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的几点体会。十六届六中全会于2006年10月8日至11日在京召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六中全会的主要议题,全会将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理论到实践得到全面丰富。当前全国上下正掀起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高潮。和谐并不是表面的迎合,也不是无原则的迁就,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身作则,正确的要坚持,错误的要批评和抵制;党员要以党纪党规、校纪校规作为基本准则,以大局为重,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共产党人的本色;教学工作更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感化、关心学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落实到我校就体现在构建和谐校园上,具体要体现在学生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和谐上。
由于学生住宿分散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学生间交流少,多组织课外活动以增进交流,学生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起服务同学为本的管理理念。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栋梁与希望。看一名学生,是不是充满对祖国的热爱和信心,一个重要的衡量尺度就是看他是否关心祖国的发展,不断增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认清祖国发展的方向、目标、战略,进而寻找、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绝不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都要关心,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至于教师关系,由于每个教师的情况不同,应通过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管理机制,促进教师间教学观念、方法等各方面的交流,通过举办座谈会、见面会等方式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至于师生关系,这是构建和谐校园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我是一名党员教师,又担任着班主任的工作。通过对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和强调教师要为人师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不仅要热爱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还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我们年轻教师更应该虚心听取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和建议,不断开辟新方法,新领域。
班主任,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承担者,在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等方面,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作用,除了本身应该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卓有成效的组织教学能力以外,还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洞悉学生的学习动机;确立平等观念,懂得学生的心理需求;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善于矫治学生的心理疾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不仅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创造能力的重要,创新教育的价值。江泽民同志在一次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同一棵树上不会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在这个世界上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面对形形色色充满个性的学生,我们只有用真心,爱心,耐心,恒心去教育。陶行知先生说:“让我们解放眼睛扔掉有色眼镜,要看事实,看未来;解放头脑,撕掉精神的裹头巾,要想得通,想得远;解放嘴巴,享受言论自由,谈天,谈地,谈出真理来;解放双手,甩去无形的手套,大胆操作,向前开辟;解放空间,把学生从文化的鸟笼里解放出来,飞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去捕捉。”
让我们勇于发掘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个性和谐的发展,为努力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尽自己之力,为创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第二篇: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摘要】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一种社会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教学变量,其性质与水平影响着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并对学生个性发展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前提,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关键词】以人为本;师生关系
【Abstract】The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 is a kind of social milieu of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y, is 1 very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he teaching change quantity, its property and level influence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y of effect, and to student character development creation very graveness of function.Make people the center, set up harmony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 since is new course implement and reform in education of premise, again is new course implement and reform in education of contents and mission, the 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 includ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ethics relation and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emotion relation.【Key words】Make people the center;Relation of teacher and pupil
在教育和教学的过程中的诸因素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最基本、最经常、最重要的关系。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和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新课程实施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和条件,又是新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的内容和任务,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
