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今中国的三大话语场
当今中国的三大话语场
文章来源:美丽在线 http://www.qing18.net/ 正处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形势错综复杂,似乎正验证了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对于这种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的转型困局,以及无从解释和无规律可言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夹击,各方显示出来的更多是惴惴不安,惶恐与彷徨。
当惶恐与彷徨一直蔓延,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自我防卫的能力。当自身有条件逃脱这种社会困境带来的不安时,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于是“用脚投票”的各种移民出国在近些年来才会大规模爆发。而当自身能力不足以“逃脱”的时候,就可能产生另类的宣泄方式,比如醉生梦死,比如寻找精神支柱,比如发泄愤怒。而这三种宣泄方式,也就构成了目前中国的三大“语言场”:娱乐话语场、非典型左派话语场与非典型右派话语场,由于国内的左派与右派与国际上的左右派划定标准不一,姑且称为“非典型”。
1、娱乐话语场
近些年来,娱乐的发展更加多样化。以歌曲、电视剧、电影的“老三套”为基础,不断推陈出新,尽管这种所谓的“创新”经常是毫无底线。从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到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还有非诚勿扰、非你莫属、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以及接连发生故障的中国星立方等等,还有各种对电影的恶搞。娱乐节目可谓层出不穷,时刻轰炸着普通大众的眼、耳、脑,让你没有机会思考。
除此之外,关于钱的话题:晒富、晒名车、晒名表,以及关于商学院、大学府里的各种不堪各种勾结,和各种小
三、情妇、红楼十二衩等等,一切的一切,没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全民娱乐时代,全盛来临,风花雪月,男欢女爱,话题之多应接不暇。
著名作家奥威尔和赫胥黎曾在其代表作《一九八四》和《娱乐至死》中,表达过对人类未来发展的不同的担心。奥威尔担心“书籍将被禁止流传”,赫胥黎担心“人们自发不读书”;奥威尔担心“有人将剥夺我们获取信息的权利”,赫胥黎担心“有人给予我们太多的信息,使我们只会被动接受无法自拔”;奥威尔担心“真相被掩盖”,赫胥黎担心“真相将被无关的汪洋所淹没”;奥威尔担心“文化将被禁锢成为一片荒漠”,赫胥黎担心“文化将因琐碎而杂草丛生,大众为微不足道的事务痴迷”;奥威尔担心“政府用制造痛苦的方式来支配大众”,赫胥黎担心“政府用制造娱乐的方法来支配大众”;奥威尔认为“人类将毁于自己所憎恨的东西”,赫胥黎认为“人们将毁于自己所迷恋的东西”;赫胥黎还提到:那些随时警惕暴政抬头的公民自由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恰恰没有计算到人类“几近无限的消遣取乐的欲望”。
以奥威尔和赫胥黎的担心为对照,看看时下中国的现状,你会发现:他们所担心的都成真了!且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并行不悖的。一些“书籍”被禁止,一些“书籍”在畅销,而畅销的书籍往往无关思想无关人文,而是励志成功学、幻想穿越小说、心灵鸡汤等等。微博出现之后,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得你分不清真相和谣言。文化已经荡然无存,只有各种恶搞的网络语言,低俗的字眼。痛苦和娱乐,都由政府导演,该哭时候要哭,该笑时候要笑。人们忘记了追寻生命本真和价值,一切都是为了“快乐”活着。
2、非典型左派话语场
学者秦晖曾在《知青运动中的“民族命运与个人使命”》中探讨了知青的共产主义信仰问题。他说:“当时我们还是太需要理想、太需要信仰了!这就有了第三种可能:哪怕是自欺欺人、虚无缥缈的“理想”,只要它能赋予我生活的意义,能使我做的一切显得有价值,就能成为我在那样一种环境下不自甘堕落的精神支柱。当时的意识形态说“宗教是麻醉人的鸦片”,其实意识形态本身当时就起了麻醉的作用。而从某种意义上讲,人是需要麻醉的。尤其是在那个无望或者说是绝望的环境中。在看似无价值的存在中似乎发现了某种超验的价值,无意义的生活似乎也就有了超越性的意义。今天回想,为什么我能坚持那么久而没有沉沦?因为我有“理想”。这听起来十分高尚,其实想想也很无奈:除了追求那个虚无缥缈的“理想”,在当时那种状况下你还能追求什么?如果什么都不追求,行尸走肉般地苟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这种无奈也正是当前许多左派遇到的现实困境,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仰被瞬间摧毁,那是多么难受的事情。在他们心中,如果那个“桃花源”依旧存在,他们当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虽“为具言所闻”而“叹惋”,却希望“不足为外人道”:即使“我们”那种信仰被现实捅破了,也请不要告诉“我”,更不要告诉“别人”。这些人是没有听到现代化集结号的“孤儿们”,封闭自己如鸵鸟般,不与世界打交道,永远夜郎自大。
而提供给这些人“精神养分”的除了虚无缥缈的“信仰”之外,还有一群“别有用心”之人。这群人以贩卖民粹主义为生,在美国“生活”,在国内“工作”。譬如某些官媒某些五毛党魁,他们为何能够生存下去?正是为这些在“桃花源”里,不敢出来面对世界变化的人们,提供他们所需的“麻醉药”。于是,各种已经被告别和埋葬的“阶级斗争”、“文化革命”、“汉奸走狗”等词语,重新被抬上祭坛,成为他们精神信仰的一部分。身在底层,受尽侮辱却无法改变现状,只能通过这种歇斯底里的“麻醉”让自己获得认同感和存在感。
