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

时间:2019-05-14 05:12: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

第一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 2011.11 1.班主任自身心理健康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改变学生行为的保证。接纳自己。

班主任角色承受着来自多方面的评价与压校长、教研员、学生、学生家长、社会„„都从自己的角度对班主任评头论足,这些无形的压力带给班主任焦虑感。同时,班主任一般都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观念中拥有很多“应该怎么做”的规条,甚至比别人对自己更严格。

因此,班主任首先要对自己有透彻的认识,看到自己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同时,对自己的不足以接纳的态度对待,坦然地接受“我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对自己不苛责。对于一些暂时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允许它暂时存在。要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有多重因素,应允许不同的学生以不同速度成长,不因为个别学生成长进步缓慢而怀疑自己的能力,要相信自己会不断发展,能力会不断提高,问题会不断获得解决。

明确界限。

很多班主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有些家长采取放任态度,有些家长因为没有家教能力,而将孩子委托给班主任,告诉班主任“只有你能管教孩子”,结果班主任扛起了家长的责任。这样替人扛责任,会加重班主任的心理压力。同时,失去了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的机会,帮助家长推卸了本应承担的责任。所以,对于这样的家长,一定要有清晰的界限,班主任具有指导家长家教的责任,但不要替家长承担全部责任。

控制情绪。

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

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大部分学生从内心是尊重老师的,一般不会轻易冒犯老师,他们的一些“不听话”或者“不良做法”,多数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是心理发育不成熟情况下的行为。有了这样的理解,就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就宽容了许多,而不是直接去跟他们“较劲”。

其次,要对自己的情绪反应有觉知。班主任老师要加强对自己情绪的觉察,当自己情绪发生很大变化的时候,清晰地觉知,有助于自我控制,这时,深呼吸对于抑制冲动行为非常有帮助;或者暂时远离引发情绪反应的情景,等情绪恢复后再回来处理问题。

如果班主任没有很好地控制住情绪,对学生不够耐心,发了火,说了不该说的话,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向学生解释自己情绪失控的原因,并真诚地向学生道歉,相信学生会为你的真诚而谅解你,并从这件事中学到正确处理情绪的方法。

合理宣泄。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的时机、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给自己写信或写日记。“身”方面,如参加体育锻炼,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寻求社会支持。

当教师遇到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时,可以向相关的人求助。比如,工作中的问题可以跟领导沟通、跟专家请教、跟同事倾诉、跟网友讨论;生活中的问题可以跟朋友、家人等倾诉。教师尤其要关注自己的家庭,因为家庭是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不仅有助于教师解决实际的工作难题,更为教师提供了强大的情感和心灵援助。

2.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双方能互相理解、互相欣赏,共同面对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有关教师问题行为的研究发现,教师、学生和家长分别提及最多的教师教育问题行为是:对学生不一视同仁、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不认真工作、说脏话。学生最不喜欢的教师行为是过分重视成绩、忽视学生、干涉学生、对学生的不当惩戒和发脾气。

研究发现,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最大的行为是,犯错误时老师不听学生的解释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形象,阻碍了师生之间的进一步沟通与交流,进而影响教育效果和学生成长。班主任需要时刻警醒自己,避免上述行为。

有调查发现,学生喜欢老师的以下行为:

感到被喜欢:平时碰见会主动和我打招呼;经常找我谈话;经常对我善意地微笑;可以耐心地为我讲解我所问的问题。

感到被尊重:在我回答问题出错时,鼓励我而不是嘲笑我;当我发表个人见解时,老师能专心听并作出回答;老师批评我时有分寸;当老师做错事时会说对不起;我犯错误时,能首先听我的犯错原因。

感觉被理解:当我们提出意见时他会认真听;不在考完试后在全班念分数;能说出我们内心的想法;能用我的思路来讲解我所询问的题目;在我学习成绩下降后找我聊天,而不是打电话给家长;课下主动与我们交流,并了解我们的兴趣喜好、所思所想;在我失落的时候会主动安慰我,说一些能够鼓励我的话。

以上这些行为都是学生喜欢的行为,也是我们班主任老师经常做的,只是有些老师可能会因为工作忙、班额大或者其他原因不能持之以恒或者不能顾及全体学生。老师们可以尝试一下,当你平等、尊重地对待所有的学生时,是否可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温暖的班集体,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否可以事半功倍。