1.新课程的推进要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平等和促进个性发展的师生伦理关系
建立和谐师生伦理关系,必须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加强师德修养。
师生之间建立良好道德伦理关系,对协调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
尊师爱生是师生之间道德伦理关系最准确最生动的概括。师生之间的交往有着广阔的道德领域,渗透着丰富的道德内容,但最终要集中反映在教室热爱学生,学生尊敬教师这个根本方面来。教师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义务的集中体现就是热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沟通师生关系的纽带。学生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义务的集中体现就是尊师,学生只有尊师才能重业,学生尊师可以激起教师献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情感,是衡量师生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教师和学生的社会经历不同,认识水平和知识经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师生之间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冲突,实属正常。在调节师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中,教师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应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是由教师的职业地位和作用决定的。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增强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没有对学生真正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广泛的,要爱一切学生,不能偏爱,不能以一个人的好恶和学生的品德、学习、相貌的优劣分亲疏。教师不仅对学生要有爱的感情,而且还要善于表达对学生的爱,要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学生,使自己和学生的精神生活协调一致,达到理想的境地。教师对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的进步,对学生要求严格,公正无私,平等相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学生存在着个体差异。一个班级相对来说会有少数差生,教师是否爱差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真正热爱学生的重要尺度。做差生的工作需要教师献出更多的爱,需要教师有特别的耐心和不知疲倦的精神。对差生首先要有责任感,由此激发他们上进的信心。要善于发现差生心灵深处的闪光点,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不同类型的差生要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作到有的放矢,效果会更好。
尊重是爱的别称。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他比普通人更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如果教师只要求学生而不尊重学生,那么他的一切要求最终都将落空。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不分年龄大小,都有做人的资格,对自身的权利和义务都有自主的资格。教师要把学生当作于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感,要允许和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善于倾听他们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教师对学生的事情不能样样都“越俎代庖”,侵犯学生的自主权。对学生的过失和错误,要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说服教育,给以真诚的帮助,不能严酷无情,辱及人格。尊重学生,还要虚心向学生学习,发扬民主作风。总之,在建立向上的师生道德伦理关系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增强热爱学生的深厚情感,同时还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尊师重业的思想教育,使他们自觉地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2.加强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联系,建立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新型和谐的师生情感关系式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情感关系,教师必须真情关爱学生,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和个人魅力。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在教学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有一种向师性,尊重信任教师,服从教师的指导,希望得到教师的热情关注、鼓励和表扬。根据这种心理特点,教师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全面了解学生,深入研究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使自己对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本质方面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并要给学生以积极肯定的评价,以强化学生积极向上的信心。切记根据学生一时一地的表现。主观武断的下结论,更不能对学生持有偏见或成见,这样会阻碍自己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还将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紧张或破裂。为了更好的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教育对象,教师经常把自己摆在学生的位置上,即来个“心理换位”,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剖析还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师生之间的交往活动,教师在认识自己教育对象的同时,学生也在认识自己的老师,并对其做出他们自己的评价。通过认识比较,他们心目中最值得尊重和喜欢的教师是那些热爱、同情、尊重学生,知识渊博,教学方法好,善于启发诱导,对学生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耐心、温和、平易近人的教师。学生不喜欢的是那些责骂学生,讨厌学生,对学生缺乏同情心。上课不认真,教学方法枯燥乏味,下课不理睬学生,主观傲慢,对学生偏爱、不公正的老师。
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双方的情感因素对师生关系的融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积极的情感可以形成教师良好的心境,激起对工作的高度热情,领略到事业的乐趣和幸福,鼓励自己克服困难,使工作具有创造性。教师的积极情感能进一步转化为学生的积极情感,例如教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能转化为学生对周围同学的爱,对集体的爱,并深化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感。师生之间积极的情感对协调师生教与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教育教学活动在师生积极情感的调节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决不意味着对学生无原则迁就,甚至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低俗迎合。只有教师的努力也是不够的,还必须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如尊重老师,克服逆反心理的不良影响等。
