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理论法学
一、村委会选举程序
第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换村民委员会成员。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村民委员会成员可以连选连任。
第十二条村民委员会的选举,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
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和委员组成,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或者各村民小组会议推选产生。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被提名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应当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
村民选举委员会成员退出村民选举委员会或者因其他原因出缺的,按照原推选结果依次递补,也可以另行推选。
第十四条 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应当在选举日的二十日前由村民选举委员会公布。【注意:该规定修改后和选举法的规定一致】
对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有异议的,应当自名单公布之日起五日内向村民选举委员会申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日内作出处理决定,并公布处理结果。
第十三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村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村民委员会选举前,应当对下列人员进行登记,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
(一)户籍在本村并且在本村居住的村民;
(二)户籍在本村,不在本村居住,本人表示参加选举的村民;
(三)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
已在户籍所在村或者居住村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不得再参加其他地方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第十五条选举村民委员会,由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村民提名候选人,应当从全体村民利益出发,推荐奉公守法、品行良好、公道正派、热心公益、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工作能力的村民为候选人。候选人的名额应当多于应选名额。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组织候选人与村民见面,由候选人介绍履行职责的设想,回答村民提出的问题。
选举村民委员会,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的村民过半数的选票,始得当选。当选人数不足应选名额的,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另行选举的,第一次投票未当选的人员得票多的为候选人,候选人以得票多的当选,但是所得票数不得少于已投选票总数的三分之一。
选举实行无记名投票、公开计票的方法,选举结果应当当场公布。选举时,应当设立秘密写票处。
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选举期间外出不能参加投票的,可以书面委托本村有选举权的近亲属代为投票【目的是防止贿选】。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公布委托人和受委托人的名单。
具体选举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
[破坏选举]第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当选村民委员会成员的,当选无效。
对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票、虚报选举票数等不正当手段,妨害村民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破坏村民委员会选举的行为,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举报,由乡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并依法处理。
第十六条 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或者三分之一以上的村民代表联名,可以提出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的要求,并说明要求罢免的理由。被提出罢免的村民委员会成员有权提出申辩意见。
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须有登记参加选举的村民过半数投票,并须经投票的村民过半数通过。
第十八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丧失行为能力或者被判处刑罚的,其职务自行终止。
第十九条 村民委员会成员出缺,可以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补选。补选程序参照本法第十五条的规定办理。补选的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到本届村民委员会任期届满时止。
第二十条 村民委员会应当自新一届村民委员会产生之日起十日内完成工作移交。工作移交由村民选举委员会主持,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监督。
二、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
第二十七条 村民会议可以制定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并报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备案。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违反前款规定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
三、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
第三十条 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
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公布下列事项,接受村民的监督:
(一)本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及其实施情况;
(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方案;
(三)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救灾救助、补贴补助等资金、物资的管理使用情况;
(四)村民委员会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的情况;
(五)涉及本村村民利益,村民普遍关心的其他事项。
前款规定事项中,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集体财务往来较多的,财务收支情况应当每月公布一次;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当随时公布。【公布的频次是考察重点】
村民委员会应当保证所公布事项的真实性,并接受村民的查询。
第三十一条村民委员会不及时公布应当公布的事项或者公布的事项不真实的,村民有权向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有关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负责调查核实,责令依法公布;经查证确有违法行为的,有关人员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三十二条村应当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相当于纪检】或者其他形式的村务监督机构,负责村民民主理财,监督村务公开等制度的落实,其成员由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中推选产生,其中应有具备财会、管理知识的人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及其近亲属不得担任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回避制度】村务监督机构成员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
第三十三条村民委员会成员以及由村民或者村集体承担误工补贴的聘用人员,应当接受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对其履行职责情况的民主评议。民主评议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由村务监督机构主持。
村民委员会成员连续两次被评议不称职的,其职务终止。
第三十五条村民委员会成员实行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包括下列事项:
(一)本村财务收支情况;
(二)本村债权债务情况;
(三)政府拨付和接受社会捐赠的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
