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

时间:2019-05-14 05:04: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

第一篇: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

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

策划的本意是指做事情之前的筹划,是根据事物发展变化中的特点和各种可能性来制定相应政策。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策划被引进到新闻领域,逐步渗透到新闻采、编、排的各个环节。

当前,新闻报道策划已经成为媒体新闻传播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校报来说,作为象牙塔里传统的主流新闻传播媒介,在当前的融媒体环境下,其最大的媒介优势就是专业化的校园新闻生产力。加强新闻策划也是校报提高其新闻传播和舆论营造的有效性,巩固自身传播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

一、新闻报道策划的意义

对于新闻报道策划,赵振宇教授在其著作《新闻报道策划》一书里给出的定义是,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以求最佳效果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1]

可见新闻报道策划是以新闻事实为前提的一项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目的,是实现报道的最佳效果。就高校校报而言,在校园媒体形式多样化、师生思想政治状况复杂化的现实环境下,加强新闻报道策划,对其实现校园新闻传播效果和宣传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校报功能说。高校校报作为校园主流媒体,在何历史阶段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从1895年天津北洋大学创办《北洋大学校刊》,成为中国高校办校报的开端以来,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高校校报所展出来的对高等教育的传承与见证、对大学文化的挖掘与呈现,以及对高等人才的培养与教育等等,这是任何一类新兴媒体都无法比拟的。

加强新闻策划,无论是对校报的引导功能还是教育功能来说,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强化校报本身的定位,也即校报宏观策划,对于校报发挥舆论引导、办报育人来说是前提;加强校报各个版面的整体策划,每个版面如何设计与规划,也即校报的中观策划,体现了报纸的办报特色和校园舆论引导方向;加强对校园新闻选题的策划、新闻事实的组织策划,以及校报新闻的后期传播策划,融引导与育人于具体的新闻事实。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青年人集中的阵地,对新媒体的接触和接受更加活跃和广泛,高校校报作为象牙塔内传统媒介,必须加强策划,强化自身优势。

二、如何开展新闻策划

结合校报自身功能、优势和当前媒介发展环境,高校校报主要可以从高度、深度、角度和广度四个维度来开展新闻报道策划。

1.高度。

校报作为高校党委机关报,在开展新闻策划尤其是主题新闻策划时要体现高度。高度决定权威性,体现影响力。校报新闻报道的高度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策划:

第一,围绕时政要闻、教育改革开展策划。国家政策和教育改革发展方针是高校办学的重要理论指导,围绕教育热点和时政重点开展选题策划,不仅体现了校报办报的前瞻性,也体现了其新闻报道的高度。关注大事议大事,高校校报围绕国家政策和教育热点策划选题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将时政热点与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相结合,要善于通过评论、校园专家学者专访等形式解读时政方针,也要善于从时政方针中策划挖掘本地选题,让象牙塔里的新闻走得更高,传得更远。

2.深度。

加强对校园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报道。高等学府是优秀人才和先进思想的汇集地,优秀教师形象、独特学术风采、典型学生事迹等在校园里层出不穷,围绕这些典型人物和事件开展新闻报道策划,充分挖掘典型背后的故事,在校园内外进行报道、讨论,既可达到有效传播,也能形成印象效应,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历时性策划与共时性策划相结合。校园新闻的一大特点是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每年发生的校园新闻存在许多共性,因此,校报对某些常规性活动和节庆时段的新闻报道策划可考虑历时性和共时性相结合。以毕业季报道为例,笔者曾策划一期三代人的毕业季历时性报道,通过采访报道展现不同年代大学生在毕业季的故事,既丰富了报道题材,又展现了时代的更迭变幻。共时性新闻报道策划内涵很丰富,在当前传播环境下要注意新颖独特,力求达到既有深度又达到有效传播的效果。

第二篇:校报策划

“喜迎商大百年校庆”

在杭高校校报展

主办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校报记者团

承办单位:各参展高校校报记者团

2009年浙江工商大学“喜迎商大百年校庆”

——在杭高校校报展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

在新的一年中杭州高校的多所学校的校办已经改版或即将改版,在这些改版的校报中有继承了自己多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也有以全新的面貌向同学们展示全新的校报,但是无论是否没有改版或已经改版的校报中都凝聚了校报工作人员的汗水与智慧。

二、活动意义和目标

通过在各高校巡回展出各高校校报史,展现各高校历年工作人员为校报的运作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与奋斗,展现各高校校报发展的艰难历程或光辉的发展史,展现各个学校校报的办报特色和理念。通过校报展加强各高校校报工作人员交流与合作,通过展览向师生们展现各个学校的校报的风采,希望可以引起师生的兴趣,向同学们展现校报的另一面,让更多的人了解校报,提高同学们对校报的兴趣,增加校报的发行量。在我校展览校报的光辉历史,展现我校百年校史的历程,喜迎我校百年校庆。

