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
答: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答: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答:(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6.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答:
(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7.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答:
(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8.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答: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9.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答:
(1)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2)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1.答:
(1)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2)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3)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4)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2.什么是社会规则?有什么作用? 什么是社会秩序?有什么作用?
答:
(1)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规则确定了社会生活的条理和次序,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3.4.自由与规则有什么关系? 如何对待社会规则?
答:(1)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5.如何自觉遵守、维护和改进规则?
答:
(1)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2)我们要坚定维护规则。(3)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5.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答:
(1)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3)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6.答:
(1)积极关注、重视他人。(3)平等对待他人(3)学会换位思考。(4)学会欣赏他人。8.文明有礼有什么意义?
答:
(1)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2)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3)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4)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9.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答: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10.诚信的意义有哪些?
答:
(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和信任。(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怎样尊重他人? 11.如何践行诚信?
答:
(1)树立诚信意识。(2)运用诚信智慧。(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12.什么是违法行为?分为哪几类?
答:(1)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2)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13.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4.什么是刑法、犯罪和刑罚?
答:(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2)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3)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15.如何预防犯罪?
答: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16.如何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1)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4)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17.青少年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答:
(1)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
(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1.答:
(1)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2)从已有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责任来自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2.角色和责任有什么关系?
答: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2)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3.怎样正确认识责任? 答:
(1)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哪里?(2)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3)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4.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哪些?
答:
(1)无论是谁,承担责任都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2)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5.如何理解我承担我无悔?
答:
(1)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2)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6.为什么说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答:
(1)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6.怎样关爱他人?
答:
(1)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2)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3)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8.为什么要服务社会?
答:
(1)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2)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9.如何服务和奉献社会?
答:
(1)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1.什么是国家利益?
答:(1)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到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3)国家利益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2.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
(3)人民利益只有上升、集中到国家利益,运用国家的工具,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3.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答:
(1)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3)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4.如何捍卫国家利益? 答:
(1)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2)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3)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5.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表现在哪里? 答:
(1)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2)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6样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答:(1)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面对国家安全形式的新变化,我们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7.怎样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贡献?
答:(1)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2)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8.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答:
(1)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9.祖国的伟大成就有哪些?
答:
(1)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都感受到国家所取得的巨大进步。(2)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切实保障;文化建设让中华文明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科技创新成就斐然; 10.为什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答:
(1)在看到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2)国家正在采取各种积极措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中的问题,不断取得积极成效。11劳动的重要性有哪些?
答:(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2)每个人所处的岗位不同,从事不同的劳动,但都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12.怎样理解实干创造未来?
答:
(1)今天,国家建设展现出光辉灿烂的前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现实。把中国梦变成现实,(2)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第二篇:八年级上册政治复习提纲