(四)本村生产经营和建设项目的发包管理以及公益事业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情况;
(五)本村资金管理使用以及本村集体资产、资源的承包、租赁、担保、出让情况,征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情况;
(六)本村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要求审计的其他事项。
村民委员会成员的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部门、财政部门或者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审计结果应当公布,其中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应当在下一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之前公布。
第三十六条 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成员作出的决定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村民可以申请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责任人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村民委员会不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法定义务的,由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责令改正。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干预依法属于村民自治范围事项的,由上一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
四、法律续造
法律续造是当法律出现适用范围不确定、出现漏洞无规则可循或者依照法律适用的结果出现矛盾,明显不合理的情形时,由法官以立法者的立场创制或运用法律进行价值补充、漏洞弥补或者利益衡量的活动。
(1)法律漏洞的补充。——依习惯补充、类推适用、目的性限缩等。
(2)利益衡量(实质推理)
第二篇:030101法学理论
附2: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030101法学理论
①《法理学通论》,苏晓宏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②《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③《法律原理与技术》,胡玉鸿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④《法律解释学》,陈金钊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⑤《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马长山著,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⑥《法社会学》(第二版),朱景文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030102法律史
①《中国法学史》(三卷本),何勤华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②《西方法学史纲》,何勤华著,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三版;③《外国法制史》(第六版),何勤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④《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王立民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⑤《唐律新探》(第五版),王立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⑥《古代东方法研究》,王立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⑦近三年内重要法学期刊上的主要法律史论文。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宪法学)
(1)中国宪法: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全部宪法学词条,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6年版;②张友渔、肖蔚云、何华辉、许崇德等教授的有代表性著作或论文集;③国内主流法学杂志15年来发表的研究宪法问题的论文。(2)外国宪法:①宪法文本:英国现行有效的主要宪法性法律;美国宪法及其修正案;法、德、俄、日宪法的文本;②近15年来出版的英、美、法、德、俄、日宪法学教材或系统介绍这些国家宪法知识的书籍至少各一种;③15年来中国主流法学期刊研究上述国家宪法制度的论文。
03010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行政法学)
①《行政法学总论》,章志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②《行政诉讼法》(第二版),何海波著,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③《行政法案例分析教程》,章志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④党和国家近五年来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文件。
030104刑法学
①《刑法学名师讲学录》(第二版),刘宪权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②《刑法学》(第四版),刘宪权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③《金融犯罪刑法学原理》,刘宪权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④刑法及其修正案,相关立法、司法解释及刑法理论最新动态。
030105民商法学 附2: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①《民法学》(第二版),高富平主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②《民法学》(第二版),王利明等著,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③《商法学》(第五版),覃有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④《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030106诉讼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方向、检察学方向:①《刑事诉讼法》,叶青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②《诉讼证据法学》,叶青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二版;③《外国刑事诉讼法》,卞建林、刘玫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④《外国刑事诉讼法》,宋英辉等编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⑤《外国证据法》,何家弘主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⑥《刑事诉讼法学教学研究资料汇编》(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⑦《案例刑事诉讼法学》,叶青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版;⑧《检察学》,朱孝清、张智辉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
民事诉讼法学方向:①《比较民事诉讼法》年卷(1-8卷),陈刚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2012年版;②《中国民事诉讼法制百年进程》(清末时期1-3卷,民初时期1卷),陈刚总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2009年版;③《社会主义民事诉讼法简读》,陈刚著,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④《民事诉讼法制的现代化》,陈刚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
司法学方向:
司法学方向:①《司法学原理》,崔永东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②《司法学论纲》,崔永东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③《司法行政学》,董开军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④《司法改革与司法公正》,崔永东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⑤《中外司法制度比较》,陈业宏、唐鸣著,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030107经济法学