三、活动开展

(一)活动前期准备:

1.联系参与展览的学校

由发行部与各个高校联系,向他们宣传此次活动,诚邀他们参加此次的展览,同时邀请参加此次展览各高校的校报代表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一次协商,在此次会面中通过抓阄的方式确定各个学校的展区。(可将展区分为ABCD等),争取我校的展区在所有展区中处于最显眼部分。

2.联系展厅

我校的展览由现在负责校报工作的老师(张东老师)与图书馆馆长联系,希望能够在图书馆中借用一个自习室以作为展厅,展期为2天(周末两天)。如果不成功可考虑在室外如行云、流水食堂门口。

3.展厅布置

由版面部设计和布置展览的展厅,在布置展厅时应与参展学校联系沟通,尽可能的展现各个学校的风格,或者由抓到所在展区的学校自己布置,在每一个展区配备笔记本电脑用来播放制作好的DV。由摄影部,发行部,编辑部共同参与展厅的布置工作,版面部统筹安排。

在展览时由各校校报事先准备一份介绍自己的DV,我校DV制作可有摄影部负责,主要内容结合百年校庆和我校校报历史。

4.整理编辑展览资料

由采编部整理出存档的校报资料,将其按照时间的先后进行分类,选择出各个时期校报中有代表性的报纸,每份报纸最好是两份以利于展览时能够展出报纸的正反两面。在整理资料中最好能够整理出那个时期的照片,将报纸与相匹配照片同时展览,给参观的同学一种直观的展览。

由发行部联系各个时期主持校报工作的老师和学长学姐,由采编部和摄影部的同学去采访这些老师和学长学姐,采访他们主持校报工作的心得与体会以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等,摄影部拍摄下老师们及学长学姐们的照片和采访过程的DV,最好能够联系到校报创刊的老师及在校报创刊时在校报工作的学长学姐(如果还健在的话)。这些采访到的DV应该包含在展览时播放的DV里面。

由采编部和摄影部的同学采访负责现在校报工作的老师和现在负责校报工作的优秀同学,由这些老师和同学讲述自己在校报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校报今后发展的展望。

编辑部和摄影部在采访中收集被采访对象在校报工作时所留存的资料,例如获奖的奖章或者在那时的老照片等,最好能够借用这些实物资料将其带回进行展览。

由版面部根据编辑部所采访和带回的资料进行整理,将采访的资料根据工作人员工作的时期进行分类,将这些资料与已整理出的资料和照片进行匹配,同时展出。

5.DV制作

由每个学校摄影部根据自己最后整理出的校报的资料制作一部展现自己校报发展史的DV,可以使用采访老师时所拍下的DV或者同学自己制作的PPT等。但是制作出的DV尽可能的追求有自己的特色,能够吸引参观的同学。

6.嘉宾邀请

邀请曾经在校报工作的学长学姐回校参加此次展览,最好是在报社工作的学长学姐,这样可以在他们参观后与我们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同时邀请我校领导和资深的记者前来参观指导,邀请的具体名单可由我校负责校报老师具体拟定。同时还邀请各校校报代表及我校院报代表。

7.拉赞

由于此次展览时间较长,所需人力物力较大,可以考虑向校外寻求资金赞助,也可以考虑寻求学校外联部的帮助,在此次活动中为赞助公司在校报上、横幅、海报,媒体等方式进行适当的宣传。

8.宣传

在展览前期做好此次活动的宣传,吸引同学到展览进行参观。宣传方式有:

通过在展览即将拉开帷幕的前期校报上进行宣传,通过横幅,海报,宣传单等方式进行宣传还可以向同学发放入场券的方式进行宣传。

海报制作由排版部制作,海报宣传由发行部去宣传。横幅的制作由版面部设计,由发行部宣传。

通过与《钱江晚报》《青年时报》和一些网站的记者进行联系,希望在活动期间对此次活动能够进行宣传,欢迎校外人员前来参观。

9.其他

由于此次活动在我校举行,其他学校的展览资料需要运送到我校,出于参与展览工作人员较多以及参展资料较多和资料的珍贵性,我们可考虑用校车进行运送。由校报老师联系校车。另外此次活动涉及与校外的合作,尤其是对外校来宾的接待,所以邀请我校社交礼仪老师对接待人员进行必要的礼仪培训。

(二)活动进行中工作

1.开幕式

开幕式在我校举行,当日邀请学校领导出席,各学院院报代表参加,校报工作人员必须参加,各学校派代表参加。同时邀请校外媒体前来报道。

开幕式由有关领导发表讲话,校报负责老师发表讲话以及我校校报工作人员发表讲话和院报代表,各学校代表发表讲话。开幕式结束后,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出席人员参观展览。各

