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治学角度试论台湾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办法[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5:08: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政治学角度试论台湾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政治学角度试论台湾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办法》。

第一篇:从政治学角度试论台湾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办法

学号:150751007 班级:应用心理学专升本

姓名:刘备备

从政治学角度试论台湾问题的由来、现状与解决策略

关键词:政治学;台湾问题;地缘政治;国家认同

摘要: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如何从政治学角度去研究中国当前的一系列政治难题,是政治学一个极其重要且十分艰巨的课题。台湾问题是近代以来形成的最有代表性且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试从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回顾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试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我国政治学发展历史与现状

政治学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我国的政治学起步较早,较公认的是从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政治学堂开始,我国即出现了政治学。至1936年,全国百余所高校中,就有39所开设开设政治学,它是当时第二热门的科系。但是当时的政治学发展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首先是人数较少。虽然当时政治学学生在当时大学中占有很高的比例,但是每年的政治学毕业生也不过数百人。其次是学术水平较差。当时的政治学研究几乎几乎完全借鉴西方的研究理论成果,对中国本身的政治问题涉及不多,其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指导与实践价值也是微乎其微。1952年,国家取消了大学政治系,1964年虽然有些大学复建了政治学系,但是总体而言,建国后直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政治学发展几乎中断,鲜有建树。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逐步开始恢复政治学的学科建设。在发展的过程中,政治学的研究方向也逐步从注重意识形态的政治学转向注重科学因素的政治科学,并取得了一些令人可喜的变化和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如政治学如何更加注重本土化,如何走向国际化,如何为中国目前的政治难题提供现实指导等诸多困难。

科学和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理应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政治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如此。我国的政治学的研究一方面要秉持着科学精神,采取价值中立的原则,另一方面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事实求是研究和探讨中国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矛盾和问题。当前我们面临着一系列政治矛盾和问题,比如一党执政与民主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民族的多样性与国族的统一性,国际地缘政治合作与矛盾冲突等等。如何从政治学角度去研究中国当前的一系列政治难题,是政治学一个极其重要且十分艰巨的课题。

二、台湾问题由来与现状

台湾问题起因于中国的内部矛盾,1945年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代表中国接管台湾,但随后由于内部矛盾激化和显现,国共两党陷入持续的冲突中,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败退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其残余势力长期盘踞台湾,甚至长期代表中国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行使职权。随着中国大陆的国力逐渐增强,逐步代替国民政府行使在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职权,国民政府则被驱逐出这些国际机构。目前大多数国家均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同时与中华民国断交。只有少数仍与承认中华民国而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这种现状说明了以下几点:(1)无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是中华民国,代表的都是一个中国。(2)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合法政府,台湾不应参加参与一切政府级别的国际组织及会议。(3)盘踞在台湾的现政权是非法的,不应长期存在的。中国未来如何管理台湾应由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决定。(4)台湾问题是中国内部冲突的遗留问题,两岸之间的内战并结束,只是出于一种较长的停战状态,未来中国内部冲突的解决方式不仅包括和平谈判,还包括迫不得已的战争方式。

台湾问题与外部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了战争,这一战争是日本非法发起的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从战争开始的原因看,这是一场有预谋的战争,其目的是试图战争获取战争利益的财富。(2)从战争的手段看,日本在战争中犯下了一系列暴行,例如对旅顺居民的大屠杀。(3)从战争的结果看,日本从清政府手中获得了巨额赔款,侵占了台湾、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等;不仅如此,日本还占领朝鲜半岛,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日本接管台湾后,对台湾进行了一系列奴化教育,导致一部分台湾人缺乏对中国的民族认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代表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台湾,结束了日本对台湾地区持续50年的殖民统治。1949年台湾本来应该很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一和管辖,但是由于美国的强行干预,至今两岸也未能实现统一。当今台湾社会台独势力逐渐抬头,不能不说和日本和美国等西方政治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所以要解决台湾问题,我们不仅要与台湾当局进行谈判和博弈,也要和影响两岸统一的外部势力进行斗争。

台湾问题的形成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对立和冲突。近代以来,世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阶级,也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和中国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就是因为当时两党在指导方针上基本一致,两党都尊称孙中山先生为中国的国父,中国共产党也承认自己是孙中山先生的学生。但是由于国民党的指导思想后来发生转变,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国共两党的斗争其实就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种意识形态的争论在中国以战争的形态表现了出来。如今虽然意识形态的争论有所淡化,但是它仍然是影响两岸统一与和解的重要因素。

