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律协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时间:2019-05-14 05:4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律协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律协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第一篇:全国律协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关于转发《全国律协关于深入学习贯彻 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 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律师协会:

现将《全国律协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组织律师认真学习贯彻。

二〇一一年二月十一日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2010)律发第08号

全国律协关于深人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 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律师协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推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深入发展,现就会议精神的学习和贯彻提出如下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

刚刚结束的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是在新形势下推动律师事业改革发展,开创律师行业党的建设新局面的重要会议。会上,吴爱英部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秦丰同志在律师行业党建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对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办发[2010]30号文件精神,学习领会***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按照吴爱英部长、王秦丰副部长的讲话要求,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办发[2010]30号文件和***同志重要讲话精神,认清形势,坚持政治定位,准确把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任务措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律师行业的重要任务。

中办发[2010]30号文件、***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吴部长、王副部长的讲话都明确提出、突出强调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律师队伍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力量;突出强调了律师工作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改革和完善律师制度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方面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律师工作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强调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实现律师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各级律师协会和广大律师要始终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律师工作,始终坚持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本质属性,始终坚持党对律师工作的领导,确保律师工作的正确方向。广大律师要忠实履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责使命,承担起相应的政治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广大律师要深刻认识律师工作、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律师工作、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更加自觉地肩负起推动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责任和使命。

二、充分发挥律师协会的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律师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任务要求

中办发[2010]30号文件、***同志的重要讲话和吴部长、王副部长的讲话深刻阐明了律师工作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根本要求,提出了加强律师队伍教育管理的任务措施,明确了完善律师工作体制机制的主要任务、内容和途径,强调了对律师行业发展的扶持和保障政策,突出了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的任务措施。各地律师协会要根据律师工作改革发展的总体任务,紧密结合实际,把握重点领域和政策导向,选准工作路径和着力点,推动律师工作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努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律师专业优势,积极为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法律服务,组织开展专项法律服务活动,积极服务国家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积极服务对外开放,进一步做好农村法律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律师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中的独特作用,积极参与调解,积极参与信访问题的处理,积极参与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促成矛盾纠纷得到有效解决,为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教育引导广大律师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将服务群众与执业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满腔热情地做好群众工作,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努力为困难群众提供公益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努力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坚持不懈地加强律师队伍教育管理。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广大律师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大力加强律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律师行业诚信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使广大律师真正做到依法执业、诚信为民,不断提高律师行业的诚信度和公信力。进一步加强律师业务素质建设,大力加强律师业务培训,加强律师事务所业务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律师执业活动的指导监督,加强律师执业档案管理,完善律师行业管理规范体系建设。

健全完善律师工作体制机制。完善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对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考核、严把律师执业准入关。建立健全律师执业状况评价机制,严格律师执业年度考核,完善律师专业职务评定制度,建立科学的行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形成正确的执业导向。健全完善律师执业奖惩机制,对先进集体和个人要予以表彰奖励,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执业纪律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进一步完善律师行业管理体制,切实强化行业自律,积极履行好法律赋予律师协会的管理职责,依法、科学、有效地加强对律师的管理,加强对律师事务所和律师的业务指导和执业监督。

切实落实各项扶持保障政策。大力加强律师执业权益保障,切实维护律师执业权益,努力推动解决律师会见难、阅卷难、调查取证难等问题。配合司法行政机关落实律师工作经费、财税和社会保障措施,对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以及参与信访、调解、社区工作等公益性法律服务给予必要的补贴,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律师业发展以及国资律师事务所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律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维护律师和员工合法权益。积极落实律师人才培养选用政策,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推选优秀律师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优秀律师党员参选党代会代表,鼓励优秀律师通过公开选拔、公务员录用考试等途径进入党政机关,推动落实从律师中选拔法官、检察官的相关工作。

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律师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各级律师协会要把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巩固和扩大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律师行业全覆盖的成果,深入开展律师行业创先争优活动,全面推进律师行业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努力建设律师行业学习型党组织,切实做好在律师队伍特别是优秀青年律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创新、活跃律师行业党的基层组织生活,教育引导律师党员严守党纪国法、恰守职业道德、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高律师行业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律师行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律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进律师事业发展和律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三、切实抓好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形成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强大合力

贯彻落实好中办发[2010]30号文件、***同志重要讲话、吴部长、王副部长讲话和两个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律师工作的重要任务。各级律师协会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抓好贯彻落实。要尽快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用中办发[2010]30号文件和会议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在形成行业贯彻落实意见的基础上,及时向司法行政机关、相关部门及党委、政府汇报律师事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进一步争取党委、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要抓紧将会议的精神传达到各级律师协会、各律师事务所和全体律师,要加强对广大律师的培训,使广大律师准确把握中央对律师工作的决策部署和会议的精神,切实把大家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来,把工作精力凝聚到贯彻落实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要细化工作措施,提出贯彻落实文件和会议精神的具体意见,细化各项工作措施,确保意见措施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律师工作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律师事业健康发展。要对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中办发[2010]30号文件、***同志重要讲话和吴部长、王副部长讲话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切实抓好落实。要完善工作责任制,将任务分解,责任分工,落实到具体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一件一件抓落实,一件一件见成效,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和任务措施的落实。

各地学习传达会议精神的情况和学习贯彻中办发[2010]30号文件的具体措施、方案,要及时报全国律协。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二篇:全国律协《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指引》

律师办理刑事案件指引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收案与结案

第一节收案

第二节结案

第三章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第一节接受委托

第二节与侦查机关联系

第三节会见犯罪嫌疑人

第四节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

第五节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第六节代理申诉和控告

第四章在审查起诉阶段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收案

第二节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有关材料

第三节会见和通信

第四节调查和收集案件有关材料

第五节提出辩护或代理意见

第五章担任公诉案件一审辩护人

第一节收案

第二节审查管辖

第三节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

第四节会见被告人

第五节调查和收集证据

第六节出庭准备

第七节法庭调查

第八节法庭辩论

第九节休庭后工作

第六章担任公诉案件二审辩护人

第七章审判阶段担任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八章担任自诉案件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第一节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二节担任自诉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

第九章担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担任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二节担任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十章简易程序的辩护与代理

第十一章担任申诉案件的代理人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和指导律师在参与刑事诉讼中依法履行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中央六部门规定”),结合律师办理刑事案件的实践经验,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律师依法在刑事诉讼中履行辩护与代理职责,其人身权利和诉讼权利不受侵犯。

第三条律师在承办刑事诉讼业务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

第四条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必须坚持依法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的原则,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不得损害委托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律师担任辩护人或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依法独立进行诉讼活动,不受委托人的意志限制。

第六条律师办理刑事案件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委托人的隐私。

第七条律师不得接受同一案件两名以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参与刑事诉讼活动。

第八条律师不得私自收案、私自收费。

第九条律师承办刑事诉讼业务,可以委托异地律师代为调查、收集证据,也可请求异地律师协助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异地律师应予支持。

第二章收案与结案

第一节收案

第十条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亲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的人的委托,或者接受人民法院的指定,指派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或担任辩护人;可以接受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指派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可以接受刑事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担任申诉案件的代理人;可以接受被不起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代为申诉;在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作出不立案或撤消案件的决定后,可以接受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指派律师代为申诉或起诉。

律师事务所应当尽可能满足委托人指名委托的要求。

第十一条律师收案应分别根据下列情况办理委托手续:

(一)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须在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

(二)担任辩护人,须在犯罪嫌疑人已被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或者被告人已被提起公诉之后;

(三)担任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须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

(四)担任自诉案件的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的诉讼代理人,可以随时接受委托;

(五)担任二审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须在一审判决宣告以后;

(六)担任申诉案件的代理人须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撤销案件、不起诉的决定作出之后;

(七)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在侦查阶段聘请律师的,须取得侦查机关的批准;

(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亲属或者其他人代为委托的,须在会见时得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确认。

第十二条律师受理刑事案件,应当在侦查、审查起诉、一审、二审、申诉各阶段分别办理委托手续;也可以一次性签订委托协议,但应分阶段签署授权委托书。

第十三条律师受理案件须办理以下手续:

(一)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签署《委托协议》一式二份,一份交委托人,一份由律师事务所存档;

(二)委托人签署《授权委托书》一式三份,一份呈交办案机关,一份由承办律师存档,一份交委托人保存;

(三)开具律师事务所介绍信,由律师呈交办案机关。

第十四条律师事务所接受委托后,应办理收案登记,编号后建立卷宗。

第十五条对于需要提供法律援助的当事人,律师事务所可以指派律师承办,但须按本规范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委托手续。

第十六条律师接受委托后,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辩护或者代理。但委托事项违法,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或者委托人隐瞒事实的,或者委托人提出其它不合理要求,致使律师无法正常履行职务的,律师有权拒绝辩护或者代理。

律师由于以上事由解除委托关系,应经律师事务所主任或主任授权的负责人同意,并记录在卷。

第二节结案

第十七条律师承办刑事业务结案时,应写办案总结,整理案卷归档。

第十八条办案中提前解除委托关系的,律师应写出办案总结,说明原因,并附上相关手续,整理案卷归档。

第三章在侦查阶段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

第一节接受委托

第十九条侦查阶段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及进行侦查的其他法定机关(以下简称“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属,或犯罪嫌疑人委托的其他人的聘请,指派律师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律师事务所与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办理委托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

第二节与侦查机关联系

第二十条承办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及时与侦查机关取得联系,向其提交《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并出示律师执业证。

第二十一条承办律师应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时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要求。

第三节会见犯罪嫌疑人

第二十二条律师会见未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在其住所、单位或者律师事务所进行。会见时其他人不应在场。

犯罪嫌疑人是未成年人或者盲、聋、哑人的,律师会见时其法定代理人或者的近亲属应该在场。

第二十三条律师会见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批准。

第二十四条对于不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批准。律师有权要求侦查机关按照《中央六部门规定》在四十八小时内或五日内安排会见。侦查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可以派员在场。对于侦查机关不依法安排会见的,律师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要求纠正。

第二十五条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应向侦查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并得到批准。侦查机关不批准会见的,律师可以要求其出具书面决定。如果不是案情或者案件性质本身涉及国家秘密,律师可以提出复议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第二十六条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携带以下证明、文件:

(一)律师事务所出具的会见犯罪嫌疑人的专用介绍信;

(二)律师本人的律师执业证;

(三)委托人签署的《授权委托书》。

第二十七条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征询其是否同意聘请本律师。如表示同意应让其在聘请律师的 《授权委托书》上签字确认;如表示不同意应记录在案并让其签字确认。

第二十八条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可以向其了解有关案件的情况,包括以下内容:

(一)犯罪嫌疑人的自然情况;

(二)是否参与以及怎样参与所涉嫌的案件;

(三)如果承认有罪,陈述涉及定罪量型的主要事实和情节;

(四)如果认为无罪,陈述无罪的辩解;

(五)被采取强制措施的法律手续是否完备,程序是否合法;

(六)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的其人身权利及诉讼权利是否受到侵犯;

(七)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

第二十九条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当遵守羁押场所依法做出的有关规定,不得为犯罪嫌疑人传递物品、信函,不得将通讯工作借给其使用,不得进行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活动。