3.运用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的转化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内在动机是指个体对事物本身的兴趣引发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外在动机是指由外部诱因引起的动机,如得到奖励,避免惩罚等。二者相比,内在动机更稳定,不易受到环境、时间、奖励物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而外在动机易波动,一旦环境改变或奖励、惩罚等消失,行为也容易随之消失。

促进外在学习动机向内在学习动机转化,保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

对于学习而言,外在动机维持的学习行为虽然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作用不是长期的。内在动机更有利于学生长期保持学习兴趣,实现终生学习。

有的孩子在学习的早期,可能因为家长或老师使用的奖励方式不当,形成了学习的外在动机。当师长督促他学习时,总是跟大人讲条件,要买这、要玩那。如何将这种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呢?教师可以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当学生做出好的学习行为时,教师要用表扬、鼓励等口头的奖励代替物质的、活动的奖励,让学生适应用社会的称赞和期许来引导自己的行为。

再后来,教师要逐渐减少表扬,引导学生去体验学习活动本身的乐趣,比如,成功解题后的成就感、获得新知识时的心满意足、读到好文章时的喜悦之情„„让学生沉浸在由学习活动本身带来的快乐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就由外在动机逐步转化为内在动机,爱学习的习惯被稳固地保持下来。促进内在动机向外在动机转化,瓦解不良行为。

利用外在动机不稳定、容易随奖励的消失而消失的特点,也可以把学生做某些不良行为、干扰行为的内部动机逐渐转化为外部动机,从而“消灭”学生不良行为。下面这个例子说明了外在动机在瓦解不良行为中的应用。

一个院子里的孩子们非常喜欢在院子里做游戏,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往往是大吵大闹,这对一些邻居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大人们屡次干涉也不起作用。一个邻居的朋友是心理学家,他知道这件事后,为朋友设计了一个治理孩子吵闹的方法。方法是,告诉在一起玩耍的孩子,谁叫得越大声,谁得到的钱越多。结果有的孩子得到5角,有的孩子得到2角,还有的得到5分。待孩子们的吵闹的动力被吸引到金钱上去后,就大大减少给孩子的钱数。孩子们卖力地叫了半天,本希望得到的钱还和原来一样多甚至更多,但大人给的钱却少了,孩子们觉得很不值。又过了几天,孩子们的奖励被彻底停止了,一分钱都没有了。孩子们说,没有钱.我为什么还要给你叫?于是就对大喊大叫完全失去了兴趣。原来的不良行为模式得到了根本的改变。

上面的例子说明,物质的奖励会破坏内在动机,让人形成不稳定的外在动机。对孩子形成的良好行为来说,物质奖励没有起到强化的效果,而是潜伏着干扰作用。

4.采用行为矫正的方法,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爱心是行为矫正的前提。

不管是班主任还是普通科任老师,都应该认识到,孩子虽然有不良行为,但这只表示他形成了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不表示他的品质就不好。每一个人在某个特殊的时期都可能有过一些不良行为。“消灭”或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在接纳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当学生体会到“我是受欢迎的,如果消除了不良行为,我会更受欢迎”、“我能做到”时,学生也才会更积极地配合行为矫正、寻求改变。

对问题行为进行分析是行为矫正的基础。

行为矫正的第一步是要客观地分析问题行为,而不是凭借经验“想当然”地分析和判断,然后仓促地采取矫正措施。“凭经验”办事常常事与愿违。比如,老师对于上课不遵守纪律、故意招惹其他同学的学生,往往是在班上点名批评,甚至让学生站起来听讲。在教师点学生名的那一刻,其他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如果学生站起来后再扮一点怪相,全班肯定哄堂大笑,好一会儿才能恢复秩序。那个被罚站的学生不仅不觉得羞耻和悔改,可能还洋洋得意。为什么老师的批评和惩罚无效?因为老师在处理这个问题行为时没有搞清楚学生行为的真正目的。如果学生的目的是获得别人的关注,那老师点他名、关注他,再加上全班同学都停下笔来看着他,无疑是满足了该生的愿望,“奖励”了其不良行为。

对问题行为的分析包括对问题行为的发生情境、发生范围、强度、持续时间、强化物等的分析。比如,科任老师向班主任反映,学生在他的课堂上总是在不停地窃窃私语,对老师的问题和授课置之不理。班主任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需要先调查学生的窃窃私语是只发生在这门课上,还是在所有课堂上?窃窃私语的同学有多少?持续多长时间?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方式缺乏吸引力,还是学生没有形成课堂学习规则?学生从窃窃私语中得到了什么好处?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有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用“小步子原则”。