台湾问题的现状的形成有其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内陆地区在历史的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存在着一个或数个强大的政权,它对东亚及东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台湾是离中国大陆最近最大的岛屿之一,自然受到中国内陆的影响最大、最深远。中国内陆与台湾的交流始于三国,明朝中后期中国内陆开始向台湾大规模移民,从此汉族一直是台湾地区人数最多的民族。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进入海权时代。自1624年荷兰入侵以来,荷兰共控制台湾时间长达38年,其间屡遭台湾民众的抗击。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来郑经、郑克爽先后治理了台湾长达22年。1683年,清政府打败郑克爽的船队,统一台湾。此后长达二百多年的时间里,台湾一直被清政府有效管辖。台湾北部是琉球群岛,原属于琉球王国。琉球王国被日本吞并后,日本开始觊觎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地区。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日本殖民50年。二战后美苏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盘踞在台湾的国民政府成为美国反华遏华的前沿阵地。当今美国欲重返亚太,台湾成为其牵制中国的重要棋子。当今世界地缘争端与海洋联系密切,与其相联系的则是海洋霸权。台湾问题的出现既是西方海洋霸权崛起后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与屈辱史,又是中国海权意识觉醒后中国人民维护海洋权益的抗争史。但是由于台湾离内陆相对较远,中国古代对海洋的重视不够,所以台湾地区往往成为最容易遭受外来侵略的地区。较长时间的分离很容易让台湾一部分人产生相较于内陆地区的独立意识。但是台湾从来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存在过,且台湾受到中国内陆的有效管辖时间最长,对台湾的影响最深。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台湾理所应当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解决台湾问题的困难所在

要实现两岸的统一,面临着一系列复杂难解困难与挑战。主要有台独势力的逐渐抬头、美日等西方国家的干预与阻挠、大陆与台湾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的差异、台湾当局与台湾民众的利益考量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化解,两岸之间要想实现统一就异常艰难。这里我主要对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从日本殖民台湾开始到国民政府退居台湾至今,两岸分离的时间近120年之久,再加上美国、日本对台独势力的培植与纵容,导致台湾岛内的台独势力十分猖獗。1988年至2000李登辉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修改台湾的教科书,抛出两国论。2001年至2008年陈水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公然抛出一边一国论,与中国文化进行剥离,推行去中国化等。当从大陆退到台湾的政治势力在台湾逐渐丧失政权后,在台湾土生土长的政治势力大多都选择了台独路线。包括李登辉、陈水扁甚至即将上台的蔡英文。这些拥有台独立场的个人及政党之所以能够上台执政,说明台湾民意对台独立场是持纵容态度的,或者说是支持的。我们不应该以台湾的现行政体和台湾的现状进行自我麻醉,必须对台湾势力的发展保持高度警觉。

台湾问题之所以形成并持续至今,不是说我们不能自己解决,而是外部势力对中国内政的干预导致了中国内陆与台湾的分离状态。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中国大陆统一台湾,1979年中美建交后不久,美国参众两院就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美国政府多次违反“八.一七公报”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派航母驶入台湾海峡,这些事件都表明:美国对中国与台湾的长期分离负有不可推测的责任。日本1895年强占台湾岛后,对台湾进行了50年的统治和皇民化教育,导致台湾许多人民族意识的淡薄。1951年、1956年台独分子先后在日本美国建立台独组织,至60年代中期,日本成为台独势力的大本营。总之,美日对中国大陆与台湾长期分离这个现状的形成“功不可没”,是阻挠两岸中国人实现统一的最大障碍之一。

中国之所以会出现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的长期内斗,就是因为两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与对立,他们所代表的是来自于国内国外各自的利益诉求与主张,最终代表广大人民和世界无产阶级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大陆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民党退守台湾后,对台湾民众进行反共和仇共教育,对台湾的共产党进行清洗。因此台湾人在审视大陆时,总是带着有色眼镜。如果不能消除两岸人民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长期岐见,就无法形成两岸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增进两岸人民的认同。

世界上没有哪个政权会心甘情愿放弃自己的权力,也没有哪个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愿意接受生活水平相对落后的政权的领导。台湾由于民主改革较为彻底,外部条件较好,因此发展水平要高于大陆。本来自己管理自己觉得很自由,突然让一个陌生的政权管理自己会觉得陌生和恐惧。总之无论两岸以怎样的方式实现统一,不管自己将要得到什么实惠与好处,它们总要失去一些东西。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维持现状才是目前最大的共识。也或许由于这些原因,台湾很多人抗拒统一,想要寻求独立。如何才能让台当局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如何让台老百姓知道统一的好处大于独立,统一的损失少于独立,这也考验着中国政府和人民。