个学校的解说人员对前来参观的人员进行介绍。

在开幕式结束后由校报工作人员欢送前来参加此次开幕式的其他学校的嘉宾和领导,邀请前来参加此次开幕式的外校校报代表吃午餐。

2.解说与秩序维持

由于此次活动的工作量,在此次活动中由编辑部和摄影部的工作人员写解说词,根据校报工作人员的课表安排解说工作,同时在每个学校进行展览时由所在学校的校报工作人员安排维持秩序的同学或者可与学校保卫处合作,由保卫处的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3.闭幕式

由校报老师负责闭幕式的主持工作,由校领导发表讲话,校报老师发表个人对此次活动的意见及看法。

(三)活动后期工作

1.展览收尾工作

在展览结束后,由记者团工作人员收拾展厅,整理资料,将展品资料归档保存,并将借来的资料、桌椅或其他物品归还。

2.参展学校总结交流活动

展览结束后,各个学校校报的代表聚在一起介绍自己学校校报的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同时对此次展览进行总结和概括,指出此次展览的收获与不足之处。由摄影部对此次活动的资料进行整理,作为存档。

3.征文比赛

校报展览结束后,可向全校发起关于校报展览观后感的征文,优秀作品刊登在新一期校报上,并发若干奖品。

四、所需资源

此次活动需要杭州众多高校参与,同时此次活动需要校报的指导老师对我们此次活动的全力支持。我校校报工作人员还是较充足的。在此次活动需要向学校借用合适的展厅,借用学校的校车,以及展厅布置所需的材料包括展览材料包括玻璃等。根据展厅的布局,所需材料由版面部购买,所需借用的物资由老师出面向学校有关部门借用。

五、经费预算

此次活动大概需要1000元的经费,3~4条的横幅,1000张的宣传单,4张宣传海报,包括开幕式当日的费用,以及校报工作人员来往的车费的报销。同时还有展厅布局所购买物资的费用及征文奖品购买费用。

第三篇:校报策划1

校报名称:中文:智慧之光英文:The Light Of Wisdom 慧光校报第一期内容策划:

一版:聚焦慧光

内容:

1、报头、刊号

2、创刊词

内容:

十年的栉风沐雨,西安慧光教育已由当年破土而出的青涩发展为现如今的硕果累累。蓝图绘就,目标宏远,在新的教育形式下,以新的思维、新的理念、新的姿态去实现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是每一位慧光人孜孜不倦的追求。校报《智慧之光》的创办,正是这种意识的萌动和结晶。我们希望通过校报,进一步营造慧光的企业文化,丰富师生的校园生活,展示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教学成果、校园动态、师生风采,成为家校的又一个互动平台。

回顾过去,我们孜孜追求;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相信,在慧光教育这个广阔的舞台上,《智慧之光》必定承载着全体师生的期待,舞动梦想、舞出奇迹。

3、“慧光风采”:(栏目定位:介绍慧光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方向及荣誉)本期内容:以本校荣获“3.15质量诚信品牌”为切入点,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对慧光做一介绍,并将慧光的企业文化融入其中,突出“诚信品牌”的重点。(配以照片)

标题:“品牌与诚信——慧光教育的发展腾飞之路”

4、“要闻传真”:(栏目定位:以较大篇幅、版面重点宣传学校的重大新闻)本期内容:宣传报道我校正在盛大开展的家庭教育报告会。

5、“校园快递”:(栏目定位:以简短的简讯形式报道校内一些新闻消息)本期内容:管理层机构完善;慧光十年回馈—慧光学员感恩励志报告会 二版:教育沃野

内容:

1、“精品课堂”:(栏目定位:从专业的角度、以通俗的方式对我校的精品课程加以深入浅出的推介)

本期内容:全脑开发

2、“教研新动态”:(栏目定位:介绍各个项目的新动态,体现出慧光的创新)

本期内容:公开展示课

3、“教师风采”:(栏目定位:对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报道,体现其风格,并予以激励)

本期内容:优秀教研组—YK教研组

三版:活动纪实

内容:

1、“光影慧光”:(栏目定位:以一到两组连环图片展示慧光的重要活动、慧光人的精神风貌等)

本期内容:热情洋溢的动力早操

2、“热点追踪”:(栏目定位:对当前校内较为热门的话题、活动、项目等进行追踪报道)

本期内容:对感恩励志教育报告会的追踪报道。

3、“榜上有名”:(栏目定位:刊登近期“慧光之星”、“优秀学员”名单,增强学生的荣誉意识)

