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革命老区促进会章程
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xxxx是我县革命老区之一,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创造出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为了促进兴隆镇老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繁荣老区经济,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会定名为社旗县兴隆镇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简称:兴隆镇老促会)。
第三条 性质:本会是由热心老区建设的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社会各界人士、科技人员、基点村干部和“五老”人员代表组成的社会团体。
第四条 宗旨: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在兴隆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县老促会的指导下,发挥热心老区建设的老同志、老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海内外社会力量,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和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五条 主要任务
(一)宣传老区光荣革命史、优良传统和老区人民为革命 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典型经验。
(二)关心老区情况,联系老区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共同探讨发展思路,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促进老区建设。(三)贯彻科教兴农的方针,协助老区推广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信息。
(四)主动积极与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联系和沟通,支持老区建设,为老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五)关心老区群众和“五老”人员生产、生活、健康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六)鼓励为海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到老区开发、为老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牵线搭桥。
第二章 组织
第六条 本会组织机构
(一)会员:凡热心老区建设的老同志及各界人士,自愿参加本会,维护本会章程,经乡老促分联络组推荐,经老促会常务理事会议研究同意后,方为本会会员。
会员权利:
1、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监督和建议;
3、参加本会举办的各类活动;
4、退会自由
会员义务:
1、执行本会章程、决定和决议;
2、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老区建设的方针政策;
3.为老区建设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4、关心老区建设、为老区人民办实事。(二)组织机构:
1、本会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现任领导为名誉会长、顾问。
2、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人会,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产生,理事会每届任期五年。理事会会议每一年举行一次。
(三)理事会职责:
l、推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2、通过和修改本会章程;
3、听取和审议本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4、决定本会重大事项。
(四)理事会闭会期间,由会长、副会长行使职权,主持日常工作,并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会议由会长或副会长主持,每半年召开一次。(五)常务理事职责:
1、根据理事会的决定,部署并组织实施本会各项工作;
2、管理本会经费;
3、向理事会提出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建议;(六)本会根据精简机构的原则,聘请若干人员负责办公室、业务、财务等工作,在秘书长领导下、承办各项具体工作。
(七)本会实行民主协商原则,重大问题的表决应少数服
从多数。
(八)本会挂靠兴隆镇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九)本会法人代表由会长或常务副会长担任。(十)本会应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特别应主动地与南阳市老促会、社旗县老促会保持密切联系,以期取得指导、帮助和支持,并与兄弟乡镇建立横向联系,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第三章 经费管理与使用
第七条 本会经费来源 l、政府支持;
2、接受海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赞助;
第八条 经费管理
1、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
2、本会经费管理、使用接受理事会监督和有关部门的审计;
第四章 附则
第九条 本会章程经理事会通过后生效,本章程解释权属于理事会。如需修改.由常务理事会议讨论,提出意见,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十条 本会会址设在兴隆镇政府院内。
第二篇:晋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章程
晋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章程(二00五年十一月十五日理事会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晋江市是我省著名的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创造出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为了促进晋江老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强三个文明建设,繁荣老区经济,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会定名为福建省晋江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简称:晋江市老促会)。
第三条 性质:本会是由热心老区建设的离退休老同志为主体,社会各界人士、科技人员、基点村干部和“五老”人员代表组成的社会团体。
第四条 宗旨:遵循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在晋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泉州老促会的指导下,发挥热心老区建设的老同志、老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作用,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动员海内外社会力量,促进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和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而努力奋斗。
第五条 主要任务
(一)宣传老区光荣革命史、优良传统和老区人民为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的重大贡献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和典型经验。