因需要而存在,左派们得以占据一席舆论场地,兴风作浪。阿丁说:“读到止庵先生一句,‘罪恶也有它的普世价值,所以,灾难才有可能普遍发生。’这句话可以解释被洗脑者在这个信息难以被完全屏蔽的时代依然大面积存在,以及为恶政背书、为主子维稳的奴才横行于世的原因。”其实,多数单纯的左派,是被假左派利用了,成为助其一呼百应的打手。
3、非典型右派话语场
中国的右派,被称之为“有良心的一派”,他们认同自由民主宪政的普世价值,嫉恶如仇从善如流,讲自己的话、讲真话。这批人从八十年代文化复兴之后,近年来又得到迅速崛起。他们不理会官府套话和设计好的“真相”,追究到底,让真相晾晒在阳光之下。他们著书立说,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除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外,即使是体制中人,也是铁肩担道义。央视的白岩松、崔永元、柴静、赵普等人,都一改央视一味唱赞歌的作风,坚持说真话办实事。就连娱乐圈的姚晨、伊能静等等,都为公民社会的建立起到不小的作用。
事实上,中国近年来的言论情况还是不错的。吴思先生曾把中国的言论自由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是《宪法》,第二层是新闻法规,第三层是行政命令,第四层是开放的媒体,第五层是准入制度。在吴思先生看来,中国言论空间的结构是相对复杂的,言论自由既不是“全有”,也不是“全无”,而是至少包含这五种层次。言论自由从100平方米缩水到10平方米,再扩展到60、70平方米,并不是来自于书面规定或官方恩赐,而是媒体人和普通公民抗争的结果。这些年来,封锁是有的,但至少言论空间和信息面比以往要好些。这次的芦山地震,就比汶川大地震时信息透明,行动迅速,知道真相的人们理性了很多。
这三个话语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可以说也是构成中国现状的一个切面。在马立诚先生的《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一书里,还将当代中国的社会思潮细分为八种,即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邓小平思想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各种话语、思潮的产生与碰撞,在原本僵化的“一言堂”语境里,无疑是巨大的进步。开放的社会里,需要更多的理性讨论,只要大家尊重真相,坚守底线,就能够产生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共识来。
原文地址:http://www.qing18.net/news/?703.html
第二篇:浅谈当今中国形势
浅谈当今中国形势
摘要:2012年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将承接2011年出现的新态势向前发展。全球经济发展依旧困难重重,美欧等西方家金融经济危机的政治社会效应更趋突出;中东地区动荡呈长期化趋势;美国将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导致亚太地区格局重组加速;国际规制将进一步变革重塑,中国扩大参与规制重建和提升国际话语权的紧迫性将进一步上升,与外部世界互动不断面临新情况和新挑战。关键词:国际形势国内发展未来道路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一个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经济大国,一个国际地位逐步提高的政治强国。然而它又是一个拥有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一个建国不满百年的新生国家,一个面临严峻考验的发展中国家。是的,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深深地骄傲和自豪。同时,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关注国家发展态势又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我想从我个人视角来看我们伟大国家的形势。
一、中国的国际关系
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关系确实比较复杂。在西太平洋地区以美国为首的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加上有分裂危险的台湾地区,或明或暗无不以中国为主要假想敌,在军事、经济等战略上时刻企图遏制中国;欧洲北约国家的价值观、文化与美国相同,他们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虽然各国政府出于经济利益考虑,主张与中国正常交往,但媒体、政客敌视中国的言论很有市场;俄罗斯在西
方国家的步步紧逼下自身难保,且对中国心存疑虑的大有人在,像梅、普这样对中俄关系的极端重要性有清醒认识的政治家不多;缅甸、伊朗、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等现有盟友自身问题太多,对抗西方的能力太弱,根本不可能与中国形成强有力的同盟。所以,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是发达国家的敌视,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与我们意识形态方面差异引起的矛盾,让我国必须谨慎处理国际关系。必须以求同存异的包容态度去面对与其他国家的差异。同时也必须做好警惕,把握好底线,做到在国际交往中不卑不亢。
二、国内发展
在分析完严峻的国际形势后,再看看当今我国的国内发展。至于国内发展我国可以说是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
经济建设“安宁期”。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趋好,是中国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的一大有利条件。同时我国经济结构不断成熟。高新技术的迅速商业化将不断开拓出超人意料的世界新兴市场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浪潮中,针对处在突破边缘的科技领域,中国只要选择几个我们确实有优势、影响面相当广,而且带动力量相当强的领域,比如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命科学,力求重点突破,走在世界前列,就能实现跨越发展。
