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5-8答案(共5篇)

时间:2019-05-14 05:5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语5-8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语5-8答案》。

第一篇:论语5-8答案

《论语》5-8答案

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论语•泰伯》导练08

一、1.战战兢兢: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如履薄冰: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2.犯而不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有学问,知识很充实却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3.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程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死而后已:已:停止 全词解释:到死之后(承担的责任)才停止,形容为了完成一种责任、使命或任务而奋斗终生。

4.笃信好学: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的国家。

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6.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六尺”形容个子未长高;孤:死去父亲的小孩。指没有成年的孤儿。7.六尺之孤:百里之命: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二、1.(1)礼是行为规范,有中和、节制的作用。孔子认为,如果没有礼的节制,再好的美德也会变味。如恭敬是美德,但一味打躬作揖,就会疲劳;谨慎是美德,但一味谨慎小心,就会胆小怕事;勇敢是美德,但一味好勇斗狠,就会发生祸乱;直率是美德,但一味心直口快,就会流于偏激。

(2)君子的德行具有示范作用,可以成为社会的楷模,影响百姓的德行和社会的风气。比如君子对自己的亲人感情深厚,老百姓就会日近于仁;不抛弃自己的熟人,老百姓就不会人情淡薄。就好比风中之草一样,风过处,草必倒伏。

2.大病之后,死里逃生,曾子庆幸身体的完好无损,更加领悟到孝心的可贵。同时明白君子的要务在于修身,要善于控制感情的流露,要有一脸正气,说话要得体,至于具体的礼仪事情,可以由专职人员主持。3.因为当一个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君子应该出来施惠于民,如果一事无成,是无能的表现,是耻辱;当一个国家政治昏暗的时候,一个人如果既富且贵,则必是同流合污、巧取豪夺的结果,这也是耻辱,故君子无道则隐。

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导练07《论语•述而篇》

一、1.述而不作:只阐述他人学说而不加自己的创见。2.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3.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4.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5.发愤忘食:比喻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乐以忘忧:因快乐而忘掉了忧愁。

二、1.品德不修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这些都是我的忧虑啊。2.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3.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即使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干,如果求它不到,还是干我所喜欢的罢。4.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去追求得来的人。5.奢侈豪华就显得骄傲,省俭朴素就显得寒伧。与其骄傲,宁可寒伧。6.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三、1.(1)暴虎冯河:空手打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表达的是参与社会,实践理想,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是说如果道无法实行,将乘上木筏漂流到海外去;“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说使用我,就去努力实践,不使用我,就隐居起来。前后向比较,人生态度似乎有矛盾,但实际并不矛盾,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正是儒家的追求。

(3)子路的性格比较勇敢、刚烈、直率,有实践的能力,但又失之莽撞、粗疏,褒扬他,是肯定他遇事敢作敢为;贬低他,是希望他能内敛有谋。对子路的态度,表明孔子的知人之明。

2.卫君父子争位,与古代伯夷、叔齐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比。孔子赞扬伯夷、叔齐的“礼让为国”,自然不赞成卫君父子争位,由此可见子贡的聪明,也可见出孔子以仁为本、约之以礼的态度。

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导练06《论语•雍也篇》

三、(一)1原宪虽贫困潦倒,但却能断然拒绝孔子的给予,认为,“贫”是物质上的匮乏,“病”是精神、理想上的问题,二者有本质的区别。充分体现了穷困而不失其志的高贵精神。

这两章都是讲到接济问题。他认为子华很阔绰,根本用不着接济,真正应该接济的是原宪。②这体现

2、①了孔子“仁者,爱人”思想,但他注意把握分寸,做到适度而为,也就是与其给富人“锦上添花”不如给穷人“雪中送炭”。

(二)1、此处描写自然的“天”,以其高大巍峨作喻,以此来突显舜、禹无为而治,心系苍生,不将天下据为私有的崇高品质。

孔子说,如果自己做了不正当的事情,会遭到上天的惩罚,可见天具有惩罚人的力量;孔子又说,上

2、①天有能力决定要不要毁灭周代的文化,可见天具有主宰人祸福的力量。②孔子在遭人误解、身处困厄的时候,感觉到人力的局限性,承认“天命“,提出要对”天命“心存敬畏之心。

(三)、1.颜回这个人,他的内心可以长时间不违背仁德,其余的学生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好学,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大智若愚,在老师启发的基础上不断反省,获得新的见解。②2.①他在生活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安贫乐道,在道德修养方面则不断追求,达到了“仁”的境界。

(四)、1、鬼神观念在西周时已经较殷商时期有所减弱,但依然有着重要影响。但孔子认为鬼神之说虚无缥缈,不合事理,但又难以从理论上给予证明,因此对这个问题基本上是存而不论,尽量少去直接讨论,而是把注意力转向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所以不对子路的问题正面回答。

