其短,随着企业单位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导人,以及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出适当的补充和修改。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划应当体现以下原则和要求:

1.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例如,某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宣言》提出:“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我们寻求公司与她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发展。企业视个人的成功与公司的成功同等重要。企业的成功依赖于每一位员工的努力,而公司则为每一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倡导团队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一个能够使每个人发挥出最大才智并获得自我发展的环境。”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期望目标、员工的职业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要求的企业环境与员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将员工的成功与公司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应当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首先要体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出发,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使之更加充满活力。企业外部的环境是指那些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有关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法令,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以及市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各类学校(技校,高职、大学)和教育培训机构专门人才供给的情况,劳动者择业意识和心理的变化情况,劳动力市场各类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变动情况,企业竞争对手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情况,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产生必然的压力和影响。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与资金实力,管理机制和组织状况,人员整体的素质结构,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员工价值观与满意度等内部因素,将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是外因,而企业的内部环境和条件是内因,两者的变化相辅相成,势必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质量和水平。要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工作,必须重视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分析,通过深人的研究,把握有利的因素,克服不利的因素,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和反映企业自身环境、性质和特点,注重管理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永远充满活力。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应当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同时,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近20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世界上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专家、学者,深入实践,不断探索,产生了众多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这些国家的企业又都根据本企业的性质、特点进行实施,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外先进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传人中国,无论是中外合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目前都试图引进和采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方法和管理模式。面对这些先进的、新鲜的理论和方法,企业应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根据本企业的自身特征,采取稳步推进的方法,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如:根据市场变化,确定人力资源长期、中期、短期及突发性人员供需计划;根据员工需求层次,建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针对岗位工作性质及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岗位评估(工作分析);根据市场变化和人员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培训和开发;根据企业人员余缺,通过面试和测评,进行企业内外部招聘;为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开展目标管理和人力资源考评工作;根据市场和企业状况,制定公平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总之,企业在规划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外企业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的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与创新,必须在国家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的大框架内进行。企业作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经营实体,必须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做一个守法户是对现代企业最基本的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更应当从管理制度上,在进人、用人、管人等各个环节中严格遵守和落实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这是因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最具敏感性,如果处理不当,轻则产生劳动纠纷,出现劳动争议,重者就要发生矛盾冲突,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待工停产,给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带来极大的伤害。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时,为了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理解国家法规时,要注意区分“可以”与“必须”的差异。“可以”表示许可或能够。从法律角度上说,它是任意性规范,既是可以,又是不可以。“必须”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从法律角度上说,它是强制性规范,规定得十分明确具体,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由此可看出“可以”和“必须”在程度上的要求是不同的。

(2)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说明了“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也必须写明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i而国家没有说明“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时,企业可以大胆地去做。反之,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说明了“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怎么做”的,企业千万不能去做;而没有说明“不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怎么做”时,企业可以大胆去做。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必须与企业集体劳动合同保持协调一致。因为企业集体劳动合同是企业行政领导(一般是正副总经理)和员工代表(一般是工会正副主席)共同签署的,它是经过多轮协商谈判的产物,它明确了员工和企业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经过了必要的法定程序即由会员代表讨论通过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不仅要注意与外部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性,同时也必须与企业集体劳动合同的精神和原则协调一致。当规划制定时,遇到与集体劳动合同具体条款不一致的,也可以通过与工会协商来解决。取得工会的谅解和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必须和必要的。

6.必须重视管理制度信息的采集、沟通与处理,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动态性。在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与企业的利益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如果企业兴旺发达,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乃至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就有了保障。否则,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不但会降低,甚至会失去工作岗位,这是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根据所在,也是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赖之处。但是,企业不同部门、层次、岗位的员工之间又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抱有不同的期望值。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员工的信息(如情绪、意愿、反映、要求等),并进行定期分析研究,讨论这些信息的内容和来源,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信息,提出“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在哪里做,什么时候做”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并适时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只有保持管理制度的相对动态性,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导向功能。