①《经济法教程》(第三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②《商法教程》(第二版),顾功耘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③《经济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张守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④《商法》(第四版),范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⑤《商法专题研究》,顾功耘、沈贵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⑥近五年有关经济法、商法的相关论文,可供参考的期刊来源有:CSSCI法学类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民商法学》等。
030109国际法学 附2: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①《国际公法学》(第四版)王虎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②《国际法》王铁崖主编,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③《国际贸易法》(第五版),王传丽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④《世界贸易组织》(第三版),曹建明、贺小勇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⑤《国际投资法》(第三版),余劲松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⑥《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外资立法完善》,丁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⑦《国际私法新论》,韩德培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⑧《国际私法学》,丁伟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⑨近两年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法学》。
国际法专业的考试参考书,每类有其中一本即可。0301Z1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制度研究:
①《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杜志淳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②《司法鉴定概论(第二版)》,杜志淳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③《司法鉴定法立法研究》,杜志淳著,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④《司法鉴定质量监控研究》,杜志淳著,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⑤《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司法部关于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纳入统一登记管理范围的通知》、《司法部 环境保护部关于规范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管理工作的通知》、《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公安机关鉴定规则》、《关于建立司法鉴定管理与使用衔接机制的意见》等司法鉴定相关法律文本(截至2017年10月1日之前)。
司法鉴定实务研究:
1.法医类方向:①《实用法医学》(上下册),刘耀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②《法医物证学》(第三版),侯一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③《药物与毒物分析技术》,罗国安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7-11章;④《精神病学》,王祖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版;⑤《法医毒物司法鉴定实务》沈敏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
2.物证类方向:①《文书物证司法鉴定实务》,邹明理、杨旭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②《现代印章印文司法鉴定》,杨旭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③《物证技术学教程》,许爱东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④《痕迹物证司法鉴定实务》,王成荣主编,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⑤《微量物证与毒物毒品分析》,孟品佳、刘景宁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⑥《声像资料司法鉴定实务》,王永全主编,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0301Z2法政治学 附2: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①《法政治学》,卓泽渊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②《宪法学》,童之伟、殷啸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③《政府论》,洛克著,商务印书馆;④《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著,商务印书馆;⑤《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⑥《建国方略》,孙中山著,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0301Z3知识产权
①《民法(第七版)》,魏振瀛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②《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何敏著,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③《著作权法》,王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④《商业标识立法体系化研究》,王莲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⑤《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创新性适用》,孔祥俊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年版;⑥《全球反不正当竞争法指引》,黄武双、刘维、陈雅秋译,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0301Z4社会法学
①《社会法原论》,董保华等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②《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律机制》,董保华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③《劳动合同立法的争鸣与思考》,董保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④《十大热点事件透视劳动合同法》,董保华著,2007年版;⑤《社会保障的法学观》,董保华等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⑥《契约劳动的研究》,田思路、贾秀芬著,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⑦主流学术期刊近十年来发表的社会法理论、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方面的论文,我国相关社会立法、司法解释的最新动态。
0301Z5 公安法学
①《犯罪学:社会学的理解》(第四版),斯蒂芬·E.巴坎(Barkan.S.E.)著,秦晨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②《西方犯罪学》(第二版),吴宗宪著,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③《社会学》(第五版),吉登斯著,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④《犯罪心理学》(第七版)巴特尔著,杨波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⑤《警察与法律——公安执法规范化的法律理念》,张彩凤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⑥《社会发展与警务变革——公共领域的社会化警务》,韦克菲尔德著,郭太生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0301Z6 法律方法论
①《法律方法论研究》,陈金钊等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②《法律解释学》,陈金钊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③《秩序与渐进: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依法治国研究报告》,郝铁川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④《判例的法理》,刘风景著,法律出版社2009年4 附2:初试主要参考书目
6《法律修辞版;⑤《法律逻辑学》,陈金钊、熊明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7近5年内法律方法论研究的主要论文以及研学》,焦宝乾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究报告。