2、不矛盾。孔子“敬鬼神而远之”,并不过多提及鬼神之事。“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是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内心虔诚。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厦门一中高一文化经典导练05《论语•公冶长篇》

一、安老怀少 翻译:使老人们生活安定,朋友们互相信任,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和爱护。①不耻下问 翻译:子贡向孔子请教:“孔文子为什么谥号叫做„文‟呢?孔子回答说:“因为他聪明而又喜欢②学习,遇见比自己差的人,也肯于向他虚心求教,不以为耻辱,所以他的谥号叫做„文‟。

斐然成章 翻译: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心气骄傲,而行为粗简,文采都有较高的成就。我不知道③应该怎样教导他们。

闻一知十 翻译:颜回听到一件事可以推测知道十件事,我知道一件事只能推测出两件事。④朽木不雕 翻译: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不能再雕刻什么了,粪土的墙壁不能再粉刷了。⑤对于宰予这个人,何必再去谴责他呢?

喜怒不形于色 翻译: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三次担任宰相,没有表现出高兴的神情;三次被罢免,⑥也没有表现出愤怒的神色。每次罢免时一定把自己旧日的一切政令公务都告诉新任宰相。

三思而后行 翻译:季文子要三次考虑后才做某一件事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⑦“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愚不可及 翻译:宁武子,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就聪明;当国家昏庸无道时,他就装愚蠢。他的那种聪⑧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装愚,别人可就赶不上了。

二、简答题

(1)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1、(2)孔子的志向是让老者得以安养,让朋友以诚相待,让少者得到关爱。较于子路、颜渊之志,子路重朋友之义,颜渊重自我修养,孔子则自然流露出造福他人、各得其所的仁者之怀,境界最高。(1)①交友要坦诚以待;②交友要平等以待。

2、(2)孔子认为,对朋友的过失要忠言相劝,善意引导;如果对方不接受,就不再和他交朋友,以免自取其辱。这种交友既讲究诚实,又讲究适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体现了中庸权变的思想。(1)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报怨。

3、“反求诸己”就是事情做不成功,遇到挫折和困难,或者人际关系处得不好,就要自我反省。孔、孟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仁德,应该多从自身努力,从内部去建构,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有所成。

4、子文的行为可谓尽职尽责,陈文子的行为可谓清洁自爱,不同流合污,但这是个人修养。而“仁”则是“爱人”,要推己及人,施惠于人,布德泽于天下万物。在这一点上,子文与陈文子尚有差距。

5、宁武子在国家有道的时候,就聪明;当国家无道的时候,就装傻。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选择基本持肯定态度,认为他的装傻的功夫,别人很难赶上。宁武子式的明哲保身,在某些时候可能是明智的策略,但并非完全可以仿效。当黑暗来临时,如果我们一齐装傻,时间一长,就可能由装傻变为真傻,变成愚民。

第二篇:论语课后答案

《论语》课后练习精讲

一、《为政以德》

1、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 答:两者没有矛盾,反映出孔子治国思想的两层意思。他主张为政以“德”,就要保证百姓 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求,这是基础,所以提倡“富之”;但他又主张治国以“礼”,就要 重视“教化”,使百姓能遵守“礼”,就要提倡百姓有一种精神力量,所以他又很重视人的 基本准则,如“信”、“仁”等,甚至把它看作比生命还重要。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如果光 满足物质要求,与动物无异?

2、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答: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这个国家失去信仰以后的崩溃和涣散。这是孔子的一种政治理念,他认为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

3.依据《季氏将伐颛臾》(16.1)文意,回答下列问题。

孔子说“均无贫”,这个“均”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意思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答:“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无贫”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贫富”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实在劫富济贫,强烈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因此,朱熹对“均无贫”这个“均”字的理解应该是符合孔子原意的。

二、《克己复礼》

1.在孔子看来,礼和仁的关系是什么?

答:在孔子看来,“礼”,是一种制度、规范,而“仁”则是“礼”的基础和体现。对统治者来说,要实行“仁政”;对个人来说,要以“仁”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和准则。离开了“仁”,也无所谓“礼”了。仁是礼的内核(3.3);礼是仁的外在表现,仁是礼的目的(12.1);礼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仁是礼指导下的仁,是以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1.2)(2.8)(17.21)2.宋儒说“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的愿意有什么不同?