本期内容:3月份“慧光之星”名单。(若名单人数较多,需与教学部协调)

四版:畅园

内容:

1、“畅园主人小语”:(作为每期话题的导语)

本期内容:“畅园主人开篇语”:“畅园”之“畅”,可以是欢畅,也可以是畅想,更可以是畅所欲言。不论你是慧光的老师、学生,还是家长,畅园主人都欢迎你能够欢畅地将你的所有畅想在这里畅所欲言。

2、“智慧妈妈宝贝娃”:(栏目定位:对于在感恩励志报告会及后续的家庭教育报告会后学生或家长提出的一些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公布并由专家为其进行简要解答)

本期内容:关于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的问题(配以解答专家的个人资料介绍)

3、“佳作欣赏”:(配合每期的主题,老师或学生的文学作品。最好是原创)本期内容:主题:感恩。

4、“校长信箱”:(栏目定位:将适宜公开的员工或家长建议或意见予以公开,并配以学校的回复,体现出学校对其的重视及慧光的“诚信”)

第四篇:关于新闻报道策划

深度报道是有别于一般资讯传递的特殊报道方式。所谓“特殊”,是指它处于不同的新闻参照系,有其特定的价值目标。正因为此,围绕自身的本体建构,它也相应形成了一整套特殊的选题策划理念、方式和语言,并呈现在采访、写作、编辑乃至媒介运作机制的各个层面。

一、选题策划的价值定位

从策划学角度看,所谓策划,是指以既定目标为起点,根据有关信息的分析,制定策略以及具体实施细节,以求目标之实现;它还包括对实施结果之评估,以备今后策划作参考等意义。策划一般由策划者、策划依据、策划手段、策划对象、策划效果评估等因素构成。

深度报道的特性,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深层次的新闻挖掘。也就是说,它不仅仅是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记录或叙述,还必须探究这一事件的原因、结果甚至未来的趋向。这是深度报道必须进行选题策划的基本前提。除此以外,选题策划还以最佳效果为出发点,寻求符合自身价值定位的特质。在我看来,深度报道除了通常所说的新闻五要素之外,其“价值”特质还包括:

1、事实的独特性。新闻对于受众来说,存在一种“新奇律”,越是个性独特、超出人们的经验范围,其吸引“眼球”的兴趣就越是浓厚。尽管这可以在逻辑上被归类,但它不是过去事件在平面上的重复,必有其量的积累的显著性,特别是超越常规的突进性。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事件或问题可能改变某些地域、人群的处境,留下事物发展的新记录;

2、关注者范围广。即深度报道所关注的对象,通常对社会具有广泛的震撼力,或者容易提醒人们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者容易唤醒人们的良知,或者容易激起人们的共同兴趣。它的受众不以地区衡量,而以国家乃至全球的尺度来衡量;

3、对未来的影响力。深度报道中的事件除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影响,还对现存体制、规范、秩序构成冲击,引起社会对思想、观念、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反思;

4、重复性宣示。所谓重复性宣示,“是指最新报道中的重要内容或部分内容是对过去报道的重复。这种重复不是疏忽所致,而是故意所为,意在明确宣示一种意图,其新闻眼不在事实的最初发生,而在已经发生的事实被延续这一时间点上,因为这个时间点的社会背景是新的。”[1]

深度报道在本质上是一种“视点新闻”,而从选题策划角度看,它的实现又有赖于“视点”的发现和“视点”的定位。前者主要表现为题材的甄别和发掘问题,后者主要是对题材的处理和思维方式问题。这里分别作出回答:

(一)“视点”的发现

即新闻源(信源)的发现和寻找。一般来说,深度报道的新闻源,可以从以下途径考虑:

第一类是影响全局的突发事件。它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人心,是记者们的遭遇战。如伊拉克战争报道、自然和社会灾难、政变等。

第二类是历史性事件的开始或终结。它有里程碑意义,具有时代的标志性。如香港回归、修改宪法。

第三类是例行的重大会议或活动。这类会议或活动,通常依据多数原则或国际准则决定政治、经济、社会大事,程序性强。如国内的“两会”、国际的“西方八国首脑会议”、重大庆典等。

第四类是被舆论炒热的社会“焦点”。其原因和结果往往扑朔迷离,引起受众广泛注目。如政治明星的绯闻、各种“非人道”事件。

第五类是具有潜在价值的“冷点”。“冷”与“热”是相对的。一些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的命运故事、一些“司空见惯”的家长里短等等,尽管不太受人关注,但如果记者潜得下去,进行观察和思考,就能从“冷点”中发现新闻“亮点”,并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

