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技越进步人越没有安全感
辩论稿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各位同学大家好!
对方辩友在概念上的定义我方几本认同,但是我要明确这两点: 第一:科技进步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人们带来安全感,科技进步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第二:提升安全感靠的也不是科技的进步。提升安全感靠的是人的道德和社会的法律规范。
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诚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现代物质文明,并且或多或少提高了亿万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就精神文明与伦理道德而言,人类付出的代价也是及其惨重的。曾经历了史无前例的两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则至今连绵不绝;而由于高科技用于现代战争,造成的人类生命财产损失更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恐怖时代。在这100年中,环境破坏,资源浪费,吸毒与犯罪率的剧增,在规模与危害程度两方面也是史无前例的„„”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似乎很难感受到安全感!因此,我方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第一,扩张效应:人掌握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你知道得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科技越进步,未知世界伴随着已知世界变大而更加广阔,由此带来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使人类产生了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
第二,从根本上来说,科技的发展只能暂时缓解不安全感,却不能带来安全感。科技的发展能解决天花,能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可是它没有把我们从对于死亡、疾病、孤独和误解的恐惧等等一系列永恒的困境中拯救出来。
第三,科技的发展让人们更有危机意识。现代社会,各种智能手机,电脑功能越来越强大。大数据发展也相当的快,著名的苹果云泄露事件刚刚发生,谁能保证我们的数据不被泄漏呢?+例子
第四,科技带给我们的不安全感与风险来自人类对科技的盲目依赖。科技发展带来巨大便利,但便利不等于安全感,人类在科技领域已经不止一次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引起全球变暖、臭氧层受损、荒漠化加剧、物种灭绝、核武器威胁等问题。
因此,我方认为:科技越进步人越没有安全感。
第二篇:科技越发展,人们越没有安全感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近日,人工智能阿尔法狗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感叹科学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意识到人类智慧被人工智能超越的可能。这种不安感不禁让人思考:科学越发展,到底使人更有还是更没有安全感?这也就有了今天的辩题。
开宗明义,安全感是指人们对一项事物的确信、可控。相应的,一个事物越不值得信任、它的潜在危险越不能被控制,就越使得人们没有安全感。在科技愈发发达的现在,我方将从将从两个方面论证科学越发展使得人们越没有安全感。
第一,对于利弊已知的科学,人们往往会更关注它的危险。损失规避心理学表明,每个人都具有得失不对称性。同样一件东西带来的正效果远不如它的负效应影响深刻。因此科学带来的危险的影响会远远大于科学带来的益处的影响。而科学越发展,科学具有的危险较之前会更大,人们也就越没有安全感。例如核电,无论怎样宣传核能利用的可靠性,都不能抑制公众对核能设施的“邻避情结”。越来越多人担忧核能发展的安全问题,核能设施附近的公众出现了明显的反核情绪,不安全感逐步发酵。再如互联网技术,它虽然使得沟通更加便利。然而它也带来严重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例如网络欺诈、个人信息泄露等等。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便利人们很快习以为常,而相伴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却让人长久地不安。
第二,对于利弊未知的科学,它发展下去的未来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更没有安全感。例如克隆和人体基因改造,二者发展下去很有可能挑战人伦底线,这引起了世界强烈的不安全感,以至于其发展被全面禁止。再如转基因工程,很多生物学家表示它可能有着基因污染等巨大而难以控制的潜在危险,而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确切的证据能证明它完全无害,这种不确定且难以控制的危险使人们更加没有安全感。再比如人工智能的出现,对人类智慧造成了巨大的危险,发展下去有着替代人类的可能,这种不确定性使得人们更加没有安全感。
站在新时代的开端,我们看到科学发展确实给人们带来切实的便利,但同时科学发展也给人们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例如农药的滥用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现和剧增。今天我们不是要谴责科学、禁止科学发展,而是要揭露科学发展下人类强烈的不安,并借此警示人类发展科学要更加慎重。
谢谢!