看到学生有不良行为,特别是具有攻击性、伤害性的行为时,教师都恨不得能立刻、彻底改变情况。但事实上,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能长期保持下来,必定是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受到强化。要矫正不良行为,必须要循序渐进,遵循“小步子原则”。

有一个女学生,被同学称为“疯婆子”,人际关系很差,因为她经常对同学破口大骂。班主任希望有方法能令她一朝彻底变样。但专家认为,骂人已经成为其习惯,必须要慢慢来,于是建议使用“差别强化法”。

“差别强化法”就是接纳不良行为的暂时存在,但要求学生控制不良行为,让不良行为减少;达到一定标准时,就可以得到一定奖励。然后逐渐提高得到奖励的标准,即要求不良行为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差别强化法”应用在“学生骂人”这个案例中,就是先了解该生平均每天骂人的次数。连续观察3天发现,平均每天骂人10次。于是班主任告诉该生,如果明天她能把骂人次数控制在7次以内,就可以得到一个画片,并且放学时老师会在班上表扬她,全班为她鼓掌。该生第一天做到了。这个标准又坚持了两天都做到了。后来,班主任把标准从每天7次逐渐减少到每天5次、3次、2次、1次、0次,该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做到了,最终彻底改掉了骂人的习惯。

5.运用群体心理学效应,改变学生不良行为。利用社会性强化物奖励学生的改变。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自己所属的班集体的认同。他越喜欢这个班级,越是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赏。班集体成员的赞赏就是社会性强化,它满足了学生被接纳、被尊重、被爱的需要。社会性强化通常对全体学生都有效。因此,当学生有好的表现或是不良行为减少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表扬。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群体的力量提供有力的强化物。当以往各方面表现都很差的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请大家为他的进步鼓掌,让他体验到被大家肯定与赞赏的快乐。这种强化作用是物质奖励、老师的表扬无法比拟的。

利用群体从众心理,帮助学生远离犯罪。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同伴群体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每个青少年都会寻找和加入一个“属于自己”的群体以获得归属感、友谊和情感支持。在各种青少年团体中,“从众心理”对个体的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从众”,就是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

很多有关青少年犯罪行为的调查都发现,不良同伴群体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很多青少年就是由于“从众心理”,而跟随他人做出不良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从而走上犯罪道路。相应的,一个风气良好的班集体也可以借助“从众心理”而帮助处在边缘的学生学习、模仿良好的行为习惯。班集体应该对边缘学生具有包容性,不管他成绩是好还是差。不管他性格是外向还是内向,不管他的家庭是富有还是贫穷,不管他的家庭是完整还是残缺,都能在班集体中感到自尊、自信,学生就能远离不良群体,远离犯罪,形成有益身心的行为习惯。

第二篇: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方法

如何才能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占主导地位,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教师自我素养,完善教师的人格魅力。强化理论认为,在交往中得到对方的奖赏是人际交往的动因。在教育教学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欣赏成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根基。因此,教师要努力提高个人素养,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艺术,用广博的学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多方面的才艺和课堂中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优美的语言,准确精练的讲评折服学生。

第二,要热爱和尊重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

第三,增加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研究表明,师生相互认知、师生交往时空和师生交往的方式与方法,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增加与学生的交往,有利于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也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开展多向交流,多参加任课班级和班会和其他活动,不断改进与学生交往的方式方法,平等待人,真诚待人,发现问题,及时引导。

第四,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坏与否,一方面会通过教师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之中,另一方面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进而对师生关系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积极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尊重和理解家长、与家长充分合作,与家长建立起和谐、健康的“合作式”关系,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创新性学习之路主导面在教师。我们必须要提高教育思想、教育能力、教育态度和专业技能,并探索相关的规律、途径和方法,用“心”教育,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使教育工作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

第三篇:浅谈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言而有度,爱而不宠

——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转眼间已经带过了三届学生,人生最宝贵的12年也都跟这些年轻的花朵绽放。一路走来,我与学生共成长,共进步,在这近20年的教学中,我认为有效的教育是建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上的。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一个和谐的班集体,首先要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资料显示,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如果没有师生间相互理解与信任,班主任工作难以取得效果。接下来我就与大家分享一些我是如何“收买”学生们的。