四、台湾问题的解决策略

针对以上谈到的台湾问题及其现状,我认为台湾问题的解决至少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才有可能实现两岸的统一。

(一)坚持原则不动摇,为台独分子划红线,不迁就。

我们是需要争取台湾民意的支持,但是如果对台独的活动或言论过于忍耐和纵容,一方面对心理支持台独的人容易形成打击,另一方面放纵了台独分子搞分裂活动,扩大了台独分子的政治影响。在对台工作上,我们应该进一步压缩台独的国际空间,打击其从事台独活动的底气和资本。我们应该为台独分子划出清晰的红线,并且这个红线只能提不能降。如果其越过了红线,那么中国政府就需要利用自己拥有的各种手段对其进行警告。

(二)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台湾同胞对中国的民族认同

从李登辉上台至今,台湾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是在逐渐下降的,原因当然值得我们深刻反思。但不管怎么说,引起台湾民众对中国的认同在所有选项中是优先选项,和平统一建立在两岸中国人对中国的高度认同上,建立在大多数人支持统一的立场上。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实现和平统一就无从谈起。培养认同可以通过许多方式,比如加强人员往来与相互了解,举办各种活动增进情感联系与沟通,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等。

(三)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具备在外部势力的干涉下解放台湾的能力。

台湾的统一需要有国家实力的强大后盾,要实现国家的统一,首先要做的就是排除外部势力的干扰,只有把台湾问题变成两岸人民的事情,只有台湾没有独立的任何可能时,统一才能成为台湾人民的唯一选项,台湾才能在如何统一的问题上做出选择。因此要想解决台湾问题,就必须保证自身实力稳定和持续发展。

(四)在解决台湾问题时需要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争取以两岸人民尤其是台湾人民的最低代价求得统一。

近代以来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都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对于台湾同胞来说更是如此,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同情台湾同胞的现实处境,在不损一个中国的原则下,对台湾同胞做出最大的让利。

(五)始终不放弃武力统一台湾的选项

台湾问题本质上来说就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两岸目前只是处于临时停战状态。如果没有了继续谈判的必要和可能,那么中国大陆就应该以全体中华民族的利益为最高考量,采取非和平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参考文献:

[1] 殷存毅,李芳.认同与台湾问题.公共管理评论.2006,4.76-89 [2] 刘玉霞.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现状.团结.2005,3.23-26 [3] 王紹光.中国政治学三十年:从取经到本土化.中国社会科学.2010,6.15-221 [4] 王一成.当代中国的政治学与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2005,4.1-5 [5] 陈孔立.台湾民意的三个层次.台湾研究集刊.2012,1.1-9 [6] 张芬芬.台湾教科书研究.背景、概况与趋势.2015,3.9-21 [7] 1990年以来中国地理学之地缘政治学研究进展.2015,2.199-212

第二篇: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十八大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我不主张引导人们执意去寻找十八大的所谓“新亮点”、“新提法”,而是倾向于引导大家从总体上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重要的不是看我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提法,而是看我们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

要解决这些问题,落实并实现好十八大提出的目标,需要在三方面不懈努力:一是通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达成社会的“价值共识”;二是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充分关注的利益问题;三是从适应时代的要求,推进全面改革

作为一个政治学者,今天想从政治学的视角来解读十八大。政治学是一门治国安邦的学问,包涵着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一般而言,政治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构筑人类美好政治生活的蓝图并致力于将其付诸实践;二是探求有效的方法以提高非暴力状态下解决人类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性;三是设计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制度,使千差万别的人类能够各安本份、各得其所、相得益彰、共存共荣。从政治学的角度来看,我不主张引导人们执意去寻找十八大的所谓“新亮点”、“新提法”,而是倾向于引导大家从总体上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列宁曾经说,一打纲领抵不过一个行动。从历史的经验来看,重要的不是看我们有没有什么新的提法,而是看我们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行动。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学习十八大精神的体会。

