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计生委文稿六:户口迁移制度的问题与改革(下)
计划生育委员会文稿六
户口迁移制度的问题与改革(下)公安大学治安系 王太元
如前所述,一方面,中国的户口迁移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短缺经济、计划经济的特殊产物,对于被敌对势力三面包围长期封锁的当时中国而言,应当说确实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另一方面,这一制度在中国发展史上也确实有过巨大、深远而不可忽视的正面效应:尽快加强综合国力,平稳度过短缺困境,长期稳定社会形势,积极开发落后地区„„。
事非经过不知难,作为后来人,我们无权过分责难当时中国的社会决策者;但是,作为当世人,我们又必须客观分析这一制度的诸多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正确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才有可能更明智地展开改革,以争取更好的社会效益。
三、传统的户口迁移制度所面临的批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户口迁移制度的批评越来越广泛、深入、严厉。总结起来,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从政治法律等方面提出的批评 1.“户口迁移制度是封建等级制度的残余”。这类批评意见认为,主要依据世代继承来确定个人的户口身份和社会资源、法律权益分配,这种划分为市镇与乡村两类社会、若干层级的制度安排,与层级分明、等第森严的封建身份制度类似。例如,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1988年的一项研究就指出,当时上海的城乡居民之间,就确实存在有明确制度依据的、等而下之且区别明显的八个层级,其经济待遇各差别几十元人民币。批评者认为,这种制度安排,与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宪法原则肯定是不相容的。
2.“户口迁移制度固化、延续和扩大了城乡差别”。这类批评意见认为,把平等公民人为地划分为城乡两类若干等级,例如城市居民还被划分为小、中、大、特大城市居民等不同层级,这种制度安排,事实上固化、延续甚至不断扩大着本已相当严重的城乡差别,进而也就扩展着工农差别、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 差别,理论上与国家“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政治体制直接冲突,事实上也长期妨害了中国城乡、工农、东西部间的协调发展。
3.“户口迁移制度是产生腐败的深厚土壤”。这类批评意见认为,既缺乏法律依据,也不遵循经济规律,而是基本依靠行政手段来调控动因众多、情况复杂、效应多样、影响深远的人口迁移,还缺乏公开监督机制,腐败难于避免,尤其在“农转非”、“乡迁城”、“迁三市”等类迁移的“从严控制”过程中,事实上存在着相当普遍甚至十分严重的腐败问题,它严重腐蚀着相关的公民、主办人员、主管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从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的批评
1.“户口迁移制度是形成和维系二元经济的核心制度”。这类批评意见认为,由政府单方面以行政力量限制人口入城,虽然长期保持了城市的稳定与发展,却割断了城乡经济的应有联系和必要互动,使城镇与乡村隔绝成为相互独立、隔绝的两个经济体系:花费巨大财政支出所保障的城市高速发展缺乏市场支持而日渐畸形、无法持续;城乡人口交流隔绝使农村无法获得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支持而发展缓慢、亟待救助,这种“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就是中国经济稳健持续发展的最大体制障碍。
2.“户口迁移制度严重妨害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这类批评意见认为,户口迁移制度从整体上阻断了人口在城乡间、东西部间、一二三产业间的正常流动,从而使人才、人力无法按照社会分工、资源分布、市场供求的规律合理流动、优化配置与充分运用,“生产者”和“科学技术”这两种最具活力的社会生产力被严重束缚,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自然缓慢而且曲折。
3.“户口迁移制度是造成国家财政紧张的主要原因”。这类批评意见认为,户口迁移限制,一方面使城市人口不愿意、也不可能离开城市,城市不得不对市民的就业、住房、教育、福利等采取“包下来”政策,从而耗费大量财政支出;另一方面使农村人口既不能转入市镇和二、三产业,也不能提高农产品价格而逐步致富,被束缚在土地之上的农民日渐贫困,最严重的时期,中国40%的农村人口需要国家财政补贴。两方面财政补贴的结果是,国民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社会发展效应事实上大打折扣。4.“户口迁移制度是中国市场发育不足的重要原因”。这类批评认为,在户口迁移制度的严密监护下,中国经济总因市场发育不足而停滞不前:一方面,市镇人口规模长期稳定因而不急于扩大基本建设规模,相关的生产资料市场自然就狭小,市民主要依靠社会福利来稳定和改善生存状态,其市场购买力的增长自然缓慢;另一方面,农民大多依靠靠财政补贴维持生活,市场购买能力极端低下可想而知,农村与市镇的人口交流被隔断,相应的人才、技术、资金交流市场也就无法形成,更无法快速发展。
(三)从人口效益方面的批评
传统理论一般认为,在相对贫困的中国生活着13亿人口,仅仅从这一根本国情考虑,中国也不能不从严控制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但是,不少批评者的意见却截然相反,他们认为,正是严厉限制人口入城才造成或者扩大了中国人口的很多社会问题。
1.“长期实施的户口迁移制度未能改善人口分布”。这类批评意见认为,传统的户口迁移调控,既违反客观规律不让人口追随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动而分布,又不考虑公民意愿而要求人们向艰苦环境迁移,无法得到普遍而自愿的响应和支持,反而受到各方面的巨大干扰甚至强力对抗,因而尽管推行几十年,却对改善人口分布没有多大实际帮助。一些专家学者经过全面深入研究,从人口重心变化等多种角度得出了类似的发人深思的结论。
2.“户口迁移制度应对人口素质低下负重要责任”。这类批评意见认为,长期、严格的户口迁移限制,使中国人口迁移总量萎缩、迁移距离缩短,人口在地区、行业、民族、国家的交流不足,人口的生理素质改善和科技、文化素质提高难于实现;一些学者深入研究后指出,城乡之间多层次的迁移限制,既使通婚圈狭小加重近亲繁殖,又以体力劳动所需高出生率、高男性偏好等诸多问题,对全国尤其是农村的优生优育是巨大的挑战。
还必须提及的有趣现象是,外界认为受益匪浅的户政、治安等部门也越来越多对户口迁移制度提出批评:户口登记不全、统计失实,流动人口猛增,无户口人员日多,人户分离日益严重等等问题,大多都因严格的迁移限制与公民意愿相左、与人口城市化方向相悖所致;农民在城市长期暂住却无法逐步转化为常住,既使部分人难于合法致富而有可能滑向违法犯罪,也使违法犯罪者可以利用暂住的“匿名效应”逃避惩罚甚至继续为非作歹,要解决这些治安问题,不能单纯“严打”而必须改革迁移调控机制。
四、适应小康社会建设,稳步深化迁移调控改革
(一)1997年以前中国户口迁移制度的改革
今日探讨户口迁移制度改革,应该使用“深化”“扩展”等概念,而不能忽视历史事实而使用“启动”等词汇,因为1979年以后,如下三方面的户口迁移制度改革就一直在进行着。
1.逐步放活服务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人才流动迁移。从1979年开始,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有条件地局部改变干部职工迁移的属地管理原则,迅速出台了民航、铁路、电信、邮政、水利、电力等近20个部门跨地区调配本系统各类人才的政策;1983年以后,鼓励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各种政策先后出台;1985年出台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制度,使博士以上的高级人才迅速实现了迁徙自由。
2.日益重视正常婚姻家庭生活所须的亲属移民的实现。从1980年开始,国家出台一整套政策,大力解决“夫妻两地长期分居”问题,15年里使数百万人受益;20世纪90年代初,以上海为代表的一些地区推行“本地有效居民户口”政策,在更大范围内方便了公民的投亲迁移。