一、学生也是爱八卦的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旁征博引名人故事,吟诵名言警句作为佐证,确实非常有说服力,听起来总能令人心潮澎湃,但是上述的内容因距离太遥远和缺少可模仿性而容易被淡忘。最好的说服教育和引导是把“我”以及我熟悉的周围人作为说教的例子嵌入,和学生一起分享成长中的光鲜和失败。“八卦”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最快沟通。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好像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其实学生非常愿意了解老师的一些私事,其实跟学生聊一些无伤大雅的私事,能与学生快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例如我参加初中同学的聚会后,就声情并茂地告诉他们聚会的情景,然后告诉他们初中时代的友情是最单纯的,是没有任何功利性的,每个人都要珍惜,千万不可以做伤害自己同学的事情……我有时会说说我小学同学的特例,分析他(她)为什么会和现在的我有这么大的差距,也说说我为什么会来到特校,和以前的同学有什么样的差距…。我说的都是我身边的人物,他们很普通很普通,学生听起来就有一种亲近感,他们就感兴趣并乐于接受,而我教育目的就在故事中达到了效果。

二、公平、平等是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进入高中的学生已经在思想上渴望独立,接近成人,所以在师生关系上

作为老师也要把他们作为成人,用平等的方式来沟通。比如跟他们讲作为男人(女人)的责任,比如个人在家庭、社会、国家中的责任,比如了解他们对学习、家长、学校的真实想法。很多时候我们习惯性用过来人的经验来说教,但是我们也会忘了十八九岁的学生他们是渴望自己做主的,所以我们高中老师在教育中更多地是要充当朋友、知己,转换角度站在学生的立场来理解他们的行为动机,以学生的眼光去看“学生的世界”,体验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和泄气时的心情,及时给学生以关心、帮助、鼓励和启迪,去感受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真正去体会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需要、情感、态度和发展意向,及其发展过程中的自由创造和选择,以平等、宽容的态度积极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时刻注意师生交往的质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做学生的诤友,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能发展好的人”。从而营造出一种“平等、宽松,富于和谐、真诚、温馨”的教育教学氛围。

三、用专业的技能征服他们

现在的学生有手机、网络,不再像二十年前的学生那样封闭在学校里,他们每天接受的信息甚至比我们还丰富,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所以我们不能用老眼光看现在的学生。不能再简单肤浅地用“善意关切的问语”、“尊重学生”、“发个笔记本”等方式哄他们开心。这种爱太廉价,会让学生瞧不起,有时甚至是出于可怜你,他们才对你的“爱”做出了你想要的回应。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再学习、再深造,不断提升自己学科理论学习和“刷题”能力。同时要关注世界,胸怀天下,要能跳出你的学科来看学生、来和学生打交道,和他们走到头一个频道上,产生更多的共鸣。比如关注、熟悉一些或重大、或细小的时事新闻、身边小事儿,如河南发现了巨大的石墨矿,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冬天学生用的热水暖手宝、修正带的原理、重庆公交车坠江、特朗普的一些疯狂举动、国家公祭日、二十四节气歌、《加油,向未来》、《中国中华诗词大会》中的青春文化偶像等等。老师们要做一个涉猎广泛的杂家,热爱生活,受学生爱戴的有趣的人。同时,要不失时机,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引领学生精神成长。总之,新时代的老师不仅要依法执教,在此基础上,更要培养自己“爱”的能力,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说:“我尊敬的老师”

四、把信任放到班级管理的首位

我认为班主任要树立这样一个观点:班级不是学校的,不是老师的,而是学生的。学校、班主任、老师的管理只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班级管理的辅助的手段和工具,而真正的管理者应该是学生,我们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不管理,是为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因为只有他们彼此朝夕相处,只有他们能够互相了解,只有他们才是班级事件的第一目击者,对于班级的状况,对于他人的动向,你难道能说校长、班主任能了解的比他们更清楚?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就是充分信任学生,信任班级的每个学生,学生才能有班级主人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去无限的信任班级的某个学生,培养出一个得力的助手。我们班的班长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学生。相信我们老师对于这个学生都比较熟悉。我不在的时候,她既是一名学生,又是一名班长,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这是我反复在班级强调的,这些都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所以,我们班的班会课她有可能讲,语文课她可以上,运动会只要她认为有必要可以随时把学生们拉出去练。这些都源于信任学生。