世界大选年与“中国式换届” 或许是一种巧合,2012年,被全世界都称之为“大选年”,在近200个国家中,据估计有差不多60个国家要进行最高领导人的换届。

2008年上台的奥巴马,又已经通过大选获得了连任。

在俄罗斯,原来的“梅普组合”已经被“普梅组合”所替代,普梅间的“二人转”将继续下去。

法国最大在野党社会党元老弗朗索瓦·奥朗德也已经取代了萨科齐,成为新一届的法国总统。而在欧洲大陆,还有一些国家,如希腊、冰岛等等,都分别在不同时日大选。

就是在东亚,韩国的大选在2012年12月举行。前总统朴正熙的长女朴槿惠在很高的呼声中当选。其父亲朴正熙是1961至1978年军事统治时期的强势政治人物,最后遭到暗杀。

另一方面,2011年12月19日,朝鲜对外公布最高领导人金正日逝世。之后数天,朝鲜政府、官方媒体接连发文肯定金正恩的“继承人”和“国家领导者”地位,朝鲜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会议宣布,拥戴金正恩为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朝鲜进入“金正恩时代”。

我国的台湾,也已经在2012年初完成了新一任总统的换届选举。除此之外,埃及、也门、墨西哥、蒙古、委内瑞拉、多米尼加、东帝汶、加纳、肯尼亚、马里、塞拉利昂、莱索托等国也分别在2012年的不同时期进行大选。2012年作为世界选举周期的大重合年,使得全球政治的不确定性显得特别高。对中国来说,通过十八大来完成新一届党的领导机构的换届,而且要面对此起彼伏的选举“哨声”,应对很多国家领导人的变化。就是说,我们的新的领导人,将与很多国家的新的领导人打交道。

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说,那么多国家的选举,虽然是一种巧合,但是这种巧合对于国别政治、国际政治以及国内政治,都将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要换届?今天,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废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世袭君主制度,而实行了民主共和制度。民主共和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选举制度和任期制度。有选举必有任期,尽管任期可以有不同。选举制度和任期制度是民主制度的重要基础。这样的一种国际政治态势,毫无疑问也构成了中国政治的国际环境。所以,胡锦涛同志2011年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提到“四大考验”的时候,第一个就是“执政考验”。

毫无疑问,我们这样的“中国式换届”,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产生新的领导班子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实现新老领导班子的交替。而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主要领导人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次大家注意到,我们的“换人”比例很高,可以说是一次高层领导的大换班。如何在非世袭、非竞争性选举、非超凡魅力型的态势下实现党的(实际上也是国家的)最高领导集体的和平交接,这在世界政治史上也是没有先例的。

第二,十八大的人事安排,还要兼顾到未来十年的人事格局。如何保持稳定的领导群体结构,来推进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其意义非常重要。我们注意到,在目前的7位常委中,其中的5位是在1946至1948年间出生的,5年之后,他们也将被新人所接替。

第三,总结、审视一届领导的工作,为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工作提出目标和战略。中国传统上从来就有一个“新官上任三把火”的说法,因此,提出今后工作目标和战略对于提高新任领导权威非常重要。

决定发展前景的两个“百年”

十八大报告的第二部分,标题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最后有这么一段话: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请注意这样的两个时间节点:2021、2049。

201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说,90年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建立了新中国;二是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三是推进了改革开放。三件大事做下来了,接下来干什么?接下来要把中国推向何处去?这样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今天似乎依然摆在了我们中国人的面前。邓小平同志以“猫论”、“摸论”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今天看来,“摸论”在鼓励上上下下积极地探索、大胆地闯的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对于“河”的对岸究竟是什么,目前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说摸石头的日子蛮好过,所以叫做“摸石头摸出瘾了,不想过河了”;一种是说,这河对岸到底是什么、“摸过去是不是值得”我们还不知道,有一种“过河恐惧症”,似乎还是不过河的稳妥。但无论如何,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个近期的明确目标:到建党100年,即到2020年左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还有一个时间节点是2049,即到建国100年的时候,全面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应该说,国家与国家间是存在着种种基础性差异的。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都有一个先发展和后发展的问题。这种国家间差序问题又导致了国家间的竞争性关系和发展性动力。因此,后发展国家参照先发展国家制定本国发展的目标,学习、借鉴先发展国家的文化、体制和治理经验,也是符合逻辑和历史规律的。关于通过学习、借鉴从而实现赶超的想法,前人都有过设计。列宁就曾指出:“要么是灭亡,要么是在经济方面也赶上并且超过先进国家……要么灭亡,要么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斯大林也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年至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1956年8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上提出了“超英赶美”的设想:“我们这个国家建设起来,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完全改变过去100多年落后的那种情况,被人家看不起的那种情况,倒霉的那种情况,而且会赶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美国。”“假如我们再有50年、60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这是一种责任。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的球籍!所以,超过美国,不仅有可能,而且完全有必要,完全应该。”邓小平同志同样也提出了通过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所以说,我们党对自身的发展和前景是有预期的,这种预期也是要通过切切实实的努力奋斗才能实现的。