第四篇:马原教学基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的旗帜并永葆科学青春的奥秘所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弄清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意义,坚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后继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它以世界的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根本研究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本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即现代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一方面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革命运动的反映,另一方面又是为实现无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1825年以来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的周期性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并不能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相反,这种生产力正在起来反抗束缚它进一步发展的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

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19世纪30年代以来,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始上升到了首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在当时欧洲的发达国家,已经逐步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工业无产阶级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伟大动力。无产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这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实践和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成为真正科学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即与他们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是分不开的。他们与同时代的人相比,具有双重的优点:比起工人活动家,他们具有高度的理论素养;比起其他理论家,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兼有“学者和革 命家的品质”。革命的实践使他们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革命转变。他们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解决了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所面临的时代课题,创立了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总结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解放的根本性质和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作了完全科学的论述,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文明大道发展的结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表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世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对自己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他们逝世以后,列宁等后继者们在新的条件下一直继续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工作,并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把马克思主义提升到了新的水平。

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以来获得新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成果。这些科学成果,为工人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一,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第二,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基础,并贯穿和体现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和实践活动之中。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与它对经济事实的分析同它的全部结论之间,在理论上和逻辑上是严密的、完整的、一贯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的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 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广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鲜明的阶级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第二,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第三,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理论品质和活的灵魂。这一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贡献。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15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以上所述的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实现了严格的科学性和彻底的革命性高度统一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从总体上把握的马克思主义。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始终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道理所在。

(一)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学习理论和指导实践相结合,在学习运用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要求。要努力做到:第一,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努力在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上下功夫,在掌握基本原理及其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第二,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第三,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统一起来,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提出的根本要 求。

(二)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在于应用。大学生必须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要努力做到:第一,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第二,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三,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世界的本来面貌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的实践观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奠定基础。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人类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了对整个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些观点综合起来就形成了世界观。世界观对人们的思想和行动起着指导作用,因而它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哲学。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根据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不同的发展观。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列宁从物质与意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上把握物质,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 5 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是永恒运动和发展着的物质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二、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自然界和社会的物质统一性,而且阐明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一)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哲学史上关于实践概念的合理因素,正确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无论何种形式的实践都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意识的关系,包含着物质变换、活动交换和观念的转换。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是物质世界中一切事物、现象的辩证本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联系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联系构成运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过程就是指事物自身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事物是过程的集合体。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是,在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中,二者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又是不同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发展的实质就是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其含义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各有其特点。反映事物特点的特殊矛盾,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的本质,是世界上诸种事物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认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 7 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质和量的统一就是度。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掌握适度的原则是认识和处理问题的基本要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从内容上看所揭示的是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从表现形式上看所揭示的是事物的发展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事物自我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

三、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既包括客观辩证法也包括主观辩证法,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表现形式上是不同的。

(二)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同认识方法是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运用于思维和工作中就转化为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主要有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形式与 8 内容、本质与现象等,它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在辩证法诸范畴中蕴含着矛盾分析法。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中介,是保证思维活动正确运行的规则和程序。辩证思维方法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基本方法。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人类现代实践活动方式的产物,是人类面临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复杂化、层次化、科学化的理性结晶。现代科学的一般思维方法,根据哲学界和科学界的探索所形成的基本共识,大体上可以归纳概括为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辩证思维方法和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一)规律及其客观性

规律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社会规律按起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一般规律、特殊规律和个别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都是物质世界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但是,二者起作用的方式又是不同的。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一)意识的作用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人工智能突破了人脑器官的许多自然局限性,对促进意识的发展和加强意识对实践的指导方面起着积极的、重要的作用。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

(二)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正确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自觉能动性是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必须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坚持实践的基本途径;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在社会历史领域必须认识和处理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实践是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