资源优势的“成长期”,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当中国真正提高人口素质,着眼于人才向世界市场输出,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
中华文化的“拓展期”,21 世纪,不是一种文化吃掉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代替另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这个趋势中,渊源深厚、兼容并蓄的中华文化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当然我国又面临着诸多的挑战。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物价无节制上涨,房价一路攀升,让百姓不堪重负。同时我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再者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只有 24%,在世界 50 个主要国家中我国排行 24 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后;美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 60―70%。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当前最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问题是:就业不足、社会保障体系 不完善和分配不顺三大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相当艰巨。我国人口近13亿,农村人口占 62.3%,农村中的赤字县占35%,每县平均负债约400 多万元,每村平均负债约 20 多万元,全国贫困县 592 个。而且近年来某些农村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返贫”现象。
三、未来发展道路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在国际交往方面首先要准确分析和判断目前世界经济的整体状况及其未来发展方向,防止出现指导思想上的过于乐观和过于悲观。其次,要坚持以我为中心,一切以有利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为出发点,防止盲目跟风。再次,应利用当前的时机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和制度,进而国际政治秩序和制度的民主化、合理化进程。
在国内发展中,首先是在经济上,要加快产业化转型,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当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兼顾环境资源问题,做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增强科技创新,缩短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差。在政治体制上,一方面,完善我国现有的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适当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权力制约体制,加大政治透明度。在文化教育方面,做到进一步加大国民素质的提高,将“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大国”。在文化发展方面,不仅要做到,继承发扬传统文化,更要将文化发展为一种产业,在弘扬的同时,促进我国经济法发展。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参考文献:
李稻葵。2010年国际战略与交全走势分新。《经济展望》2009年 第9期
高祖贵。我军国际形象建构的现实要求。《和平与发展》2012年 第1期
王建军。长三角地区港口经济运行2011年回顾及2012年展望。《军事记者》2012年 第2期
王明志,范剑文。2010-1-1务实宣传 创新求进 努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集装箱化》2012年 第3期
一、经济建设的“安宁期” :在可预见的未来,除台湾问题外,很难 有别的事态能把中国卷入战争状态,从而中断中国的经济建设进程。中国和周 边国家的关系进一步趋好,是中国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的一大有利条件。新 世纪开始后,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系将重点转到经济合作上来。
二、战略地位的“孕育期” :2010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397983 亿 元 约合 6.04 万亿美元,贸易进出口额会达到 1 万亿美元,均占届时世界该两 个总额的 5%以上,而且我国的经济依然在告诉增长,年平均增长达 9%以上,成为世界经济主要的增长引擎。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世 界经济大国的两个条件都具备,成为多极世界经济中的新的一极。