答:(1)孔子说“克已复礼”指的是约束自己的言行、欲望,使自己的言行、欲望符合社会规范,不出格,以达到“仁”。“存天理,灭人欲”则将“克已复礼”推向极端,无视人的正当需求,无视人的存在。(2)“君君臣臣”强调君要像君,臣要像臣,即言行要符合身份,对两方面都提出了要求。而宋儒将将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了,强调臣、子对君、父的绝对服从。

三、《知其不可而为之》

1.对陈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答:(1)“沐浴”即戒斋,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2)“不敢不告” 既说明孔子在齐国虽然得不到重用,但仍以一位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也说明孔子对周礼的虔诚。“反复”则体现了孔子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理和无可奈何的心情。

2.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举例说明这种精神在历史上的影响。

答: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了他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和牺牲精神,体现了孔子以天下为已任,“匹夫兴亡,天下有责”的伟大抱负,他的这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悲壮色彩的精神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利益、民族兴亡前仆后继,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战国时的屈原,面对佞臣当道的楚国,两次遭遇流放,但仍尽心竭力,为楚国的振兴“上下求索”;南宋的文天祥,在风雨飘摇之中,仍一心牵挂大厦已崩的南宋王朝,九死一生而不悔,慷慨悲歌:“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死不休。”;清末谭嗣同,变法失败,为激励后人,明知危险却毫不退缩,振臂高唱:“有心杀贼,无力回开。”

四、《仁者爱人》

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肯定 其为“仁者”。由此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孔子主张“杀身成仁”,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死,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平定天下,使人民免遭异族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标准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而不是只讲求小节小信。孔子肯定的是管仲的大节大信,忽视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通达权变。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存在矛盾之处。

×2.不要求掌握

3.有人评论15。42“师冕见”一章说:“说得极平实极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把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下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的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本章生动得益于具体而细微的记述。从“及阶”到“及席”,再到“皆坐”,每一个环节都详细地记述了孔子的表现,这种记述上的不厌其详,真切地反映了孔子对盲人关心的无微不至。如果去掉这些细节描写,采用概括性陈述,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了。

五、《君子之风》

1.7.16、7.19两章中,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的思想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答:(1)7.16章把高尚的情情寓于相互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着发自内心的快乐。同时又运用了一个比喻,形象地表达自己坚持道义的坚定信念。

7.19以戏谑的口吻,运用夸张手法,生动地阐明自己以追求道义为乐的心境。你赞同孔子关于君子与小人的论述吗?你怎样看待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

(2)“浮云”可使人联想到多种比喻义:浮云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如过往云烟;云高高在上,高不可及,喻宝贵与已无关;浮云至轻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2.评价孔子的义利观

答:从“君子义以为质”“君子喻于义”等可以看出,孔子的价值观以“重义崇德”为特色,但孔子并不排斥功、利,只是主张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对义和利的态度,君子见利思义,小人见利忘义。

六、《周而不比》 1.略

2.结合实际,你认为“周而不比”有那些表现?

答:(1)能与大多数人友好相处,与大多数人联合,为公共利益、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而团结一致。(2)真诚交往,顾全大局,而耻于和少数人拉帮结派、相互勾结。2.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4.26)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12.23)这两章的要义是否相同?请具体回答。

答:相同,都是阐述孔子的交友观:适度,才能与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仅对君主和朋友不能反复劝告,对任何人都是如此。比如对父母、对子女、对爱人、对熟人、对路人。孔子说“事父母几谏”,也就是说只能委婉地劝告,父母不听就暂时算了,等以后父母高兴的时候再择机劝告;若一味猛批父母,那父母面子如何过得去?对子女也是如此,做父母的教训子女不能过了火,否则就会导致其逆反之心顿起,更加不听父母的话了。

3.说说这一课中的交友格言。答:(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3)以直报怨,以德报怨

(4)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忠告善导,不可由止

七、《诲人不倦》

1.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答:(1)前者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观点。后者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观点。

(2)从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来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前一种观点。2.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答:首先是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论语》中有许多例子,集中体现在11.22章中孔子对待子路、冉有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中。

3.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答:(1)孔子的“述”指的是对古代礼乐制度、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作”指的是发挥和创新。这与孔子主张克已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的保守政治观念有关。

(2)这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述”是继承,但时代在变化,如果光有继承,没有创新,这种文化趋向僵化,就不适应时代,因此我们倡导既要“述”,更要“作”。【补充习题】

1.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17.2)请阐述此章的要义。答: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要重视教育和学习对人的作用。2.子曰:“有教无类。”(15.39)

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请简要阐述。

答: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思是说这个人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再教他了。这与“有教无类”是否矛盾?请简述理由。

不矛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教育方式方法而言的,孔子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

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而“有教无类”是教育对象而言的,是指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富有与贫困,不分聪慧与笨拙,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不分等级,不分地域,一视同仁,同等对待,这一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4.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1.15)划线处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比喻。像切,像磋,像琢,像磨。切磋琢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后来引申为学问上的研究、探讨。指共同研究学习,互相取长补短。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

八、《高山仰止》

1.通过本课所学,我们可以看出孔子的学生对孔子怀有怎样的情感?请举例说明。爱生如子。如颜渊死后,孔子“哭之恸”,伯牛染疾病后,孔子“自牖执其手”等。2.本课多次出现叠句,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如“天丧予!天丧予!”表现了孔子在失去他最爱的学生后的极度伤痛,从而七天了孔子这一有血有肉的良师形象。

九、《沂水春风》

1.请你谈谈对“沂水春风”图的理解?