第三十条律师会见完毕后应与羁押场所办理犯罪嫌疑人交接手续。

第三十一条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制作会见笔录,并交犯罪嫌疑人阅读或者向其宣读。如果记录有遗漏或者差错,应当允许犯罪嫌疑人补充或者改正。在犯罪嫌疑人确认无误后要求其在笔录上签名。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拍照等,但事前应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

会见时侦查机关派员在场的,应在笔录中注明。

第三十二条律师可根据案件情况和需要决定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时间、次数,要求侦查机关予以安排。律师 会见犯罪嫌疑人不受非法干涉。

第四节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

第三十三条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可为其提供法律咨询,包括以下内容:

(一)有关强制措施的条件、期限、适用程序的法律规定;

(二)有关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及审判人员回避的法律规定;

(三)犯罪嫌疑人对侦查人员的提问有如实回答的义务及对与本案无关的问题有拒绝回答的权利;

(四)犯罪嫌疑人有要求自行书写供述的权利,对侦查人员制作的讯问笔录有核对、补充、改正、附加说明的权利以及在承认笔录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的义务;

(五)犯罪嫌疑人享有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向他告知的权利及可以申请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权利;

(六)犯罪嫌疑人享有的辩护权;

(七)犯罪嫌疑人享有的申诉权和控告权;

(八)刑法关于犯罪嫌疑人所涉嫌的罪名的有关规定;

(九)刑法关于自首、立功及其他相关规定;

(十)有关刑事案件侦查管辖的法律规定;

(十一)其他有关法律问题。

第五节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

第三十四条律师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及会见犯罪嫌疑人后,如果认为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符合下述取保候审的条件,可以主动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一)犯罪嫌疑人所涉案情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

(二)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

(三)犯罪嫌疑人正有怀孕或者哺乳自己的婴儿;

(四)侦查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拘留逮捕措施已超过法定期限;

(五)法律规定的其它取保候审条件的。

第三十五条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要求律师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承办律师认为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也可协助其直接向侦查机关申请取保候审。

第三十六条律师为犯罪嫌疑人申请取保候审时,应向有关机关提交取保候审申请书。申请书应写明律师事务所名称,律师姓名、通信地址及联系方法,申请事实及理由,保证方式等。

律师不得为犯罪嫌疑人作保证人。

第三十七条律师为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提出取保候审申请后,可要求侦查机关在七日内作出同意或者不同意的答复。对于不同意取保候审的,律师有权要求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并可以提出复议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第六节代理申诉和控告

第三十八条律师根据向侦查机关了解的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向犯罪嫌疑人了解的案件情况,认为确有根据的,可接受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代理其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要求予以纠正。

第三十九条律师根据向犯罪嫌疑人了解的有关案件情况和其他有关证据材料,认为侦查人员在办案中违反法律规定,侵犯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或者认为侦查机关管辖不当的,可受犯罪嫌疑人的委托,代理其向有关部门提出控告。

第四章在审查起诉阶段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收案

第四十条刑事案件由侦查机关向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可以接受犯罪嫌疑人本人或其亲友的委托担任辩护人。律师事务所与犯罪嫌疑人或其亲友办理有关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

第四十一条刑事案件由侦查机关向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后,律师可以接受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或者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担任诉讼代理人,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办理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

第四十二条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开具律师事务所介绍信,连同授权委托书提交人民检察院。

第二节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有关材料

第四十三条律师持律师事务所介绍信、授权委托书及律师执业证有权到人民检察院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诉 讼文书和技术性鉴定材料。诉讼文书包括立案决定书、拘留证、批准逮捕决定书、逮捕决定书、逮捕证、搜查证、起诉意见书及其它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包括法医鉴定、司法精神病鉴定、物证技术鉴定等鉴定性文书。摘抄、复制时应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

第四十四条律师摘抄、复制的材料应当保密,并妥善保管。

第三节会见和通信

第四十五条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不需要经过检察机关批准,会见时检察机关也不应派员在场。会见的其他事项参照本规范第三章第三节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六条辩护律师与犯罪嫌疑人通信应注明律师身份、通信地址,并加盖律师事务所公章以证明其律师身份。通信内容应限于与本案有关的问题,了解犯罪嫌疑人在押期间的情况及其对案件的意见。

第四十七条辩护律师可以与犯罪嫌疑人通信,但其内容不得向犯罪嫌疑人提及可能妨碍侦查的有关同案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的情况。

第四十八条辩护律师与犯罪嫌疑人通信,应保留信函副本及犯罪嫌疑人来信的原件并附卷备查。

第四节调查和收集案件有关材料

第四十九条律师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应持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出示律师执业证,一般应由二人进行。

第五十条经本人同意,辩护律师可以向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但事先应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书面申请并取得同意。

第五十一条律师可以向证人或者其他单位和个人收集与案件有关的材料,但应事先征得本人同意,并在调查笔录上记明。

第五十二条律师调查笔录应当载明调查人、被调查人、记录人的姓名,调查的时间、地点;笔录内容应当有律师身份的介绍,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律师对证人如实作证的要求,作伪证或隐匿罪证要负法律责任的说明,以及被调查事项的基本情况。

第五十三条律师收集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应提取原料;无法提取原件的,可以复制、拍照或者录像,但对复制件、照片或录像应附有证据提供的证明。

第五十四条律师在调查、收集案件材料时,可以录音、录像。对被调查人录音、录像的,必须经被调查人同意。

第五十五条律师摘抄、复制有关材料时,必须忠于事实真象,不得伪造、变造、断章取义。

第五十六条律师调查、收集证据材料时,根据需要可邀请有关人员在场见证,并在调查笔录上签名。

第五十七条律师制作调查笔录,应全面、准确地记录调查内容,并须经被调查人核对或者向其宣读。被调查人如有修改、补充,应由其在修改处签字、盖章或者按指纹确认。调查笔录经被调查人核对后,应由其在每一页上签名并在笔录的最后签署记录无误的意见。

第五十八条审查起诉阶段,辩护律师认为必要时,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收集、调取证据。

第五节提出辩护或代理意见

第五十九条律师担任辩护人或诉讼代理人,应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的规定,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关于本案的辩护、代理意见。

第六十条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被超期羁押的,辩护律师有权要求对犯罪嫌疑人依法释放或改变强制措施,实行取保候审。犯罪嫌疑人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或人格受到侮辱的,辩护律师有权代理犯罪嫌疑人提出控告。

第六十一条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被不起诉人不服要求申诉的,辩护律师可以在被不起诉人收到决定书后,向人民检察院代为申诉。

第六十二条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被害人不服的,代理律师可以在被害人收到决定书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代为申诉。申诉被驳回后,可以代理其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不经申诉直接代理其向人民法院起诉。代理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按自诉程序办理委托手续。

第五章担任公诉案件一审辩护人

第一节收案

第六十三条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被告人或其亲友的委托,指派律师担任被告人的辩护人。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办理委托手续,参照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进行。

第六十四条律师事务所可以接受人民法院的指定,指派律师为被告人进行辩护,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办理委托手续参照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进行。

第二节审查管辖

第六十五条律师接受委托后,应注意审查该案是否属于受案法院管辖。发现法院管辖不当、侦查机关管辖不当等情形,应及时以书面方式向法院提出,请求退案和移送。

第三节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

第六十六条律师有权到人民法院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

第六十七条律师应当认真查阅案件材料,了解分析案件。案件材料应当包括起诉书、证据目录、证人名单和主要证据的复印件或者照片。缺少上述材料的,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人民检察院补充。

第六十八条审判阶段的律师认为必要时可向侦查及审查起诉阶段的承办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请求提供有关材料,侦查及审查起诉阶段的律师应予配合。

第六十九条律师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应当记明查阅、摘抄、复制案件材料的时间、地点,并应注明案卷页数,证据材料形成的时间、地点及制作证据的人员。

第七十条律师查阅案件材料应当着重了解以下事项:

(一)被告人的自然情况;

(二)被告人被指控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后果及其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法定、酌定情节 等;

(三)被告人无罪、罪轻的事实和材料;

(四)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的自然情况;

(五)被害人的基本情况;

(六)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的各种法律手续和诉讼文书是否合法、齐备;

(七)技术性鉴定材料的来源、鉴定人是否具有鉴定资格、鉴定结论及其理由等;

(八)同案被告人的有关情况;

(九)有关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和合法性,证据之间及证据本身的矛盾和疑点;

(十)相关证据能否证明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及情况,有无矛盾与疑点;

(十一)其它与案件有关的材料。

第七十一条律师阅卷应注意的事项参见本规范第四章第二节的相关规定。

第四节会见被告人

第七十二条律师会见在押被告人,应当携带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授权委托书、律师事务所会见被告人专用证明和律师执业证。

第七十三条律师会见被告人,事先应准备会见提纲。会见时,应认真听取被告人的陈述和辩解,发现、核实、澄清案件事实和证据材料中的矛盾和疑点,重点了解以下情况:

(一)被告人的身份及其收到起诉书的时间;

(二)被告人是否承认起诉书所指控的罪名;

(三)指控的事实、情节、动机、目的是否清楚、准确;

(四)起诉书指控的从重情节是否存在;

(五)被告人关于无罪辩解的理由;

(六)有无从轻、减轻、免予处罚的事实、情节和线索;

(七)是否有立功表现;

(八)是否存在超期羁押及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伤害等情况。

第七十四条律师应向被告人介绍法庭审理程序,告知被告人在庭审中的诉讼权利、义务及应注意的事项。

第七十五条律师会见被告人的其他事项,参见本规范第三章第三节的相关规定。

第五节调查和收集证据

第七十六条在审判阶段,律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调查、收集与案件有关的证据材料。

第七十七条律师向证人调查、收集证据,证人不同意作证的,律师可以申请人民法院通知其出庭作证。

第七十八条律师根据案件需要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时,律师可以参加。

第七十九条开庭前,律师应将收集的证据材料进行复制,举证时将原件提交法庭。

第八十条律师调查和收集证据的具体办法,参见第四章第四节的相关规定。

第六节出庭准备

第八十一条律师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的,应制作上述人员名单,注明身份、住址、通讯处等,并说明拟证明的事实,在开庭前提交人民法院。

第八十二条律师拟当庭宣读、出示的证据,应制作目录并说明所要证明的事实,在开庭前提交人民法院。

第八十三条律师接到开庭通知书后应按时出庭,因下列情形之一不能出庭,应及时与法院联系,申请延期开庭:

(一)律师收到两个以上开庭的通知,只能按时参加其中之一的;

(二)庭审前律师发现重大证据线索,需进一步调查取证或申请新的证人出庭作证的;

(三)由于客观原因律师无法按时出庭的。

第八十四条律师申请延期开庭,未获批准,又确实不能出庭的,应与委托人协商,妥善解决。

第八十五条律师在开庭前三日内才收到出庭通知的,有权要求法院更改开庭日期。

第八十六条开庭前律师应向法庭了解通知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情况。如发现有未予通知或未通知到的情况,应及时与法庭协商解决。