1204 公共管理
(1)公共管理学:①《公共管理学》,陈振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李德志等,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③《公共管理导论》,欧文•休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行政学原理:①《公共行政理论》,竺乾威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②《政策科学教程》,陈振明,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③《比较政府与政治》,罗德•黑格,马丁•哈罗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3)社会公共安全:①《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第二版),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②《应急管理概论:理论与实践》,闪淳昌、薛澜 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第三篇:理论法学2
11.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对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人入境、逗留和离境,特别行政区政府可以实行入境管制
B.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依照法定程序任免各级法院法官、任免检察官
C.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因行为不检或违反誓言而经出席会议的议员三分之二通过谴责,由立法会主席宣告其丧失立法会议员资格
D.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核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相关规定。所有法官都要根据当地法官和法律界及其它方面知名人士组成的独立委员会推荐,由行政长官任命。香港特区立法会还有权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澳门特区的检察长由澳门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国公民担任,由行政长官提名,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检察官经检察长提名,由行政长官任命。香港没有检察官。因此B项错误。
12.根据《宪法》,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重要的国家机关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从本质上讲,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但是,政协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它同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B项错误。
13.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自治和自治权,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特别行政区依照法律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B.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法院依法行使自治权
C.民族乡依法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D.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核自治和自治权。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旗),不包括民族乡。因此C项错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因此,B项错误。
14.我国司法承担着实现公平正义的使命,据此,下列哪些说法能够成立?()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是我国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B.司法通过解决纠纷这一主要功能,维持社会秩序和正义
C.没有司法效率,谈不上司法公正,公平正义也将难以实现,因此应当选择“公正优先,兼顾效率”的价值目标
D.在符合法律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司法兼顾法理和情理更利于公平正义的实现
【答案】ABCD【解析】本题考核司法公正。在我国,要想实现公平正义必然离不开我国的司法制度。A项正确。司法通过解决纠纷,既实现了正义,又维护了秩序。B项正确。公正优先、兼顾效率,这是我国司法的重要价值立场。C项正确。在不违背基本原则的情况下,如果能兼顾法理和情理,则无疑有助于实现实质性的公平正义。D项正确。
15.法官的下列哪些做法体现了执法为民的要求?()
A.民庭段法官加班加点,春节前及时审结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B.刑庭范法官拒绝承办案件辩护律师的宴请
C.立案庭刘法官将受案材料细化分类整理,方便群众查询
D.执行庭肖法官多方调查被执行人财产,成功执行赡养费支付判决
【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核执法为民。B项体现的是法官的清正廉洁,体现了公平正义的要求。因此不当选。
16.下列哪些行为违反了相关法律职业规范规定?()
A.某律师事务所明知李律师的伯父是甲市中院领导,仍指派其到该院代理诉讼
B.检察官高某在办理一起盗车并杀害车内行动不便的老人案件时,发现网上民愤极大,即以公诉人身份跟帖向法院建议判处被告死刑立即执行
C.在法庭上,公诉人车某发现李律师发微博,当庭予以训诫,审判长怀法官未表明态度
D.公证员张某根据甲公司董事长申请,办理了公司章程公证,张某与该董事长系大学同学
【答案】BC【解析】本题考核相关法律职业规范。法律禁止法官的配偶、子女担任该法官所任职单位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据此,A项的做法没有问题。公证员不得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D项的做法也没有问题。
三、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适用法律过程中的内部证成,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3-1-86)
A.内部证成是给一个法律决定提供充足理由的活动
B.内部证成是按照一定的推理规则从相关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法律决定的过程
C.内部证成是对法律决定所依赖的前提的证成D.内部证成和外部证成相互关联
【答案】ABD【解析】本题考核内部证成。法律适用的过程,无论是寻找大前提还是确定小前提,都是用来向法律决定提供支持程度不同的理由,所以,它也就是一个法律证成的过程。所谓“证成”,便是给一个决定提供充足理由的活动或过程。外部证成保障的是推理前提的合理性、正当性;内部征成保障的是推理规则的可靠性。可见,内部证成只保证结论从前提中逻辑地推导出来,但对前提的正当性没有保障;外部证成保证内部证成的前提正当。据此,C项错误。
2.关于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的表述,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2013-1-87)
A.从法的正式渊源上看,“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B.公布后的所有法律、法规均以在《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
C.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均可采取“条例”、“规定”、“办法”等名称
D.所有法律议案(法律案)都须交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表决和通过
【答案】BD【解析】本题考核我国立法和法的渊源。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通过,非基本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因此D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法律当然不会以《国务院公报》上刊登的为准,而应以其制定机关的公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为准。
3.关于实证主义法学和非实证主义法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13-1-88)
A.实证主义法学认为,在“实际上是怎样的法”与“应该是怎样的法”之间不存在概念上的必然联系
B.非实证主义法学在定义法的概念时并不必然排除社会实效性要素和权威性制定要素
C.所有的非实证主义法学都可以被看作是古典自然法学
D.仅根据社会实效性要素,并不能将实证主义法学派、非实证主义法学派和其他法学派(比如社会法学派)在法定义上的观点区别开来
【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实证主义和非实证主义。非实证主义包括传统自然法学和第三条道路。因此,C项说法错误。
4.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立法权权限和立法程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3-1-89)