总之,新时代呼唤新型和谐师生关系,面对新时代的中学生,教师要有极大的爱心,极大的耐心,觉察学生心理与行为变化的高度敏感性,方能胜任此项艰巨的育人工程。如果教师们都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坚持“用爱心去塑造,用真心去感召,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原则,就一定会建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有一批高素质人才。参考文献 [1]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学研究》,1997年第9期。[2] 张志勇:《情感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版。[3] 任绪斌:《试谈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内涵与特点》,《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1-2期合刊。[4]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5] 张庆林
杨东:《高效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三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发布者:丁变俊 发布时间: 2012-9-12 11:22:16
和谐是指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爱是其中的核心要素。爱需要教师对学生倾注相当的热情,对其各方面都给予关注,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时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所在。爱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依存中取得心灵的沟通,共同分享成功的欢乐,分担挫折的烦恼。总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劲动力。
教师要学会宽容
发布者:丁变俊 发布时间: 2012-7-13 11:53:58
尊重学生的独特之处而能有一种兼容之心是一种宽容;承认学生的长处而常怀赞赏之意是一种宽容;了解学生过失的起因,并给予原谅,常留信任之心是一种宽容;体察学生的痛苦和难处,而抱同情之心,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是一种宽容„宽容使我们少犯一些低级的错误,使我们更能看到真相,宽容让我们更能触及学生的心灵,发现学生心中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珍视学生的生命价值,允许学生的个性差异,更要宽容学生的缺点。
数学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布者:丁变俊 发布时间: 2012-10-9 16:06:31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我们必须要敢于创新教育,转变自己的传统的教学理念,注意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教学资源,使学生激发、增强、延伸、巩固数学学习兴趣。
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主导作用
发布者:丁变俊 发布时间: 2012-6-26 10:02:2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已逐渐渗透到学校的日常生活,影响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着学校的管理和实践。为了落实新的教育理念,2011-2012年学期我校开始推行了“问题导学展示五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第二环节----在集体中展示中的第二步就建立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小组讨论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种常用组织形式。而教师在小组讨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我对教师在小组讨论中的主导作用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小组讨论前——教师要精心设计要讨论的问题。这是讨论能够开展的基础。教师在编写导学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要讨论的问题内容,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要有一定的深度,问题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或者过难,就学生目前的水平无法得到结果,这样的讨论没有意义,只会造成课堂混乱。例如我在编写《等腰梯形的判定》这节导学案时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让学生回忆了上学期学过的等腰梯形的性质,然后让学生自己先用推理的方法来证明,并试着归纳梯形中常用的辅助线的作法,最后才安排小组讨论。这样学生有章可循,讨论过程有序,讨论效果良好。
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小组讨论中,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小组讨论,鼓励和督促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技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热情,并对讨论的进程和方向进行调控。仍以《等腰梯形的判定》为例,在第二步的自己证明中大部分小组都有人能自己添加一种辅助线证出来,在接下来的小组讨论中我先是肯定了同学的做法,然后鼓励他们再找一种方法,激起他们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好多小组在集体的智慧下就又找到另一种或更多的方法。当然个别小组要根据情况适当给以提示。最后在班级展示中把各小组的成果一集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小组讨论后——教师要加以评价。任何讨论结束时,教师都要给予评价和小结,这是小组讨论的反馈环节。首先,各小组讨论的结果要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其次,教师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态度、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讨论的效果,要提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同时学生也要对小组讨论进行自我评价。最后,教师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小结,对学生讨论得到的各种结果进行全面归纳,把所学新知识条理化,对学生容易忽视和混淆的知识进一步强调,要弄清新旧知识的联系,把新知识纳入旧知识体系中,使知识系统化。总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的主导不是包办告知,学生的自主也不是随意放任。小组活动教学中能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就要求教师花大力气储备自己的知识,提高知己的教学技能的;还要下工夫研究教材,研读学生,研究自己。构建和谐、开放、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熟练地驾驭课堂教学秩序,防止“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流于形式,避免学生自主学习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第四篇:如何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下面浅谈几点教师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应做的事。