(二)关心老区情况,联系老区群众,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共同探讨发展思路,向各级党委、政府建言献策,促进老区建设。
(三)贯彻科教兴农的方针,协助老区推广新技术、新经验、提供信息。(四)主动积极与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联系和沟通,支持老区建设,为老区群众办 实事、办好事。
(五)关心老区群众和“五老”人员生产、生活、健康情况,反映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六)鼓励为海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各界人士到老区开发、为老区劳动力外出就业牵线搭桥。
第二章 组织
第六条 本会组织机构
(一)会员:凡热心老区建设的老同志及各界人士,自愿参加本会,维护本会章程,经各镇老促分会、联络组推荐,经市老促会常务理事会议研究同意后,方为本会会员。
会员权利:
1、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对本会工作提出批评、监督和建议;
3、参加本会举办的各类活动;
4、退会自由
会员义务:
1,执行本会章程、决定和决议;
2、宣传党和政府关于老区建设的方针政策; 3.为老区建设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4、关心老区建设、为老区人民办实事。(二)组织机构:
1、本会设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聘请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现任领导为名誉会长、顾问。
2、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人会,理事会由会员代表大会产生,理事会每届任期五年。理事会会议每一年举行一次。(三)理事会职责:
l、推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2、通过和修改本会章程;
3、听取和审议本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4、决定本会重大事项。
(四)理事会闭会期间,由会长、副会长行使职权,主持日常工作,并对理事会负责。常务理事会议由会长或副会长主持,每半年召开一次。(五)常务理事职责:
1、根据理事会的决定,部署并组织实施本会各项工作;
2、管理本会经费;
3、向理事会提出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和建议;
(六)本会根据精简机构的原则,聘请若干人员负责办公室、业务、财务等工作,在秘书长领导下、承办各项具体工作。
(七)本会实行民主协商原则,重大问题的表决应少数服从多数。(八)本会挂靠晋江市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九)本会法人代表由会长或常务副会长担任。
(十)本会应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特别应主动地与中国老促会、福建省老促会、泉州市老促会保持密切联系,以期取得指导、帮助和支持,并与兄弟市(县)建立横向联系,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第三章 经费管理与使用
第七条 本会经费来源 l、政府支持;
2、接受海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的赞助;
第八条 经费管理
1、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审批程序;
2、本会经费管理、使用接受理事会监督和有关部门的审计;
第四章 附则
第九条 本会章程经理事会通过后生效,本章程解释权属于理事会。如需修改.由常务理事会议讨论,提出意见,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第十条 本会会址设在晋江市民政局院内三楼。
第三篇:2014年珙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总结
珙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 2014工作总结
2014年,珙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老促会的指导下,在县级各部门和镇(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扣县委“转型深化年”工作主题和“实说实干、创新发展,勤廉清俭、造福民生”的工作基调,主动将我会工作融入新时期扶贫开发建设大局,将扶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年重点工作来抓。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进展,有力推进了老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
接到市上关于申报2014年革命老区省预算内投资计划的紧急通知后,我会联合县扶贫移民局深入县内各个老区镇(乡)实地考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曹营镇云新村进行此次项目申报。由于申报时间紧,工作量大,我会会同扶贫和移民工作局人员,驻扎云新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深入农户居住地,了解农户最需要、最企盼、最关心的问题,对农户所提的意见一一记录在册,努力将老区人民的诉求和期盼转化为党和政府支持老区的政策措施,并分轻重缓急,编制成项目实施方案,希望通过此次项目申报评审,力促一些困难与问题得以解决。
排扶贫资金157.47万元,同比增长161.58%。并在各个项目规划期间积极配合县发改局和扶贫移民工作局开展项目规划调研,深入乡村一线实地走访,与各项目村干部参与项目实施方案编写,完成了全年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规划与申报工作。
(二)危房改造
2014年扶贫移民局危房改造项目计划投资24万元。截至10月末,实际完成投资9万元,完成工程量38%,完成工程进度38%。项目涉及2个镇(乡),分别是珙泉镇14户、洛表镇18户,其中老区居民7户。
(三)劳务扶贫培训
2014年第一批扶贫资金安排了760人的培训计划,分布全县17个乡镇,我会工作人员深入老区,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培训。全年完成760人的扶贫劳务培训,实现转移就业646人,圆满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
(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协助县工赈办申报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项目,该工程的前期考察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我会对边远贫困村的调研工作,切实解决了老区边远群众生产、生活困难,促进老区农村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目前,2014年项目已申报成功,争取到以工代赈资金204万元。项目实施后,可使珙县石碑乡等7个老区镇(乡)的部分高寒山区和边远山区的贫困户搬迁安臵到经济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村社。目前,各老区镇(乡)正在进
铺好道路。
五、存在的问题
2014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但很多工作还没有做好,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革命老区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实际走访中发现很多老区人民对国家的老区政策不了解。二是老促会会员如何开展活动,发挥作用,还需要很好的研究和解决。三是在对老区人民结对帮扶的工作中收效甚微。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改进。
六、2015年工作打算