曾晳的说法体现了“礼治”的最高理想。曾皙所言勾勒了一幅童子、冠者风咏而乐的图画。孔子的太平社会就是行仁复礼恢复西周以来君臣有序的等级制度,建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和谐社会。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教导子弟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三子者言志,或言使有勇,或言使足民,或言为小相,都非常契合孔子实现理想的现实步骤,曾皙则用非常明丽图景表达了这一志向。

曾晳的说法体现了归隐的人生境界。孔子一方面主张积极从政,另一方面,在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情况下又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表示想要放弃追求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此次谈话时孔子已经60多岁,孔子一生奔走列国,四处碰壁,最后只得回到鲁国讲学授徒著书立说。晚年的孔子对世道看得已经很清楚了,他决意不再求仕。而孔子之所以赞赏曾皙所言之“志”的关键就在于曾皙所说正合于“天下无道则隐”。曾晳的无意用世之言引起了孔子的深深共鸣。

2.抓住文章的言语、神情描写,简要分析各人的性格特点?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直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曾皙:从容不迫,逍遥洒脱。

十、读《中庸之道》,回答下列问题。

1.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周而不比”“群而不党”“求也退,故进之。”

2.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如前所述,孔子鄙视那种善恶不分、含糊苟且、两头讨好,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尽心章句下》)的折衷主义者,称之为“乡愿”,贬之曰“乡愿,德之贼也”。与“乡愿”迥异,中庸之道反对折衷主义者的“同而不和”,赞成“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3.“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在对待社会问题时要依据道德原则保持中立态度,考虑问题全面,不走极端,对人宽容大度,这样可以使人与人之间关系保持稳定,有利于社会安定。把它看成“折中主义”是不妥当的。因为,全面看《论语》中关于“中庸”、“和”的论述,可知孔子还提倡“和而不同”(在保持稳定下允许不同意见),反对“同而不和”(表面上强求统一),反对无“是非”原则的“乡原”等。

第三篇:论语翻译答案

一、弟子问仁

1.子贡道:“假如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很好,怎么样?可以说是仁道了吗?”孔子道:“哪里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道了!尧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哩!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2.颜渊问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一旦这样做到了,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是仁人。实践仁德,全凭自己,还凭别人吗?”

颜渊道:“请问行动的纲领。”孔子道:“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道:“我虽然迟钝,也要实行您的话。”

3.仲弓问仁德。孔子道:“出门(工作)好像要去接待贵宾,役使百姓好像去承当大祀典,(都得严肃认真,小心谨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就不强加于别人。在工作岗位上不对工作有怨恨,就是不在工作岗位上也没有怨恨。”

二、立身处世 1.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2.曾子说:“可以把幼小的孤儿和国家的命脉都交付给他,面临安危存亡的紧要关头,却不动摇屈服——这种人,是君子人吗?是君子人啊。” 3.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又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以实现仁德于天下为己任,不也沉重吗?到死方休,不也遥远吗?” 4.孔子说:“年少的人是可怕的,怎能断定他的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一个人到了四、五十岁还没有什么名望,也就不值得惧怕了。” 5.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6.孔子说:“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三、发奋进取 1.2.孔子说:“早晨得知真理,要我当晚死去,都可以。”

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该想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3.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烂了的木头雕刻不得,粪土似的墙壁粉刷不得;对于宰予么,责备什么呀。”又说:“最初,我对人家,听到他的话就相信他的行为;今天,我对人家,听到了他的话,却要考察他的行为。从宰予的事件以后,我改变了态度。”

4.叶公向子路问孔子为人怎么样,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道:“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的为人,用功便忘记吃饭,快乐便忘记忧愁,不晓得衰老会要来到,如此罢了。”

5.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要再加一筐土便成山了,如果懒得做下去,这是我自己停止的。又好比在平地上堆土成山,纵是刚刚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努力前进,还是要自己坚持呵!”

四、知其不可而为之 1.楚国的狂人接舆一面走过孔子的车子,一面唱着歌,道:“凤凰呀,凤凰呀!为什么这么倒霉?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追得上(不再着迷)。算了吧,算了吧!现在的执政诸公危乎其危!”