一是解放思想。教师在学生面前以长者自居,自立为绝对管理者、权威,归根到底还是因陈腐观念造成的,这种陈腐的教育观念,扼制教师的民主思想,制约着教师的自身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自己的作用,改变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不是对立关系,也不是绝对权威,而是他们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虽然分工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二是深入了解学生,接近学生,化解逆反心理。作为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整体状况,如身心发展的阶段,区域环境的影响,学生已有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学生面对的压力等等;了解学生的个体状况,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应深入了解,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和不足,然后有的放矢地去教育,就不会因笼统教育而导致有些学生的不满情绪。
三是教师既要提高自身素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又要在学生身上倾注爱心和耐心。尤其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应保持良好心态,善于运用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矛盾,并充分利用“期待”、“暗示”的教育作用增进师生情感,赢得学生的信任。对于个别学生,还需要做大量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四是巧用策略,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氛围。中学生都有很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合理运用表扬与批评,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注意与关注,他们就会打开无形的心理防线,情愿与教师交往。要经常有意识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适时的表扬,尤其是对差生。同时,批评要讲策略。首先要敢于批评,要有的放矢进行批评,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指出,让其他学生觉得你能够惩恶扬善,从而产生敬佩之情。其次,不能一味地指责,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以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容易产生对立情绪。批评后,要跟踪观察受批评学生的情绪和后效,对精神压力过大或不服气的,应深入做好思想工作,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问题。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活动,如一起打球,一起下棋,一起劳动,一起办黑板报等等,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在,又能营造融洽气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是教师及时和学生进行书面对话,表明自己的态度,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在每学期将具有典型性的对话装订成册在班上传阅,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教师,把教师当作朋友。
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同的教育者一定会有不同的方法,教育学生的同时促进教师自我的发展,做适应新时代的学者型教师。
第五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深州市魏桥镇高级小学
王菁
【摘要】:教师是祖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天职是育人,作为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把育人放在首位,以育人为中心,以育人为目的,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培养人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体现在:一方面,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感与生命价值的体验,获得人际关系的积极实践,逐步完成自由个性和健康人格的确立;另一方面,教师通过教育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一个好的教师,要能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要宽容学生,不讽刺挖苦犯了错误或回答不出问题的学生,给学生以自尊,这种自尊就会变成学生上进的动力。
【关键词】:师生关系;民主平等;热爱;理解;尊重;自信; 【正文】:
师生关系是学校一切活动的全体条件,它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各个发面,包括教学过程的性质、组织教材和组织学生的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和标准,教育中的各种弊端都是有其师生关系方面的原因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民主平等、公平公正、真诚友善、充满活力、互相尊重。教师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巨大热情;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创建优秀班集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增强教师威信;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掘学生的潜能。作为一个基层的小学教师,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每天和小学生打交道,师生关系是每一个当老师的人都会遇到的。新时期的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即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而要真正成为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一个关键性前提就是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师生关系和谐与否,小而言之,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大而言之,关系到九年义务教育顺利实施,关系到教育能否适应并服务于时代发展。那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师生关系要民主、平等
教师的职责是教好学生。教好学生不仅是教育系统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衡量教师价值的标准。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这就需要师生之间互相沟通、交流,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看待学生。而且,课程标准重视对某一学段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与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就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体现并满足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创造了比较好的环境,更体现了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建构的新理念。,“民主、平等”的原则,是建立和谐师生关 系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由于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强调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权威与尊严,以教师为中心,抹杀学生的个性,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在现代社会,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不仅仅需要学生尊重教师,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尊重,使师生之间形成一个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
