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 专题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时间:2019-05-14 05:34: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必修一 专题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必修一 专题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一篇:必修一 专题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末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

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在学习过程中,可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 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 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讲授新课 一、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

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

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2、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3、经过:(略)引导学生阅读书本上的材料,体会三元里人民斗争的英勇气慨。

4、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竟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次年率军西征,在新疆各族人民支持下,全歼阿古柏军事势力。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

3、收复伊犁: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

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4、新疆设立行省:1884年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控制。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发生于1894年9月

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海战经过:由学生自己阅读后,形成感性认识。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甲午海战》的片段,让学生充分体验中国军民的大无畏精神,重点应让学生掌握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

结果:日舰队率先逃离战场。引导学生分析书上的图表,说明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是敌强我弱,但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但舰船损失程度大体相当,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而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可以设问全军覆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丘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过程可以由学生自己结合书上的地图去理解,最后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设问:为什么会兴起?)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客观原因:戊戌变法失败后,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

运动中心转移原因: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

发展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清政府对义和团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

义和团发展表现: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 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此处可设问:如此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失败呢?)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

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这里可以稍加拓展)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阴止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的实现 ☆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最后,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得出基本的认识: 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 尊严,是列强没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课后思考:我们应当如何正确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这个口号? 作业:同步练习教后记:

本课和前一课应当是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列强的侵略和人民的反抗。我觉得人民版的处理不如人教版。这两个讲其中一个都离不开另一个,分割反而不利于教学。在处理的时候,背景简单地提问学生来解决。特别是八国联军和义和团的问题,不要让学生产生错误的时间顺序。

第二篇: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

张 华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的第二课,一共是四目内容,分别是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以及义和团运动,是近代以来中国军民在维护国家主权斗争中比较著名的几例。列强入侵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是贯穿中国近代史的两条主线,也是本专题学习的重要线索,其中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是会考要求的内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从学生的知识储备来看,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本课的主要内容,对列强侵华的相关史实有一定的了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学生在初中阶段所掌握的知识并不牢固,许多知识点已出现了遗忘;从学生学习兴趣来看,他们对战争史的兴趣不大,往往觉得战争史很无趣很难学,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一些视频、精彩图片的展示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学生的认知水平来看,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停留在表层,在分析历史现象实质的能力上还有待加强。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分析探讨的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概述三元里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英勇事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从图片、文字材料诗歌等方面提取信息,分析三元里人民抗英、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背景、经过及其意义。

⑵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列强无法将中国完全殖民地化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敌入侵的事迹 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法学法】

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教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课时课型】

本课是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题目,大家从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谁?(中国军民),干什么?(斗争,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有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说明主权受到了侵犯,我们在前一课内容中有讲到,大家回忆一 1 下我们讲了哪几次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近代以来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社会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但同时也涌现出一批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一起来学习一下近代以来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展开】 一、三元里抗英(板书、ppt)时间?1841年5月(鸦片战争的时候),地点?广州三元里(板书)我们说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教师讲述:话说鸦片战争的时候,清政府抵抗不力,英军占领了广州,其中有几个英军跑到广州的三元里烧杀抢劫。你说别人都杀上门来了,如果换了你们,你们怎么办?(伸长脖子让别人砍?还是拿起武器做出反抗?)学生:反抗。

教师:对,人民可不是好欺负的,我们来看一下人民是如何反抗的?

教师讲述:从刚刚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人民在三元里集合,一起包围了四方炮台。(ppt展示地图)四方炮台是英军在广州的基地,【思考】:在人民积极反抗侵略者的同时,政府官员在做什么?他们在帮着侵略者镇压我们的人民,说明面对列强的侵略,政府表现的卑躬屈膝,软弱无能。

抗英队伍被解散了,但是人民并没有放弃抵抗,我们来看一下他们是怎么说的?(书本《申谕英夷告示》),你们要是敢再来,我们不需要政府的官员、不需要政府出钱,我们自力更生,自己就要把你们这些猪狗不如的畜生给杀光。这就是三元里抗英的一个前因后果。那接下来我们来小结一下。(ppt)

1、时间?地点?(一起回答)

2、原因?(请同学回答)