切实提高应对风险考验的能力

从报告提出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看,十八大以后对于我们党来说,应该说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这些问题:一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二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三是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四是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五是一些干部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突出,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六是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

这些困难和问题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重视。总体看来,这些困难和问题还是一种“病征”层面的东西,还有待于我们认真研究其“病因”特别是“病根”后,再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我们注意到,从十八大报告以及近期主要领导的一些讲话、动作来看,新一届党中央在两个方面有所“动作”。一是民生方面。集中体现为利益分配问题,追求公平正义越来越成为顶层设计的文化自觉。如何在既不断做大蛋糕体量的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把蛋糕分好,成为了自上而下的追求和实践。二是反腐问题。腐败问题可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则是经济腐败,另则是制度腐败。经济腐败比较显见,其显见现象的背后是制度腐败。制度缺乏刚性,甚至形同虚设,就无法制约权力,而不受制约的权力势必形成腐败。比如,官员个人财产问题。我们是有制度设计的,但是制度的有效执行出了问题。同时,我们的监督机制又是虚弱的。

应该说,我们党对自身面临的风险和考验是保持警醒的。突出表现在,十八大报告重申了党所面临的四种考验、四大危险——指出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种考验是客观的,而四大危险是主观的。很多方面的事实表明,主观方面的变化比客观方面的变化更值得引起关注。因此,不断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以及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就显得尤为现实和紧要。我个人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落实并实现好十八大提出的目标,需要在三方面不懈努力:一是通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达成社会的“价值共识”;二是解决一些人民群众充分关注的利益问题;三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推进全回应一个世纪性难题

近年来,我国民间的思想非常活跃,各种主张纷纷出笼,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有人甚至概括了中国当前社会思潮说有十种甚至更多,但大致也是类中分类,依然不外乎所谓左中右三大系统。

在各种争论中,“中国向何处去”依然是比较集中的问题。到底是“天堂向左,地狱向右”还是“天堂向右,地狱向左”?“中国未来走向何方”,这是当前社会各界讨论最为关心最为激烈最具对抗性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文章《中国向何处去》中描述了当前中国社会的现状,在不少群体都不满意的情况下,各派都觉得应该要进行改变,不改变的话迟早要出大事情,但是要怎么变,朝着什么方向改变,各派在这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上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思想性倾向。党的十八大“一锤定音”,回应了这样的一个世纪性难题,指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确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要求,报告详细阐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和发展战略。我们必须把握这“五位一体”的关系。“五位”之所以“一体”,是因为任何一个都不可被忽略。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都把经济发展视为提高执政党执政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依据,但是历史的、以及理论的逻辑都证明,经济越是发展,合法性危机就日益凸显。所以,我们要有全局综观的眼光,要审时度势、保持清醒。再比如,关于对我国是否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上,我们不能被西方所谓的“中国崛起论”忽悠,也不能光看到国内东部沿海的发展程度而无视西部欠发展的“低洼”态势。对此,十八大清醒地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前30年,我们历经曲折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路径,后30年,我们将更加自信、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之路走得更稳健、更踏实。面改革。

第三篇:中国农村现状和解决办法

中国农村现状和解决办法

当今中国农村拥有8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因此正确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国家稳定繁荣的前提。然而当今农村的现状令人担忧,大多数农村在耕作方式上仍采用传统的方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存在,单位农民的耕作面积较少,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大量投入的积极性。因此很少采用机械化,劳动生产率较低。在作物品种上很少有很大的创新,而且在耕作过程中片面的追求产量,大量施以农药,化肥。从而导致作物的质量下降,出口受到严重的限制,市场份额减少,农民收入较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固定设施投入较少,抗灾能力差,靠天收的事实长期存在。

中国当今农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较低,教育投资较少,教育设施落后,简陋!导致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新的科学文化技术很难在农村得到大面积的推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无法在农村实现,以至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缓慢。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导致大量农民工涌向城市。这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是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也给农民自身维权受到了严重的阻碍,进而成为弱势群体的一员。由于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淡薄,以至农民的社会福利和保障问题缺乏物质和法律上的保障,很难实施。