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怎样孝敬父母: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1.孝敬父母就要尊重父母,热爱父母,回报父母2.我们孝敬父母就要做到日常生活中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青春期我们的心理发展正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一方面会以成人自居,另一方面又会受到自身经验和能力的限制。青春期的同学们成人感增强,对于父母的批评和劝导往往产生抵触情绪,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反心理。2.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也会影响子女与父母的沟通。怎样与父母沟通: 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理解自己的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就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①主动向父母汇报学习情况 ②虚心听取父母地批评建议 ③多和父母聊聊天 ④和父母开展一些有利于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活动 ⑥同父母一起探讨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思想 ⑦彼此交换不同的看法)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和方法: ①主动交流 ②创造机会 ③认真倾听 ④主动道歉 ⑤善于体谅 ⑥控制情绪 ⑦分担责任 ⑧讨论问题,达成共识
我们应该如何热爱祖国: 1.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3.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我国的民族团结体现在哪些方面: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不仅表现在和平时机,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还表现在当祖国遭受外来侵略的时候。团结奋战,共御外辱。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各民族更是相互团结、相互支持。各族人民共同携手,创造了不朽的业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维护了共同的利益。我们应该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团结青少年应该怎样做)1.热爱祖国的民族大家庭就要维护民族团结2.反对民族分裂,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3.在学校生活中,各民族同学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我与祖国为什么要共命运 1.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2.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每个人对于自己的祖国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3.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民族精神的含义: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民族精神的作用)1.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2.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灵魂与传统。中学生应该怎样以实际行动热爱祖国:1.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惜、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为什么人生离不开交往: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体验到人生的快乐,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以更好地适应社会、2.交往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是必要的。青少年时期是心理、生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学会交往。尤为重要。交往对自身发展的作用:1.通过交往,我们能够实现心灵上的沟通,保持心情愉快。2.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不断完善自我。2.通过交往,朋友之间相互帮助,有助于我们克服困难,战胜挫折。3.交友原则:谨慎交友,善交益友、诤友,不交损友。4.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我们在生活中学会交往,谨慎择友,多交益友。广泛交往的积极作用:1.交往越广泛,越有利于我们拓宽视野。我们的学习与课外活动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就有可能受到更多的教益。扩大交往范围的方式:1.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
2、与国际友人交往
3、通过互联网交往 如何发挥互联网在交往中的作用:1.互联网带给我们大量信息,也拓宽了我我们交往的渠道,甚至有可能把我们的交往范围扩大到全世界。2.我们要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汲取有益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误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3.在没有国界的交往中,我们应该做友好往来的使者,过自主的网络生活。
为什么要讲文明有礼貌: 1.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2.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提高自身吸引力的必要条件。讲文明有礼貌的表现:1.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十余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2.语言文明能使交往和谐,为人际关系增色。3.态度亲和能增添交往的魅力,也是文明礼貌的重要内容。4.举止端庄能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反映我们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是我们要养成的良好的行为方式。怎样平等待人:交往中我们要做到平等带人,不要盛气凌人,也不能卑躬屈膝。为什么要尊重他人:1.每个人都有自尊,也都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2.在交往中,任何不尊重他人的言行都会引起他人的反感,也不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3.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怎样尊重他人:1.在交往中要热情、真诚
2、要给人留面子
3、允许他人表达观点 怎样宽容他人:同学之间有了矛盾,我们应当宽容一些,忍让一些,大度一些。表达的技巧:1.说话时要选择双方感兴趣的话题2.说话时要注意分寸和角度
3、说话时要有感情投入
与人交往要讲究哪些艺术: 1.交往是门艺术,交往要讲究技巧。2.除了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还要学会微笑、学会拒绝、学会妥协、学会批评等。
合作的形式:从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一起学习,到工人之间的人工写作;从一个家庭的和睦相处,到国家之间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说,合作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为什么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合作:1.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2.通过合作学习,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启发、彼此交流,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弥补个人知识的不足,提高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我们形成开朗、活泼、勇敢等积极的心理品质。3.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4.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
竞争的作用:积极作用:
1、由于竞争对手的激励,人们才会不断进取,奋力向前。
2、在与对手的竞争过程中,人们更易找出自己的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进步、发展的更快。消极作用:生活中既存在正当竞争,也存在不正当竞争。那种置道德法律于不顾的不正当竞争,最终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怎样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竞争与合作既对立又统一,在合作中有竞争,在竞争中有合作,二者相互渗透,相辅相成。2.双赢是竞争最理想的结果,良好的合作创造竞争中的双赢。3.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既要保持敢为人先、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又要树立协作、互助的合作观念。
为什么要平等待人 1.平等待是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2.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3.平等对待别人,别人才能平等对待自己怎样与人合作1.体谅他人的处境,尊重他人的意愿2.在合作过程中,自己不愿做的,就不要推给他人。3.在合作中与他人产生了矛盾,应主动站到对方的位置上想问题,体谅对方,理解对方。3.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需要理解和宽容。为什么要诚实守信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2.人无信不立,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3.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诚实能使人放心,手心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怎样做到诚实守信: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对自己实事求是,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2.信守承诺,言而有信,不轻易许诺,许诺要慎重。从自己的实际能力出发,考虑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3.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信守承诺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兑现。