(一)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我会将随时与省老促会及省、市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及时向他们汇报工作,希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上级老促会的关怀指导,是做好老促会工作的重要条件。老促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它既不是一个职能部门又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发挥桥梁纽带和拾遗补缺的作用,加之我们的水平有限,所以始终依靠上级老促会的指导十分重要。
(二)坚持不懈抓好宣传工作。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力度,大力宣传革命老区的革命精神和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宣传党和国家及省委、省政府支持老区发展的方针政策;宣传老区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让每一个老区人民特别是领导干部对
第四篇:革命老区
革命老区调研报告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已经历经90年的风雨历程。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艰苦历程,90年风雨同舟,90年的不断发展,让当初只有50多名党员的党派,发展成为一个拥有接近8000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90年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九十年风云变幻,九十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走过的道路,最难忘记的不是改革开放让中国走向世界,不是神五升空实现中国人民的航天梦,也不是北京奥运会,而是中国老一辈革命战士挥洒自己的血水与汗水浇灌这广阔的中国大地,而是那浩浩荡荡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用血肉筑起的长城!新中国成立已经六十多年,恰逢第十八次人民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作为一个在红土地上出生的学员,是听着老一辈革命战士的先进事迹成长起来的,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寻访革命老区的道路。井冈山革命老区基本情况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东连江西泰和、遂川两县,南邻湖南炎陵县,西靠湖南茶陵县,北接江西永新县,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井冈山是江西省西南的门户,境内平均海拔达381.5米,市内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市。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一块“浸透着烈士鲜血的圣地”。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尤其是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江泽民同志将它概括为24字,即: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星火燎原燃神州。井冈山的斗争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篇章,井冈山精神至今仍然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之源。过去,井冈山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井冈山人民为保护革命旧居遗址作出了积极的努力。迄今井冈山有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遗迹达100多处,其中24处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处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因此,井冈山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业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课堂。朱德委员长1962年重上井冈山时,挥笔题写了“天下第一山”。
经济建设情况
解放前,井冈山没有独立的行政建制,是一个“人口不满两千,产谷不满万担”的偏僻小山村;解放后,井冈山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于1950年在茨坪设立了井冈山特别区,1959年成立省辖井冈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将原井冈山市与原宁冈县合并组建新的井冈山市,2005年7月成立井冈山管理局。全市现辖21个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总人口14.97万人,总面积1297.5平方公里。1957年以来,井冈山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垦殖山场,兴建公路,发掘资源,建设电站,创办工业,努力发展经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趋完善的区位优势,制定了“旅游兴市”的发展战略,并不断加大改革开放步伐,经济由封闭迈向开放,由贫乏走向繁荣。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2.69亿元,比2000年增长6.23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23亿元,比2000年增长6000万元,超出“十五”计划数2300万元,年均递增19%;全年接待游客达218.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2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35元,比2000年增长21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13元,比 2000年增长962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18.2:30.2:51.6,“旅游兴市”发展框架已经形成。工业从无到有,已发展工业企业80余家,并形成了造纸、瓷业、硅酸盐、花岗岩、木材加工、竹制品、土特产加工等特色工业群体。农业生产已由传统型向科技型、开发型、集约型方向转化,特种养殖、特种水产、三高旅游农业等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明显提高。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经济的主体,呈蓬勃发展趋势。
井冈山既具有辉煌的历史,又有绚丽的自然风光,革命的人文景观与优美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融为一体,是一个集观光旅游、传统教育于一体的理想旅游避暑胜地,先后获得“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2001年1月又跨入了“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的行列。井冈山风景名胜区面积为261.43平方公里,分为11个景区,76个景点,460多个景物景观。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先后开发了茨坪、龙潭、主峰、黄洋界、茅坪、龙市等6大景区、30多处景点。有迄今地球上同纬度保存最好的 7000多公顷次原始森林,有被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誉为全世界仅有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的覆盖率达到86%,空气质量远远超过国家一类标准,是一座“天然的大氧吧”。郭沫若畅游井冈山后,发出“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感慨!