学生自由发挥,基本上应该可以答道点子上。

教师总结: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说三元里人民为什么要抗英,有侵略才有反抗,正是因为英军的入侵,而政府又不能很好的保护我们的人民,所以人民只能自力更生,自己起来反抗,而它的一个直接的导火索就是英军跑到三元里去抢劫,激怒了当地的人民,所以我们说人民一旦发怒,那后果是很严重的。

Ppt原因:根本原因:英军入侵,清政府卑躬屈膝 导火索:英军抢劫三元里

那么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抗英运动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呢?大家来看一下书本,书本上概括的很全面。第一句话是什么?(强调第一次)

之前在面对列强的侵略时虽然也有过抵抗,比如1841年初在广州也要中英双方的交战,但那些都是政府军队,而三元里抗英则是第一次由人民自发组织的大规模的反抗运动。这个考试很喜欢考第一次的东西,所以大家要重点注意一下这一条。第二句话是什么?表现了一种不畏强暴、抵御外辱的爱国精神。【过渡】:这个是三元里人民抗英运动,它是属于军、民中的民(板书),那我们中国的军又有怎样的表现呢?我们来学习第三目:左宗棠收复新疆和黄海海战(板书)首先了解左宗棠,(PPT图)1背景:

2经过:以时间段为线索。3结果和意义:

展示图片:左公柳 同时看课本30页的资料卡片 左宗棠的话语

黄海海战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部分,那我们先简单回忆一下中日甲午战争(ppt图)中日甲午战争中比较重要的有这么几次战役。首先是1894年7月的丰岛海战,它是甲午战争爆发的标志。战争开始后,战场主要是在朝鲜半岛和海上进行。陆战主要在平壤,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海战主要就是黄海海战,它是中日海军的一次主力决战。我们重点了解一下黄海海战。首先它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1894年、黄海,看图,刘、丁、邓、叶、林)

这些人里面丁汝昌官最大,是海军提督,相当于是海军舰队的司令,他亲自下场指挥,结果开战不久就受伤了。然后由谁来代替他指挥?(刘步蟾)他是“定远舰”的管带,这个管带就相当于这艘舰的舰长,也就是船长。邓世昌是“致远舰”的舰长,叶祖珪是“靖远舰”的舰长,最后一个林永升是“经远舰”的舰长。他们几个人中在黄海海战里牺牲的是邓世昌和林永升。我们重点来看这个邓世昌。(图片)

在致远舰船身受损时,邓世昌选择了跟敌舰同归于尽,就是死也要拉个垫背的。结果运气不太好,被吉野号发射的鱼雷打到下沉。全舰250名官兵只有7个人存活,算一算存活率只有2.8%,据说当时邓世昌落水时并没有马上死,他的随从马上抛救生圈给他,被他推到一边,别的舰艇过来救他,他也不上艇,他的宠物狗很厉害,看到邓世昌落水,马上游到他的身边想要救他,但是邓世昌死意已决,觉得自己立志杀敌报国,现在能够死在海战中也算是求仁得仁,所以是一心求死,最后是抱着他的宠物狗“太阳”一起沉入大海,葬身大海了。这是何等的悲壮,可歌可泣啊!

那我们说整个黄海海战双方兵力互有损伤,大家可以看一下书本31页的表格,黄海海战打了5个多小时,最后是日舰率先撤退的。这时北洋水师的主力还是存在的,但李鸿章那个心痛啊,想想北洋水师5艘军舰被打沉,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水军啊,于是他下了一个命令,让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结果让日军有机可趁,将北洋舰队围困在威海卫,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所以这里大家要注意一下,黄海海战后北洋水师的主力还是存在的,到威海卫战役后才全军覆没。(ppt图)这样就有一个问题了,你说我们也不缺少像邓世昌这样敢拿命去拼的官兵,我们的人也不比他们少多少,怎么到最后会全军覆没呢?来,我们来看这样两段材料,请大家思考一下,也可以同桌讨论一下,北洋水师最终全军覆没的原因。(ppt显示原因)

甲午海战后,清政府由于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其中的一项条款就是割让台湾给日本,对于这件事情当时有位诗人写了这样一首诗歌《春愁》

四、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春愁

丘逢甲 1896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请同学朗读这首诗歌,设问作者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忧愁,是怎样的往事令他伤心难过,为什么四百万人要同一哭?

【师】: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在1895年的马关条约中被割占了。那么面对被割占的命运,台湾人民是不是伤心一下,忧愁一下,哭一下就认命了吗?