广大农民普遍缺乏政治权利意识,往往把选举权作为一种交易工具,以至普选出来的村干部很少成为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农民非法参与有扩大的危险。近几年来,农民通过贿赂、暴力威胁和恫吓等手段影响乡村干部决策或村委会选举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地方,黑恶势力侵入到村级政权,出现了恶人治村。地痞村霸气焰嚣张,扰乱了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农民的财产和生命权益受到极大的侵害和威胁,民主和法制遭到了无情的践踏。

广大农村公路等基础设施落后,政府的投入较少,这在一定程度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遇到雨天,地面泥泞,农民的出行都成问题,更加影响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资金不足,技术水平落后的特点。而且产品质量较差,销售渠道窄,市场份额占有率低。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突出的是农民增收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今年年初国务院颁布了一号文件着重解决三农问题。并把这一问题作为国家生活的重中之重。就目前中国农村的现状,要彻底改变这一现实状况。应该:

A、完善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这就需要立法机关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坚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依法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生产经营自主权。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耕地最重要的是把基本农田保护好,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坚决限制城市发

展占用大量耕地,依法完善土地审批手续。坚持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这是解决当前农村现状的前提。

B、努力在农村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家财政应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这不仅包括对生产资料的投入还包括对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彻底转变当今农村普遍存在的靠天收的现实。这种投入包括对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和乡村公路的建设,改变农民的生活环境。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战略,使农业生产符合市场化需求。

C、是要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力度。增加农民收入最根本的措施是减少农民。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措施,增强农民外出务工的组织化程度,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搞好农民外出务工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扩大输出规模,提高劳务输出效益。此外还要完善各种维护农民权利的各种法律和社会监督机制。彻底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D、加强对农民政治权利的宣传力度,使他们认清和把握好自己手中的权利,并将选举纳入法制保证。能选举出能真正代表他们利益的村干部。

第四篇:台湾问题的现状和思考

台湾问题的现状和思考

显学。每个人都是台湾问题专家 一,基础性的问题

1,台湾问题——内战遗留的问题,没开枪的内战。2005314 《反分裂国家法》现在指台独问题。在国际社会中中国代表权问题已彻底的解决。台湾不这么 看,台湾98运动(急独),一直在做独立的企图。20007年7月19和22啊扁两次写信给联合国和王光亚,台湾入联的申请。将台湾问题国际化,扁提出台湾和平案。李灯会拒绝谈判,怕进一个中国的笼子,扁可以谈,但是漫天要价,不设一个中国的前提条件,欺骗性的要求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企图分裂和独立。05连宋谈,扁政府很生气。美国的看法,“一个中国政策”“不支持台独”,美国可是从为公开的的反对台独,反对两面任何一方片面的改变现状。现状?暂时分离状况,对台独和我们的统一都有组爱。不统不独。

2,台独问题——动态和内涵都在发生变化,对台独分子来说即使目的也是手段。近十年每次的选举后台独的势力思潮声浪都上了一个台阶。岛内还有真假台独的区分,扁用台独当护身符,实际是为自己的政治前途做准备。真的台独是敢反共并反美的,创造条件独立。温和和激进的态度。(急独的10%以下)1986成立民进党,《台独党纲》独立建国为党的目标。98克林顿三不:不独,不加联合国,不加主权国家才可以加入的的国际组织。现在是保卫台独,实际上已经独立,中华民国。民进党希望“台湾共和国”。

3,台湾——辜问我们领导人江台湾是什么?是人是鬼?台湾不是一个国家,历史上从未。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什么都可以谈。一个中国,地理历史文化是一个,政治上不是。李灯灰特别的国与国关系。扁,一边一国。我们的一国:世界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国唯一合法的政府。(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不可分割!)(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不允许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蒋介石承认一中,断交部,黑人俱乐部。灰扁不求统一,只求自己一点独立,关系更为恶化。92共识被扁反对。胡宋会两岸一中,连站一中各表,宋屋檐理论。台湾的本土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已经模糊混肴。

二,当前的台湾政局和两岸关系

1,49蒋介石一党独大,白色恐怖,75老蒋死,无变化。我们文革时候,台湾经济起飞。79年,台湾四贱。86928扁莲廷建立民进党,00得权。88年小蒋死,93年定性台独分子。99年制造连宋不和分裂,扁得利。台湾国民党,民进党,新党(喻慕民),亲民党(宋),台联党(苏进强),蓝绿对立。支持绿色的力量大概5;5,蓝在55%绿在45%。估计在明年2月蓝色的党会合并。