第八十七条律师应了解公诉人、法庭组成的人员情况,协助被告人确定有无申请回避的事由及是否提出回避的申请。

第八节法庭调查

第八十八条律师出庭应当遵守法庭规则和法庭秩序,听从法庭指挥。

第八十九条两名以上被告人的案件有多名律师出庭的,辩护律师应按指控被告人的顺序依次就座。

第九十条审判长宣布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后,律师可以接受被告人的委托,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和翻译人员代为申请回避,并提供相关证据。

第九十一条法庭核对被告人年龄、身份、有无前科劣迹等情况有误,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的,律师应认真记录,在法庭调查时予以澄清。

第九十二条在法庭调查过程中,律师应该认真听取对被告人的讯问、发问,做好发问准备。

第九十三条辩护律师在公诉人讯问、被害人及其代理律师发问被告人后,经审判长许可,可向被告人发问。被告人不承认指控犯罪,应问明情况和理由。

第九十四条公诉人向被告人提出威逼性、诱导性或与本案无关问题的,辩护律师有权提出反对意见。法庭驳回反对意见的,应尊重法庭决定。

第九十五条公诉人对律师的发问提出反对意见的,律师可进行争辩。法庭支持公诉人反对意见的,律师应尊重法庭的决定,改变发问内容或方式。

第九十六条对控诉方的出庭证人,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进行质证:

(一)证人与案件事实的关系;

(二)证人与被告人、被害人的关系;

(三)证言与其它证据的关系;

(四)证言的内容及其来源;

(五)证人感知案件事实时的环境、条件和精神状态;

(六)证人的感知力、记忆力和表达力;

(七)证人作证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扰或影响;

(八)证人的年龄以及生理上、精神上是否有缺陷;

(九)证言前后是否矛盾。

辩护律师应综合以上方面,对证人证言的可信性及时发表意见并阐明理由,如有异议,应与控诉方展开辩论。

对于公诉机关提出证人名单以外的证人出庭作证的,辩护律师有权建议法庭不予采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审理。

第九十七条对出庭的鉴定人和鉴定结论,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鉴定人与案件的关系;

(二)鉴定人与被告人、被害人的关系;

(三)鉴定人的资格;

(四)鉴定人是否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

(五)鉴定的依据和材料;

(六)鉴定的设备和方法;

(七)鉴定结论与其它证据的关系;

(八)鉴定结论是否有科学依据。

辩护律师应综合以上方面,对鉴定结论的可信性及时发表意见并阐明理由,如有异议,应与控诉方展开辩论。

第九十八条对控诉方出示的物证,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物证的真伪;

(二)物证与本案的联系;

(三)物证与其他证据的联系;

(四)物证要证明的问题;

(五)取得物证的程序是否合法。

辩护律师应综合以上方面,对物证的可信性及时发表意见并阐明理由,如有异议,应与控诉方展开辩论。

公诉方出示证据目录以外的物证,辩护律师有权建议法庭不予采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审理。

第九十九条对控诉方出示的书证,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书证的来源及是否为原件;

(二)书证的真伪;

(三)书证与本案的联系;

(四)书证与其它证据的联系;

(五)书证的内容及所要证明的问题;

(六)取得书证的程序是否合法。

辩护律师应综合以上方面,对书证的可信性及时发表意见并阐明理由,如有异议,应与控诉方展开辩论。

对于控诉方出示的证据目录以外的书证,辩护律师有权建议法庭不予采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审理。

第一百条对控诉方宣读的未出庭证人的书面证言,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证人不能出庭作证的原因及对本案的影响;

(二)证人证言的形式和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三)本规范第九十五条规定的相关方面。

辩护律师应综合以上方面,对未出庭证人证言的可信性及时发表意见并阐明理由,如有异议,应与控诉方展开辩论。必要时,有权建议法庭不予采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审理,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控诉方宣读证据目录以外的证人证言,辩护律师有权建议法庭不予采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审理,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第一百零一条对控诉方宣读的鉴定结论,应注意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鉴定人不能出庭的原因及对本案的影响;

(二)鉴定结论的形式和来源是否合法,内容是否完整、准确;

(三)本规范第九十七规定的其它相关方面。

辩护律师应综合以上方面,对鉴定结论的可信性及时发表意见并阐明理由,如有异议,应与控诉方展开辩论。必要时,辩护律师有权建议法庭不予采信或者要求法庭延期审理,通知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控诉方宣读证据目录以外的鉴定结论,辩护律师有权建议法庭不予采信或要求法庭延期审理,通知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证,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补充鉴定或者重新鉴定。

第一百零二条对控诉方提供并播放的视听资料,应从以下方面质证:

(一)视听资料的形成及时间、地点和周围的环境;

(二)视听资料收集的程序是否合法;

(三)播放视听资料的设备;

(四)视听资料的内容和所要证明的问题;

(五)视听资料是否伪造、变造;

(六)与其它证据的联系。

辩护律师在视听资料播放后,通过上述各方面的质证如发现该材料不真实,或者与本案没有关系,或者其内容不是被告人自愿所为等,应提出不予采信的建议和理由,控辩双方可以就此展开辩论,辩护律师有权要求法庭调查核实。

控诉方提供证据目录以外的视听资料,辩护律师有权建议法庭不予采信或要求延期审理。

第一百零三条在控诉方举证完毕后,辩护律师应向法庭申请对本方证据进行举证。

第一百零四条辩护律师举证时,应向法庭说明证据的形式、内容、来源以及所要证明的问题,并特别注意以下方面:

(一)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来源的合法性;

(二)证人证言、被告人陈述、鉴定结论取得的程序的合法性;

(三)证据内容的真实性;

(四)证据与案件以及证据之间的联系。

对本方的举证,控诉方提出异议的,辩护律师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辩论,维护本方证据的可信性。

第一百零五条在法庭调查活动过程中,辩护律师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向人民检察院调取其收集的能够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

第一百零六条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辩护律师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书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

第一百零七条案件每项事实的举证、质证完毕后,辩护律师可以发表综合性意见。

第一百零八条法庭调查活动,有不符合法律规定或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的,辩护律师可依法提出建议或异议。

第九节法庭辩论

第一百零九条法庭辩论阶段,辩护律师应认真听取控诉方发表的控诉意见,记录要点,并做好辩论准备。

第一百一十条控诉方发表控诉意见后,经审判长许可,辩护律师发表辩护意见。

第一百一十一条辩护意见应针对控诉方的指控,从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是否准确无误、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并提出关于案件定罪量刑的意见和理由。

第一百一十二条为被告人做无罪辩护,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控诉方指控的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

(二)控诉方或辩护方提供的证据,能证明属于下述情况,依据法律应当认定被告人无罪的;

1、被告人行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被告人行为系合法行为;

3、被告人没有实施控诉方指控的犯罪行为。

(三)其它依法认定被告人无罪的情况。

第一百一十三条为被告人做有罪辩护,应着重从案件定性和对被告人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外罚等方面进行。

第一百一十四条律师的辩护应围绕与定罪量刑有关的问题进行,抓住要害,重点突出,不在枝节问题上纠缠。

第一百一十五条律师发表辩护意见所引用的证据、法条一定要清楚准确,核对无误。

第一百一十六条律师的辩护发言应观点,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逻辑严谨,用词准确,语言简洁。

第一百一十七条律师辩护应向法庭陈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以期得到采纳,不应以旁听人员为发言对象,哗众取宠。

第一百一十八条律师发表辩护意见应当以理服人,尊重法庭,尊重对方,不得讽刺、挖苦、谩骂、嘲笑他人。

第一百一十九条律师多次辩护发言应避免重复,突出重点,着重针对控诉方的新问题、新观点及时提出新的辩护意见。

第一百二十条在法庭辩论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中,律师发现有新的或遗漏的事实、证据需要查证的,可以申请恢复法庭调查。

第一百二十一条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当庭提出拒绝或更换律师的,应依法与之解除委托关系。

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出现律师拒绝辩护的法定事由,可以请求休庭,参照本规范十六条的规定解除委托手续。

第一百二十二条在庭审过程中发现审判程序违法,律师应当向法庭指出并要求予以纠正。

第十节休庭后的工作

第一百二十三条休庭后,律师应就当庭出示、宣读的证据及时与法庭办理交接手续。

第一百二十四条休庭后,辩护律师应尽快整理辩护意见。

对于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休庭后律师应及时与审判人员办理移交手续。

第一百二十五条一审判决后,律师有权获得判决书。在上诉期间,律师可会见被告人,听取其对判决书内容及是否上诉的意见,并给予法律帮助。

第六章担任公诉案件二审辩护人

第一百二十六条律师承办二审公诉案件,办理委托手续与一审相同。必要时,二审律师可向一审律师了解案件有关情况,请求提供有关材料,一审律师应予协助。

第一百二十七条接受委托后,应被告人要求,辩护律师可协助或代其书写上诉状。

第一百二十八条二审辩护律师阅卷、会见被告人、调查取证等方面的要求与一审相同。

第一百二十九条二审案件开庭审理的,律师参加庭审的要求与一审相同。

第一百三十条二审案件不开庭审理的,律师应向法庭提交书面辩护意见,可以提供新的证据。

第一百三十一条律师认为一审判决事实不清或证据不足的,应要求二审法院开庭审理。

第一百三十二条对于二审法院决定发回重审的案件,如果被告人继续委托律师的,应重新办理委托手续。

第七章审判阶段担任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一百三十三条律师可以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包括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其诉讼代理人。委托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三十四条律师接受委托后,应向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其它法律帮助。

第一百三十五条公诉案件被害人和代理律师在开庭前三日内收到出庭通知的,代理律师有权要求法院更改开庭日期。

法院已决定开庭而不通知被害人及其代理律师出庭的,代理律师有权要求法院依法通知,保证被害人及其代理律师出庭。

第一百三十六条代理律师收到法院开庭通知后因故不能按时出庭的,参照本规范第八十三条、八十四条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三十七条代理律师应在开庭前向人民法院了解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如果案件涉及被害人的隐私,可以要求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

第一百三十八条代理律师应告知被害人有权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并协助被害人行使此项权利。

第一百三十九条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代理律师应依法指导、协助或代理委托人行使以下诉讼权利:

(一)陈述案件事实;

(二)出示、宣读有关证据;

(三)请求法庭通知未到庭的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

(四)经审判长许可,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发问;

(五)对各项证据发表意见;

(六)对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向被害人提出的威胁性、诱导性或与本案无关的发问提出异议;

(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八)必要时,请求法庭延期审理。

第一百四十条在法庭审理中,代理律师应与公诉人互相配合,依法行使控诉职能,与被告人及其辩护人展开辩论。代理意见与公诉意见不一致的,代理律师应从维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出发,独立发表代理意见,并可与公诉人展开辩论。

第一百四十一条休庭后,代理律师应告知委托人核对庭审笔录,补充遗漏或修改差错,确认无误后再签名或盖章。

第一百四十二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一审判决的,代理律师可协助或代理委托人,在其收到判决书后五日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

第一百四十三条公诉案件进入二审程序后,律师的代理工作参照一审相关规定进行。

第八章担任自诉案件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或辩护人

第一节担任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一百四十四条律师可以接受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其诉讼代理人。接受委托前,应审查案件是否符合法定自诉案件范围和立案条件。委托手续参照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四十五条代理律师应帮助自诉人分析案情,确定被告人和管辖法院,调查、了解有关事实和证据,代写刑事起诉状。起诉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自诉人、被告人的姓名、年龄、民族、籍贯、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等自然情况;