【生】不是

【师】那么他们是怎么说的呢?

材料: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台民布告》

【师】:从这两个材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的台湾人民坚决反对将台湾割占给日本,决心要誓死保卫台湾。那么台湾人民具体是如何保卫台湾的呢?

结合ppt示意图讲解。意义:

充分表现了台湾人民坚强的意志和爱国精神,为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战争史上记下了光辉的一页。(书本上没有,留一点时间让学生写下来)

穿插关于钓鱼岛的问题;(PPT展示)过渡: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日益加深,清政府没有进行有力反击,此时,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反帝运动

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

原因: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发展:结果:意义:(PPT呈现)

总结提升:史料展示:引出扶清灭洋。总结提升一二三。拓展提升。【反思探讨】

自19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以来,泱泱中华迅速从世界第一把交椅跌落至被列强集体侵略掠夺、任人欺辱的悲惨境地,中华民族备受凌辱„„但是仍然没有被列强完全征服,没有沦为殖民地,反而不断抗争,不断在现代化的道路上探索。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华民族正大步行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你认为:中华民族没有被列强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请说出理由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十九世纪的交通运输能力较差;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个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是一个文明大国„„ 【结束语】

近代历史上奋勇抗敌的民族英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今天讲到的只是其中被记录下来的英雄的一部分,史书里还有更多的民族英雄,而事实上更多的是那些为了中华民族默默奉献或是牺牲的英雄,如果同学们有兴趣可以在课后收集相关材料做了解。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谢谢!

【作业】完成作业本相关练习

第三篇:2-2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教案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2、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2、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教学过程:

师:我们在学习专题一的时候要抓住两个矛盾,一个是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另外一个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中国古代的王朝都在不辞辛劳地解决这两个矛盾。而在学习专题二的时候一定要抓住这两条主线,是哪两条主线? 生:略

师:对了,要抓住的就是这两条主线,一个是列强的入侵,我们在前面一节课学习的很多的战争、条约讲的就是这点。另外一条主线就是中国军民的反抗,前面的说白了就是别人打我们,而这节课学习的就是我们打别人。师:那大家看看这节课一共有几个小标题?

生:略

师:大家看看,这些小标题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人民反抗侵略,另外一部分是清政府反抗外敌的侵略。为什么政府没有和人民站在同一个战线上呢,因为清政府是腐朽落后的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人民的政府。师:好,我们现在来学习第一个小标题,三元里人民抗英。师:三元里在哪里?为什么三元里的人民要抗英?

生:略

师:我们来看,原因,184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1年初,英国扩大侵华战争,5月,英国占据广州四方炮台,并到三元里抢劫,附近的103个乡的群众包围了四方炮台,并诱敌到三元里的牛栏岗,刚好那时候是中午,下起来了倾盆大雨,英国用的枪啊炮啊都没有办法发挥作用,而当地的农民就拿着锄头,还有把竹子削得尖尖的,用最原始的办法赶走了英国的侵略者。

第二次5月31日,再次包围四方炮台,不过这次英国借助清政府的力量解散了抗英的队伍,大家看,清政府在遇到敌人的时候不是站在人民而是站在侵略者一方,这样的政府,要想活命只能靠自己了!师:那我们看,三元里抗英的原因是什么。第一点,很明显的第一点就是,英国侵略者的入侵,这个是根本原因。第二点,第三点,腐朽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斗争,也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那问一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谁说的呢? 生:略

师:是顾炎武说的,他是清末的思想家,以后你们学到高二的思想史的会学到。

师:那这场抗英斗争的特点是什么?

生:自发性。

师:对,这个不是清政府组织的,是三元里的群众自发的,因此,他也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意义就是最后一段,自己去背,可以理解的。师:我们现在开始学习第二个小标题,左宗棠收复新疆。

那你们在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想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收复,为什么是新疆,不是其他地方呢。师:收复新疆,说明新疆自古以来都是我们国家领土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而这时候要收复,肯定是被别人抢去了。那这个人是谁。我们慢慢来学。

师:首先我们来看,新疆在历史上都叫做什么。

师:新疆,古的时候称作西域,早在西汉时期,BC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府。

唐朝的时候,设立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管辖新疆

清朝时候设立伊犁将军,统治新疆全境。

师:这些都说明了,新疆自古以来都是我国领土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而且新疆是我国西北的屏障,一旦新疆失守,则蒙古难保,进而京师不保,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有卫京师。所以新疆是十分重要的。师:那我们现在来看,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