(二)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是: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从根本上说,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唯物主义哲学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唯心主义哲学颠倒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坚持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的活动。缺乏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全面地揭示了认识过程的唯物而又辩证的性质。这种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既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主义怀疑论,又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创立了以 科学实践观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的反映的特点是:反映具有摹写性和创造性。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并经历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能动飞跃。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直接性是其突出的特点。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在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二)从认识到实践 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意义更重要。第一,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第二,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作为认识发展的总过程,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形式上看,认识运动表现为认识和实践的反复循环;从内容上看,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运动中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体现了认识的本质和一般发展规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它是唯一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唯一科学的工作路线。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与群众观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与群众路线,是内在统一的。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一)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真理的形式具有主观性。实用主义所鼓吹的“有用就是真理”,从根本上否认了客观真理的存在,是主观真理论的典型。真理是一元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承认真理是客观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真理又是绝对的和相对的,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任何真理,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或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在反映客观对象的广度和深度上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是具体的。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必须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的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辩证统一的。

(三)真理与谬误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这也是真理发展的规律。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主观是否与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相符合、相一致就是真理,反之就是谬误。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做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就必须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二、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具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必须把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

三、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价值及其特性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具有最大的普遍性,是对各种特殊的价值现象的本质概括。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的特点。

(二)价值评价及其特点

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认识活动。

价值评价是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实践是检验评价结果的根本标准。价值评价的结果只有与人民、人类整体的要求或利益相一致,才是正确的价值评价。

(三)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

价值评价在实践活动中具有激励、制约和导向的功能。价值观是人们对人和事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它与世界观和人生观是一致的。正确的价值观是先进的社会集团或阶级在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对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促进作用。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价值和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 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即通过实践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同时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关键是要注重事实,从事实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当代中国,就是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只有符合这个实际,才能不断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二、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努力做到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做到坚持和发展的统一。重视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也是我们党的一条重要政治经验。注重理论创新,是党的事业前进的重要保证。必须坚决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态度。

马克思主义是客观真理,又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实践中把继承和创新统一起来,理论才能真正顺应时代和实践的呼唤,体现与时俱进的要求。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包括改造自然界和改造人类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改造人们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的最普遍、最根本的矛盾,是人类世界形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由必然到自由表现为人类不断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辩证运动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观点,提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认识历史和现实、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的自觉性和能力。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在对待社会历史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唯心史观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社会是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实现了社会历史观的革命性变革。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具体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具 16 有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作用。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在与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中把自然物改造成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质资料的力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具有发展水平、性质、状况和发展要求等多方面的重要规定性。生产力具有复杂的系统结构。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已经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是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生产关系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具有客观性。生产关系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历史上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即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两者的矛盾运动过程。这种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从过程上看,它表现为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过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逐步走向高级阶段。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同生产力状况的一定历史阶段相适应的、在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 17 段的产物。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国家的特征主要是按照地域来划分国民,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其存在和发展。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随着阶级的消灭,国家才会逐渐消亡。国家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在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构成两者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这里的“一定要适合”表明: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也必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自己的发展道路和水平。在当代中国,深入理解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必须正确把握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并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加快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一)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二)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和发展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形态的演进和发展的基本方向是统一的。第二,社会形态演进的基本次序是统一的。第三,处于同类社会形态的国家和民族具有共同的本质。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体现了世界历史运动的总趋势、总过程,它制约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

社会形态的演进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在历史上,除了基本的、典型的社会形态以外,还有一些非典型的社会形态。第二,在社会历史的局部范围内,有些国家和民族可以跨越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而跳跃到更高的社会形态。第三,同类社会形态的国家和民族 18 又有各自的具体特点。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正确把握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关系,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把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本国国情相结合,正确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与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关系: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实践活动的幅度、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的规律,归根结底会通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选择表现出来。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演进,还表现为历史的进步性和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的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了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了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社会基本结构主要包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社会基本矛盾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基本结构要素之间的矛盾。

(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

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 19 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阶级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是同经济发展过程联系在一起的。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社会经济地位。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客观存在的必然现象,并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全部发展过程。

(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然会通过阶级斗争表现出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动力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和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阶级斗争受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它的作用是历史的、发展的。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三、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社会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社会革命的爆发必须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二)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第一,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第二,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第三,无产阶级革命将会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