什么是法律:(法律的三个基本特征)1.由国家制定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我国法律的本质: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我们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监督权、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 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统一个民族团结、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我们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如何?1.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密不可分的,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3.公民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如:劳动、受教育、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是公民享有的权利,又是公民应尽的义务。4.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促进的,享受了权利才有积极性履行义务,履行了义务才有资格享受权利。公民怎样行使权利,履行义务1.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要尊重他人的利益,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3.公民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有权运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但必须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4.在我国,公民履行义务要做到: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要积极去做,凡是宪法和法律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兴废,就坚决不做。5.青少年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公共生活中,要自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1.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2.法律正是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的。3.任何公民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以通过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从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法律也正是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的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关于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为什么说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较容易受到侵害。2.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3.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给予了特殊保护。怎样维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1.法律保护:
1、及时、如实的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
2、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自我保护:
3、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还要加强自我保护,学习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人人都享有生命健康权。我们珍惜、爱护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同样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5、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法制观念,绝不做侵犯和危害别人生命和健康的事。同学之间要相互爱护、相互尊重,嬉闹要适度,避免因过失而给对方造成伤害,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
人身权利: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人格尊严权的内容:1.我国法律尊重公民的人格尊严。2.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3.人格尊严权包括: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等 青少年怎样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权:1.我们一定要做到自尊自爱
2、要提高维权意识3.每个人都要爱护、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隐私权的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2.侵犯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偷拆未成年人信件,偷看未成年人日记,在背后散布和议论未成年人的身体缺陷等等。3.在我国,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也是在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青少年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权1.未成年人同样享有隐私权。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2.青少年保护自己的隐私权,首先要管理好含有自己隐私的物品,要依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3.我们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什么是私有财产权:公民享有合法的私有财产权,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法律怎样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国家运用刑事和民事等法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刑事法律手段是法律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3.我国法律只保护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对于公民通过非法方式、方法获得的财产,法律不但不保护,国家还要依法予以追究和处罚。4.当合法的私有财产受到侵犯时,我们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的帮助。同时,我们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公民的继承权: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是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延伸体现。1.财产继承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承受死者个人所遗留的合法财产的权利2.继承方式:可以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3.遗产分配范围: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继承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妹、祖父母、外祖父母4.继承开始后,由承5.分配原则:男女平等,养老育幼,照顾病残,和睦团结,互谅互让,权利义务相一致
关于智力成果:1.为保护智力成果,我国制定了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在我国,智力成果权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发明权、发现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商标权。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怎样依法保护智力成果:1.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积极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还要积极参加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智力成果的事情。3.保护智力成果的方式主要有: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版权登记4.通过民事法律手段保护智力成果的方式有:停止侵害活动;消除影响;公开赔礼道歉;配行经济损失
消费者的九项权利: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实情况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监督批评权人格尊严、民俗风俗习惯受到尊重怎样保护消费者合法利益: 营造放心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1.消费活动中的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都要按照诚实守信的原则参与消费活动,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2.生产者不得生产不合格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3.销售者要信守服务承诺,不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做损人利己的事。4.消费者对制假售假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法保护自己的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如何维权:1.消费者在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发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双方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解决争议,当与经营者协商和解无效时,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三篇: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期中)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1、家庭的含义:P52、家庭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P53、家庭关系的确立:结婚、生育、收养、再婚。P54、你如何理解与父母的亲情?P65、什么是孝敬父母?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6.我们应如何孝敬父母?P15-16
第二课我与父母交朋友
1、青春期我们与父母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是什么? P20--21
2.逆反心理的主要表现:P21
3.怎样正确认识逆反心理?P214、我们怎样正确对待与父母的代沟和矛盾?P23--255、与父母交往的艺术.P26--27
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
1、积极交往的意义。
2、一个受欢迎的人应有的品德。
3、交友的原则。P33--35
4.为什么要与异性交往? P36--37
5.男女生如何正常、健康地交往?
6.怎样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情感?P39--41
第四课老师伴我成长
1、老师的作用是什么?
2、新型师生关系的内容。
3、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礼仪。
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
1.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表现有哪些?
2.面对不同文化,开放的胸怀意味着什么?
3.怎样对待外来文化?