第六类是综合反映目前一系列相关事实,形成综述、系列报道、述评性报道。如以、巴冲突、西部大开发等等。

“视点”的发现,要求记者具备高度的敏感和洞察力,特别是对具有重大发掘价值的题材的鉴别力。总体上看,“视点”的最终形成,是由题材的质量、记者思想的穿透力、受众的关注度三者合力地凝聚而成。

(二)“视点”的定位

根据记者的经验,“视点”的策划和定位主要有以下一些思维方式。

一、消息延伸展开视点。深度报道的选题多数是媒体报道过的,确切说是从消息中延伸而来。在日常报道中,由于时间、体裁所限,一般的消息报道做得不深、不透,甚至只是一语带过,这就为深度报道留下二度开掘、组合的空间。

二、新闻捆绑凝聚视点。深度报道的本意在于延伸人们对某一问题、事件的多重认知,因而围绕某个问题、事实作多点、多侧面报道,便能拓展人们的感悟和认识。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新一代深度报道要摆脱“深”而不“新”的尴尬,以记者分头“抢”新闻,然后在某一主题下构成版块式的新闻组合,是一个办法。其模式是:主要版块是受众喜爱的最新消息的集纳,构成对一个个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叙述和记录,体现新闻的本意,至于言论、访谈、相关事件链接、背景资料等都围绕这个核心展开,把这个核心做深做透,形成主要版块的必不可少的补充。

三、重大题材预设视点。策划本身就有主题预设的含义。对于一些预先可知的重大事件,如奥运会、三峡发电等,这些事件是有大致日程安排的,记者就可以在“视点”到来之前,提早收集材料、进行采访,形成一整套报道预案。以《北京晚报》“每日视点”为例,国庆50周年报道,“每日视点”提前9个月就动手了,一组老照片、一个《寻找开国大典历史瞬间的人》的倡议,引起北京人的热烈响应,热线电话铃声不断,热心读者亲自送来照片,一个新颖别致的创意把50周年国庆的喜悦与激动早就播撒进读者的心。读者的热情被调动起来了,也使整个报道不断被新的事件和活动引向深入。[2]

四、再度发掘创新视点。现代传媒竞争激烈,要寻求“独家新闻”已是奢望。而新闻理论又表明,二度开掘新闻源,从而形成独家视点和思考则同样可以体现“独家新闻”。一个成熟的栏目应该建构自己独特的反映世界的视角,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新闻中的新闻。《杭州日报》推出的专事深度报道的视点新闻版曾再度挖掘嘉兴本地新闻,发表《怎么,猪也要吃兴奋剂?》,反映的是当地有一个地方40余人发生食物中毒现象,经公安部门侦察,是因为吃了米粉后中毒的。当地媒体也作了报道,但仅此而已,原因没有深究,似有难言之隐。“视点”记者了解到,原来这种米粉掺了一种叫“瘦肉精”的兴奋剂,这是不法份子添加在猪饲料里的。记者觉得这是关系到百姓菜篮子的大事,马上前往嘉兴采访,公安部门证实了这个事情,同时得知,这种饲料是萧山某厂生产的。于是记者又到萧山暗访,弄清基本事实后,又走访了有关专家,清楚了“瘦肉精”是怎么一回事,对人体有怎样的伤害。这篇围绕“瘦肉精”为中心的报道出来后,引起了老百姓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浙江媒体的新一轮热炒。

五、逆向思维生成视点。媒体跟紧“热点”,符合人的正常心理,但“跟紧”不是盲目爆炒,仍必须抱着审视、冷静、客观的心态去分析沉潜其中的意义。所以新闻界提倡“热新闻”之中 “冷思考”,才可能避免因短期行为,而失去新闻的本真。以伊拉克战争报道为例,媒介对事件的“随动”是可以理解的,但过分的热情而迷失判断的方向,以至受众在海量的信息和媒介的失真报道前无所适从,这就客观上会造成媒介公信力的下降。深度报道的本质也告诉人们,惟有从正、反两方面告知实况,并有足够的理性和智力判断事态走向,这样的“视点”才可能是深刻的,并且会引起受众的更深入的思考。二、一个公式:选题策划的操作模式

选题策划有没有规律可遵循?显然是有的。我们承认,新闻活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选题策划也是不断投入智力的创造性过程,但我们也认为,由于新闻运作有一定的程序性,事物本身也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在某种新闻理念的支配下,倘能形成一种对策性的操作模式,必然对于提高新闻报道的效率大有裨益。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总结选题策划的“公式”就显得无可厚非了。