社会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四、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社会改革是实现社会的自我调整和局部改善,即实现在社会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既有的社会体制的变革。改革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学技术的应用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非都能使人们摆脱贫困,并非都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发展。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当然,如果问题是由制度造成的,就需要变革统治这种科学技术的社会形式。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旧的历史观是唯心史观。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是英雄史观。英雄史观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认识根源、社会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与唯心史观相对立的是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群众史观。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时,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四)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即经济、政治、精神文化条件的制约。

(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三)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

(四)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即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无产阶级领袖不同于以往历史上的杰出人物。正确评价无产阶级领袖人物,必须正确认识领袖与群众、阶级和政党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入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认识私有制商品经济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主要途径,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产生: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资本转化而成。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之后,新兴资产阶级便开始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二)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时,也是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来生产社会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劳动生产率指的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

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的关系。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 23 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称为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法则,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不断波动的,但这种波动始终围绕着一个重心,这个重心便是价值。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

价值规律是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它的客观要求和作用的。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价值规律在对经济活动进行自发调节时,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后果。

(四)价值形式与货币的起源

商品的交换是以货币为媒介的。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成为商品和货币两极,使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成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五)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 :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批判地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石。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二)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认识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第四,深化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

第二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

(一)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 24 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东西。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

(二)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

(一)所有制和所有权

经济意义上的所有制,是指事实上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归谁支配,并凭借这种所有和支配实现生产和获得剩余产品(超额利润或利润),体现了现实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法律意义上的所有制,是由占有生产资料的法律原则决定的。所有制与所有权有着密切的联系。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就是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

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即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即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物质资料生产过程,即劳动过程。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确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或者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来表示。

(二)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除了用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以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由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 25 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也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自动化是资本家获取高额剩余价值的手段,而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仍然是这种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三)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和失业现象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深刻地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就其实质而言,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唯一源泉。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必然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资产阶级政府通过各种干预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业,但是不可能彻底消灭失业。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

(四)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个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 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即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售卖阶段,与此相联系的是资本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即货币资本的职能、生产资本的职能、商品资本的职能。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三种形式的循环在空间上的并存性与在时间上的继起性表明,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利润。影响资本周转的关键因素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资本循环与周转规律作用的发挥,必然受到经济制度因素的制约。

在对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对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26 和流通也进行了深入分析,阐明了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性,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经济所包含的对抗性矛盾。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也要求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因而客观上就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是结构上的比例,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主义工资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的实际工资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但是资本雇佣劳动的基本经济关系并没有改变。

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当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关系便被掩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利润率平均化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在利润率平均化过程中,产业资本家得到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得到商业利润,借贷资本家得到利息,土地所有者得到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因此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他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产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却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 27 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体现。

(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发生了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之上产生的,它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反映了政治上占统治阶级地位的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又反过来保护其经济基础,为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提供政治保障。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对内和对外两个基本方面,即对内实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对外进行国际交往和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甚至为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获取新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不惜发动对他国或地区的战争。

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是资产阶级对人民群众进行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的工具。

(二)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维护自身利益和巩固自己的 28 政治统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最重要的政治成果。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是,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其实质只能是一种十分有限的、具有欺骗性的、虚伪的、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的民主。

二、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理论和观念的总和。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法律、哲学、伦理、历史、文学、宗教等大多数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学说或意识形式都属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范畴。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来源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在长期的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之后由统治阶级在以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自觉地建立起来的。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特点和本质

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的特点是: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进程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科学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正确理解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特点及其实质;深刻理解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念。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是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基础上形成的。

(一)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形成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

(二)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形成的,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三)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实现的。金融寡头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

(四)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资本所获得的高额利润,归根到底来自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

垄断价格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部分质变,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加快了国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国家在直接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代表资产阶级总利益并凌驾于个别垄断资本之上,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二)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逻辑,也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其主要经济动因是: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争夺商品销售市场;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的输出。商品资本的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借贷资本和生产资本的输出则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

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的扩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