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像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发现原来中国这么好欺负,于是就纷纷盯上了中国,这时候中国的边疆就告急,我们来看,当时的西北,俄国虎视眈眈,西南的西藏,遭到英国的侵略,美国侵略东南的台湾,可以说中国处于一个危机四伏的状态。师:我们来看清政府遭遇的新疆危机。

1865年,中亚地区的浩罕国的阿古柏,率军队入侵新疆,占领喀什葛尔 1867年,成立“哲得沙尔汗国”自立为汗

1870年,侵占吐鲁番和乌鲁木齐 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地区

当时的清政府的四周都受到了威胁,台湾以及沿海都遭受到威胁,那到底是海防重要还是塞防重要,在中央就发生了一场辩论。这就是你们知道的海防和塞防之争。海防与塞防之争最终清政府决定西征收复新疆,因为新疆的地理位置重要,清政府认为沿海的日本等国还没有到挑起战争的时候,而收复新疆却迫在眉睫。最后决定西征收复新疆,但同时也要加强海防。

1875左宗棠任钦差大臣

1876从酒泉出发,1878年,收回了除伊犁之外的领土。

因为这个时候俄国仍然还占据着伊犁,所以,就有了曾纪泽的出使。师:大家猜一下曾纪泽是谁? 生:略

师:对,曾纪泽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国藩的儿子,还是长子,他是一个著名的外交家,而且手段很强硬,在和俄国人谈判的时候,俄国人百般威逼他都没有屈服,俄国人甚至还用战争来威胁,但是都没有成功。1881,中俄签订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

师:结果就是,很重要的就是,1884设立了新疆行省,在1885设立了台湾行省。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三个小标题,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

师: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都是我们上一节课学习的那一场战争的内容? 师:甲午中日战争

师:很好,黄海海战是甲午中日战争双方海战的一次决战,那个甲午中日战争是怎么回事,我给大家讲一下。师: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年,这个时候的日本经过了明治维新国力已经逐渐强盛,而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人口很少,土地面积小,国内的市场狭小,因此日本就制定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师:那什么是大陆政策? 生:略。

师:这个大陆政策是小日本称霸全球的一个计划,按照一步一步来的,先是占领中国的台湾,第二步是朝鲜,第三步是中国的东北蒙古,第四步是整个中国,之后是亚洲,最后是全世界。所以,小日本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国家小,志向可不小。这就是他们的大陆政策,在下一节的侵华战争也会提到。

好了。那日本已经是蓄谋已久的了,那我们知道,每次打仗都要找一个借口,不然就会师出无名,那个这次给小日本找到的借口是什么?

生:略。

师:这个时候,在朝鲜发生了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的请求派兵镇压,那问一下,朝鲜内部发生东学党起义关清政府什么事情? 生:略

师:很好,因为当时的朝鲜是我们的藩属国,清政府是朝鲜的宗主国,藩属国每年要向宗主国朝贡,藩属国的王即位甚至娶亲什么的,都要报告宗主国,得到宗主国的同意之后才可以,当然,当藩属国找到侵略的时候宗主国要保护。所以朝鲜东学党起义的时候,清政府就要派兵镇压。而这个时候,日本也派兵镇压。可是起义平息之后,清政府建议两个国家都从朝鲜退兵,可是日本不但没有退兵,反而大量增兵,很明显的,日本就是要打你清政府一下。1894年7月,日本在朝鲜的丰岛袭击中国的运兵船,战争爆发。

甲午中日战争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897年7月到9月,战役有平壤战役和黄海战役。平壤战役不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但是知道下平壤战役的守将叶志超在战争发生后狂奔500里逃到中国境内。

黄海海战,时间,1984年9月,当时的北洋舰队护送清军去朝鲜,在回来的时候被日本偷袭,黄海海战爆发。当时开战不久之后,海军提督丁汝昌就受伤,定远号的刘步蟾奋勇作战。致远号的邓世昌在船受伤之后下令开足马力冲想日军,打算同归于尽,但是被鱼雷击中。这个时候邓世昌其实还是可以活命的,因为有人扔了救生圈给他,但是被他抛开,那还有他的著名的太阳犬去救他,被他一起按在水中。

林永升也牺牲了,那我们开看30页的这张表格,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什么?