三、加速腾飞的“推进期” : 未来一二十年,高新技术的迅速商业化将 不断开拓出超人意料的世界新兴市场并激发出巨大的市场需求,这也给我国的 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更大的推动。在科学技术不断快速发展的浪潮中,针对处在突破边缘的科技领域,中国只要选择几个我们确实有优势、影响面相 当广,而且带动力量相当强的领域,比如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生命科学,力求 重点突破,走在世界前列,就能实现跨越发展。
四、经济结构的“成熟期” : 整个来看发达国家现在都处于调整产业结 构的过程中,都力求在不断产业输出中占领先机。从这个角度来看,它们将制 造业向外输出和转移,有利于我国的产业不断升级,对我国人才的培养和制造 装备业来说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中国新世纪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五、“走出去”战略的“磨合期” : 加入 WTO,为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合 作和竞争创造了机遇。“走出去”自然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内容。随 着海尔、华为、联想等国内一大批先进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有越来越 多的企业选择走向国际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从现在的国际形势看,“走出去” 战略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六、制度创新的“突破期”:目前改革攻坚在某些方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 “胶着”状态。因此,在未来一二十年内,我们不仅要解决尚未解决的体制和 结构方面的深层次矛盾,还要针对国内外新的环境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出新 的要求,进行制度创新,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改革,完善法制,推动向服务型 政府的转型。
七、资源优势的“成长期” : 人口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也是中 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巨大压力。王文元认为,如果我国的教育发展不上去,这 么多人又没有技能,那么这 13 亿人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反过来看,如果他 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如果着眼于人才向世界 市场输出,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又没有技能,那么这 13 亿人的确是一个很大的包袱;反过来看,如果他 们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如果着眼于人才向世界 市场输出,中国的人力资源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而且将面临着大好时机。
八、中华文化的“拓展期”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陈德照分析,21 世纪,不是一种文化吃掉另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代替另一种生活方式,而是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在这个趋势中,渊源深厚的中华文化将迎来新 的发展高峰。
第三篇:当今中国人口政策及人口问题
当今中国人口政策及人口问题
社会学 郑宇
摘要:2011年0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万人。我国人口的特点主要有:数量庞大;基数大,增长快;地区发展不平衡;素质普遍较低。其中,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人口基数大和人口素质不高。基于这样的特点,当今中国应当制定什么样的人口政策从而能体现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口政策;人口问题;解决办法;完善制度
一、当今中国的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中国现行的人口政策可概括为:“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政策,最关注的是人口数量问题,最主要的努力放在控制人口数量上。而当今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有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外,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经过批准间隔几年以后可生育第二个孩子。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水平和民族素质,在少数民族中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做法和要求比汉族地区要宽松,由各自治区或所在省决定。另外,中国《收养法》还规定:“收养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国目前的一项基本国策,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人口政策。
二、人口问题
(一)人口质量方面的问题