二、创建课堂上的和谐师生关系
创设好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可使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激发出思维的极大活力,为学生乐学创造了条件。首先要形成活泼进取的学习气氛。老师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论是课堂提问板书、练习等教学活动都要注意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对问题的共同探讨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哪怕是打乱了教学计划,教师回答不出来也无妨,因为学生提问本身就已经是课堂的一个闪光点。我在课堂中首先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从不吝啬微笑,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平等和谐。其次,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与学生平等地商讨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水平高低,有无道理,都予以尊重和鼓励。教学中想方设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学生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个性才能解放,思维才会开放。个性解放了,学生才敢质疑,思维开放了,学生才能质疑。所以,只有积极创设和谐而平等的师生关系,给学生提供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才会主动的去探索新知。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这一节课时,我按照课本上的推理,推导出了圆的面积。这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如果我把圆不是等分那么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吗?。当时我觉得这个同学在课上认真听讲了,我首先表扬这位同学,并让所有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最后总结得出结论。通过鼓励这位同学在以后的学习中进步特别大,可见教师的鼓励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
教师要根据课堂实际,大胆打破原定的教学方案,让学生针对某个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教师上课往往最怕乱,总认为一乱就没办法教了。事实上,“乱”的时候往往是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当学生对某个问题激烈争论而引起“乱”时,教师不妨让它乱下去,最好的办法是退出教师角色,把讲台让给学生,让学生放下“不守纪律”的包袱,畅所欲言。作为教师,要在课堂中真正实现师生交往互动,前提是有“平民”意识,放下架子,把自己与学生真正地平等起来,自己仅作为活动的组织者,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教师对学生应友好平等,不因为学生的年龄小、不懂事就轻视他、哄骗他,更不可粗暴压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师生关系会变得融洽,课堂气氛会变得活泼生动,教学成绩才会进步。
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手段。当学生意识到教师真诚地关心和爱护学生的时候,他们就会相应地尊敬和爱戴教师。学生都有“向师性”,希望得到教师的爱。教师的话和形象影响都很大,例如教师安 2 排的事学生会全力完成,等等。教师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带着一颗爱生的心,进行工作,这样师生关系才会融洽。
尊重学生是我们作为教师必须应该做到的,教师要对学生给予爱和尊重。建立和谐的教与愉快的学的师生关系是实施乐学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首要前提,诚然建立和谐融洽,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进活动,但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师的理智、情感和教育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努力追求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和谐,建立和谐的教与学的关系;我们的学生年龄虽小可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我发现我的学生有的对立,不听管教;有的自卑,消极沉闷;有的疏离集体;有的甚至故意违纪,凡此种种。尤其是后进生他们由于身上的毛病、缺点多,常常是班级里被歧视的对象,在家庭中他们常常受到父母的训斥,在学校里他们常常受到老师的嫌弃,很少得到关爱和温暖,存在自卑心理,因而疏远班集体,对老师的爱护和关心表示怀疑,抱有疑惧和对立情绪。因此我就试着走近他们,在班级安排“小密探”了解在朋友眼中真实的他们。试着蹲下来和他们讲话,摸摸他们的头,关注一下他们的衣着,表扬夸奖他们,和他们一起踢毽子,运动会上为他们喊加油等等,爱不是一朝一夕的,要在点滴的学校生活中体现。而且我总是试着回忆我小的时候的一些想法,做一些换位思考,了解身边和他们同龄孩子的内心,努力成为他们的真正“朋友”和“知心人”。慢慢的他们不在象开学时那么敌意对我,我看到了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进步开心。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倾注爱心,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一)教师要信任学生
信任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尊重,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对他们的意见给予充分的重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这句话对教师而言,无疑可作为职业的信条之一。面对缺少社会锤炼而略显稚嫩、心灵纯洁的学生,给以适度的热情和信任,能使“爱抚、温存的翅膀”飞得更高!给学生以宽容和信任对学生的个体素质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记得前几天班级组织课外活动,照例应该是班主任带头,全盘组织,但是我选择了让几个班干部自己组织整个班级的课外活动。我给了他们信任的眼光,更给了他们激励的力量,我只是在他们安排时进行参考和指导。最后,证明他们确实做得很漂亮!假如我自行组织,效果未必一定好,但我选择放手让班干部干,让他们自己在活动安排、组织、同学交往等方面得到锻炼,我想这对他们个人的发展应该是不无裨益的。我们班的数学作业本上要求每天写总结,从当天内容、学习的喜怒哀乐到数学以外的无所不谈。这对于培养师生之间的信任是极好的方式。信任,有时能产生“四两拔千斤”的神奇力量。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长,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特长、兴趣和爱好,把它看成是开发学生潜能的重要工作,并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尽可能多的条件。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他们的心理、生理等都存在个性差异,即使是同一个学生,由于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教师要了 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引导其扬长避短,促进良好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让性格内向的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相处的方法,感受大胆展示自己风采的快乐;让性格外向的学生学会在做事之前多思多想,不能马虎、毛躁;让娇惯,任性,意志薄弱的学生在困难中锻炼,培养他们勇敢的精神„„。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叫种兆娣,这个学生十分内向,不爱说话,很少与同学们在一起玩耍,作业也经常玩不成。通过了解得知,这是一个留守儿童和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年龄差距较大,很少与奶奶交流,从而造成现在寡言少语。知道这些情况后,我主动和她聊天,和她谈心,并开展一次“说出心里话”的主题班会活动,让她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我建议同学们要和关心她,从此以后,她变得爱学习,能主动和同学们进行交流,有了学习的信心,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学习成绩也有了进步。