生:略。

师: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第一点,中国伤亡惨重,第二点,日强中弱,第三,主力尚存。但是这个时候李鸿章下令北洋舰队躲到威海卫去避战保船。最后,在威海卫海战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关于李鸿章为什么要避战保船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的学者就认为说这是李鸿章把北洋舰队当成是升官发财的途径。另外,这个时候慈禧要过60大寿了,希望能和平解决问题。

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战败就要签条约,割地、赔款。签订的是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在上节课有讲到,要注意的是,马关条约中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的是哪个? 生:略。

师:是允许设立工厂。允许设立工厂标志着列强侵华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新阶段。(介绍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

师:那马关条约中的割让台湾以及澎湖列岛,是引发反割台斗争的原因。

我们先来看看台湾的历史:三国是台湾称夷洲,孙权派卫温、诸葛直到夷洲。隋唐末称流求。元称琉球,设澎湖巡检司管理。

师:参加反割台湾的有两支,特别要提一下的就是台湾的巡抚唐景松逃到厦门,有丘逢甲和徐禳组成的义军还有刘永福的黑旗军。特别要提一下的是黑旗军还参加了中法战争。

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打击了日本的侵略势力,由于杀死的日军尸体太多,使得溪水都断流了。但是,台湾还是在日本和清政府的联合镇压下沦陷。直到1945台湾回归。那我们来看反割台的意义:

显示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台湾人民为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写下光辉的篇章。师:我们现在来学习最后一个小标题,义和团运动。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三元里发生在鸦片战争期间,而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是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那这个义和团运动是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生:八国联军侵华

师:刚刚给大家说的那些,就是希望大家明白,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抗,因此列强每次侵略我们,都会遭到中国人民的抵抗。

师:那我们来看,这个义和团运动是怎么回事。

师:背景,我们看义和团运动掀起的大背景,也是根本原因,那就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使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民族矛盾日益激化。

师: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就是传教士的为非作歹,而清政府的官员采取的是袒教护民的政策,这样更加激化矛盾。师:那些传教士为非作歹,举个例子,当时在山东的一个地方,当地的传教士要求清政府的官员拆掉玉帝庙,改建成教堂。这当然会遭到群众的强烈的不满。

最后在1898年秋,冠县蒋家庄的赵三多扛起了扶清灭洋的大旗。

师:我们现在先来分析一下,义和团运动这个口号,看看是不是有问题。你们觉得呢? 生:略

师:看待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一分为二,这个口号的提出,说明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矛盾。但是这个口号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扶清能够争取到清朝的官兵,但是却容易让义和团的成员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最后义和团也是死在列强和清政府的联合绞杀之下,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的群众来参加斗争,但是带有很盲目的排外的色彩,外国的东西不一定就是不好的。比如说先进的火车,还有城市卫生系统。都是从外国引进的,但是义和团呢只要看到外国的东西都破坏,什么电线杆、火车、电话,都被毁坏。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排外。师:我们现在来看义和团运动的发展。

师:义和团最开始在山东,冠县蒋家庄的赵三多起家,很快发展到整个山东,那列强就叫清政府镇压。1899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袁世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起家的。

1900山东直隶的义和团转到京津地区,也就是发展到清政府的老巢了。慈禧看到很难剿灭了,就改用招抚的办法。义和团就这样涌进了天津和北京。

1900年的6月中旬,北京发生了多起外国侵略者枪杀义和团战士的事件,于是爱国清军和义和团一起包围了西什库教堂和东郊民巷的使馆。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了顶峰。

师:在八国联军侵华,北京陷落的前,慈禧太后命令清军铲除义和团,这样,义和团就在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师:义和团运动失败终归是失败了,那我们来分析下这场运动。师: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生:略

师:从参与的人上看,大多都是农民阶级,因此,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另外,失败的原因,客观上是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主观上是自己阶级的局限性,斗争手段装备的落后,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师:那意义:显示了中华民族不畏惧强暴,英勇斗争的精神。同时也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美梦。

第四篇:《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 史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二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课程标准:概述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2、概括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组织(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两类;

3、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1、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学习本课时,要将这一斗争上升到维护国家主权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科学解释为什么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都积极投身于这一斗争。教材中列举的只是其中的典型事例,学生可将其归纳成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抗争两类,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从而真正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2、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习手段、方法和形式多样化与现代化,并鼓励历史与现实结合,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学习,培养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勇敢面对并积极克服困难的进取心态。【重点难点】

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通过学习,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

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教法学法】

学法有材料分析法、问题讨论法、情境体验法等,教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情境创设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等。【课时课型】

本课是新授课,课时为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我们来看一下这个题目,大家从中可以得出什么信息?