(二)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包括犯罪时间、地点、手段、危害后果等;

(三)被告人行为所触犯的罪名;

(四)具体的诉讼请求;

(五)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和具状时间;

(六)证人的姓名、住址;

(七)证据的名称、件数、来源等。

被告人是二人以上的,应按被告人的人数提供起诉的副本。

第一百四十六条自诉人同时要求民事赔偿的,代理律师可协助其制作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写明被告人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具体的赔偿请求及计算依据。附带民事诉讼代理应办理相应委托手续。

第一百四十七条律师代理提起自诉时,应携带下列材料和文件:

(一)自诉人身份证件;

(二)刑事起诉状;

(三)证据材料及目录;

(四)授权委托书;

(五)律师事务所介绍信;

(六)律师执业证。

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起诉状。民事部分单独起诉的,应单独提交附带民事起诉状。

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进行审查后,要求自诉人补充证据或撤回自诉的,律师应协助自诉人作好补充证据工作或与自诉人协商是否撤回自诉。

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做出不予立案的,律师可以代理自诉人向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第一百五十条人民法院决定开庭的,代理律师应作好开庭前准备工作。对于自己无法取得的证据,可申请人民法院依法调查取证。

第一百五十一条刑事自诉案件,被告人提起反诉的,代理律师可接受自诉人委托,担任其反诉辩护人,但应办理相应委托手续。

第一百五十二条代理律师应向自诉人告知有关自诉案件开庭的法律规定,避免因自诉人拒不到庭或擅自中途退庭导致法院按自动撤诉处理的法律后果。自诉人因故不能委托代理律师出庭的,代理律师应按时出庭履行职责。

第一百五十三条自诉案件开庭审理时,代理律师应协助自诉人充分行使控诉职能,运用证据证明自诉人的指控成立。

第一百五十四条自诉案件依法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的,代理律师可以代理自诉人要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自诉案件依法不应适用简易程序的,代理律师可以代理自诉人对于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决定提出异议。

第一百五十五条自诉案件法庭辩论结束后,代理律师可以根据委托人授权参加法庭调解。

第一百五十六条代理律师应协助自诉人在法院宣告判决前决定是否与被告人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第一百五十七条代理律师办理二审自诉案件,参照本节有关规定进行。

第二节担任自诉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

第一百五十八条律师可以接受自诉案件被告人的委托担任其辩护人,委托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五十九条律师担任自诉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一)自诉案件被告人有权提起反诉;

(二)自诉人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按撤诉处理;

(三)自诉案件可以调解;

(四)自诉人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

第一百六十条对于被羁押的自诉案件被告人,辩护律师可代其申请取保候审。具体办法参见本规范第三章第五节的相关规定。

第一百六十一条自诉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在一审、二审及简易程序中的活动,参照本规范第五章、第六章及第十章的有关规定进行。

第九章担任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一节担任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一百六十二条律师可以接受公诉案件被害人、自诉案件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担任附带民事诉讼的诉讼代理人。可以授权委托律师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包括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已死亡被害人的近亲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委托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六十三条律师接受委托前,应审查下列内容:

(一)作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前提的刑事诉讼是否已经提起;

(二)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是否符合法定条件(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除刑事被告人外,还包括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已被执行死刑的罪犯的遗产继承人,审结前已死亡的被告人的遗产继承人,对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等);

(三)被害人的物质损失是否由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引起;

(四)附带民事诉讼提起的时间是否在刑事案件立案之后第一审判决宣告之前。

第一百六十四条代理律师接受委托后,应代理委托人撰写附带民事起诉状,其基本内容包括:

(一)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被告人的自然情况;

(二)具体诉讼请求;

(三)基本事实和理由;

(四)致送人民法院的名称和具状时间;

(五)相关的证据材料。

第一百六十五条对于人民法院决定不予立案的附带民事诉讼,可以建议委托人另行提起民事诉讼。

第一百六十六条代理律师应指导、协助委托人收集证据,展开调查,申请鉴定。

第一百六十七条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代理律师可以建议或协助委托人申请人民法院对被告人的财产予以扣押或查封。

第一百六十八条代理律师应注意并告知委托人,经人民法院两次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将导致自动撤诉的结果。

第一百六十九条代理律师在庭审中享有以下权利:

(一)经委托人授权可以对本案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提出回避申请;

(二)陈述案件事实;

(三)出示、宣读本方证据;

(四)申请法庭通知本方证人出庭作证;

(五)经审判长许可对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

(六)对对方证据提出异议;

(七)对对方代理人的不当发问提出异议;

(八)发表代理意见。

第一百七十条代理律师应指导委托人参加调解,准备调解方案。

第一百七十一条原告人对于一审判决、裁定中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不服的,代理律师应协助其提起上诉。

第一百七十二条附带民事诉讼进入二审程序后,律师可以接受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委托,担任二审诉讼代理人,具体委托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

第一百七十三条律师代理参加二审附带民事诉讼的,参照一审程序的相关规定办理。

第二节担任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一百七十四条律师可以接受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在一审、二审程序中,担任诉讼代理人。委托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七十五条刑事诉讼被告人的辩护律师也可接受委托,同时担任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第一百七十六条代理律师应帮助被告人撰写答辩状,进行调查、取证,申请鉴定,参加庭审,举证质证,进行辩论,发表代理意见。其诉讼权利与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的律师相同。

第一百七十七条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对于一审判决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不服的,代理律师应协助其提起民事诉讼。

第十章简易程序的辩护与代理

第一百七十八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被告人和自诉案件被告人均可委托律师担任辩护人;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被害人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可以委托律师担任诉讼代理人。委托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办理。

第一百七十九条律师担任公诉案件、自诉案件被告人的辩护人,或者公诉案件被害人、自诉案件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均应向委托人阐明关于简易程序的法律规定。对于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异议,请求转为普通程序。

第一百八十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公诉人不出庭的,在被告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和辩护后,辩护律师可以出示相关证据,并发表辩护意见。

第一百八十一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公诉案件,公证人出庭时,辩护律师可以与公诉人互相质证,申请法庭通知证人出庭作证;经法庭许可,可以互相进行辩论。

第一百八十二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自诉案件,自诉人的代理律师和被告人的辩护律师可以依法陈述,举证质证,发表代理、辩护意见,互相进行辩论。

第一百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发现以下情形时,辩护律师应建议法庭中止审理,转为普通程序:

(一)公诉案件被告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的;

(二)公诉案件被告人的应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三)被告人当庭翻供,对于起诉书所指控的犯罪事实予以否认的;

(四)辩护律师准备作无罪辩护的;

(五)事实不清或者证据不充分的;

(六)其他依法不应当或者不适宜简易程序审理的。

第十一章担任申诉案件的代理人

第一百八十四条律师可以接受案件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的委托,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委托手续参见本规范第十三条的规定。

第一百八十五条律师有理由认为申诉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法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审判,也可依法提请人民检察院抗诉:

(一)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有错误的;

(二)据以定罪量刑的证据不确实、不充分或者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三)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四)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第一百八十六条人民法院对申诉案件决定再审的,律师按照原审程序进行辩护或代理,但应另行办理委托手续。

第十二章附则

第一百八十七条本规范适用于全国律师承办刑事辩护业务与刑事代理业务,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负责解释。

第一百八十八条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律师协会制订的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符的,以本规范为准。

第一百八十九条本规范经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自二○○○年一月一日起实施,一九九七年颁布的《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试行)》同时停止试行。

第三篇:全国律协实习律师管理规则

关于印发《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

修订后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已经第七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第五次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二日

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活动,完善律师执业准入制度,确保为律师队伍培养、输送合格人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司法部《律师执业管理办法》以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为申请律师执业依法需要参加实习的人员(以下简称“实习人员”),其实习活动的管理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期为一年。

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应当参加律师协会组织的集中培训和律师事务所安排的实务训练,遵守实习管理规定,实习期满接受律师协会的考核。

第四条 律师协会应当根据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定位,按照“政治坚定、法律精通、维护正义、恪守诚信”的培养目标和本规则的规定,组织管理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活动,指导律师事务所做好实习人员的教育、训练和管理工作,严格实施实习考核标准和考核程序,确保实习质量。

律师协会对实习活动的管理,应当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 实习登记 第五条 申请实习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三)品行良好;

(四)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五)未因故意犯罪受过刑事处罚;

(六)未曾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

第六条 实习人员应当在拟申请律师执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实习;司法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 拟申请实习的人员,应当通过拟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向住所地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申请实习登记,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实习申请表》;

(二)申请实习人员与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实习协议》;

(三)申请实习人员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

(四)申请实习人员身份证复印件,非实习地户籍人员应当提交实习地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证或者暂住证复印件;

(五)申请实习人员出具的本人符合本规则第五条规定的申请实习条件的书面承诺;

(六)申请实习人员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为其出具的未受过刑事处罚的证明材料;

(七)申请实习人员的人事档案存放证明以及本人能够参加全部实习活动的保证书;

(八)申请实习人员近期一寸免冠照片一张;

(九)拟接收申请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本所不具有本规则第八条规定情形的说明。

拟兼职律师执业的人员申请实习登记的,除提交前款规定的相关材料外,还应当提交所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为其出具的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证明和同意其实习的证明。

第八条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接收实习人员实习:(一)无符合规定条件的实习指导律师的;

(二)受到停业整顿以下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自被处罚或者惩戒之日起未满一年的;

(三)受到停业整顿行政处罚,处罚期未满或者期满后未逾三年的;(四)受到禁止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行业惩戒,惩戒期限未满的。

第九条 申请实习人员与拟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实习协议》,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申请实习人员姓名;(二)律师事务所名称、住所;

(三)实习指导律师的姓名、律师执业证号、执业年限;(四)拟安排实习的起止日期;

(五)申请实习人员和律师事务所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六)实习人员实习期间相关费用的安排。

《实习协议》自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准予实习登记之日起生效。第十条 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申请实习登记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予以审核,对于符合规定条件的,准予实习登记,并向申请实习人员颁发《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不准予实习登记,并书面告知申请实习人员和拟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不准予实习登记的理由,同时将不准予实习登记的决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备案,抄送当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区(县)司法行政机关。

申请实习人员对不准予实习登记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律师协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申请复核。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通知申请人。

第十一条 申请实习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准予其实习登记:(一)有公开发表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言论的;(二)受过刑事处罚的,但过失犯罪的除外;(三)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四)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五)有不宜从事律师职业的不良品行的;(六)受到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处分期限未满的。

因律师事务所或者实习指导律师不符合本规则规定条件而不准予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应当告知申请实习人员另行选择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或者实习指导律师。

申请实习人员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立案查处的,应当暂缓实习登记,待案件查处有结果后再决定是否准予其实习登记。

第十二条 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所称“不宜从事律师职业的不良品行”,包括下列情形:

(一)因故意犯罪但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被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或者被人民法院免除刑罚的;

(二)因违法违纪行为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三)因违法违规行为被相关行业主管机关或者行业协会吊销职业资格或者执业证书的;