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跨国公司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国际经济协调的具体形式包括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协议以及地区性的经济组织和集团等。垄断资本国际化条件下各种形式的国际垄断组织、国际垄断同盟和国际经济协调机构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经济领域的矛盾和危机。但是,国际垄断组织和国际垄断同盟以及国际协调机构进行的国际经济调节,从根本上说是为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他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是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关系进行协调和调整,从而维护了整个资本主义制 31 度和各国垄断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列宁根据他所处时代的实践曾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便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2)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虽然列宁指出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在表现形式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其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仍然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重要理论武器。

三、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经济全球化是指国际经济发展中的这样一种趋势,即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萌芽。

(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三)经济全球化的后果

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社会分工得以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和优化配置,由此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制定贸易和竞争规则方面具有更大的发言权,控制一些国际组织,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进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会制约甚至破坏全球生产力的发展,对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如何使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法人资本所有制是 32 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发展的新形式。它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资本主义所有制经过这些形式的演变,资本占有的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

(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职工参与决策制度;终身雇佣制度;职工持股计划;社会福利制度。当代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这些变化,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对于其分配关系的新调整,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由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三)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是: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

(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经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

(五)政治制度的变化

主要表现是: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同历史上有过的一切其他社会经济制度一样,其产生、发展以及最终为另一种更高级社会经济制度所代替,都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的,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与封建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首先,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其次,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最后,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最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二)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但必须明确,尽管资本主义在全世界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尽管这个过程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过程;把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心;明确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坚持党的领导的自觉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9世纪上半叶,以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对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描绘,闪烁着诸多天才的火花。但空想社会主义者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总之,空想社会主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是不具备科学的和实践的品格。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空想社会主义的不成熟的理论,是同当时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历史上进步的思想体系,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建立在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所写的党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

(二)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

从理论上说,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在强调暴力革命这一主要的基本的形式的同时,也并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当然,各国人民的革命究竟采取什么形式,只能由该国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本国实际情况结合的原则作出决定。

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从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代条件出发,分析了当时英国、法国、德国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力量对比的情况,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至少将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内同时发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经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和尖锐化。列宁认真总结了当时变化了的新情况,集中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智慧,立 35 足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提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列宁根据对俄国国内革命形势和国际状况的科学分析,进一步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并且将这一理论付诸实践,在革命形势成熟的条件下,领导了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个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向全世界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大体上经历了三个时期:即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即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

从1917年11月到1918年春天,苏维埃政权基本上完成了“剥夺剥夺者”的任务,银行和大工业的国有化使无产阶级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从1918年夏天到1921年春,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实行了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经济上采取一系列非常的、特殊的又带有强制性的措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

1921年初转入和平经济建设时期。1921年3月,俄共(布)召开十大,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这一决定,表明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标志着列宁找到了一条符合俄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初期,特别是实行新经济政策期间,列宁对苏维埃俄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这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

(二)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1928年10月,苏联开始实行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大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32年底完成。1936年12月,在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中,宣布苏联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在这个过程中,苏联模式也得以形成并最终确立。从经济方面来看,主要是由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两部分组成。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 36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伟大世纪。在这个世纪里,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飞跃。20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第一,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第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第三,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第四,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显示出在许多方面尚不成熟。

四、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为之奋斗的崇高目标和根本任务。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在无产阶级专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过巴黎公社、苏维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的科学论断。社会主义的实践表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二)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它与以往剥削阶级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民主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在广大劳动人民的范围内,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和一切社会主义事业。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社会主义民主作为一种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又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美好目标。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作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历史联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既有批判继承的关系,又存在着根本区别。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最高类型的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只有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才能真正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两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出来的未来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则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以社会主义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的为前提,认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根据社会的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没有商品生产,没有货币交换;没有阶级对立和阶级差别,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开始消亡等。列宁在领导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主要有: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等。列宁晚年对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这些思想主要包括: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维护党的团结,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等,这些构想具有重要意义。

(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年轻的社会制度,还处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因而人们对它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集中体现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 38 质的概括中: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对我们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特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的特征。第三,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第四,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诸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表现。