谁?(中国军民),军是指什么人?政府官兵;民呢?人民大众 干什么?(斗争,为维护国家主权而斗争)有维护国家主权的需要说明主权受到了侵犯,中国这时候主权受到了什么侵犯啊?这就涉及到我们上一节课的内容,大家回忆一下。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从1840年到1900年,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几次侵略战争使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是我们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国近代史也同样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这其中包括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三元里人民抗英,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的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和之后的黄海海战和台湾人民反割台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期间的义和团运动,以及后来抗日战争爆发后的抗日救亡和全民族抗日运动等。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前面的五个内容,让我们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了解1840——1900年间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推进新课] 一、三元里抗英

第一个内容,三元里抗英,同学们先用1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课本29页的第一二自然段,分析三元里抗英发生的背景和经过。

三元里抗英是什么战争引起的?对,鸦片战争。1841年英国进一步扩大战争,面对英军的屡屡入侵,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卑躬屈膝。英国军队占领了香港岛,又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在广州占据了四方炮台并到三元里抢掠,三元里人民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积极抗击英国的侵略,维护国家的主权。据资料卡片中列出的清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梁廷枏记载三元里人民充分利用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痛击英军。但当三元里人民再次包围四方炮台的时候却被广州知府强行解散了。那么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抗英运动具有什么历史意义呢?教材第三自然段讲了三元里斗争的意义,其中“第一次”“自发的”这些词同学们把它们圈起来要重点掌握,以后要是遇到题问到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要知道是三元里抗英。注意“自发的”是怎么体现的,是不是没有政府组织,是人民群众自发形成,而且《申渝英夷告示》中也很明确的表明了是不用官兵,不用国帑,也就是国家公款,是完全依靠人民大众自己的。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新疆明明是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还要“收复”?这就有必要了解一下事件发生的背景了。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教材30页前三个自然段,然后我找个同学总结一下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是什么?(第一点)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进一步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列强开始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中国的西北、西南等地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皇俄国通过跟清政府签订不平等侵占了中国西北的大片领土,威胁到新疆的安全。与此同时,控制印度的英国也企图把侵略势力从印度扩张到南疆。英、俄两国一直在伺机而动。(第二点)1865年,中亚地区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占新疆的喀什噶尔,两年后攻占南疆各城,成立“哲得沙尔汗国”,自立为“汗”。1870年,阿古柏又侵占吐鲁番和乌鲁木齐等地,将侵略势力扩张到北疆。终于等到机会的英、俄对待阿古柏政权是和态度?对,竞相勾结和拉拢,因为英、俄企图利用阿古柏政权作为肢解中国新疆的工具,俄国更找借口出兵占领了伊犁地区,这样一来不但新疆面临严重危机,整个中国都陷入了被分裂的危险境地,清政府终于按捺不住,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负责收复新疆。左宗棠其人。。。关于经过同学们只需要大致掌握收复新疆的三个阶段。先是左宗棠使用军事手段收回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1881年又以军事为后盾通过曽纪泽签订的《改订条约》收回伊犁地区,但却是以俄国割占了大片领土为代价,所以我们可以概括左宗棠收复新疆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胜利,不是完全胜利。后来清政府在左宗棠的建议下,在新疆设立行省,有利于进一步开发新疆,巩固边防。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下面该进入哪个阶段了?对,黄海海战,同学们初中的时候学习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作为其经过,相信同学们已经有一定了解了。1894年,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到了日本舰队的突然袭击,北洋舰队的官兵是什么反应?对,同仇敌忾,英勇应战。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黄海海战中北洋舰队官兵不畏牺牲、顽强反击的精神,我们来看一段视频。同学们看完有什么感受?。。那么黄海海战的结果是怎样的?我们通过教材上的中日双方兵力、损失表来看看,是不是无论参战舰艇、火炮数还是兵力都是敌强我弱?但是却取得了舰艇损失程度与日本相当的战果,都是5艘,不过伤亡惨重,所幸主力尚存。但后来被日军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最终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也以失败告终,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割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人民就甘心成为被殖民者吗?他们是怎么做的?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割台斗争。他们痛斥清政府的卖国行为,发表檄文号召人民反抗殖民者,在邱逢甲、徐骧领导的义军和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的配合下给于日军以沉重打击。同学们将三个人名还有黑旗军这些重要信息记住即可。后来由于寡不敌众,缺乏支援台湾还是沦陷了。反割台斗争的意义书上有,勾画下来。其实台湾人民的斗争并未就此停止,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通过阅读知识链接的内容来了解台湾人民还经历了哪些斗争。那么台湾人民在奋力跟侵略者进行斗争,海峡对面的大陆民众面对列强入侵就无动于衷吗?不是对不对?他们是通过什么运动来反抗的?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义和团运动。