深度报道的内容和价值的定位思考,决定了它有一整套有别于常规报道的操作套路:从内容上看,一篇深度报道不仅要求一个新闻作品的新闻题材、新闻角度和新闻主题能够推陈出新,而且对新闻角度和新闻主题有细化和深化的要求;从形式上看,深度报道通常是一种版块式的新闻组合(独立文体深度报道和组合文体深度报道只是在组合的方式上有差异),它一般都围绕一个事件、问题的核心展开,关键是把这个核心做深做透,相关资料链接则是必不可少的补充。根据这两个方面,一篇深度报道的完成,关键是对这个“核心”的把握,而在前期阶段,主要就是“视点”的发现和定位问题。

不妨打个比方,媒体上的深度报道就如同许许多多埋藏在地下的黄金,记者如同掘金人,怎样才能把这些黄金挖掘出来?高效率的思维方式是:

1、确定开采黄金的最佳路径(重要时段);

2、圈定埋藏黄金的最佳地域(题材范围);

3、通过最佳角度开采出含量最大的黄金(角度选择)。显然,这种思维方法具有科学和方法论意义。

随着深度报道的量的积累,一些善于思考的记者已经在理论上对选题策划作出总结。他们意识到,选题策划不仅仅是看到或找到别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事物,而是通过对一种系列方法的分级深入,完成对具有最高传播价值的新闻的挖掘。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策划贯穿始终,其执行人既是记者、编辑,还是新闻业务部门的管理者。从这个高度认识选题策划,就从单纯的题材发现提高到体制性新闻运作的高度进行认识,并由此总结出一种结构性思维模式。

《重庆晚报》记者陈兵对深度报道的选题策划提出自己的见解,他总结的“公式”是:发现新闻 = 重要时段 + 题材范围 + 角度选择。

对于这样一个公式,与其说它是一个“发现”,不如说是记者在试图寻找一种更适应媒体变化的方法,目的是更深入地思考深度报道的“视点”的发现和定位问题。这里的“发现”,实际上是题材策划,不妨透视这个“公式”:

1、重要时段

可分为大时段(即促成深度报道事件发生的各种因素)和小时段(事件发生的各个阶段)根据不同性质的分类,大时段可以分为:季节性时段(因特定季节衍生新闻的时段,如节日黄金周、高考、学校寒暑假等)、政策性时段(国家或本地新出台政策引发新闻的时段,如政府官员引咎辞职规定、高考取消对考生年龄和婚姻状况限制等)、事件性时段(重大事件引发相关报道的时段,如彩虹桥垮塌引出系列热点报道)、灾难性时段(天灾人祸引出的新闻时段,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地震灾害等)、链接时段(外地、外国新闻与本地具有联动性质的新闻时段,如国外“红牛”导致瑞典人死亡事件,引出功能性饮料是否安全以及市场对此的反映等报道)、活动性时段(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式新闻时段,如申奥成功、房屋交易会等)、热线时段(新闻热线等引出的新闻时段,如热线中反映学校暑期违规补课现象突出等)、显著性人物时段(知名人物动态或平常人物反常举动引发的新闻时段,如刘晓庆偷税案件、幼儿园里的男阿姨等)。小时段是指新闻发生的具体阶段,相当于一个大系列报道中的一个个部分或系列报道中的一个个小高潮,如张君案件发生的各个时期,包括发生时期、审讯时期、审理时期、审判时期、执行死刑时期等。须注意的是,对于公式中的“重要时段”,应很好结合大小时段所表现的不同内容进行整合,如果分离开来,“发现新闻”就不具有策划功能,深度报道也就不会像“滚雪球”越滚越大。

对于记者报道来说,“重要时段”的概念,其意义为:1)在时间上对新闻“视点”的发现给予提醒;2)对报道的切入时间予以认定;3)缩小搜索最高价值新闻的范围。

2、题材范围

题材范围是指构成深度报道的诸多材料,包括具体的事件、人物、问题或现象等。这里的“题材范围”,还特指记者分跑的“口岸”范围或采访某一专题所涉及的领域。

记者在日常报道中,通常会形成较为固定的分跑

“口岸”。他们应该对自己所分工的范围有一个全面了解,根据这种了解的深度与广度逐步建立并完善“题材范围档案”。在具体的实施题材策划时,一般采取“点线法”逐层分列出具体的领域,如对交通问题进行深度报道,就包括:大范围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索道、地铁等

→ 小范围的长途客车、公交汽车、出租汽车、高速公路等

→点上的各客车站、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运管局客运处等。对于某一专题报道,因往往是突发性的切入,则通常需要在采访前做预案或迅速作题材范围的分解或分工。如以张君案件之抓获时段的题材范围为例,包括:警方——警方发布、执行抓捕任务的民警、看守所动态、警方知情者;目击——现场目击者(直接目击、间接目击);相关对象——检察院介入动态等。记者脑子里越是储备较多的采访“线”、“点”,越可能挖掘出多方面的信息内容。