(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情感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标准,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情感是行为的动力,学生在校的一切活动都与他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学生只有在健康良好的情感状态下,才能安心接受教育。如果采用专制、冷酷、高压式的管理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紧张、焦虑、忧郁、恐惧等负性情感。而这些负性情感一旦形成和发展,就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个人感受、师生关系和班级管理产生强烈的冲击。因此,无论是从学生情感健康发展的立场出发,还是从减少负性情感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出发,班主任都应把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式的、愉悦的、相互信任的和亲密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对学生的情感关系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对学生的情感表现多理解、多宽容、多尊重、多支持与帮助。我们应主动帮助学生克服各种情感危机,运用各种方法手段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培养学生情感表达和自我调控的能力,使每个学生的情感都能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健全的发展。
(四)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隐私
隐私权是每个人都应得到的生活权利,保护学生的隐私,显示了老师的尊重学生和期待他们成长,对于教育落后生是有很大帮助的。就是所谓的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意义非同小可。教师在和学生谈心时,学生常常会谈起从未对人谈起的事情,特别是在比较成功的谈话中,促膝之间学生会谈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这是学生对教师的信任,而我们也应尊重对方,注意为对方保密。切忌学生离开后,就与其他老师对其品头品足,或有意无意地泄漏谈话的内容,这样会造成对学生心理上的伤害,由此也就丧失了学生对你的信任,教师要学会宽容和尊重。
四、树立成功的自信,维护学生内心的和谐。
我们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帮助来正确了解、评价、接纳自我,确立“我将是成功者”的自信。以达到维护学生内心和谐的目的。老师要了解学生,如果教学上 不了解学生的学情,何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乐学也就只能是缘木求鱼,教师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知道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分别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对每个学生都要有相应的标准,让他们跳一跳,够一够,达到在原有的起点,切合自己的实际来有所提高。否则,标准低了,学生学起来注意力不易集中,觉得不够解渴,造成兴趣提不起来;标准高了,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失去积极学习的主动性。我们要鼓励学生超越自我原有的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正确看待成功和失败,正确面对表扬和批评,不满足于成功灰心于失败,才能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绩。热情鼓励,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在集体的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为老师要善于捕捉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善于从学生身上了解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尤其对后进生要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千万别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在赢得学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教育工作就容易多了。我班有一位同学,上课爱插嘴,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小动作很多,管不住自己,学习上懒惰。对他多次教育没效果。后来有一次,我发现他主动帮老师拿录音机,就在班上大力表扬,鼓励他继续为班级做好事。我注意及时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感谢你这周每天帮老师做事,说明你是一个热心,充满爱心的好孩子,这一周你都在帮老师说明你有毅力。老师相信,你在课堂上也能把这么多优点表现出来的,对吗?”以此来激发他的进取心。从此他在课堂上认真,积极多了,作业也基本能完成了。当发现学生犯了错误后,应及时进行说服教育,但要建立在人与人平等的基础上,要使学生从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中,学到尊重、理解、帮助、关怀、爱护、谅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意欲,尽施于人,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建立小学时期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到快乐,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也能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感化、鼓舞、召唤、指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在人格尊严上要相互尊重,在权利地位上是平等的,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是合作伙伴关系,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又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目标。希望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积极行动起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参考文献:
[1] 程正芳,《 学校管理心理学》,ISBN978-7-304-0373-8,183页
[2] 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ISBN7-304-03195-6/G.1136,221页
[3] 张新如,《中小学教研论坛》,ISSN1814-8557,11页
[4] 《吉林教育》,2008年16期
,CNKI:SUN:JLJY.0.2008-16-075,25页 [5] 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ISBN7-304-02242-6/G313.,3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