四、义和团运动

同学们看到课件上的两段材料,从材料中试着归纳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材料一是说的什么?联系上节课最后一个子目录的内容,19世纪末,列强纷纷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陷入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这也是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材料二呢?列强根据从不平等条约中获得的传教权四处设立教堂,而教会活动日益猖獗,作威作福,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反洋教斗争日益高涨。经过,书上也有,义和团兴起于山东,由于清政府的围剿从山东转移到直隶、京津地区。八国联军侵华开始后,在落垡和廊坊一带与侵华军队殊死战斗。包围东郊民巷和西什库教堂更是把运动推向了高峰,可惜最终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从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活动,我们也就能得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至于意义呢,我们先来看看这两段材料。正是因为中国军民英勇的反抗,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把中国沦为殖民地的美梦,他们不得不依靠清政府,通过“以华治华的方式来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这也使中国摆脱了完全沦为殖民地的危险。

第五篇: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教案

公开课教案

历史组 陶峰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典型事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2、将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分为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和人民大众自发抵抗(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两类,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总结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是列强未能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过程与方法

1、学生学习此课,必须对西方列强在近代史上(十九世纪)发动的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有明确的认识,要将中国军民的斗争上升到维护中国国家主权斗争的高度,才能理解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抗争的强大动力。

2、将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归纳为两类:政府官兵的斗争和人民大众的斗争,并以此作为主动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相关事例的工具。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分组学习,合作探讨,采用多种方法收集相关信息,进而推动学生进入时空隧道,去感悟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深刻理解维护国家主权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形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学生为国家富强而发奋学习、积极进取的心态。

二、教材要点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原因: ①英军入侵:1841年,英军先后侵占香港岛、攻占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根本原因)

②腐败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

③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承担起反侵略战争的重担。

2、经过

①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劫 ②两次包围四方炮台

3、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人民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1)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领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的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

(2)俄英侵略新疆:俄英竞相拉拢和控制阿古柏政权,企图以此作为支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沙俄还直接出兵侵占伊犁。

2、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1875年,清政府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②1876年左宗棠率军西征,确定了“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仅用半年,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

③1878年初,取得收复新疆(除伊犁外)的重大胜利,粉碎了俄英利用阿古柏分裂中国领土的阴谋。④1880年,左宗棠被再次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他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曾纪泽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迫使沙俄签订了《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被俄国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3、新疆设立行省

1884年设立,加强了清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控制。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

1、黄海海战:

①海战的爆发:日军蓄谋已久,清军仓促应战

②海战经过:了解丁汝昌、邓世昌、刘步蟾、林永升、叶祖硅等英雄人物的事迹。③结果:日舰率先逃离战场。北洋水师伤亡惨重,但主力尚存。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入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①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

③结果: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④意义:坚持斗争了五个月,歼灭了三万多名日军,台湾军民为保卫祖国神圣领土完整,写下了光辉的篇章。义和团反帝运动

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最终由山东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

2、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和表现 ①山东巡抚袁世凯的血腥镇压,山东义和团转移到直隶,与当地义和团一起,向京津地区发展。

②义和团英勇抵抗列强侵略,清政府对义和团被迫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清政府对外宣战,标志着义和团运动到达了顶峰

3、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①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②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③根本原因: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和加速了腐朽的清政府的垮台。

三、教学过程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中国近代史(十九世纪)西方列强发动的五次侵华战争的时间、国家、签订的条约及主要内容。