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了,孔子、没法同他谈。

五、君子三戒

1.子禽向子贡问道:“他老人家一到哪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道:“他老人家是靠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来取得的。他老人家获得的方法,和别人获得的方法,不相同吧?”

2.孔子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抛掉它,君子不摆脱。君子抛弃了仁德,就是在仓促匆忙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3.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迷恋女色;等到壮大了,血气正旺盛,便要警戒,莫好胜喜斗;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便要警戒,莫贪求无厌。”

六、乐在其中

1.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孔子说:“(对于任何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孔子说:“聪明人乐于水,仁人乐于山。聪明人活动,仁人沉静。聪明人快乐,仁人长寿。” 4.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我看来好像浮云。”

七、行己有耻

1.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顺,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藏着怨恨,表面上却同他要好,这种行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2.孔子对颜渊道:“用我呢,就干起来;不用呢,就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这样吧。”

子路道:“您若率领军队,找谁共事?” 孔子道:“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去渡河,这样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共事的。(我所找他共事的,)一定是面临任务便恐惧谨慎,善于谋略而能完成的人哩。”

3.曾子说:“有能力却向无能力的人请教,知识丰富却向知识缺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像没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纵被欺侮,也不计较——从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曾这样做了。”

4.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祸乱的国家。天下太平,就出来工作;不太平,就隐居。政治清明,自己贫贱,是耻辱;政治黑暗,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5.孔子说:“说得多,做得少,君子以为耻。”

八、君子坦荡荡

1.孔子说:“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想吐;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

2.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3.

孔子说:“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4.孔子说:“君子所行的三件事,我一件也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虑,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惧怕。”子贡道:“这正是他老人家对自己的叙述哩。”

5.有人对孔子说:“拿恩惠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道:“拿什么来酬答恩惠呢?拿公平正直来回答怨恨,拿恩惠来酬答恩惠。”

6.子贡说:“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九、言而有信

1.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2.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3.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恒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

十、交友之道

1.孔子说:“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读书,所学的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2.孔子说:“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3.孔子说:“有益的快乐三种,有害的快乐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荒淫为快乐,便有害了。”

十一、行而有礼 1.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就一般礼仪说,与其铺张浪费,宁可朴素简约;就丧礼说,与其仪文周到,宁可过度悲哀。” 2.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来加以约束,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3.叶公告诉孔子道:“我那里有个坦白直率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便告发。”孔子道:“我们那里坦白直率的人和你们的不同: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这里面。”

4.原壤两腿像八字一样张开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骂道:“你幼小时候不懂礼节,长大了毫无贡献,老了还白吃粮食,真是个害人精。”说完,用拐杖敲了敲他的小腿。

十二、君臣父子 1.孔子说:“当他父亲活着,(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他父亲死了,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改变,可以说做到孝了。”

2.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3.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4.子夏问孝道。孔子道:“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吗?”

5.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

十三、敏而好学

1.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谥他为‘文’?”孔子道:“他聪敏灵活,爱好学问,又谦虚下问,不以为耻,所以用‘文’字做他的谥号。”

2.孔子说:“品德不培养,学问不讲习,听到义在那里,却不能亲身赴之,有缺点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忧虑哩!” 3.孔子说:“做学问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生怕丢掉了。”

4.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两个人,谁强一些?”孔子道:“师呢,有些过分,商呢,有些赶不上。”子贡道:“那么,师强一些吗?”孔子道:“过分和赶不上同样不好。” 5.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所已能的,可以说是好学的。”

十四、切问而近思

1.孔子说:“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观察他为达到一定目的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了解他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那么,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这个人怎样隐藏得住呢?”

2.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3.孔子说:“(把所见所闻的)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4.子贡问怎样去培养仁德。孔子道:“工人要搞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搞好他的工具。我们住在一个国家,就要敬奉那些大官中的贤人,结交那些士人中的仁人。” 5.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中间了。”

十五、君子博学

1.孔子说:“让我多活几年,到五十岁时候去学习易经,便可以没有大过错了。”

2.孔子不谈怪异、勇力、叛乱和鬼神。

3.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信实。4.卫国的公孙朝向子贡问道:“孔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子贡道:“周文王武王之道,并没有失传,散在人间。贤能的人便抓住大处,不贤能的人就只抓些末节。没有地方没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师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专门的传授呢?”

十六、不学诗无以言 1.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2.鲁哀公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答道:“有一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失。不幸短命死了,现在再没有这样的人了,再也没有听过好学的人了。” 3.孔子到了(子游做县长的)武城,听到了弹琴瑟唱诗歌的声音。孔子微微笑着,说道:“宰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治理这个小地方,用得着教育吗?)”