3.有步骤地允许农民迁入市镇,完善中国的市镇体系。1982年以前,中国仅有160多个城市、不到2000个建制镇,人口城市化比例很低。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入集镇落户,打破了“农民世代当农民”的身份继承制度,带动了乡镇企业的普遍发展和小城镇的大量诞生,在科学完善中国的市镇体系的同时,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一直在进行的户口迁移制度改革,以前却似乎少为人知,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改革有其多方面的先天缺陷:总是内部政策,迟迟不能上升为法规甚至法律,公众很难知悉;缺乏整体运作,总是局部行为,受益面小,难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缺乏理论指导和目标定向,不少的走了弯路,有些甚至有不少副作用。
(二)1997年以来户口迁移制度改革的扩展与深化 1997年,在党和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伟大战略的指引下,中国户口迁移制度的改革,迅速在如下五个方面展开,并呈现出整体运作、逐步深化、不断扩展的大好局面:
1.全面扩建小城镇。这一改革1997年开始试点,2001年10月以后全国展开。实施这一改革的小城镇,基本上不存在迁移限制,能否成为该地常住户口全看你住房、就业、生活来源等三方面经济能力是否适应当地需要。未来15年里中国农村需要向城镇迁移数亿人口,他们不可能完全集中到目前的700多个城市,因此,小城镇的这种改革在较长时期内还得继续,但是,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正在向资金技术密集型变革,小城镇的人口吸纳力已大大减弱,不应当也不可能继续充当城市化的主要途径。
2.优先亲属移民。1998年,国务院出台“四项政策”,大幅度地放宽了夫妻之间相互投靠、子女投靠父母、父母投靠子女迁徙的政策限制,尤其是2003年公安部宣布“30条便民措施”之后,绝大多数城市都不再限制投亲迁入。这些措施重视婚姻家庭等公众需求,其政治民主、人文关怀色彩深受社会欢迎:城市管理者不是只关注投亲迁入带来的负担,而是注意其刺激需求、搞活本地市场的重要意义,发挥其防止“丈夫不忠、妻子不贞,子女不良、家庭不和、社会不安”等严重社会问题的巨大效益。
3.强化人才移民。中国的国情,至今是人口太多、人力过剩但人才缺乏,这也就决定了中国户口迁移制度的改革不得不首先从“放活人才”开始。继80年代放活博士以上高级人才之后,20世纪90年代末,硕士以上人才迁入市镇的限制迅速减弱;2002年以后,除北京等城市之外,各地不再以“本地户口”、“户口指标”等限制本科以上人才迁入,反而展开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
4.吸引投资移民。从1998年国家允许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吸兴办实业、引买商品房等投资移民以来,各地对于投资移民的限制减少而吸引方兴未艾,而且正迅速从简单的户口迁移优惠政策吸引向全防卫优化投资环境、提高本地竞争力扩展。
有人认为,比人才移民更甚,投资移民是对既没钱也没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一种新的不公平,笔者却不这样看:有钱、有本事才能进城,从结果上看有“不平等”,但起跑线和竞赛规则是平等的;普通农民在进城竞争中的劣势应当承认,但需要从增加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去尽快弥补,而不能走照顾进城以求平衡的老路,因为这在本质上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
5.消除城乡户口区别。2000年开始,许多城镇省市先后出台改革措施,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取消本地市镇户口与乡村户口之间的区别,一律统一登记为一样的常住户口,统一称之为当地“居民”,尽管由于相关部门配套改革措施的不到位,一些地区的这种改革走走停停或者有名无实,但是,在城乡二元经济格局基本改变的今天,改变城乡二元户口体制进而改变城乡二元社会管理体制,是中国社会变革无法绕过的必由之路。
(三)21世纪的中国需要迁徙自由
1.“迁徙自由”不能误解为“自由迁徙”。所谓迁徙自由,是由国家依法赋予并保障其不受非法侵犯的、公民依法选择和变更居住地的自由权利。迁徙自由这一基本人权的具体内涵,笔者的总结是“国家依法规范,社会市场调节,个人自主抉择”。
2002年8月,笔者在《新闻周刊》发表谈话,提出中国能在五、六年实现迁徙自由,但该刊的封面题目却变成了“自由迁徙,五年可成”,闹了一个大误会:迁徙自由这种法律意义上的可能状态,如果要变成“自由迁徙”的社会现实,既需要社会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更决定于自身有无在迁入地合法生存的能力。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迁徙自由。中国需要迁移自由,不仅因为它是个人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是中国所签署的国际条约的基本要求,还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平等参与、公平竟争”,没有迁徙自由权利,就没有办法实现城乡、东西部、国内外人口、人力、人才之间的公开、公平、公正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但迁徙不自由,个人难于自由发展,家庭无法同居共处,社会处处是“后顾之忧”而缺少欢乐祥和,人们就不可能有积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最佳而灵活地配置生产要素”,作为最核心、最关键生产要素,人如果不能灵活迁移,附着于人之上的财、物、技术、管理等,也就无法合理配置、灵活流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依法规范、自主抉择”,但没有迁徙自由的宪法原则,就无法制定迁徙调控法律,二只能继续政策当家、人治为主,迁移调控领域的依法治国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今日中国已经有条件恢复迁徙自由这一宪法原则 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不仅给我们提出了迁徙自由的历史任务,也给我们提供了在宪法中恢复迁徙自由原则的坚实基础:
1.人们认识逐步正确,社会压力日渐消减。首先,恢复迁徙自由的宪法原则,是为了确保居民的迁移选择不受侵害,而不是不准国家依法调控;第二,迁徙自由本来只是适用于迁移调控领域的一种权利,而不是与迁移相关的所有权益的集合,如果把与迁移相关的各种权利都捆到“迁徙自由”上,迁徙自由将遥遥无期;第三,恢复公民的迁徙自由权,不表明社会就必须提供自由迁徙的物质基础,国家就必须“保障”公民能够自由迁徙。第四,宪法恢复公民的迁徙自由权利,不意味着所有人从此能同时实现自由迁徙,而个人自由迁徙的早晚,主要决定于他的自身努力。
2.城市体系基本完善,人口容纳能力极大提高。我国从100多个城市、1000多个镇发展到700多个城市、20000多个镇,城市布局趋于合理、面积迅速扩张、结构逐步科学、功能逐渐完善、效益日见好转,已经具备加速城市化的基础,国家也在“十五”规划中提出了加速城市化的历史任务;社会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完成,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效益改善,加速城市化既有了巨大的社会需求,又有了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投入能力和管理经验。
3.农村开发与建设加速,人口推力有所减弱。开放改革20多年来,农村已经有3亿多人口进入城镇生产、生活,人口过剩局面已经有所缓解;国家大力脱贫致富、开发西部、扶持农林等产业,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整体提高,使城乡人口生活质量实际差别逐步缩小,国家财政支持力度的不断增强,使农村人口的生存、发展等诸多问题有望得到妥善解决,在析出途径多样、迁入目标分散的同时,农村人口压力逐步减弱、回流引力正在增强。
4.各项改革逐步到位,有效地双向减轻阻力。一方面,建立在交通、通讯、城市建设管理等进步基础上的逆城市化正在兴起,城市人口的容量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另一方面,工资、物 价、住房等各方面改革基本到位,城市居民原先享受的计划经济好处逐步消失,市镇对乡村人口的吸引力逐步下降;第三,劳动、人事、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改革轮廓明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制度差别迅速缩小,公开、公平竞争的局面逐渐形成。