(四)因涉及道德品行等违法行为被处以治安行政拘留或者采取强制性教育矫治措施的;

(五)因弄虚作假、欺诈等失信行为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六)有其他产生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的。

前款所列不良品行发生在申请实习人员十八周岁以前或者发生在申请实习登记五年以前,且申请实习人员证明其不良品行确已改正的,应当提交相关证明材料以及至少二名执业十年以上、未受过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的当地资深律师为其出具的品行评价和推荐书,经律师协会设立的品行审核委员会审核同意,可以准予实习登记。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准予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撤销实习登记,收缴实习证,已进行的实习无效:

(一)申请实习人员以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实习登记的;(二)对不符合条件的申请实习人员准予实习登记或者违反规定程序准予实习登记的。

申请实习人员因有前款第(一)项情形被撤销实习登记的,应当同时给予其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其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发现有本条第一款规定情形的,可以责令准予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撤销实习登记。

第三章 集中培训

第十四条 实习人员的集中培训,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或者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组织进行。每期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

集中培训大纲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集中培训教材,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组织编写或者指定。

第十五条 集中培训包括下列内容: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二)律师制度和律师的定位及其职业使命;(三)律师执业管理规定;(四)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五)律师实务知识和执业技能。

组织集中培训的律师协会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有关的培训内容。第十六条 律师协会可以自行组织集中培训,也可以与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的培训机构或者高等法学院校合作组织集中培训。律师协会自行组建培训机构或者与其他单位合作组建培训机构的,应当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备案。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可以组织示范性集中培训,实习人员参加培训取得的结业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第十七条 律师协会组织集中培训,应当选聘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业务素质和丰富实务经验的执业律师担任授课教师,也可以根据培训需要选聘有关专家、学者、司法工作人员和律师管理工作人员担任授课教师。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可以推荐授课教师人选名单,供组织集中培训的律师协会选聘。

第十八条 集中培训结束时,应当对参加集中培训的实习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采取笔试结合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根据集中培训大纲确定。

实习人员经考核合格的,由组织培训的律师协会颁发《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考核不合格的,应当参加律师协会为其再次安排的集中培训,所需时间不计入实习时间。

第四章 实务训练

第十九条 实习人员的实务训练,由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负责组织实施。

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的实务训练指南,指派符合条件的律师指导实习人员进行实务训练,并为实习人员进行实务训练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二十条 实习指导律师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具有五年以上的执业经历;

(二)热爱律师事业,忠实履行律师职责,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三)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实务经验;(四)三年内未受过行政处罚或者行业惩戒。

一名实习指导律师同时指导的实习人员不得超过二名;司法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二十一条 实习指导律师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对实习人员进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二)指导实习人员学习掌握律师执业管理规定;(三)指导实习人员学习掌握律师执业业务规则;(四)指导实习人员进行律师执业基本技能训练;

(五)监督实习人员的实习表现,定期记录并作出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六)在实习结束时对实习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业务素质、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实习纪律的情况出具考评意见。

第二十二条 律师事务所应当对实习活动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定期或者适时召开会议,通报实习人员的实习情况,研究改进实习工作的措施;

(二)对实习指导律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严重违背规定职责的,应当停止其指导实习的工作;

(三)对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及实习效果进行监督和考查,并在实习结束时为其出具《实习鉴定书》。

第二十三条 律师事务所及实习指导律师不得指使或者放任实习人员有下列行为:(一)独自承办律师业务;

(二)以律师名义在委托代理协议或者法律顾问协议上签字,对外签发法律文书;

(三)以律师名义在法庭、仲裁庭上发表辩护或者代理意见;(四)以律师名义洽谈、承揽业务;(五)以律师名义印制名片及其他相关资料;(六)其他依法应以律师名义从事的活动。

第二十四条 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律师事务所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并报告当地的律师协会。律师协会应当给予该实习人员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实习,收缴实习证,并给予其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

(一)私自以律师名义从事本规则第二十三条所列违规行为的;(二)不服从律师事务所及实习指导律师监督管理的;(三)不能按规定完成集中培训和实务训练项目的;(四)擅自中断实习活动的;

(五)有其他违反实习管理规定或者损害律师职业形象行为的。

第二十五条 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发生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律师事务所应当及时向当地的律师协会报告。经查证属实的,律师协会应当责令其停止实习,收缴实习证,并区别下列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一)实习人员因有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情形之一被停止实习的,不得再次申请实习;

(二)实习人员因有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情形被停止实习的,在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之前,不得再次申请实习;

(三)实习人员因有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情形之一被停止实习的,应当给予其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

实习人员对律师协会依据本规则规定作出的停止其实习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处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律师协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申请复核。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通知申请人。第二十六条 实习人员应当妥善保管、依规使用《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实习证损毁或者遗失的,应当通过律师事务所向准予其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申请换领或者补发。

第二十七条 实习人员因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未能履行实习协议而被中断实习,或者因律师事务所发生本规则第八条规定的情形而被中断实习的,可以在六十日内向律师协会申请转到另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已进行的实习有效。

律师协会同意实习人员转所实习的,应当为其办理实习变更登记。原律师事务所应当将转所人员的实习情况记录及评估意见移交新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

第五章 实习考核

第二十八条 实习人员实习期满后,应当通过律师事务所向准予其实习登记的律师协会提出实习考核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实习人员撰写的实习总结;(二)实习指导律师出具的考评意见;(三)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实习鉴定书》;

(四)律师协会颁发的《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五)实习人员完成实务训练项目的证明材料;(六)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考评意见和《实习鉴定书》应当对实习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业务素质、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实习纪律等方面的情况如实作出评价。

本条第一款第(五)项要求提供的证明材料,是指不少于10份的实习人员参加主要实务训练项目形成的工作文书、操作记录、训练心得以及指导律师的点评意见。

第二十九条 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律师事务所提交的实习考核申请材料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对实习人员进行考核。

因同一时期申请考核的人员过多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律师协会可以适当延长考核时间,但延长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十日。

实习人员因涉嫌违法犯罪被立案查处的,实习考核应当暂停,待案件查处有结果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考核。

第三十条 律师协会应当设立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考核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对实习人员的考核工作。

实习考核委员会由律师协会工作人员、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和执业律师代表组成。具体人员构成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规定。

第三十一条 律师协会对实习人员进行考核,应当坚持依法、客观、公正的原则,实行材料审查与素质测评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习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业务素质以及完成实习项目的情况和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实习纪律的情况进行全面考核,据实出具考核意见。

第三十二条 对实习人员的考核,按照下列程序和方法进行:

(一)审查实习人员及律师事务所提交的实习考核申请材料,发现材料不真实、不齐全或者有疑义的,应当要求实习人员及律师事务所作出说明或者予以补正;

(二)根据审查情况,可以采用笔试或者面试的方式,对实习人员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业务素质和掌握律师职业道德、律师执业管理制度的情况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三)对经审查、测评合格的实习人员,应当以适当方式将其名单、基本情况及审查、测评的结果予以公示,公示期不得少于五日,接到有问题的举报应当立即调查核实;

(四)对通过前三项考核程序的实习人员,由实习考核委员会进行集体评议,形成最终考核意见,并由律师协会负责人签字确认。

第三十三条 经考核,实习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律师协会应当为其出具考核合格意见:

(一)完成集中培训项目并取得《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

(二)完成实务训练项目并被实习指导律师和律师事务所考评、鉴定合格;(三)通过综合素质测评被评定为具备律师执业基本素质;

(四)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实习纪律,没有发生违反本规则规定的违法违规行为。对考核合格的,律师协会应当将考核合格意见填入《实习人员登记表》,并在十五日内书面通知被考核的实习人员及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将考核结果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备案,抄送当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区(县)司法行政机关。

第三十四条 经考核,实习人员不符合本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律师协会应当对其出具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并区别下列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

(一)有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出具该实习人员不符合法定律师执业条件的考核意见;

(二)有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五)项及第十二条第一款所列不良品行情形之一的,应当出具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并给予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

(三)有本规则第二十四条规定的严重违反实习纪律的行为之一的,应当出具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并给予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

(四)有不符合本规则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三)项规定条件情形之一的,应当区别情况要求实习人员补足或者完成相关实习项目,待其完成实习项目后重新进行考核,所需时间不计入实习时间。

对考核不合格的,律师协会应当将考核不合格的意见、理由及处理结果填入《实习人员登记表》,并在十五日内书面通知被考核的实习人员及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同时将考核结果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备案,抄送当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区(县)司法行政机关。

实习人员对考核不合格的意见及处理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组织考核的律师协会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申请复核。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十五日内进行复核,并将复核结果通知申请人。

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发现考核工作有违反规定情形的,应当责令组织考核的律师协会对实习人员重新进行考核。

第三十五条 律师协会出具的考核合格意见,是实习人员符合申请律师执业条件的有效证明文件。

经律师协会考核合格的人员,应当自收到考核合格通知之日起一年内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律师执业。超过一年申请律师执业的,应当由律师协会重新对其进行考核。按照前款规定重新进行考核,应当重点考核申请律师执业人员自实习期满至申请律师执业之前的期间是否有本规则第十一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及第十二条第一款所规定的情形,并据实出具考核意见。

第六章 实习监督

第三十六条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给予训诫、通报批评或者公开谴责;情节严重的,停止其实习指导工作,并给予二年内禁止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行业惩戒:

(一)不履行或者懈怠履行实习指导、管理职责的;

(二)指使或者放任实习人员违反实习纪律或者从事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三)无正当理由拒绝为实习人员出具《实习鉴定书》、考评意见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材料的;

(四)为实习人员出具不实、虚假的《实习鉴定书》、考评意见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材料的;

(五)有其他违反实习管理规定行为的。

实习指导律师有前款规定情形,律师事务所不按规定给予处理的,律师协会可以责令停止该律师的实习指导工作。

第三十七条 实习人员凭不实、虚假的《实习鉴定书》、考评意见或者其他有关证明材料,或者采取欺诈、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通过律师协会考核的,由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撤销对该实习人员出具的考核合格意见,该实习人员已进行的实习无效,并给予二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五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的处分。处理决定应当在十五日内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备案,并抄送当地设区的市级或者直辖市区(县)司法行政机关。

前款规定情形的处理发生在实习人员已获准律师执业之后的,律师协会应当同时将处理决定通报准予其执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

第三十八条 律师协会及其工作人员在实习组织、管理、考核工作中有违反本规则规定,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应当追究主管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实习人员认为律师协会及其工作人员有前款规定情形的,或者对律师协会不准予实习登记、给予实习管理处分、出具实习考核不合格意见的复核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实习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司法行政机关、直辖市区(县)司法行政机关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投诉。

第三十九条 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应当建立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档案,按照本规则的规定将实习人员的实习登记、实习考核、实习违规处理等有关材料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备案,并于每年1月底前将上一开展实习管理工作的情况书面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

第四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应当于每年3月31日前将本地区上一开展实习管理工作的情况书面报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行政机关。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将上一各地律师协会开展实习管理工作的情况汇总后,书面报告司法部。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规则所称的设区的市级律师协会,包括地区、州、不设区的地级市以及直辖市的区(县)设立的律师协会。