在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毕的情况下,将学生分组讨论,并派出代表叙述平时所学习和观看过的有关中国人民进行不懈抗争的史实,从而引导学生将中国人民的抗争进行归类成两大类:政府官兵的抵抗和人民大众的抵抗,导入新课。教学

(一)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背景、经过、意义 史料链接:

1841广州北郊三元里附近百余乡的民众组成义军,实行武装自卫。5月30日凌晨,600余名英军分两路进犯三元里。义军巧施妙计,将英军诱至便于伏击的牛栏冈附近。顿时,伏众四起,杀声遍野,将英军重重包围,迫使其转入防御。午后,大雨倾盆,英军火药失效,被迫后撤。义军乘势追击,分割包围。英军死伤近50名,最后在援兵接应下狼狈逃回营地。31日,英军„„迫使靖逆将军奕山派知府余保纯出面诱骗和威胁抗英群众,解散义军,英军得以脱险。读史感悟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列强对中国边疆的侵略和中国边疆的危机;俄国和英国力图控制新疆

(2)经过:1876年,收复北疆大部领土;1978年,收复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3)结果: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对新疆的控制。史料链接:

“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 读史感悟

(1)左宗棠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讲这番话的?(2)左宗棠为维护我国西陲边疆领土是怎样做的?(3)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三)黄海海战与反割台斗争(1)黄海海战

①海战的爆发;②海战经过;③结果。史料链接:

一八八一年后北洋海军未增船,舰炮皆旧,而日舰有九艘购造于一八八0年以后,舰炮皆新

——据《李鸿章奏稿》卷七十八

赫德说:“北洋舰队克虏伯炮有药无弹,阿姆斯特朗炮有弹无药。汉那根想要凑集够打几个钟头的炮弹以备一次海战,迄今无法到手。”

——《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

“海军备款三千万,仅购数艘,而西太后即命提款,营构颐和园。问海军衙门所管何职,则颐和园之工程也。”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读史感悟

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尽管以邓世昌为代表的清军将士浴血抗日,但清政府最终还是“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吴玉章语)结合你所掌握的课内外知识,认真地思考一下:清政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你的理由。(2)反割台斗争

①背景: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签订

②经过:主要领导人:邱逢甲、徐骧和刘永福;清政府助纣为虐。③意义:略 读史感悟

1、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明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氲氤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诗中“郑氏的英魂”、“酷炎的夏日”指什么?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2、阅读下列材料,为划线部分注释。并谈谈你的认识。

痛哉!吾台民,从此不得为大清国之民也!吾大清国皇帝何尝弃吾台民哉!有贼臣焉,大学士李鸿章也,„„大清国列祖列宗与汝有何仇乎?汝既将发祥之地,陵寝迫近之区①割媚倭奴②,祖宗有知,其谓我太后、皇上何?

光绪二十一年③四月

台湾誓死不与贼臣俱生之臣民公启

(2)思考:材料中将签订《马关条约》和割让台湾归咎于李鸿章,对此你如何认为?

(四)义和团反帝运动(1)背景

①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②反洋教的斗争日益高涨。史料链接 义和团揭贴一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佛忘祖先。 天无雨,地焦干,都是鬼子止住天。神也怒,仙也烦,一同下山把道传。 升黄表,敬香烟,请出各洞众神仙......义和团揭贴二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2)经过

兴起于山东(清政府剿杀)——转移到直隶——进入京津地区(“扶清灭洋”口号和清政府“招抚”政策)——抗击八国联军——失败(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史料链接

材料一 拳会蔓延,诛不胜诛,不如抚而用之,统一将帅,编入行伍,因其仇教之心,用作果敢之气,化私忿而为公义缓急可恃,似亦因势利导之一法。材料二 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京城蔓延已遍,其众不下十数万,自兵民以至王公府第,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如何认识清政府的“招抚”政策? 读史感悟

你如何认识义和团运动过程的“扶清灭洋”口号?为什么农民阶级无法提出科学的口号和纲领指导革命?(3)意义:

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读史感悟

瓦德西在给德皇的奏议中,根据他在中国的经验提出: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丧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之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彼等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之事,实为下策。”(1)如何认识义和团的历史作用?

(2)瓦德西认为“义和团之败,只是由于武器不良之故„”对此你如何认识?

下载必修一 专题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必修一 专题二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