我国人口质量从总体讲,比第四次人口普查时,有了较大的提高,无论是身 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或思想道德素质都是如此。但是,同发达国家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比,则有很大的差距。我国人口质量的差距在于人口群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商品经济。
1、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
全国现在约有各类残疾人口5164万人,残疾人口中,各类遗传病患者约有2200多万人,而主要问题是人口的耐力、精力不足,不能坚持较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劳动中的紧张度不够,散漫松弛,精力集中度不够。
2、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
我国大多数人口的思想素质基本上是适应自然、半自然经济旧体制的观念,对新的市场经济体制总是适应不好,商品观念、市场经济观念、必要劳动时间观念、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劳动生产率观念也很薄弱。
3、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越来越多的职位需要越来越多的智慧型、熟练型人才。而现今我国的大多数人口只能适应半机械的劳动,能够适应大机器生产的劳动人口数量很少,而且技术层次很低,能够进行现代化管理的的人才更是十分缺乏。
(二)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而且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由于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老人数目也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村老龄化将更为突出。老年人口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父母,生活无法自理的空巢老人将会成倍增加,他们在生活中的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将更加突出,社会总体负担加重,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口安度晚年是一个大问题。老龄化表现出“两高两大两低”的基本特征,即高速、高龄、基数大、差异大,社区养老社会水平低、社会养老意识低的现状。与之相应的赡养问题、劳动力人口老化、抚养比升高都将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性别比失调 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给社会带来一些问题。如:跨境非法婚姻,跨境强行拐卖妇女儿童,强迫妇女卖淫等社会问题。
导致性别比失调原因:一是重男轻女,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三是B超的普及和滥用。说到底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实际是一个养老问题。经测算,到2020年,20~45岁的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婚姻挤压情况凸现,低收入及农村低素质者结婚就很困难。这将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严重隐患。
三、解决办法
(一)完善现行人口策略
1、控制人口增长,实现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的转变。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都是旧的传统的生育生育观念。引起这种生育观念自发转变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出现。因而要由国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政策的、技术的各种措施,推动和引导群众减少生育,降低出生率,控制住人口的迅速增长,努力使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生产类型,并努力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达到稳定的零增长。
2、建立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政策保障体制。
在我国进入后人口转变时,人口政策及相关的社会发展政策应该作出及时的反应,努力创建一个促进我国人口外生性低生育率向内生性低生育率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
3、坚持“以人为本”和“制度创新”的策略。
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改变单纯追求人口数量控制目标的思路,强调科学的、综合的决策,既要保持较低的生育水,保证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又有利于人口质、结构、分布的优化。“制度创新”即在法律层次、政策层次、工作层次上形成一个统一的、协调的、高效的、有利于实现稳定的生育率战略目标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4、教育战略地位与人口发展战略相结合。