设区的市以及前款规定的地方尚未建立律师协会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的组织、管理和考核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承办。

第四十二条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律师执业的实习组织管理工作,依据本规则执行;司法部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拟担任法律援助律师、公职律师和公司律师人员的实习管理,参照本规则执行。

第四十三条 《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统一印制。《实习人员登记表》、《实习申请表》、《实习鉴定书》、《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的样式,以及《实习协议》的示范文本,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规定。

第四十四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可以依据本规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备案。

第四十五条 本规则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会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规则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中华全国律师协会2006年11月28日发布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试行)》同时废止。

实习管理规则

2006年12月,全国律协制定并印发了《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试行)》(以下简称《实习管理规则》),该规则规定由律师协会要全面承担起实习人员的组织管理工作。该规则将于2007年3月1日起施行。

近日,全国律协相关部门正在加紧完善实习律师的各项管理制度,为3月1日规则的实施做好准备。

《实习管理规则》第十一条规定:“集中培训大纲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集中培训教材,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负责组织编写或者指定。”目前,全国律协培训部正在加紧制定“集中培训大纲”,并组织有关人员编写“集中培训教材”。

《实习管理规则》第三十一条规定:“《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统一印制。《实习人员登记表》、《实习申请表》、《实习协议》、《实习鉴定书》、《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的样式,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统一制定。”全国律协会员部目前正在设计印制《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实习人员登记表》、《实习申请表》、《实习协议》、《实习鉴定书》、《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等相关管理工具的样式也已经初步确定,待征求意见后将予以发布。

附:

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管理规则(试行)

第一条

为了规范申请律师执业人员的实习活动,保障实习的质量和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以下简称《律师法》)、司法部《律师执业证管理办法》以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已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为申请成为执业律师而到律师事务所实习的人员(以下简称“实习人员”),其实习活动管理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实习人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二)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品行良好;

(四)未受过刑事处罚(过失犯罪除外);

(五)无被开除公职或者被吊销律师执业证书的记录。

第四条

律师事务所拟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应当向住所地地市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备案。

律师事务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接收实习人员实习:

(一)无符合规定条件的指导律师;

(二)受到停业整顿以下处罚或者行业惩戒未满六个月;

(三)受到停业整顿处罚,处罚期届满后未满一年。

第五条

符合本规则第三条规定条件的人员申请实习,应当向律师事务所提出实习申请,经律师事务所同意,并由实习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审核登记后,方可参加实习。

实习分集中培训和实务训练两个阶段进行。实习期限为一年。

第六条

申请实习人员与拟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应当签订《实习协议》,明确以下事项:

(一)实习人员姓名;

(二)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名称、住所;

(三)指导律师的姓名、执业证书号码、执业年数;

(四)拟安排实习的起止日期;

(五)实习人员和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及违约责任;

(六)实习人员实习期间相关费用的安排。

《实习协议》自地市级律师协会完成审核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七条

申请实习登记,由拟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向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实习人员填写的《实习申请表》;

(二)申请实习人员与拟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签订的《实习协议》;

(三)申请实习人员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或者律师资格证书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

(四)申请实习人员身份证复印件,非实习地户籍人员应当提交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证或者暂住证复印件;

(五)申请实习人员所在单位出具的辞去原职的证明,或者人才交流中心出具的档案存放证明等证明本人能够专职从事律师职业的材料原件;

(六)申请实习人员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出具的未受过刑事处罚的证明材料;

(七)申请实习人员一寸近期免冠照片一张;

(八)拟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符合本规则规定条件的情况说明。拟兼职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员申请实习的,除提交前款规定的相关材料外,还应当提交所在的高等院校法学院系、法学研究单位出具的同意其实习的证明材料。

第八条

地市级律师协会应当自收到申请登记材料之日起二十日内完成对申请实习人员、指导律师、拟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条件的审核。对于符合本规则规定条件的,准予登记,并向申请实习人员颁发《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对于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拟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及申请实习人员,并告知理由。

申请实习人员或者拟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对律师协会不准予实习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决定的律师协会或者其上一级律师协会申请复核。

第九条

实习人员应当妥善保管《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不得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或者故意损毁。

实习人员《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损坏或遗失的,由接收该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向颁证律师协会申请换领或者补发。换领《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的,应当交回原证。

第十条 集中培训由省级律师协会或者有条件的地市级律师协会组织进行。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集中培训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律师执业管理规定、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行为规范、律师实务知识和执业技能等内容。

地方律师协会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增加部分选修内容,作为集中培训的选修课程。

第十一条 集中培训大纲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集中培训教材,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负责组织编写或者指定。

地方律师协会根据需要增加的培训内容及选用的其他教材,应当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备案。

第十二条

地方律师协会可以自行组织或者与当地司法行政机关的培训机构或法学教学、法学研究机构合作组织进行集中培训。地方律师协会应当将开展集中培训的计划和实施情况报告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备案。

地方律师协会自行组建或者与其他单位合作组建的培训机构,应当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备案。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可以组织示范性集中培训,培训取得的合格证明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通用效力。

第十三条

开展集中培训,可以根据培训内容需要,选聘有关专家、学者、司法工作人员和执业律师担任授课教师,但应当以执业律师为主。

受聘担任授课教师的执业律师,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执业五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执业经验;

(二)在某一领域有突出的业务专长;

(三)品行良好,无不良执业记录;

(四)关心律师行业发展,热心律师教育事业;

(五)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六)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集中培训的授课教师,由地方律师协会在本地区或者全国范围内符合条件的人员中选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可以推荐一批授课教师人选名单,供地方律师协会选聘。

第十四条

集中培训结束时,应当对参加培训的实习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可以采取笔试结合面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根据集中培训大纲确定,具体考核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备案。

经考核合格的,由地方律师协会发给《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考核不合格的,由地方律师协会安排其再次参加集中培训,所需时间不计入实习时间。

第十五条

实习人员的实务训练,由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负责安排。

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应当按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的《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务训练指南》,指派指导律师指导实习人员进行律师业务基础技能训练,并为实习人员的实习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第十六条

实习指导律师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五年以上执业经历;

(二)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执业水平;

(三)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无不良执业记录。

指导律师同时指导的实习人员不得超过二名。

第十七条

实习指导律师的任务和职责是:

(一)对实习人员进行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教育;

(二)安排实习人员协助办理律师业务,指导实习人员进行律师执业基础技能训练;

(三)指导实习人员了解掌握办理律师各项业务的执业规则;

(四)指导实习人员了解掌握律师执业管理的制度和规定;

(五)监督实习人员的实习活动,定期记录并作出评估;

(六)对实习人员遵纪守法的情况和品行进行监督、考查。

律师事务所应当对指导律师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情节严重的停止其指导实习的工作。

第十八条

实习人员在实习期间,应当遵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独自承办律师业务;

(二)以律师身份在委托代理协议或者法律顾问协议上签字,对外签发法律文书;

(三)以律师名义在法庭、仲裁庭上发表辩护或者代理意见;

(四)以律师名义印制名片及其他相关资料;

(五)以律师名义洽谈、承揽业务;

(六)不服从律师事务所、指导律师的监督管理;

(七)擅自中断实习活动;

(八)出借、出租、抵押、转让、涂改或者故意损毁《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

(九)其他损害律师职业形象的行为。

第十九条

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及指导律师,应当加强对实习人员的管理。实习人员有本规则禁止行为或者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应当给予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可以解除实习关系,并向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报告。

第二十条

实习人员无正当理由解除实习协议,或者因违反实习协议被律师事务所解除实习关系的,由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向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报告,律师协会应当收缴其《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已进行的实习无效。

第二十一条

实习人员因律师事务所未能履行实习协议而被中断实习的,可以在三十日内申请转到另一家律师事务所实习,已进行的实习有效。

第二十二条

实习人员实习期满后,接收其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应当向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提交下列材料:

(一)实习人员撰写的实习总结;

(二)指导律师对实习人员的品行表现及执业能力出具的考评意见;

(三)律师事务所出具的《实习鉴定书》;

(四)律师协会颁发的《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

(五)《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

第二十三条

实习人员实习期满后,实习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应当对律师事务所依照本规则第二十二条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对实习人员掌握律师职业道德、律师执业基本技能、律师执业管理制度的情况,以及实习人员的品行表现进行考核。

具体考核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制定,并报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备案。

第二十四条

实习人员经考核合格的,律师协会应当在《实习人员登记表》中签署考核合格意见,作为实习人员申请领取律师执业证的有效证明文件。

第二十五条

组织对实习人员进行考核的律师协会应当在考核结束之日起七日内,将考核结果公示。考核结果公示后,律师协会应当对收到的意见或者举报进行汇总、鉴别,必要时应当调查、核实。经调查、核实,有证据证明通过考 核的实习人员不符合本规则规定条件的,应当撤销对其签署的考核合格意见,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报告。

第二十六条

经实习考核合格的人员,应当在收到考核合格通知之日起三年内向司法行政机关申请律师执业。超过三年申请的,应当由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依照本规则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重新进行考核。

第二十七条 实习人员有违反《律师法》和律师职业道德、执业纪律或者违反本规则第十八条规定情形的,由实习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实习,收回《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

被责令停止实习的,已进行的实习无效,并且在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

第二十八条

接收实习人员实习的律师事务所及指导律师指使或者放任实习人员违反本规则第十八条规定的,或者向实习人员出具虚假的《实习鉴定书》或考评意见的,由实习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依照规定给予相应的行业惩戒,或者移交司法行政机关处理。

实习人员依据虚假的《实习鉴定书》、考评意见或者采取其他不正当手段通过律师协会考核,经查证属实,实习人员已进行的实习无效,并且在两年内不得再次申请实习。

有上述两款规定情形的,实习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应当撤销对实习人员签署的考核合格意见,并向司法行政机关报告。第二十九条

实习所在地地市级律师协会应当建立健全实习人员档案管理制度,并将实习人员的有关资料报省、自治区、直辖市律师协会备案,以备有关核查。

第三十条

根据本规则规定应当由地市级律师协会承担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在尚未建立地市级律师协会或者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地方,可以由省级律师协会承担。

律师协会对实习人员实习活动的管理,应当接受司法行政机关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一条《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实习证》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统一印制。

《实习人员登记表》、《实习申请表》、《实习协议》、《实习鉴定书》、《实习人员集中培训结业证书》的样式,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统一制定。

第三十二条

本规则由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常务理事会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规则自2007年3月1日起施行。本规则施行前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发布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则不一致的,以本规则为准。

第四篇:全国律协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指导意见

全国律协关于推进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者: 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4-08-11

浏览次数:154次

政府购买律师服务,是政府利用财政资金,采取市场化、契约化方式,面向具有专业资质的律师事务所购买律师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为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积极促进各级政府提升依法行政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地发挥律师法律服务在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中的作用,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重要性