3、角度选择

角度选择,这里主要指大的角度的选择,也就是宏观上的报道思想。它依赖于记者的时事观察、知识储备,以及记者对某一领域的独特的研究或见解。简言之,角度选择直接地表现为深度报道从哪一个“点”去做的问题。

总体上说,这里的角度选择大体可以分三类:实用性角度、社会性角度和预见性角度。如交通采访,可以从与受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价格、品种、质量、服务等竞争的角度做(实用性角度),也可以从企业与生活相关的经营模式的社会性、经济性思考角度报道(社会性角度),或者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交通为参照,着眼于未来交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预瞻性角度)等。角度选择是个深层次问题,它受到媒介定位、记者认识、读者关注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这个公式,还需要综合起来理解。应该说,重要时段、题材范围、角度选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作用的。“有什么样的题材,就会有什么样的角度,这是事实决定方向的问题,同时也说明对时段、题材的选择是否正确、深入,都会直接影响角度切入的准确乃至传播价值。反之,对方向(角度)、大小的切入是否恰倒好处,同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对时段、题材的选择与开拓。总之,越是准确切入,就越会缩短发现新闻的路径,从而更深入地挖掘到新的题材甚至是被湮没的题材。” [3]

三、选题策划与媒介机制

西方传播学者休梅克、瑞斯曾提出5种影响媒介内容的因素:

1、来自媒介工作者个人的影响;

2、来自媒介日常工作惯例的影响;

3、媒介组织方式对内容的影响;

4、来自媒介机构之外的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

5、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认为,在这5种影响因素中,媒介从业人员是最微观层次的影响因素,意识形态是宏观层次的影响因素,而由媒介组织方式和日常工作惯例等构成的媒介机制则是“中观层次”的影响因素。他们组成了休梅克和瑞斯所谓的“影响因素的等级结构”。[4](p264.)

深度报道作为构成媒介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仅直接受制于这些因素,而且其运作规则还隐含了这种“影响因素的等级结构”。以选题策划为例,属于中观层次的媒介机制就对深度报道这种结构化新闻操作方式影响深远,这主要反映在,选题策划不仅有意识形态的观念因素、记者的认识因素在起作用,还有媒介机制(如工作惯例、组织方式和资源配置等)体现其中。因此,选题策划从来不是个体性的主观臆想和人为设计,而是一种包括着采访、写作、编辑、出版、播出等一系列过程,是一种需要协调、整合的系统工程。

我们知道,在媒介的实际运作中,选题策划是一个“谋篇布局”的大文章。特别是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的报道,离不开灵活而高效的媒介机制运作,这就成了“组织策划”问题。一般来说,由于对重大事件或突发事件报道,往往可以衡量一家媒体的实力和水准,所以任何媒介都会十分重视,通常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并且建立起快速反应和创意策划机制。以新华社为例,其国际报道的组织策划由三个层次完成:第一层次,一般日常报道的组织策划由编辑室承担;第二层次,重大报道和突发事件报道由部领导和发稿中心负责;第三层次,特别重大的或者政策把关难度较大的报道由新华社总编辑室直接确定报道方针,有的还要请示中央。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宏观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预见的,另一类是纯粹突发不可预见的。第一类是多数,他们一般都提前研究,制定报道计划,调集记者组成前方报道组,后方由一位部领导牵头,部发稿中心具体组织有关编辑室落实,有些重要报道计划要经过总编辑室审批。总体来看,经过研究、策划组织、落实,可预见性重大事件的战役性报道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类不可预见的突发事件,新华社坚持24小时跟踪国际动态,一旦有重大消息,一方面根据其他新闻来源组织报道,另一方面立即通知分社跟踪采访。[5]这三个层次的组织策划机制,相应地会影响“选题”的形成和质量。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讲选题策划,主要适用于题材比较重大、具有二度开掘潜力、可连续跟踪报道、规模大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战役性、组合性报道,以及新闻事件处于潜性状态可促使其向显性状态转化的题材等。并不是所有报道活动都需要耗时耗力地策划,更不能把策划滥用于所有报道。从本质上讲,“新闻炒作”就是盗用策划之名,将那些“琐碎、细小、空泛”、新闻价值不大的题材以煽情、爆炒、渲染等方式作泛化处理,其结果是破坏新闻舆论的生态,也必然影响新闻的公信度。

参考文献: [1] 周庆.从“实战”看重大报道的策划[J].中国记者,2000,(9).[2] 苏文洋.“每日视点”如何策划选题[J].中国记者,2000,(3).[3] 陈兵.新闻发现:一种可以用公式掌握的方法[J].新闻导刊,2001,(4).[4]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0.[5] 王树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搞好国际报道的组织策划[J].中国记者,2001,(4).