人口素质的高低影响生育意愿。人们有了文化知识就容易理解基本国情和基本国策,容易接受新思想,觉悟程度高,同时也希望所生子女受到教育,如果多 3 生那么就加重了养育成本。因此,人口素质的提高能从根本上帮助人们改变生育意愿。从宏观上有利于我国人口控制,更重要的事在微观层次上有利于家庭福利水平的提高,促进内生低生育率的转变,形成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物质基础。这就要我们大力普及教育,将教育与人口政策相结合,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二)逐步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1、解决老龄化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发展经济,增强经济承受能力,构建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从目前我国国情看,应采取国家、社会、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1)发展养老保险事业。由政府完全供养老年人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应该由人民本身负起大部分责任,将收入按照规定比例存入银行。当他们退休后得到一笔累积下来的养老金,至少可以用来维持基本生活水平。
(2)提高退休年龄,吸纳老年劳动力。随着保健意识提高,许多老年人退休后仍拥有一定的劳动力。政府应鼓励企业再聘请老年人,让他们从事较轻的劳动或利用丰富的经验进行脑力劳动。同时也要打破老年人们退休后就要“颐养天年”的旧观念,再就业不止能维持收入,也不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年老后就没用。(3)提倡家庭养老的美德。政府应提倡中国传统精神中的尊老、敬老、养老的美德,靠家庭成员供养老人家。这不止能减轻社会的负担,还可以让老年人有精神寄托,不会觉得晚年孤单。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农村地区应注意一下原则:
(1)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落后的贫困地区,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2)以保障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力原则。
(3)坚持“国家政策引导,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4)坚持务农、务工、经商等各类人员社会保障管理一体化的方向,尽可能将农民组织也来参加社会保障。
3、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照料服务体系的建设。
这个体系的建设,要以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为目标,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 4 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老年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的建设。
4、全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进一步落实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体制。
参考文献:
[1] 杜亚军,中国人口的困境与对策,中国人口出版社;
[2] 马宾,中国人口控制:实践与对策,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3]翟振武著,中国人口规模与年龄结构矛盾分析,《人口研究》2001年第3期 [4]、曾毅著,中国人口发展态势及对策探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页78
第四篇:当今中国两大同学会
当今中国两大“最牛同学会”【曝光】
一个同学会的发展建设,牵动着几代领导人的心。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建设的意见》。
《欧美同学会》的意义:《意见》称,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归国留学人员为主体自愿组成的、统战性的群众团体,是党联系广大留学人员的桥梁和纽带、党和政府做好留学人员工作的助手、广大留学人员之家。《欧美同学会》的重要作用:包括发挥留学报国人才库作用、发挥建言献策智囊团作用和发挥民间外交生力军作用。2003年9月,经中央批准,欧美同学会增冠“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的会名,工作范围进一步拓宽。目前的欧美同学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中央统战部代管。
一个同学会的发展建设,牵动着全中国特许人的心(**)
由中国政法大学特许经营研究中心等连锁机构联合发起的中国特许经营第一同学会(First Franchise Alumni Association of China,简称FFAAC)始创于2013年。
历经3年的发展,同学会凝聚着中国连锁界政、企、媒、协、学各界精英,分会单位迅速扎根新疆、海南、河南、山东、福建、江苏等地,同学会会员单位更是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这是一个连锁人帮助连锁人,连锁人学习连锁人,连锁人成就连锁人,连锁人自己打造的全国连锁型平台。该平台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精神,联合业内有志之士,汇聚全球连锁业资源,缔造中国特许经营最强生态圈,加速中国实体经济的再次腾飞。
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本中心汇聚着国内外许经营领域顶级教授、专家、学者百余名,其中从业10年以上的资深研究员近30名。通过特许经营系列图书、研究报告、文章、演讲、培训、点评等形式不断引领者中国特许经营领域的发展。通过建立特许经营学科、撰写特许经营系列教材、设计特许经营教学模式、实践特许经营教学等,为中国连锁界培养着一批又一批连锁专业人才等。
追寻本中心的发展历程,你可以追述中国特许经营发展史,推动中国特许经营事业的发展等同于助力中国实体经济的腾飞,本中心以“海纳百川”的心态邀您共同推动中国特许经营事业的极速发展.欢迎有志之士加入第一同学会的大家庭。