(五)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剥离户口本背后的利益
其实,公众用以批判户籍制度的诸多弊病,并不是户籍制度本身固有的,而是户籍制度所保护的旧的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造成的,公众也不是真的喜欢市镇的户口本,而是希望获得凭户口本才能获得的各方面的特殊好处:市镇户口本一旦与这些特殊利益脱钩,你拿钱给公众,他也不一定去申领。
因此,深化迁移调控领域改革的关键就在:使户籍制度与目前依据户口本可以享受的各种利益脱钩,还户籍以“收集、确认、管理住户人口基本信息为社会服务的国家行政“的本来面目。
宏观上说,人们不断要求户籍制度改革以解决与人口迁移密切相关的就业限制、人才流动、高考不公等诸多问题,实际上,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社会管理体制从计划经济形态向市场经济形态的整体转轨,靠户籍这么一个专业领域来改革肯定不行。
中观层面看,有户籍制度在前面应付公众的指责,户口本背后的各种制度就可以继续走老路,各种不公平就会继续存在;穿透户口本这个挡箭牌,才能让各种制度直接面对公众尽快改革。
从微观层面说,教育如果禁止地区歧视,哪里都一样读书、高考,谁又希罕北京户口?就业如果禁止地区歧视,已在老家娶妻生子的农民,他会那么想要北京户口?事情就是这样,用迁移制度改革来解决这些不公平,同一时空范围内只能让某一个人受益,改革户口本背后的这些制度,却能让几倍的人同时受益!
(六)深化改革应当注意的几个运作问题
1.明定改革目标,大胆创新手段。今后的改革,必须旗帜鲜明地锁定迁徙自由这一目标: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所需要的,国家依法规范、社会市场调节、个人自主抉择的迁徙调控新格局。迄今为止,经济手段已正式进入了迁移调控领域,但还很零散,今后的改革再也不能迷信、依靠行政手段,而 8 必须全面遵循市场规则,广泛运用准入制代替行政审批制,用事后确认替代事先审查,从根本上解决迁徙调控领域的腐败问题。
2.积极稳妥推进,及时依法固化。迁徙决定人们生老病死各个环节,影响社会生产生活诸多方面,因而,相关改革必须既积极又慎重,就需要小步快走、平稳过渡,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那种简单引入自由竞争,短时期内让大量人口进城“挤走”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城市人的想法,既幼稚可笑,更危险可怕。改革开始以内部政策方式出台也是可以的,但要在试验、推广的同时逐步依法固化,一方面,各地改革逐步形成地方法规,进而汇成行政法规;另一方面,及时恢复“公民有迁徙自由”的宪法原则,为各地各级立法固化改革成果确立法源和法理依据。
3.强调因地制宜,逐步适当放权。迁徙动因复杂多样,迁徙影响广泛深远,把广大国土上众多人口如此复杂的问题交给中央政府统一决策,这种计划经济时期的运作模式不应继续。中央政府今后只需要确立目标、制定原则,改革的具体范围、适宜方式、灵活方法,由当地城市政府自己考虑,媒体也不宜于追问哪个地区“最快”、“最好”之类问题,因为,及时满足当地公众需要、促进当地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改革,才是最好的。
第二篇:长春市改革户口迁移制度实施意见
长春市改革户口迁移制度实施意见
为贯彻《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批转省公安厅关于改革户口迁移制度推进城市化进程意见的通知》(吉政发[2001)24号)精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优化城市人口结构,吸引更多人才,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合理消费,加快城市化进程,结合我市实际,改革户口迁移制度,取消计划指标,实行政策条件准入制度。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放宽各类人才落户政策
(一)毕业生落户政策
1.全日制应届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凡在我市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的,凭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签发的《毕业生就业报到通知书》及毕业证原件办理落户;全日制应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在长春暂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继续实行我市的“先落户后落实就业单位”的政策,凭省(市)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开具的落户介绍信,落省(市)人才中心集体户口。
2.2002年以前已派回生源所在地的往届全日制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但在长春市企业单位就业的,且在同一单位连续工作满四年和连续缴纳社会保险金满两年以上的,可凭劳动或人事部门证明、毕业证原件、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和社会保险证明办理落户。
(二)引进人才落户
1.长春市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从长春市城区以外单位引进我市急需、特殊和短缺人才的,按《长春市人民政府印发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若干规定的通知》(长府发[1999)58号)和《中共长春市委办公厅长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委组织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快实施高层次和短缺人才开发战略的意见)的通知》(长办发[2001)3号)有关规定,引进的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凭组织人事部门的调动通知、单位接收证明、迁人人户籍证明、身份证及家庭关系证明办理落户。
2.长春市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从长春市城区以外调入具有全日制大学专科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其调入者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凭组织人事部门调动通知、毕业证或职称证、单位接收证明、迁入人户籍证明、身份证及家庭关系证明办理落户。
二、放宽短缺专业技术及工种人员落户条件
我市企业引进的短缺工人技师、高级技术工人,其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可凭技术等级证书、市劳动部门调转通知、单位接收证明、社会保险证明、迁人人户籍证明、身份证及家庭关系证明办理落户。
我市企业引进的短缺技术工人,可凭技术等级证书、市劳动部门调转通知、单位接收证明、社会保险证明、身份证及迁人人户籍证明办理本人落户。
对技工学校学历人员(含应届毕业生)来长从事企业短缺技术工种和苦、脏、累、险、毒等特殊岗位和特殊专业的,由用人单位申请,市以上劳动部门认定,公安局核准,凭市计委下达的招收农村生计划、技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社会保险证明及市以上劳动行政部门签发的报到证办理落户。
为保证企业短缺技术工种和特殊岗位人员落户后能从事此项工作,实行集体户口管理,劳动合同期满后才可在市内平迁;由于企业破产、停产等不属于个人原因中止合同的,在市内平迁户口不受限制。
三、放宽购房落户标准
在长购买商品房,面积达到70平方米或价格12万元以上的,可凭房屋产权证原件、有税检章的交款收据复印件(加盖产权处公章和经办人名章)、迁入人户籍证明、身份证及家庭关系证明为购房者本人、配偶及其未成年子女办理落户。
四、放宽投资和纳税落户标准
(一)外商投资超过10万美元,可为其境内亲属本人和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落户。凭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进帐单、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落户人身份证及户籍证明、亲属关系证明办理落户。