所以,要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在某些时候,信任是提升学生管理能力的催化剂。要培养好班级管理的小助手,更要培养出一个能干的小班长,你在或不在,都要充分的放手,放权,给予班长独立处理事情的空间,长此以往,学生的管理能力自然就上来了。

人生之旅,就像一列生命列车。学生便是我们生命列车上的同行者。学生上车时都是空空的行囊,但愿同行的四年,我们能给他们装满甜蜜的记忆。

第四篇: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下面浅谈几点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应做的事。

一是解放思想。教师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自立为绝对管理者、权威,归根到底还是因陈腐观念造成的,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扼制教师的民主思想,制约着教师的自身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用,改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绝对权威,而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二是深入了解学生,接近学生,化解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状况,如身心发展的阶段,区域环境的影响,学生已有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学生面对的压力等等;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应深入了解,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然后有的放矢地去教育,就不会因笼统教育而导致有些学生的不满情绪。

三是教师既要提高自身素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又要在学生身上倾注爱心和耐心。尤其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应保持良好心态,善于运用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矛盾,并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的教育作用增进师生情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对于个别学生,还需要做大量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是巧用策略,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注意与关注,他们就会打开无形的心理防线,情愿与教师交往。要经常有意识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适时的表扬,尤其是对差生。同时,批评要讲策略。首先要敢于批评,要有的放矢进行批评,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指出,让其他学生觉得你能够惩恶扬善,从而产生敬佩之情。其次,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批评后,要跟踪观察受批评学生的情绪和后效,对精神压力过大或不服气的,应深入做好思想工作,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活动,如一起打球,一起下棋,一起劳动,一起办黑板报等等,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又能营造融洽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是教师及时和学生进行书面对话,表明自己的态度,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在每学期将具有典型性的对话装订成册在班上传阅,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师,把教师当作朋友。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同的教育者一定会有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促进教师自我的发展,做适应新时代的学者型教师。

第五篇: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新课程呼唤新型的师生关系,并针对师生关系存在的弊端,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教与学实际上就是师生关系的构成,是一种新的教学关系的创造。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对传统的专制主义的师生关系的超越,是对教师绝对权威神话的突破,也是教育自身发展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内在体现。

一、和谐师生关系的定义

和谐的师生关系指师生双方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与学生双方建立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合作的关系,从而达到相宜相生、相互融洽、完美配合的最佳状态的一种师生关系,同时也是我们追求的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

二、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生活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也有利于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自己害怕或厌烦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们就会无精打采,他们的情绪好像蒙上了一层阴影,无疑就影响了教学的成效。相反,而当一位受学生尊重和爱戴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顿时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良好的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催人积极向上的教学情境,而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兴趣培养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需求。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学习的潜能。此外,它还有利于优化校园学习环境,师生关系融洽,教师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这不仅导致一种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而且也会形成一种愉快,生动活跃的校园氛围。只有搞好师生关系,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将成为一句空话。

三、和谐师生关系难以建立的原因

(一)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

中国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对于学生倒一向讲求师道尊严。所谓“ 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 , 强令儿童像隶属于父母那样隶属于教师。西方有“ 吾爱吾师, 吾尤爱真理” 的古训,韩愈亦有“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师说》)之说,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都以重道为尊师的条件, 而事实上对学生来说,尊师是无条件的。韩愈有感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才愤而文《师说》之论。那是由于他把儒家之说看得过于玄乎了;其实, 就学生历来的处境而论, 那个时代师道尊严己经泛滥成灾了。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授受关系、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是权威,是中心,是表演者,学生是观众,听众。因此,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当成教育教学的中心,更多的定位为治理者和控制者,以教师讲授为主。同时为了维持正常的课堂纪律和课堂教学,学生必须服从教师的管理,同意做什么,不同意做什么。在教学中,教师更要求自己的行为及其要求被学生接受和执行,一旦遭到拒绝会倾向于用各种方式包括消极的方式达到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没有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交流就成了单方面的,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如今,人与人之间的民主平等的关系为建立新的师生关系提供了社会基础。虽然,师生关系在一定的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旧的模式,局面有所改观,但由于封建残余未能彻底肃清,师道尊严的思想仍然存在较大的比重;教师说了算的权威地位依然难以动摇,新课改中师生关系依然存在问题:比如说,教师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往往以教师的主张、决定为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独立思维受阻。它使师生之间教和学所维系的基本关系受到破坏,易发生冲突,形成对立的双方。教师以领导者自居,学生习惯采取服从的态度。师生之间的关系平稳,无冲突。教师包揽一切活动,学生跟着教师设计的路子走,明显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虽然有一定的教育效果,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差,极难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