第五篇:浅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社会学论文
浅析当今中国社会阶层固化现象
表面上看,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近几年走上了进中求稳的道路。但是经济的流动性加快并不代表社会综合流动性的加快。以社会阶层为例,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的社会阶层固化现象愈发严重,“官二代”、“富二代”以及“垄二代”等一系列名词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严峻现象。了解社会阶层固化的原因、危害,在此基础上探讨加强社会流动性的举措,是本文的主旨。
关键词:阶层固化、资源分配、体制改革
一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需要提高社会流动性,减弱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社会地位、经济水平以及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响。而当今中国面临的重大阻碍就是社会阶层固化,即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性受阻。以至于当今社会上广为流传着“读书无用论”、“工作无用论”的说法。处于社会阶层底端的人群,即便是再努力,也很少有能与生来携带丰富社会资源的上层人群相对抗。底层人群拼命读大学之后,依旧会被大城市的一纸房价、一本户籍吓到。社会资源牢牢停留在上层群体手中。“富二代”之后会有“富三代”,“官二代”之后会有“官三代”,而“穷二代”们也会固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偶尔个别人可以冲破坚实的阶层封锁。但这对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来说,其力量微之又微。
网上曾流传过一段“北大才女刘媛媛4分44秒演讲让整个世界都沉默”的视频,视频中的演讲者刘媛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寒门贵子”这个话题,出身农村的她,无法从父母身上得到一些助力,仅仅是父母愿意供她读书,她就觉得很幸运了。与出身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她没有捷径、没有所谓的资源,只能靠自己打拼。刘媛媛的经历,可以说是当今社会阶层固化的一个小缩影。相比于大多数人来说,刘媛媛还是幸运的,她有一无所有但砸锅卖铁也支持她上学的父母,她有足够的努力和勇气,愿意走出“寒门”,与这个世界奋力一搏。而现实是,社会上大多出身寒门的人连这些基本的条件都没有,他们在“读书无用论”氛围中成长、生活,连尝试改变的欲望都丧失了。当资源牢牢掌握在一类人手中时,那么这个社会也就失去的发展的动力。我们强调社会流动,那是因为只有在资源流转中,人人具有危机感,人人拥有前进的方向和希望。一个没有希望的民 1
社会学论文
族,如何能强大发展?
社会阶层的存在是合理的社会现象,但像今天这般固化则是畸形的、不合理的。笔者认为,社会阶层固化有两大原因。首先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自古代科举制到今天的高考,变得是形式,不变的是内核。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相对公平。但是就现代中国来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得高考的公平性减弱,促进社会流动的功能弱化。2017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高考话题中引入了不少新鲜事物——共享单车、高铁等等。这些新鲜事物对城市里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他们从未见过的新鲜事物,他们寒窗苦读,学习知识,但还是败在了这些新鲜事物面前。这从侧面反映出教育资源分配但不均,大量的农村孩子享有少量的教育资源,这样不对等的现状直接导致了他们在社会阶层流动中的受阻。再次,户籍制度影响社会流动。最近热播的影视剧《欢乐颂》中的安迪和樊胜美就是很好的例子。安迪虽是孤儿,但得到养父母资助,得以接受良好的教育,是从美国华尔街归来的金融人才。本来就吃穿不愁,再加上其亲身父亲赠予的遗产,自然是处于社会食物链的上端。但樊胜美呢?虽然有貌有才,但她受到原生家庭的拖累,不仅得不到家里的助力,反而深受其害。她一心想在上海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过自己的生活。但上海的房价又何其高昂?仅仅是想留在上海,扎根立业就是难事,更别提获得长足发展。
“治病要除根”,解决当今社会阶层固化现状,理应从根源入手,从制度入手。政府要保证制度公平,加强户籍制度改革。当前,城市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最强大的引擎,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就必须把解决好“人”的问题摆在首要位置,从而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关键在于破除二元户籍制度的藩篱,让自由流动成为常态。建立公平的市场机制,将社会资源从社会少数人手中分化出来,保证公平合理。最后,笔者认为,教育资源的分配是重中之重,因为教育直接影响了各阶层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证教育资源的相对公平,让知识称为改变人生的力量和社会阶层流动的途径。阶层固化是一种显而易见的发展趋势,在这种趋势恶化之前,我们需要及时抓住“刹车闸”。诚然,增加社会流动性并非一时之工,制度改革涉及到多方利益,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为了自身的前进,更为了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