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一)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时候,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但是,革命的实践超越了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的预期,社会主义革命并不是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最高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相继取得了胜利。

主要原因是: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主观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二)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政权,“超越”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建立起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是: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工人阶级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对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三、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一)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 39 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二)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第二,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第三,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四、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第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社会主义在国际交往中,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

(二)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根源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需要两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前者是产生的阶级基础,后者是产生的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就出现了新局面。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明确地指出了工人阶级政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的。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由工人阶级先进分子组成,但并不排斥那些虽然来自于其他阶级和阶层但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入党。放手吸收出身非无产阶级的具备了党员条件的人入党,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需要,是党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

(三)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指导思想。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共产党,才是代表着工人阶级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政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鲜明的政治纲领的党,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党的纲领规定了党为之奋斗的最终目的和近期目的,是党的行动的指南。党的最终目的,就是消灭阶级,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了最终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又有近期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与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根本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工人阶级政党是光明磊落的党,是不怕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并在改正缺点和错误中不断前进的党。

(五)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就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团结统一的党。团结是工人阶级政党的一个原则。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有坚强纪律和战斗精神的党。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工人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作用具体体现在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方面。

(二)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在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执政党,掌握了国家政权,能够有效地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党的思想、政治、组织领导。

(三)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为了胜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始终坚持和不断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首要内容。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的主要观点;深刻认识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这些方法是:

(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空想的详尽描绘。

(四)坚持发展观点,把对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看作是一个不断丰富发展的认识过程。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勾画的共产主义宏伟蓝图

(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它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第二节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工人阶级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

二、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一)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不靠什么神秘的力量或奇迹,而是靠社会的发展,靠人的实践。

(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证明。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中包含着人的努力奋斗。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最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过程,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自觉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42 事业,离不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三、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是,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衰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马克思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同时也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第三节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一、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关系,一方面必须看到二者在性质上的一致性,看到它们同属一个社会形态;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这两个阶段在发展程度和成熟程度上的重大区别。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试图跳过社会主义阶段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而试图人为地缩短社会主义时期,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不使社会主义有充分的自我发展,则是有害的。

(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我国现在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贯通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全过程。

二、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一)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牢固地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来自于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对于实现共产主义客观必然性的正确认识的掌握,要求我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43

(二)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树立和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体现在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行动中。当前,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就集中体现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第五篇:怎样 制定和使用学习目标基本要求

制定和使用学习目标基本要求

一、认识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的概念。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学习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实施中应达到的学习结果。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没有目标的学习就像是饭后散步,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就像是运动会上赛跑。因此,简洁准确且指向具体的学习目标,能够大大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效益。

(二)、学本目标的功能。有四大功能:(1)标准功能。A、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B、对学习工具单的评价标准。C、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2)导向功能。师生课前、课中、课后围绕学习目标思考和行动,犹如航海时的灯塔,不易迷失方向。(3)激励功能。同样的学习任务,因其学习内容指向集中,能节省学生60%学习时间。(4)学法指导。能够发挥启动学习、帮助记忆、凝聚重点内容、利于后续学习、训练演绎学习方法等作用。因此,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主线和灵魂,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起点和归宿。

(三)、学习目标分类及层次。根据生本课堂要求,共设置三类:知识技能等(认知类、动作技能类和情感类,下同)目标、学习能力训练目标及学习习惯培养目标。

1、“知识技能等”学习目标。根据布鲁姆目标分类法(只将认知类进行分类),可分为从低到高6个层次:(1)知识。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具体知识,主要包括:术语和事实;一般的知识;原理、理论、知识框架等。(2)理解。指对事物的初步领会,主要包括:A、转换: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B、解释: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C、推断:估计将来的趋势或后果。(3)应用。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它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把抽象概念初步直接运用于适当的情况。(4)掌握。指把材料分解成其他它的组成要素,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信息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能够详细地阐明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5)综合。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6)评价。对材料(如论文、观点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