(二)现代教育制度弊所造成的后果

在现代, 公民之间尚且至少在法律上处于平等的地位,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可谓理所当然。师生关系是否民主、是否平等, 不仅仅取决于教师个人,它实际上是由不同的教育结构所导致的。尽管现今民主制度尚有待完善, 但公民在法律上平等的权利已得到了基本的保障;相比之下,在制度化教育中, 尤其在基础教育中, 由于教师对未成年人拥有过多的正式或非正式的权力, 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民主,平等。“爱生” 是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一, “尊师” 则是学生守则中必不可少的规范。在传统教育中, “ 尊师” 不以“ 爱生”为前提, 即不管教师是否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爱生, 也不管教师是否值得尊重, 学生总得尊师。因为“尊师” 是为了“ 重道” , 反之, “ 爱生” 常以“尊师” 为条件, 即不爱不尊师的学生, 那是一种不民主、不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拿笔者刚实习结束的这一班来讲,刚接手的时候笔者与学生之间存在隔阂,经过笔者的努力,到实习结束时基本上与每一个学生都交上了朋友,而相对来说,另一科的老师跟学生关系不太融洽,致使学生对他产生厌烦情绪,对她所教学科产生厌学心理,这不就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的有力证明吗?根据对小学生师生关系的特殊性及其对学生的影响的了解,不难看出,和谐师生关系,是搞好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实习的感受让笔者对和谐师生关系深有体会,并意识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实有助于转变班级风气,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四、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平时多与学生接近,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初到实习学校,对于实习班级来说,不仅笔者这个班不熟,而且学生对笔者也会不熟,学生之间也存在问题,这对教师特别是对于实习的班主任来说,可以说是第一大难题,怎么办?怎样来了解这个班的整体素质?怎样来了解班上学生的情况 ?这一系列的问题是任何一个刚参与教学工作的教师所要碰到的,但这些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如何来解决呢?对此情况与问题笔者采取了平时多与学生接触的办法,如下课后,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和他们一块玩一些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边玩边询问他们在小学的情况,边玩边了解班上哪些学生在小学是“调皮王”,哪些学生在小学是教师的“钉子户”,哪些学生是“尖子生”……这样一来,一箭双雕,既可以达到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又可以了解班上的一些学生在小学时的情况,由此,可以提前做好准备,以便防止一些类似的情况发生,做到防微杜渐。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例如班上有一位学生经常偷窃同学的铅笔,橡皮擦,和课外书的事情,该学生的行为被我知道后,我并没有在班上揭他的伤疤,而是多次找他谈心,给他分析当今的形势和他的现状,让他自己明白读书是为了自己,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达到教育他人的目的,虽然实习已结束笔者已离开实习学校,但那位学生还与笔者有联系,而且也没有出现偷人家东西的事情,彻底改掉了他自己的恶习。

(二)以身作则,以理服人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生活在大家庭的学生当中,班主任,就好比这个家的家长,一个班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班上的学生,他的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管好自己班的学生,首先要管好自己,起到表率的作用,在学生面前要树立榜样。这样,处处从严要求自己,学生对班主任也会产生一种信任感,从而自己也会从严要求自己,这样一来,会自觉不自觉地把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达到和谐的关系。

(三)课堂上多些微笑

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还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教师脸上的表情是课堂教学中的“晴雨表”,如果教师脸上表情呈现出严肃,那么学生会有一种畏惧心理,从而使课堂活跃气氛很难上来,教师上课感到乏味,学生听课感到吃力,这样一来,教师既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又不能调节师生关系的和谐。反之,如果课堂上多些微笑,上课时对学生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课堂上让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发言,争抢回答的局面,课堂气氛就会非常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调动起来,课堂上就会形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氛围。学生在这节课上,不仅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个人的长处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的胆量也会逐渐变大,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达到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关于这种情况,我在上语文课时,深有体会。实习初,我较严,学生很少回答问题,而后,我采取了课堂多微笑的方法,结果,效果完全不同,不仅师生关系得到了改善,而且学生对我的课越来越感兴趣。