A.全国人大常委会在人大闭会期间,可以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B.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予以公布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应邀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D.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议程的法律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举行会议七日前将草案发给常委会组成人员
【答案】AD【解析】本题考核立法权权限和立法程序。法律由国家主席公布。B项错误。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审议法律案时,可以邀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因此,C项错误。
5.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关于国家机关组织和职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3-1-90)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修改宪法、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B.国务院依照法律规定决定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部分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C.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派出机构
D.地方各级检察院对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和上级检察院负责
【答案】BD【解析】本题考核国家机关组织和职权。解释宪法的职权归全国人大常委会。A项错误。省、自治区政府在必要的时候,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行政公署;直辖市无权。因此C项错误。
6.根据《宪法》和《监督法》的规定,关于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2013-1-91)
A.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的情况,应当向本级人大报告,接受监督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委托下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C.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的机关的负责人签署
D.依法设立的特定问题调查委员会在调查过程中,可以不公布调查的情况和材料
【答案】ACD【解析】本题考核各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行使。全国人大常委会和省级人
大常委会根据需要,可以委托下一级人大常委会对有关法律、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因此,B项错误。质询案以口头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到会答复。质询案以书面答复的,由受质询机关的负责人签署。C项正确。
四、简答题
一、(本题20分)(2013-4-1)
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3日下午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第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摘自新华社北京2013年2月24日电)
材料二:到2010年底,中国已制定现行有效法律236件、行政法规690多件、地方性法规8600多件,并全面完成对现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集中清理工作。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律体系内部总体做到科学和谐统一。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了有法可依。(摘自2011年3月10日公布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问题: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依法治国理念的内涵,从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角度谈谈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中的意义和要求。
答题要求:
1.观点正确,表述完整、准确;
2.无观点或论述,照搬材料原文的不得分;
3.总字数不得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要点):
1.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历史机遇,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治国理政方略上作出的重大抉择,实现了我党治国理政的重大转变和历史性飞跃。
2.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它包含着我国社会运行的制度、体制、机制、方式以及意识和观念等多方面的重要变化,更汇聚着全党、全国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智慧与努力。
3.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要求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故此,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形成,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如总书记指出,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仍然需要不断完善。这就要求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领域、新情况、新特点,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保持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科学地进行立法预测、立法规划,继续完善立法程序和方式,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及时制定、修
改、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使立法更加充分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更加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第四篇:法学理论读书心得
关于社会控制与公共交通新条例的感想我在阅读《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第一章《文明和社会控制》中,社会控制的问题引起了我的深思。
首先,在本书中提出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社会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而这种支配力直接是通过社会控制来保持的,是通过人们对每个人所施加的压力所保持的。施加这种压力是为了迫使他尽自己本分来维护文明社会,并阻止他们从事反社会的行为,即不符合社会秩序假定的行为。而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道德、宗教和法律,我们就其中的道德来说,在希腊城邦文明中体现为传统规则,这是伦理习惯的一种近代形式,当伦理发展的结果产生了道德体系时,就出现了一种法律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试图将法律和道德等同起来,使一切道德戒律本身也成为法令。这便让我不禁想起了近期热议的话题——“不给老弱病残让座车长和乘务员可拒载”。
《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的一项规定》在郑州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接受了审议。规定公交车乘客不给让老弱病残让座罚款50元并有权拒载。这项规定引起了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市民的热议,争议的焦点无非是政府和司法机关是否应该通过社会控制将道德行为上升为法律约束?我认为这一案例正好契合了《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这本著作中的观点,即上述提到的社会控制。
当然,针对这一规定,有市民认为让座这一行为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社会弱势群体应受到尊重和保护。老年人表示支持这项规定的出台,认为乘车更有“底气”了,有法律为其“撑腰”。而有的市民则表示反对,认为“一旦上车买了票,就相当于和公交公司订立了合同,公交车有义务把乘客送到相应的站点,作为车长和和乘务员是没有权利因为不让座而单方面解除合同”。公交公司也表示并不乐观,相比于现在的“软性”文明劝导,“硬性”的规定当然会更好管理,但是可操作性有多强呢?关于这项规定的争议充分体现了社会控制是否被社会成员接纳?