4.面对文化差异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5.怎样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时政:2010年9----12月国内外大事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1、声音的发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但并不是所有振动发出的声音都能被人耳听到。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来说,固体>液体>空气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大约是340 m/s
(3)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区别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的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因此声音必须被距离超过17m的障碍物反射回来,人才能听见回声。
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加强。
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
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乐音。
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它是由发声体振动频率决定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声音的大小叫响度,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距离远近有关。
不同发声体所发出的声音的品质叫音色。用来分辨各种不同的声音。
5、噪声及来源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声间等级的划分
人们用分贝来划分声音的等级,30dB—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7、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声源处(消声)、传播过程中(吸声)和人耳处(隔声)减弱
第二章物态变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摄氏温度(符号:t 单位:摄氏度<℃>)
瑞典的摄尔修斯规定:①把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②把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沸腾时的温度规定为100℃③把0到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
3、温度计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构造:玻璃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液体
使用:使用温度计以前,要注意观察量程和认清分度值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做到以下三点: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③读数时,不要从液体中取出温度计,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相平,4、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 造 量程 分度值 用 法
体温计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35—42℃ 0.1℃ 离开人体读数,用前需甩
实验温度计 无 —20—100℃ 1℃ 不能离开被测物读数,也不能甩
寒暑表 无 —30 —50℃ 1℃ 同上
5、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6、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熔点: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凝固点:晶体者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晶体熔化的条件:①达到熔点温度 ②继续从外界吸热
液体凝固成晶体的条件:①达到凝固点温度 ②继续向外界放热
【记忆】常见的一些晶体与非晶体
7、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方式都要吸热。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这两种方式都要放热。
8、蒸发现象
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9、沸腾现象
定义: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的条件:①温度达到沸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10、升化和凝化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记忆法】
蒸 发 与 沸 腾
不同点: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温度条件 温度变化 影响因素 相 同 点 :汽化
第三章光现象
1、光源: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海市蜃楼、早晨看到太阳时,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星星的闪烁等)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V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V,玻璃中为2/3V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7、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理解: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叙述时要“反”字当头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8、两种反射现象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粗糙平面或曲面)
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0、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即平面镜是物像连线的中垂线。
12、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3、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折射的同时必发生反射,折射中光速必定改变,而反射中光速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共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4、透镜及分类
透镜:透明物质制成(一般是玻璃),至少有一个表面是球面的一部分,且透镜厚度远比其球面半径小的多。
分类: 凸透镜: 边缘薄,中央厚
凹透镜: 边缘厚,中央薄
5、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心的直线
光心: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焦点: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两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6、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7、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 距(u)成像大小 虚实 像物位置 像 距(v)应 用
u > 2f 缩小 实像 透镜两侧 f < v <2f 照相机
u = 2f 等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f < u <2f 放大 实像 透镜两侧 v > 2f 幻灯机 u = f 不 成 像
u < f 放大 虚像 透镜同侧 v > u 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口决记忆法】
“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虚像同侧正, 物远像变大;实像异侧倒,物远像变小”
8、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倒着插。
9、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光屏,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靠近镜头。
第五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提纲
《声现象》复习提纲
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 ?
1.课本P12页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可在桌上撒些碎纸屑,这些纸屑在敲打桌子时会跳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练习: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
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3.骨传导:声音的传导不仅仅可以用耳朵,还可以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乐音及三个特征 ?
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
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⑵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4.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1.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五、声的利用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 ? ? ? ? ?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 ? ? ? ? ⑴平面镜: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 ? ? ?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
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
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凸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光现象》复习提纲
一、光的直线传播 ?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4.应用及现象: ?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 ?
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二、光的反射 ?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 ? ? ? 3.分类:
⑴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 ?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练习:☆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利与弊。?
⑴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⑵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4.面镜: ?
⑴平面镜: ?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 ? ? ? ? ?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凹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凹面镜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
凸面镜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凸面镜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凸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
练习:☆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其中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汽车司机前的玻璃不是竖直的,而是上方向内倾斜,除了可以减小前进时受到的阻力外,从光学角度考虑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车内的物体的像成在司机视线上方,不影响司机看路面。汽车头灯安装在车头下部:可以使车前障碍物在路面形成较长的影子,便于司机及早发现。?
三、颜色及看不见的光 ?
1.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2.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提纲
一、光的折射 ?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
练习:☆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二、透镜 ?
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典型光路 ?
?
3.填表: ?
名称 又名 眼镜 实物 ?
形状 光学 ?
符号 性质
凸透镜 会聚透镜 老化镜
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 发散透镜近视镜
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F分虚实,2f大小,实倒虚正 ?