(一)政府购买律师服务是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需求。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特别是与政府和政府部门行政行为紧密相关的《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施行,对政府和政府部门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公民法律意识、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有的行政机关随意决策、粗暴执法等现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与政府行政行为有关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也在不断上升。政府聘用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服务,为政府推进依法行政提供了新思路。由于律师熟悉依法行政的知识和实务,律师参与政府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活动,能够帮助政府更多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依法处理诸如政府重大政策和决策的制定、政府重大项目的投资及谈判、重大复杂疑难社会问题的解决、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许多问题,对于有效防范行政管理和行政决策风险、减轻政府工作面临的大量社会管理难题所带来的压力、增强政府公信力、提高行政效率和依法行政水平、推进政事、政企分开以及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都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购买律师服务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做法。在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有约450名律师活跃于律政司、法律援助署、破产管理署、注册总署、廉政公署等政府部门。在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阿根廷等国,律师通过法律服务广泛参与政府决策、政府行为,推动了政府依法行政。

(二)政府购买律师服务是深化平安中国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平安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本前提,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同时面临着由我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所决定的特殊挑战,许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社会矛盾正在逐渐凸显出来。一些利益得不到保障的社会弱势群体因各种原因无法或不愿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而是采用信访的方式,甚至有极少数人采取群体闹事的极端方式表达诉求,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新的形势下,政府减少运用行政强制手段缓解和消除矛盾,更多利用法律手段来处理和化解社会矛盾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律师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具有专业优势和职业优势。律师职业的特殊性使其不仅熟知法律和政策,而且使其能够广泛深入接触社会各阶层、倾听各个社会群体的呼声、了解法律实施中的缺陷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保持客观中立立场与社会各阶层进行有效沟通并解决矛盾。基于律师群体的职业特征,律师可以在严重刑事案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等重大事件中扮演不同主体的代表,运用熟练的法律操作技巧化解矛盾、处理善后事宜。通过政府购买律师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律师“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可以从法律规律层面认识和把握矛盾,提出有价值、符合法律规定、具有操作性的化解矛盾的意见和建议,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寻求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运行和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正确方法,帮助政府及时高效化解矛盾,保障社会有序发展。随着政府职能的不断转变和社会管理模式的逐步创新,政府对律师服务的需求必然不断深化,律师服务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三)政府购买律师服务是引导有效需求、加快律师行业发展的客观需要。当前律师工作发展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律师服务领域不够宽。政府法律服务是律师亟待开拓的一个重要执业领域。我国《政府采购法》已将律师服务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并对政府采购法律服务的具体方式和程序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规定并鼓励政府扩大采购的范围。近年来,不少地方围绕政府购买律师服务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广东省在《2013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中已明确把“法律服务”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上海、浙江、湖南、安徽等地也相继对政府购买律师服务作出规定。但从整体上看,我国政府购买律师服务还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财政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规模范围较小、介入程度不深等问题。少数政府官员对律师服务价值的认识不足,缺乏购买律师服务的意识,个别政府官员法律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欠缺,也制约了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规模和范围。推进政府购买律师服务,开拓和提升律师为政府和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的领域,有利于推动律师新业务的创新发展,使行业发展空间更大;有利于提高律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激励律师提供高质量的律师服务,促进律师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积极拓展政府购买律师服务领域

(一)参与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的调研、起草与评估工作。在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起草论证、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中,推动律师广泛深入调研,并通过咨询会、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律师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推动立法机关聘请律师团队起草政策和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开展立法成本效益分析、社会风险评估和立法后评估工作,或者对规范性文件、法规规章草案进行合法性审查,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保障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可操作性。推动律师参与政府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制度的法律论证,开展风险评估,为重大决策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二)办理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法律事务。推动政府在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的立项审批、项目招投标、项目实施和项目验收全过程,把律师的尽职调查、审查评价、法律意见作为审批或核准的重要依据,认真加以研究,及时采纳正确意见。推动政府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各个环节,多渠道听取律师建议,以便更加准确的鉴别、评估和防范社会稳定风险。推动政府建立有相关专业律师参与的重大项目风险分析和评估队伍。推荐律师参加以政府名义洽谈、签约的重大项目的谈判、招投标,协助起草、审查、修改重大合同、项目法律文书。

(三)担任政府法律顾问。推动政府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与律师事务所签订专项法律服务协议,组织律师参与政府依法行政的有关工作,特别是在政府重大工程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大民生工作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可行性论证过程中,推动政府积极组织律师参与,重视律师和律师协会反映的社会倾向性问题,及时掌握社会动态。推动政府鼓励律师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包括参与在反倾销反补贴、国际贸易争端解决、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国际谈判。

(四)参与重大事件的处理、协调和善后工作。协助处理重大涉法事件和重大案件,参与调查、调解,提供法律咨询,提出处理方案,起草有关法律文书。推动政府将律师纳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预备队伍,建立突发事件协调、处理和善后工作律师专家库。建立多方共同评估制度,组织包括律师在内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专家学者共同会商评估,制订处理、救助、补偿、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纠纷。重视从法律层面剖析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和经过,积极聘请律师参与制定改进措施和预防机制。

(五)参与涉法信访工作。推动政府聘请律师参与信访接待,在信访接待服务窗口协助信访部门接待来访群众,参与党委、政府领导接待日信访接待。充分利用街道、乡镇等基层信访综合服务窗口,组织律师加大对初信初访矛盾的评估和化解力度,使信访矛盾及时解决在基层。参与信访积案核查,通过对核查结果出具法律意见书的形式,推动信访事项终结。推进律师参与信访代理工作,按照方便群众、双方自愿、公益无偿、公正公平、属地管理的原则,积极选聘律师作为信访代理员,接受信访人委托,核实信访事项,反映信访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促成信访事项依法妥善解决。

(六)代理政府涉诉法律事务。代理政府涉诉的民事诉讼和仲裁案件以及涉外法律事务等方面,就涉及政府的行政诉讼,或政府作出的行政复议、行政赔偿、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事项所涉及的重大法律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三、建立健全推进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政策措施

(一)加强载体创新,为政府购买律师服务创造条件。积极推动司法行政机关、律师协会、律师事务所与政府及其部门以及其他行业组织建立沟通合作机制,通过组织架构创新等形式,与政府各部门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开展。通过举办律师服务政府工作研讨会、项目推介会、展示会等活动,为律师交流经验、推广项目、争取资源创造条件。建立人才选拔机制,推行政府法律服务律师人才资格认证制度,组建政府法律服务律师人才库,向各级政府和部门推荐聘任优秀律师人才。创新组织形式,组建政府法律顾问团、政府领导法律顾问团、专业法律顾问团、社区组织法律顾问团。建立健全政府购买律师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开展需求调查、计划发布、政策宣传、数据统计等工作,提升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能力建设,确保为政府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提高律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加快相关标准制定,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协调配套的律师服务政府标准体系,影响带动律师提升业务能力。引导律师积累处理民生和社会事务的经验,提高沟通协调能力,了解社会各领域中存在的隐患和问题,与社会各阶层有效沟通并倾听和反映他们的呼声和诉求。鼓励律师事务所组建政府法律服务团队,加强对政府法律服务团队的业务培训,提高团队服务水平和能力。组织开展优秀政府法律服务律师事务所和律师评选,调动律师参与政府法律服务的积极性。建立健全重大信息通报制度、律师服务督导制度及其它配套制度,提升律师法律服务质量。

(三)加强理念引导,提高政府对律师服务价值的自觉意识。通过律师自身的法律实践及法制宣传等各种方式促使各级政府及政府部门充分认识律师在转变政府职能和建设法治政府中的功能定位和重要价值,确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理念,自觉树立购买律师服务的意识。培养政府及政府部门在接受律师服务的同时向律师支付合理报酬的观念。

(四)加强机制创新,推动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推动建立一整套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有效机制,规范政府购买律师服务需求评估、成本核算、招投标管理、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监督管理等机制。明确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主体,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是购买律师服务的主体。明确政府购买律师服务范围,把法律服务列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制定政府购买律师服务指导性目录,明确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种类、性质和内容,并试点推广。建立政府购买律师服务资金管理制度,积极与政府财政部门沟通协调,对政府购买律师服务所需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由委托单位直接与作为受托方的律师事务所结算。具体收费方式根据办案情况确定,可参考各地有关律师收费的管理办法和指导价标准,合理确定政府购买律师服务费用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明确政府采购律师服务的程序。政府购买律师服务,要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主要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竞争择优,确定承接律师事务所,并严禁转包。承接律师事务所应与政府签订购买服务合同。建立律师竞业禁止和保密制度,避免法律服务利益冲突,保守在工作中接触、知悉的国家秘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全面公开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信息,建立由购买主体、服务对象及第三方组成的评审机制,及时组织对已完成律师服务项目的结项验收和综合考评,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作为后续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重要依据。建立律师服务质量反馈和评价制度,将律师开展政府法律服务的工作情况纳入律师考核内容。建立律师政府法律服务征信管理制度。

各地律师协会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推进政府购买律师法律服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紧抓住政府积极推进购买公共服务的重要契机,结合实际出台具体措施办法,并抓好落实。要积极借鉴国内外经验,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总结推广先进典型和工作模式。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作用,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广泛宣传律师在参与政府重大项目、应对突发事件、涉法信访、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等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和积极贡献,增强社会各界对政府购买律师服务的认同与支持,为政府购买律师服务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第五篇:全国律协2012年律师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培训班资料

第一部分 本次培训基本情况简介

本次培训是由全国律协和证监会法律部联合举办,培训讲师主要来自中国证监会,另外有部分学者和资深证券律师。主讲人名单如下:

黄 炜 证监会法律部主任

陆文山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副主任 陆泽峰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一部副主任 刘辅华 证监会法律部副主任

段 涛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审核一处处长 吴国舫 证监会发行监管部审核三处处长

王长河 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一部并购监管一处处长 陈 禄 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审核一处副调研员 郭 雳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娄爱东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张圣怀 北京市天银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本次培训班计划招生人数限180人,实际培训人数228人,来自23个省、市、自治区。安徽省共5人,天禾所4人。

本次培训是经全国律协多年呼吁和争取的培训机会,全国律协将争取该培训常态化,每年一期,办成类似保代培训的模式。

第二部分 IPO审核相关法律问题

一、关于持续经营3年以上

强调3年内不能由评估调账,否则认为没有延续性。

二、关于独立性

1、人员独立方面,集团公司与发行人董事长可以兼任。

2、独立性要求的时点:考察申报时点(关联交易等除外);但申报前一两个月突击解决的不认可。

三、关于整体上市要求

1、关联交易的审核要点

◆对关联交易的审核现无比例标准。证监发行字[2003]116号《关于进一步规范股票首次发行上市有关工作的通知》原规定的几个30%现不具有参考价值。

◆关联交易占比较高,但对定价公允、透明,对独立性无不利影响的,不构成障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用电。

◆关联交易占比较高,定价不透明的,构成审核障碍。

◆对关联方的认定,关注“可能造成利益转移的其他关系”,例如同学等;异常业务、重点客户要重点核查。

◆关联交易的非关联化的问题

关注:(1)剥离原因及其合理性,被剥离主体有否重大违法等问题?(2)剥离后主体是否与发行人仍有重大交易,如有则重点关注。(3)受让主体的身份核查,是否潜在的关联方;(4)对发行人独立性、完整性的影响;(5)剥离的真实性、合法性。