第三篇:科学越发展,人类越有安全感
科学越发展,人类越有安全感
谢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开宗明义,科学是指通过对各种知识的细化分类研究而形成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等。科学的发展是指科学体系不断拓展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从古至今、从现代到未来的连续过程。安全感指人在生活中因为相信威胁和风险可控而体验到稳定、安适的主观感受。今天我们讨论“人类是否越有安全感”标准应该为科学的发展是否使得人类对周遭威胁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增强。我方认为,科学越发展,人类越有安全感。下面我方将从两个方面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科学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人的对威胁的认识水平,从而减少愚昧无知给人们带来的恐慌。从古至今,人们在面对无法解释的事物时,往往会倾向于将其归结于鬼神显灵等超自然现象。地震、旱涝、日蚀、彗星,在古代人眼中都是上天神灵对人的警示与惩罚,他们除了虔诚地祈祷和惶恐地承受以外别无他法。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可以用科学原理解释的现象越来越多,观念更新的人们从鬼神迷信中解放出来,科学提供的规律让人们开始发现自然灾害的可控性和人类自身的能动性。诚然,在目前的科学水平下,仍有一些威胁不能得到准确的预测和有效的控制,但科学的发展使人们对世界的认知加深,对自身控制力的自信心增强,从而获得更加安全的主观感受。
第二,科学的发展可以促进人类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消除人们生存和发展中的威胁。生存得到保障是人安全感最基础的来源,但在科学发展水平低下的过去,温饱问题、疾病瘟疫、自然灾害都可以轻易夺取人的生命,人们生活在随时可能丧失生命、失去亲人的阴影之中。如今,科学的发展解决了亿万人的温饱,攻克了曾经的不治之症,增强了人们抵御灾害的能力,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问题因为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变为可控因素。同时,科学通过促进生产力的提升为人类生活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保障,人们不仅不用担心现实的吃穿用度,更可以对未来可能面对的威胁做好充分的准备。
可见,科学的发展既能在主观感受上减轻人们对世界无知的恐惧,又能在客观上帮助人类更好地应对威胁,从而起到增强人们稳定感和可控感的作用。综上,我方坚持认为“科学越发展,人类越有安全感”。
第四篇:越人歌现代诗歌
潺潺江水
映着明亮的残光
是哪位君子
伴着水月
舟子摆桨
远方的月歌
山的临岸
又是哪位梦人
晚风泛起的涟漪
如是我的心跳
我轻声的歌唱
怕惊了梦中的悠长
江里映着你的模样
和我的船桨
我慢慢的靠近
你的身影烙在了我心上
晚风轻了
江水静了
你慢慢的走进船头
走进我的心里
华美的矜带
娟秀的发束
优雅的谈吐
你的举止让我心动
我唱着家乡的曲歌
摇着船桨
在晚风飘摇
月华静好中浅唱
水花因歌绽放
江雾因歌褪场
我倾慕你
只有你不知情
鱼儿因歌跳跃
星辰因歌闪烁
我仰慕你
只有你不知情
晚风因歌婉转
江水因歌恬淡
我爱慕你
只有你不知情
传世恋歌兮不绵绝
倾心睐君兮难停歇
月作青灯江为蜡
持桨愿将此生借
第五篇:越人歌赏析
篇1:越人歌赏析
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赏析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著名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如《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虽则佩,能不我知”,《小雅小弁》“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即是。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然“山”句为“A有B兮B有C”句式,“沅”句为“A有B兮C有D”句式,亦有不同),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篇2: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译文: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驾着小舟在长江上漂。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竟然能与王子在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的起啊!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甚至责骂我。
我的心里如此的紧张而停止不住,因为我知道他居然是王子!
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树枝,
可是我的心底这么喜欢王子啊,王子却不知。
今夜是什么夜晚啊,我能操桨于此洲流;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有幸能与王子同舟。
含羞怀情啊,不顾诟骂羞耻,
心里多么痴迷不止啊,盼见王子。
山有树啊树有枝,心里爱慕着您呀您却不知。
故事: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中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选自《先秦诗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1版)
故事讲的是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河边。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喜,于是上前行礼,想要握他的手。襄成君忿其越礼之举,不予理睬。于是庄辛洗了手,给襄成君讲述了楚国鄂君的故事:
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便有了《越人歌》之词。鄂君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庄辛进而问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襄成君当真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手递给了他。
篇3: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译文: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驾着小舟在长江上漂。
今天是什么样的日子啊,我竟然能与王子在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的起啊!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甚至责骂我。
我的心里如此的紧张而停止不住,因为我知道他居然是王子!