第五篇:革命老区情况调研
革命老区XX镇综合情况调查报告
根据XX区老促会《关于开展革命老区情况调查的通知》精神,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亲自过问,组织力量认真准备,使调研工作重点突出,抓住核心环节。通过调查了辖区4个行政村,采用实地走访、入户调查等形式,向村干部、老党员及农户充分调查了解老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我镇下辖有XX、XX、XX、XX等4行政个村,5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67.14平方公里,总人口11135人,以汉族人口居多。辖区内有镇直单位7个,有党组织19个,管理党员364名。全镇耕地面积2218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200元,4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平均约为171100元。各通村公路硬化基本完成,安全饮用水设施也有较大的改善,目前人畜饮水困难的村尚有2个,分别为XX村以及XX村大户片,涉及村民350户,约1000人。老区群众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用电难、看电视听广播难等方面问题已基本解决,但个别村如XX村,还存在搭乘公交车难、路灯设施不完善、绿化带遮挡路口等道路交通方面的困难。全镇共有危房220间,无病险山塘水库。
我镇所辖的XX村为贫困村,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1-
5个自然村。有924户农户,总人口3750人,总劳动力2310人,外出务工劳动力110人。土地总面积2188.4公顷,其中耕地61.2公顷,林地1320公顷,有果园面积44.3公顷。全村年产粮食361吨,人均占有量只有0.096吨,部分靠买粮过日子。全村牲猪出栏1280头。农民增收来源十分有限。全村共有110人外出务工,务工收入是现在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纯收入只有1608元。一直以来,我镇紧抓新一轮扶贫政策,坚持以脱贫开发为导向,以扶持贫困人口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村贫困户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2011年我镇共投入100多万元用于改造危房23间、修建村内道路1公里;投入2.5万元,进行劳动力转移培训,受惠农民达140多人。今年,我镇计划投入450多万元,用于建设珠品组道路硬化、大户组道路拓宽、XX至XX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入2万元,开设科学种养培训班,帮助村民掌握种养知识,增强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综合能力,助力他们增收致富。
近年来,老区建设虽然还有若干遗留问题,但从总体上
看,老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为老区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
二、老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三农”问题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老区农村发展变化大。从纵
向对比来看,老区交通等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农民收入逐年提高,现代特色农业得到了发展。近年来,我镇依托资源优势,通过加大扶持力度,紧抓基地建设,强化优质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了种植甜笋、观赏类桃花等产业,已形成区域规模。在民生方面,新农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两免一补”、粮食农资综合补贴直补,农村低保等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使群众受益不少,老区农民负担越来越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但是,从横向对比来看,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扶贫开发工作也存在不少新问题、新矛盾,老区发展仍然滞后,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欠发达、总量小。以2011年为例,我镇工业总产值为98428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36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51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为104036.2万元,招商引资完成45521万元,财政收入2131.7万元,出口交货值4601万元。全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200元,人均纯收入3000元—5000元的村有个,占%,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下的村个,占%。
(二)老区村基础设施仍然相对滞后。由于老区农民居住点比较分散偏远,仍有部分自然村行路难、用水难,耕作和居住条件差;公路前修后损,养护困难现象普遍。农田水
利基础设施老化,对农业生产造成很大影响。老区行政村基本上通了安全卫生饮用水,但由于水质、水源,设备落后,条件等方面限制等原因,仍有个别村饮水存在困难。
(三)社会事业有发展,但又出现新问题。老区农村孩子大多合并到中心小学就读,教育教学质量有可提高,但护送低年级儿童上学的家长增多,增加家庭负担。新农村合作医疗推行后,由于补助标准偏低,报销机制不健全,急病重病家庭仍有困难,导致因病返贫。
(四)老区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能够带动农民增收的生产项目少,老区乡村民营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的主要收入主要来源于提供初级农产品及原料,仍然以种养结构较单
一、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的传统产业为主;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仍较落后,主导产业定位不够清晰,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规模,很容易受到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村投、融资体制不健全、不畅通,农民增收缺乏稳定持续的机制,增收的后劲不足。碰到大病住院、孩子上高校的高额费用,容易造成农户出现返贫现象。
四、加快老区发展的意见建议
老区人民曾经对革命作出积极贡献,老区发展的滞后,需要上级有关部门针对老区出台特别优厚的发展政策,促进老区的快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在调研过程中,老
区的干部群众就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转变观念,破除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解不解放、观念更不更新,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效。因此,在推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解决思想和观念上的问题,进一步破除保守、落后的思想,坚决清除影响、制约发展的一切思想障碍,放开手脚,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干,要有敢为人先、敢担风险的意识;其次要坚决摒弃等、靠、要等依赖思想,坚持自立更生,积极创造条件、抢抓机遇,依靠自身力量自谋发展。
(二)夯实基础,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进革命老区经济发展首先要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而薄弱的基础设施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把强基础、增后劲作为促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加强以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优化发展环境,努力降低农村群众的劳动成本投入,切实减轻发展负担,加快发展步伐。对老区自然村中人口较多、自然条件较好、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的自然村,要加大扶持力度。
(三)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的种养业,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要重点抓好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创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优质优价,提高效益,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最终目的。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典型示范,提高专业合作社的运作水平,逐渐使合作社成为产业发展的主体,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纽带和桥梁。大力发展农业休闲旅游线路,如我镇,就可以利用区位交通便利、特色种植上规模的资源优势,加快农家乐、休闲农庄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四)进一步加大对老区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产业发展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之本。因此,要因地臵宜,发展适合的特色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希望有关部门出台更多、更优厚的老区发展政策。
(五)进一步加大对老区的互助资金投入力度。因为通过金融部门贷款,门槛较高,因利益关系,金融部门也不愿贷款给贫困户。因此,贫困户要发展生产,便利的渠道就是通过资金互助社取得资金。希望上级扶贫部门扩大资金互助覆盖面,要让有发展愿望和发展能力的农户能真正享受到互助资金的帮扶。
二〇一二年九月七日