2、“学习能力训练”目标。根据人的认知规律,可分为由低到高9个层次:(1)结构化预习能力。指学生按知识结构、目标结构和问题结构的逻辑关系开展前置性学习的能力。(2)自主学习能力。指学生按学习目标、任务和要求进行个性化学习的独立学习能力,特指课内自主学习能力。(3)小组讨论学习能力。指在单位时间内,各学习小组按一定讨论规范,通过小组成员有序有效的交流解决事先预设问题的合作学习能力。(4)展示对话学习能力。指学生个体或小组团队就某一问题向全体同学进行结构化展讲,并引发深度对话,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5)工具性训练学习能力。指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借助训练单,独立完成训练任务的一种学习能力。(6)创新思维训练学习能力。指在课堂学习的“问题训练”环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开启多元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假设,小组自行命题,并由小组自主探究获得结果的学习能力。(7)问题生成学习能力。指学习小组基于个体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并将小组困惑的问题生成出来的一种发现问题能力。(8)回归拓展学习能力。指学生利用多元回归拓展学习方法,定期开展回归拓展学习的一种综合性复习能力。(9)多元评价学习能力。指小组成员在单位时间内,由学科长组织成员开展自我、同伴、学科长评价,使团队成员人人学会的一种团队合作学习能力。

3、“学习习惯培养”目标。根据各科学习共性要求,可分为10个方面学习习惯:(1)学会倾听的习惯。(2)善于思考的习惯。(3)敢于提问的习惯。(4)善于合作、勇于交流的习惯。(5)自主读书的习惯。(6)认真书写的习惯。(7)自我反思的习惯。(8)搜集资料的习惯。(9)动手操作的习惯。(10)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

二、制定课堂学习目标

(一)制定原则。(1)主体性原则。行为主体是学生,不是教师。因此,表述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应达到的标准。(2)具体性原则。行为动词具体明确,能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活动,便于教师观察和检测。最好不使用不规范行为动词(如“熟练掌握…的性质”、“准确熟练地进行……的运算”、“深刻理解……”等)。(3)层次性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学习目标层次,设置通过课堂学习之后预期达到的不同最低标准(如认出、描述、接受、设计等由低到高认知层次)。(4)限制性原则。行为动词产生的条件要在影响学习结果的限制范围内,以便为评价提供参照依据。(5)简洁性原则。使用文字不能过滥,应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清晰准确的的含义。

(二)制定依据。(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学习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实施课堂教学、组织教学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具体操作要求是:第一,制定前应当认真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相应内容。第二,制定的所有学习目标不应当超出《课程目标》。第三,全部学习目标的合成,不能低于标准的总体要求。(2)阅读教材。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教学内容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应根据具体教材内容确认学习目标的侧重点。具体操作要求是: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学习目标。(3)借鉴《教师教学用书》。参考书是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宝贵经验,值得学习借鉴,但不可完全照搬,只是作为参考。(4)学生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具体操作要求是:第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及相应的实际学习能力。第二,在重视保护大多数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对学得较快与学得较慢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规范表述。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及实践操作技术要求,行为目标应当是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学习目标属于行为目标,所以开发学习方案和实施课堂教学时,应当规范表述如下:

1、要有明确的“学习者”。他们是目标表述句中的主语,如“能认出……”、“能描述……”、“能设计……”等。此时,虽省略“学生”一词,但因学习目标展示在课堂中,主体是谁一目了然。

2、要明确具体的“行为”。说明通过学习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是目标表述句中的谓语和宾语。如“···感知春天”,“···接受洗礼”等。

3、要有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通常是是目标表述句中的状语,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在图片中或录像中,辨别……”等。

4、要明确上述行为发生的“标准”。标准可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与质量等方面确定。如,“指认8个当中的3个”,属于准确性;“1分钟内跑完200米”,属于速度;“至少达到80分”,属于质量。

三、使用课堂学习目标

1、开发一案三单时使用。一案三单是QGP学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针对性实施课堂教学的工具,是学生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工具,此时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远高于教材和参考书。因此,开发学习方案时,首先正确确定知识技能等学习目标,其次确定学习能力训练目标和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并以此确定其他(如重点、难点、课型、知识链接等)内容。