(二)外地人员在长固定资产投资20万元人民币以上,有合法固定住所,可根据本人意愿为其本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办理落户。
凭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固定资产投资银行进帐单、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验资报告·、落户人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家庭关系证明办理落户。
(三)外地来我市从事个体经营,开办私营企业的,私营企业主连续两年每年纳税2万元以上,个体工商户连续两年每年纳税1万元以上,无偷税漏税行为且在我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可凭纳税收据原件、迁入人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家庭关系证明办理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落户。
五、放宽亲属投靠落户条件
(一)夫妻互投:已经履行结婚登记手续,婚龄满3年,被投靠人年满30周岁,凭结婚证、双方身份证办理落户。夫妻一方为残疾人的不受年龄限制。
(二)子女投靠父母:新生婴儿凭出生医学证明实行随父随母自愿原则,在父母户口所在地办理出生落户;未婚、未就业、年龄不超过22周岁子女投靠父母者,可凭迁入人户籍证明、父或母户口簿及家庭关系证明办理落户。
(三)父母投靠子女:凡男性年龄满60周岁,女性年龄满55周岁,身边无子女照顾,需要来长投靠子女的公民,可凭迁入人户籍证明、被投靠子女户口簿及家庭关系证明办理落户。
(四)凡未满16周岁的儿童因父母双亡,当地无依靠需到长春投靠亲属的,由被投靠地派出所调查审核后,凭迁入人户籍证明、当地民政部门证明、亲属关系证明、被投靠人户口簿办理落户。
六、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
各县(市)要全面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工作,凡在各县(市)及双阳区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县以下小城镇范围内有合法固定住所(即在当地购买了商品房或经批准自建的住房和租期超过一年以上的租房)、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即务工经商、兴办第二、三产业及被当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聘用,具有稳定经济收入)及投靠直系亲属等人员,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当地常住户口。直系亲属投靠,凭亲属关系证明落户。根据吉政发[2001)24号文件规定,迁入落户农民其原有土地可以继续保留承包经营权,也可依法有偿转让。经批准在县(市)、镇落户人员统一登记为城镇人口,与落户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履行同等义务。对在小城镇落户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城镇增容费或其它类似费用。
七、规范各类人口的户口性质
鉴于全国户口改革工作尚未启动,户口性质暂不取消,仍按“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进行管理。为方便群众户口迁移和户籍管理,现将市内存在的四种情况的农业人口(吃大田粮农业户口;有房屋无地的自理口粮户口;菜农商品粮户口;菜农定销粮户口)统一登记为农业户口进行管理。
八、其它户口的落户条件
(一)凡在长具有固定工作但户口在外县(市),即:榆树、九台、德惠、农安、双阳区人员,凭劳动和人事部门招工调配手续原件办理通勤落户。
(二)对户口在市区周边乡、镇(指原郊区后划入市内的各派出所及双阳区的北山、通阳派出所,但不包括此文件下发后按户改条件迁入的户口)的,在市内确有住房并在此居住的居民,可凭房证原件、身份证原件办理落户。
第三篇:大学毕业生就业协议户口与档案迁移问题
大学毕业生户口与档案迁移问题须知
1、毕业生“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及联系?
毕业生的学籍档案是指通过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并被录取的大中专院校学生的档案,它以文字资料的形式记录了高考成绩、在校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在校期间表现和奖惩情况等。毕业生的人事档案由学籍档案转换而来,是指毕业生毕业后,在其学籍档案中放入该毕业生的报道证,然后由学校将档案转交毕业生就业单位的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这时的学籍档案正式成为人事档案,它是通过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签订就业协议,然后履行相关毕业程序并取得报道证后,才得以实现。
2、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可档案还在学校放着;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其实不然,这里只作简要说明。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
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总之,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损失。同时,强调一点,由于国家相关政策,规定毕业生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就业单位的,其档案可免费由学校保存两年,这正是没有搞清“学籍档案”与“人事档案”的区别。所以有些同学就误以为既然学校免费保存,就无须再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了。学校保存的只是你的“学籍档案”,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恰是你的人事档案,如你的转正定级、职称评定等相关事宜都是由学籍档案转换成人事档案后才能进行 的。按国家政策规定,大中专毕业生毕业(以报道证人事部门签署日期为准)一年后,即可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批准转正定级;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道日期计)、大中专毕业生毕业工作满三年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由此可见,学校保存的学籍档案只是“存放”,起不到任何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得不偿失。
3、哪些机构能保管人事档案?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才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另外,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如省人才、市人才、各区人才等,它们的区别只是所属部门的不同,其它无任何区别。
4、哪些毕业生的档案适合到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不想回本地而想将户口落在武汉市的毕业生,准备考研的毕业生,还无法确定能否在现单位长期干下去的毕业生,以上这些毕业生还可选择将自己的档案人事关系在人才交流机构托管。
5、毕业生在签订就业协议时应注意的事项。
除本市企业外,在与外省市企业签就业协议时,毕业生应注意以下事宜:签协议前,应对企业全面了解,包括工作环境、工资待遇、工作时间、劳动强度等,同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愿望进行综合考虑,待明确后再签就业协议。考虑周全为上策(按规定改派是有时间限制的),同时这里也提醒到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工作的毕业生,除单位给你上保险外,其它情况,如不能将户口迁到本市,单纯的档案调动对你无任何意义。你可将人事档案落在武汉某人才交流机构,然后去上述城市工作,这样可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损失。
6、毕业生委托人才交流机构人事代理后都享有哪些服务?