(四)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

用爱心融化学生,教师必须真情付出,把学生当成真正的人,尊重其人格,满足其需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理智的爱、纯粹的爱、科学的爱,给予学生需要的爱。同时,要以无私的胸怀热爱每一个学生,既要爱“白天鹅”更要爱“丑小鸭”,以满腔热情来迎接那些淘气的学生,成绩不好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引导,使每一个学生都向良性方向发展。将“生命的火、赤诚的心、真挚的爱”奉献给他们,用心灵的温暖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用师爱的甘露洗去他们身上的污垢,使他们健康成长。用教学艺术魅力吸引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学生。教师的职责就是为学生创造最有利于其学习的和谐氛围,真正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动力。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恰当设计教学目的,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注重用美的教学语言、好的教学节奏、完善的教学程序、有效的教学方法等吸引学生,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开启学生思维闸门,拥有和谐的情感氛围,从而建立起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创造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用个人魅力感化学生。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真正的教师首先应是人格之师,其次才是知识之师。教育者以身作则是最好的教育,对学生的一切评价与引导都以人格因素为重。面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教师要给予宽容和理解,“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

(五)怎样对待那些经常违纪的学生呢?

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耐心,千万不能过急,否则会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局面。结果必然会导致师生关系越来越僵,越来越复杂。如笔者的班有一个学生,该学生是个脾气较大、有点不服管的孩子,脾气比较倔强,但该学生有一个优点,就是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曾在校运会上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绩,对此,我从教育失败的经验中总结出:对待这样的学生需要根据他的特点,要拿出比别人更多的耐心,因此,我先把他叫到办公室,跟他谈心,肯定他的优点,鼓励他去发展自己的优势,而后把谈话的语调变得轻松自如,把讲道理变成聊天式的谈话,使他那紧张的心得到放松,使他那种厌学的情绪得到了控制,并且在我的帮助和教育下,他不仅和我的关系变得很和谐,融洽。还让该学生在班上担任了临时体育委员,主动帮助笔者管理班上的纪律,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笔者与他成了知心朋友,他的那种强脾气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试想,如果当时不采取持久战耐心的教育,而只是一味地批评,那么效果可能没现在这么大,笔者和他的师生关系也不会如此和谐,融洽。正是由于笔者在担任实习班主任时实行了上述的一些方法,与学生的关系极为和谐融洽。正是由于笔者在与学生关系处理方面较为恰当,因此,该班的成绩虽不怎么突出,但在班级巩固方面却是最好的。当然,这只是笔者在担任实习班主任时的一点点体验,是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在新形势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面临挑战,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但是,教师与学生这校园中最活跃的两大元素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可以创造性地变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这就需要教师 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一个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好学生,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很能干的,什么都懂。一个好教师应该经常钻研本专业的知识和其他相关的知识,不断更新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自己所讲的内容被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对成绩差的学生不能一味地进行指责,而应耐心、温和地指导,使这些学生感到教师容易接近,从而感谢教师,尊敬教师,努力学习。让老师与学生一起牵手共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潇蕊.师生交往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层意义.【J】.北京教育研究 2002(2)【2】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3】 张东娇.师生关系新走向:双向式“师道尊严”.【J】.北京教育科学.2007(1)【4】 丁敏.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冲突.【D】.上海华东师大.2001 【5】 计正荣.试论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的影响【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5,(02)【6】 郑传芳.论师德【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2(4)

【7】 徐小方.语文课堂教学互动实施策略【J】.安徽教育, 2006,(01).【8】 徐文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5,(02).【9】 刘力平.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素质教育的关键【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1,(02)【10】 吕梁山.交往结构及要素浅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1997,(03).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下载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与改变学生行为的有效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发布者:丁变俊 发布时间: 2012-9-12 11:22:16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都给予关注,特别......

    浅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浅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摘要】古人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这样认为,“师......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精选合集]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平镇大德小学李慧 勤丰小学 周巧梅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迫在眉睫。和谐师生关......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深州市魏桥镇高级小学 王菁 【摘要】:教师是祖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天职是育人,作为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我选择,我喜欢算来,我的为师之路已经走了十五个年头。回头望,路上或深或浅的脚印,曲曲折折一直延伸到远方,那里连接着我尘封已久的回忆,有支离破碎的片段,也有精彩完美的华章。或许......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大全)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热爱学生、理解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不但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原动力,而且也是教师教育智慧赖以生长的土壤。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假如你是一个老师,你会怎样做? 作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具有以下的品质才能与学生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老师要热爱生活,并知道热爱什么样的生活,一......

    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重要保证,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