具体见下表: ?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f2f 幻灯机 u ? 3.对规律的进一步认识: ?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⑵u=2f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 ? ⑶当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当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 ? ? ? ⑷成实像时: ⑸成虚像时: 四、眼睛和眼镜 ? 1.成像原理: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等一个综合的凸透镜在视网膜上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 1.显微镜: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2.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 换算关系T=t+273K ?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 ?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 ? ? ?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1.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 ? ? ?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 ? ? ? ? ? ? ? ? ? ? ? ?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凝固: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凝固图象: 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凝固的条件:⑴到凝固点。⑵继续放热。 2.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 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 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沸点 ?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③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 ? ? ? 方法:⑴降低温度;⑵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放热 3.升华和凝华: ①升华 ?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 ②凝华 ?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热 ? 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 ☆解释“霜前冷雪后寒”? ? 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 《电流和电路》复习提纲 一、电荷 ? 1.带了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物体的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 轻小物体指碎纸屑、头发、通草球、灰尘、轻质球等。?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 ①摩擦起电 ? 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原因: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实质: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能的转化:机械能→电能。? ②接触带电:物体和带电体接触带了电。如带电体与验电器金属球接触使之带电。? ③感应带电:由于带电体的作用,使带电体附近的物体带电。? 3.两种电荷: ? 正电荷: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失去了电子 ? ? ? ? ? ? ? 负电荷:规定: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 实质:物质中的原子得到了多余的电子。 4.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5.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 6.电荷量:定义:电荷的多少叫电量。? 单位:库仑(C)? 元电荷e ? 7.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 扩展:①如果物体所带正、负电量不等,也会发生中和现象。这时,带电量多的物体先用部分电荷和带电量少的物体中和,剩余的电荷可使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②中和不是意味着等量正负电荷被消灭,实际上电荷总量保持不变,只是等量的正负电荷使物体整体显不出电性。? 二、电流 ? 1.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注:该处电荷是自由电荷。对金属来讲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酸、碱、盐的水溶液来讲,正负离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注: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从电源的正极到负极。? 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 ? ? ? ? 3.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为通路 4.电流的三种效应。 (1)电流的热效应。如白炽灯,电饭锅等。 (2)电流的磁效应,如电铃等。? (3)电流的化学效应,如电解、电镀等。? 注: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电流的效应来判断它的存在,这里体现了转换法的科学思想。?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或物理问题我们往往要抛开事物本身,通过观察和研究它们在自然界中表现出来的外显特性、现象或产生的效应等,去认识事物的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作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5.单位:(1)国际单位:A ? (2)、常用单位:mA、μA ? (3)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 6.测量: ? (1)仪器:电流表 ? (2)方法: ? ㈠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 ? ? ? ㈡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危害:被测电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时,不仅测不出电流值,电流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表被烧坏。?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流表有两个量程,0~0.6A和0~3A。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流在0.6A~3A可测量,若被测电流小于0.6A,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流大于3A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流表。?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三、导体和绝缘体 ? 1.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金属、石墨、人体、大地、酸碱盐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说明:金属导体中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酸、碱、盐溶液中的电流是正负离子都参与定向运动。? 2.绝缘体: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材料: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不易导电的原因: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3.“导电”与“带电”的区别 ? 导电过程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过程是电子得失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4.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原因是:加热使绝缘体中的一些电子挣脱原子的束缚变为自由电荷。? 四、电路 ? ? ? ? ? 1.组成: ②用电器:定义:用电来工作的设备。 工作时:将电能—→其他形式的能。 ③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 ? ? ? ④导线:输送电能。 2.三种电路: ①通路:接通的电路。 ②开路:断开的电路。 ③短路:定义: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烧坏导线的绝缘皮,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做电路图。? 4.连接方式: ? ? 串联 并联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段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 ? 作用 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 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 5.识别电路串、并联的常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方法熟练掌握)? ①电流分析法:在识别电路时,电流:电源正极→各用电器→电源负极,若途中不分流用电器串联;若电流在某一处分流,每条支路只有一个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并联;若每条支路不只一个用电器,这时电路有串有并,叫混联电路。? ②断开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另一个用电器也不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串联;若另一个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这两个用电器为并联。? ③节点法:在识别电路时,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其间没有用电器或电源,则导线的两端点都可看成同一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的共同点。? ④观察结构法:将用电器接线柱编号,电流流入端为“首”电流流出端为“尾”,观察各用电器,若“首→尾→首→尾”连接为串联;若“首、首”,“尾、尾”相连,为并联。? ⑤经验法:对实际看不到连接的电路,如路灯、家庭电路,可根据他们的某些特征判断连接情况。 《物态变化》复习提纲 一、温度 ?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 换算关系T=t+273K ?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 ?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 ? ?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 1.熔化和凝固 ? ? ? ? ? ? ?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达到熔点。⑵继续吸热。? 凝固: ? 定义: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