(一)负责人事档案关系接受、调出相关手续;
(二)办理毕业生的转正定级
(三)档案工资的晋级
(四)职称晋升申报
(五)办理落户手续;
(六)出具省份证明、落户证明、购房工龄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出国政审等;
(七)代收代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代办医疗保险手续等。
高校毕业生走上社会要注意的问题
一、有关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为了明确毕业生、用人单位、学校三方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经协商签定的协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就业协议书》在就业计划中是非常严肃的,学生就业按就业协议办理。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就业观点的日益变化,大量新的问题涌现出来,如签了就业协议书,但人不去报到,或是签了就业书,等到毕业时,该单位没有了,还有的学生签了就业协议书,但一报到就发现单位不是他想象的,提出解约,不同意解约就一走了之,等等。就业协议书的约束力在减弱,但国家教育部仍在使用,所以,在实际过程中要注意正确使用好《就业协议书》。学校是凭《就业协议书》来派遣的。学校依据《就业协议书》的内容开出《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同时转移学生档案。一般学校会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日期(如每年6月底)上交《就业协议书》,学校再以《就业协议书》为依据进行派遣,如果超过这一时限,学校会把学生的关系和档案一并派回原籍。不想回原籍的学生都必须十分清楚自己是否符合要去的地方的落户条件。如杭州,本科以上学历、大专学历紧缺专业或具备其它特殊条件的毕业生可进杭落户。有那么一部分学生,虽已在杭找好工作,但不符合进杭落户条件,结果户口落不下来,变成口袋户口。如果你不符合进这个城市的落户条件,又想进这个城市工作,可以先将关系返回原籍,在原籍落户,在原籍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档案,然后出来工作,等条件成熟以后再办理人才引进,这样,你就不会遇到一些不必要遇到的麻烦,如出国政审,考研证明,结婚证明等没地方去办理。
二、报到证
报到证有什么用:
1、到接收单位报到的凭证;
2、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3、干部身份证明;
4、凭报到证以及其它有关材料办理户口手续。
现在看,前三点都不重要,第四点才重要,所以报到证不要丢失。
三、户口迁移证 来到学校读书,户口从原籍迁到学校,但在学校是临时性的,毕业后都应该迁出。户口迁移证,是学生毕业时其户口从学校所在地派出所迁出的证明,不能丢失,不管到哪里,你要在规定时间内把户口落下来,不要把《户口迁移证》一直放在口袋里。
四、档案
真正能证明你学习经历的就是你的档案。档案里面有你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各方面的评语、获奖证明、还有你的党团材料。这些都是原始材料,不可复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根据经验,最好将档案转递给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因为他们是管理档案的专门机构。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即安全又方便。在这里,提醒大家在档案转递时要注意几点:
1、在没有搞清楚用人单位是否具有人事主管权之前,不要把档案转入这个单位,应该把档案转递到这个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去。我们经常碰到一些没有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在接收档案,个别单位会把学生的档案弄丢了或是扣住不放。
2、要询问清楚用人单位的性质,如果是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他们或他们的主管单位是有人事管理权的,可以接收档案。其它各类非公企事业单位、各类民营机构是无人事管理权的,要通过人才交流中心来接收学生,学生的档案要放到人才中心去。
3、档案的转递是有规定程序的,在离开学校之前最好弄清楚你的档案在什么时间被转到哪个地方去了。因为在现阶段,主管学生分配的单位没有统一,有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局、专门的分配办等,比较乱。而且档案转进转出比较麻烦,最好一步到位。
五、劳动合同
一般来说,毕业生在办理报到手续后,就可与用人单位签定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合同,也是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
现在使用的劳动合同一般是由劳动部门统一印制的格式合同,里面的必备条款有:①劳动合同期限;②工作内容;③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④劳动报酬;⑤劳动纪律;⑥劳动合同终止条件;⑦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⑧双方还可以协商约定劳动合同补充条款。其中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条款比较重要,因为《劳动法》规定双方可以协商约定责任的认定、赔偿的范围、计算方法和承担方式,用人单位提供的合同补充条件款中常有这方面的约定,对这些,你心中要有数。有些单位,包括一些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等)为了保证毕业生在该单位长期工作,约定了很多提前解约的赔偿条款,你务必认真对待。毕业生提前辞职的赔偿责任不应当过高,一般不应当超过毕业生的年工资。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一般签短期合同(一年)为好,待转正定级后再签中期或长期合同,这时,用人单位和你之间都已经相互了解。但是现在劳动力供需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很大,很多单位在招收新员工时声称:单位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有异议就另谋高就。针对这些问题,同学们要记住两点:
1、劳动合同中约定的试用期是包括在合同期限内的,而且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也就是说,不能以试用为由拒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有关于试用期的专门条款。
2、对那些为了自身利益,不和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的单位,在你的利益受到损害时,照样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劳动部办公厅关于“用人单位不签订劳动合同员工要求经济补偿问题复函”[(1996)181号]中指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故意拖延而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同时解除与劳动者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因要求经济补偿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如果劳动者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应予受理。也就是说,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在获得赔偿方面应一视同仁。
六、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由国家通过立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劳动者在因年老、失业、生病、工伤、生育而减少劳动收入时给予的经济补偿,使他们能够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障和生育保险等项目。具有强制性。如果你是到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就不用过多去考虑这个问题;如果你是到私营企业、民营机构或被聘用到不占其行政编制的机关事业单位,你就得提出这个问题,至少要提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很多单位没有为员工办基本养老保险,这是违反《劳动法》的,有些单位薪酬高,让你以个人名义参保,应该主动参加。除了以上列举的,还会遇到其它问题。一些毕业生在非公企事业单位工作多年以后,忽然发现自己的人事关系仍无着落;有的虽然与工作单位签了劳动合同,但没有到人才交流机构办理有关手续,致使自己的工龄、档案、保险等受到影响,职称不能及时申报,各类证明如考研证明、出国政审等没地方开具。这部分毕业生毕业时大都认为,只要有工作,管它什么工龄、身份、档案、保险;有的毕业生认为现在反正不包分配,也不到毕业生分配部门报到,有没有人事关系也无所谓,到有一天需要某方面材料时,手忙脚乱,而且会造成许多损失。
毕业生就业明白纸
一、关于毕业生就业程序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程序
a、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协议书》(以下简称《就业协议书》)发给各学院,由各学院将材料发给毕业生,毕业生每人一份。b、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阅读《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报》及相关书刊。c、毕业生自我推荐、面试(根据需求信息向有意向的单位寄送个人推荐材料或直接参加校园招聘会和各地举办的供需见面会、网上招聘会)。d、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生、用人单位、毕业生所在学院各留一份。
e、五月底开始进入毕业鉴定及派遣阶段。