山上有树木,而树上有树枝,
可是我的心底这么喜欢王子啊,王子却不知。
今夜是什么夜晚啊,我能操桨于此洲流;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我有幸能与王子同舟。
含羞怀情啊,不顾诟骂羞耻,
心里多么痴迷不止啊,盼见王子。
山有树啊树有枝,心里爱慕着您呀您却不知。
故事: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就是上面的歌谣。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中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选自《先秦诗文精华》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1版)
故事讲的是楚国襄成君册封受爵那天,身着华服伫立河边。楚大夫庄辛经过,见了他心中欢喜,于是上前行礼,想要握他的手。襄成君忿其越礼之举,不予理睬。于是庄辛洗了手,给襄成君讲述了楚国鄂君的故事:
鄂君子皙是楚王的弟弟,坐船出游,有爱慕他的越人船夫抱着船桨对他唱歌。歌声悠扬缠绵,委婉动听,打动了鄂君,当即让人翻译成楚语,这便有了《越人歌》之词。鄂君明白歌意后,非但没有生气,还走过去拥抱船夫,给他盖上绣花被,愿与之同床共寝。
庄辛进而问襄成君:鄂君身份高贵仍可以与越人船夫交欢尽意,我为何不可以握你的手呢?襄成君当真答应了他的请求,将手递给了他。
【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合集3篇)】
篇4:越人歌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越人歌
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译文:
今晚是怎样的晚上啊我驾着小舟在河上漫游。
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能够与王子同船泛舟。
承蒙王子看得起,不因为我是舟子的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
心绪纷乱不止啊,因为能够结识王子。
山上有树木啊树木有丫枝,心中喜欢着你啊你却不知道。
注释:
今夕何夕兮,搴(qiān)舟中流。
搴:拔。搴舟,犹言荡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所引作“舟”。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pī)好兮,不訾(zǐ)诟(gòu)耻。
被:同“披”,覆盖。訾:说坏话。诟耻:耻辱。
心几(jī)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几:同“机”。王子:此处指公子黑肱(?-前529年),字子皙,春秋时期楚国的王子,父亲楚共王。
悦:喜欢。
赏析:
据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春秋时代,楚王母弟鄂君子皙在河中游玩,钟鼓齐鸣。摇船者是位越人,趁乐声刚停,便抱双桨用越语唱了一支歌。原文汉字注音为“滥兮抃草滥予昌枑泽予昌州州州焉乎秦胥胥缦予乎昭澶秦逾渗惿随河湖”。
鄂君子皙听不懂,叫人翻译成楚语。译文为“今夕何夕兮,搴州中流。今夕何夕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鄂君子皙在听完译文后万分感动,与越人缠绵一夜,“行而拥之,举绣被而覆之”。
歌中唱出了越人对子皙的那种深沉真挚的爱恋之情,歌词声义双关,委婉动听。是我国最早的译诗,也是古代楚越文化交融的`结晶和见证。它对楚辞创作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其中“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一句最为经典,后来楚辞中的“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被认为是借鉴了其“兴”的修辞手法。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著名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悦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篇5:描写爱情的诗词《越人歌》赏析
《越人歌》
先秦·佚名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赏析】
抛开诗歌背后的故事,这也是一首美妙的情歌。灰姑娘(越女)相识了一位王子,一下子芳心暗许,忐忑不安之余又欣喜若狂,于是便唱出了这首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山上有木,木有枝丫,人人都知道,可是我对你的喜欢,你却不知道。你不懂我的言语,难道还看不懂我的眼神。
“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兴起下句“心悦君兮君不知”;即由自然界顺理成章的现象,引出毫无规律可言的情爱,因此流露出一种痛彻心扉的惋惜之情。暗恋有千般痛苦,敢于唱出来,就是一种解脱。相比之下古人更直白大胆,当感情郁积于心难以抑制时,就付诸于歌谣。这大概就是《毛诗序》所说的“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当你也这么喜欢一个人,又难以表达时,不妨引用这句,说不定还能收到不可思议的效果呢。