我们平时所讨论的行为约束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道德约束,一个是法规约束,二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内涵,所以才有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依存的说法。坐车让座的问题属于道德范畴,一旦对不让座给予经济处罚就属于法律范畴,然而道德是不能够考法律来加以强制执行的。我们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倡尊老爱幼,这本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不让座的现象盛行的时候,只能说明我们的国民整体素质底下,价值观念有待提高。
另外,我们对公交弱势群体与公交强势群体的界定:公交弱势群体是指老、弱、病、残、孕以及抱小孩,在公交车上不能够很好保护自己的群体;公交强势群体是指其他的正常人员,能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自身安全的群体。现在郑州市既然把乘车让座行为上升到法律的层面,那么就法律的严苛行来讲,是否应该明确规定什么样的弱势群体享有优先待遇?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标准去衡量老弱病残呢?什么算老?是不是要规定个年龄段?倘若如此,中国规定年满60岁的人颁
发老年证,那么请问59岁不算是老年人吗?我们不应该让座了吗;什么算弱?有钱有势开私家车的算不算强?那坐公交车的又算不算是弱;什么算病?是不是有医院的诊断书就算病?如果在车上有人突发心脏病,却没有就诊书,按法规,他是不能享有优先坐座位的权力呀!什么算残?从表外特征看,瘸子瞎子这种在公交车上无法正常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人坐座位无可厚非,可是如果是身体素质较好的聋子哑巴算是残疾人,难道也应该享有坐座位的待遇吗;这就是这项法规出台后带来的可操作性问题。
再者,我们谈谈车票代表的权力与义务问题。坐公交车买票,一旦购买了车票,一项契约便随之产生。坐车者购买的是权力,理应享有公交公司提供的快捷、安全的服务;而公交公司也应履行义务,提供空间和安全的运输。既然乘客购买的车票没有差异,那么所享受的服务就应没有差异。如果说非要让座,是不是应该像买火车票那样,有个坐票和站票之分?
综上所述,郑州市颁布城市公交条例的规定是通过社会控制的手段将道德上升为法律约束,这正是国家的职能,并通过法律来行使。然而它的强力是否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施,则是当今社会更加关注的问题!正如书中耶林所说:背后没有强力的法治,是一个语辞矛盾——“不发光的灯,不燃烧的火”,那么一个不能实施强有效操作力的法规如何进行社会控制?
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法律将道德进行社会控制是违背法律的根本精神的。首先,一般人的态度是反对服从他人的专横意志,但却愿
意过一种以理性为准绳的生活,而目前,我们所缺乏的,正是对法律和对道德的一种信仰,而信仰则是对某种主张主义极其相信、尊重,并作为自己行为的指南,也是希望法律所体现的道德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其次,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的局限性需要道德和宗教来弥补。而道德是一种无形的社会控制手段,是存在于人们的认知或是社会舆论中的不成文的,道德几乎涉及到人们日常行为中的一切行为。因此,道德又具有法律的性质被人民普遍遵守,将这种外在的约束真正转化为内在的自我约束,才能将法治与德治完美结合。
第五篇:2012法学理论征文活动颁奖
12月20日下午,市法学会召开“汕头市城建总杯”法学理论征文表彰大会,表彰了2012“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幸福汕头”法学理论征文活动的获奖单位及个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谢泽生出席会议并讲话。
据了解,市法学会2012举办了法学理论研究征文活动,共收到论文61篇,经专家评审,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10篇以及优秀奖若干篇,同时对组织工作突出优秀的汕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汕头市人民检察院颁发了优秀组织奖。参评者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认真开展对社会管理创新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探索,研讨深入推进我市创新社会管理、建设幸福汕头的总体思路与红头船具体方法以及法治保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
谢泽生希望法学会今后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好十八大精神,深刻领会十八大报告中的法治内涵,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推动法学学术研究,为平安广东、平安汕头的创建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推动我市依法治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