①各院系组织毕业生座谈、毕业纪念活动、毕业教育动员会、学习有关文件、安排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等。
②各院系到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领取《档案袋》、《档案转寄通知单》和《毕业生登记表》。
③毕业生做毕业鉴定。④各院上报就业建议方案
⑤按湖北省人事厅的日程安排,学生处到湖北省人事厅办理毕业生报到证。f、6月中下旬毕业生参加学校毕业典礼,到各学院领取《报到证》。
2、定向生如何就业
定向生原则上不予推荐。若确因特殊情况需要推荐的,应持有本人的改派申请(详细阐明改派原因),原定向单位(地区)出具的同意调整改派的公函,研究生还须经校招生办公室签署意见,并按原国家计委、教育部的有关政策,向培养学校缴纳相应培养费后,方能办理有关手续。
3、对到西部就业的毕业生学校有何奖励
为了鼓励应届毕业生自愿服务西部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开拓创业、锻炼成长,结合我校实际,制定配套奖励办法
4、对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学校有何奖励
学校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对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给予指导和帮助。毕业一年内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应提交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给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工商行政管理局备案的《公司章程》或其它有效证明材料。
二、关于《就业协议书》的问题
1、为什么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协议书》
《就业协议书》是学校证明毕业生具有就业资格、也是用人单位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办理毕业生审批手续的凭证。为维护就业市场的严肃性,避免一个毕业生同时被两个用人单位审批录用,造成用人单位进人指标浪费,同时也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和今后毕业生的就业,每位毕业生只能有一份《就业协议书》原件。
2、如何办理《就业协议书》解约手续
由教育部学生司印制、学校发放的《就业协议书》每位毕业生只有一套(一式三份、编号固定)。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接收单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书》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应认真履行协议。倘若毕业生单方面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
已签订《就业协议书》的毕业生,如要违约,需办理如下解约手续: a、到原签协议单位办理书面同意的解约函(盖单位公章)b、向本学院提出书面申请(阐明解约理由),并附上单位解约函、原《就业协议书》负责毕业生就业的副书记签署意见并签字、盖章后交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 c、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根据有关规定审批发换新的《就业协议书》 d、毕业生领取新协议后到本学院备案
3、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如何补办
毕业生如遗失《就业协议书》,需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所在系(所)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签署意见,补办。补发的《就业协议书》上注明“根据本人声明,该生原件已遗失,此份为遗失补办件”,以示有别于正式的《就业协议书》。毕业生如谎报遗失《就业协议书》,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校规校纪处分。
三、关于就业审批的问题
1、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时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时需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部分地区还需报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地,毕业生可请接收单位到当地政府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进行确认是否需要审批。
2、学校编制就业方案的依据(《报到证》直接开到接收单位的依据)学校用以编制就业方案(开《报到证》)主要以《就业协议书》和用人单位就业主管部门的意见为准。就业的毕业生应注意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协议书》需加盖上主管部门的公章(有用人自主权的单位不需加盖)。
四、关于报到证的问题
1、毕业生报到证有何作用
报到证的全称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国家教育部直接印刷,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单独签发。用人单位以报到证为依据,接收安排毕业生工作,并接转毕业生的档案、户口等。报到证只能一人一份,由其它部门印制或签发的报到证无效。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2、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的报到证由哪个部门开具
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的报到证由湖北省人事厅统一开具。
3、开具报到证的时间
毕业生一般在6月中下旬,确切时间以省厅通知为准。
4、何时发放报到证
报到证开回后,由各学院统一到学生处领取,在毕业生办理完离校手续后,发给毕业生。
5、毕业生何时报到 报到证上的报到时间一般是从开报到证之日起顺沿一个月,但各用人单位一般会有自己的要求,因此毕业生应事先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
6、报到证不慎丢失, 如何补办 报到证遗失补办程序如下:
1、毕业生提出书面申请,所在系(所)主管就业的老师签字并加盖公章
2、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出具证明
3、毕业生到湖北日报上登报声明毕业生持学校证明、登报声明和毕业证书原件到省厅流动调配处办理补办手续。
五、关于档案、户口的问题
1、毕业生就业后档案、户口如何转移 毕业生的档案由学校按其就业的单位,发送到毕业生工作单位所归属的档案管理部门。毕业生的户口由学校派出所按报到证上标明的就业单位迁移。领到户口迁移证后,毕业生应仔细核对并妥善保管,不要折皱污损,更不能丢失,有错漏不能自行涂改,否则作废。
2、落户口、转档案以什么为依据
就业报到证、升学的录取通知书是毕业生档案转出的凭证。报到单位开到哪里,户口、档案就转到哪里。
3、单位没收到档案时该如何查询
单位没收到档案,请毕业生向各学院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老师查询。
4、毕业生生源地有变动,应办理哪些手续 毕业生生源地变动,应出示父母亲单位的调动证明和亲属关系证明(加盖公章),及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的户籍证明。经学院审核后交学生工作处备案。
六、可能出现的问题
1、毕业生报到时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怎么办
国家规定:“经过协商落实和国家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审批的毕业生就业计划必须认真执行,未经高校和用人单位双方复议并报地方主管部门批准,学校不得随意改派毕业生,用人单位不得接收和退回毕业生”。当遇到用人单位拒绝接收时,毕业生应主动向用人单位说明情况,不要与对方争吵,更不要贸然返校,应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由学校分清责任,按有关规定妥善处理。
若属因学校工作失误造成计划不落实,误派毕业生的,应由学校负责提出调整意见报批。由于用人单位发生重大变化(如撤并、破产、倒闭等)无接收能力的,应及时与学校协商,合理调整。若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提出难以达到的又不符合政策规定的过高要求,则不能作为退人理由。属于毕业生本人身体有病而提出退回的,若是学生在校期间就有传染病史,精神病史,用人单位不知道,待毕业生报到时才被发现的,应允许提出退回;若是报到后才患病的,应按在职人员病假的有关规定处理。
2.未在学校备案的协议,可否要求换发?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校在制定毕业生建议就业方案时,要完善相应的管理措施,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一道,维护《全国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严肃性。毕业生一旦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双方就已构成契约关系(不论是否在学校备案),毕业生如因故要终止与原签约单位的协议,必须办理违约手续。
3.签了协议后,又被录取为研究生、考取公务员或自费出国留学,怎么办? 只要毕业生提供如下材料,学校不作违约处理:(1)原签约单位同意解除就业协议的书面证明;
(2)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或公务员录取通知书,或国外学校录取通知书的复印件;
(3)本人申请报告,并附上学院意见。
毕业生将以上材料送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经审核同意后即可。
4.申请出国(出境)的学生户口和档案办理?