2、同业竞争的审核要点

◆对同业竞争的核查范围,限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 持股超过5%的股东经营同类业务的,不属于同业竞争的核查范围,但不能对发行人独立性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股权分散时应关注。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是证券法的同业竞争问题,而是《公司法》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竞业限制问题。

◆同业竞争的认定标准,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

观点1:同业中心说:即只要经营同种业务,及构成同业竞争。

观点2:竞争中心说:虽经营同种业务,但不具有竞争关系,如实披露即可,可不认定为同业竞争。

目前证监会内部认识也不统一,发行部从严把握,从整体上市角度,以同业中心说把握。例外情况:外商投资企业,股东在境外有同种业务,但境内没有,可以认可。除此之外,不认可市场分割理论。

(目前上市部在审核并购重组时,可以认可竞争中心说)

3、家族企业的问题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亲属持有与发行人持有同种或相关联业务的,如何判断? 证监会不作判断,没有观点,建议如实披露,协助发行人健全防范制度安排,由发审委进行实质判断。

四、董事、高管重大变化的审核

◆没有具体人数、职位的量化指标,具体个案,具体分析。

◆考虑因素主要包括变动原因、相关人员的岗位和作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等。对董事、高管一体化考虑,在董事、高管之间进行岗位调动一般认可。

◆对于为解决一人公司、家族企业治理结构问题,增加董事,优化治理结构的,或者同一控制下合并时的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般可不认定为重大变化。

五、公司治理结构问题

◆目前证监会十分重视公司治理问题,现阶段一般情况下反馈意见前两条均为公司治理问题。

◆提倡根据发行人实际情况,指定符合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治理制度。不提倡千篇一律。

◆对于股权过于集中,家族控制严重的企业,目前风险极高,应向企业提出改善股权结构及治理结构的建议。

◆避免由实际控制人、董事、高管亲属担任监事会成员。

六、重大违法行为的审核

◆考察对象包括发行人,也包括发行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注:创业板首发办法对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有明文要求,主板和中小板虽无明文要求,但审核时同样适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之间有中间层级主体的,同等要求。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也纳入其中,包括报告期内剥离的企业。

◆重大违法行为的认定

罚款以上的行政处罚均须纳入考察,主要关注:

1、是否与生产经营密切相关

2、处罚机关的认定

3、是否对发行人有重大影响

◆最近36个月的起算。申报日算起。行为发生日、终止日、处罚日在36个月的均须披露。

七、环保问题

◆要求中介机构要独立核查,不能仅依靠环保部门的意见。至少要走访周边单位、居民。

八、实际控制人的认定

◆实际控制人的认定以股权投资关系为基础原则,主张管理层联合控制的一般不接受。◆原则上第一大股东最近三年不能发生变化,股权结构没有重大变化。◆不提倡共同控制、没有实际控制人的方案。

◆以股权代持为由,说明实际控制人三年未发生变化的,不予认可。(除非自始有公开声明等)

◆国有企业划转:限于国务院国资委、央企层面,以及省级层面因战略调整划转直属企业,方可认定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省级划转需要有人大经济战略调整文件,或者省政府会议纪要决策过程等为依据,政府事后确认不可以。

省级以下地方企业划转从严要求,一般不认可。

九、合伙企业作为股东的问题

◆合伙企业为发行人股东的,原则上算作一名股东计算。

◆控股股东为合伙企业的,原则上将全体普通合伙人定位实际控制人;合伙协议对执行事项另有约定等特殊情况除外。

◆对合伙企业历史沿革及最近三年主要情况进行详细核查披露,对合伙企业入股发行人的交易、合伙企业合伙人等进行核查和详细披露。

十、出资不规范的问题

◆对出资不实、抽逃出资、虚假出资等出资不规范的行为,主要考察:

1、出资瑕疵是否已经解决;

2、是否在报告期内发生;

3、金额和比例;

4、其他股东与债权人的意见;

5、主管部门的意见(要求工商局出文件)

十一、关于分拆上市

◆境内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业务申请上市,明确不允许。

◆曾经是境内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目前已经不再控股的,符合条件允许申请上市

1、资产、业务的处置及取得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履行决策和信息披露等程序,是否损害社会股东利益。

2、不存在与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

3、不含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投入

4、上市公司及下属公司高管持股不高于10%

十二、关于取消红筹架构

◆实际控制人在境内的红筹架构,取消境外中间环节的,应关注:

1、外汇管理方面的合法合规性要有明确结论,发表明确意见;

2、取消红筹架构后实际控制人不能变

3、境外持股公司要求核查,关注是否存在同业竞争、利益输送等。

十三、诉讼和仲裁事项 ◆ 发行人:较大影响

◆ 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重大影响

◆ 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重大影响、刑事诉讼

◆ 诉讼和仲裁事项的披露应避免避重就轻、选择性披露、超越执业范围披露

十四、创业板的特殊事项

1、创业板受理边界调整

◆证监会2010年8号文《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中列举了9大重点推荐行业,以及慎重推荐行业。2010年执行8号文较严,仅受理重点推荐行业。2012年起,鼓励9大重点推荐行业,不支持慎重推荐行业,放宽其他中间领域的行业。

2、受宏观形势影响,创业板目前在审企业业绩下滑严重,正在研究政策,不明朗。

3、主要经营一种业务的认定:

◆采用扩大解释(与同业竞争的“同业”认定不同),符合以下条件之一均认可:(1)同一种类业务,或上下游产业(2)源于同一原材料或同一技术(3)源于同一供应商,或同一销售渠道

◆业务无相关性的,主要经营同一种业务须占70%以上

4、创业板审核目前不再向发改委征求意见,与中小板、主板不同。

5、创业板对募集资金使用政策放宽,可以补充流动资金、营运资金。某些行业可以大量补充流动资金、营运资金。

第三部分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主要法律问题

一、哪些并购重组行为需要上会审核

1、借壳上市;

2、上市公司出售资产和购买资产的金额同时达到最近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资产总额的比例70%以上;

3、上市公司出售全部经营性资产,同时购买其他资产;

4、上市公司已新增股份向特定对象购买资产;

5、上市公司实施合并、分立;

6、中国证监会在审核中认为需要提交并购重组委审核的情形。◆上市公司申请提交并购重组委审核的情形:

1、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为持续经营两年以上的完整经营实体且业绩需模拟计算;

2、上市公司对中国证监会审查部门提出的反馈意见表示异议的。

二、并购重组审核动向

1、无条件过会增多

2、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大部分均有配套融资

3、审核节奏加快

4、政策掌握较为灵活

三、关于借壳上市

1、借壳上市的认定

◆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上市公司向收购人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累计首次原则

即按照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上市公司向收购人累计购买的资产总额(含控制权发生变更同时向收购人购买资产),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100%以上。

◆预期合并原则

即在申报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时,如存在同业竞争和非正常关联交易,收购人为解决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承诺的解决方案中如涉及未来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也将合并计算。

◆控制权发生变更是指上市公司自首次公开发行之日起发生的控制权变更。

2、借壳上市的条件 ◆审核条件与IPO趋同

◆截至上市公司首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借壳上市事项这一时点,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两个会计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2000万元(按扣非前后孰低原则确定)。(不符合入门条件的,交易所不予披露,证监会不予受理)

◆经营实体(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应当是依法设立且有效存续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公司成立至少3年),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

如涉及多个经营实体,所有主体均须成立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3年以上,并且须在同一控制下3年以上。

◆目前属于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的企业,暂不适用现行借壳上市的规定。暂不受理借壳上市,包括券商借壳。

三、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配套融资

1、配套融资比例25%的概念,指交易总金额的25%。交易总金额=标的资产金额+配套融资金额

2、定价及发行

◆采用锁价方式募集资金的,募集资金部分的发行价格应当与购买资产部分一致,视为一次发行,整个重组项目的发行对象合计不超过10名。(一般是向大股东募集)

◆采用询价方式募集资金的,募集资金部分与购买资产部分应当分别定价,视为两次发行。购买资产部分和募集资金部分的发行对象各不超过10名,证监会在核准文件中通过“一次核准、两次发行”方式予以明确。(注:发行先后顺序不论,一般先购买资产后融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部分的10名限制已经修改。)

四、关于向第三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概念:指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方以外的第三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注:不包括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的情形)

◆交易目的:促进行业或产业整合,增强与现有业务的协同效应。(自己解释,只要有合理性,能自圆其说,一般均会认可)◆审核方向:证监会认为向第三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属于经过充分博弈的市场行为,审核时持鼓励和宽松态度。审核速度呈加快速度,股份补偿要求有所松动。

五、关于发改委、环保审批问题

上市部认为,环保核查政策仅针对首发和再融资行为,并购重组的环保核查并无法规要求,目前仅为自愿执行。对发改委、环保部门审批问题,要求申请人披露标的资产在立项时,是否需取得相应的发改部门、环保部门的立项、环评文件,如需要,说明是否已取得相关文件。

六、并购重组中,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发行对象数量是不超过10名还是不超过200名

◆不超过200名。(可以200名,不可以201名)

七、《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62条关于实际控制人不变的豁免条款如何理解 ◆该规定特指在同一控制下不同主体之间的转让,即出让人与收购人在同一控制下。

八、上市公司分立业务(最新试点)

目前尚无上市公司分立的相关操作性规定,已起草,很快会出台。但已有上市公司分立的操作案例(东北高速分立为龙江交通和吉林高速)。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等许多大型企业均有分立意向,上市公司分立将是一大业务拓展领域。

九、并购重组中上市公司股票异动的核查

◆2012年12月17日实施的《关于加强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相关股票异常交易监管的暂行规定》

◆处理原则:“异动即核查,立案即暂停,违规即终止”,即在受理、审核重组进程的各阶段,立案调查即暂停,未受理的暂不受理,已受理的暂定审核。

◆违规交易的影响消除:

1、上市公司、占本次重组总交易金额的比例在20%以上的交易对方、以及上述主体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机构违规交易的,不可消除影响。

2、上市公司的董监高,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的董监高,交易对方的董监高,合并计算占本次重组总交易金额的比例在20%以下的交易对方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控制的机构,中介机构及经办人员违规交易的,属于可消除影响。

消除影响方法:

◆证监会主动恢复受理或审核。(经审查未发现违规,或者违规处罚完毕)◆上市公司申请恢复。(因被立案调查人已经辞职等原因,申请恢复受理或审核)

下载全国律协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律协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律师工作会议和全国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

    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范文大全 (可编辑) 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坚持以上率下,突......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近期,习近平、李源潮分别发表重要讲话。部署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为了进一步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全国组织部长会......

    学习贯彻全国、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

    学习贯彻全国、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 学习贯彻全国、全区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就要紧紧围绕中央、自治区党委的部署,紧密联系实际,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思路,扎实做好今年的组织工......

    学习贯彻《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厦漳项目学习贯彻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会议精神情况汇报为了全面学习贯彻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会议精神,从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精神文明建设面临......

    统计局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情况汇报

    按照《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红组发电〔2010〕20号)要求,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我局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积极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

    学习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心得体会----安乐司法所饶平(2012年4月23日)司法部2012年4月17日下午召开全国司法所建设工作总结表彰电视电话会议。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最终5篇)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根据《济源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学习贯彻2010年暑期校长研修班有关精神的通知》,结合我校的工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