2,两岸关系————解放台湾被抗美援朝阻止。金门炮战单日打双不打,搞笑。87,台湾回国探亲。政治冷经济热,官方冷民间热。最新统计数据去年台湾大陆441万,大陆去21万,计台湾来4461万人次,(截至07年6月)。实际到大陆的人数大概为700万人,除了特务和间谍来的多啊,大陆去150万。常住大陆的有官方40万,估计上百万定居大陆。定居1。8万,通婚27万对,台湾学生1。2万,再小的是6500。去年贸易额1087亿,进口871亿。7万多家台商。利益感情的连接是非常秘结。结论,势力对比差距拉大,有利统一因素的增长超过有力台独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崛起使得我们的国际势力强大可以压缩台独势力的空间。164个,台湾24个建交国。促统之前必须要反独。从力量对比和发展趋势看台独势力在走下坡路。这两年是关键期。李灯灰我们们不能向中弓要什么,但是我门可以在他们要的时候说不!三,对几个当前热点问题的看法

1,法理台独的问题:正名——制宪———宣独三步走。我们常用的“台独分子又迈出了危险的一步”。一步一步已经很多步了,我们的的底线和红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态度看似总是让步?00,2,21“对台使用武力的三个条件:外国侵占,任何势力和方法分裂及其重大事变,台湾无限期的拒绝和平谈判。” 05314《反分裂国家法》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情我们要动用武力。目的?台独党的政治纲领。

第五篇: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解决办法

浅谈高中作文教学现状与解决办法

江西师范大学2010级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教育方向)孙远菊

作文历年是高考分值的大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学校中,作文教学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下笔者通过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两个大的方面,对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解决办法做简单的论述。

一、现状

(一)教师教学。首先是在当前高中学校,由于课时有限,大多学校并未开设专门的作文教学课,基于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无系统教学方法,对作文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师无明确的教学计划,作文教学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无序性和功利性。其次,教师批改作文效率低且带有随意性。学生作文做完后,大多要等一个星期,批改后的作文才会回到学生手中,学生等待看到老师评语的积极性早已荡然无存。而评改机制不足,优秀作文与普通作文分值差别不大,也使很多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消减了学生写作文的积极性。

(二)学生学习。学生学习上,首先是学生没有好的写作素材。很多学生认为,现在的自己生活面太窄,整天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读书——吃饭——睡觉三位一体,生活平平淡淡,接触的尽是日常小事,既没有惊心动魄的场面,也没有许多曲折离奇的情节,这些材料都不典型。于是,学生再次把目光移到了别人的身上,从别的范文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素材。结果是,说到怀才不遇的李白首当其冲,提起忧国忧民的非范仲淹,杜甫莫属。再者,有的学生虽然胸有万语千言,但一到写作文时却不知如何下笔,不知道把胸中之话如何串联成文章表达出来。究其原因还是学生没有掌握系统的写作技法,一到写作文,范文漫天飞,学生写出的作文,思路是人家给的,方法是自己套用的。何谈自己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技法?

针对以上出现的文体,我认为必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来解决。

二、解决方法

(一)教师

1.在当前情况下,要想在短时期内,学校中开设独立的作文教学指导课并不现实。而老师又急需系统的教授学生写作技巧。针对这一矛盾,我认为,切入点依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所说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的平时上课。具体做法是:以所上课文为例谈文体,因文变法,因文用语,单元训练突出重点,训练具有针对性。以人教版语文必修一为例,第三单元的三篇课文分别为《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一看便知是记叙文。教师在教学中则可以因势利导,讲述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单元训练则以表达交流模块作为系统指导的材料。如第三单元完成后,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内容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为四大块: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记叙选好角度,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的表达交流模块则主要从写作方法的角度进行记叙文的训练,写作专题分别是: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直面挫折,学习描写;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人教版语文必修三和必修四则是针对议论文进行训练。学生在经过课文为范本,体会文体与语体的不同,单元训练系统学习写作技巧。说到记叙文,要求以构思新颖,剪裁精当的章法表现主题,要求以叙述为主,用语具体形象,生动感人;上到议论文,要求以立论鲜明,论证严密的章法去突出中心,要求以议论为主,用语鲜明精当,力透纸背;而说明文则要求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的章法说明事物,要求说明为主,用语准确简明,语序分明。

2.注重学生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培养。教师上课时,依据所上课文文体的不同,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潜移默化的培养培养学生关于写作的谋篇布局。对于一些优秀范文,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反复揣摩玩味,让学生得其言,领其意,最终达到“得意忘言”的效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后联系,指导学生写片段作文,通过一个场景,一件事情的描写,训练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技巧。