2、课堂学习过程的使用。A、上课前,要把知识技能等学习目标作为课堂板书重要组成部分写在黑板的左侧,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B、进行课堂“情境导入”后,应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以便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题上,激起学习欲望。C、课堂学习过程中,要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活动,一个目标结束后再回头总结反思目标的完成情况,且把重点内容写在相应目标的后面。D、在课堂“总结提升”过程中,要根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梳理课堂收获,以此构建知识体系。

3、回归复习时的应用。期中、期末考试回归复习时,许多学生有知识点多、乱、杂的感觉,若引导学生从每节课学习目标入手,就能发现什么知识是重点、难点、必考点。同时,根据学习目标,由学生自我构建知识模块归纳表,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知识体系。

四、正确处理四者之间的关系

1、学习方案中学习目标和课堂中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知识技能等目标是“短线”学习目标,当堂即可完成并能检测达成效果。学习能力目标和学习习惯目标是“长线”学习目标,需要教师根据每课时学习内容有意识、有重点确认并分阶段不断进行培养。因此,课堂只需呈现知识技能等目标,学习方案中则需要呈现三种目标。

2、学习过程和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一是上课前把学习目标写在黑板后,不能不闻不问,而是要贯穿整个课堂学习过程中。二是各个学习目标之间不能相互孤立,需要把各个目标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成知识体系。三是回归复习时再次与学习目标相联系,使学生能体验到训练的目的。四是平时注意指导学生利用学习目标解决实际问题,避免学习漫无目的学无所获。

3、学习目标规范性和实用性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且规范的学习目标应当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和行为发生后应达到的“程度”(标准)。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时无法全部做到这些要求,需要进行简化处理,以便符合“简洁性原则”。具体要求是:一是既要符合汉语言语法规则,又要适应汉语言使用习惯。二是不能让学生使用时产生歧义或无所适从。三是发挥备课组集体智慧,充分优化表述用词。

4、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传统课堂是“教本课堂”,课堂达成的效果是教师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所以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只关注目标的层次性,忽视目标的具体性,不适合引领学生学习。QGP学本课堂达成的效果是学生(教师是“大同学”)应当完成的学习任务,所以称学习目标。因此,我校3-9年级已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学习方案及课堂中不再使用“教学目标”概念。

5、课程目标与学习目标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是国家处理学科教育(而非专指教学)与学生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视角,涵盖面是多层次的,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学习目标”,通常以“三维课程目标”形式呈现。学习目标包括范围要小,主要有年级学习目标、学期学习目标、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的具体体现。因此,课程目标包括了学习目标,只要按照规定要求,制定、使用并完成相应学习目标,就能实现相应课程目标。

附件二:制定学习目标时可作谓语的动词

1、知识技能等目标。(1)知识。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知道,回忆,记忆,识别,列表,背诵,定义,陈述,呈现,感知或模仿(动作技能类),接受(情感态度类)等。(2)理解。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领会,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归纳,比较,思考、理解(动作技能类)、注意(情感态度类)等。(3)应用。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说明,解决,协调(动作技能类),兴趣(情感态度类)等。(4)掌握: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比较,辨别,区别,熟练(动作技能类),热爱(情感态度类)等。(5)综合。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系统化,创新(动作技能类),品格形成(情感态度类)等。(6)评价。与此层次相关的行为动词是:鉴别、判断、总结、证明、相信或拒绝(情感态度类)。

2、学习能力训练目标。根据QGP学本课堂推进要求和“知识技能等”学习目标达成需要,恰当选取1-2个与之最贴切的学习能力。如,“养练自主学习能力”等。

3、学习习惯培养目标。根据当前学生学习习惯实际状况及课堂学习具体内容,恰当选取1-2个与之最贴切的学习习惯。如,“培养搜集资料的习惯”。

下载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业生产技术标准的基本要求和制定原则(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