这两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意义相似,句式相仿,可以看出这首《越人歌》对楚辞的影响之大。
扩展阅读:文化背景
越人生活的江汉地区温热潮湿,雨量充沛,有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江河湖海,这样的地理环境使得古越人熟谙水性,“善于舟揖”、“利于水战”。《淮南子·原道训》说越人“陆事寡而水事众”,《汉书·严助传》说越人“处溪谷之间,篁竹之中,习于水斗,便于用舟”。越人善于使舟,并多次献舟于中原,帮助中原国家训练水兵。《竹书纪年》中有:周报王时“越王使公师隅来献舟三百”;《汉书·武帝纪》载:汉朝的楼船水师曾大量启用越人为将;《梁书·王僧辩传》记载:南北朝时,梁朝攻击侯景之部,船上“棹手皆越人,去来趣袭,捷过风电”。
《说苑·奉使》说:“(越人)剪发文身,烂然成章以像龙子者,将避水神也。”众所周知,越族的突出特征就是“断发文身”,越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也。”剪发、被发、断发即不同于中原民族的束发。而文身即在身上刺划各种纹样,“以避蛟龙之害”。越人因常与水打交道,难免发生意外,故相信水中有龙和信奉水神。他们担心龙伤害自己,便以其形文身,使彼视己为同类;为祈求神的保护,又信奉水神,并有祭祀水神之俗,而祭祀水神时又用船并将船饰以龙的形象(即所谓龙舟)。所以越人的文化图腾是龙蛇崇拜。
从语言上,汉语主要是由华夏族语而来。楚人与华夏的语言有别。汉语为单音节,楚语系多音节,语词多双音,如蟋蟀、蚊子、怂恿、扭泥等等,本是楚语,亦已变成汉语词汇。楚语有发语词“羌”等,有结语词“兮”、“些”等。但总的来讲,楚语和华夏语族操的汉语还属同一语言系统,而且楚国贵族阶层基本上都通晓华夏族通行的汉语。而越人的语言则是一种独立的语言系统,不光与汉语不同,和楚语也有很大差异。
越人的语言被中原华夏族称为“鴃舌鸟语”。汉语为一字一音的孤立语,越语则为一字数音的胶着语。越人不仅与华夏人不能通话,就是与近邻楚人也很难通话,所谓“鸟声禽呼,言语不同。”在西汉时成书的《淮南子·修务训》中还记载了越人语言的语音特点:“胡人有知利者,而人谓之駤。越人有重迟者,而人谓之訬,以多者名之。”高诱注云:“訬,轻利急,亦以多者言。訬,善誃者谓之訬”。这说明越人语言多数是轻利急速,故虽偶然有说话重迟的人而外族人仍称为訬,这可能同越语发音习惯有关,所以多数人以訬著称。可见,越语是独立的一个语音系统。
楚国吞并越国后,通楚、越双语的人在两个民族中逐渐增多,但楚国上层贵族还是流行中原华夏语音,而越族一般平民,比如横楫逐波的舟子,有些也还只操自己的语言——越语。反正翻译人才比比皆是,沟通不成问题。子晰在船上表示听不懂越语,便能有如探囊取物立马召来了翻译,说明其地同时能操楚、越两族语言的人不少。这是楚、越两族人民相杂而居,日常生活频繁需要的结果。
扩展阅读:词句鉴赏
起首两句“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洲”,当从《北堂书钞》卷一O六引作“舟”。“搴洲中流”即在河中荡舟之意。这是记事,记叙了这天晚上荡舟河中,又有幸能与王子同舟这样一件事。在这里,诗人用了十分情感化的“今夕何夕兮”、“今日何日兮”的句式。“今夕”、“今日”本来已经是很明确的时间概念,还要重复追问“今夕何夕”、“今日何日”,这表明诗人内心的激动无比,意绪已不复平静有序而变得紊乱无序,难以控抑。这种句式及其变化以后常为诗人所取用,的如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的末两句“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进入诗的中间两句行文用字和章法都明显地由相对平易转为比较艰涩了。这是诗人在非常感情化的叙事完毕之后转入了理性地对自己的心情进行描述。“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顽而不绝兮得知王子”,是说我十分惭愧承蒙王子您的错爱,王子的知遇之恩令我心绪荡漾。
最后两句是诗人在非常情感化的叙事和理性描述自己心情之后的情感抒发,此时的诗人已经将激动紊乱的意绪梳平,因此这种情感抒发十分艺术化,用字平易而意蕴深长,余韵袅袅。“山有木兮木有枝”是一个比兴句,既以“山有木”、“木有枝”兴起下面一句的“心说君”、“君不知”,又以“枝”谐音比喻“知”。在自然界,山上有树树上有枝,顺理成章;但在人间社会,自己对别人的感情深浅归根到底却只有自己知道,许多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对别人的感情难以完全表达,因此越人唱出了这样的歌词。而借“枝”与“知”的谐音双关关系做文章的比兴手法,也是《诗经》所惯用的。如《卫风·芄兰》“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小雅·小弁》“譬彼坏木,疾用无枝;心之忧矣,宁莫之知”,即是。这种谐音双关对后代的诗歌如南朝乐府民歌《子夜歌》等恐怕不无影响。而“山有木兮木有枝,心说君兮君不知”二句,与《九歌·湘夫人》中“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二句相仿佛(然“山”句为“A有B兮B有C”句式,“沅”句为“A有B兮C有D”句式,亦有不同),也可见出此楚译《越人歌》深受楚声的影响。虽然今人所读到的《越人歌》是翻译作品,但仍可这样说:《越人歌》的艺术成就表明,两千多年前,古越族的文学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