3.首先.教师批改作文应及时,评分要有区别。大多数学生在作文上交后,都会期待能快速得到老师的批改,想尽早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坏。教师批改及时,学生的写作记忆还较为深刻,教师的讲评效果才更具实效性。如果老师批改不及时,学生的这种期待心理则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逝。等到一个星期后作文发回给学生时,学生大多已忘记了作文的写作思路,还需要老师的讲解才能再次进入作文中去。再次,在批改时,打分上优秀作文与普通作文分数应区别开来,让学生体会到作文之间的差距,评论上,应当结合作文的具体实际提出作文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点。评语应当多以鼓励性语言为主,发现后进生的长处,指出优等生的不足。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一个较为充分的发展。最后,则是再修改,再评价。学生根据老师的初评意见后,进行再次改进,教师也根据学生再次修改后的作文,充分肯定其再次修改后的进步点,对还有不足的地方只做“蜻蜓点水式”的一笔带过。这样能更好地使学生明确“作文为修改出来的”,也使学生在修改提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成功感和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同时为了更好的表扬和鼓励修改成果,教师可选择几篇修改前后进步较大的作文打印分发给全体同学作为范例加以宣传,对于作者是一个很好的激励,对于其他的同学也是很好的借鉴。

(二)学生

1.针对学生缺乏写作素材,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 首先,语文课本就是我们最好的写作素材。常常听老师抱怨,学生写出的作文,写来写去就那么几个故事,而学生也叫苦连连,不知道从哪里找到好的写作素材。其实,最好的写作素材,就在我们朝夕相处的语文课本里。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的表面,应注重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课文中的一些知识,往往稍加注意,就可以成为我们作文中很好的写作素材。比如我们上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通过作者的描述,一个不同与以往政治人物的梁启超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写作时,我们通过早年热心政治的梁启超和晚年专注学术的梁启超对比,一个看透世事,单薄名利的人物跃然纸上。

其次,身边事物的积累与重组。在教师的耳提面命下,大多数学生都学会了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通过身边事物来积累写作素材。但是,却忘记了重要的一步,即对积累的写作素材进行分类重组。比如,我们可以把写作素材分为人生信条,个性禀赋,道德修养等类别,把积累的写作素材依类放进去。这样,写作时,很快就能找适合题目需要的写作素材,大大降低了写作时间。

最后,重视阅读经典。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对于一本好书,学生应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

2.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两张皮。这样就形成了读与写的脱节。大多数学生喜欢读文章(确切的说喜欢读别人写的文章),却不喜欢写文章。因为懒于写文章,长期下来就造成了当前这种学生不会表达的现状。基于此,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有意识的去联系写作知识。阅读,可以品味文中的语言、人物、结构和表现手法等,而写作则是运用准确的语言、典型的人物、精巧的构思和恰当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主旨。学习范文时,学生可以模仿名家名篇的写作技巧及写作思路。其实所有的名家创作都是由模仿起步,所有的大家说的每一句话都未必是自己创造的。学生可在模仿中,慢慢学会关于写作的知识。

下载从政治学角度试论台湾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办法[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政治学角度试论台湾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办法[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中小企业员工激励现状与解决办法

    论关于中国中小企业激励员工的问题摘要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搞活一个企业,激发员工并创造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就必须面对激励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激励相关理论......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本不该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中国领土台湾被美国当做其国际棋盘上的一个棋子来摆布,台湾问题已成为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关于台湾问题的探讨 摘 要:台湾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它与已经回归的香港、澳门问题又有诸多的不 同。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台湾岛内政局......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本不该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然而,在冷战的背景下,中国领土台湾被美国当做其国际棋盘上的一个棋子来摆布,台湾问题已成为中美关......

    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2015210046 范明福 中美关系下的台湾问题的演变与展望 -读《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一书有感 台湾问题实质是1949年后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后遗留下来的中国内......

    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大全]

    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一部分 在远古时代,台湾和大陆本来连在一起。大约6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相连结的部分陆地沉为海峡,台......

    台湾问题与两岸关系

    台湾问题的前世今生 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

    台湾问题的由来与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启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台湾问题究竟缘何? 学号: 201204624 姓名: 郭宇教师:朱晓鸿 台湾问题究竟缘何? (1894——2012) 台湾问题是我国本民族内部的、由于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