毕业生要求办理出国(出境)不参加就业的,学生联系本地人才市场或者其它地方落实接收户口、档案,签订协议书领取报到证,到保卫部办理户口转出手续,到学院办理档案转寄手续。户口、档案的转入手续由学生自己负责。已经落实就业单位的学生需要原签约单位出具书面同意公函后才能办理。已经开具报到证的,还要交回报到证。
5.学校依据就业协议已开具报到证,但学生又不去单位报到,有什么后果?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毕业生,由学校报地方主管毕业生调配部门批准,不再负责其就业。在其向学校交纳全部培养费和奖(助)学金后,将其户口关系和档案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处理:
(1)自领取报到证之日起,无正当理由,超过三个月不去就业单位报到的;(2)报到落户后,未经批准擅自离开接收单位,经教育拒不改正的;(3)不顾国家需要,强调个人无理要求,扰乱毕业生就业秩序的;(4)无理要求用人单位将其退回学校的;(5)其它违反毕业生就业规定的。
七、关于人才市场
人才市场,是指运用市场机制开展人才交流,配置人才资源,实行人才社会化服务的机构、场所及相关活动的总和。人事代理的好处:
1、与人才服务中心签订人事委托代理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其中有很多工作由代理方承担了下来,借此契机,委托代理的毕业生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2、人事代理是一种法律行为。对被代理对象来讲,个人选择了代理项目,就意味着与代理机构建立了具有法律保证的权益;
3、人事代理制有助于形成人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用人机制;
4、人事代理把原来的“单位人才所有”变成了“社会人才所有”,使人事管理工作向社会化方向大大迈进,同时更有利于人才个体的自主发展。它代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人才管理制度的一个发展方向。
毕业生就业人事代理的工作主要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一、以保存人事档案关系为主的人事代理,包括档案管理、婚育管理、出具人事证明等;
二、以社会保险为主的代理,主要包括为单位和个人代办养老、失业、医疗、住房公积金等保险。
三、为毕业生办理党员转正、职称评定等手续
四、办理出国手续
五、毕业生可以随时流动,省内改变单位,出省就业办理调动手续。
第四篇:论我国价格听证制度:问题与改革
论文 关键词:价格;听证;价格听证制度
论文摘要:价格听证制度是确保价格决策民主、科学、合理的重要程序制度。我国的价格听证制度近几年在立法和实践层面都获得了很大 发展,但在很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本文对价格听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价格听证制度的具体对策。
价格听证制度,又称价格决策听证制度,是指制定和调整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收费服务价格、自然 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时,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请社会有关方面对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的程序制度,是价格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消费者直接参与定价的重要形式。[1]价格决策听证是行政民主的必然要求,是行政法治的基本内涵,是在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 中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公开、合理的程序形式将价格决策行为建立在合法适当的基础上,有利于价格决策走向民主化、公开化、公正化、科学化、法制化甚至高效化。
一、我国价格听证制度主要问题的反思
(一)价格听证适用范围存在漏洞
原国家计委和国家发改委确立了一些需要听证的行业目录,各地方政府也各自确定了这样的目录。但是目录采用列举的方式,难免有所漏洞,很多行业借此以公众要求听证的项目不在目录范围内予以推诿。随着实践的发展,目录已经滞后于现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做出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应当考虑做出原则性的规定,依法科学界定听证范围,以克服单由列举式所造成的漏洞。
(二)听证主持人中立性不强 选任什么样的人作为价格听证的主持人对赢得公众对听证程序公正性的信心至关重要。所以听证主持人要有一定的中立性,要具有一定的 法律 素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公众形象。但考察我国的《价格法》和《听证办法》可以发现,有关听证主持人的制度设计恰恰没有考虑“中立”的价值取向。《价格法》第23条规定: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为听证的主持人。价格主管部门负责人往往也是价格决策部门的成员,由于价格决策部门同时包含有 企业 主管部门,如此千丝万缕的“政企不分”的联系,使得主持人成为潜在的利益相关人,何以保障主持人的中立与独立?何以保障听证笔录这一理应作为价格决策依据的材料客观全面?其独立、公正的可能性就会令人怀疑。
(三)价格听证代表机制尚需完善
听证会代表不是简单地代表个人,而应该是某一方相关利益群体的代理人。由于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复杂化,以及作为委托人的社会公众“民意人格主体”的虚化和缺位,民意代理人的选择非常困难;同时价格听证会代表从事的工作专业性很强,代表不仅要能够客观地表达自己代表的民意,还要对价格调整提出中肯的意见。因此,价格听证代表机制需要合理设计。《办法》第9条对价格听证代表的产生和运作机制做了粗线条的规定,对其实施的具体标准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就造成以下问题:①代表比例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一些地方选择的代表不具有广泛性,无法表达多数群众的呼声,影响了听证的公信力;②代表产生办法操作性不强,没有规定相应的实施细则,代表产生的倾向性和随意性大,使人产生人人都能当代表的错觉;③代表选择标准不明确,代表选择不科学。非利益关系代表有被优惠政策“收买”的可能。以上制度设计中的粗糙和漏洞使得价格听证实践中听证代表的遴选不规范,随意性较大,造成许多与民主、公正要求相距甚远的问题。
(四)价格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不清
“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听证笔录具有多大的法律效力将直接决定着价格听证会的实际效果。价格听证制度的实践业已显示,听证案卷法律效力的不明确已经成为价格听证流于形式的‘罪魁祸首’。不从根本上解决听证笔录对价格决策机关的拘束作用,价格听证制度的困境也许永远都无法彻底摆脱”。[2]作为我国价格听证制度最高法律依据的《价格法》,仅规定了价格听证的适用范围,对价格听证笔录却只字未提,《办法》虽然有了突破性规定:“价格决策部门定价时应当充分考虑听证会提出的意见。听证会代表多数不同意定价方案或者对于定价方案有较大分歧时,价格决策部门应当协调申请人调整方案,必要时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再次组织听证”。[3]但办法没有就听证笔录的法律效力问题做出明确的表态。现实过程中,很多组织者只保留有利于自己的记录。法定的记录缺失,甚至空置听证记录,势必使整个听证流于形式。这个不能不说是一个不足。
(五)听证各方权利义务模糊
现行规定大多强调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听证中的主导地位:决定听证范围、选聘听证会代表、维持听证秩序等,然而对听证会代表以及其他受价格调整影响的相对人的听证权则规定较少。价格听证权究竟是谁的权利?价格听证权包含哪些具体内容?都没有明确规定,同时与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也不明确。如:听证会主持人应当享有哪些权利?应当承担哪些义务?听证会代表又有什么权利义务?普通公民在价格听证中应享有哪些权利,应承担哪些义务?听证办法都没有规定,实践中更是很模糊。
(六)听证信息披露制度缺失
行政主体拥有法律信息,企业事业单位拥有事实信息,但弱势的消费者一方既不具有法律信息也不具有事实信息。这样,在各方代表能否利用其所掌握的信息就听证的主要议题进行深入且充分的辩论决定听证制度实施效果好坏的关键的前提下,价格决策难以达到公平和公正。信息上的不对称,致使双方话语权事实上的不平等。而价格听证既要求听证内容的公开,又要求听证程序的公开。保证听证的公开公正、消弭这种信息上的不平等,关键是确立听证信息披露制度。而这一制度在我国《价格法》和《办法》中却缺失,相当多的价格听证会存在着“秘密保护”、“信息隔离”的现象。如此,怎样才能做到透明、公开,使 现代 行政程序法的三大重要价值——公开、参与、公正得到落实?
(七)价格听证缺乏完备的救济和保障机制
价格听证是听证会各方利益的博弈,因而难免各种争议的发生。比如在价格听证范围、听证会代表选聘、听证会程序、听证笔录公开、价格决策结果及理由说明等方面都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争议。听证过程中的争议都应当适时纳入到行政救济的范围之中,无论是维护代表的合法权益还是确保听证的公开施行,都应当有适当的救济途径,代表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得不到任何救济是有悖于听证会初衷的。然而,价格听证的过程大多数属于决策的过程,即属于抽象行政行为,根据现行行政诉讼法不具有可诉性。失去了司法这一正义的最后保障线,人们的价格听证权如何救济?