第五篇:新闻报道策划[定稿]

新闻报道策划书(延安印象)

一、报道主题:《延安印象》

二、报道背景:

古往今来,提起陕北人我们想到的是保守的头脑,健壮的身体。但我们浮于人们表面认识的表象真的是这样吗,以延安为例,除了淳朴的黄土高原汉子形象之外,它还有哪些与外人不了解的形象呢?

三、新闻报道的目的、意义和目标:

1、目的:本策划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与印象中不一样的延安人,打破外界对延安的不同认识,了解延安人的精神风貌,了解延安人的与众不同。

2、意义: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延安人并不是粗糙的、不拘小节的“粗鲁”,不只是四肢发达、身体强健、固执保守的形象,延安人也有自己的灵活头脑,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创着自己的未来。

3、目标:

(1)通过此次采访,让更多的民众更好的了解不一样的延安人。(2)打破对不同地域人的以往认识,更好的了解新延安。(3)宣扬社会正能量。

四、资源需要 :笔记本一台 照相机一架 录音笔一支 采访笔记

五、活动开展 :

1、采访要求:

(1)采访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不得片面截取他人语句,篡改他人用意,多用直接引语写作;(2)在采访写作的过程中以客观陈述事实为主;(3)记者采访要深入,写稿时要通过事实、人物、事件来体现,切不可空洞无物,泛泛而谈;(4)整个报道选择切入点要小要细,注重事情或事件及人物,点和面结合的报道。这样文章才有可读性,才不会落入俗套;(5)最后,高效的完成写作。

2、刊发设想:

(1)拟刊登在4月末《延安日报》头版,一篇评论和一篇通讯均独立成篇(不少于500字的采访稿件)。

(2)具体操作:

第一篇消息标题:《延安印象》

报道主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的地域造就不一样的个性,延安除了人们习惯的黄土高坡的汉子形象,也有她的柔情,对于外界对延安的不同认识做一个了解,对延安人进行一个全新的了解,除了众所周知的“国”字脸,高嗓门,延安人也有自己的奋斗不息。

评论标题:《地域阻隔后的认识,我们应该重新开始》

报道主线:不管是在曾经还是在现在,对于不同地域的人,人们的认识总会有误差。随着时代的进步,交通的便利、信息传播的迅捷,人们不应该还停留过去的认识,应该好好了解一下,现在的社会,现在的人有了哪些新的变化,而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看,现代社会下的人们的新形象。

3、媒体选择:报纸媒介 具体选择《延安日报》

4、报道方式:集中式报道

5、文体写作:组合式深度报道

6、报道收效:通过对陕北特别是延安地区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描述,让人们更乐于去参与其中。

六、经费预算 :交通费,摄像摄影及后期制作,票务

七、活动中注意的问题及细节:

1、采访前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将查阅好的资料整理归类;采访需要的器材设备要带齐;

2、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可能在采访中遇到的困难,并提前预想解决的办法;

3、提前联系好接受采访的人员、相关部门等。

4、本次采访需要分小组进行,针对不同地点分配,初步定为每小组二到三人,后期纠正,合稿人员为四人。

八、活动负责人及参考

资料来源:

活动总策划:唐梦梦 陈定珍

下载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校校报加强新闻报道策划的“四个维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 新闻资源:新闻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过程,就是将客观存在的事实转换成了公众需要的信息,此过程中所需要的一切因素和条件,即新闻资源。 新闻资源分为四个方面: 1、......

    新闻报道策划(范文模版)

    1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报道的主体遵循事物发展和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围绕一定的目标,对已占有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着眼现实,发掘已知,预测未来,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和策略,......

    反思的四个维度

    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学校阳军*** 新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标观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

    一份试卷的四个维度

    一份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的计算 1.难度的计算 (1) 难度是指正确答案的比例或百分比。这个统计量称为试题的难度度。难度一般用字母P表示,P越大表示试题越简单,P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校报记者团纳新策划

    XXX记者团XX年纳新策划 作为记者团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纳新需要每个成员积极认真对待。为此,现作出纳新策划一份,希望团里各团结协作,共同配合把纳新工作做好。如有不妥之处......

    校报活动版策划

    万里校报活动版策划我组编辑的版块主要以大学生的校园活动为主,关注万里大学生生活,培养各方面的兴趣,同时给学生提供一些校园活动信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除学习以外的各项课......

    校妆网高校推广策划.doc

    校妆网高校推广策划小组成员:10414200113谭蕾10414200137毛若兰前言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我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2144.657万人。目前,中国有3200多所......

    教师素质的四个维度

    教师的素质 一、学识上要有高度 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自身的知识水平必须高于教材,高于学生。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智力资源,是实施新课程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