子游答道:“以前我听老师说过,做官的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老百姓学习了,就容易听指挥,听使唤。(教育总是有用的。)”

孔子便向学生们道:“你们啊,言偃这话是正确的。我刚才那句话不过同他开玩笑罢了。”

4.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研究诗?读诗,可以培养联想力,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锻炼合群性,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呢,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呢,可以用来服事君上,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5.孔子对伯鱼说道:“你研究过周南和召南了吗?人假若不研究周南和召南,那会像正面对着墙壁而站着吧。”

第四篇:《论语》课后练习答案举要

《论语》课后练习答案要点

第一课:《为政以德》(P5)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

探究二:孔子说“均无贫”这个是否和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口号“等贵贱,均贫富”的均相同?

“均无贫”与“均贫富”含义不同。均贫富是站在穷人即“贫”的立场上提出的重新分配社会财富的纲领,而均无贫则是孔子站在统治者即“富”的立场上提出的调和阶级矛盾的主张。“均贫富”实际含义在劫富济贫,强烈维护等级制度,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孔子不可能具有这种思想。

探究三:你认为“政”和“德”、“刑”和“礼”主要区别在哪里?

政与刑是用法令规定人们不能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惩罚。德与礼是从精神上鼓励人们应该做什么,主要实施手段是教育熏陶。第二课:《克己复礼》(P10)

探究一:在孔子看来,礼和仁是什么关系?试结合课文有关章节,谈谈你的理解。

课文最后两章说明,礼并不只有钟鼓玉帛等外在形式,还有决定、支配这些形式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仁。另一方面,孔子又认为礼是仁的目的和外在表现(12.1章)。1.2章用孝悌把仁和礼统一起来,所谓孝悌,就是尊尊亲亲,是在宗法制度下的亲情,又反过来为巩固宗法制度服务。这样,孔子的礼就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礼,不但讲制度、讲规范,还要讲带着仁爱之心去执行这些规范(2.8章,17.21章);孔子的仁是礼指导之下的仁,是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为前提和目的的仁爱,不是无差别的兼爱、博爱。探究二:宋儒说克己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和孔子原意有什么不同? 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孔子在他处曾说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话。所以,在孔子看来,臣不臣、子不子的现象固然不能允许,君不君、父不父也同样应该反对。当然,孔子从维护周礼着眼,强调的是臣下和子女的义务一面。后世的“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则把君臣父子的关系片面化,把君权和父权绝对化,只讲臣子的义务,不讲君父的责任。这种极端化的主张,把封建专制制度推向了极致。

探究三:“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见周公”都是主谓倒装句。这种倒装句方式表达了孔子怎样的心情?《论语》里类似的倒装句还有不少,比较一下现实生活中书面语言和口语中倒装句使用频度的区别,说说这种现象反映了《论语》怎样的语体特点。

倒装句改变常规语序,语义上突出前臵部分。在“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这两句中,突出的是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出孔子在年老体衰和四处碰壁后的悲凉心情,也体现了孔子的感叹之深,反映出孔子对西周政治的梦寐以求、无限思慕。倒装句在口语中使用的远较书面语为多,《论语》中大量倒装句的使用,反映了该书的口语化特点。第四课:《知其不可而为之》(P21)

探究一:对陈成子弑君一事,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说自己“不敢不告”?这反映了孔子怎样的心情?

“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情的重视。参见课文有关注释。“不敢不告”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政治责任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对鲁国君臣实现自己的要求原本就没有抱多大希望,孔子的举动带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味。反复申说“不敢不告”,反映了孔子无可奈何的心情。探究二:你对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有什么看法?

反映了追求理想的执著精神和牺牲精神(献身精神)。但对这种精神要具体分析。

首先:“为”的事情是否正义,如果是正义事业,能够以“知其不可而为之” 的精神从事,在精神境界上达到常人罕至的高度,其理想主义的光芒照耀着人类精神的大道,对群众的动员作用和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

其次,从斗争策略说,要重视保存和积蓄力量,不应做无谓的牺牲。第五课:《仁者爱人》(P25)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为“仁者”。孔子为什么说管仲是一个仁者?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奴役。表明孔子的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即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是讲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知上能知权达变。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矛盾之处。

探讨二:同是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探究三:有人评论15·42章孔子对待盲人乐师的叙述“说得极平实浅易”,“活画出一个相师仪节来了”(牛运震《论语随笔》)。说说这一章是运用什么方法使人物生动可感的。如果这一章换成“孔子对盲人充满同情心,走路时提醒他注意脚下,坐后向他逐一介绍在座的人”之类说法,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得益于具体细微的记述,如果去掉,文章就没有这样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第六课:《君子之风》(P30)

探究一:孔子是怎样形象地表述自己安贫乐道和乐以忘忧的心境的?你怎样理解“浮云”的比喻义?