二、价格听证制度的完善对策
良法善治是解决价格听证困境的根本之道。只有不断推进其制度规范,优化其制度实施,才能真正发挥其制度效应。从立法完善方面,当务之急是进一步细化价格听证程序,使之更加周密,增强其操作性、权威性。价格听证制度的设计应该符合法治,平衡不同利益,以实现社会公正为目的。要科学界定听证事项范围,应当不断调整价格目录,以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目前的价格听证程序由价格主管部门自己规定,行政机关自己规范自己的权力,难以完全超脱自身利益,其公正性也就没有保障。因此有学者认为,应将中央价格听证程序的制定权交由国务院,将地方价格听证程序的制定权交由省级人大或省级地方政府行使。[4]笔者也赞同这种主张。除以上方面外,笔者还将从具体制度构建和保障机制方面探讨价格听证制度的完善。
(一)重塑听证主持人制度
听证主持人在听证程序中具有重要的法律地位,是组织整个听证过程的核心人物。正如《美国行政法》中所述:“听证主持人头戴三顶帽子,一顶是当事人的帽子,维护当事人的利益;一顶是行政机关的帽子,听证官员必须注意对政府有利的证据,维护政府的利益;一顶是裁判官的帽子,听证官员必须站在公正中立的立场上,衡量各方面的利益,做出公正的裁决。综观世界各国的行政程序法,听证主持人制度大体包含以下几个要素:①职能分离制度;②选任制度;③回避制度;④禁止单方面接触制度;⑤听证主持人的权限和法律责任。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行政法官的集中使用制度,建立一支相对独立的、稳定的、高素质的专业化价格听证主持人队伍。通过全国统一 考试 取得听证主持人资格证书,然后与其所在的行政机构脱钩,使他们具有独立地位。对听证主持人集中统一管理,根据听证事件的具体要求,统一选派主持人。另外,还应该依法赋予价格听证主持人明确的权限(主要是决定建议权和组织监督权),明确其法律责任,规定何种情况下应当回避,以及禁止单方面接触的制度,一方面确保其独立、中立的地位,另一方面保证充分发挥其作用。
第五篇:我国警衔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我国警衔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改革
警管2班张任明
1992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条例》颁布实施,人民警察评定授予警衔制度正式实行。可以说,这是加强人民警察队伍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增强了人民警察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有利于人民警察的指挥、管理和执行职务。
在二十三年来的时间里,随着警衔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中国的警衔制度也存在着一些现实矛盾和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看警衔等级: 人民警察警衔设下列五等十三级:(一)总警监、副总警监;(二)警监:一级、二级、三级;(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四)警司:一级、二级、三级;(五)警员:一级、二级。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一)部级正职:总警监;(二)部级副职:副总警监;(三)厅(局)级正职: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四)厅(局)级副职: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五)处(局)级正职: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六)处(局)级副职: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七)科(局)级正职: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八)科(局)级副职: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九)科员(警长)职:三级警督至三级警司;(十)办事员(警员)职: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一)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二)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授予
第十条 人民警察警衔按照人民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授予。第十一条 授予人民警察警衔,以人民警察现任职务、德才表现、担任现职时间和工作年限为依据。
第十二条 从学校毕业和从社会上招考录用担任人民警察的,或者从其他部门调任人民警察的,根据确定的职务,授予相应的警衔。第十三条 首次授予人民警察警衔,按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予以批准:(一)总警监、副总警监、一级警监、二级警监由国务院总理批准授予;(二)三级警监、警督由公安部部长批准授予;(三)警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厅(局)长批准授予;(四)警员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政治部主任批准授予。公安部机关及其直属机构的警司、警员由公安部政治部主任批准授予。
出现问题:
一、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的巨大变化,使得现行警衔制度己不适应社会发展及警务管理的需求。现行警衔制度是在1992年颁布实施的,十七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警务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和公安部门相继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等政策、法规,使得警衔设置与行政职务序列、组织制度等脱节,显现出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现行警衔在明确上下级关系、等级和职务的功能上不明显。目前的警衔制度中,一个职务等级可跨四个警衔等级,行政职务与警衔设置对应混乱,在管理上不够顺畅。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很多单位尤其是在基层,警衔较低的是单位的领导,而警衔很高的只是普通的民警,会出现二级警司管理一级警督的奇怪现象。
二、现行警衔制度在体现荣誉和激励的功能上有弱化趋势,发挥作用不够明显。警衔的晋升应该被视为一种荣誉,由低一级的警衔晋升高级警衔应该有详细而具体的措施。警衔津贴标准过低,激励作用不明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警衔津贴的标准和级差越显过低而减弱激励作用。警衔的晋升只是晋高了则多几十元、评低了则少十几元的警衔津贴而已,致使一些民警对警衔晋升重视程度也在降低。
三、现行警衔制度首次评定警察警衔的规定条款本身存在简单笼统和标准不全面问题。1992年8月6日,国务院批转公安部的《首次评定授予人民警察警衔的标准》是基于全国公安系统首次全面实行警衔制度,为保证首次评定授予警衔工作顺利开展而针对当时情况制定的,而在以后的十几年评定警衔工作中,仍然按此标准实行,势必不能完合符合实际情况。解决办法;
一、按职设衔,增强衔称的专职属性,在职务要求上体现警衔要求。警察的警衔设置要加强与所任的行政职务的对应性,要体现警察职业的特点,减少一职跨多衔的范围程度,有效区分领导职务的非领导职务的衔级设定,增强衔称的专属性。要明确上下级关系和指挥序列。做到有什么样的行政职务就有与之相应对应的警衔,非领导职务可设置资历警衔等级,但要和领导职务的警衔区分开。
第二,建立和设置能够激发广大民警荣誉感和上进心警衔晋升机制。警官的晋升上要设置合理的晋升渠道,保证晋升的公开、透明和公正。让广大基层民警都有机会晋升,真正选拔那些德才兼备的人走到领导岗位。要把授予警官警衔和行政职务联系起来,建立有效的奖惩措施。
第三,提升警衔津贴标准,建立警衔与福利待遇相对应的工资制度。警衔不仅仅是区分警察等级、表明警察身份、体现警察的荣誉的符号,同时也应该和工资及福利待遇相对应。增强了警衔的行政职务专属性,也要提高警衔津贴的标准和衔级差别,以增强警衔待遇的“专属性”。
警衔制度改革将对公安队伍建设起到促进作用。我们要正视和解决警衔制度存在矛盾和现实问题,借鉴和参考世界先进警衔管理制度的经验,但又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管理制度。我们要站在实践科学发展,推动体制创新,回应时代要求的高度,真正建立合理、完善的有中国特色警衔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