形象地表述孔子的心境,可以7.16章和7.19章为例。

7.16章把高尚的情怀寓于朴素的叙述之中,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饭 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看似平淡的短短十个字,把清苦的生活说得富有情味,确实是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于我如浮云”把自己坚持道义的信念表示得十分坚定。

浮云可使人联想起多种比喻义,如:(1)聚散无常,喻富贵短暂,犹今天所说过眼云烟;(2)云在天上,高不可及,喻富贵与己无关;(3)浮云至清至淡,喻富贵无足轻重。

7.19章“女奚不曰”四个字,把孔子对安贫乐道生活态度的自我欣赏表现得非常传神。忘食、忘忧,说明自己得到的不是获得的高尚的快乐。而第三个忘:忘老(“不知老之将至”),更是把这种快乐推向新高峰、新境界。探究二:“鄙夫可与事君”章“其未得之也,患得之”一句,一般都解释为“患不得之”,但也有人认为“患得之”就是害怕得到的意思。如朱熹《论语精义》引吕氏曰:“惮于任事,故未得而患得;好利无厌,故既得患失。”你对这句话有没有新的理解?请联系实际作简要陈述。

现实生活中患得的情况并不少见。有的是比较了得到之后的付出和收获,认为不合算而患得;还有的是对得到以后的责任有畏难情绪,害怕不能胜任而患得。探究三:孔子说:“君子喻于义”,但只是“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并不反对正当的求利。韩非子则认为君臣父子之间只有利害关系,没有道义关系,彼此是“用计算之心以相待”的,都是为了追求各自的“大利”(见《韩非子·六反》)。而后来的儒家走向另一个极端,产生了讳言利、排斥利的倾向,如董仲舒就主张“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见《汉书·董仲舒传》)。试对这三种主张作简要评论。

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价值观,参考本课“相关链接”。

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第八课:《周而不比》(P40)探究一:《论语》由于文辞简约,有时会给理解造成困难,往往需要联系有关章节及《论语》以外的材料加以判断。如5·17章,“久而敬之”的“之”,所指代的对象就有两说,一说指晏子,一说是指晏子所交之人。请联系4·26章及12·23章,分析一下哪种说法更为合理。

“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讲的都是在与人交往中要保持适当距离,不可过分密切,否则就可能自取其辱,关系也难以持久。这也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意思。可见,能使别人长时间保持对自己的敬意,是一个人善于交往的表现,其中包含着交往方法、技巧的问题。因此,把“久而敬之”的“之”理解为晏子,更符合孔子的意愿。如果把“敬之”理解为尊敬别人,就成了交往态度问题,原文中的“善”字就没有了着落。

探究二:结合实际,说说你认为“周而不比”都应该有哪些表现。

此题意在使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发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探究三:选择《论语》中格言,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对这些格言的特点简要分析,并围绕“交友”(或其他话题),每人拟五条思想火花,在壁报上交流。

此题意在使学生初步了解格言的特点,进而加深对《论语》内容的理解。格言,就是含有劝诫和教育意义的固定的语句。内容上,它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可作为人们行为的准则;形式上,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而是根据内容的需要,一般较为精练,言简意赅。人们引用格言,目的主要在于对人提出规劝,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正确地理解、运用格言,可以逐步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第十一课:《诲人不倦》(P55)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看,他实际更倾向于哪种观点? “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 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是坚持反映论的。探究二:说说你对孔子因材施教的体会。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不同人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首先,孔子对学生的特点有深入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再是,孔子能够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品德和学业方面的教育培养。

探究三:孔子采取述而不作的态度,跟他的政治倾向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评价这种主张?

孔子的政治倾向比较保守,主张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礼乐制度,述而不作的主张与这种政治态度恰恰相应。所谓述,就是对古代礼乐以及反映这些礼乐的典籍进行整理、阐释和传授,而这正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恢复周礼的需要。对“述而不作”的主张可以从下面几点分析:

(1)在“述”与“作”的关系上,作是第一位的。只有在各领域内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创新,才能推动社会生产生活不断进步。因此,从总体来说,述而不作的主张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

(2)但另一方面,述又是作的基础。创新的前提是对前人成果的学习和吸收,离开这一点,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不可能获得成功。

(3)述不是对前人成果奉若神明,原封不动,而是根据时代要求和后来的认识对原有文化进行新的整理,在对资料的选择处理中渗透着整理者的观点和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述也是一种形式的作。第十二课《高山仰止》(P60)

探究一: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孔子师生之间关系和你周边的情况,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师生关系”为题,作2—3分钟的演讲。略

探究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亢直”。从本书的有关材料中,可以看出子路是怎样一个人?《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为什么显得较为丰满生动? 关于子路形象的材料,除本课有关章节外,课文中还有:二课13.3章,三课17.5章,17.7章,四课18.7章,五课5.26章,十三课11.26章,等等。分析子路形象时要把这些材料综合起来考虑。子路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是直率鲁莽而又争强好胜。他可以当面顶撞孔子,对孔子的言行表示不满,可以在听到表扬以后毫不掩饰地面露喜色,可以在众多的学生中抢着第一个回答问题……子路的形象所以丰满生动,是因为《论语》在记述时注意捕捉能够表现其性格的言论行动和神情态度。如:当面议论孔子“有是哉,子之迂也”,表现他的鲁莽直率;在听到孔子赞扬颜回时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表现他的争强好胜,等等。其中不少情节带有喜剧色彩,使读者增加了阅读趣味,也使子路的形象显得憨直可爱。

探究三:《论语》中多叠句,如“觚哉,觚哉”、“使乎,使乎”、“归与,归与”、“天厌之,天厌之”等。说说这些叠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以及这种句子形式与《论语》语体特点的关系。

叠句多为感叹句和祈使句,这类句子的重叠使用可进一步强化语气和感情色彩,就像诗歌的重章叠句,有一唱三叹之效。多用叠句也是《论语》口语化特点之一。

第十三课:《沂水春风》(P65)

探究一:孔子为什么对曾点的想法表示赞同?

(1)孔子虽然热衷于入世,但多次碰壁后心灰意冷,知道自己“道之不行”,有“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之叹。曾点的志向,表明他“知时而不求为政”,这与孔子此时的心情契合。

(2)曾点描绘了一副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这正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主张的生动写照,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对曾点有肯定,意味着对三子的不满。)

探究二:曾点对暮春出游的描绘,色调明丽,情绪欢快,生趣盎然。试想像具体情景,说说自己感受。略

探究三:本章既记言谈,又传神情,既写出不同人物风貌,又点染出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试对此作简要分析。

(1)人物的神情风貌:①子路争强好胜、勇于任事:“率尔”“可使有勇,且知方也”。②冉有的谦虚:“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与子路“且知方也”比较)。③公西华的谦退:“非曰能之,愿学焉。”“愿为小相焉。”(与冉有“可使足民”比较)。④曾点的从容:“鼓瑟希”(说明此前一直在鼓瑟),“铿尔,舍瑟而作”(听到讯问后未立即站起来回答问题),首先声明“异乎三子者之撰”等。⑤孔子的长者风范和闲暇心情:逐一启发诱导,“夫子哂之”(委婉而善意的批评)。“何伤乎”(鼓励曾点),“夫子喟然叹曰”(真情互动)。

(2)师生的平等和谐:孔子聊天式的开场白,子路的“率尔而对”,曾点的鼓瑟。

另外:本章还用了对比手法。“率尔”与“铿尔”相对,“哂之”与“喟然”相对,表现了孔子与曾点截然不同的性格,孔子对二人志向的不同态度。第十四课:《中庸之道》(P68)

探究一:“中庸”、“和”的精神实质是什么?有人把这种主张看成“折中主义”,你认为符合实际吗?

“中庸”与“和”是通过做事适度在矛盾中求统一。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不能把中庸等同于折中主义。

此题可参考本课“相关链接”。

探究二:试从《论语》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除本课内容外,教材中“均无贫”、忠恕之道、文质关系、“周而不比”、“群而不党”、“以直报怨”、“事君数,斯辱矣”、“求也退,故进之”等内容,都可以认为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孔子的中庸思想。探究三: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建议引导学生结合建设和谐社会或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

第五篇:2015论语十二章练习及答案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精品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不惑()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 24子在川上曰()..

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 ;今义:。习,古义: ;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 ;今义:。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 ;今义:).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 ;今义:。从,古义: ;今义:。)...

5.可以为师矣(古义: ;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译文: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通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

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 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下载论语5-8答案(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语5-8答案(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语》十二章答案(精选五篇)

    《论语》十二章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每题1分,共计2分)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阅读《论语》练习题及答案(模版)

    《论语》①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①。君子多乎哉?不多也。②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

    《论语十二章》复习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

    论语十二章复习题及答案(五篇材料)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共二十......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带答案

    阅读《论语》十二章完成习题。 《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

    《论语》十二章课后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研讨与练习说明 《论语》十二章 一背诵全文。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本题目的一是让学生初步......

    论语心得(共5则范文)

    《论语心得》 王天杰 何为君子,《论语》中没有确切答案。既然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恕”,那君子言行必合“仁恕”。“仁”简而言之便是“爱人”;“恕”便是“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读后感(共5篇)

    《论语》读后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自从读了《论语》以后,我突然也有了同样的感触:熟读《论语》,就开始懂得古文了。读得多了《论语》,也就变得通俗易懂起来,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